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1938A - 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71938A
CN1671938A CNA03818026XA CN03818026A CN1671938A CN 1671938 A CN1671938 A CN 1671938A CN A03818026X A CNA03818026X A CN A03818026XA CN 03818026 A CN03818026 A CN 03818026A CN 1671938 A CN1671938 A CN 16719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pu
door lock
electron key
key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180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油井康二
松村广幸
八重樫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2237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97534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2784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11605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29830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0654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3029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4083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71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19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9/00Electric permutation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 Mechanical aspects of electronic locks; 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1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together with the recording, indicating or registering of other data, e.g. of signs of identity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96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96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G07C9/0090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for hotels, motels, office building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4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a single signalling line, e.g. in a closed loop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20Checking timed patrols, e.g. of watchma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32Time-recording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2009/0075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 G07C2009/0076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with data transmission performed by wireless means
    • G07C2009/00777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with data transmission performed by wireless means by induc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roups G07C9/00 - G07C9/38
    • G07C2209/6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roups G07C9/00174 - G07C9/00944
    • G07C2209/62Comprising means for indicating the status of the lo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23Reporting information sensed by appliance or service execution status of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04L12/2825Reporting to a device located outside the home and the home networ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装置,当这样做的预定时间到来时,它可以催促已经外出的人,例如小孩回家,并且它可以将他或她将回家的时间通告例如他的或她的父母。提供门锁控制装置,它使用第一通信装置与至少存储电子钥匙信息的电子钥匙设备通信,并且它比较接收到的电子钥匙信息和存储于存储器部件的电子钥匙信息,以根据比较的结果控制门锁机械装置。还提供使用者识别装置,根据通过第一通信装置从电子钥匙设备接收的信息,它识别电子钥匙设备的使用者。根据由使用者识别装置作出的识别结果,发射控制装置通过第二通信装置使关于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到达和离开的信息发射到预定的目的地。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与门锁控制系统一起使用的通信装置,该门锁控制系统使用电子钥匙信息控制门的锁住和开锁。
背景技术
近来,门锁控制系统受到如入室行窃情形的事件的困扰,在该门锁控制系统中,传统的有形的钥匙嵌入锁芯,将门锁住和开锁。熟悉锁芯机制的人使得为入口门等采用门锁控制系统的住所单元等开锁,而不使用钥匙。
因此,注意使用电子钥匙设备的门锁控制系统,该电子钥匙设备不使用如上所述的这样的锁芯机制。例如,作为使用电子钥匙设备的门锁系统的例子,已知专利文档1(参考日本专利公开No.Hei 9-4293)。母机互相比较和验证作为电子钥匙信息预先登记的ID码和作为电子钥匙信息从子机接收的ID码,并且根据比较的结果控制门锁。
例如,即使当外出的小孩答应在预先确定的时间之前回家,小孩经常忘记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之一在家,那么如果小孩没有在允诺的时间到家,那么父母可以给小孩的便携电话终端等打电话,催促小孩回家。
但是,当父母已经外出工作等并且不在家的时候,他们不能确认小孩是否在预先确定的时间回家。因此,父母不能催促小孩回家。
可能的想法是:使小孩通过这样的措施,如让小孩给父母打电话,通知父母小孩回家了。但是,即使父母通过电话交谈等接收到小孩回家的通知,父母不能确认小孩是否确实在家。
考虑到前面所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当预定回家时间到来时,它可以催促不在家的人,如例如小孩回家;并且可以向例如父母通告小孩回家时间的通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课题,根据如在权利要求1中提出的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用于与其中至少存储电子钥匙信息的电子钥匙设备通信;第二通信装置,用于通过通信网络发射信息;存储部件,用于存储电子钥匙信息;门锁控制装置,用于互相比较从所述电子钥匙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电子钥匙信息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件的电子钥匙信息,并且根据比较的结果控制用于门的锁装置;使用者识别装置,用于根据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从所述电子钥匙设备接收到的信息,识别所述电子钥匙设备的使用者;以及发射机控制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使用者识别装置的识别结果来控制,使得关于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的进入/外出的信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射到预先确定的通知目的地。
根据如在权利要求2中提出的本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装置还包含:设置存储装置,用于接受并存储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的设置,该设置是关于:谁的关于关进入/外出的信息到通知目的地;所述发射机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射关于设置的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的进入/外出的信息到通知目的地。
在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中,使用者识别装置识别谁是执行与电子钥匙设备的通信来打开或关闭门的人。发射机控制装置发射关于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的进入/外出的信息给预先设置的通知目的地。
因此,在通知目的地是如不在家的父母的情况,可以将关于如小孩回家或外出的信息的通知发送给父母。
根据如在权利要求3中提出的本发明,根据权利要求2的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存储部件与使用者一起接受并存储对应于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的时间信息的设置输入,以及所述发射机控制装置控制:如果甚至在对应于设置输入的时间信息的时间过去之后,设置的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未由所述使用者识别装置识别外出,那么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射关于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进入/外出未发生的信息到通知目的地。
在如权利要求3提出的本发明中,例如,如果设置预定回家时间并且设置通知目的地为预定回家的人,那么如果设置甚至当设置时间过去时预定回家的人也没有回家,就可以发送这个的通知给预定回家的人。另一方面,如果将通知目的地设置为除预定回家的人之外的人,如例如父母,那么预定回家的人至今未回家的通知可以发送给父母。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门锁控制系统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标识信息的概览的视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标识信息的例子的视图;
图3是显示通信系统的概览的视图,根据本发明的门锁控制系统的实施例施加于该通信系统;
图4A和4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钥匙设备的实施例的视图;
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钥匙设备的实施例的配置的例子的方块图;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钥匙设备的实施例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A和图7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钥匙设备的不同实施例的视图;
图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钥匙设备的不同实施例的配置的例子的方块图;
图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钥匙设备的不同实施例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A和图10B是显示构成实施例的门锁控制系统的门锁装置的例子的部分的视图;
图11是显示图10A和图10B的门锁装置的门锁控制装置的配置的例子的方块图;
图12是显示安全系统中使用的监视控制装置的例子的视图;
图13是显示图12的监视控制装置的配置的例子的方块图;
图14是说明个人简要(profile)信息的例子的视图;
图15是说明一安全模式的内容的视图;
图16是说明该安全模式的内容的视图;
图17是显示管理服务器装置的配置的例子的方块图;
图18是说明图12的监视控制装置的消息记录和再现功能的流程图;
图19是说明一门锁控制模式的设置操作的流程图;
图20是说明该门锁控制模式的设置操作的流程图;
图21是说明在一自动锁住模式的门锁控制操作的流程图的一部分,该模式是门锁控制模式的例子;
图22是说明在该自动锁住模式的门锁控制操作的流程图的一部分,该模式是门锁控制模式的例子;
图23是说明在该自动锁住模式的门锁控制操作的流程图的一部分,该模式是门锁控制模式的例子;
图24是说明在该自动锁住模式的门锁控制操作的流程图的一部分,该模式是门锁控制模式的例子;
图25是说明在该自动锁住模式的门锁控制操作的流程图的一部分,该模式是门锁控制模式的例子;
图26是说明在该自动锁住模式的门锁控制操作的流程图的一部分,该模式是门锁控制模式的例子;
图27是说明在一顺序锁住模式的门锁控制操作的流程图的一部分,该模式是门锁控制模式的另一个例子;
图28是说明在该顺序锁住模式的门锁控制操作的流程图的一部分,该模式是门锁控制模式的另一个例子;
图29是说明在该顺序锁住模式的门锁控制操作的流程图的一部分,该模式是门锁控制模式的另一个例子;
图30是说明来自监视控制装置的远程命令器的信号的接收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31是说明安全模式开启时监视控制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32是说明安全模式开启时监视控制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33是说明监视控制装置和门锁装置的互锁操作的视图;
图34是显示一流程图的视图,该流程图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真实钥匙信息的登记;
图35是显示一系统配置的视图,该系统配置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真实钥匙信息的登记;
图36是显示一流程图的部分的视图,该流程图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回家时间表或外出时间表的设置过程;
图37是显示流程图的一部分的视图,该流程图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回家时间表或外出时间表的设置过程;
图38是显示一流程图的部分的视图,该流程图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关于预定回家的人或预定外出的人的通告信息过程;
图39是显示流程图的一部分的视图,该流程图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关于预定回家的人或预定外出的人的通告信息过程;以及
图40是显示流程图的一部分的视图,该流程图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关于预定回家的人或预定外出的人的通告信息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通信系统,它包括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的实施例。
在下述的通信系统中,为房子的入口门提供门锁控制系统。门锁控制系统和电子钥匙设备通信电子钥匙信息,以控制锁住和开锁。进而,在本例中,为检测通过窗户或入口门的盗贼侵入、火灾发生和煤气泄漏,在房子中提供安全监视系统。安全监视系统采取对策对付各异常状态。进而,安全监视系统和门锁控制系统为互相通信而连接,以运行于互相互锁的关系。
在本例中,安全监视系统通过通信网络连接到管理服务器装置,以便一般地构成通信系统。
在本例中,构成门锁控制系统的门锁装置,以及下文描述的构成安全监视系统的监视控制装置,合作构成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
进而,在本例中,电子钥匙设备包括:生物体信息获得部件、控制IC(集成电路)和通信装置,并且各种类型的电子钥匙设备可以用作电子钥匙设备。在本例中,作为电子钥匙设备的特殊例子,不仅可以使用IC卡,而且可以使用便携电话终端、PDA(个人数字助理)终端等。
并入电子钥匙设备的控制IC包括电子钥匙信息存储器,并且电子钥匙信息存储在电子钥匙信息存储器中。在本例中,存储标识信息作为电子钥匙信息,统一管理该标识信息,使得不存在相同的标识信息。在本例中,使用IC芯片制造顺序号码作为标识信息。
例如,如图1中所示,一个或多个IC芯片制造公司1001使用IC芯片制造顺序号码。统一管理号码,并且号码一点也不互相交迭,给由此制造的控制IC芯片1002。例如,在涉及多个IC芯片制造公司1001的地方,预先分配要应用于控制IC芯片1002的制造顺序号码给各IC芯片制造公司1001,由此统一管理制造顺序号码。因此,互相不同的IC芯片制造顺序号码作为标识信息存储在制造的控制IC芯片1002的存储器中。
提供控制IC芯片1002给IC卡制造工厂(或制造者公司)1003、便携电话终端制造工厂(或制造者公司)1004、PDA终端制造工厂(或制造者公司)1005等。这样,制造包括控制IC和通信部件的IC卡、便携电话终端、PDA终端等。
图2是说明本实施例中使用的IC芯片制造顺序号码的例子的视图。
从总共10个数字的号码(包括标志)构成当前例子的IC芯片制造顺序号码,该号码包括:3位数字的制造者号码、3位数字的类别代码和4位数字的序列号。
要注意标识信息不限于IC芯片制造顺序号码,而是可以使用任何信息,只要统一管理信息使得不可能存在相同的信息。在IC的存储器中,标识信息可以和IC芯片制造顺序号码分别存储。
作为电子钥匙设备的通信装置,使用利用电磁感应或无线电波的不接触通信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对通信部件,仅仅必须在例如几毫米到几十毫米范围内通信,并且对通信部件可以充分利用低功率的通信部件。
在本实施例的门锁控制系统中,将门锁装置附着于门,该门锁装置使电子钥匙设备可能将入口门锁住和开锁。在本例中,电子钥匙设备和门锁装置间进行电子钥匙信息的通信,并且门锁装置根据通信控制门的锁住和开锁。
在下述的例子中,使用电磁感应的不接触通信用于电子钥匙设备和门锁装置之间的通信,并且通过如下文所述的电子钥匙设备的读/写部件执行,该读/写部件构成门锁装置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用于控制门的锁住和开锁的电子钥匙信息,使用从IC芯片制造顺序号码构成的标识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家中的电子钥匙信息,如上文所述的其中统一管理标识信息的、具有内置存储器的电子钥匙设备的标识信息,作为电子钥匙信息登记在管理服务器装置中,使得各家庭成员为个人使用可以分别拥有和使用电子钥匙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管理服务器装置传递每个家庭成员的登记的电子钥匙信息到门锁装置的用于电子钥匙信息的存储部件,以登记电子钥匙信息到门锁装置中。门锁装置相互比较和认证登记的电子钥匙信息和从作为通信装置的电子钥匙设备接收的电子钥匙信息,并且控制门的锁住和开锁,以响应比较和认证的结果。
