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57389A - 电梯用卷扬机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及手动旋转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用卷扬机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及手动旋转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57389A
CN1657389A CN 200510008518 CN200510008518A CN1657389A CN 1657389 A CN1657389 A CN 1657389A CN 200510008518 CN200510008518 CN 200510008518 CN 200510008518 A CN200510008518 A CN 200510008518A CN 1657389 A CN1657389 A CN 1657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lcrum
rotating
elevator
stuck
dr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085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津曲宏
吴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sk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sk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sk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ask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57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73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手动旋转驱动装置,与现有装置相比,极其小型,坚固、廉价、操作简便、不需要用来收纳其组成部分的较大空间。手动旋转驱动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菱形臂,利用4根臂(11~14)形成菱形,并且轴支承彼此的支点(21~24)并使它们可以旋转;基座(16),轴支承第1支点(24)并使其可以旋转;销(36),设在与第1支点(24)相对的第2支点(21)上,并固定在电梯卷扬机(30)的旋转部(31)的销孔(32)中,能够进行装卸;丝杠(18),连接在第3支点(22)和第4支点(23)之间;以及操纵杆(15),设在丝杠(18)的端部,使丝杠(18)旋转,通过使操纵杆(15)旋转,使设在第2支点(21)上的旋转部卡合部件(36)上下移动。

Description

电梯用卷扬机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及手动旋转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用卷扬机(卷上機)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及手动旋转驱动方法,特别涉及到曳引绳式电梯装置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电梯装置具有配置在升降井道内或升降井道上机房中的卷扬机。
背景技术
作为第一种现有技术,其中,因停电等原因电梯不能运行的紧急情况下,使用备用电源,使电梯进行紧急运行。但是,在停电原因是由于地震等致使电梯周围的配电系统切断的情况下,也无法通过备用电源供电。这样,使用备用电源来运行同样缺乏可靠性。
作为第二种现有技术,其中,因停电等原因不能进行电梯运行的紧急情况下,通过手动使电梯卷扬机旋转(例如,参照特许文献1和2)。
特许文献1记载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从升降井道外面容易进行升降井道内的卷扬机的手动操作,在卷扬机的旋转轴上固定小齿轮,设置接近且离开该小齿轮并且使小齿轮旋转的齿条,从升降井道外面的操作部通过释放用线缆远程操作制动装置,齿条也从相同的操作部通过啮合用线缆和手动驱动用线缆进行远程操作。
另外,特许文献2记载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与特许文献1记载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一样,在修复紧急停止的电梯时,修理工不必进入狭窄而危险的升降井道内,在电梯门厅中轻松而安全地旋转操作旋转手柄来移动轿厢,在卷扬机的旋转轴上设置与其一体旋转的从动离合器板,相对该从动离合器板设置驱动离合器板,在停电时,使驱动离合器接触从动离合器板,在驱动离合器上利用链轮和链条,作业者在远距离的电梯门厅中旋转操作旋转手柄,使卷扬机的旋转轴旋转,从而使轿厢上下移动。
特许文献1特开2001-122547号公报
特许文献2特开平2-270792号公报
