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52217A - 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52217A
CN1652217A CNA2004100965701A CN200410096570A CN1652217A CN 1652217 A CN1652217 A CN 1652217A CN A2004100965701 A CNA2004100965701 A CN A2004100965701A CN 200410096570 A CN200410096570 A CN 200410096570A CN 1652217 A CN1652217 A CN 1652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data
zone
area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965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6903C (zh
Inventor
星泽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652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2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690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690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16Testing
    • G11B2020/1823Testing wherein a flag is set when errors are detected or qualifi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16Testing
    • G11B2020/1826Testing wherein a defect list or error map is generat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11B2020/189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using linear replacement to relocate data from a defective block to a non-contiguous spare area, e.g. with a secondary defect list [SD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11B2220/2575DVD-RAM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Abstract

由记录型光盘的交替处理所使用的备用区域的大小改变,能够象现有技术那样来改变,同时,可抑制对于大容量时多发生的连续缺陷的记录、再现的速度极端地降低。本发明的课题通过下述内容实现,从上位装置向用户区域的第一地址发出数据记录命令,向第一地址记录所述数据,通过再现该记录的数据来判断第一地址有无缺陷,在第一地址有缺陷的情况下,通过在初始化时在引入区域或引出区域所记录的标记值,来决定备用区域的第二地址,在第二地址记录来自上位装置的数据。

Description

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记录装置
技术区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字数据的记录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再现数字数据的装置的一个例子,可举出国际标准规格ECMA-272等规定的DVD-RAM的记录再现装置。
如果插入盘,打开电源,首先,记录再现装置检查引入和引出中所配置的缺陷管理信息区域(DMA)等记录内容,调查DVD-RAM是否已完成物理格式化。在没有被物理格式化的情况下,待机直到具有来自上位装置或者用户等的物理格式化指示。
在DVD-RAM已完成物理格式化的情况下,记录再现装置进行校正处理和逻辑匹配性验证等记录准备处理,之后,处于等待来自用户或者上位装置的指示的状态。如果记录再现装置接收到任何“命令”,则调查其种类,在其是记录命令的情况下,进行用户数据的记录处理,在再现、格式化、盘取出等命令的情况下,进行与它们相对应的处理。通常这些处理正常地结束,但在极少数情况下由于不能预期的理由,处理不能通常地按要求结束。例如,在光盘在用户区域内包含缺陷、用户数据的记录失败的情况下,进行重试处理或者交替处理等误差处理。
在通常的DVD-RAM记录再现装置中,在用户数据记录处理时,在记录后在实际再现时确认能否正常记录,根据需要,进行代替用户区域而在备用区域配置用户数据的交替处理,由此光盘的可靠性高。
表示该交替处理结果的用户区域和备用区域的地址的对应信息作为DL记录在DMA中,由ECMA-272所标准化。
另外,作为记录媒体上的已记录区域的管理方法,在特开平11-86418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记录装置,其对于作为记录再现可记录区域的单位的每个块,使用表示已记录/未记录的位图来进行管理。
DVD-RAM等光盘的备用区域、特别是引出区域附近配置的备用区域,从引出侧向着引入侧的方向连续地使用。其原因是能够根据光盘使用中所发生的缺陷数改变备用区域的大小。
图5是用于说明记录型光盘中通常进行的缺陷管理的盘的概略图,是表示根据目的而将盘逻辑分割成各个区域的图。
简单的,将光盘分割为引入、数据区域、引出区域,还根据目的进一步将数据区域分割为用户区域和备用区域。
在引入区域内的缺陷管理信息区域(DMA)中,记录着包含称为主要逻辑分割的各个区域的开始地址的、与光盘的逻辑构造有关的信息的DDS,以及,由表示用户区域、用户区域和备用区域的地址对应的多个DL所构成的DL表。
另外,备用区域使用该指示下面使用的交替区域的地址的指针P,从引出区域向引入区域的方向连续地使用。
