CN1691928A - 整复装置和服装、以及使用它们时的姿势形成方法和锻炼指导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整复装置和服装、以及使用它们时的姿势形成方法和锻炼指导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91928A CN1691928A CNA03824571XA CN03824571A CN1691928A CN 1691928 A CN1691928 A CN 1691928A CN A03824571X A CNA03824571X A CN A03824571XA CN 03824571 A CN03824571 A CN 03824571A CN 1691928 A CN1691928 A CN 16919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scle
- nerve
- stimulation
- joint
- acti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3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2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6
- 230000005062 synaptic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7
- 230000003387 muscula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4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1270 agonis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8485 antago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10000001519 tissu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10000003484 anatomy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170 unmyelinated nerve fiber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4 fibroplas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24
- 210000005036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79
- 230000001537 neu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8
- 241000489861 Maxim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46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7
- 210000002303 tibi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25
- 210000004889 cervical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12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0
- 241000223503 Platysm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92
- 208000019901 Anxiety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78
- 230000036506 anxie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8
- 210000003489 abdominal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6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6
- 210000003692 ili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5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2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4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4
- 210000003448 thoracic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3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7
- 210000000323 shoulder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7
- 210000001617 median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6
- 230000037147 athletic perform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0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8
- 230000037023 motor ac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8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5
- 210000004239 obturator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4
- 210000001624 hip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4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6748 scra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2393 scratc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1
- 210000003371 to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0
- 210000002683 foo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8
- 210000004197 pelv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7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3187 abdomi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6
- 210000003497 sciatic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5
- 210000004013 gro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5
- 210000001937 intercostal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5
- 210000000989 pectoralis mino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4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4
- 244000309466 calf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3
- 210000000629 knee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2
- 210000001107 musculocutaneous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2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4936 stim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210000000038 che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19643 circumnu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10000004345 peroneal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
- 210000003414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6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10000001699 low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5000019615 sensation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9
- 210000003811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8
- 210000002097 psoas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8
- 210000000062 pectoralis majo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7
- 210000000876 intercostal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6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10000000623 uln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954 brai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183 run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9182 swim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DSCFFEYYQKSRSV-FEPQRWDDSA-N (1s,2s,4s,5r)-6-methoxycyclohexane-1,2,3,4,5-pentol Chemical compound COC1[C@@H](O)[C@@H](O)C(O)[C@H](O)[C@H]1O DSCFFEYYQKSRSV-FEPQRWDDSA-N 0.000 description 13
- 208000002193 Pai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06010062767 Hypophys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4932 little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319 suppor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7105 trans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1
- 208000035126 Faci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4118 muscle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24 phot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040 relax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256 to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41000411545 Punargen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2187 accessory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4228 maxillary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108020003175 receptor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9
- 102000005962 receptor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1032 spinal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739 chao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0256 facial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2010 grow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899 mot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3423 ank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383 nerve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44 postu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2027 skeletal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SMZOUWXMTYCWNB-UHFFFAOYSA-N 2-(2-methoxy-5-methylphenyl)ethan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OC1=CC=C(C)C=C1CCN SMZOUWXMTYCWN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2-Propenoic acid Natural products OC(=O)C=C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06010009696 Clumsi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6
- MKYBYDHXWVHEJW-UHFFFAOYSA-N N-[1-oxo-1-(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propan-2-yl]-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e-5-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O=C(C(C)NC(=O)C=1C=NC(=NC=1)NCC1=CC(=CC=C1)OC(F)(F)F)N1CC2=C(CC1)NN=N2 MKYBYDHXWVHEJ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2310 elbow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16 miti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232 neuromusc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6417 physical grow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184 wal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06010017076 Fract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60820 Joint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87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852 deltoid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64 dys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245 forear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3019 respiratory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61 swel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28331 Muscle rupt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567 autonom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396 body we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01000006715 brachydactyl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109 clavi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40025016 jointflex Drug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05 plas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19633 pungent tas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2265 sensory receptor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108091008691 sensory receptor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102000027509 sensory receptor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392 so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225 therapeu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16228 Fasci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2240 Tennis Elbow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3443 Unconscious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7873 arthrode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10293 ceram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189 div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097 facial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187 fly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943 hot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534 incub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601 intercos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74 myoto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994 synthet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209 synthetic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435 tend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115 thoracic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53682 Brachycephal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9283 Craniosynostos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361 achilles tend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80 active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02 analges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386 athl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0 bru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19 centrifu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49 emb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209 hai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255 hallux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265 homogen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699 muscle spind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91008709 muscle spindl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5037 parasympathetic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72 proprio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2379 skeletal muscle tissue develop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243 swea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96 temp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226 toe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62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955 Art silk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6820 Arthralg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3694 Atrop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345998 Calamus manan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07199 Cit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2170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481833 Coryphaena hippu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0300 Genu Varu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0751 Hypersensitivit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1218 Inflamm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2659 Joint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3204 Joint disloc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2061 Knee deformit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9549 Muscle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1880 Sexual dysfun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0880 Skin irrit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5392 Sp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7513 aci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252 acrylic acid derivativ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766 afferent neur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56 agon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6935 allergic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5 allerg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44 atroph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287 bat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760 body tempera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638 cerebell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971 citrus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88 cold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3753 dehisce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57 dermal expo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823 dermal exposure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5475 disord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9 dorma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636 eff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268 efferent neur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88 flo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91008708 free nerve ending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474 he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13 imbib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54 inflamma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4 irr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16 joi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041 ligame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705 lumbosacral regi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751 lymp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72 mea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412 mechanorecepto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40 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ZMNSRFNUONFLSP-UHFFFAOYSA-N mephenoxalone Chemical compound COC1=CC=CC=C1OCC1OC(=O)NC1 ZMNSRFNUONFLS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60001030 mephenoxalon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0585 muscular atrop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569 neur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3 orthosympath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8 pain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417 patell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17 path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479 physiological effects,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4 polymer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1 propul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950 rattan can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974 severe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528 severe inju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872 sexual dysfunction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259 sexual stimuli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56 skin irr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475 skin irritation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872 soft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225 synaps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36 traumatic inju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ILJSQTXMGCGYMG-UHFFFAOYSA-N triacet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C(=O)CC(=O)CC(O)=O ILJSQTXMGCGYM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12—Surgeons' or patients' gowns or dresses
- A41D13/1236—Patients' gar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04B1/243—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upper parts of panties; pa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400/00—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garments
- A41D2400/32—Therapeutic us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2015/0064—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freely rotating spher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53—Driving means driven by a human being, e.g. hand drive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53—Driving means driven by a human being, e.g. hand driven
- A61H2201/1261—Driving means driven by a human being, e.g. hand driven combined with active exercising of the patien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5—Wearable interfa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54—Layer between the skin and massage elements, e.g. fluid or bal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83—Surface of interface
- A61H2201/169—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e.g. material, relief, texture or indicia
- A61H2201/1697—Breathability of the materia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3/0218—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with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s producing a translating or oscillating movemen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3/0218—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with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s producing a translating or oscillating movement
- A61H23/0236—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with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s producing a translating or oscillating movement using sonic waves, e.g. using loudspeak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3/0254—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with rotary mot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3/0254—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with rotary motor
- A61H23/0263—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with rotary motor using rotating unbalanced mass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02—Using electric currents
-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1—Surface features
- D10B2403/011—Dissimilar front and back faces
- D10B2403/0114—Dissimilar front and back faces with one or more yarns appearing predominantly on one face, e.g. plated or paralleled yarns
-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2—Cross-sectional featu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通过在日常生活或运动时等使用、可矫正为理想的正确姿势、形成高身体平衡的整复装置和服装(101),以及使用了它们的姿势形成方法和锻炼指导方法。整复装置由设在框体内的振动产生装置产生振动对人体表面实施皮肤刺激,实现肌肉的神经传递的促通。服装(101)中形成有促通或抑制肌肉的神经传递的点刺激部(10a)及面刺激部(10b)。利用这些整复装置及服装(101),实现肌肉的神经传递的促通或抑制,进行姿势形成及锻炼指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在日常生活或运动时等使用,可将姿势矫正为理想的正确姿势等的整复装置和服装,以及使用它们时的姿势形成方法和锻炼指导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在出生后成长的过程中,在大脑中首先形成如何活动手足身体的基础神经传递回路,而其下一个阶段即与右利手左利手这类非对称的不均等的活动有关的神经传递回路也从幼少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了。再加之由于人类只要是在地球上,都是在受到重力的状态下生活,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带着上述左右不均等的利手的要素受到重力的作用,从而难以保持高身体平衡及对左右前后·弯曲具有均等的身体支持力的状态。即,人类是依靠平常所没有意识到的固有感觉来感知身体各部位的相对位置,但由于这种固有感觉本身具有上述身体平衡及身体支持力的不均等要素,因此依靠这种固有感觉而发达起来的肌肉及骨骼等并不是完全均等的,严格来说是不均等的。
与此相对,在日常生活中,随着年龄的增大全身的肌肉力量下降,因此为了保持健康的生活,就要求人们坚持进行适度的运动,防止肌肉力量的降低和保持高身体平衡。即,如果一直随着不均等的固有感觉生活,则尽管肌肉力量降低,但一部分的肌肉及关节所承受的负担还将增大,由此就会产生腰痛及关节痛,有时甚至只能卧床不起。
即使是肌肉力量还没有下降的年轻人,为了在运动竞技中发挥出优秀的能力,也要求将肌肉力量强化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和形成高身体平衡及身体支持力。因此,如果超过某种一定的强度及关节活动所允许的范围进行运动,或一直随着固有感觉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则会因一部分肌肉和关节负担过重而受伤。
因此,以往在这种身体平衡被破坏的情况下,通过对不能有效活动的肌肉加以刺激实现肌肉的神经传递的畅通,使该不能有效活动的肌肉的活动活跃,由此来进行恢复身体平衡的PNF(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的促进Proprioceptive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这种情况下,对肌肉的刺激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的,即对需进行整复的人,治疗医生或教练帮助其进行所要治疗肌肉的伸张性肌肉收缩运动(离心收缩运动),或用毛刷摩擦所要治疗肌肉的位置的皮肤表面。
但是,以往即使如上述这样实现了肌肉的神经传递的畅通,但整复后的正确动作要定型于由平常所没有意识到的固有感觉所控制的运动(垂体外路系统)中,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从垂体路系统的运动转变到作为反射活动的垂体外路系统的时间)。因此,在该正确动作定型于由固有感觉所控制的运动中之前,必须长时间实现肌肉的神经传递的畅通,如果中途停止整复,则又会回复到以前的具有不均等要素的固有感觉所控制的运动,重复受到同样的伤害。
这样,如果一旦身体平衡被破坏而受到伤害等,则在治疗初期要频繁进行整复,而要彻底根治则必须长期进行整复,因此每次都需要去医院非常麻烦,并且治疗费用也高。
防止肌肉力量下降及提高肌肉力量的方法有步行、跑步、游泳等各种运动,以及适应各种竞技项目的锻炼,除此以外还提出了一种肌肉电刺激(ElectricalMuscle Stimulation)的锻炼装置。该锻炼装置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加强肌肉力量的,即,将垫子压贴在人体的皮肤表面,对该垫子外加低频电流使低频电流流入人体,由此使肌肉发生缩短性运动。
但是,利用上述以往的锻炼装置来增强肌肉力量时,由于是基于电刺激的作用,因此如果体内装有起搏器等治疗仪器的人使用,则很有可能会因治疗仪器发生共鸣而造成损伤。还有,如果骨折时为了对骨骼进行板固定而被插入了金属的人使用,则很有可能引起发热和电烫伤。
此外,上述以往的锻炼装置由于要使低频电流流入人体,因此必须通过胶粘物将垫子贴附在人体表面,如果该垫子贴得不牢,则电流在皮肤表面流动会令人感到疼痛。而且由于使用胶粘物贴附垫子,因此该贴附操作烦琐,令人有不适感,如果是皮肤差的人,则会因胶粘物及垫子的材料的影响而导致皮肤发炎。
上述以往的锻炼装置由于肌肉受到电输入的作用而收缩,因此如果弄错使用强度,则运动中肌肉收缩时肌肉抽筋感增大,有可能引起肌肉撕裂及轻微的肌肉断裂。而且,在日常生活及运动时使用的情况下,在等长性收缩运动时,对肌肉的负荷少,难以引起伤害,但在缩短性肌肉收缩运动(向心收缩运动)时,伴随着肌肉的收缩更加呈过负荷,易发生肌肉的断裂及肌肉萎缩。在伸张性肌肉收缩运动(离心收缩运动)时,由于必然伴随有作为EMS的作用形态而出现的肌肉的缩短性运动,因此对肌肉的负荷达到最大值,可能造成更严重的损伤。而且对肌肉的约束感增大,可动性减小,丧失运动的流畅性及效率性,因此如果在日常生活时及运动时使用,则将会给活动造成障碍。
上述以往的锻炼装置,由于来自垫子的低频电流呈发散状地流入,因此不能够只对所要治疗的肌肉施加针刺式的刺激。
采用上述以往的锻炼装置,虽然电刺激所引起的肌肉的缩短性运动被认为能够增强肌肉力量,但它并不是类似跑步或游泳等将全身多处肌肉都运用起来、肌肉在重力的影响下互相作用进行的能动的运动,而是由来自垫子的低频电流发散流入到的极少一部分范围的肌肉进行的被动的运动。因此,与在保持身体平衡上非常重要的重力的影响无关,仅增强极少一部分肌肉,这样就可能会更为严重地破坏身体平衡。
身体平衡被破坏而受伤的情况下,通过在承受上述负担的肌肉及关节缠绷带或穿护身,支持这些肌肉及关节,保持身体平衡及身体支持力。即使在没有受伤时,如果从经验上能够判断出这些承受负担的肌肉及关节,也可以预先进行上述缠绷带或穿护身的预防措施。
此外,作为通过支持一部分的肌肉,增强关节的支持力,预防受伤(肌肉断裂、韧带及根腱的断裂或损伤),并且在运动时不会妨碍肌肉的活动的服装,提出了形成轻压特定的肌肉,同时强压这些肌肉的旁侧缘附近的状态的服装,或形成轻压肘及膝的关节的中央部,同时强压其周边部的状态的服装。(例如,参考日本专利特开平8-117382号公报)。
但是,上述以往的绷带、护身、服装等是形成强压积极活动的肌肉的结构,因此会使肌肉的紧张松弛下来,但是没有发现以往的服装所要达到的目的、即关节的固定和对肌肉的肌肉力量的辅助效果。
