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3437A - 软切换 - Google Patents

软切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53437A
CN1853437A CNA2004800270081A CN200480027008A CN1853437A CN 1853437 A CN1853437 A CN 1853437A CN A2004800270081 A CNA2004800270081 A CN A2004800270081A CN 200480027008 A CN200480027008 A CN 200480027008A CN 1853437 A CN1853437 A CN 1853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redit value
subscriber equipment
index
activ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270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赛义德·阿备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853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34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6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System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71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System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78Time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81Synchronisation of a mobile station with one base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04W36/0044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of quality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选择软切换过程中的激活基站的方法。该激活基站用于从源用户设备接收数据,以转交给目的地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从所述基站到所述目的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的指标;以及根据所述服务质量的指标来选择所述基站作为激活基站。

Description

软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蜂窝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软切换技术。
背景技术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每一个基站都具有与其相关联的覆盖一定区域(“覆盖区”)的小区。该小区的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通过向与该小区相关联的基站发送无线信号以及从该基站接收无线信号,来与该系统进行通信。不同小区的形状和大小可以不同,并且可以随时间而变化。相邻小区的各自覆盖区域通常相互交迭,从而在任何给定时间,用户设备都可能能够与一个以上的基站进行通信。
如果用户设备位于两个或更多个小区交迭的区域中,则在这些小区之间可能发生软切换。在软切换期间,用户设备同时与两个或更多个基站进行通信。软切换用于使得在用户设备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能够进行受控切换,并利用小区覆盖区的交迭来提高信号质量。如果用户设备停留在一软切换区域中,则它可以持续无限期地利用基站分集。
在软切换期间,用户设备维护一个激活基站和候选基站的列表。激活基站是参与软切换操作的基站,也就是用户设备将数据发送至的基站。候选基站是用户设备知道但被确定为不适于数据传输的基站。在公知的软切换技术中,根据各个小区中的信号质量的指标确定哪些基站应参与软切换操作。例如,用户设备可以测定从不同基站接收的信号的质量,并利用这些指标来确定哪些基站应为激活基站。激活基站的选择随着来自一个基站的信号的减弱和来自另一个基站的信号的增强而被更新。
在公知的软切换技术中,基于基站所服务的小区中的普遍状况来进行用于软切换的基站的选择。然而,依据本发明可以明白,还可以通过考虑其它因素,使软切换中的基站选择处理更加有效。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选择在软切换过程中使用的激活基站的方法,该激活基站用于从源用户设备接收数据,以转交给目的地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从基站到目的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的指标;以及
根据服务质量的指标来选择该基站作为激活基站。
通过根据基站到目的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的指标来选择激活基站,可以选择能够为目的地用户设备提供最佳总体性能的一个或更多个基站作为激活基站。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软切换选择处理更加有效。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服务质量的指标确定信用值;以及将该信用值从基站发送到源用户设备。这可以提供一种便利机制,以使得用户设备能够选择激活基站。优选地,源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该信用值,并基于该信用值选择一基站作为激活基站。另选地,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来进行激活基站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向该RNC发送信用值。
可以为多个源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确定信用值。这可以使得软切换决定不仅能够基于一个特定用户设备在到其目的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方面表现得有多好,而且能够基于其它用户设备表现得有多好。通过这种方式,软切换决定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基站正遭遇的拥塞量。例如,可以避开正遭遇严重拥塞的基站,即使从用户设备到该基站的信道质量良好。
为了获得服务质量的准确指示,可以考虑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因素。因此,可以确定从基站到目的地用户设备的多个不同的服务质量的指标。作为示例,可以确定以下多个服务质量的指标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吞吐量比率;满意分组比率;以及基站缓冲区占用率,但是作为这些指标的替代或者除了这些指标以外可以使用其它指标。例如,可以使用基站从目的地UE接收到的重传请求次数作为服务质量的指标。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软切换决定基于该用户设备相对于其它用户设备表现得有多好。因此,可以通过比较从基站到多个目的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的指标,为多个源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确定信用值。如上所述,这使得基站所遭遇的拥塞量能够成为软切换决定中的一个因素。另外,通过将信用值设置为相对信用值,减少了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传输量,这是因为可以避免向用户设备发送绝对值的需求。
作为示例,该信用值可以基于以下相对指标中的至少一个:与平均吞吐量的差值(distance);与最小吞吐量比率的差值;与最小服务质量的差值;以及与最小缓冲区长度的差值。还可以代替上述指标中的任何一个或者与上述指标中的任何一个一起使用其它相对指标。
为了减少需要从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量,在信用值基于多个相对指标的情况下,该信用值可以是通过组合多个相对指标而获得的单个值。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信用值基于服务质量的一个或更多个绝对指标,如果需要,可以将其组合为单个值。
优选地,在源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信用值的情况下,该源用户设备基于信用值的历史选择一基站作为激活基站。这使得能够考虑长期的趋势,并且可以防止作出不合理的软切换决定。例如,具有来自一基站的不断改善的信用值历史的源用户设备可以选择该基站作为激活基站,而具有来自一基站的不断恶化的信用值历史的源用户设备取消选择该基站作为激活基站。
优选地,还基于从源用户设备到基站的无线信道状况的指标来选择一基站作为激活基站。这使得能够相对于具有较差无线信道状况的基站优先地选择具有良好无线信道状况的基站。源用户设备可以基于无线信道状况的历史来选择一基站作为激活基站。这可以改善作出软切换决定的过程。例如,如果无线信道状况的历史表示无线信道正不断变差,则可以推断正在发生慢衰落(slow fading),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取消选择该基站为激活基站。如果该历史表示无线信道状况在良好与差之间摆动,则可以推断正在发生快衰落,并且可以优先地将未遭遇这种状况的基站选择为激活基站。
在该选择步骤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从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所选择基站的指示。所述指示例如可以是所选择基站的标识号,或者表示特定基站是否被选择的标记。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依据服务质量的指标来调度上行链路传输。