图6是简单地表示构成DL表的DL的图。在各个DL中,包含:用户区域的缺陷地址;由交替处理分配的备用区域的置换地址;和DL的状态。图中,涂黑的位置表示备用区域使用完的区域,指针P指示M。在光盘的使用中,在判断为用户区域的地址N有缺陷的情况下,应该记录在地址N中的用户数据,记录在备用区域的地址M中。DL由表示该信息的“置换”、“地址N”、“地址M”所构成,登记在DL表中。
在该说明中,DL表是重合DL所构成的,DL是对交替处理度进行追加。另外,对于作为置换地址未使用的备用区域内的地址的DL,不包含在DL表中。
因此,可理解,先接触的指针P求出DL表内的DL中最小的置换地址,从该地址减1的地址与地址P一致。即,既使不直接管理地址P也能够从DL表求出。
图7是表示连续地发生交替处理的情况下的DL的图。
在指针P指示M的状态,判断为用户区域的地址N的记录区域有缺陷的情况下,应该记录在地址N的用户数据记录在备用区域的地址M,表示下一个交替区域指针P移动到地址M-1。接着,在判断为用户区域的地址N+1有缺陷的情况下,作为该交替区域分配地址M-1,指针P移动到地址M-2。此外,接着在判断为用户区域的地址N+2有缺陷的情况下,作为该交替区域分配地址M-2,指针P移动到地址M-3。但是,在备用区域的地址M-2也有缺陷的情况下,应该记录在地址N+2的用户数据再次记录在下一地址M-3中,将指针P移动到地址M-4。该结果得到的DL如表所示。由于地址M-2有缺陷,该DL的表为“缺陷”。
因此,利用现有的缺陷管理,将连续发生的缺陷在备用区域交替处理得到的数据的排列,和实际记录、再现的数据的排列是不同的。
另外,与光盘上数据记录的高密度化有关,缺陷具有连续发生的倾向。但是,利用现有的备用区域的使用方法,关于连续发生的缺陷,将数据配置为相反的顺序,具有在备用区域的数据的记录和再现需要更多的时间的问题。
另外,特开平11-86418号公报记载的位图将由盘上的引入区域、用户区域、引出区域所构成的全重写区域作为对象,关于将备用区域等重写区域的一部分作为对象的具体的使用方法和效果,没有记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保留现有技术的优点,利用与光盘的使用状态相匹配的合适的方法,形成能够利用备用区域的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由下面的(1)和(2)来实现。
(1)一种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数据记录方法或装置,该记录介质具有引入区域、用户区域、具有该用户区域的交替区域的备用区域、引出区域,其特征在于,从上位装置向上述用户区域的第一地址发出数据记录命令,向上述第一地址记录上述数据,通过再现该记录的数据来判断上述第一地址有无缺陷,在上述第一地址有缺陷的情况下,通过在初始化时在上述引入区域或者上述引出区域上记录的标记值,来决定上述备用区域的第二地址,在上述第二地址上记录来自上述上位装置的数据。
(2)一种在追记型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数据记录方法或装置,该追记型记录介质具有引入区域、用户区域、具有该用户区域的交替区域的备用区域、引出区域,其特征在于,从上位装置向上述用户区域的第一地址发出数据记录命令,由上述引入区域的管理信息判断上述第一地址是否已记录,在上述第一地址已记录的情况下,通过在初始化时在上述引入区域或者上述引出区域上记录的标记值,来决定上述备用区域的第二地址,在上述第二地址上记录来自上述上位装置的数据。
通过使用本发明,能够不损失现有技术的优点地提供一种备用区域管理方法,其适于随着数据高密度化而发生的连续缺陷,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保持与现有技术同样的可靠性的、可高速记录、再现的记录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被逻辑分割的备用区域的光盘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数据帧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ECC块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具有缺陷管理功能的光盘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交替处理和DL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连续缺陷DL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连续缺陷DL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具有使用方法可改变的备用区域的光盘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具有管理方法可改变的备用区域的光盘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在被逻辑分割的各个区域具有管理方法不同的备用区域的光盘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具有使用方法可改变的备用区域的光盘的交替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具有被逻辑分割的备用区域的光盘交替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能够在配置缺陷管理的交替区域的备用区域,(1)使用标记来切换使用方法,(2)在逻辑分割的各个区域使用不同的使用方法。
下面,关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用附图来说明。
附图所使用的符号如下。
401光盘,402光头,403记录再现信号处理电路,404控制微型计算机,405伺服电路,406接口电路,407输入输出端子
首先,关于本发明的说明所使用的数据格式化和记录再现装置的基本构造,使用图2到图4来说明。
图4表示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构成。
