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0743A - 修复管及铺设修复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修复管及铺设修复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0743A
CN1680743A CNA2005100548958A CN200510054895A CN1680743A CN 1680743 A CN1680743 A CN 1680743A CN A2005100548958 A CNA2005100548958 A CN A2005100548958A CN 200510054895 A CN200510054895 A CN 200510054895A CN 1680743 A CN1680743 A CN 1680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s
coupling
pipe
vertical
sp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548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13855C (zh
Inventor
神山隆夫
金田光司
藤井谦治
长谷川武司
石田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nan Synthetic Resin Works K K
Original Assignee
Shonan Synthetic Resin Works K 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nan Synthetic Resin Works K K filed Critical Shonan Synthetic Resin Works K K
Publication of CN1680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0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38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385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1Multimode transmiss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6Methods of, or installations for, laying sewer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16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 F16L55/162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from inside the pipe
    • F16L55/165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from inside the pipe a pipe or flexible liner being inserted in the damaged section
    • F16L55/1657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from inside the pipe a pipe or flexible liner being inserted in the damaged section lengths of rigid pipe being inser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6Methods of, or installations for, laying sewer pipes
    • E03F2003/065Refurbishing of sewer pipes, e.g. by coating, l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管及铺设该修复管的方法。修复管利用节段在现有管道内部组装以修理现有管道。在将一个节段沿纵向联接到已经联接好的另一个节段上时,将联接件通过所述一个节段插入,并且该联接件结合到已经联接好的另一节段的联接件上。在结合期间,所述一个节段被夹靠在另一个节段上而且两个节段在纵向上联接。重复进行这样的步骤以将其它节段联接到已经联接好的节段上,直到将修复管铺设至预定长度为止。

Description

