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5483A - 保障航空交通安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保障航空交通安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5483A
CN1615483A CNA02827072XA CN02827072A CN1615483A CN 1615483 A CN1615483 A CN 1615483A CN A02827072X A CNA02827072X A CN A02827072XA CN 02827072 A CN02827072 A CN 02827072A CN 1615483 A CN1615483 A CN 16154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ggage
passenger
boarding card
handba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270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尔根·布洛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615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54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1/00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 B64F1/36Other airport installations
    • B64F1/366Check-in coun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为了提高航空交通的安全性,在其登机卡上制作了防伪记录,这些记录与旅客及其行李的一致性有明确的关系。从在飞机场办理手续直到离开目的地机场都在监视这种关系。

Description

保障航空交通安全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障航空交通安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当每位旅客在机场办理手续的窗口出示他预订飞行的机票时得到登机卡,登机卡使旅客有权登上其预订飞行的飞机,并且该登机卡有两部分,其中之一保留在旅客手中用于登机,在其上总是记录有标识预订飞行、旅客及其在飞机上座位的信息,并且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而且在办理手续的窗口可以将行李交付托运,对每件被托运的行李给定标识信息,该行李标识信息不仅赋予被托运的行李而且提供给旅客,同时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然后旅客通过安检站,在安检站对旅客及可能随身携带的手提包进行检查,然后旅客前往预订飞行的登机口,在登机口处旅客出示其登机卡,当撕开旅客保留的登机卡部分后登上飞机。
近来的飞机劫持事件重新表明,在机场的这种通常方法虽然兼有控制作用但还具有很大的安全缺陷。因此以通常方法对旅客及其行李的检控是不够充分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开始所述类型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显著提高航空交通安全。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是这样解决的,在办理手续的窗口对随身携带手提包也给定行李标识信息,并且将其赋予手提包,而且将赋予托运行李和手提包的行李标识信息均记录在登机卡的两部分上。
于是在登机卡和随身手提包之间建立了固定的对应关系,通过将记录在登机卡上的行李标识信息和赋予手提包的行李标识信息之间进行对比可随时甚至在旅客在办理手续窗口办理手续之后核查这种对应关系。同时通过在登机卡上记录赋予托运行李的行李标识信息还可以在托运行李和登机卡之间建立可核查的固定对应关系。
这种方法还附加按如下完善是有利的,即只有当出示旅客的官方个人身份证件时办理手续的窗口才给出登机卡,并且总是将表明个人身份证件的信息记录在登机卡的两部分上。因此在旅客和登机卡之间建立了随时可以核查的相应关系。因此当旅客之间可能交换登机卡或者交换其行李,特别是手提包时可以随时被检出。
按照本发明在办理手续窗口办理完手续之后通常所进行的安检的改进方式适当地这样进行,在安检站自动读出存储在登机卡中的赋予手提包的行李标识信息以及赋予手提包的行李标识信息,并且核查其一致性。通过这个核查可以知道,是否手提包被调换了。如果是这种情况,由于不一致性会自动触发报警信号,通过报警信号可以启动特殊核查。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还可是这样的方案,即在安检站完成手提包的扫描图像,并且将其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通过对手提包重新扫描并且与在登机卡上存储的扫描图像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在安检站之后将手提包内容的改变。
核查手提包内容的改变在本发明方法的框架内是这样进行的,在登机口处重新完成手提包的扫描图像,并且自动与在安检站完成的、被存储的扫描图像进行比较。对扫描图像的比较有很多熟知的算法。其中某些有明显的识别能力,以确定是否在两个扫描图像之间只发生部分内容物的局部位置的改变,或者是否加入或取出了部分内容物。只有在后者情况下才需要产生在登机口处以重新检查手提包的警报信号。
在本方法的另一方案中,将记录在登机卡上的整个或者至少部分的信息,特别是将标识预订飞行、旅客及其在飞机上座位的信息和总是赋予托运行李和手提包的行李识别信息或者还有手提包的扫描图像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
