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5089A - 固体绝缘开关设备、树脂模制品及该树脂模制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固体绝缘开关设备、树脂模制品及该树脂模制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65089A
CN1665089A CN 200510051823 CN200510051823A CN1665089A CN 1665089 A CN1665089 A CN 1665089A CN 200510051823 CN200510051823 CN 200510051823 CN 200510051823 A CN200510051823 A CN 200510051823A CN 1665089 A CN1665089 A CN 1665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arrier
mentioned
main circuit
solid
insulated switch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5182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7588C (zh
Inventor
塩入哲
槙岛聪
木下晋
清水敏夫
佐藤纯一
斋藤敏久
阪口修
宮川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561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0314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844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8313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65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50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75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758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60Switches wherein the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the arc do not include separate means for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66Vacuum switches
    • H01H33/662Housings or protective screens
    • H01H33/66207Specific housing details, e.g. seal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003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B29C39/006Monomers or pre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02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39/1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cast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60Switches wherein the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the arc do not include separate means for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66Vacuum switches
    • H01H33/662Housings or protective screens
    • H01H33/66207Specific housing details, e.g. seal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 H01H2033/6623Details relating to the encasing or the outside layers of the vacuum switch 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60Switches wherein the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the arc do not include separate means for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66Vacuum switches
    • H01H33/666Operating arrangements
    • H01H2033/6665Details concerning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of the individual vacuum bottles