修复管及铺设修复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现有管道如污水管内部铺设的修复管,以用于修复现有管道,并涉及铺设这种修复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从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3-214098中可得知修复现有管道的方法,其中如图16所示,复合管被构造成通过在现有管道4内部组装并铺设一个修复管3来修复现有管道如污水管,所述修复管的外径稍小于现有管道4的内径,然后在修复管3的外周和现有管道4的内壁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填充填料(未示出)并硬化该填料。修复管3包括用于修复管的节段(segment)1。即,如图17所示,该修复管3是通过组装工S经由在弧形节段1的圆弧的圆周方向上(修复管3的圆周方向)联接弧形节段1来组装短环形管部件2而在与现有管道4连通的检修孔5内组装的,其中已经预先固定有用于在纵向上进行联接的螺栓9,然后在管部件2的纵向(修复管3的纵向)上在现有管道4内部借助螺栓9和螺母(未示出)将管部件2互相联接。
在传统结构中,每个螺栓9的总长度稍小于每个节段1在纵向上宽度的2倍;螺栓9沿纵向从节段1的一侧插入并穿过螺栓通孔(未示出);而且节段1由螺母固定,使得螺栓9的末端部从节段1另一侧伸出稍小于节段1在纵向上宽度的一个长度。此外,管部件2这样互相联接,即,将从一个管部件2的节段1伸出的螺栓9穿过另一个管部件2的节段1的螺栓通孔、将上述另一个管部件2推入上述一个管部件2中、并且用螺母拧紧穿过的螺栓9。
然而,存在的问题是在传统修复管3中沿纵向联接管部件2的节段1的结构中有相当大的危险,即,由于固定到组装在管部件2中的每个节段1上的螺栓9从节段1一侧伸出稍小于其在纵向上的宽度的长度(例如稍小于20cm),就有如下风险:螺栓9的突出的部分会撞到组装工的面部等,特别是当组装工在黑暗的现有管道4内滚动、运送和联接管部件2时。
此外,传统结构中的问题在于联接工作是辛苦且耗时的,这是因为事先必须旋拧且拧紧螺母以便将螺栓9紧固到节段1上,而且在沿纵向联接管部件2时还必须进一步将螺母旋拧且拧紧到螺栓9上。
此外,在铺设修复管3之后,当在修复管3的外周和现有管道4的内壁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填充并硬化填料时,螺栓9会埋置于该填料中并起到与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一样的作用;但是,问题在于:当计算由修复管3和填料构成的复合管的强度时,因为螺栓9没有互相联接成一个单元,所以不能够估计该强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修复管来解决上述问题,其中组装修复管的工作、特别是在纵向上联接节段的工作可以在短时间内安全、简便地进行,而且其中联接件在纵向上的强度可以在计算复合管的强度时估计出来;并且还提供了一种铺设这种修复管的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修复现有管道的修复管包括:节段,其在现有管道的圆周方向和纵向上相互联接以组装修复管;以及联接件,该联接件为每个节段设置,以用于在纵向上联接节段。当一个增加节段在纵向上联接到已经联接的节段上时,联接件插入并穿过该增加节段并且结合到已经联接的节段的联接件上。当两个联接件得以结合时,穿过该增加节段的联接件将该增加节段夹靠在已经联接的节段上,由此在纵向上联接两个节段。
根据本发明的在现有管道内部铺设修复管的方法,使用了多个节段,并且多个节段在现有管道的圆周方向和纵向上联接。当一个节段在纵向上联接到另一个已经联接的节段上时,联接件通过该节段插入,并且该联接件结合到已经联接的另一节段的联接件上。在结合期间,节段夹靠在另一个节段上而且两个节段在纵向上得以联接。这样的步骤重复进行以将其它节段联接到已经联接的节段上,直到将修复管铺设至预定长度。
根据本发明,用于每个节段的联接件可从节段只伸出一个小的尺寸,在现有管道内部组装修复管的工作、特别是在纵向上联接节段的工作远比传统的工作更加安全地进行。
此外,由于在纵向上联接节段可以只是通过结合通过节段插入的联接件而进行,因而不需要事先用螺母等将联接件固定到节段上,在纵向上联接节段的工作远比传统的更简便且更省时的进行。
此外,连续的联接件在修复管的总长度上延伸,因为多个联接件接连地联接成一个单元,由此达到增加由修复管和填料构成的复合管的强度的优异效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其性质和各种优点将从附图和本发明的下面详细说明中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用于修复管的节段的结构的俯视图,所述节段构成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修复管;
图2是图1中箭头C方向所示的侧视图;
图3是沿图1的线A-A截取的横剖面视图;
图4是节段的仰视图;
图5是图1中箭头D方向的辅助视图;
图6是沿图1的线B-B截取的横剖面视图及其局部放大视图;
图7是解释在圆周方向上相互联接节段的方法的纵向侧视图;
图8是示出节段在圆周方向上相互联接的状态的纵向侧视图;
图9是示出用于在纵向上相互联接管部件(相互联接节段)的联接件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0是用于以联接顺序固定第一联接件的固定螺母和螺栓的透视图;
图11是用于相互定位将要被联接的管部件的通孔的定位件的透视图;
图12是解释借助联接件在纵向上相互联接管部件(相互联接节段)的方法的横剖面视图;
图13是示出通过利用联接件在现有管道内部沿纵向联接多个管部件而组装成修复管的状态的局部剖开透视图;
图14a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联接件的目标联接端的结构的横剖面视图;
