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0337A -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和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和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0337A
CN1610337A CNA2004100865192A CN200410086519A CN1610337A CN 1610337 A CN1610337 A CN 1610337A CN A2004100865192 A CNA2004100865192 A CN A2004100865192A CN 200410086519 A CN200410086519 A CN 200410086519A CN 1610337 A CN1610337 A CN 1610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radio
grouping
radio station
transfer rate
pc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865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2834C (zh
Inventor
石井启之
今村佳雅
花木明人
中村武宏
田中晋也
臼田昌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NTT Kor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TT Kor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Kor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NTT Kore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10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0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28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2834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52Queue scheduling by attributing bandwidth to que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15Individual queue per QOS, rate or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行现有的调度算法同时能够提供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等。本发明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100具有:获得对各移动站的分组平均传送速度、和分组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获得部分160、170;进行调度,以对该特定移动站的分组平均传送速度接近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情况下优先地发送对特定移动站的分组的调度部分140。

Description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和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多个移动站进行分组发送控制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和分组控制方法。特别是本发明涉及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下行分组的发送控制(调度)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和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中,无线基站同属于该基站的移动站之间,具有共有1个物理信道的情况。以下,称此时使用的物理信道为“下行共有信道”。
在这样下行共有信道中,无线基站通过基于与各移动站之间的瞬时无线质量,控制对作为通信对方的多个移动站的分组发送顺序,能够提高由该无线基站能够提供的通过量(throughput),即所谓系统容纳能力。
由这样的无线基站的分组发送顺序的控制称为“调度”(scheduling),通过在分组传送中适用这样的调度,可以增大通信容量、或提高通信质量,这属公知。
而且,一般地在现有的调度中以作为对象的分组对传送延迟的要求条件并不那么严格为前提进行考虑的。
可是,在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即所谓的IMT-2000的标准化中,由地域标准化机构组织的“3GPP/3GPP2(Third-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Thi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中,前者以“W-CDMA方式”、后者以“cdma2000方式”进行标准规格的策划制订工作。
在3GPP2中,系基于随着近年因特网的急速普及,特别是在下行链路中由数据库或Web站点下载等高速·大容量的通信量将增大的这一预测,来进行作为下行方向的高速分组传送方式的“HSDPA(High SpeedDownlink Packet Access)”的标准化。
而且,在3GPP2中,也是根据上述相同的观点,进行下行方向高速数据专用的传送方式“1x-EV DO”的标准化。并且,在cdma2000方式的“1x-EV DO”中,“DO”意味着Date Only。
例如,在HSDPA中,通过把对应移动站和无线基站之间的无线状态控制无线信道的调制方式或编码率的方式(例如,在HSDPA中,称为AMCS(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和以数ms周期操作的调度相组合使用,能够提高对各个移动站的通过量、和系统整体的通过量。
作为无线基站调度算法,颇为公知的为:对属于无线基站的移动站,通过轮流(例如,移动站#1→#2→#3→…)地分配下行共有信道,控制发送等待分组的发送顺序的“循环调度”(round-robin scheduling)。
而且,作为无线基站调度算法而被公知的还有:根据各移动站的无线状态或各移动站的平均传送速度,控制等待发送分组的发送顺序的“Proportional Fairness调度”或“MAX C/I(Maximum C/I)调度”。
“Proportional Fairness调度”为对应各个移动站的下行线路状态况的瞬时变动进行发送队列的分配,也支持各移动站间的公平性(Fairness)的调度算法。
以下,参考图1,进行与Proportional Fairness调度相关的简单说明。图1为示意安装到无线基站的Proportional Fairness调度的操作的流程图。
Proportional Fairness调度是:根据测定的各移动站之间的无线状态和对各移动站的分组平均传送速度,求得属于本无线基站的各移动站的评价函数,对该评价函数为最大的移动站分配发送队列。
如图1所示,在步骤S1001中,无线基站设定为以下初始值。
n=1(n:移动站的下标)
Cmax=0(Cmax:评价函数的最大值)
nmax=0(nmax:评价函数成为最大的移动站的下标)
在步骤S1002中,无线基站测定评价函数计算中必要的要素,具体是测定同各移动站n之间的瞬时无线状态Rn、和对各移动站n的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 Rn。
在步骤S1003中,无线基站使用在步骤S1002测定的值,根据下面公式计算评价函数Cn。
Cn = Rn Rn ‾
在步骤S1004中,无线基站判定在步骤S43中计算的评价函数Cn是否超过评价函数最大值Cmax。
这里,由于Cmax=0,步骤S1004的判定为YES,在步骤S1005中,无线基站把在步骤S1003中计算出的Cn值设为Cmax的同时,设定nmax=1。
此后,无线基站在步骤S1006中,将n仅仅增加+1,在步骤S1007中,判定n是否超过N(与无线基站通信中的移动站数目)。
在n没有超过N的情况,本操作重复反复从步骤S1002到步骤S1006的步骤,据此依此求得N个评价函数C。
在步骤S1008中,无线基站选择评价函数C为最大的移动站nmax,对该移动站nmax分配发送队列。
安装了Proportional Fairness调度的无线基站,因为是在下行线路质量(无线状态)为较好的状况下对各移动站n进行发送队列的分配,故与搭载循环调度的无线基站相比,能够期待获得较高的通过量。
而且,由于Proportional Fairness调度是通过以对各移动站的平均传送速度对同各移动站之间的无线状态进行除法运算,来降低平均传送速度较高的移动站的评价函数值,故与后述的MAX C/I调度相比,能够实现时间公平性较高的发送队列的分配。
另一方面,MAX C/I调度是一种对属于无线基站的移动站中的下行线路质量(无线状态)为最高的移动站进行发送队列分配的调度算法。
即,MAX C/I调度,除了把在Proportional Fairness调度处理中评价函数Cn设为“Cn=Rn”以外,进行与Proportional Fairness调度相同的处理。
在MAX C/I调度的情况,在调度周期开始中,对下行线路质量较好的移动站进行发送队列的分配。
通常,因为分组的传送速度高度依赖于线路质量,故在MAX C/I中对传送速度变得最高的移动站给予发送机会。
然而,在MAX C/I中,由于对处在离无线基站较远位置的移动站等平均而言下行线路质量较差的移动站,几乎不给予发送机会,故产生各移动站所获通过量相差极大的问题。
即,在MAX C/I调度的场合,会出现处在无线基站旁边的移动站能够获得极其好的通过量,而除此以外的移动站的通过量较低的情况。
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如上所述,根据循环调度、或ProportionalFairness调度、或MAX C/I调度,并考虑与提供的服务种类和该服务种类相关的优先度,来设定上述的评价函数Cn,据此进行调度。
这里,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不仅要选择Proportional Fairness调度的评价函数Cn、或MAX C/I调度的评价函数Cn这种1个调度算法的评价函数Cn,有时也会选择Proportional Fairness调度和MAX C/I调度的中间的评价函数Cn。
例如,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能够采用这样的调度方法:使用无线基站和移动基站n之间的无线状态Rn和对移动站n的平均传送速度 Rn,将评价函数Cn设为 Cn = Rn α Rn ‾ β , 通过在0≤α、β≤1的范围内调整α和β,控制分母部分提供的公平性的程度、分子部分提供的用户差异效果。
