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9112A - 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9112A
CN1619112A CN200410095815.9A CN200410095815A CN1619112A CN 1619112 A CN1619112 A CN 1619112A CN 200410095815 A CN200410095815 A CN 200410095815A CN 1619112 A CN1619112 A CN 1619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solid
adjusting device
valve timing
extension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958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87807C (zh
Inventor
弓达孝治
衣川浩行
坂田晃
山内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19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9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78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780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22Chain dri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means for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 F01L2001/34453Locking means between driving and driven members
    • F01L2001/34473Lock movement perpendicular to camshaft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means for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 F01L2001/34483Phaser return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1),包括:与发动机曲轴同步旋转的第1旋转体(3);以规定角度且可相对转动地配设于该第1旋转体(3)内并被固定在吸气或排气凸轮轴(5)的端面上的第2旋转体(7);以及对两旋转体(3)和(7)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的作为辅助弹簧(9)的拉伸弹簧。由此,提供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不会使辅助弹簧增加负担,可防止过度的弯曲,即使设定了大的转动角度,也能与该角度变化对应地保证辅助弹簧的直线性伸缩。

Description

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发动机等的内燃机(以下称为发动机)的吸气阀或排气阀的开闭定时进行控制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大体由通过发动机的曲轴和链条等的旋转驱动力传递构件进行连结并与曲轴同步旋转的第1旋转体、以规定角度且可相对转动地配设于该第1旋转体内并与所述发动机的吸气凸轮轴或排气凸轮轴的端面一体固定的第2旋转体、以及该第2旋转体与所述第1旋转体之间所划分的多个油压室构成。在油压室内,供给·排出有向发动机滑动部分供油的油泵的油压,利用该油压来控制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的相对位置。
在这种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中,当油压小的发动机启动等时,为了防止第1旋转体与第2旋转体无意中的接触而发生的杂音,在初始位置上设置了对第1旋转体与第2旋转体的相对转动进行限制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大体由一方旋转体上形成的锁定孔和可与该锁定孔嵌合地设置于另一方旋转体上的锁定销构成。并且,即使在油压室内的油压变小时,由于需要使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能快速地转动返回到初始位置,故设置有向油压室内、比如对第2旋转体施加朝第1旋转体的旋转方向的提前角侧的弹力的辅助弹簧。作为传统的辅助弹簧,采用的是压缩弹簧。
然而,当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进行相对性(比如向延迟角侧)转动时,由于作为辅助弹簧的压缩弹簧的一端的座部也转动,故在压缩弹簧伸缩时不能保持两端的座部的平行。因此存在着压缩弹簧弯曲而与内周面接触的可能性,有可能失去作为辅助弹簧的功能。并且,在具有这种压缩弹簧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中,一旦转动角度变大,则压缩弹簧容易弯曲,故不容易设定大的转动角度。作为该项的改良措施,为了不使压缩弹簧过度弯曲,一般考虑是附设直线状引导压缩弹簧的机构。但是,该导向机构尽管能防止压缩弹簧过度弯曲,但由于将压缩弹簧勉强地修正为直线状,故增大了对压缩弹簧的负担,有时会降低压缩弹簧的耐久性。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2-2952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2002-2763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特开平11-3253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具有作为辅助弹簧的压缩弹簧的传统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的缺点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不会使辅助弹簧增加负担,可防止过度的弯曲,即使设定了大的转动角度,也能与该角度变化对应地保证辅助弹簧的直线性伸缩。
