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0726A - 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40726A
CN1640726A CN 200410013856 CN200410013856A CN1640726A CN 1640726 A CN1640726 A CN 1640726A CN 200410013856 CN200410013856 CN 200410013856 CN 200410013856 A CN200410013856 A CN 200410013856A CN 1640726 A CN1640726 A CN 16407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washer
hole
damper assembly
turret
lock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138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37854C (zh
Inventor
秦志尚
顾华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Wujin Wu Xin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KE ELECTRONIC GROUP CO Ltd JIANGS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KE ELECTRONIC GROUP CO Ltd JIANGSU filed Critical XINKE ELECTRONIC GROUP CO Ltd JIANGSU
Priority to CNB2004100138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37854C/zh
Publication of CN1640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0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3785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3785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本装置具有机座部件、盘加载部件、显示部件、转动部件和显示部扣合组件。盘加载部件为具有视盘进出口的吸入式盘加载部件,盘加载部件设置在机座部件上、且位于机座部件1的上部,机座部件1则相应设有加载安装口,盘加载部件的视盘进出口从机座部件的加载安装口向外露出,机座部件的加载安装口位于机座部件1的上部的前侧。显示部件通过转动部件转动连接在机座部件上,且其自由端可通过显示部扣合组件扣合在机座部件上。本装置工作可靠、放入和取出视盘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载视频显示装置按其设置位置的不同,通常分为两大类种。一类安装固定在汽车前部的驾驶台上而可称为内置式车载视频显示装置,另一类安装固定在汽车内的顶部而可称为吸顶式车载视频显示装置。内置式车载视频显示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带有盘加载部件的车载视频显示装置,可称为内置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另一种不带盘加载部件,而可直接称为内置式车载视频显示装置。吸顶式车载视频显示装置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带有光拾取器驱动装置(也可称为机芯)的车载视频显示装置,可称为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另一种不带光拾取器驱动装置,而可直接称为吸顶式车载视频显示装置。
已有的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具有机座部件、机芯部件、转动部件、显示部件、仓盖组件、仓盖扣合组件和显示部扣合组件;机座部件具有基座和仓座,仓座固定在基座上且位于基座的上方;机芯部件主要包括光拾取器驱动装置和弹性连接件,光拾取器驱动装置的机架通过弹性连接件弹性设置在机座部件的仓座上,且光拾取器驱动装置的旋转托盘组件朝下设置;仓盖组件的仓盖转动连接在机座部件的基座上,且可通过仓盖扣合组件使仓盖扣合在机座部件的基座上;显示部件通过转动部件转动连接在机座部件的基座上,且可通过显示部扣合组件扣合在机座部件的基座上。这种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安装前还需进行有关的电路的配置,再将其安装在汽车内的顶部;安装时,先在汽车内的顶部固定一块钢制安装板,再用螺栓穿过机座部件的安装孔而旋合固定在安装板上,从而使机座部件固定在安装板上而完成机械的连接,再对其中的有关的电路与外电路进行连接后即可使用。这种装置的机芯部件中,其旋转托盘组件可采用中国专利申请012446173中所公开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旋转托盘组件在非震动场合使用时夹持可靠,但用于车载场合则暴露出不足之处;为了使视盘的取下较为方便,其锁片爪对视盘的卡锁作用力不会很大,视盘本身又存在着挣脱锁片爪的向下的重力,如此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一但遇到震动,特别是车辆颠簸时产生的垂直于视盘平面的上下震动时,视盘就很有可能挣脱锁片爪的卡锁而脱离机芯,使整个装置无法正常工作,并且在此种情况下打开仓盖,视盘就会随着仓盖的打开而有可能滑出仓座;因此这种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存在着工作不可靠的缺点。另外,这种结构的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在使用时,其放入和取出视盘的程序也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可靠、放入和取出视盘较为方便的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装置具有机座部件、显示部件、转动部件和显示部扣合组件;显示部件通过转动部件转动连接在机座部件上,且其自由端可通过显示部扣合组件扣合在机座部件上;其结构特点是:本装置还具有盘加载部件,盘加载部件为具有视盘进出口的吸入式盘加载部件,盘加载部件设置在机座部件上、且位于机座部件的上部,机座部件则相应设有加载安装口,盘加载部件的视盘进出口从机座部件的加载安装口向外露出,机座部件的加载安装口位于机座部件的上部的前侧、左侧或右侧。
上述机座部件具有机座上座和机座下座,机座下座与机座上座相互独立且相互间可以叠合;在安装使用时,机座下座与机座上座叠合并固定连接在一起;机座部件的加载安装口设置在机座部件的机座上座上且位于机座上座的前侧;盘加载部件具有盘加载装置、底座、上盖和面框组件;面框组件设有作为盘加载部件的视盘进出口的开口;盘加载装置为吸入式盘加载装置,盘加载装置的外壳固定在底座上,上盖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底座的上方,面框组件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底座的前侧,且面框组件的开口与盘加载装置的视盘吸入口相连通;底座固定在机座上座上;显示部件通过转动部件转动连接在机座部件的机座下座上,且其自由端可通过显示部扣合组件扣合在机座部件的机座下座上。
上述机座上座的座板上设有方形的放置孔,盘加载部件的底座具有位于左侧和右侧的连接翅片;盘加载部件由其底座向下穿过放置孔,且由螺钉将底座的翅片固定在机座上座的座板上,从而使盘加载部件与机座上座的连接为可拆式固定连接。
上述显示部件具有液晶显示屏、屏盖、背盖和压板和连接件;压板固定在屏盖上,液晶显示屏设置在压板和屏盖之间且通过压板压紧在屏盖上,液晶显示屏的显示面在屏盖的显示口露出;背盖通过螺钉和压板固定在屏盖上而与屏盖构成显示外壳;连接件固定在压板上,且在显示外壳的连接口露出;转动部件为双轴线转动部件,具有转动架、左侧阻尼组件、右侧阻尼组件、中部阻尼组件、左侧连接板和右侧连接板;转动架为钢制一体件,具有中部座板和与中部座板相连的左侧转动板及右侧转动板;机座下座的后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开口朝上的左槽座、开口朝下的中槽座和开口朝上的右槽座,且左槽座通过中槽座与右槽座相通;左侧连接板的左端固定在机座下座的左槽座上,左侧连接板的右端位于机座下座的中槽座的槽中,右侧连接板的右端固定在机座下座的右槽座上,右侧连接板的左端位于机座下座的中槽座的槽中;左侧阻尼组件的左侧连接臂的固定连接段固定在左侧连接板的右端,右侧阻尼组件的右侧连接臂的固定连接段固定在右侧连接板的左端,转动架的左侧转动板套在左侧阻尼组件的左侧连接臂的转动连接段上、可相对于左侧连接臂转动、且左侧转动板与左侧阻尼组件的连接关系为有阻转动连接,转动架的右侧转动板套在右侧阻尼组件的右侧连接臂的转动连接段上、可相对于右侧连接臂转动、且右侧转动板与右侧阻尼组件的连接关系为有阻转动连接,并且转动架的左侧转动板相对于左侧阻尼组件转动的转动轴线与转动架的右侧转动板相对于右侧阻尼组件转动的转动轴线相重合,可称为水平固定轴线;转动架的中部座板套在中部阻尼组件的柱形连接座上、可相对于柱形连接座转动,且中部阻尼组件与转动架的中部座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有阻转动连接,并且它们的转动轴线设置在与转动部件的水平固定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内、可称为垂直转动轴线,且当转动架相对于左侧阻尼组件和右侧阻尼组件转动时,垂直转动轴线则在相应的与转动部件的水平固定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内转动,即垂直转动轴线上的不与水平固定轴线相交的任一点围绕垂直转动轴线与水平固定轴线的交点在该平面内转动;中部阻尼组件的固定在柱形连接座上的连接板与显示部件的连接件固定连接。