另外,现有的移动通信方法还有将其它指标(例如,发送等待分组的缓存器滞留时间等)附加到评价函数Cn中,进行调度。
另一方面,HSDPA或1x-EV DO这样的高速分组传送方式一般地为Best Effort型的通信方式,其为在应予分配的移动站较少时提供较高传送速度的分组传送,而在应予分配的移动站较多时提供较低传送速度的分组传送的通信方式。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分组传送方式中,也可考虑提供满足对应流服务(streaming service)或VoIP服务等这样的需要满足对传送延迟的特定要求条件的服务。
即,在这样的高速分组传送方式中,对特定服务种类,必须设定保证分组的最低传送速度的最低保证传送速度(Guaranteed Bit Rate)。
在这样的情况,移动通信系统例如对利用流服务的任意移动站,必须进行保证分组的最低传送速度64kbps的控制。
但是,在现有的调度算法(循环调度、或MAX C/I调度、ProportionalFairness调度)中,因并不存在对特定的服务种类或特定的移动站提供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功能,故存在不能够对流服务、VoIP服务等提供Qos(Quality of Service)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在进行现有的调度算法下能够提供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和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1特征在于,是一种对多个移动站进行分组发送控制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中具有:获得对各移动站的分组平均传送速度、和所述分组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获得部分;以及进行调度,以在对特定移动站的分组平均传送速度接近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情况下优先地发送对特定移动站的分组的调度部分。
按照这样的发明,因调度部分对分组平均传送速度接近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移动站优先地发送分组,故能够在进行现有调度算法下提供最低保证传送速度。
在本发明的第1特征中,也可采用这样的结构:所述调度部分根据Rnα和( Rn-Rntarget)β的关系、或Rnα和( Rn-Rntarget)β和(Rnmin us)β的关系来选择优先发送所述分组的移动站n。
而且,在本发明第1特征中,也可采用这样的结构:上述调度部分进行调度,以对根据下列公式(1)至(4)中某一公式计算的评价函数Cn为最大的移动站n优先发送所述分组。
( 1 ) - - - - Cn = Rn α ( Rn ‾ - Rn t arg et ) β
( 2 ) - - - - Cn = Rn α ( TTI min , n · ( Rn ‾ - Rn t arg et ) ) β
Figure A20041008651900112
而且,在本发明第1特征中,也可采用这样的结构:所述调度部分按每一所述移动站n管理关于所述分组发送的优先度级别PCn,根据Rnapcn和( Rn-Rntarget)βpcn的关系、或Rnapcn和( Rn-Rntarget)βpcn和(Rnmin un)βpcn的关系选择优先发送所述分组的移动站n。
按照这样的发明,通过变更αPCn和βPCn,能够实现对应优先度PCn级别进行调度。
而且,在本发明的第1特征中,也可采用这样的结构:上述调度部分进行调度,以对根据下列公式(1)至(4)中某一公式计算出的评价函数Cn为最大的移动站n优先地发送分组。
( 1 ) - - - - Cn = A pcn Rn αpcn ( Rn ‾ - Rn t arg et ) βpcn
( 2 ) - - - - Cn = A pcn Rn αpcn ( TTI min , n · ( Rn ‾ - Rn t arg et ) ) βpcn
Figure A20041008651900115
而且,在本发明第1特征中,也可采用这样的结构:所述获得部分以每个服务种类、每个契约种类、或每个优先度级别设定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
而且,在本发明的第1特征中,也可采用这样的结构:所述获得部分将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得比应该保证的最低传送速度大。
按照这样的发明,通过将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得比本来应该保证的最低传送速度还大,能够更严格保证最低传送速度。
而且,在本发明的第1特征中,也可采用这样的结构:所述获得部分将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得比应该保证的最低传送速度小。
按照这样的发明,通过将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得比应该保证的最低传送速度小,能够保证适度的最低传送速度。
而且,在本发明的第1特征中,也可采用这样的结构:所述获得部分根据公式 Rn(t)=δ· Rn(t-1)+(1-δ)·rn计算对移动站n的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
而且,在本发明的第1特征中,所述瞬时传送速度rn可以是从所述移动站n接收送达确认的分组大小、对所述移动站发送的分组大小、或根据同所述移动站n之间的无线状态Rn计算的能够发送的分组大小中任意一者。
而且,在本发明的第1特征中,所述获得部分可以将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为负值。
本发明的第2特征在于,是一种对多个移动站进行分组发送控制的分组发送控制方法,其中具有:获得对各移动站的分组平均传送速度、和所述分组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步骤;以及进行调度,以在对特定移动站的分组平均传送速度接近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情况下优先地发送对特定移动站的分组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涉及现有技术的无线基站中基带信号处理部分内的MAC-hs处理部分的操作流程图。
图2是涉及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图。
图3是涉及本发明一种实施形态的无线基站的功能模块图。
图4涉及本发明一种实施形态的无线基站中基带信号处理部分的功能模块图。
图5是示意涉及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态的无线基站中基带信号处理部分内的MAC-hs处理部分的功能模块图。
图6是为了说明涉及本发明一种实施形态的无线基站中基带信号处理部分内的MAC-hs处理部分的HARQ部分的操作的图。
图7是为了说明涉及本发明一种实施形态的无线基站中基带信号处理部分内的MAC-hs处理部分的移动站传送速度计算部分的操作的图。
图8是示意涉及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无线基站中基带信号处理部分内的MAC-hs处理部分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意涉及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无线基站中基带信号处理部分内的MAC-hs处理部分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的构成)
以下,参考附图,对于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并且,本说明书中的“Rntarget”和“Rnminus”并不分别意味着“Rn”的“target”的乘和“Rn”的“minus”的乘,而是意味着对应下标n的“Rtarget”和“Rminus”。
图2为示意设置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例的图。在图2中,这样的移动通信系统由无线基站100和多个移动站#1直到#3构成,采用HSDPA。在本实施形态中,对于在无线基站100中设置上述分组发送控制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HSDPA下行分组传送中,可以使用由各移动站#1直到#3共有使用的下行共有信道(D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或HS-DSCH(HighSpeed-DSCH)、以及伴随于个别分配给各移动站#1直到#3的物理信道的伴随个别物理信道#1直到#3(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双向信道)。
在伴随个别物理信道#1直到#3的上行方向中,除用户数据以外,传送导频符号、或用于下行伴随个别物理信道发送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TPC命令)、或为了用于共有信道的调度或AMCS(适应调制·编码)的下行质量信息等。
另一方面,在伴随个别物理信道#1直到#3的下行方向中,传送能够用于上行伴随个别物理信道发送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TPC命令)等。
在本实施形态中,各移动站#1直到#3由于具有相同的构成和功能,以下,除了特别强调外,皆以移动站n(n≥1)进行说明。
图3为示意如图2所示无线基站100的构成例的功能模块图。
在图3中,无线基站100由信号接发天线101、放大部分102、信号接发部分103、基带信号处理部分104、呼叫处理部分105、HWY接口106构成。
发收信天线101向各移动站#1直到#3发送包含下行共有信道、下行伴随个别物理信道#1直到#3等的下行无线频率信号,从各移动站#1直到#3接收包含下行伴随个别物理信道#1直到#3等的上行无线频率信号。
放大部分102放大从基带信号处理部分104输出的下行无线频率信号,并向信号接发天线101发送,放大来自信号接发天线101的上行无线频率,并向基带信号处理部分104发送。
信号接发部分103对从放大部分102输出的上行无线频率信号实施频率变换处理,向基带信号处理部分104发送获得的基带信号,对从基带信号处理部分104输出的基带信号实施变换到无线频率带的频率变换处理,向放大部分102发送获得的下行无线频率信号。
基带信号处理部分104对从HWY接口输出的下行分组,实施再发控制(HARQ(Hybrid ARQ))处理、调度处理、传送格式和资源选择处理、纠错编码处理、扩散处理等,而后传送到信号接发部分103。
另外,基带信号处理部分104对从信号接发部分103输出的基带信号实施逆扩散处理处理、RAKE合成处理、纠错解码处理等,而后传送到HWY接口106。
在图4中示意基带信号处理部分104的功能构成。具体地如图4所示,基带信号处理部分104由层1处理部分111、MAC-hs(Medium AccessControl-HSDPA)处理部分112构成。并且,层1处理部分111和MAC-hs处理部分112分别与呼叫处理部分105相连。
