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0243A - 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60243A
CN1660243A CN 200410077277 CN200410077277A CN1660243A CN 1660243 A CN1660243 A CN 1660243A CN 200410077277 CN200410077277 CN 200410077277 CN 200410077277 A CN200410077277 A CN 200410077277A CN 1660243 A CN1660243 A CN 1660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drop pill
treatment
extract
cervicit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7727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耀良
廖志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41007727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60243A/zh
Publication of CN1660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02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科宫颈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由下列组份重量配比药材的提取物配合采用适当的辅料制成:广东紫珠5511份、益母草616份、乌药702份,可以制成分散片、软胶囊、滴丸。本发明给出了制成分散片、软胶囊、滴丸所需的辅料种类及用量,以及制备成分散片、软胶囊、滴丸所需的工艺条件,并公开了本发明制剂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用途。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妇科宫颈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背景
宫颈炎:子宫颈炎是妇女易患的一种妇科疾病,大约半数以上的妇女患有宫颈炎。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慢性子宫颈炎,慢性子宫颈炎除增加病人痛苦,影响妇女健康外,还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应积极治疗。
广东紫珠:为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的干燥全草,别名万年青、珍珠风、臭常山、老鸦饭、金刀菜等,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具有止血、止痛的功效。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乌药:行气温肾散寒止痛的作用。
以广东紫珠、益母草、乌药配伍治疗妇科宫颈炎,是江西、广西等省的多年验方。中药成方制剂11册收载了抗宫炎片,是由以上三味药而制成的糖衣片。
糖衣片药物释放较慢,生产时使用蔗糖,对于忌糖患者不宜,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人类对于药类的适应性的变化,人们对于传统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及药效有了更高的要求。
胆囊炎,西医一般采用抗生素或手术治疗,中医认为胆囊炎为肝气郁结。湿热内蕴、气血瘀阻所致。中药治疗胆囊炎往往擅长调理肝气郁结,而具有清湿热、凉血祛瘀的方剂并不多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日的在于提供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抗宫炎复方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该新制剂的用途。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在基于传统中药的配方药材提取物中加适量辅料,本发明抗宫炎制剂的组份重量配比为:
广东紫珠5511份            益母草616份         乌药702份
上述组份的药材提取物配合采用适当种类的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制成的滴丸、软胶囊、分散片。
一、制备滴丸:
上述组份药材制成提取物:取广东紫珠,润透,切成小段或原片,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广东紫珠干浸膏;取益母草,切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益母草干浸膏;取乌药,切片,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乌药干浸膏,经上述三种干浸膏合并,粉碎至80目以上,或最佳粉碎至120目以上,即为药材提取物,
上述组分的药材提取物与滴丸基质制成滴丸:取滴丸基质加热融化,加入上述药材提取物细粉,混合均匀,滴入冷却剂中成型,除去冷却剂,制成滴丸,或再将滴丸包薄膜衣,制成包衣滴丸。
滴丸中的基质为分子量由3500~11000的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单硬脂酸,或硬脂酸钠,或甘油明胶,或泊洛沙姆,或硬脂酸,或单硬脂酸甘油脂,或虫腊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为聚乙二醇6000∶泊洛沙姆(25∶1)的混合物;
其滴丸制备中的冷凝剂为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茶油、菜油之一或两种以上,
滴制条件为:滴制时保持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的混合物于75~90℃,冷却柱有效柱长90厘米,冷却液8℃,滴速每份钟55滴,滴管口外径2.5mm,内径2.0mm。
制成包衣滴丸包衣液处方为:滴丸包衣液: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5份聚乙二醇400、5.5份乙酰单甘油酯、70%乙醇87份。
其滴丸基质用量为:150份~450份,优选用量为:280份。
二、制备软胶囊:上述组份药材制成提取物:取广东紫珠,润透,切成小段或原片,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广东紫珠干浸膏;取益母草,切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益母草干浸膏;取乌药,切片,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乌药干浸膏,经上述三种干浸膏合并,粉碎至80目以上,或最佳粉碎至120目以上,即为药材提取物,