如下文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家庭成员可以在管理服务器装置中登记真实钥匙信息和备份钥匙信息,作为用于该成员自己的电子钥匙信息。因为电子钥匙信息对每个电子钥匙设备是不同的,真实钥匙信息和备份钥匙信息的登记等价于真实钥匙设备和备份钥匙设备的登记。
在下述的例子中,提供给每个人的真实钥匙设备是由门锁控制系统的供应公司提供的IC卡。在将门锁系统附于房子之前,作为真实钥匙设备的IC卡的标识信息,预先在管理服务器装置中作为IC卡拥有者的电子钥匙信息登记。
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例中,从供应商提供与家庭成员数相等的若干个IC卡,并且作为用于安装的门锁控制系统的电子钥匙信息,所有多个IC卡的标识信息在管理服务器装置中登记。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收集到管理服务器装置中,该家庭的房子安装了门锁控制系统,并且对应于个人信息,登记由各家庭成员拥有的IC卡的标识信息。因此,门锁控制系统可以搜索电子钥匙信息,以辨别每个成员的电子钥匙信息。简而言之,在本例的通信系统中,电子钥匙信息可以用作各家庭成员的个人标识信息。
房子中安装系统之后,门锁控制系统的安装公司或使用者向管理服务器装置发出初始登记请求。然后,管理服务器装置中登记的每个家庭成员的真实钥匙信息在门锁装置的存储部件中登记,并用于电子钥匙信息的认证。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考虑真实钥匙设备丢失的情况,可以登记备份钥匙信息。如下文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登记要用作备份钥匙设备的电子钥匙设备的标识信息(在本例中是IC制造顺序号),可以由每个家庭成员登记备份钥匙信息。
如下文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用作电子钥匙信息的标识信息也可以用作个人标识信息的事实可以用来管理每个家庭成员通过入口门的进来/出去。
在以这种方式将电子钥匙信息也用作个人标识信息的地方,对住在房子中的每个家庭成员通过入口门的进来/出去可以进行管理。可以通知预定回家的人关于应该回家的时间已过或通知父母关于小孩回家的情况。进而,上述进来/出去的信息可以在安全系统上反映,并且可以构造更强功能的安全系统。
[该实施例包括门锁系统的安全系统的概述]
图3是显示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概略的视图,该通信系统包括门锁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
将与电子钥匙设备通信的门锁装置2附到房子的入口门1。房间中,提供构成安全系统的监视控制装置3,并且连接到门锁装置2。虽然在本例中门锁装置2和监视控制装置3通过连接线互相连接,但不同地,它们可以通过无线连接。
监视控制装置3也可以用作从门锁装置2接收电子钥匙信息以执行上述的电子钥匙信息的认证的装置,即作为认证装置。但是,在本例中,由门锁装置2自己执行电子钥匙信息的认证。
进而,在本例中,房间中提供用于检测火灾发生的火灾传感器4、用于检测煤气泄漏的煤气传感器5、用于检测窗户的关闭的窗户传感器6a和6b以及电视机7,并且分别连接到监视控制装置3。虽然监视控制装置3和提到的元件也通过连接线分别互相连接,但不同地,它们可以通过无线连接。
进而,虽然未在图3中显示,可以提供监视器摄像机。当火灾传感器4检测到火灾发生时,监视器摄像机确定位置以拾取火灾发生地点附近的图像。或者,当任何窗户传感器6a和6b检测到窃贼的侵入时,监视器摄像机确定位置以拾取窃贼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连接监视器摄像机到监视控制装置3,使得可给监视控制装置3提供监视器摄像机的拾取的图像。
监视控制装置3进而连接到管理服务器装置10,该管理服务器装置由安全系统的管理公司通过电话线8以及进而通过通信网络9管理。管理服务器装置10也可以用作从门锁装置2通过监视控制装置3接收电子钥匙信息的装置。管理服务器装置10执行电子钥匙信息的认证。
通信网络9也包括便携电话网络。当异常状态发生时,监视控制装置3能够通知预先登记的便携电话终端11a和11b有关异常状态的发生。进而,通信网络9包括因特网,并且个人计算机12能够通过因特网访问管理服务器装置10。便携电话终端11a和11b也能够访问管理服务器装置10。
要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从门锁装置2的门锁控制装置和以下描述的监视控制装置构成权利要求中的控制装置。
现在,详细描述门锁装置2的配置和操作的具体例子和监视控制装置3的配置和操作的具体例子。要注意,在下述的例子中,如上文所述,由门锁装置自己执行电子钥匙信息的认证。
[电子钥匙设备的配置的例子]
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不仅IC卡,而且便携电话终端、PDA终端等可以用作电子钥匙设备。但是,它们是相同的:电子钥匙设备包括生物体信息获得部件、控制IC芯片和通信装置。下面描述电子钥匙设备是IC卡的配置的例子。
<电子钥匙设备的第一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的电子钥匙设备是其中使用指纹作为生物体信息的IC卡的例子。图4A显示本例的IC卡40F的表面。在IC卡40F的表面上,指出拥有者的姓名和ID号,并且形成指纹读取部件41的指纹读取窗口41W。
图4B显示IC卡40F的内部配置的例子。IC卡40F具有:内置其中的指纹读取部件41、用于和下文所述的门锁装置2的电子钥匙读/写部件通信的电磁感应天线42、控制IC 43和信息发射机/接收机电路部件44。
指纹读取部件41读取放在指纹读取窗口41W上的手指的指纹,并且发送读取的指纹信息到控制IC 43。控制IC 43比较预先在其中登记的IC卡40F的拥有者的指纹信息和读取的指纹信息,以识别它们是否互相匹配。
然后,如果识别出它们互相匹配,那么指纹读取部件41读出预先存储在控制IC 43的存储器中的电子钥匙信息,并且通过信息发射机/接收机电路部件44和电磁感应天线42,发电子钥匙信息信号给外面。当存储的指纹信息和读取的指纹信息互相比较时,如果识别出它们互相不匹配,那么指纹读取部件41禁止发电子钥匙信息信号给外面。
图5显示在第一个例子的情况下IC卡40F的内部模块配置。ROM(只读存储器)403、用于工作区域的RAM(随机访问存储器)404和标识信息存储器405通过系统总线402连接到CPU(中央处理单元)401。ROM存储程序和数据,并且标识信息存储器405存储用作电子钥匙信息的标识信息。通信历史存储器406、发射机/接收机接口407、指纹登记存储器408、指纹读取部件接口409和指纹验证部件410也通过系统总线402连接到CPU 401。
标识信息存储器405包含其中存储的标识信息,它从上文所述的IC制造顺序号码构成。要注意,除了IC卡40的拥有者的姓名和地址,拥有者的其他必要的个人信息也可以存储。构成个人信息以便允许在父亲、母亲、小孩等之间进行区别。
由拥有者执行的、与门锁装置2的、在下文描述的、电子钥匙读/写部件通信的次数和历史(包括内侧或外侧哪个电子钥匙读/写部件进行通信的信息),拥有者外出和回家的历史,可以写入通信历史存储器406。要注意,这样的历史信息也存储到对应于门锁装置2的存储器或监视控制装置3的存储器的每个家庭成员的区域。
连接到电磁感应天线41的信息发射机/接收机电路部件44连接到发射机/接收机接口407。
在指纹登记存储器408中,预先登记和存储IC卡40F的拥有者的指纹信息。提供指纹读取部件接口409以取得由指纹读取部件41读取的指纹信息。指纹验证部件410对通过指纹读取部件接口409获得的指纹信息和从指纹登记存储器408读出的拥有者的指纹信息互相比较。指纹验证部件410辨别它们是否互相匹配,并且发辨别结果信号给系统总线402。指纹验证部件410可以没有硬件配置,而具有通过CPU 401的软件配置。
由从标识信息存储器405读出的标识信息构成电子钥匙信息。当如上文所述指纹匹配时,即当指纹验证结果为OK时,CPU 401根据由指纹验证部件410辨别的结果,通过发射机/接收机接口407、信息发射机/接收机电路408和电磁感应天线41发电子钥匙信息信号。但是,当由指纹验证部件410辨别的结果与指纹不匹配时,即当指纹验证结果为NG时,CPU 401禁止发电子钥匙信息信号。
进而,CPU 401也执行这样的过程:通过信息发射机/接收机电路部件44和发射机/接收机接口407取得由电磁感应天线42接收到的信息;并且将取得的信息写入通信历史存储器406。
图6是说明在这种情况下CPU 401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从指纹读取部件41,通过指纹读取部件接口409,CPU 401等待指纹信息的接收(步骤S1)。如果辨别出接收到指纹信息,那么CPU 401读出在指纹登记存储器408中登记的拥有者的指纹信息,并且指纹验证部件410执行指纹的验证(步骤S2)。
然后,CPU 401辨别来自指纹验证部件410的指纹验证的辨别结果是否与指纹匹配(步骤S3)。如果指纹互相不匹配,并且验证结果为NG,那么处理立即结束,并且不执行发电子钥匙信息信号。
另一方面,如果指纹互相匹配,验证结果为OK。然后,CPU 401从标识信息存储器405读出标识信息,并且通过信息发射机/接收机电路部件44和电磁感应天线42发作为电子钥匙信息的标识信息信号(步骤S4)。
然后,CPU 401辨别是否执行与通信的另一方的读/写部件通信(步骤S5)。如果通过电磁感应天线42、信息发射机/接收机电路部件44和发射机/接收机接口407从另一方接收到预先确定的信息,那么CPU 401决定执行与另一方的通信,并且将通信历史写入通信历史存储器406(步骤S6)。其后,CPU 401结束当前的处理程序。
如果在步骤S5辨别出未接收到来自另一方的读/写部件的信息并且未进行通信,那么CPU 401辨别发信号通知电子钥匙信息之后,是否经过事先决定的预定的时间(步骤S7)。如果辨别出没过预定的时间,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4,在此,CPU 401重发电子钥匙信息并等待来自另一方的信息。然后,如果在步骤S7辨别出预定的时间经过,那么,CPU 401立即结束处理程序。
如上所述,根据作为本例的电子钥匙设备的IC卡40F,因为预先登记的拥有者的指纹和使用者的指纹互相验证,并且只有当验证结果为OK时,执行发信号通知电子钥匙信息,所以电子钥匙设备只能由预先登记的使用者使用。这样,即使电子钥匙设备丢失,也可以阻止任何其他使用者使用电子钥匙设备。
<电子钥匙设备的第二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的电子钥匙设备是IC卡的例子,在该IC卡中使用虹膜作为生物体信息。图7A显示本例的IC卡40I的表面。在IC卡40I的表面上,指出IC卡40I的拥有者的姓名和ID号,并且在本例中,提供CCD(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45作为读取使用者虹膜的装置。
图7B显示IC卡40I的内部配置的例子。在IC卡40I中,类似于第一个例子的IC卡40F,构建电磁感应天线42、控制IC 43和信息发射机/接收机电路部件44。进而,在IC卡40I中构建图像拾取信号处理电路部件46,它用于处理从CCD摄像机45拾取的图像并提供处理过的拾取图像给控制IC 43。
使用者使用CCD摄像机45拾取使用者自己的眼睛(虹膜)的图像。CCD摄像机45通过图像拾取信号处理电路部件46取得拾取的使用者的虹膜信息,并且发送取得的虹膜信息给控制IC 43。控制IC 43互相比较预先登记和存储的IC卡40I的拥有者的虹膜信息和取得的虹膜信息,从而辨别它们是否互相匹配。
然后,如果辨别出它们互相匹配,那么通过息发射机/接收机电路部件44和电磁感应天线42,向外面发信号通知预先存储于控制IC 43的存储器中的电子钥匙信息。当存储的虹膜信息和取得的虹膜信息互相比较时,如果辨别出它们互相不匹配,那么禁止向外面发信号通知电子钥匙信息。
图8显示在第二个例子的情况下IC卡40I的内部模块配置。在当前的第二个例子中,提供虹膜信息登记存储器411、图像拾取信号接口412和虹膜验证部件413代替图1的第一个例子的指纹登记存储器408、指纹读取部件接口409和指纹验证部件410。图像拾取信号接口412连接到CCD摄像机45。其它部分的配置与第一个例子的图5的那些类似。
在虹膜信息登记存储器411中,预先登记并存储IC卡40I的拥有者的虹膜信息。提供图像拾取信号接口412,以从图像拾取信号处理电路部件46取得虹膜信息。虹膜验证部件413互相比较通过图像拾取信号接口412获得的虹膜信息和从虹膜信息登记存储器411读出的拥有者的虹膜信息。虹膜验证部件413辨别它们是否互相匹配,并且发信号通知辨别的结果给系统总线402。虹膜验证部件413可以没有硬件配置,而具有通过CPU 401的软件配置。
从标识信息构成电子钥匙信息,该标识信息从标识信息存储器405读出。当虹膜匹配时,即当虹膜验证结果为OK时,通过发射机/接收机接口407、信息发射机/接收机44和电磁感应天线41,根据由虹膜验证部件413的辨别结果,CPU 401发信号通知电子钥匙信息。但是,当由虹膜验证部件413的辨别结果与虹膜不匹配时,即当虹膜验证结果为NG时,CPU 401禁止发信号通知电子钥匙信息。
图9是说明在这种情况下CPU 401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CPU 401等待从图像拾取信号处理电路部件46、通过图像拾取信号接口412接收虹膜信息(步骤S11)。如果辨别出接收到虹膜信息,那么CPU 401读出在虹膜信息登记存储器411中登记的拥有者的虹膜信息,并且虹膜验证部件413执行虹膜的验证(步骤S12)。
然后,CPU 401辨别从虹膜验证部件413的虹膜验证的辨别结果是否匹配虹膜(步骤S13)。如果虹膜互相不匹配并且验证结果为NG,那么处理立即结束,并且不执行发信号通知电子钥匙信息。
另一方面,如果虹膜互相匹配并且验证结果为OK,那么CPU 401从标识信息存储器405读出标识信息。那么处理立即结束,并且不执行发信号通知电子钥匙信息。CPU 401通过信息发射机/接收机电路部件44和电磁感应天线42发标识信息信号,作为电子钥匙信息(步骤S14)。
然后,CPU 401辨别是否执行与通信的另一方的读/写部件通信(步骤S15)。如果通过电磁感应天线42、信息发射机/接收机电路部件44和发射机/接收机接口407接收到预先确定的信息,那么CPU 401决定执行与另一方的通信。CPU 401将通信历史写入通信历史存储器406(步骤S16)。其后,CPU401结束当前的处理程序。
如果在步骤S15辨别出未接收到来自另一方的读/写部件的信息并且未进行通信,那么CPU 401辨别发信号通知电子钥匙信息之后,是否经过事先决定的预定的时间(步骤S17)。如果辨别出没过预定的时间,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14,在此,CPU 401重发电子钥匙信息并等待来自另一方的信息。然后,如果在步骤S7辨别出预定的时间经过,那么CPU 401立即结束处理程序。
如上所述,根据作为当前第二个例子的电子钥匙设备的IC卡40I,预先登记的拥有者的虹膜和使用者的虹膜互相验证。只有当验证结果为OK时发送电子钥匙信息。因此,只有预先登记的使用者能够使用电子钥匙设备。这样,即使电子钥匙设备丢失,也可以阻止任何其他使用者使用电子钥匙设备。
<生物体信息的其它例子>
在上述的例子中,使用指纹和虹膜作为生物体信息。但是,生物体信息不限于它们。例如,可能使用手背的静脉图案作为生物体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在登记并存储拥有者手背的静脉图案以代替虹膜图案,并且由CCD摄像机45拾取和取得手背的静脉图案的图像时,可以事实上使用第二个例子的IC卡40I的配置。
要注意,生物体信息不限于上述的例子,而是如果任何生物体信息允许识别各个人并能够由预先确定的装置获得,自然可以利用它。
[门锁装置的配置]
图10A和10B是显示门锁装置2的配置的例子的视图。图10A是从房子的外面观察入口门1的门锁装置2的附属部分附近的区域的视图。同时,图10B是从入口门1的端面侧观察入口门1的门锁装置2的附属部分附近的区域的视图。
在本例的门锁装置2中,在入口门1的外侧(室外侧)提供外侧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ex和外侧LED(发光二极管)22ex。外侧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ex与作为电子钥匙设备的例子的IC卡40F或40I通信。作为指示元件的例子的外侧LED(发光二极管)22ex给出电子钥匙信息的认证结果或入口门1的锁住或开锁的视觉通告。在入口门1的外侧(室外侧)也提供外侧扬声器23ex和外侧门把手24ex。外侧扬声器23ex用声音给出电子钥匙信息的认证结果或入口门1的锁住或开锁的通告。
在入口门1的内侧(室内侧)也提供内侧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 1in和内侧LED 22in。内侧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in与作为电子钥匙设备的例子的IC卡40F或40I通信。作为指示元件的例子的内侧LED 22in给出电子钥匙信息的认证结果或入口门1的锁住或开锁的视觉通告。在入口门1的内侧(室内侧)也提供内侧扬声器23in和内侧门把手24in。内侧扬声器23in用声音给出电子钥匙信息的认证结果或入口门1的锁住或开锁的通告。
入口门1进而具有在其上提供的入口门停止片25、锁片26和门开/闭传感器27。进而,入口门1的内侧提供用于控制门锁装置2的操作的门锁控制装置100。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ex和21in、LED 22ex和22in、扬声器23ex和23in、门开/闭传感器27和未显示的门锁机械装置驱动部件被连接到门锁控制装置100。
入口门停止片25是在垂直于入口门的端面1a的方向上可滑动以响应门把手24ex或门把手24in的操作的元件。提供这个是为了:当未建立在下文描述的自动锁模式时,即使入口门1未锁上,入口门停止片25被嵌入墙的端面侧上提供的凹进处,从而阻止入口门1,该墙与入口门1的端面1a相对。
锁片26是构成门锁机械装置的一部分的元件。未在图10A和10B中显示的门锁机械装置驱动部件驱动门锁机械装置。然后,锁片26在垂直于入口门的端面1a的方向上滑动。这样,当要锁上入口门1时,锁片26固定在这样的状态:其中如在图10A中看到的,它从入口门1的端面1a弹出,但是,当要对入口门1开锁时,锁片26固定在另一个状态:其中它不从入口门1的端面1a弹出。
要注意,虽然未显示,当锁片26处于弹出状态时锁片26嵌入的凹进处在与入口门1的端面1a相对的墙的端面上形成,并且锁片26嵌入凹进处的状态是入口门的锁住状态。然后,当锁片26缩回入口门1侧并且未嵌入凹进处时,解除锁住状态,并且建立开锁状态。
门开/闭传感器27从例如光学传感器构成。当入口门1打开时,门开/闭传感器27检测到外部光线,从而检测到入口门1的打开。但是,当入口门1关闭时,因为入口门1的端面1a与墙的端面紧临,门开/闭传感器27检测到外部光线被阻断,从而检测到入口门1的关闭。这样,门开/闭传感器27检测入口门1的打开和关闭。
[门锁控制装置100的描述]
图11中显示门锁控制装置100周围的门锁装置2的电子配置的例子。要注意,在下面的描述中,使用执行指纹验证过程的第一个例子的IC卡40F作为电子钥匙设备。
特别是,门锁控制装置100具有微型计算机的配置。ROM(只读存储器)103、用于工作区域的RAM(随机访问存储器)104和家庭信息存储器120通过系统总线102连接到CPU(中央处理单元)101。ROM(只读存储器)103记录程序和数据。家庭信息存储器120记录要用作每个家庭成员的电子钥匙信息的标识信息(本例中的IC制造顺序号码)。通信接口121、时钟电路122也通过系统总线102连接到CPU 101。通信接口121与监视控制装置3通信。
如下文所述,在管理服务器装置10中登记的真实钥匙信息和备份钥匙信息,作为每个家庭成员的电子钥匙信息在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登记和存储。进而,可以在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一起存储每个家庭成员的标识信息,例如姓名、年龄、性别、家庭关系和其他个人信息。在下文描述这样的在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电子钥匙信息的登记。
内侧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in和外侧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ex分别通过接口105和106连接到系统总线102;内侧LED 22in通过内侧LED驱动部件107连接到系统总线102;外侧LED 22ex通过外侧LED驱动部件108连接到系统总线102;内侧扬声器23in通过声音输出接口109连接到系统总线102;以及外侧扬声器23ex通过声音接口110连接到系统总线102。
门开/闭传感器27通过接口111连接到系统总线102,并且用于驱动锁片26可滑动的门锁机械装置28通过门锁机械装置驱动部件112连接到系统总线102。
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ex或21in构成通信部件用于与IC卡40F(或40I)通信。本例中的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ex或21in包括电磁感应天线和信息发射机/接收机部件。
本例的门锁控制装置100具有自动锁住模式和顺序锁住模式两个控制模式作为门锁控制模式。