层1处理部分111实施对下层分组的错纠编码处理和扩散处理、对上行分组的逆扩散处理、错纠解码处理和RAKE合成处理、或双向的伴随个别物理信道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
而且,层1处理部分111构成为接受在来自各移动站的上行个别物理信道的专用控制位字段中装载的、示意报告下行方向的无线状态的信息,输出到MAC-hs处理部分112的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
这里,示意无线状态的信息例如为瞬时接收SIR(Signal-to-Interference)、或BLER(Bit Error Rate)、或CQI(ChannelQuality Indicator)等。
MAC-hs处理部分112实施HSDPA中下行共有信道的再发控制(HARQ)处理、对发送等待分组的调度处理、传送格式和资源选择处理。
在图5中示意MAC-hs处理部分112的功能构成。如图5所示,MAC-hs处理部分112具有:流控制部分120、MAC-hs资源计算部分130、调度部分140、TFR(传送格式和资源:Transport Format and Resource)选择部分150、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部分160、移动站传送速度计算部分170、和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
流控制部分120由多个流控制器(#1直到#N)1211直到121N构成,具有根据实际安装的发送队列(缓存器)容量等调整通过HWY接口106从无线控制装置接收的下行分组的传送速度的功能。
各流控制器(#1直到#N)1211直到121N监视下行分组的流通量(流),当下行分组的流通量增大使发送队列(缓存器)的空容量减少时,进行抑制发送的分组量的处理。并且,各流控制器(#1直到#N)1211直到121N分别对同各移动站#1直到#N之间的连接#1直到#N。
MAC-hs资源计算部分130计算分配给HS-DSCH的无线资源(功率资源、码资源或硬件资源等),具有计算功率资源的HS-DSCH功率资源部分131、计算码资源的HS-DSCH码资源计算部分132、计算硬件资源的硬件资源计算部分133。
调度部分140实施对于对各移动站发送的下行分组的调度处理。
在本实施形态中,调算部分140如后所述,在对特定移动站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接近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情况下,进行调度,以优先地发送对该特定移动站的分组。
例如,调度部分140可以构成为根据移动站之间的无线状态、与对该移动站的分组平均传送速度和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差的关系,选择优先地发送分组的移动站n。
而且,调度部分140也可以构成为根据同移动站之间的无线状态、对该移动站的分组平均传送速度和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差、和后述的Rnminus的值的关系,选择优先地发送分组的移动站n。
调度部分140如后所述,根据在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中计算的与各移动站相关的评价函数,实施对于对各移动站发送的下行分组的调度处理。
具体地,调度处理部分140从在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中计算的与各移动站相关的评价函数中,选择具有最大的评价函数Cn的移动站#n,对该移动站#n分配优先队列141(进行下行链路的发送分配)。
如图5所示,调度部分140具有N个优先队列(#1直到#N)1411直到141N、N个重新排序部分(#1直到#N)1421直到142N、N个HARQ部分(#1直到#N)1431直到143N。
并且,优先队列(#1直到#N)1411直到141N、重新排序部分(#1直到#N)1421直到142N和HARQ部分(#1直到#N)1431直到143N分别对应同各移动站#1直到#N之间的连接#1直到#N。
优先队列(#1直到#N)1411直到141N为按每个连接中设置的发送队列。即,优先队列(#1直到#N)1411直到141N是这样构成的:其在直到通过调度处理而被选择为止,存储下行分组。
通常,对1个移动站使用1个优先队列,但1个移动站设定多个连接的情况下,对1个移动站可以使用多个优先队列。
重新排序部分(#1直到#N)1421直到142N,在使用HARQ的再发控制处理中,对下行分组赋予序号,以使移动站#n能够进行对下行分组的接收顺序控制处理;进行窗口控制处理,以防移动站#n的接收缓存满溢。
HARQ部分(#1直到#N)1431直到143N通过M处理的停等式(stopand wait)协议ARQ,根据上行方向的Ack/Nack反馈进行再发控制处理。
参考图6,对于HARQ部分(#1直到#N)1431直到143N中进行的停等式(stop and wait)协议ARQ的操作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停等式(stop and wait)协议ARQ中,接收侧一接收到来自发送侧的分组就向发送侧返送发送确认(Ack/Nack)。在图6的例子中,接收侧接受分组#1时,由于不能够正确接收,向发送侧返送否定应答(Nack)。另一方面,接收侧由于对分组#2能够正确接收,向发送侧返送肯定应答(Ack)。以后接收侧以接收分组的顺序,反复向发送侧返送Ack或Nack的操作。
TFR选择部分150通过N个TFR选择功能(#1直到#N)1511直到151N构成。并且,各TFR选择功能(#1直到#N)1511直到151N分别对应同各移动站#1直到#N之间的连接#1直到#N。
各TFR选择功能(#1直到#N)1511直到151N构成为根据由上行信道接收的下行线路质量指示器CQI、应该分配给由MAC-hs资源计算部分130计算的HS-DSCH的无线资源(功率资源、码资源或硬件资源)等,决定在各连接#1直到#N中利用下行传送格式(编码调制方式、调制多值数、编码率)和无线资源。
各TFR选择功能(#1直到#N)1511直到151N向层1处理部分111通知决定的下行传送格式和无线资源。
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部分160对于优先队列1411直到141N内的下行分组设定符合应该保证的最低传送速度的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
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部分160也可以构成为:对应于通过呼叫处理部分105得到的遥控指令,设定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
而且,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部分160还可以构成为:按每个服务种类、每个契约种类、每个终端类别、每个小区(cell)种类、或每个优先度级别,设定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
例如,服务种类示意传送下行分组的服务的种类,如包含VoIP服务、声音服务、流服务或FTP服务等。
而且,契约种类示意下行分组的目的移动站的用户加入的契约种类,例如,包含Low Class契约或High Class契约等。
而且,终端种类用于分类下行分组的目的移动站,例如包含根据移动站的识别信息级别;RAKE接受功能、均衡器、接收分集或干扰消除器等的有无或种类;能够接收的调制方式、码数或位数等终端能力等。
而且,小区种类表示下行分组的目的移动站所在小区的形态的种类,例如包括根据小区识别信息级别、屋内或屋外、郊外或市内、高通信量区域或低通信量区域等。
另外优先度级别示意与下行分组的发送相关的优先度,例如第1优先度的下行分组比第2优先度的下行分组优先发送。
而且,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部分160,在当 Rn≤Rntarget( Rn:平均传送速度,Rntarget:最大保证传送速度)时,对每个优先队列1411直到141N设定应该对设定评价函数Cn的分母设的值Rnminus。
而且,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部分160为了更确实地保证最低传送速度,可以将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设定得比实际中应该保证的最低传送速度大。
而且,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部分160为了保证基于适度的公平性的最低传送速度,可以将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设定得比实际中应该保证的最低传送速度小。
而且,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部分160也可以按每个对各移动站#n的分组的瞬时传送速度rn的计算方法(后述),设定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
移动站传送速度计算部分170根据(公式1),计算对各移动站#n的下行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 Rn。
Rn(t)=δ· Rn(t-1)+(1-δ)·rn——(式1)
这里,δ为指定进行平均化处理区间的特定参数,而且,示意用于平均化处理的忘却系数(0≤δ≤1)。通过控制δ,能够控制调度提供的公平性的强弱。
例如,与其将δ的值设定为“0.99”,莫如将δ的值设定为“0.9999”,这样,计算对各移动站的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的区间变大,其结果是照顾到了长时间段中移动站间的公平性,能够进行在时间上更具高度公平性的调度操作。
反过来而言,当缩小计算对移动站的分组平均传送速度区间时,即缩小δ的值时,就变成照顾到了短时间段中移动站间公平性,能够进行在时间上的公平性较低的调度操作。
本参数δ,可以根据服务种类、契约种类、终端种类,小区种类或优先度级别等,对优先队列(#1直到#n)1411直到141N内的下行分组进行设定。
而且,在(公式1)中,rn示意对移动站#n的分组的瞬时传送速度。
对移动站#n的分组的瞬时传送速度rn为根据从移动站#n接收了发送确认的分组的大小(数据量)、对移动站#n发送的分组大小、或同移动站#n之间的无线状态Rn计算(推定)的能够发送的分组的大小(或同移动站#n之间的无线状态Rn)的任意一个。
而且,移动站传送速度计算部分170按特定发送时间间隔、或按每个计算分组调度中使用的评价函数的时间间隔,更新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而且,移动站传送速度计算部分170还可以特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分组平均传送速度更新中使用的该分组的瞬时传送速度rn。
