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74084Y - 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 - Google Patents

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74084Y
CN2774084Y CN 200520069971 CN200520069971U CN2774084Y CN 2774084 Y CN2774084 Y CN 2774084Y CN 200520069971 CN200520069971 CN 200520069971 CN 200520069971 U CN200520069971 U CN 200520069971U CN 2774084 Y CN2774084 Y CN 277408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upport
fixed
plat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06997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志尚
顾华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k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KE ELECTRONIC GROUP CO Ltd JIANGS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KE ELECTRONIC GROUP CO Ltd JIANGSU filed Critical XINKE ELECTRONIC GROUP CO Ltd JIANGSU
Priority to CN 20052006997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7408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7408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7408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部件。本机械部件的位于机座内的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的光盘吸入口朝前设置;固定在机座前方的罩框的位于中上部的光盘进出口与光盘加载装置的光盘吸入口相对应;显示屏组件位于罩框的前方且其上端可相对于罩框滑动。设置在机座中的运动部件可相对于机座前后运动,其连接座从罩框中穿过并由其前端与显示屏组件下部转动连接;从而当运动部件相对于机座处于后端位置时,显示屏组件处于竖直状态,而使罩框的光盘进出口被遮住,当运动部件相对于机座处于前端位置时,连接座的前端及显示屏组件的下端向前伸出罩框,从而显示屏组件处于倾斜状态并使罩框的光盘进出口露出。从而可采用面积较大的显示屏。

Description

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部件。
背景技术
通常在汽车驾驶台的面板上留给音视频装置的大小为1DIN(一般来说宽度为178毫米,高度为50毫米)或2DIN(一般来说宽度为178毫米,高度为100毫米),在驾驶台中放置音视频装置的深度为160毫米左右。这样,要在汽车驾驶台上设置车载视频装置则对其宽度和高度的尺寸有一定的限制。车载视频装置按其设置位置的不同,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安装固定在汽车前部的驾驶台上而可称为内置式车载视频装置,另一类安装固定在汽车内的顶部而可称为吸顶式车载视频装置。内置式车载视频装置有两种,一种是不带盘加载装置的内置式车载视频装置(可称为内置式车载视频显示装置),另一种是带有盘加载装置的内置式车载视频装置(可称为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主要用途有:播放VCD或DVD光盘、与电视接收系统连接后播放电视节目、用于卫星导航等。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一般包括机座部件、显示屏组件、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主电路板等,主电路板及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固定在机座部件上,且位于机座部件的机座内,光盘加载装置的光盘吸入口朝前设置;机座部件具有机座和上盖,上盖固定在机座上且位于机座的上方,显示屏组件包括面板、液晶显示屏及后盖,液晶显示屏位于面板及后盖之间,且面板、液晶显示屏和后盖固定连接在一起,显示屏组件的面板的上端或下端设有光盘进出口,显示屏组件由其面板固定在机座上,且位于机座的前方,显示屏组件的面板的光盘进出口与光盘加载装置的光盘吸入口相对应。在这种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中,由于显示屏组件面板上设有光盘进出口,显示屏的高度受到限制,从而不能采用较大面积的显示屏,又因显示屏组件直接固定连接在机座上,所以观看角度不能变化。中国专利申请02248808.1公开了上述显示屏组件中的一种面板结构,其面板上设有光盘进出口,这种面板用于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时,则由于其显示屏高度受到限制,而使得显示屏的体积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屏的面积较大且观看角度可调节的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机械部件具有机座部件、显示屏组件、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和主电路板;机座部件具有机座和上盖;上盖固定在机座上、且位于机座上方;显示屏组件具有液晶显示屏;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和主电路板固定在机座部件上且位于机座内,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的光盘吸入口朝前设置;其特征在于:机座部件还具有罩框,罩框固定在机座上且位于机座的前方,罩框设有位于中上部的光盘进出口,且该光盘进出口与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的光盘吸入口相对应;显示屏组件位于罩框的前方,显示屏组件还具有前座和后座,液晶显示屏设置在前座和后座之间,且前座、液晶显示屏和后座固定连接在一起,前座和后座则形成显示屏外壳;本机械部件还具有运动部件;运动部件具有位于前侧的连接座;运动部件设置在机座中,且可相对于机座前后运动,而处于前端位置、后端位置或前端位置与后端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连接座从罩框中穿过并由其左侧前端和右侧前端与显示屏组件转动连接;显示屏组件的左侧上部和右侧上部与罩框上下滑动连接,从而当运动部件相对于机座处于后端位置时,显示屏组件处于竖直状态,而使罩框的光盘进出口被遮住,当运动部件相对于机座处于前端位置时,连接座的前端及显示屏组件的下端向前伸出罩框,从而显示屏组件处于倾斜状态并使罩框的光盘进出口露出。