上述组分的药材提取物与滴丸基质制成软胶囊:取部分分散介质预热至60~85℃;加入助悬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等,搅拌均匀,加入药材提取物,加入剩余的分散介质,研磨均质,即得软胶囊囊液;滴制或压制即得软胶囊。辅料用量为:分散介质(60~440g)、助悬剂(3~40g)、防腐剂(0.1~3g),软胶囊中分散介质为油性分散介质或水溶性分散介质;
①油相分散介质为:橄榄油或其他天然植物油,如大豆油或花生油,或者是甘油三酯油类,油酸山梨醇酯或油酸甘油酯∶丙二醇(90∶10),或椰子油C8/C10甘油单酯,或双酯或椰子油C8/C10丙二醇酯,或椰子油甘油三酯或纯化乙酰化的单甘油酯,或油酸甘油酯或亚油酸甘油酯,或聚乙二醇月桂酸甘油酯或纯化向日葵油单甘油酯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椰子油∶油酸甘油酯9∶1;
②水溶性介质为:分子量300~800的聚乙二醇,如:聚乙二醇400或聚乙二醇500或聚乙二醇600,或最佳使用聚乙二醇400。
软胶囊助悬剂为能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固体物质,如蜂蜡、单硬脂酸铝、乙基纤维素等;最佳使用蜂蜡∶乙基纤维素8∶2;
软胶囊的防腐剂为:甘油、丙二醇、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苄酯、对羟基苯甲酸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分散介质用量为60~440份、助悬剂3~40份、防腐剂0.1~3份,各辅料的优选用量为:其分散介质用量为160份、助悬剂20份、防腐剂0.5份
三、制备分散片:上述组份药材制成提取物:取广东紫珠,润透,切成小段或原片,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广东紫珠干浸膏;取益母草,切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益母草干浸膏;取乌药,切片,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乌药干浸膏,经上述三种干浸膏合并,粉碎至80目以上,或最佳粉碎至120目以上,即为药材提取物,
取药材提取物细粉,与填充剂、内加崩解剂、润滑剂混合均匀,以润湿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外加的崩解剂,压片,即得分散片,或压片后包衣即得包衣分散片。
分散片中的填充剂可选择一般市售片剂的填充辅料:如淀粉、预焦化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等,分散效果以选择预焦化淀粉配比乳糖为优,或最佳预焦化淀粉∶乳糖按70∶20重量比例。
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纤维素钠一种或几种,最佳为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2∶5)的混合物;其所述的其分散片中的粘合剂是:40%乙醇~95%乙醇溶液或淀粉浆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醇溶液;其分散片中的润滑剂是硬脂酸镁,
其填充剂用量为80~350份,崩解剂用量为8~48份、润滑剂用量为0.5~3份,各辅料的优选用量为,其填充剂用量为160份,崩解剂用量为20份、润滑剂用量为2份。
包衣处方可以为:
丙烯酸树脂IV                    10g
聚乙烯吡咯烷酮                  4~6g
95%乙醇溶液                    200ml
滑石粉                          4~6g
硬脂酸镁                      2g
钛白粉                        4~6g
聚乙二醇6000                 2g
色素                          1~2g
通过以上技术制备的抗宫炎复方新制剂,具有原剂型所没有的突出优点,详细说明如下:
滴丸:滴丸是现代中药新剂型,属固体分散体系,具有比表面积大,溶出快,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而且制造成本较低。滴丸剂型多为化学药物使用,中药滴丸的研制,需通过大量试验合理选择基质与制作流程。
软胶囊:软胶囊介绍也称软胶丸剂,它是将油类或对明胶物无溶解作用的非水溶性的液体或混悬液等封闭与胶囊壳中而成的一种制剂。软胶囊是继片剂,针剂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其外壳是用明胶压制而成,囊壳内包液状药液。其特点是比针剂起效慢,但又比片剂,胶囊,颗粒剂起效快。比口服液携带方便。由于本发明软胶囊液处方的优化,其内容物可在人体内一定程度自乳化,增加吸收面积,从而生物利用度高。减少了患者的服用量,使得患者使用该药时,依从性更高。但由于软胶囊剂制备工艺复杂,对制剂成型工艺有较高要求,需要筛选恰当的辅料种类、配比,才有可能制成质量稳定的成品软胶囊。
分散片:是一种固体化的液体给药剂型,在常温下3分钟内完全崩解,药物有效成分溶出迅速。可固体状态服用,也可液体状态服用,方便患者。中药分散片的研制,需要克服提取浸膏吸潮影响崩解的难点,本发明通过筛选辅料,从而达到成品质量稳定,崩解迅速的特点。
有关实验研究的情况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的效果之一:抗宫炎治疗湿热带下病疗效观察
于1999年9月-2002年1月,对抗宫炎新制剂治疗湿热带下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原则治疗湿热带下,滴丸组(服用抗宫炎滴丸)、分散片组(服用抗宫炎分散片)、软胶囊组(服用抗宫炎软胶囊)以及对照组(服用抗宫炎片)作对照观察。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妇科学》拟定。①带下量多,色黄稠,有臭气或色白呈豆腐渣样。②阴道、外阴部灼热或作痒或疼痛。③胸胁乳房胀闷,小腹疼痛,口苦口干。对不符合上述标准者,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经检查证实由妇科肿瘤或经性病引起者、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疾息或精神病患者及治疗不合作者均为排除病例。
1.2病情评分标准:①带下量按I、II、III级分别记0、1、2分。②外阴届痒、阴部灼热按无、轻、中、重分别记0、1、2、3分。③胸胁、乳房胀闷记2分。④小便涩、短、赤、痛记2分。⑤小腹疼痛记2分。⑥阴道清洁度按I、II、III度分别记0、1、2分。⑦阴道、外阴充血、触痛记2分。以上累积分15分以上为重度,9-14分为中度,8分以下为轻度。
1.3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者,按就诊时顺序随机分为四组,患者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积分情况见表1。
表1:患者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积分比较表
  组别   总例数   年龄(岁)  病程(天)  治疗前积分
