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0443A - 泵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0443A
CN1690443A CNA2005100563905A CN200510056390A CN1690443A CN 1690443 A CN1690443 A CN 1690443A CN A2005100563905 A CNA2005100563905 A CN A2005100563905A CN 200510056390 A CN200510056390 A CN 200510056390A CN 1690443 A CN1690443 A CN 1690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ump
blade part
outlet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563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3840C (zh
Inventor
安田和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Kogyo KK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ogyo KK filed Critical Asahi Kogyo KK
Publication of CN1690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0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384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384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6/00Apparatus equipped with, or having provisions for equipping with, both elements for especially removal of refuse or the like and elements for removal of snow or i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1/00Removing undesirable matter from roads or like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moistening of the surface
    • E01H1/001Treatment of dispersed oil or similar pollution on roads, for instance devices for applying treating ag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1/00Removing undesirable matter from roads or like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moistening of the surface
    • E01H1/02Brushing apparatus, e.g. with auxiliary instruments for mechanically loosening dir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1/00Removing undesirable matter from roads or like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moistening of the surface
    • E01H1/08Pneumatically dislodging or taking-up undesirable matter or small objects; Drying by heat only or by streams of gas; Cleaning by projecting abrasive particles
    • E01H1/0827Dislodging by suction; Mechanical dislodging-cleaning apparatus with independent or dependent exhaust, e.g. dislodging-sweep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 suction nozzles ; Mechanical loosening devices working under vacuu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3/00Applying liquids to roads or like surfaces, e.g. for dust control; Stationary flush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Washing And Drying Of Tableware (AREA)

Abstract

