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1488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61488A
CN1661488A CN200510006557.7A CN200510006557A CN1661488A CN 1661488 A CN1661488 A CN 1661488A CN 200510006557 A CN200510006557 A CN 200510006557A CN 1661488 A CN1661488 A CN 1661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ngle
image
developer
process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065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28067C (zh
Inventor
森本成则
高井康博
上田笃
成清隆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61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1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80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806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G03G15/04045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前提是在存储色粉的显影槽下方配置通过曝光将静电潜影写入到感光鼓的曝光单元,其中,曝光单元盒位于曝光单元发出的光的光路上,在该曝光单元盒的上面设置不妨碍光的光路的开口单元,并在该开口单元上倾斜设置玻璃板,该玻璃板的倾斜角度被设定为相对水平线倾斜40°的角度,以使其是流动性差的高温且高湿状态下的色粉的安息角之上的角度。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本申请要求基于2004年2月23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4-46550号的优先权。因此其所有内容均合并于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防止由于显影剂的自然掉落或者显影剂的飞散引起的曝光单元的污染的打印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对从曝光单元曝光的光的光路上的污染防患于未然的对策。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构成图像形成装置的送纸单元、打印单元、纸张输出单元、以及光学单元(具有二种:一种是用于打印的原稿读取用光学单元,另一种是将读取的图像信息写入静电潜影载体上的曝光用光学单元)的配置都会考虑到装置的紧凑性、操作的简易性、装置设计的简易性等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存储显影剂的显影槽配置在感光体的侧面,曝光用光学单元(近年来使用LSU、EL、LED等写入磁头)配置在感光体的上方或者斜上方,以使曝光方式多样化。
另一方面,在追求装置紧凑性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需要和各种色相对应的感光体及显影槽,但定影器及纸张传送路径不是必需的,所以建立在通过一次纸张路径获得彩色图像基础上的、称作“串联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得到了开发。该串联方式包括二种方法,一种是将显影在各色相的感光体上的图像信息直接转印到纸张上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将显影在各色相的感光体上的图像信息暂时层积到中间介质(中间转印体),之后通过一次性的转印工序转印到纸张上的方法。这种情况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当然分别配置黄色、洋红色、蓝绿色的彩色用感光体及显影槽,同时当然也配置用户的打印比率较高的黑色用的感光体及显影槽。
此时,如上述后者所述,在使用中间转印介质(以下称为环带)的方法时,配置在环带周围的感光体的配置位置是决定装置的打印速度(快速复制速度)的一个因素。也就是说,在远离批转印到纸张上的转印单元的部位,依次分别配置黄色、洋红色、蓝绿色的彩色用感光体及显影槽,在最靠近的部位配置打印使用较多的黑色用感光体及显影槽,这是提高打印速度的必要条件。
因此,在近些年来开发很多在减小图像形成装置的占有面积的基础上的、称为前部存取方法的组合方式的装置。也就是说,出现了很多如下所示的装置:在装置的最下部配置打印用纸张的存储/送纸单元,在其上部配置打印单元,同时在装置的最上位配置用于读取原稿的图像信息的扫描单元,打印纸张的输出在装置的侧面或者打印单元的上部、并且在扫描单元的下部进行,
在这样的装置中,如果考虑适用串联方式中的使用环带的方法,则其基本方式是纸张传送方向为从下向上传送,转印单元和纸张传送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进一步如果考虑到上述纸张转印单元和各色相的感光体及显影槽的最佳配置位置、以及打印速度的提高,则装置从最下部开始的配置是:纸张存储/送纸单元、向感光体的曝光用光学单元、感光体及显影槽、环带。
这样一来,在曝光用光学单元的上部配置显影槽,并配置由感光体和显影套筒形成的显影区域(通常称作显影辊隙)时,滞留在显影辊隙部的显影剂,因为感光体及显影套筒的圆周速度所产生的风的流动、及和显影套筒的电场的关系中电场作用消失等原因,通过重力作用而自然掉落,或者飞散到设备内部。
因此,显影剂污染配置在显影槽下部的曝光用光学单元,使写入图像混乱,破坏高速旋转的多角镜,并且污染fθ透镜及多个反射镜,从而导致打印质量下降。
鉴于以上原因,从曝光用光学单元配置在感光体及显影槽的下部的关系出发,为了可以时常对曝光用光学单元进行清洁,需要一种将其外壳单元从外部遮盖的结构。