本发明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包括:与内燃机的曲轴同步旋转的第1旋转体;以规定角度且可相对转动地配设于该第1旋转体内并与所述内燃机的吸气凸轮轴或排气凸轮轴的端面一体固定的第2旋转体;以及对该第2旋转体与所述第1旋转体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的辅助弹簧,该辅助弹簧是拉伸弹簧。
根据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与内燃机的曲轴同步旋转的第1旋转体以及对与内燃机的吸气凸轮轴或排气凸轮轴的端面上一体固定的第2旋转体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的作为辅助弹簧的拉伸弹簧的结构,因此,可防止拉伸弹簧的过度弯曲,即使设定了大的转动角度,也具有能与该角度变化对应地保证拉伸弹簧的直线性伸缩的效果。又,根据本发明,因可减轻对伸缩时的拉伸弹簧的负担,故具有可提高拉伸弹簧耐久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的内部结构的轴向剖视图。
图2为从表示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处于最提前角位置状态的图1的II-II线看的径向剖视图。
图3为从表示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处于最延迟角位置状态的图1的III-III线看的径向剖视图。
图4为放大表示图2和图3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的内部结构,表示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处于最提前角位置状态的剖视图。
图6为表示在图5所示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中、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处于最延迟角位置状态的径向剖视图。
图7为放大表示图5和图6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的内部结构,表示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处于最提前角位置状态的径向剖视图。
图9为表示在图8所示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中、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处于最延迟角位置状态的径向剖视图。
图10为放大表示图8和图9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的内部结构的轴向剖视图。
图12为从图11的XII-XII线看的径向剖视图。
图13为表示在图11所示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中、将板取下后观察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处于最提前角位置状态的主视图。
图14为表示在图11所示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中、将板取下后观察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处于最延迟角位置状态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的内部结构的轴向剖视图,图2为从表示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处于最提前角位置状态的图1的II-II线看的径向剖视图,图3为从表示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处于最延迟角位置状态的图1的III-III线看的径向剖视图,图4为放大表示图2和图3的要部的立体图。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轴向是仅指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的轴向,径向是仅指同一装置径向。
本实施例1中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1如图1至图3所示,大体由通过发动机(未图示)的曲轴(未图示)和链条(未图示)进行同步旋转的第1旋转体3、配设于该第1旋转体3内并与吸气或排气凸轮轴(以下简称为凸轮轴)5的端面一体固定的第2旋转体7、以及对该第2旋转体7与第1旋转体3的相对转动进行调整的拉伸弹簧(辅助弹簧)9构成。
第1旋转体3大体由外侧具有接受曲轴(未图示)旋转驱动力的链轮11a并内侧具有与所述凸轮轴5的端面附近的外周面滑接的轴承部(未图示)的外壳11、与该外壳11邻接状配设并在内侧具有朝径向内侧凸出而形成多个空间用的多个(本实施例1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有2个)的滑动瓦13a的主体13、以及将该主体13的内空间盖住的盖体15构成,通过螺栓17一体状地进行紧固。
第2旋转体7是具有通过螺栓19夹有垫圈18地一体结合的凸缘部7a和从该凸缘部7a的外周部朝径向外方凸出的多个叶片7b的转动体(以下将第2旋转体7也称为叶片转动体7)。叶片转动体7的各叶片7b将由主体13的滑动瓦13a形成的多个的内空间划分成:当叶片转动体7相对于第1旋转体3向提前角进行相对转动时接受油压供给的多个的提前角油压室21和当叶片转动体7相对于第1旋转体3向延迟角进行相对转动时接受油压供给的多个的延迟角油压室23。各提前角油压室21与形成于凸轮轴5内部的第1油路25的一端连接,各延迟角油压室23与形成于同一凸轮轴5内部的第2油路27的一端连接。第1油路25和第2油路27的各另一端通过油控制阀(未图示,以下称为OCV)一直到达油泵(未图示)和油盘(未图示)。