一种在叶片部件向从2个出口中的一个出口流出流体的方向旋转时,通过使该另一个出口附近的喷出压区域与吸入压区域相连通而能够可靠防止流体从该另一个出口流出到泵壳体外的情形的泵,其在壳体(29)内,所谓形成吸入口(37)附近的吸入压区域(38)与形成在第2出口(40)附近的喷出压区域(42)经由槽部(44)相连通。而且,在叶片部件(35)旋转时,在槽部(44)的中途会形成吸入压与喷出压相抵消而不产生压力的部分。因此,在叶片部件(35)向A方向旋转时,由于壳体(29)内的清洗液(流体)被各叶片部(48)积极地被引向第2出口(40)一侧,所以能够防止这些清洗液从第2出口(40)排出到泵(P)的外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装在餐具清洗机等中的泵。
背景技术
以前,作为被配置在餐具清洗机的泵室内且在餐具清洗时或清洗液排出时发挥作用的泵,提出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餐具清洗机用泵(以下,称为“泵”)。该泵,具有泵壳体(泵外壳),在这些泵壳体内设有基于电机的旋转驱动可向正反两方向旋转的叶片部件(叶轮)。在上述泵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将清洗液吸入这些泵壳体内的吸水口(吸入口)、用于将泵壳体内的清洗液喷出到餐具清洗机的清洗室一侧的循环出口、将泵壳体内的清洗液喷出(排出)到餐具清洗机的外部的排水出口。
另外,在泵壳体的内部的上述循环出口与排水出口之间设有切换阀,该切换阀通过泵壳体内流动的清洗液的流体力而能以旋转轴(切换阀旋转轴)为中心转动,并且,在其转动时,封闭上述两出口中的任一出口的同时,打开另一出口,从而可以切换上述清洗液的流出方向。
即,为了清洗餐具,而在使叶片部件向一方向(例如正方向)旋转时,被吸入泵壳体内的清洗液沿该泵壳体内的侧面向与叶片部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正方向)流动,利用其流体力而使上述切换阀封闭上述排水出口。因此,上述清洗液会介由循环出口供给(喷射)到清洗室内。另一方面,为了排出清洗液而叶片部件在向另一方(例如反方向)旋转时,被吸入泵壳体内的清洗液沿该泵壳体内的侧面向与叶片部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反方向)流动,利用其流体力而使上述切换阀封闭上述排水出口。因此,上述清洗液经由排水出口被排出到餐具清洗机的外部。
专利文献1:特开2003-284666号公报(权利要求6,段落[0013]~[0015],图2)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存在以下问题,即,上述泵一定需要切换阀,以便用于在清洗餐具时封闭排水出口、并在排出清洗液时封闭清洗出口。而且,由于在吸入泵内的清洗液中含有附着在餐具等上的油污或杂物等,所以,在含在清洗液中的油污或杂物等附着在切换阀(尤其是旋转轴附近)时,切换阀有可能不能转动而不能封闭循环出口及排水出口。尤其,在清洗餐具时经由排水出口将清洗液排出到外部时,存在着向清洗室内供给(喷射)的清洗液的水量降低的问题。即,有不能发挥泵本来的性能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叶片部件向从2个出口中的一个出口流出流体的方向旋转时,通过使该另一个出口附近的喷出压区域与吸入压区域相连通而能够可靠防止上述流体从该另一个出口流出到泵壳体外的情形的泵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第1发明的泵,在泵壳体内收容有绕规定轴线能够向正反两方向旋转的叶片部件,在上述泵壳体内分别设有:基于上述叶片部件的旋转而用于将流体从泵壳体外吸入到泵壳体内的吸入口、用于使从上述吸入口吸入到泵壳体内的流体向与上述叶片部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流动的流体通路、在上述叶片部件向正反两方向中的任一方的方向旋转时用于将流体从上述流体通路内排出到上述泵壳体外的第1出口、以及在上述叶片部件向另一方的方向旋转时用于将流体从上述流体通路内排出到上述泵壳体外的第2出口,其主要为:
上述泵壳体设有连通路,该连通路用于连通被形成在上述第1出口附近及上述第2出口附近的各喷出压区域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喷出压区域与被形成在上述吸入口附近的吸入压区域之间。
第2发明的泵,其主要为:上述吸入口,按照在成为上述叶片部件的旋转中心的上述轴线上的位置的、上述叶片部件的吸入口侧形成上述吸入压区域的方式设置,上述第1出口及上述第2出口被设在如下位置,即,该位置是在从上述轴线方向看时成为上述吸入压区域内侧的区域分别形成上述各喷出压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
第3发明的泵,其主要为:上述连通部由形成在上述泵壳体的内面的槽部构成。
第4发明的泵,其主要为:上述流体通路具有一部分包含槽部构成的通路部分,该通路部分,以从叶片部件侧、经过一部分上述吸入压区域、再向上述第1出口及第2出口中的该通路部分靠近连通的出口连通的方式设置。
根据本发明,在叶片部件向使流体从所具有的2个出口中的、一个出口流出的方向旋转时,通过使该另一出口附近的喷出压区域与吸入压区域连通,从而能够可靠防止上述流体从另一出口排出到泵壳体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泵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a)、(b)都是泵壳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泵的从轴线观察时的局部剖面图。