自动锁住模式是这样的模式:其中,在预先确定的时间间隔之后,门锁控制装置100自动将入口门置于锁住状态。根据通过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ex和21in与IC卡40F的通信,自动锁住模式对入口门1开锁。在自动锁住模式中,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ex和21in通常两个都使用。
同时,顺序锁住模式是这样的模式:其中,根据至少通过入口门1的外侧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ex与IC卡40F的通信,入口门的锁住或开锁状态被置于相反的状态。在顺序锁住模式中,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ex和21in也可以两个都使用。但是,在使用不同的手动装置在内侧锁住入口门情况下,只根据通过外侧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ex与IC卡40F的通信,可以执行入口门的锁住或开锁操作。这个顺序锁住模式是与通过普通钥匙的传统的锁住和开锁方法相一致的模式。
在本例中,当安装了门锁装置2时,通过监视控制装置3,由下文描述的操作员执行这样的选择设置:门锁装置2的门锁控制模式应该设置为自动锁住模式还是顺序锁住模式。
设置门锁装置2到哪一个门锁控制模式的信息存储于在门锁控制装置100中未显示的非易失存储器中,并且门锁控制装置100参考非易失存储器存储的信息,识别出装置自身的门锁控制模式是自动锁住模式还是顺序锁住模式。在下文描述通过监视控制装置3的门锁控制模式的设置操作。
要注意,门锁装置2的门锁控制模式是设置为自动锁住模式还是顺序锁住模式的选择设置,可以不通过监视控制装置3而是直接由门锁装置2执行。例如,在门锁装置2的发货时,对门锁装置2可以执行到门锁控制模式之一的设置。进而,在门锁装置2上可以提供输入操作装置如,例如dip开关,可以由操作员操作该输入操作装置用于门锁装置2的安装。门锁控制模式的设置可以通过输入操作装置执行。
[监视控制装置3的外观的描述]
图12是显示监视控制装置3的配置的外观的视图,该装置用于房间中提供的安全系统。配置监视控制装置3,以便允许远程命令器50对其的远程控制,该命令器使用如红外线或无线电波。
在监视控制装置3的机架30中安装有摄影机31。本例中的摄影机31由机械装置安装到机架30,这允许摄影机31呈由实线指示的横躺状态或由虚线指示的垂直竖立状态。当安全模式开启时,摄影机31开始图像拾取以响应来自监视控制装置3的指令。
进而,因为为了在摆动方向调整而构造摄影机,通过结构的调整可以改变摄影机31的图像拾取方向。因此,安全模式开启之前,使用者可以执行摄影机31图像拾取方向的调整。
机架30配备有用于照亮摄影机31的图像拾取对象位置的图像拾取灯32。进而,在机架30上提供人体传感器33用于检测,例如,远红外线以检测人体。当人体传感器33检测到人体同时安全模式开启时,监视控制装置3将它检测为窃贼入侵。如在下文所述,监视控制装置3开启图像拾取灯32并发送拾取的图像到预先确定的通知目的地。
进而,在机架30上提供麦克风34和扬声器35。当窃贼入侵时,麦克风34用于收集房间中窃贼的声音或实际的声音。为威吓入侵的窃贼等,使用扬声器35发出声音。
此外,在机架30上提供电子钥匙读/写部件36。根据消息的记录和再现使用本例中的电子钥匙读/写部件36。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配置监视控制装置3,以便也用作消息装置。特别是,电子钥匙读/写部件36读取用作电子钥匙设备的IC卡40F。然后,如果如下文所述按下远程命令器50的消息记录按钮,可以留消息给另一方(家庭中的某人)。进而,如果按下远程命令器50的消息再现按钮,那么可以再现指定给按按钮的人的消息。
在机架30上提供多个LED 37用于通知是否记录消息等的应用。进而,在机架30上为来自远程命令器50的远程控制信号提供接收机部件38。
进而,虽然未在图12中显示,在监视控制装置3的后面板上提供要连接到电视机7的视频输入终端的视频输出终端。进而,在监视控制装置3上提供远程控制发射机部件39用于控制开启/关闭给电视机7的电源供应等。
此外,监视控制装置3包括传感器集线器用于火灾传感器4、煤气传感器5、窗户传感器6a和6b和监视器摄像机的连接。进而,如在上文参考图3所述,配置监视控制装置3,使得它能够通过电话线访问由安全系统的管理公司管理的管理服务器装置10。
[监视控制装置3的配置的例子]
图13显示监视控制装置3的内部配置,以及监视控制装置3和外围设备之间连接状况的配置的例子。
监视控制装置3具有微型计算机的配置,并且记录程序和数据的ROM203和用于工作区域的RAM 204通过系统总线202连接到CPU 201。进而,家庭信息存储器205、门锁装置通信接口206、传感器集线器207、图像声音存储器208和通信接口209通过系统总线202连接到CPU 201。类似于门锁控制装置100的家庭信息存储器120,家庭信息存储器205存储要用作所有家庭成员的电子钥匙信息的标识信息。家庭中每个人拥有IC卡40F或IC卡40I作为电子钥匙设备。门锁装置通信接口206与门锁控制装置100通信。图像声音存储器208存储摄影机31的拾取的图像和由麦克风34收集的声音。通信接口209通过电话线与管理服务器装置10等通信。
摄影机31通过摄像机接口210连接到系统总线202;图像拾取灯32的照明装置320通过接口211连接到系统总线202;人体传感器33通过接口212连接到系统总线202;电子钥匙读/写部件36通过接口214连接到系统总线202;用于远程控制信号的接收机部件38通过接口215连接到系统总线202;远程控制发射机部件39通过接口216连接到系统总线202;麦克风34通过接口218连接到系统总线202;LED 37通过接口219连接到系统总线202;以及扬声器35通过声音输出接口220连接到系统总线202。
进而,通过从视频信号输出终端构成的电视机接口217,电视机7连接到系统总线202。此外,时钟电路221和通告信息设置存储器222连接到系统总线202。
家庭信息存储器205从例如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构成。
在家庭信息存储器205中存储每个家庭成员的标识信息和个人信息。这类似于门锁控制装置100中的家庭信息存储器120。在本说明书中,包括标识信息和个人信息的信息称为个人简要信息。
如在下文所述,在本例中,当安装门锁装置2和监视控制装置3时,由安装管理者向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出初始登记请求。响应请求,所有家庭成员的个人简要信息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发送,并且自动在监视控制装置3中登记。然后,监视控制装置3至少向门锁控制装置100从个人简要信息内传递个人标识信息作为电子钥匙信息。门锁控制装置100在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登记电子钥匙信息。
图14说明用于一个人的个人简要信息的例子。如图14中所见,在个人简要信息中存储个人标识信息和个人信息以互相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个人标识信息使用每个电子钥匙设备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标识信息。个人标识信息和个人信息的配合辨别每个成员的标识信息。如在上文所述,标识信息用作电子钥匙信息,并且如图14中所见,真实钥匙信息和备份钥匙信息可以作为电子钥匙信息登记。可以允许多条备份钥匙信息的登记。
在图14的例子中,个人信息是不同于个人标识信息的信息,并且家庭信息存储器205中存储密码信息、姓名、地址、出生日期、年龄、家庭关系、登记日期、银行帐号、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IP地址、业余爱好/偏好信息、通过房子的入口8进入/外出历史信息、电子钥匙丢失登记历史信息等。
存储外出时间和回家时间作为本例的进入/外出历史信息,并且进入/外出历史信息中包括在/不在家标记,它表示该人不在家还是在家。监视控制装置3使用进入/外出历史信息管理通过入口门7进家/离家。同时,电子钥匙丢失登记历史信息登记备份钥匙信息或删除的电子钥匙信息。当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接收到对电子钥匙信息的备份登记请求或删除请求时,执行备份登记或删除过程。电子钥匙丢失登记历史信息在备份登记和删除之间辨别,并且与该过程的日期和时间一起存储于其中。
另外,在本例中,家庭信息存储器205也存储用于安全模式的信息。特别是,在本例中,配置监视控制装置3,使得可以改变安全级别以响应家庭成员在家的情况。图15是说明安全级别和家庭成员在家的情况间关系的表格。同时,图16是说明安全级别和安全的内容间协调关系的表格。
如图16中所见,作为本例中的安全级别,以安全级别降低的顺序可利用级别A、级别B、级别C和级别D。在级别A,执行所有窗户和入口门的监视、火灾和煤气泄漏的监视和由摄影机31的监视。在级别B,执行窗户和入口门的监视和火灾和煤气泄漏的监视,而不执行由摄影机31的监视。在级别C,只执行火灾和煤气泄漏的监视。在级别D,不执行监视。
进而,如图1 5中所见,给家庭成员不同的在家情况分配安全级别。特别是,在说明的例子中,在父亲在家的情况,使用其中不执行监视的级别D。在父亲不在家但母亲在家的情况,使用其中只执行火灾和煤气泄漏的监视的级别C。在只有小孩在家的情况,使用其中执行窗户和入口门的监视和火灾和煤气泄漏的监视的级别B。在所有家庭成员不在家的情况,使用其中执行所有监视的级别A。
当要开启安全模式时,或者要改变安全模式时,监视控制装置3根据在家的情况,参考图15和16的表确定安全级别。
可以预先设置图15的安全级别和家庭成员在家的情况间的关系。但是,对使用者,也可能例如使用远程命令器50对监视控制装置3执行输入和设置以改变设置。
要注意,图15和16的表格信息自然可以不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205,而是存储于不同的存储器。
连接门锁装置通信接口206到门锁控制装置100。火灾传感器4、煤气传感器5、窗户传感器6a和6b和单个或多个监视器摄像机13连接到传感器集线器207。
图像声音存储器208包括监视信息区域和消息信息区域。当安全模式为开时,监视信息区域缓存由摄像机31拾取的图像信息和由麦克风34收集的声音信息。消息信息区域存储作为消息记录的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在监视信息区域中也为监视器摄像机13提供图像存储区域。
这个例子中的监视信息区域以所谓的环型缓冲器(ring buffer)的形式存储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预先确定的一段时间,例如30s。要注意,作为互相分离的存储器构成监视信息区域和消息信息区域自然是可能的。
本例中的通信接口209连接到路由器61。路由器61通过ADSL调制解调器62和分线器63连接到电话线65。电话终端64连接到分线器63。
时钟电路221发信号通知当前时间信息给系统总线202。当前时间信息包括所谓的日历信息,如年、月、日和星期。
通告信息设置存储器222存储由使用者利用如下文所述的远程命令器50设置的设置信息,如预定回家的人、预定外出的人、通知要通告的人等。CPU201通知设置的通知要通告的人:预定回家的人或预定外出的人的回家的情况和回家的时间、或者外出的情况和外出的时间。在下文描述设置操作和通知信息操作。
[远程命令器50的描述]
如图12中所示,用于监视控制装置3的远程命令器50包括安全按钮51、关闭按钮52、消息记录按钮53、消息再现按钮54、菜单按钮55和光标按钮56。光标按钮56包括:用于执行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方向的选择的四个键和中心输入键。
作为本例中的菜单项,预备了:作为电子钥匙信息的个人ID在管理服务器装置10中的登记、门锁装置2的门锁控制模式的设置等。在监视控制装置3的ROM 203中存储用于执行对应于各菜单项的过程的应用程序。
[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配置]
图17中显示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配置的例子。管理服务器装置10具有计算机的配置。其中记录程序和数据的ROM 303、用于工作区域的RAM 304、门锁装置管理数据库305、电子钥匙丢失登记历史存储器306和用于通过通信网络如因特网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307,通过系统总线302连接到CPU 301。进而,主页存储器308和图像声音存储器309连接到系统总线302。
门锁装置管理数据库305在其中已经存储对门锁装置2的管理必要的项目,如门锁装置2和监视控制装置3的序列号、门锁装置2和监视控制装置3的安装地址、电话号码、IP地址、门锁装置的使用者的姓名、登记的电子钥匙信息和个人简要信息。电话号码和IP地址是门锁装置2和监视控制装置3在通信网络9上的地址信息。
电子钥匙丢失登记历史存储器306在其中已经存储对每个门锁装置2的电子钥匙信息的登记和丢失的历史。主页存储器308包含其中存储的主页的每页的显示信息,并且依照CPU 301的指令,从主页存储器308读出要求的页面的显示信息,并且通过通信接口307发信号通知给通信网络。
图像声音存储器309存储从如下文描述的安全监视系统发送给它的图像声音信息。管理服务器装置10检查来自安全监视系统的图像声音信息,并且发通知给保安公司,或者通过主页提供图像声音信息以响应使用者的请求。
现在,描述如上所述的具有这样的配置的通信系统的各种操作。
[监视控制装置3的消息记录和消息重现;图18]
如在上文所述,本例的监视控制装置3可以使用电子钥匙设备、本例中的IC卡40F和远程命令器50,以指定特定的家庭成员并给这个成员留消息。当在监视控制装置3中记录消息时,LED 37之一被点亮或闪动以给出这样的记录的通知。
回家的家庭成员使电子钥匙读/写部件36读取作为家庭成员自己的电子钥匙设备的IC卡40F,并且输入指令以再现消息。如果在监视控制装置3中记录了消息,记录的消息被指定给该成员。然后,监视控制装置3通过电视机7或扬声器35再现记录的消息。
图18是说明监视控制装置3的用于消息记录和再现的过程的流程图。依照存储于ROM 203中的程序,CPU 201在图1 8的各步骤S执行各过程。
首先,为执行消息记录或消息再现,使用者会举起使用者自己的IC卡40F到电子钥匙读/写部件36以便进行通信。CPU 201辨别电子钥匙读/写部件36是否与IC卡40F通信(步骤S21)。如果辨别出执行了通信,那么CPU201根据接收到的标识信息识别出与谁的IC卡40F进行通信(步骤S22)。
然后,CPU 201等待从远程命令器50到达它的远程控制信号(步骤S23)。如果确认远程控制信号到达,那么CPU 201辨别远程控制信号是否从消息记录按钮53的操作产生(步骤S24)。如果辨别出远程控制信号从消息记录按钮53的操作产生,那么CPU 201执行消息记录操作(步骤S33)。
在消息记录操作中,监视控制装置3取得由摄影机31通过摄像机接口210拾取的消息提供者的图像信息,并且存储图像信息到图像声音存储器208的消息记录区域中。进而,监视控制装置3取得由麦克风34通过接口21 8收集的消息语音信息(消息),并且存储消息语音信息到图像声音存储器208的消息记录区域中。这时,以和从电子钥匙设备40读取的标识信息协调的关系,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与标识信息一起存入图像声音存储器208。
然后,CPU 201参考存储于图像声音存储器208中的家庭成员的个人简要信息,在电视机7的屏幕上显示消息目的地方而非试图记录消息的操作者的列表(步骤S34)。这时,如果给电视机的电源供应未开启,那么通过远程控制发射机部件38,提供用于开启电源供应的远程控制信号给电视机7,以开启给电视机的电源供应。要注意,例如,使用叠加技术,可以以与电视节目的图像叠加的关系显示消息目的地方的列表屏幕,或者可以作为单独的屏幕显示而不与电视节目的图像叠加。
操作者将使用远程命令器50的光标键56,从消息目的地方的列表内,执行消息目的地方的选择输入,然后按下光标键56的中间输入键。监视控制装置3的CPU 201接收消息目的地方的选择输入(步骤S35),然后以与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协调的关系,存储并登记消息目的地方的信息到图像声音存储器208的消息记录区域中(步骤S36)。然后,为通知记录了消息,开启LED37之一(步骤S37)。如图12中所示,提供多个LED 37,并且与记录的消息的数目相等的LED 37中的若干个被点亮。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4辨别出远程控制信号不是从消息记录按钮53产生,CPU 201辨别远程控制信号是否从消息再现按钮54的操作产生(步骤S25)。如果辨别出远程控制信号不是从消息再现按钮54的操作产生,那么CPU 201对应于被操作的按钮执行过程(步骤S26)。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5辨别出远程控制信号从消息再现按钮54的操作产生,那么CPU 201使用在步骤S22识别出的标识信息作为关键词,搜索图像声音存储器208的消息记录区域的存储内容,辨别是否存在指定给操作者的消息,该操作者已经举起IC卡40F到电子钥匙读/写部件36(步骤S27)。
然后,如果在步骤S27辨别出没有消息指定给操作者,那么CPU 201使例如预先在ROM 203中准备的字符信息“没有消息”显示在电视机7的屏幕上,并且通过扬声器35作为语音发出,以通知操作者(步骤S28)。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7辨别出有消息指定给操作者,那么CPU 201从图像声音存储器208读出指定给操作者的消息图像和消息声音,在电视机7上显示消息图像,并且从扬声器35发出声音再现它们(步骤S29)。
消息的再现结束后,CPU 201在电视机7的屏幕上显示关于是否应该删除消息的询问。因此,操作者将使用远程命令器50的光标键56选择显示屏中包含的“是”和“否”之一。CPU 201从使用者的选择输入辨别是否应该删除消息(步骤S30)。如果辨别出应该删除消息,那么CPU 201删除图像声音存储器208的相应图像语音信息(步骤S31),并且关闭处于点亮状态的那些LED 37之一(步骤S32)。然后,CPU 201结束消息记录和再现处理程序。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0辨别出不应该删除消息,CPU 201立即结束消息记录和再现处理程序。
[门锁控制模式的选择设置;图19和20]
如在上文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因为通过监视控制装置3可以执行门锁控制模式的设置,所以参考图19的流程图描述设置操作。
首先,监视控制装置3的CPU 201监视远程控制接收机部件38的接收机信号,以辨别是否执行特定按钮操作,该操作用于设置菜单,包括门锁控制模式的设置(步骤S41)。在本例中,特定按钮操作不由普通的使用者执行,并且是,例如,安全按钮51和菜单按钮55的同时操作。由安装公司定义如刚才描述的这样的特定按钮操作,从而执行门锁装置2的设置操作。意图在于不可容易地执行门锁控制模式的设置的改变。
如果在步骤S41辨别出未执行特定按钮操作,那么CPU 201执行另一个过程,如对应于单个按钮的操作的过程(步骤S42)。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1辨别出执行了特定按钮操作,类似地如在上述的消息的记录和再现的情况,CPU 201使设置菜单表显示在电视机7的屏幕上(步骤S43)。
响应设置菜单表的显示,操作者将使用远程命令器50的光标键,执行操作者想执行的设置菜单项之一的选择。CPU 201监视远程控制接收机部件38的接收机信号,辨别是否执行了菜单项的选择操作(步骤S44)。如果辨别出执行了菜单项的选择操作,那么CPU 201改变选择的项目以响应选择操作,例如,该项目以反显的方式显示(步骤S45)。然后,CPU 201辨别是否执行了设置菜单的确定操作(步骤S46)。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4辨别出未执行菜单项的选择操作,那么处理立即前进到步骤S46,在该步骤CPU 201辨别是否执行了设置项目的确定操作。
如果在步骤S46辨别出未执行设置项目的确定操作,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44。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6辨别出执行了设置项目的确定操作,CPU201辨别是否选择的设置项目是门锁控制模式的设置(步骤S47)。如果选择的设置项目不是门锁控制模式的设置,那么CPU 201执行选择的其它设置项目的处理程序(步骤S48)。
如果在步骤S47辨别出选择的设置项目是门锁控制模式的设置,那么CPU 201使自动锁住模式和顺序锁住模式间的选择屏显示在电视机7的屏幕上(步骤S49)。操作者将使用光标键56在选择屏上执行模式之一的选择输入。
这样,CPU 201监视远程控制接收机部件38,辨别是否选择了自动锁住模式(步骤S50)。如果辨别出选择了自动锁住模式,那么CPU 201执行设置门锁装置2到自动锁住模式的设置操作(步骤S51)。
特别是,CPU 201将表示自动锁住模式的信息存入监视控制装置3内置的非易失存储器部件的存储区域,该存储区域用于门锁装置2的门锁控制模式。进而,CPU 201发送指令,通过门锁装置通信接口206建立自动锁住模式到门锁装置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50辨别出未选择自动锁住模式,那么CPU 201辨别出选择了顺序锁住模式,并且执行设置门锁装置2到顺序锁住模式的设置操作(步骤S52)。
特别是,CPU 201将表示顺序锁住模式的信息存入监视控制装置3内置的非易失存储器部件的存储区域,该存储区域用于门锁装置2的门锁控制模式。进而,CPU 201发送指令,通过门锁装置通信接口206建立顺序锁住模式到门锁装置2。