在该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1中的主体13的1个滑动瓦13a上,形成有在装置径向贯通的收纳孔29。收纳孔29大体由位于径向内侧的小径部29a和位于该小径部29a的装置径向外侧的大径部29b构成。在收纳孔29的小径部29a内,配设有沿其轴向可往复滑动的大致圆柱状的锁定销31。在位于锁定销31径向外侧的底部形成了有底孔31a。又,在收纳孔29的大径部29b内,从径向外侧压入挡块33,由轴35进行固定。挡块33的径向内侧具有有底孔33a,在该有底孔33a的底部形成背压排出孔37,该背压排出孔37贯通于该轴向,可使位于锁定销31的后方的收纳孔29内的空间与大气连通。在锁定销31的有底孔31a与挡块33的有底孔33a之间,配设着对锁定销31始终朝径向内侧方施力的螺旋弹簧39。
另一方面,在叶片转动体7的凸缘部7a的外周部形成有卡合孔41,当叶片转动体7相对于主体13的相对位置处于最提前角位置与最延迟角位置之间(中间位置)时,所述锁定销31利用螺旋弹簧39的施力朝径向内方前进,与该卡合孔41卡合(中间锁定)。另外,在该卡合孔41与第2油路27之间设置有锁定解除油路42。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构成各延迟角油压室23的一侧壁的叶片转动体7的叶片7b上,设置有在轴向上将延迟角油压室23的一部分分隔的叶片侧的分隔壁(分隔部)43,在该分隔壁43上凸设着贯通于该厚度方向的叶片侧的销子45。同样,如图2至图4所示,在构成各延迟角油压室23的另一侧壁的主体13的滑动瓦13a上,设置有在轴向上将延迟角油压室23的一部分分隔的滑动瓦侧的分隔壁(分隔部)47,在该分隔壁47上凸设着贯通于该厚度方向的滑动瓦侧的销子49。在从叶片侧的分隔壁43的两面凸出的叶片侧的销子45与从滑动瓦侧的分隔壁47的两面凸出的滑动瓦侧的销子49之间,以并列的状态配设有2个拉伸弹簧9。拉伸弹簧9的两端部9a和9b分别形成钩子状,钩子状端部9a被保持成可围绕叶片侧的销子45进行旋转,钩子状端部9b被保持成可围绕滑动瓦侧的销子49进行旋转。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的直径设定成分别比叶片侧的销子45或滑动瓦侧的销子49的直径大。叶片侧的分隔壁43和滑动瓦侧的分隔壁47具有防止伸缩时的2个拉伸弹簧9相互干扰的功能。
为了阻止提前角油压室21与延迟角油压室23之间的油的流动,叶片转动体7上的叶片7b的最外周部和主体13上的滑动瓦13a的最内周部留有微小间隙,但也可采用设置密封装置(未图示)的对策(后述的实施例2、3也相同)。
下面说明动作。
首先,在发动机停止时或发动机刚启动时,由于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1的提前角油压室21和延迟角油压室23内的油,经由第1油路25、第2油路27和OCV(未图示)等返回到油盘(未图示),因此,锁定销31利用螺旋弹簧39的施力与卡合孔41卡合,将第1旋转体3与第2旋转体7的相对转动限制在存在于最提前角位置与最延迟角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锁定状态)。
其次,在发动机启动使油泵(未图示)运转时,油从油盘(未图示)经由OCV(未图示)、第2油路27向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1的延迟角油压室23供给。一旦延迟角油压从第2油路27经由锁定解除油路42作用于锁定销31的前端部分,则锁定销31克服螺旋弹簧39的施力而被推回,从卡合孔41中脱出。此时,第1旋转体3和第2旋转体7可以进行相对转动(锁定解除状态)。
锁定解除状态下的第1旋转体3和第2旋转体7,此时利用向提前角油压室21供给的提前角油压和向延迟角油压室23供给的延迟角油压,只能容许以规定的转动角度向提前角侧或延迟角侧进行相对转动。
如图2所示,在锁定解除状态下,当第2旋转体7相对于第1旋转体3的相对位置处于提前角侧或最提前角位置时,利用提前角油压以及作为辅助弹簧的拉伸弹簧9的弹力(返回常态的力),使第2旋转体7朝箭头A方向进行转动。此时,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在叶片侧的销子45和滑动瓦侧的销子49的周围进行旋转而被送至外侧。由此,拉伸弹簧9在收缩时不会发生弯曲,被维持于直线状态。
同样,在锁定解除状态下,如图3所示,当第2旋转体7相对于第1旋转体3的相对位置处于延迟角侧或最延迟角位置时,利用延迟角油压,克服拉伸弹簧9的弹力(返回常态的力),使第2旋转体7朝与箭头A方向的反方向进行转动。此时,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在叶片侧的销子45和滑动瓦侧的销子49的周围进行旋转而返回到内侧。由此,拉伸弹簧9在伸张时,所有部分都能均等伸张,故能可靠且不松弛地维持于直线状态。
并且,并列的2个拉伸弹簧9之间,利用存在于其中间的叶片侧的分隔壁43或滑动瓦侧的分隔壁47,能可靠地防止成为相互干扰的状态。由此,可预防有可能因拉伸弹簧9相互间的偶发性的干扰而发生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1整体的动作不良。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1,由于采用了包括:与发动机(未图示)的曲轴(未图示)同步旋转的第1旋转体3;以规定角度且可相对转动地配设于该第1旋转体3内并与所述发动机(未图示)的凸轮轴5的端面一体固定的第2旋转体7;以及对该第2旋转体7与所述第1旋转体3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的拉伸弹簧9,因此,可防止拉伸弹簧9的过度弯曲,即使设定了大的转动角度,也具有能与该角度变化对应地保证拉伸弹簧9的直线性伸缩的效果。又,根据本实施例1,因可减轻对伸缩时的拉伸弹簧9的负担,故具有可提高拉伸弹簧9耐久性的效果。
本实施例1中,由于采用了分别可旋转地保持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的结构,因此可将拉伸弹簧9维持于直线状态,具有能可靠地减轻随着伸缩而对拉伸弹簧9的负载的效果。又,根据本实施例1,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对拉伸弹簧9的负载减轻,故具有可低价格地抑制制造成本的效果。
本实施例1中,由于采用了将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的直径设定成比销子45和销子49的直径大的结构,因此,通过加大了钩子状端部9a和9b围绕销子45和销子49进行的旋转,使钩子状端部9a和9b在不受到来自销子45和销子49外表面的大摩擦的情况下能快速地进行旋转,由此,可将拉伸弹簧9维持于直线状态,具有能可靠地减轻对拉伸弹簧9的负载的效果。