图5是图4的5-5线箭头方向的剖面图。
图6是(a)是本实施方式的叶片部件的俯视图,(b)是比较例的叶片部件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另一例的泵(泵壳体)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再一例的泵的剖面图。
图9是(a)、(b)、(c)都是表示其他例的叶片部件的俯视图。
图中:29-泵壳体(壳体),35、35A、35B、35C-叶片部件(泵用叶片部件),37、37A-吸入口,38、38A-吸入压区域,39-第1出口,40-第2出口,41-喷出压区域,42-喷出压区域,43-流体通路,43a-通路部分,44-槽部(连通部),45-引导限制部,47-轮毂,47a-外周面,48、48A、48B、48C-叶片部,49-一方侧面,50-另一方侧面,50a-基端侧部位,50b-顶端侧部位,80-叶片部件(泵用叶片部件),82-轮毂部,82a-外周面,83-叶片部,84-一侧部位,85-另一侧部位,85a-基端侧部位,85b-顶端侧部位,90、90A-管路(连通路),90、91、92-另一方侧面,92a-基端侧部位,92b-顶端侧部位,93-一方侧面,P-泵,S-轴线(旋转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图6对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的泵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10在机本体11内具有清洗餐具D的清洗室12与位于该清洗室12的下方的泵室13。上述清洗室12与泵室13是通过由分隔板15来上下分隔机本体11内的内部空间14而区划形成的。其中所需说明的是,在以后的本说明书中的说明中,所提到的“上下左右方向”表示图1的上下左右方向。
上述清洗室12被收容在用于配置餐具D的餐具笼16中,该餐具笼16可以滑动地被承载在沿水平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17上。另外,在清洗室12的下部配设有可旋转形式的喷嘴18,该喷嘴18是在清洗餐具D时向清洗室12内喷射清洗水(流体)用的。在该喷嘴18的上表面形成有许多孔(图示省略),从这些喷嘴18的下表面一侧设有清洗管路19,其中该清洗管路19贯通上述分隔板15一直延伸到泵室13内。该清洗管路19经由喷嘴18的内部空间(图示略)与上述喷嘴18上表面的各孔相连。因此,在清洗清洗室12内的餐具D时,将经由清洗管路19从泵室13一侧供给来的清洗液从上述喷嘴18的上表面的各个孔向清洗室12内喷射。
另外,在上述清洗室12的左侧设有开关门20,该开关门构成机本体11的侧壁的一部分,并且相对于机本体11可以开关。而且,该开关门20在向清洗室12内放置餐具D或清洗完后将餐具D从清洗室12内向外部取出等时打开,除此之外的时候均关闭。此外,在清洗室12的右侧形成有用于从机本体11的外部向清洗室12内注入规定容量的清洗液的注入通路21。而且,在清洗室12的底部设有用于使清洗液从该清洗室12吸入流下到泵室12内的吸入口22,该吸入口22配置有除去上述剩饭菜等的过滤器F,以便防止附着在餐具D上的剩饭菜等与清洗液一起被吸入到泵室13内。
另一方面,在上述泵室13中设有贮存槽23,该贮存槽23用于将从上述清洗室12经由吸入口22流下的清洗液。另外,在该贮存槽23的侧方(图1中的右侧)收容配置着泵P,该泵P介由吸水管路24而与上述贮存槽23相连接。因此,暂时贮存在贮存槽23内的清洗液可经由吸水管路24而从水平方向被吸入泵P内。而且,在清洗清洗室12内的餐具D时,基于上述泵P的驱动,从泵P内将清洗液12介由上述清洗管路19供给上述喷嘴18,再从这些喷嘴18上表面的各孔喷射到清洗室12内。另一方面,在排出上述清洗液时,基于上述泵P的驱动,从泵P内将清洗液导出到排水管路25内,再排出到机本体11外。
下面,对上述泵P的具体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上述泵P,由电机部26与泵部27构成。电机部26具有经由电线(电布线)E而与未图示出的电源相连接的电机(例如直流电机等)M。该电机M的内部设有转子及定子(均省略图示)。在上述转子上固定着从电机部26(电机M)的内部延伸到泵部27内的旋转轴28。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向电机M的定子供给的电流方向相对应,上述转子可与旋转轴28一起以该旋转轴28的轴线(规定轴线)S为旋转中心向正反两方向旋转。
另一方面,泵部27,具有:一端侧(在图1中为右侧、在图2中为左侧)开口的大致有底圆筒形状的泵壳体(以下,表示为“壳体”)29、以可以封闭该壳体29的开口部的方式形成的泵托座(以下,表示为“托座”)30、成为与上述电机部26一侧接合的接合部件的安装板31。上述壳体29、托座30以及安装板31,通过以上述托座30为中央设置的多根(本实施方式中为5根)螺丝32一体组装起来,在其一体组装的状态下,通过由螺丝33将上述安装板31接合固定在电机M上,从而将泵部27与电机部26结合成一体。
在上述托座30及安装板31上形成有可以穿过上述旋转轴28的贯通孔30a、31a,在上述泵部27与电机部26结合成一体的状态下,从电机部26一侧延伸的上述旋转轴28穿过安装板31的贯通孔31a与托座30的贯通孔30a而突出到壳体29内。而且,沿上述旋转轴28的周面在上述安装板31与托座31之间夹设有呈环状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密封圈。