在这方面的一种特别适合的方案是,在登机口处自动读出存储在登机卡上赋予托运行李的行李标识信息,并且与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的行李标识信息进行比较。当旅客通过登机口上飞机时可以用这种方法核查,是否由他托运的行李已经真的装入飞机货舱内或者准备装入货舱。
在登机之前撕下由旅客保留的登机卡的部分并且将另外的部分保留在登机口处后,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这样进行,即旅客在进入飞机时将其保留的登机卡部分插入在其座位上设置的终端机,由终端机读出记录在登机卡上的信息,并且将其传送给机上计算机,将这些信息与在这之前由中央数据库传送给机上计算机的信息进行比较。这样就核查了由登机卡表明的旅客到上了飞机。机上乘务员和或许监视人员,例如新近考虑的所谓的空中法警可以借助机上计算机准确地监控登机过程和座位是否已经被占有。
此外,设计这样的过程是合适的,即由设置在座位上的传感器传送给机上计算机一个信号,这个信号显示旅客在还是不在。于是借助机上计算机可以监视是否有关旅客确实坐在他的座位上了。此外,如果旅客离开了他的座位也可以立即显示出来。
此外还规定,当旅客进入飞机时要将其手提包放入其座位上方的行李箱中,行李箱设有判读仪,由判读仪读出赋予手提包的行李标识信息,并且将该信息传送给飞机上的机上计算机,将此信息与在这之前由中央数据库传送给机上计算机的信息进行比较。从而由机上计算机可以核查出,属于旅客的手提包位于何处,特别是如新近所要求的那样,是否将手提包准确地放在其座位的上方了。
除了由人员监视机上计算机之外,在本发明方法的另一方案中还可规定,机上计算机基于对传送给它的信息的评估自动发出报警状态。例如如果机上计算机探测到在旅客座位上和/或在手提包的行李箱内的不正常的变化和移动时可以触发这种报警状态。可将报警状态记录在飞行记录仪上。也可以将其自动传送到机上计算机,以便在那里可以立即采取适当措施。
此外在本发明框架内还规定,旅客在离开飞机时要将其登机卡部分一直带到安置在领取行李处后面的安检站,在安检站自动读出存储在登机卡该部分上的行李标识信息和赋予行李的行李标识信息,并且核查其一致性。通过这种核查确保旅客将其全部行李,不仅手提包而且托运行李是自己带着,并且带到机场的出口。
通过下述还可进一步提高这种检查的可靠性,即在安检站之后将登机卡的旅客部分和载有赋予的行李信息的信息载体破坏掉。这种破坏例如可以这样进行,即将信息载体制成为胶条,撕下胶条就被破坏掉了。还可以通过光学的或者电磁的作用将被记录的信息内容破坏掉。
此外,对本发明方法的可跟踪性和可核查性是有利的就在于,即在办理手续的窗口和/或在安检站将识别它或者它们的信息记录在登机卡上。此外对此有益的是,在办理手续的窗口和/或在安检站将表示办理手续或者安检时间的数据记录在登机卡上。因此在登机卡上和必要时也在中央数据库中准确地记录什麽时间和在飞机场的那个专门的装置上办理手续和进行安检。
提高安全性另外的可能性在于,在办理手续的窗口将秘密警告标志记录在登机卡上,在安检站自动显示该秘密警告标志。办理手续窗口的工作人员就可将旅客可能的异常行为,即使如果异常行为不可具体化也秘密地记录在登机卡上,预先警告后面的安检站,使其进行更仔细检查。
实施本发明的方法时,为实现顺利的工作进程和高的防伪性能,有益的是用片状的载体作为登机卡,在它的两部分的每部分上面提供有电子存储器电路。特别考虑用纸或者薄的纸板作为载体,在其上布置有电子存储器电路或者在其体中置入电子存储器电路。此时优选的是,其每个存储器电路都有与片状载体相连的电路芯片。这样的信息载体和有关的读/写方法在原理上已经叙述在已经公开的专利申请DE198 33 746,DE 198 49 762,DE 199 08 172和PCT/EP99/05390中,本专业人员从其中可以了解上述方法的可应用性。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规定对每个电路芯片均有各自的序列号,并且将每一个电路芯片的序列号存储在另一个电路芯片中。在制作电路芯片时已经知道它自己的序列号。通过在电路芯片中交换存储其各自的序列号,就在电子学上保证了登机卡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不可能出现从不同登机卡上撕下的部分与不属于这个登机卡的部分再联在一起的伪造。通过被存储的序列号可对两个登机卡部分的以文件为证的关系不仅在办理手续的窗口而且在以后的每次安检时均可重新进行检查。
一种同样有利的方案在于,用片状的载体作为登机卡,在它两部分的每个上面提供有可光学读出存储器和可写入存储器。光学存储和读出和电子存储过程和读出过程一样可以自动、快速和无接触式地进行。
关于按照本发明方法所要求的行李标识信息的处理有利的是,将赋予手提包和托运行李的行李标识信息记录在连接在每件行李上的载体上,将这个载体从每件行李上分开时被记录的信息就被破坏掉。
与登机卡相似地可以考虑载体是提供有可读出和可写入的电子存储器电路的一种片状的材料,或者另外,该载体是提供有可光学读出和可写入的存储器的一种片状的材料。
不仅对于登机卡而且对于包括有行李标识信息的载体,提高防伪性的有利措施在于,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只能一次性地写入。因此不可能把在办理手续的窗口或者在后面的安检站的记录随后通过另外的记录改写。
下面将对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在参考以流程图形式给出实施例方法过程的附图情况下进行叙述。
旅客在开始他的飞机旅行之前通常在被受权的销售点用其名字购买所希望飞行的飞机票。带着这张飞机票旅客前往飞机场办理手续的窗口,一般也被称为登记处窗口,并在所示流程图上用标号1的方框表示。在办理手续的窗口1旅客出示其飞机票和官方的个人证件,例如其旅行护照。然后需要时还出示其随身携带的手提包和需要时将托运行李交给窗口工作人员。
对此,窗口工作人员为其发登机卡。这里叙述的实施例中该登机卡是具有两部分的用纸制成的传统卡片构成的。此外在两部分中的每一个上均提供有嵌入在纸中或者涂在纸表面上的电子存储器开关电路。每个存储器电路具有电路芯片和与之联接在一起的天线结构,天线结构可以构成为带状天线或者偶极天线。因此它们可以用在办理手续窗口规定的读/写仪以类似方法如传统芯片卡似的写入和读出。