Landscapes

  • High-Tension Arc-Extinguishing Switches Without Spraying Means (AREA)
  • Gas-Insulated Switchgea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固体绝缘开关设备、树脂模制品及该树脂模制品的制造方法。该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用于把用绝缘材料进行模制且形成了多层绝缘层的电气设备相组合构成的电源系统中,该固体绝缘开关设备具有:在上述电气设备的周围,以朝外周方向介电常数减小的方式且露出主电路导体端部而形成的多层绝缘层,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气设备的电极端部和上述多层绝缘层的各界面部分的电场强度相等。

Description

固体绝缘开关设备、树脂模制品 及该树脂模制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环氧树脂之类的绝缘材料对构成电源系统的真空阀和连接导体之类的电气设备进行模制得到的固体绝缘开关设备,以及用环氧树脂之类的绝缘材料对在该固体绝缘开关设备中使用的真空阀和连接导体之类的主电路部件进行模制,实现电气特性提高的树脂模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在构成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的主电路的真空阀和连接导体之类的电气设备中,已知为了防止这些电气设备受到污损湿润的影响降低绝缘耐力,用环氧树脂之类的绝缘材料进行模制形成绝缘外皮,在该绝缘外皮的外壳上设置了接地层的固体绝缘开关设备。例如,作为这样的器件有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286018号公报。
在该模制后的电气设备中,如果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的额定电压是6kV以上的高电压,则由于电场强度强,绝缘厚度要相对加厚,而且,由于要在环氧树脂中混合多种填充剂以获得优良的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成为密度大约为2的重物。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已知有形成多层介电常数不同的绝缘层,从而可以控制绝缘层内的电场分布并减薄绝缘厚度的方案。例如,作为这样的方案有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262120号公报。如图1所示,在高电压电极1和接地电极2之间把绝缘层3分成高电压侧绝缘层4和接地侧绝缘层5,使接地侧绝缘层5的介电常数比高电压侧绝缘层4小。
由此,高电压侧绝缘层4的最大电场强度为Ea,接地侧绝缘层5的最大电场强度为E6,与设置了由单一介电常数构成的绝缘层3的场合的最大电场强度Ec相比,可以抑制电场强度。即,可以获得设置了不同介电常数时的各最大电场强度Ea、最大电场强度Eb<设置了单一介电常数时的最大电场强度Ec的关系。
于是,借助于抑制最大电场强度的比例,可以减薄高电压侧绝缘层和接地侧绝缘层各自的绝缘厚度。
另外,在设置这样的不同的两层绝缘层4和5时,在现有技术中,使用在一个绝缘层4(5)被模制后,为了提高接合性在其表面上实施喷砂处理,然后对另一绝缘层5(4)进行模制的两段模制。例如,作为这样的方案有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7-214576号公报。
但是,喷砂处理是以高压力吹附砂粒等,不能布满绝缘层4(5)的表面,粗糙化成为困难的操作。如果该喷砂处理不均匀,则接合性下降,绝缘层4和5相互接触的面即界面剥离。由此,在界面上存在最大电场强度是Ed,比两段模制由不同介电常数构成的绝缘材料时的最大电场强度Ea、Eb和模制由单一介电常数构成的绝缘材料时的最大电场强度Ec都要高的问题。
在上述现有的固体绝缘开关设备中有以下的问题。
利用由不同的介电常数构成的高电压侧绝缘层4和接地侧绝缘层5可以抑制最大电场强度,但它们各自的最大电场强度不同,不能大幅度减薄绝缘厚度。即,它们的最大电场强度随介电常数的大小和绝缘厚度变化,由高的一方的最大电场强度决定绝缘厚度。
因此,希望使高电压侧绝缘层4和接地侧绝缘层5的各自的最大电场强度相同,从而可以减薄绝缘层4和5的各自的绝缘厚度,由此,可以抑制把模制后的电气设备组合构成的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的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把对由不同介电常数构成的多层的绝缘层模制后的电气设备组合得到的、可降低重量的固体绝缘开关设备。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可提高由不同的绝缘层构成的多层的绝缘层的界面的接合性、抑制电场强度的树脂模制品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用于把用绝缘材料进行模制且形成了多层绝缘层的电气设备相组合构成的电源系统中,该固体绝缘开关设备具有:  在上述电气设备的周围,以朝外周方向介电常数减小的方式且露出主电路导体端部而形成的多层绝缘层,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气设备的电极端部和上述多层绝缘层的各界面部分的电场强度相等。