但是,特许文献1和2记载的装置难以适用于无机房电梯,并且构成为啮合用线缆及手动驱动用线缆和链条等大型装置,具有需要收纳这些组成部分的较大空间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其小型、坚固、廉价、操作简便、不需要用来收纳其组成部分的较大空间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之一的电梯用卷扬机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其中,由以下部分构成:菱形臂,利用4根臂形成菱形,并且轴支承彼此的支点并使它们可以旋转;基座,轴支承该菱形臂的第1支点并使其可以旋转;旋转部卡合部件,设在与所述第1支点相对的第2支点上,并且固定在电梯卷扬机的旋转部上能够装卸;丝杠,连接其他剩余的第3支点和第4支点;以及操纵杆,设在该丝杠的端部,使该丝杠旋转,通过使该操纵杆旋转,改变所述第3支点和第4支点之间的距离,由此使设在所述第2支点上的旋转部卡合部件上下移动。
本发明之二的电梯用卷扬机,其中,在电梯用卷扬机的旋转部的侧面圆周方向,以相等间隔设置多个与本发明之一所述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部卡合部件卡合的被卡合部分。
本发明之三的电梯用卷扬机的手动旋转驱动方法,其中,使用由菱形臂构成的千斤顶式手动旋转驱动装置,该菱形臂利用4根臂形成菱形,并且轴支承彼此的支点并使它们可以旋转,使设在与该菱形臂的第1支点相对的第2支点上的旋转部卡合部件卡合在位于电梯卷扬机的旋转部分下方附近的第1被卡合部分上,使操纵杆旋转,从而使设在所述第2支点上的旋转部卡合部件上升到上方附近;然后从所述第1被卡合部分卸下所述手动旋转驱动装置,使所述旋转部卡合部件卡合在第2被卡合部分上,该第2被卡合部分位于相对通过旋转轴的垂线与所述第1被卡合部分对称的位置附近;使所述操纵杆反转,从而使所述旋转部卡合部件从上方附近下降,以后通过反复进行该操作,使电梯卷扬机在一定方向连续旋转。
本发明之四的电梯用卷扬机的手动旋转驱动方法,其中,使用由菱形臂构成的千斤顶式手动旋转驱动装置,该菱形臂利用4根臂形成菱形,并且轴支承彼此的支点并使它们可以旋转,使设在与该菱形臂的第1支点相对的第2支点上的旋转部卡合部件卡合在位于电梯卷扬机的旋转部分上方附近的第1被卡合部分上,使操纵杆旋转,从而使设在所述第2支点上的旋转部卡合部件下降到下方附近,然后从所述第1被卡合部分卸下所述手动旋转驱动装置,使所述旋转部卡合部件卡合在第2被卡合部分上,该第2被卡合部分位于相对通过旋转轴的垂线与所述第1被卡合部分对称的位置附近,使所述操纵杆反转,从而使所述旋转部卡合部件从下方附近上升,以后通过反复进行该操作,使电梯卷扬机在一定方向连续旋转。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的优点和特点是:
根据本发明之一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使用菱形臂,该菱形臂利用4根臂形成菱形,并且轴支承彼此的支点并使它们可以旋转,与现有装置相比,具有显著小型化、坚固、廉价、操作简便等优点,节省了收纳其组成部分所需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之二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在电梯用卷扬机的旋转部的圆周方向,以相等间隔设置多个与手动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部卡合部件卡合的被卡合部分,从而发挥本发明之一所述手动旋转驱动装置的小型化、坚固、廉价、操作简便等优点,节省了收纳其组成部分所需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之三和四,可以把本发明之一所述的很方便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有效地应用于电梯卷扬机。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电梯卷扬机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电梯用卷扬机中的本发明涉及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说明使用本发明涉及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使电梯用卷扬机旋转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从图中右侧观看图4所示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侧面立体图。
图6是从图中左侧观看图4所示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侧面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4所示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第2支点21略微上升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第2支点21进一步上升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从图中左侧观看图8所示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侧面立体图。
图10是说明使用本发明涉及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使电梯用卷扬机旋转的一系列操作的概略正视图。
符号说明