上述左侧阻尼组件还具有外摩擦垫圈、内摩擦垫圈、弹性垫圈组、固定挡圈和紧固螺帽;左侧连接臂由依次连接的固定连接段、阻挡段和转动连接段组成;左侧连接臂的转动连接段的截面为腰圆形,转动连接段的周向曲面上设有外螺纹;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以及转动架的左侧转动板均设有与左侧连接臂的转动连接段相配的圆形通孔;外摩擦垫圈的圈体、内摩擦垫圈、固定挡圈均设有与左侧连接臂的转动连接段相配的腰圆形通孔;外摩擦垫圈的圈体、转动架的左侧转动板、内摩擦垫圈、弹性垫圈组、固定挡圈依次套在左侧连接臂的转动连接段上,由紧固螺帽进行紧固而使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在轴向上将外摩擦垫圈的圈体、转动架的左侧转动板、内摩擦垫圈、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和固定挡圈弹性紧固在左侧连接臂的转动连接段上,从而使左侧转动板与左侧阻尼组件的转动连接为有阻转动连接;右侧阻尼组件还具有外摩擦垫圈、内摩擦垫圈、弹性垫圈组、固定挡圈和紧固螺帽;右侧连接臂由依次连接的固定连接段、阻挡段和转动连接段组成;右侧连接臂的转动连接段的截面为腰圆形,转动连接段的周向曲面上设有外螺纹;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以及转动架的右侧转动板均设有与右侧连接臂的转动连接段相配的圆形通孔;外摩擦垫圈的圈体、内摩擦垫圈、固定挡圈均设有与右侧连接臂的转动连接段相配的腰圆形通孔;外摩擦垫圈的圈体、转动架的右侧转动板、内摩擦垫圈、弹性垫圈组、固定挡圈依次套在右侧连接臂的转动连接段上,由紧固螺帽进行紧固而使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在轴向上将外摩擦垫圈的圈体、转动架的右侧转动板、内摩擦垫圈、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和固定挡圈弹性紧固在右侧连接臂的转动连接段上,从而使右侧转动板与右侧阻尼组件的转动连接为有阻转动连接。
上述左侧阻尼组件的外摩擦垫圈还具有挡片,右侧阻尼组件的外摩擦垫圈也还具有挡片;转动架的左侧转动板上设有左侧前限位挡肩和左侧后限位挡肩,左侧前限位挡肩和左侧后限位挡肩之间的夹角α1为90度至150度;转动架的右侧转动板上设有右侧前限位挡肩和右侧后限位挡肩,右侧前限位挡肩和右侧后限位挡肩之间的夹角α2与左侧前限位挡肩和左侧后限位挡肩之间的夹角α1相同;左侧阻尼组件的外摩擦垫圈的挡片位于转动架的左侧转动板的左侧前限位挡肩和左侧后限位挡肩之间,右侧阻尼组件的外摩擦垫圈的挡片位于转动架的右侧转动板的右侧前限位挡肩和右侧后限位挡肩之间。
上述左侧阻尼组件的弹性垫圈组具有3个形状相同的基本形状为碗形的弹性垫圈,它们是第一弹性垫圈、第二弹性垫圈和第三弹性垫圈;第一弹性垫圈凸起面与内摩擦垫圈相接触,第一弹性垫圈的凹陷面的边缘与第二弹性垫圈的凹陷面的边缘相接触,第二弹性垫圈的凸起面与第三弹性垫圈的凸起面相接触,第三弹性垫圈凹陷面的边缘与固定挡圈相接触;右侧阻尼组件的弹性垫圈组具有3个形状相同的基本形状为碗形的弹性垫圈,它们是第一弹性垫圈、第二弹性垫圈和第三弹性垫圈;第一弹性垫圈凸起面与内摩擦垫圈相接触,第一弹性垫圈的凹陷面的边缘与第二弹性垫圈的凹陷面的边缘相接触,第二弹性垫圈的凸起面与第三弹性垫圈的凸起面相接触,第三弹性垫圈凹陷面的边缘与固定挡圈相接触。
上述中部阻尼组件还具有限位垫圈、后摩擦垫圈、防尘罩、前摩擦垫圈、弹性垫圈组、固定挡圈、连接板和前侧挡片;柱形连接座沿轴向设有贯通座体的中心孔,柱形连接座由依次相连的底座、中部连接柱和前部连接柱组成,中部连接柱截面为带有中央孔的弓形,其圆弧部分的直径小于底座的外径,前部连接柱的外径小于中部连接柱,中部连接柱的顶部边缘设有轴向的2至4个螺孔;限位垫圈的径向外侧设有第一限位挡肩和第二限位挡肩,两限位挡肩之间的夹角α3为180度至270度;限位垫圈、后摩擦垫圈、前摩擦垫圈和固定挡圈均设有与柱形连接座的中部连接柱相配的弓形通孔;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以及转动架的中部座板均设有与柱形连接座的中部连接柱相配的圆形通孔;连接板和前侧挡片设有与柱形连接座的前部连接柱外径相配的中心圆形通孔;连接板和前侧挡片均设有位于它们的中心圆形通孔周围的与柱形连接座的中部连接柱顶部的螺孔相对应的连接通孔,连接板上还设有用于与显示部件的连接件相连接的显示部连接通孔;转动架的中部座板还设有挡片;防尘罩为圆形管体;限位垫圈、后摩擦垫圈、转动架的中部座板、前摩擦垫圈、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和固定挡圈依次套在柱形连接座的中部连接柱上,且转动架中部座板上的挡片位于前摩擦垫圈的第一挡肩和第二挡肩之间,防尘罩套在前摩擦垫圈、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和固定挡圈外,连接板、前侧挡片依次套在柱形连接座的前部连接柱上,由相应数量的螺丝钉依次穿过前侧挡片和连接板上的连接通孔旋紧在柱形连接座的中部连接柱的螺孔上;由于前摩擦垫圈、弹性垫圈组和固定挡圈叠起的厚度大于柱形连接座的中部连接柱的向前伸出转动架中部座板的部分的长度,所以在压紧状态下,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产生变形,而使中部阻尼组件相对于转动架的中部座板的转动为有阻转动。
上述中部阻尼组件的前摩擦垫圈的后端面上对称设有2个定位凸泡,转动架的中部座板上对应设有2个相配的定位凹槽;在中部阻尼组件相对于转动架的中部座板转动时,前摩擦垫圈的定位凸泡可落入转动架的中部座板的相应的定位凹槽中。
上述中部阻尼组件的固定挡圈还设有一定位孔;连接板后端面上设有与固定挡圈上的定位孔相配的柱形凸起,连接板的柱形凸起位于固定挡圈的定位孔中。
上述中部阻尼组件的弹性垫圈组具有3个形状相同的锥面弹性垫圈,它们是第一锥面垫圈、第二锥面垫圈和第三锥面垫圈;第一锥面垫圈的凸起面与前摩擦垫圈的前端面相接触,第一锥面垫圈的凹陷面的边缘与第二锥面垫圈的凹陷面的边缘相接触,第二锥面垫圈的凸起面与第三锥面垫圈的凸起面相接触,第三锥面垫圈的凹陷面的边缘与固定挡圈的后端面相接触。
上述显示部扣合组件具有控制框件、限位框件、左压缩弹簧、右压缩弹簧、左锁片和右锁片;控制框件、限位框件、左压缩弹簧、右压缩弹簧、左锁片和右锁片均为一体件;控制框件具有基板、按钮部、滑动框、左滑板、右滑板、左压簧柱和右压簧柱;按钮部位于基板下端面上,在基板的上端面上按照从左至右的次序依次设有左滑板、左压簧柱、滑动框、右压簧柱和右滑板;控制框件的滑动框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下端靠前、上端靠后的内侧斜向滑槽,控制框件的左滑板和右滑板均设有下端靠前、上端靠后的外侧斜向滑槽,各斜向滑槽相对应;左锁片和右锁片的结构相同,左锁片和右锁片均具有片体和设置在片体两侧的支柱,片体上还设有压簧孔;限位框件的上侧板上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依次设有左滑板孔、左压簧柱孔、滑框孔、右压簧柱孔和右滑板孔,限位框件的前侧板上设有位于左侧的左锁片孔和位于右侧的右锁片孔,限位框件的后侧板上设有位于左侧的向下开口的左锁片槽和位于右侧的向下开口的右锁片槽;机座部件的机座下座的中部为开口向下的显示部件放置腔,前部设有开口朝上的控制件放置槽座,在控制件放置槽座上设有按钮套,按钮套上设有与下方相通的孔,控制件放置槽座上还设有与后方的显示部件放置腔相通的2个锁片孔;控制框件设置在机座下座的控制件放置槽座的槽中,且控制框件的按钮部位于按钮套的孔中,并可以相对于按钮套上下滑动;限位框件固定在机座下座的控制件放置槽座上,且限位框件的左滑板孔、左压簧柱孔、滑框孔、右压簧柱孔和右滑板孔依次与控制框件的左滑板、左压簧柱、滑动框、右压簧柱和右滑板相对应;左压缩弹簧套在控制框件的左压簧柱上,且左压缩弹簧的下端与控制框件的基板相接触、上端与限位框件的上侧板相接触,且左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左锁片通过其压簧孔套在左压缩弹簧外,左锁片的前端从后向前穿过限位框件的前侧板上的左锁片孔,左锁片的后端穿过限位框件的后侧板的左锁片槽、并穿过机座下座的位于左侧的锁片孔,左锁片的位于左侧的支柱滑动连接在控制框件的左滑板的外侧斜向滑槽上,左锁片的位于右侧的支柱滑动连接在控制框件的滑动框的左侧板的内侧斜向滑槽上;右压缩弹簧套在控制框件的右压簧柱上,且右压缩弹簧的下端与控制框件的基板相接触、上端与限位框件的上侧板相接触,且右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右锁片通过其压簧孔套在右压缩弹簧外,右锁片的前端从后向前穿过限位框件的前侧板上的右锁片孔,右锁片的后端穿过限位框件的后侧板的右锁片槽、并穿过机座下座的位于右侧的锁片孔,右锁片的位于左侧的支柱滑动连接在控制框件的右侧板的内侧斜向滑槽上,右锁片的位于右侧的支柱滑动连接在控制框件的滑动框的右滑板的外侧斜向滑槽上;显示部件的显示外壳设有2个长方体形的锁扣槽,当显示部件处于机座下座的显示部件放置腔中时,左锁片和右锁片的后端头伸入显示部件的显示外壳的相应一个锁扣槽中。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将吸入式盘加载部件设置在吸顶式车载视盘播放和显示装置中,且在机座部件的上方直接将视盘进出口露出机外,从而可使操作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的程序大为简化,而使本发明的装置的工作可靠性也得到提高。(2)本发明需进行有关的机械连接和电路连接后才能使用,当本发明的机座部件采取机座上座和机座下座相互独立的结构时,可将事先准备的安装铁板固定在汽车内的车顶上,再用连接螺栓依次将机座下座、机座上座固定连接在安装铁板上,并将连接在机座上座上的盘加载部件与连接在机座下座上的显示部件进行有关的电连接,即完成了本发明的装置的安装。