本实施例1中,由于采用了在第1旋转体3与第2旋转体7之间所划分的各个延迟角油压室23内配设有2个拉伸弹簧9的结构,因此,利用2个拉伸弹簧9所产生的弹力,具有能可靠且快速地使第2旋转体7相对于第1旋转体3进行相对转动的效果,还具有可减轻每个弹簧负载(助推扭矩)的效果。另外,本实施例1中,将2个拉伸弹簧9配设于延迟角油压室23内,但拉伸弹簧9也可是1个或3个以上。又,本实施例1中,将拉伸弹簧9配设在了延迟角油压室23内,但也可根据场合,将拉伸弹簧9配设于提前角油压室21内。
本实施例1中,由于采用了在2个拉伸弹簧9之间配设分隔壁43和47的结构,因此,当2个拉伸弹簧9伸缩时,能可靠地防止相互间接触而发生干扰,由此,可将各拉伸弹簧9维持于直线状态,可预防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1发生动作不良。
又,本实施例1中,采用了将第1旋转体3与第2旋转体7的相对转动限制位置(初始位置)设定为中间位置的结构,但也可将初始位置设定为最提前角位置或最延迟角位置。又,将拉伸弹簧9设置于提前角油压室21内的场合也是一样,也可采用将初始位置设定为最延迟角位置或最提前角位置的结构。
又,本实施例1中,采用了将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可旋转地配设于销子45和49的外周面上的结构,但也可在销子45和49的外周面设置沿周向延伸的凹部,在该凹部内配设钩子状端部9a和9b。在此场合,因钩子状端部9a和9b可旋转地被保持于凹部内,故具有能可靠地防止拉伸弹簧9伸缩时钩子状端部9a和9b无意中从销子45和49脱出而造成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1动作不良的效果。
并且,本实施例1中,采用了在叶片转动体7上设置2个叶片7b而在主体13上设置2个滑动瓦13a的结构,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也可设置3个以上的叶片7b和滑动瓦13a。
[实施例2]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的内部结构,表示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处于最提前角位置状态的径向剖视图,图6为表示在图5所示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中、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处于最延迟角位置状态的径向剖视图,图7为放大表示图5和图6的要部的立体图。另外,在本实施例2的构成要素中,与实施例1的构成要素相同的部位标记同一符号,省略该部分的说明。
本实施例2的特征在于,在实施例1中的叶片转动体7的分隔壁43和主体13的分隔壁47上,配设有可转动的销子45和49,同时在两销子45和49上,固定着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即,在销子45的两端面,设置有分别从端面沿轴向以规定的深度切入而形成的切槽51,同样,在销子49的两端面,设置有分别从端面沿轴向以规定的深度切入而形成的切槽53。在切槽51和53中夹装着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由此,钩子状端部9a和9b可与销子45和49一起旋转。
下面说明动作。
如图5所示,在锁定解除状态下,当第2旋转体7相对于第1旋转体3的相对位置处于提前角侧或最提前角位置时,利用提前角油压以及作为辅助弹簧的拉伸弹簧9的弹力(返回常态的力),使第2旋转体7朝箭头A方向进行转动。此时,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在叶片侧的销子45和滑动瓦侧的销子49的周围一起朝箭头B方向旋转,卷入各销子的外表面而送至外侧。由此,拉伸弹簧9在收缩时不会发生弯曲,被维持于直线状态。
同样,在锁定解除状态下,如图6所示,当第2旋转体7相对于第1旋转体3的相对位置处于延迟角侧或最延迟角位置时,利用延迟角油压,克服拉伸弹簧9的弹力(返回常态的力),使第2旋转体7朝与箭头A方向的反方向进行转动。此时,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与叶片侧的销子45和滑动瓦侧的销子49一起朝箭头C方向(与箭头B方向的反方向)进行旋转而从各销子的外表面卷回。由此,拉伸弹簧9在伸张时,所有部分都能均等伸张,故能可靠且不松弛地维持于直线状态。
并且,并列的2个拉伸弹簧9之间,利用存在于其中间的叶片侧的分隔壁43或滑动瓦侧的分隔壁47,能可靠地防止成为相互干扰的状态。由此,可预防有可能因拉伸弹簧9相互间的偶发性的干扰而发生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1整体的动作不良。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2,由于采用了在叶片转动体7的分隔壁43和主体13的分隔壁47上,配设有可转动的销子45和49,同时在两销子45和49上,固定着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的结构,因此可将拉伸弹簧9维持于直线状态,具有能可靠地减轻随着伸缩而对拉伸弹簧9的负载的效果。又,根据本实施例2,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对拉伸弹簧9的负载减轻,故具有可低价格地抑制制造成本的效果。
本实施例2中,具有由实施例1中的收纳孔29、锁定销31和卡合孔41等构成的锁定机构以及与由锁定解除油路42等构成的锁定解除机构相同的锁定机构及锁定解除机构,但在图5和图6中省略了锁定机构及锁定解除机构的图示。又,也可具有与实施例1中的锁定机构及锁定解除机构不同的锁定机构及锁定解除机构。
[实施例3]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的内部结构,表示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处于最提前角位置状态的径向剖视图,图9为表示在图8所示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中、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处于最延迟角位置状态的径向剖视图,图10为放大表示图8和图9的要部的立体图。另外,在本实施例3的构成要素中,与实施例1等的构成要素相同的部位标记同一符号,省略该部分的说明。