另外,上述壳体29内,在上述旋转轴28的顶端固定支撑有叶片部件(泵用叶轮)35。即,在结构上,当基于上述电机M的旋转驱动而使上述旋转轴28旋转时,叶片部件35与该旋转轴28一起绕上述轴线S一体旋转。另外,在上述泵部27的一体组装的状态下,将O形圈36夹在壳体29与托座30之间,以防止清洗液从壳体29内漏出。
如图3(a)、(b)所示,在上述壳体29的底壁部29a设有作为相对于上述吸水管路24的连结部位的吸入口37,其可根据上述叶片部件35的旋转而从贮存槽23向壳体29内吸入清洗液。该吸入口37被设在上述底壁部29a的、作为上述叶片部件35的旋转中心的上述轴线S上的位置。向沿着该轴线S的方向突出形成,以便沿上述轴线S将清洗液吸入到壳体29内。因此,在上述叶片部件35旋转时,如图4及图5双点划线所示,在上述吸入口37附近并且成为叶片部件35的前面侧(即,吸入口37一侧)的区域形成负压气氛(负压环境)的吸入压区域38,该吸入压区域38呈与上述叶片部件35的外周缘的转动轨迹大致相同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壳体29的周壁部29b设有成为相对上述清洗管路19的连结部的第1出口39、和成为相对上述排水管路25的连结部位的第2出口40,基于叶片部件35的旋转经由这些出口38、40将上述清洗液排出到壳体29外。因此,如图3~图5的双点划线所示,在上述叶片部件35旋转时,在上述壳体29内的第1出口29附近及第2出口40附近分别形成有比上述负压气氛的吸入压区域38高压的高压气氛的喷出压区域41、42,该喷出压区域41、42呈与各出口39、40的开口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
这里,第2出口40,被设在从第1出口39看向上述周壁部29b的周方向分开规定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图3及图4可知,大致为90度)的位置。另外,在沿着上述轴线S的方向,第1出口39被设在比上述吸入压区域38靠叶片部件35一侧,而第2出口40被设在比上述吸入压区域38靠吸入口37一侧。此外,在从上述吸入口37一侧(即,轴线S方向)看时,第1出口39及第2出口40都被设在如下位置,即该位置是将上述各喷出压区域41、42的一部分形成在成为比上述吸入压区域38靠内侧的区域的位置,并分别向与上述轴线S垂直的方向突出形成。
另外,在上述壳体29内,在该壳体29内沿上述周壁部29b的内周面呈圆弧状形成流体通路43,该流体通路43用于使清洗液向与叶片部件35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流动。该流体通路43,将基于叶片部件35的旋转从吸入口37吸入到壳体29内并且利用离心力向周壁部29b一侧流动的清洗液导向上述第1出口39及第2出口40,如图3(b)所示,在与上述第2出口40相连的通路部分43a形成有槽部44。即,该槽部44,在上述流体通路43中的、作为与上述第2出口40很接近的连通部分的上述通路部分43a构成流体通部43的一部分。
而且,上述流体通路43,在上述通路部分43a,从叶片部件35一侧看时的通路深度按照越接近第2出口40越逐渐变深的方式形成,以便与在沿上述轴线S的方向位于比吸入压区域38靠吸入口37侧的第2出口40相连。另外,在上述通路部分43a,从叶片部件35一侧看时的通路宽度按照越接近第2出口40越逐渐向内周方向变宽的方式形成,以便使流体通路43与第2出口40相连通,且该第2出口40被设在将喷出压区域42形成在比上述吸入压区域38靠内侧区域的位置。即,上述流体通路43,在上述通路部分43a(槽部44),构成为:从上述叶片部件35一侧经过上述吸入压区域38的一部分而通向上述第2出口40。即,上述槽部起到连通吸入压区域38与喷出压区域42之间的连通路的功能。
并且,如图4所示,在上述叶片部件35向正反两方向中任意一个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箭头A方向)旋转时,将从上述吸入口37吸入到壳体29内的流体通路43内的清洗液从第1出口39排出到清洗管路19一侧,再经由该清洗管路19供给到清洗室12内。另一方面,在上述叶片部件35向正反两方向中任意另一个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箭头B方向)旋转时,将从上述吸入口37吸入到壳体29内的流体通路43内的清洗液经过上述通路部分43a从第2出口40排出到清洗管路25一侧,再经由该排水管路25排出到机本体11外部。
另外,上述壳体29的周壁部29b中的周方向的上述第1出口39与第2出口40之间的部分设成引导限制部45,该引导限制部45,以其内面接近上述叶片部件35的外周缘的方式将周壁部29b的壁厚向内周侧增厚。即设成为在该部分上述流体通路43只允许叶片部件35的旋转的夹持间隙43b。因此,在叶片部件35向上述箭头A方向旋转时,上述引导限制部45阻止沿上述流体通路43导向第1出口39侧的清洗液进一步向第2出口40侧导水。另一方面,在叶片部件35向箭头B方向旋转时,同样,上述引导限制部45阻止沿上述流体通路43导向第2出口40侧的清洗液进一步向第1出口39侧导水。
这里,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叶片部件35的构成。即,如图6(a)所示,叶片部件35,由呈大致圆盘形状的圆盘部46、形成在该圆盘部46的中央附近的轮毂47、从该轮毂部47的外周面47a向外周方向延伸的多片(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片)的叶片部48构成。而且,在轮毂部47的大致中央形成贯通孔47b,通过将上述旋转轴28嵌合到该贯通孔47b中,而将上述叶片部件35固定支撑在旋转轴28上。因此,叶片部件35,基于电机M的旋转驱动,能够与上述旋转轴28一起绕该旋转轴28向正反两方向旋转。