若盘加载部件与机座上座的连接为可拆式固定连接时,则可在汽车上拆下本发明的装置后,其中的盘加载部件可以单独配合电视显示器等播放设备使用,实现了一机多用。(3)本发明可采用单向转动的转动部件,也可采用双轴线转动部件。当本发明采用双轴线转动部件时,可方便地对液晶显示器的播放方向进行调整。在相对于机座部件使显示部件绕转动部件的水平固定轴线拉开而转动一定角度后,可以用外力使显示部件绕转动部件的垂直转动轴线进行左右向转动而使显示部件的播放方向按需要改变;需要时,还可以使显示部件的液晶显示屏在相对于闭合位置翻转180度的位置进行播放,车内观众此时可以平躺下进行观看,这给本发明的装置的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4)本发明的转动部件采用阻尼转动的结构,可较好地适应在颠簸状态下使用。(5)本发明的转动部件在中部阻尼组件采用限位垫圈、在转动架的中部座板上设置挡片后,可以使显示部件连同中部阻尼组件相对于转动架的转动限制在180度至270度中的一个角度以内,可保证在柱形连接座中所通过的导线的安全可靠使用。(6)当在本发明的转动部件的中部阻尼组件的前摩擦垫圈设置定位凸泡、在转动架上设置定位凹槽时,可方便地使操作者通过手感即可知道在使显示部件绕转动部件的垂直转动轴线进行左右向转动的过程中何时转动到位。(7)本发明的转动部件在左侧阻尼组件和右侧阻尼组件的外摩擦垫圈上设置挡片、在转动架的左侧转动板和右侧转动板上设置限位挡肩后,可使显示部件连同转动架相对于左侧阻尼组件和右侧阻尼组件的转动限制在90度至150度中的一个角度以内,可以保证显示部件在不损坏机座部件的安全范围内转动。(8)本发明的显示部件的显示外壳设置长方体形的锁扣槽后,既可以在显示部件按正常方式对其进行扣合,也可以在显示部件翻转180度后对其进行扣合,以配合本发明采用双轴线转动部件时进行180度翻转时的扣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装在汽车内部的车顶上时的立体示意图,图中的显示部件处于闭合状态。
图2为按图1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用外力向上按显示扣合组件的控制框件的按钮部而使左右锁片脱离对显示部件的扣合后,显示部件在重力的作用下绕转动部件的水平固定轴线转动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按图2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用外力转动显示部件、使显示部件绕转动部件的水平固定轴线转动至液晶显示屏所在平面与车顶的顶面约成90度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从图3后方观察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按图4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用外力转动显示部件、使显示部件绕转动部件的垂直转动轴线逆时针转动约45度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按图5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用外力继续转动显示部件、使显示部件绕转动部件的垂直转动轴线逆时针转动约135度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按图6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用外力转动显示部件、使显示部件绕转动部件的水平固定轴线转动至液晶显示屏所在平面与车顶的顶面平行、且显示部件按翻转180度的状态处于机座部件中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3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使安装状态的本发明分解为机座上座和连接在机座上座的部件、以及机座下座和连接在机座下座上的部件共两个部分,图中的安装铁板以及螺栓为与本发明相配合使用的零件。
图9为从图8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机座上座和连接在机座上座的部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为从图10的后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盘加载部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3为从图12的后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4为图8中机座下座和连接在机座下座上的部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的显示部件按向闭合状态转动90度后的位置放置。
图15为从图14的后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的显示部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7为从图16的后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8为图15中机座下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19为从图18的下后方观察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0为图14中的转动部件的主要部分的包括转动架、左侧阻尼组件、右侧阻尼组件、中部阻尼组件在内的立体示意图。
图21为从图20的后下方观察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2为图20中的转动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3为从图22后方观察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4为将图20中的左侧阻尼组件和右侧阻尼组件进行分解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5为从图24的后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6为图24中左侧阻尼组件和右侧阻尼组件中的弹性垫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27为从图26的后方观察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8为将图20中的中部阻尼组件进行分解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9为从图28的后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0为图28中的限位垫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31为图28中锥面垫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32为从图31后方观察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3为图14中的机座下座和连接在机座下座上的显示部扣合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4为从图33上后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5为图34中的控制框件、左压缩弹簧、右压缩弹簧、左锁片和右锁片的相互关系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6为从图35后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的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具有机座部件1、盘加载部件2、显示部件3、转动部件4和显示部扣合组件5。盘加载部件2为具有视盘进出口的吸入式盘加载部件,盘加载部件2设置在机座部件1上、且位于机座部件1的上部,机座部件1则相应设有加载安装口13,盘加载部件2的视盘进出口从机座部件1的加载安装口13向外露出,机座部件1的加载安装口13位于机座部件1的上部的前侧。显示部件3通过转动部件4转动连接在机座部件1上,且其自由端可通过显示部扣合组件5扣合在机座部件1上。
见图8及图9,机座部件1具有机座上座11和机座下座12,机座下座12与机座上座11相互独立且相互间可以叠合;在安装使用时,机座下座12与机座上座11叠合并固定连接在一起;机座部件1的加载安装口13设置在机座部件的机座上座11上且位于机座上座11的前侧。显示部件4通过转动部件3转动连接在机座部件1的机座下座12上,且其自由端可通过显示部扣合组件5扣合在机座部件1的机座下座12上。
见图12及图13,盘加载部件2具有盘加载装置21、底座22、上盖23和面框组件24;面框组件24设有作为盘加载部件2的视盘进出口的开口24-1;盘加载装置21为吸入式盘加载装置,本实施例中可采用日本健伍公司(KENWOOD)制造的型号为KDC-116S/1018的内置式车载视频播放装置中的盘加载装置,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阿尔派公司(ALPINE)公司制造的型号为PXA-H900的内置式车载视频播放装置中的盘加载装置,以及NECVOX公司制造的型号为DA-7169/DVA-310X的内置式车载视频播放装置中的盘加载装置。盘加载装置21的外壳固定在底座22上,上盖23固定在底座22上且位于底座22的上方,面框组件24固定在底座22上且位于底座22的前侧,且面框组件24的开口24-1与盘加载装置21的视盘吸入口211相连通。