在Fujitsu Limited的共同未决英国专利申请“Uplink Scheduling”(事务所编号P100259GB00)(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其全部内容)中,描述了一种上行链路调度技术,其中,在上行链路传输调度时使用了下行链路中的分组传输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基站向每一个源用户设备发送信用值,该信用值基于到每一个目的地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中的分组传送的相对质量的指标。然后,源用户设备根据它们接收到的信用值,对它们到基站的上行链路传输进行调度。该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总体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用于调度上行链路传输的从基站发送到源用户设备的相同信用值也用于软切换决定。因此,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信用值对上行链路传输进行调度。例如,源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该信用值确定分组传输的时间和/或速率。如果为了对上行链路传输进行调度而发送这些信用值,则在进行软切换决定时使用这些信用值使得能够基于从基站到目的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来进行决定,而不需要从基站向源用户设备发送额外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由基站发送的相同信用值来改善上行链路调度和软切换。
可以定期地重复上述步骤中的任意一个。例如,可以定期地确定新的信用值,并将其发送给源用户设备。
所述基站可以在其下行链路中将数据发送到目的地用户设备,或者经由网络将数据发送到目的地用户设备,该网络例如为无线网络子系统、核心网、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或者基于IP的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从源用户设备接收数据,以将该数据转交给目的地用户设备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用于确定从基站到目的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的指标的装置;
用于根据服务质量的指标来产生信用值的装置;
用于将所述信用值发送给源用户设备的装置;
用于从源用户设备接收表示所述基站是否已被选择为激活基站的指示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基站被选择为激活基站的情况下,为源用户设备分配信道的装置。
在该第二方面中,可以为多个源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确定信用值。该信用值可以基于从基站到目的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的多个不同指标。可以通过比较从基站到多个目的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的指标,为多个源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确定信用值。该信用值可以基于多个相对指标,并且可以是通过组合这些相对指标而获得的单个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使用软切换经由一个或更多个基站向目的地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用于从基站接收信用值的装置,该信用值基于从基站到目的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的指标;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信用值选择一基站作为激活基站的装置。
所述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存储信用值的历史的装置,并且所述选择装置可以被设置为根据所述信用值的历史来选择一基站作为激活基站。
所述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确定从所述用户设备到基站的无线信道状况的指标的装置,并且所述选择装置可以被设置为另外根据所述无线信道状况的指标来选择一基站作为激活基站。所述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无线信道状况的历史的装置,并且所述选择装置可以被设置为根据所述无线信道状况的历史来选择一基站作为激活基站。
所述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发送所选择基站的指示的装置。
所述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根据信用值对上行链路传输进行调度的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根据第二方面的基站和根据第三方面的用户设备。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从源用户设备接收数据,以转交给目的地用户设备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服务质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从基站到目的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的指标;
信用值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服务质量的指标来生成信用值;
发送器,用于将信用值发送给源用户设备;
接收器,用于从源用户设备接收表示所述基站是否被选择为激活基站的指示;以及
信道分配单元,用于在所述基站被选择为激活基站的情况下,为源用户设备分配信道。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软切换通过一个或更多个基站向目的地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从基站接收信用值,所述信用值基于从基站到目的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的指标;以及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信用值选择一基站作为激活基站。
在上述方面中的任意一个中,各种特征可以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或作为软件模块在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上运行。一个方面的特征可应用于其它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法特征可以与设备特征一起提供,反之亦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或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执行在此所述的方法中的任何一种,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用于执行在此所述的方法中的任何一种的程序。实施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其例如可以是信号的形式(例如,从因特网网站提供的可下载的数据信号),或者其可以是任何其它形式。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完全通过示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优选特性进行描述,其中:
图1表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概览;
图2表示基站在其下行链路为目的地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情况;
图3表示基站经由无线网络子系统为目的地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情况;
图4表示基站经由基于IP的网络为目的地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情况;
图5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基站的多个部分;
图6表示信用值计算单元的多个部分;
图7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的多个部分;
图8表示组合度量计算单元的多个部分;
图9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操作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蜂窝通信系统的概览
图1表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概览。该系统被特别设计为通过UMTS(全球移动电信系统)陆地接入网(UTRA)标准使用。该系统包括连接到核心网的多个无线网络子系统(RNS)。无线网络子系统处理所有无线相关的功能,而核心网负责对到外部网络的呼叫和数据连接进行交换和路由。各个无线网络子系统都包括与多个基站(BS)相连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这些基站管理与它们的覆盖区域(小区)内的用户设备(UE)的无线链路。无线网络控制器管理其小区的无线资源的使用;例如其负责硬切换决定和负载控制。
使用码分多址(CDMA)在基站与UE之间在空中传输数据。在CDMA中,使用唯一的扩频码在宽频谱上对每一个待传输的信道进行扩频。在接收机处,使用该扩频码的副本将所接收的信号解扩回原始信号。通过对不同的信道使用不同的扩频码,可以在同一频段中同时传输多个信道。通常,将扩频码选择为正交,以使信道之间的干扰最小。CDMA可以与其它复用技术结合使用,例如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每一个传输信道都可以是专用信道(保留给单个用户)、公共信道(由小区内的所有用户使用)、或共享信道(在时分复用的基础上在多个用户之间共享)中的一个。还可以在任意方向上使用波束生成器,以提供定向波束(空分复用)。
参见图1,可以看出,在两个UE之间存在可以用于数据传输的多个可能的路径。例如,如果UE2希望发送数据到UE1,则它可以选择BS1和BS2中的任何一个或二者作为其激活基站。如果UE2选择BS1作为其激活基站,则BS1可以从UE2直接发送数据分组到UE1,而不需要通过网络对该数据分组进行路由。然而,如果UE2选择BS2作为其激活基站,则来自UE2的数据分组必须通过RNC1路由到BS1,然后发送到UE1。相似的,如果UE3希望发送数据到UE6,它可以选择BS2和BS3中的任何一个或二者作为其激活基站。如果UE3选择BS2作为其激活基站,则数据分组需要通过RNC1和核心网发送到RNC3,然后发送到BS7。然而,如果UE3选择BS3作为其激活基站,则通过RNC2对数据分组进行路由。如图1所示,这是由于RNC2链接到RNC3,所以数据分组可以不需要通过核心网而被路由到RNC3。由此可见,数据分组必须采用的从源UE到目的地UE的路径取决于激活基站的选择。
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从切换集合中的各个激活或候选基站到目的地UE之间(通过网络、下行链路或其它基站)的链路的质量知识与关于该UE到候选基站的无线信道质量的知识相结合。然后同时结合无线分组系统中的服务质量(QoS)提供的所有重要方面(例如分组传送时延、QoS、分组丢失率等)进行软切换决定。