如果采用这样的构成,由于以介电常数最大的绝缘层作为电气设备侧,且成为朝外周方向使介电常数减小的多层的绝缘层,使得电气设备的电极端部和多层绝缘层的各界面部分的电场强度相同,所以可以减薄各绝缘层的绝缘厚度,并由此可减小把这样的电气设备相组合构成电源系统的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的重量。
而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树脂模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把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的主电路部件浸渍在液状的第一环氧树脂中,在该主电路部件的周围形成绝缘层的浸渍工序;以及把已形成了上述绝缘层的上述主电路部件置于模具内,向该模具内注入介电常数比上述第一环氧树脂小的液状的第二环氧树脂并硬化,形成两层绝缘层的模具注模工序;其特征在于:刚置于上述模具内的上述绝缘层呈凝胶化的状态。
如果采用这样的构成,由于首先,把主电路部件在液状的第一环氧树脂中浸渍以凝胶化的状态形成绝缘层,然后保持该状态置于模具中,注入介电常数比第一环氧树脂小的液状的第二环氧树脂后硬化,所以可以获得介电常数不同的两层绝缘层界面的接合强固、可提高电气特性的树脂模制品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对本发明及其优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其中:
图1是说明由不同的介电常数构成的多层绝缘层的电场强度的说明图;
图2是以部分剖面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的构成的侧面图;
图3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遮断部的剖面图;
图4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场强度和介电常数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5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场强度和绝缘厚度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6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对第一段绝缘层进行模制的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环氧树脂的复合粘度和时间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8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对第二段绝缘层进行模制的模具的剖面图;
图9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对第二段绝缘层进行模制的装置的剖面图;
图10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接地层的形成的剖面图;
图11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形成了第一段绝缘层的屏蔽的剖面图;
图12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安装了屏蔽的真空阀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全部附图尤其是图2~12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部件。
图2是以部分剖面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的构成的侧面图;图3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遮断部的剖面图;图4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场强度和介电常数的关系的特性图;图5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场强度和绝缘厚度的关系的特性图;图6是以部分剖面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开关设备的侧面图;图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环氧树脂的复合粘度和时间的关系的特性图;图8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对第二段绝缘层进行模制的模具的剖面图;图9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对第二段绝缘层进行模制的装置的剖面图;图10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对第二段绝缘层进行模制的装置的剖面图;图1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接地层的形成的剖面图。
如图2所示,在固体绝缘开关设备中,用背面侧的电缆部10a、中央的开闭部10b、正面侧的母线部10c构成电源系统。
电缆部10a上设有缆头11,该缆头11与贯通变流器12的电力用电缆13连接。