本实施例3的特征在于,在叶片转动体7上设置有2个分隔壁43,在各分隔壁43上设置贯通孔55,以取代实施例1中的销子45,同时在主体13上设置2个分隔壁47,在各分隔壁47上设置贯通孔57,以取代实施例1中的销子49,在贯通孔55和57中插通着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可旋转地进行保持。
下面说明动作。
如图8所示,在锁定解除状态下,当第2旋转体7相对于第1旋转体3的相对位置处于提前角侧或最提前角位置时,利用提前角油压以及作为辅助弹簧的拉伸弹簧9的弹力(返回常态的力),使第2旋转体7朝箭头A方向进行转动。此时,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  9b在叶片侧的贯通孔55和滑动瓦侧的贯通孔57的周围沿箭头D方向进行旋转而被送至外侧。由此,拉伸弹簧9在收缩时不会发生弯曲,被维持于直线状态。
同样,在锁定解除状态下,如图9所示,当第2旋转体7相对于第1旋转体3的相对位置处于延迟角侧或最延迟角位置时,利用延迟角油压,克服拉伸弹簧9的弹力(返回常态的力),使第2旋转体7朝与箭头A方向的反方向进行转动。此时,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在叶片侧的贯通孔55和滑动瓦侧的贯通孔57的周围沿箭头E方向(与箭头D方向的反方向)进行旋转而送向内侧。由此,拉伸弹簧9在伸张时,所有部分都能均等伸张,故能可靠且不松弛地维持于直线状态。
并且,并列的2个拉伸弹簧9之间,被设置在了由2个分隔壁43和47形成的以规定距离分离的状态,因此能可靠地防止成为相互干扰的状态。由此,可预防有可能因拉伸弹簧9相互间的偶发性的干扰而发生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1整体的动作不良。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3,由于采用了在各分隔壁43上设置贯通孔55,而在2个分隔壁47上设置贯通孔57,在贯通孔55和57中插通着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可旋转地进行保持的结构,因此可将拉伸弹簧9维持于直线状态,具有能可靠地减轻随着伸缩而对拉伸弹簧9的负载的效果。又,根据本实施例3,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对拉伸弹簧9的负载减轻,故具有可抑制制造成本高涨的效果。
本实施例3中,具有由实施例1中的收纳孔29、锁定销31和卡合孔41等构成的锁定机构以及与由锁定解除油路42等构成的锁定解除机构相同的锁定机构及锁定解除机构,但在图8和图9中省略了锁定机构及锁定解除机构的图示。又,也可具有与实施例1中的锁定机构及锁定解除机构不同的锁定机构及锁定解除机构。
[实施例4]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的内部结构的轴向剖视图,图12为从图11的XII-XII线看的径向剖视图,图13为表示在图11所示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中、将板69取下后观察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处于最提前角位置状态的主视图,图14为表示在图11所示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中、将板69取下后观察第2旋转体相对于第1旋转体处于最延迟角位置状态的主视图。另外,在本实施例4的构成要素中,与实施例1等的构成要素相同的部位标记同一符号,省略该部分的说明。
本实施例4的特征在于,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拉伸弹簧9配设于延迟角油压室23内的结构不同,采用了在与延迟角油压室23等的油压室分离的部位上配设拉伸弹簧9的结构。即,在将提前角油压室21和延迟角油压室23盖住的盖体(第1旋转体)15的外面,沿周向且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本实施例4中是4个)的销子安装部15a,在各销子安装部15a上立设着销子59。如图11所示,在各销子59的外周面形成有沿周向的凹部59a,该凹部59a以嵌合方式保持着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b。
在盖体15的外侧,配设具有4个角部61a的板状的支架61。如图13和图14所示,支架61是具有4个角部61a的大致矩状的板构件,在其中央部分形成具有凸部61c的大致圆筒状的开口部61b。如图11、图13和图14所示,在支架61的各角部61a上分别立设着销子63。如图11所示,在各销子63的外周面,沿周向形成有凹部63a,该凹部63a以嵌合方式保持着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4中,叶片转动体7的凸缘部7a的两端面中的与外壳11侧相反侧的端面上,形成有朝轴向凸出的大致圆筒状的周壁7c,在该周壁7c上,形成有切槽(凹部)7e以及沿周向的凹部7d。该切槽(凹部)7e与支架61的凸部61c嵌合,对支架61相对于叶片转动体7的旋转移动进行限制。并且,凹部7d与挡圈(固定构件)65嵌合,对支架61相对于叶片转动体7的轴向移动进行限制。由此,支架61与叶片转动体7一体化,支架61可与叶片转动体7同步旋转。
支架61、拉伸弹簧9和挡圈65被板69所盖住,该板69通过螺栓67被紧固在支架61上。如图11所示,板69是大致环状构件,其剖面呈大致U字状。
本实施例4中,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不同,如图12所示,采用了在叶片转动体7上设置3个叶片7b,同时在主体13上设置3个滑动瓦13a的结构,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也可设置2个或4个以上的叶片7b和滑动瓦13a。在各叶片7b的前端部(最外周部)设置了阻止提前角油压室21与延迟角油压室23之间流动油的密封装置,但也可通过使与主体13的间隙减小来阻止油的流动。另外,在主体13的各滑动瓦13a的最外周部,通过使与叶片转动体7的间隙减小来阻止油的流动,但也可通过设置密封装置来阻止油的流动。
下面说明动作。
