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52013A -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和记录投影方法的记录媒体 - Google Patents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和记录投影方法的记录媒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52013A
CN1652013A CNA2005100053616A CN200510005361A CN1652013A CN 1652013 A CN1652013 A CN 1652013A CN A2005100053616 A CNA2005100053616 A CN A2005100053616A CN 200510005361 A CN200510005361 A CN 200510005361A CN 1652013 A CN1652013 A CN 1652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mentioned
projected image
adjustment
dist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053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4581C (zh
Inventor
筱崎芳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52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2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45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458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5Geometric adjustment, e.g. keystone or convergen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32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ers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 E04G21/3261Safety-nets; Safety mattresses; Arrangements on buildings for connecting safety-lines
    • E04G21/3276Arrangements on buildings for connecting safety-lin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32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ers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 E04G21/3261Safety-nets; Safety mattresses; Arrangements on buildings for connecting safety-lines
    • E04G21/3295Guide tracks for safety li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2Adjusting of projection op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4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5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投影图像的自动对焦功能的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和记录投影方法的记录媒体。即使在投影图像中包含有旋转的变形的情况,也可以简单地将投影图像的外形边框做成适中的矩形。其具有:包含了将与输入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投影的空间光调制元件SOM(36)和投影透镜(12)的投影系统;控制部(39),其利用影像调整菜单来选择使投影的投影图像旋转的旋转变形调整、使投影图像变形为矩形的梯形变形调整中的其中之一,按照操作键/指示器部(45)输入的变形指示,根据影像调整菜单中选择的项目来对投影影像施加旋转变形调整或梯形变形调整,以使投影图像变形。

Description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和记录投影方法的记录媒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投影图像的自动对焦功能的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和记录投影方法的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现在普及的是一种将影像投影到投影仪等的屏幕上的投影装置。另外,投影装置,倾向于小型化,大多是可以简单搬运并且可设置在自由的位置来进行投影。
在这种便携式投影装置中,如果没有适当的设置投影装置和屏幕,则投影图像的外形的形状就会形成用户不希望的图形。通常,大多使用投影在屏幕上的图像的外形是矩形的投影装置。
以往,为了修正由于屏幕对于自投影装置的投影方向倾斜而产生的梯形变形,考虑了一种检测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倾斜的位置把握单元和由根据该位置把握单元检测出的倾斜信息修正变形的投影仪组成的系统(例如,专利文献1)。
另外,考虑了一种通过在本体中垂直设置伸缩脚,可以一边观察投影图像一边简单地进行水平调整和仰角调整的投影仪(例如,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2003-52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5279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系统中,除了投影仪还必须设有位置把握单元,在利用该单元检测出屏幕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倾斜之后,必须检测出投影仪的倾斜,来修正投影图像的变形,这很费功夫的。例如,在变更了屏幕和投影装置的设置状态的情况下,都必须进行相同的作业。另外,也不能应对伴随投影装置倾斜而投影图像旋转变形的情况。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投影仪中,虽然可以进行调整左右方向的倾斜的水平调整和调整前后方向的倾斜的倾斜调整,以及水平方向的倾斜调整,但是,在投影图像包含旋转变形和梯形变形的情况下,则不能进行修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理想方式之一,是由以下部分构成的投影装置:将与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进行投影的投影部;选择部,其选择使上述投影部投影的投影图像旋转的旋转变形调整、使上述投影图像变形为矩形的梯形变形调整中的其中之一;输入部,其输入由上述投影部投影的针对投影图像的变形指示;投影图像变形部,其根据上述选择部选择旋转变形调整还是梯形变形调整,按照上述输入部输入的变形指示使上述投影部投影的上述投影图像变形。
另外,本发明理想方式之一,是由以下部分构成的投影装置:将与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进行投影的投影部;检测装置的倾斜角度的检测部;计算部,其根据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倾斜角度,计算出由上述投影部投影的针对投影图像的旋转调整量;旋转变形部,其根据上述计算部计算出的旋转调整量,使上述投影部投影的上述投影图像旋转变形。
另外,本发明理想方式之一,是由以下部分构成的投影装置:将与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进行投影的投影部;伸缩脚,其为了使装置倾斜而可以伸缩;选择部,其选择使上述伸缩脚伸缩的脚调整、使上述投影图像变形为矩形的梯形变形调整中的其中之一;输入部,其输入由上述投影部投影的针对投影图像的变形指示;伸缩控制部,其在上述选择部选择了脚调整的情况下,按照上述输入部输入的变形指示使上述伸缩脚伸缩;投影图像变形部,其在上述选择部选择了梯形变形调整的情况下,按照上述输入部输入的变形指示使上述投影部投影的上述投影图像进行梯形变形。