例如,移动站传送速度计算部分170如图7所示,构成为以类型#1直到类型#5模式,更新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
在类型#1的模式的情况下,移动站传送速度计算部分170通过按全部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计算从移动站#n接收了送达确认的分组的大小,来更新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
在类型#2的模式的情况下,移动站传送速度计算部分170通过按全部TTI计算对移动站#n发送的分组的大小,来更新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
在类型#3的模式的情况下,移动站传送速度计算部分170通过按全部TTI计算根据同移动站之间的无线状态Rn计算(推定)的可发送分组的大小(或同移动站#n之间的无线状态Rn),来更新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
在类型#4的模式的情况下,移动站传送速度计算部分170通过按计算分组调度中使用的评价函数的时间间隔计算从移动站接收了送达确认分组大小,来更新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
在类型#5的模式的情况,移动站传送速度计算部分170通过按计算分组调度中使用的评价函数的时间间隔计算对移动站#n发送分组的大小,来更新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
并且,移动传送终端速度计算部分170也可以不同于上述的其它方法来构成。例如,在移动站#n进入通信状态后,每隔一定期间,测出在流入MAC-hs处理部分112的数据链路层中的指向该移动站#n的分组的数据量,据此求出对该移动站#n的分组的瞬时传送速度rn。在此场合,MAC-hs处理部分112必须具有测定在数据链路层中分组的传送速度的功能。
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对每个移动站,计算调度部分140进行调度处理中使用的评价函数Cn。
呼叫处理部分105同位于无线基站100的上位的无线控制装置之间进行呼叫处理控制信号的收发,进行无线基站100的状态管理、无线资源分配等。
HWY接口106具备同无线控制装置间的接口功能,向基带信号处理部分104传送从无线控制装置接收的下行分组,向无线控制装置传送从基带信号处理部分104接收的上行分组。
(涉及本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的操作)
参考图8,对于涉及本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的操作,具体地在MAC-hs处理部分112中下行分组的调度处理的操作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在步骤S2001中,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进行用于计算与各移动站#n相关的评价函数Cn的初始值设定处理。具体地,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将初始值设定为“n=1”、“Cmax=0”和“nmax=0”。这里,n表示移动局的下标,Cmax表示评价函数Cn的最大值,nmax表示评价函数为最大的移动站的下标。
在步骤S2002中,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从层1处理部分111获得同移动站#n之间的下行链路的瞬时无线状态Rn或根据当前无线状态Rn推定的能够发送的分组的大小(数据量)。
并且,“根据无线状态Rn推定的能够发送的分组大小”表示根据下行线路质量所示CQI、下行传送信道的瞬时SIR、或在MAC-hs资源计算部分30中计算的分配给HS-DSCH的无线资源等,以特定误差率估计的能够发送的分组大小。
在步骤S2003中,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从移动传送速度计算部分170获得对移动站#n的下行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 Rn。
在步骤S2004中,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从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部分160获得对分配给移动站#n的优先队列(#n)141n内的分组应该保证的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和当 Rn≤Rntarget时,对评价函数Cn的分母应该设定的参数Rnminus。
在步骤S2005中,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判定是否获得在步骤S2002直到S2004中全部的信息。
判定为获得全部的信息的情况(步骤S2005“YES”的情况)下,本操作进入步骤S2006,其以外的情况(步骤S2005“NO”的情况),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尝试未获得的信息的获得。
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在步骤S2006中,接受通过呼叫处理部分遥控指定的“指数参数α和β”,在步骤S2007中,根据如下(公式2a)直到公式(3b)的任意一个,计算评价函数Cn。
Figure A20041008651900212
这里,TTImin,n为移动站#n能够接收分组的最低发送时间间隔。
而且,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也可以构成为由下面公式计算评价函数Cn。
Figure A20041008651900221
而且,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也可以构成为由下面公式计算评价函数Cn。
Figure A20041008651900231
Figure A20041008651900232
TTImin,n,例如由文献(3GPP TS25.306 v5.2.0 UE Radio AccessCapabilities)的Table5.1a所示,为了减轻移动站#n的接收信号的处理负荷,预想采用“2”或“3”的值。
而且,TTImin,n,为了降低HARQ的Ack/Nack的误差率,在重复进行上行传送信道中进行Ack/Nack发送反复处理的情况下,也可预想采用“2”或“3”的值。
以下,对于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使用(公式2a)和(公式2b)计算评价函数Cn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公式2a)的右边分母中的“Rntarget”和“Rnminus”,通过遥控,例如由无线基站100的上位节点(例如无线控制装置或核心网的服务器等)指定。例如,从在呼叫处理控制信号中包含的上位节点向无线基站100通知“Rntarget”和“Rnminus”。
无线基站100的呼叫处理部分105接受在上述呼叫处理控制信号中包含的“Rntarget”和“Rnminus”,并向基带信号处理部分104内的MAC-hs处理部分112的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传送。
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将传送的“Rntarget”和“Rnminus”代入到(公式2a)和(公式2b),计算评价函数Cn。
例如,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部分160在提供流服务的情况下,将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设定为“128(与64kbps相当的值。变换为相当于1TTI的传送块大小的值)”。
这里,假设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为“300”的移动站#n的无线质量由于传送环境变化而恶化,对移动站#n的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从“300”缓慢地降低。
此时,对移动站#n的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越接近“128”,评价函数Cn的分母的值越小,作为结果,评价函数Cn的值增加,向移动站分配的发送队列的机会增加。其结果对移动站#n的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增加。
这样,对移动站的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越接近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评价函数Cn的值越增大。从而,对移动站#n的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被保持高于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保证对移动站#n的分组的最低传送速度。
而且,在本实施形态中,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部分160虽然实际应该保证的所希望的最低传送速度为“64kbps”,可是当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不为“128”,设得比“128”值大(例如“150”)时,对移动站#n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接近“150”,评价函数Cn的分母值越小,作为结果,评价函数Cn的值增加,向移动站分配的发送队列的机会增加。其结果是比起设定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为“128”,更能够比较确实地保证最低传送速度。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形态中,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部分160虽然实际应该保证的所希望的最低传送速度为“64kbps”,可是当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不为“128”,设得比“128”值小(例如“100”)时,对移动站#n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越接近“100”,评价函数Cn的分母值越小,作为结果,评价函数Cn的值增加,向移动站分配的发送队列的机会增加。其结果是比起设定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为“128”,最低传送速度的保证强度变小,但与现有的“Proportional Fairness调度(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为“0”的情况)”相比,能够保证适度的最低传送速度。这样的情况,虽不严格进行最低传送速度的保证,但现有的“Proportional Fairness调度”的效果变大,小区整体的通过量提高。
