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0095A - 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0095A
CN1680095A CN200510065116.4A CN200510065116A CN1680095A CN 1680095 A CN1680095 A CN 1680095A CN 200510065116 A CN200510065116 A CN 200510065116A CN 1680095 A CN1680095 A CN 1680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printing machine
roller
bearing
convers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651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2812C (zh
Inventor
格哈德·黑彭施蒂尔
乌尔里希·卢克哈特
马蒂亚斯·朱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Original Assignee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filed Critical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Publication of CN1680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0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28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2812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15Devices for moving vibrator-rol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01/00Printing
    • Y10S101/38Means for axially reciprocating inking roller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它包括:一个摩擦辊(5),一个具有一个辊轴(6)与一个辊身(18)的闪动辊,及一个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用于选择性地在第一工作模式中实现辊身(18)的一个由摩擦辊(5)摩擦地驱动的闪动运动(23)的释放及在第二工作模式中实现该闪动运动的锁止。本发明提出:转换装置与辊轴(6)分开地设置,辊轴(6)相对转换装置可移动地被支承。

Description

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它包括:一个摩擦辊,一个具有一个辊轴与一个辊身的闪动辊,及一个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用于选择性地在第一工作模式中实现辊身的一个由摩擦辊(Reibwalze)摩擦地驱动的闪动运动的释放及在第二工作模式中实现该闪动运动的锁止。
背景技术
在EP 0 418 778 B1中描述了这样一种印刷机。根据该现有技术,在辊轴上设置着转换装置,且当辊轴移动时,置于其上的转换装置与辊轴一起移动。所述辊轴的移动用于将用作着墨辊的闪动辊接触到印版滚筒及从其脱离。闪动辊通过辊轴销被支承在轴承摆杆中,轴承摆杆为接触与脱离而摆动,并构成用于辊移动的辅助支架。可以设想,该辅助支架旋转铰接地与印刷机的主机架相连接。转换装置的一个假想的中心轴线与辊轴彼此对齐地或同轴地定向。
在辊轴上设置转换装置的不利之处在于,在辊身锁止时仅消除了在辊身与辊轴之间存在的轴向运动间隙,该间隙是闪动运动所必需的。而在辊身锁止时通过转换装置未消除在辊轴与辅助机架(轴承摆杆)之间存在的轴向运动间隙及在辅助机架与主机架之间存在的轴向运动间隙,后一间隙对于辅助机架相对主机架无夹持地进行摆动是必需的。在辊轴与辅助机架之间及在辅助机架与主机架之间的运动间隙允许摩擦辊以不希望的方式在第二模式中轴向地带动闪动辊。在由转换装置锁止辊身的情况下,由于未排除的运动间隙由辊身进行的轴向微小振动尽管其幅值小,但足以引起印刷干扰。
微小振动问题在根据DE 101 18 132 A1、EP 0 267 504 B1及EP0 668 163 B1的其它现有技术中也未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在开始部分所述类型的印刷机中抑制辊身的微小振动。
该任务通过本发明的印刷机来解决。根据本发明的印刷机,包括:一个摩擦辊,一个具有一个辊轴与一个辊身的闪动辊,及一个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用于选择性地在第一工作模式中实现辊身的一个由摩擦辊摩擦地驱动的闪动运动的释放及在第二工作模式中实现该闪动运动的锁止,其特征在于:转换装置与辊轴分开地设置且辊轴相对转换装置可移动地被支承。
在根据本发明的印刷机上,不仅在辊身与辊轴之间的轴向运动间隙,而且除此之外用于辊轴相对转换装置移动的、辊身与辅助机架之间的轴向运动间隙以及辅助机架与主机架之间的轴向运动间隙在辊身锁止时均可被消除。在第二工作模式中的辊身的不希望的微小振动不会再出现,并可避免否则会由微小振动引起的印刷干扰。
根据本发明的印刷机可以有多个进一步的构型:
根据一个进一步构型,转换装置是一个开关弹簧,通过它在第二工作模式中,辊轴被轴向加载并被压到一个止挡面上。