开闭部10b上设有遮断部14,遮断部14的一个主电路端用“コ”字状的连接导体15与缆头11的主电路端连接。在该遮断部14上设有具有可自由接离的一对触点的真空阀16。在真空阀16上露出主电路导体端部,在该真空阀16的周围用环氧树脂之类的绝缘材料模制设置第一绝缘层17,在该第一绝缘层17的周围设置第二绝缘层18。而且,在第二绝缘层8的周围设置接地层19。
在遮断部14的另一个主电路端上,设置在轴方向上通过绝缘操作杆20使真空阀16内的一对触点开闭的操作机构21。而且,在与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真空阀16的外部电极和连络导体22滑动接触。
在母线部10c上设置断路部23,其一个主电路端与连络导体22滑动接触,另一个主电路端与母线24连接。在该断路部23中,与遮断部14同样地设置真空阀25,在真空阀25的轴方向上设置通过绝缘操作杆26开闭真空阀25内的一对触点的操作机构27。
遮断部14、断路部23、连接导体15和母线24等的被模制了的主电路部件的主电路端的任一个都是形成为带状的界面连接部,通过未图示的挠性绝缘体与各主电路端相互连接。另外,在正面侧上设有控制盘28。
以这些被模制了的电气设备中的遮断部14为例,用图3详细地说明。如图3所示,在遮断部14中,露出真空阀16两端的主电路导体端部,首先用环氧树脂之类的绝缘材料模制设置第一绝缘层17,然后在第一绝缘层17的表面上进行例如喷砂处理提高了接合性后,用环氧树脂之类的绝缘材料模制设置第二绝缘层18。在第二绝缘层18的外壳上设置例如喷涂碳涂料之类的导电性涂料而形成的接地层19。
在此,第一绝缘层17和第二绝缘层18的介电常数的关系是,第二绝缘层18的比第一绝缘层17的小。这是因为,如图4所示,若真空阀16端部的电场强度特性为E1,第一绝缘层17和第二绝缘层18的界面部分的电场强度特性为E2,第一绝缘层17的介电常数为ε1,第二绝缘层18的介电常数为ε2,则介电常数的比ε1/ε2=3时,电场强度特性E1和E2相交叉。
即,通过使第一绝缘层17的介电常数ε1是第二绝缘层18的介电常数ε2的3倍,它们的电场强度成为相同的值且都是最低值。在此,若第一绝缘层17的绝缘厚度为t1,第二绝缘层18的绝缘厚度为t2,则对应于其比为t1/t2=0.5时。该绝缘厚度的比在t1/t2=0.25~0.8的范围内时,电场强度特性E1和E2有相交叉的同样的倾向。
通过改变在环氧树脂中填充的例如石英粉的填充量可以进行介电常数的调整。
其次,第一绝缘层17和第二绝缘层18的绝缘厚度的关系是第二绝缘层18的绝缘厚度t2比第一绝缘层17的绝缘厚度t1大。这是因为,如图5所示,若真空阀16端部的电场强度特性为E3,第一绝缘层17和第二绝缘层18的界面部分的电场强度特性为E4,电场强度特性E3和E4都呈“V”字形曲线,在绝缘厚度的比t1/t2=0.5~0.6时,电场强度特性E3和E4最低。
即,通过使第二绝缘层18的绝缘厚度t2是第一绝缘层17的绝缘厚度t1的2倍,可以最抑制电场强度。这对应于第一绝缘层17的介电常数ε1和第二绝缘层18的介电常数ε2的比为ε1/ε2=3时。该介电常数的比在ε1/ε2=1.5~4.5的范围内,电场强度特性E3和E4是V字形曲线,有相同的倾向。
另一方面,在遮断部14中,如图3所示,在真空阀16的A部即电极端部,是最大电场强度的位置。这是因为它是把真空阀16内真空密封的部位,成为焊接等的尖棱。具有这样的尖棱的破坏电压特性是,即使由于局部部位的电场强度,第一电场强度17到达了破坏的临界,也不会直接导致绝缘破坏。为了引起绝缘破坏,还必须电场强度继续上升,在第一绝缘层17内成为高电场而极化,然后在该状态下电场强度到达临界。
该到达绝缘破坏的电场强度,在具有尖棱的遮断部14中,是引起极化前的电场强度的1.1倍。即,如图4所示,相对于电场强度特性E1和E2相交叉成为相同值的最低的电场强度Ew,上升到1.1倍的电场强度Ex是造成实际的绝缘破坏的电场强度。由此,使用造成实际的绝缘破坏的电场强度Ex是实用的,如果求低于该电场强度Ex的介电常数的比,则该比为ε1/ε2=1.5~4.5。介电常数的比为ε1/ε2=1.5以下或ε1/ε2=4.5以上时,由于超过了电场强度Ex,会引起绝缘破坏。
与上述同样地,如图5所示,相对于电场强度特性E3和E4相交叉成为相同值的最低的电场强度Ey,上升到1.1倍的电场强度Ez是造成实际的绝缘破坏的电场强度。由此,使用造成实际的绝缘破坏的电场强度Ez是实用的,如果求低于该电场强度Ez的绝缘厚度的比,则该比为t1/t2=0.25~0.8。绝缘厚度的比为t1/t2=0.25以下或t1/t2=0.8以上时,由于超过了电场强度Ex,会引起绝缘破坏。
另外,如果第一绝缘层17超过电场强度Ex或电场强度Ez引起绝缘破坏,则马上第二绝缘层18也引起绝缘破坏,直到第一绝缘层17和第二绝缘层18全部到达绝缘破坏。
如果使用上述实施例的固体绝缘开关设备,则由于在真空阀16侧设置介电常数大的第一绝缘层17,在该第一绝缘层17的周围设置介电常数比第一绝缘层17小的第二绝缘层18,以其外壳作为接地层19,于是真空阀16的电极端部、和第一绝缘层17与第二绝缘层18的界面部分的电场强度是大致相等的值,所以可以减薄绝缘层17和18的各自的绝缘厚度。而且,可以减小把该电气设备组合而成的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的重量。
另外,虽然用遮断部14对已被模制了的电气设备进行了说明,但在断路部23和连接导体15等中也可以适用。
而且,虽然说明了在第二绝缘层18的外周上设置了接地层19,但只要各相隔着能承受预定的额定电压的空气间隙保持独立固定,也可以不设置接地层19。此时,由于空气间隙也是绝缘媒体,只要电气设备的电极端部、第一和第二绝缘层17、18的界面部分、及第二绝缘层18和绝缘媒体的界面部分即沿第二绝缘层18表面的电场强度相同即可。
(实施例2)