但是,由于为了将图像信息写入到感光体上而不可遮盖曝光用光学单元的光路,因此需要将位于该光路的部分设定为开口单元,显影剂正是从该开口单元侵入到曝光用光学单元内部。
因此存在以下的提案:在位于曝光用光学单元的光路的部分(开口单元)设置可开关的挡板,防止由于显影剂从开口单元侵入而引起的污染,从而使曝光用光学单元总是保持清洁(例如参照特开平04-323669号公报)。
并且,其他方法还包括:在位于曝光单元的光路的部分配置玻璃,防止由于显影剂从开口单元侵入引起的污染,从而使曝光用光学单元总是保持清洁。
但是,利用如上所述的在位于曝光用光学单元等的光路的部分(开口单元)设置可开关的挡板,挡板机构能否针对装置的动作满足其正常的功能是有不稳定因素的。即,显影剂的掉落、飞散主要是发生在打印过程中,此时曝光单元为了将图像信息写入到感光体等图像载体上处于曝光中,挡板需要为打开的状态。因此,如果挡板为打开状态的话,则无法遮盖掉落、飞散的显影剂,无法防止曝光单元内的显影剂引起的污染,从而无法充分利用挡板的功能。总之,该挡板是装置移动时、或者进行显影剂或图像载体等的交换作业时用于防止显影剂掉落的装置,而不是通过曝光将图像信息写入到图像载体时可防止显影剂侵入到曝光单元内所引起的污染的装置。
对此,利用如上所述的在位于曝光单元的光路的部分(开口单元)设置了玻璃的装置,只不过是将透明的玻璃配置到曝光的光的光路上,即使定期地进行玻璃的清洁,在清扫完和进行下次清扫之前的时间,掉落、飞散的显影剂有堆积到玻璃上的危险,光路被该显影剂污染从而无法将曝光的图像信息正确地写入到图像载体上。
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各点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图像信息通过曝光写入到图像载体上时,可以切实防止显影剂侵入到曝光单元,并且对于显影剂在曝光的光的光路上的污染防患于未然,从而将图像信息通过曝光正确地写入到图像载体上的图像形成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其前提在存储显影剂的显影槽的下方配置通过曝光将静电潜影写入到图像载体的曝光单元,其中上述显影剂用于将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影显影为可视图像。并且,在从上述曝光单元向上述图像载体曝光的光的光路上,倾斜设置透明的板材,用于防止由于显影剂掉落或者飞散所造成的上述曝光单元的污染。该透明板材的倾斜角度被设定为大于或等于作为所使用的显影剂的流动性指标的安息角的角度。
通过该限定,在从上述曝光单元向上述图像载体曝光的光的上述光路上,即设置在位于从上述曝光单元发出的上述光路的部分的上述透明板材以作为所使用的显影剂的流动性指标的安息角以上的角度而倾斜,因此可以将掉落、飞散的显影剂通过上述透明的板材遮断,并且可以切实地防止由于上述曝光单元内的显影剂所造成的污染。并且,即使掉落、飞散的显影剂掉落到上述透明的板材上,由于显影剂在安息角以上角度的板材上向倾斜方向下方流动,所以掉落、飞散的显影剂不会堆积到板材上,从而可以消除由于显影剂引起的上述光路上的污染,可以将图像信息通过曝光正确地写入到上述图像载体上。进一步,可以根据显影剂的种类设定板材的倾斜角度,在实施上是非常便利的。
特别是作为特定的上述透明板材的倾斜角度,可以是如下所示的结构。
在上述限定中,所使用的显影剂的安息角是根据所使用的显影剂为流动性差的高温、且高湿的状态时而设定的。
通过这一限定,显影剂在流动性好的低温、低湿状态下以及常温、常湿状态下当然可以将图像信息正确地写入到图像载体上,而且在显影剂流动性差的高温、高湿状态下,掉落、飞散的显影剂掉落到透明的板材上时,由于显影剂在板材上向倾斜方向下方流动,所以掉落、飞散的显影剂不会堆积到板材上,从而可以消除由于显影剂引起的上述光路上的污染,可通过曝光将图像信息正确地写入到上述图像载体上。
并且,在上述限定中,上述透明板材的倾斜角度也可以被设定为与向上述图像载体曝光的上述曝光单元发出的光的上述光路大致直角相交的角度。这种情况下,光的上述光路通过上述透明板材时的入射角和出射角不会产生差,光的上述光路不会受到板材的折射率的影响,从而可以照射向上述图像载体的中心。这样一来,写入的图像的照射位置不会产生偏移,不会变为模糊的图像,特别是可以切实地抑制彩色图像生成装置中的图像位置偏移、图像重合不调、色相偏移的发生等等,可以提高打印质量。
并且,在上述限定中,上述透明板材的倾斜角度可以被设定为相对水平线大于20°且小于90°的角度。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角度成为和上述曝光单元发出的光的上述光路大致直角相交的角度而设定的上述透明板材的倾斜角度的范围是一个较宽的范围,因此可以不损坏板材上的显影剂的流动性,并优化上述曝光单元的布局,且可实现上述曝光单元及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紧凑化。
进一步,在上述限定中,上述透明板材的倾斜角度可以被设定为相对水平线大于30°且小于60°的角度。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角度成为和上述曝光单元发出的光的上述光路大致直角相交的角度而设定的上述透明板材的倾斜角度的范围可以确保是一个较宽的范围,因此可以提高显影剂在板材上的流动性,同时优化上述曝光单元的布局,且有利于实现上述曝光单元及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紧凑化。
并且,作为特定的板材的图像载体侧面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
在上述限定中,上述透明板材的图像载体侧面也可以设有施加了涂层处理的表面涂层,该涂层处理用于提高掉落到该图像载体侧面上的显影剂在倾斜方向上的滑动性。
通过该限定,掉落、飞散的显影剂掉落到透明的板材上时,通过上述表面涂层,显影剂在板材上积极地向倾斜方向下方流动,可以有效地防止掉落、飞散的显影剂堆积到板材上,从而可以消除由于显影剂引起的上述光路上的污染,可通过曝光将图像信息正确地写入到上述图像载体上。
并且,在上述限定中,也可对上述表面涂层进行处理,以使该表面的凹凸深度小于显影剂的平均粒径的一半的值。这种情况下,即使掉落、飞散的显影剂掉落到板材上并进入上述表面涂层的表面的凹凸中,由于该凹凸深度比显影剂的平均粒径的一半的值还小,所以通过板材的倾斜,显影剂离开凹凸,不会损坏其流动性,可以切实地防止显影剂堆积到板材上。