即,人们在皮肤或肌肉受到较大刺激的情况下,如跌打损伤时,为了尽快减轻或抑制该疼痛,本能的反应是用手按住,轻轻摩擦该受伤部位,减轻疼痛。Rood(Margaret Rood)也证明了利用轻轻压擦(brushing)等刺激能够减轻疼痛。除此以外,通过实例还发现轻轻压擦还有减少过度出汗的效果。这是基于下述认识实施的,即从事试衣的人凭经验都知道,穿服装等时利用带子及细绳的压迫具有止汗的效果。正如从这些现象中所发现的事实表明,对皮肤的面状的压迫及接触具有对交感神经的抑制效果,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而且人们也知道,为了促进血液循环,通过在皮肤表面上轻轻摩擦,刺激副交感神经,能够实现血管的扩张,促进对肌肉的血流量。该现象也经常出现在肌肉中,由以下这一具体的实例就可以理解,即在肩膀酸疼时利用压迫按摩(淋巴按摩),使血液向肌肉流动,从而使肌肉紧张松弛。这些现象在理论上Rood(Margaret Rood)称之为“通道的封闭”,用“通道的封闭”理论的解释是,轻轻压擦(brushing)对肌肉或皮肤的刺激由非侵害性C类神经纤维传导通路传递,进行前突触抑制及引起一次传入神经纤维的去极化的降低。此外,认为利用该现象能够减轻疼痛及缓和肌肉紧张。这些刺激应用在相当于皮节或肌节的功能性皮肤区域(FUNCTIONAL SKIN AREA)时,可获得最佳效果。
从上述理论看,上述以往的绷带、护身、服装等,由于对并不是适当的肌肉或皮肤等实施了过度的神经和肌肉紧张的松弛,因此造成了使肌肉对关节的支持力下降,以及妨碍由肌肉的收缩所作的顺畅的关节运动的结果。因此,作为在本发明中所要解决的课题,其目的是通过对将会因运动中的肌肉高度紧张而阻碍顺畅的运动的部位实施促通肌肉和神经的技术,使运动时全身的平衡能力及运动行动能力得到提高,因此该目的与上述以往的绷带、护身、服装等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上述以往的服装通过以强压接的方式支持一部分肌肉的旁侧缘部附近,增强该肌肉对关节的支持力,因此健康人穿着该服装进行运动时,原来应该通过运动施加的负荷没有完全加到肌肉上,不能获得充分的运动效果。即,由于上述以往的服装的支持力代为吸收了原本应该施加给肌肉的负荷,因此在以正确的动作进行运动时,应该由该正确的动作施加给肌肉的负荷的一部分由服装的支持力承受了,其效果受到影响。
此外,由于上述以往的服装支持伤痛发作的部位的关节及肌肉,因此在穿着该服装的状态下,或许能够保持某种程度的身体平衡及身体支持力,但如果穿着该服装持续进行运动,则施加到由该服装支持的肌肉或关节的负荷和施加到该服装不支持的肌肉或关节的负荷之间产生差异,这样运动时间越长,运动效果的差别越大,将助长身体平衡及身体支持力的紊乱。
上述以往的服装通过轻压肘或膝的关节的中央部,同时强压其周边部来增强关节的支持力,但原有的支持能力只能够阻止关节向前后左右的摇动性。减小关节部的摇动性确实能够减少受伤的发生。但是,对由运动中所产生的垂直性的负荷(抗重力作用)引起的疼痛等,没能发现抑制·帮助作用的任何效果。因为,在膝关节部产生对运动的抗力(抗重力作用)除了提高膝关节部内的对关节的内压这种方法(膝不能进行屈伸运动这样程度的强压迫)以外,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如果采用可能会对其有帮助的装置,则也只能期望某种程度的效果。从根本上来说,运动产生的伤害是由持续性的垂直性负荷所引起的向关节轴的摇动这一变位所诱发的,此外,由于关节必须显现出柔和刚互相矛盾的运动,基于这一点,进行这样强度的关节固定是不可能的方法。即,除了将垂直性负荷转移到其它关节的方法或从关节本身除去的方法以外,没有其它改善方法。因此,只要不减小来自后述的足关节中心的运动(anchor reflection)所形成的过度的前倾姿势的对膝关节部的垂直性过负荷,就不能减轻在膝关节的伤害,此外,如果仅依靠对膝关节进行装备的辅助,将无望获得改善。因此,要使膝关节等的关节内软组织(关节圆板等)所承受的负荷也减小,采用上述以往的服装等是不可能做到的。
还有,上述以往的服装是支持伤痛发作的部位的关节及肌肉,这些关节及肌肉是实际受伤的关节或肌肉,但并不是造成伤痛发作根源的关节及肌肉。因此,即使穿着上述以往的服装,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伤痛的发作。
此外,一直以来除了使用上述绷带、护身、服装等以外,还通过由教练进行锻炼指导,使进行运动的人们在不受伤的基础上提高运动能力。这种由教练进行的锻炼指导是通过观察正在进行运动的人的动作,指出缺点加以纠正,或在准备活动之前,指导人们锻炼上述承受负担的肌肉。
但是,如上述以往的锻炼指导方法这样,虽然看着进行运动的人的动作进行指点,纠正其缺点,但是如果受到指点的人不在运动的同时一直有意识地(垂体路系统)注意正确的动作,则该方法毫无意义,一旦忘记了被指出的缺点,则将成为随着固有感觉的运动(垂体外路系统),出现固有感觉所引起的不均等的要素。而实际上,由于正在享受运动的人通常不会处于一直在接受锻炼指导的状态,因此很难在运动的同时一直有意识地(垂体路系统)注意被指出的缺点,从而无法脱离具有不均等要素的固有感觉所控制的运动(垂体外路系统)来进行运动。此外,即使指出、纠正了缺点,但要有意识地作出正确的动作,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完成对固有肌肉神经的促通动作之前的时间·获得受到控制的运动性之前的时间)。即便能够有意识地作出正确的动作,但是该动作要定型于平常没有意识到的固有感觉所控制的运动(垂体外路系统)中,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从垂体路系统的运动转变成作为反射活动的垂体外路系统的时间)。
此外,即使如上述以往的锻炼指导方法这样,通过先锻炼要承受负担的肌肉来作为活动的准备,也只能是利用经过锻炼的肌肉增强对受伤的耐久性,但无法形成能够进行不会受伤的动作的高身体平衡及身体支持力(柔韧的动作·受到控制的运动性)。
发明的揭示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完成的发明,目的是提供通过在日常生活或运动时等使用,可矫正为理想的正确姿势,形成高身体平衡的整复装置和服装,以及使用它们时的姿势形成方法和锻炼指导方法。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服装中,形成了具有下述功能的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中的至少任一个,前述点刺激部的功能是在穿着状态下,在选自按下述标准划分的肌群中的至少一种肌肉的起始停止范围内的皮肤表面所相应的位置,促通该肌肉的神经传递,前述划分标准是在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由姿势的差异和伴有利手的神经传递的差异所引起的肌肉紧张的强弱:前述面刺激部的功能是在穿着状态下,在选自上述这些肌群中的至少一种肌肉的起始停止范围内的皮肤表面所相应的位置,抑制该肌肉的神经传递。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姿势形成方法是通过在选自按下述标准划分的肌群中的至少一种肌肉的起始停止范围内的皮肤表面所相应的位置,设置促使肌肉的神经传递的促通、提高肌肉意识的点刺激部材料和/或加强对肌肉的神经传递的抑制、使所希望的肌肉的肌肉意识降低的面刺激部材料,形成理想的姿势的方法,前述划分标准是在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由姿势的差异和伴有利手的神经传递的差异所引起的肌肉紧张的强弱。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锻炼指导方法是通过在选自按下述标准划分的肌群中的至少一种肌肉的起始停止范围内的皮肤表面所相应的位置,设置促通肌肉的神经传递、提高肌肉意识的点刺激部材料和/或抑制肌肉的神经传递、使所希望的肌肉的肌肉意识降低的面刺激部材料,使其进行运动的方法,前述划分标准是在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由姿势的差异和伴有利手的神经传递的差异所引起的肌肉紧张的强弱。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整复装置是具有如下结构的整复装置,在与人体表面相接的内部为中空的框体内设有跳转物,为了使跳转物随着人体的动作在框体的中空部内跳转,使框体振动,在框体内设置预留了跳转空间,所形成的框体的大小能够确保在中空部内具有用于产生振动的跳转空间,并且对所相接的人体表面上所相应的部位,能够利用该振动给予皮肤刺激,实现该部位肌肉的神经传递的促通。
此外,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整复装置还是具有如下结构的整复装置,在与人体表面相接的框体内具备可实施3赫兹~5兆赫振动的振动发生装置、该振动发生装置的电源、控制该振动发生装置产生振动的控制装置,利用由振动发生装置产生的振动,在与该振动发生装置相接的人体表面引起振动,并且所形成的框体的大小能够利用该振动实现所相接的人体表面上相应的部位的肌肉的促通。
[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姿势和伴有利手的神经传递的差异]
在人的大脑中,形成有与右利手左利手这类非对称的不均等动作有关的神经传递回路。人类的大脑就在带有该不均等要素的状态下,依靠平常所没有意识到的固有感觉这种东西来感知身体各部位的相对位置,因此,随该固有感觉发达起来的肌肉及骨骼等并不是完全均等的,严格说是不均等的,在某些部位体现着该利手的影响。
在该利手的影响下,人体中存在一种克服重力的力,因为如果不克服重力则运动本身就不会成立了,这种力在人类保持站立或坐下等姿势进行运动、工作的过程中一直在发挥作用。在该抗重力状态中,经过优先·反射性地选择而使用的肌群被总称为抗重力肌,其几乎全部由拉伸肌肉构成。该抗重力肌肉不但受到上述利手的影响,还受到人种、生活周期、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闭眼状态下起立的姿势时,运动姿势为前倾位的人(黄色人种或不擅长运动者的典型形态)多采取体重放在脚尖侧的前倾姿势,运动姿势为后倾位的人(中南美人或擅长运动者的典型形态)多采取体重放在脚后跟侧的后倾姿势。此外,从闭眼状态形成单腿站立时,上述运动姿势为前倾位的人(黄色人种或不擅长运动者的典型形态)中,右利手多采取形成右足足尖部小指侧载荷和左足足尖部拇指侧载荷的姿势,左利手多采取形成左足足尖部小指侧载荷和右足足尖部拇指侧载荷的姿势,运动姿势为后倾位的人(中南美人或擅长运动者的典型形态)中,右利手多采取形成左脚后跟后部小指侧载荷和右脚后跟后部拇指侧载荷的姿势,左利手多采取形成右脚后跟后部小指侧载荷和左脚后跟后部拇指侧载荷的姿势。
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如图1所示,右利手的常见运动姿势为右足足尖部小指侧载荷和左足足尖部拇指侧载荷,这时的身体平衡和身体支持力,主要由左小腿部后面、左大腿部前面、左腹肌上部、右斜方肌上部的肌肉控制·支持,而且,还由右小腿部后面、右大腿部前面、右腹肌上部、左斜方肌上部的肌肉,作更强的控制·支持。这些部位的肌群在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产生强烈的肌肉紧张,而如果是左利手,则为与之对称的姿势。
与此相对,中南美人及擅长运动者如图2所示,右利手的常见运动姿势为左脚后跟后部小指侧载荷和右脚后跟后部拇指侧载荷,这时的身体平衡和身体支持力,主要由右小腿部前面、右大腿部后面、右臀部后面、右腹肌下部、右竖脊基的肌肉控制·支持,而且还由左小腿部前面、左大腿部后面、左臀部后面、左腹肌下部、左竖脊基的肌肉,作更强的控制·支持。这些部位的肌群在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产生强烈的肌肉紧张,而如果是左利手,则为与之对称的姿势。
这样,在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如果考虑到伴有利手的神经传递的强弱,则产生强烈的肌肉紧张的肌肉的配置平衡在前倾位右利手、前倾位左利手、后倾位右利手、后倾位左利手中都各不相同。此外,实际上用点刺激和面刺激来促通或抑制肌肉神经的方向,为表现出与进行上述控制·支持的肌肉相反的活动的部分。
这种前倾位右利手、前倾位左利手、后倾位右利手、后倾位左利手通过平常所没有意识到的固有感觉·固有的肌肉感知身体各部位的相对位置(姿势性的反射活动)。在表1~表8中显示,将前倾位右利手、前倾位左利手、后倾位右利手、后倾位左利手各自的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的肌肉紧张的强弱划分为“特强”、“强”、“弱”、 “特弱”四种。
如表1~表8所示,将肌肉紧张的强弱分为“弱”、“特弱”、“强”、“特强”四种层次表述,这是因为除了左右优势腕以外,在活动一侧的四肢部的过程中,如果仍以腕为例,在其一个腕中又具有挠侧和尺侧两种肌肉的流向。这样,由于在该肌肉中也存在各自的利手,因此仅仅用大致划分人体的右利手左利手这种表现方式是不够的,在其强度中还有强弱(利手侧),在其弱度中还有强弱(非利手侧),因此采用上述四种表现方法。这里所说的特强的肌肉表示利手侧的活动性相对更强的肌肉,而强的肌肉是指利手侧的活动性相对较弱的肌肉。特弱的肌肉是指非利手侧活动性弱,而且也是在身体上同位置的肌群中活动最弱的肌肉,弱的肌肉是指在非利手侧的,活动性高于特弱的肌群的肌肉。
此外,表9和表10中,分理想的运动姿势中的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的作为主轴的肌肉和关节,协调辅助其活动的肌肉和关节进行介绍。
表1
前倾位·右利手 | 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的肌肉的紧张(促通)状态 | |||
特强 | 强 | |||
多关节肌 | 伸肌 | 右斜方肌(第3、4颈神经)·左胸小肌(内侧前胸神经)右大腿直肌(大腿神经)·右腓肠肌内侧头(胫骨神经)左腓肠肌外侧头(胫骨神经)·左足底肌(胫骨神经)左头板状肌、左颈板状肌(中及下颚神经后枝的外侧枝)·左大后头直肌(后头下神经) | 左斜方肌(第3、4颈神经)·右胸小肌(内侧前胸神经)左大腿直肌(大腿神经)·左腓肠肌外侧头(胫骨神经)·右腓肠肌内侧头(胫骨神经)·左足底肌(胫骨神经)右头板状肌、右颈板状肌(中及下颚神经后枝的外侧枝)·右大后头直肌(后头下神经) | |
屈肌 | 右胸大肌(内·外侧胸肌神经)·右上臂二头肌(肌皮神经)右上臂肌(肌皮神经·桡骨神经)·右桡侧腕屈肌(正中神经)·右尺侧腕屈肌(尺骨神经)·右长掌肌(正中神经)·右浅指屈肌(正中神经)·右深指屈肌(尺骨神经·正中神经掌侧)·右长拇指屈肌(正中神经掌侧)右薄肌(闭孔神经前枝)·左长母趾屈肌(胫骨神经)右长趾屈肌(胫骨神经)·右外腹斜肌(下部6根胸神经和上部2根腰神经前枝)·左内腹斜肌(第7到12的胸神经和第1、2腰神经前枝)·右腹横肌(第7到12肋间神经前枝)·右腹直肌上部(下部6根肋间神经前枝)·右腰方肌(肋下神经·第1、2、3腰神经) | 左胸大肌(内·外侧胸肌神经)·左上臂二头肌(肌皮神经)左上臂肌(肌皮神经·桡骨神经)·左桡侧腕屈肌(正中神经)·左尺侧腕屈肌(尺骨神经)·左长掌肌(正中神经)·左浅指屈肌(正中神经)·左深指屈肌(尺骨神经·正中神经掌侧)·左长拇指屈肌(正中神经掌侧)左薄肌(闭孔神经前枝)·右长母趾屈肌(胫骨神经)左长趾屈肌(胫骨神经)·左外腹斜肌(下部6根胸神经和上部2根腰神经前枝)·右内腹斜肌(第7到12的胸神经和第1、2腰神经前枝)·左腹横肌(第7到12肋间神经前枝)·左腹直肌上部(下部6根肋间神经前枝)·左腰方肌(肋下神经·第1、2、3腰神经) | ||
单关节肌 | 伸肌 | 左锁骨下肌(第5、6颈神经)·右三角肌(腋神经)左小后头直肌(后头下神经)·左下头斜肌(第1、2颈神经)左上头斜肌(第1颈神经后枝) | 右锁骨下肌(第5、6颈神经)·左三角肌(腋神经) 右小后头直肌(后头下神经)·右下头斜肌(第1、2颈神经)右上头斜肌(第1颈神经后枝) |
屈肌 | 右喙肱肌(肌皮神经)·右圆旋内肌(正中神经)·右腕桡骨肌(桡骨神经)·右臀中肌(上臀神经)·右臀小肌(上臀神经)·右大腿筋膜张肌(上臀神经)·右膝窝肌(胫骨神经)·右后胫骨肌(胫骨神经)·右长腓骨肌(浅腓骨神经)·右短腓骨肌(浅腓骨神经) | 左喙肱肌(肌皮神经)·左圆旋内肌(正中神经)·左腕桡骨肌(桡骨神经)·左臀中肌(上臀神经)·左臀小肌(上臀神经)·左大腿筋膜张肌(上臀神经)·左膝窝肌(胫骨神经)·左后胫骨肌(胫骨神经)·左长腓骨肌(浅腓骨神经)·左短腓骨肌(浅腓骨神经) | ||
回旋肌 | 右大菱形肌(肩胛背神经)·右小菱形肌(肩胛背神经)左肩胛提肌(肩胛背神经·第3、4颈神经)·左肩胛下肌(肩胛下神经上·下部)·左大圆肌(肩胛下神经下部)右旋内方肌(正中神经掌侧骨间枝) | 左大菱形肌(肩胛背神经)·左小菱形肌(肩胛背神经)右肩胛提肌(肩胛背神经·第3、4颈神经)·右肩胛下肌(肩胛下神经上·下部)·右大圆肌(肩胛下神经下部) 左旋内方肌(正中神经掌侧骨间枝) |
表2
前倾位·右利手 | 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的肌肉的紧张(促通)状态 | |||
弱 | 特弱 | |||
多关节肌 | 伸肌 | 右背阔肌(胸背神经)·右上臂三头肌(桡骨神经)右桡侧腕长伸肌(桡骨神经)·右桡侧腕短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指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尺侧腕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大腿二头肌(坐骨神经)·左半腱肌(坐骨神经)左半膜肌(坐骨神经)·右长母趾伸肌(前胫骨神经)左长趾伸肌(前胫骨神经)主要是左竖脊肌(右腰髂肋肌·右胸髂肋肌·左颈髂肋肌·右胸最长肌·左颈最长肌·左头最长肌·右胸棘肌 左颈棘肌·左头棘肌·右胸半棘肌·左颈半棘肌·左多裂肌·左回旋肌·左棘间肌左横突间肌)(脊髓神经) | 左背阔肌(胸背神经)·左上臂三头肌(桡骨神经)左桡侧腕长伸肌(桡骨神经)·左桡侧腕短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指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尺侧腕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大腿二头肌(坐骨神经)·右半腱肌(坐骨神经)右半膜肌(坐骨神经)·左长母趾伸肌(前胫骨神经)右长趾伸肌(前胫骨神经)主要是右竖脊肌(左腰髂肋肌·左胸髂肋肌·右颈髂肋肌·左胸最长肌·右颈最长肌·右头最长肌·左胸棘肌 右颈棘肌·右头棘肌·左胸半棘肌右颈半棘肌右头半棘肌·右多裂肌·右回旋肌·右棘间肌 右横突间肌)(脊髓神经) |
屈肌 | 右前锯肌(长胸神经)·右腰大肌(第2、3腰神经)右腰小肌(第1、2腰神经)·左缝匠肌(大腿神经)左颈阔肌(面神经头枝)·左胸锁乳突肌(副神经·第2颈神经)·左颈长肌(第2到8的颈神经前枝)·左头长肌(第1到4的颈神经)·左前头直肌(第1、2颈神经)·左外侧头直肌(第1、2颈神经)左前斜角肌(第5到8的颈神经前枝)左中斜角肌(第3、4颈神经)·左后斜角肌(第3到8的颈神经)·左外肋间肌(肋间神经)·左内肋间肌(肋间神经) 左肋下肌(肋间神经)·左胸横肌(第1到6的胸肋间神经) 左肋提肌(胸神经前枝)·左上后锯肌(第1到4的胸神经)·左下后锯肌(第10到12的胸神经)·左内腹斜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左腹横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左腹直肌下部(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 | 左前锯肌(长胸神经)·左腰大肌(第2、3腰神经)左腰小肌(第1、2腰神经)·右缝匠肌(大腿神经)右颈阔肌(面神经头枝)·右胸锁乳突肌(副神经·第2颈神经)·右颈长肌(第2到8的颈神经前枝)·右头长肌(第1到4的颈神经)·右前头直肌(第1、2颈神经)·右外侧头直肌(第1、2颈神经)右前斜角肌(第5到8的颈神经前枝) 右中斜角肌(第3、4颈神经)·右后斜角肌(第3到8的颈神经)·右外肋间肌(肋间神经)·右内肋间肌(肋间神经)右肋下肌(肋间神经)·右胸横肌(第1到6的胸肋间神经)右肋提肌(胸神经前枝)·右上后锯肌(第1到4的胸神经)·左下后锯肌(第10到12的胸神经)·右内腹斜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右腹横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右腹直肌下部(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 | ||
单关节肌 | 伸肌 | 左棘上肌(肩胛上神经)·右小指伸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肘肌(挠骨神经)·右长拇指外转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短拇指外转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臀大肌(下臀神经)·左第3腓骨肌(前胫骨神经)·右外侧阔肌(大腿神经)左内侧阔肌(大腿神经)·右中间阔肌(大腿神经)左比目鱼肌(胫骨神经) | 右棘上肌(肩胛上神经)·左小指伸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肘肌(挠骨神经)·左长拇指外转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短拇指外转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臀大肌(下臀神经)·右第3腓骨肌(前胫骨神经)·左外侧阔肌(大腿神经)右内侧阔肌(大腿神经)·左中间阔肌(大腿神经)右比目鱼肌(胫骨神经) | |
屈肌 | 右上臂肌(肌皮神经·挠骨神经)·右髂骨肌(大腿神经)右耻骨肌(大腿神经)·左长内转肌(闭孔神经)左短内转肌(闭孔神经)·左大内转肌(闭孔神经后枝·坐骨神经)右前胫骨肌(深腓骨神经) | 左上臂肌(肌皮神经·挠骨神经)·左髂骨肌(大腿神经)左耻骨肌(大腿神经)·右长内转肌(闭孔神经)右短内转肌(闭孔神经)·右大内转肌(闭孔神经后枝·坐骨神经)左前胫骨肌(深腓骨神经) |
回旋肌 | 左棘下肌(肩胛上神经)·左小圆肌(腋神经)右旋外肌(挠骨神经)·左梨状肌(第1、2骶骨神经)左闭孔内肌·左孖上肌·左孖下肌·左大腿方肌·左闭孔外肌(闭孔神经后枝) | 右棘下肌(肩胛上神经)·右小圆肌(腋神经)左旋外肌(挠骨神经)·右梨状肌(第1、2骶骨神经)右闭孔内肌·右孖上肌·右孖下肌·右大腿方肌·右闭孔外肌(闭孔神经后枝) |
表3
前倾位·左利手 | 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的肌肉的紧张(促通)状态 | |||
特强 | 强 | |||
多关节肌 | 伸肌 | 左斜方肌(第3、4颈神经)·右胸小肌(内侧前胸神经)左大腿直肌(大腿神经)·左腓肠肌内侧头(胫骨神经)右腓肠肌外侧头(胫骨神经)·右足底肌(胫骨神经)右头板状肌、右颈板状肌(中及下颚神经后枝的外侧枝)·右大后头直肌(后头下神经) | 右斜方肌(第3、4颈神经)·左胸小肌(内侧前胸神经)右大腿直肌(大腿神经)·右腓肠肌外侧头(胫骨神经)左腓肠肌内侧头(胫骨神经)·左足底肌(胫骨神经)左头板状肌、左颈板状肌(中及下颚神经后枝的外侧枝)·左大后头直肌(后头下神经) | |
屈肌 | 左胸大肌(内·外侧胸肌神经)·左上臂二头肌(肌皮神经)左上臂肌(肌皮神经·桡骨神经)·左桡侧腕屈肌(正中神经)·左尺侧腕屈肌(尺骨神经)·左长掌肌(正中神经)·左浅指屈肌(正中神经)·左深指屈肌(尺骨神经·正中神经掌侧)·左长拇指屈肌(正中神经掌侧)左薄肌(闭孔神经前枝)·右长母趾屈肌(胫骨神经)左长趾屈肌(胫骨神经)·左外腹斜肌(下部6根胸神经和上部2根腰神经前枝)·右内腹斜肌(第7到12的胸神经和第1、2腰神经前枝)·左腹横肌(第7到12肋间神经前枝)·左腹直肌上部(下部6根肋间神经前枝)·左腰方肌(肋下神经·第1、2、3腰神经) | 右胸大肌(内·外侧胸肌神经)·右上臂二头肌(肌皮神经)右上臂肌(肌皮神经·桡骨神经)·右桡侧腕屈肌(正中神经)·右尺侧腕屈肌(尺骨神经)·右长掌肌(正中神经)·右浅指屈肌(正中神经)·右深指屈肌(尺骨神经·正中神经掌侧)·右长拇指屈肌(正中神经掌侧)右薄肌(闭孔神经前枝)·左长母趾屈肌(胫骨神经) 右长趾屈肌(胫骨神经)·右外腹斜肌(下部6根胸神经和上部2根腰神经前枝)·左内腹斜肌(第7到12的胸神经和第1、2腰神经前枝)·右腹横肌(第7到12肋间神经前枝)·右腹直肌上部(下部6根肋间神经前枝)·右腰方肌(肋下神经·第1、2、3腰神经) |
单关节肌 | 伸肌 | 右锁骨下肌(第5、6颈神经)·左三角肌(腋神经)右小后头直肌(后头下神经)·右下头斜肌(第1、2颈神经)右上头斜肌(第1颈神经后枝) | 左锁骨下肌(第5、6颈神经)·右三角肌(腋神经)左小后头直肌(后头下神经)·左下头斜肌(第1、2颈神经)左上头斜肌(第1颈神经后枝) | |
屈肌 | 左喙肱肌(肌皮神经)·左圆旋内肌(正中神经)·左腕桡骨肌(桡骨神经)·左臀中肌(上臀神经)·左臀小肌(上臀神经)·左大腿筋膜张肌(上臀神经)·左膝窝肌(胫骨神经)·左后胫骨肌(胫骨神经)·左长腓骨肌(浅腓骨神经)·左短腓骨肌(浅腓骨神经) | 右喙肱肌(肌皮神经)·右圆旋内肌(正中神经)·右腕桡骨肌(桡骨神经)·右臀中肌(上臀神经)·右臀小肌(上臀神经)·右大腿筋膜张肌(上臀神经)·右膝窝肌(胫骨神经)·右后胫骨肌(胫骨神经)·右长腓骨肌(浅腓骨神经)·右短腓骨肌(浅腓骨神经) | ||
回旋肌 | 左大菱形肌(肩胛背神经)·左小菱形肌(肩胛背神经)右肩胛提肌(肩胛背神经·第3、4颈神经)·右肩胛下肌(肩胛下神经上·下部)·右大圆肌(肩胛下神经下部)左旋内方肌(正中神经掌侧骨间枝) | 右大菱形肌(肩胛背神经)·右小菱形肌(肩胛背神经)左肩胛提肌(肩胛背神经·第3、4颈神经)·左肩胛下肌(肩胛下神经上·下部)·左大圆肌(肩胛下神经下部) 右旋内方肌(正中神经掌侧骨间枝) |
表4
前倾位·左利手 | 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的肌肉的紧张(促通)状态 | |||
弱 | 特弱 | |||
多关节肌 | 伸肌 | 左背阔肌(胸背神经)·左上臂三头肌(桡骨神经)左桡侧腕长伸肌(桡骨神经)·左桡侧腕短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指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尺侧腕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大腿二头肌(坐骨神经)·右半腱肌(坐骨神经)右半膜肌(坐骨神经)·右长母趾伸肌(前胫骨神经)右长趾伸肌(前胫骨神经)主要是右竖脊肌(左腰髂肋肌·左胸髂肋肌·右颈髂肋肌·左胸最长肌·右颈最长肌·右头最长肌·左胸棘肌 右颈棘肌·右头棘肌·左胸半棘肌·右颈半棘肌右头半棘肌·右多裂肌·右回旋肌·右棘间肌 右横突间肌)(脊髓神经) | 右背阔肌(胸背神经)·右上臂三头肌(桡骨神经)右桡侧腕长伸肌(桡骨神经)·右桡侧腕短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指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尺侧腕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大腿二头肌(坐骨神经)·左半腱肌(坐骨神经)左半膜肌(坐骨神经)·右长母趾伸肌(前胫骨神经)左长趾伸肌(前胫骨神经)主要是左竖脊肌(右腰髂肋肌·右胸髂肋肌·左颈髂肋肌·右胸最长肌·左颈最长肌·左头最长肌·右胸棘肌 左颈棘肌·左头棘肌·右胸半棘肌·左颈半棘肌左头半棘肌·左多裂肌·左回旋肌·左棘间肌左横突间肌)(脊髓神经) |
屈肌 | 左前锯肌(长胸神经)·左腰大肌(第2、3腰神经)左腰小肌(第1、2腰神经)·右缝匠肌(大腿神经)右颈阔肌(面神经头枝)·右胸锁乳突肌(副神经·第2颈神经)·右颈长肌(第2到8的颈神经前枝)·右头长肌(第1到4的颈神经)·右前头直肌(第1、2颈神经)·右外侧头直肌(第1、2颈神经)右前斜角肌(第5到8的颈神经前枝)右中斜角肌(第3、4颈神经)·右后斜角肌(第3到8的颈神经)·右外肋间肌(肋间神经)·右内肋间肌(肋间神经)右肋下肌(肋间神经)·右胸横肌(第1到6的胸肋间神经)右肋提肌(胸神经前枝)·右上后锯肌(第1到4的胸神经)·右下后锯肌(第10到12的胸神经)·右内腹斜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右腹横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右腹直肌下部(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 | 右前锯肌(长胸神经)·右腰大肌(第2、3腰神经)右腰小肌(第1、2腰神经)·左缝匠肌(大腿神经)左颈阔肌(面神经头枝)·左胸锁乳突肌(副神经·第2颈神经)·左颈长肌(第2到8的颈神经前枝)·左头长肌(第1到4的颈神经)·左前头直肌(第1、2颈神经)·左外侧头直肌(第1、2颈神经)左前斜角肌(第5到8的颈神经前枝)左中斜角肌(第3、4颈神经)·左后斜角肌(第3到8的颈神经)·左外肋间肌(肋间神经)·左内肋间肌(肋间神经)左肋下肌(肋间神经)·左胸横肌(第1到6的胸肋间神经)左肋提肌(胸神经前枝)·左上后锯肌(第1到4的胸神经)·右下后锯肌(第10到12的胸神经)·左内腹斜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左腹横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左腹直肌下部(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 | ||
单关节肌 | 伸肌 | 右棘上肌(肩胛上神经)·左小指伸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肘肌(挠骨神经)·左长拇指外转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短拇指外转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臀大肌(下臀神经)·右第3腓骨肌(前胫骨神经)·左外侧阔肌(大腿神经)右内侧阔肌(大腿神经)·左中间阔肌(大腿神经)右比目鱼肌(胫骨神经) | 左棘上肌(肩胛上神经)·右小指伸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肘肌(挠骨神经)·右长拇指外转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短拇指外转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臀大肌(下臀神经)·左第3腓骨肌(前胫骨神经)·右外侧阔肌(大腿神经)左内侧阔肌(大腿神经)·右中间阔肌(大腿神经)左比目鱼肌(胫骨神经) | |
屈肌 | 左上臂肌(肌皮神经·挠骨神经)·左髂骨肌(大腿神经)左耻骨肌(大腿神经)·右长内转肌(闭孔神经)右短内转肌(闭孔神经)·右大内转肌(闭孔神经后枝·坐骨神经)左前胫骨肌(深腓骨神经) | 右上臂肌(肌皮神经·挠骨神经)·右髂骨肌(大腿神经)右耻骨肌(大腿神经)·左长内转肌(闭孔神经)左短内转肌(闭孔神经)·左大内转肌(闭孔神经后枝·坐骨神经)右前胫骨肌(深腓骨神经) |
回旋肌 | 右棘下肌(肩胛上神经)·右小圆肌(腋神经)左旋外肌(挠骨神经)·右梨状肌(第1、2骶骨神经)右闭孔内肌·右孖上肌·右孖下肌·右大腿方肌·右闭孔外肌(闭孔神经后枝) | 左棘下肌(肩胛上神经)·左小圆肌(腋神经)右旋外肌(挠骨神经)·左梨状肌(第1、2骶骨神经)左闭孔内肌·左孖上肌·左孖下肌·左大腿方肌·左闭孔外肌(闭孔神经后枝) |
表5
后倾位·右利手 | 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的肌肉的紧张(促通)状态 | |||
特弱 | 弱 | |||
多关节肌 | 伸肌 | 右斜方肌(第3、4颈神经)·左胸小肌(内侧前胸神经)右大腿直肌(大腿神经)·右腓肠肌外侧头(胫骨神经)左腓肠肌内侧头(胫骨神经)·左足底肌(胫骨神经)左头板状肌、左颈板状肌(中及下颚神经后枝的外侧枝)·左大后头直肌(后头下神经) | 左斜方肌(第3、4颈神经)·右胸小肌(内侧前胸神经) 左大腿直肌(大腿神经)·左腓肠肌内侧头(胫骨神经)右腓肠肌外侧头(胫骨神经)·右足底肌(胫骨神经)右头板状肌、右颈板状肌(中及下颚神经后枝的外侧枝)·右大后头直肌(后头下神经) | |
屈肌 | 右胸大肌(内·外侧胸肌神经)·右上臂二头肌(肌皮神经)右上臂肌(肌皮神经·桡骨神经)·右桡侧腕屈肌(正中神经)·右尺侧腕屈肌(尺骨神经)·右长掌肌(正中神经)·右浅指屈肌(正中神经)·右深指屈肌(尺骨神经·正中神经掌侧)·右长拇指屈肌(正中神经掌侧)右薄肌(闭孔神经前枝)·左长母趾屈肌(胫骨神经)右长趾屈肌(胫骨神经)·右外腹斜肌(下部6根胸神经和上部2根腰神经前枝)·左内腹斜肌(第7到12的胸神经和第1、2腰神经前枝)·右腹横肌(第7到12肋间神经前枝)·右腹直肌上部(下部6根肋间神经前枝)·右腰方肌(肋下神经·第1、2、3腰神经) | 左胸大肌(内·外侧胸肌神经)·左上臂二头肌(肌皮神经)左上臂肌(肌皮神经·桡骨神经)·左桡侧腕屈肌(正中神经)·左尺侧腕屈肌(尺骨神经)·左长掌肌(正中神经)·左浅指屈肌(正中神经)·左深指屈肌(尺骨神经·正中神经掌侧)·左长拇指屈肌(正中神经掌侧)左薄肌(闭孔神经前枝)·右长母趾屈肌(胫骨神经)左长趾屈肌(胫骨神经)·左外腹斜肌(下部6根胸神经和上部2根腰神经前枝)·右内腹斜肌(第7到12的胸神经和第1、2腰神经前枝)·左腹横肌(第7到12肋间神经前枝)·左腹直肌上部(下部6根肋间神经前枝)·左腰方肌(肋下神经·第1、2、3腰神经) |
单关节肌 | 伸肌 | 左锁骨下肌(第5、6颈神经)·右三角肌(腋神经)左小后头直肌(后头下神经)·左下头斜肌(第1、2颈神经)左上头斜肌(第1颈神经后枝) | 右锁骨下肌(第5、6颈神经)·左三角肌(腋神经) 右小后头直肌(后头下神经)·右下头斜肌(第1、2颈神经)右上头斜肌(第1颈神经后枝) | |
屈肌 | 右喙肱肌(肌皮神经)·右圆旋内肌(正中神经)·右腕桡骨肌(桡骨神经)·右臀中肌(上臀神经)·右臀小肌(上臀神经)·右大腿筋膜张肌(上臀神经)·右膝窝肌(胫骨神经)·右后胫骨肌(胫骨神经)·右长腓骨肌(浅腓骨神经)·右短腓骨肌(浅腓骨神经) | 左喙肱肌(肌皮神经)·左圆旋内肌(正中神经)·左腕桡骨肌(桡骨神经)·左臀中肌(上臀神经)·左臀小肌(上臀神经)·左大腿筋膜张肌(上臀神经)·左膝窝肌(胫骨神经)·左后胫骨肌(胫骨神经)·左长腓骨肌(浅腓骨神经)·左短腓骨肌(浅腓骨神经) | ||
回旋肌 | 右大菱形肌(肩胛背神经)·右小菱形肌(肩胛背神经)左肩胛提肌(肩胛背神经·第3、4颈神经)·左肩胛下肌(肩胛下神经上·下部)·左大圆肌(肩胛下神经下部)右旋内方肌(正中神经掌侧骨间枝) | 左大菱形肌(肩胛背神经)·左小菱形肌(肩胛背神经)右肩胛提肌(肩胛背神经·第3、4颈神经)·右肩胛下肌(肩胛下神经上·下部)·右大圆肌(肩胛下神经下部)左旋内方肌(正中神经掌侧骨间枝) |
表6
后倾位·右利手 | 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的肌肉的紧张(促通)状态 | |||
特强 | 强 | |||
多关节肌 | 伸肌 | 右背阔肌(胸背神经)·右上臂三头肌(桡骨神经) 右桡侧腕长伸肌(桡骨神经)·右桡侧腕短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指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尺侧腕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大腿二头肌(坐骨神经)·左半腱肌(坐骨神经)左半膜肌(坐骨神经)·右长母趾伸肌(前胫骨神经)左长趾伸肌(前胫骨神经)主要是左竖脊肌(右腰髂肋肌·右胸髂肋肌·左颈髂肋肌·右胸最长肌·左颈最长肌·左头最长肌·右胸棘肌 左颈棘肌·左头棘肌·右胸半棘肌·左颈半棘肌·左头半棘肌·左多裂肌·左回旋肌·左棘间肌左横突间肌)(脊髓神经) | 左背阔肌(胸背神经)·左上臂三头肌(桡骨神经)左桡侧腕长伸肌(桡骨神经)·左桡侧腕短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指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尺侧腕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大腿二头肌(坐骨神经)·右半腱肌(坐骨神经)右半膜肌(坐骨神经)·右长母趾伸肌(前胫骨神经)右长趾伸肌(前胫骨神经)主要是右竖脊肌(左腰髂肋肌·左胸髂肋肌·右颈髂肋肌·左胸最长肌·右颈最长肌·右头最长肌·左胸棘肌 右颈棘肌·右头棘肌·左胸半棘肌·右颈半棘肌·右头半棘肌·右多裂肌·右回旋肌·右棘间肌 右横突间肌)(脊髓神经) |
屈肌 | 右前锯肌(长胸神经)·右腰大肌(第2、3腰神经)右腰小肌(第1、2腰神经)·左缝匠肌(大腿神经)左颈阔肌(面神经头枝)·左胸锁乳突肌(副神经·第2颈神经)·左颈长肌(第2到8的颈神经前枝)·左头长肌(第1到4的颈神经)·左前头直肌(第1、2颈神经)·左外侧头直肌(第1、2颈神经)左前斜角肌(第5到8的颈神经前枝)左中斜角肌(第3、4颈神经)·左后斜角肌(第3到8的颈神经)·左外肋间肌(肋间神经)·左内肋间肌(肋间神经)左肋下肌(肋间神经)·左胸横肌(第1到6的胸肋间神经)左肋提肌(胸神经前枝)·左上后锯肌(第1到4的胸神经)·左下后锯肌(第10到12的胸神经)·左内腹斜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左腹横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左腹直肌下部(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 | 左前锯肌(长胸神经)·左腰大肌(第2、3腰神经)左腰小肌(第1、2腰神经)·右缝匠肌(大腿神经)右颈阔肌(面神经头枝)·右胸锁乳突肌(副神经·第2颈神经)·右颈长肌(第2到8的颈神经前枝)·右头长肌(第1到4的颈神经)·右前头直肌(第1、2颈神经)·右外侧头直肌(第1、2颈神经)右前斜角肌(第5到8的颈神经前枝)右中斜角肌(第3、4颈神经)·右后斜角肌(第3到8的颈神经)·右外肋间肌(肋间神经)·右内肋间肌(肋间神经)右肋下肌(肋间神经)·右胸横肌(第1到6的胸肋间神经) 右肋提肌(胸神经前枝)·右上后锯肌(第1到4的胸神经)·右下后锯肌(第10到12的胸神经)·右内腹斜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右腹横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右腹直肌下部(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 | ||
单关节肌 | 伸肌 | 左棘上肌(肩胛上神经)·右小指伸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肘肌(挠骨神经)·右长拇指外转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短拇指外转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臀大肌(下臀神经)·左第3腓骨肌(前胫骨神经)·右外侧阔肌(大腿神经)左内侧阔肌(大腿神经)·右中间阔肌(大腿神经)左比目鱼肌(胫骨神经) | 右棘上肌(肩胛上神经)·左小指伸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肘肌(挠骨神经)·左长拇指外转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短拇指外转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臀大肌(下臀神经)·右第3腓骨肌(前胫骨神经)·左外侧阔肌(大腿神经)右内侧阔肌(大腿神经)·左中间阔肌(大腿神经)右比目鱼肌(胫骨神经) | |
屈肌 | 右上臂肌(肌皮神经·挠骨神经)·右髂骨肌(大腿神经)右耻骨肌(大腿神经)·左长内转肌(闭孔神经)左短内转肌(闭孔神经)·左大内转肌(闭孔神经后枝·坐骨神经)右前胫骨肌(深腓骨神经) | 左上臂肌(肌皮神经·挠骨神经)·左髂骨肌(大腿神经)左耻骨肌(大腿神经)·右长内转肌(闭孔神经)右短内转肌(闭孔神经)·右大内转肌(闭孔神经后枝·坐骨神经)左前胫骨肌(深腓骨神经) |
回旋肌 | 左棘下肌(肩胛上神经)·左小圆肌(腋神经)右旋外肌(挠骨神经)·左梨状肌(第1、2骶骨神经)左闭孔内肌·左孖上肌·左孖下肌·左大腿方肌·左闭孔外肌(闭孔神经后枝) | 右棘下肌(肩胛上神经)·右小圆肌(腋神经)左旋外肌(挠骨神经)·右梨状肌(第1、2骶骨神经)右闭孔内肌·右孖上肌·右孖下肌·右大腿方肌·右闭孔外肌(闭孔神经后枝) |
表7
后倾位·左利手 | 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的肌肉的紧张(促通)状态 | |||
弱 | 特弱 | |||
多关节肌 | 伸肌 | 左斜方肌(第3、4颈神经)·右胸小肌(内侧前胸神经)左大腿直肌(大腿神经)·左腓肠肌内侧头(胫骨神经)·右足底肌(胫骨神经)右头板状肌、右颈板状肌(中及下颚神经后枝的外侧枝)·右大后头直肌(后头下神经) | 右斜方肌(第3、4颈神经)·左胸小肌(内侧前胸神经)右大腿直肌(大腿神经)·右腓肠肌外侧头(胫骨神经)·左足底肌(胫骨神经)左头板状肌、左颈板状肌(中及下颚神经后枝的外侧枝)·左大后头直肌(后头下神经) | |
屈肌 | 左胸大肌(内·外侧胸肌神经)·左上臂二头肌(肌皮神经)左上臂肌(肌皮神经·桡骨神经)·左桡侧腕屈肌(正中神经)·左尺侧腕屈肌(尺骨神经)·左长掌肌(正中神经)·左浅指屈肌(正中神经)·左深指屈肌(尺骨神经·正中神经掌侧)·左长拇指屈肌(正中神经掌侧)左薄肌(闭孔神经前枝)·右长母趾屈肌(胫骨神经)左长趾屈肌(胫骨神经)·左外腹斜肌(下部6根胸神经和上部2根腰神经前枝)·右内腹斜肌(第7到12的胸神经和第1、2腰神经前枝)·左腹横肌(第7到12肋间神经前枝)·左腹直肌上部(下部6根肋间神经前枝)·左腰方肌(肋下神经·第1、2、3腰神经) | 右胸大肌(内·外侧胸肌神经)·右上臂二头肌(肌皮神经)右上臂肌(肌皮神经·桡骨神经)·右桡侧腕屈肌(正中神经)·右尺侧腕屈肌(尺骨神经)·右长掌肌(正中神经)·右浅指屈肌(正中神经)·右深指屈肌(尺骨神经·正中神经掌侧)·右长拇指屈肌(正中神经掌侧)右薄肌(闭孔神经前枝)·左长母趾屈肌(胫骨神经) 右长趾屈肌(胫骨神经)·右外腹斜肌(下部6根胸神经和上部2根腰神经前枝)·左内腹斜肌(第7到12的胸神经和第1、2腰神经前枝)·右腹横肌(第7到12肋间神经前枝)·右腹直肌上部(下部6根肋间神经前枝)·右腰方肌(肋下神经·第1、2、3腰神经) |
单关节肌 | 伸肌 | 右锁骨下肌(第5、6颈神经)·左三角肌(腋神经)右小后头直肌(后头下神经)·右下头斜肌(第1、2颈神经)右上头斜肌(第1颈神经后枝) | 左锁骨下肌(第5、6颈神经)·右三角肌(腋神经)左小后头直肌(后头下神经)·左下头斜肌(第1、2颈神经)左上头斜肌(第1颈神经后枝) | |
屈肌 | 左喙肱肌(肌皮神经)·左圆旋内肌(正中神经)·左腕桡骨肌(桡骨神经)·左臀中肌(上臀神经)·左臀小肌(上臀神经)·左大腿筋膜张肌(上臀神经)·左膝窝肌(胫骨神经)·左后胫骨肌(胫骨神经)·左长腓骨肌(浅腓骨神经)·左短腓骨肌(浅腓骨神经) | 右喙肱肌(肌皮神经)·右圆旋内肌(正中神经)·右腕桡骨肌(桡骨神经)·右臀中肌(上臀神经)·右臀小肌(上臀神经)·右大腿筋膜张肌(上臀神经)·右膝窝肌(胫骨神经)·右后胫骨肌(胫骨神经)·右长腓骨肌(浅腓骨神经)·右短腓骨肌(浅腓骨神经) | ||
回旋肌 | 左大菱形肌(肩胛背神经)·左小菱形肌(肩胛背神经) 右肩胛提肌(肩胛背神经·第3、4颈神经)·右肩胛下肌(肩胛下神经上·下部)·右大圆肌(肩胛下神经下部)左旋内方肌(正中神经掌侧骨间枝) | 右大菱形肌(肩胛背神经)·右小菱形肌(肩胛背神经)左肩胛提肌(肩胛背神经·第3、4颈神经)·左肩胛下肌(肩胛下神经上·下部)·左大圆肌(肩胛下神经下部)右旋内方肌(正中神经掌侧骨间枝) |
表8
后倾位·左利手 | 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的肌肉的紧张(促通)状态 | |||
特强 | 强 | |||
多关节肌 | 伸肌 | 左背阔肌(胸背神经)·左上臂三头肌(桡骨神经)左桡侧腕长伸肌(桡骨神经)·左桡侧腕短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指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尺侧腕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大腿二头肌(坐骨神经)·右半腱肌(坐骨神经)右半膜肌(坐骨神经)·右长母趾伸肌(前胫骨神经)右长趾伸肌(前胫骨神经)主要是右竖脊肌(左腰髂肋肌·左胸髂肋肌·右颈髂肋肌·左胸最长肌·右颈最长肌·右头最长肌·左胸棘肌 右颈棘肌·右头棘肌·左胸半棘肌·右颈半棘肌·右头半棘肌·右多裂肌·右回旋肌·右棘间肌 右横突间肌)(脊髓神经) | 右背阔肌(胸背神经)·右上臂三头肌(桡骨神经)右桡侧腕长伸肌(桡骨神经)·右桡侧腕短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指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尺侧腕伸肌(桡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大腿二头肌(坐骨神经)·左半腱肌(坐骨神经)左半膜肌(坐骨神经)·右长母趾伸肌(前胫骨神经)左长趾伸肌(前胫骨神经)主要是左竖脊肌(右腰髂肋肌·右胸髂肋肌·左颈髂肋肌·右胸最长肌·左颈最长肌·左头最长肌·右胸棘肌 左颈棘肌·左头棘肌·右胸半棘肌·左颈半棘肌·左头半棘肌·左多裂肌·左回旋肌·左棘间肌左横突间肌)(脊髓神经) |
屈肌 | 左前锯肌(长胸神经)·左腰大肌(第2、3腰神经)左腰小肌(第1、2腰神经)·右缝匠肌(大腿神经)右颈阔肌(面神经头枝)·右胸锁乳突肌(副神经·第2颈神经)·右颈长肌(第2到8的颈神经前枝)·右头长肌(第1到4的颈神经)·右前头直肌(第1、2颈神经)·右外侧头直肌(第1、2颈神经)右前斜角肌(第5到8的颈神经前枝)右中斜角肌(第3、4颈神经)·右后斜角肌(第3到8的颈神经)·右外肋间肌(肋间神经)·右内肋间肌(肋间神经)右肋下肌(肋间神经)·右胸横肌(第1到6的胸肋间神经)右肋提肌(胸神经前枝)·右上后锯肌(第1到4的胸神经)·右下后锯肌(第10到12的胸神经)·右内腹斜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右腹横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右腹直肌下部(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 | 右前锯肌(长胸神经)·右腰大肌(第2、3腰神经)右腰小肌(第1、2腰神经)·左缝匠肌(大腿神经)左颈阔肌(面神经头枝)·左胸锁乳突肌(副神经·第2颈神经)·左颈长肌(第2到8的颈神经前枝)·左头长肌(第1到4的颈神经)·左前头直肌(第1、2颈神经)·左外侧头直肌(第1、2颈神经)左前斜角肌(第5到8的颈神经前枝)左中斜角肌(第3、4颈神经)·左后斜角肌(第3到8的颈神经)·左外肋间肌(肋间神经)·左内肋间肌(肋间神经)左肋下肌(肋间神经)·左胸横肌(第1到6的胸肋间神经)左肋提肌(胸神经前枝)·左上后锯肌(第1到4的胸神经)·左下后锯肌(第10到12的胸神经)·左内腹斜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左腹横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左腹直肌下部(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 | ||
单关节肌 | 伸肌 | 右棘上肌(肩胛上神经)·左小指伸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肘肌(挠骨神经)·左长拇指外转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短拇指外转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臀大肌(下臀神经)·右第3腓骨肌(前胫骨神经)·左外侧阔肌(大腿神经)右内侧阔肌(大腿神经)·左中间阔肌(大腿神经)右比目鱼肌(胫骨神经) | 左棘上肌(肩胛上神经)·右小指伸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肘肌(挠骨神经)·右长拇指外转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右短拇指外转肌((挠骨神经的后骨间神经)·左臀大肌(下臀神经)·左第3腓骨肌(前胫骨神经)·右外侧阔肌(大腿神经)左内侧阔肌(大腿神经)·右中间阔肌(大腿神经)左比目鱼肌(胫骨神经) | |
屈肌 | 左上臂肌(肌皮神经·挠骨神经)·左髂骨肌(大腿神经)左耻骨肌(大腿神经)·右长内转肌(闭孔神经)右短内转肌(闭孔神经)·右大内转肌(闭孔神经后枝·坐骨神经)·左前胫骨肌(深腓骨神经) | 右上臂肌(肌皮神经·挠骨神经)·右髂骨肌(大腿神经)右耻骨肌(大腿神经)·左长内转肌(闭孔神经)左短内转肌(闭孔神经)·左大内转肌(闭孔神经后枝·坐骨神经)右前胫骨肌(深腓骨神经) |
回旋肌 | 右棘下肌(肩胛上神经)·右小圆肌(腋神经)左旋外肌(挠骨神经)·右梨状肌(第1、2骶骨神经)右闭孔内肌·右孖上肌·右孖下肌·右大腿方肌·右闭孔外肌(闭孔神经后枝) | 左棘下肌(肩胛上神经)·左小圆肌(腋神经)右旋外肌(挠骨神经)·左梨状肌(第1、2骶骨神经)左闭孔内肌·左孖上肌·左孖下肌·左大腿方肌·左闭孔外肌(闭孔神经后枝) |
表9
理想的姿势 | 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的肌肉活动 | |||
作为主轴的肌肉 | 辅助肌 | |||
多关节肌 | 伸肌 | 背阔肌(胸背神经)·大腿二头肌(坐骨神经)·半腱肌(坐骨神经)·半膜肌(坐骨神经)·竖脊肌(腰髂肋肌·胸髂肋肌·颈髂肋肌·胸最长肌·颈最长肌·头最长肌·胸棘肌·颈棘肌·头棘肌·胸半棘肌·颈半棘肌·头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棘间肌·横突间肌)(脊髓神经特别是第10、11、12胸神经) | 斜方肌(第3、4头神经)·胸小肌(内侧前胸神经)腓肠肌(胫骨神经)·足底肌(胫骨神经)·头板状肌、颈板状肌(中和下颚神经后枝的外侧枝)·大头后直肌(后头下神经) |