图4中,401是光盘,402是装载激光二极管和光检测器的光头,403是进行用于记录的编码处理和用于再现的解码处理的记录再现信号处理电路,404是进行各个块的操作管理的控制微型计算机,405是伺服电路,406是与包含RAM的上位装置的接口电路,407是输入输出端子。
在再现时,记录在光盘401上的数据由光头402读出,在记录再现信号处理电路403中进行解码处理。该解码处理,包括解调处理、误差校正处理、解密(descramble)处理。在进行解码处理后得到的主数据存储在接口电路406内的RAM中,之后,通过输入输出端子407向外部的上位装置(未图示)等输出。控制微型计算机404接收来自上位装置等的指令,使用伺服电路405,面进行光盘401的旋转控制、光头403的聚焦、跟踪控制,一面进行对被指定的光盘401的数据位置的访问,进行装置整体的再现控制。在记录时,通过输入输出端子407,从外部的上位位置等输入主数据。输入的主数据存储在接口电路406内的RAM中,之后,通过记录再现信号处理电路403,进行加密(scramble)处理、误差校正编码处理、调制处理等编码处理后,通过光头402,向光盘401上写入。控制微型计算机404接收来自上位装置等的指令,使用伺服电路405,进行对所指定的光盘401上的记录位置的访问,进行装置整体的记录控制。
这里,使用图2和图3来说明处理的记录时的数据编码过处理的细节。
图2表示了数据帧的构成方法。
在从输入输出端子407输入的由2048字节构成的主数据中,附加了用于数据识别的4字节的数据识别码(ID),作为ID误差检测符号的2字节的IED,作为预备数据区域的6字节的RSV。在该数据列的最后部,附加了检测在数据中包含的误差的4字节的误差检测符号EDC,构成了全部2064字节的数据帧。各个数据单元以172字节12行的形状来处理。
图3表示了ECC块的构成方法。
在本说明中,将ECC块假设为记录再现单位。
图2所示那样构成的172字节12行的数据帧,在进行加密处理后,由16数据帧单位构成ECC块。在纵向的各个列附加16字节的外码(PO)。为此ECC块为对12行16数据帧的192行的数据附加16行的外码,变为208行。对于各行的数据,附加10字节的内码(PI),为182字节的数据。
在编码处理时的记录再现信号处理电路403中,生成这样生成的182字节208行的数据后,为了控制最后数据中所包含的频率成分,进行频率调制。
因此,在进行交替处理的记录再现装置中,在用户数据的记录处理时,在记录数据后,马上再现盘上的数据,比较该再现数据和RAM中剩下的主数据,或者进行误差校正处理,检测再现数据中所包含的误差数,确认能否正常地记录数据。在结果判断为不能正常地记录的情况下,重复进行对相同位置的记录,在最终在该位置不能正常地记录,即在判断为该位置有缺陷的情况下,进行在备用区域记录在接口电路406内的RAM所残留的用户数据的交替处理。
另外,光盘401为追记型光盘的这样的情况下,在从上位装置接收记录命令时,对于记录命令所包含的地址,使用再现信号,在记录前进行未记录/已记录判断,在该地址是未记录的情况下进行记录,而在已记录的情况下作为缺陷进行处理,进行备用区域的交替处理。
这些交替处理是以作为记录再现的单位的ECC块来进行的。
接着,基于DVD-RAM的缺陷管理的说明所使用的图5、图6和图7,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方法。
图8是解决现有的缺陷管理所使用的备用区域的使用方法有关的问题点的一个方案。
光盘分割为引入区域、用户区域、备用区域、引出区域。
在引入区域内的缺陷管理信息区域(DMA)中,记录着:DDS,其包含称为主要逻辑分割的各个区域的开始地址的与光盘的逻辑构造有关的信息;DL表,其由表示用户区域、用户区域和备用区域的地址对应的多个DL所构成。
备用区域使用指示下面使用的交替区域的地址的指针P,从引入区域向引出区域的方向连续地使用。
在表中表示由改变这样的备用区域的使用方法的代替处理、连续地发生交替处理的情况下的DL。
在指针P指示M的状态,在判断为用户区域的地址N的记录区域有缺陷的情况下,应该记录在地址N的用户数据记录在备用区域的地址M,表示下一个交替区域的指针P移动到地址M+1。接着,在判断为用户区域的地址N+1有缺陷的情况下,作为该交替区域分配地址M+1,指针P移动到地址M+2。接着,在判断为用户区域的地址N+2有缺陷的情况下,作为该交替区域分配地址M+2,指针P移动到地址M+3。但是,在备用区域的地址M+2也有缺陷的情况下,应该记录在地址N+2中的用户数据再次记录到下一地址M+3,将指针P移动到地址M+4。由于地址M+2有缺陷,所以该DL的状态为“缺陷”。另外,如现有技术那样,使从缺陷地址N到N+2的DL与各缺陷地址对应而成为3个,但在连续发生缺陷的状态下,使缺陷地址的头和尾与置换地址的头和尾对应,导入表示分别与现有技术中的“置换”不同的“置换(头)”、“置换(尾)”的状态,由此,能够缩小、简化DL列表。
利用以上这样的缺陷管理,将连续发生的缺陷在备用区域交替处理所得到的数据排列,与记录、再现的数据排列能够相同,所以从备用区域读出和写入数据能够以与用户数据相同的处理速度来进行。
关于同时活用现有的备用区域的使用方法和图8的备用区域的使用方法的优点的方法,使用图9和图1来说明。
图9表示了通过根据光盘的使用目的或者物理形状、特性切换备用区域的使用方法,能够活用图7和图8两种方式的优点的方法。
在CD或者DVD等光盘的数据记录部中,从内周到外周分配(物理)地址。
在格式化(初始化处理)时,该光盘以与使用用途相适应的形式,将数据区域逻辑分割成用户区域、备用区域等用途,关于定义这些区域的地址或者大小的信息记录在引入或者引出区域所包含的DMA内的DDS中。在DDS中,除了逻辑分配所定义的地址信息之外,也包括引入区域、引出区域内所配置的、表示各种驱动管理区域的各个区域内的有效区域的地址信息,或者,光保护等表示盘状态的标记信息,另外在追记型光盘中,除此之外,也包含选择用户数据内的已记录区域的管理方法的标记信息、已记录区域信息等。
另外,除了备用区域内的表示各置换地址状态的DL表、DMA之外,数据管理信息还同时地记录在专用区域。
在该DMA内的DDS中,设置表示备用区域是从外周向内周方向使用,还是从内周向外周方向使用的备用区域使用方向标记,切换备用区域的使用方向。但是,该标记也能够与一直以来的引入区域或者引出区域内的地址或者标记等各种信息来兼用。
作为决定该备用区域的使用方向标记的设定值的方法的一个例子,可举出,与逻辑格式化盘时使用的应用所对应,切换备用区域的使用方向。
例如,在使用AV记录器、格式化光盘的情况下,该光盘能够判断为主要使用视频录像来使用。在AV记录器中,盘插入后开始的时间与通常的PC驱动器相比,需要高速。为此,优选文件的管理信息连续地记录。另外,视频文件也同样的,图像需要不间歇地连续地再现,所以,作为备用区域的使用方向,希望从盘内周向外周来使用。但是,将相同光盘作为PC驱动以数据备份用途来使用的情况下,比较记录、再现速度,用户更要考虑适应于能够根据文件容量自由地设定用户数据区域的大小的环境。