上述机械部件还具有2个铰接件;显示屏组件还具有固定在后座上的2个连接件和2根滑杆;连接件具有内螺孔,一个连接件从后座的左侧下部伸出后座,另一个连接件从后座的右侧下部伸出后座;一根滑杆从后座的左侧上部伸出后座,另一根滑杆从后座的右侧上部伸出后座;机座部件的罩框具有设置在其左框上和设置在其右框上的滑槽,各滑杆位于罩框的相应的滑槽中且可沿滑槽上下滑动,而使显示屏组件的上端可相对于机座部件做上下方向的运动;运动部件的连接座具有底座、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端均设有前部连接孔,由作为铰接件的平头台阶螺钉穿过连接座的前部连接孔后旋紧在连接件的螺孔上,而使连接座的左侧前端和右侧前端与显示屏组件转动连接。
上述机座部件的机座具有底座和边框,边框固定在底座上;机座部件还具有导轨组件和齿条组件;齿条组件具有左齿条;导轨组件具有左导轨、右导轨、左侧固定柱及右侧固定柱;机座部件的左导轨通过2至5个左侧固定柱固定在机座的底座的左侧板上;右导轨通过2至5个右侧固定柱固定在机座的底座的右侧板上;左导轨和右导轨在机座中所处的高度相同;运动部件还具有导块部件、基座部件、传动机构的电机和传动机构的作为动力输出件的第三双联齿轮;基座部件具有基座、电机安装架和齿轮安装架;基座具有中部座板和前部接板,前部接板上设有螺孔;连接座的底座上设有后部连接孔,由螺钉穿过连接座的底座的后部连接孔后旋紧在基座的前部接板的螺孔上、而使基座与连接座固定连接,从而使连接座在运动部件前后运动时随基座一起前后运动;电机安装架固定在基座的中部座板的左部前端,电机固定在电机安装架上;齿轮安装架固定在基座的中部座板的左部后端,第三双联齿轮转动连接在齿轮安装架上;齿条组件的左齿条固定在机座的底座的底板上且位于底板的左部,左齿条具有方向向右的传动齿部,左齿条的传动齿部与第三双联齿轮相啮合;导块部件具有左导块组件和右导块组件;左导块组件设置在机座部件的左导轨中,且可相对于左导轨前后滑动;右导块组件设置在机座部件的右导轨中,且可相对于右导轨前后滑动;导块部件的左导块组件的左导块固定在基座部件的基座的左侧板上且位于该左侧板的上部,右导块组件的右导块固定在基座部件的基座的右侧板上且位于该右侧板的上部,而使基座部件通过导块部件与机座前后滑动连接,且使基座部件位于机座部件的机座的底座的底板与导轨组件之间;当电机转动时,则通过传动机构的各传动件将动力输出至第三双联齿轮,第三双联齿轮的转动则使其相对于左齿条在前后方向上运动,进而通过齿轮安装架带动基座连同设置在基座上的零部件在导轨组件的导向作用下相对于机座在前后方向上运动。
上述运动部件的传动机构还具有蜗杆、蜗轮齿轮组件、第一双联齿轮和第二双联齿轮;蜗轮齿轮组件与固定在电机安装架上的蜗轮轴转动连接,一个卡圈卡在蜗轮轴上端而使蜗轮齿轮组件在轴向上被限位;第一双联齿轮与固定在基座的中部座板上的第一齿轮轴转动连接,一个卡圈卡在第一齿轮轴上端而使第一双联齿轮在轴向上被限位;第二双联齿轮与固定在齿轮安装架上的第二齿轮轴转动连接,第二齿轮轴的下端向下伸入基座的中部座板的定位孔;第三双联齿轮与固定在齿轮安装架上的第三齿轮轴铰接从而与齿轮安装架间接转动连接,一个卡圈卡在第三齿轮轴的下端而使第三双联齿轮在轴向上被限位;蜗轮齿轮组件具有带有托盘的齿轮和蜗轮,蜗杆固定在电机的电机轴上,蜗杆与蜗轮齿轮组件的位于下部的蜗轮相啮合,蜗轮齿轮组件的位于上部的带有托盘的齿轮与第一双联齿轮的位于上部的大齿轮相啮合,第一双联齿轮的位于下部的小齿轮与第二双联齿轮的位于上部的大齿轮相啮合,第二双联齿轮的位于下部的小齿轮与第三双联齿轮的位于上部的大齿轮相啮合,作为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件的第三双联齿轮由其位于下部的小齿轮与左齿条的传动齿部相啮合;第三双联齿轮位于上部的大齿轮从下方挡住第二双联齿轮位于上部的大齿轮。
上述齿条组件还具有右齿条;右齿条固定在机座的底座的底板上且位于底板的右端;右齿条具有方向向上的同步齿部,左齿条也具有方向向上的同步齿部;运动部件还具有同步机构;同步机构包括左侧过渡齿轮、左侧同步齿轮、定位套、同步杆、右侧同步齿轮和右侧过渡齿轮;基座还具有位于左侧板上的定位孔和位于右侧板上的朝后的豁口;基座部件还具有右挡块,右挡块固定在基座的右侧板的右端面上且位于右侧板的下部,右挡块具有朝左的定位柱,定位柱具有朝左的中心孔;定位套伸入基座的左侧板的定位孔中,且可相对于定位孔转动,同步杆的左端伸入定位套中且可相对于定位套转动;同步杆的右端伸入右挡块的定位柱的中心孔中,且可相对于定位柱转动,定位柱插在基座的右侧板的朝后的豁口中,从而同步杆可相对于基座转动;左侧同步齿轮与右侧同步齿轮分别固定在同步杆的两端;左侧过渡齿轮与固定在基座的左侧板上的过渡齿轮轴转动连接,一个卡圈卡在过渡齿轮轴的右端而使左侧过渡齿轮在轴向上被限位;右侧过渡齿轮与固定在基座的右侧板上的过渡齿轮轴转动连接,一个卡圈卡在过渡齿轮轴的左端而使右侧过渡齿轮在轴向上被限位;左侧过渡齿轮与左侧同步齿轮相啮合,同时还与左齿条的同步齿部相啮合;右侧过渡齿轮与右侧同步齿轮相啮合,同时还与右齿条的同步齿部相啮合。
上述导块部件的左导块组件还具有两个压簧和两个钢珠,左导块有两个左右向的通孔,各通孔的左端直径小于右端直径;左导块固定在基座的左侧板上;左导块的两通孔内按由左向右的次序设置有一个钢珠和一个压簧;压簧的左端与钢珠相接触,压簧的右端与基座的左侧板的左侧面相接触,且压簧被压缩,而使钢珠的部分球体由左导块的通孔左端露出而与左导轨接触,从而使左导块通过钢珠与左导轨在左右方向上弹性接触。
上述机座部件还具有支架和盖板;支架具有固定板、位于左右两侧的支脚和连接板;支架的每侧的支脚和连接板卡在机座的边框上、且支架由其连接板与机座的边框固定连接;盖板架在左侧固定柱和右侧固定柱上,且盖板前端与罩框固定连接,后端与机座的底座固定连接;主电路板直接固定在盖板上;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的前侧固定连接在盖板的支撑板上,且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的下端面与盖板的支撑板的上端面相接触;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的后侧与支架的固定板固定连接,且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的后端面与支架的固定板的前端面相接触。
上述机座部件还具有左侧柱型阻挡件和右侧柱型阻挡件,左侧柱型阻挡件固定在机座的底座的左侧板的下部前端,右侧柱型阻挡件固定在机座的底座的右侧板的下部前端;运动部件的连接座的左侧板设有方向向左的导槽,连接座的右侧板设有方向向右的导槽;基座部件还具有左挡块,左挡块固定在基座的左侧板的左端面上且位于左侧板的下部,左挡块设有与连接座的左侧板的导槽贯通的方向向左的导槽,基座部件的右挡块设有与连接座的右侧板的导槽贯通的方向向右的导槽;当运动部件处于后端位置时,左侧柱型阻挡件的阻挡部位于连接座的左侧板的导槽中、且与连接座的左侧板的导槽的前端槽壁相接触或相接近,右侧柱型阻挡件的阻挡部位于连接座的右侧板的导槽中、且与连接座的右侧板的导槽的前端槽壁相接触或相接近;当运动部件处于前端位置时,左侧柱型阻挡件的阻挡部位于连接座的左侧板的导槽中、且位于导槽的后部,右侧柱型阻挡件的阻挡部位于连接座的右侧板的导槽中、且位于导槽的后部。
上述运动部件的传动机构的蜗轮齿轮组件还具有连接柱、圆环型毛毡、上垫片、压簧、下垫片和弹簧垫圈;连接柱由上向下依次穿过带有托盘的齿轮、圆环型毛毡、蜗轮、上垫片、压簧和下垫片,由弹簧垫圈卡在连接柱下端的卡槽上,从而使带有托盘的齿轮、圆环型毛毡、蜗轮、上垫片、压簧、下垫片弹性连接在一起,并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而在带有托盘的齿轮与圆环型毛毡之间形成了一个滑动摩擦副,从而使蜗轮齿轮组件成为一个转动力矩限制器,蜗轮轴从连接柱的中心孔中穿过。