  滴丸组分散片组软胶囊组对照组     44434644   30.45±10.3031.31±9.8129.81±11.1232.12±10.56  50.6±10.3149.8±9.4752.3±9.8151.7±11.21  13.89±3.5613.54±3.7812.98±3.1214.03±3.46
各组与对照组资料经统计学检验,患者在年龄、病程、症状积分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滴丸组:口服抗宫炎滴丸,一次20~30粒,一日3次,连用7天。
分散片组:口服抗宫炎分散片,一次3片,一日3次,连用7天。
软胶囊组:口服抗宫炎软胶囊,一次3粒,一日3次,连用7天。
2.2对照组:口服抗宫炎片,一次3片,一日3次,连用7天。
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服用生药量相同。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痊愈:自觉症状及阴道、外阴体征完全消失,白带检查病原体转阴性、阴道清洁度I,积分为0分。显效:自觉症状消失,妇检体征有明显改善,白带检查病原体转阴性,阴道清洁度I-D,积分较治疗前减少2/3以上。有效:自觉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有减轻,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降低1/3以上。无效:治疗后无改善。
3.2各组疗效分析
见表2。
                      表2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总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显效率(%)
  滴丸组分散片组软胶囊组对照组   44434644     30282920     77812     4557     3345     84.0981.4080.4372.72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Ridit分析:显效率P<0.05,有显著性差异。但总有效率经检验P>0.05,差异没有显著性,治疗组在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疗效相当。
中医学认为带下病多由肝郁化热,脾虚聚湿湿热下注;或因外阴不洁,久坐湿地,病虫乘虚侵袭;或阴虚血燥,形血内阻,久而化热,癌热阻滞;或因年老体弱,复感湿热之邪,损伤胞脉而致。病因主要与湿邪有关,故有“诸带不离乎湿”的说法。湿热者,多伴有带下量多、色黄稠等。故治疗要以祛湿清热为主。抗宫炎功能清湿热,止带下。正合湿热带下病之病机。通过临床验证及统计学分析,抗宫炎对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病有较好疗效,治疗组在显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当。
本发明的效果之二:
抗宫炎提取物(KGY)治疗胆囊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抗宫炎提取物的抗菌作用、对动物胆汁排泄及胆囊感染模型动物白细胞数的影响。
方法:豚鼠含药血清体外杀菌实验,小鼠胆囊称重及胆囊感染模型豚鼠胆汁细菌计数、白细胞计数。
结果:各血清组均呈现一定程度的杀菌作用,抗宫炎提取物KGY(原药材量18g/(kg·d),灌胃)与庆大霉素联合给药组血清混合大肠杆菌18h后平板上无细菌生长。KGY、KGY与庆大霉素联合给药组均可在豚鼠感染后12h提高白细胞计数。SGA可减少胆囊感染豚鼠胆汁需氧菌数(18g/(kg·d),灌胃)(P<0.05),可减轻小鼠胆囊重(4.5g/(kg·d),灌胃)。
结论:抗宫炎提取物有抗菌、排胆、升高白细胞作用。
试验方法:抗宫炎复方是由广东紫珠、益母草、乌药组成的中药复方,临床用于治疗妇女宫颈炎,偶有用于治疗咽炎、前列腺炎的报道,为证实抗宫炎提取物用于治疗胆囊炎有效,故设计本实验。对胆汁排泄以及胆囊感染病理模型豚鼠白细胞计数、胆汁细菌数等影响作以研究。
1实验材料
1.1药品及试剂
抗宫炎提取物(KGY),1g提取物干膏含原药材27.31g,广东罗浮山药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提供;菌株,大肠杆菌(O111B4)。
1.2动物
英国短毛种一级豚鼠51只,体重280~320g。
昆明种一级小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22~25g。
1.3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普惠上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2方法与结果
2.1含药豚鼠血清的抗菌作用
2.1.1含药血清制备  280~320g雄性豚鼠15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药3d,2次/d,间隔4h给药,于末次给药2h后,活体心脏采血2.5mL/只,静置1h后,无菌分离血清,将同组豚鼠血清吸出混合,置低温冰箱,备用。2.1.2杀菌实验  将含药血清解冻,分别取0.5mL加入已计数并稀释到1×107CFU/mL的0.5mL典型大肠杆菌(O111B4)菌液中,同时设无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放入37℃恒温水浴箱中。分别于0、2、18h,取0.3mL加入2.7mL生理盐水,依次稀释为10-1、10-2、10-3、10-4、10-5。将各稀释度分别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上,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板,孵育24h。选取30~300菌落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按照微生物菌检要求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表1:含药血清对大肠杆菌的杀菌作用
组别 给药途径 剂量(g/kg) 0小时 2小时 18小时
生理盐水组 灌胃 1.14×107 2.10×105 9.40×103
KGY高剂量组 灌胃 18 1.12×107 1.74×106 3.40×103
庆大组 注射 6万单位 2.12×107 1.00×105 1.28×104
KGY高剂量+庆大组 灌胃、注射 18、6万单位 1.88×107 2.00×104 4.20×104
空白对照组 2.32×107 4.68×106 9.40×105
2.2 KGY对胆囊感染豚鼠白细胞计数、胆汁细菌数的影响
2.2.1胆囊感染模型复制体重300~320g豚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术前禁食12h,其间分别给药2次。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术前将20%的豚鼠新鲜粪便混悬液过滤备用。手术暴露豚鼠胆囊,由胆囊底部抽取胆汁,注入粪便悬液0.1mL/只,结扎针眼,缝合。术后给药1次,以后每天给药2次,共4d。
2.2.2 KGY对胆囊感染豚鼠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术后12h,豚鼠眼球眶后静脉丛采血,白细胞计数。结果见表2。
