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80892B - 提供多方向光束的背光组件及采用该组件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提供多方向光束的背光组件及采用该组件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80892B
CN1580892B CN2004100077300A CN200410007730A CN1580892B CN 1580892 B CN1580892 B CN 1580892B CN 2004100077300 A CN2004100077300 A CN 2004100077300A CN 200410007730 A CN200410007730 A CN 200410007730A CN 1580892 B CN1580892 B CN 15808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optical plate
area
entrance face
backligh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077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80892A (zh
Inventor
吴晶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80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0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580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0892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for extracting light out both the major surfaces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75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light guides
    • G02B6/0076Stacked 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light guides of the same or different cross-sectional area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8Arrangements of plural sources, e.g. multi-colou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4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double-sided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背光组件包括:产生光线的光源;第一光导板和第二光导板,从第一光导板输出的光量不同于从第二光导板输出的光量。光源的光输出面具有基本上等于第一和第二光导板的光入射面的面积之和。每个光导板可以有不同的厚度,或者改变光源相对于光入射面的位置以控制从各个光导板输出的光量。显示装置包括一个利用从第一光导板输出的光显示第一图像的第一显示单元和一个利用从第二光导板输出的光显示第二图像的第二显示单元。

Description

提供多方向光束的背光组件 及采用该组件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显示装置中提供光线的背光组件,并尤其涉及一种在多个显示单元上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中在多个方向产生光线的背光组件。 
背景技术
对采用图像显示部分作为其主要或次要功能的电子产品已经开发了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其中一种很流行的图像显示装置是利用液晶的光学特性的液晶显示(LCD)装置。液晶的分子分布响应于施加到其上的电场而变化,使得液晶的光透射率也发生变化。LCD装置利用液晶的这种光透射特性显示图像。 
一般的电子产品,如蜂窝电话、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等都采用图像显示装置(如LCD装置)在设置在一个方向的单个显示单元上显示图像。因为有一种采用多个显示单元在不同方向上显示图像的趋势,所以开发出了在多个方向、多数是两个方向上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另外,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在显示装置中提供光线的背光组件,该组件被用于多方向显示装置。 
例如,在常规的双向显示装置中,一些图像显示在一个显示单元上,其它的图像显示在另一个显示单元上。两个显示单元设置在两个不同的方向(如相反的方向)。换言之,显示装置有一个用于显示第一图像的第一显示单元和一个用于显示第二图像的第二显示单元,并且第一和第二显示单元分别设置在彼此不同的第一和第二方向。 
这种双向显示装置有一个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提供光线的双向背光组件。换言之,双向背光组件对第一和第二显示单元分别在第一方向提供第一光线、在第二方向提供第二光线。在这种常规的双向背光组件中,有一个产生光线的光源和两个将提供的光线导向两个显示单元的光导板。从光源产生的光线分别被第一和第二光导板分成第一和第二光线,并且分开的光线分别被提供给第一和第二显示单元。