下面,参照图6说明实施例2、实施例3即本发明的树脂模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首先,准备用来在真空阀16的外周设置第一绝缘层17的第一真空罐30。在第一真空罐30内填充第一环氧树脂31,在侧壁上设置有把第一真空罐30内抽成真空的真空泵32和对第一真空罐30内加热的加热器33。在真空阀16内安装用来在主电路导体两端部上不粘接第一环氧树脂31的掩蔽部件34。然后,通过O形圈36设置一边维持第一真空罐30内的真空度一边可自由地移动真空阀16的可动棒35。
然后,如图8所示,准备用于设置第二绝缘层18的模具37。该模具37由一分为二的一个模具38和另一个模具39以及形成界面连接部的嵌合部40构成。在把该一个模具37、另一个模具38以及嵌合部40组合之后形成注入口41。
另外,如图9所示,准备收存组合后的模具37的第二真空罐42。在该第二真空罐42上设置有把内部抽真空的真空泵43和加热器44。在注入口41之上的第二真空罐42外设置向模具37内注入第二环氧树脂45的树脂罐46。
然后,如图10所示,准备用来设置接地层19的吹附例如碳涂料之类的导电性涂料的喷头47和掩蔽部件48。
然后,在真空阀16的周围设置绝缘层时,如图6所示,在真空阀16的主电路导体两端安装掩蔽部件34,固定在可动棒35上。在第一真空罐30内填充第一环氧树脂31直到该真空罐30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分。
在此,第一环氧树脂是在液状的双酚型环氧树脂中为了增大触变性(thixotrpy)而填充了百分之几体积的加工成粒径1μm以下的微粒的由石英、熔化的石英、芯壳橡胶(core shell rubber)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成分。而且,以65~75体积%填充由氧化钛或钛酸钡之类的金属氧化物和石英熔融后得到的填充剂。由此,介电常数ε1=7~8。另外,虽然只要比上述值更增加金属氧化物和石英熔融后得到的填充剂的填充量就可以增大介电常数ε1,但机械强度下降。反之,如果减小该填充量则介电常数ε1不能增大,是不优选的。
另外,在例如60℃的低温下用加热器33对第一环氧树脂33保温以使活化寿命延长。而且,用真空泵32把第一真空罐30内保持在例如0.5kPa的真空。
在该状态下,用图中未示出的驱动装置移动可动棒35,把在例如160℃的高温下加热对表面进行了脱脂的真空泵16浸渍在第一环氧树脂31内。浸渍几分钟后,移动可动棒35把真空泵16拉到第一环氧树脂31的液面之上,则在真空阀16的周围形成具有几mm的绝缘厚度的第一绝缘层17。在此,如图7所示,刚浸渍后的第一绝缘层17是液状,但随着时间t的增加开始硬化,复合粘度上升。然后,经过例如3分钟后,由于到达预定的时间t1则成为从液状向固体转变的凝胶化的状态,解除第一真空罐30的真空,取出已形成了第一绝缘层17的真空阀16。通过重复进行增加浸渍的次数,可以把第一绝缘层17的绝缘厚度调整到规定的绝缘厚度。
在此,把在第一环氧树脂31中浸渍真空阀16形成第一绝缘层17的工序称为浸渍工序。
然后,如图8所示,立即把掩蔽部件34去掉,把真空阀16固定在嵌合部40上,把一个模具38和另一个模具39组合固定紧。如图9所示,把该组合后的模具37设置在第二真空罐42内。然后,把第二真空罐42内用真空泵43抽到直到例如0.5kPa的真空,同时用加热器加热到例如120℃。加热后,打开树脂罐46的阀,从注入口41向模具37内注入液状的第二环氧树脂45。
该第二环氧树脂45是在液状的双酚型环氧树脂中填充了65~75体积%的一般的石英。由此,第二环氧树脂45的介电常数ε2为ε2=3~4。这是第一环氧树脂31的介电常数ε1=7~8的约1/2,采用由不同的介电常数构成的两层绝缘层对于进行电场缓和是优选的。
如果注入结束,则解除第二真空罐42的真空,把模具37投入图中未示出的干燥炉中,进行强韧性硬化。由此,在第一绝缘层17的周围形成具有几十mm的预定的绝缘厚度的第二绝缘层18。在该硬化中,由于第一绝缘层17从凝胶化的状态硬化,且第二绝缘层18从液状经凝胶化硬化,绝缘层17和18之间的界面化学地结合,在整个该界面上进行强固的接合。
另外,通过使该第一绝缘层17的介电常数成为第二绝缘层18的约2倍,与使用单一介电常数时相比,真空阀16表面的电场强度可减小约20%。
在此,把在模具37内设置已形成了第一绝缘层17的真空阀16,形成第二绝缘层18的工序叫做模具注模工序。
硬化后,把模具37脱模,如图10所示,对直形成到注入口41的第二绝缘层18进行切削加工,用掩蔽部件48覆盖界面连接部。然后,用喷头47吹附导电性涂料,形成接地层19。把接地层19干燥,去掉掩蔽部件48,就得到了在真空阀16的周围对第一和第二绝缘层17和18进行了两段模制的树脂模制品。
如果采用上述实施例2的树脂模制品的制造方法,则由于首先把真空阀16浸渍在第一环氧树脂31中以凝胶化的状态形成第一绝缘层17,然后保持该状态置于模具37内,注入介电常数比第一环氧树脂小的第二环氧树脂45形成第二绝缘层18,在绝缘层17和18都硬化后设置接地层19,所以可以使第一绝缘层17和第二绝缘层18的界面的接合性强固,提高电气特性。
(实施例3)
下面,参照图11和12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树脂模制品的制造方法。图11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形成了第一段绝缘层的屏蔽的剖面图,图12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安装了屏蔽的真空阀的剖面图。该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形成第一段绝缘层的部件。在实施例3中,对与实施例2相同的构成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1所示,在中央部有孔的碗状的金属制的屏蔽50上,在除孔部50a以外的整体上设置第三绝缘层51。该第三绝缘层51用实施例2中说明过的浸渍工序,由第一环氧树脂31以凝胶化的状态形成。