在办理手续的窗口,将在登机卡其各部分上规定的电路芯片的由制造决定的序列号存储在另外部分上。此外将办理手续窗口的标识信息以及办理手续过程的日期和时间存储在该两个电路芯片中。此外总是将由旅客出示表明个人标识文件的信息,例如护照号码存储在该两部分的开关电路芯片中。
再将手提包和交付托运行李的每件行李的各个行李标识信息存储在两个电路芯片中。此外,为每件行李制作伴随的信息载体,同样总是将有关的行李标识信息记录在信息载体中。伴随行李的信息载体可以用传统的标签形式或者胶纸形式,将其与有关的行李连接在一起,以致只要不将其从行李上分开,就不会破坏所记录的信息。与登机卡一样,该伴随行李的信息载体也可由纸制作,为其也提供有无接触式可读取和可写入的存储器电路。
尽管个人识别文件和行李状态符合规定,一旦旅客使办理手续窗口工作人员由于任何原因感到异常和嫌疑,就可以将警告指示存储在登机卡和/或伴随行李的信息载体中,这对于办理完手续的旅客当然是不能识别的。
记录在登机卡和伴随行李的信息载体中的所有信息也都存放在飞机的中央数据库中。
办理手续过程之后,按照传统的方法旅客走向安检站,在所表示的流程图中将安检站用标号2表示,在安检站2处旅客穿过传统的个人通道,在个人通道中对旅客检查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其随身携带的手提包要通过伦琴扫描器。此外从伴随着手提包的信息载体中和从登机卡上自动读出被记录的行李标识信息,并且进行比较。当不一致时在安检站的人受到警告。
当读出意外的警告指示时,安检站工作人员会预先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安检站工作人员同样和办理手续窗口的工作人员一样也可以在嫌疑情况下在登机卡或者伴随行李的信息载体中记录警告指示。同样如同在办理手续的窗口1一样,在安检站2处可自动和无接触地进行所有读取过程和记录过程。
在安检站还要检查是否将相互的序列号存储在两部分的电路芯片中了。从而可发现将不同登机卡的被分开部分组合在一起,以伪装成无缺陷的完好的登机卡的伪造。
同样如同在办理手续的窗口1一样,在安检站2处将标识安检站的信息包括执行安检的时间和日期记录在登机卡的两部分中。
最后还将安检站制作的行李扫描图像存放在存储信息的中央数据库中。
通过安检站2之后,旅客走向在流程图中用标号3表示的登机口。这个登机口也被称为“通道”。在那里使手提包重新通过伦琴扫描仪,并且将在那里制作的扫描图像同样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此外将这个最后制作的扫描图像与在这之前在安检站2制作的扫描图像自动进行比较。一旦比较显示出因改变行李内容而引起的差别时,产生报警指示和重新进行手动检查。
同样如同在安检站2处一样,在登机口3重新对手提包的伴随信息载体上的行李标识信息与登机卡上相应的行李标识信息之间进行一致性核查。此外还读出登机卡上的托运行李有关的行李标识信息,并且与记录在已经装入飞机上或者准备装入飞机的托运的每件行李的伴随信息载体的行李标识信息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确认旅客在办理手续窗口1托运的行李已经准确地装入飞机,或者用另外的表达方式,对于每件被装入的托运的行李,其有关旅客已经到达飞机机舱。
在这些检查结束之后,将由旅客保留的登机卡部分分开,并且交登机的旅客。
于是旅客走向在其登机卡部分指示的飞机上的座位,这在流程图上用标号4表示,在座位上,例如在扶手上装有读出仪,旅客将保留的登机卡部分插入读出仪。读出仪从登机卡部分读出旅客的标识信息,并将其传送到飞机的机上计算机中。
在旅客就座之前,他将它的手提包放在安置在他座位上面的行李箱中。安置在那里的读出仪从伴随手提包的信息载体读出行李标识信息和将它同样传送给机上计算机。
以从中央数据库的旅客标识信息和行李标识信息更新过的机上计算机检查是否从中央数据库得到的信息与扶手上的读出仪和行李箱中传来的信息一致。此外在每个座位上安排了传感器,传感器传送给机上计算机信号,信号表示,旅客是否真正就座。并且将以前由于怀疑时记录在登机卡上的警告信号传送给机上计算机。用这种方法随机工作人员可以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借助计算机监视旅客和行李的移动。在不正常的移动方式和/或范围情况下,机上计算机监控软件自动出示报警信号给机上工作人员。
飞机到达目的地之后,每个旅客连同他的手提包和保留的登机卡部分走向用标号5表示的目的机场的到达区域。必要时在那里取出他交付托运的行李。然后他穿过安检站,在安检站自动读出存储在登机卡部分中的行李标识信息和每件手提包的和赋予托运行李的行李标识信息并且进行一致性核查。一旦确定了不一致,由安检人员采取查明措施。当确定一致时,登机卡部分和赋予行李的行李标识信息通过破坏变成无效。这可以通过机械破坏或者通过自动的电子的或者光学的破坏来完成。

Claims (30)

1.一种保障航空交通安全的方法,在其中
每个旅客在飞机场走向办理手续的窗口(1),在窗口凭出示为其预订飞行的飞机票开出登机卡,登机卡使他有权登上预订飞行的飞机,并该登机卡有两部分,其中之一是用于旅客登上飞机保留在旅客手中和在两部分上各记录了预订飞行、旅客和其在飞机上座位的标识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并且在办理手续的窗口可以将行李交付托运,对每件交付托运的行李赋予一个行李标识信息,行李标识信息不仅提供给每件交付托运的行李而且也提供给旅客并且将其同样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
然后旅客通过安检站(2),安检站对旅客和或许随身携带的手提包进行检查,并且
然后旅客走向属于预订飞行的登机口(3),在登机口旅客出示他的登机卡,当分开由旅客保留的部分之后进入飞机,
其特征在于,
在办理手续的窗口(1)还赋予随身携带的手提包一个行李标识信息,并且提供给手提包,并将赋予托运行李和手提包的行李标识信息记录在登机卡的两部分上。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安检站(2)自动读出存储在登机卡上赋予手提包的行李标识信息以及提供给手提包的行李标识信息,并且进行一致性检查。