表2  对胆囊感染模型豚鼠血液中白细胞数的影响
                                                (x±s,n=6)
组别 给药途径 剂量(g/kg)  WBC(×103/μL)
生理盐水组  7.03±1.53
模型组 灌胃  4.50±2.20
KGYG高剂量组 灌胃 18  8.80±2.40
KGY高剂量+庆大组 灌胃、注射 18、6万单位  8.56±1.52
庆大组 注射 6万单位  9.64±2.64
与模型组对照,P<0.05。
2.2.3抗宫炎提取物对胆囊感染豚鼠胆汁细菌数的影响
术后第4日,处死动物,抽取胆汁,将胆汁分别依次稀释为10-3、10-4、10-5、10-6。各稀释液分别取0.1mL,滴在营养琼脂平板上,每个稀释度作3个平板,孵育24h,对生长菌落在30~300个的平板进行需氧菌计数。
结果见表3。
对胆囊感染模型豚鼠胆汁需氧菌数(CFU)的影响
组别 n 给药途径 给药剂量(g/kg) CFU(×106/ML)
正常对照组 6 0.0008±0.0007
模型对照 5 灌胃 36.24±24.21
KGY高剂量组 5 灌胃 18 6.58±5.34
KGY高剂量+庆大组 5 灌胃、注射 18、6万单位 14.34±12.42
庆大组 6 注射 6万单位 14.22±16.32
2.3 SGA对小鼠胆囊胆汁排泄作用的影响[2]
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药3d,2次/d。第3日于末次给药后2h处死动物,摘出胆囊,称重。结果见表4。
 组别 n 给药途径 给药剂量(g/kg)  胆囊重量(mg)
 生理盐水 10 灌胃  14.60±5.42
 KGY低剂量组 9 灌胃 4.5  9.12±4.84
 KGY中剂量组 9 灌胃 10  9.44±4.32
 KGY高剂量组 9 灌胃 18  8.82±5.16
与生理盐水组对照,P<0.05。
抗宫炎组方突出了中医治疗急腹症“八法”中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开郁的治法,以祛邪为主,可用于胆囊炎急性期。白细胞在感染急性期表现出较强的吞噬功能。严重创伤、感染等因素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导致白细胞数下降,且细菌毒素也可使白细胞受到破坏,使其计数减少。实验表明,无论单用还是联合庆大霉素用药,均能对抗胆囊感染初期豚鼠白细胞数下降,且有提高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前期实验已证明)的作用,有利于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体外含药血清杀菌结果显示,各组含药血清对大肠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原因与血清本身所含补体、酶等有关。
但抗宫炎提取物与庆大霉素联合用药组含药血清杀菌作用明显强于单用本制剂或庆大霉素含药血清组,说明本制剂与抗生素联用在血清中杀菌有协同增效作用。本制剂对胆囊感染模型豚鼠胆汁细菌的作用结果表明,只有KGY组有抑制胆汁中需氧菌的作用。而庆大霉素组抑菌作用不明显,可能与庆大霉素在肝内分布及在胆汁中浓度低于血浓度,且由于胆囊感染引起的梗阻及胆道功能紊乱,使胆道压力增高,阻止药物向胆汁中排泄,以及坏死组织酸度增高,不利于庆大霉素发挥作用有关。另外,有些细菌在体外对某些抗菌药物敏感而在胆汁中却高度耐药。
观察药物抗菌效果应从多方面入手,机体不同组织及不同病理状态下,药物所表现的抗菌功效强弱不同。肝郁气滞包含了肝胆排泌功能障碍,胆道、肠道平滑肌收缩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本制剂能加速小鼠胆囊胆汁的排泄,该作用可能是其舒肝解郁、理气止痛功效的药理基础。另外,排胆作用也有益于胆汁细菌及毒素的排泄,降低菌血症、毒血症的发生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抗宫炎药材提取物的制备
广东紫珠5511份      益母草616份         乌药702份
取广东紫珠,润透,切成小段或原片,加水6倍量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广东紫珠干浸膏;取益母草,切碎,加水6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益母草干浸膏;取乌药,切片,加水6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乌药干浸膏,经上述三种干浸膏合并,粉碎至80目以上,或最佳粉碎至120目以上,即为制备滴丸、软胶囊、分散片的药材提取物。
实施例2:抗宫炎药材提取物的制备
广东紫珠5511份      益母草61 6份        乌药702份
取广东紫珠,润透,切成小段或原片,加水12倍量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广东紫珠干浸膏;取益母草,切碎,加水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益母草干浸膏;取乌药,切片,加水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乌药干浸膏,经上述三种干浸膏合并,粉碎至80目以上,或最佳粉碎至120目以上,即为制备滴丸、软胶囊、分散片的药材提取物。
实施例3:抗宫炎药材提取物的制备
广东紫珠5511份      益母草616份         乌药702份
取广东紫珠,润透,切成小段或原片,加水18倍量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广东紫珠干浸膏;取益母草,切碎,加水16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益母草干浸膏;取乌药,切片,加水16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乌药干浸膏,经上述三种干浸膏合并,粉碎至80目以上,或最佳粉碎至120目以上,即为制备滴丸、软胶囊、分散片的药材提取物。
实施例4:抗宫炎滴丸的制备:
组份重量配比:
           抗宫炎干膏粉                          250g
           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9∶1)      150g
制备滴丸的步骤:取通过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步骤得到的药材提取物干膏粉250g,加5ml~65ml水调制称之稠膏,取450g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9∶1)水浴60~75℃加热融化,加入上述的药材提取物的稠膏,混合均匀,趁热滴入二甲级硅油冷却液中,滴制成滴丸,丸重控制为0.043,除去冷却液,即得商品滴丸15000粒。
滴丸中的基质为分子量由3500~11000的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单硬脂酸,或硬脂酸钠,或甘油明胶,或泊洛沙姆,或硬脂酸,或单硬脂酸甘油脂,或虫腊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聚乙二醇6000与泊洛沙姆重量比为20∶1的混合物;其滴丸中的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或茶油,或菜油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为重量组分配比甲基硅油∶液体石蜡(5∶3);