就此,结束监视控制装置3在设置锁控制模式上的操作。
现在,参考图20的流程图描述门锁控制装置100的操作,该门锁控制装置通过门锁装置通信接口206接收发送给它的门锁控制模式的指令信息。
首先,门锁控制装置100的CPU 101辨别是否从监视控制装置3接收到门锁控制模式的设置指令信息(步骤S61)。如果未接收到这样的设置指令信息,那么CPU 101执行一些其它的过程(步骤S62)。
如果在步骤S61辨别出从监视控制装置3接收到门锁控制模式的设置指令信息,那么CPU 101辨别选择指令的门锁控制模式是自动锁住模式还是顺序锁住模式(步骤S63)。
如果在步骤S63辨别出选择指令的门锁控制模式是自动锁住模式,那么CPU 101执行设置门锁装置2的门锁控制模式到自动锁住模式的过程(步骤S64)。
特别是,在步骤S64,门锁控制装置100的CPU 101使门锁装置2的内侧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in和外侧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ex两个都激活。另外,根据自动锁住模式的设置指令,从程序ROM 13的用于门锁控制的应用中,CPU 101使用用于自动锁住模式的应用。那么,CPU 101将表示自动锁住模式的信息存入门锁控制装置100中提供的非易失存储器部件的存储区域,该存储区域用于门锁控制模式。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63辨别出选择指令的门锁控制模式是顺序锁住模式,那么CPU 101执行用于设置门锁装置2的门锁控制模式到顺序锁住模式的过程(步骤S65)。
特别是,在步骤S65,在本例中,门锁控制装置100的CPU 101使门锁装置2的内侧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in和外侧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ex两个都激活。另外,根据顺序锁住模式的设置指令,从程序ROM 13的用于门锁控制的应用中,CPU 101使用用于顺序锁住模式的应用。那么,CPU 101将表示顺序锁住模式的信息存入门锁控制装置100中提供的非易失存储器部件的用于门锁控制模式的存储区域。
要注意,在本例中,内侧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in和外侧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ex也是两个都使用在顺序锁住模式中。在顺序锁住模式中,可能仅仅使外侧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ex激活,而不使用内侧电子钥匙读/写器部件21in。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从房子的内侧锁住很重要,但是,例如可以使用这样的配置:其中,可以由手动操作执行从内侧锁住入口门而不使用电子钥匙设备。
现在,描述在自动锁住模式和顺序锁住模式中门锁装置2的操作。在下述的流程图的每个步骤S的操作是主要由门锁控制装置100的CPU 101执行的处理操作。
[自动锁住模式;图21到26]
参考图21到26的流程图描述自动锁住模式中的操作。当门锁控制模式是自动锁住模式时,入口门1在它稳定状态下保持在锁住状态。然后,电子钥匙设备40被举起到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或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并且在它们之间进行通信。如果成功认证标识信息,即电子钥匙信息,那么门锁控制装置100控制入口门。对入口门开锁预先确定的时间段,并且在预先确定时间段后,自动将入口门1置回到锁住状态。
CPU 101通过接口105和106监视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和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并且等待直到电子钥匙设备40被举起到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或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于是在电子钥匙设备40和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或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之间进行通信(步骤S71)。
然后,如果在步骤S71辨别出IC卡40F被举起到读/写部件21in或21ex并与之通信,那么CPU 101从IC卡40F接收标识信息,并且,例如在RAM104等中暂时存储标识信息(步骤S72)。这时,作为进行通信的时间,与上面提到的标识信息一起,也存储门锁控制装置100中提供的时钟电路122的时间信息到RAM 104中。进而,时间信息被提供给IC卡40F并写入控制IC42的存储器中。
进而,将通信另一方的ID等写入控制IC 42的存储器中。ID指示这样的信息:与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和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的哪一个进行通信。
然后,CPU 101辨别IC卡40F是与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通信还是与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通信(步骤S73)。辨别的结果和上述的通信时间信息作为通信历史信息也写入家庭信息存储器120的记录区域中,该记录区域用于对应于标识信息的家庭成员。进而,标识信息、通信时间和IC卡40F是与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通信还是与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通信的辨别结果也传递到监视控制装置3,以便存入监视控制装置3的家庭信息存储器205。
[在由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通信的情况;图21到23]
如果在步骤S73辨别出由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进行与IC卡40F的通信,那么CPU 101确定:在家的人打算外出并执行下面的过程。要注意,在这个例子中,当在家的人对入口门1开锁并打开入口门1时,即使到那时为止安全模式已经为开启,安全模式也被关闭一次。
CPU 101首先比较存储在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的标识信息和从IC卡40F接收到的标识信息。CPU 101辨别作为电子钥匙信息存储在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的标识信息是否包括与从IC卡40F接收到的标识信息匹配的标识信息。因此,CPU 101辨别是否IC卡40F是在门锁装置2中登记的电子钥匙设备之一,以执行关于IC卡40F的认证(步骤S74)。
然后,CPU 101辨别认证的结果(步骤S75)。如果存储在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的标识信息不包括与从IC卡40F接收到的标识信息匹配的标识信息,那么认证结果为失败(认证NG)。然后,CPU 101驱动内侧LED驱动部件1 07,使内侧LED 22in以红色闪亮并从内侧扬声器23in发出警告声音,以通知IC卡40F的使用者认证是NG(步骤S76)。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71,同时门锁机械装置28保持在锁住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75辨别出存储在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的标识信息包括与从IC卡40F接收到的标识信息匹配的标识信息,认证OK。然后,CPU 101驱动内侧LED驱动部件107,使内侧LED 22in亮起绿色一秒钟,以通知IC卡40F的使用者认证是OK(步骤S77)。这时,CPU 101可以另外使内侧扬声器23in发出“认证已成功”的消息。
进而,这时,因为认证是OK,CPU 101控制门锁机械装置驱动部件112驱动门锁机械装置28将入口门1置于开锁状态(步骤S78),并且控制内侧扬声器23in发出“门锁已打开”的消息(步骤S79)。这时,可以点亮内侧LED 22in,例如,以绿色闪烁来通知IC卡40F的使用者:门锁已打开。
这时,根据入口门1已经从内侧使用IC卡40F开锁的识别,CPU 101识别出IC卡40F的使用者(在家的人)打算外出。然后,CPU 101发送关于窗户的开/闭状态的查询给监视控制装置3(图22的步骤S81)。
响应查询,监视控制装置3通过传感器集线器207获得窗户传感器6a和6b的传感器输出,以确认窗户的开/闭状态。换句话说,监视控制装置3确认锁住的状况。然后,监视控制装置3通过门锁装置通信接口206发射窗户开/闭状态的确认结果给门锁控制装置100。
门锁控制装置100通过通信接口121接收关于窗户开/闭状态的确认结果(步骤S82)。然后,CPU 101分析接收到的确认结果,以辨别窗户是否打开(步骤S83)。
然后,如果辨别出窗户是打开的,CPU 101通过从内侧扬声器23in发出的声音给出窗户打开的警告(步骤S84)。另一方面,如果辨别出窗户是关闭的,CPU 101通过从内侧扬声器23in发出的声音发出锁住状况OK的通知(步骤S85)。
其后,CPU 101通过接口111取得门开/闭传感器27的传感器输出,以监视入口门1是否打开(步骤S86)。然后,CPU 101辨别入口门1未打开时是否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段,例如10秒(步骤S87)。如果辨别出过了10秒,那么CPU 101自动将入口门1置于锁住状态(步骤S88)。然后,CPU 101控制内侧LED 22in绿色闪亮,以给出入口门1已经返回到锁住状态的通知(步骤S89)。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6辨别出:在步骤78对入口门1开锁后,入口门1在10秒内打开,那么CPU 101识别出由在步骤72取得的标识信息指示的在家的人离开了家。作为外出的人的信息,CPU 101传递包括标识信息和时间信息的个人信息到监视控制装置3(步骤S90)。要注意,这时要传递到监视控制装置3的信息可以不包括时间信息,然而监视控制装置3识别出从时钟电路221的时间接收到信息的时间。
其后,CPU 101参考门开/闭传感器27的传感器输出确认入口门1关闭(步骤S91)。然后,如果CPU 101确认:入口门1关闭后,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段,例如3秒(步骤S92),那么CPU 101控制门锁机械装置驱动部件112驱动门锁机械装置28将入口门1返回锁住状态(图23的步骤S101)。然后,CPU 101控制外侧LED 22ex以绿色闪烁,以通知IC卡40F的使用者入口门1已返回锁住状态(步骤S102)。外侧LED 22ex的绿色闪烁持续预先确定的时间段,例如10秒。
其后,CPU 101辨别是否经过上文提到的预先确定的时间段,例如10秒(步骤S103)。如果辨别出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没有过去,那么CPU 101辨别IC卡40F是否再次与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通信,而在步骤S71辨别出与该IC卡40F进行了通信(步骤S104)。如果辨别出未进行通信,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103。
然后,如果在步骤S103辨别出:上文描述的预先确定的时间段已过,而未进行IC卡40F和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间的通信,那么CPU 101确定:为响应举起到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的IC卡40F而开始的入口门的锁控制操作完成,并且将处理返回到图21的步骤S7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4辨别出: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过去之前,IC卡40F与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间进行了通信(在步骤S71辨别出与该IC卡40F进行了通信),并且在入口门置回锁住状态之后,外侧LED 22ex的绿色闪亮结束,那么CPU 101重新确认在步骤S101到步骤S63确认的锁住状况(步骤S105)。
如果在步骤S105辨别出锁住状况OK,那么通过通信接口121,CPU 101发射开启安全模式的请求给监视控制装置3(步骤S106)。
为响应请求,监视控制装置3检查那时家庭成员在家的情况。监视控制装置3辨别图15中说明的安全级别之一。然后,如果辨别结果指示安全级别是级别D,那么安全模式不能开启。然后,表示此的信息发送回门锁控制装置100。但是,如果安全级别是除了级别D的任何级别,那么因为安全模式可以开启,表示此的信息返回到门锁控制装置100。
门锁控制装置100的CPU 101分析来自监视控制装置3的对开启安全模式的请求的响应,以辨别安全模式是否可以开启(步骤S107)。然后,如果辨别出从监视控制装置3接收到可以开启安全模式的响应,那么CPU 101控制外侧扬声器23ex发出“安全模式开启”的消息(步骤S108)。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7辨别出从监视控制装置3接收到不能开启安全模式的响应,那么CPU 101控制外侧扬声器23ex发出“因为有人留在家里,安全模式不能启动”的消息(步骤S109)。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7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5辨别出窗户是打开的并且锁住状况未完成,那么CPU 101使消息“因为窗户打开,不能开启安全模式”发出(步骤S110)。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71。
[在由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通信的情况下;图24到图26]
如果在步骤S71辨别出由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执行与IC卡40F的通信,那么CPU 101确定家庭成员回到家或从房子外的某人发出允许进入的请求,并且执行下面的过程。
CPU 101首先互相比较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的标识信息和从IC卡40F接收到的标识信息。CPU 101检测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的标识信息是否包括与从IC卡40F接收到的标识信息匹配的标识信息。因此,CPU 101辨别IC卡40F是否是在门锁装置2中登记的IC卡40F之一,以执行IC卡40F的认证(步骤S121)。
然后,CPU 101辨别认证的结果(步骤S122)。如果辨别出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的标识信息不包括与从IC卡40F接收到的标识信息匹配的标识信息,那么认证结果失败(认证NG)。然后,CPU 101驱动外侧LED驱动部件108,使外侧LED 22ex以红色闪亮,并且使外侧扬声器23ex发出警告声音,以通知IC卡40F的使用者认证结果NG(步骤S123)。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71,同时门锁机械装置28保持在锁住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22辨别出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的标识信息包括和从IC卡40F接收到的标识信息匹配的标识信息,那么认证结果OK。然后,CPU 101驱动外侧LED驱动部件108,使外侧LED 22ex亮起绿色1秒,以通知IC卡40F的使用者认证OK(步骤S124)。这时,CPU 101可以使外侧扬声器23ex发出“认证OK”的消息。
然后,这时,因为认证OK,所以CPU 101控制门锁机械装置驱动部件112驱动门锁机械装置28,以将入口门1置于开锁状态(步骤S125),并且使外侧扬声器23ex发出“门锁打开”的消息(步骤S126)。这时,可以使外侧LED 22ex以例如绿色闪亮,以通知IC卡40F的使用者门锁的开锁状态。
然后,CPU 101通过接口111取得门开/闭传感器27的传感器输出,以监视入口门1是否打开(步骤S127)。然后,CPU 101辨别是否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段,例如10秒,而同时入口门1未打开(步骤S128)。如果辨别出10秒已过,那么CPU 101使入口门1自动返回锁住状态(步骤S129)。然后,CPU 101使外侧LED 22ex以绿色闪亮,以通知入口门1返回锁住状态(步骤S130)。
其后,CPU 101辨别是否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段,例如10秒(步骤S131)。如果辨别出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没过,那么CPU 101辨别电子钥匙设备是否与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进行通信,而在步骤S71辨别出与该电子钥匙设备进行了通信(步骤S132)。如果辨别出未进行这样的通信,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131。
然后,如果在步骤S131辨别出预先确定的时间段已过,而电子钥匙设备和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间未进行通信,那么CPU 101确定:为响应电子钥匙设备举起到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而开始的入口门的锁控制操作完成,并且将处理返回到图21的步骤S7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32辨别出在步骤S71辨别出与其进行通信的电子钥匙设备与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进行了通信,那么CPU 101确认锁住状况(步骤S 133)。
参考步骤S121到S123,以与在上文描述的过程中类似的方式,在步骤S133进行锁住状况的确认。特别是,门锁控制装置100发送关于窗户的开/闭状态的查询给监视控制装置3,并且从监视控制装置3获得查询结果。然后,门锁控制装置100从查询结果辨别锁住状况是否OK。
如果在步骤S133辨别出锁住状况OK,那么CPU 101通过通信接口121发射开启安全模式的请求给监视控制装置3(步骤S134)。
响应请求,监视控制装置3检查这时家庭成员在家的情况,以确定应该采用图15中说明的哪一个级别作为安全级别。然后,如果确定的结果指示安全级别是级别D,那么因为不能开启安全模式,所以表示此的信息返回到门锁控制装置100。但是,如果安全级别是除了级别D的任何级别,那么因为可以开启安全模式,所以表示此的信息返回到门锁控制装置100。
门锁控制装置100的CPU 101分析来自监视控制装置3的对安全模式开启请求的响应,以辨别安全模式是否可以开启(步骤S135)。然后,如果从监视控制装置3接收到安全模式可以开启的响应,那么CPU 101使外侧扬声器23ex发出“安全模式开启”的消息(步骤S136)。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35辨别出从监视控制装置3接收到安全模式不能开启的响应,那么CPU 101使外侧扬声器23ex发出“因为有人在家,不能开启安全模式”的消息(步骤S137)。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7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33辨别出窗户是打开的并且锁住状况未完成,那么CPU 101使“因为窗户是开的,不能开启安全模式”的警告消息发出(步骤S138)。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71。
步骤S131到S138的过程是用于避免重新启动这样的程序的时间和劳动的过程,该程序由举起电子钥匙设备到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开始。在从内侧对入口门1开锁一次后,一个人可能忘记举起其电子钥匙设备到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以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内开启安全模式。即使在此情况,此人也不需要再返回房间中。