但是,因为常规的双向背光组件的第一和第二光导板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厚度,所以它不能或很难控制由光源产生的光分出的光量。换言之,第一和第二光导板每个从光源接收相同的光量,使得每个光导板对对应的显示单元输出相同的光量。 
因而,在显示单元选择性地操纵两个显示单元从而只在选定的显示单元上显示图像的情况下,或是因为显示在第一和第二显示单元中的图像之间的差异而在一个显示单元需要比另一个显示单元更多的光的情况下,采用常规双向背光组件的常规双向显示装置不能对两个显示单元提供不同的光量。 
因此,希望改进在显示单元中提供光线的背光组件,使得把提供给显示装置不同显示单元的光量控制成对各个显示单元提供适当的光量。还希望提供一种采用此种背光组件、从而改善各个显示单元的图像质量的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缺点和缺陷通过本发明的性能提高的无线通讯连接器而克服或减轻。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在不同方向提供光线的背光组件包括:产生光线的光源;第一光导板,接收来自光源的光并对接收到的光导向,以在朝向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一方向上输出第一光线;和第二光导板,接收来自光源的光并对接收到的光导向,以在朝向第二显示单元的第二方向上输出第二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量不同于第二光量。光源有一个光输出面,向第一和第二光导板的第一和第二光入射面产生光线,并且光输出面有一个大小基本上等于第一和第二光入射面面积之和的面积。当第一光量大于第二光量时,第一光入射面的面积大于第二光入射面的面积。当第二光量大于第一光量时,第二光入射面的面积大于第一光入射面的面积。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光入射面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面积,并且光源设置在邻近第一和第二光入射面的不同位置、以便分别控制第一和第二光量。当第一光量大于第二光量时,光源设置成使光输出面分别覆盖第一和第二光入射面的第一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大于第二区域。当第二光量大于第一光量时,光源设置成使光输出面分别覆盖第一和第二光入射面的第一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二区域大于第一区域。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于在不同显示单元上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包括:利用第一光线显示第一图像的第一显示单元;利用第二光线显示第二图像的第二显示单元;和上述实施例之一所述的背光组件。本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光导板之间的反射板;设置在第一光导板光出射面上的第一光学元件,用于提高第一光线的亮度;设置在第二光导板光出射面上的第二光学元件,用于提高第二光线的亮度;第一接收容器,持着第一光导板和光源;收容第一接收容器、第一光导板和光源的第二接收容器,其上有一个开口,第二光导板经过该开口设置;收容第二光导板的第三接收容器,与第二接收容器结合以覆盖开口。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项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参考下列附图对实施例进行下列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截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背光组件与根据本发明的接收容器组装到一起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2中所示光源的透视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第二接收容器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截面图; 
图6和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LCD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第一显示单元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这里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出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目的。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截面图。参见图1,背光组件100包括光源110,第一和第二光导板120、130,以及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光导板120、130之间的反射板140。此实施例的背光组件在两个方向A和B上提供光线,以致于其可以称作“双向背光组件”。 
光源110邻近第一和第二光导板120、130设置,并对各个光导板120、130的一侧提供光线。光源110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荧光灯或发光二极管,用于向第一和第二光导板120、130的侧面产生光线。 