10本发明涉及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1~14臂;15操纵杆;16基座;17支承部;18长丝杠;21~24支点;30卷扬机;31旋转部;31a外侧面;31b圆盘(disk);32被卡合部分(销孔);33圆盘(disk);34同步电机;34a线圈;34b永久磁铁;34c铁心;35轴承;36旋转部卡合部件(销);360支承轴;36a、38螺栓;37框架;40升降井道;41固定绳头;42固定绳头;43、44轿厢导轨;45、46配重导轨;51曳引绳;52、53顶部返绳轮;50轿厢;54、55下部返绳轮;56配重;57返绳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简单说明适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的概略的立体图。
在图1中,10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30表示卷扬机,31表示旋转部;40表示升降井道;41、42表示固定绳头;43、44表示轿厢导轨;45、46表示配重导轨;51表示曳引绳;52、53表示顶部返绳轮;50表示轿厢;54、55表示下部返绳轮;56表示配重;57表示返绳轮。
把卷扬机30固定在升降井道40的底坑(Pit),把曳引绳51卷绕在卷扬机30的旋转部31上。该曳引绳51的一端卷绕在轴支承在升降井道40的顶部上的顶部返绳轮52上,并且从此处通过轴支承在轿厢50下部的第1和第2下部返绳轮54、55被固定在升降井道顶部的固定绳头41上。
所述曳引绳51的另一端同样卷绕在轴支承于升降井道40的顶部的另一顶部返绳轮53上,并且从此处通过轴支承在配重56上的返绳轮57而被固定在升降井道40顶部的另一个固定绳头42上。
轿箱50由一对轿厢导轨43、44在垂直方向上引导,以便在水平方向上不偏移,轿厢导轨43、44平行且垂直地固定在升降井道40内,配重56同样由被固定的配重导轨45、46在上下方向上引导,以使其在水平方向上不偏移。
在卷扬机30中的同步电机(参照图2)旋转时,同步电机使旋转部31旋转,并驱动曳引绳51,从而使轿厢50升降。例如,在图中,旋转部31在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轿厢50上升,配重56下降。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即使把同步电机、制动装置、旋转部形成为一体,制动装置的动作也不影响同步电机,所以卷扬机30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振动、噪声,具有不会给电梯使用者和设有电梯装置的建筑物的居住者带来不舒适感的效果。
另外,10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后述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
图2是表示图1的电梯卷扬机30的结构的剖面图。
在图中,30表示卷扬机,31表示旋转部。31a表示外侧面,31b表示圆盘,33表示由磁性体构成的圆筒部件(兼作转子轭铁),34表示同步电机。
圆盘31b通过轴承35自由旋转,并通过螺栓36a支承在支承轴360上,以使其不在轴向移动。支承轴360的一端利用螺栓38固定在框架37上。框架37的外延部分立起设置在圆盘侧并形成凸缘,在该凸缘的内侧安装线圈34a、34a、铁心34c,构成同步电机34的定子。另一方面,永久磁铁34b通过磁空隙配置在该定子的内侧,并且被固定在隔着圆盘31b形成于旋转部31的相反侧的圆筒部件33的外侧,构成同步电机34的转子。
旋转部31利用螺栓39被固定在圆筒部件33上并与其成为一体,如果激励同步电机34的定子线圈34a,在由定子线圈34a和永久磁铁34b形成的旋转磁场作用下,旋转部31旋转,使曳引绳在其外侧面31a上卷绕。
在圆盘31b的外周隔开微小间隔设置制动片(未图示),该制动片(未图示)总是处于非接触状态,在制动时被按压在圆盘31b侧。
这样,不把电机装配在旋转部31中,所以能够增大同步电机34的直径,即使缩短电机轴长度,也能够获得所需要的转矩,因此能够缩短卷扬机30的轴的整体长度,容易配置在升降井道内。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螺栓39固定旋转部31和圆筒部件33,所以能够分离旋转部31,可以独立进行旋转部31的槽加工等,所以具有可以高精度地、高效率地进行制造加工的效果。
另外,可以分别更换旋转部31、圆筒部件33,因此能够减少更换部件,具有可以降低保养成本的效果。
并且,旋转部31、同步电机34、制动装置(未图示)分别是独立的部件,所以根据螺栓等的安装用部件、安装面的规格,可以按照电梯装置的机型自由进行各部件的组合,所以能够共用必要的部件。因此,也具有可以降低部件成本的效果。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同步电机34是转子具有永久磁铁20的永久磁铁型同步电机,但即使是感应电机也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放大立体图。
在该图中,10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1~14均表示臂,利用这4根臂形成菱形,分别向彼此的支点21~24插入可以旋转的销,并在此被轴支承着。利用基座16的支承部17枢轴支承着该菱形臂的第1支点24,并使其可以旋转。在与该第1支点24相对的第2支点21设置旋转部卡合部件36,该旋转部卡合部件36固定在电梯卷扬机30(图1)的旋转部31上,并能够进行装卸。并且,利用长丝杠18连接在第3支点22和第4支点23之间,在长丝杠18的端部设有操纵杆15。