屈肌 | 腰大肌(第2、3神经)·胸锁乳突肌(副神经·第2头神经)·下后锯肌(第10到12的胸神经)·腹直肌下部(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大腿直肌(大腿神经) | 胸大肌(内·外侧胸肌神经)·前锯肌(长胸神经)·腰小肌(第1、2腰神经)·缝匠肌(大腿神经)·薄肌(闭孔神经前枝)·颈阔肌(头面神经头肌)·颈长肌(第2到8的头神经前枝)·头长肌(第1到4的头神经)·前头直肌(第1、2颈神经)·外侧头直肌(第1、2颈神经)·前斜角肌(第5到8的颈神经前枝)·中斜角肌(第3、4的颈神经)·后斜角肌(第3到8的颈神经)·外肋间肌(肋间神经)·内肋间肌(肋间神经)·肋下肌(肋间神经)·胸横肌(第1到6的胸肋间神经)·肋提肌(胸神经前枝)·上后锯肌(第1到4的胸神经)·外腹斜肌(下部6根神经和上部2根腰神经前枝)·腹直肌上部(下部6根肋间神经前枝)·腰方肌(肋下神经·第1、2、3腰神经)内腹斜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腹横肌(髂骨下腹神经·髂骨腹股沟神经) | ||
单关节肌 | 伸肌 | 棘上肌(肩胛上神经)·臀大肌(下臀神经)·臀中肌(上臀神经)·臀小肌(上臀神经)·第三腓骨肌(前胫骨神经)·内侧阔肌(大腿神经)·比目鱼肌(胫骨神经) | 三角肌(腋神经)·外侧阔肌(大腿神经)·中间阔肌(大腿神经)小后头直肌(后头下神经)·下头斜肌(第1、2颈神经)·上头斜肌(第1颈神经后枝) | |
屈肌 | 髂骨肌(大腿神经)·前胫骨肌(深腓骨神经) | 耻骨肌(大腿神经)·长内转肌(闭孔神经)·短内转肌(闭孔神经)·大内转肌(闭孔神经后枝·坐骨神经)·大腿筋膜张肌(上臀神经)·后胫骨肌(胫骨神经)·长腓骨肌(浅腓骨神经)·短腓骨肌(浅腓骨神经) | ||
回旋肌 | 棘下肌(肩胛上神经)·肩胛下肌(肩胛下神经上·下部)·大圆肌(肩胛下神经下部)·小圆肌(腋神经) | 梨状肌·(第1、2骶骨神经)·内闭孔肌·孖上肌·孖下肌·大腿方肌·外闭孔肌(闭孔神经后枝)·大菱形肌(肩胛背神经)·小菱形肌(肩胛背神经)·肩胛提肌(肩胛背神经·第3、4颈神经) | ||
由该表可知,理想的状况是,在各关节部的运动通过单关节肌的伸肌和多关节肌的屈肌高强度地协调活动,支持运动,朝使其强化、提高的方向改变,此外,回旋肌群和含回旋运动的肌肉活动也相 |
同,转变成内旋肌·肌肉活动在外旋肌·肌肉活动的最佳状态下活动。除此以外,其它的四肢部的各种肌肉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
表10
理想的姿势 | 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的关节活动 | |
关节自由度 | 作为主轴的活动关节 | 整个脊椎部(颈椎、胸椎、腰椎、腰骶部)整个肩关节(包括肩胛骨的关节活动)股关节(包括骶椎和骨盆的关节活动) |
辅助的活动关节 | 肘关节以上的自由上肢带部的关节(整个肘·近远位桡尺·手·指部)、膝以下的自由下肢带的关节(整个膝·近远位胫腓·足·趾部) |
在上述表1~表10中,伸肌表示具有抗重力作用的力、将关节导向伸展位的多关节肌和单关节肌。屈肌表示克服重力作用、将关节导向弯曲位的多关节肌和单关节肌。回旋肌表示在肩和股关节等的旋转轴运动中形成以躯干为基准向内或向外活动的轴运动的肌肉。
[多关节肌和单关节肌]
该表1~表10中将各种肌肉分为多关节肌和单关节肌。
关节具有一种被称为关节运动的自由度的特性,它从能力特别高的部分开始依次分为自由度三度、二度、一度。典型的关节自由度三度的关节可例举肩关节和股关节。这些关节中的运动的轴不仅在前后左右,还包含倾斜、旋转这类运动形态。相对这些关节而言,膝关节部是被称为运动自由度一度的关节,只负责控制、支持前后的运动轴。这样关节运动中,柔软性高的关节和支持力强的关节分别承担各自的任务,以分清柔软性高和支持力强这一矛盾、相反的条件,形成关节运动。此外作用于这些关节,形成身体平衡及身体支持力的是肌肉(正确的抗重力肌活动)。
多关节肌是作用于上述关节中的两个以上的关节的肌肉。
单关节肌是作用于上述关节中的一个关节的肌肉。
[对应于解剖学姿位的三维主动·拮抗肌活动]
从解剖学姿位说明关节·肌肉活动的三维结构时,必须先了解所存在的三个面。它们是医学文献中所定义的解剖学姿位上的矢状面、额状面、水平上下面。由这三个运动面构筑成三维的关节·肌肉活动,通过该三维的关节·肌肉活动形成流畅的运动形态。
该三维的活动除了分为主动活动部分(促通肌肉的方向)和拮抗活动部分(抑制方向),还分为以主动活动为主的肌肉和以支持性活动为主的肌肉。因为,抑制性的肌肉活动也是以三维的形态进行的,其作用是对强促通、活动的肌肉一方面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支持其主动对抗性地作出的肌肉活动。
就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而言,在考虑到伴有右利手、左利手这类利手的神经传递的强弱及前倾、后倾等运动姿势的前提下,如果以二维的形态来进行简单地描述的话,运动如图3所示,由具有四种不同活动的肌肉的活动形成。这四种不同的活动是:活动性最强的主动侧的肌肉活动(以下简称为主动肌活动);活动性相对前述主动肌活动小的拮抗抑制侧的肌肉活动(以下简称为拮抗肌活动);以及相对主动侧而言的,活动性小于前述二者的支持侧的肌肉活动(以下简称为支持肌活动);对主动肌活动进行辅助活动的支持侧的肌肉活动(以下简称为辅助肌活动)。
但是,这种关系并不只是作为二维来理解的运动,而只有通过上升形成到三维的层次,才能获得效率高的运动形态。例如,如果以右大腿部为例简要地图解骨关节屈曲时和伸展时大腿部的肌肉活动,其表现如图4和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大腿部的肌肉活动由总共八种肌肉活动构成,这八种肌肉活动是指形成直线活动(前方方向)的肌群,在大腿部的上下分别发生四种不同的肌肉活动(主动肌活动、拮抗肌活动、支持肌活动、辅助肌活动)。
如果将关节联系起来再放大一点看这种身体中的一部分的肌肉活动,则上述四种活动的表现也和在其上下的关节的运动互为协调,密切相关,例如,图6和图7中所描绘的骨关节屈曲时和伸展时臀部周围的肌肉活动。这种情况下,肌肉活动除了上述大腿部的八种外,在股关节上方还发生四种肌肉活动(主动肌活动、拮抗肌活动、支持肌活动、辅助肌活动)。再加之关节必须表现出互相矛盾、相反(如柔软性和支持性)的两种运动,因此如图8所示,构成这种交织着股关节的关节·肌肉活动的,不仅有四种不同的肌肉活动的组合,而且还有具有回旋性的支持力的灵巧肌活动,其作用是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如果和上述相反,再微观一点看上述这种身体中的一部分的肌肉活动,则在一种肌肉中也发生了这些细分化的肌肉活动。例如,从股关节的伸展肌之一的大腿二头肌来观察就可知,在长头和短头分别具有多关节肌和单关节肌这两个侧面,存在主动和辅助的关系,即具有长头的股关节伸展功能及协调辅助其活动的膝关节屈曲运动,大腿二头肌短头处的由单关节支持的作用。此外,大腿后面、特别是大腿二头肌处,例如日本人或不擅长运动者容易发生单关节作用肌大腿二头肌单头的损伤(肌肉断裂等)。在这种现象上,后文所述的以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为代表的固有反射(anchor reflection)有很大影响。此外,从以Q角异常引起的膝盖骨外方性亚脱臼症状等为代表的症状等也可以看到,上述症状被认为是由于在大腿四头肌上,其内外侧及多关节肌、单关节肌等的活动和肌肉力量的强弱的差异而发病的。这是由股关节和膝关节部以下的关节活动的协调性混乱和大腿四头肌部中内侧阔肌和外侧阔肌的肌肉的强弱关系引起的。人的非对称活动,虽然不会发展到前述的疾病,但这些肌肉和关节的非对称的弱的活动的不正确性及不稳定性也可能会成为运动中所发生的伤害的发病因素。
这样就显而易见,要使整个身体灵活地调节复杂而不对称的前后左右扭动等动作,同时表现出流畅而灵活的运动,将这些不对称的肌肉活动导向正确的运动轴的促通及抑制是必须的。
[理想的运动姿势]
理想的运动姿位最重要的是连接从坐在椅子上的姿势中的与椅子相接触的最下部座骨面到头顶的直线为运动基本的关节和肌肉的轴,随着该轴,在肩及股关节和各个关节发生的屈曲伸展、内旋外旋、内转外转运动在关节可动区域上和肌肉的可动区域上最大限度地进行活动。就先于膝的小腿部和先于肘的前臂部中的关节活动而言,其必须通过对肩及股关节的关节和肌肉的可动区域的辅助活动提高运动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前述表9、表10中将这些关节和肌肉分为作为主轴的活动肌及关节、支持其的活动肌及关节。如果要进行正确、高效的活动,必须修正关节和肌肉的活动,使之成为如表9和表10所示的活动。但是,人体中存在以利手及利脚为代表的“利手”、分为前倾后倾的“姿势”,采用了各具特征的肌肉的活动和姿势。(表1~表8)以左利手及右利手等利手的表现作为大致的基准,但作为实际的分类基准,被强促通的部分(利手)和不进行促通(非利手)、或易于反射性地利用(利手)、或不能完全反射性地使用(非利手)的表现是更为准确的“利手”的理解方法。
因此,必须结合该“利手”及“姿势”,修正关节和肌肉的活动,使之接近表9及表10所示的理想的姿势表。
这里,首先对表现理想的运动姿势所需的两种运动形态进行定义。一种是固有反射,表现在膝或脚脖子运动的活动;另一种是脉冲反射(pip reflection),以股关节为中心。固有反射的具体例子有在老年人等步行时所看到的向前弯腰前足重心的运动活动,脉冲反射的具体例子有后倾后足重心的运动活动,是在擅长运动者等中常见的运动姿势。
前倾位时,由于载荷加载于脚尖,因此用整个脚掌面支持身体的必要性提高,促进足关节自身中的伸肌群(底屈肌群)的活动,由此,以脚脖子为主体的运动固有反射就成为运动的中心。这种情况下全身的躯干平衡的紧张表现为,斜方肌、腹肌上部周围、大腿部前面·小腿部后面的肌肉成为中心,如果这部分的肌肉被进一步强化,则会引起更大程度的前倾位,从而强化·固定于以固有反射为中心的运动形态。这时,作为固有反射的特征,躯干将后发地受到由运动基底面受到的力。即,运动的支点移向足关节,这时的力点的情况是,小腿部后面肌群为主导肌,作用点为足底部,因此运动的损耗增多。受其影响,股关节的伸展肌活动将不能完全发挥其功能,并且躯干的运动成为以二维的质量平衡为中心的运动,在这些部位中对运动的辅助·助长·增强的活动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在老年人中所看到的运动缓慢而迟钝,而且由于上述原因还产生了步行时的足跗现象。此外,对不擅长运动者而言,由于躯干平衡差,会造成运动时的过度紧张(无用的力)和运动能力的低下(运动感觉迟钝)。
与此相反,后倾位时,载荷加载于脚后根,因此无需用整个脚掌面支持身体,足关节周围的肌群不会受到刺激。由此,身体的平衡支持面不是足关节(由于无底屈肌群的神经刺激和肌肉紧张,因此不会引起拮抗的足关节伸肌群的活动),该力的显现移向其它的关节。这种情况下,形成自由下肢带的关节为膝和股关节,该力向这些关节转移,但是由于在关节自由度低的膝关节中(关节自由度一度),其功能不能完全覆盖该涉及多方向的运动(只能控制在关节运动轴前后的平衡),因此必须将力向关节自由度三度的股关节转移,从而不得不转变成以脉冲反射为中心的运动形态。这时,作为脉冲反射的特征,促进和躯干伸展机能(竖脊肌)的联动,因此成为以重心为支点的运动和躯干的稳定和一体化、对上下肢的均等的运动质量的分配、将在躯干产生的肌力正确地传递给上下肢的运动形态,由此运动机能得到显著提高。
如果要流畅地进行运动,必须将在由上肢和躯干部组成的正确的轴上发生的回旋力传递到下肢。此外,由于运动必须进行三点(力点、作用点、支点)这种杠杆的原理上的活动,因此躯干部必须要进行力点和支点这两种活动。为此,躯干部通过利用回旋强化支点(从将湿毛巾拧干这一动作可知,通过扭动支持轴的力被强化),流畅地表现了上述两种活动。因此,流畅的运动必须具有轮序传递性,该轮序传递性是指利用回旋的力将整个躯干部形成三种不同活动的固定·支持·运动面,同时导向在股关节部及肩关节部的回旋运动,将力向四肢部传递。此外,在表现投球动作等复杂的回旋运动形态时,如果不在运动动作中增加二次回旋、三次回旋则不能完全表现出如上所述的轮序传递性。这些回旋并不是发生在同一方向,而是各种活动交替发生,如从右向左从左向右等,又如以身体为基准内旋(in spiralmotion)、外旋(external spiralmotion)。主要由这些涉及多个分支的回旋方向(tornadomotion)形成躯干运动轴的轴是最理想的运动活动,而且在除了回旋系关节以外的各关节(关节自由度一度、关节自由度二度的关节)也成为负担最小的运动活动。
对骨盆有前倾倾向的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老年人来说,足关节为主体的运动(固有反射)成为中心,运动中所发生的肌力的损失增多,而且难以发挥如上所述的回旋系的力,不能进行稳定的活动。另一方面,对骨盆呈立腰状的中南美人及擅长运动者而言,该状态下的股关节为主体的运动(脉冲反射)成为中心,可最大程度地抑制在全身(特别是上半身)所发生的肌力的损失(由于在身体的近中央部形成支点)。此外,上述回旋动作流畅,可动方向性低的关节所承受的负担减轻。
因此,在常见运动姿势为前倾位时,必须向后倾方向引导,转变成正确的由脉冲反射引起的运动姿势。反之,如果常见运动姿势为后倾位时,应该向前倾方向引导,使其改变成能够采取更为正确的脉冲反射。如果使其成为活动的中心进行运动,则能够激活、强化平时不进行强烈地控制·支持·活动的休眠的肌肉,同时减轻平时一直进行高强度地控制·支持、承受高强度的负荷的肌肉的紧张程度,形成·改变成理想的运动姿势。
上述固有反射和脉冲反射多受到左右利手、利脚等的影响。例如,常见运动姿势为固有反射,并且是右利手的情况下,在两下肢部,右侧载荷前倾位为优势位,由于在右脚尖小指侧受到更强的载荷,因此用右脚尖小指侧的面支持身体的必要性提高,促进右足关节自身中的伸肌群(底屈肌群)的活动,由此,以右脚脖子为主体的运动右变侧固有反射就成为运动的中心。这种情况下全身的平衡中的肌肉的紧张表现为,左斜方肌、右腹肌上部周围、右大腿部前面·右小腿部后面的肌肉成为中心,如果这部分的肌肉被进一步强化,则会引起更大程度的右侧载荷前倾位,从而强化·固定于以右变侧固有反射为中心的运动形态。这时,作为右变侧固有反射的特征,躯干将变侧后发地受到由运动基底面受到的力。即,运动的支点移向右足关节,这时的力点的情况是,右小腿部后面肌群为主导肌,作用点为右足尖小指部,因此左足和右侧拇指部的运动损失增多。受其影响,左右的股关节的伸展肌活动将不能完全发挥其功能,并且躯干的运动成为以二维的右变侧质量平衡为中心的运动,在这些部位中对运动和左右平衡的辅助·助长·增强的活动变得毫无意义。
与此相反,常见运动姿势为脉冲反射,并且是右利手的情况下,在两下肢部,左变侧载荷后倾位为优势位,由于在左脚根后部小指侧受到更强的载荷,用左脚后跟后部小指侧的面支持身体的必要性提高,由于载荷加载于左脚后跟,因此无需用整个左脚掌面支持身体,足关节周围的肌群不会受到刺激。由此,身体的平衡支持面不是左足关节(由于无底屈肌群的神经刺激和肌肉紧张,因此不会引起拮抗的足关节伸肌群的活动),该力的显现移向其它左侧的关节。这种情况下,形成自由下肢带的关节为左膝和左股关节,该力向这些左关节转移,但是由于在关节自由度低的膝关节中(关节自由度一度),其功能不能完全覆盖该涉及多方向的左变侧的运动(只能控制在关节运动轴前后的平衡),因此必须将力向关节自由度三度的左股关节转移,从而不得不转变成以左变侧脉冲反射为中心的运动形态。这时,作为左变侧脉冲反射的特征,促进和躯干伸展机能(竖脊肌)的联动,因此成为以左重心为支点的运动和躯干的稳定及一体化、对上下肢的均等的运动质量的分配、将在上肢产生的肌力正确地(虽然是变侧的)传递给下肢的运动形态,由此运动机能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在该运动形态中,由于仅左侧方向的活动显著,因此难以充分发挥在右下肢产生的肌力,为此有必要促通右下肢部使其活动。即,在修正左变侧载荷,使右侧的肌肉活动易于发挥作用的状态下,并且能够形成正确的脉冲反射的情况下,运动效率的损失最小。
如上所述,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的常见运动姿势在右利手时为前倾位偏右,而中南美人及擅长运动者的常见运动姿势在右利手时,与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相比为后倾偏左,它们与理想的运动姿势的差别分别是,重心偏向前方和后方、左右侧。
因此,如果一直保持这种姿势进行运动,则对常见运动姿势为前倾位的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来说,高强度地控制·支持身体平衡和身体支持力的肌肉,即斜方肌、腹肌上部周围、大腿部前面·小腿部后面的肌肉被强化,还受到左右利手的影响。而对常见运动姿势为后倾位的中南美人及擅长运动者来说,竖脊肌、腹肌下部周围、各臀肌部(特别是臀大肌)、大腿部后面、小腿部前面的肌肉被强化,这也受到左右利手的影响。
例如,如图9(a)所示,右利手、并且是常见运动姿势为前倾位的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如上所述,其斜方肌的发达明显,但由于右腕是利手,因此上半身中身体的神经的促通状态为右侧高,由此从外形上看,右侧的斜方肌的发达程度高,而与之相比左侧的斜方肌的发达程度要稍逊一筹,但是由于常见姿势为前倾位的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原本背阔肌不发达,而且又是右利,因此左侧的背阔肌的肌肉发达程度与优势的右侧相比特别差。这样,从外形上看,在斜方肌下部构成后背的肌肉之一的背阔肌的右侧比左侧发达,并且斜方肌也相同,右侧比左侧发达。但这只是从左右两侧分别看分处上下的斜方肌和背阔肌这两种肌肉所看到的现象,而如果以脊柱为中心比较左右侧各自的状态的话,则特别发达的肌肉为右斜方肌,发达程度次之的肌肉为左斜方肌,看起来发达程度好象更次之的肌肉为右背阔肌,最不发达的肌肉为左背阔肌,如前所述,产生了二维的肌肉的发达和神经促通状态的差异。此外,除了这些肌群以外,在身体的前面部和横面部也可以看到同样的肌肉发达的差异。如果将其以背骨为旋转的中心轴的运动为例(棒球的击球或投球动作等),其结构可以比喻成陀螺状,如图9(b)所示,由于不可能成为正好构成同心圆的陀螺,因此其旋转是不稳定的,而且不可能进行长时间持续的旋转运动。
如果将运动时可采取的姿势为前倾位的情况以如上所述的陀螺为例,则如图10(a)所示,前倾位时的运动重心轴不会采取陀螺的旋转中心轴,难以引起流畅的回旋运动活动。另一方面,在理想的运动形态的情况下,如图10(b)所示,由于陀螺的旋转中心轴和运动重心轴一致,因此容易进行流畅的回旋运动活动。
这种陀螺的旋转中心轴和运动重心轴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可例举,如图9所示的发生在身体上的左右非对称的肌肉活动和肌肉本身的重量平衡的差异引起的(在右利的情况下右侧肌肉的发达程度高等实际现象),以及如图10所示的运动时所能够采取的姿势。即,要进行流畅的回旋运动活动,仅仅将采取前倾位的姿势修正到中间位是不够的,还必须将左右非对称的身体的平衡修正到中间位(以轴体为中心,扩展成同心圆状的身体的均等对称状态)。通过观察跑步、或投掷物体的状态可以知道,身体所产生的回旋力对运动的影响大。在正确的躯干的轴下所表现出的这种回旋是效率最高的,可以说是流畅的活动。此外,要在正确的躯体轴下表现该回旋,在以膝及脚脖子为中心的运动(固有反射)中,在关节本身进行形成回旋力的活动上,由于关节可动性差,不能表现出流畅的回旋活动。而以股关节部为中心的运动(脉冲反射)中,由于股关节是回旋系关节,因此能够很容易地表现出该活动。因此,在膝及脚脖子发生的运动是为了二维地辅助增强在股关节的回旋运动所需的。即,以固有反射为中心的运动活动难以表现理想的运动方法。
根据上述两个条件,在表现理想的运动姿势上,同时实现以左右对称的身体的平衡和来自股关节的活动脉冲反射,可以说运动效率最高,可形成流畅的活动。
[理想的运动姿势的形成]
为了如上所述,将前倾位导向后倾方向,将后倾位导向前倾方向,实际形成理想的运动姿势,同时修正左右的平衡异常,选择偏离理想的运动姿势、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关节及肌肉,不仅前后面,还有上下左右面、还必须强化对上下左右主动肌进行拮抗性的活动的肌肉。
要强化的关节,在下肢处是:前述自由度三度、二度、一度的关节中,靠近重心位置、并且可以形成各种运动形态的骨关节;在自由上肢处是:靠近重心轴、并且可形成各种运动形态的肩关节(顺便说明一下,两个关节都是可以向多方向运动的球状关节)。此外,如上所述,还必须考虑利手、利脚。
就要强化的肌肉而言,作用于这些股关节及肩关节的肌肉、形成重心轴的肌群成为中心,并且不对称。这些自由度三度的关节由于能够形成朝向各种运动方向的轴,因此即使在采取非理想的运动轴形态的状态下也能够发挥一定程度的肌力。但是如果使支持力不足的肌肉紧张,反之使支持力过强的肌肉松弛,以便使这些关节在采取理想的运动姿势的状态下被支持,能够形成更理想的运动姿势。例如,由于仅仅一个方向的股关节就要受到来自多方向的力,因此构成该关节运动的肌肉也被认为是非对象性的,必须正确地修正,实现更高的效率。固定于脊椎的骨盆为支持面,和作为进行运动的自由下肢带的股关节不同,成为自由上肢带的运动的中心的肩关节处,由肩胛骨和肩关节的联动的运动形成关节活动,因此前倾中斜方肌的紧张将肩胛骨拉向后上方,相应地促使肩胛骨固定,阻碍肩关节的流畅的运动。
因此,如果要进行流畅的运动,解除促使肩胛骨固定的斜方肌的紧张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在立腰状态下提高要增强其活动的肌肉(特别是臀大肌)的意识,同时必须有能够形成躯干和自由上肢带分别独立的运动的身体平衡及身体支持力。
这里,先对斜方肌进行一些简要地介绍,斜方肌以脊柱为中心轴起到和背阔肌在纵向上的拮抗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由背阔肌向下后方修正,以及进行控制。对作为中心·支点的竖肌·脊椎的活动弱,而且依靠斜方肌保持其身体平衡的人,如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是特别需要的肌肉活动,但为了使比背中央部下侧的肌肉和竖脊肌发达,使其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反射性地进行选择,充分使用其功能,必须改善只有自由上肢带的部分的运动形态及过度的紧张状态(由于肩胛骨的固定状态,只能形成仅使用腕的上肢的运动),如前所述,对姿势本身处于前倾状态,不能够充分地使该运动作必须的肌群具有意识的的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而言,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肌肉活动。
因此,为了流畅地进行上半身及自由上肢带的运动,从全身来看的下半身的位置矫正和补正力非常重要。
这样,为了补正·矫正·强化脊柱的运动,也必须重视进行和竖脊肌的联动运动活动的各臀肌部等的活动。
在形成理想的运动姿势时,对包括日本人在内的黄色人种及不擅长运动者为什么采取前倾位再稍作一下研究。
如前半部分所述,黄色人种进行运动·活动时,竖脊肌对运动和重力的感受性,相对作为上肢的运动肌的斜方肌低,还有一点是,臀肌部、(这时特指臀大肌部)支持、辅助竖脊肌的肌肉群的活动弱,可以认为正是基于这些原因造成前倾。因为,如果要获得平衡,由于竖脊肌不紧张则上肢的运动就无法形成,因此只有通过采取前倾的姿势,才能促使整个背部的肌肉群肌肉紧张(不擅长运动者的情况也相同,其运动和肌肉活动几乎全部是用来实现重心固定的平衡和稳定。而对擅长运动者及中南美人而言,由于产生了辅助躯干伸展的力,这是臀大肌所具有的作用之一,因此竖脊肌的活动力高于前者)。
不擅长运动者的情况也相同,在其活动中,也很少采用大的动作,因此,表现出躯干部分的肌肉也难以得到锻炼的特征。而且,明显表现出依靠下肢伸肌群来承担大部分运动的倾向(因为,在获得整个身体的平衡上,如果不一直抑制该行为,并且形成能够减速的状态则不能够获得身体的平衡,由于平衡被破坏,成为不能持续进行运动的状态),因此,必须不断地使构成下肢部的伸肌群紧张,从而不得不采取程度更大的前倾位。
这种情况下,膝部周围的单关节肌群和足关节周围的单关节肌群的帮助是最必需的(作为大腿下侧的肌肉的大腿四头肌中的下部三阔肌的活动属于此类),而且对原来就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来说,由于要用通过使股关节内旋、内转,使用作为下肢部的一部分的骨盆的方法形成固定面,进行转移,以实现稳定,因此大腿三阔肌中特别是以内侧阔肌为主,选择作为主动肌(固有反射)。顺便说明一下,该状态与老年人运动时常见的状态极其相似。因为,在进行运动上,虽然活动的程度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都是因为在其活动中不能保有充分的肌力。因此,在表现该移动方法和肌肉活动形态上,将运动轴本身保持在前倾位如前所述成为优势位的状态,由此不得不选择前倾位。
因此,通过锻炼该部分的肌肉,同时不任意将运动的主力轴只放在该部分,使躯干本身后倾,导向正确的轴,唤醒、增强脉冲反射,促进屈肌的活动,由此就能够形成理想的运动姿势。此外,由此能够消除在膝部等的障碍,该障碍是由于只依靠伸肌的活动引起的,并且伴随着稳定的轴·肌活动,还能够获得另一个附带的效果即运动能力的提高。通常的人因为各种阻碍运动的因素,不得不采取前倾位,而难以进行运动。即,要形成理想的运动姿势,使运动能力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开放、矫正前倾位。
[提高肌肉活动力的理想的运动姿势的形成和提高肌肉活动的灵巧性的理想的运动姿势的形成]
首先,介绍一下要说明上述两种肌肉活动(提高活动力和提高灵巧性)所必须的运动活动的要素。一种是由肌肉活动所产生的力的方向性的差异。以百米跑及举重等为代表的力的作用方向只有一个方向的运动,或在排球及足球等中所看到的运动方向朝前后左右斜向等迅速变化或必须有对人的反射的运动,这些运动对肌肉的刺激诱导方法是不同的。第二种是运动时间内的肌肉活动时间的差异。可例举百米跑和马拉松中的肌肉活动的差异。例如,在上述例举的马拉松的情况下,下肢大腿部的肌肉活动前面部和后面部各不相同,肌肉活动不断地在动作状态和停止状态之间交替。也就是说,主动肌和拮抗肌分别交替地处于动作状态和停止状态,由此仅发生单侧的肌肉活动。与此相反,在百米跑的情况下,下肢大腿部的肌肉活动是前面部和后面部都同时进行肌肉收缩运动,形成其运动状态。这样,由于在肌肉的活动中有各自的时间差和无时间差,在可促通的肌肉的方向和可抑制的肌肉方向产生差异。此外,无需复杂的身体平衡的直线运动多数情况下只要以力的发挥的形态表现该肌肉活动既可,而需要复杂的身体平衡时,不能仅依靠力的发挥这一形态,还必须由需要精细的肌肉的控制和灵巧性的肌肉的活动表现形成。由于存在上述两个条件,即时间和运动的方向性以及对人的反射活动的必要性的差异,因此必须分两种方法进行刺激输入,这两种方法是,以肌肉力量的发挥力为目的的刺激方法和用于提高肌肉的活动的灵巧性的刺激方法。
[点刺激和面刺激(对肌肉的诱导)]
如果从某种肌肉在皮肤表面相应的部位的一部分局部地擦过,会引起皮肤的浅部的神经刺激,其内侧的肌肉接收刺激,产生收缩,如果从某种肌肉在皮肤表面相应的整个部位平面地擦过,会引起皮肤的浅部的神经刺激,其内侧的肌肉接收刺激,引起肌肉紧张的缓和。这一事实已经由Rood(Margaret Rood)证明。此外,在缺少Margaret Rood等所提出的(Stockmeyer SA:An Interpretationof the Approach of Rood to the Treatment of Neuromuscular Dysfunction,InBouman HD(ed):An Exploratory and Analytical Survey of Therapeutic Exercise: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pecial Therapeutic Exercise Project.Baltimore,TheWilliams & Wilkins Co,1996,pp 900-956)相当于皮节及肌节的功能性皮肤区域(functional skin area)和功能性皮肤区域的情况下,如果在想要促通的肌肉的皮肤·腹肌上等直接应用轻擦及压迫、振动及冷热刺激等,会发生“疼痛减轻”及“肌肉纺垂体的感受性增大”、“出汗减少”等现象(Stockmeyer SA:Proceduresfor improvement of motor control,Unpublished notes from Boston University,PT710,1978)。此外,根据这些原理,利用通过刺激皮肤所得到的效果,即“肌肉的紧张及紧张缓和”、“促进血液循环”及“掌握·强化反射”等,再通过和使用了皮肤刺激的诱导相组合,对所希望的肌肉进行局部地或平面地刺激,由此改变感知身体的各部位的相对位置的固有感觉,导向理想的运动姿势,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这时的局部的刺激(以下简称点刺激)及全面的刺激(以下简称面刺激)只要是皮肤的感受器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刺激既可。这种刺激的种类例如有,温热的刺激、机械的刺激、电刺激、化学刺激等。知觉感受器可例举迈斯纳小体、梅克尔受体、帕西尼小体、鲁菲尼终末、克劳兹终枝、自由神经终末等。在连接这种感受器的神经元中有向促通方向活动A类纤维和向抑制方向活动的C类纤维。因此,由于点刺激进行肌肉神经传递的促通,所以必须产生A类纤维能够识别的程度的点状的刺激,而面刺激由于进行肌肉神经传递的抑制,因此所产生的面状的刺激必须要能够被C类纤维识别。
点刺激的范围可以是约4cm2左右面积的点刺激的范围,但会因产生紧张的肌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范围。只要是在所确定的一个点刺激的范围中,既可以是一个大的点状的刺激,也可以是多个小的点状的刺激的集合。施加点刺激的位置,只要是想要使其紧张的肌肉的起始停止范围内的在皮肤表面上的相应位置既可,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最好是该肌肉的运动神经点(motor point)所相应的皮肤表面。此外,该点刺激的数量,只要是在所希望的肌肉的起始停止范围内的皮肤表面的位置,可以是一处,也可以是两处以上。
面刺激的位置会因发生紧张缓和的肌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只要是对应想要使其紧张缓和的肌肉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既可。从基本的要求来说,施加面刺激的范围较好是整个功能性皮肤区域,但只要能引起前述的“通道的封闭”,则不一定要限于整个功能性皮肤区域,例如,可以只是肌肉的腹肌所对应的范围。此外,只要是在所确定的面刺激的范围中,面刺激既可以是一个较大的面状的刺激,也可以是由多个小的点状刺激的组合构成的面状的刺激。
在皮肤表面施加点刺激及面刺激会引起兴奋传递,即最简单的发射通路,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效应器(此时为肌肉),利用脊髓反射,引起肌肉活动。这时的反射活动分为伸张反射和屈肌反射两种,但从全身性的运动来看,仅凭该反射活动不足以表现运动,还需有利用脑干施加的姿势反射、小脑参与的平衡反射等的反射活动。因此,在本发明中,利用来自多方向的皮肤感受器的刺激和其涉及多方向的刺激方法,在身体中的所希望的部位形成反射,作出理想的运动姿势。通过采用这种运动姿势反复进行运动,强化垂体外路系统的运动活动,在无意识中使理想的姿势反射、平衡反射觉醒,从而只要通过小小的努力,当然这种努力也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就能够引出具有能够正确、快速地运动等性质的活动(灵巧的运动)。
使浅部的肌肉紧张或使紧张缓和的情况下,由于在该肌肉和皮肤表面之间没有夹隔其它肌肉,因此能够只对所希望的肌肉施加刺激。但是,使深部的肌肉紧张或使紧张缓和的情况下,在该肌肉和皮肤表面之间夹隔着其它肌肉。例如,在皮肤的表面上给予任意的刺激时,虽然所能感受到的刺激好像仅对浅部的肌肉产生影响,但事实是,仅仅通过浅层部的肌肉不会表现出运动,而是通过和该深层部的肌肉的联动来进行运动控制,因此即使是从皮肤表面上对浅部的肌肉的刺激也能够协调性地刺激深部的肌肉。
[对多关节肌和单关节肌的点刺激的促通作用和面刺激的抑制作用]
在表1~表8中的任一种状态下,对肌肉紧张弱的多关节肌和单关节肌施加点刺激时,大多是进行由该点刺激引起的促通性控制,对肌肉紧张强的多关节肌和单关节肌施加面刺激时,大多是进行由该面刺激引起的抑制性控制,通过这样能够修正到接近表9和表10所示的理想的姿势表,使肌肉活动力得到提高。
因此,和上述情况相反,对肌肉紧张强的多关节肌和单关节肌施加点刺激时,大多是强化由该点刺激引起的促通性控制,对肌肉紧张弱的多关节肌和单关节肌施加面刺激时,大多是强化由该面刺激引起的抑制性控制,这样就会大大偏离表9和表10所示的理想的姿势表。
但是,在这些情况中也有例外。原本通过医学性的体测表现出的关节的可动区域,一般认为如果是正常的人,当然符合该测量结果,但事实并不是如此,既有身体僵硬的人,也有超出测量结果的人。此外,发现多数人虽然身体是柔软的,但是实际运动中所达到的范围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其本人所具有的关节的最大可动范围。例如,即使在能够完全将两脚纵向或横向叉开的芭蕾舞女演员等中,也很少有人能够在运动中完全表现出达到在实际的静态的伸展状态下所表现出的关节的可动范围,这是由于重力及克服该重力的肌力等的影响。因此,虽然保持有一定的实际的可动区域,但真的可动区域却无法表现出来,对不能够具有足以克服重力的肌力的肌群给予点状的刺激,以使其促通,提高肌肉的收缩力,由此扩大肌肉的可动范围,能够接近真的最大可动范围。
相反,为了使肌肉的筋肉紧张虽然低,但肌肉的伸长性差的肌肉接近更加柔软的状态,通过对进行与主动肌相拮抗的活动的上述状态的肌肉施加面状的刺激,使拮抗肌的活动更弱,进一步激发主动肌的活动,由此能够实现主动肌的促通。
[点刺激即通神经传递和面刺激抑制神经传递的具体例]
温热刺激的具体例可例举冷感、热感等。施加该温热刺激的方法例如有,将ブレスサ一モ(ミズノ公司制吸放湿发热性纤维)压贴在皮肤上,利用热感提高神经的兴奋的方法;将金属压贴在皮肤上,利用冷感提高神经的兴奋的方法;对刺激部分用网状材料,由空气冷却所产生的冷感提高神经兴奋的方法;将冷喷涂或冰压贴在皮肤上直接冷却,利用由此所产生的冷感提高神经兴奋的方法;利用将用完的按摩器或火罐压贴在皮肤上所产生的热感提高神经兴奋的方法;利用将已经不用的冷却片或低温绝热材料压贴在皮肤上所产生的冷感提高神经兴奋的方法等。这种情况下,其条件是要放在一定的温度状况下,在受到外部气温等的干扰时并不一定限于此,例如有时候在寒冷的地方,与冷刺激相比更需要进行热刺激,而在温暖的地方,与热刺激相比更需要进行冷刺激。因为,由于这些条件,有时人的感受器所能感知的刺激范围发生变化,不能正确地识别刺激(被称为中立点(tonus:紧张)的可变的现象)。
此外,如果将温热和冷寒刺激应用在肌肉强化中,则有时肌肉强化的效果慢(Chastain P:The effect of deep heat on isometric strength.Phys Ther 58:543-546,l978 Oliver RA,Jhonson DJ:The effect of cold water on post treatment legstrength.Phys Sports Med,November 1976 Oliver RA,Johnson DJ,WheelhouseWW,et al:Isometric muscle contraction response during recovery from reducedintarmuscular temperature.Arch Phys Med Rehabilitation 60:126-129,1979)。接近体温的无热感,具有松弛肌肉的效果,对疼痛等能起到镇痛的效果。此外,以温热·冷寒为代表的热的刺激具有减少肌肉的痉挛、缓解疼痛及肿胀的效果(Rood M:The use of sensory receptors to activate,facilitate,and inhibitmotorresponse,autonomic and somatic,in developmental sequence.In Sattely C(ed):Approaches to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euromuscular Dysfunction.DuBuque,IA,WMC Brown,1962)。因此,由于这些理由,采用使用了上述手段的对皮肤施加刺激的方法只能应用于以松弛或缓和肌肉紧张·镇痛效果为目标的种类的刺激,因此必须加以注意。
具体的物理·机械刺激可例举摩擦、打击、振动、压擦、压接等。施加这种物理·机械刺激的方法例如有,将振动器压贴在皮肤表面提高神经兴奋的方法;将绒毛或压接的硅树脂制的突起压贴在皮肤表面提高神经兴奋的方法;将由金属制成的尖端突起压贴在皮肤表面提高神经兴奋的方法;将橡皮膏等自粘接材料压贴在皮肤表面提高神经兴奋的方法;将粗性纤维压贴在皮肤表面提高神经兴奋的方法等。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会发生先前所述的中立点(tonus)的可变。例如,在受到振动性刺激等的运动(网球等击打性的运动等)过程中对自由上肢输入振动性刺激也属于此类。
具体的电刺激可例举低频、高频、电磁性刺激等。施加这种电刺激的方法可例举局部电极刺激法、将磁性金属压贴在皮肤上的方法等。
具体的化学刺激可例举与化学物质接触时所感到的刺激等。施加该化学刺激的方法可例举在皮肤上涂醇或桉叶油等挥发性化学物质的方法;在皮肤上涂升温(warm-up)用乳脂的方法,该乳脂中掺有辣椒素及柑桔系提取物(酸类)。施加化学刺激时,最好避免出现类似破坏皮肤这类的痛觉。
此外,上述的点刺激及面刺激可以两种以上相组合。进行点刺激时,例如可以通过如图1l(a)所示的这种点刺激部件1,施加物理·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这种点刺激部件1是通过在可剥离成直径为2cm左右的圆形的橡皮膏等自粘接材料12的粘接面上涂布能够施加化学刺激的有效成分1a制成的;也可以通过如图11(b)所示的这种点刺激部件1,施加物理·机械刺激和电刺激,这种点刺激部件1是通过在上述自粘接材料12的粘接面上敷设磁性金属1b制成的。此外,进行面刺激时,例如可以通过如图12(a)所示的这种面刺激部件11,施加物理·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这种面刺激部件11是通过在可剥离成带状的橡皮膏等自粘接材料13的粘接面上涂布能够施加化学刺激的有效成分1a制成的;也可以通过如图12(b)所示的这种面刺激部件11,施加物理·机械刺激和电刺激,这种面刺激部件11是通过在矩形状的自粘接材料14的粘接面上敷设多个磁性金属1b制成的。
由这些刺激所产生的作用力有30秒的潜伏期,达到最大效果是在刺激后30~40分位内完成的,此外,由于该刺激后30~40分位被认为也是获得最大效果所必需的时间(Rood M:The use of sensory receptors to active,facilitate,andinhibitmotor response,autonomic and somatic,in developmental sequence.InSattely C(ed):Approaches to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euromuscularDysfunction.DuBuque,IA,WMC Brown,1962),因此必须持续输入刺激。而且,如果不能够使连续产生的运动状态持续16秒以上,则人类的反射活动就不能被掌握(伊藤正男:神经元的生理学、岩波书店、东京、1976)。此外,人的皮肤等的感觉接受力会迅速地对应·适应这些刺激。(Spicer SD,Matyas TA:Facilitation of the TVR by cutaneous stimulation.AMJ Phys Med 59:223-231,1980 Spicer SD,Matyas TA:Facilitation of the TVR by cutaneous stimulation inhemiplegics AMJ Phys Med 59:280-287,1981)
因此,进行点刺激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刺激输入位置必须应用在目标肌肉的功能性皮肤区域或腹肌上(Rood M:The use of sensory receptors toactivate,facilitate,and inhibitmotor response,autonomic and somatic,indevelopmental sequence.In Sattely C(ed):Approaches to the Treatment ofPatients with Neuromuscular Dysfunction.DuBuque,IA,WMC Brown,1962),在此基础上,在
1.刺激输入点应在目标肌肉中不断变化位置;
2.刺激输入方法应不断变化;
3.刺激输入信息(刺激强度的变化等)应不断变化;
4.刺激输入时间应持续不断地进行间歇性的变化;这4个项目中,最好至少满足一个项目刺激输入方法。
此外,进行面刺激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刺激输入位置必须应用在目标肌肉的功能性皮肤区域或腹肌上(Rood M:The use of sensory receptors toactivate,facilitate,and inhibitmotor response,autonomic and somatic,indevelopmental sequence.In Sattely C(ed):Approaches to the Treatment ofPatients with Neuromuscular Dysfunction.DuBuque,IA,WMC Brown,1962),并且应用在所有能够引起前述“通道的封闭”,缓和肌肉紧张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在
1.刺激输入面应在目标肌肉中不断变化位置;
2.刺激输入方法应不断变化;
3.刺激输入信息(刺激强度的变化等)应不断变化;
4.刺激输入时间应持续不断地进行间歇性的变化;这4个项目中,最好至少满足一个项目刺激输入方法。
[点刺激部件(整复装置)]
-非电能类的整复装置-
作为满足上述条件的装置,首先例举如图13所示的整复装置1。该整复装置1的结构是,在能够与人体的皮肤表面A相贴合的框体2的中空部20内设有跳转物3。
框体2最好由金属、矿物、各种陶瓷材料、硬塑料材料等振动传递性优良的硬质材料制成,这样能够使在中空部20内由跳转物3碰撞所产生的振动传递到与该框体2相接的人体的皮肤表面A。此外,框体的大小必须满足下述条件,即能够实现与相接的人体的皮肤表面A对应的部位的肌肉的促通,如果过大则将变成促使肌肉紧张缓和的面状刺激,同时也不利于穿着使用。因此,如果确定与人体的皮肤表面A上的某个部位相贴合,则只要制作上允许,最好尽可能小。此外,对框体2的外形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是各种形状,例如球状、多面体状、半球状、半多面体状、圆柱状、多棱柱状、多棱锥状、圆锥状等。此外,对中空部20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是在其内部的跳转物3易于随着人体的动作进行跳转的形状既可,例如可以是不会使在中空部20内的跳转物3被阻碍而不能进行跳转的各种形状,如球状、多面状、半球状、半多面体状、圆柱状、多棱柱状、多棱锥状、圆锥状等。
跳转物3最好由金属、矿物、各种陶瓷材料、硬塑料材料等振动传递性优良的硬质材料制成,这样能够利用跳转物在中空部20内的碰撞使框体2发生振动。此外,其大小最好满足下述条件,即能够在中空部20内形成可进行跳转的空间。例如,在中空部20内设置一个跳转物3时,可以是相对较大的跳转物,而在中空部20内设置多个跳转物3时,则不小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够形成足够的跳转空间。此外,设置多个跳转物3时有可能会产生下述问题,即如果跳转物3设置过多,则好不容易产生的振动会被跳转物3彼此间的碰撞相抵消。因此虽然对跳转物3的设置数量没有特别的规定,但最好是在5个以下。此外,跳转物3的形状可以是球体、各种多面体、任意破碎后所形成的颗粒状等。从在中空部20内进行碰撞使框体2振动这一角度出发,跳转物3应为满足上述要求的部件,但它也可以是仅在中空部20内跳转使框体2的重心位置不断变化的部件。这样,框体2的重心位置发生变化时,与框体2相接触的人体皮肤表面A处的感受器也会识别该变化。因此,用于引起这种框体2的重心变化的跳转物3可以采用各种粉体或流体等,但设置时不能充满整个中空部20内。
将如上所述构成的整复装置1压贴在人体皮肤表面使用时,要压贴在对应所要刺激的肌肉的起死停止范围内的皮肤表面。这种情况下,只要是在起死停止范围内,可以是任何位置,但最好是压贴在该肌肉的运动神经点附近的位置。压贴方法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即如图13(a)所示,通过双面胶带等粘合剂15将整复装置1贴在人体的皮肤表面A。这时,为了避免整复装置脱落,最好至少将整复装置1中与人体皮肤表面相接触的面形成平滑面。此外,再例举几种其它的压贴方法,一种是如图13(b)所示,在将整复装置1压贴在人体的皮肤表面A上的状态下,从其上用橡皮膏等自粘接材料12贴住。这种情况下,由于贴在人体的皮肤表面A上的自粘接材料12,皮肤的感受器会受到刺激,因此如果贴有自粘接材料12的面积过大,则会变成促使肌肉紧张缓和的面状刺激。采用该自粘接材料12,原本就不满足上述4个项目中的一个项目,所以虽然随着时间的增加效果减弱,但由于粘贴初期这一段时间内会形成促使肌肉紧张缓和的面状刺激,因此利用这种自粘接材料12粘贴到人体的皮肤表面A上时,最好使用粘贴所允许的面积最小的自粘接材料12进行粘贴。另一种是如图13(c)所示,将整复装置1固定在服装100的肌面侧,通过该服装100压贴在人体的皮肤表面A上。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这些方法将整复装置1固定在该服装100上,例如有利用突设有别针(无图示)的整复装置1和别针扣1c,以和别针徽章同样的装卸结构,固定于服装100;通过粘接、熔接、缝合等方法在服装100的肌面侧直接固定整复装置1;用磁性材料构成框体2,在服装的表面侧设置磁体(无图示),固定设置在肌面侧的整复装置1。
作为满足上述要件的装置,还可以再例举几种同样的点刺激部件1,即如图14所示,在基材1d的表面设置毛状体1e所形成的点刺激部件,该基材1d上敷设有可粘贴在皮肤A上的粘合剂;如图15所示,在基材1d的表面设置弹簧体1f所形成的点刺激部件;如图16所示,在基材1d的表面设置1g突起物所形成的点刺激部件;如图17所示,在基材1d的表面设置挡风物1h所形成的点刺激部;如图18所示,在基材1d的表面设置线状物li,在其前端设置重锤1j所形成的点刺激部件;如图19所示,在基材1d的表面设置波浪(waterback)状的流体1k所形成的点刺激部。如图14所示,设置有毛状体1e的点刺激部件1中,毛状体1e会受到人的活动或风等的影响而不规则地摇动,从而以各种形式从皮肤A的表面擦过。如图15所示,设置有弹簧体1f的点刺激部件1中,弹簧体1f随着人的动作不规则地伸缩,以各种形式提拉基材1d的粘接面。如图16所示,设置有突起物的的点刺激部件1中,突起物1g不规则地与人穿着的服装100相碰撞,直接刺激皮肤A,或提拉基材1d的粘接面。如图17所示,设置有挡风物1h的点刺激部件1中,挡风物1h随风作不规则地摇动,以各种形式提拉基材1d的粘接面。如图18所示,在线状物1i的前端设置有重锤1j的点刺激部件1中,重锤1i随着人的动作不规则地撞击基材1d周围的不特定的位置,直接对皮肤A的表面给予各种刺激。如图19所示,设置有流体1k的点刺激部件1,通过随着人的动作流体1k作不规则地流动,以各种形式提拉基材1d的粘接面。
-产生振动类的整复装置-
作为满足上述条件的其它装置可例举图20所示的整复装置1。该整复装置1的结构是,在框体2内具有振动发生装置4、电源5、控制装置6。
框体2的制作方法是,将一对由尼龙树脂制的有底圆筒体21、22相组合,形成厚约10mm、直径约25mm的圆柱状。通过隔着密封环23进行压入或螺合,将有底圆筒体21、22形成一个整体。只要框体2的材质不会对人体的肌肤造成发炎及过敏等伤害,对其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除了上述尼龙树脂之外,还可以用金属、矿物、各种陶瓷材料、塑料材料、具体来说就是由ABS树脂、聚丙烯树脂等制成。
振动发生装置4可以采用压电元件。该振动发生装置4被装配在构成上述框体2的一个有底圆筒体21中所设的开口部24处,和其形成一体,与人体的肌肤直接接触。
电源5可以采用钮扣电池。该电源5设置于电源盒25中,电源盒25设置在构成上述框体2的另一个有底圆筒体22中。从该电源盒25处延伸设置一对平行的电极片26,该对电极片26之间相距规定的间隔。该电极片26的作用是,当设置于另一个有底圆筒体22的外面的凹部27中嵌入磁铁28时,电极片26被该磁铁28的磁力吸引,互相接触,接通电源5;而当磁铁28从另一个有底圆筒体22的凹部27移开时,则可以断开电源5。
控制装置6可以利用CPU、IC、R·L·C、Tr等电子元件构成回路。图21为一种控制装置6的框线图,该控制装置6通过在控制基板61上装入起振和速度调节部62、能级调节部63、输出控制部64、CPU(时钟控制)65而构成。该控制装置6对振动发生装置4的控制,如果考虑到如上所述的,刺激所产生的作用力有30秒的潜伏期这一情况,需要进行至少30秒以上的连续的振动刺激。此外,对肌肉进行刺激使其促通时,需要产生3~5兆赫范围内的振动。最有效的是产生100~200赫兹的振动。给予10秒的振动刺激后,停止5秒种,其后再给予10秒的振动刺激,即使反复进行上述这一过程,人体也不会将5秒的停止本身判断为振动刺激的停止,在反复进行这种振动的过程中,有时作出的判断是振动刺激一直在施加,有时也会捕捉到如前所述的过程、即10秒的振动刺激和5秒的停止。前面一种情况不存在问题,而后一种情况就不能满足30秒以上的潜伏期,因此施加振动刺激时,较好是反复进行如下的循环过程,即施加30秒以上连续的振动刺激后,停止振动刺激所希望的时间。此外,最好是在反复进行如下的循环过程中,该过程是施加30秒以上连续的振动刺激后,停止振动刺激所希望的时间,对振动刺激的输入时间和振动刺激的强度中的至少一项进行模糊控制,以避免人体的感受器对刺激输入的反应变得迟缓。