第一和第二光导板120、130每个有一种六边形的形状,有两个相对的面和四个侧面。具体地说,第一光导板120具有第一光入射面122、第一光反射面126和第一光出射面124。从光源110产生的光入射到第一光入射面122并在第一光导板120中穿行。在第一光导板120中穿行的光直接经第一光出射面124出射或在第一光反射面126上向第一光出射面124反射以经其出射。因此,第一光导板120在图1所示的A方向输出光线。 
第二光导板130也有第二光入射面132、第二光反射面136和第二光出射面134。从光源110产生的光入射到第二光入射面132上并在第二光导板130中穿行。在第二光导板130中穿行的光直接经第二光出射面134出射或在第二光反射面136上向第二光出射面134反射以经其出射。因此第二光导板130在图1中所示的B方向输出光线。 
第一和第二光导板120、130可以有基本上相同的大小或不同的大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导板120具有大于第二光导板130的尺寸,从而在A方向上产生多于B方向的光量。因为第一光导板120比第二光导板130厚,如图1所示,所以第一光导板120从光源110接收的光量多于第二光导板130接收的光量。 
在此实施例中,光源110有一个光输出面111,光经该输出面向第一和第二光导板120、130提供,并且光输出面111具有基本上等于第一和第二光入射面122、132面积之和的面积。另外,第一光入射面122具有大于第二光入射面132的面积。为了提供此种结构,例如第一和第二光导板120、130分别具有厚度C和D,光源110具有厚度E,并且第一和第二光导板120、130以及光源110制造成厚度C大于厚度D,厚度E基本上等于厚度C和厚度D之和。因此,第一光导板120经第一光入射面122接收到的光量多于第二光导板130经第二光入射面132接收到的光量。 
在第一和第二光导板120、130之间设置反射板140以反射从第一和第二光导板120、130泄漏的光。换言之,从第一和第二光反射面126、136泄漏的光被反射板分别反射向第一和第二光出射面124、134。 
背光组件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光导板120的第一光出射面124上的第一光学元件150以及设置在第二光导板130的第二光出射面134上的第二光学元件160。第一和第二光学元件150、160每个包括一个用于扩散光导板120或130提供的光线的扩散片和一个或多个用于会聚光线以增大亮度以及经光学元件150或160出射的光的视角的棱镜片。 
图2是图1所示的背光组件与根据本发明的接收容器组装到一起的分解透视图。在图2中,与图1中所示相同的部件用相似的标号表示并省去对它们的详细描述以避免重复。参见图2,背光组件100包括用于持着光源110和第一光导板120的第一接收容器210,用于接收由第一接收容器210固定的光源110和第一光导板120的第二接收容器220,以及用于固定第二光导板130的第三接收容器230。 
反射板140设置在形成于第一和第二接收容器210、220之间的接收空间中。第一接收容器210在其边缘区域有一个开口214,用于接收光源110。因为光源110包括多个线性排列在第一和第二光导板120、130侧面的发光二极管,所以开口214设置在对应于光源110的位置的边缘区域并具有适于收容光源110的矩形形状。第二接收容器220还有一个开口224,用于接收第二光导板130。因此,第二接收容器220的开口224的大小和形状基本上与第二光导板130的开口的情况相同。这将参见图4详细描述。 
用于接收并固定第二光导板130的第三接收容器230与第二接收容器220合并。第三接收容器230具有的大小和形状适合于覆盖第二接收容器220的开口224,并设置在第二接收容器220的与设置第一接收容器210的面相对的面上。 
图3是图2所示光源的透视图。在此实施例中,光源110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它们排列成行地分布在挠性印刷电路板(FPC)112上。 
FPC112包括一个基底114和一个形成在基底114上的导线116。导线116串联连结发光二极管以向各个发光二极管提供驱动电压。与发光二极管结合的FPC 112设置在第一接收容器210的开口214中并接收在第二接 收容器220的选定区域中(参见图2)。 
图4是图2所示第二接收容器220的透视图。在此实施例中,第二接收容器220包括一个底面222和第一至第四侧面226a-226d。第二接收容器220利用形成在第二至第四侧面226b-226d的挂钩227固定地与第一接收容器210结合。 
开口224形成在底面222上与第二光导板130对应的区域,使得第二光导板130设置在开口224中。第二接收容器220还包括一个用于接收光源110的接收凹陷228。该接收凹陷228形成在第一侧面226a和开口224之间的区域。接收凹陷228从底面222向下突出,并具有适于接收光源110的形状和大小。例如,接收凹陷228具有的厚度F基本上等于第二光导板130的厚度D。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截面图。在图5中与图1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似的标号并省去对它们的详细描述以免重复。在此实施例中,背光组件300包括光源110、反射板140和第一及第二光学元件150、160,它们具有基本上与图1所示相同的结构和形状。背光组件300还包括用于接收来自光源110的光并对光线导向以在A方向和B方向向不同的显示单元(参见图8)出射的第一和第二光导板310、320。 
第一和第二光导板310、320每个为六边形形状,具有两个相对表面和四个侧面。具体地说,第一光导板310具有第一光入射面312、第一光反射面316和第一光出射面314。从光源110产生的光入射到第一光入射面312并在第一光导板310中穿行。在第一光导板310中穿行的光直接经第一光出射面314出射或在第一光反射面316上向第一光出射面314反射以经其出射。因此,第一光导板310在图5所示的A方向输出光线。 