通过使操纵杆15旋转,长丝杠自身旋转,由此第3支点22和第4支点23之间的距离变化。
例如,在图中,使操纵杆15在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3支点22和第4支点23之间的距离变短,由此第1支点24和第2支点21之间的距离变长,结果使设在第2支点的旋转部卡合部件上升。
相反,使操纵杆15在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3支点22和第4支点23之间的距离变长,由此第1支点24和第2支点21之间的距离变短,结果使设在第2支点的旋转部卡合部件下降。
图4是说明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使图1所示的电梯用卷扬机30的旋转部31旋转的状态立体图。
在图中,符号和图3相同的表示相同部分,所以省略重复说明。30表示电梯用卷扬机,其详细构成和图2中说明的相同,所以在此处用方块表示。31表示同样在图2中说明的旋转部。在旋转部31的侧面圆周方向上以相等间隔设有多个被卡合部分(例如销孔)32。如果设于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第2支点21上的旋转部卡合部件(例如销)36卡合在该销孔32上时,伴随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第2支点21的升降运动,旋转部31旋转。
图5是面向图4所示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正面,并从右侧面看到的侧面立体图。在图中,符号与图4相同的表示相同部分,根据该图可以了解各臂之间的支点的接合状态,以及操纵杆15在支点的安装状态。即,各臂11~14均通过中间部件相互形成销接合。臂13和臂14的接合部的中间部件是基座16的支承部17,在臂13和臂11的接合部的中间部件171、与臂12和臂14的接合部的中间部件172之间贯通着长丝杠18。在臂11和臂12的接合部设置中间部件173,其作为用于保持彼此间隔的垫块。在图中长丝杠18的前方端部安装着操纵杆15。如果使该操纵杆15在图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部卡合部件36(图3)上升。
图6是面向图4所示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正面,并从左侧看到的侧面立体图。根据该图可以了解长丝杠18的下端安装状态。长丝杠18的下端贯通设在臂12和臂14的接合部的中间部件172,并用螺母固定着。长丝杠18也贯通构成支点22的连接销。
图7是表示图4所示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第2支点21略微上升状态的立体图。操纵杆15可以从长丝杠18上卸下。在图中,使操纵杆15从图4所示状态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结果缩短了第3支点22和第4支点23之间的距离,臂13和臂14的支点可以旋转,所以设在第2支点21的旋转部卡合部件36在使旋转部31旋转的同时又使其上升。
图8是表示图7所示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第2支点21进一步上升了的状态的立体图。操纵杆15多次旋转的结果,使第3支点22和第4支点23之间的距离变得很短,设在第2支点21的旋转部卡合部件36上升,随之与旋转部卡合部件36卡合的销孔也上升,所以旋转部31在顺时针方向旋转。
图9是在图中面向图8所示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并从左侧看到的侧面立体图。在图中,符号与图4相同的表示相同部分。根据该图可知,设在第2支点21的旋转部卡合部件36上升到比较高的位置。
图10是说明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使电梯用卷扬机旋转的一系列操作的概略正视图。
操作步骤如下,在图中,从左上的(1)开始,向下方的(2)下降,再向左下方的(3)移动,然后由此处向右下方的(4)移动,向上方的(5)上升,在右上方的(6)结束一个周期的操作,再次返回(1)。
在图中,(1)和(6)、(2)和(5)、(3)和(6)的各个操作中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分别处于相同状态,所以图示中左右并列设置,以便容易理解。
下面,说明手动使电梯用卷扬机旋转的旋转部31向箭头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操作步骤。
首先,在紧急停止时,制动片(未图示)束缚圆盘,所以解除制动片。电梯的轿厢与配重形成平衡,所以即使解除了制动片,也不会因重力而自由落下。
因此,首先选择旋转部31在侧面圆周方向上的多个被卡合部分(例如销孔)32中的位于左下侧的任一销孔(在图中是选择销孔321),使设在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第2支点21上的旋转部卡合部件(例如销)36卡合在该销孔321上((1)所示状态),然后使操纵杆15(参照图4)在顺时针方向(参照图5)旋转。由此,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第2支点21上升,旋转部31开始在顺时针方向旋转,并移动到(2)所示位置(参照图7的立体图)。在该状态下,旋转部31的销孔321与(1)所示状态相比约旋转了45度。