这种控制振动刺激的控制装置6中的控制基板61内的结构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实现,如由通用逻辑构成、仅由CPU构成、由可编程序逻辑构成、由无源元件构成。具体来说可以分为通用型和特殊用途型。通用型是在设计、制造阶段确定动作周期制造而成的,正如字面上的意思一样,用于通常的情况。而特殊用途型是用于想要根据使用目的、用途等,由程序改变动作周期,然后写入这种特殊情况的。图22中,在特殊用途型的整复装置1中,由写入装置7通过写入线71写入每次所希望的刺激输入强度和时间,该刺激输入强度和时间每次由程序改变。虽然在图22中是整复装置1通过写入线71与写入装置7相连,但也可以将整复装置1直接安装在写入装置7中进行程序的变更。该特殊用途型的整复装置1能够有效地用于各种特殊的情况,如骨折等重伤后需要深度修复等的症状、肌肉损伤(较典型的是挫伤或肌肉断裂)引起的暂时的肌肉的萎缩及肌力的偏移等;患有虽然还未达到大的障碍,但存在轻度的障碍及今后将发生障碍的肌肉及其平衡的偏离的症状的情况;其它还有腰痛、肩膀酸疼、Q角异常病症的情况;由于年龄大,促通下降,与一般人相比如果不提高刺激输入的强度则没有任何作用的情况。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对皮肤刺激等的感受性低、而且迟钝,因此采用温热刺激及电刺激等常常会引起意想不到的损伤,而采用该整复装置1,则可以避免发生这类损伤,因为它是利用振动来施加刺激的。
使用如上所述构成的整复装置1时,利用紧身衣或衬衫等贴身的服装100。首先,在将整复装置1压贴在所希望的肌肉的起死停止范围内的皮肤表面的状态下,穿着服装100,从服装100的外侧将磁铁28嵌入设置在有底圆筒体22的外面的凹部27处。于是,电极片26受到该磁铁28的磁力的吸引,相互接触,接通电源5,整复装置1开始工作。此外,服装100夹在凹部27和磁铁之间,使整复装置1本身固定在服装100上。这样,穿着服装100使整复装置1对所希望的肌肉进行动作,则该肌肉被促通,因此在这种状态下进行运动时,使平时难以发生意识的肌肉产生意识,能够以理想的姿势进行锻炼。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使破坏身体平衡的意识弱的肌肉促通,形成理想的身体平衡,能够改善腰痛等由于身体平衡失衡所引起的症状。即使在没有这些症状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它创造出理想的身体平衡,形成理想的体型。
该整复装置1的振动发生装置4可以是如图23所示的装置。图23(a)和(b)所示的振动发生装置4的结构及产生振动的过程是,通过设置在有底圆筒体21的振动传递面21a上的圆锥体41a,使来自压电元件41的振动传递到整个有底圆筒体21,继而使整个框体2发生振动。图23(c)所示的振动发生装置4的结构及产生振动的过程是,在有底圆简体21的振动传递面21a的中央部,通过橡胶41b设置振动传递部件41c,该振动传递部件41c从振动传递面21a的中央部向外侧凸出,通过由来自压电元件41的振动使该振动传递部件41c振动,能够使振动传递面21a的中央部发生振动。图23(d)所示的振动发生装置4的结构及产生振动的过程是,将有底圆筒体21的振动传递面21a的中央部加工形成厚度薄的部分,而将压电元件41加工形成凸状,与该厚度薄的部分相接,由此使压电元件41的振动直接传递到该厚度薄的部分,产生振动。图23(e)所示的振动发生装置4的结构及产生振动的过程是,在有底圆筒体21的振动传递面21a和压电元件41之间设置空心球等颗粒体41d,通过压电元件41的振动使颗粒体41d跳转。图23(f)所示的振动发生装置4的结构及产生振动的过程是,在有底圆筒体21的振动传递面21a穿孔形成开口部24,在其内部形成空气室21b,利用压电元件的振动,从开口部24吸入、排出空气室21b的空气,由此将该空气振动传递给人体的皮肤表面A。图23(g)所示的振动发生装置4的结构及产生振动的过程是,在有底圆筒体21的振动传递面21a穿孔形成开口部24,在其内部形成空气室21b,同时在开口部24设置被膜41e,当压电元件41发生振动时,该振动通过空气室21b的空气传播到被膜41e,继而将该被膜41e的振动传递至人体的皮肤表面A。图23(h)所示的振动发生装置4的结构及产生振动的过程是,突起物41f从有底圆筒体21的振动传递面21a突出,该突起部41f的基端部在有底圆筒体21内与压电元件41相接合,当压电元件41发生振动时,该振动通过突起物41f传递到人体的皮肤表面A。
此外,除了压电元件以外,振动发生装置4还可以利用马达、振动马达、螺线管、振荡模块(电磁铁)、双压电晶片等。图24(a)所示的振动发生装置4的结构及产生振动的过程是,由马达42的旋转齿轮42a与弹板42b接触,产生振动。图24(b)所示的振动发生装置4的结构及产生振动的过程是,由马达42的旋转秤砣42c与弹板42b接触,产生振动。图24(c)和(d)所示的振动发生装置4的结构及产生振动的过程是,通过马达42的旋转,安装在该马达的旋转轴42d上的弹板42b与设置在有底圆筒体21内部的齿轮42d接触,产生振动。图24(e)所示的振动发生装置4的结构及产生振动的过程是,在马达42的旋转轴42d上装有秤砣42c,这样一旦马达42旋转则发生重量的不均衡,从而产生振动。图24(f)所示的振动发生装置4的结构及产生振动的过程是,在有底圆筒体21的振动传递面21a的内面侧设置钮扣型振动马达43,直接使振动传递面21a发生振动。图24(g)所示的振动发生装置4的结构及产生振动的过程是,通过来自螺线管44的活塞44a的推或拉的动作,活塞44a与障碍物44b接触,产生振动。图24(h)所示的振动发生装置4的结构及产生振动的过程是,通过来自螺线管44的活塞44a的推或拉的动作,安装在活塞44a前端的秤砣44c与有底圆筒体21的内面直接接触,产生振动。图24(i)所示的振动装置4的结构及产生振动的过程是,利用磁场的变化使安装在板弹簧45的前端侧的磁铁45a动作,在共振点使板弹簧45和磁铁45a振动,再由秤砣45b使振幅增大。如24(j)所示的振动装置4的结构及产生振动的过程是,利用压电陶瓷46的伸缩作用使振动产生。
此外,对由该振动发生装置4形成的振动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如图25所示,包括屈曲振动4a、长度振动4b、面积振动4c、纵向振动4d、厚度滑动振动4e、厚度并紧振动4f、表面波4g等,可以利用各种可对感受器施加刺激的振动。
上述整复装置1是通过在设置于有底圆筒体22的外面的凹部27嵌入磁铁28,使电极片26互相接触,接通电源。但并不限于这种用磁铁28使电极片26互相接触的形式,也可以在上述框体2上设置按钮开关或滑动开关(图略)。
整复装置1可以通过将服装100夹紧在框体2和磁铁28之间,再固定于服装100上,通过该服装100与人体的皮肤表面A接触。但并不限于这种利用磁铁28夹紧服装100来进行固定的方法,可以是如图13(c)所示的整复装置1中所述的类似别针徽章的结构,即,将在框体2上突出设置的别针(图略)穿入服装100,用别针扣1c扣住;还可以直接固接在服装100的肌面侧。此外,还可以如图13(a)和(b)所示的整复装置1中所述的那样,不通过该服装100与人体的皮肤表面A接触,而用双面胶带等粘合剂15及自粘接材料12直接粘贴在人体的皮肤表面上。
整复装置1如图26所示,除了由钮扣电池驱动以外,还可以采用其它驱动方式。该整复装置1的结构是,分别形成设有振动发生装置4的框体2和设有电源5及控制装置6的装置主体60,从装置本体60的发射天线61发出的无线信号由设置在框体2侧的检波天线40进行检波,转换成电能,用于使振动发生装置4产生振动。在这种情况下,装置本体60的电源可以是电池,也可以是AC100V的家庭用电源。
此外,整复装置1还可以是如图27(a)所示的接触充电式,其结构是,在框体2设置电极接点部7,将其与专用充电器70的电极接点部71接合进行充电;如图27(b)所示的非接触充电式,其结构是,在框体2内设置受电线圈8,使其和专用充电器80的馈电线圈81对置,进行充电。
上述整复装置1中的框体2是由一对有底圆筒体21、22组合而成,但并不限于这种由有底圆筒体21、22相组合而成的框体,可以是在一个有底圆筒体21的开口部分设置圆形的盖体,将它们加工成一个整体所形成的框体。这种框体2的结构可以采用和用于手表等的各种框体相同的结构。
[面刺激部件]
在面刺激中,作为满足上述要件的部件,例如可以是图28所示的面刺激部件11,该面刺激部件11的结构是,在基材11a的表面设置多个图13所示的振动体1,上述基材11a的面积和目标肌肉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面积相同。如果日常生活中一直将该面刺激部件11贴在皮肤A上,则随着人的动作,各振动体1的跳转物3不规则地撞击中空部20内的不特定的位置,引起多种多样的振动,因此能够形成人的皮肤A的感觉感受力难以发挥作用的状况。具有同样作用的面刺激部件11例如有如图29所示的面刺激部件,其结构是,在和目标肌肉的功能性皮肤区域面积相同的基材11a的表面设置多个图15所示的弹簧体1f;如图30所示的面刺激部件,其结构是,在和目标肌肉的功能性皮肤区域面积相同的基材11a的表面设置多个图16所示的突起物1g;如图31所示的面刺激部件,其结构是,在和目标肌肉的功能性皮肤区域面积相同的基材11a的表面设置多个图17所示的挡风物1h;如图32所示的面刺激部件,其结构是,在和目标肌肉的功能性皮肤区域面积相同的基材11a的整个表面上设置将图19所示的流体1k大型化所形成的流体;如图33所示的面刺激部件,其结构是,在和目标肌肉的功能性皮肤区域面积相同的基材11a的表面设置多个图20所示的利用电刺激的点刺激部件1。采用如图29所示的设有多个弹簧体1f的面刺激部件11时,各弹簧体1f随着人的动作进行不规则地伸缩,以多种形式提拉基材11a的粘接面。采用如图30所示的设有多个突起物1g的面刺激部件11时,各突起物1g不规则地与人穿着的服装100相碰撞,直接刺激皮肤A,或提拉基材11a的粘接面。采用如图31所示的设有挡风物1h的面刺激部件11时,各挡风物1h随风等作不规则地摇动,以各种形式提拉基材11a的粘接面。采用如图32所示的设有流体1k的面刺激部件11时,通过随着人的动作流体1k作不规则地流动,以各种形式提拉基材11a的粘接面。采用如图33所示的设有多个利用电刺激的点刺激部件1的面刺激部件11时,通过改变成各种频率,各点刺激部件1能够对皮肤施加多种多样的刺激。
除了上述直接设置在人的皮肤A上的点刺激部件1及面刺激部件11以外,还可以将这种点刺激部件1及面刺激部件11设置在服装100上。
[服装]
上述点刺激和面刺激可以在服装的一部分形成为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它们能够在穿着服装的状态下给予人体上述点刺激和面刺激。
这种情况下,作为服装,只要是能够利用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引起皮肤的浅部的神经刺激,对其形态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服装贴着皮肤的运动内衣、紧身裤、中裤、游泳衣、运动胸罩、中统袜、护腿、kneewarmer(及膝暖套)、游泳帽、长统袜、普通汗衫、腹带等。在这些服装有缝合部分的情况下,最好避免这些缝合部分引起皮肤的浅部的神经刺激。考虑到这一因素的服装例如可以是用自动圆形针织机(例如,意大利的サントニ公司制的成形圆形针织机商品名:SM8)将整块面料织成合身的筒状,尽可能减少了缝合部分的服装;在需要缝合的部分的面料和面料之间,例如夹一块用于女式西裤的窝边等的热熔融性的聚氨酯系薄膜,采用热熔接合的方法即加热熔融使其熔接在一起形成缝合部分的服装;通过高频缝纫机的感应加热使面料的边端和边端熔接形成缝合部分的服装;使缝合部分位于面刺激部的服装;缝合部分不位于肌面侧,例如将缝合部分设置在服装的表面侧的服装;使缝合部分设置在肌裂沟的位置的服装。此外,除了避免这种缝合部分引起的刺激之外,为了强化点刺激部及面刺激部的刺激,最好尽可能减小服装本身与皮肤接触时的整体的刺激。
此外,从更有效地对人体施加上述点刺激和面刺激的角度出发,服装较好是与皮肤贴合的服装,可以是例如T恤衫等,在动作中与皮肤相接,这时,点刺激部及面刺激部引起皮肤的浅部的神经刺激的服装。
作为制造服装的原料的面料所使用的丝可以是化学纤维或天然纤维或它们的组合,其中化学纤维例如有,合成纤维(聚酯、尼龙、丙烯酸、聚丙烯、聚氨酯等)、半合成纤维(二醋酸酯、三醋酸酯等)、再生纤维(人造丝、波里诺西克等)等;天然纤维例如有,动物纤维(羊毛、丝绸等)、植物纤维(棉、麻等)。
特别是专门用于运动的服装,较好是将聚酯系的剖面形成不同形状,使其具有吸水性,汗处理性得到提高的服装;将丝的芯部形成中空,使其轻量的服装;利用和聚氨酯系的组合,以具有拉伸性的服装。
面料的制作方法可例举下述几种方法,形成扣环的针织纬编(圆编、横编)、经编(特里科经编织物、拉舍尔经编针织物等)、由经线和纬线构成的织物、或者将纤维集合在一起形成的无纺布等。
形成在该服装中的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最好具有和服装同等的耐久性,能够反复利用。这种点刺激部及面刺激部中,如果要实施权利要求14所述的突起物引起的刺激,例如可以形成如下这些刺激部,即在服装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侧的点刺激部及面刺激部的位置,印刷形成硅等树脂的凸部,或设置铆钉等小五金。
此外,如图34所示形成的点刺激部,即,准备了由环带和钩带构成的面带中的钩带形成两面的4cm2左右的点刺激部件1,通过将该点刺激部件1的一面16贴在构成服装100的布料10中与皮肤A相接的肌面侧的所希望的位置,在服装100形成点刺激部10a;如图36所示形成的面刺激部,即,准备了由该双面钩带形成的与目标肌肉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相同大小的面刺激部件11,通过将该点刺激部件1的一面16贴在构成服装100的布料10中与皮肤A相接的肌面侧的所希望的位置,在服装100形成面刺激部10b。这种情况下,点刺激部10a和面刺激部10b能够在另一面17刺激皮肤A的表面。
此外,还可以是如图35所示形成的点刺激部,即,准备了由别针本体18和别针扣19按照和别针徽章同样的脱卸结构形成的点刺激部件1,用该点刺激部件1的别针本体18和别针扣19夹紧构成服装100的布料10,使点刺激部件1固定在其上,从而在服装100形成点刺激部10b;如图37所示形成的面刺激部,即,在整个目标肌肉的功能性皮肤区域,以适当的间隔设置多个上述点刺激部件1,在服装100上形成面刺激部10b。
采用这种设置在服装100上的点刺激部10a及面刺激部10b进行刺激时,并不象上述直接贴在皮肤A上的点刺激部件1及面刺激部件11那样随着人的动作而动作,而是随着人的动作,在对目标的刺激位置实施刺激的同时产生适当的差别,由此能够在目标位置持续进行不规则的刺激输入,能够形成下述状态,即,不会产生对刺激已经适应及习惯的问题。因此,采用这种服装100时,虽然无需象直接粘贴在皮肤A上的点刺激部件1或面刺激部件11的情况那样,要积极地在人类的皮肤A的感觉感受力难以发挥作用上想办法,但最好是采用该办法(图13(c)、参照图20)。
例如图13(c)所示,采纳了这种办法的服装100,在活动中,服装100本身随着人的动作,在对目标的刺激位置实施刺激的同时产生适当的差别,由此,能够在目标位置持续进行不规则的刺激输入,能够形成下述状态,即,不会产生对刺激已经适应及习惯的问题;同时点刺激部10a自身也随着人的动作跳转3不规则地撞击中空部20内的不特定的位置,引起多种多样的振动。因此,穿着这种服装100时,能够形成人的皮肤A的感觉感受力更难发挥作用的状况。此外,构成面刺激部10b时,可以在整个目标肌肉的功能性皮肤区域设置多个该图13(c)所示的点刺激部件1。
利用权利要求19的后加工将面料内面形成为突起状所引起的刺激的实施方法,例如有如下的方法,通过编织等制成面料后,采用例如被称为压纹加工的工艺的方法,该压纹加工是指用雕成了凹状图案的辊利用热和压力使面料的肌侧面形成为凸状的图案。此外,还有在面料组织形成后,通过仅对该部位进行起毛加工,使该部位起毛,使其具有刺激功能的方法等。
权利要求20的利用温冷感的刺激的实施方法,例如有下述这些方法,一种是通过将例如吸放湿发热性丙烯酸酯系纤维织入或者编入服装的面料组织的皮肤面中,或者将由这些纤维制成的面料(ミズノ公司制、商品名“ブレスサ-モ”等)缝合或粘接在该点刺激部及面刺激部上,在服装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侧的点刺激部及面刺激部,利用温热感提高神经的兴奋;一种是通过将例如热传导性高的纤维(亚乙基乙烯醇纤维)同样织入或者编入服装的面料组织的皮肤面中,或者将由这些纤维制成的面料(ミズノ公司制、商品名“アイスタツチ”等)缝合或粘接在该点刺激部及面刺激部上,在服装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侧的点刺激部及面刺激部,利用冷感提高神经的兴奋。此外,通过在该点刺激部及面刺激部中的与皮肤接触的部分使用容易保持水分的纤维(天然纤维中的“棉纤维”、高吸水性聚合物纤维等),吸收因运动所出的汗水,能够利用该水分给予冷感刺激。此外,通过将刺激部分制成网格状的面料组织,可以使皮肤暴露在外部的空气中,从而利用空气冷却实施有效的冷刺激。
权利要求21的利用面料组织的刺激的实施方法中,作为将面料刺激部的形状形成凸状撞击皮肤面的方法,可例举如下的方法,在需要刺激的部位使用面料组织为绒状(也包括类似毛绒、皮毛等)的面料,或利用针织面料的圆编的浮线编织及吊线的添纱编织形成点刺激部或面刺激部,以及将织物中的添纱组织的面料用于刺激部的方法。
权利要求22的利用不同种纤维的组合的刺激,可例举合成纤维中,将同样粗细的线但长丝数高的线使用于基础部分,将长丝数低的线使用于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的组合;将同样粗细且长丝数相同但弹性率低的纤维使用于基础部分,将弹性率高的纤维使用于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的组合;将长丝纤维使用于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将由其截短的化纤短纤维使用于基础部分的组合;将直接纺线的生丝使用于基础部分,将对其进行假捻加工而成的纤维使用于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的组合;天然纤维中羊毛这类对皮肤刺激强的纤维和通常比其弱的纤维(棉等)的组合;手感不同的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组合等。此外,将对皮肤刺激性高的线,如捻纱而成的花式纱线等,用于想要进行面刺激的部位也是非常有效的。
[服装的具体形态]
[服装的具体形态]
-点刺激和面刺激的服装(左右对称)-
图38是形成为高腰身式的短裤(spats)101,在对应竖脊肌、下后锯肌、腹肌下部、臀大肌部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形成点刺激部10a。此外,在对应大腿筋膜张肌的股关节部中负责屈曲且内旋的活动的肌肉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b。该短裤101的主体面料使用聚酯线78dtex/36f和聚氨酯弹性线44dtex,利用经绒-经平组织(双梳栉)编织,以聚酯线85%、聚氨酯线15%的混合率构成。面刺激部10b使用聚酯线78dtex/36f和聚氨酯弹性线78dtex,利用经绒-经平组织编织,以聚酯线75%、聚氨酯线25%的混合率构成,与主体面料相比,紧迫力强,穿着时贴身,使面刺激部10b的服装压力高于该面刺激部10b以外的部分的服装压力。此外,点刺激部10a由面带的钩带构成。该短裤101由设在腹肌下部的点刺激部10a修正骨盆的前倾状态,同时受此影响设在臀大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发生联动作用(腹肌下部收缩时将骨盆导向立腰状态,由此引起臀大肌部的紧张的肌肉活动),随之引起竖脊肌紧张(臀大肌部的紧张引起竖脊肌(躯干伸展肌)的紧张,刺激后活化的肌肉活动),进行躯干的伸展活动。由该刺激,设在竖脊肌和下后锯肌的点刺激部10a发生联动,作出更稳定的躯干的伸展活动。通过这三点的刺激躯干的平衡力和支持力得到提高。此外,受到由这三点形成的支持面(作为力点·支点活动)的作用,设在大腿二头肌的点刺激部10a激发出股关节部的强的伸展力,在跑步的状态下,转换成强大的推动力。此外,通过由这些点刺激强化的肌肉活动可实现效率更高的运动姿势平衡。对作为股关节伸展肌的具有和臀大肌进行拮抗的作用的大腿筋膜张肌和另一个作为股关节伸展肌的具有和大腿二头肌进行拮抗的作用的大腿直肌的面状的刺激,促使各肌肉的肌肉紧张缓和,强有力地辅助了该作为拮抗肌的各肌肉的运动活动,由此可发挥很高的股关节部的运动控制力,实现更安全且更高效的运动性能。
图39是运动用的紧身裤102,在对应腹肌下部、臀大肌部、大腿二头肌部、大腿内转肌群部、前胫骨肌部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形成点刺激部10a。此外,在对应为自由下肢体部的多关节肌、并且负责伸展活动的肌肉的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b。该紧身裤102使用将粗78dtex/48f的尼龙线并丝而成的线和在粗44dtex的聚氨酯弹性线的周围单包覆粗56dtex/48f的尼龙线所得的线,采用平编(平针编织)织成。点刺激部10a和面刺激部10b是以粗78dtex/36f聚酯线为吊线采用添纱编织制成的。该紧身裤102由设在腹肌下部的点刺激部10a修正骨盆的前倾状态,同时受此影响设在臀大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发生联动作用(腹肌下部收缩时将骨盆导向立腰状态,由此引起臀大肌部的紧张的肌肉活动),随之引起竖脊肌紧张(臀大肌部的紧张引起竖脊肌(躯干伸展肌的紧张),刺激后活化的肌肉活动),进行躯干的伸展活动。由这些肌肉活动,引起更稳定的躯干的伸展活动。通过这二点的点刺激躯干的平衡力和支持力得到提高。此外,受到由这二点形成的支持面(作为力点·支点活动)的作用,设在大腿二头肌的点刺激部10a激发出股关节部的强的伸展力,在跑步的状态下,转换成强大的推动力。此外,通过由这些点刺激强化的肌肉活动可实现效率更高的运动姿势平衡。对作为股关节伸展肌的具有和臀大肌进行拮抗的作用的大腿筋膜张肌和另一个作为股关节伸展肌的具有和大腿二头肌进行拮抗的作用的大腿直肌的面状的刺激,促使各肌肉的肌肉紧张缓和,有力地辅助了该作为拮抗肌的各肌肉的运动活动,由此可发挥很高的股关节部的运动控制力,实现更安全且更高效的运动性能。此外,这些肌肉活动将活动向伴有理想的身体平衡的运动状态(脉冲反射)修正、协调、强化、固定。对前胫骨肌部的点刺激和对小腿部后面肌群部的面刺激可以灵活地调节小腿部中的肌肉活动,形成向上的状态,该状态是跑步时理想的小腿部的活动,此外,通过这些肌肉活动,使跑步时的阻力和减速力减小,能够担负起作为用于产生出强大的推动力的支持面的作用。此外,通过受到和在比其上位部形成的肌肉活动(脉冲反射)的联动运动,能够使股关节形成的推动力产生作用,传递到运动基底面,从而能够引出跑步状态下的高运动性能。
图40为海鸥型的游泳衣103,在对应背阔肌、竖脊肌、下后锯肌、腹肌下部、臀大肌部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形成点刺激部10a。此外,在对应斜方肌、胸小肌、和外腹斜肌、腹直肌上部等上腹部肌、为自由下肢体部的多关节肌并且负责伸展活动的肌肉的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b。该游泳衣103的主体面料使用聚酯线44dtex/36f和聚氨酯弹性线44dtex,采用经绒-经平组织编织,以聚酯线85%、聚氨酯线15%的混合率构成。面刺激部10b使用聚酯线44dtex/36f和聚氨酯弹性线78dtex,采用经绒-经平组织编织,以聚酯线70%、聚氨酯线30%的混合率构成,与主体面料相比,紧迫力强,穿着时贴身,使面刺激部10b的服装压力高于该面刺激部10b以外的部分的服装压力。此外,点刺激部10a的构成方法是由硅树脂印刷形成凸部。该游泳衣103由设在腹肌下部的点刺激部10a修正骨盆的前倾状态,同时受此影响设在臀大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发生联动作用(腹肌下部收缩时将骨盆导向立腰状态,由此引起臀大肌部的紧张的肌肉活动),随之引起竖脊肌紧张(臀大肌部的紧张引起竖脊肌(躯干伸展肌)的紧张,刺激后活化的肌肉活动),进行躯干的伸展活动。由该刺激,设在竖脊肌和下后锯肌的点刺激部10a发生联动,作出更稳定的躯干的伸展活动。通过这三点的刺激躯干的平衡力和支持力得到提高。此外,受到由这三点形成的支持面(作为力点·支点活动)的作用,设在大腿二头肌的点刺激部10a部激发出股关节部的强的伸展力,在游泳的状态下,转换成强大的推动力。此外,通过由这些点刺激强化的肌肉活动可实现效率更高的运动姿势平衡(以和水面平行,并且受到水的阻力的面积(触水面)最小的姿势,沿行进方向笔直前进的状态)。对作为股关节伸展肌的具有和臀大肌进行拮抗的作用的大腿筋膜张肌和另一个作为股关节伸展肌的具有和大腿二头肌进行拮抗的作用的大腿直肌的面状的刺激,促使各肌肉的肌肉紧张缓和,强有力地辅助了该作为拮抗肌的各肌肉的运动活动,由此可发挥很高的股关节部的运动控制力,实现更高效的运动性能。此外,这些肌肉活动将活动向伴有理想的身体平衡的运动状态(脉冲反射)修正、协调、强化、固定。对前胫骨肌部的点刺激和对小腿部后面肌群的面刺激灵活地调节小腿部的肌肉活动,游泳时形成柔韧的打腿状态(例如,海豚式打腿等),该状态被认为是理想的小腿部的动作,此外,通过这些肌肉活动,能够修正在不稳定的运动基底面上发生的游泳状态下的较弱的关节活动(由于因不存在牢固的运动基底面所造成的对固有肌神经的神经兴奋的低下(由运动基底面向肌神经施加的反馈力低),引起关节角度变化活动),担负作为用于产生强大的推动力的支持面(回送面)的作用。此外,通过受到和在比其上位部形成的肌肉活动(脉冲反射)的联动运动,能够使股关节形成的推动力进行传递发挥作用,能够将较弱的运动基底面转变成真正的运动作用面,从而引出游泳状态下的高运动性能。除了上述以外,如果要说明对上半身的各个面和点的刺激的话,就是要能够确定可引起运动辅助活动的面和点刺激的位置,通过该运动辅助活动缓和肩关节周围的肌肉紧张,以及导出高的运动效率,这两点正是要真正体现出肩关节部和躯干肩胛骨间关节部的柔软性和联动性、强的运动支持性(使肩关节部的轴旋转运动高效地展开的支点)所必须的,而这些性能又是产生在游泳状态下的最大推动力(肩关节的旋转运动力)所必须的。首先,利用对斜方肌部的面刺激,减小使肩胛骨向头部方向提拉的肌肉紧张,利用对胸小肌部的面刺激能够修正调节由斜方肌紧张活动所引起的肩胛骨部和肩关节部的上前方方向移动,能够表现出柔韧且灵活的肩关节轴旋转运动。此外,利用对背阔肌部的点刺激使向后划水的运动(推进泳力)活跃化,该划水运动由背阔肌和自由上肢带的协调运动活动引起。这些肌肉的活动,和由在下半身形成的打腿力所产生的推动力叠加、联动,产生出更强的推进泳力。此外,利用对上腹部和外腹斜肌的面刺激辅助强化拮抗的躯干伸展肌群的灵活的活动,同时起到对呼吸肌的辅助作用。上述所有的协调的且有效控制的运动活动辅助、矫正形成更高的运动性能。
图41是中统袜104,在对应前胫骨肌、第三腓骨肌、短趾屈肌和拇趾内转肌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形成点刺激部10a。此外,在对应腓肠肌、足底肌腱膜部的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b。该中统袜104使用将棉和丙烯酸的粗棉支数32/1的混纺线和聚氨酯弹性线10bdtex和尼龙线78dtex/48f并丝而成的FTY线,采用平编(平针编织)织成。点刺激部10a的构成方法是由硅树脂印刷形成凸部。面刺激部10b由尼龙和丙烯酸混纺的粗毛支数31/1的花式纱线构成。该中统袜2d由设在前胫骨肌部的点刺激部10a,促使前胫骨肌部作为小腿后面(腓肠肌)的拮抗肌进行活动,产生出强协调力。由此,缓和小腿后面(腓肠肌)的肌肉紧张,减少由紧张引起的小腿后面肌群的障碍。此外,由设在第三腓骨肌部的点刺激部10a使其作为对前胫骨肌部的肌肉活动之一的足关节部内反运动的拮抗肌发挥作用,使肌肉紧张和形成强的协调力。对这些肌群和处于拮抗作用的腓肠肌的面刺激辅助强化更灵活的由这二点刺激引起的肌肉活动。通过这三种肌肉的活动,在足关节增强左右横轴方向的稳定和足关节的底·背屈运动。这由于受到在前面二点的足关节部的稳定的效果,运动效率被最优化,能够引起灵活的足关节部的底屈(伸肌群活动),从而获得更高的性能。此外,通过这些作用,构成小腿部的肌肉的障碍得到减轻。这三点的刺激还能够延缓由肌肉和固有神经的疲劳引起的足关节部的运动传递障碍,即使是更长的时间也能够保持安全的运动状态。此外,会在马拉松等中产生的腓肠肌等足关节部的疲劳也因为由灵活的运动和面刺激的肌肉紧张松弛所引起的血液循环的增加而得到减轻。由设在短趾屈肌和母趾内转肌的点刺激部10a,减轻对足本来的动作即在足指部的动作(开叉(离开位)和闭合位)的损害,这种损害是由于类似平常穿鞋及袜子,将足尖部包覆成筒状引起的。使足尖部能够灵活运动。例如能够灵活地进行由足尖部开叉所引起的足尖转动运动。此外,在闭合位状态下,对整个地面等的运动支持面的把握感增强,在因运动路面不整而难以确保立稳的情况下,增强脚掌部的感觉,即使是更不稳定的运动基底面也能形成敏感而稳定的支持面(足底部)。在进行上述动作的同时并用面刺激的足底肌腱部的肌肉紧张性的松弛,能够促进更高度的足底部的感觉感受,形成牢固的运动基底面。上述各面和点刺激对肌肉的高调节性能够形成更高的运动基底支持面,能够强有力地辅助因地面等原因经常变化的身体平衡。
-点刺激的服装(左右对称)-
图42为拉长型的男性用游泳衣105,在对应竖脊肌、下后锯肌、腹肌下部、臀大肌部、大腿内转肌群部、大腿二头肌部、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前胫骨肌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形成刺激部10a。该游泳衣2a使用聚酯线44dtex/36f和聚氨酯弹性线56dtex,采用经绒-经平组织编织,以聚酯线80%、聚氨酯线20%的混合率构成。刺激部10a通过由硅树脂印刷形成凸部构成。该游泳衣105中需要缝合的部分采用热熔接的方法,即,将热熔融性的聚氨酯系薄膜夹在面料和面料之间,用热和压力熔化,使它们熔接在一起。该游泳衣105由设在腹肌下部的刺激部10a修正骨盆的前倾状态,同时受此影响设在臀大肌部的刺激部10a发生联动作用(腹肌下部收缩时将骨盆导向立腰状态,由此引起臀大肌部的紧张的肌肉活动),随之引起竖脊肌紧张(臀大肌部的紧张引起竖脊肌(躯干伸展肌)的紧张,刺激后活化的肌肉活动),进行躯干的伸展活动。由该刺激,设在竖脊肌和下后锯肌的刺激部10a发生联动,作出更稳定的躯干的伸展活动。通过这三点的刺激躯干的平衡力和支持力得到提高。由此实现更高效的运动姿势。如果以游泳状态来看的话,例如在蛙泳及自由泳中能够将整个身体尽可能浮出水面,最大程度地减小水的阻力(触水面越大阻力越大),因此通过躯干的伸展活动,可以形成克服水等的阻力的运动效率最高的状态(最大程度地减少触水部分的位置)。此外,由于上述理由,躯干的横向摇动也得到抑制,运动效率提高。而且,从运动效率来看,也能够使向由不作无用功的正确的轴旋转运动(躯干轴运动等)产生的推动力的转换的肌肉活动得到提高。受由上述这三点形成的支持轴的影响(体现出以股关节为运动中心的力点·支点·作用点),引起大腿二头肌的肌肉刺激,由此可以导向能够使股关节的伸展活动提高的脉冲反射。这样,在游泳时,就能够提高由打腿形成的推动力。对大腿内转肌部的点刺激能够调节向足的左右发生的外转活动,减少水对足的阻力。对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的点刺激促进膝的伸展活动,调节打腿时膝的过度的屈曲,由灵活的打腿形成推进力。对前胫骨肌部的刺激,可以使其发挥对小腿部后面的伸肌群的拮抗的调节作用,足关节部的过度的伸展活动,形成上述这种灵活的运动。
图43是形成为高腰身式的内裤106,在对应竖脊肌、下后锯肌、腹肌下部、臀大肌部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形成刺激部10a。该内裤106使用棉线40/1和聚氨酯线10bdtex,采用平编(平针编织)编织,以棉线90%、聚氨酯线10%的混合率构成。此外,刺激部10a由面带的钩带构成。该内裤106由设在腹肌下部的刺激部10a修正骨盆的前倾状态,同时受此影响设在臀大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发生联动作用(腹肌下部收缩时将骨盆导向立腰状态,由此引起臀大肌部的紧张的肌肉活动),随之引起竖脊肌紧张(臀大肌部的紧张引起竖脊肌(躯干伸展肌)的紧张,刺激后活化的肌肉活动),进行躯干的伸展活动。由该刺激,设在竖脊肌和下后锯肌的点刺激部10a发生联动,促成更稳定的躯干的伸展活动。通过这三点的刺激躯干的平衡力和支持力得到提高。由此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运动姿势。
图44是运动用的紧身裤107,在对应腹肌下部、臀大肌部、大腿二头肌部、大腿内转肌群部、前胫骨肌部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形成刺激部10a。该紧身裤107使用将粗78dtex/48f的尼龙线并丝而成的线和在粗44dtex的聚氨酯弹性线的周围单包覆粗56dtex/48f的尼龙线所得的线,采用平编(平针编织)织成。此外,刺激部10a是以粗78dtex/36f聚酯线为吊线进行添纱编织由凸状的组织构成。该紧身裤107由设在腹肌下部的刺激部10a修正骨盆的前倾状态,同时受此影响设在臀大肌部的刺激部10a发生联动作用(腹肌下部收缩时将骨盆导向立腰状态,由此引起臀大肌部的紧张的肌肉活动),随之引起竖脊肌紧张(臀大肌部的紧张引起竖脊肌(躯干伸展肌的紧张),刺激后活化的肌肉活动),进行躯干的伸展活动。由此,引起脊柱肌群的联动,促成更稳定的躯干的伸展活动。通过这二点的刺激躯干的平衡力和支持力得到提高。由此实现更高效的运动姿势。受上述躯干的支持面的影响(体现出以股关节为运动中心的力点·支点·作用点),使大腿二头肌紧张的刺激部10a将其导向能够使股关节的伸展活动提高的脉冲反射。对大腿内转肌群部的刺激通过提高运动支持力,形成辅助强化离心的肌肉活动的轴(使脉冲反射状态稳定的轴),导向更高效的轴旋转运动。对前胫骨肌部的刺激承担对小腿伸肌群部的拮抗的调节,稳定地形成整个足底的着地的状态(母指部、小指部、脚后跟部三点着地),该状态是跑步时所要求的向上状态,最大程度地减小小腿部伸肌群所形成的对地面的阻力,使推动力得到提高。
图45是中统袜108,在对应前胫骨肌、第三腓骨肌、短趾屈肌和拇趾内转肌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形成刺激部10a。该中统袜108使用将棉和丙烯酸的粗棉支数32/1的混纺线和聚氨酯弹性线10bdtex和尼龙线78dtex/48f并丝而成的FTY线,采用平编(平针编织)织成。刺激部10a的构成方法是由硅树脂印刷形成凸部。该中统袜108由设在前胫骨肌部的刺激部10a促使前胫骨肌部作为小腿后面(腓肠肌)的拮抗肌进行活动,产生出强的协调力。由此,缓和小腿后面(腓肠肌)的肌肉紧张,减少由紧张引起的小腿后面肌群的障碍。此外,由设在第三腓骨肌部的刺激部10a使其作为对前胫骨肌部的肌肉活动之一的足关节部内反运动的拮抗肌发挥作用,使肌肉紧张和形成强的协调力。通过这二种肌肉的活动,在足关节增强左右横轴方向的稳定,以及引起灵活的足关节部的底屈(伸肌群活动)。由此,如上所述,构成小腿部的肌肉的障碍得到减轻。该刺激还能够延缓由肌肉和固有神经的疲劳引起的足关节部的运动传递障碍,即使是更长的时间也能够保持安全的运动状态。由设在短趾屈肌和母趾内转肌的刺激部10a,减轻对足本来的动作即在足指部的动作(开叉(离开位)和闭合位)的损害,这种损害是由于类似平常穿鞋及袜子,将足尖部包覆成筒状引起的,使足尖部能够灵活运动。这例如能够灵活地进行由足尖部开叉所引起的足尖转动运动。此外,在闭合位状态下,对整个地面等的运动支持面的把握感增强,在因运动路面不整而难以确保立稳的情况下,增强脚掌部的感觉,即使是更不稳定的运动基底面也能形成敏感而稳定的支持面(足底部)。
-面刺激的服装(左右对称)-
图46是运动用的紧身裤109,在对应为自由下肢体部的多关节肌、并且负责伸展活动的肌肉的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a。该紧身裤109使用将粗78dtex/48f的尼龙线并丝而成的线和在粗44dtex的聚氨酯弹性线的周围单包覆粗56dtex/48f的尼龙线所得的线织成。面刺激部10a是以粗78dtex/36f聚酯线为吊线添纱编织而成。该紧身裤109由设在大腿前面和外侧面(大腿四头肌部和大腿筋膜张肌部等)的面刺激部抑制该肌肉的膝关节的伸展活动,通过该作用强化、辅助大腿部后面的股关节伸展肌的肌肉活动。此外,由设在小腿后面肌群部的面刺激抑制该肌肉的足关节的伸展活动,通过该作用强化、辅助小腿部前面的足关节屈肌群的肌肉活动。依靠这些肌肉的活动,在股关节部活跃伸展的活动,在足关节部抑制伸展的活动,提高运动的效率。该肌肉活动如果以跑步状态为例则如下所述,对大腿前·外侧面部肌群和小腿后面伸肌群的抑制控制,使与地面接触的阻力减小,股关节的伸展肌群活跃,变化为向前跑的推动力。
图47为短裤110,在对应大腿筋膜张肌的股关节部中负责屈曲且内旋的活动的肌肉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a。该短裤110的主体面料使用聚酯线44dtex/36f和聚氨酯弹性线44dtex,采用经绒-经平组织编织,以聚酯线85%、聚氨酯线15%的混合率构成。面刺激部10a使用聚酯线44dtex/36f和聚氨酯弹性线78dtex,采用经绒-经平组织编织,以聚酯线75%、聚氨酯线25%的混合率构成,与主体面料相比,紧迫力强,穿着时贴身,使面刺激部10b的服装压力高于该面刺激部1以外的部分的服装压力。该短裤110由设在大腿筋膜张肌群的面刺激部抑制该肌肉在股关节部进行的屈曲的、内旋的活动,减小该肌肉所起的作用之一对臀大肌的后方牵张作用的抑制力,促进·提高股关节部的下肢伸展肌活动。
图48是运动用的T恤衫111,在对应斜方肌、胸小肌、和外腹斜肌、腹直肌上部等上腹部肌各自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a。该T恤衫111使用聚酯线40/1和聚氨酯线10bdtex,采用平编(平针编织)编织,以聚酯线90%、聚氨酯线10%的混合率构成。此外,面刺激部10a由面带的钩带构成。该T恤衫111中设在斜方肌部的面刺激部和设在胸小肌和上部胸大肌部的面刺激部10a的作用是,通过缓和前倾位时强化两肩胛骨向前上方位位移的状态(水蛇腰位)的那些肌肉的紧张,使肩胛骨向后下方位改善,同时这些肌肉的肌肉紧张的缓和可辅助促进背阔肌的活动,该背阔肌具有作为对上述肌肉和上方及后方的拮抗肌活动的作用。由此,上部躯干呈被拉向后方的形态,改善前倾位。此外,受到这些作用的连动作用,骨盆的前倾状态被修正,导向立腰状态。(在躯干部的后方伸展活动促进臀大肌的促通,和其连动发生活动,依靠由此产生的臀大肌的活动骨盆转向立腰状态的肌肉活动)此外,设在腹直肌上部和外腹斜肌的面刺激部10a所承担的作用是,通过实现(下位部六个肋间和受到胸神经、上部两个腰神经的神经控制的部分)与上述所例举的斜方肌和胸小肌、上部胸大肌的连动的肌肉紧张的缓和,将前倾位导向后倾位。因为,前倾位时,在躯干前面部承担支持任务的部分是这些腹直肌上部和外腹斜肌,因此该部分的肌肉紧张的缓和可以使整个身体导向后倾位。利用上述这些面刺激,可促进臀大肌的活动,由此转移到作为理想的运动形态的脉冲反射。
图49是中统袜112,在对应腓肠肌、足底肌腱膜部的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a。该中统袜112使用将棉和丙烯酸的粗棉支数32/1的混纺线和聚氨酯弹性线10bdtex和尼龙线78dtex/48f并丝而成的FTY线,采用平编(平针编织)织成。此外,面刺激部10a由尼龙和丙烯酸混纺的粗毛支数31/1的花式纱线构成。该中统袜112由设置在腓肠肌部的面刺激部10a缓和足关节部中最大的伸展肌(底屈肌)腓肠肌的筋肉紧张。由此,可以缓和在黄色人种及不擅长运动者身上常见的小腿后面的肌肉的极度紧张,促成长时间安全且灵活的肌肉活动。对足底肌腱膜部的面刺激支持、放松由足的疲劳引起的足部第一足弓,使伴随着小腿部后面肌群的疲劳的足底部的肌肉紧张缓和。还可以减轻由这种协调活动所引起的小腿后面肌群的疲劳。此外,足部第一足弓的灵活的肌肉活动发挥作用,吸收缓和从运动基底面所受到冲击,使对比其上位的关节(膝等)的振动或者反刺激减小,能够减轻这些上位的关节的运动中的垂直载荷性障碍。
-点刺激和面刺激的服装(左右不对称)-
图50是右利手用的紧身裤113,在对应腹直肌下部中央、右内外腹斜肌部、右臀大肌部、左臀中小肌部、右半膜肌半腱肌部、左大腿二头肌部、左大腿四头肌外侧阔肌部、右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右缝匠肌部、左前胫骨肌部、左腓肠肌内侧部、右第三腓骨肌部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形成约2cm2面积的点刺激部10a。此外,在对应右大腿筋膜张肌的股关节部中承担屈曲的、内旋的活动的肌肉的功能性被覆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b。此外,在对应位于两小腿部,右小腿部是内侧部,左小腿部是外侧部的两腓肠肌的膝关节部承担屈曲的活动,和在足关节承担伸展的活动的肌肉的功能性被覆区域的位置设置面刺激部10b。该紧身裤113的主体面料使用聚酯线56dtex/36f和聚氨酯弹性线44dtex,采用经绒-经平组织编织,以聚酯线80%、聚氨酯线20%的混合率构成。面刺激部10b使用聚酯线56dtex/36f和聚氨酯弹性线56dtex,采用经绒-经平组织编织,以聚酯线75%、聚氨酯线25%的混合率构成,与主体面料相比,紧迫力强,穿着时贴身,使面刺激部10b的服装压力高于该面刺激部10b以外的部分的服装压力。此外,点刺激部10a的构成方法是由硅树脂印刷形成凸部。再有,使紧身裤113的缝合部分(图略)尽可能设置在肌裂孔的位置。
该紧身裤113由设在腹直肌下部中央的点刺激部10a修正骨盆的前倾状态,同时受此影响设在右臀大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发生连动作用(腹直肌下部中央收缩时将骨盆导向立腰状态,由此引起右臀大肌部的紧张的肌肉活动),随之引起竖脊肌紧张(臀大肌部的紧张引起竖脊肌(躯干伸展肌的紧张),刺激后活化的肌肉活动),进行躯干的伸展活动。此外,和臀大肌部拮抗的右髂腰肌部的拮抗的股关节屈曲活动也受到刺激。由这些肌肉活动引起连动,形成更稳定的躯干的伸展活动。此外,设在左臀中小肌部的点刺激部10a抑制股关节部的向左右的摇动性(内外转方向),使运动支持力得到提高。通过这三点的刺激躯干的平衡力和支持力得到提高。此外,受到由上述二点(腹直肌下部中央和左臀中小肌部)形成的支持面(作为力点·支点活动)的作用,设在左大腿二头肌的点刺激部10a激发出股关节部的强的伸展力,在跑步的状态下,转换成强大的推动力。此外,左臀大肌部的活动如果和右面的相比,活动明显强,但如果与右臀中小肌部相比,左面的活动弱,因此要使在股关节部产生的强的伸展力在后方转变成直线的推动力时,支持起点弱,因此通过利用设在左臀中小肌部的点刺激部10a抑制上述这种股关节部的向左右的摇动性,能够在更高的运动效率的状态下,辅助推进左大腿二头肌部和左半腱肌半膜肌部的活动。此外,由于左大腿二头肌部的活动较同侧的左半腱肌半膜肌部弱,其力容易偏向内转方向,因此依靠设在左大腿二头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将其导向中间位,修正为朝后方的高效的股关节伸展活动。设置在右臀大肌部的点刺激部10a辅助修正右面的臀肌活动的偏差(臀大肌部的活动弱于臀中小肌部),对股关节部的伸展活动施加强大影响(通过臀大肌部的肌肉收缩活动变强产生朝前方的强大的推动力)。此外,通过和设在右半腱肌半膜肌部的点刺激部10a的协调活动,该作用的效率更大。设在上述右半腱肌半膜肌部的点刺激部10a控制右大腿部后面部中大腿二头肌部的过度的肌肉活动,使股关节伸展时股关节部的偏向外转方向的力向内侧方向变化,能够促进更流畅的股关节伸展活动和更强的向前方的推动力。但是,在右自由下肢体所形成的向前方的推动力同时产生强的推动作用力和强的反作用力(包括在右骨盆部和腰椎前湾和骶骨角部所发生的回旋运动的向前方的双向推拉的前方剪切力),因此利用设在右内外腹斜肌部的点刺激部10a抑制该反作用力,使其作为运动的支持基础发挥作用(如果该作用力低或缺少,则不仅所产生的力向前方逃离,而且该过强的向前方的作用力和回旋力是引起腰椎下部和骶椎部间的关节损伤的重要原因)。此外,虽然下述情况有些偏题,但这里还是作一下说明,即,在右骶髂关节部的不良的关节固定(由脊椎指压按摩等表现出的固定)是为了辅助不稳定的躯干部引起的,而前述躯干部的不稳定是因为右内外腹斜肌部的肌肉的活动弱和作用力的欠缺。此外,有报告确认,由于该不良的作用,右小腿部的腓肠肌非常紧张,改善该部分的不良的作用能够减轻和改善右小腿部的肌肉的损伤(腓肠肌的轻微断裂及跟腱断裂等)。通过由这六点点刺激强化的肌肉活动可实现更高效的运动姿势平衡。
此外,对应作为股关节伸展肌的具有和臀大肌的拮抗作用的大腿筋膜张肌部的右大腿侧面的面刺激部10b促使右股关节部中各个肌肉的紧张缓和,强有力地辅助该作为拮抗肌的各肌肉的运动活动,由此可发挥很高的股关节部的运动控制力,实现更安全且更高效的运动性能。
设在右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和右缝匠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将右股关节部的明显过度的运动方向(股关节屈曲外转内旋方向)的活动的轴向身体的正确的中心轴方向转变,修正所产生的力的传递。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是在膝关节周围具有特别大的支持性的肌肉,但是右面的和左面的相比,在右利手的情况下发达程度弱,由此运动的轴和支持的支持基底面也向更外侧方向转移。因此,必须利用设在右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和右缝匠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将运动的轴和支持的支持基底面向内侧方向修正。此外,在右股关节部中,股关节部内旋位的活动是优势位,因此,必须对前述的臀大肌部进行刺激促通,但仅依靠此难以修正在膝部出现的向内方向的扭曲。为此对应右缝匠肌部的点刺激部10a的作用是促通和右臀大肌部协调的活动,改善在膝关节上发生的扭曲。
设在左大腿四头肌外侧阔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将左股关节部中明显过度的运动方向(股关节伸展内转外旋方向)的活动的轴向身体的中心轴方向转变,修正所产生的力的传递。在右利手的情况下,虽然左膝部的内侧阔肌比右面的发达,活动良好,但由于同一侧足左臀中小肌部的活动弱,因此多数情况下该力向内转外旋方向作无用的活动,为此在促通左臀中小肌部的同时,也必须促通左大腿外侧阔肌部。由此,可以和设在左大腿二头肌部的点刺激部10a相配合,协调地顺利地表现出更高效率的力。
设在左腓肠肌内侧部的点刺激部10a将左足关节部的向外反的方向作用的力向正确的运动轴即内反的方向修正。在右利手的情况下,左小腿后面部的肌肉外侧部比内侧部活动明显强。这是迫使在上位关节部等产生的向外方向的力向内侧方向修正的作用。这样,进行比其上位的关节的修正时,由于其力向更内侧部产生,因此必须利用设在左腓肠肌内侧部的点刺激部10a对其进行修正。此外,正对的右小腿部中,由于和左面完全相反的肌肉的活动显著(力向内反的方向作用),因此必须进行和上述相反的刺激促通,为此利用设在右第三腓骨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对其进行修正。
虽然与其它下肢肌部(以大腿部前后面为代表的肌群)相比,小腿部的肌肉量明显较少,但小腿部在运动中的使用频度和其作用力却反而高,是易产生紧张及损伤的部分。因此,仅仅依靠输入点刺激引起的肌肉促通,其作用过度,因为过度可能成为产生损伤的一个要因。因此,必须控制各个和点刺激部10a正对的肌群(右腓肠肌内侧部和左腓肠肌外侧部)产生过度的力。为此,必须利用对应各个肌肉(右腓肠肌内侧部和左腓肠肌外侧部)而设置的面刺激部10b使肌肉的紧张缓和,由此控制肌肉的活动。
此外,要调节左足关节部的外反作用,仅依靠由对左腓肠肌内侧方向的点刺激引起的肌肉促通是难以实现的,对应作为将足关节导向内反方向的作用肌的左前胫骨肌部的点刺激部10a也是必须的促通的点。
这里作一些补充说明,必须考虑到如下的情况,由肌肉力量的产生所产生的力,不仅仅是作用力,同时还产生反作用力,即从受到所产生的力的部位反馈回来的力。也就是说,在与股关节部的各个运动方向(在左股关节部为伸展内转外旋,在右股关节部为屈曲外转内旋)相反的方向上产生包括三维的扭曲的反作用力。伴有该扭曲的运动活动,使各个关节部所承受的负担进一步增大,成为受伤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必须尽可能地进行排除控制限制。因此,如果以上述为例,在膝关节部还必须考虑和比其上位的关节股关节部的回旋的运动活动。此外,由于足关节部的运动活动也受到上位部的关节膝和股关节的影响,因此同样必须考虑比其上位的关节的协调性,为此需要如上所述的左右不对称并且考虑到了其运动活动轴方向的支持补正。此外,由点状刺激实现的肌肉的促通状态,必须将以脉冲反射为中心的运动形态作为其基础,因此,例如在大腿二头肌等含单关节肌群的多关节肌的情况下,尤其必须使该多关节肌的作用的一部分股关节伸展功能促通。因为,促通了大腿二头肌部中单关节肌的动作时,膝关节部的屈曲活动增强,阻碍流畅的股关节的伸展活动。
图51是可用于陆上竞技、游泳(蝶泳、自由泳)、滑冰比赛、自行车比赛、滑雪比赛等上肢进行左右对称的动作的体育运动的右利手用的全身套装(fullsuits)114,在对应右胸锁乳突肌部、右棘上肌部、右棘下肌部、左竖脊肌中央部和左大菱形肌部、左背阔肌部、右竖脊肌下部和右下后锯肌、左竖脊肌最下部和腰方肌部、左臀中小肌部、右臀大肌部、左大腿二头肌部、右半腱肌半膜肌部、左腓肠肌内侧部、右比目鱼肌外侧部、右内外腹斜肌部、腹直肌下部中央、右缝匠肌部、右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左大腿四头肌外侧阔肌部、左前胫骨肌部、右第三胫骨肌部、两上臂三头肌部、两旋外肌部、两桡侧腕长伸肌部的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形成约2cm2面积的点刺激部10a。此外,在对应左斜方肌上部、右背阔肌部、右臀中小肌部、左臀大肌部、右大腿二头肌部、左半腱肌半膜肌部、右腓肠肌内侧部、左腓肠肌外侧部、两胸小肌部、腹直肌上部、右大腿筋膜张肌部、右大腿四头肌大腿直肌部、左缝匠肌部、右前胫骨肌部、两上臂二头肌部、两圆旋内肌部的各自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b。该套装(full suits)114的面料使用将粗78dtex/48f的尼龙线并丝而成的线和在粗44dtex的聚氨酯弹性线的外围单包覆粗56dtex/48f的尼龙线所得的线,采用平编(平针编织)织成。点刺激部10a和面刺激部10b是以粗78dtex/36f聚酯线为吊线采用添纱编织制成的。套装(full suits)2b的缝合部分(图略)采用平缝,避免刺激皮肤,并且尽可能使其位于肌裂孔。