根据另一进一步构型,转换装置被固定在一个侧壁上,辊轴被支承在一个轴承摆杆中,该轴承摆杆通过至少一个转动轴承与侧壁相连接。
根据另一进一步构型,辊身由开关弹簧通过一个止动部件加载,该止动部件可运动地支承在轴承摆杆中。止动部件可以是一个止动推杆。
根据另一进一步构型,辊身由开关弹簧通过一个推力轴承加载。在此,辊身通过另一推力轴承被压到止挡面上。
另一进一步构型的内容是,开关弹簧是一个气动缸,该气动缸可通过压力空气加载来转换并在第二工作模式中用作一个空气弹簧。这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在第二工作模式中保持压力空气加载,且尽管如此,这时气动缸的活塞并不达到一个端部位置止挡。
根据另一进一步构型,闪动辊是一个着墨辊,它与一个印版滚筒形成碾滚接触。
另一进一步构型包括:转换装置的一个假想的中心轴线与辊轴被彼此基本上平行地定向。在此情况下,该假想的中心轴线可由一个活塞杆来确定。
附图说明
其它在功能上及结构上有利的进一步构型从以下对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的说明中得到。
附图为:
图1:一个印刷机,
图2:该印刷机的第一工作模式,及
图3:该印刷机的第二工作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平版胶印的印刷机1包括一个印版滚筒2及用于对它上墨的、带有一个着墨辊4与一个摩擦辊5的输墨装置3。摩擦辊5的自转运动是通过一个(图中未示出的)齿轮传动装置形状锁合地驱动的。摩擦辊5的一个轴向闪动运动是通过一个(图中未示出的)凸轮传动装置形状锁合地驱动的。不仅着墨辊4的自转运动,而且着墨辊4的轴向闪动运动,都通过与摩擦辊5的圆周表面接触由摩擦辊5摩擦地驱动。
着墨辊4包括一个辊轴6,该辊轴6在其轴端部通过转动轴承7被支承在第一及第二轴承摆杆8、9中。转动轴承7为滚动轴承。第一及第二轴承摆杆8、9通过另外的转动轴承10与第三及第四轴承摆杆11、12铰接地连接。第三及第四轴承摆杆11、12通过此外的转动轴承13与第一侧壁14铰接地连接在印刷机1的所谓驱动侧上并与第二侧壁15在所谓的操作侧上铰接地连接。这些此外的转动轴承13及这些另外的转动轴承10被构成滑动轴承。
在第一及第二侧壁14、15中装有轴承衬套16,在这些轴承衬套中可转动地支承着摩擦辊5,出于清楚明了起见,该摩擦辊5未在图2及3中示出。在其上可转动地支承着第三与第四轴承摆杆11、12的轴承衬套16构成这些此外的转动轴承13的轴颈。当着墨辊4接触到或从印版滚筒2上脱离时,第三及第四轴承摆杆11、12绕这些此外的转动轴承13摆动。第一及第二轴承摆杆8、9绕这些另外的转动轴承10摆动,以便当着墨辊4接触在印版滚筒2上时调节在着墨辊4与印版滚筒2之间存在的圆周压力。第一及第二侧壁14、15通过用于稳定的横梁17彼此相连接,并与这些横梁一起构成一个机架。
除辊轴6外,着墨辊4还包括一个带有一个橡胶弹性的辊覆层19的套筒状的辊身18,其中辊身18通过一个所谓的轴-套筒连接20与辊轴6形成无相对转动的连接。该轴-套筒连接20是一个键连接。辊身18用压配合固定在中间套筒21上,在中间套筒21中同时用压配合固定滑动衬套22,在辊身18相对于辊轴6轴向闪动运动23的情况下,该滑动衬套22在辊轴6上滑动。轴-套筒连接20的键槽相对其键具有一个轴向超出距离,该超出距离对于闪动运动23来说足够地长。在闪动运动23过程中,键在键槽中往复滑动。辊身18在端部装有第一接触套筒24及第二接触套筒25,其中第一及第二接触套筒24、25在闪动运动23期间交替地止挡在止挡面26上,并由此限定闪动运动23的闪动宽度36。止挡面26可优选构成在第一及第二轴承摆杆8、9上,或以平面形式构成在安装在其中的转动轴承7上。
在第一接触套筒24与配置给它的中间套筒21之间以及在第二接触套筒25与其它的中间套筒21之间各设有一个推力轴承27。这些推力轴承27被构成为双排的滚动轴承并配合在第一及第二接触套筒24、25的肩台上。
在第二侧壁15上从外部通过一个托架28固定了一个气动缸29。该气动缸29具有一个活塞杆30,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活塞杆30由两个串联设置的杆段30.1、30.2组成,也可取代它们由一个单一件组成。该活塞杆30被插在一个透孔31中,该透孔31穿过第二侧壁15钻出。一个止动推杆32可移动地放置第二轴承摆杆9中,并通过一个螺旋形复位弹簧33与活塞杆30始终保持接触。复位弹簧33被套在栓杆状的止动推杆上,并在预压力下被保持在贴靠在活塞杆30上的推杆头与第二轴承摆杆9之间。
当着墨辊4脱离印版滚筒2时,第二轴承摆杆9与第四轴承摆杆12一起绕第四轴承摆杆12的转动轴承13摆动。为了使止动推杆32不阻碍用于辊脱离的摆动运动,止动推杆32由相应被控制的气动缸29抵抗复位弹簧33的作用而从透孔31中移出。活塞杆30具有一个平的杆端部34,在该杆端部34上贴靠着止动推杆32。在所述用于辊脱离的摆动运动期间,杆端部34从透孔31中伸出少许,第二轴承摆杆9与止动推杆32仅可少量地摆动,以致止动推杆32仅在很小程度上与活塞杆30对不齐。在此情况下,止动推杆32的头在杆端部34上产生移动,在该移动过程中,止动推杆32与杆端部34相互贴靠的平面未达到完全脱离重叠。
为了防止第四轴承摆杆12的摆动运动被在上述状态中从第二侧壁15伸出的杆端部34的锁止,在第四轴承摆杆12中开设一个孔35,它的直径大于活塞杆30的直径,由此给出了在第四轴承摆杆12与伸到该轴承摆杆12中的杆端部34之间的、对于第四轴承摆杆12的摆动运动所需的运动空间。在着墨辊4接触在印版滚筒2的情况下,即在图2及3所示的工作模式中,止动推杆32穿过该孔35延伸。
以下描述用于闪动运动的开通及关闭的转换装置的工作原理。