见图10及图11,机座上座11的座板11-1上设有方形的放置孔11-2,盘加载部件2的底座22具有位于左侧和右侧的连接翅片22-1;盘加载部件2由其底座22向下穿过放置孔11-2,且由螺钉将底座22的翅片22-1固定在机座上座11的座板11-1上,从而使底座22固定在机座上座11上,且使盘加载部件2与机座上座11的连接为可拆式固定连接。
经过上述操作所得到的连接有有关部件的机座上座11在出厂时可以单独包装,再结合下述描述中所得到的连接有有关部件的机座下座12,则可得到本发明的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这两大部件可以分别包装,在使用时再利用其他有关的器件进行有关的机械和电路的连接,从而使本发明的装置既可以用于车载,又可以在需要时将盘加载部件2作为独立的视盘播放装置于有关的显示设备连接而使用。
见图16及图17,显示部件3具有液晶显示屏31、屏盖32、背盖33、压板34和连接件35。压板34固定在屏盖32上,液晶显示屏31设置在压板34和屏盖32之间且通过压板34压紧在屏盖32上,液晶显示屏31的显示面在屏盖32的显示口露出。背盖33通过螺钉和压板34固定在屏盖32上而与屏盖32构成显示外壳。连接件35固定在压板34上,且在显示外壳的连接口露出。显示部件3的显示外壳设有2个长方体形的锁扣槽36。
见图14及图15,转动部件4为双轴线转动部件,具有转动架41、左侧阻尼组件42、右侧阻尼组件43、中部阻尼组件44、左侧连接板45、右侧连接板46、装饰上盖47和装饰下盖48。装饰上盖47和装饰下盖4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且围绕转动架41、左侧阻尼组件42、右侧阻尼组件43和中部阻尼组件44所组成的组合体设置。
见图22及图23,转动架41为钢制一体件,具有中部座板41-1和与中部座板41-1相连的左侧转动板41-2及右侧转动板41-3;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左侧转动板41-2及右侧转动板41-3均设有圆形通孔,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还设有挡片41-1-3和2个相对设置的定位凹槽41-1-2。
见图18及图19,机座下座12的后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开口朝上的左槽座12-1、开口朝下的中槽座12-2和开口朝上的右槽座12-3,且左槽座12-1通过中槽座12-2与右槽座12-3相通;机座下座12的中部为开口向下的显示部件放置腔12-4,前部设有开口朝上的控制件放置槽座12-4,在控制件放置槽座12-4上设有按钮套12-5,按钮套12-5上设有与下方相通的孔,控制件放置槽座12-4上还设有与后方的显示部件放置腔12-4相通的2个锁片孔12-6、12-7。
见图14、图15、图20及图21,左侧连接板45的左端固定在机座下座12的左槽座12-1上,左侧连接板45的右端位于机座下座12的中槽座12-2的槽中,右侧连接板46的右端固定在机座下座12的右槽座12-3上,右侧连接板46的左端位于机座下座12的中槽座12-2的槽中;左侧阻尼组件42的左侧连接臂421的固定连接段421-1固定在左侧连接板45的右端,右侧阻尼组件43的右侧连接臂431的固定连接段431-1固定在右侧连接板46的左端,转动架41的左侧转动板41-2套在左侧阻尼组件42的左侧连接臂421的转动连接段421-3上、可相对于左侧连接臂421转动、且左侧转动板41-2与左侧阻尼组件42的连接关系为有阻转动连接,转动架41的右侧转动板41-3套在右侧阻尼组件43的右侧连接臂431的转动连接段431-3上、可相对于右侧连接臂431转动、且右侧转动板41-3与右侧阻尼组件43的连接关系为有阻转动连接,并且转动架41的左侧转动板41-2相对于左侧阻尼组件42转动的转动轴线与转动架41的右侧转动板41-3相对于右侧阻尼组件43转动的转动轴线相重合,可称为水平固定轴线100;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套在中部阻尼组件44的柱形连接座441上、可相对于柱形连接座441转动,且中部阻尼组件44与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有阻转动连接,并且它们的转动轴线设置在与转动部件4的水平固定轴线100相垂直的平面内、可称为垂直转动轴线200,且当转动架41相对于左侧阻尼组件42和右侧阻尼组件43转动时,垂直转动轴线200则在相应的与转动部件4的水平固定轴线100相垂直的平面内转动,即垂直转动轴线200上的不与水平固定轴线100相交的任一点围绕垂直转动轴线200与水平固定轴线100的交点在该平面内转动;中部阻尼组件44的固定在柱形连接座441上的连接板448与显示部件3的连接件35固定连接。
见图24及图25,左侧阻尼组件42具有左侧连接臂421、外摩擦垫圈422、内摩擦垫圈423、弹性垫圈组、固定挡圈427和紧固螺帽428。左侧连接臂421由依次连接的固定连接段421-1、阻挡段421-2和转动连接段421-3组成。左侧连接臂421的转动连接段421-3的截面为腰圆形,转动连接段421-3的周向曲面上设有外螺纹。弹性垫圈组的第一弹性垫圈424、第二弹性垫圈425和第三弹性垫圈426均设有与左侧连接臂421的转动连接段421-3相配的圆形通孔;转动架41的左侧转动板41-2的圆形通孔也与左侧连接臂421的转动连接段421-3相配。外摩擦垫圈422的圈体422-1、内摩擦垫圈423、固定挡圈427均设有与左侧连接臂421的转动连接段421-3相配的腰圆形通孔。外摩擦垫圈422的圈体422-1、转动架41的左侧转动板41-2、内摩擦垫圈423、弹性垫圈组、固定挡圈427依次套在左侧连接臂421的转动连接段421-3上,由紧固螺帽428进行紧固而使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在轴向上将外摩擦垫圈422的圈体422-1、转动架41的左侧转动板41-2、内摩擦垫圈423、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和固定挡圈427弹性紧固在左侧连接臂421的转动连接段421-3上,从而使左侧转动板41-2与左侧阻尼组件42的转动连接为有阻转动连接。这种结构的采用,包括下述的右侧阻尼组件43和中部阻尼组件44的与转动架41的阻尼转动连接使得本装置可较好地在颠簸状态下使用。
仍见图24及图25,右侧阻尼组件43具有右侧连接臂431、外摩擦垫圈432、内摩擦垫圈433、弹性垫圈组、固定挡圈437和紧固螺帽438。右侧连接臂431由依次连接的固定连接段431-1、阻挡段431-2和转动连接段431-3组成。右侧连接臂431的转动连接段431-3的截面为腰圆形,转动连接段431-3的周向曲面上设有外螺纹。弹性垫圈组的第一弹性垫圈434、第二弹性垫圈435和第三弹性垫圈436均设有与右侧连接臂431的转动连接段431-3相配的圆形通孔;转动架41的右侧转动板41-3的圆形通孔也与右侧连接臂431的转动连接段431-3相配。外摩擦垫圈432的圈体432-1、内摩擦垫圈433、固定挡圈437均设有与右侧连接臂431的转动连接段431-3相配的腰圆形通孔;外摩擦垫圈432的圈体432-1、转动架41的右侧转动板41-2、内摩擦垫圈433、弹性垫圈组、固定挡圈437依次套在右侧连接臂431的转动连接段431-3上,由紧固螺帽438进行紧固而使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在轴向上将外摩擦垫圈432的圈体432-1、转动架41的右侧转动板41-2、内摩擦垫圈433、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和固定挡圈437弹性紧固在右侧连接臂431的转动连接段431-3上,从而使右侧转动板41-2与右侧阻尼组件43的转动连接为有阻转动连接。
见图20至图23,左侧阻尼组件42的外摩擦垫圈422还具有挡片422-2,右侧阻尼组件43的外摩擦垫圈432也还具有挡片432-2;转动架41的左侧转动板41-2上设有左侧前限位挡肩41-4和左侧后限位挡肩41-5,左侧前限位挡肩41-4和左侧后限位挡肩41-5之间的夹角α1为122度;转动架41的右侧转动板41-3上设有右侧前限位挡肩41-6和右侧后限位挡肩41-7,右侧前限位挡肩41-6和右侧后限位挡肩41-7之间的夹角α2与左侧前限位挡肩41-4和左侧后限位挡肩41-5之间的夹角α1相同;左侧阻尼组件42的外摩擦垫圈422的挡片422-2位于转动架41的左侧转动板41-2的左侧前限位挡肩41-4和左侧后限位挡肩41-5之间,右侧阻尼组件43的外摩擦垫圈432的挡片432-2位于转动架41的右侧转动板41-3的右侧前限位挡肩41-6和右侧后限位挡肩41-7之间。这种结构使得显示部件3连同转动架41相对于左侧阻尼组件42和右侧阻尼组件43的转动限制在122度以内,可以保证显示部件3在不损坏机座部件1的安全范围内转动。
见图26及图27,左侧阻尼组件42的弹性垫圈组中的第一弹性垫圈424、第二弹性垫圈425和第三弹性垫圈426的形状相同,且它们均是基本形状为碗形的弹性垫圈。在弹性垫圈组的各垫圈之间以及与相关零件的组合中,第一弹性垫圈424凸起面与内摩擦垫圈423相接触,第一弹性垫圈424的凹陷面的边缘与第二弹性垫圈425的凹陷面的边缘相接触,第二弹性垫圈425的凸起面与第三弹性垫圈426的凸起面相接触,第三弹性垫圈426凹陷面的边缘与固定挡圈427相接触。
仍见图26及图27,右侧阻尼组件43的弹性垫圈组中的第一弹性垫圈434、第二弹性垫圈435和第三弹性垫圈436的形状也相同,它们也均是基本形状为碗形的弹性垫圈。在弹性垫圈组的各垫圈之间以及与相关零件的组合中,第一弹性垫圈434凸起面与内摩擦垫圈433相接触,第一弹性垫圈434的凹陷面的边缘与第二弹性垫圈435的凹陷面的边缘相接触,第二弹性垫圈435的凸起面与第三弹性垫圈436的凸起面相接触,第三弹性垫圈436凹陷面的边缘与固定挡圈437相接触。
见图28及图29,中部阻尼组件44具有柱形连接座441、限位垫圈442、后摩擦垫圈443、防尘罩444、前摩擦垫圈445、弹性垫圈组446、固定挡圈447、连接板448和前侧挡片449。柱形连接座441沿轴向设有贯通座体的中心孔441-4,柱形连接座441由依次相连的底座441-1、中部连接柱441-2和前部连接柱441-3组成,中部连接柱441-2截面为带有中央孔的弓形,其圆弧部分的直径小于底座441-1的外径,前部连接柱441-3的外径小于中部连接柱441-2,中部连接柱441-2的顶部边缘设有轴向的3个螺孔441-5。防尘罩444为圆形管体。