第二光导板320也有第二光入射面322、第二光反射面326和第二光出射面324。从光源110产生的光入射到第二光入射面322上并在第二光导板320中穿行。在第二光导板320中穿行的光直接经第二光出射面324出射或在第二光反射面326上向第二光出射面324反射以经其出射。因此第二光导板320在图5中所示的B方向输出光线。 
第一和第二光导板310、320可以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或不同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光导板310、320具有不同的结构,使得,在B方向上提供多于A方向的光量。例如,第一光导板310的厚度大 于第二光导板130的厚度,如图5所示,以致于第一光导板310从光源110接收的光量多于第二光导板320接收的光量。 
在此实施例中,光源110的光输出面111具有基本上等于第一和第二光入射面312、322面积之和的面积,并且第二光入射面322具有大于第一光入射面312的面积。为了提供此种结构,例如第一和第二光导板310、320分别具有厚度G和H,并且第一和第二光导板310、320以及光源110制造成厚度H大于厚度G,并且厚度E基本上等于厚度G和厚度H之和。因此,第二光导板320经第二光入射面322接收的光量大于第一光导板310经第一光入射面312接收的光量。背光组件300由此在B方向经第二光导板320提供多于在A方向经第一光导板310的光量。 
图6和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截面图。在图6和7中,与图1或图5所示相同的部件用相似的标号表示,并且省去对它们的详细描述以免重复。在此实施例中,背光组件400包括光源110、反射板140和具有与图1和图5所示结构和形状基本相同的第一及第二光学元件150、160。该背光组件400还包括第一和第二光导板410、420,用于接收来自光源110的光并导引光以在方向A和B上向不同的显示单元(参见图8)出射。 
第一和第二光导板410、420每个为六边形形状,具有两个相对表面和四个侧面。具体地说,第一光导板410具有第一光入射面412、第一光反射面416和第一光出射面414。从光源110产生的光入射到第一光入射面412并在第一光导板410中穿行。在第一光导板410中穿行的光直接经第一光出射面414出射或在第一光反射面416上向第一光出射面414反射以经其出射。因此,第一光导板410在A方向输出光线。 
第二光导板420也有第二光入射面422、第二光反射面426和第二光出射面424。从光源110产生的光入射到第二光入射面422上并在第二光导板420中穿行。在第二光导板420中穿行的光直接经第二光出射面424出射或在第二光反射面426上向第二光出射面424反射以经其出射。因此第二光导板420在B方向输出光线。 
第一和第二光导板410、420可以有基本上相同或不同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光导板410、420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光入射面412、422,它们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形状,并且光源11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 光导板410、420的侧面上不同的位置。通过改变光源110的位置来控制经第一和第二光导板410、420每个产生的光量。 
在图6中,背光组件400经第一光导板410在方向A提供的光量多于经第二光导板420在方向B提供的光量。换言之,第一光入射面412从光源110接收的光量多于第二光入射面422从光源110接收的光量。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光入射面412、422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面积,并且光源110的光输出面111具有的面积基本上等于第一和第二光入射面412、422的面积之和。例如,第一和第二光导板410、420分别具有的厚度为I和J,以及第一和第二光导板410、420和光源110制造成厚度I基本上等于厚度J,并且厚度E基本上等于厚度I和厚度J之和。要给第一光导板410提供更多的光量,光源110的位置偏向第一光导板410。换言之,光源110设置成光输出面111覆盖第一光入射面412的面积大于覆盖第二光入射面422的面积。例如,光输出面111覆盖第一光入射面412的整个面积而覆盖第二光入射面422的部分面积。因此,经第一光入射面412向第一光导板410提供的光量多于经第二光入射面422向第二光导板420提供的光量。其结果是图6中所示的背光组件400经第一光导板410在A方向提供的光量多于经第二光导板420在B方向提供的光量。 
参见图7,背光组件400经第二光导板420在B方向提供的光量多于经第一光导板410在A方向提供的光量。换言之,第二光入射面422从光源110接收的光量多于第一光入射面412从光源接收的光量。 
在此实施例中,为了给第二光导板420提供更多的光量,光源110的位置偏向第二光导板420。换言之,光源110设置成光输出面111覆盖第二光入射面422的面积大于覆盖第一光入射面412的面积。例如,光输出面111覆盖第二光入射面422的整个面积而覆盖第一光入射面412的部分面积。由此经第二光入射面422提供给第二光导板420的光量多于经第一光入射面412提供给第一光导板410的光量。其结果是图7所示的背光组件400经第二光导板420在B方向提供的光量多于经第一光导板410在A方向提供的光量。 
改变光源110的位置、更具体地说是改变光输出面111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光入射面412、422的位置来控制经各个光导板410、420产生的光量。因为光输出面111覆盖光入射面412、422其中一个的面积大于另一个 的面积,所以提供给一个光入射面的光量多于提供给另一个光入射面的光量,以致于接收更多光量的光入射面的光导板输出的光量多于另一个光导板输出的光量。 