3.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办理手续的窗口(1)和/或安检站(2)将标识它或者它们的信息记录在登机卡上。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办理手续的窗口(1)和/或安检站(2)将说明办理手续或者检查的时间记录在登机卡上。
5.按照权利要求2至4之一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安检站(2)对手提包制作扫描图像并且存储在登机卡上。
6.按照权利要求2至5之一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安检站(2)对手提包制作扫描图像并且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
7.按照权利要求2至6之一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办理手续的窗口(1)将一个秘密的警告符号记录在登机卡上,这个秘密警告符号在安检站会自动显示。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登机口(3)重新制作手提包的扫描图像并且自动与在安检站(2)制作并存储的扫描图像进行比较。
9.按照权利要求8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在登机口(3)制作的扫描图像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之一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登机口(3)自动读出在登机卡上存储的赋予托运行李的行李标识信息并且与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的行李标识信息进行比较。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之一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旅客进入飞机(4)时将其保留的登机卡部分插入安置在其座位上的终端机,终端机读出记录在登机卡部分上的信息并且传送给飞机的机上计算机,在机上计算机中将其与在这之前由中央数据库传送给机上计算机的信息进行比较。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由安置在座位上的传感器传送给机上计算机一个信号,这个信号显示旅客在或者不在座位上。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之一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旅客进入飞机(4)时将其手提包存放在他座位上面的行李箱中,行李箱中有读出机,读出机读出提供给手提包的行李标识信息,并且传送给飞机的机上计算机中,在机上计算机中将它与在这之前由中央数据库传送给机上计算机的信息进行比较。
14.按照权利要求11至13之一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机上计算机根据传送给它的信息自动输出报警状态。
15.按照权利要求14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报警状态记录在飞行记录仪上。
16.按照权利要求14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报警状态传送给一个地面站。
17.按照权利要求1至16之一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旅客离开飞机(4)时将其登机卡部分一直带到安置在领取行李处后面的安检站(5),安检站自动读出存储在登机卡部分上的行李标识信息和提供给行李的行李标识信息并且进行一致性检查。
18.按照权利要求17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安检站(5)之后将登机卡部分和载有提供给行李信息的信息载体破坏掉。
19.按照权利要求1至18之一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办理手续的窗口只有凭出示旅客的官方个人证件时才制作登机卡并总是将表明个人证件的信息记录在登机卡的两部分上。
20.按照权利要求19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被记录的信息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
21.按照权利要求1至20之一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片状的载体用作为登机卡,在其两部分的每个上面安置了电子存储器电路。
22.按照权利要求21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两个存储器电路的每一个具有与片状载体连接在一起的电路芯片。
23.按照权利要求22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两个电路芯片各有一个自己的序列号并且将其中每个电路的序列号存储在另外一个电路芯片上。
24.按照权利要求1至20之一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片状的载体用作为登机卡,在其两部分的每个上面安置了可光学读取和写入的存储器。
25.按照权利要求21至24之一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只是一次性可写入的。
26.按照权利要求1至25之一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提供给手提包和交付托运行李的行李标识信息记录在要连接在每件行李上的载体上,当将载体从行李上分开时会造成被记录信息的破坏。
27.按照权利要求26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载体是片状的材料,在其上安置了可读取和写入的电子存储器电路。