上述运动部件的基座部件还具有传感器支架和移动位置检测器;传感器支架固定在基座的中部座板的右部后端;移动位置检测器具有旋转式电阻传感器和传感器齿轮;旋转式电阻传感器由其外壳卡接固定在传感器支架上;旋转式电阻传感器具有一部分伸出传感器外壳的转动轴,传感器齿轮固定在转动轴的外端头上;传感器齿轮与右侧过渡齿轮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因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组件不是固定在机座部件上、而是可上下滑动式设置在机座部件的罩框上,还设置专门的运动部件控制显示屏组件相对于机座部件的滑动,并且在机座部件的罩框中上部设置光盘进出口,从而当运动部件相对于机座处于后端位置时,显示屏组件处于竖直状态,而使罩框的光盘进出口被遮住,当运动部件相对于机座处于前端位置时,显示屏组件的下端向前伸出罩框,从而显示屏组件处于倾斜状态并使罩框的光盘进出口露出。显示屏组件与机座部件的这种连接关系可以选择高度较大的显示屏。(2)因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组件既可倾斜设置、也可竖直设置,所以观看者可以在显示屏组件处于竖直位置时观看,也可以在显示屏组件处于倾斜位置时观看,同时显示屏组件具有多个倾斜角度可供调节,为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3)本实用新型的左导块与基座之间设有钢珠与弹簧,且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钢珠部分球体伸出左导块的通孔与左导轨接触,左导块位于左导轨中,从而使运动部件与机座部件之间为弹性滑动连接,且导块组件相对于导轨组件的滑动较为平稳,从而可由运动部件方便地控制显示屏组件在竖直状态和倾斜状态两种状态之间发生变化。(4)本实用新型在机座上设有左侧柱型阻挡件和右侧柱型阻挡件,连接座具有位于左侧板上的朝左的导槽和位于右侧板上的朝右的导槽,在运动部件相对于机座部件的运动过程中,左侧柱型阻挡件和右侧柱型阻挡件始终位于连接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相应的导槽中,从而防止由于连接座前端因重力作用向下倾斜而引起的运动阻力的增加,使连接座始终保持水平运动。(5)本实用新型的运动部件的传动机构具有转动力矩限制器,在蜗轮齿轮组件的齿轮克服后级齿轮的阻力输出动力的过程中,如果后级齿轮的阻力大于毛毡与带有托盘的齿轮的托盘之间的静摩擦力力时,蜗轮带动毛毡相对于带有托盘的齿轮转动,即通常所说的打滑,有利于对电机和电路的保护。(6)本实用新型的运动部件设有同步机构,可以使运动部件相对于机座部件运动时更加平稳,防止运动的偏移。(7)本实用新型的运动部件中设置移送位置检测器,可以通过旋转式电阻传感器将传感器齿轮的齿数转换成电信号输至控制电路,由控制电路来判断运动部件所处的位置,而可对电机的转动进行精确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示意图,图中运动部件处于后端位置。
图2为从图1下方观察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运动部件由后端位置运动至前端位置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上盖与机座的相互关系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机座与罩框、机座的底座与边框、罩框与盖板、以及显示屏组件与连接座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从图5后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从图5左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的盖板与机座、挡块与基座、导块与导轨、以及同步机构与基座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为从图8后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的导轨与机座、以及齿条与机座的相互关系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的主电路板与盖板、以及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与支架及盖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2为从图11后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3为图8中的连接座与基座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4为从图13左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5为图13中的隔板、第二电路板与基座、导块及导块部件的相应零部件与基座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6为从图15后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7为图15中的传动机构的相应零部件与基座之间、以及基座部件的相应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8为从图17后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9为图17中的传动机构的蜗轮齿轮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0为图8中的运动部件传动链的立体示意图以及传动链与机座部件的齿条组件的相互关系的立体示意图。
图21为图5中的显示屏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2为从图21前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的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包括机座部件1、运动部件、铰接件62、显示屏组件7、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8和主电路板9。
见图1至图9,机座部件1包括机座11、上盖12、罩框13、盖板14、支架15、左侧柱型阻挡件161、右侧柱型阻挡件162、导轨组件17和齿条组件18。运动部件包括导块部件2、基座部件3、传动机构4、同步机构5和连接座61。机座11、上盖12、盖板14、支架15、左侧柱型阻挡件161、右侧柱型阻挡件162、导轨组件17均为钢制件,罩框13、齿条组件18为注塑件。机座11的宽度为178毫米,板厚度为1毫米。
见图1至图5,机座部件1的机座11具有底座111和边框112,边框112固定在底座111上,上盖12固定在机座11的边框112上且位于机座11的边框112上方。罩框13固定在机座11上且位于机座11的前方。
见图5至图7,罩框13具有设置在其左框上和设置在其右框上的滑槽13-1以及位于中上部的光盘进出口13-2。
见图8及图10,左侧柱型阻挡件161固定在机座11的底座111的左侧板111-1的下部前端且朝向机座内,右侧柱型阻挡件162固定在机座11的底座111的右侧板111-2的下部前端且朝向机座内。机座部件1的导轨组件17包括左导轨171、右导轨172、左侧固定柱173和右侧固定柱174,左导轨171通过2至5个左侧固定柱173固定在机座11的底座111的左侧板111-1上,右导轨172通过2至5个右侧固定柱174固定在机座11的底座111的右侧板111-2上,左导轨171和右导轨172在机座11中所处的高度相同。齿条组件18包括左齿条181和右齿条182,左齿条181固定在机座11的底座111的底板111-3的上端面上且位于底板111-3的左侧,左齿条181具有方向向右的传动齿部181-1和方向向上的同步齿部181-2,右齿条182固定在机座11的底座111的底板111-3的上端面上且位于底板111-3的右侧,右齿条具有方向向上的同步齿部182-2。