见图30,中部阻尼组件44的限位垫圈442的径向外侧设有第一限位挡肩442-1和第二限位挡肩442-2,两限位挡肩之间的夹角α3为205度。限位垫圈442的第一限位挡肩442-1和第二限位挡肩442-2设置在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的挡片41-1-3的两侧。当显示部件3连同中部阻尼组件44相对于转动架41转动时,可使其转动的范围限制在205度以内,可保证在柱形连接座中所通过的导线的安全可靠使用,防止因为无该限制条件的情况下,单向转动显示部件3,而造成其中的导线易断裂的情况的发生。
仍见图28及图29,中部阻尼组件44的限位垫圈442、后摩擦垫圈443、前摩擦垫圈445和固定挡圈447均设有与柱形连接座441的中部连接柱441-2相配的弓形通孔。弹性垫圈组446的第一锥面垫圈446-1、第二锥面垫圈446-2和第三锥面垫圈446-3均设有与柱形连接座441的中部连接柱441-2相配的圆形通孔;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的圆形通孔也与柱形连接座441的中部连接柱441-2相配。连接板448和前侧挡片449设有与柱形连接座441的前部连接柱441-3外径相配的中心圆形通孔;连接板448设有位于其中心圆形通孔周围的与柱形连接座441的中部连接柱441-2顶部的螺孔441-5相对应的连接通孔448-2,连接板448上还设有用于与显示部件3的连接件35相连接的显示部连接通孔448-3;前侧挡片449也设有与柱形连接座441的中部连接柱441-2顶部的螺孔441-5相对应的连接通孔。
仍见图28及图29,限位垫圈442、后摩擦垫圈443、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前摩擦垫圈445、弹性垫圈组446的各弹性垫圈和固定挡圈447依次套在柱形连接座441的中部连接柱441-2上,且转动架41中部座板41-1上的挡片41-1-3位于前摩擦垫圈445的第一挡肩442-1和第二挡肩442-2之间,防尘罩444套在前摩擦垫圈445、弹性垫圈组446的各弹性垫圈和固定挡圈447之外。连接板448、前侧挡片449依次套在柱形连接座441的前部连接柱441-3上,由3个螺丝钉依次穿过前侧挡片449和连接板448上的连接通孔旋紧在柱形连接座441的中部连接柱441-2的螺孔441-5上。由于前摩擦垫圈445、弹性垫圈组446和固定挡圈447叠起的厚度大于柱形连接座441的中部连接柱441-2的向前伸出转动架41中部座板41-1的部分的长度,所以在压紧状态下,弹性垫圈组446的各弹性垫圈产生变形,而使中部阻尼组件44相对于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的转动为有阻转动。
仍见图28及图29,中部阻尼组件44的前摩擦垫圈445的后端面上对称设有2个定位凸泡445-1,且与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上的2个定位凹槽41-1-2相对应;在中部阻尼组件44相对于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转动时,前摩擦垫圈445的定位凸泡445-1可落入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的相应的定位凹槽41-1-2中。当操作者转动显示部件3时,通过手感即可知道在使显示部件3绕转动部件4的垂直转动轴线200进行左右向转动的过程中何时转动到位。
仍见图28及图29,中部阻尼组件44的固定挡圈447还设有一定位孔447-1;连接板448后端面上设有与固定挡圈447上的定位孔447-1相配的柱形凸起448-1,连接板448的柱形凸起448-1位于固定挡圈447的定位孔447-1中。这种结构有利于转动部件4的安装方便。
见图31及图32,中部阻尼组件44的弹性垫圈组446的第一锥面垫圈446-1、第二锥面垫圈446-2和第三锥面垫圈446-3的形状相同,它们都是锥面弹性垫圈。在弹性垫圈组的各垫圈之间以及与相关零件的组合中,第一锥面垫圈446-1的凸起面与前摩擦垫圈445的前端面相接触,第一锥面垫圈446-1的凹陷面的边缘与第二锥面垫圈446-2的凹陷面的边缘相接触,第二锥面垫圈446-2的凸起面与第三锥面垫圈446-3的凸起面相接触,第三锥面垫圈446-3的凹陷面的边缘与固定挡圈447的后端面相接触。
见图33及图34,显示部扣合组件5具有控制框件51、限位框件52、左压缩弹簧53、右压缩弹簧54、左锁片55和右锁片56。控制框件51、限位框件52、左压缩弹簧53、右压缩弹簧54、左锁片55和右锁片56均为一体件。
见图35及图36,显示部扣合组件5的控制框件51具有基板51-1、按钮部51-2、滑动框51-3、左滑板51-4、右滑板51-5、左压簧柱51-6和右压簧柱51-7;按钮部51-2位于基板51-1下端面上,在基板51-1的上端面上按照从左至右的次序依次设有左滑板51-4、左压簧柱51-6、滑动框51-3、右压簧柱51-7和右滑板51-5。控制框件51的滑动框51-3的左侧板51-3-1和右侧板51-3-2上均设有下端靠前、上端靠后的内侧斜向滑槽51-3-3,控制框件51的左滑板51-4和右滑板51-5均设有下端靠前、上端靠后的外侧斜向滑槽51-8,各斜向滑槽相对应。
仍见图35及图36,显示部扣合组件5的左锁片55和右锁片56的结构相同,左锁片55和右锁片56均具有片体55-1和设置在片体两侧的支柱55-2、55-3,片体上还设有压簧孔55-4。
见图33及图34,限位框件52的上侧板52-1上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依次设有左滑板孔52-2、左压簧柱孔52-3、滑框孔52-4、右压簧柱孔52-5和右滑板孔52-6,限位框件52的前侧板52-7上设有位于左侧的左锁片孔52-8和位于右侧的右锁片孔52-9,限位框件52的后侧板52-10上设有位于左侧的向下开口的左锁片槽52-11和位于右侧的向下开口的右锁片槽52-12。
见图33至图36,控制框件51设置在机座下座12的控制件放置槽座12-4的槽中,且控制框件51的按钮部51-2位于按钮套12-5的孔中,并可以相对于按钮套12-5上下滑动;限位框件52固定在机座下座12的控制件放置槽座12-4上,且限位框件52的左滑板孔52-2、左压簧柱孔52-3、滑框孔52-4、右压簧柱孔52-5和右滑板孔52-6依次与控制框件51的左滑板51-4、左压簧柱51-6、滑动框51-3、右压簧柱51-7和右滑板51-5相对应。左压缩弹簧53套在控制框件51的左压簧柱51-6上,且左压缩弹簧53的下端与控制框件51的基板51-1相接触、上端与限位框件52的上侧板52-1相接触,且左压缩弹簧53处于压缩状态;左锁片55通过其压簧孔55-4套在左压缩弹簧53外,左锁片55的前端从后向前穿过限位框件52的前侧板52-7上的左锁片孔52-8,左锁片55的后端穿过限位框件52的后侧板52-10的左锁片槽52-11、并穿过机座下座12的位于左侧的锁片孔12-6,左锁片55的位于左侧的支柱55-2滑动连接在控制框件51的左滑板51-4的外侧斜向滑槽51-8上,左锁片55的位于右侧的支柱55-3滑动连接在控制框件51的滑动框51-3的左侧板51-3-1的内侧斜向滑槽51-3-3上。
仍见图33至图36,右压缩弹簧54套在控制框件51的右压簧柱51-7上,且右压缩弹簧54的下端与控制框件51的基板51-1相接触、上端与限位框件52的上侧板52-1相接触,且右压缩弹簧54处于压缩状态。右锁片56通过其压簧孔55-4套在右压缩弹簧54外,右锁片56的前端从后向前穿过限位框件52的前侧板52-7上的右锁片孔52-9,右锁片56的后端穿过限位框件52的后侧板52-10的右锁片槽52-12、并穿过机座下座12的位于右侧的锁片孔12-7。右锁片56的位于左侧的支柱55-2滑动连接在控制框件51的右侧板51-3-2的内侧斜向滑槽51-3-3上,右锁片55的位于右侧的支柱55-3滑动连接在控制框件51的滑动框51-3的右滑板51-5的外侧斜向滑槽51-8上。
见图1及图7,当显示部件3处于机座下座12的显示部件放置腔12-4中时,不论是处于图1所示的正常闭合状态、或者是图7所示的显示部件3翻转180度后所处的状态,左锁片55和右锁片56的后端头均伸入显示部件3的显示外壳的相应一个锁扣槽36中。
(应用例)
见图1至图7,实施例1的装置使用前,应该安装在汽车内的顶部。先将与实施例1的装置相配的安装铁板6固定在汽车内的车顶板7上,再用连接螺栓8依次穿过机座部件1的机座下座12和机座上座11的连接孔,并旋紧在安装铁板6上。这时,机座下座12与机座上座11相叠合而构成机座部件1。在旋合连接螺栓8之前,应该先进行有关电路的连接,主要是将电源线从汽车顶部引入盘加载部件2上的电源输入插头中,将盘加载部件2上的电路接头与显示部件3的电路接插件相连,将面框组件24中的电路板通过导线和电路接插件与盘加载部件2上的电路接插件相连。