28.按照权利要求27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载体是片状的材料,在其上安置了可光学读取和写入的存储器。
29.按照权利要求27或28之一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只是一次性可写入的。
30.按照权利要求21至29之一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存储器的读取/写入过程是无接触式进行的。
CNA02827072XA 2001-11-15 2002-11-14 保障航空交通安全的方法 Pending CN16154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156038.9 2001-11-15
DE10156038A DE10156038A1 (de) 2001-11-15 2001-11-15 Verfahren zur Sicherung des Luftverkehr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5483A true CN1615483A (zh) 2005-05-11

Family

ID=7705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2827072XA Pending CN1615483A (zh) 2001-11-15 2002-11-14 保障航空交通安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012614A1 (zh)
EP (1) EP1444630A1 (zh)
CN (1) CN1615483A (zh)
DE (1) DE10156038A1 (zh)
WO (1) WO2003042878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3361A (zh) * 2013-08-19 2013-11-27 合肥飞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旅客飞行记录生成方法和系统
CN103729933A (zh) * 2013-04-16 2014-04-16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于民航行程单票据的防伪识别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22066C2 (sv) * 2003-02-18 2004-01-13 Tagmaster Ab Förfarande vid i- och urlastning av flygplan
SE522067C2 (sv) * 2003-02-18 2004-01-13 Tagmaster Ab Förfarande för i- och urlastning av gods i flygplan
DE102007023496A1 (de) 2007-05-19 2008-11-20 Diehl Aerospace Gmbh Einrichtung zur Passagierabfertigung, insbesondere beim Boarding im Flugverkehr
EP2270547A3 (en) * 2009-06-04 2014-04-02 Siemens Industry, Inc. Cargo screening and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DE102009060057A1 (de) * 2009-12-22 2011-06-3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80333 Verfahren zum Identifizieren verloren gegangener oder nicht zuordenbarer Gepäckstücke
FR2997212B1 (fr) * 2012-10-18 2015-11-06 Morpho Appairage d'un objet et d'un detenteur de cet objet
US20150019049A1 (en) * 2013-07-13 2015-01-15 Peter Apostolos Kavounas Passenger aircraft emergency procedures
DE202014106143U1 (de) 2014-12-18 2016-01-25 Airport Consulting International, Aci Gmbh Sicherheitssystem
WO2017176748A1 (en) * 2016-04-04 2017-10-12 B/E Aerospace, Inc. Aircraft passenger activity monitoring
CN107515426A (zh) * 2017-08-19 2017-12-26 中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行李通关查验的方法和系统
CN111552000B (zh) * 2020-04-29 2024-01-16 利智华(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旅客安检信息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50656A (zh) * 2020-05-08 2020-09-11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旅客安检系统及机场旅客安检方法
US11649067B2 (en) * 2020-06-12 2023-05-16 The Boeing Company Object monitoring system for aircraft