滴制条件可为:保持药物稠膏与基质混合物于65~90℃,冷却柱有效柱长90厘米,冷却液5℃,滴速每份钟55~65滴,滴管口外径2.5mm,内径2.0mm。实施例5:抗宫炎滴丸的制备:
组份重量配比:
           抗宫炎干膏粉    250g
           聚乙二醇6000∶泊洛沙姆(25∶1)     280g
制备滴丸:取通过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步骤得到的药材提取物干膏粉260g,取130g聚乙二醇4000∶泊洛沙姆6000(9.5∶0.5)的混合基质水浴60~75℃加热融化,加入上述的药材提取物的稠膏,混合均匀,趁热滴入二甲级硅油冷却液中,丸重控制为0.04,除去冷却液,即得滴丸10000粒。其滴丸中的基质和其滴丸制备中的冷凝剂同实施例4。
滴丸可再经包衣制成包衣滴丸,滴丸包衣液:5.0~6.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5份聚乙二醇400、5.5份乙酰单甘油酯、70%乙醇85~87.5份、色素0.5~2份。
实施例6:抗宫炎滴丸的制备:
组份重量配比:
             抗宫炎干膏粉    250g
             聚乙二醇4000∶泊洛沙姆(9.5∶0.5)   450g
制备滴丸:取通过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步骤得到的药材提取物干膏粉250g,取340g聚乙二醇4000∶泊洛沙姆6000(9.5∶0.5)的混合基质水浴60~75℃加热融化,加入上述的药材提取物的稠膏,混合均匀,趁热滴入二甲级硅油冷却液中,滴制成滴丸,丸重控制为0.044,除去冷却液,即得商品滴丸10000粒。其滴丸中的基质和其滴丸制备中的冷凝剂同实施例4。
实施例7:抗宫炎软胶囊的制备
       广东紫珠5511份     益母草616份     乌药702份
       (约制得干膏粉250g)
              助悬剂      蜂蜡            3g;
              分散介质    橄榄油          60g
              防腐剂      丙二醇          0.1g
              表面活性剂  大豆卵磷脂      30g
制备软胶囊:取药材通过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步骤得到的药材提取物干浸膏,粉碎至100目。取上述份额的蜂蜡溶于预热至60℃分散介质橄榄油20g中备用;取上述份额的大豆卵磷脂、丙二醇加入上述份额余下的10g橄榄油中,搅拌均匀,并与上述分散介质充分混合至37℃,加入上述药材提取物细粉,搅拌均匀,研磨均质,制成1000粒软胶囊。
软胶囊中分散介质为油性分散介质或水溶性分散介质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①所述油性分散介质包括:天然植物油(如:大豆油、花生油)或者是长链和中链的不同饱和度的甘油三酯油类,如:油酸山梨醇酯、油酸甘油酯∶丙二醇(90∶10)、椰子油C8/C10甘油单酯或双酯、椰子油C8/C10丙二醇酯、椰子油甘油三酯、纯化乙酰化的单甘油酯、油酸甘油酯、亚油酸甘油酯、聚乙二醇月桂酸甘油酯、纯化向日葵油单甘油酯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最佳使用花生油与椰子油1∶1的混合物;
②、所述的水性分散介质包括: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500、聚乙二醇600、异丙醇、甘油、丙二醇及水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软胶囊中的表面活性剂是:非离子乳化剂,如液态卵磷脂,或聚氧乙烯蓖麻油,或椰子油C8/C10聚乙二醇甘油酯,或杏仁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或聚氧乙烯甘油三油酸酯,或吐温-80,或聚乙二醇-8-甘油辛酸/癸酸酯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重量组分配比液态卵磷脂∶杏仁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9∶1。
软胶囊中的助悬剂为增加分散媒粘度的固体物质如蜂蜡、单硬脂酸铝、乙基纤维素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重量组分配比蜂蜡∶乙基纤维素6.5∶3.5,
软胶囊中的所述防腐剂包括:甘油、丙二醇、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苄酯、对羟基苯甲酸苯酯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实施例8:抗宫炎软胶囊的制备
  广东紫珠5511份    益母草616份         乌药702份
(约制得干膏粉250g)
助悬剂      蜂蜡∶乙基纤维素6.5∶3.5               40g;
分散介质    花生油与椰子油1∶1的混合物            440g
防腐剂      甘油                                    3g;
表面活性剂  液态卵磷脂∶杏仁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9∶1  5g;
制备软胶囊:取药材通过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步骤得到的药材提取物干膏粉,与上述份额的蜂蜡∶乙基纤维素6.5∶3.5溶于预热至60℃分散介质花生油与椰子油1∶1的混合物30g中备用;取上述份额的液态卵磷脂∶杏仁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9∶1和甘油加入上述份额余下的20g花生油与椰子油1∶1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并与上述分散介质充分混合至37℃,加入上述药材提取物细粉,搅拌均匀,研磨均质,制成软胶囊1000粒。
制成软胶囊的分散介质、助悬剂与防腐剂、表面活性剂可选实施例7中所列举的替代物。
囊壳由明胶或聚乙二醇20%~65%、甘油10%~35%、水25%~57%及其它附加剂0.1%~0.5%,其他附加剂为:遮光剂、抗氧化剂、抗交联剂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遮光剂:可以是二氧化钛,或氧化铁,或,最佳为姜黄素。
    抗氧化剂:可以是焦亚硫酸钠。
    抗交联剂:可以是倍达环糊精。
实施例9:抗宫炎软胶囊的制备
    广东紫珠5511份      益母草616份     乌药702份
            (约制得干膏粉250g)
            助悬剂      蜂蜡                 20g;
            分散介质    聚乙二醇400         160g;
            防腐剂      丙二醇                2g;