但是,若叶片部件35如图6(b)所示比较例的叶片部件80那样构成,则会产生下述的问题。即,该比较例的叶片部件80由呈大致圆盘形状的圆盘部81、形成在该圆盘部81的中央附近的轮毂部82、和从该轮毂部82的外周面82a向外周延伸的6片的叶片部83构成。各叶片部83,按照随着从轴线(旋转轴线)S侧向外周方向延伸、在向A方向旋转时相对于旋转方向成为前面的一方侧面84逐渐向后方(即、B方向)倾斜的方式形成曲面状。另外,上述各叶片部83,按照在向B方向旋转时随着相对于旋转方向成为前面的另一方侧面85从轴线S侧向外周方向延伸,逐渐向前方(即、A方向)倾斜的方式形成曲面状。
据此,在上述叶片部件80向A方向旋转时(即,餐具D的清洗行程的情况),由于上述各叶片部83的一方侧面84(尤其,一方侧面84的外周侧)朝外,所以能够高效地将基于叶片部件80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传递给处在相邻的各叶片部83之间的清洗液。但是,在上述叶片部件80向B方向旋转时(即,清洗液的排水行程的情况),由于上述各叶片部83的另一方侧面85的一部分(尤其,另一方侧面85的外周侧)朝内,所以存在很难高效地将离心力传递给上述清洗液的问题。即,在比较例的叶片部件80中,存在不能充分灵活动用泵P的旋转驱动力。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实施方式的叶片部件35被设成以下特征结构。即,在上述各叶片部48分别形成有:在向A方向旋转时相对旋转方向成为前面的一方侧面49、和在向B方向旋转时相对旋转方向成为前面的另一方侧面50。上述各一方侧面49被形成为从上述轴线S向外周方向逐渐向旋转方向的B方向侧倾斜的曲面状。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叶片部件35,在向A方向旋转时(即,餐具D的清洗行程的情况)与比较例的叶片部件80相同能够高效地将基于各叶片部48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传递给处在相邻的各叶片部48之间的清洗液。即,能够高效地将上述清洗液喷出(供给)到泵P的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述清洗室12一侧)。
其中,上述各叶片部48的另一方侧面50,该各另一方侧面50中的从上述轴线S侧到中途的基端侧部位50a被形成为从轴线S向外周方向逐渐向旋转方向的B方向侧倾斜的曲面状,而从上述中途到顶端(外周侧)的顶端侧部位50b被形成为从轴线S呈放射状的平面状。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叶片部件35,在向B方向旋转时(即,清洗液的排水行程的情况)与比较例的叶片部件80相比较能够高效地将基于各叶片部48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传递给处在相邻的各叶片部48之间的清洗液。从而,本实施方式的叶片部件35(另一方侧面46),与比较例的叶片部件80(另一方侧面83)相比,更能够高效地将上述清洗液喷出(供给)到泵P的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机本体11的外部侧)。
下面,对如下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10的泵P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在叶片部件35基于电机M的旋转驱动而向A方向旋转时,在吸入口37附近形成吸入压区域38,同时在第1出口39附近形成喷出压区域41、还在第2出口40附近形成喷出压区域42。而且,贮存在贮存槽23中的清洗液,从贮存槽23流出、沿吸水管路24流动经由吸入口37被吸到泵P的壳体29内。于是,上述清洗液由叶片部件35的各叶片部48(一方侧面49)导引到流体通路43,沿该流体通路43向与叶片部件35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A方向)流动。而且,流到上述第1出口39附近(喷出压区域41)的清洗液由于该喷出压区域41的喷出压力而从第1出口39喷出到泵P外(清洗管路19)。
这时,在壳体29的周壁部29b形成引导限制部45。因此,在壳体29内沿流体通路43导入第1出口39侧的清洗液,不会越过引导限制部45被导引到第2出口40。另外,所谓上述吸入压区域38与上述第2出口40的喷出压区域42经由槽部44相连通,在这些槽部44中途(即,吸入压区域38与喷出压区域42的交界部分)形成吸入压与喷出压相抵消而不产生压力的部分。从而,在叶片部件35向A方向旋转时,壳体29内的清洗液由于不会积极地被导引到第2出口40附近,所以其即使沿流体通路43流到第2出口40附近,也会再从槽部44导入吸入压区域38。因此,上述清洗液不会从第2出口40排到泵P的外部。即使上述清洗液的一部分从第2出口40排到泵P的外部(排水管路25),这些清洗液也由于机本体11上设置的排水口被设置在比泵P高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高30cm的位置)、而不会被排出到机本体11的外部。
另一方面,在叶片部件35基于电机M的旋转驱动而向B方向旋转时,在吸入口37附近形成吸入压区域38、同时在第1出口39附近形成喷出压区域41、还在第2出口40附近形成喷出压区域42。而且,贮存在贮存槽23中的清洗液,从贮存槽23流出、沿吸水管路24流动经由吸入口37被吸到泵P的壳体29内。于是,上述清洗液由叶片部件35的各叶片部48(另一方侧面50)导引到流体通路43,沿该流体通路43向与叶片部件35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B方向)流动。而且,沿上述槽部44流动、流到上述第2出口40附近(喷出压区域42)的清洗液通过该喷出压区域42的喷出压力而从第2出口40喷出到泵P外(排水管路25)。其中所需说明的是,即使这时,上述清洗液也不会越过上述引导限制部45而被导引到第1出口39。