图2中表示一个工作模式,其中由止动推杆32释放了闪动运动32。贴靠在辊身18上的摩擦辊5在其轴向往复运动期间带动辊身18沿辊轴6运动。摩擦辊5轴向振动的幅值稍大于被带动的辊身18的轴向振动的幅值,由此,摩擦辊5在很小程度上超过由止挡面26确定的、辊身18的轴向振动的止点运动。在两个彼此面向着的止挡面26之间存在的距离比在第一及第二接触套筒24、25的两个彼此背离的端平面之间存在的距离大出辊身18的一个闪动宽度的量值(双倍的振动幅值)36。为了释放闪动运动23,关断对气动缸29的压力空气加载,由此使其活塞杆30退回,并且复位弹簧33使止动推杆32保持在其被拉入第二轴承摆杆9中的释放位置中,如图2所示。活塞杆30沿气动缸29的中心轴线40可移动地支承在该气动缸29中。
图3中表示一个工作模式,其中辊身18的闪动运动由止动推杆32锁止,由此当摩擦辊5在轴向运动时,辊身18不能被带动。为了锁止闪动运动23,用压力空气加载气动缸29的活塞37,并且该活塞37与活塞杆30一起被移出,以致活塞杆30在复位弹簧33的压力提高的情况下将止动推杆32压向第二接触套筒25,由此,第一接触套筒24被压向驱动侧的止挡面26,正如图3中所示。
在此情况下,由气动缸施加在止动推杆32上的力以下述顺序通过:第二接触套筒25、配合在接触套筒25上的推力轴承27、操作侧的中间套筒21、辊身18、驱动侧的中间套筒21、驱动侧的推力轴承27、第一接触套筒24(可能间接通过驱动侧转动轴承7)传递到第一轴承摆杆8上,由此使第一轴承摆杆8压在第三轴承摆杆11上,并且使第三轴承摆杆11压在第一侧壁14上。力是由第一接触套筒24直接传递到第一轴承摆杆8上还是取而代之地通过配合在第一轴承摆杆8中的转动支承7间接地传递到第一轴承摆杆8上,这取决于驱动侧止挡面26是在第一轴承摆杆8上还是在转动支承7上。
关键的是,在辊身18锁止时气动缸29起一个气体压力弹簧或空气弹簧的作用,这通过参与力传递的部件的相应尺寸参数的确定来保证。这些部件是这样地被定尺寸的,即当气动缸29的压力空气加载停止及由气动缸29将止动推杆32保持在止动位置(参见图3)中时,活塞杆30还未完全地被推出,由此活塞37还未达到否则将限制活塞杆30完全推出的、气动缸29的端部位置止挡38。压力空气加载及端部位置止挡38位于相对活塞37的对面一侧上。气动缸29起到一个弹簧弹性作用的开关部件的作用,它在辊锁止期间通过所述的力路径消除了驱动侧转动轴承10及13的轴向的轴承间隙。
所述轴承间隙对于第一轴承摆杆8及第三轴承摆杆11的无夹持的摆动是必需的,并且在着墨辊4的轴向锁止关闭的情况下表现为第一轴承摆杆8与第三轴承摆杆11之间及第三轴承摆杆11与第一侧壁14之间的最小运动间隙的形式,如图2中借助相应的标号“39”概要地示出的。
本发明是基于以下的认识:一旦辊身18被锁止时,气动缸29就完全被推出,以致使活塞37此时贴靠在端部位置止挡38上,且由此使气动缸29不再具有弹性或不再起空气弹簧的作用,轴向的轴承间隙或运动间隙39将允许与其间隙量值相应的、辊身18的轴向微小振动。此外,试验表明,即使当其闪动宽度仅为0.5mm至1.0mm时,所述轴向微小间隙完全可引起印刷干扰。该印刷干扰会表现为印刷图象中增强的条纹形成及位于印版滚筒2上的平版印刷印版的应保持无印墨的位置上不希望的印墨接收,即所谓的色调改变。由此出发可认识到,为了避免微小振动必需的是:在辊轴向锁止期间,不仅着墨辊4通过其用于辊接触及脱离的调节装置(辅助支架)被弹性地压紧,其中第一轴承摆杆8及第三轴承摆杆11属于该调节装置,而且该调节装置本身通过第一侧壁14被弹簧弹性地压紧,以使得运动间隙39实际上不再存在且闪动的摩擦辊5由此不再将微小振动强加在调节装置上及着墨辊4上。
为了所述的弹簧弹性的压紧,使用了气动缸29,也可用液压缸取代它,在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一个螺旋形压簧,当辊锁止时,该压簧在预压下被保持在止动推杆32的头与活塞杆端部之间,其中,该压簧的强度或刚度必须比复位弹簧33的大得多。一般而言,对于所述的弹簧弹性的压紧需要一个开关弹簧,即一个可选择地在两个位置(止动位置、释放位置)中可开关的弹簧。该开关弹簧——可能间接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部件如止动推杆32——用其一个弹簧端部预压着着墨辊,而用其另一弹簧端部——可能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部件如支架28——预压着机架或其侧壁15。包括该侧壁15的机架是指所谓主机架而不是指由轴承摆杆8、9、11、12构成的辅助机架或运动机架。
在所述的辅助机架或运动机架与着墨辊4之间支承及在预压下保持开关弹簧,则不会导致消除辅助机架或运动机架与主机架之间存在的运动间隙的技术后果。
根据一个未在附图中示出的变型,可使用另一个止动部件如止动偏心轮来取代止动推杆32。

Claims (11)

1.印刷机(1),它包括:一个摩擦辊(5),一个具有一个辊轴(6)与一个辊身(18)的闪动辊,及一个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用于选择性地在第一工作模式中实现辊身(18)的一个由摩擦辊(5)摩擦地驱动的闪动运动(23)的释放及在第二工作模式中实现该闪动运动的锁止,其特征在于:转换装置与辊轴(6)分开地设置,辊轴(6)相对转换装置可移动地被支承。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转换装置是一个开关弹簧,通过它,在第二工作模式中辊身(18)被轴向加载并被夹紧到一个止挡面(2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转换装置被固定在侧壁(15)上且辊轴(6)被支承在一个轴承摆杆(9)中,该轴承摆杆(9)通过至少一个转动轴承(10、13)与侧壁(15)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辊身(18)由开关弹簧通过一个止动部件被加载,该止动部件可运动地支承在轴承摆杆(9)中。