进一步,在上述限定中,还可以对上述表面涂层进行处理,以使该表面的凹凸深度小于显影剂的平均粒径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值。这种情况下,即使掉落、飞散的显影剂掉落到板材上并进入上述表面涂层的表面的凹凸中,由于该凹凸深度比显影剂的平均粒径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值还小,所以通过板材的倾斜,显影剂离开凹凸,基本不会损坏其流动性,可以切实地防止显影剂堆积到板材上。
并且,作为积极提高显影剂的流动性的装置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
即,在上述限定中,在上述透明板材的倾斜方向的一端或者和倾斜方向垂直相交的一端连接振动部件,该振动部件使该板材至少向倾斜方向或者和倾斜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振幅移动,并且,在上述透明板材的倾斜方向的另一端或者和倾斜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的另一端连接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允许板材向倾斜方向或者和倾斜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的振幅移动。
通过该限定,在上述振动部件和上述弹性部件之间,板材向倾斜方向或者与倾斜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振幅移动,掉落到该板材上的显影剂沿着倾斜积极地流动,可以有效地防止显影剂堆积到板材上。
进一步,在上述限定中,上述透明板材的倾斜方向下侧端的下侧也可以设有存储部件,该存储部件回收掉落到该图像载体侧面上并倾斜流动的显影剂。这种情况下,掉落到板材上的显影剂迅速地被上述存储部件回收,能够尽可能地抑制显影剂附着到该图像形成装置内所造成的污染,从而可以提高打印质量,并且可以延长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寿命。
综上所述,将从上述曝光单元向上述图像载体曝光的光的上述光路上的上述透明板材以显影剂的安息角以上的角度倾斜,可以将掉落、飞散的显影剂通过板材遮断,并且可以切实地防止由于上述曝光单元内的显影剂所造成的污染。并且,当掉落、飞散的显影剂掉落到板材上时,显影剂向倾斜方向的下方流动,从而可以防止其在板材上,消除由于显影剂造成的上述光路上的污染,进而可通过曝光将图像信息正确地写入到上述图像载体上。进一步,可以根据显影剂的种类设定板材的倾斜角度,在实施上是非常便利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位于从曝光单元向感光鼓曝光的光的光路上的曝光单元盒上面的开口单元附近的玻璃板的配置状态的说明图。
图3表示测量色粉的安息角的步骤。图3(a)在测量色粉的安息角之前,将规定容量的色粉放入到容器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b)是将容器内的色粉开始流入到测量器的漏斗内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c)是色粉从漏斗的底部开口自然掉落到平板上并堆积成略呈圆锥形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d)是求得在平板上堆积成略呈圆锥形的色粉的安息角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a)是执行机构为中立状态时玻璃板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b)是执行机构电源为OFF时将玻璃板向倾斜方向上侧移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c)是执行机构电源为ON时将玻璃板向倾斜方向下侧移动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适用于彩色打印机时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A的内部结构的概要示意图。本图像形成装置A是根据从外部(例如个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传送的图像数据,在规定的纸张(记录纸张)上形成多色(全彩)图像、单色(黑白)图像的装置。并且,如图所示,本图像形成装置A具有:曝光单元1、显影装置2(2a-2d)、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鼓3(3a-3d)、带电器(5a-5d)、清洁单元4(4a-4d)、中间转印带单元8、定影装置12、纸张传送路径S、送纸盒10、排纸托盘15等。
并且,在本图像形成装置A中处理的图像数据是和使用黑色(K)、蓝绿色(C)、洋红色(M)、黄色(Y)各色的彩色图像对应的彩色数据。因此,显影装置2(2a-2d)、感光鼓3(3a-3d)、带电器5(5a-5d)、清洁单元4(4a-4d)也分别设置四个,以形成和各颜色对应的四种潜影,在图1中,a设定为黑色、b设定为蓝绿色、c设定为洋红色、d设定为黄色,构成四个图像站(图像形成单元)。
感光鼓3配置(安装)在本图像形成装置A的上部,通过如后面所述的曝光单元1的激光照射,形成和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影。
带电器5是将感光鼓3的表面(感光体层)平均地带规定电位的电的带电装置,除了接触型的辊型及刷型的带电器外,还可以使用充电型的带电器。
曝光单元1由激光扫描单元(LSU)构成,该激光扫描单元中,在曝光单元盒1a内设有激光照射单元1A及反射镜1B、1B…。上述激光照射单元1A用于照射基于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各色相的激光。此外,还使用将发光元件呈阵列状排列的、例如EL或LED写入磁头的方法。并且,该曝光单元1将带电的感光鼓3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具有在感光鼓3的表面形成和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影的功能。