在完成装置的机械连接和电路连接后,实施例1的装置才能使用。在装置上电后的待机状态下,直接将视盘由盘加载部件2的视盘进出口24-1插入盘加载装置21的视盘吸入口211后,机芯自动将视盘吸入机内,进行读盘等动作。在显示部件3处于打开的状态下即可按下遥控器的播放按钮或按下面框组件24上的播放按钮即可进行视盘的播放。当要更换盘片时,只要按下遥控器或面框组件24的相应的按钮即可使盘片自动运动至视盘吸入口211,而可人工取下并更换视盘。这种采用吸入式盘加载部件直接进行视盘的放入和取出的操作,使得对吸顶式车载视盘播放和显示装置的操作大大简化,同时也使装置工作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实施例1的装置还具有在多角度中进行选择播放的功能。见图1,当操作者用外力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向上将控制框件51进行推动后,因左锁片55和右锁片56在左右方向上受到限位框件52的限制,它们的前端受到限位框件52在上下方向的限制,他们的后端又受到限位框件52在上方的限制、并受到机座下座12的锁片孔处的孔板在下方的限制,所以在控制框件51的向上运动中,由于左锁片55和右锁片56的相应的支柱受到控制框件51的相应的斜向滑槽的制约,只能沿斜向滑槽向前运动,从而解脱了对显示部件3的显示外壳的扣合;在显示部件3的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显示部件3绕转动部件4的水平固定轴线100转动至图2所示的位置。当操作者按图2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用外力转动显示部件3、使显示部件3绕转动部件4的水平固定轴线100转动至其液晶显示屏31的播放面与车顶的顶面7约成90度时,即处于图3及图4所示的位置。当操作者按图4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用外力转动显示部件3、使显示部件3绕转动部件的垂直转动轴线200逆时针转动约45度时则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当操作者按图5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用外力继续转动显示部件3、使显示部件3绕转动部件4的垂直转动轴线200继续逆时针转动约135度时,则使装置处于图6所示的位置。当操作者按图6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用外力转动显示部件3、使显示部件3绕转动部件4的水平固定轴线100转动至液晶显示屏31的播放面与车顶的顶面7平行、且显示部件3按翻转180度的状态处于机座部件1中时,则使装置处于图7所示的位置。当本发明的装置处于上述图3、图5、图6或者图7的位置时,以适合车内不同方位的观众的观看。

Claims (12)

1、一种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具有机座部件(1)、显示部件(3)、转动部件(4)和显示部扣合组件(5);显示部件(3)通过转动部件(4)转动连接在机座部件(1)上,且其自由端可通过显示部扣合组件(5)扣合在机座部件(1)上;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具有盘加载部件(2),盘加载部件(2)为具有视盘进出口的吸入式盘加载部件,盘加载部件(2)设置在机座部件(1)上、且位于机座部件(1)的上部,机座部件(1)则相应设有加载安装口(13),盘加载部件(2)的视盘进出口从机座部件(1)的加载安装口(13)向外露出,机座部件(1)的加载安装口(13)位于机座部件(1)的上部的前侧、左侧或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座部件(1)具有机座上座(11)和机座下座(12),机座下座(12)与机座上座(11)相互独立且相互间可以叠合;在安装使用时,机座下座(12)与机座上座(11)叠合并固定连接在一起;机座部件(1)的加载安装口(13)设置在机座部件的机座上座(11)上且位于机座上座(11)的前侧;盘加载部件(2)具有盘加载装置(21)、底座(22)、上盖(23)和面框组件(24);面框组件(24)设有作为盘加载部件(2)的视盘进出口的开口(24-1);盘加载装置(21)为吸入式盘加载装置,盘加载装置(21)的外壳固定在底座(22)上,上盖(23)固定在底座(22)上且位于底座(22)的上方,面框组件(24)固定在底座(22)上且位于底座(22)的前侧,且面框组件(24)的开口(24-1)与盘加载装置(21)的视盘吸入口(211)相连通;底座(22)固定在机座上座(11)上;显示部件(4)通过转动部件(3)转动连接在机座部件(1)的机座下座(12)上,且其自由端可通过显示部扣合组件(5)扣合在机座部件(1)的机座下座(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座上座(11)的座板(11-1)上设有方形的放置孔(11-2),盘加载部件(2)的底座(22)具有位于左侧和右侧的连接翅片(22-1);盘加载部件(2)由其底座(22)向下穿过放置孔(11-2),且由螺钉将底座(22)的翅片(22-1)固定在机座上座(11)的座板(11-1)上,从而使盘加载部件(2)与机座上座(11)的连接为可拆式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部件(3)具有液晶显示屏(31)、屏盖(32)、背盖(33)和压板(34)和连接件(35);压板(34)固定在屏盖(32)上,液晶显示屏(31)设置在压板(34)和屏盖(32)之间且通过压板(34)压紧在屏盖(32)上,液晶显示屏(31)的显示面在屏盖(32)的显示口露出;背盖(33)通过螺钉和压板(34)固定在屏盖(32)上而与屏盖(32)构成显示外壳;连接件(35)固定在压板(34)上,且在显示外壳的连接口露出;转动部件(4)为双轴线转动部件,具有转动架(41)、左侧阻尼组件(42)、右侧阻尼组件(43)、中部阻尼组件(44)、左侧连接板(45)和右侧连接板(46);转动架(41)为钢制一体件,具有中部座板(41-1)和与中部座板(41-1)相连的左侧转动板(41-2)及右侧转动板(41-3);机座下座(12)的后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开口朝上的左槽座(12-1)、开口朝下的中槽座(12-2)和开口朝上的右槽座(12-3),且左槽座(12-1)通过中槽座(12-2)与右槽座(12-3)相通;左侧连接板(45)的左端固定在机座下座(12)的左槽座(12-1)上,左侧连接板(45)的右端位于机座下座(12)的中槽座(12-2)的槽中,右侧连接板(46)的右端固定在机座下座(12)的右槽座(12-3)上,右侧连接板(46)的左端位于机座下座(12)的中槽座(12-2)的槽中;左侧阻尼组件(42)的左侧连接臂(421)的固定连接段(421-1)固定在左侧连接板(45)的右端,右侧阻尼组件(43)的右侧连接臂(431)的固定连接段(431-1)固定在右侧连接板(46)的左端,转动架(41)的左侧转动板(41-2)套在左侧阻尼组件(42)的左侧连接臂(421)的转动连接段(421-3)上、可相对于左侧连接臂(421)转动、且左侧转动板(41-2)与左侧阻尼组件(42)的连接关系为有阻转动连接,转动架(41)的右侧转动板(41-3)套在右侧阻尼组件(43)的右侧连接臂(431)的转动连接段(431-3)上、可相对于右侧连接臂(431)转动、且右侧转动板(41-3)与右侧阻尼组件(43)的连接关系为有阻转动连接,并且转动架(41)的左侧转动板(41-2)相对于左侧阻尼组件(42)转动的转动轴线与转动架(41)的右侧转动板(41-3)相对于右侧阻尼组件(43)转动的转动轴线相重合,可称为水平固定轴线(100);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套在中部阻尼组件(44)的柱形连接座(441)上、可相对于柱形连接座(441)转动,且中部阻尼组件(44)与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有阻转动连接,并且它们的转动轴线设置在与转动部件(4)的水平固定轴线(100)相垂直的平面内、可称为垂直转动轴线(200),且当转动架(41)相对于左侧阻尼组件(42)和右侧阻尼组件(43)转动时,垂直转动轴线(200)则在相应的与转动部件(4)的水平固定轴线(100)相垂直的平面内转动,即垂直转动轴线(200)上的不与水平固定轴线(100)相交的任一点围绕垂直转动轴线(200)与水平固定轴线(100)的交点在该平面内转动;中部阻尼组件(44)的固定在柱形连接座(441)上的连接板(448)与显示部件(3)的连接件(3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阻尼组件(42)还具有外摩擦垫圈(422)、内摩擦垫圈(423)、弹性垫圈组、固定挡圈(427)和紧固螺帽(428);左侧连接臂(421)由依次连接的固定连接段(421-1)、阻挡段(421-2)和转动连接段(421-3)组成;左侧连接臂(421)的转动连接段(421-3)的截面为腰圆形,转动连接段(421-3)的周向曲面上设有外螺纹;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以及转动架(41)的左侧转动板(41-2)均设有与左侧连接臂(421)的转动连接段(421-3)相配的圆形通孔;外摩擦垫圈(422)的圈体(422-1)、内摩擦垫圈(423)、固定挡圈(427)均设有与左侧连接臂(421)的转动连接段(421-3)相配的腰圆形通孔;外摩擦垫圈(422)的圈体(422-1)、转动架(41)的左侧转动板(41-2)、内摩擦垫圈(423)、弹性垫圈组、固定挡圈(427)依次套在左侧连接臂(421)的转动连接段(421-3)上,由紧固螺帽(428)进行紧固而使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在轴向上将外摩擦垫圈(422)的圈体(422-1)、转动架(41)的左侧转动板(41-2)、内摩擦垫圈(423)、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和固定挡圈(427)弹性紧固在左侧连接臂(421)的转动连接段(421-3)上,从而使左侧转动板(41-2)与左侧阻尼组件(42)的转动连接为有阻转动连接;右侧阻尼组件(43)还具有外摩擦垫圈(432)、内摩擦垫圈(433)、弹性垫圈组、固定挡圈(437)和紧固螺帽(438);右侧连接臂(431)由依次连接的固定连接段(431-1)、阻挡段(431-2)和转动连接段(431-3)组成;右侧连接臂(431)的转动连接段(431-3)的截面为腰圆形,转动连接段(431-3)的周向曲面上设有外螺纹;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以及转动架(41)的右侧转动板(41-3)均设有与右侧连接臂(431)的转动连接段(431-3)相配的圆形通孔;外摩擦垫圈(432)的圈体(432-1)、内摩擦垫圈(433)、固定挡圈(437)均设有与右侧连接臂(431)的转动连接段(431-3)相配的腰圆形通孔;外摩擦垫圈(432)的圈体(432-1)、转动架(41)的右侧转动板(41-2)、内摩擦垫圈(433)、弹性垫圈组、固定挡圈(437)依次套在右侧连接臂(431)的转动连接段(431-3)上,由紧固