图14b是解释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联接操作的横剖面视图;
图15是示出通过将节段件送入现有管道中并联接管部件来组装用于修复现有管道的修复管的一个方面的横剖面视图;
图16是示出组装修复管的全长的一个方面的横剖面视图;
图17是解释传统修复管组件的说明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基于优选实施例描述本发明。
尽管在此解释的实施例为构造成圆形管的修复管,但是可以理解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其正交于纵向的横截面形状是除了圆形以外的其它形状的修复管,诸如矩形;此外,还可以理解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上述横截面形状不是开放的而是在一侧封闭的形状,如马蹄形的、半圆形的或者U形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修复管是如图16所示的修复管3,该修复管3组装并铺设于现有管道4诸如污水管的内部,与在前面讨论的传统示例中的一样。通过沿现有管道4在圆周方向和纵向上联接多个弧形节段1(下文中,称作节段件)来组装和铺设修复管。但是,联接结构在纵向上如图9所示不同于传统的联接结构,如下文所要讨论的。
首先将要基于图1至图6说明节段件1的结构。图1是整个节段件1的俯视图。图2是从图1中箭头C方向看到的侧视图。图3是沿图1中的A-A线截取的横剖面视图。图4是节段件1的仰视图。图5是沿图1中箭头D方向看到的辅助视图。图6是沿图1的线B-B截取的横剖面视图及其局部放大视图。
节段件1包括内板101、侧板102和103、端板104和105,以及每种加固板106和107中各两个。节段件1由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塑料整体制成。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DuraStar聚合物(商品名)等用作透明塑料。聚氯乙烯(PVC)、聚乙烯等用作半透明塑料。聚氯乙烯(PVC)、聚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乙烯、聚丙烯等用作不透明塑料。
内板101形成为一个具有规定宽度的板并且以规定角度弧形地弯曲,所述角度将圆周分成多个相等部分,例如以72°,将圆周分成五个部分,内板的底部(弧形内侧表面)形成管部件2的内圆周面,并且形成修复管3的内圆周面。此外,内板101的圆弧的圆周方向是修复管的圆周方向(下文中除非特别指出均简称为圆周方向),而且内板101的宽度方向是修复管的纵向(下文中除非特别指出均简称为纵向)。矩形开口101a分别形成在内板101在圆周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每一个上。这些开口101a用于在内部进行拧紧螺栓6的工作(参照图8),以用于在圆周方向上相互联接管部件1;拧紧工作之后,一个盖子(未示出)固定于内板101上以堵住每个开口101a。
侧板102和103分别在圆周方向上沿内板202的两个侧边的整个长度形成,并且向外竖直地设置在内板101的外表面上。在每个侧板102和103中,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这里为14个)通孔102a和103a,用于如图9所示在纵向上使联接件11通过,以便在纵向上联接节段。通孔102a和103b的直径稍大于联接件11的螺母部11c的直径。
当在纵向上相互联接节段件1时,每个侧板102和103的外表面在纵向上形成节段件1相互接触的联接表面。如图6所示,突出部102c和凹陷部(沟槽)102d垂直连续地在侧板102外侧表面的下端部处形成,并且凹陷部103c和突出部103d垂直连续地在侧板103外侧表面的下端部处形成。它们沿侧板102和103的全长、沿内板101侧边缘在圆周方向上形成。突出部102c和凹陷部103c成形为相互贴合,即,具有能够以紧密接触表面(没有任何间隙)相互联接的形状,并且凹陷部102d和突出部103d也成形为相互贴合。
端板104和105沿内板宽度方向的整个长度形成在内板101的两端,并且向外竖直设置在内板101的圆弧的外侧上。在端板104和105中形成多个通孔104a和105a(参照图8),这些通孔用于使在圆周方向上相互联接节段件1的多个螺栓6穿过。
此外,当在圆周方向上相互联接节段件1时,端板104和105的外表面在圆周方向上形成节段件1相互接触的联接表面。如图7的剖视图所示,一凹陷部(沟槽)104c形成在端板104外侧表面垂直方向的中心部,并且一凹陷部(沟槽)104d和一突出部104e垂直连续地形成在其下端部。此外,一突出部105c形成在端板105外侧表面垂直方向上的中心部,并且一突出部105d和一凹陷部105e垂直连续地形成在其下端部。它们沿端板104和105在宽度方向上的整个长度形成。
端板104的凹陷部104c和104d及突出部104e分别成形以与端板105的突出部105c和105d和凹陷部105e相互贴合。
加固板106和107加强整个节段件1的机械强度,并且竖直设置在内板101的顶部(圆弧的外侧表面)和侧板102和103的内侧上。用于在纵向上插入并穿过联接管部件的联接件11(参照图9)的多个通孔106a和凹口部107a形成在加固板106和107上、分别对应于侧板102和103的通孔102a和103a的位置处。每个通孔106a的直径稍大于联接件11的轴部11b的直径,但是稍小于螺母部11c的直径。