见图11及图12,机座部件1的盖板14具有支撑板14-1、前连接座14-2、后连接座14-3,支架15具有固定板15-1、位于左右两侧的支脚15-2和连接板15-3;盖板14架在左侧固定柱173和右侧固定柱174上(图8及图9),且盖板14前端的前连接座14-2与罩框13固定连接(图5),盖板14后端的后连接座14-3(图12)与机座11的底座111的盖板连接座111-4(图10)固定连接。支架15的支脚15-2和连接板15-3卡在机座11的边框112上且支架15由其连接板15-3与机座11的边框112固定连接(图4)。
仍见图11及图12,主电路板9直接固定在盖板14上,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8的前侧固定在盖板14的支撑板14-1上,且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8的下端面与盖板14的支撑板14-1的上端面相接触;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8的后侧与支架15的固定板15-1固定连接,且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8的后端面与支架15的固定板15-1的前端面相接触。
见图5、图13及图14,连接座61位于运动部件的前侧,连接座61从罩框13中穿过。连接座61具有底座61-1、左侧板61-2、右侧板61-3、前部连接孔61-4、后部连接孔61-5以及位于左侧板61-2上的朝左的导槽61-2-1和位于右侧板61-3上的朝右的导槽61-3-1。
见图8及图14,当运动部件处于后端位置时,左侧柱型阻挡件161的阻挡部位于连接座61的左侧板61-2的导槽61-2-1中,且与连接座61的左侧板61-2的导槽61-2-1的前端槽壁相接触或相接近;右侧柱型阻挡件162的阻挡部位于连接座61的右侧板61-3的导槽61-3-1中,且与连接座61的右侧板61-3的导槽61-3-1的前端槽壁相接触或相接近;当运动部件处于前端位置时,左侧柱型阻挡件161的阻挡部位于连接座61的左侧板61-2的导槽61-2-1中,且位于导槽61-2-1的后部,右侧柱型阻挡件162的阻挡部位于连接座61的右侧板61-3的导槽61-3-1中,且位于导槽61-3-1的后部。
见图8、图13、图15图16及图17,基座部件3包括基座31、电机安装架32、齿轮安装架33、传感器支架34、左挡块35、右挡块36、隔板37、移动位置检测器38和第二电路板39。基座31、电机安装架32、齿轮安装架33、传感器支架34、隔板37均为钢制件,左挡块35和右挡块36为注塑件。基座31具有左侧板31-1、中部座板31-2、右侧板31-3和前部接板31-4。基座31的左侧板31-1上设有定位孔31-6,基座31的右侧板31-3上设有朝后的豁口31-5,基座31的中部座板31-2上设有定位孔31-2-1,基座31的前部接板31-4上设有螺孔。由螺钉穿过连接座61的底座61-1的后部连接孔61-5后旋紧在基座31的前部接板31-4的螺孔上、而使基座31与连接座61固定连接,从而使连接座61在运动部件前后运动时随基座31一起前后运动。电机安装架32固定在基座31的中部座板31-2的上端面上且位于中部座板31-2的左侧前端;齿轮安装架33固定在基座31的中部座板31-2的上端面上且位于中部座板31-2的左侧后端;传感器支架34固定在基座31的中部座板31-2的上端面上且位于中部座板31-2的右侧后端;左挡块35固定在基座31的左侧板31-1的左端面上且位于左侧板31-1的下部,左挡块35设有与连接座61的左侧板61-2上的导槽61-2-1相贯通的方向向左的导槽35-1;右挡块36固定在基座31的右侧板31-3的右端面上且位于右侧板31-3的下部,右挡块36具有与连接座61的右侧板61-3上的导槽61-3-1相贯通的方向向右的导槽36-1和朝左的定位柱36-3;定位柱36-3上设有朝左的中心孔36-4(图9)。第二电路板39固定在基座31的中部座板31-2上,隔板37固定在基座31上且位于第二电路板39的上方。
见图8、图15及图16,导块部件2包括左导块组件21和右导块组件25,左导块组件21设置在机座部件1的左导轨171中且可相对于左导轨171前后滑动,右导块组件25设置在机座部件1的右导轨172中且可相对于右导轨172前后滑动,左导块组件21包括左导块22、两个压簧23和两个钢珠24,右导块组件25具有右导块26,左导块22和右导块26为注塑件;左导块22固定在基座31的左侧板31-1的左端面上且位于左侧板31-1的上部,右导块固定在基座31的右侧板31-3的右端面上且位于右侧板31-3的上部;左导块22具有两个左右向的通孔22~1,通孔22-1的左端直径小于右端直径,左导块22的通孔22~1内由左向右依次设有一个钢珠24和一个压簧23,压簧23的左端与钢珠24接触,右端与基座31的左侧板31-1的左端面接触,钢珠24的部分球体伸出左导块22的通孔22-1并与左导轨171接触,从而基座部件3通过导块部件2与机座11之间形成弹性接触式的前后滑动连接,且使基座部件3位于机座11的底板111与导轨组件17之间。
见图17、图18、图19及图20,运动部件的传动机构4包括电机41、蜗杆42、蜗轮齿轮组件43、第一双联齿轮44、第二双联齿轮45和第三双联齿轮46。电机41固定在电机安装架32上,蜗轮齿轮组件43与固定在电机安装架32上的蜗轮轴430转动连接,一个卡圈431卡在蜗轮轴430的上端而使蜗轮齿轮组件43在轴向上被限位;第一双联齿轮44与固定在基座31的中部座板31-2上的第一齿轮轴440转动连接,一个卡圈441卡在第一齿轮轴440上端而使第一双联齿轮44在轴向上被限位;第二双联齿轮45与固定在齿轮安装架33上的第二齿轮轴450转动连接,第二齿轮轴450的下端向下伸入基座31的中部座板31-2的定位孔31-2-1;第三双联齿轮46与固定在齿轮安装架33上的第三齿轮轴460铰接从而与齿轮安装架33间接转动连接,一个卡圈461卡在第三齿轮轴460下端而使第三双联齿轮轴46在轴向上被限位;蜗轮齿轮组件43具有带有托盘的齿轮433和蜗轮435,蜗杆42固定在电机41的电机轴上,蜗杆42与蜗轮齿轮组件43的位于下部的蜗轮435相啮合,蜗轮齿轮组件43的位于上部的带有托盘的齿轮433与第一双联齿轮44的位于上部的大齿轮相啮合,第一双联齿轮44的位于下部的小齿轮与第二双联齿轮45的位于上部的大齿轮相啮合,第二双联齿轮45的位于下部的小齿轮与第三双联齿轮46的位于上部的大齿轮46-1相啮合,第三双联齿轮46的位于下部的小齿轮46-2作为动力输出齿轮与左齿条181的传动齿部181-1相啮合。第三双联齿轮46的位于上部的大齿轮46-1从下方挡住第二双联齿轮45。当电机41转动时,则通过传动机构4的各传动件将动力输出至第三双联齿轮46,第三双联齿轮46的转动则使其相对于左齿条181在前后方向上运动,进而通过齿轮安装架33带动基座31连同设置在基座31上的零部件在导轨组件17的导向作用下相对于机座11在前后方向上运动。
见图19,传动机构4的蜗轮齿轮组件43具有连接柱432、带有托盘的齿轮433、圆环型毛毡434、蜗轮435、上垫片436、压簧437、下垫片438、弹簧垫圈439。连接柱432向下依次穿过带有托盘的齿轮433、圆环型毛毡434、蜗轮435、上垫片436、压簧437、下垫片438,由弹簧垫圈439卡在连接柱432下端的卡槽上,而使带有托盘的齿轮433、圆环型毛毡434、蜗轮435、上垫片436、压簧437、下垫片438依次弹性连接在一起,并使压簧437处于压缩状态,而使带有托盘的齿轮433的托盘与圆环型毛毡434之间形成一个滑动摩擦副,从而蜗轮齿轮组件43成为一个力矩限制器。蜗轮轴430从连接柱432的中心孔中穿过。在使用中,若蜗轮齿轮组件43的带有托盘的齿轮433在传动动力时所受到的转动阻力大于带有托盘的齿轮433的托盘与圆环型毛毡434之间的静摩擦力时,则产生打滑现象,有利于保护传动机构4。