假设软切换模式下的第i个源UE由软切换集合中的多个激活和候选基站提供服务。
SHO_SETi={Active_Node_Bp,Candidate_Node_Bq},p=1...P  q=1...Q
                                                             (1)
其中,SHO_SETi表示激活和候选基站的集合,Active_Node_Bp表示激活基站(Node-B),Candidate_Node_Bp为候选基站号。P为激活基站的数量,Q为候选基站的数量。然后,每一个基站都确定表示该基站在将分组按时传送到其预期的目的地UE方面做得有多好的度量。
服务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对以下三个与到目的地UE的服务质量相关的量进行监测:
1.吞吐量比率
2.满意分组比率
3.基站缓冲区占用率
1.吞吐量比率
当基站从源UE接收数据分组时,其将该数据分组存储在缓冲区中,以传输给目的地UE。如果在特定时间内或者在特定的尝试次数内,该数据分组没有被发送到目的地UE,则该数据分组被从缓冲区中丢弃,并不再传送。如果对于下行链路信道存在激烈竞争并且基站作出的调度决定导致并非所有分组都被发送,则会出现这种情况。特定UE的吞吐量比率表示成功传送到目的地UE的分组数量除以基站所接收到的要发送到该UE的分组数量。
对于第n个UE,吞吐量比率被定义为:
Th n ( m ) = ( Oct Received ( m ) ) n ( Oct Arrived _ Node _ B ( m ) ) n , n = 1 . . . N - - - ( 2 )
其中,N为上行链路中的源UE的总数,m表示调度事件(例如传送时间间隔)的数量,OctReceived(m)为成功传送到下行链路中的第n个目的地UE的分组数据单元或八位字节的数量,(OctArrived_Node_B(m))n表示要发送到第n目的地UE的八位字节的数量,其由相应UE发送并保存在基站(Node-B)的FIFO缓冲区中。
2.满意分组比率
对许多服务来说,为从源UE到目的地UE的总传输时间设置容限阈值。例如,视频服务的容限阈值可以为100ms。如果在该时间内分组没有到达目的地UE,它将被目的地UE丢弃,并被认为是失败的分组。满意分组比率为满意分组的数量(即由该UE接收且未被分类为失败的分组的数量)除以基站所接收的对于该UE的分组的总数。
本实施例中的算法给出了总服务质量(QoS)的指示。因此,对于每一个UE,可以将QoS满意的接收八位字节的数量确定为:
Oct Received _ Satisfied _ Qo S n ( m ) = Oct Receive d n ( m ) - Oct Received _ Failed _ Qo S n ( m ) , n = 1 . . . N - - - ( 3 )
其中,n表示UE索引,OctReceived_Satisfied_QoSn(m)为在指定时延域限内成功传输的QoS满意的八位字节的数量,OctReceived_Failed_QoSn(m)为在第m个调度事件时对于第n个UE接收到的QoS失败的八位字节的数量。
对每一个UE,将吞吐量中的在QoS方面满意的部分定义为:
Ratio _ Satisfy _ Qo S n ( m ) = O ct Received _ Satisfied _ Qo S n ( m ) Oct Arrived _ Node _ B n ( m ) , n = 1 . . . N - - - ( 4 )
其中,OctArrived_Node_Bn为基站处的最初传送到第n个UE的源队列的八位字节的数量。当对于第n个UE没有分组到达时,或其队列为空时,则假设该UE的Ratio_Satisfy_QoSn(m)=O。
3.缓冲区占用率
当分组从源UE到达基站时,以先进先出的方式对它们进行缓存,以发送到目的地UE。对于特定目的地UE的缓冲区占用率为在基站处对于该UE缓存的分组数量。
对于每一个UE,对于当前的上行链路调度事件,将当前FIFO缓冲区长度更新为:
FIFO_Lengthn(m)=(OctArrived_Node_B(m))n-(OctReceived(m))n,  n=1...N
                                                            (5)
对于每一个上行链路调度事件都对上述量进行更新。更新率可以为每一个TTI,或下行链路中的每一个调度事件,或某一其它间隔。例如,可以每两个或更多个TTI对它们进行计算,以减少由报告处理引入到上行链路中的时延。
相对特征(relative profile)
在该阶段,基站已为每一个目的地UE确定了三个质量指示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这三个质量指示符被发送给用户设备,以在软切换决定时使用。另选的,也可以将基于这三个质量指示符的单个值发送给用户设备。然而,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使用这三个质量指示符来确定对于每一个目的地UE的多个相对质量指示符。这些相对质量指示符给出每一个UE在服务质量方面相对于其它UE的指示。这使得基站所遭遇的拥塞量能够成为软切换决定中的一个因素。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以下四个相对质量指示符:
1.与平均吞吐量比率的差值
2.与最小组吞吐量比率的差值
3.与最小组服务质量的差值
4.与最小组缓冲区长度的差值
1.与平均吞吐量比率的差值
基站确定每一个目的地UE的吞吐量比率相对于平均吞吐量的差值。该平均吞吐量被定义为:
Avg _ Th ( m ) = 1 N Σ n = 1 N Th n ( m ) - - - ( 6 )
第n个UE本身的吞吐量比率的差值被计算为:
Distance_Avgn(m)=1+Thn(m)-Avg_Th(m)n=1...N                 (7)
假设该阶段的最大平均差值被定义为:
Distance_Avgmax=max(Distance_Avgn(m)),n=1...N             (8)
则吞吐量比率的差值可以如下进行归一化:
Norm_Distance_Avgn(m)=1-Distance_Avgn(m)/Distance_Avgmax    (9)
由于与最终信用值有关的量可能具有不同的数值范围,所以希望将它们的原始差值范围映射为相似范围。这防止了一个差值量起支配性作用的不平衡情况。例如,相对于平均吞吐量的差值可以为大约0.1,而视频服务的QoS差值可能始终取接近值0.01。为了创建上行链路调度决定的均一特性,引入以下二次数学度量:
Dis tan ce _ Avg _ T h n ( m ) = Norm _ Dis tan ce _ A vg n ( m ) / Σ i = 1 N Norm _ Dis tan ce _ Av g i ( m )
                                                (10)
该度量给出了该UE相对于平均吞吐量比率所处的位置的指示。
2.与最小组吞吐量比率的差值
为了确定该度量,首先根据时延阈值将这些UE分组到不同的类别。例如,视频服务可以具有低时延阈值,而网络服务可以具有相对高的时延阈值,因此,这些服务可以被分类到不同的组。
假设第j组包括mj个UE。假设第n个UE属于第j组,将归一化组的吞吐量比率定义为:
Norm_Thn=Thn(m)/Thmax,j(m),n=1...N    (11)
其中,Thmax,j(m)为到目前为止第j组的最大吞吐量比率。确定与各个组的最小归一化吞吐量比率的吞吐量比率差值:
Norm_Distance_min_Thn(m)=Norm_Thn(m)-Norm_Thmin,j(m),n=1...N
                                                            (12)
为了增加该度量的均一特性,还以与平均吞吐量差值相似的方式,对该差值进行二次归一化和数学映射:
Dis tan ce _ min _ T h n = Norm _ Dis tan ce _ min _ Th n ( m ) / Σ i = 1 N Norm _ Dis tan ce _ min _ T h i ( m )
                                                    (13)
该度量给出了与当前服务组中的所有UE当中具有最差吞吐量的UE相比各个UE在吞吐量比率方面做得有多好的指示。通过计算与平均吞吐量和与最小吞吐量的差值,获得服务质量如何分布的指示。
3.与最小组QoS的差值
为了确定该度量,首先如下计算归一化服务质量:
Norm_QoSn(m)=Ratio_Satisfy_QoSn(m)/Ratio_Satisfy_QoSmax,j(m)
                                                   n=1...N    (14)
其中,Ratio_Satisfy_QoSmax,j(m)为具有相同服务时延容限的第j组的最大QoS。确定与各个组的最小归一化QoS的吞吐量比率差值:
Norm_Distance_min_QoSn(m)=Norm_QoSn(m)-Norm_QoSmin,j(m),n=1...N
                                                              (15)
其中,Norm_QoSmin,j(m)为第j组的最小归一化QoS。为了增加该度量的均一特性,还与平均吞吐量差值相似,对该差值进行二次归一化和数学映射:
Dis tan ce _ min _ Qo S n = Norm _ Dis tan ce _ min _ Qo S n ( m ) / Σ i = 1 N Norm _ Dis tan ce _ min _ Qo S i ( m )
                                                    (16)
该度量给出了与当前服务组中的所有UE当中具有最差QoS的UE相比各个UE在QoS方面做得有多好的指示。
4.与最小组缓冲区长度的差值
该度量用于指示第j服务组内的与具有最小待发送数据量和最小FIFO队列长度的UE相比,在基站FIFO中在分配给各个目的地UE的队列中有多少数据当前正处于等待状态。首先,如下确定归一化的缓冲区长度:
Norm_FIFOn(m)=FIFO_Lengthn(m)/FIFO_Lengthmax,j(m),n=1...N    (17)
其中,FIFO_Lengthmax,j(m)为具有相同服务时延容限的第j组的最大缓冲区FIFO长度。确定与各个组的最小归一化FIFO长度的FIFO缓冲区长度差值:
Norm_Distance_min_FIFOn(m)=Norm_FIFOn(m)-Norm_FIFOmin,j(m),
                                                   n=1...N    (18)
其中,Norm_FIFOmin,j(m)为第j组的最小归一化FIFO长度。为了增加该度量的均一特性,还以与平均吞吐量差值相似的方式,对该差值进行二次归一化和数学映射,从而:
Dis tan ce _ min _ FIF O n ( m ) = Norm _ Dis tan ce _ min _ FIF O n ( m ) / Σ i = 1 N Norm _ Dis tan ce _ min _ FIF O i ( m )
                                                       (19)
单个多维信用值
在该阶段,基站已确定了与下行链路调度的不同方面相关的四个独立量,所有这些量都具有0与1之间的某个值。可以对这四个量进行组合,以给出单个信用值。
在当前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式对这四个量进行组合。