该套装114由设在腹直肌下部中央的点刺激部10a修正骨盆的前倾状态,同时受此影响设在右臀大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发生连动作用(腹直肌下部收缩时将骨盆导向立腰状态,由此引起臀大肌部的紧张的肌肉活动),随之引起右竖脊肌下部和右下后锯肌部、左竖脊肌最下部和样方肌部紧张(臀大肌部的紧张引起竖脊肌(躯干伸展肌的紧张),刺激后活化的肌肉活动),进行躯干的伸展活动。此外,右臀大肌部还受到右髂腰肌部的拮抗的股关节屈曲活动的刺激。由该刺激引起连动,形成更稳定的躯干的伸展活动。此外,设在左臀中小肌部的点刺激部10a抑制股关节部的向左右的摇动性(内外转方向),使运动支持力得到提高。通过这六点的刺激躯干的平衡力和支持力得到提高。此外,受到由上述二点(腹直肌下部和左臀中小肌部)形成的支持面(作为力点·支点活动)的作用,设在左大腿二头肌部的点刺激部10a激发出股关节部的强的伸展力,在跑步的状态下转换成强大的推动力。此外,左臀大肌部的活动如果和右面的相比,活动明显强,但如果与右臀中小肌部相比,左面的活动弱,因此要使在股关节部产生的强的伸展力在后方转变成直线的推动力时,支持起点弱,因此通过利用设在左臀中小肌部的点刺激部10a抑制上述这种股关节部的向左右的摇动性,能够在更高的运动效率的状态下,辅助推进左大腿二头肌部和左半腱肌半膜肌部的活动。此外,由于左大腿二头肌部的活动较同侧的左半腱肌半膜肌部弱,其力容易偏向内转方向,因此依靠设在左大腿二头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将其导向中间位,修正为朝后方的高效的股关节伸展活动。此外,设置在右臀大肌部的点刺激部10a辅助修正右面的臀肌活动的偏差(臀大肌部的活动弱于臀中小肌部),对股关节部的伸展活动施加强大影响(通过臀大肌部的肌肉收缩活动变强产生朝前方的强大的推动力)。此外,通过和设在右半腱肌半膜肌部的点刺激部10a的协调活动,该作用的效率更大。设在上述右半腱肌半膜肌部的点刺激部10a控制右大腿部后面部中大腿二头肌部的过度的肌肉活动,使股关节伸展时股关节部的偏向外转方向的力向内侧方向变化,能够促进更流畅的股关节伸展活动和更强的向前方的推动力。但是,在右自由下肢体所形成的向前方的推动力同时产生强的推动作用力和强的反作用力(包括在右骨盆部和腰椎前湾和骶骨角部所发生的回旋运动的向前方的双向推拉的前方剪切力),因此利用设在右内外腹斜肌部的点刺激部10a抑制该反作用力,使其作为运动的支持基础发挥作用(如果该作用力低或缺少,则不仅所产生的力向前方逃离,而且该过强的向前方的作用力和回旋力是引起腰椎下部和骶椎部间的关节损伤的重要原因)。但是,在右自由下肢体所形成的向前方的推动力同时产生强的推动作用力和强的反作用力(包括在右骨盆部和腰椎前湾和骶骨角部所发生的回旋运动的向前方的双向推拉的前方剪切力),因此利用设在右内外腹斜肌部的点刺激部10a抑制该反作用力,使其作为运动的支持基础发挥作用(如果该作用力低或缺少,则不仅所产生的力向前方逃离,而且该过强的向前方的作用力和回旋力是引起腰椎下部和骶椎部间的关节损伤的重要原因)。依靠由这九点的点刺激强化的肌肉活动,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运动姿势平衡。
股关节部的形状是球关节,此外,保持着高自由度,其自由度为三度,因此该关节部的肌肉的协调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在优势位进行着较强活动的肌群的影响(例如,以股关节周围部的臀大中小肌部和髂腰肌部、大腿直肌部和缝匠肌部、大腿筋膜张肌部等肌肉为代表的股关节的屈曲伸展、外转内转、外旋内旋等关节活动就是依靠上述的肌肉的各种协调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只有局部一小部分的肌肉的高强度活动会损害股关节部等球关节的流畅的旋转和回旋运动功能。因此,必须通过实现进行过度的肌肉活动的肌群的放松和抑制,形成更灵活且更高效的关节活动。这时,右臀中小肌部和左臀大肌部、右大腿二头肌部和左半腱肌半膜肌部、右大腿筋膜张肌部、右大腿四头肌大腿直肌部、左缝匠肌部的肌肉活动与表现其它的股关节部的运动的肌群相比,该肌肉活动显著,因此必须对此加以调节。这样,在对应它们各自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b就非常重要。在右股关节部,臀肌部的肌肉活动中,臀中小肌部的活动较臀大肌部显著,由此右股关节部的流畅的旋转和回旋运动受到阻碍。为改善这种情况而设在右臀大肌部的点刺激部10a促使该右臀大肌部的促通,并且设在右臀中小肌部的面刺激部10b抑制该右臀中小肌部的活动。由此,将右股关节部的股关节的伸展和外旋能力向正方向改变。此外,左股关节部中臀大肌部的肌肉活动明显强于左臀中小肌部的活动,这也阻碍了左股关节部的流畅的旋转和回旋运动。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必须沿和右臀大肌部正对的刺激输入方向实施刺激(向左臀中小肌部输入点刺激和对左臀大肌输入面状的刺激)。由此,通过减小左股关节部的向左右的摇动性,使左股关节部的运动轴稳定,并且灵活,实现其运动能力的高效化。此外,这些在股关节部后面的各个肌群的活动也必须和前述大腿部后面部的点刺激协调连动。但是,这就必须还要对受到此前是非活动性的肌群(左股关节部时为臀中小肌,右股关节时为臀大肌部)的影响的肌肉(由于是非活动的,因此要表现运动则必须覆盖和跟踪的肌群)右大腿二头肌部和左半腱肌半膜肌部的肌肉活动进行控制调节。为此,必须在对应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b。
此外,要进行右股关节部的灵活的关节活动还必须控制调节股关节前面部和侧面部的肌肉。在右大腿前面和外侧面对具有和作为股关节伸展肌的臀大肌部的拮抗作用的大腿筋膜张肌部和大腿四头肌大腿直肌部的面状刺激,促使右股关节部的各肌肉的肌肉紧张缓和,辅助该作为拮抗肌的各肌肉增强运动活动,由此可发挥很高的股关节部的运动调节力,实现更安全高效的运动性能。此外,要进行左股关节部的灵活的关节活动还必须控制调节股关节前面部和内侧面部的肌肉。具有和承担股关节部的屈曲及外转的作用的左大腿筋膜张肌部的拮抗作用的左缝匠肌部的面状刺激,促使左股关节部的该肌肉的肌肉紧张缓和,辅助该作为拮抗肌的各肌肉增强运动活动,由此可发挥很高的股关节部的运动调节力,和前述右股关节部一样,可实现更安全高效的运动性能。
设在右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和右缝匠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将右股关节部的显著且过度的运动方向(股关节屈曲外转内旋方向)的活动的轴向身体的正确的重心轴方向转变,修正所产生的力的传递。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是在膝关节周围具有特别大的支持性的肌肉,但是右面的和左面的相比,在右利手的情况下发达程度弱,由此运动的轴和支持的支持基底面也向更外侧方向转移。因此,必须利用设在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和右缝匠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将运动的轴和支持的支持基底面向内侧方向修正。此外,在右股关节部中,股关节部内旋位的活动是优势位,因此,必须对前述的臀大肌部进行刺激促通,但仅依靠此难以修正在膝部出现的向内方向的扭曲。为此对应右缝匠肌部的点刺激部10a的作用是促通和右臀大肌协调的活动,改善在膝关节上发生的扭曲。
设在左大腿四头肌外侧阔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将左股关节部中显著且过度的运动方向(股关节伸展内转外旋方向)的活动的轴向身体的中心轴方向转变,修正所产生的力的传递。在右利手的情况下,虽然左膝部的内侧阔肌比右面的发达,活动良好,但由于同一侧足左臀中小肌部的活动弱,因此多数情况下该力向内转外旋方向作无用的活动,为此在促通左臀中小肌部的同时,也必须促通左大腿外侧阔肌部。由此,可以和设在左大腿二头肌部的点刺激部10a相配合,协调地顺利地表现出更高效率的力。
设在左腓肠肌内侧部的点刺激部10a将左足关节部的向外反的方向作用的力向正确的运动轴即内反的方向修正。在右利手的情况下,左小腿后面部的肌肉外侧部比内侧部活动明显强。这是迫使在上位关节部等产生的向外方向的力向内侧方向修正的作用。这样,进行比其上位的关节的修正时,由于其力向更内侧部产生,因此必须利用设在左腓肠肌内侧部的点刺激部10a对其进行修正。此外,正对的右小腿部中,由于和左面完全相反的肌肉的活动显著(力向内反的方向作用),因此必须进行和上述相反的刺激促通,为此利用设在右第三腓骨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对其进行修正。但是由于仅仅依靠设在右第三胫骨肌部的点刺激部10a难以修正该活动,为此通过利用设在右前胫骨肌部的面刺激部10b抑制在右足关节部发生的强的内反作用,来对其进行修正。此外,虽然与其它下肢肌部(以大腿部前后面为代表的肌群)相比,小腿部的肌肉量明显较少,但小腿部在运动中的使用频度和其作用力却反而高,是易产生紧张及损伤的部分。因此,仅仅依靠输入点刺激引起的肌肉促通,其作用过度,由于过度可能成为产生损伤的一个要因。因此,必须控制各个和点刺激部10a正对的肌群(右腓肠肌内侧部和左腓肠肌外侧部)产生过度的力。为此,必须利用对应各肌肉(右腓肠肌内侧部和左腓肠肌外侧部)而设置的面刺激部10b使肌肉的紧张缓和,由此控制肌肉的活动。
此外,要调节左足关节部的外反作用,仅依靠由设置在左腓肠肌内侧部的点刺激部10a引起的向内侧方向的促通是难以实现的,对应作为将足关节导向内反方向的作用肌的左前胫骨肌部的点刺激部10a也是必须的促通的点。
这里作一些补充说明,必须考虑到如下的情况,由肌肉力量的产生所产生的力,不仅仅是作用力,同时还产生反作用力,即从受到所产生的力的部位反馈回来的力。也就是说,在与股关节部的各个运动方向(在左股关节部为伸展内转外旋,在右股关节部为屈曲外转内旋)相反的方向上产生包括三维的扭曲的反作用力。伴有该扭曲的运动活动,使各个关节部所承受的负担进一步增大,成为受伤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必须尽可能地进行排除控制限制。因此,如果以上述为例,在膝关节部,还必须考虑和比其上位的关节股关节部的回旋的运动活动。此外,由于足关节部的运动活动也受到上位部的关节膝和股关节的影响,因此同样必须考虑比其上位的关节的协调性,为此需要如上所述的左右不对称并且考虑到了其运动活动轴方向的支持补正。此外,由点状刺激实现的肌肉的促通状态,必须将以脉冲反射为中心的运动形态作为其基础,因此,例如在大腿二头肌等含单关节肌群的多关节肌的情况下,尤其必须使该多关节肌的作用的一部分股关节伸展功能促通。因为,促通了大腿二头肌部中单关节肌的动作时,膝关节部的屈曲活动增强,阻碍流畅的股关节的伸展活动。
上述是针对以脉冲反射为中心的下半身部分的调整所做的说明,但是,如果考虑在运动时将脉冲反射作为身体的运动基底面,则还必须调整与和下半身正对的上半身的协调的活动。这种情况下,必须特别关注的一点是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的腹肌上部和斜方肌部的过度的肌肉紧张。因此,上半身必须采取以缓和这些肌肉紧张为中心同时考虑到和下半身的协调活动的促通方法。
左侧背部,在右利手的情况下,也是利手的相反侧,是肌肉的发达程度和促通特别差的部位。此外,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由于其斜方肌的活动明显强,因此形成以该肌肉为中心的运动形态。所以,将左背侧部分为上背部(斜方肌周边)和下背部(背阔肌周边)时,与上背部相比下背部难以有效地表现运动,这个要因阻碍了左背阔肌部的肌肉的生长。
为此,设在左背阔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在修正以活动过度的右背阔肌部和左斜方肌部为中心活动不均衡的整个左背部上是重要的一点。它的一个作用是在以骨盆为中心的平衡中修正右肩下榻的姿势,该右肩下榻的原因是,由于右背阔肌部的活动在右利手的情况下强而且高度发达,由其肌肉的活动所产生的向后拉的作用导致形成右肩下塌的姿势。此外,还可以修正左上背部(斜方肌周边)的过度的运动活动。但是,仅仅依靠设在左背阔肌部的点刺激部10a是难以修正整个左背部的,需要和设在左竖脊肌部中央部和左大菱形肌部的点刺激部10a以及设在左竖脊肌部最下部的点刺激部10a的连动和辅助。由此能够形成以腰部分为中心的左右对称、并且运动重心稳定的轴线。但是,这种不均衡的肌肉活动也有有利的一面。这就是,由于背阔肌这一强固的骨盆部使支持肌的发达程度弱,在支持运动自由度三度这样自由度高的球关节肩关节时其能力低,由此使左肩关节内部的内肌肉(棘上肌、棘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发达程度高。另一方面,右利手时,右肩关节的内肌肉的发达程度的情况是形成其外围的肌群的肌肉发达程度高,因此其活动和肌肉的促通受到阻碍。为此就必须利用设在右棘上肌部和右棘下肌部的点刺激部10a提高肩关节自身的支持性。此外,由于这些右内肌肉的发达程度弱,右肩关节的可动性受到显著的可动范围限制,因此这也可以通过上述两点的点刺激,使肩关节的柔软性得到提高和改善。但是,由于右内肌肉的活动增强,与左背部相比,右背部的肌肉活动更处于优势位,因此仅仅依靠前述左背部的点刺激的肌肉促通难以调整,所以必须利用设在对应右背阔肌部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的面刺激部10b实施调整。此外,除了该肌肉以外还必须对过度活动的左斜方肌部实施面刺激部10b的刺激。
如上所述,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的斜方肌部的肌肉活动状况显著较强。此外,还必须对作为上述肌肉的辅助作用肌活动的两胸小肌部由设在对应其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的面刺激部10b实施刺激。由此,能够将以肩关节为中心的自由上肢体和上肢躯干部的非协调的活动调整为协调的活动,造成上述非协调的活动的原因就是:将肩胛骨拉向前上方这一胸小肌部的肌肉活动使肩胛骨相对躯干部作固定地活动,由此限制了上肢的运动。此外,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在比赛等中体验到的精神性紧张条件下,斜方肌部的肌肉活动和紧张显著增强,由此动作变得僵硬,或由于对整个肩部的呼吸肌的动作也具有限制性,使呼吸变得急促,以及由上述症状造成“肿胀”,这都能够通过缓和该症状而消除,从而能够将紧张状况下的运动转变成更灵活的运动。
此外,不擅长运动者的上半身、特别是自由上肢带的运动表现中,在上臂部,由于其不完全的运动学习能力的影响,作为屈肌的上臂二头肌的活动与上臂三头肌相比是优势位的。
人刚降生时处于身体及四肢重叠的状态。如果对这一现象作一个简单的描述的话就是,各可作回旋动作及屈曲动作的关节基本上都是旋内位,进行内转。人利用在身体生长的过程中所掌握的运动能力使力的流向转变为外方向。
但是,对不擅长运动者及日本人而言,成长过程中运动能力的发展由于受到了高度发达而且便利的人类文明的影响,阻碍了运动能力的开发和发达,表现为其成长过程并没有按照一个完全正确的程序一步步完善。也就是说,由于相比旋外位更倾向于旋内位,相比外转位更倾向于内转位,各关节部的运动表现突出表现为向内的封闭的运动表现。另一方面,擅长运动者其各关节的可动区域和运动表现力大,并且转向外方向。
与不擅长运动者相比,擅长运动者的多关节肌和单关节肌、伸肌和屈肌各自所起的作用都可以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不擅长运动者的肌肉活动的大部分被消耗在姿势的控制上。由此,运动时肌肉会产生不必要的紧张和力的表现。此外,不擅长运动者的运动表现为,在上半身是屈曲肌优势位的活动,在下半身伸展肌的活动是优势位。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即不仅运动中的身体平衡还没有完全掌握,而且在关节本身也只形成不完全的运动形态。由于这些理由及运动方向的差异,擅长运动者的运动表现比其他人有力且稳定性高。
因此,必须通过设在上臂三头肌部的点刺激部,将该上臂三头肌部的肌肉活动导向优势位,同时利用设在上臂二头肌部的面刺激部抑制或控制该上臂二头肌部的活动。
此外,在前臂部也表现出同样的运动表现能力的拙劣。因此,在前臂部多采取屈曲、旋内位,必须对此利用对前臂部的腕伸肌和旋外性肌的点状刺激来进行运动轴的矫正。此外,如上所述,前臂关节部的肌肉活动屈曲和旋内是优势位的,因此在对伸肌和旋外肌实施上述点状刺激的同时,还必须对旋内肌及屈曲肌实施面状刺激以抑制和控制肌肉活动。根据上述理由,对各个活动肌肉分别实施点状刺激10a和面状刺激10b。
和下肢自由带不同,上肢自由上肢带的肌肉活动由于进行脑的结构上左右对称的肌肉活动,因此和其他部位不同,需要有左右对称性。但是,专门使用一侧的肢部的运动(例如网球及棒球等)并不受此限制。再补充一点,下肢自由带的肌肉活动采取和上肢完全颠倒的相反的肌肉活动表现,因此对左右非对称的肌肉的诱导特别有效。
图52是右利手用的棒球衫115,在对应右胸锁乳突肌部、右棘上肌部、右棘下肌部、左竖脊肌中央部和左大菱形肌部、左背阔肌部、右竖脊肌下部和右下后锯肌、左竖脊肌最下部和腰方肌部、右胸大肌部、左前锯肌部、右上臂三头肌部内外侧头部、右桡侧长短伸肌部、右旋外肌部、右桡侧腕屈肌部、左上臂二头肌部、左尺侧腕屈肌部、左尺侧腕伸肌部的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形成约2cm2面积的点刺激部10a。此外,在对应左斜方肌上部、右背阔肌部、左胸小肌部、腹直肌上部、右前锯肌部、右上臂二头肌部、右尺侧腕屈肌部、右尺侧腕伸肌部、左上臂三头肌内外侧头部、左旋外肌部、左桡侧长短伸肌部、左桡侧腕屈肌部的各自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b。该棒球衫115使用粗56dtex/48f的尼龙线和在粗10bdtex的聚氨酯弹性线的外围单包覆粗33dtex/10f的聚酯线所得的线,采用平编(平针编织)织成。点刺激部10a和面刺激部10b是以粗56dtex/36f聚酯线为吊线采用添纱编织制成的。制衣时,使棒球衫115的缝合部分(图略)不位于肌面侧而位于表面侧,并且尽可能位于肌裂孔。
作为制造棒球衫115所必需的要素之一,能够使各关节的回旋运动流畅地进行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躯干的回旋运动是围绕躯干轴的的旋转运动(转腰转头等),回旋的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类似普通的门那样将左右侧中的任一侧固定进行转动的,用某一侧的脚转动的下半身中心的轴运动;另一种是,类似旋转门之类的以背骨(身体中的躯干部的中心)为中心的左右对称的旋转运动。后一种,股关节所承受的载荷近似左右对称,不象前一种是仅单侧的、并且使用依靠下半身的轴的运动,均等地使用以轴(背骨)为中心的整个身体的左右部分,因此摇晃性少,并且能够形成最小的旋转的轴,同时还能够表现出更高的速度性。上述两种运动形态从日本人(不擅长运动者)和中南美人及擅长运动者击球动作的形态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前一种的击球员所做的动作是,双脚正面朝向自己的球,右击球时,将身体的左侧作为运动的支撑面,旋转的轴由该部分支撑面固定,由此来表现出旋转运动,与此相对,并进运动这一类即后一种的击球员所持有的表现方法是,从身体的中心开始旋转,就宛如高速旋转的陀螺一样具有确立的支持轴,利用各种动作击球。这两种形态的优劣正如在棒球中所看到的,能够表现出持续长距离且稳定的击球多为后一种。此外,从外国人(特别是中南美人)的长距离击球的飞行距离来看,也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它们的优劣。但是,这种看似简单的左右对称的肌肉活动很显然也会受到利手(右利手、左利手等)等的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日本人并且是右利手的情况下,其左侧背部,也是利手的相反侧,是肌肉的发达程度和促通特别差的部位。此外,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由于其斜方肌的活动明显强,因此形成以该肌肉为中心的运动形态。所以,将左背侧部分为上背部(斜方肌周边)和下背部(背阔肌周边)时,与上背部相比下背部难以有效地表现运动,这个要因阻碍了左背阔肌部的肌肉的生长。由于这些固有的背肌群的活动平衡差,因此由腹部周围的肌肉来调整、修正这些背肌群的平衡的异常,这样就造成回旋活动的力被大大削弱,阻碍了更高效率的躯干回旋活动。除此之外,还必须说明的一点是反射反应中的一种颈反射的影响也有很大关系。颈反射主要的动作是进行紧张性颈反射这种活动,即调整四肢的肌肉的紧张程度保持姿势。如果大致划分的话有两种颈反射活动。第一种是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其反射活动如下:如果颈部屈曲,则作为其运动性反应在上肢屈肌的紧张增大,而在下肢部表现为伸肌紧张的增大,如果伸展颈部,则作为其运动性反应,在上肢伸肌紧张增大,在下肢部屈肌紧张增大。这种活动例如有在相扑及举重等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动作,即拿着重物站起时用力地抬起下巴,使颈部的屈曲活动增大,下肢部中的伸肌活动增大的动作。此外,还有从在棒球等的防守中到达位置的选手的身上所经常看到的动作,即利用颈部的伸展活动,使下肢部的屈肌的活动增强,以便在一个低的体势下形成位置的动作。第二种是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相对躯干,在垂直面方向产生的回旋活动,在其活动中与承受很大负荷的动作有很大关系,这在棒球及网球等运动中可以看到。如果头部向一侧方向回旋,该反射活动是下巴侧上下肢的伸肌的肌肉紧张增大,头侧的肌肉紧张增大的活动。当然上述这两种颈反射对前文所述的肌肉的身体的左右非对称性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此外,它们的作用是在作棒球的击球或投球动作等时提高其活动效率而进行的反射活动。利用这些各种各样的反射活动,运动的完成质量更高,但这些反射活动由于利手及利脚等的影响,使肌肉发达不平衡,发生畸变也是事实。
为此,设在左背阔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在修正以活动过度的右背阔肌部和左斜方肌部为中心活动不均衡的整个左背部上是重要的一点。它的一个作用是,在以骨盆为中心的平衡中修正右肩下榻的姿势,该右肩下榻的原因是,由于右背阔肌部的活动在右利手的情况下强而且高度发达,由其肌肉的活动所产生的向后拉的作用导致形成右肩下塌的姿势。此外,还可以修正左上背部(斜方肌周边)的过度的运动活动。但是,仅仅依靠设在左背阔肌部的点刺激部10a是难以修正整个左背部的,需要和设在左竖脊肌部中央部和左大菱形肌部的点刺激部10a以及设在左竖脊肌部最下部的点刺激部10a的连动和辅助。由此能够形成以腰部分为中心的左右对称、并且运动重心稳定的轴线。但是,这种不均衡的肌肉活动也有有利的一面。这就是,由于背阔肌这一强固的骨盆部使支持肌的发达程度弱,在支持运动自由度三度这样自由度高的球关节肩关节时其能力低,由此使左肩关节内部的内肌肉(棘上肌、棘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发达程度高。另一方面,右利手时,右肩关节的内肌肉的发达程度的情况是形成其外围的肌群的肌肉发达程度高,因此其活动和肌肉的促通受到阻碍。为此就必须利用设在右棘上肌部和右棘下肌部的点刺激部10a提高肩关节自身的支持性。此外,由于这些右内肌肉的发达程度弱,右肩关节的可动性受到显著的可动范围限制,因此这也可以通过上述两点的点刺激,使肩关节的柔软性得到提高和改善。但是,由于右内肌肉的活动增强,与左背部相比,右背部的肌肉活动更处于优势位,因此仅仅依靠前述左背部的点刺激的肌肉促通难以调整,所以必须利用设在对应右背阔肌部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的面刺激部10b实施调整。此外,除了该肌肉以外还必须对过度活动的左斜方肌部实施面刺激部10b的刺激。
正如上述所说明的,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的斜方肌部的肌肉活动状况显著较强。此外,左背部的斜方肌部的活动特别大,必须对作为该肌肉的辅助作用肌活动的左胸小肌部由设在对应其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的面刺激部10b实施刺激。由此,能够将以肩关节为中心的自由上肢体和上肢躯干部的非协调的活动调整为协调的活动,造成上述非协调的活动的原因就是:将左肩胛骨拉向前上方这一左胸小肌部的肌肉活动使左肩胛骨相对躯干部作固定地活动,由此限制了上肢的运动。此外,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在比赛等中体验到的精神性紧张条件下,斜方肌的肌肉活动和紧张显著增强,由此动作变得僵硬,或由于对整个肩部的呼吸肌的动作也具有限制性,使呼吸变得急促,以及由上述症状造成“肿胀”,这都能够通过缓和该症状而消除,从而能够将紧张状况下的运动转变成更灵活的运动。此外,在上述身体后面部的肌群的调整同时,还需要调整身体前面部的肌群。首先,利用设在左胸小肌部的面刺激部10b,抑制胸小肌部的一个活动,即,将肩胛骨拉向前上方,辅助斜方肌的活动,使其增强的活动,从而能够更容易地实施左斜方肌上部的抑制。
此外,由整个右背部的肌肉活动强引起的右肩被稍拉向后方的姿势偏移通过右胸大肌的点刺激输入,利用该胸大肌的一个活动,即,将肩拉向前方的动作,在身体的前后对称下,将肩关节导向效率高的位置。为了缓和由右背阔肌等的活动显著所引起的右肩胛骨部的固定状态,通过对右前锯肌实施面状的刺激,该右前锯肌具有固定肩胛骨的作用,抑制和调节肌肉的紧张,改善右肩胛骨的活动。反之,在左肩胛骨的情况下,必须将由斜方肌及胸小肌等的肌肉紧张引起的肩胛骨本身在上方的位置固定转变成向下方外方向。为此通过设在左前锯肌的点刺激部10a,利用该肌肉的作用,即,使肩胛骨外转,来进行改善。此外,由于右利时的颈部的活动具有脸容易向右,难以向左的特性,因此利用设在右胸锁乳突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实施改善。利用上述这些刺激输入方法,能够使躯干部稳定,回旋流畅。
此外,不擅长运动者的上半身、特别是自由上肢带的运动表现中,在上臂部,由于其不完全的运动学习能力的影响,作为屈肌的上臂二头肌的活动与上臂三头肌相比是优势位的。
人刚降生时处于身体及四肢重叠的状态。如果对这一现象作一个简单的描述的话就是,各可作回旋动作及屈曲动作的关节基本上都是旋内位,进行内转。人利用在身体生长的过程中所掌握的运动能力使力的流向向外方向改变。
但是,对不擅长运动者及日本人而言,成长过程中运动能力的发展由于受到了高度发达而且便利的人类文明的影响,阻碍了运动能力的开发和发达,表现为其成长过程并没有按照一个完全正确的程序一步步完善。也就是说,由于相比旋外位更倾向于旋内位,相比外转位更倾向于内转位,各关节部的运动表现突出表现为向内的封闭的运动表现。(过前扭状态)另一方面,擅长运动者其各关节的可动区域和运动表现力大,并且转向外方向。(正常关节可动状态)
与不擅长运动者相比,擅长运动者的多关节肌和单关节肌、伸肌和屈肌各自所起的作用都可以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不擅长运动者的肌肉活动的大部分被消耗在姿势的控制上。由此,运动时肌肉会产生不必要的紧张和力的表现。此外,不擅长运动者的运动表现为,在上半身是屈曲肌优势位的活动,在下半身伸展肌的活动是优势位。(颈反射等的影响等)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即不仅运动中的身体平衡还没有完全掌握,而且在关节本身也只形成不完全的运动形态。由于这些理由及运动方向的差异,擅长运动者的运动表现比其他人有力且稳定性高。
因此,必须利用点状刺激,将上臂三头肌部的肌肉活动导向优势位,同时通过对上臂二头肌部实施面状刺激,抑制或控制其活动。
此外,在前臂部也表现出同样的运动表现能力的拙劣。因此,在前臂部多采取屈曲、旋内位,必须对此利用对前臂部的腕伸肌和旋外性肌的点状刺激来进行运动轴的矫正。此外,如上所述,前臂关节部的肌肉活动屈曲和旋内是优势位的,因此在对伸肌和旋外肌实施上述点状刺激的同时,还必须对旋内肌及屈曲肌实施面状刺激以抑制和控制肌肉活动。根据上述理由,对各个活动肌肉分别实施点状刺激10a和面状刺激10b。
除了以上所述的内容之外,同时还必须理解在击球及投球动作中所见的更高度的运动表现。这就是角动量的相抵。简单地说,该动作就是在步行中迈出右脚时上半身所能采取的姿势,即将左手向前伸出的动作。此外,还有其相反侧的脚即左脚被撤向后方,与此相应,将右手拉向后方的动作。在形成正确的躯干的旋转运动上,包含该上半身和下半身旋转的平衡运动正是最重要的要素。这种动作尤其在投球时特别常见,是在右利的情况下高高抡起的右手与作下降动作的左手的关系(力的互相作用使角动量相互抵消,由此构筑平衡及加快旋转速度),右脚踢出的同时,左脚起制动器的作用,由该急剧的运动方向的变化在下半身产生旋转的力,将其传递到上半身,表现出更高速度性能,因此从该动作也可以理解以上所说的。通过协调这种复合的关节的回旋及屈曲伸展活动,人能够表现出更复杂而且更高的运动技术,同时这是必须的。
但是,和下肢自由带不同,上肢自由上肢带的肌肉活动由于进行脑的结构上左右对称的肌肉活动,因此和其他部位不同,需要有左右对称性。但是,上述专门使用一侧的肢部的运动(例如网球及棒球等)并不受此限制,为了将这些单侧的活动更高效化,通过对右上臂二头肌部实施面刺激部10b的刺激,抑制、调节肘关节部的屈曲能力,同时通过对右上臂三头肌内外侧头部实施点刺激部10a的刺激,形成更流畅的肘关节部的伸展能力。此外,为了使该运动更流畅地进行,需要相反侧的上肢体左上臂部的角动量的相抵。为此,利用设在左上臂二头肌部的点刺激部10a,提高肘部的屈曲能力,并利用设在上臂三头肌内外侧头部的面刺激部10b辅助肘部的屈曲能力。利用该和右上臂部的非对称的角动量和活动,能够进行更流畅的躯干回旋能力,能够实现速度的提高和其运动动作的稳定。此外,两前臂部也受到上述的上臂部和躯干部的影响。为此,利用设在右旋外肌部的点刺激部10a提高右前臂部的旋外力,同时采用点刺激部10a刺激右桡侧腕长短伸肌部,其活动辅助、增强右上臂三头肌的动作。为了更加增强右桡侧腕长短伸肌部的动作,利用面刺激部10b抑制、调节活动过强的右尺侧腕伸肌部和右尺侧腕屈肌部的肌肉活动。此外,通过由点刺激部10a增强右桡侧腕屈肌部的动作,将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身上常见的容易偏向尺屈侧的活动导向桡屈侧,能够实现稳定的手腕子的屈伸运动和前臂部的回旋活动。通过该刺激输入的诱导,能够改善投球时或网球等的击球时所发生的肘部的障碍(棒球肘及网球肘)。此外,左前臂部也必须实现和上述同样的改善,这是和右前臂部的活动在角动量的抵消上相反的活动,利用设在左旋外肌的面刺激部10b和设在左桡侧腕屈肌部的面刺激部10b和设在左桡侧腕长短伸肌部的面刺激部10b和设在左尺侧腕伸肌部和左尺侧腕屈肌部的点刺激部10a,实现和上述右侧的前臂部相反的改善。通过对两上肢的左右非对称的刺激输入,实现自由上肢体的角动量的抵消,能够实现目标即躯干部的回旋能力的提高。此外,再补充一点,由这种肌肉活动所获得的躯干的稳定,在下肢自由带更明显。这是因为,由于在下肢部的肌肉活动采取和上肢完全颠倒的相反的肌肉活动表现,因此对左右非对称的肌肉的诱导特别有效。
-点刺激的服装(左右非对称)-
图53是右利手用的紧身裤116,在对应腹直肌下部中央、右内外腹斜肌部、右臀大肌部、左臀中小肌部、右半膜肌半腱肌部、左大腿二头肌部、左大腿四头肌外侧阔肌部、右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右缝匠肌部、左前胫骨肌部、左腓肠肌内侧部、右第三腓骨肌部、右比目鱼肌外侧部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形成约3cm2面积的刺激部10a。该紧身裤116的主体面料使用聚酯线56dtex/36f和聚氨酯弹性线44dtex,采用经绒-经平组织编织,以聚酯线80%、聚氨酯线20%的混合率构成。此外,刺激部10a的构成方法是由硅树脂印刷形成凸部。再有,使紧身裤116的缝合部分(图略)尽可能设置在肌裂孔的位置。
该紧身裤116由设在腹直肌下部中央的刺激部10a修正骨盆的前倾状态,同时受此影响设在右臀大肌部的刺激部10a发生连动作用(腹直肌下部中央收缩时将骨盆导向立腰状态,由此引起臀大肌部的紧张的肌肉活动),随之引起竖脊肌紧张(臀大肌部的紧张引起竖脊肌(躯干伸展肌的紧张),刺激后活化的肌肉活动),进行躯干的伸展活动。此外,和臀大肌部拮抗的右髂腰肌部的拮抗的股关节屈曲活动也受到刺激。通过该刺激引起连动,形成更稳定的躯干的伸展活动。此外,设在左臀中小肌部的刺激部10a抑制股关节部的向左右的摇动性(内外转方向),使运动支持力得到提高。通过这三点的刺激躯干的平衡力和支持力得到提高。此外,受到由上述二点(腹直肌下部中央和左臀中小肌部)形成的支持面(作为力点·支点活动)的作用,设在左大腿二头肌部的刺激部10a激发出股关节部的强的伸展力,在跑步的状态下,转换成强大的推动力。此外,左臀大肌部的活动如果和右面的相比,活动明显强,但如果与右臀中小肌部相比,左面的活动弱,因此要使在股关节部产生的强的伸展力在后方转变成直线的推动力时,支持起点弱,因此通过利用设在左臀中小肌部的刺激部10a抑制上述这种股关节部的向左右的摇动性,能够在更高的运动效率的状态下,辅助推进左大腿二头肌部和左半腱肌半膜肌部的活动。此外由于左大腿二头肌部的活动较同侧的左半腱肌半膜肌部弱,其力容易偏向内转方向,因此依靠设在左大腿二头肌部的刺激部10a,将其导向中间位,修正为朝后方的高效的股关节伸展活动。设置在右臀大肌部的刺激部10a辅助修正右面的臀肌活动的偏差(臀大肌部的活动弱于臀中小肌部),对股关节部的伸展活动施加强大影响(通过臀大肌部的肌肉收缩活动变强产生朝前方的强大的推动力)。此外,通过和设在右半腱肌半膜肌部的刺激部10a的协调活动,该作用的效率更大。设在上述右半腱肌半膜肌部的刺激部10a控制右大腿部后面部中右大腿二头肌部的过度的肌肉活动,使股关节伸展时股关节部的逃向外转方向的力向内侧方向变化,能够促进更流畅的股关节伸展活动和更强的向前方的推动力。但是,在右自由下肢体所形成的向前方的推动力同时产生强的推动作用力和强的反作用力(包括在右骨盆部和腰椎前湾和骶骨角部所发生的回旋运动的向前方的双向推拉的前方剪切力),因此利用设在右内外腹斜肌部的刺激部10a抑制该反作用力,使其作为运动的支持基础发挥作用(如果该作用力低或缺少,则不仅所产生的力向前方逃离,而且该过强的向前方的作用力和回旋力是引起腰椎下部和骶椎部间的关节损伤的重要原因)。此外,虽然下述情况有些偏题,但这里还是作一下说明,即,在右骶髂关节部的不良的关节固定(由脊椎指压按摩等表现出的固定)是为了辅助不稳定的躯干部引起的,而前述躯干部的不稳定是因为右内外腹斜肌部的肌肉的活动弱和作用力的欠缺。此外,有报告确认,由于该不良的作用,右小腿部的腓肠肌非常紧张,改善该部分的不良的作用能够减轻和改善右小腿部的肌肉的损伤(腓肠肌的轻微断裂及跟腱断裂等)。通过由这六点点刺激强化的肌肉活动可实现更高效的运动姿势平衡。
设在右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和右缝匠肌部的刺激部10a将右股关节部的明显过度的运动方向(股关节屈曲外转内旋方向)的活动的轴向身体的正确的中心轴方向转变,修正所产生的力的传递。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是在膝关节周围具有特别大的支持性的肌肉,但是右面的和左面的相比,在右利手的情况下发达程度弱,由此运动的轴和支持的支持基底面也向更外侧方向转移。因此,必须利用设在右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和右缝匠肌部的刺激部10a将运动的轴和支持的支持基底面向内侧方向修正。此外,在右股关节部中,股关节部内旋位的活动是优势位,因此,必须对前述的臀大肌部进行刺激促通,但仅依靠此难以修正在膝部出现的向内方向的扭曲。为此对应右缝匠肌部的刺激部10a的作用是促通和右臀大肌部协调的活动,改善在膝关节上发生的扭曲。
设在左大腿四头肌外侧阔肌部的刺激部10a将左股关节部中明显过度的运动方向(股关节伸展内转外旋方向)的活动的轴向身体的中心轴方向转变,修正所产生的力的传递。在右利手的情况下,虽然左膝部的内侧阔肌比右面的发达,活动良好,但由于同一侧足左臀中小肌部的活动弱,因此多数情况下该力向内转外旋方向作无用的活动,为此在促通左臀中小肌部的同时,也必须促通左大腿外侧阔肌部。由此,可以和设在左大腿二头肌部的刺激部10a相配合,协调地顺利地表现出更高效率的力。
设在左腓肠肌内侧部的刺激部10a将左足关节部的向外反的方向作用的力向正确的运动轴即内反的方向修正。在右利手的情况下,左小腿后面部的肌肉外侧部比内侧部活动明显强。这是迫使在上位关节部等产生的向外方向的力向内侧方向修正的作用。这样,进行比其上位的关节的修正时,由于其力向更内侧部产生,,因此必须利用设在左腓肠肌内侧部的刺激部10a对其进行修正。此外,正对的右小腿部中,由于和左面完全相反的肌肉的活动显著(力向内反的方向作用),因此必须进行和上述相反的刺激促通,为此利用设在右第三腓骨肌部和右比目鱼肌外侧部的刺激部10a对其进行修正,减小在右脚脖子发生的内反性的动摇。
此外,要调节左足关节部的外反作用,仅依靠由对左腓肠肌内侧方向的点刺激引起的肌肉促通是难以实现的,对应作为将足关节导向内反方向的作用肌的左前胫骨肌部的刺激部10a也是必须的促通的点。
这里作一些补充说明,必须考虑到如下的情况,由肌肉力量的产生所产生的力,不仅仅是作用力,同时还产生反作用力,即从受到所产生的力的部位反馈回来的力。也就是说,在与股关节部的各个运动方向(在左股关节部为伸展内转外旋,在右股关节部为屈曲外转内旋)相反的方向上产生包括三维的扭曲的反作用力。伴有该扭曲的运动活动,使各个关节部所承受的负担进一步增大,成为受伤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必须尽可能地进行排除控制限制。因此,如果以如上所述为例,在膝关节部,还必须考虑和比其上位的关节股关节部的回旋的运动活动。此外,由于足关节部的运动活动也受到上位部的关节膝和股关节的影响,因此同样必须考虑比其上位的关节的协调性,为此需要如上所述的左右不对称并且考虑到了其运动活动轴方向的支持补正。此外,由点状刺激实现的肌肉的促通状态,必须将以脉冲反射为中心的运动形态作为其基础,因此,例如在大腿二头肌等含单关节肌群的多关节肌的情况下,尤其必须使该多关节肌的作用的一部分股关节伸展功能促通。因为,促通了大腿二头肌部中单关节肌的动作时,膝关节部的屈曲活动显著,阻碍流畅的股关节的伸展活动。
图54是可用于陆上竞技、游泳(蝶泳、自由泳)、滑冰比赛、自行车比赛、滑雪比赛等上肢进行左右对称的动作的体育运动的右利手用的全身套装(fullsuits)117,在对应右胸锁乳突肌部、右棘上肌部、右棘下肌部、左竖脊肌中央部和大菱形肌部、左背阔肌部、右竖脊肌下部和右下后锯肌、左竖脊肌最下部和腰方肌部、左臀中小肌部、右臀大肌部、左大腿二头肌部、右半腱肌半膜肌部、左腓肠肌内侧部、右比目鱼肌外侧部、右内外腹斜肌部、腹直肌下部中央、右缝匠肌部、右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左大腿四头肌外侧阔肌部、左前胫骨肌部、右第三胫骨肌部、两上臂三头肌内外侧头部、两旋外肌部、两桡侧腕长伸肌部的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形成刺激部10a。该套装(full suits)117的面料使用将粗78dtex/48f的尼龙线并丝而成的线和在粗44dtex的聚氨酯弹性线的外围单包覆粗56dtex/48f的尼龙线所得的线,采用平编(平针编织)织成。此外,刺激部10a以粗78dtex/36f聚酯线为吊线采用添纱编织形成约3cm2面积的范围。套装(full suits)117的缝合部分(图略)采用平缝,避免刺激皮肤,并且尽可能使其位于肌裂孔。
该套装(full suits)117是利用点状的刺激输入提高肌肉活动力的服装。由设在腹直肌下部中央的刺激部10a修正骨盆的前倾状态,同时受此影响设在右臀大肌部的刺激部10a发生连动作用(腹直肌下部收缩时将骨盆导向立腰状态,由此引起臀大肌部的紧张的肌肉活动),随之引起右竖脊肌下部和右下后锯肌部、左竖脊肌最下部和样方肌部紧张(臀大肌部的紧张引起竖脊肌(躯干伸展肌的紧张),刺激后活化的肌肉活动),进行躯干的伸展活动。此外,右臀大肌部还受到右髂腰肌部的拮抗的股关节屈曲活动的刺激。由该刺激,引起连动,形成更稳定的躯干的伸展活动。此外,设在左臀中小肌部的刺激部10a抑制股关节部的向左右的摇动性(内外转方向),使运动支持力得到提高。通过这六点的刺激躯干的平衡力和支持力得到提高。此外,受到由上述二点(腹直肌下部和左臀中小肌部)形成的支持面(作为力点·支点活动)的作用,设在左大腿二头肌部的刺激部10a激发出股关节部的强的伸展力,在跑步的状态下,转换成强大的推动力。此外,左臀大肌部的活动如果和右面的相比,活动明显强,但如果与右臀中小肌部相比,左面的活动弱,因此要使在股关节部产生的强的伸展力在后方转变成直线的推动力时,支持起点弱,因此通过利用设在左臀中小肌部的刺激部10a抑制上述这种股关节部的向左右的摇动性,能够在更高的运动效率的状态下,辅助推进左大腿二头肌部和左半腱肌半膜肌部的活动。此外由于左大腿二头肌部的活动较同侧的左半腱肌半膜肌部弱,其力容易偏向内转方向,因此依靠设在左大腿二头肌部的刺激部10a,将其导向中间位,修正为朝后方的高效的股关节伸展活动。此外,设置在右臀大肌部的刺激部10a辅助修正右面的臀肌活动的不均衡(臀大肌部的活动弱于臀中小肌部),对股关节部的伸展活动施加强大影响(通过臀大肌部的肌肉收缩活动变强产生朝前方的强大的推动力)。此外,通过和设在右半腱肌半膜肌部的刺激部10a的协调活动,该作用的效率更大。设在上述右半腱肌半膜肌部的刺激部10a控制右大腿部后面部中大腿二头肌部的过度的肌肉活动,使股关节伸展时股关节部的逃向外转方向的力向内侧方向变化,能够促进更流畅的股关节伸展活动和更强的向前方的推动力。但是,在右自由下肢体所形成的向前方的推动力同时产生强的推动作用力和强的反作用力(包括在右骨盆部和腰椎前湾和骶骨角部所发生的回旋运动的向前方的双向推拉的前方剪切力),因此利用设在右内外腹斜肌部的刺激部10a抑制该反作用力,使其作为运动的支持基础发挥作用(如果该作用力低或缺少,则不仅所产生的力向前方逃离,而且该过强的向前方的作用力和回旋力是引起腰椎下部和骶椎部间的关节损伤的重要原因)。依靠由这九点的点刺激强化的肌肉活动,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运动姿势平衡。
设在右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和右缝匠肌部的刺激部10a将右股关节部的显著且过度的运动方向(股关节屈曲外转内旋方向)的活动的轴向身体的正确的重心轴方向转变,修正所产生的力的传递。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是在膝关节周围具有特别大的支持性的肌肉,但是右面的和左面的相比,在右利手的情况下发达程度弱,由此运动的轴和支持的支持基底面也向更外侧方向转移。因此,必须利用设在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和右缝匠肌部的刺激部10a将运动的轴和支持的支持基底面向内侧方向修正。此外,在右股关节部中,股关节部内旋位的活动是优势位,因此,必须对前述的臀大肌部进行刺激促通,但仅依靠此难以修正在膝部出现的向内方向的扭曲。为此对应右缝匠肌部的刺激部10a的作用是促通、提高和右臀大肌协调的活动,改善在膝关节上发生的扭曲。
设在左大腿四头肌外侧阔肌部的刺激部10a将左股关节部中显著且过度的运动方向(股关节伸展内转外旋方向)的活动的轴向身体的中心轴方向转变,修正所产生的力的传递。在右利手的情况下,虽然左膝部的内侧阔肌比右面的发达,活动良好,但由于同一侧足左臀中小肌部的活动弱,因此多数情况下该力向内转外旋方向作无用的活动,为此在促通左臀中小肌部的同时,也必须促通左大腿外侧阔肌部。由此,可以和设在左大腿二头肌部的刺激部10a相配合,协调地顺利地表现出更高效率的力。
设在左腓肠肌内侧部的刺激部10a将左足关节部的向外反的方向作用的力向正确的运动轴即内反的方向修正。在右利手的情况下,左小腿后面部的肌肉外侧部比内侧部活动明显强。这是迫使在上位关节部等产生的向外方向的力向内侧方向修正的作用。这样,进行比其上位的关节的修正时,由于其力向更内侧部产生,,因此必须利用设在左腓肠肌内侧部的刺激部10a对其进行修正。此外,正对的右小腿部中,由于和左面完全相反的肌肉的活动显著(力向内反的方向作用),因此必须进行和上述相反的刺激促通,为此利用设在右第三腓骨肌部和右比目鱼肌外侧部的刺激部10a对其进行修正,同时减弱右脚踝引起的内反性的摇摆。
这里作一些补充说明,必须考虑到如下的情况,由肌肉力量的产生所产生的力,不仅仅是作用力,同时还产生反作用力,即从受到所产生的力的部位反馈回来的力。也就是说,在与股关节部的各个运动方向(在左股关节部为伸展内转外旋,在右股关节部为屈曲外转内旋)相反的方向上产生包括三维的扭曲的反作用力。伴有该扭曲的运动活动,使各个关节部所承受的负担进一步增大,成为受伤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必须尽可能地进行排除控制限制。因此,如果以如上所述为例,在膝关节部,还必须考虑和比其上位的关节股关节部的回旋的运动活动。此外,由于足关节部的运动活动也受到上位部的关节膝和股关节的影响,因此同样必须考虑比其上位的关节的协调性,为此需要如上所述的左右不对称并且考虑到了其运动活动轴方向的支持补正。此外,由点状刺激实现的肌肉的促通状态,必须将以脉冲反射为中心的运动形态作为其基础,因此,例如在大腿二头肌等含单关节肌群的多关节肌的情况下,尤其必须使该多关节肌的作用的一部分股关节伸展功能促通。因为,促通了大腿二头肌部中单关节肌的动作时,膝关节部的屈曲活动显著,阻碍流畅的股关节的伸展活动。
上述是针对以脉冲反射为中心的下半身部分的调整所做的说明,但是,如果考虑在运动时将脉冲反射作为身体的运动基底面,则还必须调整与和下半身正对的上半身的协调的活动。这种情况下,必须特别关注的一点是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的腹肌上部和斜方肌部的过度的肌肉紧张。因此,上半身必须采取以缓和这些肌肉紧张为中心同时考虑到和下半身的协调活动的促通方法。
左侧背部,在右利手的情况下,也是利手的相反侧,是肌肉的发达程度和促通特别差的部位。此外,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由于其斜方肌的活动明显强,因此形成以该肌肉为中心的运动形态。所以,将左背侧部分为上背部(斜方肌周边)和下背部(背阔肌周边)时,与上背部相比下背部难以有效地表现运动,这个要因阻碍了左背阔肌部的肌肉的生长。
为此,设在左背阔肌部的刺激部10a在修正以活动过度的右背阔肌部和左斜方肌部为中心活动不均衡的整个左背部上是重要的一点。它的一个作用是,在以骨盆为中心的平衡中修正右肩下榻的姿势,该右肩下榻的原因是,由于右背阔肌部的活动在右利手的情况下强而且高度发达,由其肌肉的活动所产生的向后拉的作用导致形成右肩下塌的姿势。此外,还可以修正左上背部(斜方肌周边)的过度的运动活动。但是,仅仅依靠设在左背阔肌部的刺激部10a是难以修正整个左背部的,需要和设在左竖脊肌部中央部和大菱形肌部的刺激部10a以及设在左竖脊肌部最下部的刺激部10a的连动和辅助。由此能够形成以腰部分为中心的左右对称、并且运动重心稳定的轴线。但是,这种不均衡的肌肉活动也有有利的一面。这就是,由于背阔肌这一强固的骨盆部使支持肌的发达程度弱,在支持运动自由度三度这样自由度高的球关节肩关节时其能力低,由此使左肩关节内部的内肌肉(棘上肌、棘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发达程度高。另一方面,右利手时,右肩关节的内肌肉的发达程度的情况是形成其外围的肌群的肌肉发达程度高,因此其活动和肌肉的促通受到阻碍。为此就必须利用设在右棘上肌部和右棘下肌部的刺激部10a提高肩关节自身的支持性。此外,由于这些右内肌肉的发达程度弱,右肩关节的可动性受到显著的可动范围限制,因此这也可以通过上述两点的点刺激,使肩关节的柔软性得到提高和改善。
此外,不擅长运动者的上半身、特别是自由上肢带的运动表现中,在上臂部,由于其不完全的运动学习能力的影响,作为屈肌的上臂二头肌的活动与上臂三头肌相比是优势位的。
人刚降生时处于身体及四肢重叠的状态。如果对这一现象作一个简单的描述的话就是,各可作回旋动作及屈曲动作的关节基本上都是旋内位,进行内转。人利用在身体生长的过程中所掌握的运动能力使力的流向向外方向改变。
但是,对不擅长运动者及日本人而言,成长过程中运动能力的发展由于受到了高度发达而且便利的人类文明的影响,阻碍了运动能力的开发和发达,表现为其成长过程并没有按照一个完全正确的程序一步步完善。也就是说,由于相比旋外位更倾向于旋内位,相比外转位更倾向于内转位,各关节部的运动表现突出表现为向内的封闭的运动表现。另一方面,擅长运动者其各关节的可动区域和运动表现力大,并且转向外方向。
与不擅长运动者相比,擅长运动者的多关节肌和单关节肌、伸肌和屈肌各自所起的作用都可以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不擅长运动者的肌肉活动的大部分被消耗在姿势的控制上。由此,运动时肌肉会产生不必要的紧张和力的表现。此外,不擅长运动者的运动表现为,在上半身是屈曲肌优势位的活动,在下半身伸展肌的活动是优势位。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即不仅运动中的身体平衡还没有完全掌握,而且在关节本身也只形成不完全的运动形态。由于这些理由及运动方向的差异,擅长运动者的运动表现比其他人有力且稳定性高。
因此,必须通过设在上臂三头肌部的刺激部10a,将该上臂三头肌部的肌肉活动导向比上臂二头肌部更优势位。
此外,在前臂部也表现出同样的运动表现能力的拙劣。因此,在前臂部多采取屈曲、旋内位,必须对此利用对前臂部的腕伸肌和旋外性肌的点状刺激来进行运动轴的矫正。此外,如上所述,前臂关节部的肌肉活动屈曲和旋内是优势位的,因此在对伸肌和旋外肌实施上述点状刺激。根据上述理由,对各个活动肌肉分别实施状刺激10a。