            表面活性剂  大豆卵磷脂           18g;
制备软胶囊:取药材通过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步骤得到的药材提取物干浸膏粉,粉碎至160目或更细,备用。取上述份额的蜂蜡溶于预热至60℃的15g分散介质聚乙二醇400中备用;取上述份额的大豆卵磷脂、丙二醇加入上述份额余下的5g聚乙二醇400中,搅拌均匀,并与上述分散介质充分混合至37℃,加入上述药材提取物细粉,搅拌均匀,研磨均质,制成1000粒软胶囊。
制成软胶囊的分散介质、助悬剂与防腐剂、表面活性剂可选实施例7中所列举的替代物。
实施例10:抗宫炎分散片的制备
组份重量配比:
      广东紫珠5511份    益母草616份    乌药702份
              (约制得干膏粉250g)
      填充剂:       预胶化淀粉65g和乳糖15g组成;
      崩解剂                             8g;
      润滑剂为硬脂酸镁                 0.5g;
取通过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步骤得到的药材提取物干浸粉250g、预胶化淀粉40g、乳糖20g、及崩解剂12g混合均匀,以粘合剂含量95%乙醇的乙醇溶液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崩解剂12g和润滑剂硬脂算镁1g和木糖醇0.5g压片,即得分散片1000片。
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的一种或几种,或最佳为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5∶4.5)的混合物;
分散片中的粘合剂是:40%乙醇~95%乙醇溶液或淀粉浆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或最佳为3.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70%乙醇溶液;
分散片中填充剂为:淀粉,或乳糖或微晶纤维素,或预焦化淀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最佳为淀粉∶预焦化淀粉(3∶2);
分散片中的润滑剂是硬脂酸镁,或微粉硅胶,或滑石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上述分散片中的矫味剂木糖醇还可以是阿巴丝甜或甘露醇或其他药用矫味剂。
实施例11:抗宫炎分散片的制备
组份重量配比:
广东紫珠5511份    益母草616份    乌药702份
                  (约制得干膏粉250g)
          填充剂:预胶化淀粉140g和乳糖40g;
          崩解剂             48g;
          润滑剂:            3g;
          矫味剂为木糖醇      3g;
分散片的制备:取通过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步骤得到的药材提取物干浸粉250g、加入填充剂预胶化淀粉400g和乳糖640g及部分内加的崩解剂80g混合均匀,以润湿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矫味剂和其余的外加崩解剂40g和润滑剂淀粉∶预焦化淀粉(3∶2)8g,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分散片;或再经包衣制成包衣分散片;
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的一种或几种,或最佳为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5∶4.5)的混合物;
分散片中的粘合剂是:40%乙醇~95%醇溶液或淀粉浆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或最佳为3.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70%乙醇溶液;
分散片中填充剂为:淀粉,或乳糖或微晶纤维素,或预焦化淀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最佳为淀粉∶预焦化淀粉(3∶2);
分散片中的润滑剂是硬脂酸镁,或微粉硅胶,或滑石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上述分散片中的矫味剂木糖醇还可以是阿巴丝甜或甘露醇或其他药用矫味剂。
实施例12:抗宫炎分散片的制备
广东紫珠5511份    益母草616份    乌药702份
                  (约制得干膏粉250g)
        填充剂:预胶化淀粉200g和乳糖150g;
        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2∶5)的混合物20g;
        润滑剂:硬脂酸镁      2g;
        矫味剂:木糖醇        2g;
分散片的制备:取通过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步骤得到的药材提取物干浸粉250g、加入填充剂预胶化淀粉200g和乳糖120g及部分内加的崩解剂35g混合均匀,以润湿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矫味剂和其余的外加崩解剂25g和润滑剂硬脂酸镁4g,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分散片;或再经包衣制成包衣分散片。
包衣处方可以为:
丙烯酸树脂IV                  10g
聚乙烯吡咯烷酮                4~6g
95%乙醇溶液                  200ml
滑石粉                        4~6g
硬脂酸镁                      2g
钛白粉                        4~6g
聚乙二醇6000                  2g
    色素                        1~2g
其中薄膜包衣液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①丙烯酸树脂为薄膜衣成膜材料
   ②乙醇为溶媒
   ③滑石粉为隐蔽剂
实施例13:一种治疗胆囊炎的组合物,
所用药材:广东紫珠5511份、益母草616份、乌药702份
所用辅料:淀粉
经提取制成分散片1000片,用于治疗胆囊炎,每次服用4片,每天三次。

Claims (17)

1、一种治疗女性宫颈炎的组合物,所用药材为:
广东紫珠5511份    益母草616份    乌药702份
上述组份的药材提取物配合采用适当种类的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制成的滴丸、软胶囊、分散片。
2、一种治疗女性宫颈炎的滴丸,其特征在于,
(1)所用药材为:广东紫珠5511份    益母草616份    乌药702份