DE102020210723B4 (de) 2020-08-24 2022-03-3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Handhabung von zumindest einer Gepäckeinheit eines Nutzers durch einen Handhabungsser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1994A (en) * 1986-01-17 1987-12-08 Princeton Synergetics, Inc. Security system for correlating passengers and their baggage
US5401944A (en) * 1990-11-20 1995-03-28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Traveler security and luggage control system
JP2993186B2 (ja) * 1991-06-28 1999-12-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航空機手荷物管理システム
JPH08230356A (ja) * 1995-02-28 1996-09-10 Toppan Moore Co Ltd 冊 子
US6108636A (en) * 1996-10-15 2000-08-22 Iris Corporation Berhad Luggage handling and reconciliation system using an improved security identification document including contactless communication insert unit
US5920053A (en) * 1997-01-06 1999-07-06 Debrouse; Cynthia R. Passenger identification and baggage control system
ID24053A (id) * 1997-07-23 2000-07-06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Bv Rakitan penghubung yang dapat dilepas untuk senapan pelubang
US6158658A (en) * 1997-08-27 2000-12-12 Laser Data Comm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tching passengers and their baggage
DE19809574A1 (de) * 1998-03-05 1999-09-09 Brosow Verfahren zur Sicherung der Nämlichkeit von Objekten sowie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US6044353A (en) * 1998-03-10 2000-03-28 Pugliese, Iii; Anthony V. Baggage check-in and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DE19833746A1 (de) * 1998-07-27 2000-02-03 Joergen Brosow Sicherheitspapier und Verfahren zur Prüfung der Echtheit darauf aufgezeichneter Urkunden
DE19849762A1 (de) * 1998-10-28 2000-05-04 Joergen Brosow Sicherheitspapier und Verfahren zur Prüfung der Echtheit darauf aufgezeichneter Urkunden
DE19845847A1 (de) * 1998-10-05 2000-04-13 Konrad Kristen Etikett mit einem Informationsträger
DE19933731B4 (de) * 1999-07-19 2006-02-09 Db Systems Gmbh Verfahren zur formunabhängigen und nachprüfbaren Einräumung von Nutzungsberechtigungen
US6335688B1 (en) * 1999-09-28 2002-01-01 Clifford Sweatte Method and system for airport security
US6698653B1 (en) * 1999-10-28 2004-03-02 Mel Diamo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especially for airport security and the like
DE10007127A1 (de) * 2000-02-17 2001-08-23 Hugues Edwin Luedi Verfahren zur Abfertigung von Passagieren und/oder Gepäckstücken
JP2001297139A (ja) * 2000-04-12 2001-10-26 Hudson Soft Co Ltd 手荷物管理システム
US7098793B2 (en) * 2000-10-11 2006-08-29 Avant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Inc.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employing plural smart tags