和下肢自由带不同,上肢自由上肢带的肌肉活动由于进行脑的结构上左右对称的肌肉活动,因此和其他部位不同,需要有左右对称性。但是,专门使用一侧的肢部的运动(例如网球及棒球等)并不受此限制。再补充一点,下肢自由带的肌肉活动采取和上肢完全颠倒的相反的肌肉活动表现,因此对左右非对称的肌肉的诱导特别有效。
图55是右利手用的棒球衫118,在对应右胸锁乳突肌部、右棘上肌部、右棘下肌部、左竖脊肌中央部和左大菱形肌部、左背阔肌部、右竖脊肌下部和右下后锯肌、左竖脊肌最下部(胸最长肌部)和腰方肌部、右胸大肌部、左前锯肌部、右上臂三头肌部内外侧头部、右桡侧腕长短伸肌部、右桡侧腕屈肌部、右旋外肌部、左上臂二头肌部、左尺侧腕屈肌部、左尺侧腕伸肌部的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形成约3cm2面积的刺激部10a。此外,在对应左斜方肌上部、右背阔肌部、左胸小肌部、腹直肌上部、右前锯肌部、右上臂二头肌部、右尺侧腕屈肌部、右尺侧腕伸肌部、左上臂三头肌内外侧头部、左旋外肌部、左桡侧长短伸肌部、左桡侧腕屈肌部的各自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b。该棒球衫118使用粗33dtex/48f的聚酯线和粗44dtex的聚氨酯弹性线,采用经绒-经平组织编织,以聚酯线80%、聚氨酯弹性线20%的混合率构成。此外,刺激部10a的构成方法是由硅树脂印刷形成凸部。制衣时,使棒球衫118的缝合部分(图略)不位于肌面侧而位于表面侧,并且尽可能位于肌裂孔。
作为制造棒球衫118所必需的要素之一,能够使各关节的回旋运动流畅地进行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躯干的回旋运动是围绕躯干轴的的旋转运动(转腰转头等),回旋的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类似普通的门那样将左右侧中的任一侧固定进行转动的,用某一侧的脚转动的下半身中心的轴运动;另一种是,类似旋转门之类的以背骨(身体中的躯干部的中心)为中心的左右对称的旋转运动。后一种,股关节所承受的载荷近似左右对称,不象前一种是仅单侧的、并且使用依靠下半身的轴的运动,均等地使用以轴(背骨)为中心的整个身体的左右部分,因此摇晃性少,并且能够形成最小的旋转的轴,同时还能够表现出更高的速度性。上述两种运动形态从日本人(不擅长运动者)和中南美人及擅长运动者击球动作的形态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前一种的击球员所做的动作是,双脚正面朝向自己的球,右击球时,将身体的左侧作为运动的支撑面,旋转的轴由该部分支撑面固定,由此来表现出旋转运动,与此相对,并进运动这一类即后一种的击球员所具有的表现方法是,从身体的中心开始旋转,就宛如高速旋转的陀螺一样具有确立的支持轴,利用各种动作击球。这两种形态的优劣正如在棒球中所看到的,能够表现出持续长距离且稳定的击球多为后一种,此外从外国人(特别是中南美人)的长距离击球的飞行距离来看,也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它们的优劣。但是,这种看似简单的左右对称的肌肉活动很显然也会受到利手(右利手、左利手等)等的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日本人并且是右利手的情况下,其左侧背部,也是利手的相反侧,是肌肉的发达程度和促通特别差的部位。此外,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由于其斜方肌的活动明显强,因此形成以该肌肉为中心的运动形态。所以,将左背侧部分为上背部(斜方肌周边)和下背部(背阔肌周边)时,与上背部相比下背部难以有效地表现运动,这个要因阻碍了左背阔肌部的肌肉的生长。由于这些固有的背肌群的活动平衡差,因此由腹部周围的肌肉来调整、修正这些背肌群的平衡的异常,这样就造成回旋活动的力被大大削弱,阻碍了更高效率的躯干回旋活动。除此之外,还必须说明的一点是反射反应中的一种颈反射的影响也有很大关系。颈反射主要的动作是进行紧张性颈反射这种活动,即调整四肢的肌肉的紧张程度保持姿势。如果大致划分的话有两种颈反射活动。第一种是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其反射活动如下:如果颈部屈曲,则作为其运动性反应在上肢屈肌的紧张增大,而在下肢部表现为伸肌紧张的增大,如果伸展颈部,则作为其运动性反应,在上肢伸肌紧张增大,在下肢部屈肌紧张增大。这种活动例如有在相扑及举重等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动作,即拿着重物站起时用力地抬起下巴,使颈部的屈曲活动增大,下肢部中的伸肌活动增大的动作。此外,还有从在棒球等的防守中到达位置的选手的身上所经常看到的动作,即利用颈部的伸展活动,使下肢部的屈肌的活动增强,以便在一个低的体势下形成位置的动作。第二种是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相对躯干,在垂直面方向产生的回旋活动,在其活动中与承受很大负荷的动作有很大关系,这在棒球及网球等运动中可以看到。如果头部向一侧方向回旋,该反射活动是下巴侧上下肢的伸肌的肌肉紧张增大,头侧的肌肉紧张增大的活动。当然上述这两种颈反射对前文所述的肌肉的身体的左右非对称性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此外,它们的作用是在作棒球的击球或投球动作等时提高其活动效率而进行的反射活动。利用这些各种各样的反射活动,运动的完成质量更高,但这些反射活动由于利手及利脚等的影响,使肌肉发达不平衡,发生畸变也是事实。
为此,设在左背阔肌部的刺激部10a在修正以活动过度的右背阔肌部和左斜方肌部为中心活动不均衡的整个左背部上是重要的一点。它的一个作用是,在以骨盆为中心的平衡中修正右肩下榻的姿势,该右肩下榻的原因是,由于右背阔肌部的活动在右利手的情况下强而且高度发达,由其肌肉的活动所产生的向后拉的作用导致形成右肩下塌的姿势。此外,还可以修正左上背部(斜方肌周边)的过度的运动活动。但是,仅仅依靠设在左背阔肌部的刺激部10a是难以修正整个左背部的,需要和设在左竖脊肌部中央部和左大菱形肌部的刺激部10a以及设在左竖脊肌部最下部的刺激部10a的连动和辅助。由此能够形成以腰部分为中心的左右对称、并且运动重心稳定的轴线。但是,这种不均衡的肌肉活动也有有利的一面。这就是,由于背阔肌这一强固的骨盆部使支持肌的发达程度弱,在支持运动自由度三度这样自由度高的球关节肩关节时其能力低,由此使左肩关节内部的内肌肉(棘上肌、棘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发达程度高。另一方面,右利手时,右肩关节的内肌肉的发达程度的情况是形成其外围的肌群的肌肉发达程度高,因此其活动和肌肉的促通受到阻碍。为此就必须利用设在右棘上肌部和右棘下肌部的刺激部10a提高肩关节自身的支持性。此外,由于这些右内肌肉的发达程度弱,右肩关节的可动性受到显著的可动范围限制,因此这也可以通过上述两点的点刺激,使肩关节的柔软性得到提高和改善。
此外,由整个右背部的肌肉活动强引起的右肩被稍拉向后方的姿势偏移通过右胸大肌的点刺激输入,利用该胸大肌的一个活动即,将肩拉向前方的动作,在身体的前后对称下,将肩关节导向效率高的位置。此外,在左肩胛骨,必须将由斜方肌及胸小肌等的肌肉紧张引起的肩胛骨本身在上方的位置固定转变成向下方外方向。为此通过设在左前锯肌的刺激部10a,利用该肌肉的作用即使肩胛骨外转,来进行改善。此外,由于右利时的颈部的活动具有脸容易向右,难以向左的特性,因此利用设在右胸锁乳突肌部的刺激部10a实施改善。利用上述这些刺激输入方法,能够使躯干部稳定,回旋流畅。
此外,不擅长运动者的上半身、特别是自由上肢带的运动表现中,在上臂部,由于其不完全的运动学习能力的影响,作为屈肌的上臂二头肌的活动与上臂三头肌相比是优势位的。
人刚降生时处于身体及四肢重叠的状态。如果对这一现象作一个简单的描述的话就是,各可作回旋动作及屈曲动作的关节基本上都是旋内位,进行内转。人利用在身体生长的过程中所掌握的运动能力使力的流向向外方向改变。
但是,对不擅长运动者及日本人而言,成长过程中运动能力的发展由于受到了高度发达而且便利的人类文明的影响,阻碍了运动能力的开发和发达,表现为其成长过程并没有按照一个完全正确的程序一步步完善。也就是说,由于相比旋外位更倾向于旋内位,相比外转位更倾向于内转位,各关节部的运动表现突出表现为向内的封闭的运动表现。(过前扭状态)另一方面,擅长运动者其各关节的可动区域和运动表现力大,并且转向外方向。(正常关节可动状态)
与不擅长运动者相比,擅长运动者的多关节肌和单关节肌、伸肌和屈肌各自所起的作用都可以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不擅长运动者的肌肉活动的大部分被消耗在姿势的控制上。由此,运动时肌肉会产生不必要的紧张和力的表现。此外,不擅长运动者的运动表现为,在上半身是屈曲肌优势位的活动,在下半身伸展肌的活动是优势位。(颈反射等的影响等)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即不仅运动中的身体平衡还没有完全掌握,而且在关节本身也只形成不完全的运动形态。由于这些理由及运动方向的差异,擅长运动者的运动表现比其他人有力且稳定性高。
因此,利用点状刺激将上臂三头肌的肌肉活动导向优势位。此外,在前臂部也表现出同样的运动表现能力的拙劣。因此,在前臂部多采取屈曲、旋内位,必须对此利用对前臂部的腕伸肌和旋外性肌的点状刺激来进行运动轴的矫正。此外,如上所述,前臂关节部的肌肉活动屈曲和旋内是优势位的,因此对伸肌和旋外肌实施上述点状刺激。根据上述理由,对各个活动肌肉分别实施状刺激10a。
除了以上所述的内容之外,同时还必须理解在击球及投球动作中所见的更高度的运动表现。这就是角动量的相抵。简单地说,该动作就是在步行中迈出右脚时上半身所能采取的姿势,即将左手向前伸出的动作。此外,还有其相反侧的脚即左脚被撤向后方,与此相应,将右手拉向后方的动作。在形成正确的躯干的旋转运动上,包含该上半身和下半身旋转的平衡运动正是最重要的要素。这种动作尤其在投球时特别常见,是在右利的情况下高高抡起的右手与作下降动作的左手的关系(力的互相作用使角动量相互抵消,由此构筑平衡及加快旋转速度),右脚踢出的同时,左脚起制动器的作用,由该急剧的运动方向的变化在下半身产生旋转的力,将其传递到上半身,表现出更高速度性能,因此从该动作也可以理解以上所说的。通过协调这种复合的关节的回旋及屈曲伸展活动,人能够表现出更复杂而且更高的运动技术,同时这是必须的。
但是,和下肢自由带不同,上肢自由上肢带的肌肉活动由于进行脑的结构上左右对称的肌肉活动,因此和其他部位不同,需要有左右对称性。但是,上述专门使用一侧的肢部的运动(例如网球及棒球等)并不受此限制,为了将这些单侧的活动更高效化,通过对右上臂三头肌内外侧头部实施刺激部10a的刺激,形成更流畅的肘关节部的伸展能力。此外,为了使该运动更流畅地进行,需要相反侧的上肢体左上臂部的角动量的相抵。为此,利用设在左上臂二头肌部的刺激部10a,提高肘部的屈曲能力。利用这些和右上臂部的非对称的角动量和活动,能够进行更流畅的躯干回旋能力,能够显示出速度提高和其运动动作所必需的肌肉力量。此外,两前臂部也受到上述的上臂部和躯干部的影响。为此,利用设在右旋外肌部的刺激部10a提高右前臂部的旋外力,同时采用刺激部10a刺激右桡侧腕长短伸肌部,辅助、增强右上臂三头肌的动作。为了增强右桡侧腕屈肌部的动作,将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身上常见的容易偏向尺屈侧的活动导向桡屈侧,能够使爆发力弱的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实现强有力的手腕子的屈伸运动和前臂部的回旋活动。通过该刺激输入的诱导,能够改善投球时或网球等的击球时所发生的肘部的障碍(棒球肘及网球肘)。此外,左前臂部也必须实现和上述同样的改善,这是和右前臂部的活动在角动量的抵消上相反的活动,利用设在左尺侧腕伸肌部和左尺侧腕屈肌部的刺激部10a,实现和上述右侧的前臂部相反的改善。通过对两上肢的左右非对称的刺激输入,实现自由上肢体的角动量的抵消,能够实现目标即躯干部的回旋能力的提高。此外,再补充一点,由这种肌肉活动所获得的躯干的稳定,在下肢自由带更明显。这是因为,由于在下肢部的肌肉活动采取和上肢完全颠倒的相反的肌肉活动表现,因此对左右非对称的肌肉的诱导特别有效。
-面刺激的服装(左右不对称)-
图56是右利手用的紧身裤119,在对应右臀中小肌部、左臀大肌部、右大腿二头肌部、左半腱肌半膜肌部、右腓肠肌内侧部、左腓肠肌外侧部、右大腿筋膜张肌部、右大腿四头肌大腿直肌部、左缝匠肌部、右前胫骨肌部的各自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a。该紧身裤119使用将粗78dtex/48f的尼龙线并丝而成的线和在粗44dtex的聚氨酯弹性线的外围单包覆粗56dtex/48f的尼龙线所得的线,采用平编(平针编织)织成。此外,面刺激部10a以粗78dtex/36f聚酯线为吊线采用添纱编织制成。使紧身裤2a的缝合部分(图略)尽可能位于肌裂孔。
该紧身裤119是利用面状的刺激输入提高肌肉的调节和灵巧性的服装。右利手的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所采取的身体的轴的显著特征是,从前额面看,一般采取右颚往上左颚往下,左肩往上右肩往下,右骨盆往上左骨盆往下的姿势轴。此外,如果从矢状面看,则多为腹直肌下部略向下的整个腹部略向前张开,并且骨盆前倾,以腹部部分为中心,<字型的运动姿势,而且为了使这种前倾姿势稳定,股关节向内旋位转变,导致整个身体前倾,受此影响,形成了以上述的固有反射为中心的运动形态。为了改善该运动姿势轴,需要形成在以脉冲反射为中心的运动中所见的股关节部的活动。为此,针对在右利手的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中所见的固有反射时发生的左臀大肌部的活动显著,右臀中小肌部的活动显著这一情况着手,首先必需通过对左臀大肌部输入面状的刺激,抑制该肌肉的紧张,促使缓和由于肌肉活动过强所产生的负作用,因为如果肌肉活动过强则由于该左臀大肌的动作左骨盆被向前方推出,在骨盆部产生扭曲。此外,为了抑制右臀中小肌部的肌肉紧张,该右臀中小肌部平常通过外转的作用支持容易随着右肩部的下降向右倾斜的躯干部,通过由面刺激部10a对右臀中小肌部实施抑制,将右骨盆部向躯干运动轴的中心改善,该右骨盆部由于受到上述对左臀大肌部的面状的刺激输入的影响,发生变位,强烈地向左侧往上右侧往下转变。由此右臀中小肌部的外转的作用受到抑制,并且这时所产生的力移向左侧即相反侧的臀中小肌部。此外,利用对在股关节周围活动的两种重要的肌肉(右臀中小肌部和左臀大肌部)的面状刺激输入效果,使躯干的稳定性以及这些肌群的灵巧性得到提高,能够起到易于进行调节的改善效果。此外,就其它的肌群而言,例如在下半身中,股关节部的形状是球关节,其自由度保持着三度的高自由度,因此该关节部的肌肉的协调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在优势位进行着较强活动的肌群的影响(例如,以股关节周围部的臀大中小肌部和髂腰肌部、大腿直肌部和缝匠肌部、大腿筋膜张肌部等肌肉为代表的股关节的屈曲伸展、外转内转、外旋内旋等关节活动就是由和上述肌肉的各种协调活动控制的。),只有局部一小部分肌肉的高强度活动会损害股关节部等球关节的流畅的旋转和回旋运动功能。因此,必须通过实现进行过度的肌肉活动的肌群的放松和抑制,形成更灵活且更高效的关节活动。这时,右臀中小肌部和左臀大肌部、右大腿二头肌部和左半腱肌半膜肌部、右大腿筋膜张肌部、右大腿四头肌大腿直肌部、左缝匠肌部的肌肉活动与表现其它的股关节部的运动的肌群相比,该肌肉活动显著,因此必须对此进行有意识的调节,以改善这种容易不均衡的作用。为此,在对应各肌群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a就非常重要。在右股关节部,臀肌部的肌肉活动中,臀中小肌部的肌肉活动较臀大肌部显著,由此右股关节部的流畅的旋转和回旋运动受到阻碍。因此设在右臀中小肌部的面刺激部10a担负着抑制、调节该右臀中小肌部的活动的作用。由此,将右股关节部的股关节的伸展和外旋能力向正方向改变。此外,左股关节部中臀大肌部的肌肉活动明显强于左臀中小肌部的活动,这也阻碍了左股关节部的流畅的旋转和回旋运动。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必须沿和右臀大肌部正对的刺激输入方向实施刺激(对左臀大肌输入面状的刺激)。由此,通过缓和左股关节部的肌肉紧张,调节、减少向左右的摇动性,使左股关节部的运动轴稳定,并且灵活,实现其运动能力的高效化。此外,这里必须还要对受到此前是非活动性的肌群(左股关节部时为臀中小肌,右股关节部时为臀大肌部)的影响的肌肉(由于是非活动的,因此要表现运动则必须进行较强的动作覆盖和跟踪的肌群)右大腿二头肌部和左半腱肌半膜肌部的肌肉活动进行控制调节。为此,需要在对应各肌群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a。
此外,要进行右股关节部的灵活的关节活动还必须控制调节股关节前面部和侧面部的肌肉。在右大腿前面和外侧面对具有和作为股关节伸展肌的臀大肌部的拮抗作用的大腿筋膜张肌部和大腿四头肌大腿直肌部的面状刺激,促使右股关节部的各肌肉的肌肉紧张缓和,支持该作为拮抗肌的各肌肉增强运动活动,由此可发挥很高的股关节部的运动调节力,实现更安全高效的运动性能。此外,要进行左股关节部的灵活的关节活动还必须控制调节股关节前面部和内侧面部的肌肉。具有和承担股关节部的屈曲及外转、特别是内旋的作用的左大腿筋膜张肌部的拮抗作用的左缝匠肌部的面状刺激,促使左股关节部的该肌肉的肌肉紧张缓和,支持该作为拮抗肌的各肌肉增强运动活动,这也可发挥很高的股关节部的运动调节力,和前述右股关节部一样,可实现高运动性能。
此外,还必须对受到上述的关节和大腿部的肌肉的较强作用的其以下的关节(包括足关节和足指关节部)和小腿部的肌肉进行抑制、调节。为此,在小腿部前面部,通过利用设在右前胫骨肌部的面刺激部10a抑制在右足关节部发生的强的内反作用,来对其进行修正。此外,虽然与其它下肢肌部(以大腿部前后面为代表的肌群)相比,小腿部的肌肉量明显较少,但小腿部在运动中的使用频度和其作用力却反而高,是易产生紧张及损伤的部分。因此,需要调节在这些小腿的肌群、特别是右腓肠肌内侧部和左腓肠肌外侧部所产生的过度的力,必须利用对应各肌肉部分(右腓肠肌内侧部和左腓肠肌外侧部)而设置的面刺激部10a使肌肉的紧张缓和,由此控制这些肌肉的活动,并且使其稳定。
这里作一些补充说明,必须考虑到如下的情况,由肌肉力量的产生所产生的力,不仅仅是作用力,同时还产生反作用力,即从受到所产生的力的部位反馈回来的力。也就是说,在与股关节部的各个运动方向(在左股关节部为伸展内转外旋,在右股关节部为屈曲外转内旋)相反的方向上产生包括三维的扭曲的反作用力。伴有该扭曲的运动活动,使各个关节部所承受的负担进一步增大,成为受伤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必须尽可能地进行排除控制限制。因此,如果以如上所述为例,在膝关节部,还必须考虑和比其上位的关节股关节部的回旋的运动活动。此外,由于足关节部的运动活动也受到上位部的关节膝和股关节的影响,因此同样必须考虑比其上位的关节的协调性,为此需要如上所述的左右不对称并且考虑到了其运动活动轴方向的支持补正。此外,由面状刺激实现的肌肉的抑制状态,必须将以脉冲反射为中心的运动形态作为其基础,因此,例如在构成大腿四头肌的大腿下部三阔肌和大腿直肌,特别需要抑制其多关节肌的作用的一部分即大腿直肌的股关节屈曲功能。因为如果不对构成大腿四头肌的一部分的肌肉大腿直肌部在股关节的多关节性的屈曲的活动进行抑制,则在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身上所看到的成为肌肉活动的中心的股关节部的屈曲活动变得显著,阻碍流畅的股关节的伸展活动。
图57是右利手用的全身套装(full suits)120,它可以用于在上肢进行左右非对称的动作的运动,如网球、排球、冰球、棒球等,在对应左斜方肌上部、右背阔肌部、右臀中小肌部、左臀大肌部、右大腿二头肌部、左半腱肌半膜肌部、右腓肠肌内侧部、左腓肠肌外侧部、左胸小肌部、腹直肌上部、右前锯肌部、右大腿筋膜张肌部、右大腿四头肌大腿直肌部、左缝匠肌部、右前胫骨肌部、右上臂二头肌部、左上臂三头肌部、右圆旋内肌部、右尺侧腕屈肌部、左旋外肌部、左桡侧腕屈肌部的各自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a。该套装(full suits)120使用将粗78dtex/48f的尼龙线并丝而成的线和在粗44dtex的聚氨酯弹性线的外围单包覆粗56dtex/48f的尼龙线所得的线,采用平编(平针编织)织成。此外,面刺激部10a以粗78dtex/36f聚酯线为吊线采用添纱编织制成。套装(full suits)120的缝合部分(图略)采用平缝,避免刺激皮肤,并且尽可能使其位于肌裂孔。
该套装(full suits)120是利用面状的刺激输入提高肌肉的调节和灵巧性的服装。通过由设在腹直肌上部中央的面刺激部10a抑制在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身上所看到的腹直肌上部的过度的肌肉活动,使整个腹直肌部的肌肉活动均一化,均等地承担腹腔内的内压,由此使整个腹直肌部作为支持的拮抗肌状态发挥作用,使进行与之相应的活动的胸椎下部和腰椎部、骶椎部周边的肌群增强作为促通活动的主动肌的活动,从而促进这些关节的流畅的动作。这是利用了如下的作用,即,使处于拮抗一方的肌肉受到抑制而松弛,使其发挥作为支持肌的作用,而和其作用相反的肌肉的活动受其影响被促通,承担主动的活动。受到在该脊椎下部的作用和促通,两臀大肌部也会被促通(因为受到前者的活动的作用,负责脊椎部的伸展的臀大肌也将进行被动的活动),但由于右利手的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本身其左臀大肌部的活动强,因此利用面刺激部10a的刺激,对其进行改质改善,使其受到抑制,易于调节(如果肌肉活动过强,则左骨盆因臀肌的活动而被推向前方,在骨盆部产生扭曲,因此必须抑制该活动)。此外,为了使躯干部的活动稳定,通过对活动过强的右背阔肌部设置面刺激部10a,修正由于受到上述肌肉力量的影响,容易倾向右侧,并且右肩往下的躯干部。此外,如果不抑制右臀中小肌部的肌肉紧张,该右臀中小肌部平常通过外转的作用支持容易随着右肩部的下降向右倾斜的躯干部,则该骨盆将会强烈地向左侧往上右侧往下转变。为此,由面刺激部10a对右臀中小肌部实施抑制。由此右臀中小肌部的外转的作用受到抑制,这时所产生的力移向左侧即相反侧的臀中小肌部。此外,在背部左侧,通过抑制较其左背阔肌部活动强的左斜方肌部的作用,能够将平常左肩往上右肩往下的姿势向左肩往下改善,并且增强灵活的左背阔肌部的活动。利用对该背部的两种肌肉(左斜方肌部和右背阔肌部)和在股关节外围活动的两种重要的肌肉(右臀中小肌部和左臀大肌部)的抑制效果,使躯干的稳定性和松弛性以及这些肌群的灵巧性得到提高,能够起到易于进行调节的改善效果。此外,就其它的肌群而言,例如在下半身中,股关节部的形状是球关节,其自由度保持着三度的高自由度,因此该关节部的肌肉的协调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在优势位进行着较强活动的肌群的影响(例如,以股关节周围部的臀大中小肌部和髂腰肌部、大腿直肌部和缝匠肌部、大腿筋膜张肌部等肌肉为代表的股关节的屈曲伸展、外转内转、外旋内旋等关节活动就是由和上述肌肉的各种协调活动控制的。),只有局部一小部分肌肉的高强度活动会损害股关节部等球关节的流畅的旋转和回旋运动功能。因此,必须通过实现进行过度的肌肉活动的肌群的放松和抑制,形成更灵活且更高效的关节活动。这时,右臀中小肌部和左臀大肌部、右大腿二头肌部和左半腱肌半膜肌部、右大腿筋膜张肌部、右大腿四头肌大腿直肌部、左缝匠肌部的肌肉活动与表现其它的股关节部的运动的肌群相比,该肌肉活动显著,因此必须对此进行有意识的调节,以改善这种容易不均衡的作用。为此,在对应各肌群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a就非常重要。在右股关节部,臀肌部的肌肉活动中,臀中小肌部的肌肉活动较臀大肌部显著,由此右股关节部的流畅的旋转和回旋运动受到阻碍。因此设在右臀中小肌部的面刺激部10a担负着抑制、调节该右臀中小肌部的活动的作用。由此,将右股关节部的股关节的伸展和外旋能力向正方向改变。此外,左股关节部中臀大肌部的肌肉活动明显强于左臀中小肌部的活动,这也阻碍了左股关节部的流畅的旋转和回旋运动。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必须沿和右臀大肌部正对的刺激输入方向实施刺激(对左臀大肌部输入面状的刺激)。由此,通过缓和左股关节部的肌肉紧张,调节、减少向左右的摇动性,使左股关节部的运动轴稳定,并且灵活,实现其运动能力的高效化。此外,这些股关节部后面的各肌群的活动还必须和前述的躯干部的活动进行协调地连动。此外,这里必须还要对受到此前是非活动性的肌群(左股关节部时为臀中小肌,右股关节部时为臀大肌部)的影响的肌肉(由于是非活动的,因此要表现运动则必须进行覆盖和跟踪的肌群)右大腿二头肌部和左半腱肌半膜肌部的肌肉活动进行控制调节。为此,需要在对应各肌群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a。
此外,要进行右股关节部的灵活的关节活动还必须控制调节股关节前面部和侧面部的肌肉。在右大腿前面和外侧面对具有和作为股关节伸展肌的臀大肌部的拮抗作用的大腿筋膜张肌部和大腿四头肌大腿直肌部的面状刺激,促使右股关节部的各肌肉的肌肉紧张缓和,支持该作为拮抗肌的各肌肉增强运动活动,由此可发挥很高的股关节部的运动调节力,实现更安全高效的运动性能。此外,要进行左股关节部的灵活的关节活动还必须控制调节股关节前面部和内侧面部的肌肉。具有和承担股关节部的屈曲及外转作用的左大腿筋膜张肌部的拮抗作用的左缝匠肌部的面状刺激,促使左股关节部的该肌肉的肌肉紧张缓和,支持该作为拮抗肌的各肌肉增强运动活动,这也可发挥很高的股关节部的运动调节力,和前述右股关节部一样,可实现高运动性能。
此外,还必须对受到上述的关节和大腿部的肌肉的较强作用的其以下的关节(包括足关节和足指关节部)和小腿部的肌肉进行抑制、调节。为此,在小腿部前面部,通过利用设在右前胫骨肌部的面刺激部10a抑制在右足关节部发生的强的内反作用,来对其进行修正。此外,虽然与其它下肢肌部(以大腿部前后面为代表的肌群)相比,小腿部的肌肉量明显较少,但小腿部在运动中的使用频度和其作用力却反而高,是易产生紧张及损伤的部分。因此,需要调节在这些小腿的肌群、特别是右腓肠肌内侧部和左腓肠肌外侧部所产生的过度的力,必须利用对应各肌肉部分(右腓肠肌内侧部和左腓肠肌外侧部)而设置的面刺激部10a使肌肉的紧张缓和,由此控制这些肌肉的活动,并且使其稳定。
这里作一些补充说明,必须考虑到如下的情况,由肌肉力量的产生所产生的力,不仅仅是作用力,同时还产生反作用力,即从受到所产生的力的部位反馈回来的力。也就是说,在与股关节部的各个运动方向(在左股关节部为伸展内转外旋,在右股关节部为屈曲外转内旋)相反的方向上产生包括三维的扭曲的反作用力。伴有该扭曲的运动活动,使各个关节部所承受的负担进一步增大,成为受伤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必须尽可能地进行排除控制限制。因此,如果以如上所述为例,在膝关节部,还必须考虑和比其上位的关节股关节部的回旋的运动活动。此外,由于足关节部的运动活动也受到上位部的关节膝和股关节的影响,因此同样必须考虑比其上位的关节的协调性,为此需要如上所述的左右不对称并且考虑到了其运动活动轴方向的支持补正。此外,由面状刺激实现的肌肉的抑制状态,必须将以脉冲反射为中心的运动形态作为其基础,因此,例如在构成大腿四头肌的大腿下部三阔肌和大腿直肌,特别需要抑制其多关节肌的作用的一部分即大腿直肌的股关节屈曲功能。因为如果不对构成大腿四头肌的一部分的肌肉大腿直肌部在股关节的多关节性的屈曲的活动进行抑制,则在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身上所看到的成为肌肉活动的中心的股关节部的屈曲活动变得显著,阻碍流畅的股关节的伸展活动。
上述是针对以脉冲反射为中心的下半身部分的调整所做的说明,但是,如果考虑在运动时将脉冲反射作为身体的运动基底面,则还必须调整与和下半身正对的上半身的协调的活动。为此,如前所述,需要特别重点抑制的肌肉活动是前述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的腹肌上部和斜方肌部的过度的肌肉紧张。因此,上半身必须采取以缓和这些肌肉紧张为中心同时考虑到和下半身的协调活动的促通方法。
左侧背部,在右利手的情况下,也是利手的相反侧,是肌肉的发达程度和促通特别差的部位。此外,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由于其斜方肌的活动明显强,因此形成以该肌肉为中心的运动形态。所以,将左背侧部分为上背部(斜方肌周边)和下背部(背阔肌周边)时,与上背部相比下背部难以有效地表现运动,这个要因阻碍了左背阔肌部的肌肉的生长。
但是,这种不均衡的肌肉活动也有有利的一面。这就是,由于背阔肌这一强固的骨盆部使支持肌的发达程度弱,在支持运动自由度三度这样自由度高的球关节肩关节时其能力低,由此使左肩关节内部的内肌群(棘上肌、棘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发达程度高。另一方面,右利手时,右肩关节的内肌群的发达程度的情况是形成其外围的肌群的肌肉发达程度高,因此其活动和肌肉的促通·连动性受到阻碍。此外,由于这些右内肌群的发达程度弱,右肩关节的可动性受到显著的可动范围限制,因此这也可以通过上述面状的刺激输入,对外肌群进行抑制和调节,使肩关节的柔软性得到提高,利用该柔软性的提高将右内肌群导向促通状态,使其活动得到改善。但是,由于右内肌群的活动随之变强,与左背部相比,右背部的肌肉活动更处于优势位,因此如前所述,需要利用设在对应右背阔肌部和右前锯肌部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的面刺激部10a,加以调整。此外,除了该肌肉以外,对活动过度的左斜方肌部也同样必需用面刺激部10a实施刺激。
正如上述所说明的,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的斜方肌部的肌肉活动状况显著较强。由于左斜方肌部的肌肉的活动强于左侧背阔肌部,因此如上所述实施抑制,但还必须对左胸小肌部利用设在对应其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的面刺激部10b实施刺激,将左肩部向后下方修正,因为该左胸小肌部的活动起到对上述左斜方肌部的肌肉的辅助作用(通过将肩胛骨向前上方提拉的作用,左肩部向前上方变位。)。由此,能够在修正如上所述的将肩胛骨拉向前上方这一左胸小肌部的肌肉活动的同时,将以肩关节为中心的自由上肢体和上肢躯干部的非协调的活动修正为协调的活动,造成上述非协调的活动的原因是:上述肌肉的紧张使肩胛骨相对躯干部作固定地活动,限制了上肢的运动。此外,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在比赛等中体验到的精神性紧张条件下,斜方肌部的肌肉活动和紧张显著增强,由此动作变得僵硬,或由于对整个肩部的呼吸肌的动作也具有限制性,使呼吸变得急促,以及由上述症状造成“肿胀”,这都能够通过缓和该症状而消除,由于这一附带的效果,从而能够将产生紧张状况下的运动转变成更灵活的运动。
此外,不擅长运动者的上半身、特别是自由上肢带的运动表现中,在上臂部,由于其不完全的运动学习能力的影响,作为多关节屈肌的右上臂二头肌的活动与右上臂三头肌相比是优势位的。
人刚降生时处于身体及四肢重叠的状态。如果对这一现象作一个简单的描述的话就是,各可作回旋动作及屈曲动作的关节基本上都是旋内位,进行内转。人利用在身体生长的过程中所掌握的运动能力使力的流向向外方向改变。
但是,对不擅长运动者及日本人而言,成长过程中运动能力的发展由于受到了高度发达而且便利的人类文明的影响,阻碍了运动能力的开发和发达,表现为其成长过程并没有按照一个完全正确的程序一步步完善。也就是说,由于相比旋外位更倾向于旋内位,相比外转位更倾向于内转位,各关节部的运动表现突出表现为向内的封闭的运动表现。另一方面,擅长运动者其各关节的可动区域和运动表现力大,并且转向外方向。
与不擅长运动者相比,擅长运动者的多关节肌和单关节肌、伸肌和屈肌各自所起的作用都可以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不擅长运动者的肌肉活动的大部分被消耗在姿势的控制上。由此,运动时肌肉会产生不必要的紧张和力的表现。此外,不擅长运动者的运动表现为,在上半身是屈曲肌优势位的活动(特别是右侧的前面屈肌活动显著),在下半身伸展肌的活动(特别是右侧的前面伸肌活动显著)是优势位。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即不仅运动中的身体平衡还没有完全掌握,而且在关节本身也只形成不完全的运动形态。由于这些理由及运动方向的差异,擅长运动者的运动表现比其他人有力且稳定性高。
因此,必须通过设在右上臂二头肌部的面刺激部10a,抑制或控制该右上臂二头肌部的活动。
此外,在右前臂部也表现出同样的运动表现能力的拙劣。因此,在右前臂部多采取屈曲、旋内位,必须对此利用对右前臂部的旋内肌及屈曲肌输入面状刺激以抑制和控制肌肉活动。根据上述理由,对各个活动肌肉分别输入面状刺激。
和下肢自由带不同,上肢自由上肢带的肌肉活动由于进行脑的结构上左右对称的肌肉活动,因此和其他部位不同,需要有左右对称性。但是,专门使用一侧的肢部的运动(例如网球及棒球等)并不受此限制,此外,考虑到和右自由上肢带的角动量的相抵,在左自由上肢带需要进行和对右上臂部及右前臂部的面状刺激输入完全相反的面状刺激输入。为此,利用输入面状刺激对左上臂三头肌和左前臂部的旋外肌及伸展肌进行抑制、调节。再补充一点,由于在两下肢自由带的肌肉活动采取和上肢完全颠倒的相反的肌肉活动表现(右脚向前迈出时,左脚后撤的动作同时发生的肌肉活动),因此对左右非对称的肌肉的诱导特别有效。图58是右利手用的棒球衫120,在对应左斜方肌上部、左胸锁乳突肌部、右背阔肌部、左胸小肌部、腹直肌上部、右前锯肌部、右上臂二头肌部、左上臂三头肌部、右圆旋内肌部、右尺侧腕屈肌部、左旋外肌、右桡侧腕屈肌部的各自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10a。该棒球衫120使用将粗78dtex/48f的尼龙线并丝而成的线和在粗44dtex的聚氨酯弹性线的外围单包覆粗56dtex/48f的尼龙线所得的线,采用平编(平针编织)织成。此外,面刺激部10a以粗78dtex/36f聚酯线为吊线采用添纱编织制成。制衣时,使棒球衫120的缝合部分(图略)不位于肌面侧而位于表面侧,并且尽可能位于肌裂孔。
该棒球衫120是利用面状的刺激输入提高肌肉的调节性和灵巧性的服装。作为制造棒球衫120所必需的要素之一,能够使各关节的回旋运动流畅地进行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躯干的回旋运动是围绕躯干轴的的旋转运动(转腰转头等),回旋的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类似普通的门那样将左右侧中的任一侧固定进行转动的,用某一侧的脚转动的下半身中心的轴运动;另一种是,类似旋转门之类的以背骨(身体中的躯干部的中心)为中心的左右对称的旋转运动。后一种,股关节所承受的载荷近似左右对称,不象前一种是仅单侧的、并且使用依靠下半身的轴的运动,均等地使用以轴(背骨)为中心的整个身体的左右部分,因此摇晃性少,并且能够形成最小的旋转的轴,同时还能够表现出更高的速度性。上述两种运动形态从日本人(不擅长运动者)和中南美人及擅长运动者击球动作的形态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前一种的击球员所做的动作是,双脚正面朝向自己的球,右击球时,将身体的左侧作为运动的支撑面,旋转的轴由该部分支撑面固定,由此来表现出旋转运动,与此相对,并进运动这一类即后一种的击球员所具有的表现方法是,从身体的中心开始旋转,就宛如高速旋转的陀螺一样具有确立的支持轴,利用各种动作击球。这两种形态的优劣正如在棒球中所看到的,能够表现出持续长距离且稳定的击球多为后一种,此外从外国人(特别是中南美人)的长距离击球的飞行距离来看,也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它们的优劣。但是,这种看似简单的左右对称的肌肉活动很显然也会受到利手(右利手、左利手等)等的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日本人并且是右利手的情况下,其左侧背部,也是利手的相反侧,是肌肉的发达程度和促通特别差的部位。此外,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由于其斜方肌的活动明显强,因此形成以该肌肉为中心的运动形态。所以,将左背侧部分为上背部(斜方肌周边)和下背部(背阔肌周边)时,与上背部相比下背部难以有效地表现运动,这个要因阻碍了左背阔肌部的肌肉的生长。由于这些固有的背肌群的活动平衡差,因此由腹部周围的肌肉来调整、修正这些背肌群的平衡的异常,这样就造成回旋活动的力被大大削弱,阻碍了更高效率的躯干回旋活动。除此之外,还必须说明的一点是反射反应中的一种颈反射的影响也有很大关系。颈反射主要的动作是进行紧张性颈反射这种活动,即调整四肢的肌肉的紧张程度保持姿势。如果大致划分的话有两种颈反射活动。第一种是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其反射活动如下:如果颈部屈曲,则作为其运动性反应在上肢屈肌的紧张增大,而在下肢部表现为伸肌紧张的增大,如果伸展颈部,则作为其运动性反应,在上肢伸肌紧张增大,在下肢部屈肌紧张增大。这种活动例如有在相扑及举重等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动作,即拿着重物站起时用力地抬起下巴,使颈部的屈曲活动增大,下肢部中的伸肌活动增大的动作。此外,还有从在棒球等的防守中到达位置的选手的身上所经常看到的动作,即利用颈部的伸展活动,使下肢部的屈肌的活动增强,以便在一个低的体势下形成位置的动作。第二种是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相对躯干,在垂直面方向产生的回旋活动,在其活动中与承受很大负荷的动作有很大关系,这在棒球及网球等运动中可以看到。如果头部向一侧方向回旋,该反射活动是下巴侧上下肢的伸肌的肌肉紧张增大,头侧的肌肉紧张增大的活动。当然上述这两种颈反射对前文所述的肌肉的身体的左右非对称性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此外,它们的作用是在作棒球的击球或投球动作等时提高其活动效率而进行的反射活动。利用这些各种各样的反射活动,运动的完成质量更高,但这些反射活动由于利手及利脚等的影响,使肌肉发达不平衡,发生畸变也是事实。
因此,设在右背阔肌部的面刺激部10a修正、抑制活动过度的右背阔肌部,同时在左侧左斜方肌部成为活动的中心,这些是修正整个不均衡的背部上的重要一点。通过在右背阔肌部设置面状刺激输入,使该部位的肌肉紧张缓和,在以骨盆为中心的平衡中(基于脉冲反射)将右肩下榻的姿势向左肩略往下的中间位的姿势修正(使两肩部成为相同高度),该右肩下榻的原因是,由于右背阔肌部的活动在右利手的情况下强而且高度发达,由其肌肉的过强活动所产生的向后拉的作用导致形成右肩下塌的姿势。此外,针对平时左肩容易往上的左背部的姿势(由于右背阔肌部的活动和左斜方肌部的活动强所引起的典型的姿势),利用设在左斜方肌部的面刺激部10a,在上述右背阔肌的紧张缓和的同时输入面状刺激,使左斜方肌部的紧张缓和,促通具有和该肌肉拮抗的作用的左背阔肌部的肌肉活动(这是基于下述理论,即对起拮抗作用的肌肉,通过抑制其肌肉活动,就能够实现处于主动方的肌肉的促通)。由此能够形成以腰部分为中心的左右对称、并且运动重心稳定的轴线。但是,这种不均衡的肌肉活动也有有利的一面。这就是,由于在左肩关节部背阔肌这一强固的骨盆部使支持肌的发达程度弱,在支持运动自由度三度这样自由度高的球关节肩关节时其能力低,由此使左肩关节内部的内肌肉(棘上肌、棘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发达程度高。另一方面,右利手时,右肩关节的内肌肉的发达程度的情况是形成其外围的肌群的肌肉发达程度高,因此其肌肉的促通和活动受到阻碍。为此,利用设在右背阔肌部的面刺激部10a抑制由背阔肌部的肌肉紧张引起的肩关节自身的支持性,由此所产生的二次效果是使支持力向右内肌转移。此外,由于这些右内肌肉的发达程度弱,右肩关节的可动性受到显著的可动范围限制,因此这也可以通过上述两点的面状刺激,使肩关节周边的外肌部的肌肉紧张得到缓和,从而改善和提高柔软性。
正如上述所说明的,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的斜方肌部的肌肉活动状况显著较强。此外,左背部的斜方肌部的活动特别大,必须对作为该肌肉的辅助作用肌活动的左胸小肌部由设在对应其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的面刺激部10a实施刺激。由此,能够将以肩关节为中心的自由上肢体和上肢躯干部的非协调的活动调整为协调的活动,造成上述非协调的活动的原因就是:将左肩胛骨拉向前上方这一左胸小肌部的肌肉活动使左肩胛骨相对躯干部作固定地活动,由此限制了上肢的运动。此外,日本人和不擅长运动者,在比赛等中体验到的精神性紧张条件下,斜方肌的肌肉活动和紧张显著增强,由此动作变得僵硬,或由于对整个肩部的呼吸肌的动作也具有限制性,使呼吸变得急促,以及由上述症状造成“肿胀”,这都能够通过缓和该症状而消除,从而能够将紧张状况下的运动转变成更灵活的运动。此外,在上述身体后面部的肌群的调整同时,还需要调整身体前面部的肌群。首先,利用设在左胸小肌部的面刺激部10a,抑制胸小肌部的一个活动即,将肩胛骨拉向前上方,辅助斜方肌的活动,使其增强的活动,从而能够更容易地实施左斜方肌上部的抑制。此外,由整个右背部的肌肉活动强引起的右肩被稍拉向后方的姿势偏移通过对右前锯肌的面状刺激输入,抑制该前锯肌的一个作用即肩胛骨的外转作用,使肩容易向前上方方向活动,将肩关节导向身体的前后对称、且效率高的位置。由于该作用缓和了由右背阔肌等的活动显著所引起的右肩胛骨部的固定状态,也使它们的作用得到改善。
此外,由于右利时的颈部的活动具有脸容易向右,难以向左的特性,因此利用设在左胸锁乳突肌部的面刺激部10a使肌肉紧张缓和,实现改善。利用上述这些刺激输入方法,能够使躯干部稳定,回旋流畅。
此外,不擅长运动者的上半身、特别是自由上肢带的运动表现中,在上臂部,由于其不完全的运动学习能力的影响,作为屈肌的上臂二头肌的活动与上臂三头肌相比是优势位的。
人刚降生时处于身体及四肢重叠的状态。如果对这一现象作一个简单的描述的话就是,各可作回旋动作及屈曲动作的关节基本上都是旋内位,进行内转。人利用在身体生长的过程中所掌握的运动能力使力的流向向外方向改变。
但是,对不擅长运动者及日本人而言,成长过程中运动能力的发展由于受到了高度发达而且便利的人类文明的影响,阻碍了运动能力的开发和发达,表现为其成长过程并没有按照一个完全正确的程序一步步完善。也就是说,由于相比旋外位更倾向于旋内位,相比外转位更倾向于内转位,各关节部的运动表现突出表现为向内的封闭的运动表现。(过前扭状态)另一方面,擅长运动者其各关节的可动区域和运动表现力大,并且转向外方向。(正常关节可动状态)
此外,与不擅长运动者相比,擅长运动者的多关节肌和单关节肌、伸肌和屈肌各自所起的作用都可以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不擅长运动者的肌肉活动的大部分被消耗在姿势的控制上。由此,运动时肌肉会产生不必要的紧张和力的表现。此外,不擅长运动者的运动表现为,在上半身是屈曲肌优势位的活动,在下半身伸展肌的活动是优势位。(颈反射等的影响等)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即不仅运动中的身体平衡还没有完全掌握,而且在关节本身也只形成不完全的运动形态。由于这些理由及运动方向的差异,擅长运动者的运动表现比其他人有力且稳定性高。
因此,必须利用对上臂二头肌实施面状刺激,抑制或控制其活动。
此外,在前臂部也表现出同样的运动表现能力的拙劣。因此,在前臂部多采取屈曲、旋内位,如上所述,前臂关节部的肌肉活动屈曲和旋内是优势位的,因此必须对屈曲肌及旋内肌实施面状刺激以抑制和控制肌肉活动。根据上述理由,对各个活动肌肉分别实施面状刺激10a。
除了以上所述的内容之外,同时还必须理解在击球及投球动作中所见的更高度的运动表现。这就是角动量的相抵。简单地说,该动作就是在步行中迈出右脚时上半身所能采取的姿势,即将左手向前伸出的动作。此外,还有其相反侧的脚即左脚被撤向后方,与此相应,将右手拉向后方的动作。在形成正确的躯干的旋转运动上,包含该上半身和下半身旋转的平衡运动正是最重要的要素。这种动作尤其在投球时特别常见,是在右利的情况下高高抡起的右手与作下降动作的左手的关系(力的互相作用使角动量相互抵消,由此构筑平衡及加快旋转速度),右脚踢出的同时,左脚起制动器的作用,由该急剧的运动方向的变化在下半身产生旋转的力,将其传递到上半身,表现出更高速度性能,因此从该动作也可以理解以上所说的。通过协调这种复合的关节的回旋及屈曲伸展活动,人能够表现出更复杂而且更高的运动技术,同时这是必须的。
但是,和下肢自由带不同,上肢自由上肢带的肌肉活动由于进行脑的结构上左右对称的肌肉活动,因此和其他部位不同,需要有左右对称性。但是,上述专门使用一侧的肢部的运动(例如网球及棒球等)并不受此限制,为了将这些单侧的活动更高效化,通过对右上臂二头肌部实施面刺激部10a的刺激,抑制、调节肘关节部的屈曲能力,形成更流畅的肘关节部的伸展能力。此外,为了使该运动更流畅地进行,需要相反侧的上肢体左上臂部的角动量的相抵。为此,利用设在上臂三头肌内外侧头部的面刺激部10a辅助肘部的屈曲能力。利用该和右上臂部的非对称的角动量和活动,能够进行更流畅的躯干回旋能力,能够实现速度的提高和其运动动作的稳定。此外,两前臂部也受到上述的上臂部和躯干部的影响。为此,为了更加增强右桡侧腕长短伸肌部的动作,抑制、调节活动过强的右尺侧腕伸肌部的肌肉活动。此外,通过抑制右尺侧腕伸肌部的动作,将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身上常见的容易偏向尺屈侧的活动导向桡屈侧,能够实现稳定的手腕子的屈伸运动和前臂部的回旋活动。通过该刺激输入的诱导,能够改善投球时或网球等的击球时所发生的肘部的障碍(棒球肘及网球肘)。此外,左前臂部也必须实现和上述同样的改善,这是和右前臂部的活动在角动量的抵消上相反的活动,利用设在左旋外肌的面刺激部10a和设在左桡侧腕屈肌部的面刺激部10a和设在左桡侧腕长短伸肌部的面刺激部10a,实现和上述右侧的前臂部相反的改善。通过对两上肢的左右非对称的刺激输入,实现自由上肢体的角动量的抵消,能够实现目标即躯干部的回旋能力的提高。此外,再补充一点,由这种肌肉活动所获得的躯干的稳定,在下肢自由带更明显。这是因为,由于在下肢部的肌肉活动采取和上肢完全颠倒的相反的肌肉活动表现,因此对左右非对称的肌肉的诱导特别有效。
此外,在躯干部前面,通过由设在腹直肌上部的面刺激部10a抑制在日本人及不擅长运动者身上所看到的腹直肌上部的过度的肌肉活动,使整个腹直肌部的肌肉活动均一化,均等地承担腹腔内的内压,由此使整个腹直肌部作为支持的拮抗肌状态发挥作用,使进行与之相应的活动的胸椎下部和腰椎部、骶椎部周边的肌群增强作为促通活动的主动肌的活动,从而促进这些关节的流畅的动作。这是利用了如下的作用,即,使处于拮抗一方的肌肉受到抑制而松弛,使其发挥作为支持肌的作用,而和其作用相反的肌肉的活动受其影响被促通,承担主动的活动。受到在该脊椎下部的作用和促通,两臀大肌部也会被促通。此外,为了使躯干部的活动稳定,通过对上述活动过强的右背阔肌部设置面刺激部10a,修正由于受到上述肌肉力量的影响,容易倾向右侧,并且右肩往下的躯干部。在背部左侧也如前所述,通过抑制较其左背阔肌部活动强的左斜方肌部的活动,能够将平常左肩易往上的姿势向左肩往下改善,并且增强灵活的左背阔肌部的活动。通过并用对该背部的两种肌肉(左斜方肌部和右背阔肌部)的抑制效果,使躯干的稳定性和松弛性以及这些肌群的灵巧性得到提高,能够起到易于进行调节的改善效果。
[整复装置和服装的效果]
如前所述,刺激后,如果是“肌肉纺垂体的感受性高的状态”,能够获得运动效率更高的活动。通过本发明的刺激输入,输入后,促进、增加肌肉的血液循环量,柔软性提高,肌肉的精巧性提高等,这些是2次发生的反射的现象的一部分。此外,这些不是由肌肉的松弛及支持所引发的现象,而是由肌肉运动量增加所产生的发热,以及运动肌的神经感受性提高、反射等引起的,而肌肉运动量的增加是肌肉活动的促进、促通的结果,与以往的各种具有支持性效果的装备的运动抑制性效果相比促通性效果具有更大的作用,是运动效率高的活动,对运动神经群的刺激比例及效果也向促通的活动方向变化,能够获得高身体平衡及身体支持力,最大程度地引出运动效果。
即,使用该整复装置1及服装10,能够实现设置有该整复装置1的位置及服装10的点刺激部10a的位置的肌肉的神经传递的促通,提高肌肉意识。此外,还能够抑制服装10的面刺激部10b的位置的肌肉的神经传递,使肌肉意识降低。因此,通过将该整复装置1及服装10应用于身体肌群中引起身体平衡崩溃的肌肉、或功能下降的肌肉、或需要发达·强化的肌肉,能够将身体调整为所希望的状态。
此外,由于该整复装置1及服装10不会使肌肉发生缩短性运动,而只是促通神经传递,所以日常生活中能够长期随身使用,并且还能够穿着或佩带着它进行运动。因此安装该整复装置1的位置及服装10的点刺激部10a的位置的肌肉的活动即使在平常没有意识的状态下也会被活跃化,并且服装10的面刺激部10b位置的肌肉的活动,即使在平常没有意识的状态下也会受到抑制,因此能够很容易地定型于由固有感觉所控制的运动(垂体外路系统)。
综上所述,整复装置和服装的目的就是,通过点状的刺激输入,对活动弛缓的肌群进行促通,促进其肌肉活动,同时对活动过强的肌群,利用面状的刺激输入,抑制、调节肌肉活动。利用进行上述输入后所产生的作用,实现理想的身体活动,引向效率高的状态(理想的姿势)。要实现该状态必须满足下述三个条件:(1)实现受到各关节(四肢部)的角动量影响的躯干平衡的有效化。(2)实现受到紧张性颈反射活动等影响的躯干平衡的有效化。(3)实现受到左右利手利脚等影响的躯干平衡的有效化。其相应的目的是,改善因关节及整个身体的僵硬(肌肉及腱的可动区域)变小的现象和无效的运动神经的促通状态。
-姿势的矫正-
对引起身体平衡崩溃的肌肉应用该整复装置1及服装10,能够在运动等中,在短时间内矫正成不会受伤的适合运动的理想的姿势,进行运动,因此能够发挥出优良的运动能力。
此外,对水蛇腰、O脚、X脚、及其它姿势,也能够通过对形成不正确姿势的原因的肌肉应用整复装置1及服装10,矫正为正确的姿势。
-功能的改善强化-
对功能下降的肌肉应用该整复装置1或服装10,能够提高该肌肉的功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患了由这种部分肌肉的功能下降引起的腰痛、肩膀酸疼、Q角异常、及其它功能降低引起的疾病,通过使用一段时间整复装置1,能够改善症状。
此外,如果在运动等中,应用该整复装置1或服装10进行锻炼,则能够对平常难以有意识的、难以施加负荷的部位的肌肉施加有效的负荷,从而可以进行有效的锻炼。这样,运动员就能够以不会受伤、理想的姿势进行有效的锻炼,而且在比赛中能够消除运动力的无用的消耗,获得优异的成绩。此外,随着躯干伸展机能的提高,紧张被缓和,躯干的柔软性及呼吸机能得到提高,因此在心理方面的能力提高,可以形成在比赛中能够发挥充分的能力的身体。