此外,在侧板102和103的内侧表面上和加固板106和107的两个侧表面上(其中一个加固板107只在一个侧表面上)的多个位置处形成横向伸出的多个小的直角三角形突起板102b、103b、106b和107b,以防止侧板和加固板变形,并且其底部形成为与内板101连续(参照图5)。
将基于图9、图10和图11描述用于在纵向上联接节段件的元件的结构。
图9所示的联接件11包括具有轴部11b的整体形成的金属杆,在轴部的一个端部具有用作联接端的螺纹部11a,在其另一个端部具有用作目标联接端(将要被联接的联接端)的螺母部11c。在螺母部11c中形成螺纹孔11d,该螺母部可以旋拧到和螺纹部11a一样的螺纹上。通过将一个螺纹部11a旋拧进另一个螺母部11c的螺纹孔11d中而相互结合多个联接件11,联接件11可如图13所示整体且相互地联接。
而且,联接件11总长度是节段件1在纵向上的宽度尺寸(从侧板102的外侧表面到侧板103的外侧表面的尺寸)和规定的旋入尺寸(如,稍小于约10-20mm)之和,所述旋入尺寸是将相互联接的元件11的螺纹部11a和螺母部11c通过上述旋入方式以足够强度结合起来所需的。此外,螺母部11c的长度优选是大于从侧板102(或103)外侧表面到相邻加固板106外侧表面尺寸的尺寸加上上述规定的旋入尺寸之和。此外,可以理解,螺纹孔11d的深度尺寸是上述规定的旋入尺寸,或者是大于该旋入尺寸的尺寸。
此外,轴部11b和螺母部11c还可以这样结合,即,通过分离轴部11b和螺母部11c、在轴部11b的螺母部11c一侧的端部上也形成螺纹部、使螺纹孔11d通过螺母部11c的整个长度、并且将轴部11b的上述螺纹部从相对侧旋入螺母部11c的螺纹孔11d中。
图10所示的固定螺母12也由金属制成,其长度和直径与联接件11的螺母部11c的长度和直径相同,并且形成为使得具有与螺纹孔11d相同直径的螺纹孔12a穿过其整个长度。
螺栓13是用于将固定螺母12固定到第一管部件2的节段件1上的短螺栓;头部13b的直径和固定螺母12的相同;螺纹部13a的直径对应于固定螺母12的螺纹孔12a的直径,螺纹部13a旋拧入螺纹孔12a中。
当在纵向上相互联接管部件2时,图11所示的定位件14进行定位,使得对于被联接的管部件2的相互的节段件1,一个侧板102的通孔102a的位置匹配另一个侧板103的通孔103a。定位件14形成为圆柱形,且孔14a在轴向上从其中穿过;末端部稍微逐渐变细并形成为有些成圆形的截锥。末端部之外的大部分的直径基本上等于侧板102和103的通孔102a和103a的直径。此外,其稍长于联接件11的螺母部11c。此外,不必形成孔14a。
下文解释用节段件1在现有管道3内部组装和铺设修复管3的方法的细节。
首先,如图15所示,将节段件1送入与现有管道4连通的检修孔5的内部,并且多个节段件在圆周方向上联接以组装成短的、圆形的、环状管部件2。其联接如图7至图8所示那样进行。即,图7左侧上的节段件1的端板105的突出部105c和105d和凹陷部105e首先分别与该图右侧上的节段件1的端板104的凹陷部104c和104d和突出部104e相互配合,以相互紧密密封端板104和105的外侧表面。此外,密封材料(未示出)事先涂覆在凹陷部104c、104d和105e的内侧表面上。
接着,在圆周方向上相互联接节段件1,即,如图8所示,通过经由右侧节段件1的内板101的开口101a引入螺栓6,将螺栓插入并穿过端板104和105的螺栓通孔104a和105a;经由左侧上的节段件1的开口101a引入螺母7,将螺母7拧到螺栓6上,并且将它们拧紧到端板105上。
由此,在节段件1沿圆周方向被连续地联接并且以此方式组装成管部件2之后,在纵向上联接管部件2,如图15所示,以组装成修复管3。这里,可以采用在纵向上只连续联接管部件2的一侧(如,图15中的左侧)的方法(下文中称作单侧联接),或者采用在纵向上连续联接管部件2的两侧(左侧和右侧)的方法(下文中称作双侧联接)。这些联接方法将基于图12做出解释。
在单侧联接中,固定螺母12首先只固定到一侧上,如第一管部件2(开始的管部件)的节段件1A的侧板103上。这种情况下,固定螺母12从侧板103的通孔103a外部插入,而螺栓13从相邻加固板106的通孔106a的相对侧插入并且旋拧到螺母12上直到夹住加固板106为止。这就使固定螺母12紧固到节段件1A上。如果每一节段件1A上将要固定的固定螺母12的数目例如是四个,那么每第三个通孔103a就固定有一个固定螺母12。
接着,第二管部件2的节段件1B的侧板102压靠并紧紧接触节段件1A的侧板103;但是,事先在对应于节段件1A中的固定螺母12的四个位置中的每个位置处,一个初始联接件11A经其插入,并且定位件14也相邻其装配。联接件11A以螺纹部11a在先沿纵向从侧板103插入,通过通孔103a、通孔106a、凹口部107a和通孔102a,并且插到螺母部11c碰到与侧板103相邻的加固板106为止。定位件14向后插入与联接件11A相邻的侧板102的通孔102a中,并且定位在其接触与侧板102相邻的加固板106的位置。
当节段件1A和1B二者联接在一起时,定位件14插入节段件1A的通孔103a中,而且从节段件1A突出的固定螺母12的末端部装配在节段件1B的通孔102a中。接着,联接件11A旋转使得螺纹部11a旋拧入螺母12的螺纹孔12a中,直到联接件11A的螺母11c抵靠加固板106为止。附加的旋拧动作使得联接件11A牢牢地结合到固定螺母12上,以将节段件1B夹靠在节段件1A上,由此在纵向上可靠地联接二个节段件1A和1B。
而且,尽管图12中未示出,当将节段件1B的侧板102压向节段件1A的侧板103时,侧板102的突出部102c和凹陷部102d配合到侧板103的凹陷部103c和突出部103d中(参照图6);侧板102和103的外侧表面相互紧紧地密封;而且凹陷部102d和103c事先涂覆有密封材料(未示出)。