另外,着眼于物理形状,与光盘为由盒子覆盖的形状的情况相比,在不被盒子覆盖的情况下盘更容易损伤,由于这种情况,能够采用在光盘由盒子覆盖的情况下,按照现有情况那样,从外周向内周使用备用区域,在光盘不由盒子覆盖的情况下,预想连续缺陷的情况多,从内周向外周使用备用区域的使用方法。
另外,作为将该备用区域使用方向标记与其它信息兼用的例子,可举出,使用DMA内的DDS所包含的用户区域和备用区域的大小,在备用区域比一定大小更大的情况下,可解释为:在该应用中,与连续发生的缺陷多的通常情况相比,预期更多的交替处理,从而为从内周向外周方向来使用备用区域;在比一定大小更小的情况下,可解释为:由于多数缺陷在光盘上随机地稀疏地发生,所以交替处理基本上不进行,从而从外周向内周方向来使用备用区域。
图12是表示记录再现装置对于带有使用标记来切换使用方法的备用区域的光盘的交替处理的流程图。
记录再现装置根据来自主机的记录命令,在光盘上的指定地址记录用户数据后,为了验证该用户数据是否正确写入,再现记录的用户数据。在判断为记录的用户数据有缺陷的情况下,在指针P所指示的地址记录该用户数据,进行这样的交替处理,与备用区域方向标记的值相对应,将指针P的值变为P-1或者P+1。
接着,表示在DMA内的DDS中设置分割备用区域的地址,对分割后的各不同区域切换管理方法的例子。但是,也能够使用这样的方法,该地址由现有的引入和引出区域内的地址或者标记等各种信息,间接地求出。
图1表示了与光盘的使用目的或者物理形状、特性相对应,分割备用区域,改变在各区域的使用方法,由此能够活用图7和图8两种方式的优点的方法。
在引入区域所包含的DMA内的DDS中,设置分割备用区域的地址信息,在光盘的格式化时设定该地址信息,由此能够独立地使用各个区域。作为具体的例子,在图1的例子中,从外周向着内周方向来使用盘内周侧的备用区域,从内周向着外周方向来使用盘外周侧的备用区域。
在该状态下,由于对于各个区域需要一个指针P,所以在备用区域中同时存在多个指针P。因此,在交替处理时,能够选择可交替的置换地址,能够对应于各个目的来使用区域。
例如,在AV记录器中将该光盘用于视频录像的情况下,盘插入后开始时间与通常的PC驱动相比,需要高速,另外,视频文件也同样的,图像需要不间歇地连续地再现,由此,在外周的备用区域使用交替处理,从盘内周向外周来进行。但是,在将相同的光盘作为PC驱动以数据备份用途来使用的情况下,记录、再现速度不是那么必要,能够自由变更备用区域的大小,所以在内周的备用区域来使用交替处理,从盘外周向内周来进行。
另外,不依赖于应用,记录再现装置也能够自动地分别使用备用区域内的多个区域。例如,在缺陷发生时,不立刻开始交替处理,判断缺陷地址后是否是连续的地址缺陷,在进行该缺陷是单个的还是连续的判断之后,开始交替处理。
图13是表示记录再现装置对于带有根据使用方法分割的备用区域的光盘的交替处理的流程图。
记录再现装置根据来自主机的记录命令,在光盘上的指定地址记录用户数据,之后,为了验证该用户数据是否正确写入而再现记录的用户数据。在判断为记录的用户数据有缺陷的情况下,在记录再现装置内的存储器上剩下用户数据的状态下,继续在该地址记录用户数据,同样地再现,在判断为有缺陷的情况下,判断为该交替处理连续地发生,使用适于备用区域内的连续交替处理的记录区域2。在判断为接着的地址没有缺陷的情况下,判断为该交替处理单独发生,使用与记录区域2不同的记录区域1。
以上,说明了一种方法,其是通过与用途对应来切换备用区域的使用方向,保留现有的优点,与预想随着记录媒体的高密度化而增大的连续发生的缺陷所对应的方法。
位图作为表示记录区域已记录或者未记录的信息来使用。这种技术,能够代替表示作为下一代替区域所使用备用区域内的地址的指针P来使用。即,使用备用区域用的位图,管理光盘的备用区域内的各地址已记录还是未记录。这种情况下,与指针P相同地,在引入区域管理备用区域用位图,记录再现装置在盘插入时或者电源接通时从该引入区域读出该位图,之后,保存到接口电路406内的RAM中,在进行向备用区域的记录处理时,进行对记录地址的位图的更新,RAM内的最新位图适时地向光盘记录。
在与现有的备用区域的使用方向不同的方向来使用备用区域的情况下,以及在与现有的使用方法不同的,不必限定下面使用的备用区域内的地址的情况下,代替指针P,如图10所示那样,利用位图。这样,作为下一个交替区域的备用区域内的各地址能够使用或者不可使用的信息,由位图来表示,由此记录再现装置能够迅速地发现交替区域。另外在利用位图的情况下,能够同时地从几个位置开始使用备用区域内的交替区域,所以,在用户区域的地址N有缺陷,将备用区域内的地址M作为交替区域来分配,接着地址N+2有缺陷的情况下,不是备用区域内邻近的地址M-1或者M+1,不使用M+1地将M+2作为交替区域来分配,在将来地址N+1有缺陷时,能够分配N和N+2的交替区域所夹着的M+1的地址。而且,在图10中,表示了将管理备用区域的位图加入到DMA的DDS中来管理的例子,但该位图不一定由DDS来管理。
图11表示了使用位图,与图1同样地分割光盘的备用区域,能够改变各区域的使用方法的方法。
在图1的例子中,逻辑分割的备用区域内的多个区域内分别独立地使用,但在图11的例子中,能够采用在记录再现装置象现有技术那样,从外周向内周方向来使用备用区域的情况下,由位图管理的区域从外周向内周方向来使用区域,由位图管理的区域的全部作为交替区域来使用,之后,还将一个区域从外周向内周方向来使用的方法。另外,象图1那样,与从备用区域中间向内周方向和外周方向的目的对应,在一面选择交替区域一面使用备用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没有问题地使用。另外,与图10同样地,记录再现装置也能够实现下面的备用区域的使用方法,即、通过在用户区域的地址N有缺陷,将备用区域内的地址M作为交替区域分配,接着,在地址N+2有缺陷的情况下,不是备用区域内的相邻的地址的M-1或者M+1、不使用M+1地将M+2作为交替区域来分配,由此,在将来地址N+1有缺陷时,分配N和N+2的交替区域所夹着的M+1的地址。
以上,说明了一种方法,其是通过根据用途来切换备用区域的区域管理方法,从而保留现有的优点,并与预想随着记录媒体的高密度化而增大的连续发生的缺陷所对应的方法。

Claims (11)

1.一种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数据记录方法,该记录介质具有引入区域、用户区域、具有该用户区域的交替区域的备用区域、引出区域,其特征在于,