另外,本发明理想方式之一,是由以下部分构成的投影装置:将与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进行投影的投影部;伸缩脚,其为了使装置倾斜而可以伸缩;检测装置的倾斜角度的检测部;计算部,其根据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倾斜角度,计算出上述伸缩脚的伸缩量;伸缩控制部,其按照上述计算部计算出的伸缩量使该伸缩脚伸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关于将本发明适用于投影仪装置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外观结构的示图;
图2是表示本体的主操作键/指示器15的详细配置结构的示图;
图3是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投影仪装置10的电子电路的功能结构表示的方框图;
图4用于说明投影仪装置10的设置状态和被投影在屏幕上的投影图像之间关系的示图;
图5是用于说明投影仪装置10的设置状态和投影在屏幕上的投影图像之间关系的示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梯形修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对应各个操作的影像调整菜单的状态、变形影像、投影图像的各自的一例的示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梯形修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对应各个操作的影像调整菜单的状态、变形影像、投影图像的各自的一例的示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梯形修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对应各个操作的影像调整菜单的状态、变形影像、投影图像的各自的一例的示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梯形修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对应各个操作的影像调整菜单的状态、变形影像、投影图像的各自的一例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关于将本发明适用于投影仪装置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外观结构示图。
如图1(A)所示,在长方体状的本体壳体11的前面配置投影透镜12、两对测距透镜13a、13b和13c、13d以及Ir接收部14。
投影透镜12,用于将后述显微镜片元件等空间光调制元件形成的光影像进行投影,这里,对焦位置和变焦位置(投影视场角)可以任意改变。
测距透镜13a、13b和13c、13d,例如设置在投影透镜12的近旁,分别构成后述的相位差传感器131、132的一部分,根据三角测距原理,测量从对于拍摄对象的在各对透镜的视差到拍摄对象的距离,具体地说,就是测量到投影图像面的距离。
具体地说,用纵向配置的一对测距透镜13a、13b测定到纵向的拍摄对象的距离,用横向配置的另一对测距透镜13c、13d测定到横向的拍摄对象的距离。
Ir接收部14,接收重叠了来自未图示的该投影仪装置10的遥控器的操作键操作信号的红外光。
另外,在本体壳体11的上面,配置有本体的主操作键/指示器15、扬声器16以及盖17。
后面将对于本体的主操作键/指示器15进行详细说明。
扬声器16,扩音输出动画再生时候等的声音。
在此在操作没有图示的副操作键时开关盖17。该副操作键不使用该投影仪装置10的遥控器(未图示),而是操作用本体的主操作键/指示器15不能设定指示的详细的各种动作等。
再者,如图1(B)所示,在本体箱体11的背面,配置输入输出连接端子部18、Ir接收部19以及AC适配器连接部20。
输入输出连接端子部18,例如由用于与计算机等外部设备连接的USB端子、影像输入用的迷你D-SUB端子、S端子以及RCA端子、声音输入用的立体迷你端子等组成。
Ir接收部19,与上述Ir接收部14相同,接收重叠了来自遥控器(未图示)的操作键操作信号的红外光。
AC适配器连接部20,连接作为电源的未图示的来自AC适配器的电缆。
并且,在本体箱体11的下面,在背面安装了一对固定脚部21、21的同时,还在前面安装了一对可以调节高度的调整脚部22、22。
调整脚部22,可以通过旋转螺钉进行伸缩,并被后述的调整脚驱动部46驱动,由此,来控制螺钉的位置。通过使调整脚部22伸缩,可以调整投影透镜12的投影方向的垂直方向成分,即,调整仰角。
另外,倾斜角测定部44、调整脚驱动部46以及调整脚部22,是在第三以及第四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结构,在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并不需要。
接下来,通过图2来例示上述本体的主操作键/指示器15的详细配置结构。即,在本体的主操作键/指示器15中,具备电源(power)操作键15a、变焦(Zoom)操作键15b、聚焦(Focus)操作键15c、“AFK”操作键15d、“Input”操作键15e、“Auto”操作键15f、“menu”操作键15g、“Keystone”操作键15h、“HELP”操作键15i、“Esc”操作键15j、“up(↑)”操作键15k、“down(↓)”操作键15l、“left(←)”操作键15m、“right(→)”操作键15n、“Enter”操作键15o、电源/待机(power/standby)指示器15p以及温度(TEMP)指示器15q。
电源操作键15a,指示电源的开/关。
变焦操作键15b,根据“△”“”的操作指示放大(tele)和缩小(wide)。
聚焦操作键15c,根据“△”“”的操作指示朝着聚焦位置进行前方和后方的移动。
“AKF”操作键15d,指示自动聚焦(Automatic Focus)和自动梯形修正(Automatic Keystone correction)的即时执行。
“Input”操作键15e,指示输入到任何一个上述输入输出连接端子部18中的图像信号的手动切换,“Auto”操作键15f,指示输入到任何一个相同输入输出连接端子部18中的图像信号的自动切换。
“menu”操作键15g,指示关于投影动作的各种菜单项目的显示,“Keystone”操作键15h,指示梯形修正的操作。
“HELP”操作键15i,指示在指示操作不明的情况下的各种帮助信息的显示,“Esc”操作键15j,指示当时的操作的解除。
“up”操作键15k、“down”操作键15l、“left”操作键15m、“right”操作键15n,按照对菜单项目或手动梯形修正方向、指针或光标等当时选择或移动方向进行指示的情况来操作。
电源/待机指示器15p,例如通过绿色和红色的LED的亮灯/熄灯或者闪烁来表示电源的开/关状态和没有输入图像信号的状态。
温度指示器15q,例如通过绿色和红色的LED的亮灯/熄灯或者闪烁来表示作为图像投影光源的灯的温度是否为适合于投影的状态。
接下来,利用图3对投影仪装置10的电子电路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在图3中,由输入输出连接端子部18输入的各种规格的图像信号,在通过输入输出接口(1/F)31、系统总线SB由图像转换部32统一为规定格式的图像信号之后,传送给显示编码器33。
显示编码器33,将传送来的图像信号展开存储到视频RAM34之后,由该视频RAM34的存储内容产生视频信号后输出到显示驱动部35。
显示驱动部35,按照发送来的图像信号以适合的帧速率,例如30(帧/秒)显示驱动空间光调制元件(SOM)36,对该空间光调制元件36,例如照射超高压水银灯等的光源灯37发射的高辉度的白色光,由此,由该反射光形成光影像,并通过投影透镜12投影显示到屏幕(未图示)上。
并且,投影透镜12被透镜马达(M)38驱动,由此,适当地移动变焦位置和聚焦位置。另外,投影透镜12由空间光调制元件(SOM)36、光源灯37、透镜马达(M)38构成投影部。
主管各个电路的所有动作控制的是控制部39。控制部39由以下部分构成;CPU391;将包含后述自动对焦和自动梯形修正的处理的、由该CPU391执行的动作程序固定存储的ROM392;作为工作存储器使用的RAM393;使投影图像变形的投影图像变形部394;计算出对投影图像的旋转调整量的计算部395;使投影图像旋转变形的旋转变形部396;使投影图像矩形变形的梯形变形部397;使伸缩脚伸缩的伸缩控制部398。
另外,在控制部39中,通过系统总线SB连接有:图像存储部40、声音处理部41、加速传感器42、测距处理部43、倾斜角测定部44、调整脚驱动部46。
图像存储部40,例如由闪存等形成,存储后述的影像调整菜单和用户标志图像的图像数据,适当地读出由控制部39指示的图像数据并发送到显示编码器33中,然后通过投影透镜12投影显示这些图像。
声音处理部41,具备PCM声源等声源电路,将进行投影显示动作时候被赋予的声音数据模拟化,然后驱动上述扬声器16并进行扩放。
加速传感器42,在从设置了该投影仪装置10的状态移动的情况下,检测该振动并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39中。
测距处理部43,驱动具有测距透镜13a、13b的相位差传感器13,并且测量到后述投影显示的图表图像中的任意点位置的距离。
倾斜角测定部44(检测部),检测对投影仪装置10的水平设置面(地表面)的角度,即,检测垂直于设置状态下的投影方向的倾斜角度,并送到控制部39中。
调整脚驱动部46,通过控制部39的控制,对两个调整脚部22、22(伸缩脚)的伸缩进行驱动控制,例如,具有使对应调整脚部22、22各自的螺钉旋转的马达和齿轮等。例如在使马达正转的情况下,调整脚22伸出,在逆转的情况下则缩回。调整脚驱动部46,可以对两个调整脚部22、22个别控制伸缩,使其为不同的长度。