特别是,从内侧打开入口门1一次后,一个人可能忘记或没有举起其电子钥匙设备到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以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内开启安全模式。在此情况下,此人举起电子钥匙设备到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对入口门1开锁一次。10秒过后,入口门1被置于锁住状态。然后,此人在10秒内再举起电子钥匙设备到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这样,可以开启安全模式。这消除了为设置安全模式,此人通过对入口门1开锁而进入房间的必要性。不需要重新开始进行举起电子钥匙设备40到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是方便的。
然后,如果在步骤S127辨别出入口门1在步骤S125开锁后10秒内打开,那么CPU 101识别出:由在步骤S72取得的标识信息代表的并且一直不在家的人回家了。CPU 101传递个人信息作为回家的人的信息到监视控制装置3(图26的步骤S141),该个人信息包括标识信息和与电子钥匙设备进行通信的时间信息。要注意,这时要传递给监视控制装置3的信息可以不包括时间信息,但是,从时钟电路221的时间可以识别监视控制装置3接收到这样的信息的时间。
其后,CPU 101参考门开/闭传感器27的传感器输出,识别出入口门1是关闭的(步骤S142)。然后,如果识别出:入口门1关闭后,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段,例如3秒(步骤S143),那么CPU 101控制门锁机械装置驱动部件112驱动门锁机械装置28将入口门1返回到锁住状态(步骤S144)。然后,CPU 101使内侧LED 22in以绿色闪亮,给出入口门1返回到锁住状态的通知(步骤S145)。
其后,根据这样的事实:因为有人已回家,所以在家的情况显示出变化,CPU 101发送安全级别改变指令给监视控制装置3(步骤S146)。
在步骤S141,接收到安全级别改变指令的监视控制装置3由回家的人的信息识别出在家的情况的变化。然后,监视控制装置3参考图15中显示的在家的情况和安全级别间的配合表,以辨别是否有必要改变安全级别。如果有必要,那么监视控制装置3改变安全级别。然后,监视控制装置3发出是否改变安全级别的通知给门锁控制装置100。
门锁控制装置100的CPU 101从监视控制装置3接收到关于安全级别改变的通知(步骤S147),并且辨别安全级别是否改变(步骤S148)。
然后,如果在步骤S148辨别出安全模式改变,那么CPU 101控制内侧扬声器23in发出“安全级别已改变”的消息(步骤S149)。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71。
要注意,根据上面的描述,当有人回家时,在步骤S146从门锁控制装置100发送安全级别改变指令给监视控制装置3。因为监视控制装置3在步骤S 141接收到回家的人的信息的传递,即使监视控制装置3未从门锁控制装置100接收到安全级别改变指令,它也可以自动辨别改变安全级别是否必要,并且当辨别出安全级别改变是必要的时,自动改变安全级别。在这种情况下,当安全级别改变了时,改变的信息传递到门锁控制装置100。
[顺序锁住模式的描述;图27到29]
现在,参考图27到29的流程图描述顺序锁住模式中的操作。在顺序锁住模式中,当IC卡40C被举起到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或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并且在它们之间进行通信,然后关于作为电子钥匙信息的标识的认证结果为成功时,门锁机械装置28由门锁控制装置100控制,使得入口门1的开锁或锁住状态翻转到锁住或开锁状态。
CPU 101通过接口105和106监视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和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以等待IC卡40C被举起到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或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并且在它们之间进行通信(步骤S151)。
然后,如果在步骤S151辨别出IC卡40F被举起并且执行与IC卡40F的通信,那么CPU 101从IC卡40F接收标识信息,并且暂时存储标识信息到例如RAM 104等中(步骤S152)。这时,与在上文所述类似地,时间信息等被写入IC卡40F,并且执行时间信息等到监视控制装置3的家庭信息存储器120和家庭信息存储器205的写入。
CPU 101辨别是否由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或由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执行与IC卡40F的通信(步骤S153)。
[由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通信的情况;图27]
如果在步骤S153辨别出由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执行与IC卡40F的通信,那么CPU 101确定在家的人试图外出或者为安全要锁住入口门1,并且执行下面的过程。
CPU 101首先互相比较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的标识信息和从IC卡40F接收到的标识信息。CPU 101辨别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的标识信息是否包括和从IC卡40F接收到的标识信息匹配的标识信息。CPU 101辨别IC卡40F是否是在门锁装置2中登记的电子钥匙设备之一,以认证IC卡40F(步骤S154)。
然后,CPU 101辨别认证的结果(步骤S155)。如果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的标识信息不包括和从IC卡40F接收到的标识信息匹配的标识信息,那么认证结果为失败(认证NG)。然后,CPU 101控制内侧LED驱动部件107驱动内侧LED 22in以红色闪亮,并且使内侧扬声器23in发出警告声音,以通知IC卡40F的使用者认证是NG(步骤S156)。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51,同时门锁机械装置28保持在前面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55辨别出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的标识信息包括和从IC卡40F接收到的标识信息匹配的标识信息,那么认证结果OK。然后,CPU 101控制内侧LED驱动部件107驱动内侧LED 22in亮起绿色1秒,以通知IC卡40F的使用者认证OK(步骤S157)。这时,CPU 101可以另外控制内侧扬声器23in发出“认证结果成功”的消息。
然后,由门锁机械装置28,CPU 101辨别是否入口门1的锁的状态目前是锁住状态(步骤S158)。如果在步骤S158由门锁机械装置28辨别出入口门1的锁的状态是开锁状态,那么CPU 101控制门锁机械装置驱动部件112驱动,使得入口门1的锁的状态可翻转到锁住状态(步骤S159)。
然后,CPU 101控制内侧LED 22in以例如绿色闪亮,同时从内侧扬声器23in发出“入口门已经锁住”的消息,以通知IC卡40F的使用者入口门1已经被置于锁住状态(步骤S160)。
然后,CPU 101识别出由在步骤S152取得的标识信息指示的人为安全已经锁住,并且传递包括标识信息的个人信息作为在家的人的信息给监视控制装置3(步骤S16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58辨别出门锁机械装置28的锁的状态目前是锁住状态,那么CPU 101控制门锁机械装置驱动部件112驱动门锁机械装置28进入开锁状态(步骤S 162)。进而,CPU 101使内侧LED 22in以例如绿色闪亮,并且使内侧扬声器23in发出“门锁已打开”的消息(步骤S163)。
这时,CPU 101识别出由在步骤S152取得的标识信息指示的人已经开锁并外出,并且传递包括标识信息的个人信息作为外出的人的信息给监视控制装置3(步骤S164)。
[由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通信的情况;图28到29]
如果在步骤S153辨别出由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执行和IC卡40F的通信,那么CPU 101确定:家庭成员之一回家并试图开锁,或者家庭成员之一试图锁住并外出,并且执行下面的过程。
CPU 101首先互相比较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的标识信息和从IC卡40F接收到的标识信息。CPU 101辨别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的标识信息是否包括和从IC卡40F接收到的标识信息匹配的标识信息。CPU 101辨别IC卡40F是否是在门锁装置2中登记的电子钥匙设备之一,以认证IC卡40F(步骤S171)。
然后,CPU 101辨别认证的结果(步骤S172)。如果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的标识信息不包括和从IC卡40F接收到的标识信息匹配的标识信息,认证结果为失败(认证NG)。然后,CPU 101控制外侧LED驱动部件108驱动外侧LED 22ex以红色闪亮,并且使外侧扬声器23ex发出警告声音,以通知IC卡40F的使用者认证是NG(步骤S173)。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51,同时门锁机械装置28保持在锁住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72辨别出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的标识信息包括和从IC卡40F接收到的标识信息匹配的标识信息,那么认证结果OK。然后,CPU 101控制外侧LED驱动部件108驱动外侧LED 22ex亮起绿色1秒,以通知IC卡40F的使用者认证OK(步骤S174)。这时,CPU 101可以另外控制外侧扬声器23ex发出“认证结果成功”的消息。
然后,CPU 101辨别门锁机械装置28的锁的状态目前是否是锁住状态(步骤S175)。如果在步骤S158由门锁机械装置28辨别出入口门1的锁的状态是锁住状态,那么CPU 101控制门锁机械装置驱动部件112驱动门锁机械装置28,将入口门1置于开锁状态(步骤S176)。进而,CPU 101使内侧LED 22in以例如绿色闪亮,并且使内侧扬声器23in发出“门锁已打开”的消息(步骤S177)。
然后,CPU 101识别出由在步骤S152取得的标识信息指示的人为回家已经开锁,并且作为回家的人的信息,传递包括标识信息和回家时间信息(执行与电子钥匙设备的通信的时间)的个人信息给监视控制装置3(步骤S178)。在此情况下,也可以从时钟电路221的时间识别由监视控制装置3接收到信息的时间,并用作回家时间。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75辨别出入口门1的锁的状态目前是开锁状态,那么那么CPU 101控制门锁机械装置驱动部件112驱动门锁机械装置28,将入口门1置于锁住状态,使得可以改变入口门1的状态到相反的锁住状态(步骤S179)。
然后,CPU 101使内侧LED 22in以例如绿色闪亮,并且使内侧扬声器23in发出“入口门已锁住”的消息,以通知IC卡40F的使用者入口门1已经被置于锁住状态(步骤S180)。
然后,CPU 101识别出由在步骤S152取得的标识信息指示的人为外出已经锁住,并且作为外出的人的信息,传递包括标识信息的个人信息给监视控制装置3(步骤S181)。
然后,锁住之后,CPU 101辨别是否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段,例如10秒(图29的步骤S182)。如果辨别出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没有过去,那么CPU101辨别IC卡40F是否再次与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通信,在步骤S171辨别出与该IC卡40F进行了通信(步骤S1 83)。如果辨别出未进行这样的通信,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18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83辨别出:入口门关闭之后,预先确定的时间段过去之前,再一次执行电子钥匙设备和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间的通信,在步骤S71辨别出与该电子钥匙设备进行了通信,那么,CPU 101确认锁住状况(步骤S184)。
类似地如在上文描述的与步骤S101到S103有关的过程中那样,在步骤S184执行锁住状况的确认。特别是,门锁控制装置100向监视控制装置3发出关于窗户的开/闭状态的查询,并且从监视控制装置3获得查询结果。然后,门锁控制装置100从查询结果辨别锁住状况是否OK。
如果辨别出锁住状况OK,那么CPU 101通过通信接口121发射开启安全模式的请求给监视控制装置3(步骤S185)。
响应请求,监视控制装置3检查那时在家的情况,以确定图15中说明的安全级别之一。然后,如果确定结果指示安全级别是级别D,那么安全模式不能开启。然后,监视控制装置3发送表示此的通知给门锁控制装置100。但是,如果安全级别是除了级别D的任何级别,那么安全模式可以开启。然后,CPU 101发送表示此的信息回到门锁控制装置100。
门锁控制装置100的CPU 101分析来自监视控制装置3的对开启安全模式的请求的响应,以辨别安全模式是否可以开启(步骤S186)。如果辨别出从监视控制装置3接收到的响应指示可以开启安全模式,那么CPU 101使外侧扬声器23ex发出“安全模式开启”的消息(步骤S187)。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86辨别出从监视控制装置3接收到的响应指示不能开启安全模式,那么CPU 101使外侧扬声器23ex发出“因为有人留在家里,安全模式不能启动”的消息(步骤S188)。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5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84辨别出窗户是打开的并且锁住状况未完成,那么CPU 101使警告消息“因为窗户打开,不能开启安全模式”发出(步骤S189)。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71。
[监视控制装置3的安全操作;图30]
虽然监视控制装置3从门锁控制装置100接收到指令并以如上所述的这样的方式开启安全模式,也可以通过按下远程命令器50的安全按钮51开启安全模式。然后,通过操作远程命令器50的关闭按钮52,可以将安全开启状态改变到安全关闭状态。
图30是说明通过操作远程命令器50,控制监视控制装置3的安全模式的关闭-开启的操作的流程图。
首先,CPU 201监视来自远程命令器50的远程控制信号,以辨别在远程命令器50上执行输入操作(步骤S191)。然后,如果辨别出执行了输入操作,那么CPU 201辨别是否操作了安全按钮51(步骤S192)。
如果作为在步骤S192的辨别结果,辨别出操作了安全按钮51,那么CPU201从远程控制发射机部件39发送用于开启电源供应的远程控制信号给电视机7的远程控制信号接收机部件,以接通电视机7(步骤S193)。
然后,通过电视机接口217,CPU 201发送根据从ROM 203读出的数据产生的图像信息给电视机7,使得确认屏上的安全模式在电视机7的屏幕上显示(步骤S194)。其后,CPU 201从远程控制发射机部件39发送用于关闭给电视机7的电源供应的远程控制信号,以切断电视机7(步骤S195)。
然后,CPU 201等待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段,例如5秒(步骤S196),然后开启安全模式(步骤S197),并且执行安全监视操作(步骤S198)。设置安全模式到开启状态之后,操作安全按钮51的使用者通过入口门外出。在步骤S196作为预先确定的时间段考虑时间。
如果在步骤S192辨别出远程命令器50上被操作的按钮不是安全按钮51,那么CPU 201辨别是否操作了关闭按钮52(步骤S199)。如果在步骤S199辨别出未操作关闭按钮52,那么CPU 201执行对应于不同于关闭按钮52的按钮的按下的过程(步骤S200)。
如果作为在步骤S199的辨别结果,辨别出按下关闭按钮52,那么CPU201发送用于接通给电视机7的远程控制信号接收机部件的电源供应的远程控制信号,以接通电视机7(步骤S201)。
然后,通过电视机接口217,CPU 201发送根据从ROM 203读出的数据产生的图像信息给电视机7。安全模式关闭确认屏在电视机7的屏幕上显示(步骤S202)。其后,CPU 201从远程控制发射机部件39发送用于关闭给电视机7的电源供应的远程控制信号,以切断电视机7(步骤S203)。
然后,CPU 201执行关闭安全模式的过程(步骤S204)。以其结束图30的处理程序。
[安全模式开启时的监视操作]
图31和32说明当监视控制装置3开启安全模式时的处理操作。当操作上述远程命令器50上的安全按钮51时,处理操作被激活,并且这时的安全级别是级别A。要注意,当从门锁控制装置100接收到安全级别模式开启指令时,考虑在家的家庭成员的情况,确定安全级别。使用这样确定的安全级别开启安全模式。
参考图31,CPU 201首先开始摄影机31的拾取的图像的取得(步骤S211)。这时,由麦克风34收集的声音也一起取得。如在上文所述,图像声音存储器208中提供的用于安全模式的监视信息区域具有环型缓冲器类型配置。在本例中,用于最后30秒的图像和声音信息总是存储于图像声音存储器208中。这类似地用于从监视器摄像机13拾取的图像。
然后,CPU 201控制开始监视来自传感器集线器207的窗户传感器16a和1 6b的传感器输出和入口门1的门开/闭传感器27的传感器输出(步骤S212)。进而,CPU 201控制开始监视火灾传感器4和煤气传感器5的传感器输出(步骤S213)。监视器摄像机13开启和关闭以响应开启和关闭火灾传感器4和煤气传感器5。
然后,CPU 201监视人体传感器33的传感器输出,以检查入侵者(步骤S214)。如果辨别出没有入侵者,那么CPU 201从窗户传感器16a和16b的传感器输出和门开/闭传感器27的传感器输出辨别是否检测到异常状态(图32的步骤S231)。
如果在步骤S231辨别出未检测到异常状态,那么CPU 201从火灾传感器4和煤气传感器5的传感器输出辨别是否检测到异常状态(步骤S232)。如果在步骤S232辨别出未检测到异常状态,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214。
然后,如果在步骤S214辨别出由人体传感器33检测到入侵者,那么CPU201控制照明装置320开启照明32(步骤S215)。然后,CPU 201从图像声音存储器208读出30秒的图像和声音信息。30秒是从入侵者的检测时间点之前10秒到之后20秒。CPU 201传递图像和声音信息作为第一时间图像给管理服务器装置10(步骤S216)。管理服务器装置10根据传递给它的图像和声音信息识别出入侵者,并且可采取适当的步骤。
其后,CPU 201从远程控制发射机部件39发送开启电源供应的远程控制信号给电视机7,以接通电视机7(步骤S217)。然后,CPU 201发送预先准备的恐吓图像和恐吓声音给电视机7,使得从电视机7输出恐吓图像和恐吓声音(步骤S218)。恐吓图像和恐吓声音可以恐吓和驱逐入侵的窃贼。
然后,CPU 201将异常状况检测通知给预先在监视控制装置3中登记的通知目的地,如例如保安公司、警察局或登记的家庭成员的便携电话终端(步骤S219)。
其后,CPU 201以几秒钟的间隔,重复传递存储于图像声音存储器208的环型缓冲器中的30秒的图像和声音信息给管理服务器装置10(步骤S220)。然后,CPU 201辨别是否人体传感器33未再检测到入侵者(步骤S221),并且继续传递30秒的图像和声音信息给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处理操作,直到人体传感器33未再检测到入侵者。
然后,如果辨别出人体传感器33未再检测到入侵者,那么CPU 201停止传递30秒的图像和声音信息给管理服务器装置10(步骤S222)。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231,在该步骤继续安全监视。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31辨别出检测到异常状态,那么CPU 201传递作为第一次图像的图像给管理服务器装置10(步骤S234)。各图像是来自监视器摄像机13的从检测时间点之前10秒到之后20秒的30秒。在窗户传感器6a和6b或门开/闭传感器27附近提供监视器摄像机13。
然后,CPU 201从远程控制发射机部件39发送开启电源供应的远程控制信号给电视机7,以接通电视机7(步骤S235)。然后,CPU 201发送预先准备的恐吓图像和恐吓声音的信息给电视机7,以从电视机7输出恐吓图像和恐吓声音(步骤S236)。恐吓图像和恐吓声音可以恐吓和驱逐入侵的窃贼。
然后,CPU 201将异常状况检测通知给预先在监视控制装置3中登记的通知目的地,如例如保安公司、警察局或登记的家庭成员的便携电话终端(步骤S237)。