显影装置2是将在各个感光鼓3上形成的静电潜影通过各色(K、C、M、Y)的色粉(显影剂)进行显影的装置。这些各色色粉分别存储在各图像站的显影装置2a-2d的显影槽21a-21d内。并且,在各显影槽(21a-21d)的下方,配置上述曝光单元1。
清洁单元4是将显影、图像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3的表面上的色粉去除、回收的装置。
配置在感光鼓3上方的中间转印带单元8具有:中间转印带7、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间转印带拉伸机构73、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作为一次转印辊的中间转印辊6(6a-6d)、以及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
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间转印带拉伸机构73、中间转印辊6、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是横架中间转印带7、随着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的旋转驱动使中间转印带7沿着箭头B方向行进的装置。
中间转印辊6被上述中间转印带拉伸机构73中的辊安装单元支承可旋转。这样一来,这些中间转印辊6a-6d成为可旋转地配置在和各感光鼓3相对的中间转印带7的内面一侧的状态,并且,施加将感光鼓3的色粉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的转印偏压。
中间转印带7被设置为可与各个感光鼓3接触。并且,通过将形成在感光鼓3上的各色的色粉图像依次重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在中间转印带7上形成彩色的色粉图像(多色色粉的合成图像)。此外,该中间转印带7使用厚度为100μm-150μm左右的薄膜形成无端的形状。
从感光鼓3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的色粉图像的转印通过和中间转印带7的背面一侧(内面一侧)接触的中间转印辊6来进行。也就是说,为了转印色粉图像,中间转印辊6中施加了高电压的转印偏压(和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电压)。中间转印辊6是以直径8-1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轴为基体、其表面被导电性的弹性材料(例如EPDM、发泡聚氨酯等)覆盖的辊。通过该导电性的弹性材料,可以向中间转印带7施加均一的高电压。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转印电极使用辊状的物体,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刷子等。
如上所述,在各感光体3a-3d上对应于各个色相而显影的色粉图像被层积到中间转印带7上,成为输入到装置中的图像信息。这样一来,利用中间转印带7的行进,通过配置在后面所述的纸张和中间转印带7的接触位置上的、构成转印单元的转印辊11,被层积的图像信息(多色色粉的合成图像)被转印到纸张上。
此时,中间转印带7和转印辊11以规定的辊隙压接的同时,转印辊11被施加用于将色粉转印到纸张上的电压(和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电压)。进一步,转印辊11为了时常获得上述辊隙,将转印辊11或者上述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的任意一个作为硬质材料(金属等),另一个作为弹性辊等软质材料(弹性橡胶辊、或者发泡性树脂辊等)。
并且,如上所述,通过和感光鼓3的接触附着到中间转印带7上的色粉,或者不进行通过转印辊11向纸张的转印而残留在中间转印带7上的色粉,变为在之后的工序中产生色粉的混色的原因,所以通过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被去除、回收。该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中,作为和中间转印带7接触的部件,例如清洁部件,设有清洁叶片91,对于该清洁叶片91所接触的中间转印带7,从里侧由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所支承。并且,通过该清洁叶片91所回收的残留色粉掉落到设置在清洁叶片91下方的存储单元92中并积蓄下来。
送纸盒10是用于存储图像形成时所使用的纸张(记录纸张)的盒,设置在本图像形成装置A的最下部,即曝光单元1的下侧。并且,设置在本图像形成装置A的上部的排纸托盘15是将印刷结束的纸张面朝下放置的托盘。
并且,本图像形成装置A中设有用于使送纸盒10的纸张经由转印辊11、定影装置12而传送到排纸托盘15的纸张传送路径S。该纸张传送路径S从送纸盒10的排纸单元朝向排纸托盘15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从送纸盒10到排纸托盘15的纸张传送路径S中设有拾取辊16(16-1)、阻力辊14、转印辊11、定影装置12、传送纸张的传送辊25(25-1、25-2、25-3)等。
传送辊25是用于促进及辅助纸张传送的小型辊,沿着纸张的传送路径设有多个。拾取辊16安装在送纸盒10的端部,是从送纸盒10将纸张一页一页提供到纸张传送路径S的引入辊。
并且,阻力辊14是暂时保持在纸张传送路径S中传送的纸张的装置。并且具有以中间转印带7上的色粉图像的前端和纸张的前端对齐的时序将纸张传送到转印单元(转印辊11和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之间的辊隙单元)的功能。
定影装置12具有加热辊31、加压辊32等,这些加热辊31及加压辊32夹持纸张进行旋转。并且,根据未图示的温度检测器发出的信号,由控制单元将加热辊31设定为规定的定影温度,通过加热辊31和加压辊32对纸张进行热压着,将转印到纸张上的多色色粉图像溶融、混合、压接,热定影到纸张上。