如图12所示,该屏蔽50以使真空阀16的主电路导体端部与孔部50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贯通,同时以碗状的外周覆盖真空阀16的方式安装在真空阀16的两端。这是因为,由于在真空阀16的两端用进行真空密封的金属熔料气密焊接,成为尖棱,所以以覆盖该尖棱的方式安装抑制了电场强度。然后,用实施例2中说明过的模具注模工序,对第二绝缘层18进行模制。因此,第三绝缘层51与实施例2中说明过的第一绝缘层17相当,也比第二绝缘层18的介电常数大。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后实施。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用两层说明了由不同介电常数构成的绝缘层,但也可以是三层或更多层,使电气设备侧的绝缘层的介电常数最大,且接地侧的绝缘层的介电常数最小,使得电气设备的电极端部和各绝缘层的界面部分处的电场强度大致相同。
另外,如果使用上述实施例3的树脂模制品的制造方法,则除了实施例2的效果以外,由于用屏蔽50和介电常数大的第三绝缘层51进行具有尖棱的部分的电场缓和,可以增大抑制电场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用真空阀16作为主电路部件说明了树脂模制品,但也可以用连接导体和变流器等作为主电路部件。

Claims (11)

1.一种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用于把用绝缘材料进行模制且形成了多层绝缘层的电气设备相组合构成的电源系统中,该固体绝缘开关设备具有:
在上述电气设备的周围,以朝外周方向介电常数减小的方式且露出主电路导体端部而形成的多层绝缘层,
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气设备的电极端部和上述多层绝缘层的各界面部分的电场强度相等。
2.一种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用于把用绝缘材料进行模制且形成了两层绝缘层的电气设备相组合构成的电源系统中,该固体绝缘开关设备具有:
在上述电气设备的周围,露出主电路导体端部而形成的第一绝缘层;以及
在上述第一绝缘层的周围,露出上述主电路导体端部而形成的第二绝缘层,
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绝缘层的介电常数为ε1、绝缘厚度为t1,上述第二绝缘层的介电常数为ε2、绝缘厚度为t2时,
介电常数的比ε1/ε2=1.5~4.5,绝缘厚度的比t1/t2=0.25~0.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绝缘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气设备上设置的上述绝缘层中的最外周的绝缘层的表面上设置有接地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绝缘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气设备上设置的上述绝缘层中的最外周的绝缘层的表面上设置有接地层。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绝缘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气设备至少使用自由接离的真空阀。
6.一种树脂模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
把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的主电路部件浸渍在液状的第一环氧树脂中,在该主电路部件的周围形成绝缘层的浸渍工序;以及
把已形成了上述绝缘层的上述主电路部件置于模具内,向该模具内注入介电常数比上述第一环氧树脂小的液状的第二环氧树脂并硬化,形成两层绝缘层的模具注模工序;
其特征在于:刚置于上述模具内的上述绝缘层呈凝胶化的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脂模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环氧树脂是通过在双酚型环氧树脂中以百分之几的体积%填充了已加工成粒径≤1μm的微粒的、由从石英、熔融石英、芯壳橡胶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成分,且以65~75体积%填充了把金属氧化物和石英熔融后得到的填充剂得到的;
上述第二环氧树脂是通过在双酚型环氧树脂中以65~75体积%填充了石英得到的。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树脂模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环氧树脂的介电常数ε1为ε1=7~8,上述第二环氧树脂的介电常数ε2为ε2=3~4。
9.一种树脂模制品,具有:
在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的主电路部件的周围,露出主电路导体而形成的第一绝缘层;以及
在上述第一绝缘层的周围,露出上述主电路导体端而形成的第二绝缘层,
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绝缘层从凝胶化的状态、上述第二绝缘层从液状的状态分别被硬化,同时使上述第二绝缘层的介电常数比上述第一绝缘层小。
10.一种树脂模制品,具有:
以覆盖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的主电路部件的尖棱的方式形成的屏蔽;
在该屏蔽的周围形成的第三绝缘层;以及
在安装了上述屏蔽的上述主电路部件的周围,露出主电路导体端部而形成的第二绝缘层,
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绝缘层从凝胶化的状态、上述第二绝缘层从液状的状态分别被硬化,同时使上述第二绝缘层的介电常数比上述第一绝缘层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树脂模制品,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绝缘层的外壳上设有接地层。
CNB2005100518238A 2004-03-01 2005-03-01 固体绝缘开关设备、树脂模制品及该树脂模制品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75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56162A JP4303147B2 (ja) 2004-03-01 2004-03-01 固体絶縁スイッチギヤ
JP2004056162 2004-03-01
JP2004084499 2004-03-23
JP2004084499A JP4083136B2 (ja) 2004-03-23 2004-03-23 樹脂モールド品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5089A true CN1665089A (zh) 2005-09-07
CN100367588C CN100367588C (zh) 2008-02-06

Family

ID=34752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182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7588C (zh) 2004-03-01 2005-03-01 固体绝缘开关设备、树脂模制品及该树脂模制品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1571684A1 (zh)
CN (1) CN100367588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5731A (zh) * 2011-02-14 2012-08-15 株式会社东芝 模制真空阀及其制造方法和树脂铸造模具
TWI416568B (zh) * 2008-06-30 2013-11-21 Hitachi Ltd Vacuum switch and vacuum switch mechanism
CN103714923A (zh) * 2013-12-18 2014-04-09 厦门涛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绝缘件表面处理工艺
CN108597863A (zh) * 2018-06-07 2018-09-28 伍尔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灌封治具
CN111883488A (zh) * 2019-05-03 2020-11-03 通用电气公司 绝缘系统和沉积绝缘系统的方法
CN113315346A (zh) * 2021-06-29 2021-08-27 成都锐明合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绝缘性能的微型高压电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25755B1 (fr) * 2007-12-21 2012-08-03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Isolation d'un dispositif de coupure de type ampoule a vide par surmoulage
CN102810824B (zh) * 2012-08-31 2015-05-27 北京华电瑞通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固体绝缘全密封装置
CN105788953A (zh) * 2016-04-25 2016-07-20 宏秀电气有限公司 智能高压真空断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226690A1 (de) * 1984-09-24 1985-08-28 Buchwitz Otto Starkstrom Schalterpol
DD241809A1 (de) * 1985-10-16 1986-12-24 Buchwitz Otto Starkstrom Isoliergehaeuse fuer eine vakuumschaltkammer
JPH0684419A (ja) * 1992-09-02 1994-03-25 Toshiba Corp 絶縁固定具
JPH11262120A (ja) * 1998-03-12 1999-09-24 Toshiba Corp 電界緩和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DE29902214U1 (de) * 1999-01-29 1999-05-06 Siemens Ag Vakuumschalter, insbesondere für Hochspannung