其后,CPU 201以几秒钟的间隔,重复传递存储于图像声音存储器208的环型缓冲器中的30秒的图像和声音信息给管理服务器装置10(步骤S238)。然后,CPU 201等待从远程命令器50的关闭按钮52产生的关闭指令(步骤S239)。如果接收到关闭指令,那么CPU 201关闭安全模式。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32辨别出由火灾传感器4或煤气传感器5检测到异常状态,那么CPU 201将异常状态检测通知给例如保安公司、警察局或登记的家庭成员的、在监视控制装置3中设置并登记的便携电话终端(步骤S233)。然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239。
要注意,从监视控制装置3接收图像和声音信息的管理服务器装置10将图像和声音信息放在网页上。这样,从监视控制装置3接收到通知的便携电话终端的拥有者可以访问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网页,以了解发生了什么异常状态,并且可以采取适当的对策。
[通过来自门锁控制装置100的指令的监视控制装置3的协作]
监视控制装置3的CPU 201可以执行如图33中说明的这样的协作操作,响应从门锁控制装置100接收的信息或者指令。在此例子中,CPU 201不执行安全级别的改变,以响应从门锁控制装置100接收的改变指令,但是在情况必要时,作为在家的情况的变化的检查结果,依赖于从门锁控制装置100的个人信息的接收而执行。
特别是,CPU 201辨别是否从门锁控制装置100接收到安全模式开启指令(步骤S241)。如果辨别出未接收到这样的安全模式开启指令,那么CPU 201执行某个其它过程(步骤S242)。
如果在步骤S241辨别出接收到安全模式开启指令,那么CPU 201参考家庭信息存储器205的存储的信息,检查在家的情况(步骤S243)。然后,CPU 201参考图15中说明的表格,识别适用于在家的情况的安全级别,并且辨别是否可能开启安全模式(步骤S244)。
如果在步骤S244辨别出不可能开启安全模式,那么CPU 201通知门锁控制装置100该辨别(步骤S245)。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44辨别出可能开启安全模式,那么CPU 201通知门锁控制装置100可以开启安全模式(步骤S246),并且等待预先确定的时间段过去(步骤S247)。
如果确认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段,那么CPU 201使用适合于在家的情况的安全级别开启安全模式(步骤S248)。然后,CPU 201开始安全监视操作(步骤S249)。
在安全监视操作中,CPU 201辨别是否从门锁控制装置100接收到包括标识信息的个人信息(步骤S250)。如果未接收到这样的个人信息,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249继续安全监视操作。如果辨别出从门锁控制装置100接收到个人信息,那么CPU 201检查在家的情况作为个人信息接收的结果(步骤S251),并且辨别改变安全级别是否必要(步骤S252)。
如果辨别出改变安全级别没有必要,那么CPU 201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249,继续安全监视操作。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52辨别出有必要改变安全级别,那么CPU 201辨别是否应该关闭安全模式(步骤S253)。如果未检测到有必要改变安全级别,那么CPU 201改变安全级别以响应在家的情况(步骤S254)。然后,CPU 20 1通知门锁控制装置100安全模式改变(步骤S255)。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53辨别出应该关闭安全模式,那么CPU 201关闭安全模式(步骤S256),并且通知门锁控制装置100这样的安全模式关闭(步骤S257)。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241。
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实施例,因为使用不接触的电子钥匙设备执行锁住和开锁,所以不需要钥匙孔。有效地阻止所谓撬锁犯罪。
进而,使用电子钥匙设备的拥有者的生物体信息执行关于电子钥匙设备的使用者是否是拥有者的检查(认证)。只有当认证OK时,才发信号通知电子钥匙信息。因此,即使电子钥匙设备丢失了,除了拥有者的任何人不可能使用电子钥匙设备实现门锁控制。安全上的保险性非常高。
进而,因为可以分别在自动锁住模式和顺序锁住模式间使用门锁装置2,对用户它具有高度的可用性。根据使用方便,使用者可以选择应该使用哪一个模式。
进而,因为提供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使得也可以由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使用电子钥匙设备控制门锁状态,可以阻止已经通过窗户等侵入的陌生人通过入口门出去。
进而,因为提供了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和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通过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和21ex与电子钥匙设备间的通信,可以容易地管理家庭成员的外出和进来。
因此,由门锁装置2和监视控制装置3的结合可以预期有效的安全管理。进而,因为锁门时可以设置安全模式,所以可以消除紧张的时间。在房子内进行设置后的预先确定的时间间隔之后,一个人不必走出房子。
进而,如果忘记关闭窗户,这就在开门和关门时确认。防止一个人忘记关窗户是可能的。
此外,因为可以依赖家庭成员的年龄、性别等改变安全模式的级别,甚至当在家的人虚弱时,也可以设置有效的安全级别。进而,也存在这样的优点:可以通过掌握在家的情况的变化改变安全级别,以响应门锁的开锁和锁住。
[电子钥匙信息的登记]
就安全而言,最好不是简单地执行标识的登记作为电子钥匙信息。因此,在本例中,如下所述的方法着重于安全。例如,分销商、安装公司或门锁装置2的使用者执行电子钥匙信息的标识信息的登记。
首先描述真实钥匙信息的登记。在本实施例中,如在上文所述,其中存储标识信息作为初始的真实钥匙信息的电子钥匙设备是IC卡。在门锁装置2安装到每套房子中时,电子钥匙设备从门锁装置2的分销商或安装公司交付给使用者。
在本实施例中,在门锁装置2安装到房子中之前,收集关于其中要安装门锁装置2的房子的家庭的各成员的个人信息。然后,其中存储用作真实钥匙信息的标识信息的IC卡分配给每个家庭成员。从标识信息和收集的个人信息形成个人简要信息,该标识信息作为真实钥匙信息存储在IC卡中。
然后,从要安装的门锁装置2的序列号等形成的产品号,门锁装置2要安装的地址、电话号码、使用者信息如使用门锁装置的家庭成员的姓名,以及家庭成员的个人简要信息存储于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门锁装置管理数据库305中。换句话说,各家庭成员的真实钥匙信息包括在各家庭成员的个人简要信息中。实钥匙信息预先在管理服务器装置10中登记。
在这种情况下,以和监视控制装置3在通信网络上的地址信息协调的关系,门锁装置管理数据库存储家庭成员的个人简要信息。如在上文所述,使用电话号码或IP地址作为本例中的地址信息。
在监视控制装置3的家庭信息存储器205中,写入并登记在管理服务器装置10中登记的家庭成员的真实钥匙信息和个人简要信息。当门锁装置2的分销商或安装公司完成门锁装置2的安装时,他们发出初始登记请求给管理服务器装置10。然后,信息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传递到监视控制装置3。进而,至少在监视控制装置3中登记的信息内的真实钥匙信息传递到门锁控制装置100,并且在门锁控制装置100的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登记。
图34说明接收到初始登记请求时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操作。CPU 301主要执行在图34的步骤中的操作。
首先,CPU 301辨别是否接收到初始登记请求(步骤S261)。初始登记请求伴随着装置标识信息,如门锁装置2的序列号。该请求例如通过通信网络从个人计算机到理服务器装置10发送,或者由操作者使用未显示的输入装置输入,该操作者由电话通信接收初始登记请求。
当接收到初始登记请求时,CPU 301使用装置标识信息作为搜索关键字搜索门锁装置数据库。CPU 301读出预先登记的门锁装置2和监视控制装置3在通信网络9上的地址信息,并且产生包括初始登记请求的调用。换句话说,CPU 301执行对监视控制装置3的初始登记请求的产生,其初始登记被请求的门锁装置2连接到该监视控制装置3(步骤S262)。
这时,因为监视控制装置3执行自动响应,CPU 301确认来自监视控制装置3的响应,以形成到监视控制装置3的通信路径(步骤S263)。
然后,CPU 301发射个人简要信息到监视控制装置3。如所述,个人简要信息存储于涉及门锁装置2的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家庭信息存储器205中。另外,个人简要信息包括房子的所有家庭成员的真实钥匙信息,在该房子中安装了门锁装置(步骤S264)。
然后,CPU 301等待完成要发射到监视控制装置3的所有信息的发射,并且登记完成通知从监视控制装置3到达(步骤S265)。然后,当辨别出接收到登记完成通知时,那么CPU 301断开到监视控制装置3的通信路径(步骤S266),并且结束初始登记处理程序。
参考图35的流程图,描述接收初始登记请求信息的监视控制装置3的操作。
监视控制装置3的CPU 201辨别是否接收到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到来信号(步骤S271)。如果接收的到来信号不是来自管理服务器装置10,那么CPU 201执行某个其它过程(步骤S272)。
如果辨别出接收到从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到来信号,那么CPU 201自动响应到来信号,以形成到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通信路径(步骤S273)。然后,CPU 201辨别是否接收的到来信号是初始登记请求(步骤S271)。如果辨别出到来信号是初始登记请求,那么CPU 201等待来自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登记信息。如果接收到这样的登记信息(步骤S275),那么CPU 201将接收到的登记信息写入家庭信息存储器205(步骤S276)。
然后,当关于所有家庭成员的登记信息的写入完成时,那么CPU 201发送回登记完成通知给信息给管理服务器装置10(步骤S277)。然后,CPU 201断开到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通信路径(步骤S278)。
其后,CPU 201传递标识信息给门锁控制装置100(步骤S279)。标识信息至少是关于各家庭成员的真实钥匙信息,该钥匙信息来自在家庭信息存储器205中写入和登记的个人简要信息内。门锁控制装置100接收到信息,并且将接收到的真实钥匙信息登记到家庭信息存储器120中。自然,除了作为真实钥匙信息的标识信息,来自关于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内的要求的信息可以传递到门锁控制装置100。要注意,由门锁控制装置100的登记操作类似于在上文描述的由监视控制装置的钥匙登记操作,因此这里省略了这样的登记操作的描述。
然后,如果CPU 201确认真实钥匙信息和必要的信息到门锁控制装置100的传递结束(步骤S280),那么当前的处理程序结束。
要注意,如果在步骤S274辨别出接收的到来信号不是初始登记请求,那么CPU 201辨别是否接收的到来信号是备份钥匙登记请求(步骤S281)。如果辨别出到来信号是备份钥匙登记请求,那么CPU 201执行用于这样的备份登记的过程(步骤S282)。在这里省略备份登记过程的详细描述。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81辨别出接收的到来信号不是备份登记请求,那么CPU 201辨别是否接收的到来信号是丢失钥匙的删除请求(步骤S283)。然后,如果辨别出接收的到来信号不是丢失钥匙删除请求,那么CPU 201执行某个其它过程(步骤S284)。但是,如果辨别出接收的到来信号是丢失钥匙删除请求,那么CPU 201执行删除请求的过程(步骤S285)。在这里省略删除过程的详细描述。图35的过程随其结束。
[通知通告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以预先为监视控制装置3设置预定回家的人、预定外出的人、预定回家时间、预定外出时间、通知通告的人等。监视控制装置3存储这样设置的信息到通告信息设置存储器222中。然后,监视控制装置3监视设置的预定回家时间或预定外出时间。监视控制装置3将关于预定回家的人或预定外出的人的进来或外出的信息,即关于回家、外出的信息的通知通告给设置的预定回家的人、设置的预定外出的人或设置的通知通告的人。
首先,参考图36和37的流程图描述预定回家的人、预定外出的人、预定回家时间、预定外出时间、通知通告的人等的设置过程。
首先,监视控制装置3的CPU 201监视远程控制接收机部件38的接收机信号,以辨别是否操作了远程命令器50的按钮(步骤S291)。如果在步骤S291辨别出没有操作按钮,那么CPU 201执行某个其它过程(步骤S292)。
如果在步骤S291辨别出操作了远程命令器50上的某个按钮,那么CPU201辨别是否远程命令器50上操作的按钮是菜单按钮55(步骤S293)。如果操作的按钮不是菜单按钮55,那么CPU 201执行对应于操作的按钮的过程(步骤S294)。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93辨别出操作的按钮是菜单按钮55,那么,如果给电视机7的电源供应未开启,CPU 201开启给电视机7的电源供应(步骤S295)。以与在上文所述的消息的记录和再现的情况类似的方式,CPU 201在电视机7的屏幕上显示菜单表(步骤S296)。
在菜单的表格显示上,操作者将使用远程命令器50的光标键选择要执行的设置的菜单之一。CPU 201监视远程控制接收机部件38的接收机信号,辨别是否执行了菜单项的选择操作(步骤S297)。如果辨别出执行了菜单项的选择操作,那么CPU 201例如以反显改变显示的选择的项目,以响应选择操作(步骤S298)。然后,CPU 201辨别是否执行了设置项的确定操作(步骤S299)。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97辨别出未执行菜单项的选择操作,那么CPU201立即推进处理到步骤S299,在该步骤它辨别是否执行了设置项的确定操作。然后,如果它在步骤S299辨别出未执行设置项的确定操作,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297。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99辨别出执行了设置项的确定操作,那么CPU201辨别是否选择的设置项是关于预定回家的通知的设置(图37的步骤S301)。如果选择的设置项不是这样的通知的设置,那么CPU 201辨别是否选择的设置项是关于预定外出的通知的设置(步骤S303)。然后,如果辨别出选择的设置项不是关于预定外出的通知的设置,那么CPU 201执行用于设置项的处理程序(步骤S305)。
如果在步骤S301辨别出选择的设置项是关于预定外出的通知的设置,那么CPU 201使用于预定回家时间、预定回家的人、回家通知通告的人等的设置屏显示在电视机7的屏幕上(步骤S302)。在本例的情况下,向使用者请求要在设置屏上设置的回家通知通告的人,被设置为除了预定回家的人之外的人。但是,如果执行了关于预定回家的通知的设置,那么预定回家的人自己就包括在实际的回家通知通告的人中。如在下文所述,监视控制装置3发送用于催促未在预定回家时间回家的预定回家的人回家的通知。
在接步骤S302的步骤S306,CPU 201辨别是否与关于预定回家的通知有关的对所有设置项的设置输入结束(步骤S306)。如果辨别出所有设置输入结束,那么CPU 201将设置项信息写入通告信息设置存储器222(步骤S307),然后关闭给电视机7的电源供应(步骤S308),从而结束当前的设置处理程序。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03辨别出选择的设置项是关于预定外出的通知的设置,那么CPU 201使用于预定外出时间、预定外出的人、外出通知通告的人等的设置屏显示在电视机7的屏幕上(步骤S304)。在本例的情况下,向使用者请求要在设置屏上设置的外出通知通告的人,被设置为除了预定外出的人之外的人。但是,如果执行了关于预定外出的通知的设置,那么预定外出的人自己包括在实际的外出通知通告的人中。如在下文所述,监视控制装置3发送通知,用于催促未在预定外出时间外出的预定外出的人外出。
然后在接步骤S304的步骤S306,CPU 201辨别是否与关于预定外出的通知有关的对所有设置项的设置输入结束(步骤S306)。如果辨别出所有设置输入结束,那么CPU 201将设置项信息写入通告信息设置存储器222(步骤S307),并且然后关闭给电视机7的电源供应(步骤S308),从而结束当前的设置处理程序。
[通知通告过程]
现在,参考图38到40描述当以如上所述的这样的方式执行关于预定回家或预定外出的通知设置时,监视控制装置3的通告信息的操作。
首先,监视控制装置3处于通告关于回家或外出的信息的等待状态(步骤S310)。在等待状态,安全模式可以处于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的任何一个。
在等待状态,CPU 201辨别是否从门锁控制装置100接收到信息(步骤S3 11)。然后,如果辨别出从门锁控制装置100接收到信息,那么CPU 201辨别接收到的信息是回家的人的信息,还是外出的人的信息(步骤S312)。
如果在步骤S312辨别出接收到的信息是外出的人的信息,那么CPU 201互相比较存储于通告信息设置存储器222中的预定外出的人的标识信息和包括在从门锁控制装置100接收到的外出的人的信息中的外出的人的标识信息。然后,CPU 201根据比较的结果辨别是否外出的人是设置的预定外出的人(步骤S313)。如果外出的人不是设置的预定外出的人,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310,在该步骤中CPU 201进入等待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13辨别出外出的人是设置的预定外出的人,那么CPU 201读出存储于通告信息设置存储器222中的外出通知通告的人的信息。然后,在本例中,CPU 201搜索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205中的外出通知通告的人的个人信息,以读出外出通知通告的人的邮件地址。CPU 201通过电子邮件将设置的预定外出的人外出的通知通告给例如外出通知通告的人的便携电话终端(步骤S314)。通告信息也包括预定外出的人外出的时间。
然后,执行通告信息之后,CPU 201擦掉存储于通告信息设置存储器222中的、关于涉及预定外出的通知的设置信息,从而结束处理程序。
通过前述的过程,例如,不在家的父母可以知道是否作为预定外出的人设置的小孩已经在预定的时间外出。
如果在步骤S312辨别出从门锁控制装置100接收到的信息是回家的人的信息,那么CPU 201互相比较存储于通告信息设置存储器222中的预定回家的人的标识信息和包括在从门锁控制装置100接收到的回家的人的信息中的回家的人的标识信息。然后,CPU 201根据比较的结果辨别是否回家的人是设置的预定回家的人(步骤S316)。如果回家的人不是设置的预定回家的人,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310,在该步骤中CPU 201进入等待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16辨别出回家的人是设置的预定回家的人,那么CPU 201读出存储于通告信息设置存储器222中的回家通知通告的人的信息。然后,在本例中,CPU 201搜索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205中的外出通知通告的人的个人信息,以读出外出通知通告的人的邮件地址。然后,CPU 201通过电子邮件将设置的预定回来的人回家的通知通告给例如外出通知通告的人的便携电话终端(步骤S317)。通告信息也包括预定回家的人回家的时间。
然后,执行通告信息之后,CPU 201擦掉存储于通告信息设置存储器222中的、关于涉及预定回家的通知的设置信息,从而结束处理程序。
通过前述的过程,例如,外出的父母可以知道作为预定回家的人设置的小孩是否已经在预定的时间回家。
如果在步骤S311辨别出从门锁控制装置100未接收到信息,那么CPU201互相比较存储于通告信息设置存储器222中的预定回家时间和由时钟电路221指示的当前时间,以辨别是否预定回家时间过去了(步骤S318)。
如果在步骤S318辨别出预定回家时间未过去,那么CPU 201互相比较存储于通告信息设置存储器222中的预定外出时间和由时钟电路221指示的当前时间,以辨别是否预定外出时间过去了(步骤S319)。如果在步骤S319辨别出当前时间也未超过预定外出时间,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310,在该步骤中CPU 201进入等待状态。