从上位装置向所述用户区域的第一地址发出数据记录命令,
向所述第一地址记录所述数据,
通过再现该记录的数据来判断所述第一地址有无缺陷,
在所述第一地址有缺陷的情况下,通过在初始化时在所述引入区域或者所述引出区域上记录的标记值,来决定所述备用区域的第二地址,
在所述第二地址上记录来自所述上位装置的数据。
2.一种在追记型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数据记录方法,该追记型记录介质具有引入区域、用户区域、具有该用户区域的交替区域的备用区域、引出区域,其特征在于,
从上位装置向所述用户区域的第一地址发出数据记录命令,
由所述引入区域的管理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地址是否已记录,
在所述第一地址已记录的情况下,通过在初始化时在所述引入区域或者所述引出区域上记录的标记值,来决定所述备用区域的第二地址,
在所述第二地址上记录来自所述上位装置的数据。
3.一种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数据记录方法,该记录介质具有引入区域、用户区域、具有该用户区域的交替区域的备用区域、引出区域,其特征在于,
从上位装置向所述用户区域的第一地址发出数据记录命令,
向所述第一地址记录所述数据,
通过再现该记录的数据来判断所述第一地址有无缺陷,
在所述第一地址有缺陷的情况下,使用通过在初始化时在所述引入区域或者所述引出区域上记录的标记值而选择的备用区域管理信息,来决定所述备用区域的第二地址,
在所述第二地址上记录来自所述上位装置的数据。
4.一种在追记型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数据记录方法,该追记型记录介质具有引入区域、用户区域、具有该用户区域的交替区域的备用区域、引出区域,其特征在于,
从上位装置向所述用户区域的第一地址发出数据记录命令,
由所述引入区域的管理信息来判断所述第一地址是否已记录,
在所述第一地址已记录的情况下,使用通过在初始化时在所述引入区域或所述引出区域上记录的标记值而选择的备用区域管理信息,来决定所述备用区域的第二地址,
在所述第二地址上记录来自所述上位装置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记值是表示所述备用区域的使用方向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备用区域管理信息是地址指针和位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记值表示所述用户区域管理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记值表示所述备用区域的区域大小。
9.一种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数据记录装置,该记录介质具有引入区域、用户区域、具有该用户区域的交替区域的备用区域、引出区域,其特征在于,
从上位装置向所述用户区域的第一地址发出数据记录命令,
向所述第一地址记录所述数据,
通过再现该记录的数据来判断所述第一地址有无缺陷,
在所述第一地址有缺陷的情况下,通过在初始化时在所述引入区域或者所述引出区域上记录的标记值,来决定所述备用区域的第二地址,
在所述第二地址上记录来自所述上位装置的数据。
10.一种在追记型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数据记录装置,该追记型记录介质具有引入区域、用户区域、具有该用户区域的交替区域的备用区域、引出区域,其特征在于,
从上位装置向所述用户区域的第一地址发出数据记录命令,
由所述引入区域的管理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地址是否已记录,
在所述第一地址已记录的情况下,通过在初始化时在所述引入区域或者所述引出区域上记录的标记值,来决定所述备用区域的第二地址,
在所述第二地址上记录来自所述上位装置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记值是表示所述备用区域的使用方向的值。
CNB2004100965701A 2004-02-05 2004-12-03 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690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28795A JP4262611B2 (ja) 2004-02-05 2004-02-05 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データ記録装置
JP2004028795 2004-0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2217A true CN1652217A (zh) 2005-08-10
CN1296903C CN1296903C (zh) 2007-01-24

Family

ID=34824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657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6903C (zh) 2004-02-05 2004-12-03 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74942B2 (zh)
JP (1) JP4262611B2 (zh)
CN (1) CN1296903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42372B2 (en) 2005-11-25 2010-06-22 Lg Electronics, Inc.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def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ing medium