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止动部件是一个止动推杆(32)。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之一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辊身(18)由开关弹簧通过一个推力轴承(27)被加载。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辊身(18)通过另一推力轴承(27)相对止挡面(26)被夹紧。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之一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开关弹簧是一个气动缸(29),它可通过压力空气加载来转换,并在第二工作模式中起到一个空气弹簧的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工作模式中保持压力空气加载,尽管如此,这时气动缸的活塞(37)并不达到端部位置止挡(38)。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闪动辊是一个着墨辊(4),它与一个印版滚筒(2)形成碾滚接触。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转换装置的一个假想的中心轴线(40)与辊轴(6)彼此基本上平行地被定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该假想的中心轴线(40)通过一个活塞杆(30)来确定。
CN200510065116.4A 2004-04-08 2005-04-08 印刷机 Active CN10054281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4017433 2004-04-08
DE102004017433.4 2004-04-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0095A true CN1680095A (zh) 2005-10-12
CN100542812C CN100542812C (zh) 2009-09-23

Family

ID=35059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65116.4A Active CN100542812C (zh) 2004-04-08 2005-04-08 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207266B2 (zh)
JP (1) JP4879504B2 (zh)
CN (1) CN100542812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0728A (zh) * 2009-01-19 2010-07-21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印刷机
CN103707632A (zh) * 2012-10-04 2014-04-09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具有用于串动辊的转换装置的印刷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0373A (zh) * 2018-09-13 2019-01-01 湖州天和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物流的无动力辊筒
CN109454990A (zh) * 2018-12-26 2019-03-12 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浮动支撑金属空心体的新型芯棒结构
CN117124701A (zh) * 2022-03-01 2023-11-28 李鑫 一种橡胶辊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242029A1 (de) * 1985-10-31 1987-01-14 Polygraph Leipzig Vorrichtung zum wahlweisen axialen bewegen von farbauftragwalzen
US5065676A (en) * 1986-08-04 1991-11-19 Hardin Philip J Axially reversing roller for printing presses and sheet coating machines
DE3638826A1 (de) * 1986-11-13 1988-05-26 Roland Man Druckmasch Lagerung fuer changierende auftragwalzen von druckmaschinen
US5023723A (en) * 1988-04-18 1991-06-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having plural image sensors and plural shutters
DE3931291C1 (zh) 1989-09-20 1991-04-18 Koenig & Bauer Ag, 8700 Wuerzburg, De
DE4112158C2 (de) * 1991-04-13 1994-11-10 Roland Man Druckmasch Vorrichtung zur Verstellung des axialen Hubes einer Walze einer Druckmaschine