如果在步骤S318辨别出当前时间超过预定回家时间,那么CPU 201执行用于催促预定回家的人回家的信息的通告(图39的步骤S321)。特别是,CPU 201读出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205中的预定回家的人的邮件地址。CPU201通过电子邮件,发出预定回家的人立即回家的通知给例如预定回家的人的便携电话终端,以催促预定回家的人回家。
然后,CPU 201读出存储于通告信息设置存储器222中的回家通知通告的人的信息,并且搜索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205中的回家通知通告的人自己的个人信息,以读出回家通知通告的人的邮件地址。然后,CPU 201通过电子邮件发出设置的预定回家的人至今未回家的通告信息给例如回家通知通告的人的便携电话终端(步骤S322)。
其后,CPU 201等待从门锁控制装置100来的回家的人的信息(步骤S323),并且辨别是否过去预先确定的时间段例如10分钟,而未接收到回家的人的信息(步骤S324)。如果辨别出预先确定的时间未过,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323,在该步骤CPU 201等待回家的人的信息到达。另一方面,如果辨别出预先确定的时间段已过,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321,在该步骤CPU 201再发送电子邮件用于催促预定回家的人回来。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23辨别出从门锁控制装置100接收到回家的人的信息,那么CPU 201辨别从包括在来自门锁控制装置100的回家的人的信息中的标识信息识别的回家的人是否设置的预定回家的人(步骤S325)。如果在步骤S325辨别出回家的人不是设置的预定回家的人,那么CPU 201推进处理到步骤S324。然后,CPU 201等待预先确定的时间段过去,并且在以步骤S324开始的各步骤重复操作。
如果在步骤S325辨别出辨别出的回家的人是预先设置的预定回家的人,那么CPU 201搜索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205中的回家通知通告的人的个人信息,以读出回家通知通告的人的邮件地址。然后,CPU 201通过电子邮件发出设置的预定回家的人回家的通告信息给例如回家通知通告的人的便携电话终端(步骤S317)。此通知信息也包括预定回家的人回家的时间。
然后,执行通告信息之后,CPU 201擦掉存储于通告信息设置存储器222中的关于预定回家的人的设置信息(步骤S315),从而结束处理程序。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19辨别出当前时间超过预定外出时间,那么CPU 201发出通告信息催促预定外出的人外出(图40的步骤S331)。特别是,CPU 201读出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205中的预定外出的人的邮件地址,并且通过电子邮件发出预定外出的人应该立即外出的通知给例如预定外出的人的便携电话终端,以催促预定外出的人外出。结果,即使预定外出的人忙于某件其它的事,预定外出的人也可以在预先确定的预定外出时间外出。
其后,CPU 201读出存储于通告信息设置存储器222中的外出通知通告的人的信息,并且参考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205中的外出通知通告的人的个人信息,以读出邮件地址。然后,CPU 201通过电子邮件发出设置的预定外出的人至今未外出的通告信息给例如外出通知通告的人的便携电话终端(步骤S332)。
接收通告信息的外出通知通告的人可以发起电话呼叫等给其家里,以催促预定外出的人外出。由于给便携电话终端的电源供应未开启等原因,预定外出的人在步骤S331可能未接收到通告信息。甚至在此情况下,如果外出通知通告的人从外面通过电话通信催促外出,那么预定外出的人可以在预定外出时间外出。
其后,CPU 201等待从门锁控制装置100外出的人的信息(步骤S333),并且辨别是否预先确定的时间段例如10分钟过去,而未接收到外出的人的信息(步骤S334)。如果辨别出预先确定的时间未过,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333,在该步骤CPU 201等待外出的人的信息到达。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34辨别出预先确定的时间段经过,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331。CPU 201再发送电子邮件用于催促预定外出的人外出。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33辨别出从门锁控制装置100接收到外出的人的信息,那么CPU 201辨别用包括在外出的人的信息中的标识信号识别的外出的人是否设置的预定外出的人(步骤S335)。如果辨别出外出的人不是设置的预定外出的人,那么CPU 201推进处理到步骤S334。CPU 201等待预先确定的时间段过去,并且在以步骤S334开始的各步骤执行上述操作。
如果在步骤S335辨别出外出的人是设置的预定外出的人,那么CPU 201搜索存储于家庭信息存储器205中的外出通知通告的人的个人信息,以读出邮件地址。然后,CPU 201通过电子邮件发出设置的预定外出的人外出的通告信息给例如外出通知通告的人的便携电话终端(步骤S314)。此通知信息也包括预定外出的人外出的时间。
然后,执行通告信息之后,CPU 201擦掉存储于通告信息设置存储器222中的关于预定外出的人的设置信息(步骤S315),从而结束处理程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例如,如果父母设置小孩为预定回家的人,设置预定回家时间,并且进而设置父母自己为回家通知通告的人,那么父母可以确认是否在预定回家时间小孩在家,并且可催促小孩立即回家。
进而,如果打算外出的人设置预定外出时间,那么即使此人忘记预定外出时间,当预定外出时间到来时,也催促此人外出。因此,此人能够肯定在预定的时间外出。
[其它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预先确定的预定的设置时间到来时,发送预定回家的人的回家情况或预定外出的人的外出情况的通告信息给预先设置的预定回家的人或预定外出的人,以及回家通告信息的人或外出通告信息的人。但是,门锁控制装置100和电子钥匙设备可以互相通信,以将关于外出或回家的人的信息的通知通告给预先设置的通知通告的人。
进而,上述的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包括门锁装置2和安全系统的监视控制装置3。但是,在考虑只关注门的锁住和开锁受控的门锁控制系统的地方,监视控制装置3是不必要的,并且通信装置可以只由门锁装置2组成。在这种情况下,门锁装置2具有发起邮件或通过电话线的电话呼叫给便携电话终端的功能。
进而,当用于通告信息的方法是电子邮件时,可能使用语音合成等并发起电话呼叫给预先确定的电话号码的便携电话终端或固定电话终端。这样,可以作为语音信息发送催促人回家或外出的通知,或者回家的情况或外出的情况的通知。
进而,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电子钥匙信息是IC芯片制造顺序号码,并且与个人信息配合,使得电子钥匙信息也用作个人标识信息。可能与电子钥匙信息一起确定并登记个人标识信息到电子钥匙设备、门锁控制装置、监视控制装置等中。因此,在电子钥匙设备和读/写部件通信时,与电子钥匙信息一起通告个人标识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除电子钥匙信息之外,标识信息为每个人设置,并且存储在电子钥匙设备的存储器中,并且包括并存储在门锁控制装置或监视控制装置的存储器的个人简要信息中。
在个人标识信息和电子钥匙信息以这种方式彼此分开形成时,可能作为一条用于门锁装置的电子钥匙信息使用。住在房子中的所有家庭成员拥有对所有成员共用的电子钥匙信息。每个家庭成员拥有其中存储共用的钥匙信息的电子钥匙设备。
进而,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从预先存储于监视控制装置或门锁控制装置并从其读出的信息,获得用于通告通知通告的人的信息,例如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或发送通知到个人计算机的IP地址。它可以另外在与电子钥匙设备通信时从电子钥匙设备获得。
上述的实施例包括管理服务器装置10,因为它是也包括安全监视系统的通信系统的配置。或者,可能配置没有安全监视系统的通信系统。
要注意,电子钥匙信息可以不从管理服务器装置传递到门锁装置的用于电子钥匙信息的存储部件并在其中登记,但是在门锁装置安装到住宅房屋之前,可以预先在门锁装置中登记并存储到其中。特别是,在单独使用门锁控制系统而不使用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安全监视系统的地方,使用刚才描述的配置。
进而,当描述统一管理的标识信息预先存储于IC芯片的存储器中时,这样的统一管理的标识信息可以在以后写。
要注意,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当在锁门后预先确定的时间段内,举起电子钥匙设备到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时,开启安全模式。因为由门锁控制装置100或监视控制装置3管理通过入口门1的进入和外出,所以当没人在家时,可以自动开启使用安全级别A的安全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当门锁控制装置100检测到没人留在家里时,可以发出安全模式开启请求给监视控制装置3,或者当监视控制装置3检测到没人留在家里时,监视控制装置3自己可以开启安全模式。
要注意,在本例中,在家的人将入口门1开锁并且打开入口门1。即使安全模式到那时一直开启,也关闭安全模式。但是,当人外出但是安全模式开启时,从由与电子钥匙设备的通信获得的标识信息可以识别此人。监视控制装置3可以自动改变安全模式,以响应在家的情况的变化,非常类似于人回家的情况。
要注意,在上面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门锁装置执行作为钥匙信息的标识的认证。门锁装置2可以发送钥匙信息给监视控制装置3或通过监视控制装置3给管理服务器装置10,使得监视控制装置3或管理服务器装置10执行认证操作。认证结果返回到门锁装置2(在管理服务器装置10的情况,通过监视控制装置3返回)。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从监视控制装置3发送传递或删除钥匙信息的指令给门锁控制装置100。
开锁的人或锁住锁的人的标识信息也可以不发送到监视控制装置3,但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装置10,使得由管理服务器装置10执行安全管理。
进而,在前面的描述中,由门锁控制装置100辨别外出的人或回家的人。因为监视控制装置3也拥有在门锁控制装置100的门锁控制模式的设置信息,所以监视控制装置3在外出和回家之间辨别。将IC卡40F举起到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或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并且执行IC卡40F和内侧或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或21ex之间的通信。当标识认证结果成功时,门锁控制装置100可以向监视控制装置3发送:标识信息,由内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in还是外侧电子钥匙读/写部件21ex执行通信的信息,以及开锁或锁住信息。
要注意,电子钥匙设备不限于如在上文所述的IC卡,而是在上述的例子的情况下,可能使用类似于IC卡的IC芯片、包括通信装置和生物体信息获得装置的便携电话终端、PDA(便携信息终端)等。
进而,电子钥匙设备不限于以如在上文所述的实施例中这样的不接触方式、执行电子钥匙信息的通信的电子钥匙设备,而可以是以接触方式执行电子钥匙信息的通信的电子钥匙设备。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使用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因为执行门的锁住和开锁的各个人被管理,所以可能催促预定回家的人或预定外出的人回家或外出,并且可能通告回家的情况或外出的情况的通知给不在家的通知通告的人。

Claims (8)

1.一种通信装置,包含:
第一通信装置,用于与其中至少存储电子钥匙信息的电子钥匙设备通信;
第二通信装置,用于通过通信网络发射信息;
存储部件,用于存储电子钥匙信息;
门锁控制装置,用于互相比较从所述电子钥匙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电子钥匙信息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件的电子钥匙信息,并且根据比较的结果控制用于门的锁装置;
使用者识别装置,用于根据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从所述电子钥匙设备接收到的信息,识别所述电子钥匙设备的使用者;以及
发射机控制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使用者识别装置的识别结果来控制,使得关于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的进入/外出的信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射到预先确定的通知目的地。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装置,还包含:
设置存储装置,用于接受并存储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的设置,该设置是关于:谁的关于关进入/外出的信息到通知目的地;
所述发射机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射关于设置的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的进入/外出的信息到通知目的地。
3.根据权利要求2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设置存储部件与使用者一起接受并存储对应于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的时间信息的设置输入,以及
所述发射机控制装置控制:如果甚至在对应于设置输入的时间信息的时间过去之后,设置的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未由所述使用者识别装置识别外出,那么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射关于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进入/外出未发生的信息到通知目的地。
4.根据权利要求3的通信装置,其中
通知目的地是设置的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并且,关于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进入/外出未发生的信息是用于催促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执行进入/外出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的通信装置,其中
通知目的地是不同于设置的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的人。
6.根据权利要求5的通信装置,其中
当对应于设置的时间信息的时间过去之后,由所述使用者识别装置识别出设置的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关于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进入/外出的信息发射到通知目的地。
7.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装置,其中
电子钥匙信息从标识信息形成,能用该标识信息识别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以及
根据从所述电子钥匙设备接收到的电子钥匙信息,所述使用者识别装置识别通过所述门进入/外出的所述电子钥匙设备使用者。
8.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装置,其中
电子钥匙信息是分配和统一管理的标识信息,使得相同的电子钥匙信息不能存在,
所述通信装置还包含:个人信息存储部件,用于存储个人信息,使用该个人信息能对应于电子钥匙信息指定所述电子钥匙设备的拥有者;和比较装置,用于互相比较从所述电子钥匙设备接收到的电子钥匙信息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件中的电子钥匙信息,并且根据比较的结果,管理所述电子钥匙设备的拥有者通过所述门的进入/外出,以及
根据从所述电子钥匙设备接收到的电子钥匙信息,所述使用者识别装置识别通过所述门进入/外出的所述电子钥匙设备的使用者。
CNA03818026XA 2002-07-31 2003-07-31 通信装置 Pending CN16719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23700A JP3975345B2 (ja) 2002-07-31 2002-07-31 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および監視制御装置
JP223700/2002 2002-07-31
JP2002278436A JP2004116052A (ja) 2002-09-25 2002-09-25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および認証装置
JP278436/2002 2002-09-25
JP298309/2002 2002-10-11
JP2002298309A JP4106543B2 (ja) 2002-10-11 2002-10-11 ドアロック制御装置およびドアロック制御システム
JP2002302996A JP4340839B2 (ja) 2002-10-17 2002-10-17 通信装置
JP302996/2002 2002-10-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1938A true CN1671938A (zh) 2005-09-21

Family

ID=31192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818026XA Pending CN1671938A (zh) 2002-07-31 2003-07-31 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12114B2 (zh)
EP (1) EP1536087A1 (zh)
KR (1) KR20050030217A (zh)
CN (1) CN1671938A (zh)
WO (1) WO200401174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7930A (zh) * 2014-08-27 2016-03-30 中兴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锁系统
CN109212947A (zh) * 2017-06-29 2019-01-15 上海共联通信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孩童定位的便携式定位装置及定位系统、方法
CN112412180A (zh) * 2020-12-17 2021-02-26 义乌市瑞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通信的具有语音播报和智能控温的门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0861B1 (en) 1999-03-12 2004-04-13 Best Access Systems Wireless security control system
US20170118037A1 (en) 2008-08-11 2017-04-27 Icontrol Networks, Inc. Integrated cloud system for premises automation
US11244545B2 (en) 2004-03-16 2022-02-08 Icontrol Networks, Inc. Cross-client sensor user interface in an integrated security network
US11916870B2 (en) 2004-03-16 2024-02-27 Icontrol Networks, Inc. Gateway registry methods and systems