US7813243B2 (en) 2003-01-11 2010-10-12 Lg Electronics Inc. Optical disc of write once typ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information on the optical disc
CN101079300B (zh) * 2006-05-25 2011-02-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其交替处理方法
US7911904B2 (en) 2002-09-30 2011-03-22 Lg Electronics, Inc. Write-once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n write-once optical disc
US7936649B2 (en) 2002-12-11 2011-05-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managing overwrite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n an optical disc write once
CN102124522A (zh) * 2008-12-22 2011-07-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生装置以及信息再生方法
CN102422356A (zh) * 2009-05-27 2012-04-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信息存储介质以及记录/再现方法及设备
US8341456B2 (en) 2004-08-16 2012-12-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recording data on write-once recording medium
CN101944379B (zh) * 2009-07-06 2013-03-27 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 介质记录再现装置及介质记录再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28469A (ko) 2002-09-30 2004-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1 회 기록 가능한 광디스크의 디펙트 영역 관리방법
JP4846566B2 (ja) 2003-05-09 2011-12-2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1回だけ記録可能な光ディスク及び1回だけ記録可能な光ディスクからの管理情報の復元方法並びに装置
US7313065B2 (en) 2003-08-05 2007-12-25 Lg Electronics Inc. Write-once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reproduc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n/from optical disc
JP2006209930A (ja) * 2005-01-31 2006-08-10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ディスク処理方法
KR100718360B1 (ko) 2006-02-28 2007-05-14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광디스크 기록 장치의 데이터 기록 방법
WO2010073550A1 (ja) * 2008-12-24 2010-07-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再生方法
RU2011103167A (ru) * 2009-05-08 2013-06-20 Панасоник Корпорэйшн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информации, способ записи информаци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писи информации, способ 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JP5124604B2 (ja) * 2010-02-12 2013-01-23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および、再生方法
JP5222898B2 (ja) * 2010-05-17 2013-06-26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記録方法、再生方法、記録装置、および再生装置
JP2012185874A (ja) * 2011-03-04 2012-09-27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JP5222984B2 (ja) * 2011-08-26 2013-06-26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記録方法、再生方法、記録装置、および再生装置
JP5906957B2 (ja) * 2012-06-22 2016-04-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交替先選択方法
CN112101502B (zh) * 2020-08-28 2022-06-21 智汇芯联(厦门)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rfid标签芯片及其epc区和用户区大小分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24270A (ja) 1986-11-13 1988-05-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イスク制御方法