另外,操作键/指示器部45由本体的主操作键/指示器15(选择部、输入部、变形设定部)和盖17内具备的本体的副操作键构成,该操作键/指示器部45中的键操作操作信号被直接输入到控制部39中,另外,控制部39直接对电源/待机指示器15p以及温度指示器15q进行点灯/闪烁驱动控制,另一方面,也将Ir接收部14和Ir接收部19中的红外光接收信号直接输入到控制部39中。
接下来,对投影仪装置10的设置状态和投影到屏幕上的投影图像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在图4(a)中,表示了投影仪装置10(投影装置)将影像投影在屏幕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如图4(a)所示,从设置了投影仪装置10的设置面(地表)开始按照规定高度垂直设定屏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联结投影装置10(投影透镜12)和投影图像的上边的线和设置面形成的角度设为θT,将联结投影仪装置10(投影透镜12)和投影图像的下边的线和设置面形成的角度设为θB,则θT≠θB(θT>θB),如果将到投影图像上边的距离设为dT,将到下边的距离设为dB,则dT≠dB(dT>dB)。
图4(b1)是从上方观察的图4(a)所示的状态的平面图。在图4(b1)的设置状态下,对于投影仪装置10的屏幕的平面上的投影方向为垂直(θH=90°),如果将到投影仪装置10(投影仪透镜12)和投影图像左边的距离设为dL,将到投影图像右边的距离设为dR,则dL=dR。
在这种情况下,由投影仪装置10投影到屏幕上的投影图像如图4(c1)所示,被变形为上边长的梯形。
另外,在图4(b2)的设置状态下,投影仪装置10在平面上对屏幕的投影方向倾斜(θH≠90°(θH<90°)),dL≠dR(dL<dR)。
在这种情况下,投影仪装置10投影到屏幕上的投影图像如图4(c2)所示,形成将图4(c1)的投影图像的左边加长变形的梯形。
进而,在图5中,表示了投影到屏幕上的投影图像旋转的情况下的投影仪装置10的设置状态。图5(a)表示侧视图,图5(c)表示了俯视图。如图5(c)所示,投影仪装置10使对于屏幕的平面上的投影方向倾斜(θH≠90°(θH<90°)),dL≠dR(dL<dR)。
图5(b)(d)表示从背面侧观察的投影仪装置10的后视图。如图5(c)所示,投影方向处于倾斜状态,如图5(b)所示,在投影仪装置10被水平设置的状态下,形成投影图像的外形左边加长变形的梯形。进而,如图5(d)所示,在投影仪装置10倾斜于设置面(地表)的状态下,图5(b)所示的投影图像被旋转。
在本发明中,如图5(d)所示,通过将投影仪装置10倾斜于设置面,即使在投影图像发生包含旋转的梯形变形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后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所说明,将投影图像的外形边框简单的修正为适中的矩形。
第一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投影仪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手动的键操作执行对投影图像的梯形修正。
图6表示了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梯形修正处理的流程图。在图7中,分别表示了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操作对应的影像调整菜单的状态、变形影像、投影图像的例子。图7中的变形影像说明投影仪装置10投影出的影像的外形和对该影像进行的变形,投影影像表示了实际投影在屏幕上的影像的形状和施加了变形影像中表示的变形的情况下的外形变化。
首先,如果通过操作“Keystone”操作键15h请求执行梯形修正,则控制部39,将用于梯形修正的影像调整菜单的图像数据送到显示编码器33中,并根据显示驱动部35的控制使其投影在屏幕上(步骤A1)。
如图7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影像调整菜单中设置了用于指示投影图像旋转的“旋转”、用于使投影图像的左边和右边垂直的“梯形(垂直)”、用于使投影图像的上边和下边为水平的“梯形(水平)”的选项。
其中,例如通过对“up”操作键15k或者“down”操作键15l的操作,可以从“旋转”、“梯形(垂直)”、“梯形(水平)”中任意选择指定任何一个选项(步骤A2)。
另外,对影像调整菜单的“旋转”、“梯形(垂直)”、“梯形(水平)”的各个选项,设置了表示操作状态的指示器。在操作指示器中,例如,如果进行“旋转”的操作,则指示右转(顺时针旋转)和左转(逆时针旋转)的任何一个操作达到什么程度。
在此,如果选择“旋转”选项,并通过对“left”操作键15m或者“right”操作键15n的操作输入变形执行(步骤A3、A4),则控制部39,按照被操作的操作键使投影图像旋转(步骤A5)。
例如,在通过“left”操作键15m的操作输入变形指示的情况下,使投影图像右转(顺时针旋转)变形,通过“right”15n的操作输入了变形指示的情况下,使投影图像左转(逆时针旋转)变形。
在图7(1)所示的旋转变形调整中,如果通过“left”操作键15m的操作指示右转(顺时针旋转),则如变形影像所示,使投影图像的外形发生变形以使其在原来的投影图像的外形(图中是虚线表示的形状)内为相似形。
由投影仪装置10将按照键操作变形投影的图像投影到屏幕上。因此,用户一边确认按照键操作所变形的投影图像,一边继续进行键操作,这样来进行外形调整。例如,在旋转调整中,如图7(1)旋转变形调整的投影影像所示,一直进行旋转变形操作直到下边变为水平。这样,通过变形到使下边变为水平,而使左右边的扩展角度相同。
接下来,在进行了变更“up”操作键15k和“down”操作键15l的选项的键操作的情况下(步骤A11),控制部39,设定按照键操作选择的选项(步骤A2)。
在此,如果选择“梯形(垂直)”选项,并通过对“left”操作键15m或者“right”操作键15n的操作输入变形指示(步骤A3、A6),则控制部39,按照被操作的操作键使投影图像外形的左右边的倾斜角度变更(步骤A7)。
例如,在通过“left”操作键15m的操作输入变形指示的情况下,使投影图像外形的下边和左右边的各自的内角角度扩大来变形,在通过“right”15n的操作输入了变形指示的情况下,使投影图像外形的上边和左右边的各自的内角角度扩大来变形。
在图7(2)所示的梯形变形调整(垂直)中,如果通过“right”操作键15n的操作指示投影图像的外形变形,则如变形影像所示,通过使原来的投影图像的外形(图中是虚线表示的旋转变形调整完了的形状)变形以使上边和左右边的各自的内角的角度左右对称来扩大,这样,就变更为:在投影图像中,对下边的左右边的角度接近垂直。
即使在梯形变形调整(垂直)中,也是一边确认投影仪装置10投影到屏幕上的投影图像,一边继续进行键操作,这样来进行外形的调整。例如,在梯形变形调整中,如图7(2)梯形变形调整(垂直)的投影影像所示,进行梯形变形操作,直到左右边垂直。
进而,与上述相同,在进行了变更“up”操作键15k和“down”操作键15l的选项的键操作的情况下(步骤A11),控制部39,设定按照键操作所选择的选项(步骤A2)。
在此,如果选择“梯形(水平)”选项,并通过对“left”操作键15m或者“right”操作键15n的操作输入变形指示(步骤A3、A8),则控制部39,按照被操作的操作键,使投影图像外形的上边的倾斜角度变更(步骤A9)。
例如,在通过“left”操作键15m的操作输入了变形指示的情况下,变形为使投影图像外形的上边变为水平并使上边和右边的内角角度扩大,通过“right”15n的操作输入了变形指示的情况下,变形为使投影图像外形的上边和左边的内角角度扩大。
在图7(3)所示的梯形变形调整(水平)中,如果通过“right”操作键15n的操作指示投影图像的外形变形,则如变形影像所示,使原来的投影图像的外形(图中是虚线表示的旋转变形调整和梯形变形调整(垂直)完了的形状)变形为以使上边和左边的内角的角度扩大。由此,可以调整投影图像的上边使其接近水平。
即使在梯形变形调整(水平)中,一边确认投影仪装置10投影到屏幕上的投影图像,一边继续进行键操作,这样来进行外形的调整。例如,在梯形变形调整中,如图7(3)梯形变形调整(水平)的投影影像所示,进行梯形变形操作,直到上边变为水平。
并且,如果再次操作“Keystone”操作键15h(步骤A10),则判断为调整结束,结束梯形修正的动作。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是在执行旋转变形调整之后进行梯形变形调整,而在旋转变形调整中修正投影影像外形的下边使其变为水平。因此,虽然在梯形变形调整(水平)中变更了上边的倾斜角,但是在旋转调整中先进行使上边变为水平的变形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梯形变形调整(水平)中变形为使下边的倾斜角度变为水平。
另外,虽然在进行旋转变形调整之后进行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水平),但是也可以选择先执行梯形变形调整的顺序。