此外,多色色粉图像定影后的纸张通过传送辊25…在纸张传送路径S中传送,将多色色粉图像向下侧输出到排纸托盘15上。
接着对纸张传送路径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图像形成装置中预先配置存储纸张的送纸盒10,同时配置手动托盘20,使得用户在进行较少页数的打印时即使不进行上述送纸盒10的开关动作也可。
在两种送纸方法中,分别配置有拾取辊16(16-1、16-2),将纸张一页一页引导到传送路径中。
从送纸盒10传送的纸张通过传送路径中的传送辊25-1传送到阻力辊14,在纸张的前端和中间转印带7上的图像信息的前端整合的时刻下,被传送到转印辊11,将图像信息写入到纸张上。之后通过定影装置12,纸张上未定影的色粉被热溶融、固定,并经过传送辊25-2从排纸辊25-3输出到排纸托盘15上(单面打印要求时)。
另一方面,放置在手动托盘20上的纸张通过拾取辊16-2传送,经过多个传送辊(25-6、25-5、25-4)到达阻力辊14,之后经过与从送纸盒10送纸的纸张相同的过程而被输出到排纸托盘15(单打印要求时)。
此时,当打印要求内容为双面打印要求时,如上所述一样结束单面打印,通过了定影装置12的纸张的后端被上述排纸辊25-3夹紧,通过排纸辊25-3的逆旋转,被引导到具有传送辊(25-7、25-8)的转回传送路径S1后,经过阻力辊14进行背面打印,之后输出到排纸托盘15。
并且,在进行实际的图像形成动作时,为了减轻由于中间转印带7和感光鼓3接触所引起的感光鼓3的劣化等,可根据打印要求将中间转印辊6向和中间转印带7分开的方向移动,随着该移动的进行,可断开中间转印带7和感光鼓3。
即,作为打印要求有彩色模式和黑白模式,当是彩色模式时,各中间转印辊6(6a-6d)移动,以接触到中间转印带7的背面,这样一来,中间转印带7的表面和各感光鼓3(3a-3d)接触,成为各色相的色粉图像可一次性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的状态。另一方面,当其为黑白模式时,只有黑色图像形成用的中间转印辊6a进行移动,以和中间转印带7的背面接触,这样一来,中间转印带7的表面和黑色图像形成用的感光鼓3相接触,成为可将黑色色粉图像一次性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的状态。
并且,作为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如图2所示,在位于从上述曝光单元1向感光鼓3曝光的光的光路Z(在图中用虚线表示)上的曝光单元盒1a的上面,设置不妨碍光的光路Z的开口单元1b。该开口单元1b中倾斜设置作为透明板材的玻璃板G,以防止由于掉落、飞散的色粉T通过开口单元1b侵入而造成的曝光单元1的污染。这种情况下,掉落或者飞散的色粉由于滞留在显影辊隙中的色粉T因感光鼓3及显影套筒SV的圆周速度所产生的风的流动、及和显影套筒SV的电场的关系中电场作用消失等原因,通过重力作用而自然掉落,或者飞散到机械内部。
并且,色粉T的安息角的测量如图3的(a)所示,将规定容量的色粉放入到容器a中,如图3(b)所示,利用设置了漏斗b2的测量器b进行测量,其中漏斗b2在平板b1的上方其底部开口。具体而言,将容器a内的色粉T从上方流入到测量器b的漏斗b2内,如图3(c)所示,从漏斗b2的底部开口使色粉T自然掉落到平板b1上,并堆积成大致呈圆锥形的形状,如图3(d)所示,测量大致呈圆锥形堆积到平板b1上的色粉T的最大直径W和倾斜角度β,求得作为色粉T的流动性指标的安息角α(=β)。
此时,如下表1所示,在低温(10℃)且低湿度(20%)状态的条件下,色粉T的安息角为5-8°,在常温(25℃)且常湿度(60%)状态的条件下,色粉T的安息角为7-10°,在高温(35℃)且高湿度(85%)状态的条件下,色粉T的安息角为20-25°,可以发现安息角α和环境条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表1
    环境条件     安息角(度)
  低温低湿(10℃,20%)     5-8
  常温常湿(25℃,60%)     7-10
  高温高湿(35℃,85%)     20-25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色粉T的流动性差、高温且高湿状态时的条件,玻璃板G的倾斜角度θ被设定为作为所使用的色粉T的流动性指标的安息角α以上的角度,具体而言,设定为相对于水平线o大于30°且小于60°的角度(例如40°)。
并且,如图2所示,玻璃板G的倾斜角度θ被设定为和曝光到感光鼓3的曝光单元1发出的光的光路Z大致直角相交的角度。并且,玻璃板G的感光鼓3的侧面(上侧面)具有施加了涂层处理的表面涂层C,用于提高掉落到该感光鼓3侧面上的色粉T的在倾斜方向上的滑动性。该表面涂层C适用可快速擦去掉落到车的防风玻璃上的雨水的氟等涂层材料,被处理为表面涂层C表面的凹凸深度比色粉T的平均粒径(4-8μm)的一半的值(2-4μm)小。这种情况下,玻璃材料G的滑动性使用作为一般的水滴等的防水性指标的湿润角来表示,可以通过加大湿润角来提高滑动性。
并且,如图4(a)-(c)所示,和玻璃板G的倾斜方向垂直相交的主扫描方向(图4中为左右方向)的一端(图4中为左端)连接作为振动部件的螺线管SOL,上述振动部件使该玻璃板G向主扫描方向振幅移动,另一方面,主扫描方向另一端(图4中为右端)连接有作为弹性部件的弹簧SP,上述弹性部件允许向玻璃板G的主扫描方向进行振幅移动。并且,如图4(b)所示,通过螺线管SOL的电源OFF(断开)时的收缩动作拉长弹簧SP从而使玻璃板G向主扫描方向一端移动,另一方面,如图4(c)所示,通过螺线管SOL的电源ON(接通)时的拉长动作收缩弹簧SP使玻璃板G向主扫描方向另一端移动,从而可进行向玻璃板G的主扫描方向的振幅移动。此外在图4中,通过光的光路Z的玻璃板G上的主扫描方向的曝光范围L用点划线表示。
进一步,如图2所示,玻璃板G的倾斜方向下侧端的下侧设有传送螺旋部件SY,该部件将掉落到感光鼓3侧面上的、倾斜地沿着下方流动的色粉T传送到和玻璃板G倾斜方向垂直相交的一侧。并且,和玻璃板G的倾斜方向垂直相交的一侧设有回收从传送螺旋部件SY传送的色粉T的存储部件(未图示)。这种情况下,存储部件位于和玻璃板G的倾斜方向下侧一端的倾斜方向垂直相交的一侧端的下侧。