Distance_minn(m)=(1+Distance_min_Thn(m))·(1+Distance_min QoSn(m))·
                  (1+Distance_min_FIFOn(m))·(1+Distance_Avg_Thn(m))
                                                          ,n=1...N  (20)
如果仅将这些度量简单地相乘,并且这些度量中的任何一个的值为0,则其它所涉及度量的影响将会消失。对各个度量加1,以防止产生这种效果。因此,最终度量的数值大于1。为了降低上行链路调度的复杂度和减少通信量,以及为了仅使用一个信息字节来表示该信用度量,将该值变换为具有0与1之间的数值的实数。为了对该数值进行变换,我们首先定义:
New_Distance_minn(m)=Distance_minn(m)-min(Distance_minn),n=1...N
                                                               (21)
然后,执行如下变换:
New_Distance_min1n(m)=Distance_minn(m)/max(Distance_minn),n=1...N
                                                                (22)
最后
Distance_from_minn(m)=Distance_min1n(m)-min(Distance_min1n),n=1...N
                                                                (23)
该信用值的数值在0与1之间。通过将该实数乘以100并取整数部分,对于各个UE,可以获得具有0与100之间的数值的最终信用值。
然后将各个信用值发送给对应的源UE。例如可以在控制信道中,或者作为数据信道中的特殊字节、或者通过其它方式来发送该信用值。通过这种方式,用户设备从各个激活和(可能的)候选基站接收单个值,该单个值表示到目的地用户设备的链路的质量。
以适当的间隔重复上述处理。例如,可以在每一个时间传输间隔(TTI),或每一个软切换事件,或者以某一其它间隔来计算信用值。例如,可以每两个或更多个TTI对其进行计算,以减少由报告处理引入到上行链路中的时延。
应该理解,并不需要使用所有的上述指示符,可以与上述指示符一起或者代替上述指示符使用下行链路信道中的服务质量的其它指示符。
获得各种服务质量指示符的方式取决于数据分组采用的到目的地UE的路径。首先,考虑各个基站在其自己的下行链路中为目的地UE提供服务的情况。图2中示出了这种情况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基站在控制信道中接收到从目的地UE发送给该基站的吞吐量比率和满意分组比率的指示。每一个基站都确定一度量,其表示该基站在按时向其预期的目的地UE传送分组方面做得有多好:
Distance_minn,s(m)=(1+Distance_min_Thn,s(m))·(1+Distance_min_QoSn,s(m))·
                     (1+Distance_min_FIFOn,s(m))·(1+Distance_Avg_Thn,s(m))
                                               s=1...P+Q,n=1...N        (24)
其中,s表示基站号。
接下来,将考虑候选基站通过另一基站到达目的地UE的情况。在图3中示出了该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另一基站负责到目的地UE的实际下行链路传输,但是该候选基站仍然需要提供一度量或信用值,该度量或信用值表示从该候选基站到该目的地UE的链路的总体质量有多好。为了实现该目的地,目的地UE通过网络向基站发送回对于各个链路的已传送的分组数量及满意分组数量的指示。在这种情况下,将该差值表示为:
Distance_min,s,d(m)=(1+Distance_min_Thn,s,d(m))·(1+Distance_min_QoSn,s,d(m))·
                       (1+Distance_min_FIFOn,s,d(m))·(1+Distance_Avg_Thn,s,d(m))
                                                    s=1...P+Q,n=1...N           (25)
其中,d表示到达目的地UE所通过的基站,s表示计算信用值的各个基站的标识号。这样,可以考虑涉及源UE和目的地UE之间的链路的所有基站,来评估该链路的总体质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配置中,源UE通过基于IP(互联网协议)的网络到达目的地UE。在图4中示出了该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假设涉及基于IP的网络,确定最小差值和多维度量。以每一个上行链路调度事件(1TTI)将该值发送给各个源UE。
Distance_min,s,d(m)=(1+Distance_min_Thn,s,Network(m))·(1+Distance_min_QoSn,s,Network(m))·
                       (1+Distance_min_FIFOn,s,Network(m))·(1+Distance_Avg_Thn,s,Network(m))
                                              s=1...P+Q,n=1...N             (26)
在特定情况下,通过基于IP的网络传达回报告的时延会很大,这可能导致软切换过程中的时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与上述度量一起或者代替上述度量使用其它因素。例如,可以将发送到目的地UE的数据量,或者从目的地UE接收到的重传请求的次数用于确定链路质量。
在所有三种情况(通过该基站直接连接、通过其它基站连接、或通过网络连接)下,上述多维度量表示源UE在服务质量的不同方面与其目的地UE进行通信有多成功。通过应用上述数学映射/归一化函数,激活和候选集合中的各个基站都可以将信用值确定和转换为唯一的多维度量,该多维度量可以由一个字节(或两个字节)的信息表示。可以将这些数学映射函数实现为对所涉及的所有维进行映射,以具有相似的数值范围。激活和候选集合中的基站将该一个字节的多维度量或信用值发送给源UE,以在软切换决定时使用。
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每一个源UE可以存在多个目的地UE。例如,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是3GPP中提出的一种服务,其使得大量用户能够接收相同的高数据速率服务。上述技术可以扩展到多个目的地UE的情况。
基站
图5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基站的多个部分。在工作时,基站接收来自天线12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传送给天线收发转换开关14。该天线收发转换开关将所接收的信号与待发送的信号分离,并将所接收的信号传送给接收器16。接收器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降频转换(down-convert)和数字化,并这些信号传送给解扩器18。
解扩器18使用在上行链路中采用的信道码对由源UE传输的各个信道进行分离。各个解扩器18输出来自以基站10为激活基站的UE的信道。由信道分配单元32确定选择使用哪个信道码,以及由此选择接收哪个上行链路信道。
将解扩器18的输出送入解复用器34。各个解复用器34从特定UE的控制信道对由该UE选择为激活基站的一个或多个基站的标识号进行解复用。将各个标识号送入信道分配单元32。如果基站10已被特定UE选择为激活基站,则信道分配单元32将分配一数据信道,用于接收来自该UE的数据传输。然后,该基站将仅对以该基站为激活基站的数据信道进行解扩。然而,即使当该基站没有被选择为激活基站时,该基站也可以继续从UE接收控制信道。这使得该基站在需要的情况下能够成为激活基站。
作为所选择基站的标识号的另选方案,可以从各个UE接收表示该基站是否被选择为激活基站的标记。这种情况下,该基站可以依据已在上行链路中使用的编码来分辨该标记属于哪个UE。
将从以该基站作为激活基站的源UE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存储在缓冲区20中,为每一个这种源UE提供一个缓冲区。在控制单元22的控制下从缓冲区20中输出数据分组。控制单元22执行调度例程,以对数据分组进行调度,来将其传输给目的地UE。根据目的地UE的位置,将数据分组在该基站自己的下行链路(参见图2)、或通过另一基站(参见图3)或经由基于IP的网络(参见图4)发送到目的地UE。控制单元22还从缓冲区20接收与来自源UE的数据的到达速率相关的信息。由控制单元22将该信息输出到信用值计算单元24,以在信用值计算时使用,如将详细描述的。
该基站还从各个目的地UE接收控制信道。可以直接从目的地UE接收(当目的地UE在由该基站提供服务的小区中时)或者通过网络接收该控制信道。将控制信道传送给解复用器26,该解复用器26将包含在控制信道中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分离出来,该信息包括与目的地UE接收到的分组数量以及目的地UE处的失败分组数量相关的信息。还将该信息传送给信用值计算单元24,以在信用值计算时使用。
信用值计算单元24为每一个源UE计算信用值。从信用值计算单元24输出这些信用值并将其传送给扩频器28,以经由发送器30、天线收发转换开关14以及天线12传送给相应的源UE。在该实施例中,在控制信道中将信用值传送给源UE,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信道,例如数据信道。类似地,可以通过控制信道以外的信道接收从目的地UE获得的信息。
图6更详细地表示了信用值计算单元24的多个部分。参照图6,到达分组指示器52根据从控制单元22接收的信号,来指示对于每一个源UE的到达基站的分组数量。接收分组指示器54根据在控制信道中从目的地UE接收到的信息,来指示在各个目的地UE处接收到的分组数量。失败分组指示器56也根据在控制信道中从源UE接收到的信息,来指示在各个目的地UE处的失败分组数量。
吞吐量比率计算单元58利用到达分组指示器52和接收分组指示器54的输出,根据上述公式(1)为各个UE计算吞吐量比率。缓冲区占用率计算单元60也利用到达分组指示器52和接收分组指示器54的输出,根据上述公式(4)计算基站缓冲区占用率。满意比率计算单元62利用到达分组指示器52、接收分组指示器54和失败分组指示器56的输出,根据上述公式(2)和(3)计算满意分组比率。
平均吞吐量差值计算单元64利用吞吐量比率计算单元58的输出,根据上述公式(5)至(8)计算与平均吞吐量的差值。最小组吞吐量比率差值计算单元66也利用吞吐量比率计算单元58的输出,根据上述公式(10)至(12)计算与最小吞吐量比率的差值。最小组缓冲区占用率差值计算单元68利用缓冲区占用率计算单元60的输出,根据上述公式(16)至(18)计算与最小组缓冲区占用率的差值。最小组服务质量差值计算单元70利用满意率计算单元62的输出,根据上述公式(13)至(15)计算与最小组服务质量的差值。
将最小组吞吐量差值计算单元66、最小组吞吐量比率差值计算单元66、最小组缓冲区占用率差值计算单元68以及最小组服务质量差值计算单元70的输出送入最终信用值计算单元72,该最终信用值计算单元72根据上述公式(19)至(22)为各个UE计算最终信用值。从信用值计算单元24输出该最终信用值,以发送给相应的源UE。