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从影像调整菜单中设置的选项中选择作为变形对象的选项,一边确认投影仪装置10实际投影的投影图像,一边根据键操作使外形变形。此时,因为不仅可以执行梯形变形调整而且还可以执行旋转变形调整,所以,例如即使在随着在倾斜于设置面(地面)的状态下设置投影装置10旋转投影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组合旋转变形和梯形变形而任意执行投影图像的调整,并且可使投影图像的外形边框成为适中的矩形。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投影仪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不仅可以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手动键操作来执行对投影图像的梯形修正,还可以执行自动的对投影图像的梯形修正。
在图8中,表示了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梯形修正处理的流程图。在图9中,表示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与各个操作对应的影像调整菜单状态、变形影像、投影图像各自的一个例子。
首先,如果操作“Keystone”操作键15h请求执行梯形修正,则控制部39,将用于梯形修正的影像调整菜单的图像数据送到显示编码器33中,并根据显示驱动部35的控制使其投影在屏幕上(步骤B1)。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影像调整菜单中,如图9所示,设置了用于选择自动修正的“自动”选项和用于选择手动操作修正的“手动”项目。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设置了表示“旋转”、“梯形(垂直)”、“梯形(水平)”和与每个项目对应的操作状态的操作指示器。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部分的说明。
此处,例如通过对“left”操作键15m或者“right”操作键15n的键操作,可以从“自动”、“手动”项目中任意选择指定的任何一个选项(步骤B2)。此处,在选择了某个项目的状态(在图9(1)旋转变形调整所示的影像调整菜单中表示选择了“自动”的状态)下,例如通过按下“Enter”操作键15o,选择决定自动或者手动中的哪一个。
在此,在选择了“手动”的情况下,用户通过键操作从影像调整菜单中依次选择“旋转”、“梯形(垂直)”、“梯形(水平)”的项目,并且分别执行与手动的键操作对应的变形调整。另外,手动的梯形变形处理(步骤B9~B18)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执行,故省略详细说明(参考图6)。
另一方面,在选择了“自动”的情况下,控制部39,不靠用户进行键操作,而是按下述那样自动地执行旋转变形调整、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水平)。
首先,控制部39,获取表示通过倾斜角测定部44检测出的投影仪装置10的设定状态下的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的倾斜角度信息(步骤B3),并按照该信息表示的倾斜角度计算出实施针对投影图像的旋转变形调整时的旋转调整量(步骤B4)。由倾斜角测定部44检测出的倾斜角度,是图5(d)所示的垂直于投影方向的角度θR。在倾斜状态下设置投影仪装置10的情况下,如图5(d)所示,旋转投影图像,而倾斜角度越大旋转量就越大。控制部39,根据倾斜角度和投影图像的旋转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出与倾斜角测定部44获取的倾斜角度信息对应的、为修正投影图像的旋转所必需的旋转调整量。
控制部39,按照计算出的旋转调整量使投影图像旋转(步骤B5)。由此,被变形为投影图像的外形状的下边变为水平,而针对下边的左右边的放大角度相同(参考图9(1)的旋转变形调整(自动)中的变形影像和投影影像)。
接下来,控制部39,对已经进行了旋转变形调整的投影图像执行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步骤B6)。这里,在旋转变形调整中被右转(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作为变形影像变形为右边为垂直。此时,变形为上边和左右边的各自的内角角度左右对称地扩大。
接下来,控制部39,对已经进行了梯形变形调整(垂直)的投影图像执行梯形变形调整(水平),并且变更投影图像外形的上边的倾斜角度(步骤B7)。而后,如果再次操作“Keystone”操作键15h(步骤B8),则判断为调整结束,并结束梯形修正的动作。
这样,通过自动执行旋转变形调整、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水平),如图9(3)的投影影像所示,可以将投影图像的外形修正成为矩形。
另外,在执行自动调整之后,希望对投影图像的外形进行微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键操作从“自动”、“手动”中的某一项目再次任意选择指定任某一选项。
此处,在选择了“手动”的项目的场合,通过步骤B9~B18的处理,可以由与用户的键操作对应的变形调整进行微调整。
这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因为通过执行自动调整,检测投影仪装置10的倾斜角度,并且根据该检测到的倾斜角度计算出对投影图像的旋转调整量,并且按照该计算出的旋转调整量对投影图像进行旋转变形调整,所以,可以通过自动执行对投影图像的旋转变形调整,进而执行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水平),这样,就可以将投影图像的外形边框变为适中的矩形。
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也可以使执行旋转变形调整和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水平)的顺序与此前所述的不同。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投影仪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与手动键操作对应的调整脚部22的伸缩变更投影仪装置10的设定状态,可以修正投影图像的旋转。
在图10中,表示了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梯形修正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1中,表示了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与各个操作对应的影像调整菜单状态、变形影像、投影图像的各自的一个例子。
首先,如果通过操作“Keystone”操作键15h请求执行梯形修正,则控制部39,将用于梯形修正的影像调整菜单的图像数据送到显示编码器33中,并由显示驱动部35的控制使其投影在屏幕上(步骤C1)。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影像调整菜单中,如图11所示,设置了用于通过进行脚设置调整使投影图像旋转的“脚调整”、用于使投影图像的左边和右边垂直的“梯形(垂直)”、用于使投影图像的上边和下边水平的“梯形(水平)”项目。
此处,例如通过对“up”操作键15k或者“down”操作键15l的操作,可以从“脚调整”、“梯形(垂直)”、“梯形(水平)”中任意选择指定某一个项目(步骤C2)。
如图11(1)脚设置调整所示,设置了用于指示两个调整脚部22中的右侧调整脚部22的伸缩的“右脚”、用于指示左侧调整脚部22的伸缩的“左脚”。此处,例如通过对“menu”操作键15g的操作,可以从脚设置调整中选择指定“右脚”、“左脚”中的某一个项目。此处,如果选择“右脚”的项目,并通过对“left”操作键15m或者“right”操作键15n的键操作输入变形的指示(步骤C3、C4),控制部39,按照进行了键操作的操作键,通过调整脚驱动部46使设置在右侧的调整脚部22伸缩(步骤C5)。
例如,在操作了“left”操作键15m的情况下,缩短右侧的调整脚部22,在操作了“right”操作键15n的情况下,伸长右侧的调整脚部22。
在图11(1)所示的脚设置调整中,通过按照“left”操作键15m的操作缩短右侧的调整脚部22,被倾斜为使其投影仪装置10的左侧升高。因此,由投影仪装置10所投影到屏幕上的投影图像,如图11(1)脚设置调整的投影图像所示,顺时针旋转。此处,对由投影仪装置10投影的投影图像没有进行变形调整。
用户,通过按照键操作使调整脚部22伸缩来确认投影仪装置10发生倾斜后投影图像产生的变化,一边通过继续进行键操作来调整投影图像的旋转。例如,图11(1)脚设置装置的投影图像所示,进行脚设置调整的操作直到下边变为水平。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通过在脚设置装置中选择“右脚”和“左脚”中的某一项,使某一方的调整脚部22伸缩,使投影仪装置10倾斜,但,也可以通过使两个调整脚部22同时伸缩而使投影仪装置10倾斜。即,在右侧增高使其倾斜的情况下,伸长右侧的调整脚部22,缩短左侧的调整脚部22即可(在相反倾斜的情况下,相反地进行针对调整脚部22的伸缩)。
接下来,在进行了变更“up”操作键15k或者“down”操作键15l的选项的键操作的情况(步骤C11)下,控制部39,设定按照键操作所选择的项目(步骤C2)。