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在叶片部件35旋转时,在壳体29内,形成在吸入口37附近的吸入压区域38与形成在第2出口40附近的喷出压区域42经由槽部(连通路)44相连通,在这些槽部44的中途形成吸入压与喷出压相抵消而不产生压力的部分。因此,在叶片部件35向A方向(一方)旋转时,在流体通路43内流动的清洗液(流体)由于不会积极地被各叶片部48导引到第2出口40附近,所以从槽部44再导入吸入压区域38。从而,在上述叶片部件35向A方向旋转时,能够将被吸入壳体29内的清洗液高效地只从第1出口39排出到泵P的外部(清洗液室12一侧)。
另一方面,在叶片部件35向B方向(另一方)旋转时,被吸到壳体29内的清洗液,由于被各叶片部48积极地导至第2出口40侧,所以其沿流体通路43流动、从第2出口40喷出(排出)到泵P的外部(机本体11的外部)。这时,上述清洗液的一部分流到第1出口39侧的喷出压区域41,再从该第1出口39排出到泵P的外部(清洗室12一侧)。但是,被喷出(供给)到清洗室12内的清洗液由于被引导至贮存槽23再吸入到壳体29内,因此,最终从第2出口40排出到泵P的外部。从而,在叶片部件35向使壳体29内的清洗液从所具有的2个出口39、40中的、第1出口39流出的方向旋转时,通过使该第2出口40附近的喷出压区域42与吸入压区域38连通,从而能够可靠防止上述清洗液从第2出口40排出到壳体29外。
(2)上述吸入口37按照在轴线S上的位置的、叶片部件35的吸入口37一侧形成吸入压区域38的方式设置,第2出口40被设置在从轴线S方向看时成为上述吸入压区域38的内侧的区域分别形成有一部分喷出压区域42的位置。因此,吸入压区域38与喷出压区域42被形成在接近的位置。从而,在叶片部件35向A方向旋转时,能够将在第2出口40附近流动的清洗液迅速地导向吸入压区域38侧,可抑制从第2出口40排出。
(3)由于形成在壳体29的周壁部29b的内面的槽部44具有连通路的功能,所以能够阻止由于另外设置连通路(例如管路等)而带来的组装泵P时的组装工序的增加。另外,可抑制部件数的增加及泵P的构成复杂化的同时,能够使泵P紧凑(小型),可实现餐具清洗机10的泵室13的节省空间。
(4)在流体通路43中其中一部分包括槽部(连通路)而构成的通路部分43a,以从叶片部件35侧通过吸入压区域38的一部分再向第2出口40连通的方式设置。即,能够形成在第2出口40附近形成的喷出压区域42的很近位置与吸入压区域38连通的结构。从而,能够可靠地抑制在第2出口40附近流动的清洗液从第2出口40排出。
(5)在叶片部件35向A方向旋转时,能够防止向与该叶片部件35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A方向)沿流体通路43流动被导至第1出口39侧的清洗液越过引导限制部45而被导引到第2出口40一侧。另外,在叶片部件35向B方向旋转时,能够防止向与该叶片部件35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B方向)沿流体通路43流动被导至第2出口40侧的清洗液越过引导限制部45而被导引到第1出口39一侧。
(6)在叶片部件(泵用叶片部件)35向一方(A方向)侧旋转时相对旋转方向成为前面的各叶片部48的一方侧面49被形成为从轴线S朝外逐渐向另一方(B方向)侧倾斜。因此,在叶片部件35向A方向侧旋转时,各叶片部48能够将旋转产生的离心力高效地传递给处于相邻的各叶片部48之间清洗液。另外,在叶片部件35向另一方(B方向)侧旋转时相对旋转方向成为前面的各叶片部48的另一方侧面50的基端侧部位50a被形成为从轴线S朝外周侧逐渐向B方向侧倾斜,顶端侧部位50b被从轴线S向外周侧呈放射状形成。因此,叶片部件35,在向B方向侧旋转时,与比较例的叶片部位80相比,能够将旋转产生的离心力高效地传递给处于相邻的各叶片部48之间的清洗液。
此外,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变更为以下的其他的实施方式(其他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导限制部45,只要可抑制第1出口39与第2出口40之间的清洗液的流动,除了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那样加厚周壁部29b的壁厚之外,还可以在周壁部29b的内面安装限制块。另外,该引导限制部45也未必设在壳体29的周壁部29b的内周面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连通路(槽部44),如图7所示,是在壳体29的外部连通吸入压区域38与喷出压区域42的管路9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也可以:吸入口37A,以将贮存在贮存槽23内的清洗液从与轴线S垂直的方向吸入到壳体29A内的方式突出形成。这种情况下,所谓形成在吸入口37附近的吸入压区域38A与形成在第2出口40附近的喷出压区域42通过管路(连通部)90A来连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用于连通形成在第1出口39附近的喷出压区域41与形成在吸入口37附近的吸入压区域38之间的连通路(例如,槽部)。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若叶片部件35旋转,则在上述连通部的中途形成吸入压与喷出压相抵消而不产生压力的部分。