见图8、图9及图17、图18,运动部件的同步机构5具有左侧过渡齿轮51、左侧同步齿轮52、定位套53、同步杆54、右侧同步齿轮55、右侧过渡齿轮56。左侧同步齿轮52和右侧同步齿轮55固定在同步杆54的两端,同步杆54左端伸入定位套53中且相对于定位套53转动,定位套53伸入基座31的左侧板31-1的定位孔31-6中且可相对于定位孔31-6转动,同步杆54的右端伸入右挡块36的定位柱36-3的朝左的中心孔36-4中且可相对于中心孔36-4转动,右挡块36的定位柱36-3插在基座31的右侧板31-3的朝后的豁口31-5中,从而同步杆54可相对于基座31转动;左侧过渡齿轮51与固定在基座31的左侧板31-1上的过渡齿轮轴510转动连接,一个卡圈511卡在过渡齿轮轴510的右端使左侧过渡齿轮51在轴向上被限位;右侧过渡齿轮56与固定在基座31的右侧板31-3上的过渡齿轮轴560转动连接,一个卡圈561卡在过渡齿轮轴560的左端使右侧过渡齿轮56在轴向上被限位;左侧过渡齿轮51与左侧同步齿轮52相啮合,同时左侧过渡齿轮51还与机座部件1的左齿条181的同步齿部181-2相啮合,右侧过渡齿轮56与右侧同步齿轮55相啮合,同时右侧过渡齿轮56还与机座部件1的右齿条182的同步齿部182-2相啮合。
见图1、图3及图21、图22,显示屏组件7具有前座71、后座72、液晶显示屏73、连接件74和滑杆75,显示屏组件7位于位罩框13的前方,液晶显示屏73设置在前座71和后座72之间,且前座71、液晶显示屏73和后座72固定连接在一起,前座71和后座72构成显示屏外壳;后座72的左侧下端和右侧下端分别设有一个连接件固定部安装孔72-2,后座72的左部下端和右部下端分别设有一个连接件固定部72-1;后座72的左侧上端和右侧上端分别设有一个滑杆安装孔72-4,后座72的左部上端和右部上端分别设有一个滑杆固定部72-3;2个连接件74分别固定在后座72的2个连接件固定部72-1上,2根滑杆75分别固定在后座72的2个滑杆固定部72-3上;一个连接件74从后座72的左侧下端的连接件固定部安装孔72-2伸出后座72,另一个连接件74从后座72的右侧下端的固定部安装孔72-2伸出后座72;一根滑杆75从后座72的左侧上端的滑杆安装孔72-4伸出后座72,另一根滑杆75从后座72的右侧上端的滑杆安装孔72-4伸出后座72;连接件74设有内螺孔;2根滑杆72-1分别位于罩框13的相应的滑槽13-1中且可沿滑槽13-1上下滑动,而使显示屏组件7的上端可相对于机座部件1做上下方向的运动;由作为铰接件62的平头台阶螺钉穿过连接座61的前部连接孔61-4后旋紧在连接件74的螺孔上(图5),而使连接座61的左侧前端和右侧前端与显示屏组件7转动连接。运动部件设置在机座11中,且可相对于机座11前后运动,而处于前端位置、后端位置或前端位置与后端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当运动部件相对于机座11处于后端位置时,显示屏组件7处于竖直状态,而使罩框13的光盘进出口13-2被遮住,当运动部件相对于机座11处于前端位置时,连接座61的前端及显示屏组件7的下端向前伸出罩框13,从而显示屏组件7处于倾斜状态并使罩框13的光盘进出口13-2露出。
见图17、图18,运动部件的基座部件3的传感器支架34固定在基座31的中部座板31-2的右部后端,移动位置检测器38具有旋转式电阻传感器381和传感器齿轮382,旋转式电阻传感器381由其外壳卡接固定在传感器支架34上,旋转式电阻传感器381具有一部分伸出传感器外壳的转动轴381-1,传感器齿轮382固定在转动轴381-1的外端头上,传感器齿轮382与右侧过渡齿轮56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部件使用前,需要配备相应的电路,主电路板9上设有与音频设备进行通讯的端口、遥控信号接收电路、单片机以及电源输入端口,在运动部件的基座31上第二电路板39与主电路板9电连接,第二电路板39上设有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在机座部件1的罩框13上设有第三电路板,第三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39电连接。
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部件的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使用时,使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电路上电,当操作者使用遥控器或面框板上的按键接通电源时,整个装置处于待机状态。再用遥控器或面框板上的按键发出使运动部件运动的命令时,该遥控信号发射至位于机座部件1的盖板14上的主电路板9,被其中的遥控信号接收电路所接收,遥控信号接收电路将所接收到的信息输送至单片机,单片机经过判断后,从相应的I/O口输出控制信号至位于基座31上的第二电路板39的电机控制电路;在电机控制电路的控制下,由电机驱动电路向传动机构4的电机41供电使之逆时针旋转(按朝向电机轴的方向观察)。电机41的逆时针旋转促使蜗杆42也逆时针旋转,蜗轮齿轮组件43逆时针旋转(按从上向下的方向观察,下同),第一双联齿轮44顺时针旋转,第二双联齿轮45逆时针旋转,第三双联齿轮46顺时针旋转,而第三双联齿轮的动力输出齿轮46-2因与机座部件1的左齿条181啮合,顺时针旋转的同时第三双联齿轮46由后向前运动,而第三双联齿轮46又通过第三齿轮轴460和齿轮安装架33对基座31施加向前运动的作用力,从而使整个运动部件由后向前运动,由与基座31固定连接的左导块22和右导块26分别沿着相应的导轨向前滑动,而使运动部件由后端位置运动至前端位置,从而使显示屏组件7在连接座61的带动下发生倾斜,罩框13的光盘进出口13-2露出,此时在罩框13的光盘进出口13-2插入视盘后,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8将视盘吸入机内而处于待播放状态。
在运动部件由后端位置运动至前端位置的过程中,因同步机构5的左侧过渡齿轮51与左齿条181的同步齿部181-2相啮合,同时还与左侧同步齿轮52相啮合,右侧过渡齿轮56在与右齿条182的同步齿部182-2相啮合的同时还与右侧同步齿轮55相啮合。在基座31相对于机座11的由后向前的运动中,与齿条的同步齿部相啮合的左侧过渡齿轮51和右侧过渡齿轮56也随着基座31一起由后向前运动,从而产生了相对于齿条的转动,则可带动与其啮合的相应的两个同步齿轮一左侧同步齿轮52和右侧同步齿轮55同时转动,增加了运动部件在运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由于右侧过渡齿轮56还与传感器齿轮382相啮合,传感器齿轮382的转动则使旋转式电阻传感器381的阻值发生变化,旋转式电阻传感器381将其阻值变化的信息输出至模数转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输出的信号则输至主电路板9上的控制电路的单片机,单片机根据不同的阻值的信号而确定运动部件处在机座部件1上的位置。同时通过在运动部件处于后端位置的阻值及运动部件处于前端位置的阻值之间设置几个特定的阻值,当运动部件运动至特定的阻值位置时,阻值变化的信息输出模数转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输出的信号则输至主电路板9的控制电路的单片机,单片机再将信息输送至第二电路板39的电机控制电路,当操作者使用遥控器或面框板上的按键发出调节显示屏角度的命令时,运动部件则运动到旋转式电阻传感器81的一个特定阻值位置,电机控制电路就自动使电动机停止转动,操作者再发出同样的命令,运动部件运动到下一个旋转式电阻传感器81的特定阻值位置又停止,如此实现对显示屏观看角度的调节。