此处,如果选择“梯形(垂直)”选项,并根据对“left”操作键15m或者“right”操作键15n的键操作输入变形指示(步骤C3、C6),则控制部39,按照键操作了的操作键变更投影图像外形的左右边的倾斜角度(步骤C7)。另外,与各个键操作对应的变形(变更调整),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执行,故省略说明。
在图11(2)所示的梯形变形调整(垂直)中,如果通过“right”操作键15n的操作指示投影图像外形的变形,则如变形影像所示,通过将原本的投影图像的外形(图中是用虚线表示的矩形),变形为上边和左右边各自的内角角度在左右对称状态下扩大,变更为在投影图像中对下边的左右边的角度接近垂直。
用户,一边确认由投影仪装置10投影到屏幕上的投影图像,一边通过继续进行键操作,来进行外形的调整。例如,在梯形变形调整中,如图11(2)的梯形变形调整(垂直)的投影图像所示,进行梯形变形调整的操作直到左右边变为垂直。
再者,与上述同样,在进行了变更“up”操作键15k和“down”操作键15l的选项的键操作的情况下(步骤C11),控制部39,设定按照键操作所选择的选项(步骤C2)。
此处,如果选择“梯形(水平)”选项,并通过对“left”操作键15m或者“right”操作键15n的操作输入变形指示(步骤C3、C8),则控制部39,按照被操作的操作键,使投影图像外形的上边的倾斜角度变更(步骤C9)。而后,如果再次操作“Keystone”操作键15h(步骤C10),则判断为调整已结束,结束梯形修正的动作。
在图11(3)所示的梯形变形调整(水平)中,如果通过“right”操作键15n的操作指示投影图像的外形变形,则如变形影像所示,通过使原来的投影图像的外形(图中是虚线表示的旋转变形调整和梯形变形调整(垂直)之后的形状)变形为上边和左边的内角的角度扩大。由此,可以调整投影图像的上边使其接近水平。
即使在梯形变形调整(水平)中,一边确认由投影仪装置10投影到屏幕上的投影图像,一边通过继续进行键操作,来进行外形的调整。例如,在梯形变形调整中,如图11(3)梯形变形调整(水平)的投影影像所示,进行梯形变形操作,直到上边变为水平。
这样一来,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可以使投影仪装置10倾斜的调整脚部22,例如根据手动键操作控制调整脚部22的伸缩来变更投影仪装置10的设置状态中的倾斜,从而可以修正投影图像的旋转,同样,通过手动的键操作来组合可执行的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水平),可以任意执行投影图像的调整,并且可使投影图像的外形边框形成适中的矩形。另外,因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投影图像的修正中,可以做成比由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说明过的修正最终得到的投影图像更宽的面积,所以在使之更易于看清的同时还可以防止投影影像信息的缺失。
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执行脚设置调整和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水平)的顺序也可以与上述不同。
另外,也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控制调整脚部22的伸缩并且变更投影仪装置10的设置状态中的倾斜之后,自动进行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水平)。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投影仪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不仅可以由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手动的键操作实施对投影图像的梯形修正,也可以通过自动的脚设置调整和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水平)来实施对投影图像的梯形修正。
在图12中,表示了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梯形修正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3中,表示了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与各个操作对应的影像调整菜单状态、变形影像、投影图像的各自的一个例子。
首先,如果由操作“Keystone”操作键15h请求执行梯形修正,则控制部39,将用于梯形修正的影像调整菜单的图像数据送到显示编码器33中,并根据显示驱动部35的控制使其投影在屏幕上(步骤D1)。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影像调整菜单中,如图13(1)的脚设置调整所示,设置了用于选择自动修正的“自动”选项和用于选择手动操作的修正的“手动”选项。其他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此处,例如通过对“left”操作键15m或者“right”操作键15n的键操作,可以从“自动”、“手动”中选择某一个项目(步骤D2)。此处,在选择了某一个选项的状态(在图13(1)的旋转变形调整所示的影像调整菜单中,表示选择了“自动”的状态)下,例如通过按下“Enter”操作键15o,选择决定自动或者手动中的某一项。
此处,在选择了“手动”的情况下,用户通过键操作从脚设置调整中选择“右脚”、“左脚”的项目,并且执行与键操作对应的脚设置调整。另外,手动的脚设置处理(步骤D9~D18),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执行,故省略其详细说明(参考图10)。
另一方面,在选择了“自动”的情况下,控制部39,不通过用户进行键操作,而是按下述自动地执行脚设置调整、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水平)。
首先,控制部39,获取表示通过倾斜角测定部44检测出的投影仪装置10的设定状态下的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的倾斜角度信息(步骤D3),并按照该信息表示的倾斜角度计算出为使投影仪装置10变成水平而必需的脚伸缩量。由倾斜角测定部44检测出的倾斜角度,是图5(d)所示的垂直于投影方向的角度θR。在倾斜设置投影仪装置的情况下,如图5(d)所示,使投影图像旋转,倾斜角度越大旋转量越大。控制部39,根据倾斜角度和投影图像的旋转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出与倾斜角测定部44获取的倾斜角度信息对应的、为使投影仪装置10变为水平所必需的对调整脚部22的脚伸缩量。
控制部39,按照计算出的脚伸缩量,通过调整脚驱动部46使调整脚部22伸缩(步骤D4)。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脚设置调整中,既可以使两个调整脚部22中的任何一方伸缩,也可以使两个调整脚部22分别伸缩(例如,使调整脚部22的一方伸长,另一方缩短)来进行调整。
由此,被变形为:使投影图像外形的下边变为水平,并使针对下边的左右边的扩大角度相同(参照图13(1)的脚设置调整中的变形影像和投影影像)。
接下来,控制部39,对已经进行了脚设置调整的投影图像执行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步骤D6)。这里,在脚设置调整中为使投影图像右转(顺时针旋转)而使调整脚部22伸缩的情况下,作为变形影像变形为右边垂直。此时,变形为上边和左右边的各自的内角的角度左右对称地扩大。
接下来,控制部39,对已经进行了梯形变形调整(垂直)的投影图像执行梯形变形调整(水平),并且变更投影图像外形的上边的倾斜角度(步骤D7)。并且,如果再次操作“Keystone”操作键15h(步骤D8),则判断为调整已结束,并结束梯形修正的动作。
这样,通过自动执行脚设置调整、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水平),如图13(3)的投影影像所示,可以将投影图像的外形修正为矩形。
另外,在执行自动调整之后,希望对投影图像的外形进行微调的情况下,在图像调整菜单中,通过键操作从“自动”、“手动”中的某一项再次任意选择指定某一个选项。
此处,在选择了“手动”选项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步骤D9~D18处理,用与用户的键操作对应的变形调整来进行微调。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是假定了:在脚设置调整中选择了“自动”的情况下,对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水平)也设定“自动”不通过键操作而自动执行,但对于脚设置调整和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水平)各自也可以分别选择“自动”或者“手动”。例如,对于脚设置调整,如第三实施方式那样,可以通过键操作进行调整,对于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水平),可以自动进行。