US7090126B2 (en) * 2001-10-22 2006-08-15 Maximu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heightened airport security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9933A (zh) * 2013-04-16 2014-04-16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于民航行程单票据的防伪识别系统
CN103413361A (zh) * 2013-08-19 2013-11-27 合肥飞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旅客飞行记录生成方法和系统
CN103413361B (zh) * 2013-08-19 2015-12-02 合肥飞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旅客飞行记录生成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156038A1 (de) 2003-06-05
EP1444630A1 (de) 2004-08-11
US20050012614A1 (en) 2005-01-20
WO2003042878A2 (de) 200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15483A (zh) 保障航空交通安全的方法
US6698653B1 (en) Identification method, especially for airport security and the like
US690210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dentification
US20040190757A1 (en) Integrated passenger management system
US6137895A (en) Method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f a passenger
US6108636A (en) Luggage handling and reconciliation system using an improved security identification document including contactless communication insert unit
US5051565A (en) Baggage and passenger matching method and system
US6695203B2 (en) Boarding pass processing unit, boarding gate reader, person collation unit, boarding system, boarding pass, boarding pass processing method, service kiosk for boarding pass
US20020143588A1 (en) Card system for immigration/emigration control and card for use in the system
US2006000698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RFID'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JPH0535935A (ja) パスポートとそのパスポートを利用した出入国管理システム
US2003021832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ing the visual identity of travelers to their travel documents
US7239723B1 (en) Method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f a passenger
EP0935790A1 (en) Passenger/luggage movement control security systems
US20050254689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sensitive area, particularly a transport device, by biometric verification
JP2013522744A (ja) エンティティを検査するためのデータ媒体、エンティティ検査装置およびエンティティ検査方法
KR20030027326A (ko) 위조방지용 여권 및 여권확인 및 관리시스템
WO1997013685A1 (en) A monitoring system
AU68154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dentification
RU32898U1 (ru) Система контроля допуска и регистрации пассажиров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KR20050098005A (ko) 비행기에 승객 및 화물을 싣고 내리는 방법
JP2003323476A (ja) 空港管理システム
GB2385299A (en) Thermally writeable card, ticket or pass with holder's image
WO2003083768A1 (en) User authorization system containing a user image
EP2132688A1 (de) System mit einem transponder, konsumgut oder sonstiges produkt sowie verfahren bei welchen ein gut mit einem transponder versehen wi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