另外,使操纵杆15继续在顺时针方向旋转,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第2支点21继续上升,并移动到(3)所示位置。在该状态下,旋转部31的销孔321与(2)所示状态相比约旋转了45度,与(1)所示状态相比约旋转了90度。
然后,从旋转部31卸下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在(3)中,使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第2支点21的销36卡合在与销孔321呈对称关系的销孔322中(图4),使操纵杆15在逆时针方向旋转。
由此,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第2支点21开始下降,旋转部31在顺时针方向旋转,并移动到(5)所示位置。在该状态下,旋转部31的销孔321与(3)所示状态相比约旋转了45度。
使操纵杆15继续在逆时针方向旋转,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第2支点21继续下降,并移动到(6)所示位置。在该状态下,旋转部31的销孔321与(5)所示状态相比约旋转了45度,与(1)所示状态相比约旋转了180度。
然后,再次返回(1),反复进行(1)~(6),电梯用卷扬机的旋转部31从最初状态旋转360度,即旋转一周。
以上说明了使手动旋转驱动装置10的旋转部31在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但在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从(3)开始,通过使操纵杆在逆时针方向旋转,变为(2)所示状态。同样,移动到(1)→(6)→(5)→(4)的各种状态,即可执行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之一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使用菱形臂,该菱形臂利用4根臂形成菱形,并分别轴支承着彼此的支点使其可以旋转,与现有装置相比,具有显著小型化,坚固、廉价、操作简便等优点,节省了收纳其组成部分所需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之二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在电梯用卷扬机的旋转部的圆周方向,以相等间隔设置多个与手动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部卡合部件卡合的被卡合部分,所以能够利用本发明之一所述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发挥其小型化、坚固、廉价、操作简便等优点,节省了收纳其组成部分所需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之三和四,可以把本发明之一所述的很方便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有效地应用于电梯用卷扬机。

Claims (4)

1.一种电梯用卷扬机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构成:菱形臂,利用4根臂形成菱形,并且轴支承彼此的支点并使它们可以旋转;基座,轴支承该菱形臂的第1支点并使其可以旋转;旋转部卡合部件,设在与所述第1支点相对的第2支点上,并且固定在电梯卷扬机的旋转部上,能够进行装卸;丝杠,连接其他剩余的第3支点和第4支点;以及操纵杆,设在该丝杠的端部,使该丝杠旋转;
通过使该操纵杆旋转,改变所述第3支点和第4支点之间的距离,由此使设在所述第2支点上的旋转部卡合部件上下移动。
2.一种电梯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在电梯用卷扬机的旋转部的侧面圆周方向,以相等间隔设置多个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部卡合部件卡合的被卡合部分。
3.一种电梯用卷扬机的手动旋转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由菱形臂构成的千斤顶式手动旋转驱动装置,该菱形臂利用4根臂形成菱形,并且轴支承彼此的支点并使它们可以旋转;并且使设在与该菱形臂的第1支点相对的第2支点上的旋转部卡合部件卡合在位于电梯卷扬机的旋转部分下方附近的第1被卡合部分上;使操纵杆旋转,从而使设在所述第2支点上的旋转部卡合部件上升到上方附近;然后从所述第1被卡合部分卸下所述手动旋转驱动装置,使所述旋转部卡合部件卡合在第2被卡合部分上,该第2被卡合部分位于相对通过旋转轴的垂线与所述第1被卡合部分呈对称的位置附近;使所述操纵杆反转,从而使所述旋转部卡合部件从上方附近下降;之后通过反复进行该操作,使电梯卷扬机在一定方向连续旋转。
4.一种电梯用卷扬机的手动旋转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利用菱形臂构成的千斤顶式手动旋转驱动装置,该菱形臂利用4根臂形成菱形,并且轴支承彼此的支点并使它们可以旋转,使设在与该菱形臂的第1支点相对的第2支点上的旋转部卡合部件卡合在位于电梯卷扬机的旋转部分上方附近的第1被卡合部分上;使操纵杆旋转,从而使设在所述第2支点上的旋转部卡合部件下降到下方附近;然后从所述第1被卡合部分卸下所述手动旋转驱动装置,使所述旋转部卡合部件卡合在第2被卡合部分上,该第2被卡合部分位于相对通过旋转轴的垂线与所述第1被卡合部分呈对称的位置附近;使所述操纵杆反转,从而使所述旋转部卡合部件从下方附近上升,以后通过反复进行该操作,使电梯卷扬机在一定方向连续旋转。