(2)上述组份药材制成提取物:取广东紫珠,润透,切成小段或原片,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广东紫珠干浸膏;取益母草,切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益母草干浸膏;取乌药,切片,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乌药干浸膏,上述三种干浸膏粉碎至80目以上,即为制备滴丸的药材提取物,
(3)上述组分的药材提取物与滴丸基质制成滴丸:取滴丸基质加热融化,加入上述药材提取物细粉,混合均匀,滴入冷却剂中成型,除去冷却剂,制成滴丸,或再将滴丸包薄膜衣,制成包衣滴丸。
3、一种治疗女性宫颈炎的软胶囊,其特征在于:
(1)所用药材为:广东紫珠5511份    益母草616份    乌药702份
(2)上述组份药材制成提取物:取广东紫珠,润透,切成小段或原片,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广东紫珠干浸膏;取益母草,切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益母草干浸膏;取乌药,切片,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乌药干浸膏,上述三种干浸膏粉碎至80目以上,即为药材提取物,
(3)上述组分的药材提取物与分散介质制成软胶囊:取部分分散介质预热至60~85℃;加入助悬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等,搅拌均匀,加入药材提取物,加入剩余的分散介质,研磨均质,即得软胶囊囊液;滴制或压制即得软胶囊。
4、一种治疗女性宫颈炎的分散片,其特征在于,
(1)所用药材为:广东紫珠5511份    益母草616份     乌药702份
(2)上述组份药材制成提取物:取广东紫珠,润透,切成小段或原片,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广东紫珠干浸膏;取益母草,切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益母草干浸膏;取乌药,切片,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即得乌药干浸膏,上述三种干浸膏粉碎至80目以上,即为药材提取物,
(3)取药材提取物细粉,与填充剂、崩解剂混合均匀,以润湿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崩解剂、润滑剂,压片,即得分散片,或压片后包衣即得包衣分散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女性宫颈炎的滴丸,其特征在于:滴丸中的基质为分子量由3500~11000的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单硬脂酸,或硬脂酸钠,或甘油明胶,或泊洛沙姆,或硬脂酸,或单硬脂酸甘油脂,或虫腊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为聚乙二醇6000∶泊洛沙姆(25∶1)的混合物;其滴丸制备中的冷凝剂为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茶油、菜油之一或两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女性宫颈炎的滴丸,其特征在于:所制成包衣滴丸包衣液处方为:滴丸包衣液:5.0~6.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5份聚乙二醇400、5.5份乙酰单甘油酯、70%乙醇85~87.5份、色素0.5~2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女性宫颈炎的滴丸,其滴丸基质用量为:150份~450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女性宫颈炎的滴丸,其滴丸基质的优选用量为:280份。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女性宫颈炎的软胶囊:其特征在于:软胶囊中分散介质为油性分散介质或水溶性分散介质,
①油相分散介质为:橄榄油或其他天然植物油,如大豆油或花生油,或者是甘油三酯油类,或油酸山梨醇酯,或油酸甘油酯∶丙二醇(90∶10),或椰子油C8/C10甘油单酯,或双酯或椰子油C8/C10丙二醇酯,或椰子油甘油三酯或纯化乙酰化的单甘油酯,或油酸甘油酯或亚油酸甘油酯,或聚乙二醇月桂酸甘油酯或纯化向日葵油单甘油酯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椰子油∶油酸甘油酯9∶1;
②水溶性介质为:分子量300~800的聚乙二醇,如:聚乙二醇400或聚乙二醇500或聚乙二醇600,或最佳使用聚乙二醇400。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女性宫颈炎的软胶囊:其特征在于:①其所述助悬剂为能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固体物质,如蜂蜡、单硬脂酸铝、乙基纤维素等;或组份重量配比最佳使用蜂蜡∶乙基纤维素8∶2;②其所述的制成软胶囊的防腐剂为:甘油、丙二醇、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苄酯、对羟基苯甲酸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女性宫颈炎的软胶囊:其分散介质用量为60~440份、助悬剂3~40份、防腐剂0.1~3份,还可以加入5~30份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优选为大豆卵磷脂。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女性宫颈炎的软胶囊:各辅料的优选用量为:其分散介质用量为160份、助悬剂20份、防腐剂0.5份。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女性宫颈炎的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其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纤维素钠一种或几种,最佳为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2∶5)的混合物;
分散片中的粘合剂是:40%乙醇~95%乙醇溶液或淀粉浆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或最佳为4.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60%的乙醇溶液,
分散片中的润滑剂是硬脂酸镁,或微粉硅胶,或滑石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填充剂为:淀粉、预焦化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等,以选择预焦化淀粉配比乳糖为优,或最佳预焦化淀粉∶乳糖按70∶20重量比例。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女性宫颈炎的分散片,其填充剂用量为80~350份,崩解剂用量为8~48份、润滑剂用量为0.5~3份。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女性宫颈炎的分散片,各辅料的优选用量为,其填充剂用量为160份,崩解剂用量为20份、润滑剂用量为2份。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女性宫颈炎的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包衣液