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从曝光单元1向感光鼓3曝光的光的光路Z上,即设置在位于从曝光单元1发出的光路Z的部分的玻璃板G,以作为所使用的色粉T的流动性指标的安息角以上的角度、例如相对于水平线o倾斜40°的倾斜角度θ倾斜,所以可以将掉落、飞散的色粉T利用玻璃板G遮断,并且可以切实地防止由于曝光单元1内的色粉T所造成的污染。并且,即使掉落、飞散的色粉T掉落到玻璃板G上,由于色粉T在安息角以上的倾斜角度(40°)的玻璃板G上向倾斜方向下方流动,所以掉落、飞散的色粉T不会堆积到玻璃板G上,从而可以消除由于色粉T引起的光路Z上的污染,可以将图像信息通过曝光正确地写入到感光鼓3上。进一步,可以根据色粉T的种类设定玻璃板G的倾斜角度θ,在实施上是非常便利的。
并且,所使用的可以根据色粉T流动性差、高温且高湿状态下时来设定色粉T的安息角α,并且玻璃板G的感光鼓3的侧面具有施加了涂层处理的表面涂层C,用于提高色粉T在倾斜方向上的滑动性,所以在色粉T流动性好、低温、低湿状态下以及常温、常湿状态下当然可以将图像信息正确地写入到图像载体上,而且在色粉T流动性差、高温、高湿状态下,当掉落、飞散的色粉T掉落到玻璃板G上时,随着表面涂层C引起的滑动性的提高,色粉T在板材上积极地向倾斜方向下方流动,可以有效地防止掉落、飞散的色粉T堆积到玻璃板G上,从而可以切实消除由于色粉T引起的光路Z的污染,可将图像信息通过曝光正确地写入到图像载体上。而且,对表面涂层C进行处理,以使该表面的凹凸深度小于色粉T的平均粒径的一半的值,因此即使掉落、飞散的色粉T掉落到玻璃板G上并进入表面涂层C的表面的凹凸中,由于该凹凸深度比色粉T的平均粒径的一半的值还小,所以通过玻璃板G的倾斜,色粉T离开凹凸,不会损坏其流动性,可以切实地防止色粉T堆积到玻璃板G上。
并且,使玻璃板G在与倾斜方向垂直相交的主扫描方向振幅移动的螺线管SOL连接到玻璃板G的主扫描方向的一端,主扫描方向另一端连接有允许向玻璃板G的主扫描方向进行振幅移动的弹簧SP,因此在螺线管SOL和弹簧SP之间玻璃板G向主扫描方向振幅移动,掉落到该玻璃板G上的色粉T沿着倾斜角度积极地流动,可以有效地防止色粉T堆积到玻璃板G上。并且,掉落到玻璃板G的感光鼓3的侧面并沿着倾斜角度流动的色粉T通过传送螺旋部件SY传送到和玻璃板G的倾斜方向垂直相交的一侧端,并被位于其下侧的存储部件回收,所以掉落到玻璃板G上的色粉T迅速地被存储部件回收,从而可以尽可能地抑制由于图像形成装置A内的色粉T所造成的附着,可以提高打印质量,提高图像形成装置A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玻璃板G的倾斜角度θ设定为和曝光到感光鼓3的曝光单元1发出的光的光路Z大致直角相交的角度,因此光的光路Z通过玻璃板G时的入射角和出射角不会产生差,光的光路Z不会受到玻璃板G的折射率的影响,从而可以照射向感光鼓3的中心。这样一来,写入的图像的照射位置不会产生偏移,不会变为模糊的图像,特别是可以切实地抑制彩色图像生成装置中的图像位置偏移、图像重合不调、色相偏移的发生等等,可以提高打印质量。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也包含其他各种变形例。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玻璃板G的倾斜角度θ设定为相对于水平线o倾斜40°,而玻璃板的倾斜角度只要是色粉的安息角以上的角度,也可以设定为相对于水平线o大于30°且小于60°的角度,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角度成为和曝光单元发出的光的光路Z大致直角相交的角度而设定的玻璃板G的倾斜角度的范围是一个较宽的范围,因此可以提高玻璃板上的色粉的流动性,并优化曝光单元1的布局。并且,玻璃板的倾斜角度只要是色粉的安息角以上的角度,也可以设定为相对于水平线o大于20°且小于90°的角度,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角度成为和曝光单元发出的光的光路Z大致直角相交的角度而设定的玻璃板G的倾斜角度的范围是一个较宽的范围,可以不损坏玻璃板上的色粉的流动性,并优化曝光单元的布局,可以实现曝光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紧凑化。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表面涂层C进行处理,以使该表面的凹凸深度小于色粉T的平均粒径的一半的值,也可以对表面涂层C进行处理,以使该表面凹凸深度小于色粉T的平均粒径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值(1-3μm)。这种情况下,即使掉落、飞散的色粉掉落到玻璃板上并进入表面涂层的表面的凹凸中,由于该凹凸深度比色粉T的平均粒径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值还小,所以通过玻璃板的倾斜,色粉离开凹凸,几乎不会损坏其流动性,可以切实地防止色粉堆积到玻璃板上。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玻璃板G设置在位于从曝光单元1曝光到感光鼓3的光的光路Z上的曝光单元盒1a上面的开口单元1b上,但并仅限于此方式,只要是丙烯基板等透过曝光的光的透明的板材即可。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和玻璃板G的倾斜方向垂直相交的主扫描方向振幅移动的螺线管SOL连接到玻璃板G的主扫描方向的一端,主扫描方向另一端连接有允许向玻璃板G的主扫描方向进行振幅移动的弹簧SP,也可以是使向倾斜方向振幅移动的螺线管连接到玻璃板倾斜方向的一端,允许向玻璃板的倾斜方向的振幅移动的弹簧连接到倾斜方向的另一端。这种情况下,通过螺线管的电源的接通/断开,使弹簧伸缩,从而可以进行向玻璃板的倾斜方向的振幅移动。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适用于作为彩色打印机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适用用作为彩色复印机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具有多种功能的复合机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本发明只要不脱离其精神或者主要特征,可以用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单纯的示例,不可进行限制性的解释。本发明的范围如权利要求范围所示,说明书的正文没有约束力。并且,属于权利要求的均等范围内的变形及变更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存储显影剂的显影槽的下方配置通过曝光将静电潜影写入到图像载体的曝光单元,其中上述显影剂用于将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影显影为可视图像,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从上述曝光单元向上述图像载体曝光的光的光路上,倾斜设置透明的板材,用于防止由于显影剂掉落或者飞散所造成的上述曝光单元的污染,