CN 200510008518 2004-02-20 2005-02-18 电梯用卷扬机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及手动旋转驱动方法 Pending CN16573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44498A JP2005231837A (ja) 2004-02-20 2004-02-20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の手動回転駆動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巻上機の手動回転駆動方法
JP200444498 2004-02-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7389A true CN1657389A (zh) 2005-08-24

Family

ID=35007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08518 Pending CN1657389A (zh) 2004-02-20 2005-02-18 电梯用卷扬机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及手动旋转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5231837A (zh)
CN (1) CN165738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2863A (zh) * 2011-10-25 2013-05-01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曳引救援装置的安装方法
CN106185563A (zh) * 2014-08-06 2016-12-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和电梯装置用曳引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63455B2 (ja) * 2008-12-02 2013-03-13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乗客救出装置
JP5496017B2 (ja) * 2010-08-19 2014-05-2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コンペンロープ牽引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2863A (zh) * 2011-10-25 2013-05-01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曳引救援装置的安装方法
CN106185563A (zh) * 2014-08-06 2016-12-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和电梯装置用曳引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231837A (ja) 200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31C (zh) 牵引绳轮式电梯及其驱动装置
CN1108976C (zh) 带有相对旋转的转子的电梯机械
CN1099994C (zh) 钢丝绳牵引电梯
CN1436714A (zh) 无机器间牵引滑轮电梯系统
CN101044082A (zh) 电梯装置
KR100444936B1 (ko) 엘리베이터장치
CN1114557C (zh) 电梯装置
CN108689283B (zh) 曳引机和电梯
CN1657389A (zh) 电梯用卷扬机的手动旋转驱动装置及手动旋转驱动方法
CN1578751A (zh) 电梯的非常停止试验装置
JPWO2004071926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4762907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309650C (zh) 电梯的驱动装置
JP4108454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EP1792867B1 (en) Elevator apparatus
JP3961718B2 (ja) 機械室レスエレベータ
JP4129901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723169A (zh) 电梯装置
CN1761608A (zh) 电梯装置
JP3765809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625522A (zh) 升降机装置
CN100340466C (zh) 电梯装置
EP1803676A1 (en) Elevator apparatus
KR101432451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JP4204872B2 (ja) 重力を利用した液圧式昇降駆動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50824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