JPH0240169A (ja) * 1988-07-29 1990-02-08 Fujitsu Ltd ディスク装置の代替処理方法
JPH02183472A (ja) 1989-01-06 1990-07-18 Fujitsu Ltd 追記型光ディスク書込み制御方式
JPH02282977A (ja) * 1989-04-25 1990-11-20 Fujitsu Ltd 交代ブロック処理方式
JP2637594B2 (ja) 1990-01-29 1997-08-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H06314174A (ja) * 1993-04-28 1994-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3855390B2 (ja) 1997-09-16 2006-12-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および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
JPH11134809A (ja) * 1997-10-24 1999-05-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記録再生方法、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SG103868A1 (en) * 1998-04-20 2004-05-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fect management method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data
EP1465189B1 (en) * 1998-07-28 2012-09-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recording data in the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KR100459161B1 (ko) * 1998-11-20 2005-0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기록매체및광기록매체의스페어영역할당과결함영역관리방법
KR100667729B1 (ko) * 1998-11-10 2007-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결함 관리를 위한 여유 공간과 그 관리 정보를 갖는 디스크, 여유 공간 할당 방법과 결함 관리 방법
MY118342A (en) * 1999-02-01 2004-10-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system
JP2001175424A (ja) * 1999-12-17 2001-06-29 Hitachi Ltd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JP3971117B2 (ja) * 2001-03-22 2007-09-05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情報再生装置、情報再生方法
JP2003249030A (ja) 2002-02-25 2003-09-05 Ricoh Co Ltd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AU2003201833A1 (en) * 2002-04-01 2003-10-23 Sony Corporation Storage medium initialization and cancellation method
KR100667749B1 (ko) * 2002-10-18 2007-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임시 결함 관리 영역을 사용한 결함 관리 방법, 그 장치및 그디스크
US7289404B2 (en) * 2003-03-13 2007-10-30 Lg Electronics Inc. Write-once recording medium and defective area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rite-once recording medium
KR100739681B1 (ko) * 2003-03-24 2007-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한번 기록 정보 저장 매체에 있어서 오버라이트 방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11904B2 (en) 2002-09-30 2011-03-22 Lg Electronics, Inc. Write-once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n write-once optical disc
US7936649B2 (en) 2002-12-11 2011-05-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managing overwrite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n an optical disc write once
US7813243B2 (en) 2003-01-11 2010-10-12 Lg Electronics Inc. Optical disc of write once typ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information on the optical disc