US6753493B2 (en) * 2001-06-01 2004-06-22 Hubbell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ircuit interrupting device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6568B (zh) * 2008-06-30 2013-11-21 Hitachi Ltd Vacuum switch and vacuum switch mechanism
CN102635731A (zh) * 2011-02-14 2012-08-15 株式会社东芝 模制真空阀及其制造方法和树脂铸造模具
CN102635731B (zh) * 2011-02-14 2015-04-22 株式会社东芝 模制真空阀及其制造方法和树脂铸造模具
CN103714923A (zh) * 2013-12-18 2014-04-09 厦门涛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绝缘件表面处理工艺
CN108597863A (zh) * 2018-06-07 2018-09-28 伍尔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灌封治具
CN111883488A (zh) * 2019-05-03 2020-11-03 通用电气公司 绝缘系统和沉积绝缘系统的方法
CN111883488B (zh) * 2019-05-03 2022-01-25 通用电气公司 绝缘系统和沉积绝缘系统的方法
CN113315346A (zh) * 2021-06-29 2021-08-27 成都锐明合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绝缘性能的微型高压电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71684A1 (en) 2005-09-07
CN100367588C (zh) 2008-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65089A (zh) 固体绝缘开关设备、树脂模制品及该树脂模制品的制造方法
CN1201357C (zh) 开关机构及其制造方法
US7852180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breaker pole parts for low-voltage, medium-voltage and high-voltage switchgear assemblies, and breaker pole part itself
US7262367B2 (en) High voltage bushing with field control material
EP2533251B1 (en) Electrical insulating material and high voltage equipment
CN110265176B (zh) 介电梯度材料及其应用
TW201041004A (en) Vacuum switch gear
JP4832352B2 (ja) 樹脂モールド真空バルブ
US7078795B2 (en) High voltage modu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503286A (zh) 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KR100656233B1 (ko) 성형 전기 장치 및 성형 전기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WO2013124206A1 (en)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use in high voltage devices
KR101567427B1 (ko) 전해 콘덴서용 탭 단자
JP2006115691A (ja) シールド電極を埋め込んだ絶縁物、及びこの絶縁物を用いた高電圧機器
CN1848360A (zh) 磁控管的电容器
JP5414290B2 (ja) 注型装置、注型方法及び絶縁スペーサ
JP2005327580A (ja) 絶縁スペーサおよびガス絶縁機器
JP2016134991A (ja) 回転電機のコイル絶縁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このコイル絶縁構造体を具備してなる回転電機
US11915895B2 (en) Interrupter unit having a vacuum tube and an insulating housing
JP2005271256A (ja) 樹脂モールド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228813A (ja) 電力ケーブルの接続方法
US20070057399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molded parts for low-voltage, medium-voltage and high-voltage switchgear
CN116190026B (zh) 一种小型化可触摸插接式避雷器
KR101561208B1 (ko) 가스 절연 개폐기용 차단 쉴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620239B2 (ja) 絶縁支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3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