螺帽(438)进行紧固而使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在轴向上将外摩擦垫圈(432)的圈体(432-1)、转动架(41)的右侧转动板(41-2)、内摩擦垫圈(433)、弹性垫圈组的各弹性垫圈和固定挡圈(437)弹性紧固在右侧连接臂(431)的转动连接段(431-3)上,从而使右侧转动板(41-2)与右侧阻尼组件(43)的转动连接为有阻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阻尼组件(42)的外摩擦垫圈(422)还具有挡片(422-2),右侧阻尼组件(43)的外摩擦垫圈(432)也还具有挡片(432-2)转动架(41)的左侧转动板(41-2)上设有左侧前限位挡肩(41-4)和左侧后限位挡肩(41-5),左侧前限位挡肩(41-4)和左侧后限位挡肩(41-5)之间的夹角α1为90度至150度;转动架(41)的右侧转动板(41-3)上设有右侧前限位挡肩(41-6)和右侧后限位挡肩(41-7),右侧前限位挡肩(41-6)和右侧后限位挡肩(41-7)之间的夹角α2与左侧前限位挡肩(41-4)和左侧后限位挡肩(41-5)之间的夹角α1相同;左侧阻尼组件(42)的外摩擦垫圈(422)的挡片(422-2)位于转动架(41)的左侧转动板(41-2)的左侧前限位挡肩(41-4)和左侧后限位挡肩(41-5)之间,右侧阻尼组件(43)的外摩擦垫圈(432)的挡片(432-2)位于转动架(41)的右侧转动板(41-3)的右侧前限位挡肩(41-6)和右侧后限位挡肩(41-7)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阻尼组件(42)的弹性垫圈组具有3个形状相同的基本形状为碗形的弹性垫圈,它们是第一弹性垫圈(424)、第二弹性垫圈(425)和第三弹性垫圈(426);第一弹性垫圈(424)凸起面与内摩擦垫圈(423)相接触,第一弹性垫圈(424)的凹陷面的边缘与第二弹性垫圈(425)的凹陷面的边缘相接触,第二弹性垫圈(425)的凸起面与第三弹性垫圈(426)的凸起面相接触,第三弹性垫圈(426)凹陷面的边缘与固定挡圈(427)相接触;右侧阻尼组件(43)的弹性垫圈组具有3个形状相同的基本形状为碗形的弹性垫圈,它们是第一弹性垫圈(434)、第二弹性垫圈(435)和第三弹性垫圈(436);第一弹性垫圈(434)凸起面与内摩擦垫圈(433)相接触,第一弹性垫圈(434)的凹陷面的边缘与第二弹性垫圈(435)的凹陷面的边缘相接触,第二弹性垫圈(435)的凸起面与第三弹性垫圈(436)的凸起面相接触,第三弹性垫圈(436)凹陷面的边缘与固定挡圈(437)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部阻尼组件(44)还具有限位垫圈(442)、后摩擦垫圈(443)、防尘罩(444)、前摩擦垫圈(445)、弹性垫圈组(446)、固定挡圈(447)、连接板(448)和前侧挡片(449);柱形连接座(441)沿轴向设有贯通座体的中心孔(441-4),柱形连接座(441)由依次相连的底座(441-1)、中部连接柱(441-2)和前部连接柱(441-3)组成,中部连接柱(441-2)截面为带有中央孔的弓形,其圆弧部分的直径小于底座(441-1)的外径,前部连接柱(441-3)的外径小于中部连接柱(441-2),中部连接柱(441-2)的顶部边缘设有轴向的2至4个螺孔(441-5);限位垫圈(442)的径向外侧设有第一限位挡肩(442-1)和第二限位挡肩(442-2),两限位挡肩之间的夹角α3为180度至270度;限位垫圈(442)、后摩擦垫圈(443)、前摩擦垫圈(445)和固定挡圈(447)均设有与柱形连接座(441)的中部连接柱(441-2)相配的弓形通孔;弹性垫圈组(446)的各弹性垫圈以及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均设有与柱形连接座(441)的中部连接柱(441-2)相配的圆形通孔;连接板(448)和前侧挡片(449)设有与柱形连接座(441)的前部连接柱(441-3)外径相配的中心圆形通孔;连接板(448)和前侧挡片(449)均设有位于它们的中心圆形通孔周围的与柱形连接座(441)的中部连接柱(441-2)顶部的螺孔(441-5)相对应的连接通孔,连接板(448)上还设有用于与显示部件(3)的连接件(35)相连接的显示部连接通孔(448-3);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还设有挡片(41-1-3);防尘罩(444)为圆形管体;限位垫圈(442)、后摩擦垫圈(443)、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前摩擦垫圈(445)、弹性垫圈组(446)的各弹性垫圈和固定挡圈(447)依次套在柱形连接座(441)的中部连接柱(441-2)上,且转动架(41)中部座板(41-1)上的挡片(41-1-3)位于前摩擦垫圈(445)的第一挡肩(442-1)和第二挡肩(442-2)之间,防尘罩(444)套在前摩擦垫圈(445)、弹性垫圈组(446)的各弹性垫圈和固定挡圈(447)外,连接板(448)、前侧挡片(449)依次套在柱形连接座(441)的前部连接柱(441-3)上,由相应数量的螺丝钉依次穿过前侧挡片(449)和连接板(448)上的连接通孔旋紧在柱形连接座(441)的中部连接柱(441-2)的螺孔(441-5)上;由于前摩擦垫圈(445)、弹性垫圈组(446)和固定挡圈(447)叠起的厚度大于柱形连接座(441)的中部连接柱(441-2)的向前伸出转动架(41)中部座板(41-1)的部分的长度,所以在压紧状态下,弹性垫圈组(446)的各弹性垫圈产生变形,而使中部阻尼组件(44)相对于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的转动为有阻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部阻尼组件(44)的前摩擦垫圈(445)的后端面上对称设有2个定位凸泡(445-1),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上对应设有2个相配的定位凹槽(41-1-2);在中部阻尼组件(44)相对于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转动时,前摩擦垫圈(445)的定位凸泡(445-1)可落入转动架(41)的中部座板(41-1)的相应的定位凹槽(41-1-2)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部阻尼组件(44)的固定挡圈(447)还设有一定位孔(447-1);连接板(448)后端面上设有与固定挡圈(447)上的定位孔(447-1)相配的柱形凸起(448-1),连接板(448)的柱形凸起(448-1)位于固定挡圈(447)的定位孔(447-1)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部阻尼组件(44)的弹性垫圈组(446)具有3个形状相同的锥面弹性垫圈,它们是第一锥面垫圈(446-1)、第二锥面垫圈(446-2)和第三锥面垫圈(446-3);第一锥面垫圈(446-1)的凸起面与前摩擦垫圈(445)的前端面相接触,第一锥面垫圈(446-1)的凹陷面的边缘与第二锥面垫圈(446-2)的凹陷面的边缘相接触,第二锥面垫圈(446-2)的凸起面与第三锥面垫圈(446-3)的凸起面相接触,第三锥面垫圈(446-3)的凹陷面的边缘与固定挡圈(447)的后端面相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部扣合组件(5)具有控制框件(51)、限位框件(52)、左压缩弹簧(53)、右压缩弹簧(54)、左锁片(55)和右锁片(56);控制框件(51)、限位框件(52)、左压缩弹簧(53)、右压缩弹簧(54)、左锁片(55)和右锁片(56)均为一体件;控制框件(51)具有基板(51-1)、按钮部(51-2)、滑动框(51-3)、左滑板(51-4)、右滑板(51-5)、左压簧柱(51-6)和右压簧柱(51-7);按钮部(51-2)位于基板(51-1)下端面上,在基板(51-1)的上端面上按照从左至右的次序依次设有左滑板(51-4)、左压簧柱(51-6)、滑动框(51-3)、右压簧柱(51-7)和右滑板(51-5);控制框件(51)的滑动框(51-3)的左侧板(51-3-1)和右侧板(51-3-2)上均设有下端靠前、上端靠后的内侧斜向滑槽(51-3-3),控制框件(51)的左滑板(51-4)和右滑板(51-5)均设有下端靠前、上端靠后的外侧斜向滑槽(51-8),各斜向滑槽相对应;左锁片(55)和右锁片(56)的结构相同,左锁片(55)和右锁片(56)均具有片体(55-1)和设置在片体两侧的支柱(55-2、55-3),片体上还设有压簧孔(55-4);限位框件(52)的上侧板(52-1)上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依次设有左滑板孔(52-2)、左压簧柱孔(52-3)、滑框孔(52-4)、右压簧柱孔(52-5)和右滑板孔(52-6),限位框件(52)的前侧板(52-7)上设有位于左侧的左锁片孔(52-8)和位于右侧的右锁片孔(52-9),限位框件(52)的后侧板(52-10)上设有位于左侧的向下开口的左锁片槽(52-11)和位于右侧的向下开口的右锁片槽(52-12);机座部件(1)的机座下座(12)的中部为开口向下的显示部件放置腔(12-4),前部设有开口朝上的控制件放置槽座(12-4),在控制件放置槽座(12-4)上设有按钮套(12-5),按钮套(12-5)上设有与下方相通的孔,控制件放置槽座(12-4)上还设有与后方的显示部件放置腔(12-4)相通的2个锁片孔(12-6、12-7);控制框件(51)设置在机座下座(12)的控制件放置槽座(12-4)的槽中,且控制框件(51)的按钮部(51-2)位于按钮套(12-5)的孔中,并可以相对于按钮套(12-5)上下滑动;限位框件(52)固定在机座下座(12)的控制件放置槽座(12-4)上,且限位框件(52)的左滑板孔(52-2)、左压簧柱孔(52-3)、滑框孔(52-4)、右压簧柱孔(52-5)和右滑板孔(52-6)依次与控制框件(51)的左滑板(51-4)、左压簧柱(51-6)、滑动框(51-3)、右压簧柱(51-7)