因此,在叶片部件35向B方向旋转时,壳体29内的清洗液由于不会被积极地导引到第1出口39附近,所以不会从该第1出口39向泵P的外部排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9(a)所示,也可以:叶片部件35A的各叶片部48A,形成为其另一方侧面91的顶端侧部位91b向旋转方向的一方(A方向)侧倾斜。如图9(b)所示,也可以:叶片部件35B的各叶片部48B,构成为其另一方侧面92的顶端侧部位92b,与基端侧部位92a向旋转方向的另一方(B方向)的倾斜相比平缓倾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9(c)所示,也可以:叶片部件35C的各叶片部48C的一方侧面93是由从轴线S到向外周方向的中途的平面状的基端侧部位93a与从该中途到外周侧的平面的顶端侧部位93b形成的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泵P,以餐具清洗机用泵为例进行具体化,但也能以任意的泵形式进行具体化。这种情况下,流入泵内的流体,也可以是水(清洗液)以外的任意的流体(例如,乙醇)、或气体(例如空气等)。
接着,以下主要追加叙述从上述实施方式及其他例中能够把握的技术构思。
(A)如第1~第4发明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泵,其中:在上述泵壳体中形成有引导限制部,该引导限制部,在流体基于上述叶片部件的旋转而从上述吸入口侧被引导向上述第1出口侧或上述第2出口侧中任一方时,用于限制上述流体在上述第1出口与上述第2出口之间流动。
(B)一种泵用叶片部件,其中:设有以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轮毂部,在该轮毂部的外周面设有多个叶片部,随着各叶片部从上述轴线侧向外方侧延伸,而使上述各叶片部的旋转方向的一方侧面逐渐向旋转方向的另一侧倾斜、同时使上述各叶片部的旋转方向的另一方侧面中的从上述轴线侧到中途的基端侧部位逐渐向旋转方向的另一侧倾斜,并且,使从上述中途到顶端侧的顶端侧部位与上述中途附近的上述基端侧部位相比平缓地倾斜或者向旋转方向一侧倾斜。
(C)如上述(B)所述的泵用叶片部件,其技术构思为:上述各一方侧面呈曲面状。
(D)如上述(B)或(C)所述的泵用叶片部件,其技术构思为:上述各另一方侧面的基端侧部位呈曲面状。
(E)如上述(B)~(D)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泵用叶片部件,其技术构思为:上述各另一方侧面的顶端侧部位以从上述轴线呈放射状延伸的方式形成。

Claims (4)

1.一种泵,在泵壳体内收容有绕规定轴线能够向正反两方向旋转的叶片部件,在上述泵壳体内分别设有:基于上述叶片部件的旋转而用于将流体从泵壳体外吸入到泵壳体内的吸入口、用于使从上述吸入口吸入到泵壳体内的流体向与上述叶片部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流动的流体通路、在上述叶片部件向正反两方向中的任一方的方向旋转时用于将流体从上述流体通路内排出到上述泵壳体外的第1出口、以及在上述叶片部件向另一方的方向旋转时用于将流体从上述流体通路内排出到上述泵壳体外的第2出口,其特征在于:
上述泵壳体设有连通路,该连通路用于连通被形成在上述第1出口附近及上述第2出口附近的各喷出压区域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喷出压区域与被形成在上述吸入口附近的吸入压区域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入口,按照在成为上述叶片部件的旋转中心的上述轴线上的位置的、上述叶片部件的吸入口侧形成上述吸入压区域的方式设置,上述第1出口及上述第2出口被设在如下位置,即,该位置是在从上述轴线方向看时成为上述吸入压区域内侧的区域分别形成上述各喷出压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上述连通部由形成在上述泵壳体的内面的槽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上述流体通路具有一部分包含槽部而构成的通路部分,该通路部分,以从上述叶片部件侧、经过一部分上述吸入压区域、再向上述第1出口及第2出口中的该通路部分靠近相连的出口连通的方式设置。
CNB2005100563905A 2004-04-19 2005-03-1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384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23363 2004-04-19
JP2004123363A JP4287322B2 (ja) 2004-04-19 2004-04-19 ポン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0443A true CN1690443A (zh) 2005-11-02
CN100473840C CN100473840C (zh) 2009-04-01

Family

ID=35346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639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3840C (zh) 2004-04-19 2005-03-18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287322B2 (zh)