如图13所示,在锁定解除状态下,当第2旋转体7相对于第1旋转体3的相对位置处于提前角侧或最提前角位置时,利用提前角油压以及作为辅助弹簧的拉伸弹簧9的弹力(返回常态的力),使第2旋转体7朝箭头A方向进行转动。此时,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与第1旋转体侧的销子59和第2旋转体侧的销子63一起朝箭头B方向进行旋转而卷入各销子的外表面而被送至外侧。由此,拉伸弹簧9在收缩时不会发生弯曲,被维持于直线状态。
同样,在锁定解除状态下,如图14所示,当第2旋转体7相对于第1旋转体3的相对位置处于延迟角侧或最延迟角位置时,利用延迟角油压,克服拉伸弹簧9的弹力(返回常态的力),使第2旋转体7朝与箭头A方向的反方向进行转动。此时,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与叶片侧的销子45和滑动瓦侧的销子49一起朝箭头C方向(与箭头B方向的反方向)进行旋转而从各销子的外表面卷回。由此,拉伸弹簧9在伸张时,所有部分都能均等伸张,故能可靠且不松弛地维持于直线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4,由于采用了在与提前角油压室21或延迟角油压室23内分离的部位上配设了拉伸弹簧9的结构,因此,在提前角油压室21或延迟角油压室23内未配设拉伸弹簧9的部分,可使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1的内部构造简单化,并且具有可容易对拉伸弹簧9进行维护保养的效果。又,根据本实施例4,即使在动作角度(转动角度)变大时,也能确保为了维持发动机(未图示)的输出扭矩所必需的第2旋转体7侧的叶片7b的个数,并且具有能容易确保第1旋转体3侧的滑动瓦13a强度的效果。根据本实施例4,因可确保设置拉伸弹簧9的大的空间,故可减轻对拉伸弹簧9的负担,具有可增大设计自由度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4,由于采用了在设于第1旋转体3的销子59与设于支架61的销子63之间配设拉伸弹簧9,并将支架61和第2旋转体7通过各自的凸部、凹部和挡圈65形成一体化的结构,因此,具有可进一步提高在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1上的压缩弹簧9组装性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4,由于采用了多个拉伸弹簧9的结构,因此,利用由多个拉伸弹簧9的弹力,具有能可靠且快速地使第2旋转体7相对于第1旋转体3进行相对转动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4,由于采用了将多个拉伸弹簧9配置成等间隔的结构,因此可抑制与支架61一体化的第2旋转体的倾倒,具有可保证第1旋转体3与第2旋转体7的圆滑的相对转动的效果。
本实施例4中,具有由实施例1中的收纳孔29、锁定销31和卡合孔41等构成的锁定机构以及与由锁定解除油路42等构成的锁定解除机构相同的锁定机构及锁定解除机构,但在图12中省略了锁定机构及锁定解除机构的图示。又,也可具有与实施例1中的锁定机构及锁定解除机构不同的锁定机构及锁定解除机构。
又,在本实施例4中,在固定于第1旋转体3侧的销子59与固定于第2旋转体7侧的销子63之间配设了拉伸弹簧9,但也可如实施例2所示,采用将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固定在可旋转的销子59上的结构。并且,在本实施例4中,在固定于第1旋转体3侧的销子59与固定于第2旋转体7侧的销子63之间配设了拉伸弹簧9,但也可如实施例3所示,将销子替换成贯通孔,可旋转地将拉伸弹簧9的钩子状端部9a和9b进行保持。

Claims (12)

1.一种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内燃机曲轴同步旋转的第1旋转体;以规定角度且可相对转动地配设于该第1旋转体内并与所述内燃机的吸气凸轮轴或排气凸轮轴的端面一体固定的第2旋转体;以及对该第2旋转体与所述第1旋转体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的拉伸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拉伸弹簧的两端形成钩子状,该钩子状的两端分别被保持成可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拉伸弹簧的钩子状端部可旋转地被保持在分别设于第1旋转体和第2旋转体上的销子周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拉伸弹簧的钩子状端部的直径设定成比销子的直径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拉伸弹簧的钩子状端部被固定在分别可旋转地设于第1旋转体和第2旋转体的销子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拉伸弹簧的钩子状端部可旋转地被保持在分别设于第1旋转体和第2旋转体的孔内。
7.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旋转体与第2旋转体之间所划分的各个油压室内配设有多个拉伸弹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拉伸弹簧之间设置有分隔部。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第1旋转体和第2旋转体之间所划分的油压室内分离的部位配设拉伸弹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于第1旋转体的销子与设于支架的销子之间配设拉伸弹簧,并将所述支架和第2旋转体通过两者的凹部、凸部的嵌合以及固定构件而形成一体化。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拉伸弹簧是多个。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拉伸弹簧配置成等间隔。
CNB2004100958159A 2003-11-21 2004-11-18 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78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92524A JP2005155373A (ja) 2003-11-21 2003-11-21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JP2003392524 2003-11-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9112A true CN1619112A (zh) 2005-05-25