和右滑板(51-5)相对应;左压缩弹簧(53)套在控制框件(51)的左压簧柱(51-6)上,且左压缩弹簧(53)的下端与控制框件(51)的基板(51-1)相接触、上端与限位框件(52)的上侧板(52-1)相接触,且左压缩弹簧(53)处于压缩状态;左锁片(55)通过其压簧孔(55-4)套在左压缩弹簧(53)外,左锁片(55)的前端从后向前穿过限位框件(52)的前侧板(52-7)上的左锁片孔(52-8),左锁片(55)的后端穿过限位框件(52)的后侧板(52-10)的左锁片槽(52-11)、并穿过机座下座(12)的位于左侧的锁片孔(12-6),左锁片(55)的位于左侧的支柱(55-2)滑动连接在控制框件(51)的左滑板(51-4)的外侧斜向滑槽(51-8)上,左锁片(55)的位于右侧的支柱(55-3)滑动连接在控制框件(51)的滑动框(51-3)的左侧板(51-3-1)的内侧斜向滑槽(51-3-3)上;右压缩弹簧(54)套在控制框件(51)的右压簧柱(51-7)上,且右压缩弹簧(54)的下端与控制框件(51)的基板(51-1)相接触、上端与限位框件(52)的上侧板(52-1)相接触,且右压缩弹簧(54)处于压缩状态;右锁片(56)通过其压簧孔(55-4)套在右压缩弹簧(54)外,右锁片(56)的前端从后向前穿过限位框件(52)的前侧板(52-7)上的右锁片孔(52-9),右锁片(56)的后端穿过限位框件(52)的后侧板(52-10)的右锁片槽(52-12)、并穿过机座下座(12)的位于右侧的锁片孔(12-7),右锁片(56)的位于左侧的支柱(55-2)滑动连接在控制框件(51)的右侧板(51-3-2)的内侧斜向滑槽(51-3-3)上,右锁片(55)的位于右侧的支柱(55-3)滑动连接在控制框件(51)的滑动框(51-3)的右滑板(51-5)的外侧斜向滑槽(51-8)上;显示部件(3)的显示外壳设有2个长方体形的锁扣槽(36),当显示部件(3)处于机座下座(12)的显示部件放置腔(12-4)中时,左锁片(55)和右锁片(56)的后端头伸入显示部件(3)的显示外壳的相应一个锁扣槽(36)中。
CNB2004100138569A 2004-01-06 2004-01-06 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785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138569A CN100337854C (zh) 2004-01-06 2004-01-06 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138569A CN100337854C (zh) 2004-01-06 2004-01-06 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0726A true CN1640726A (zh) 2005-07-20
CN100337854C CN100337854C (zh) 2007-09-19

Family

ID=34867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1385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7854C (zh) 2004-01-06 2004-01-06 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37854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9702A (zh) * 2014-07-09 2014-11-19 常熟恒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枕液晶显示器
CN110018567A (zh) * 2018-01-08 2019-07-16 上海蔚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5762A (en) * 1997-02-27 1998-07-07 Vitito; Christopher J. Overhead console having flip-down monitor
DE69920754T2 (de) * 1998-12-28 2005-10-13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Plymouth Videoanzeigegerä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6339455B1 (en) * 1999-12-29 2002-01-15 William L. Allan Digital video disc vehicle television
JP4275404B2 (ja) * 2000-07-28 2009-06-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再生装置
CN2461809Y (zh) * 2001-01-13 2001-11-28 江苏新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便携机车载安装部件的可进行脱卸式连接的连接座组件
CN2461810Y (zh) * 2001-01-13 2001-11-28 江苏新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显示屏的视盘机或显示屏的车载安装部件的转动机构
CN2685159Y (zh) * 2004-01-06 2005-03-16 江苏新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9702A (zh) * 2014-07-09 2014-11-19 常熟恒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枕液晶显示器
CN110018567A (zh) * 2018-01-08 2019-07-16 上海蔚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37854C (zh) 200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5440C (zh) 成像装置
CN2818245Y (zh) 转向锁定装置
CN2690232Y (zh) 可互换工作界面的车载式多媒体显示及控制装置
CN100337854C (zh) 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
CN2685159Y (zh) 吸顶式车载视频播放和显示装置
CN212080807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电视机支架
CN2774084Y (zh) 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
CN1835115A (zh) 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
CN2461810Y (zh) 具有显示屏的视盘机或显示屏的车载安装部件的转动机构
CN215647139U (zh) 一种基于车载摄像头的视频直播装置
CN214228333U (zh) 一种车载广角摄像头
CN105448314B (zh) 一种大屏幕汽车导航娱乐系统
CN208530466U (zh) 一种可自由调节角度的行车记录仪
CN2461809Y (zh) 便携机车载安装部件的可进行脱卸式连接的连接座组件
CN1811975A (zh) 吸入式盘加载装置及光拾取器驱动部件的安装组件和基座
CN210760522U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行车记录仪
CN113335191B (zh) 一种多功能的行车记录仪
CN2779553Y (zh) 吸入式盘加载装置的光拾取器驱动部件的安装组件
CN115294673A (zh) 一种便于检修拆装的车载装置
CN218503806U (zh) 一种执行器电机蜗杆组件自动组装装置
CN2881759Y (zh) 双重模式计算机显示装置
CN213338830U (zh) 双轴720°覆盖记录仪
CN1644428A (zh) 车辆用显示装置支架
CN2748341Y (zh) 吸顶式车载视频显示装置的转动机构
CN2537100Y (zh) Dvd光碟机与吸顶式液晶电视二合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ANGZHOU WUJIN WUXIN ASSETS MANAGE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XINKE ELECTRON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7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13104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TO: 213159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727

Address after: 213159 Hutang, Jiangsu, Wujin District, the town of Yan Zheng Road, No. 28, No.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Wujin Wu Xin Asset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104 Luoyang Town, Wujin District, Jiangsu, Changzhou

Patentee before: Shinco Electronic Group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