接着,第二联接件11B同样在四个位置中的每个位置处从侧板103插入并穿过节段件1C,直到螺母部11c与加固板106接触。定位件14是同样装配的,并且由定位件14定位的节段件1C的侧板102同样压靠并紧紧接触节段件1B的侧板103。接着联接件11B如箭头所示旋转,用于旋拧入联接件11A中,直到联接件11B的螺母部11c碰到节段件1C的加固板106为止。接着,联接件11B进一步旋转,使得节段件1C夹靠到节段件1B上,直到节段件1B和1C在纵向上相互牢牢地联接。随后,其它节段件1可以接连地联接到已经联接好的节段件上,直到修复管在纵向上组装成预定长度为止。
在上述说明中,联接件事先插入并穿过节段件。但是,在节段件与已经联接的节段件形成接触之后再将联接件插入并穿过节段件是可接受的。
此外,定位件14由图12中的点划线示出,因为它不是必需的。而且,如由图12中的点划线所示,还可以改变联接件11B插入的位置。这样做时,联接件的插入位置可按需要进行转变。而且,还可以接受的是使用两个联接件11B,一个由实线表示而另一个由点划线表示。这会增加所组装的修复管的机械强度。
此外,在双侧联接中,节段件1B、1C...经由联接件11A、11B在左侧上连续地联接,如上所述,并且节段件同样经由多个联接件11在右侧上连续联接。在双侧联接中,组装工的数量是单侧联接中的两倍,并且联接可以在单侧联接的一半时间内完成。
在执行如上所述的步骤时,修复管3可以通过在现有管道4内部相互联接多个管部件2的节段件1来组装和铺设,如图13所示。此外,图13中省略了节段件1的详细结构,图中所示的联接件11之外的联接件11的插入位置由点划线指示,并且只示出一个加固板。另外,在图13中,每个节段件的每个端板在纵向上对齐并联接;但是,如图15和16所示,它们可以在端板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予以联接。此外,可以理解每个节段件1所插入的联接件11的数目不限于四个。
修复现有管道4的工作是通过在如上所述组装和铺设后的修复管3的外周和现有管道4的内壁表面之间填充填料(未示出)并硬化该填料而得以完成的。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例,通过使联接件11相互联接而在纵向上相互联接(相互地,各个节段件1)管部件2;因而,联接件11的总长度(纵向上的长度)可被设定成节段件1在纵向上的宽度尺寸加上规定的小的旋拧尺寸(如,稍小于10-20mm)之和,所述小的旋拧尺寸是将相互的联接件11的螺纹部11a和螺母部11c结合起来所需要的。于是,联接件11只从节段件稍微伸出。因此不存在当在现有管道4内部进行组装修复管3的工作时、特别是在纵向上进行联接工作期间联接件11将会撞到工人面部的风险,而且组装工作的进行可以远安全于图17所解释的传统示例。
此外,由于固定到第一管部件2的节段件1上的固定螺母12只是从侧板102或103稍微伸出,所以是安全的。
而且,由于在纵向上的联接可以只是这样进行,即,将插入节段件1的联接件11的螺纹部11a旋拧到所要与其连接的节段件1中插入的联接件11的螺纹孔11d中,或者旋拧入固定螺母12的螺纹孔12a中,并且因为不需要事先将联接件11借助螺母等固定到节段件1上,所以纵向上的联接工作远比传统的更加简便和节省时间。
此外,由于多个联接件11连续地联接成一个单元,所以当计算由修复管3和填料构成的复合管的强度时可以估计该强度;而且由于联接件形成为单根钢筋并且跨过整个纵向上延伸,所以当在修复管3的外周和现有管道4的内壁表面之间填充并硬化诸如水泥浆的填料时,可以增加修复管的强度。
在第一实施例中,联接件11的目标联接端被制成螺母部11c,但是可以如图14a所示那样构造。这种结构中,目标联接端是圆柱形的插口部11e,其中形成有孔11f。孔11f从最前部开始的深度部分的一半多的位置是圆柱形的,并且超过该部分的深度部分形成为直径小于圆柱形部分的直径的截头圆锥体,并且在圆柱形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中切削出螺纹槽。
由圆形弹性金属板构成的多个咬合件(snap)15布置在孔11f的圆柱形部分的后面、在轴向上重叠并且与联接件11的轴向正交,这些咬合件借助旋拧到孔11f的圆柱形部分中的定位螺钉16而被拧紧和固定。圆形孔15a形成在每个咬合件15的中心,其直径稍小于联接件11的螺纹部11a的直径。此外,在将孔15a的圆周分成四个部分的位置处径向地形成窄缝15b。直径稍大于联接件11螺纹部11a的六边形孔16a通过定位螺钉16形成。
在这种类型的结构中,如图14b所示,另一个联接件11的螺纹部11a插入插口部11e的定位螺钉16的孔16a中,并且可以通过弯曲多个咬合件15中的每个咬合件在孔15a的圆周处的部分而被压入孔15a中;在这种状态下,多个咬合件15的弯曲部在压力下与螺纹部11a形成接触并且与螺纹部11a啮合,由此将螺纹部11a结合到插口部11e上并且将联接件11互相连接起来。此外,由于与螺纹部11a形成压力接触并且啮合的多个咬合件15的弯曲部的端部(孔15a的周边部分)起到内螺纹的作用,在螺纹部11a插入的那侧上转动联接件11能够通过将该螺纹部11a拧入和拧出来实现细微调节,并还能够使其脱出。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例的联接件11的结构,联接件11的相互联接可以仅以这样的单一动作进行,即通过将一个螺纹部11a插入另一个插口部11e的定位螺钉16的孔16a中,并且将其压入多个咬合件15的孔15a中,使得它可以比第一实施例中的联接件11更加简便地联接。

Claims (9)