CN100387807C CN100387807C (zh) 2008-05-14

Family

ID=34587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581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7807C (zh) 2003-11-21 2004-11-18 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146946B2 (zh)
JP (1) JP2005155373A (zh)
CN (1) CN100387807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3012A (zh) * 2009-02-23 2010-08-25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可变气门装置的内燃机
CN102472125A (zh) * 2009-09-25 2012-05-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配气相位调节装置
CN104131853A (zh) * 2013-05-02 2014-11-05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凸轮轴调节器
CN110159384A (zh) * 2018-02-12 2019-08-23 伊希欧1控股有限公司 具有补偿支承部的凸轮轴调节器
CN111699303A (zh) * 2018-05-04 2020-09-22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凸轮轴相位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37807B2 (en) * 2004-04-29 2009-12-29 Cfph,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pping results from sporting events to game inputs
US7614370B2 (en) * 2006-06-06 2009-11-1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Vane-type cam phaser having bias spring system to assist intermediate position pin locking
US7721692B2 (en) * 2007-09-06 2010-05-2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am phaser having pre-loaded spring for biasing the rotor through only a portion of its range of authority
JP5364268B2 (ja) * 2008-01-08 2013-12-1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及び該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の組付方法
JP5601542B2 (ja) * 2012-01-20 2014-10-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CN105332759B (zh) * 2014-07-30 2019-07-16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凸轮轴相位调节器及其组装方法
JP7235460B2 (ja) 2018-09-13 2023-03-08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熱源システム、冷却水入口温度下限値の算出方法、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4330B2 (ja) * 1981-03-04 1985-06-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伝達継手
US5181486A (en) * 1991-06-26 1993-01-26 Gyurovits John S Timing-range gear
JPH08144721A (ja) * 1994-11-18 1996-06-04 Sadao Mitsuyasu ガソリンエンジンにおけるカムシャフトの位相調整装置
JP3824110B2 (ja) * 1997-06-30 2006-09-2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弁開閉時期制御装置
JPH1150820A (ja) * 1997-08-05 1999-02-23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JP4147435B2 (ja) * 1998-01-30 2008-09-1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弁開閉時期制御装置
JPH11325309A (ja) 1998-05-12 1999-11-26 Maezawa Ind Inc 弁の開閉装置
DE60037796T2 (de) * 2000-01-25 2009-01-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Ventilsteuervorrichtung
JP2002097911A (ja) * 2000-09-22 2002-04-05 Aisin Seiki Co Ltd 弁開閉時期制御装置
GB2369175A (en) * 2000-11-18 2002-05-22 Mechadyne Plc Variable phase coupling