用户设备
软切换模式下的UE从其激活列表中的各个基站接收信用值。该UE也可以具有来自其候选列表中的基站的历史信用值。这些信用值中的每一个都给出了与由该基站提供服务的小区中的其它源UE相比,从该源UE通过该基站到目的地UE的服务质量有多好的指示。
如果用户设备从一基站接收到高信用值,则这表示该用户设备在服务质量方面良好,因此该基站不可能出现严重拥塞。相反地,如果用户设备接收到低信用值,则这表示服务质量较低,因此基站很可能出现拥塞。这样,通过使软切换决定基于信用值,可以考虑基站正遭遇的拥塞量。例如,如果UE从特定基站接收到很低的信用值,则该基站可能会被从涉及软切换处理的激活基站集合中丢弃,即使到该基站的无线信道良好。其结果是软切换更加智能(smart),其中拒绝了具有较差服务质量历史的基站,并且对于为UE提供连续实时服务的无线分组系统,避免了不必要的流量拥塞。
各个UE在每一个上行链路调度事件(TTI)中,从其激活列表中的每一个基站接收信用值。对于第m个TTI时的第n个UE:
Received_C reditn(m)={Distance_minn,p(m),Distance_minn,q(m)}
                                      p=1...P,q=1...Q      (27)
各个源UE还建立到这些基站的信道特征,从而
Channeln(m)={Chn,p(m),Chn,q(m)}    p=1...P,q=1...Q    (28)
其中,Chn,p(m)为与从第k个源UE到第p个基站的上行链路中的信道质量相关的知识。该源UE将这些值保存在分配给激活或候选基站中的每一个的独立缓冲区中。这些保存的值形成了多个信用值的历史。第n个源UE从第p个基站接收到的信用值的历史为:
Credit_His toryn,p(m)={Distance_minn,p(m),…,Distance_minn,p(m-L)}
                                                                    (29)
通过相似的方式创建信道质量的历史:
Channel_Historyn,p(m)={Chn,p(m),…,Chn,p(m-L)}             (30)
其中,L为历史缓冲区的长度。各个源UE如下对信道历史和信用值历史进行组合,以获得对于每一个基站的唯一信用值:
Combined_Metricn,p(m)=Combine(Channel_Historyn,p(m),Credit_Historyn,p(m))
                                                                  (31)
其中,Combine为用于组合这些度量的函数。作为示例,Combine函数可以首先得到各个历史缓冲区中的值的平均值,然后将这些平均值相乘以形成最终的组合度量。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加权;例如,可以对较新的值赋予比较旧的值更大的权值,并且可以对信道历史赋予比信用值历史更大的权值,反之亦然。然后,可以在决定是否将被拒绝的基站接受到激活基站集合中时使用这些组合度量。作为另选方案,或者除了历史缓冲区的平均值以外,可以使用历史缓冲区中的数据的趋势。
通过这种方式,当前实施例利用与从软切换集合中的激活或候选基站中的每一个到目的地UE的链路质量的不同方面相关的知识,有效地将上行链路调度功能和软切换组合在一起。因此,除了信道质量以外,拥塞量和QoS历史都在软切换决定中涉及到了。
在本实施例中,将软切换处理与上行链路调度处理组合在一起。在更新了其激活和候选基站集合之后,源UE则据此确定等待时间和/或传输速率,以进行上行链路调度。为了确定合适的等待时间或传输速率,该UE如下将最新从软切换集合中的候选或激活基站接收到的信用值与其自己的各个无线信道的估计信用值进行组合,以获得唯一的度量或信用值:
Decisive_Metricn(m)=Comb(Received_C reditn(m),Channeln(m))  (31)
组合处理Comb可以与在软切换决定中使用的Combine处理相似。然而,Comb处理不需要包括信用值历史。例如,源UE可以仅确定在当前上行链路调度事件中从所有的激活基站接收到的信用值的平均。
根据各个UE的服务类型向各个UE分配了最大可接受的等待或休眠时间。以每一个上行链路调度事件(例如,每一个TTI),通过将当前的组合信用值Decisive_Metricn(m)与最大可接受的等待或静默(silent)时间相乘,来更新该休眠或等待时间段的值。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级别也可以基于该组合信用值来确定。通过这种方式,将下行链路中的服务质量的知识与关于无线信道状况的现有知识进行组合,以给出最佳传输格式。结果,在总体分组传输时延和实时服务所经历的时延的减少方面更为成功。例如,可以将最近提出的基于QoS的多维速率-时间混合分组调度(MRT-HQPS)或基于多维信用的速率调度(MCRS)技术用于上行链路调度。
当在软切换模式下不能容忍由时间调度而引入的时延和静默时,采用另一类型的上行链路调度,其仅包括速率调度。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准入的源UE在所有时间内进行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当UE从激活和候选基站接收到信用值时,它将这些值与其关于无线信道状况的知识进行组合。然后,该UE采用这些信用值来从MCS级别的查找表中找到最佳MCS(调制和编码方案)级别。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UE的多个部分。参照图7,缓冲区50接收待发送的数据分组,并将其以先入先出的方式存储。在上行链路调度器52的控制下从缓冲区50送出这些数据分组。在复用器54中,将缓冲区50送出的数据分组与包含小区选择命令的控制信道进行复用。将复用器54的输出送入扩频器56,在扩频器56处向其分配信道码。将由此编码的信号通过发送器58,天线收发转换开关60和天线62发送到软切换处理中涉及到的基站。
该UE通过天线62、天线收发转换开关60和接收器64接收输入信号。将这些信号送入解扩器66,该解扩器66将由软切换处理中涉及到的各个基站发送的控制信道分离出来。
信道质量指示器68对UE和各个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进行估计。可以产生任何适当的质量指标;例如,可以产生接收信号强度(RSS)或功率指标、误码率(BER)或帧错误率(FER)指标、信号与干扰比(SIR)或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NR)指标。该指标可以基于由基站广播的导频信号。例如,可以将该导频信号的强度作为信号质量的指标,或者该基站也可以将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比广播到导频信道,并且与导频信号强度相结合地使用该发送功率比,以获得信号质量的指标。另选地,可以根据在用户设备中生成的用于下行链路功率控制目的的发送功率控制(TCP)信息(例如,功率增大/功率减小指令)来导出该指标。这些指标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基于多个测量时间段中得到的测量结果的历史或平均值。如果需要,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指标。将信道质量指示器的输出送入调度器52和组合度量计算单元70。
解复用器72从控制信道中对由基站发送到UE的信用值进行解复用。将这些信用值送入调度器52和组合度量计算单元70。还可以将其它信息(例如,功率控制比特)传送给调度器52和/或组合度量计算单元70。调度器52基于信用值和信道质量指示器来执行调度例程,以确定什么时候以及以什么速率将数据分组从缓冲区50送出。例如,调度器52可以使用前面提到的题目为“Uplink scheduling”的共同未决英国专利申请中所述的上行链路调度技术,或者任何其它适合的调度技术。
各个组合度量计算单元70根据前述公式(9)为这些基站之一计算组合度量。然后将各个组合度量送入小区选择单元72。然后,小区选择单元72基于这些组合度量进行小区选择决定。例如,如果这些组合度量之一远高于其它组合度量,表示与其它基站相比,与该组合度量相关的基站具有对目的地UE的良好服务质量以及良好的上行链路信道质量,则可以将该基站选择为唯一的激活基站。如果两个或更多个基站具有相似的组合度量,则可以将它们都选择为激活基站。如果一基站的组合度量远差于其它基站,则可以将该基站从激活基站中丢弃。
为了进行软切换,小区选择单元72维护一个激活和候选基站的列表。按照组合度量的顺序在该列表对基站排名。在每一次,将具有最优组合度量的基站选择为激活基站。如果存在具有相近的良好组合度量的其它基站,则也可以将这些基站选择为激活基站。例如,每一次可以总共有三个基站为激活。但是,如果次优基站比最优基站差很多,则仅将最优基站选择为激活基站。
对激活和候选基站的列表进行不断地更新。这样,如果一激活基站开始给出较低的组合度量,则可以将其从激活列表中去除。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最优组合度量的候选基站可以取代激活列表中的被去除的基站。通过相似的方式,可以将基站添加到候选基站列表中或从候选基站列表中去除。
小区选择单元72输出所选择的一个或更多基站的标识号,将其复用到控制信道中,以传输给基站。另选地,小区选择单元可以输出表示基站是否被选为激活基站的标记。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行链路中采用的编码可以告知基站该标记属于哪个UE。
图8表示组合度量计算单元70中的一个的多个部分。参照图8,组合度量计算单元70A接收与软切换处理中所涉及的基站之一有关的信用值和信道质量指示器。将信用值存储在信用值缓冲区74中,将信道质量指示器存储在信道缓冲区76中。将新值存储在缓冲区74和76中,而丢弃旧值。通过这种方式,这些缓冲区中存储了其以前的L个调度事件的各个值的历史,其中L为缓冲区的长度。在平均值计算单元78中对存储在信用值缓冲区74中的值进行平均,在平均值计算单元80中对存储在信道缓冲区76中的值进行平均。如果需要,可以由平均值计算单元78和80对这些值进行适当的加权;例如,对较新的值赋予比较旧的值更大的权值。然后将由此计算出的平均值送入组合器82。在该示例中,组合器82为乘法器,其将来自平均值计算单元78和80的值进行相乘。如果需要,可以对这两个平均值中的一个或二者进行加权。组合器82的输出为组合度量,该组合度量被送入图7中的小区选择单元72。
还可以将缓冲区74和76的输出送入趋势计算单元(未示出),该趋势计算单元可以计算相应缓冲区中的数据的趋势。例如,这可以通过对拟合缓冲区中的数据的直线进行微分,并将该微分的值映射为0与1之间的值来完成。然后可以通过使该趋势计算单元的输出成为组合度量的一部分,或者通过将该趋势计算单元的输出分别送入小区选择单元72,以在进行软切换决定时使用该趋势计算单元的输出。
示例
图9示出了一示例,其中源UE A正在对两个可用基站进行评估,以将其数据分组发送到目的地UE A。源和目的地UE C、D和B由候选基站Node-B1提供服务,而源和目的地UE E由基站Node-B2提供服务。
在当前上行链路调度事件中,源UE A接收两个信息字节或信用值。在本示例中,从Node-B1接收到的第一信用值为低信用值(例如5),而从Node-B2接收到的第二信用值为高信用值(例如100)。假设所有的源UE对于两个候选基站都具有良好的无线信道状况。假设信用值历史趋势在最近L个TTI内对于两个基站相似,则源UE A通过查看接收到的这些度量而认识到,通过Node-B1而导致较差的吞吐量比率或成功传送比率的可能性很高,并且可能存在下述的多个UE,这些UE在Node-B1的FIFO缓冲区中具有等待到达其相应的目的地UE的相似的数据分组量。因此,源UE A认识到,虽然其对于两个候选Node-Bs具有相似的无线信道状况,但如果其选择Node-B1,则其将遭遇更多的拥塞和更激烈的竞争(至少来自具有非常相似的FIFO缓冲区长度的多个UE之一),并且可能导致分组的更长时延。因此,它优选已提供了良好信用值的Node-B2。