1.一种用于修复现有管道的修复管,包括:节段,该节段在现有管道的圆周方向和纵向上相互联接以组装修复管;以及联接件,该联接件为每个节段设置,以用于在纵向上联接节段,
其中,在将增加节段沿纵向联接到已经联接的节段上时,联接件通过增加节段插入,并且结合到已经联接的节段的联接件上,而且在结合两个联接件时,经增加节段插入的联接件将该增加节段夹靠在已经联接的节段上,由此在纵向上联接这两个节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管,其中,多个节段在现有管道的圆周方向上联接,而且节段在纵向上联接到沿圆周方向联接好的节段中的一个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修复管,其中,联接件通过螺纹连接而结合。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修复管,其中,联接件通过咬合类型的结合机构而结合。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修复管,其中,联接件的纵向长度相当于节段的纵向宽度加上联接两个节段所需的规定尺寸的总和。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修复管,其中,多个联接件用于在纵向上联接两个节段。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修复管,其中,固定件作为一种联接件在纵向上将增加节段联接到起始节段。
8.一种使用节段和每个节段上的联接件在现有管道的纵向上联接节段的方法,在现有管道内部铺设修复管,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现有管道的圆周方向和纵向上联接节段;
在将一个节段沿纵向联接到已经联接好的另一个节段上时,将联接件通过所述一个节段插入,并且将通过所述一个节段插入的联接件结合到所述另一个节段的联接件上;
在纵向上联接两个节段的结合过程中,将所述一个节段夹靠在所述另一个节段上;以及
重复上述步骤,将其它节段联接到已经联接好的节段上,直到将修复管铺设至预定长度为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铺设修复管的方法,其中,固定件作为一种联接件在纵向上从一侧或两侧将增加节段联接到起始节段。
CNB2005100548958A 2004-04-07 2005-03-22 修复管及铺设修复管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38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2638/04 2004-04-07
JP112638/2004 2004-04-07
JP2004112638A JP2005299711A (ja) 2004-04-07 2004-04-07 更生管及びその敷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0743A true CN1680743A (zh) 2005-10-12
CN100513855C CN100513855C (zh) 2009-07-15

Family

ID=34909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489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3855C (zh) 2004-04-07 2005-03-22 修复管及铺设修复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341280B2 (zh)
EP (1) EP1584761A1 (zh)
JP (1) JP2005299711A (zh)
KR (1) KR20060046606A (zh)
CN (1) CN100513855C (zh)
AU (1) AU2004237784A1 (zh)
CA (1) CA2489959A1 (zh)
TW (1) TWI32466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5764A (zh) * 2008-10-23 2010-06-09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树脂制作所 用于联接部段的方法以及联接工具
CN101907200A (zh) * 2009-06-03 2010-12-08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树脂制作所 已设管翻新方法
CN104718329A (zh) * 2012-09-28 2015-06-17 他喜龙工程株式会社 管内层结构和其中使用的连接构件
CN106352196A (zh) * 2015-07-17 2017-01-25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树脂制作所 管翻新施工方法