DE4113491A1 (de) * 1991-04-25 1992-10-29 Koenig & Bauer Ag Verreibwalze fuer druckmaschinen
DE4445964B4 (de) 1994-12-22 2005-12-01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Farbwerk einer Druckmaschine
DE19504426C2 (de) * 1995-02-10 2000-05-11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Antrieb für Reibwalzen im Farbwerk von Rotationsdruckmaschinen
KR100574590B1 (ko) * 1996-09-18 2006-04-28 푸드 이큅먼트 테크놀러지즈 컴퍼니, 인코포레이티드 브루잉 시스템, 및 브루잉 시스템에 브루잉 바스켓을 장착하기 위한 방법
DE10044860B4 (de) * 1999-09-29 2008-04-30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Druckmaschinen
DE10118132B4 (de) 2001-04-11 2005-04-14 Koenig & Bauer Ag Farbwerk einer Rotationsdruckmaschine
JP4139298B2 (ja) * 2003-09-12 2008-08-27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印刷機の着けローラ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0728A (zh) * 2009-01-19 2010-07-21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印刷机
CN101780728B (zh) * 2009-01-19 2013-08-07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印刷机
CN103707632A (zh) * 2012-10-04 2014-04-09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具有用于串动辊的转换装置的印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223925A1 (en) 2005-10-13
JP2005297565A (ja) 2005-10-27
JP4879504B2 (ja) 2012-02-22
US7207266B2 (en) 2007-04-24
CN100542812C (zh) 2009-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80095A (zh) 印刷机
CN1098161C (zh) 在轮转印刷机的印刷机组中调整印刷机组滚筒的装置
CN1276834C (zh) 胶版印刷机的橡皮滚筒的支承结构
CN1298783A (zh) 夹具
CN1211205C (zh) 连接/断联印刷机滚筒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73942A (zh) 用于清洗网纹辊输墨装置的方法
US20010025952A1 (en) Scissors-type lifting platform
JP2911815B2 (ja) 胴入れおよび胴逃しのための装置
CN1406667A (zh) 颚式破碎机
CN1204709A (zh) 缝纫机压紧器操纵装置
CN1572488A (zh) 印刷机的印版滚筒
US6227112B1 (en)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ctuations or operations in a printing press
CN1272428A (zh) 用于印刷工业的清洁装置
CN1160638A (zh) 轮转印刷机上的清洁装置
CN100464977C (zh) 印刷单元和用于移动机架部分的方法
CN1110412C (zh) 用于照相凹版印刷机的印刷组件
US20100294150A1 (en) Cantilevered Blanket Cylinder Lifting Mechanism
CN1165087A (zh) 轮转印刷机上的清洁装置
US5699737A (en) Device for the throw-on and throw-off of rollers
DE102005015868B4 (de) Druckmaschine
US20060266238A1 (en) Device for throwing-on impression and throwing-off impression in a printing press and printing press having the device
CN1272171C (zh) 用于印刷机的着墨辊装置
US6543352B1 (en) Printing unit
US20160114571A1 (en) Inking unit of a printing machine
CN1309562C (zh) 滚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24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824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