如上所述,使用所接收的多个信用值来创建信用值历史。将该信用值历史与由UE已创建的关于无线信道质量的信用值历史进行组合。这使得源UE能够通过监测信用值历史的趋势,进行更好、更高效和更平滑的决定,以从激活和候选基站集合中接受或拒绝任一基站。如果基站持续给出较低和劣化的信用值(例如接近0),则该UE认识到,其越来越接近具有最小QoS、最小吞吐量比率和最小平均吞吐量的UE。该UE还认识到,该特定基站可能正面临高拥塞,并且该特定基站当前选择其它目的地UE作为优选。因此,该源UE考虑从其激活集合中拒绝该基站。结果,提高了面向分组拥塞的软切换的性能。例如,据估计,与传统的软切换相比,在混合服务无线分组多媒体环境下,在QoS、吞吐量、95%时延和传送比特率方面可以同时实现高达20%的性能提高。
上述技术的另一显著成果是基站处的干扰特征(interference profile)的改善。通过监测候选和激活基站的下行链路中在所经历的分组传送时延方面的情况,源UE可以自动地拒绝正在处理过多Ack/Nack消息的基站。这产生下述的情况,其中源UE受到来自高拥塞基站的较少竞争和较少干扰。
其它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源UE可以从每一个激活或候选Node-B接收多个字节。每一个字节都表示在下行链路上提供的或者通过其他基站或有线网络提供的QoS的一个方面,例如通过基站到目的地UE的传送数据的总比率、从基站到目的地UE的链路的QoS、或者表示通信拥塞量的数值。该UE具有用于这些信息字节的信用值历史或从各个基站接收的信用值的多个队列。在这种情况下,该UE能够查看所接收的比较性多维度量和单独的QoS特征,这可以导致对切换的激活和候选基站集合的更好决定。
由于RNC的全面知识和概览以及在RNC中已存在某些软切换能力的事实,所以优选地可以将最终的软切换决定留给RNC。如果是这种情况,并且可以容忍RNC处的较慢信息更新速度及其定时与下行链路调度定时的不匹配,而且该RNC还可以提供用于将多维信息传送给高层的必要通信以及额外的网络层开销计算,则在这种情况下,将当前的组合多维信用值(例如,两个信息字节)发送给该RNC。结果是面向多维信用值的上行链路调度和软切换的混合,其中由RNC进行最终决定。在这种情况下,RNC通过考虑对其可用的多维信用值,来确定Cell_Up和Cell_Down命令,并进行软切换决定。
应当理解,完全通过示例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细节的修改。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可以通过使用在处理器(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任何其它类型的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来实现。根据各个功能的描述,这些模块的编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在任何适当的处理器上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对这些模块进行编程。另选地,上述功能中的某些或全部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实现。

Claims (32)

1、一种用于选择在软切换过程中使用的激活基站的方法,该激活基站用于从源用户设备接收数据,以转交给目的地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从所述基站到所述目的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的指标;以及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的指标选择所述基站作为激活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所述服务质量的指标来确定信用值,并且将所述信用值从所述基站发送给所述源用户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源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信用值,并基于所述信用值选择一基站作为激活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为多个源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确定信用值。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从所述基站到目的地用户设备的多个不同的服务质量的指标。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以下的服务质量的指标中的至少一个:
a)吞吐量比率;
b)满意分组比率;
c)基站缓冲区占用率。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比较从所述基站到多个目的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的指标,为多个源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确定信用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用值基于以下相对指标中的至少一个:
a)与平均吞吐量的差值;
b)与最小吞吐量比率的差值;
c)与最小服务质量的差值;
d)与最小缓冲区长度的差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用值基于多个相对指标,并且是通过组合所述多个相对指标而获得的单个值。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源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接收信用值,并基于信用值的历史来选择一基站作为激活基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具有来自一基站的信用值的正在改善的历史的源用户设备选择该基站作为激活基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具有来自一基站的信用值的正在变差的历史的源用户设备取消选择该基站作为激活基站。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基于从源用户设备到一基站的无线信道状况的指标,选择该基站作为激活基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无线信道状况的历史选择一基站作为激活基站。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步骤由用户设备执行,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从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所选择基站的指示。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服务质量的指标对上行链路传输进行调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源用户设备接收基于服务质量的指标的信用值,并根据该信用值确定分组传输的时间和/或速率。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定期地重复所述方法。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在其下行链路中向目的地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经由网络向目的地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21、一种用于在上行链路中从源用户设备接收数据分组,以转交给目的地用户设备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用于确定从所述基站到所述目的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的指标的装置;
用于根据所述服务质量的指标生成信用值的装置;
用于将所述信用值发送给所述源用户设备的装置;
用于从所述源用户设备接收表示所述基站是否已被选择为激活基站的指示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基站已被选择为激活基站的情况下,为所述源用户设备分配信道的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中,为多个源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确定信用值。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信用值基于从所述基站到目的地用户设备的多个不同的服务质量的指标。
24、根据权利要求21到2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通过比较从所述基站到多个目的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的指标,为多个源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确定信用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1到2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信用值基于多个相对指标,并且是通过组合所述多个相对指标而获得的单个值。
26、一种用于使用软切换经由一个或更多个基站向目的地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用于从基站接收信用值的装置,所述信用值基于从该基站到所述目的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的指标;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信用值选择一基站作为激活基站的装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户设备,还包括用于存储信用值的历史的装置,并且其中,所述选择装置被设置为根据所述信用值的历史选择一基站作为激活基站。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用户设备,还包括用于确定从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基站的无线信道状况的指标的装置,并且其中,所述选择装置被设置为另外根据无线信道状况的指标选择一基站作为激活基站。
29、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设备,还包括用于存储无线信道状况的历史的装置,并且其中,所述选择装置被设置为根据所述无线信道状况的历史来选择一基站作为激活基站。