CN111156020A (zh) * 2020-01-03 2020-05-15 温州市宏泰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下水管道非挖掘维修用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78757A1 (en) * 2004-09-10 2006-03-16 Takao Kamiyama Rehabilitating pipe for repairing pipeline facilities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pipeline facilities using rehabilitating pipe
JP4179619B2 (ja) * 2005-04-28 2008-11-12 栄喜 木村 地下埋設管の更生管及び更生方法
JP2009108484A (ja) * 2007-10-26 2009-05-21 Shonan Plastic Mfg Co Ltd セグメントの連結方法
KR100977316B1 (ko) * 2008-06-12 2010-08-25 류준수 공동관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101629654B (zh) * 2008-07-17 2014-07-30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树脂制作所 修复管用管段、及使用该管段的既设管修复方法
JP5463077B2 (ja) * 2008-07-17 2014-04-09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樹脂製作所 更生管用セグメント
KR100915189B1 (ko) * 2008-10-14 2009-09-03 (주)씨스이엔지 관 보수용 세그먼트 장치
TWI479098B (zh) * 2009-12-11 2015-04-01 Shonan Gosei Jushi Seisakusho 環片的連結方法及連結具
JP5794845B2 (ja) * 2011-07-08 2015-10-14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樹脂製作所 更生管及び該更生管を用いた管更生工法
JP6017254B2 (ja) * 2012-10-10 2016-10-26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樹脂製作所 更生管用セグメントおよび管更生工法
JP6067312B2 (ja) * 2012-10-10 2017-01-25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樹脂製作所 更生管および管更生工法
JP6144072B2 (ja) * 2013-03-01 2017-06-07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樹脂製作所 管更生工法
JP6215581B2 (ja) * 2013-06-07 2017-10-18 高橋秋和建設株式会社 矩形管接続構造
GB2537583A (en) * 2015-02-10 2016-10-26 Lusher Mark Modular tunnel lining system and method
JP7097438B2 (ja) 2017-07-11 2022-07-07 アクティム・セラピューティク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遺伝子操作された免疫刺激性細菌菌株およびその使用
BR112021000315A2 (pt) 2018-07-11 2021-08-03 Actym Therapeutics, Inc. cepas bacterianas imunoestimulantes modificadas geneticamente e seus usos
EP3844276A2 (en) 2018-08-28 2021-07-07 Actym Therapeutics, Inc. Engineered immunostimulatory bacterial strains and uses thereof
CA3131017A1 (en) 2019-02-27 2020-09-03 Actym Therapeutics, Inc. Immunostimulatory bacteria engineered to colonize tumors, tumor-resident immune cells, and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KR102088196B1 (ko) * 2019-07-24 2020-03-12 주식회사 씨스 이엔지 갱생관용 세그먼트의 연결 방법 및 연결구
WO2022219938A1 (ja) 2021-04-13 2022-10-20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樹脂製作所 管更生工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285A (en) * 1868-04-28 holske
US427658A (en) * 1890-05-13 James c
US444339A (en) * 1891-01-06 Wooden pipe
US558436A (en) * 1896-04-14 Metallic tunnel
US780152A (en) * 1904-08-18 1905-01-17 David C Boyd Culvert.