-形态的矫正-
在例如仅使特定的肌肉发达,以实现比例的改善的情况下,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该整复装置1或服装10,或应用该整复装置1或服装10进行积极的锻炼,能够促进该肌肉的发达,实现比例的改善。例如能够从骨骼和肌肉将水蛇腰、大屁股、粗大腿、粗腓等从根本上重新塑造成一个较好的形态。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只需穿在或带在身上和平常一样生活就能够有效地形成高身体平衡及身体支持力,从而能够防止受伤、矫正姿势、使身体匀称和提高运动能力。
-防止受伤-
利用这些功能的效果,也可以将老年人的恢复性的运动提高到更安全更有效的运动形态。例如,能够抑制膝关节变形症引起的膝部外反(罗圈腿)、脊柱变形症引起的前倾位(驼背)、提高脊柱的机能,减轻前倾姿势对前足部造成的负担,减轻外反母指等对足的损害。此外,由于跌倒等事故是由躯干的肌肉力量下降和平衡能力下降所引发的,因此能够减少受伤的概率。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能够获得高身体平衡及身体支持力,最大限度地引出运动效果。
此外,由于获得高身体平衡及身体支持力,因此能够防止受伤、矫正姿势、使身体匀称和提高运动能力等。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a)~(c)为表示右利且运动姿势为前倾位的人在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肌肉紧张程度高的肌群的人体侧面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2(a)~(c)为表示右利且运动姿势为后倾位的人在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肌肉紧张程度高的肌群的人体侧面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3为肌肉活动的二维模型图。
图4为股关节伸展时大腿部的肌肉活动的模型图。
图5为股关节屈曲时大腿部的肌肉活动的模型图。
图6为股关节伸展时臀部周边部的肌肉活动的模型图。
图7为股关节屈曲时臀部周边部的肌肉活动的模型图。
图8为肌肉活动的示意图。
图9(a)和(b)为说明由左右非对称性引起的肌肉发达和重量平衡的差异的简图。
图10(a)和(b)为说明前倾位和后倾位的运动姿势的差异的简图。
图11(a)和(b)为本发明的用于施加刺激的点刺激部件的立体图。
图12(a)和(b)为本发明的用于施加刺激的面刺激部件的立体图。
图13(a)为非电能类的一种点刺激部件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b)为非电能类的另一种点刺激部件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c)为非电能类的其它的点刺激部件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14(a)为本发明的用于施加点刺激的其它的点刺激部件的剖面图,(b)和(c)为该点刺激部件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15(a)为本发明的用于施加点刺激的其它的点刺激部件的剖面图,(b)和(c)为该点刺激部件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16(a)为本发明的用于施加点刺激的其它的点刺激部件的剖面图,(b)和(c)为该点刺激部件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17(a)为本发明的用于施加点刺激的其它的点刺激部件的剖面图,(b)和(c)为该点刺激部件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18(a)为本发明的用于施加点刺激的其它的点刺激部件的剖面图,(b)和(c)为该点刺激部件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19(a)为本发明的用于施加点刺激的其它的点刺激部件的剖面图,(b)和(c)为该点刺激部件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20为产生振动类的一种点刺激部件的整体结构的剖面简图。
图21为图20所示的点刺激部件中控制装置的回路结构的框图。
图22为产生振动类的其它的点刺激部件的示意图。
图23(a)~(h)为产生振动类的整复装置中的各种振动产生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4(a)~(j)为产生振动类的整复装置中的各种振动产生装置的其它结构的简图。
图25(a)~(g)为由产生振动类的整复装置所产生的振动的种类的直观图。
图26为产生振动类的其它的整复装置的示意图。
图27(a)和(b)为产生振动类的其它的整复装置的示意图。
图28(a)为本发明的用于施加面刺激的一种面刺激部件的剖面图,(b)为该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29(a)为本发明的用于施加面刺激的其它的面刺激部件的剖面图,(b)为该面刺激部件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30(a)为本发明的用于施加面刺激的其它的面刺激部件的剖面图,(b)为该面刺激部件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31(a)为本发明的用于施加面刺激的其它的面刺激部件的剖面图,(b)为该面刺激部件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32(a)为本发明的用于施加面刺激的其它的面刺激部件的剖面图,(b)为该面刺激部件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33为本发明的用于施加面刺激的其它的面刺激部件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34(a)和(b)为本发明的服装中的点刺激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
图35(a)和(b)为本发明的服装中的点刺激部的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
图36(a)和(b)为本发明的服装中的面刺激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
图37(a)和(b)为本发明的服装中的面刺激部的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
图38(a)~(c)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短裤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39(a)~(c)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紧身裤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40(a)~(c)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海鸥型游泳衣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41(a)~(c)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中统袜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42(a)~(c)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拉长型游泳衣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43(a)~(c)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形成为高腰身式的内裤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44(a)~(c)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紧身裤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45(a)~(c)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中统袜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46(a)~(c)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紧身裤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47(a)~(c)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短裤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48(a)~(c)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T恤衫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49(a)~(c)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中统袜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50(a)~(d)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右利手用紧身裤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
图51(a)~(f)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右利手用套装游泳衣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图(b)的I-I线剖面图、图(b)的II-II线剖面图。
图52(a)~(f)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右利手用棒球衫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图(b)的III-III线剖面图、图(b)的IV-IV线剖面图。
图53(a)~(d)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右利手用紧身裤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
图54(a)~(f)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右利手用套装游泳衣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图(b)的V-V线剖面图、图(b)的VI-VI线剖面图。
图55(a)~(f)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右利手用棒球衫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图(b)的VII-VII线剖面图、图(b)的VIII-VIII线剖面图。
图56(a)~(f)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右利手用紧身裤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图(b)的IX-IX线剖面图、图(b)的X-X线剖面图。
图57(a)~(f)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右利手用套装游泳衣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图(b)的XI-XI线剖面图、图(b)的XII-XII线剖面图。
图58(a)~(f)为作为本发明的服装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右利手用棒球衫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图(b)的XIII-XIII线剖面图、图(b)的XIV-XIV线剖面图。
图59(a)~(c)为在人体上穿着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60(a)~(c)为在人体上穿着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61(a)~(c)为在人体上穿着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62(a)~(c)为在人体上穿着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63(a)~(c)为在人体上穿着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64(a)~(c)为在人体上穿着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65(a)~(f)为在人体上穿着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图(b)的XV-XV线剖面图、图(b)的XVI-XVI线剖面图。
图66(a)~(f)为在人体上穿着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图(b)的XVII-XVII线剖面图、图(b)的XVIII-XVIII线剖面图。
图67(a)~(f)为在人体上穿着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图(b)的XIX-XIX线剖面图、图(b)的XX-XX线剖面图。
图68(a)~(f)为在人体上穿着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图(b)的XXI-XXI线剖面图、图(b)的XXII-XXII线剖面图。
图69(a)~(f)为在人体上穿着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图(b)的XXIII-XXIII线剖面图、图(b)的XXIV-XXIV线剖面图。
图70(a)~(f)为在人体上穿着本发明的实施例12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图(b)的XXV-XXV线剖面图、图(b)的XXVI-XXVI线剖面图。
图71(a)~(c)为在人体上穿着本发明的比较例1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72(a)~(c)为在人体上穿着本发明的比较例2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73(a)~(c)为在人体上穿着本发明的比较例3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74(a)~(c)为在人体上穿着本发明的比较例4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左视图、主视图、后视图。
图75(a)~(f)为在人体上穿着比较例5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图(b)的XXVII-XXVII线剖面图、图(b)的XXVIII-XXVIII线剖面图。
图76(a)~(f)为在人体上穿着比较例6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图(b)的XXIX-XXIX线剖面图、图(b)的XXX-XXX线剖面图。
图77(a)~(f)为在人体上穿着比较例7的紧身裤的状态的右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图(b)的XXXI-XXXI线剖面图、图(b)的XXXII-XXXII线剖面图。
图78(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12的紧身裤的编织组织的示意图,(b)~(d)为该编织组织的组织图。
图7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12的紧身裤中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的编织组织的组织图。
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实施例1~12、比较例1~7
如图59~图70所示,制造了具有点刺激部10a和面刺激部10b的实施例1~12的紧身裤。此外,作为它们的比较对象,如图71~图77所示,制造了具有点刺激部10a和面刺激部10b的比较例1~7的紧身裤。
-紧身裤的制造-
在紧身裤的制造中,使用筒径7英寸、26隔距的意大利サントニ公司制的自动圆形针织机(商品名:マテックHF70),如图78所示,为了使制造的服装更合身,在制造过程中,将周向的针织机的针数按照各不同的部位A部、B部、C部分别变为572针(全针)、429针(全针×3/4)、286针(全针×1/2)这三个阶段。编织组织基本是正针编织。此外,点刺激部10a的编织组织如图79所示。在图78(b)~(d)和图79中,左右为纬线方向,上下为经线方向。○表示编织(knit)(形成环)、×表示不编织(miss)(不形成环)。此外,面刺激部10b通过连续设置多个上述点刺激部10a的编织组织形成。
该紧身裤的整体由将粗78dtex/48f的尼龙线并丝而成的线和在粗44dtex的聚氨酯弹性线的周围单包覆粗56dtex/48f的尼龙线所得的线构成。
点刺激部10a和面刺激部10b以粗78dtex/36f的聚酯线为吊线采用添纱编织制成。
此外,将紧身裤的左半部和右半部沿身体中心线采用平缝缝合,以避免刺激皮肤,上述左半部及右半部被编织成和左右的下半身形状相一致的筒状。
-实施例1、2(点刺激和面刺激的左右对称的紧身裤)-
如图59所示,紧身裤122的点刺激部10a设在紧身裤122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上,在穿着状态下,分别位于对应腹直肌下部周边、臀肌(臀大肌)的位置的皮肤表面。腹直肌下部周边是能够对髂骨下腹神经和髂骨腹股沟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臀肌(臀大肌)是能够对下臀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此外,该紧身裤122的面刺激部10b设在紧身裤122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上,在穿着状态下,多个图79所示的编织组织分别遍布于对应大腿直肌在膝关节承担伸展的活动的肌肉、和大腿筋膜张肌在股关节部承担屈曲的且内旋的活动的肌肉的各自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整个范围。
如图62所示,紧身裤123的点刺激部10a设在紧身裤123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上,在穿着状态下,分别位于对应腹直肌下部周边、臀肌(臀大肌)、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的位置的皮肤表面。腹直肌下部周边是能够对髂骨下腹神经和髂骨腹股沟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臀肌(臀大肌)是能够对下臀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是能够对大腿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此外,该紧身裤123的面刺激部10b设在紧身裤123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上,在穿着状态下,多个图79所示的编织组织分别遍布于对应大腿直肌在膝关节承担伸展的活动的肌肉、和腓肠肌在足关节部承担伸展的活动的肌肉、和在股关节部承担屈曲的且内旋的活动的大腿筋膜张肌的各自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整个范围,大腿直肌是一种自由下肢体的多关节肌,承担伸展的活动。
-比较例1、2-
如图71所示,除了没有点刺激部10a及面刺激部10b以外,和上述实施例1一样,制造了紧身裤150。此外,制造了如图72所示的紧身裤151,该紧身裤151中,在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形成点刺激部10a,使多个如图79所示的编织组织分别遍布于对应臀大肌和大腿内转肌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整个范围,形成面刺激部10b。
-被试验者的选择-
请穿着比较例1的紧身裤150的被试验者闭着眼起立,选择10位体重加载于脚尖侧的前倾姿势的被试验者。
-试验项目-
穿着比较例2的紧身裤151,分别按照以下的试验项目进行了试验。通过目视确认了试验时被试验者的活动。
(a)脚掌的重心测定法
让穿着紧身裤151的被试验者在脚印的测定面起立,利用这时的油墨的浓淡,测定被试验者的载荷位置。
(b)垂直跳起试验
让穿着紧身裤151的被试验者垂直跳起,测定这时的高度。
(c)利用连续性跳跃运动测定全身摇动的情况
让穿着紧身裤151的被试验者作连续的原地跳跃运动,测定这时的着地点的混乱率。跳跃运动以一定的节奏进行,该节奏为节拍器的100bpm时的节奏。此外,目视确认了跳跃运动时的高度。
(d)单侧肢立位时的经时变化的测定
让穿着紧身裤151的被试验者作原地的单腿站立,测定到不能保持平衡,脚从测定轴离开为止的时间。
其后,对被试验者分别进行和上述(a)~(d)同样的试验。此外,通过目视确认了试验时被试验者的活动。
改穿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紧身裤122、123,以及比较例1的紧身裤150,让被试验者分别进行了同样的试验。此外,通过目视确认了试验时被试验者的活动。
试验的全部结果示于表11。
表11
试验项目 | ①实施例1 | ②实施例2 | ③比较例1 | ④比较例2 |
点刺激部面刺激部”(a)脚掌的重心位置(b)垂直跳起试验(cm)(c)利用连续性跳跃运动测定全身摇动跳跃高度(cm)*混乱率 前后(cm)左右(cm)*距跳跃开始位置的最大偏差(d)单侧肢立位时经时变化的测定(秒) | 腹直肌下部、臀大肌大腿直肌、大腿筋膜张肌脚后跟中心部55.516.5105.524 | 腹直肌下部、臀大肌、大腿内侧阔肌大腿直肌、大腿筋膜张肌、小腿腓肠肌脚后跟前部56.016.59.55.028 | 大腿外侧阔肌大腿内转肌臀大肌脚尖部49.012.524.516.54 | 无拇指球部51.014.520.512.08 |
-实施例3、4(点刺激部的左右对称的紧身裤)-
如图61所示,紧身裤124的点刺激部10a设在紧身裤124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上,在穿着状态下,分别位于对应腹直肌下部周边、臀肌(臀大肌)的位置的皮肤表面。腹直肌下部周边是能够对髂骨下腹神经和髂骨腹股沟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臀肌(臀大肌)是能够对下臀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
如图62所示,紧身裤125的点刺激部10a设在紧身裤125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上,在穿着状态下,分别位于对应腹直肌下部周边、臀肌(臀大肌)、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的位置的皮肤表面。腹直肌下部周边是能够对髂骨下腹神经和髂骨腹股沟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臀肌(臀大肌)是能够对下臀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是能够对大腿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
-比较例3-
制造了如图73所示的紧身裤152,该紧身裤152中,点刺激部10a形成于大腿四头肌外侧阔肌部。
改穿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紧身裤124、125,以及比较例3的紧身裤152,让被试验者分别进行了和上述(a)~(d)同样的试验。此外,通过目视确认了试验时被试验者的活动。
试验的全部结果示于表12。
表12
试验项目 | ①实施例1 | ②实施例2 | ③比较例1 | ④比较例2 |
点刺激部(a)脚掌的重心位置(b)垂直跳起试验(cm)(c)利用连续性跳跃运动测定全身摇动跳跃高度(cm)*混乱率 前后(cm)左右(cm)*距跳跃开始位置的最大偏差(d)单侧肢立位时的经时变化的测定(秒) | 下腹部、臀部脚后跟稍稍偏脚尖55.016.013.58.015 | 下腹部、臀部、大腿部内侧脚后跟前部58.517.010.55.523 | 大腿外侧脚尖部47.514.023.515.55 | 无拇指球部51.014.520.512.08 |
-实施例5、6(面刺激部的左右对称的紧身裤)-
如图63所示,紧身裤126的面刺激部10a设在紧身裤126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上,在穿着状态下,多个图79所示的编织组织分别遍布于对应大腿筋膜张肌(在股关节部承担屈曲的且内旋的活动的肌肉)的各自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整个范围。
如图64所示,紧身裤127的面刺激部10a设在紧身裤127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上,在穿着状态下,多个图79所示的编织组织分别遍布于对应为自由下肢体的多关节肌、并且承担伸展的活动的肌肉的各自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整个范围。
-比较例4-
制造了如图74所示的紧身裤153,该紧身裤153中,使多个如图79所示的编织组织分别遍布于对应大腿内转肌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整个范围,形成面刺激部10a。
改穿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紧身裤126、127,以及比较例4的紧身裤153,让被试验者分别进行了和上述(a)~(d)同样的试验。此外,通过目视确认了试验时被试验者的活动。
试验的全部结果示于表13。
表13
试验项目 | ①实施例1 | ②实施例2 | ③比较例1 | ④比较例2 |
面刺激部(a)脚掌的重心位置(b)垂直跳起试验(cm)(c)利用连续性跳跃运动测定全身摇动跳跃高度(cm)*混乱率 前后(cm)左右(cm)*距跳跃开始位置的最大偏差(d)单侧肢立位时的经时变化的测定(秒) | 大腿直肌、大腿筋膜张肌脚后跟前部54.515.514.510.014 | 大腿直肌、大腿筋膜张肌、小腿腓肠肌脚后跟中心部53.515.011.58.520 | 大腿内转肌脚尖部49.513.02416.54 | 无拇指球部51.014.520.512.08 |
-实施例7、8-(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的左右非对称的紧身裤)
如图65所示,紧身裤128的点刺激部10a设在紧身裤128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上,在穿着状态下,分别位于对应左臀中小肌部、右臀大肌部、右半腱肌半膜肌部、左腓肠肌内侧部、右比目鱼肌外侧部、右内外腹斜肌部、腹直肌下部中央、右缝匠肌部、右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左大腿四头肌外侧阔肌部、左前胫骨肌部、右第三胫骨肌部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的皮肤表面。腹直肌下部中央是能够对髂骨下腹神经和髂骨腹股沟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臀肌(臀大肌)是能够对下臀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此外,该紧身裤128的面刺激部10b设在紧身裤128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上,在穿着状态下,多个图79所示的编织组织分别遍布于对应右臀中小肌部、左臀大肌部、右大腿二头肌部、左半腱肌半膜肌部、右腓肠肌内侧部、左腓肠肌外侧部、腹直肌上部、右大腿筋膜张肌部、右大腿四头肌大腿直肌部、左缝匠肌部、右前胫骨肌部的各自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
如图66所示,紧身裤129的点刺激部10a设在紧身裤129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上,在穿着状态下,分别位于对应腹直肌下部中央、右臀大肌部、左臀中小肌部、右半膜肌半腱肌部、左大腿二头肌部、右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右缝匠肌部、左前胫骨肌部、左腓肠肌内侧部、右比目鱼肌外侧部、右第三腓骨肌部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的皮肤表面。腹直肌下部中央是能够对髂骨下腹神经和髂骨腹股沟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臀肌(臀大肌)是能够对下臀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是能够对大腿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此外,该紧身裤129的面刺激部10b设在紧身裤129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上,在穿着状态下,多个图79所示的编织组织分别遍布于对应两大腿筋膜张肌在股关节部承担屈曲的且内旋的活动的肌肉、和在两小腿部、右小腿部是内侧部、左小腿部是外侧部的两腓肠肌在膝关节部承担屈曲的活动及在足关节承担伸展的活动的肌肉的功能性被覆区域的整个范围。
-比较例5-
如图75所示,除了将图65所示的紧身裤128的点刺激部10a和面刺激部10b形成左右对称以外,和上述实施例7一样,制造了紧身裤154。
改穿实施例7和实施例8的紧身裤128、129,以及比较例5的紧身裤154,让被试验者分别进行了和上述(a)~(d)同样的试验。此外,通过目视确认了试验时被试验者的活动。
试验的全部结果示于表14。
表14
试验项目 | ①实施例1 | ②实施例2 | ③比较例1 | ④比较例2 |
刺激方法(a)脚掌的重心位置(b)垂直跳起试验(cm)(c)利用连续性跳跃运动测定全身摇动跳跃高度(cm)*混乱率 前后(cm)左右(cm)*距跳跃开始位置的最大偏差(d)单侧肢立位时经时变化的测定(秒) | 点+面刺激两脚后跟前部59.019.06.04.543 | 点+面刺激稍稍向右偏移的两脚后跟前部54.016.57.511.537 | 点+面刺激左右相反实施向右偏移较大的脚后跟中心部52.014.012.518.54 | 无向右偏移的足尖部51.515.022.013.57 |
-实施例9、10(点刺激部的左右非对称的紧身裤)-
如图67所示,紧身裤130的点刺激部10a设在紧身裤130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上,在穿着状态下,分别位于对应左臀中小肌部、右臀大肌部、左大腿二头肌部、右半腱肌半膜肌部、左腓肠肌内侧部、右比目鱼肌外侧部、右内外腹斜肌部、腹直肌下部中央、右缝匠肌部、右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左大腿四头肌外侧阔肌部、左前胫骨肌部、右第三胫骨肌部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的皮肤表面。腹直肌下部中央是能够对髂骨下腹神经和髂骨腹股沟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臀肌(臀大肌)是能够对下臀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
如图68所示,紧身裤131的点刺激部10a设在紧身裤131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上,在穿着状态下,分别位于对应腹直肌下部中央、右臀大肌部、左臀中小肌部、右半膜肌半腱肌部、左大腿二头肌部、右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右缝匠肌部、左前胫骨肌部、左腓肠肌内侧部、右比目鱼肌外侧部、右第三腓骨肌部各自的运动神经点的位置的皮肤表面。腹直肌下部中央是能够对髂骨下腹神经和髂骨腹股沟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臀肌(臀大肌)是能够对下臀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大腿四头肌内侧阔肌部是能够对大腿神经实施最大刺激的任意的点。
-比较例6-
如图76所示,除了将图67所示的紧身裤130的点刺激部10a形成左右对称以外,和上述实施例9一样,制造了紧身裤155。
改穿实施例9和实施例10的紧身裤130、131,以及比较例6的紧身裤155,让被试验者分别进行了和上述(a)~(d)同样的试验。此外,通过目视确认了试验时被试验者的活动。
试验的全部结果示于表15。
表15 表左右非对称紧身裤
试验项目 | ①实施例1 | ②实施例2 | ③比较例1 | ④比较例2 |
刺激方法(a)脚掌的重心位置(b)垂直跳起试验(cm)(c)利用连续性跳跃运动测定全身摇动跳跃高度(cm)*混乱率 前后(cm)左右(cm)*距跳跃开始位置的最大偏差(d)单侧肢立位时经时变化的测定(秒) | 点刺激两脚后跟前部58.017.58.06.040 | 点刺激稍稍向右偏移的两脚后跟前部53.515.59.513.035 | 点刺激左右相反实施向右偏移较大的脚后跟中心部51.014.015.018.56.5 | 无向右偏移的足尖部50.514.523.514.08 |
-实施例11、12(面刺激部的左右非对称的紧身裤)-
如图69所示,紧身裤132的面刺激部10a设在紧身裤132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上,在穿着状态下,多个图79所示的编织组织分别遍布于对应右臀中小肌部、左臀大肌部、右大腿二头肌部、左半腱肌半膜肌部、右腓肠肌内侧部、左腓肠肌外侧部、右大腿筋膜张肌部、右大腿四头肌大腿直肌部、左缝匠肌部、右前胫骨肌部的各自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
如图70所示,紧身裤133的面刺激部10a设在紧身裤133中与皮肤接触的肌面上,在穿着状态下,多个图79所示的编织组织分别遍布于对应右大腿筋膜张肌部、右腓肠肌内侧部、左腓肠肌外侧部的各自的功能性被覆区域的位置。
-比较例7-
如图77所示,除了将图69所示的紧身裤132的面刺激部10a形成左右对称以外,和上述实施例11一样,制造了紧身裤156。
改穿实施例11和实施例12的紧身裤132、133,以及比较例7的紧身裤156,让被试验者分别进行了和上述(a)~(d)同样的试验。此外,通过目视确认了试验时被试验者的活动。
试验的全部结果示于表16。
表16 表左右非对称紧身裤
试验项目 | ①实施例1 | ②实施例2 | ③比较例1 | ④比较例2 |
刺激方法(a)脚掌的重心位置(b)垂直跳起试验(cm)(c)利用连续性跳跃运动测定全身摇动跳跃高度(cm)*混乱率 前后(cm)左右(cm)*距跳跃开始位置的最大偏差(d)单侧肢立位时的经时变化的测定(秒) | 面刺激两足尖部52.016.59.59.038 | 面刺激稍稍向右偏移的两足尖部51.516.013.59.032 | 面刺激左右相反实施向右偏移较大的右足尖部48.510.027.021.03 | 无向右偏移的足尖部51.015.523.014.57 |
从表1~表16来看,本发明的紧身裤,从(a)的试验结果可以确认,前倾姿势、且向右偏移的被试验者形成中间姿势或稍后倾姿势。从(c)的试验结果可以确认,身体的摇动性也得到减小。通过(d)的试验结果还可以确认,运动基底面的改变使摇动性改变、减小。
此外,(b)的试验结果表明,穿着本发明的紧身裤时得到了比穿着比较例的紧身裤优异的垂直跳起的成绩。这就充分证明了,正如前述(a)(b)的结果所表明的,运动姿势和由其所表现出的力的积蓄具有密切的关系。
此外,从(b)(c)试验时被试验者的动作可以确认,穿着比较例1的紧身裤时以固有反射为中心的运动形态的被试验者的动作,通过穿着实施例1~实施例12的紧身裤,转变成躯干稳定、以脉冲反射为中心的运动形态。根据比较例1的紧身裤的试验时的结果,证明了以膝为中心的固有反射难以获得稳定的运动表现。此外,根据稳定了躯干的实施例1~12的紧身裤和比较例2~7的紧身裤的试验结果,证明了上肢和下肢的连动的作用对运动有很大影响。还有,根据这些试验结果、和本发明和比较例1的试验结果证明了,能够由实施例1~12产生的以脉冲反射为中心的运动形态,与比较例1所产生的固有反射相比,可以提高运动能力,获得高运动能力。
实施例13
-整复装置-
准备了图20所示的振动类的整复装置1。该整复装置1准备了两种,即,在100~200赫兹范围内的频率下,振幅强的一种和振幅弱的一种。振幅弱的一种其振幅设定在下述范围,即在寂静的环境下能够听到振动音但在日常生活的环境下不会听到振动音的程度,而振幅强的一种其振幅设定为在日常生活环境下有较轻的振动音的程度。
-试验内容-
(1)让被试验者在前屈测量台的台上起立,前屈,测定了所能够前屈的程度,即手的顶端距台面上或下多少cm。
其后,在肚脐部的下面约40mm的位置的下腹部设置整复装置1,使其工作,10分钟后,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了前屈程度。
结果示于表17。
表17
从表17可以确认,利用整复装置1能够促通下腹部的肌肉,改善前屈能力。
(2)将背贴在平直的壁面上,闭拢脚后跟,将该脚后跟从与壁面接触的状态抬高到该条腿的大腿部与地面平行的位置,观察了这时的身体的动作。身体的动作通过在两上前髂骨棘部安装LED发光体,在黑暗的屋子中,从将一条腿抬高后持续5秒钟使快门处于打开状态进行拍摄,测定LED发光体的轨迹的长度,进行了评价。
其后,在肚脐部的下面约40mm的位置的下腹部设置整复装置1,使其工作,在开始工作时和经过2~3分钟后,采用同样的方法对身体的动作进行了观察。
结果示于表18。
表18
由表18可以确认,利用整复装置1,身体的轴稳定,身体平衡得到提高,能够进行灵活的重心移动(体重和重心移动)。
(3)让被试验者用球棒打高尔夫球,观察这时的身体的动作。身体的动作通过在两上前髂骨棘部的位置和肚脐部的位置安装LED发光体,在黑暗的屋子中,在整个挥棒的过程中一直使快门处于打开状态进行拍摄,测定LED发光体的轨迹的长度,进行了评价。
其后,在肚脐部的下面约40mm的位置的下腹部设置整复装置1,使其工作,经过2~3分钟后,采用同样的方法对身体的动作进行了观察。
结果示于表19。
表19
从表19可以确认,利用整复装置1,身体的轴稳定,能够进行无不必要的消耗的稳定的摆动。
Claims (39)
1、整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人体表面相接的内部为中空的框体内设有跳转物,为了使跳转物随着人体的动作在框体的中空部内跳转,使框体振动,在框体内预设有跳转空间,所形成的框体的大小能够确保在中空部内具有用于产生振动的跳转空间,并且能够对所相接的人体表面上相应的部位,利用该振动给予皮肤刺激,实现该部位肌肉的神经传递的促通。
2、整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人体表面相接的框体内具备可产生3赫兹~5兆赫的振动的振动发生装置、该振动发生装置的电源、控制该振动发生装置产生振动的控制装置,所形成的框体的大小能够对相接的人体表面上相应的部位,利用振动发生装置产生的振动给予皮肤刺激,实现该部位肌肉的神经传递的促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复装置,其特征还在于,由振动产生装置产生的振动为100~200赫兹。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整复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控制装置控制皮肤刺激,防止肌肉的神经传递的促通发生抵触·适应。
5、服装,其特征在于,形成了具有下述功能的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中的至少任一方,前述点刺激部的功能是在穿着状态下,在对应选自按照在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由姿势的差异和伴有利手的神经传递的差异引起的肌肉紧张的强弱来划分的肌群中的至少一种肌肉的起始停止范围内的皮肤表面的位置,促使该肌肉的神经传递的促通;前述面刺激部的功能是在穿着状态下,在对应选自上述肌群中的至少一种肌肉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抑制该肌肉的神经传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在对应至少一种的多关节肌的起始停止范围内的皮肤表面的位置形成点刺激部,前述多关节肌按照形成理想的运动姿势的要求选自肌肉紧张程度高的多关节肌群。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在对应至少一种的单关节肌的起始停止范围内的皮肤表面的位置形成点刺激部,前述单关节肌按照形成理想的运动姿势的要求选自肌肉紧张程度高的单关节肌群。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在对应至少一种的多关节肌的起始停止范围内的皮肤表面的位置形成点刺激部,前述多关节肌按照形成理想的运动姿势的要求选自肌肉紧张程度弱的多关节肌群。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在对应至少一种的单关节肌的起始停止范围内的皮肤表面的位置形成点刺激部,前述单关节肌按照形成理想的运动姿势的要求选自肌肉紧张程度弱的单关节肌群。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在对应至少一种的多关节肌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前述多关节肌按照形成理想的运动姿势的要求选自肌肉紧张程度高的多关节肌群。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在对应至少一种的单关节肌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前述单关节肌按照形成理想的运动姿势的要求选自肌肉紧张程度高的单关节肌群。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在对应至少一种的多关节肌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前述多关节肌按照形成理想的运动姿势的要求选自肌肉紧张程度弱的多关节肌群。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在对应至少一种的单关节肌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形成面刺激部,前述单关节肌按照形成理想的运动姿势的要求选自肌肉紧张程度弱的单关节肌群。
14、如权利要求5~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中的至少任一方被设置在矢状面、前额面、水平上下面和包含这些的人体的解剖学姿位中可提高肌肉活力的非对称的位置。
15、如权利要求5~13任一项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中的至少任一方被设置在矢状面、前额面、水平上下面和包含这些的人体的解剖学姿位中可提高肌肉活动的精巧性的非对称的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中的至少任一方对应进行三维拮抗活动的肌肉而设置。
17、如权利要求5~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点刺激部产生存在于皮肤的感受器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刺激,面刺激部产生C类纤维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刺激,通过这些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被识别的刺激大于通过除此以外的部分被识别的刺激。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中的至少任一方是由设在面料肌面的突起物产生的刺激。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中的至少任一方是利用面料形成后的加工,使对应该刺激部的部分的面料肌面形成为突起状的刺激部。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中的至少任一方是利用冷热感的刺激部。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中的至少任一方是利用面料组织形成的刺激部。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点刺激部和面刺激部中的至少任一方是使用和构成除该刺激部以外的面料组织的纤维不同的纤维形成的刺激部。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服装,其特征还在于,在穿着状态下贴身时,面刺激部的服装压力高于该面刺激部以外的部分的服装压力。
24、姿势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5~23中任一项所述的服装,在对应选自肌群中的至少一种肌肉的起始停止范围内的皮肤表面的位置,利用点刺激部促使神经传递的促通,提高所希望的肌肉的肌肉意识及/或在对应选自这些肌群中的至少一种肌肉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利用面刺激部抑制神经传递,使所希望的肌肉的肌肉意识降低,形成理想的姿势。
25、姿势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具有下述功能的点刺激部件及/或面刺激部件,形成理想的姿势,前述点刺激部件的功能是在对应选自按照在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由姿势的差异和伴有利手的神经传递的差异引起的肌肉紧张的强弱程度来划分的肌群中的至少一种肌肉的起始停止范围内的皮肤表面的位置,促使肌肉的神经传递的促通,提高肌肉意识;前述面刺激部件的功能是,抑制肌肉的神经传递,使所希望的肌肉的肌肉意识降低。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姿势形成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主动肌设置点刺激部件,促通该主动肌的肌肉活动,由此形成肌肉活动力得到了提高的理想的姿势。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姿势形成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具有与主动肌相反的作用的拮抗肌设置面刺激部件,抑制该拮抗肌的肌肉活动,由此形成肌肉活动力得到了提高的理想的姿势。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姿势形成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主动肌设置点刺激部件,促通该主动肌的肌肉活动,在具有与主动肌相反的作用的拮抗肌设置面刺激部件,抑制该拮抗肌的肌肉活动,由此形成肌肉活动力得到了提高的理想的姿势。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姿势形成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主动肌设置面刺激部件,抑制该主动肌的肌肉活动,由此形成肌肉活动的精巧性得到了提高的理想的姿势。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姿势形成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具有与主动肌相反的作用的拮抗肌设置点刺激部件,提高该拮抗肌的肌肉活动,由此形成肌肉活动的精巧性得到了提高的理想的姿势。