KR (1) KR100709825B1 (zh)
CN (1) CN100473840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9167A (zh) * 2014-10-23 2015-01-1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泵和具有该电机泵的洗涤电器
CN110431314A (zh) * 2017-03-14 2019-11-08 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泵机组
CN110431313A (zh) * 2017-03-14 2019-11-08 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离心泵机组
CN110832203A (zh) * 2017-07-11 2020-02-2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CN111919029A (zh) * 2018-03-13 2020-11-10 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离心泵机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67061B2 (ja) * 2008-10-06 2013-03-21 朝日興業株式会社 ポンプ
CN106704264B (zh) * 2017-01-12 2023-08-25 常州雷利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泵以及具有所述泵的排水循环系统和家用电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9167A (zh) * 2014-10-23 2015-01-1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泵和具有该电机泵的洗涤电器
CN110431314A (zh) * 2017-03-14 2019-11-08 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泵机组
CN110431313A (zh) * 2017-03-14 2019-11-08 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离心泵机组
CN110431313B (zh) * 2017-03-14 2021-06-18 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离心泵机组
US11555499B2 (en) 2017-03-14 2023-01-17 Grundfos Holding A/S Centrifugal pump assembly
CN110832203A (zh) * 2017-07-11 2020-02-2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CN111919029A (zh) * 2018-03-13 2020-11-10 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离心泵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09825B1 (ko) 2007-04-23
JP4287322B2 (ja) 2009-07-01
KR20060043073A (ko) 2006-05-15
JP2005307787A (ja) 2005-11-04
CN100473840C (zh) 200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0443A (zh)
CN1094747C (zh) 用于洗碗机的洗涤水过滤装置
RO113119B1 (ro) Filtru cu autocuratire
CN1765294A (zh) 复合型吸尘器
CN1201092A (zh) 带波轮组件的洗衣机
CN1954750A (zh) 直立式吸尘器
CN101255640B (zh) 一种洗衣机
CN1257697C (zh) 洗碗机
JP2016182592A (ja) オイルミスト集塵機
CN2873077Y (zh) 尘气分离水过滤吸尘器
CN1715679A (zh) 洗衣机用泵
CN1736321A (zh) 具有流体分配器单元的家用电器
CN2712268Y (zh) 餐具清洗机
CN1887196A (zh) 洗碗机的上部喷嘴止回阀结合结构
CN1875875A (zh) 具备水果清洗喷嘴的洗碗机
CN1743680A (zh) 双重拖动分子泵
CN1186645A (zh) 泵装置
CN1807898A (zh) 离心式风扇的叶轮盖
CN111805785B (zh) 改善除尘率的水幕除尘柜
CN1536129A (zh) 洗衣机
CN218500675U (zh)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嘴、喷淋臂及清洗机
CN1187982A (zh) 餐具清洗机
CN1746411A (zh) 滚筒洗衣机
CN212397418U (zh) 一种镜面火花机粉尘循环过滤装置
KR100480090B1 (ko) 급/배수 일체형 펌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1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