这样一来,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可以使投影仪装置10倾斜的调整脚部22,将投影仪装置10的设置状态自动调整为水平,进而执行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水平),从而可以使投影图像的外形边框形成适中的矩形。另外,因为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投影图像的修正中,可以做成比由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说明过的修正最终得到的投影图像更宽的面积,所以在使之更易于看清的同时还可以防止投影影像信息的缺失。
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使执行旋转变形调整和梯形变形调整(垂直、水平)的顺序与前述不同。
另外,在上述第二和第四实施方式中,是按照键操作执行修正处理的,不过,也可以例如在将装置插入电源之际自动执行处理。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预先设定在插入电源的时候是否自动开始处理。进而,通过做成为可以检测投影仪装置10的移动,可以检测设置位置的变更,并且还可自动地开始处理。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包含了各个阶段的发明,通过所公示的多个构成要件的适当的组合,可以抽出种种发明。例如,即使从实施方式所示的整个构成要件中去除几个构成要件,也可以解决在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栏中所述的课题中的至少一个,在得到发明效果栏中所述的效果中的至少一个的场合,可以抽出去除了该构成要件的结构作为发明。

Claims (8)

1.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与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进行投影的投影部;
选择部,其选择使上述投影部投影的投影图像旋转的旋转变形调整、使上述投影图像变形为矩形的梯形变形调整中的其中之一;
输入部,其输入上述投影部投影的针对投影图像的变形指示;和
投影图像变形部,其根据上述选择部选择旋转变形调整还是梯形变形调整,按照上述输入部输入的变形指示使上述投影部投影的上述投影图像变形。
2.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与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进行投影的投影部;
检测装置的倾斜角度的检测部;
计算部,其根据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倾斜角度,计算出对上述投影部投影的投影图像的旋转调整;和
旋转变形部,其根据上述计算部计算出的旋转调整量,使上述投影部投影的上述投影图像旋转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梯形变形部,其使通过上述旋转变形部进行了旋转变形的上述投影图像变形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定是否执行由上述旋转变形部进行的针对上述投影图像的旋转变形的变形设定部;
上述旋转变形部,在由上述变形设定部设定了执行旋转变形的情况下,执行旋转变形。
5.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与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进行投影的投影部;
伸缩脚,其为了使装置倾斜而可以伸缩;
选择部,其选择使上述伸缩脚伸缩的脚调整、使上述投影图像变形为矩形的梯形变形调整中的其中之一;
输入部,其输入由上述投影部投影的针对投影图像的变形指示;
伸缩控制部,其在上述选择部选择了脚调整的情况下,按照上述输入部输入的变形指示使上述伸缩脚伸缩;和
投影图像变形部,其在上述选择部选择了梯形变形调整的情况下,根据上述输入部输入的变形指示对上述投影部投影的上述投影图像进行梯形变形。
6.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与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进行投影的投影部;
伸缩脚,其为了使装置倾斜而可以伸缩;
检测装置的倾斜角度的检测部;
计算部,其根据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倾斜角度,计算出上述伸缩脚的伸缩量;和
伸缩控制部,其根据上述计算部计算出的伸缩量使上述伸缩脚伸缩。
7.一种投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将与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进行投影的投影过程;
选择过程,其选择使由上述投影过程投影的投影图像旋转的旋转变形调整、使上述投影图像变形为矩形的梯形变形调整中的其中之一;
输入过程,其输入由上述投影过程投影的针对投影图像的变形指示;
投影图像变形过程,其根据由上述选择过程选择了旋转变形调整还是梯形变形调整,按照由输入过程输入的变形指示使上述投影过程投影的上述投影图像变形。
8.一种记录了投影方法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将与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进行投影的投影步骤;
选择步骤,其选择使由上述投影过程投影的投影图像旋转的旋转变形调整、使上述投影图像变形为矩形的梯形变形调整中的其中之一;
输入步骤,其输入由上述投影过程投影的针对投影图像的变形指示;
投影图像变形步骤,其根据由上述选择过程选择旋转变形调整还是梯形变形调整,按照输入过程输入的变形指示使上述投影过程投影的上述投影图像变形。
CNB2005100053616A 2004-02-03 2005-02-02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和记录投影方法的记录媒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458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26540A JP2005223393A (ja) 2004-02-03 2004-02-03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及び投影プログラム
JP2004026540 2004-02-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2013A true CN1652013A (zh) 2005-08-10
CN100504581C CN100504581C (zh) 2009-06-24

Family

ID=34879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536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4581C (zh) 2004-02-03 2005-02-02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和记录投影方法的记录媒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270421B2 (zh)
JP (1) JP2005223393A (zh)
KR (1) KR100698338B1 (zh)
CN (1) CN100504581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2200A (zh) * 2010-03-26 2011-09-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以及投影装置的投影方法
CN102681315A (zh) * 2011-03-15 2012-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CN108140358A (zh) * 2015-09-29 2018-06-0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附带距离图像获取装置的投影装置以及投影方法
CN109688390A (zh) * 2018-12-12 2019-04-2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投影画面自动校正方法、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6277B2 (ja) * 2004-11-24 2011-02-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184569A (ja) * 2004-12-27 2006-07-13 Toshiba Corp 投射型表示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の焦点調整方法