即,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部分160可通过将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设得比实际应该保证的最低传送速度值大或小,来控制应该提供的最低传送速度的保证强弱。
另一方面,对移动站#n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小于等于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时,使用(公式2b),求评价函数Cn。
这里,对Rnminus设适当的值。例如Rnminus按优先度级别、服务种类、终端种类、小区种类或契约种类设定。
例如,在VoIP服务这样的需要严格保证最低传送速度的情况下,将Rnminus设定为“10-10”。在这样的情况,评价函数Cn的值非常地大,直到对移动站#n的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变得比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大为止,向移动站#n分配的发送队列的概率显著地变大,能够严格地保证最低传送速度。
而且,例如就契约种类而言,在无须严格但必须以特定比率保证最低传送速度的情况下,设定Rnminus为“1”。在这样情况,因评价函数Cn的值某种程度变大,故能够某种程度上增大向移动站#n分配发送队列的概率。即,通过控制Rnminus,能够控制提供的最低传送速度的保证强弱。
而且,还可以进行这样的控制:当对移动站#n的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小于等于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时,判定为不能建立保证同移动站#n之间的最低传送速度的通信,切断同移动站#n之间的通信。在这样情况,因为对通信质量过份恶化不能够保证最低传送速度的移动站,不需要分配无线资源,故可提高小区整体的产生量。其结果是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在计算评价函数Cn时,没有必要使用(公式2b)和(公式3b)。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适宜地设定指数参数α和β,可以具有最低传送速度的保证能够实现的Proportional Fairness调度(α=1,β=1)”、或最低传送速度的保证能够实现的“MAX C/I调度(α=1,β~0(但β≠0))”、或居于“Proportional Fairness调度”和“MAX C/I调度”之间的性质,并且,可提供最低传送速度的保证能够实现的调度。
而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发明,能够适用评价函数Cn公式的一部分为
Figure A20041008651900261
的调度。例如,计算评价函数Cn的公式为 Cn = Rn α Rn ‾ β · W n r 的调度的情况下,通过将计算评价函数Cn的公式设为 Cn = Rn α Rn ‾ - Rn t arg et · W n r , 在现有的调度功能之上,还能够追加保证最低传送速度的功能。这里,α、β、γ显示采用0到1范围的值的参数,Wn显示在无线基站100中对移动站#n的分组的滞留时间。
如上所述,计算评价函数Cn后,在步骤2008中,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判定计算的评价函数Cn是否为最大值。
现在,由于设Cmax=0(初始值),在步骤S2009中,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将在步骤S2007中测定的评价函数Cn设为Cmax,将对应Cmax的移动站#n的下标n设定为nmax。
在步骤S2010中,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为了计算下一移动站#n+1的评价函数Cn+1,将n的值增加+1。
在步骤S2011中,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判定n的值是否超过与无线基站100通信中的移动站数目N。
当在步骤S2011中判定n的值没有超过移动站数目N时(步骤S2011为“NO”的情况),该动作,即S2002至S2010的循环处理反复进行,直到判定n的值超过移动站数目N为止。其结果是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能够对于与无线基站100通信中的全部移动站计算评价函数Cn。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11中判定n的值超过移动站数目时(步骤S2011为“YES”的情况),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指示调度部分140对对应于步骤S2009中设定的nmax的移动站#nmax进行发送队列分配。
(涉及本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的作用·效果)
按照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通过将实际应该保证的最低传送速度设定为“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能够提供能够保证最低传送速度的调度。
而且,按照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通过将“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设定为比实际应该保证的最低传送速度大的值或小的值,能够控制最低传送速度的保证强弱。
另外,按照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通过作为计算评价函数Cn的公式使用(公式3a)和(公式3b),能够从调度的计算中去除在移动站#n中能够接受分组的最低发送时间间隔变大而引起的分组传送速度的恶化的影响。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中,是假设1个移动站使用1个优先队列,但1个移动站也能够使用多个优先队列(例如,K个优先队列),在此情况,涉及本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不是对N个优先队列而是对NXK个优先队列进行调度处理。
而且,MAC-hs处理部分112的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例如由C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EPGA等程序可重写的可编程装置构成,也可以采用在特定的存储器范围中记录用于计算评价函数Cn的程序、下载并重写特定参数(α、β、δ、Rntarget、Rnminus)的结构。
这里,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既可以从无线基站100的上位节点,下载特定参数(α、β、δ、Rntarget、Rnminus),也可以构成为具有终端I/F(外部接口功能)而直接从终端读取特定参数(α、β、δ、Rntarget、Rnminus)。
而且,上述MAC-hs处理部分112的各功能模块既可以硬件分割,也可以处理器上的程序作为软件分割。
(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
对于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主要说明与涉及上述的第2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的不同点。
一般地,在分组通信网的分组传送中,可以考虑用例如由特开平3-58646号公报中所提出的方案,即,设置2种类的优先度,具有第1优先度的分组比具有第2优先度的分组优先地进行传送。
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调度部分140构成按每个移动站#n管理分组发送相关的优先度级别PCn,对应优先度PCn来调度分组。
以下,参考图9,对于涉及本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的操作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在步骤S3001中,MAC-hs处理部分112的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将优先队列(#1直到#n)1411直到141n分类为几个优先度级别。
步骤S3002直到步骤S3006的操作与图8所示的步骤S2001直到S2005的操作相同。
评价计算部分180在步骤3006中,全部获得在移动站#n的评价函数Cn的计算中必需的Rn, Rn,Rntarget,Rnmin us
在步骤S3007中,通过呼叫处理部分105获取遥控指定的特定参数(αi、βi、γi)和按每个优先度级别设定的加权系数(weight)Ai(但是,i是每个移动站#n的优先度水平下标)。
在步骤S3008中,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根据(公式4a)直到(公式6b)任意一个,计算评价函数Cn。
Figure A20041008651900281
Figure A20041008651900282
Figure A20041008651900283
这里,PCn表示移动站#n的优先度级别。
而且,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也可以构成为按下面公式计算评价函数Cn。
而且,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也可以构成为按下面公式计算评价函数Cn。
Figure A20041008651900296
Figure A20041008651900301
例如,当在(公式4a)直到(公式5b)中设置2个优先度级别PCn,设高优先度级别PCn=1,低优先度级别PCn=2时,等于是设A1>A2,据此,优先地发送高优先度级别的移动站#n的分组。即,因为A1和A2的差取得充分地大,高优先度级别的分组必定被优先地发送。
而且,通过设定指数参数(α1、β1)=(1,1)和(α2、β2)=(1,0),本实施形态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对高优先度级别的分组,能够以Proportional Fairness调度操作,对低优先度级别的分组,能够以MAX C/I调度操作。
而且,通过设定指数参数(δ1,δ2)=(0.9999,0.99),涉及本实施形态的分组控制装置能够进行对高优先度级别的分组设定均化区间较大,比较高地考虑时间上的公平性,对低优先度级别的分组设定均化区间较小,比较小地考虑时间上的公平性这样的控制。