Claims (10)

1、一种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具有机座部件(1)、显示屏组件(7)、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8)和主电路板(9);机座部件(1)具有机座(11)和上盖(12);上盖(12)固定在机座(11)上、且位于机座(11)上方;显示屏组件(7)具有液晶显示屏(73);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8)和主电路板(9)固定在机座部件(1)上且位于机座(11)内,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8)的光盘吸入口(81-1)朝前设置;其特征在于:机座部件(1)还具有罩框(13),罩框(13)固定在机座(11)上且位于机座(11)的前方,罩框(13)设有位于中上部的光盘进出口(13-2),且该光盘进出口(13-2)与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8)的光盘吸入口(81-1)相对应;显示屏组件(7)位于罩框(13)的前方,显示屏组件(7)还具有前座(71)和后座(72),液晶显示屏(73)设置在前座(71)和后座(72)之间,且前座(71)、液晶显示屏(73)和后座(72)固定连接在一起,前座(71)和后座(72)则形成显示屏外壳;本机械部件还具有运动部件;运动部件具有位于前侧的连接座(61);运动部件设置在机座(11)中,且可相对于机座(11)前后运动,而处于前端位置、后端位置或前端位置与后端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连接座(61)从罩框(13)中穿过并由其左侧前端和右侧前端与显示屏组件(7)转动连接;显示屏组件(7)的左侧上部和右侧上部与罩框(13)上下滑动连接,从而当运动部件相对于机座(11)处于后端位置时,显示屏组件(7)处于竖直状态,而使罩框(13)的光盘进出口(13-2)被遮住,当运动部件相对于机座(11)处于前端位置时,连接座(61)的前端及显示屏组件(7)的下端向前伸出罩框(13),从而显示屏组件(7)处于倾斜状态并使罩框(13)的光盘进出口(13-2)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具有2个铰接件(62);显示屏组件(7)还具有固定在后座(72)上的2个连接件(74)和2根滑杆(75);连接件(74)具有内螺孔,一个连接件(74)从后座(72)的左侧下部伸出后座(72),另一个连接件(74)从后座(72)的右侧下部伸出后座(72);一根滑杆(75)从后座(72)的左侧上部伸出后座(72),另一根滑杆(75)从后座(72)的右侧上部伸出后座(72);机座部件(1)的罩框(13)具有设置在其左框上和设置在其右框上的滑槽(13-1),各滑杆(72-1)位于罩框(13)的相应的滑槽(13-1)中且可沿滑槽(13-1)上下滑动,而使显示屏组件(7)的上端可相对于机座部件(1)做上下方向的运动;运动部件的连接座(61)具有底座(61-1)、左侧板(61-2)和右侧板(61-3);左侧板(61-2)和右侧板(61-3)的前端均设有前部连接孔(61-4),由作为铰接件(62)的平头台阶螺钉穿过连接座(61)的前部连接孔(61-4)后旋紧在连接件(74)的螺孔上,而使连接座(61)的左侧前端和右侧前端与显示屏组件(7)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其特征在于:机座(11)具有底座(111)和边框(112),边框(112)固定在底座(111)上;机座部件(1)还具有导轨组件(17)和齿条组件(18);齿条组件(18)具有左齿条(181);导轨组件(17)具有左导轨(171)、右导轨(172)、左侧固定柱(173)及右侧固定柱(174);机座部件(1)的左导轨(171)通过2至5个左侧固定柱(173)固定在机座(11)的底座(111)的左侧板(111-1)上;右导轨(172)通过2至5个右侧固定柱(174)固定在机座(11)的底座(111)的右侧板(111-2)上;左导轨(171)和右导轨(172)在机座(11)中所处的高度相同;运动部件还具有导块部件(2)、基座部件(3)、传动机构(4)的电机(41)和传动机构(4)的作为动力输出件的第三双联齿轮(46);基座部件(3)具有基座(31)、电机安装架(32)和齿轮安装架(33);基座(31)具有左侧板(31-1)、中部座板(31-2)、右侧板(31-3)和前部接板(31-4),前部接板(31-4)上设有螺孔;连接座(61)的底座(61-1)上设有后部连接孔(61-5),由螺钉穿过连接座(61)的底座(61-1)的后部连接孔(61-5)后旋紧在基座(31)的前部接板(31-4)的螺孔上、而使基座(31)与连接座(61)固定连接,从而使连接座(61)在运动部件前后运动时随基座(31)一起前后运动;电机安装架(32)固定在基座(31)的中部座板(31-2)的左部前端,电机(41)固定在电机安装架(32)上;齿轮安装架(33)固定在基座(31)的中部座板(31-2)的左部后端,第三双联齿轮(46)转动连接在齿轮安装架(33)上;齿条组件(18)的左齿条(181)固定在机座(11)的底座(111)的底板(111-3)上且位于底板(111-3)的左部,左齿条(181)具有方向向右的传动齿部(181-1),左齿条(181)的传动齿部(181-1)与第三双联齿轮(46)相啮合;导块部件(2)具有左导块组件(21)和右导块组件(25);左导块组件(21)设置在机座部件(1)的左导轨(171)中,且可相对于左导轨(171)前后滑动;右导块组件(25)设置在机座部件(1)的右导轨(172)中,且可相对于右导轨(172)前后滑动;导块部件(2)的左导块组件(21)的左导块(22)固定在基座部件(3)的基座(31)的左侧板(31-1)上且位于该左侧板(31-1)的上部,右导块组件(25)的右导块(26)固定在基座部件(3)的基座(31)的右侧板(31-3)上且位于该右侧板(31-3)的上部,而使基座部件(3)通过导块部件(2)与机座(11)前后滑动连接,且使基座部件(3)位于机座部件(1)的机座(11)的底座(111)的底板(111-3)与导轨组件(17)之间;当电机(41)转动时,则通过传动机构(4)的各传动件将动力输出至第三双联齿轮(46),第三双联齿轮(46)的转动则使其相对于左齿条(181)在前后方向上运动,进而通过齿轮安装架(33)带动基座(31)连同设置在基座(31)上的零部件在导轨组件(17)的导向作用下相对于机座(11)在前后方向上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4)还具有蜗杆(42)、蜗轮齿轮组件(43)、第一双联齿轮(44)和第二双联齿轮(45);蜗轮齿轮组件(43)与固定在电机安装架(32)上的蜗轮轴(430)转动连接,一个卡圈(431)卡在蜗轮轴(430)上端而使蜗轮齿轮组件(43)在轴向上被限位;第一双联齿轮(44)与固定在基座(31)的中部座板(31-2)上的第一齿轮轴(440)转动连接,一个卡圈(441)卡在第一齿轮轴(440)上端而使第一双联齿轮(44)在轴向上被限位;第二双联齿轮(45)与固定在齿轮安装架(33)上的第二齿轮轴(450)转动连接,第二齿轮轴(450)的下端向下伸入基座(31)的中部座板(31-2)的定位孔(31-2-1);第三双联齿轮(46)与固定在齿轮安装架(33)上的第三齿轮轴(460)铰接从而与齿轮安装架(33)间接转动连接,一个卡圈(461)卡在第三齿轮轴(46)的下端而使第三双联