JP4196951B2 (ja) * 2005-02-04 2008-12-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投写画像調整方法
JP4380557B2 (ja) * 2005-02-15 2009-12-0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チャート画像の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422074B2 (ja) * 2005-06-16 2010-02-24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フォーカス調整方法
JP4169026B2 (ja) * 2005-09-27 2008-10-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測距装置及び測距方法
JP4169027B2 (ja) * 2005-09-27 2008-10-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測距装置及び測距方法
EP1987679B1 (en) * 2006-02-21 2010-05-12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e distortion correction method of the same
JP4994744B2 (ja) * 2006-08-11 2012-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携帯型画像投射装置
JP5018129B2 (ja) * 2007-02-23 2012-09-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JP2008242159A (ja) * 2007-03-28 2008-10-09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JP4525945B2 (ja) * 2007-08-07 2010-08-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記憶媒体
JP4692531B2 (ja) * 2007-09-13 2011-06-0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及び光測距方法。
KR101370911B1 (ko) * 2007-10-23 2014-03-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박형 프로젝터
JP2009229617A (ja) * 2008-03-21 2009-10-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2009237021A (ja) * 2008-03-26 2009-10-15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JP5169380B2 (ja) * 2008-03-28 2013-03-2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936367B2 (en) * 2008-06-17 2015-01-20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associated with projecting in response to conformation
US8723787B2 (en) 2008-06-17 2014-05-13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related to an image capture projection surface
US8944608B2 (en) * 2008-06-17 2015-02-03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associated with projecting in response to conformation
US8602564B2 (en) 2008-06-17 2013-12-10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jecting in response to position
US8608321B2 (en) 2008-06-17 2013-12-17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jecting in response to conformation
US8955984B2 (en) 2008-06-17 2015-02-17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Projection associ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US8262236B2 (en) 2008-06-17 2012-09-11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change of a projection surface
US8308304B2 (en) 2008-06-17 2012-11-13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projection
US8733952B2 (en) 2008-06-17 2014-05-27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ordinated use of two or more user responsive projectors
US8384005B2 (en) 2008-06-17 2013-02-26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ly projecting in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at least one specified motion associated with pressure applied to at least one projection surface
US8267526B2 (en) 2008-06-17 2012-09-18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Methods associated with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projection
US8641203B2 (en) 2008-06-17 2014-02-04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signals between server and projector apparatuses
US8430515B2 (en) 2008-06-17 2013-04-30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jecting
US20090309826A1 (en) 2008-06-17 2009-12-17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Systems and devices
JP5374953B2 (ja) * 2008-07-30 2013-12-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の制御方法
JP2010098728A (ja) * 2008-09-19 2010-04-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JP5481833B2 (ja) * 2008-10-29 2014-04-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の制御方法
JP5347439B2 (ja) * 2008-11-07 2013-11-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5327468B2 (ja) * 2009-08-04 2013-10-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プログラム、情報記憶媒体および台形歪み補正方法
US8400468B2 (en) * 2009-08-27 2013-03-1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or masks for calibrating projector-based display systems
JP2011065025A (ja) * 2009-09-18 2011-03-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5671901B2 (ja) * 2010-09-15 2015-02-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263985B (zh) * 2011-07-25 2013-06-05 深圳展景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投影设备的质量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