该透明板材的倾斜角度被设定为大于或等于作为所使用的显影剂的流动性指标的安息角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显影剂的安息角是根据所使用的显影剂为流动性差的高温、且高湿的状态时而设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明板材的倾斜角度被设定为与向上述图像载体曝光的上述曝光单元发出的光的上述光路大致直角相交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明板材的倾斜角度被设定为相对水平线大于20°且小于90°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明的板材的倾斜角度被设定为相对水平线大于30°且小于60°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明板材的图像载体侧面具有施加了涂层处理的表面涂层,该涂层处理用于提高掉落到该图像载体侧面上的显影剂在倾斜方向上的滑动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上述表面涂层进行处理,以使该表面的凹凸深度小于显影剂的平均粒径的一半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上述表面涂层进行处理,以使该表面的凹凸深度小于显影剂的平均粒径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透明板材的倾斜方向的一端或者和倾斜方向垂直相交的一端连接振动部件,该振动部件使该板材至少向倾斜方向或者和倾斜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振幅移动,并且,
在上述透明板材的倾斜方向的另一端或者和倾斜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的另一端连接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允许板材向倾斜方向或者和倾斜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的振幅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明板材的倾斜方向下侧端的下侧设有存储部件,该存储部件回收掉落到该图像载体侧面上并沿倾斜流动的显影剂。
CNB2005100065577A 2004-02-23 2005-02-23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806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46550 2004-02-23
JP2004046550A JP2005231311A (ja) 2004-02-23 2004-02-23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46550 2004-02-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1488A true CN1661488A (zh) 2005-08-31
CN100428067C CN100428067C (zh) 2008-10-22

Family

ID=34858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655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8067C (zh) 2004-02-23 2005-02-23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171138B2 (zh)
JP (1) JP2005231311A (zh)
CN (1) CN10042806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15367B2 (ja) * 2005-07-27 2011-07-0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ユニット
JP2008110553A (ja) * 2006-10-31 2008-05-15 Kyocera Mita Corp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51941A (ja) * 2021-03-29 2022-10-12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61683A (ja) * 1988-04-13 1989-10-18 Minolta Camera Co Ltd トナー濃度制御装置
JPH0261657A (ja) * 1988-08-26 1990-03-01 Minolta Camer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4323669A (ja) 1991-04-23 1992-11-1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35095A (ja) * 1991-07-31 1993-02-12 Canon Inc 現像装置