齿轮(46)在轴向上被限位;蜗轮齿轮组件43具有带有托盘的齿轮433和蜗轮435,蜗杆(42)固定在电机(41)的电机轴上,蜗杆(42)与蜗轮齿轮组件(43)的位于下部的蜗轮(435)相啮合,蜗轮齿轮组件(43)的位于上部的带有托盘的齿轮(433)与第一双联齿轮(44)的位于上部的大齿轮相啮合,第一双联齿轮(44)的位于下部的小齿轮与第二双联齿轮(45)的位于上部的大齿轮相啮合,第二双联齿轮(45)的位于下部的小齿轮与第三双联齿轮(46)的位于上部的大齿轮(46-1)相啮合,作为传动机构(4)的动力输出件的第三双联齿轮(46)由其位于下部的小齿轮(46-2)与左齿条(181)的传动齿部(181-1)相啮合;第三双联齿轮(46)位于上部的大齿轮(46-1)从下方挡住第二双联齿轮(45)位于上部的大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其特征在于:齿条组件(18)还具有右齿条(182);右齿条(182)固定在机座(11)的底座(111)的底板(111-3)上且位于底板(111-3)的右端;右齿条(182)具有方向向上的同步齿部(182-2),左齿条(181)也具有方向向上的同步齿部(181-2);运动部件还具有同步机构(5);同步机构(5)包括左侧过渡齿轮(51)、左侧同步齿轮(52)、定位套(53)、同步杆(54)、右侧同步齿轮(55)和右侧过渡齿轮(56);基座(31)还具有位于左侧板(31-1)上的定位孔(31-6)和位于右侧板(31-3)上的朝后的豁口(31-5);基座部件(3)还具有右挡块(36),右挡块(36)固定在基座(31)的右侧板(31-3)的右端面上且位于右侧板(31-3)的下部,右挡块(36)具有朝左的定位柱(36-3),定位柱(36-3)具有朝左的中心孔(36-4);定位套(53)伸入基座(31)的左侧板(31-1)的定位孔(31-6)中,且可相对于定位孔(31-6)转动,同步杆(54)的左端伸入定位套(53)中且可相对于定位套(53)转动;同步杆(54)的右端伸入右挡块(36)的定位柱(36-3)的中心孔(36-4)中,且可相对于定位柱(36-3)转动,定位柱(36-3)插在基座(31)的右侧板(31-3)的朝后的豁口(31-5)中,从而同步杆(54)可相对于基座(31)转动;左侧同步齿轮(52)与右侧同步齿轮(55)分别固定在同步杆(54)的两端;左侧过渡齿轮(51)与固定在基座(31)的左侧板(31-1)上的过渡齿轮轴(510)转动连接,一个卡圈(511)卡在过渡齿轮轴(510)的右端而使左侧过渡齿轮(51)在轴向上被限位;右侧过渡齿轮(56)与固定在基座(31)的右侧板(31-3)上的过渡齿轮轴(560)转动连接,一个卡圈(561)卡在过渡齿轮轴(560)的左端而使右侧过渡齿轮(56)在轴向上被限位;左侧过渡齿轮(51)与左侧同步齿轮(52)相啮合,同时还与左齿条(181)的同步齿部(181-2)相啮合;右侧过渡齿轮(56)与右侧同步齿轮(55)相啮合,同时还与右齿条(182)的同步齿部(182-2)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其特征在于:导块部件(2)的左导块组件(21)还具有两个压簧(23)和两个钢珠(24),左导块(22)有两个左右向的通孔(22-1),各通孔(22-1)的左端直径小于右端直径;左导块(21)固定在基座(31)的左侧板(31-1)上;左导块(22)的两通孔(22-1)内按由左向右的次序设置有一个钢珠(24)和一个压簧(23);压簧(23)的左端与钢珠(24)相接触,压簧(23)的右端与基座(31)的左侧板(31-1)的左侧面相接触,且压簧(23)被压缩,而使钢珠(24)的部分球体由左导块(21)的通孔(22-1)左端露出而与左导轨(171)接触,从而使左导块(21)通过钢珠(24)与左导轨(171)在左右方向上弹性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其特征在于:机座部件(1)还具有支架(15)和盖板(14);支架(15)具有固定板(15-1)、位于左右两侧的支脚(15-2)和连接板(15-3);支架(15)的每侧的支脚(15-2)和连接板(15-3)卡在机座(11)的边框(112)上、且支架(15)由其连接板(15-3)与机座(11)的边框(112)固定连接;盖板(14)架在左侧固定柱(173)和右侧固定柱(174)上,且盖板(14)前端与罩框(13)固定连接,后端与机座(11)的底座(111)固定连接;主电路板(9)直接固定在盖板(14)上;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8)的前侧固定连接在盖板(14)的支撑板(14-1)上,且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8)的下端面与盖板(14)的支撑板(14-1)的上端面相接触;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8)的后侧与支架(15)的固定板(15-1)固定连接,且吸入式光盘加载装置(8)的后端面与支架(15)的固定板(15-1)的前端面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其特征在于:机座部件(1)还具有左侧柱型阻挡件(161)和右侧柱型阻挡件(162),左侧柱型阻挡件(161)固定在机座(11)的底座(111)的左侧板(111-1)的下部前端,右侧柱型阻挡件(162)固定在机座(11)的底座(111)的右侧板(111-2)的下部前端;运动部件的连接座(61)的左侧板(61-2)设有方向向左的导槽(61-2-1),连接座(61)的右侧板(61-3)设有方向向右的导槽(61-3-1);基座部件(3)还具有左挡块(35),左挡块(35)固定在基座(31)的左侧板(31-1)的左端面上且位于左侧板(31-1)的下部,左挡块(35)设有与连接座(61)的左侧板(61-2)的导槽(61-2-1)贯通的方向向左的导槽(35-1),基座部件(3)的右挡块(36)设有与连接座(61)的右侧板(61-3)的导槽(61-3-1)贯通的方向向右的导槽(36-1);当运动部件处于后端位置时,左侧柱型阻挡件(161)的阻挡部位于连接座(61)的左侧板(61-2)的导槽(61-2-1)中、且与连接座(61)的左侧板(61-2)的导槽(61-2-1)的前端槽壁相接触或相接近,右侧柱型阻挡件(162)的阻挡部位于连接座(61)的右侧板(61-3)的导槽(61-3-1)中、且与连接座(61)的右侧板(61-3)的导槽(61-3-1)的前端槽壁相接触或相接近;当运动部件处于前端位置时,左侧柱型阻挡件(161)的阻挡部位于连接座(61)的左侧板(61-2)的导槽(61-2-1)中、且位于导槽(61-2-1)的后部,右侧柱型阻挡件(162)的阻挡部位于连接座(61)的右侧板(61-3)的导槽(61-3-1)中、且位于导槽(61-3-1)的后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其特征在于:运动部件的传动机构(4)的蜗轮齿轮组件(43)还具有连接柱(432)、圆环型毛毡(434)、上垫片(436)、压簧(437)、下垫片(438)和弹簧垫圈(439);连接柱(432)由上向下依次穿过带有托盘的齿轮(433)、圆环型毛毡(434)、蜗轮(435)、上垫片(436)、压簧(437)和下垫片(438),由弹簧垫圈(439)卡在连接柱(432)下端的卡槽上,从而使带有托盘的齿轮(433)、圆环型毛毡(434)、蜗轮(435)、上垫片(436)、压簧(437)、下垫片(438)弹性连接在一起,并使弹簧(437)处于压缩状态,而在带有托盘的齿轮(433)与圆环型毛毡(434)之间形成了一个滑动摩擦副,从而使蜗轮齿轮组件(43)成为一个转动力矩限制器,蜗轮轴(430)从连接柱(432)的中心孔中穿过。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其特征在于:运动部件的基座部件(3)还具有传感器支架(34)和移动位置检测器(38);传感器支架(34)固定在基座(31)的中部座板(31-2)的右部后端;移动位置检测器(38)具有旋转式电阻传感器(381)和传感器齿轮(382);旋转式电阻传感器(381)由其外壳卡接固定在传感器支架(34)上;旋转式电阻传感器(381)具有一部分伸出传感器外壳的转动轴(381-1),传感器齿轮(382)固定在转动轴(381-1)的外端头上;传感器齿轮(382)与右侧过渡齿轮(56)相啮合。