US6439184B1 (en) * 2001-01-31 2002-08-27 Denso Corporation Valve timing adjusting system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423799B2 (ja) 2001-03-22 2010-03-0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弁開閉時期制御装置
JP4296718B2 (ja) 2001-03-30 2009-07-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US6619248B1 (en) * 2002-04-17 2003-09-16 Ina-Schaeffler Kg Device for altering the control timing of gas exchange valves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specially an apparatus for hydraulic rotational angle adjustment of a camshaft relative to a crankshaft
JP3986371B2 (ja) * 2002-06-07 2007-10-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3012A (zh) * 2009-02-23 2010-08-25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可变气门装置的内燃机
CN101813012B (zh) * 2009-02-23 2014-02-12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可变气门装置的内燃机
CN102472125A (zh) * 2009-09-25 2012-05-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配气相位调节装置
CN102472125B (zh) * 2009-09-25 2016-04-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配气相位调节装置
CN104131853A (zh) * 2013-05-02 2014-11-05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凸轮轴调节器
CN110159384A (zh) * 2018-02-12 2019-08-23 伊希欧1控股有限公司 具有补偿支承部的凸轮轴调节器
CN110159384B (zh) * 2018-02-12 2021-07-09 伊希欧1控股有限公司 具有补偿支承部的凸轮轴调节器
CN111699303A (zh) * 2018-05-04 2020-09-22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凸轮轴相位器
CN111699303B (zh) * 2018-05-04 2022-09-0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凸轮轴相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155373A (ja) 2005-06-16
CN100387807C (zh) 2008-05-14
US7146946B2 (en) 2006-12-12
US20050109300A1 (en) 2005-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6321B2 (en) Engine variable camshaft timing phaser with planetary gear set
CN1090277C (zh) 发动机可调的阀定时机构
CN1084834C (zh) 用于内燃机的可变配气定时机构
JP5876081B2 (ja) 同心カムシャフトシステムに同心に組み立てられた二重位相器
CN102439265B (zh) 用于内燃机的移相器组件
US8800513B2 (en) Axially compact coupling for a camshaft phaser actuated by electric motor
CN1619112A (zh) 阀配气相位调整装置
CN101560895B (zh) 具有可变重叠的双重相等凸轮相位调整
CN1287070C (zh) 内燃机的起动方法及起动装置
CN102191962B (zh) 具有用于同轴凸轮轴的双凸轮相位器的发动机
US20050252468A1 (en) Valve timing control device having vane rotor
CN103038458A (zh) 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
CN1886577A (zh) 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
CN102741509B (zh) 用于改变内燃机的换气阀的配气相位的装置
JP2018165532A (ja) ギヤ減速装置
US20100089349A1 (en) Valve Timing Adjusting Device
US20090223469A1 (en) Balance shaft drive system
CN100338339C (zh) 阀定时调整装置及其组装装置
CN109209547B (zh) 单向离合器型可变气门正时设备及其发动机系统
US7600493B2 (en) Spline drive and cam shafts for barrel engines
CN101033697A (zh) 配气正时调整装置
US10895177B2 (en) Timing wheel for a camshaft phaser arrangement for a concentric camshaft assembly
CN107075982A (zh) 凸轮轴调整装置
JP4138414B2 (ja)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JP4297434B2 (ja)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14

Termination date: 201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