JPH0822174A (ja) * 1994-07-07 1996-01-23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走査光学装置
JPH08286472A (ja) * 1995-04-13 1996-11-01 Tec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379039B2 (ja) * 1995-06-09 2003-02-17 コニカ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71005A (ja) * 1995-09-07 1997-03-18 Toshiba Corp 光学装置およびこの光学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3313601B2 (ja) * 1996-12-25 2002-08-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698578B2 (ja) * 1998-12-25 2005-09-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0330054A (ja) * 1999-05-17 2000-11-30 Kyocera Corp 光走査装置
US6223012B1 (en) * 1999-11-23 2001-04-24 Xerox Corporation Developer unit with a replenish port
JP2001296620A (ja) * 2000-04-17 2001-10-26 Konica Corp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76247A (ja) * 2001-09-04 2003-03-1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95635A (ja) * 2001-12-26 2003-07-09 Canon Inc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GB2386970A (en) * 2002-03-26 2003-10-01 Mcmurtry Ltd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ve ground maintenance equipment
JP3710429B2 (ja) 2002-03-28 2005-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171138B2 (en) 2007-01-30
US20050185976A1 (en) 2005-08-25
CN100428067C (zh) 2008-10-22
JP2005231311A (ja) 200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08C (zh) 彩色成象装置
US887399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03427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831660A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CN193267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670635A (zh) 粉体排出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411125B2 (en) Exposur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driving unit setting barycentric position
CN1837981A (zh) 调色剂输送装置,调色剂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095954B (zh) 图像读取装置
US901458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82190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7511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035568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including image reader
CN100428067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09007448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econdary transfer roller cleaning method of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323334C (zh) 成像装置
EP1045295A2 (en) Double-sided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1043647A (ja) 消色機能付画像形成装置
CN100338535C (zh) 成像装置
CN1467588A (zh) 成像设备
JP5017380B2 (ja) 転写装置
CN206606793U (zh) 原稿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506779A (zh) 用纸运送装置和用纸运送方法
US1039416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cleaning device for a transfer belt and a pre-cleaning brush
CN207133584U (zh) 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