CN 200520069971 2005-03-16 2005-03-16 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77408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69971 CN2774084Y (zh) 2005-03-16 2005-03-16 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69971 CN2774084Y (zh) 2005-03-16 2005-03-16 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74084Y true CN2774084Y (zh) 2006-04-19

Family

ID=36709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069971 Expired - Lifetime CN2774084Y (zh) 2005-03-16 2005-03-16 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74084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7890C (zh) * 2005-03-16 2008-12-31 新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
KR20120019014A (ko) * 2010-08-24 2012-03-06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하부커버 처짐 방지기구
CN104080307A (zh) * 2013-03-27 2014-10-01 蒂雅克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安装装置
CN112477741A (zh) * 2020-12-11 2021-03-12 深圳铭薪房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车用升降电视隔屏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7890C (zh) * 2005-03-16 2008-12-31 新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
KR20120019014A (ko) * 2010-08-24 2012-03-06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하부커버 처짐 방지기구
KR101679639B1 (ko) * 2010-08-24 2016-12-06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하부커버 처짐 방지기구
CN104080307A (zh) * 2013-03-27 2014-10-01 蒂雅克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安装装置
CN104080307B (zh) * 2013-03-27 2017-04-12 蒂雅克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安装装置
CN112477741A (zh) * 2020-12-11 2021-03-12 深圳铭薪房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车用升降电视隔屏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112477741B (zh) * 2020-12-11 2021-12-07 深圳铭薪房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车用升降电视隔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04535Y (zh) 平面显示设备的可调式伸缩式喇叭结构
CN2690232Y (zh) 可互换工作界面的车载式多媒体显示及控制装置
CN1592563A (zh) 监视器装置
CN2774084Y (zh) 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
CN1835115A (zh) 内置式车载视盘播放及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
CN1701005A (zh) 用于装车载监视器的装置
CN1267868C (zh) 驾驶模拟装置
CN2757113Y (zh) 轮胎检测装置
CN2873577Y (zh) 车载吸入式显示屏全自动驱动装置
CN2717759Y (zh) 内置式车载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
CN1276850C (zh) 内置式车载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
CN100524501C (zh) 吸入式盘加载装置及光拾取器驱动部件的安装组件和基座
CN1969309A (zh) 面板驱动装置
CN2461810Y (zh) 具有显示屏的视盘机或显示屏的车载安装部件的转动机构
CN1234122C (zh) 光盘加载装置
CN113277391A (zh) 一种电梯用拼接屏
CN2460374Y (zh) 车载视频显示装置的机械部件
CN101367355B (zh) 汽车影音导航系统液晶显示器的滑屏结构
CN201114726Y (zh) 一种滑动式扬声器结构
CN1601655A (zh) 可拆卸的车载多媒体系统
CN2641766Y (zh) 光盘加载装置
CN1594801A (zh) 自动式机车停放定位夹持装置
CN2735719Y (zh) 车载多媒体系统
CN2614406Y (zh) 遥控转向电视机
CN2376653Y (zh) 带有一个贮片仓的光盘加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XINKE ELECTRONICS GROUP CORP.,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XINKE ELECTRONIC GROUP CO., LTD., JIANGSU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atentee after: Xinke Electronic Co., Ltd.

Patentee before: Xinke Electronic Group Co., Ltd., Jiangsu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1231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