US875304A (en) * 1907-06-05 1907-12-31 William H Wilkening Pipe, tube, and tubular structure.
US1003759A (en) * 1911-04-21 1911-09-19 Albert Lauritzen Culvert.
US1053134A (en) * 1912-10-26 1913-02-11 F B Zieg Mfg Company Culvert and culvert-pipe.
US2002987A (en) * 1932-04-29 1935-05-28 Truscon Steel Co Reenforcement for tubular and like structures
US2005699A (en) * 1934-03-01 1935-06-18 Ric Wil Company Conduit and like construction
US2215318A (en) * 1939-04-06 1940-09-17 Robert D Bristol Air duct
JPS5948599A (ja) * 1982-08-06 1984-03-19 都築 純一 トンネル覆工構造
US4840194A (en) * 1988-01-14 1989-06-20 Cooper Industries, Inc. Explosion proof electrical conduit sealing fitting
JP2999393B2 (ja) * 1995-05-12 2000-01-17 積進産業株式会社 地下埋設管の更生方法
US5785456A (en) * 1996-09-11 1998-07-28 Danby Of North America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lining pipe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5764A (zh) * 2008-10-23 2010-06-09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树脂制作所 用于联接部段的方法以及联接工具
CN101907200A (zh) * 2009-06-03 2010-12-08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树脂制作所 已设管翻新方法
CN101907200B (zh) * 2009-06-03 2014-06-25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树脂制作所 已设管翻新方法
CN104718329A (zh) * 2012-09-28 2015-06-17 他喜龙工程株式会社 管内层结构和其中使用的连接构件
CN106352196A (zh) * 2015-07-17 2017-01-25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树脂制作所 管翻新施工方法
CN111156020A (zh) * 2020-01-03 2020-05-15 温州市宏泰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下水管道非挖掘维修用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341280B2 (en) 2008-03-11
KR20060046606A (ko) 2006-05-17
JP2005299711A (ja) 2005-10-27
CN100513855C (zh) 2009-07-15
TW200538670A (en) 2005-12-01
CA2489959A1 (en) 2005-10-07
EP1584761A1 (en) 2005-10-12
TWI324666B (en) 2010-05-11
AU2004237784A1 (en) 2005-10-27
US20050225088A1 (en) 2005-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80743A (zh) 修复管及铺设修复管的方法
CN1673603A (zh) 用于修复管组件的节段
JP4834552B2 (ja) 管路施設修復用の更生管
CN1865754A (zh) 用于组装hvac管道系统部件的方法和装置
US7506895B2 (en) Segment for a rehabilitating pipe
KR20030064276A (ko) 유로시설 수복용 블록체 및 유로시설 수복공법
CN1715726A (zh) 铺设修复用管件的方法
CN1670321A (zh) 位置调节间隔件及用其调节修复管位置的方法
CN1957199A (zh) 流体分配系统
US20050248157A1 (en) Rehabilitating pipe and a laying method thereof
CN1693160A (zh) 下悬管嵌入件和适于与升液管一起使用的装置
KR101922942B1 (ko) 갱생관용 세그먼트 및 관 갱생 공법
JP2005325593A (ja) 既設管更生用セグメント部材及びそのセグメント部材を用いた更生管
CN1788129A (zh) 一种用于钢筋加固的连接装置
CN1683813A (zh) 修补管用的节片
JPWO2006046477A1 (ja) 更生管及び該更生管を用いた管路施設修復工法
CN100345717C (zh) 具有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连接件的装置
CN1621730A (zh) 两管同轴连接装置
JP3890059B2 (ja) 流路施設修復用ブロック体
CN2556452Y (zh) 管材连接组件
KR20140109268A (ko) 관 갱생공법
US11319975B2 (en) Pipe connection tool and pipe connection method
WO2022107457A1 (ja) 管更生工法
KR20090011767A (ko) 갱생관용 세그먼트부재 및 그 세그먼트부재를 이용한갱생관
KR20220121700A (ko) 갱생관 위치 조정용 스페이서 및 이를 이용한 위치 조정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