30、根据权利要求26到2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还包括用于发送所选择基站的指示的装置。
31、根据权利要求26到3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还包括用于根据所述信用值对上行链路传输进行调度的装置。
32、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1到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和根据权利要求26到3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CNA2004800270081A 2003-10-03 2004-10-01 软切换 Pending CN18534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GB0323199.0A GB0323199D0 (en) 2003-10-03 2003-10-03 Soft handover
GB0323199.0 2003-10-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3437A true CN1853437A (zh) 2006-10-25

Family

ID=29415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270081A Pending CN1853437A (zh) 2003-10-03 2004-10-01 软切换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04415A1 (zh)
EP (1) EP1668946B1 (zh)
JP (1) JP4572200B2 (zh)
KR (1) KR100789071B1 (zh)
CN (1) CN1853437A (zh)
GB (1) GB0323199D0 (zh)
WO (1) WO200503456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326B (zh) * 2007-08-23 2012-04-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户终端参与切换决定的切换方法及其实现设备
CN101128057B (zh) * 2007-09-27 2012-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切换的优化方法
CN106464509A (zh) * 2014-05-14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1175128A1 (zh) * 2020-03-02 2021-09-10 索尼集团公司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0113A1 (en) * 2004-12-29 2006-06-29 Anderlind Erik E Method for efficiently transmitting communications in a system supporting dedicated and shar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P1864462B1 (en) 2005-03-17 2017-09-20 Ericsson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voice call continuity between circuit-switched subsystem and multimedia subsystem
KR101002879B1 (ko) * 2005-06-10 2010-1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프 방법
US8254360B2 (en) 2005-06-16 2012-08-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OFDMA control channel interlacing
EP1897301B1 (en) 2005-06-21 2014-10-08 BlackBerry Limited Bearer path optimization
US8208442B2 (en) * 2005-08-22 2012-06-26 Genband Us Llc Multimedia subsystem service control for circuit-switched subsystem calls
US8811954B1 (en) 2005-10-31 2014-08-19 Genband Us Llc Network domain selection
KR101033341B1 (ko) * 2005-12-27 2011-05-09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이동 제어 장치 및 핸드오버 제어 방법
KR101354630B1 (ko) * 2006-03-22 2014-0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타이머 기반의 자원 요청 방법
JP4574581B2 (ja) * 2006-03-30 2010-11-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支援システム、通信支援方法、通信支援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端末
US8275377B2 (en) 2006-04-20 2012-09-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handoffs between multiple networks
WO2007125593A1 (ja) * 2006-04-28 2007-11-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US8787300B2 (en) * 2006-06-05 2014-07-2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a fast handoff in a 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EP2033477A4 (en) * 2006-06-14 2014-01-08 Apple Inc TRANSITION PROCEDURES OF COMMUNICATION SESSIONS FOR A USER ELEMENT BETWEEN VARIOUS SUBSYSTEM TYPES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US8180338B1 (en) 2006-06-14 2012-05-15 Genband Us Llc Selective call anchoring in a multimedia subsystem
US8687587B2 (en) * 2006-06-14 2014-04-01 Apple Inc. Inter-subsystem transfers
US8045568B2 (en) * 2006-09-29 2011-10-25 Genband Us Llc Enterprise mobility
EP2070293A4 (en) * 2006-10-04 2015-01-14 Apple Inc VOICE CONTINUITY FOR CONDUCTIVE MULTIMEDIA SUBSYSTEMS
JP4882670B2 (ja) * 2006-11-01 2012-02-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KR100948797B1 (ko) * 2006-12-11 2010-03-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 스케줄링 장치 및 방법
US8600006B2 (en) 2006-12-27 2013-12-03 Genband Us Llc Voice continuity among user terminals
EP2124468B1 (en) * 2007-01-19 2019-03-13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device
US20080186859A1 (en) * 2007-02-06 2008-08-07 Viasat, Inc. Code multiplexed request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US7940790B2 (en) * 2007-06-11 2011-05-10 Viasat, Inc. Multiple request intervals
US7953060B2 (en) * 2007-06-11 2011-05-31 Viasat, Inc. Quasisynchronous reservation requests
ATE510441T1 (de) * 2007-08-09 2011-06-1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obiles kommunikationsendgerät, kommunikationsstation, kommunikationsnetzwerk und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US8644298B1 (en) 2007-09-12 2014-02-04 Genband Us Llc Adding a service control channel after session establishment
CN103607793B (zh) * 2007-10-25 2017-08-25 思达伦特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移动节点的互通网关
US20090141680A1 (en) * 2007-11-30 2009-06-04 Viasat, Inc. Flexible assignment of scheduled and request transmissions
US8144680B2 (en) * 2007-11-30 2012-03-27 Viasat, Inc. Contention-based communications
US7986928B2 (en) * 2007-12-07 2011-07-26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radio channel for transmitting an audio signal to a radio local receiver
US20100246501A1 (en) * 2009-03-27 2010-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nection close for disjoint serving sectors