处方为:丙烯酸树脂IV                10g
        聚乙烯吡咯烷酮              4~6g
        95%乙醇溶液                200ml
        滑石粉                      4~6g
        硬脂酸镁                    2g
        钛白粉                      4~6g
        聚乙二醇6000                2g
        色素                        1~2g
17、一种治疗胆囊炎的组合物,所用药材为:广东紫珠5511份、益母草616份、乌药702份,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用于治疗胆囊炎的药物的应用。
CN 200410077277 2004-12-04 2004-12-04 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Pending CN16602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77277 CN1660243A (zh) 2004-12-04 2004-12-04 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77277 CN1660243A (zh) 2004-12-04 2004-12-04 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0243A true CN1660243A (zh) 2005-08-31

Family

ID=35009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77277 Pending CN1660243A (zh) 2004-12-04 2004-12-04 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6024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5112B (zh) * 2006-03-29 2010-11-10 杨文龙 一种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1097008A (zh) * 2018-10-27 2020-05-05 湖南医药学院 一种含紫珠提取物治疗咽喉炎的药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5112B (zh) * 2006-03-29 2010-11-10 杨文龙 一种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1097008A (zh) * 2018-10-27 2020-05-05 湖南医药学院 一种含紫珠提取物治疗咽喉炎的药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86267A (zh) 一种温经养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12134C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和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CN1255138C (zh) 一种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作用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745797A (zh) 一种治疗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的药物
CN100443074C (zh) 一种清热通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583088A (zh)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阴道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895535A (zh) 用于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723964A (zh) 一种治疗咳喘、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
CN1444977A (zh) 含如意金黄散有效部位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57428A (zh) 治疗妇科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06435A (zh) 一种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660243A (zh) 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1057892A (zh) 一种治疗阴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895433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036722A (zh) 一种缓解疲劳、改善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保健食品及制备
CN1608648A (zh) 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698716A (zh) 一种止痛祛瘀的妇科中药制剂
CN1268377C (zh) 一种提高生物利用度及药效治疗妇科疾病的制剂和制备方法
CN1323668C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
CN1299734C (zh) 一种治疗大肠湿热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14221A (zh) 一种治疗尿路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14110A (zh)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
CN1923270A (zh)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90228C (zh) 安宫止血药物
CN1679692A (zh) 一种治疗淋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