另外,涉及本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在上述的优先度级别的控制之上,还能够按每个优先度级别设定最低保证传送速度。即,对具有高优先度级别(PCn=1)的移动站#n将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设定为“256”,对具有低优先度级别(PCn=2)的移动站#m将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设定为“64”,于是达到对指向具有高优先度级别的移动站#n,保证高传送速度,对指向具有低优先度级别的移动站#m,保证低传送速度。
即,通过按每个优先度级别设定最低保证传送速度,对应优先度级别能够保证最低传送速度。
如上所述,计算评价函数Cn后,在步骤3009中,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判定计算的评价函数Cn是否为最大值。
现在,由于设定Cmax=0(初始值),在步骤S3010中,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设定在步骤S3008中测定的评价函数Cn为Cmax,将对应Cmax的移动站#n的下标n设定为nmax。
在步骤S3011中,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为了计算下一移动站#n+1的评价函数Cn+1,将n的值增加+1。
在步骤S3012中,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判定的n的值是否超过与无线基站100通信中的移动站数目N。
当在步骤S3012中判定n的值没有超过移动站数目N时(步骤S3012为“NO”的情况),本操作,即从步骤S3003到步骤S3011的循环处理反复进行,直到判定n的值超过移动站数目N为止。其结果是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能够对于与无线基站100通信中的全部移动站计算评价函数Cn。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12中判定n的值超过移动站数目时(步骤S3012为“YES”的情况),评价函数计算部分180指示调度部分140对在步骤S3010中设定的nmax所对应的移动站#nmax进行发送队列分配。
而且,按照涉及本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并不仅仅进行对优先度级别的加权系数Ai或指数参数αi、βi、δi的控制,而且还按每个优先度级别设定最低保证速度Rntarget,据此,能够在进行对应优先度级别的最低传送速度保证的同时,实现对应优先度级别的适当调度。
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一种对应优先度级别来改变调度的参数或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形态,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涉及本发明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可以通过定义服务种类(服务级别),进而对应服务种类而设定调度参数或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等,来实现适当调度。这里,服务种类为对传送各种各样的数据量的分组的服务的归类,例如包含映像分组传送服务、声音分组传送服务等。
而且,涉及本发明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还可以通过定义契约种类,进而对应契约种类而设定调度参数或最低保证传送速度,来实现适当调度。这里,契约种类为对各种各样的使用费用的契约的归类,例如包含低级(Low Class)契约或高级(High Class)契约。
而且,涉及本发明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还可以通过定义小区种类,进而对应小区种类而设定调度参数或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等,来实现适当调度。这里,小区种类为对小区的形态的归类,例如包含屋内小区或屋外小区、市内或郊外、高通信量区域或低通信量区域等。
而且,涉及本发明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还可以通过定义终端种类,进而对应终端种类而设定调度参数或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等,来实现适当调度。这里,终端种类为对各种各样终端的归类,例如包含根据移动站的识别信息的级别;RAKE接受功能、均衡器、接收分集或干扰消除器等的有无或种类;能够接收的调制方式、码数或位数等终端能力。
(涉及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
对于涉及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主要说明与涉及上述的第1和第2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的不同点。
在本实施形态中,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部分160构成为将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antarget设定为负值。在这样的情况,与现有的ProportionalFairness调度中评价函数 Cn = Rn α Rn ‾ β 相比,在涉及本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中使用的评价函数 Cn = Rn α ( Rn ‾ + | Rn t arg et | ) β 中,分母的影响变小,能够使提供的公平性的程度变小。
即,在现有的调度中,是通过调整特定参数α、β、δ的值控制公平性,而在涉及本实施形态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中,可以通过调整|Rntarget|的大小来控制提供的公平性。
须指出,上述实施形态是就3GPP中作为高速分组传送方式的HSDPA进行描述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HSDPA,能够适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下行分组发送控制(调度)处理的任意的高速分组传送方式。
例如,本发明能够适用于3GPP2中cdma20001x-EV DO或TDD中高速度分组传送方式等的高速分组传送方式。
如以上说明,按照本发明,在进行现有的调度算法的同时,能够提供最低保证传送速度得以实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和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Claims (21)

1.对多个移动站进行分组发送控制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获得对各移动站的分组平均传送速度、和所述分组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获得部分;以及
进行调度,以在对该特定移动站的分组平均传送速度接近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情况下优先地发送对特定移动站的分组的调度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部分获得对所述移动站的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Rn、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同所述移动站n之间的无线状态Rn、特定的参数α、β;
所述调度部分根据RNα和( Rn-Rntarg et)β的关系,选择优先发送所述分组的移动站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部分进行调度,对根据 Cn = Rn α ( Rn ‾ - Rn t arg et ) β 计算的评价函数Cn为最大的移动站n优先发送所述分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部分使用所述移动站n能够接收所述分组的最低发送时间间隔TTImin,n进行调度,以对根据 Cn = Rn α ( TT I min , n · ( Rn ‾ - Rn t arg et ) ) β 计算的评价函数Cn为最大的移动站n优先发送所述分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部分获得对所述移动站n的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 Rn、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同所述移动站n之间的无线状态Rn、特定的参数α、β、Rnminus;
所述调度部分根据Rnα和( Rn-Rntarg et)β和(Rnmin us)β的关系,选择优先发送所述分组的移动站n。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部分进行调度,以对根据公式
Cn = Rn α ( Rn ‾ - Rn t arg et ) β ( Rn>Rntarg et时)或
Cn = Rn α ( Rn min us ) β ( Rn≤Rntarg et时)
计算的评价函数Cn为最大的移动站n优先发送所述分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部分使用所述移动站n能够接收所述分组的最低发送时间间隔TTImin,n进行调度,以对根据公式
Cn = Rn α ( TTI min , n · ( Rn ‾ - Rn t arg et ) ) β ( Rn>Rntarg et时)或
Cn = Rn α ( Rn min us ) β ( Rn≤Rntarg et时)
计算的评价函数Cn为最大的移动站n优先发送所述分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部分按每个所述移动站n管理关于所述分组发送的优先度级别PCn;所述获得部分获得对所述移动站n的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 Rn、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同所述移动站n之间的无线状态Rn、对应所述优先度PCn的特定的参数αPCn、βPCn;
根据Rnapcn和( Rn-Rntarg et)βpcn的关系,选择优先发送所述分组的移动站n。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部分还进一步获得对应所述优先度PCn的加权系数APCn;所述调度部分进行调度,以对根据公式 Cn = A pcn Rn αpcn ( Rn ‾ - Rn t arg et ) βpcn