US8611940B2 (en) * 2009-11-20 2013-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a channel access protocol for directional MAC
US9137780B1 (en) * 2010-07-29 2015-09-15 Crimson Corporation Synchronizing multicast data distribution on a computing device
US8731572B2 (en) * 2011-11-02 2014-05-20 Broadcom Corporation Localized dynamic channel time allocation
EP2635087A1 (en) * 2012-02-28 2013-09-04 Alcatel Lucent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int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833676B1 (en) * 2013-07-31 2018-01-03 Fujitsu Limited Network node selec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EP3031294B1 (en) * 2013-08-07 2019-10-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devices of controlling a base station system
US9407508B2 (en) * 2013-09-04 2016-08-02 Tube, Inc. Client-side inference of wireless network states
CN106255209B (zh) * 2016-02-04 2019-10-01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增强无线通信可靠性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38142A (ja) * 1996-02-29 1997-09-09 Toshiba Corp 網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及び装置
USRE39177E1 (en) * 1997-01-29 2006-07-11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oft hand-off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693884B1 (en) * 1998-11-19 2004-02-17 Scoreboard, Inc. Method of quantify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CDMA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US6563810B1 (en) * 1999-09-30 2003-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losed loop resource allocation
CN1132470C (zh) * 2000-05-19 2003-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软切换方法
KR100459564B1 (ko) * 2000-06-21 2004-1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부하를 단말기에 보고하기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59931C (zh) * 2000-10-02 2004-07-2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和移动通信控制方法
US6907245B2 (en) * 2000-12-04 2005-06-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offset threshold for diversity handover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987738B2 (en) * 2001-01-12 2006-01-17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packet scheduling and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757520B2 (en) * 2001-06-26 2004-06-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serving sector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GB0120033D0 (en) * 2001-08-16 2001-10-10 Fujitsu Ltd Cell selection
JP4213445B2 (ja) * 2001-10-01 2009-01-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リソース制御方法、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
CN1251525C (zh) * 2001-10-01 2006-04-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资源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站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326B (zh) * 2007-08-23 2012-04-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户终端参与切换决定的切换方法及其实现设备
CN101128057B (zh) * 2007-09-27 2012-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切换的优化方法
CN106464509A (zh) * 2014-05-14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200827B2 (en) 2014-05-14 2019-02-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659927B2 (en) 2014-05-14 2020-05-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224915A (zh) * 2014-05-14 2020-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224915B (zh) * 2014-05-14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1175128A1 (zh) * 2020-03-02 2021-09-10 索尼集团公司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0323199D0 (en) 2003-11-05
KR100789071B1 (ko) 2007-12-26
US20070004415A1 (en) 2007-01-04
JP4572200B2 (ja) 2010-10-27
EP1668946A1 (en) 2006-06-14
EP1668946B1 (en) 2012-12-05
KR20060054209A (ko) 2006-05-22
WO2005034562A1 (en) 2005-04-14
JP2007507949A (ja) 200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53437A (zh) 软切换
CN1853385A (zh) 通过基站确定服务质量指标来调度来自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84117C (zh) 高频谱效用的高容量无线通信系统
CN1173492C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设备和方法
CN1207937C (zh) 无线电资源管理
CN1320779C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优化调制和编码方案及多代码的方法
CN1226892C (zh) 基站、控制装置、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196373C (zh) 选择编码方法的方法
CN1833460A (zh) 使用用户设备缓冲区占用率作为选择标准的软切换中的小区选择
CN101053272A (zh) 在软移交期间的有效热噪声增量控制
CN1969586A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发送功率比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及无线基站
CN101069447A (zh) 移动站、基站、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01044721A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管理无线资源的方法和系统、相关网络及其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788507A (zh) 无线基站装置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465203A (zh) 蜂窝无线传输装置和峰窝无线传输方法
CN1555612A (zh) 控制无线通信系统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407822A (zh) 小区选择
CN1791249A (zh) 无线基站和移动台
CN1853386A (zh) 虚拟集中的上行链路调度
CN1816975A (zh) 决定无线通信传输功率增益因素的装置及方法
CN1610337A (zh)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和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CN1666444A (zh) 分组通信系统、分组通信方法、基站、移动站、控制装置与分组通信程序
CN1372392A (zh) 在移动无线系统内管理处理资源的方法
CN1647421A (zh)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基站及它们所用的通信路径质量估算方法
CN1898979A (zh) 用于处理通用移动电信系统中宏分集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