US10127802B2 (en) 2010-09-28 2018-11-13 Icontrol Networks, Inc. Integrated security system with parallel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US10721087B2 (en) 2005-03-16 2020-07-21 Icontrol Networks, Inc. Method for networked touchscreen with integrated interfaces
US11368429B2 (en) 2004-03-16 2022-06-21 Icontrol Networks, Inc. Premises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and control
US11343380B2 (en) 2004-03-16 2022-05-24 Icontrol Networks, Inc. Premises system automation
US20090077623A1 (en) 2005-03-16 2009-03-19 Marc Baum Security Network Integrating Security System and Network Devices
EP1738540B1 (en) 2004-03-16 2017-10-04 Icontrol Networks, Inc. Premises management system
US11811845B2 (en) 2004-03-16 2023-11-07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ver internet protocol (IP) networks
US10522026B2 (en) 2008-08-11 2019-12-31 Icontrol Networks, Inc. Automation system user interface with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US10237237B2 (en) 2007-06-12 2019-03-19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integrated systems
US11190578B2 (en) 2008-08-11 2021-11-30 Icontrol Networks, Inc. Integrated cloud system with lightweight gateway for premises automation
KR100652587B1 (ko) * 2004-09-23 2006-1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봇청소기를 이용한 화재 경보 알림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6211343A (ja) * 2005-01-28 2006-08-10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認証方式及び認証システム
US20170180198A1 (en) 2008-08-11 2017-06-22 Marc Baum Forming a security network including integrated security system components
US20110128378A1 (en) 2005-03-16 2011-06-02 Reza Raji Modular Electronic Display Platform
US11496568B2 (en) 2005-03-16 2022-11-08 Icontrol Networks, Inc. Security system with networked touchscreen
US11615697B2 (en) 2005-03-16 2023-03-28 Icontrol Networks, Inc. Premis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20324566A1 (en) 2005-03-16 2012-12-20 Marc Baum Takeover Processes In Security Network Integrated With Premise Security System
US11700142B2 (en) 2005-03-16 2023-07-11 Icontrol Networks, Inc. Security network integrating security system and network devices
WO2006116643A2 (en) * 2005-04-27 2006-11-02 Superb Industries, Inc. Keyless entry system
US10079839B1 (en) 2007-06-12 2018-09-18 Icontrol Networks, Inc. Activation of gateway device
WO2008004843A1 (en) * 2006-07-07 2008-01-10 Doo Man Im Electric door lock device
US11706279B2 (en) 2007-01-24 2023-07-18 Icontrol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US7633385B2 (en) 2007-02-28 2009-12-15 Ucontro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nd controlling an alarm system from a remote server
US8451986B2 (en) 2007-04-23 2013-05-28 Icontrol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providing alternate network acces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US11423756B2 (en) 2007-06-12 2022-08-23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integrated systems
US11316753B2 (en) 2007-06-12 2022-04-26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integrated systems
US11646907B2 (en) 2007-06-12 2023-05-09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integrated systems
US11218878B2 (en) 2007-06-12 2022-01-04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integrated systems
US10523689B2 (en) 2007-06-12 2019-12-31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ver internet protocol (IP) networks
US11212192B2 (en) 2007-06-12 2021-12-28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integrated systems
US11831462B2 (en) 2007-08-24 2023-11-28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ntrolling data routing in premises management systems
US11916928B2 (en) 2008-01-24 2024-02-27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ver internet protocol (IP) networks
US20170185278A1 (en) 2008-08-11 2017-06-29 Icontrol Networks, Inc. Automation system user interface
US11792036B2 (en) 2008-08-11 2023-10-17 Icontrol Networks, Inc. Mobile premises automation platform
US11729255B2 (en) 2008-08-11 2023-08-15 Icontrol Networks, Inc. Integrated cloud system with lightweight gateway for premises automation
US11758026B2 (en) 2008-08-11 2023-09-12 Icontrol Networks, Inc. Virtual device systems and methods
US8502644B1 (en) 2009-01-29 2013-08-06 Bank Of American Corporation Physical item security: tracking device activation
US8749347B1 (en) * 2009-01-29 2014-06-10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Authorized custodian verification
JP5520517B2 (ja) * 2009-02-25 2014-06-11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
US8638211B2 (en) 2009-04-30 2014-01-28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nfigurable controller and interface for home SMA, phone and multimedia
US9197736B2 (en) * 2009-12-31 2015-11-24 Digimarc Corporation Intuitive computing methods and systems
US8836467B1 (en) 2010-09-28 2014-09-16 Icontrol Networks, Inc.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reporting of account and sensor zone information to a central station
DE102012022761B4 (de) * 2012-11-22 2015-07-02 Andreas Manz Lesegerät, Zutrittskontroll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Lesegeräts
CN103906229B (zh) * 2012-12-28 2018-06-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家庭基站的定位系统和方法
US9978254B2 (en) 2013-07-17 2018-05-22 BOT Home Automation, Inc. Wireless speaker devices for wireless audio/video recording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KR102077223B1 (ko) * 2013-10-11 2020-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도어 락 장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모바일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9311639B2 (en) 2014-02-11 2016-04-12 Digimarc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 and arrangement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US11405463B2 (en) 2014-03-03 2022-08-02 Icontrol Networks, Inc. Media content management
US9353551B2 (en) * 2014-03-19 2016-05-31 Meghan Martinez Wireless door locking system
TWI602978B (zh) * 2014-07-31 2017-10-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感應鑰匙及其校正系統、校正方法
CN104703147B (zh) * 2015-01-15 2018-05-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JP6728390B2 (ja) 2016-04-06 2020-07-22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Otis Elevator Company モバイル訪問者管理
KR102372191B1 (ko) * 2017-03-16 2022-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도어락 제어 방법
US20190325677A1 (en) * 2018-04-24 2019-10-24 Carrier Corporation Home security system with automatic authorization functionality
US11521445B2 (en) 2018-08-03 2022-12-06 Therma-Tru Corporation Integrated electronic entry door systems
JP2022133896A (ja) * 2021-03-02 2022-09-14 アイホン株式会社 集合住宅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US11884238B2 (en) * 2021-10-21 2024-01-30 Zoox, Inc. Vehicle door interface interac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7884A (en) * 1993-10-12 1995-03-14 Saliga; Thomas V. Electronic kay storing time-varying code segments generated by a central computer and operating with synchronized off-line locks
JPH094293A (ja) 1995-06-16 1997-01-07 Omron Corp 解錠装置及び解錠システム
US5960085A (en) * 1997-04-14 1999-09-28 De La Huerga; Carlos Security badge for automated access control and secure data gathering
JPH1145392A (ja) * 1997-07-28 1999-02-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生活情報監視システム
JP3112076B2 (ja) * 1998-05-21 2000-11-27 豊 保倉 ユーザ認証システム
DE19844360A1 (de) * 1998-09-28 2000-04-13 Anatoli Stobbe Zugangskontrollsystem
JP3299213B2 (ja) * 1999-03-05 2002-07-08 株式会社新社会資本情報開発センター 介護監視システム
JP2000268273A (ja) * 1999-03-19 2000-09-29 Aichi Tokei Denki Co Ltd キーホルダーを用いた在宅、外出検出装置と該装置を使用した生活異変検知システム
JP2002016714A (ja) * 2000-06-28 2002-01-1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集合住宅監視システム
JP4117520B2 (ja) * 2000-09-04 2008-07-16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錠制御システム
JP2002071478A (ja) * 2000-09-04 2002-03-08 Toyoda Mach Works Ltd トルクセンサ
JP2002071378A (ja) 2000-09-05 2002-03-08 Hitachi Koukiyou Syst Eng Kk 自動集合判別システ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7930A (zh) * 2014-08-27 2016-03-30 中兴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锁系统
CN109212947A (zh) * 2017-06-29 2019-01-15 上海共联通信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孩童定位的便携式定位装置及定位系统、方法
CN112412180A (zh) * 2020-12-17 2021-02-26 义乌市瑞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通信的具有语音播报和智能控温的门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030217A (ko) 2005-03-29
EP1536087A1 (en) 2005-06-01
WO2004011746A1 (ja) 2004-02-05
US20060007005A1 (en) 2006-01-12
US7212114B2 (en) 2007-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71938A (zh) 通信装置
CN1592811A (zh) 集体住宅的公用入口设备、集体住宅的居住单元门电话设备、居住单元存储箱管理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221917C (zh) 锁柜系统,锁柜控制方法,控制中心和记录介质
CN101052970A (zh) 访问控制系统以及访问控制方法
CN1263302C (zh) 远程会议系统和远程会议支持方法
CN1171433C (zh) 检测通信网络的可能的非法使用的方法及系统
CN1940911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信息处理系统、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CN1802637A (zh) 密码变更系统
CN1680971A (zh) 基于面部认证的本人确认系统
CN1317759A (zh) 电子装置、计费系统、费用处理装置、存储媒体和预付卡
CN1592187A (zh) 将程序发送到移动终端的存储模块的方法和装置
CN1829186A (zh) 通信中继设备、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482568A (zh) 用于防止记录介质非授权使用的系统
CN1277694A (zh) 具有集中处理和存储的远端图象捕获
CN1692342A (zh) 信息处理系统、服务提供装置及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记录媒体以及程序
CN1602494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通信终端和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记录媒介和程序
CN1409556A (zh) 用于被限制的用户的或管理允许使用数量的装置,方法及程序
CN1749997A (zh) 嵌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实现该控制方法的程序和存储媒体
CN1914632A (zh) 物品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914649A (zh) 认证系统, 认证设备,以及记录介质
CN1723161A (zh) 物品管理系统、物品管理服务器和物品管理方法
CN1659844A (zh) 内容复制管理系统与网络化装置
CN1799012A (zh) 异常处理系统
CN1620175A (zh) 移动通信终端和卡信息读取设备
CN1708971A (zh) 将信息从服务提供商“推”到包括存储卡的通信终端的系统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