US8072853B2 (en) 2003-01-27 2011-12-06 Lg Electronics Inc. Optical disc of write once typ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information on the optical disc
US8341456B2 (en) 2004-08-16 2012-12-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recording data on write-once recording medium
US7742372B2 (en) 2005-11-25 2010-06-22 Lg Electronics, Inc.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def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ing medium
CN101079300B (zh) * 2006-05-25 2011-02-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其交替处理方法
CN102124522A (zh) * 2008-12-22 2011-07-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生装置以及信息再生方法
CN102422356A (zh) * 2009-05-27 2012-04-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信息存储介质以及记录/再现方法及设备
CN102422356B (zh) * 2009-05-27 2014-09-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记录/再现方法及设备
US8850111B2 (en) 2009-05-27 2014-09-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944379B (zh) * 2009-07-06 2013-03-27 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 介质记录再现装置及介质记录再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175323A1 (en) 2005-08-11
JP4262611B2 (ja) 2009-05-13
CN1296903C (zh) 2007-01-24
JP2005222599A (ja) 2005-08-18
US8174942B2 (en) 2012-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6903C (zh) 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记录装置
CN1197058C (zh) 能管理缺陷的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再生装置
CN1292434C (zh) 在记录介质上建立缺陷处理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296931C (zh) 一种在盘上记录av数据的记录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US7360145B2 (en)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on which drive data is recorded,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the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CN1276427C (zh) 信息再现设备、数据管理信息获得方法
CN1376984A (zh) 具有秘密区的信息记录媒体、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重放装置
CN1381846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再生装置
CN1482613A (zh) 向/从光记录介质写入或再生数据的方法
CN1497595A (zh) 数据记录设备、数据记录方法、程序及数据记录介质
CN1431638A (zh) 记录方法、记录装置、重现方法以及重现装置
CN1757062A (zh) 信息存储介质及用于记录和/或再现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653540A (zh) 记录方法、记录装置和记录介质
CN1287363C (zh) 管理一次写入式记录介质上的缺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44558A (zh) 信息存储介质以及记录/再现设备和记录/再现方法
CN1551185A (zh) 信息记录方法及记录装置
CN1672196A (zh) 信息存储介质和在其上记录信息的方法
CN1783316A (zh) 信息存储介质、记录/再现设备和方法以及主机
CN1577598A (zh) 记录媒体、记录装置和再现装置
CN101009120B (zh)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和光盘介质的管理信息的更新方法
CN1975909A (zh) 记录和/或再现缺陷列表的方法以及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CN1841518A (zh) 盘装置和盘记录再现方法
CN101067950A (zh) 记录和/或再现方法
CN1823382A (zh) 用于记录数字音频/视频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CN1835109A (zh) 信息再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24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