31、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姿势形成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主动肌设置面刺激部件,抑制该主动肌的肌肉活动,在具有与主动肌相反的作用的拮抗肌设置点刺激部件,提高该拮抗肌的肌肉活动,由此形成肌肉活动的精巧性得到了提高的理想的姿势。
32、锻炼指导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5~24中任一项所述的服装,在对应选自肌群中的至少一种肌肉的起始停止范围内的皮肤表面的位置,利用点刺激部促使神经传递的促通,提高所希望的肌肉的肌肉意识及/或在对应选自这些肌群中的至少一种肌肉的功能性皮肤区域的位置,利用面刺激部抑制肌肉的神经传递,使所希望的肌肉的肌肉意识降低,进行运动。
33、锻炼指导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具有下述功能的点刺激部件和/或面刺激部件,进行运动,前述点刺激部件的功能是在对应选自按照在伴有抗重力作用的运动中由姿势的差异和伴有利手的神经传递的差异引起的肌肉紧张的强弱程度来划分的肌群中的至少一种肌肉的起始停止范围内的皮肤表面的位置,促通肌肉的神经传递,提高肌肉意识;前述面刺激部件的功能是,抑制肌肉的神经传递,使所希望的肌肉的肌肉意识降低。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锻炼指导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主动肌设置点刺激部件,促通该主动肌的肌肉活动,由此提高肌肉活动力,进行运动。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锻炼指导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具有与主动肌相反的作用的拮抗肌设置面刺激部件,抑制该拮抗肌的肌肉活动,由此提高肌肉活动力,进行运动。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锻炼指导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主动肌设置点刺激部件,促通该主动肌的肌肉活动,在具有与主动肌相反的作用的拮抗肌设置面刺激部件,抑制该拮抗肌的肌肉活动,由此提高肌肉活动力,进行运动。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锻炼指导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主动肌设置面刺激部件,抑制该主动肌的肌肉活动,由此提高肌肉活动的精巧性,进行运动。
38、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锻炼指导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具有与主动肌相反的作用的拮抗肌设置点刺激部件,提高该拮抗肌的肌肉活动,由此提高肌肉活动的精巧性,进行运动。
39、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锻炼指导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主动肌设置面刺激部件,抑制该主动肌的肌肉活动,在具有与主动肌相反的作用的拮抗肌设置点刺激部件,提高该拮抗肌的肌肉活动,由此提高肌肉活动的精巧性,进行运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309422A JP4500900B2 (ja) | 2002-10-24 | 2002-10-24 | 整復装置および衣類 |
JP309422/2002 | 2002-10-24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301956A Division CN101380272B (zh) | 2002-10-24 | 2003-09-29 | 整复装置和服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91928A true CN1691928A (zh) | 2005-11-02 |
Family
ID=321710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03824571XA Pending CN1691928A (zh) | 2002-10-24 | 2003-09-29 | 整复装置和服装、以及使用它们时的姿势形成方法和锻炼指导方法 |
CN20081013019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0272B (zh) | 2002-10-24 | 2003-09-29 | 整复装置和服装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3019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0272B (zh) | 2002-10-24 | 2003-09-29 | 整复装置和服装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20050187071A1 (zh) |
EP (2) | EP1561446A4 (zh) |
JP (1) | JP4500900B2 (zh) |
KR (1) | KR101111583B1 (zh) |
CN (2) | CN1691928A (zh) |
AU (3) | AU2003268691A1 (zh) |
CA (1) | CA2503537C (zh) |
HK (1) | HK1127544A1 (zh) |
WO (1) | WO2004037155A1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7650A (zh) * | 2008-09-03 | 2011-07-27 | 麦克内尔-Ppc股份有限公司 | 组合便携式热和振动治疗装置 |
CN106102840A (zh) * | 2014-05-09 | 2016-11-09 | 加压日本株式会社 | 肌肉锻炼方法 |
CN108355243A (zh) * | 2018-01-30 | 2018-08-03 | 深圳市未来健身衣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肌肉电刺激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08633255A (zh) * | 2017-01-19 | 2018-10-09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步行跌倒防止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
CN108852753A (zh) * | 2018-03-23 | 2018-11-23 | 刘振寰 | 脑瘫儿童家用悬吊步行训练器 |
WO2018214526A1 (zh) * | 2017-05-25 | 2018-11-29 | 深圳市未来健身科技有限公司 | 健身运动的指导方法及装置 |
CN109567769A (zh) * | 2018-11-23 | 2019-04-05 | 锦州医科大学 | 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智能运动服 |
CN109996523A (zh) * | 2016-09-23 | 2019-07-09 | 能源前沿公司 | 移乘协助、起立协助等辅助工具 |
CN110025452A (zh) * | 2019-04-08 | 2019-07-19 | 深圳睿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触觉反馈踝关节功能训练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10988B2 (en) * | 1999-01-21 | 2016-12-06 | Edward Blendermann | Method for increasing muscle strength |
JP2003320064A (ja) * | 2002-05-07 | 2003-11-11 | Konami Sports Life Corp | 運動支援システム |
WO2004103244A1 (ja) * | 2003-05-22 | 2004-12-02 | Hokkaido Technology Licensing Office Co., Ltd. | 皮膚感覚刺激を付与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
ITRM20040597A1 (it) * | 2004-12-06 | 2005-03-06 | Axe S R L | Dispositivo di condizionamento della capacita' di coordinamento della reazione delle fibrille muscolari attraverso un'onda di pressione, e sua applicazione in campo estetico e terapeutico. |
JP4852741B2 (ja) * | 2005-06-15 | 2012-01-11 | 国立大学法人 鹿児島大学 | 振動刺激療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US8139803B2 (en) * | 2005-08-15 | 2012-03-20 | Immerz,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ptic sound |
US20070275827A1 (en) * | 2006-05-25 | 2007-11-29 | Ukarma Corporation (A Nv Corp) | Yoga mat |
US8827937B2 (en) | 2006-08-31 | 2014-09-09 | Les Entreprises Airbrass Inc. | Massaging device |
JP4896763B2 (ja) * | 2007-02-19 | 2012-03-14 | 株式会社東芝 | 呼吸抑制部材および磁気共鳴映像装置 |
US7996924B2 (en) | 2007-05-31 | 2011-08-16 | Nike, Inc. | Articles of apparel providing enhanced body position feedback |
US7934267B2 (en) | 2007-05-31 | 2011-05-03 | Nike, Inc. | Articles of apparel providing enhanced body position feedback |
US8336118B2 (en) | 2007-05-31 | 2012-12-25 | Nike, Inc. | Articles of apparel providing enhanced body position feedback |
US8475172B2 (en) * | 2007-07-19 | 2013-07-02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Motor learning and rehabilitation using tactile feedback |
US20090131225A1 (en) * | 2007-08-15 | 2009-05-21 | Burdea Grigore C | Rehabilit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
US11136234B2 (en) | 2007-08-15 | 2021-10-05 | Bright Cloud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Rehabilit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
WO2009028221A1 (ja) * | 2007-08-31 | 2009-03-05 | Tokyo Metropolitan Organization For Medical Research | 定量的運動機能評価システム |
CN102014679A (zh) * | 2008-05-02 | 2011-04-13 | 道格拉斯·詹姆斯·希尔 | 服装 |
WO2009135222A1 (en) | 2008-05-02 | 2009-11-05 | Protasiewicz Richard E Jr | Cutaneous proprioreceptive activation garment system |
US20120059294A1 (en) * | 2009-02-12 | 2012-03-08 | Schubert Shai Y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anipulating circulation in the circulatory system of a patient |
US8870876B2 (en) | 2009-02-13 | 2014-10-28 | Tarsus Medical Inc.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eating hallux valgus |
EP2451525B1 (en) * | 2009-07-10 | 2019-06-12 |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Dublin | Apparatus for stimulating the lower back and abdominal muscles |
US20110054576A1 (en) * | 2009-09-03 | 2011-03-03 | Robinson Ronni L | Combined Portable Thermal and Vibratory Treatment Device |
US8277459B2 (en) | 2009-09-25 | 2012-10-02 | Tarsus Medical Inc.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eating a structural bone and joint deformity |
US8652141B2 (en) | 2010-01-21 | 2014-02-18 | Tarsus Medical Inc.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eating hallux valgus |
US20120015787A2 (en) * | 2010-03-10 | 2012-01-19 | Amy Strong Crawley | Stability exercise machine |
RU2448667C2 (ru) * | 2010-04-12 | 2012-04-27 | Учреждение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Медицинских Наук Научный Центр Реконструктивной И Восстановительной Хирургии Сибирского Отделения Рамн (Нц Рвх Со Рамн) |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сочетанной деформации таза и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у детей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
US8696719B2 (en) | 2010-06-03 | 2014-04-15 | Tarsus Medical Inc.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eating hallux valgus |
RU2454983C1 (ru) * | 2010-11-25 | 2012-07-10 | Элина Васильевна Присакару | Способ оздоровления организма человека |
US20120172940A1 (en) * | 2010-11-30 | 2012-07-05 | Wahls Terry L | Therapeutic Garment |
KR101031173B1 (ko) * | 2011-01-31 | 2011-04-27 | 이화여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에어 프레임 패턴을 이용한 공기주입형 운동 보조용 스마트웨어 시스템 |
US8695115B2 (en) | 2011-04-05 | 2014-04-15 | Jacqueline Leyva | Figure moulding and weight loss aid systems and methods |
US9936891B2 (en) * | 2011-06-08 | 2018-04-10 | Precision Biometric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biometric related to performance of a physical movement |
US8887315B2 (en) * | 2011-11-02 | 2014-11-18 | Erin Lynn Boynton | Orthopedic support garment |
FR2982128B1 (fr) * | 2011-11-04 | 2014-01-03 | Decathlon Sa | Collant agence pour stimuler la proprioception |
RU2496462C1 (ru) * | 2012-09-07 | 2013-10-27 | 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Паюков | Способ реабилитации коленного сустава |
US9936751B1 (en) | 2013-03-14 | 2018-04-10 | Francesco Mignone | Towel/absorptive arm sleeve and means of hands free toweling |
US10182761B2 (en) | 2014-01-03 | 2019-01-22 | Mondevic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of attachment and detection of attachment of a wearable sensor to clothing material |
WO2015102986A1 (en) * | 2014-01-03 | 2015-07-09 | Mondevic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of attachment and detection of attachment of a wearable sensor to clothing material |
FI125966B (fi) * | 2014-05-08 | 2016-04-29 | Vaskia Oy | Asuste |
US12008892B2 (en) | 2014-05-16 | 2024-06-11 | Not Impossible, Llc | Vibrotactile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
US20170098350A1 (en) | 2015-05-15 | 2017-04-06 | Mick Ebeling | Vibrotactile control software systems and methods |
WO2015188158A2 (en) | 2014-06-05 | 2015-12-10 | Farrow Medical Innovations Holdings Llc | Compression gauge for therapeutic compression garments |
CN107835645B (zh) | 2015-03-13 | 2021-11-12 | 乌杰尔有限公司 | 传感器网状织物 |
EP3334502A4 (en) | 2015-08-10 | 2019-01-23 | Hall, Marlene | EXERCISE SYSTEM AND METHOD |
US11364405B2 (en) | 2015-08-10 | 2022-06-21 | The Hall Method | Isometric system and method of achieving physical health |
US20190183724A1 (en) * | 2015-12-02 | 2019-06-20 | Daniel Joseph Sifferli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scle Vibration Training, Tremor Inhibition and Rehabilitation |
KR101837284B1 (ko) * | 2016-07-19 | 2018-03-12 | 전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 동적자세균형 기반 실감형 재활 운동 시스템 |
CN109843373B (zh) * | 2016-11-04 | 2023-05-30 | 恢复治疗公司 | 包括自动痉挛控制的功能性电刺激测力计 |
US11205103B2 (en) | 2016-12-09 | 2021-12-21 |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State University | Semisupervised autoencoder for sentiment analysis |
KR102014591B1 (ko) * | 2017-01-04 | 2019-08-26 | 한국과학기술원 | 운동 보조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US20210330547A1 (en) * | 2017-09-01 | 2021-10-28 | Adventus Venture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the effects of tremors |
US11202954B2 (en) | 2017-12-21 | 2021-12-21 | Rawlings Sporting Goods Company, Inc. | Hinged leg guard |
EP3762917A1 (en) * | 2018-03-06 | 2021-01-13 | Avery Dennison Retail Information Services, LLC | Label and related method |
JP7369703B2 (ja) * | 2018-03-06 | 2023-10-26 | キョーセラ・エイブイエックス・コンポーネンツ・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超広帯域性能を有する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
US10898410B2 (en) * | 2018-04-02 | 2021-01-26 | Ching-Chi Chung | Oscillating health device |
US20190374366A1 (en) * | 2018-06-07 | 2019-12-12 | JO Health LLC | Belt with internal distraction |
RU2730974C1 (ru) * | 2019-07-11 | 2020-08-26 |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Республиканская клиническая больница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Республики Татарстан"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лечения варусных деформаций в области коленного сустава у детей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я |
US10932985B1 (en) * | 2020-03-14 | 2021-03-02 | Ryan Whelton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ositioning a body of a user during stimulation for therapeutic effects |
WO2023283461A2 (en) * | 2021-07-08 | 2023-01-12 | Motion Therapeutic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otational suppor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RE22499E (en) * | 1932-12-24 | 1944-06-20 | Bone conduction heabing-aid | |
US2289314A (en) * | 1940-10-05 | 1942-07-07 | Insel Company | Pictorial rattle |
US3478736A (en) * | 1967-08-16 | 1969-11-18 | William A Roberts | Massage device |
US3595225A (en) * | 1969-04-28 | 1971-07-27 | Harriet Howes Beeman | Support means applicable to the hands of sufferers from arthritis and the like |
JPS4948392U (zh) * | 1972-07-28 | 1974-04-27 | ||
US4165621A (en) * | 1977-08-22 | 1979-08-28 | National Utilities Corporation | Pendant ring |
JPS5582982A (en) * | 1978-12-18 | 1980-06-23 | Kazunobu Igarashi | Electronic wrist watch with alarm |
US4229877A (en) * | 1979-03-02 | 1980-10-28 | Fagan James D | Flora attaching device |
JPS56107805U (zh) * | 1980-01-16 | 1981-08-21 | ||
JPS56130153A (en) * | 1980-03-15 | 1981-10-12 | Oshima Hiroyuki | Massager |
US4407091A (en) * | 1981-07-27 | 1983-10-04 | Moody Gary W | Wrist attached rattle and educational device for infants |
US4479495A (en) * | 1982-09-27 | 1984-10-30 | Isaacson Gary S | Acupressure point stimulator device |
FR2562446A1 (fr) * | 1984-04-04 | 1985-10-11 | Hayashibara Ken | Generateur de vibration electromagnetique |
SU1428379A1 (ru) * | 1985-07-24 | 1988-10-07 | Институт Машиноведения Им.А.А.Благонравова |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ый вибровозбудитель механорецепторов человека |
US4732140A (en) * | 1986-08-18 | 1988-03-22 | Stoffregen Robert T | Vibratory massager retained against body with belt having elastic strap |
US4779615A (en) * | 1987-05-13 | 1988-10-25 | Frazier Richard K | Tactile stimulator |
JP2707261B2 (ja) * | 1987-11-16 | 1998-01-28 |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 振動治療器 |
JPH01256960A (ja) * | 1988-04-06 | 1989-10-13 | Nitto Denko Corp | 超音波物理治療器 |
DE3833093A1 (de) * | 1988-09-29 | 1990-04-12 | Siemens Ag | Fue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vorgesehene kraftstoff-einspritzduese mit steuerbarer charakteristik des kraftstoffstrahls |
CA2012034A1 (en) * | 1989-03-20 | 1990-09-20 | Takahiko Ono | Vibration generator using rotary bodies having unbalanced weights, and vibratory stimulat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vibration generator |
US5631861A (en) * | 1990-02-02 | 1997-05-20 | Virtual Technologies, Inc. | Force feedback and texture simulating interface device |
FR2706293A1 (fr) * | 1993-06-14 | 1994-12-23 | Satelec Sa | Appareil de massage et de nettoyage portatif à vibration ultrasonore. |
KR960006864Y1 (ko) * | 1993-09-03 | 1996-08-08 | 유태우 | 지압구가 부착된 장갑 |
US5458119A (en) * | 1993-10-25 | 1995-10-17 | Texas Back Institute | Vibrator for diagnosing joint disorders |
JPH07184949A (ja) * | 1993-12-28 | 1995-07-25 | Ratsuku:Kk | 医療用の温熱体・冷却体収納ポケット付き衣服 |
JP2908230B2 (ja) * | 1994-03-18 | 1999-06-21 | 株式会社ピィピィピィデザイン | 体感振動装置及び体感振動素子 |
GB9408668D0 (en) * | 1994-04-30 | 1994-06-22 | Orthosonics Ltd | Untrasonic therapeutic system |
US5575761A (en) * | 1994-07-27 | 1996-11-19 | Hajianpour; Mohammed-Ali | Massage device applying variable-frequency vibration in a variable pulse sequence |
JP3011940U (ja) * | 1994-12-01 | 1995-06-06 | 日本ビーエムエル通商株式会社 | 磁石被覆構造 |
JP2918802B2 (ja) * | 1995-03-01 | 1999-07-12 | 嶺田 恒 | 装身具 |
US5667484A (en) * | 1995-04-21 | 1997-09-16 | Brossard; Andre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reflex response of the muscles of a living body joint |
JPH09206350A (ja) * | 1996-01-31 | 1997-08-12 | Yamadayouko Puropooshiyon Clinic:Kk | 身体の刺激による調整方法及び該調整方法に用いる調整用具 |
JPH09285517A (ja) * | 1996-04-23 | 1997-11-04 | Keien Ro | 打撃マッサ−ジ器具 |
US5931793A (en) * | 1996-06-05 | 1999-08-03 | Laudadio; Charles | Method of detecting neuropathy by vibration |
JP3035087U (ja) * | 1996-08-26 | 1997-03-11 | ヤーマン株式会社 | 振動美容処理装置 |
US5732412A (en) * | 1996-09-26 | 1998-03-31 | Holden; Kevin D. | Knee pad attachment |
DE19743902C2 (de) * | 1996-10-07 | 2002-06-27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Entspannungsvorrichtung |
JPH10201786A (ja) * | 1996-11-20 | 1998-08-04 | Akio Ichihara | 着衣の間に挟んで保持する容器および該容器を用いた健康具 |
JP3040402U (ja) * | 1996-11-29 | 1997-08-19 | 勝廣 吉江 | シリコンゴム付布地 |
EP0866592A3 (en) * | 1997-03-20 | 1999-06-16 |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 Perso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all process status signalling method |
CN1217943A (zh) * | 1997-11-21 | 1999-06-02 | 雷沙尔·H·李 | 混沌治疗仪 |
US6203509B1 (en) * | 1998-04-15 | 2001-03-20 | Finger Fitting Products, Inc. | Fingertip massager |
EP0986356B1 (de) * | 1998-04-20 | 2001-07-11 | Prospective Concepts AG | Orthostase-anzug |
JP3870232B2 (ja) * | 1999-04-21 | 2007-01-17 | 株式会社ワコール | 衣料 |
US6214027B1 (en) * | 1999-07-02 | 2001-04-10 | Kirax International Inc. | Prevention facilitator support for the wrist, ankle and sacro-lumbar joints |
US6228103B1 (en) * | 2000-01-19 | 2001-05-08 | Woodside Biomedical, Inc. | Automatically modulating acupressure device |
US6419649B1 (en) * | 2000-04-05 | 2002-07-16 | Eric A. Klein | Erotic stimulation device |
US6865907B2 (en) * | 2000-04-07 | 2005-03-15 | John T. Andrews | Vibrating, body-piercing jewelry |
KR200202365Y1 (ko) | 2000-05-08 | 2000-11-15 | 이해석 | 무대의상 |
JP4605679B2 (ja) * | 2000-05-23 | 2011-01-05 | ミナト医科学株式会社 | 加圧式導子を用いた低周波治療器 |
JP2002061003A (ja) * | 2000-08-10 | 2002-02-28 | Nippon Pachinko Buhin Kk | 靴 下 |
NO315547B1 (no) * | 2000-10-16 | 2003-09-22 | Meditron Asa | Medisinsk plaster |
US20020095103A1 (en) * | 2001-01-12 | 2002-07-18 | Blue Ulett S. | Portable, vibrating relaxation device |
KR200247959Y1 (ko) | 2001-06-15 | 2001-10-18 | 김용철 | 안마용 의복 |
US20030167026A1 (en) * | 2002-03-01 | 2003-09-04 | Yoichiro Tsujii | Therapeutic massage vibrator |
US6991598B2 (en) * | 2002-03-25 | 2006-01-31 | Klein Eric A | Miniature clothing attachable vibrator |
JP3088865U (ja) * | 2002-03-27 | 2002-10-04 | 株式会社ギャルソンヌ | 効果剤が配設されている衣服 |
JP2003293207A (ja) * | 2002-03-29 | 2003-10-15 | Mizuno Corp | 衣類、姿勢形成方法およびトレーニング指導方法 |
DE20206332U1 (de) * | 2002-04-22 | 2002-06-20 | Tsai, Sam, Taipeh/T'ai-pei | Massagevorrichtung |
US7318811B1 (en) * | 2002-06-03 | 2008-01-15 | Charles Corbishley | Vibrating body jewelry device |
WO2005117797A2 (en) * | 2004-05-26 | 2005-12-15 | The Metrohealth System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ef of headache |
-
2002
- 2002-10-24 JP JP2002309422A patent/JP450090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09-29 EP EP03748610A patent/EP1561446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3-09-29 CA CA2503537A patent/CA2503537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9-29 EP EP13159162.0A patent/EP2614808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3-09-29 CN CNA03824571XA patent/CN1691928A/zh active Pending
- 2003-09-29 CN CN2008101301956A patent/CN10138027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9-29 KR KR1020057007062A patent/KR101111583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9-29 AU AU2003268691A patent/AU200326869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9-29 WO PCT/JP2003/012456 patent/WO200403715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5
- 2005-04-22 US US11/111,949 patent/US2005018707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9
- 2009-07-16 HK HK09106454.7A patent/HK1127544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10-09 AU AU2009225277A patent/AU2009225277A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9-10-09 AU AU2009225276A patent/AU2009225276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1
- 2011-07-19 US US13/186,022 patent/US2012023892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7650A (zh) * | 2008-09-03 | 2011-07-27 | 麦克内尔-Ppc股份有限公司 | 组合便携式热和振动治疗装置 |
CN106102840A (zh) * | 2014-05-09 | 2016-11-09 | 加压日本株式会社 | 肌肉锻炼方法 |
CN109996523A (zh) * | 2016-09-23 | 2019-07-09 | 能源前沿公司 | 移乘协助、起立协助等辅助工具 |
CN109996523B (zh) * | 2016-09-23 | 2021-08-31 | 能源前沿公司 | 移乘协助、起立协助等辅助工具 |
CN108633255A (zh) * | 2017-01-19 | 2018-10-09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步行跌倒防止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
CN108633255B (zh) * | 2017-01-19 | 2022-06-14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步行跌倒防止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
WO2018214526A1 (zh) * | 2017-05-25 | 2018-11-29 | 深圳市未来健身科技有限公司 | 健身运动的指导方法及装置 |
CN108355243A (zh) * | 2018-01-30 | 2018-08-03 | 深圳市未来健身衣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肌肉电刺激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08852753A (zh) * | 2018-03-23 | 2018-11-23 | 刘振寰 | 脑瘫儿童家用悬吊步行训练器 |
CN109567769A (zh) * | 2018-11-23 | 2019-04-05 | 锦州医科大学 | 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智能运动服 |
CN110025452A (zh) * | 2019-04-08 | 2019-07-19 | 深圳睿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触觉反馈踝关节功能训练系统 |
CN110025452B (zh) * | 2019-04-08 | 2021-08-24 | 苏州睿智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触觉反馈踝关节功能训练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2009225276A1 (en) | 2009-10-29 |
CA2503537A1 (en) | 2004-05-06 |
KR101111583B1 (ko) | 2012-04-12 |
CN101380272B (zh) | 2011-08-31 |
CA2503537C (en) | 2013-05-28 |
EP2614808A1 (en) | 2013-07-17 |
WO2004037155A1 (ja) | 2004-05-06 |
EP1561446A4 (en) | 2010-05-05 |
JP2004141384A (ja) | 2004-05-20 |
AU2009225276B2 (en) | 2013-02-07 |
JP4500900B2 (ja) | 2010-07-14 |
AU2009225277A1 (en) | 2009-10-29 |
AU2003268691A1 (en) | 2004-05-13 |
US20120238923A1 (en) | 2012-09-20 |
CN101380272A (zh) | 2009-03-11 |
HK1127544A1 (en) | 2009-10-02 |
US20050187071A1 (en) | 2005-08-25 |
EP1561446A1 (en) | 2005-08-10 |
KR20050063788A (ko) | 2005-06-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691928A (zh) | 整复装置和服装、以及使用它们时的姿势形成方法和锻炼指导方法 | |
US11363841B2 (en) | Posture control and therapy system | |
US20190246709A1 (en) | Sensory motor stimulation garments and methods | |
JP5650745B2 (ja) | 感覚運動刺激衣服および方法 | |
US20140196190A1 (en) | Sensory Motor Stimulation Garments and Methods | |
US20100010568A1 (en) | Sensory motor stimulation garment and method | |
CN204521437U (zh) | 多功能被动式有氧代谢运动床 | |
JP2004100116A (ja) | 衣類、姿勢形成方法およびトレーニング指導方法 | |
CN201219975Y (zh) | 按摩裤 | |
AU2015264849B2 (en) | Sensory motor stimulation garment and method | |
JP2004100114A (ja) | 衣類、姿勢形成方法およびトレーニング指導方法 | |
EP2967964A1 (en) | Sensory motor stimulation garments and methods | |
JP2004100115A (ja) | 衣類、姿勢形成方法およびトレーニング指導方法 | |
WO2014145046A1 (en) | Sensory motor stimulation garments and method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KOGAWA XIUH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OGAWA XIUHE; APPLICANT Effective date: 20060804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0804 Address after: Hyogo Applicant after: Ogawa Hidekazu Address before: Hyogo Applicant before: Ogawa Hidekazu Co-applicant before: Chijimatsu Yoshihiro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5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