计算的评价函数Cn为最大的移动站n优先发送所述分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部分还进一步获得对应所述优先度PCn的加权系数APCn;
所述调度部分使用所述移动站n能够接收所述分组的最低发送时间间隔TTImin,n进行调度,以对根据公式
Cn = A pcn Rn αpcn ( TTI min , n · ( Rn ‾ - Rn t arg et ) ) βpcn
计算的评价函数Cn为最大的移动站n优先发送所述分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部分按每个所述移动站n管理关于所述分组发送的优先度级别PCn;
所述获得部分获得对所述移动移动站分组的平均传送速度 Rn、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Rntarget、同所述移动站n之间的无线状态Rn、与所述移动站n相关的特定的参数Rnminus、和对应所述优先度级别PCn的特定参数αPCn、βPCn;
所述调度部分根据Rnαpcn和( Rn-Rntarg et)βpcn和(Rnmin us)βpcn的关系,选择优先发送所述分组的移动站n。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部分还进一步获得对应所述优先度PCn的加权系数APCn;
所述调度部分进行调度,以对根据公式
Cn = A pcn Rn αpcn ( Rn ‾ - Rn t arg et ) βpcn ( Rn>Rntarg et时)或
Cn = A pcn Rn αpcn ( Rn min us ) βpcn ( Rn≤Rntarg et时)
计算的评价函数Cn为最大的移动站n优先发送所述分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部分使用所述移动站n能够接收所述分组的最低发送时间间隔TTImin,n进行调度,以对根据公式
Cn = A pcn Rn αpcn ( TTI min , n · ( Rn ‾ - Rn t arg et ) ) βpcn ( Rn>Rntarg et时)或
Cn = A pcn Rn αpcn ( Rn min us ) βpcn ( Rn≤Rntarg et时)
计算的评价函数Cn为最大的移动站n优先发送所述分组。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部分以每个服务种类、每个契约种类、或每个优先度级别设定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部分将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得比应该保证的最低传送速度大。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部分将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得比应该保证的最低传送速度小。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部分使用对所述移动站n的分组瞬时传送速度rn和特定参数δ并根据公式 Rn(t)=δ· Rn(t-1)+(1-δ)·rn计算对所述移动站n的分组平均传送速度 Rn(t)。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瞬时传送速度rn为从所述移动站n接收送达确认的分组大小、对所述移动站发送的分组大小、或根据同所述移动站n之间的无线状态Rn计算的能够发送的分组大小中任意一者。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部分以特定发送时间间隔或计算所述分组的调度用评价函数的时间间隔,更新所述平均传送速度 Rn。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部分将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设定为负值。
21.对多个移动站进行分组发送控制的分组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获得对各移动站的分组平均传送速度、和所述分组的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步骤;以及
进行调度,以在对该特定移动站的分组平均传送速度接近所述最低保证传送速度的情况下优先地发送对特定移动站的分组的步骤。
CNB2004100865192A 2003-10-21 2004-10-21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和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Active CN10036283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61261A JP4105073B2 (ja) 2003-10-21 2003-10-21 パケット送信制御装置及びパケット送信制御方法
JP2003361261 2003-10-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0337A true CN1610337A (zh) 2005-04-27
CN100362834C CN100362834C (zh) 2008-01-16

Family

ID=34386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65192A Active CN100362834C (zh) 2003-10-21 2004-10-21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和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60474B2 (zh)
EP (1) EP1526691B1 (zh)
JP (1) JP4105073B2 (zh)
CN (1) CN100362834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3687B (zh) * 2006-06-19 2012-03-2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以及调度方法
CN101238743B (zh) * 2005-06-14 2012-07-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信道分配方法、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区间的信道结构
CN101489261B (zh) * 2007-10-25 2013-07-17 Nec爱克赛斯科技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设备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05073B2 (ja) 2003-10-21 2008-06-1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パケット送信制御装置及びパケット送信制御方法
JP4301970B2 (ja) * 2004-02-23 2009-07-2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パケット送信制御装置及びパケット送信制御方法
CN1973497B (zh) * 2004-05-10 2011-07-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以及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WO2006059933A1 (en) * 2004-12-03 2006-06-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tting an uplink transmission rate limit for mobile terminals transmitting over a 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JP4627182B2 (ja) * 2004-12-03 2011-02-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端末装置
KR100728275B1 (ko) * 2005-02-18 2007-06-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QoS 보장형 네트워크에서의 적응형 서비스 대역폭 조절장치 및 방법
JP2006262417A (ja) * 2005-03-18 2006-09-28 Fujitsu Ltd 通信速度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101122367B1 (ko) 2005-06-27 2012-03-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채널을 이용한 정지-대기 자동재전송 요구 방법 및 장치
JP2007124048A (ja) * 2005-10-25 2007-05-17 Ntt Docomo Inc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8649362B2 (en) 2005-11-02 2014-02-1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control channels in the uplink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80074276A1 (en) * 2006-09-25 2008-03-27 Us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CN101636719B (zh) 2006-11-27 2012-12-12 Tti发明有限责任公司 需求驱动排定优先顺序的数据结构