JP5982787B2 (ja) * 2011-11-02 2016-08-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ジェクタ
JP5924020B2 (ja) * 2012-02-16 2016-05-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US9607363B2 (en) * 2012-06-19 2017-03-28 Ricoh Company, Ltd. Projector, trapezoidal distortion correc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trapezoidal distortion correction program
US11178369B2 (en) * 2016-09-01 2021-11-16 Maxell, Ltd. Projection type video-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projected video-image adjusting method
JP6897191B2 (ja) * 2017-03-17 2021-06-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KR102605035B1 (ko) * 2019-02-22 2023-11-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로젝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20005436A (ko) * 2019-04-26 2022-01-13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12863409A (zh) * 2019-11-28 2021-05-28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22126436A (ja) * 2021-02-18 2022-08-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US11947243B2 (en) * 2022-03-24 2024-04-02 Changzhou Aac Raytech Optronics Co., Ltd. Auto-focus apparatus for camera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59597B1 (ko) 1995-12-15 1999-05-01 배순훈 프로젝터의 받침다리 승강조절구조
WO2000021282A1 (en) * 1998-10-02 2000-04-13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keystone distortion
TW480362B (en) * 2000-09-14 2002-03-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Automatic calib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of the projector display
EP1395865A2 (en) 2001-06-12 2004-03-10 Silicon Optix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keystone distortion
JP2003005279A (ja) 2001-06-20 2003-01-08 Fujitsu General Ltd プロジェクタのチルト装置
JP4051527B2 (ja) 2001-06-26 2008-0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前面投写型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投写画像の歪み補正方法
JP3772870B2 (ja) * 2003-08-25 2006-05-1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2200A (zh) * 2010-03-26 2011-09-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以及投影装置的投影方法
CN102681315A (zh) * 2011-03-15 2012-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CN102681315B (zh) * 2011-03-15 2014-11-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CN108140358A (zh) * 2015-09-29 2018-06-0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附带距离图像获取装置的投影装置以及投影方法
CN109688390A (zh) * 2018-12-12 2019-04-2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投影画面自动校正方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70421B2 (en) 2007-09-18
CN100504581C (zh) 2009-06-24
JP2005223393A (ja) 2005-08-18
US20050237492A1 (en) 2005-10-27
KR100698338B1 (ko) 2007-03-23
KR20050078993A (ko) 2005-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52013A (zh)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和记录投影方法的记录媒体
CN2686241Y (zh) 图像处理系统和投影机
CN1800962A (zh) 投影控制系统、投影机及投影控制方法
CN1768527A (zh) 投影机设备、投影方法、以及存储投影方法的记录媒介
CN1252994C (zh) 投影仪及投影仪的图像畸变校正方法
CN1845002A (zh) 投影机用失真修正处理
CN1768352A (zh) 投影设备和投影方法
CN1815350A (zh) 投影机和曝光调整方法
CN1601368A (zh) 图像处理系统、投影机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258287C (zh) 图像处理系统,投影机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825194A (zh) 投影仪和处理行决定方法
CN1577048A (zh) 图像处理系统、投影机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282030C (zh) 被摄体像调整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CN1725811A (zh) 摄像装置和图像恢复方法
CN1601369A (zh) 图像处理系统、投影机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932635A (zh)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和记录投影方法的记录介质
CN1543207A (zh) 图像处理系统、投影机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746667A (zh) 基板检查方法及基板检查装置
CN1510913A (zh) 图像处理系统、投影机、便携式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738441A (zh) 使用屏幕的一部分的边的梯形失真校正
CN1655599A (zh) 多投影显示器和投影机
CN1230783C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及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727987A (zh) 投影机和投影机的控制方法
JP2008203490A (ja) プロジェクタ
CN1232855C (zh) 光学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基准位置给出标准原器、投影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