KR101007024B1 (ko) * 2007-02-01 2011-0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품질 트래픽 속도를 보장하기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4478180B2 (ja) 2007-08-10 2010-06-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2268092B1 (en) * 2008-03-19 2016-05-04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JP4949323B2 (ja) * 2008-05-29 2012-06-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309460B (zh) * 2008-07-14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用户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JP2010135909A (ja) * 2008-12-02 2010-06-17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071526B2 (en) * 2009-06-22 2015-06-30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latform rate limiting
FR2961050B1 (fr) * 2010-06-04 2012-07-20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Methode d'ordonnancement a economie d'energie
US8929934B2 (en) * 2012-04-25 2015-01-06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8646A (ja) 1989-07-27 1991-03-13 Nec Corp パケット通信網における帯域割当て方式
US5793747A (en) * 1996-03-14 1998-08-11 Motorola, Inc. Event-driven cell scheduler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service categori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35745C (zh) * 2000-03-23 2004-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分多址通讯系统前向功率饱和保护方法及功率控制装置
JP2002300659A (ja) * 2001-03-30 2002-10-11 Toshiba Corp 移動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US6987738B2 (en) * 2001-01-12 2006-01-17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packet scheduling and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35249B2 (en) * 2001-03-28 2006-04-25 Intel Corporation Optimizing bandwidth of DSL connections
GB2377117B (en) * 2001-06-27 2004-08-18 Cambridge Broadband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bandwidth
US7263063B2 (en) * 2001-07-06 2007-08-28 Sri International Per hop behavior for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in mobile ad hoc wireless networks
GB0120033D0 (en) * 2001-08-16 2001-10-10 Fujitsu Ltd Cell selection
JPWO2003032527A1 (ja) * 2001-10-04 2005-01-2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制御装置、基地局、移動通信方法、移動通信プログラム、そ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2003163632A (ja) * 2001-11-29 2003-06-06 Hitachi Ltd 端末に対して送信する信号の伝送速度または送信電力を変化させる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信号送信方法
JP3895165B2 (ja) * 2001-12-03 2007-03-2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通信基地局及び移動端末
US20030135632A1 (en) * 2001-12-13 2003-07-17 Sophie Vrzic Priority scheduler
US7292580B2 (en) * 2002-06-10 2007-11-06 Lsi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uarantee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multi-plane cell switch
US7177275B2 (en) * 2002-07-26 2007-02-13 Kenneth Stanwood Schedul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at offer multiple classes of service
US7349338B2 (en) * 2003-04-15 2008-03-2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cheduler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4105073B2 (ja) 2003-10-21 2008-06-1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パケット送信制御装置及びパケット送信制御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8743B (zh) * 2005-06-14 2012-07-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信道分配方法、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区间的信道结构
CN101473687B (zh) * 2006-06-19 2012-03-2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以及调度方法
CN101489261B (zh) * 2007-10-25 2013-07-17 Nec爱克赛斯科技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141421A1 (en) 2005-06-30
EP1526691A3 (en) 2010-06-30
JP2005130053A (ja) 2005-05-19
CN100362834C (zh) 2008-01-16
JP4105073B2 (ja) 2008-06-18
EP1526691B1 (en) 2015-10-21
EP1526691A2 (en) 2005-04-27
US7460474B2 (en) 2008-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10337A (zh)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和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CN1662074A (zh) 数据包发送控制装置及数据包发送控制方法
CN1638360A (zh) 数据包发送控制装置和数据包发送控制方法
CN1771752A (zh) 基站装置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01069447A (zh) 移动站、基站、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853385A (zh) 通过基站确定服务质量指标来调度来自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829121A (zh)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CN1853437A (zh) 软切换
CN101044721A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管理无线资源的方法和系统、相关网络及其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1053272A (zh) 在软移交期间的有效热噪声增量控制
CN1226892C (zh) 基站、控制装置、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521991A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及资源分配控制法
CN1969586A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发送功率比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及无线基站
CN101040559A (zh)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以及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CN1914941A (zh) 移动台、基站、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555612A (zh) 控制无线通信系统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235354C (zh) 无线控制装置、基站、移动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374781A (zh) 分组通信方法与分组通信系统并分组发送装置和分组接收装置以及分组接发装置
CN1708951A (zh) 通信管理方法、中央控制台、通信台、通信管理程序及记录媒体
CN1350378A (zh) 管理主站驱动时分双工无线网络内功率消耗的系统和方法
CN1881833A (zh) 通信系统
CN1902975A (zh) 混合tdm/ofdm/cdm反向链路传输
CN1535518A (zh) 用于确保无线网络中的介质接入的方法
CN1241380C (zh) 传输装置和传输控制方法、接收装置和接收控制方法
CN1770663A (zh) 媒体存取控制单元、移动无线装置及映像数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