图8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LCD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9是图8中所示第一显示单元的透视图。在图8中,与图2中所示相同的部件采用相似的标号并省去对它们的详细描述以免重复。在此实施例中,LCD装置800包括第一显示单元810、第二显示单元820和图1所示的背光组件100。应该注意,虽然本实施例的LCD装置800采用了图1所示的背光组件100,但LCD装置800可以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背光组件。 
第一显示单元810设置在第一接收容器210中,第一显示单元810利用从第一光导板120的第一光出射面124经第一光学元件150在方向A发出的光线显示图像。第一显示单元810包括LCD板814、驱动IC 816和FPC 818。LCD板814包括第一衬底811、第二衬底812和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衬底811、812之间的液晶层。 
在第一衬底811上以矩阵形式分布大量的象素,并且每个象素与在第一方向延伸的栅极线以及在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线连结。栅极线与数据线绝缘。在每个象素处形成一个薄膜晶体管(TFT)并使其连结到栅极线和数据线。在第一衬底811上的选定区域中形成用于向数据线和栅极线供给驱动信号的驱动IC 816。驱动IC 816可以有分别对于数据线和栅极线的单独芯片,或者是数据线和栅极线共用的一个芯片。驱动IC 816通过玻璃芯片工艺(COG)形成在第一衬底811上。 
在具有驱动IC816的第一衬底811的选定区域上形成提供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IC 816的FPC 818。FPC 818包括一个用于控制驱动信号计时的计时控制器和存储数据信号的存储器。FPC 818经设置其间的各项异性导电膜电连结到第一衬底811。 
第二显示单元820设置在第三接收容器230中,并且第二显示单元820利用从第二光导板130的第二光出射面134在B方向穿过第二光学元件160的出射光显示图像。因为第二显示单元820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组件和结构,所以省去对第二显示单元820的详细描述。第一显示单元810的显示面积可以与第二显示单元820的显示面积基本相同或不同。例如,第一显示单元810的显示面积大于第二显示单元820的显示面积。 
LCD装置800还包括一个用于防止第一显示单元810与背光组件100分离的第一底座830和用于防止第二显示单元820与背光组件100分离的第二底座840。 
在本发明的LCD装置包括图6和7所示背光组件400的情形中,根据第一与第二显示单元810、820的预定亮度比改变光源110的位置。例如,当移动通讯终端如复式蜂窝电话包括本发明的LCD装置时,第一显示单元810的亮度可以不同于第二显示单元820的亮度。在蜂窝电话不工作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单元810也不工作并且暴露在外的第二显示单元820在工作,以致于第二显示单元820的亮度大于第一显示单元810的亮度。相反,当蜂窝电话工作时,第一显示单元810也暴露在外以显示图像。在此情况下,第一显示单元810的亮度大于第二显示单元820的亮度。 
因此,当蜂窝电话不工作时,光源110移向第二光导板130。相反,当蜂窝电话工作时,光源110移向第一光导板120。例如,光源110通过一个连结到蜂窝电话的折叠器(未示出)的合叶部件(未示出)移动。合叶部件的一个端部连结到固定光源110的FPC 112,以致于光源110的位置通过合叶部件的转动而改变。 
以上对本发明的背光组件及采用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上述指导下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各种改型和变化。因此可以知道,本发明的范围将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其实施方式不限于在此给出的具体实例。 

Claims (29)

1.一种用于在不同方向提供光线的背光组件包括:
包括产生光线的光输出面的一光源;
第一光导板,接收来自光源的光并对接收到的光导向,以在朝向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一方向上输出第一光线,该第一光导板包括接收来自光源的光的第一光入射面,该第一光入射面位于该第一光导板的侧面;和
第二光导板,接收来自光源的光并对接收到的光导向,以在朝向第二显示单元的第二方向上输出第二光线,该第二光导板包括接收来自光源的光的第二光入射面,该第二光入射面位于该第二光导板的侧面,
其中第一光的量不同于第二光的量,
其中,所述光源邻近所述第一光导板的所述第一光入射面和所述第二光导板的所述第二光入射面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彼此相对,所述光输出面同时产生向着所述第一光导板的所述第一光入射面和所述第二光导板的所述第二光入射面的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光导板包括:
第一光反射面,反射经第一光入射面提供的光线;和
第一光出射面,输出被第一光反射面反射的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光导板包括:
第二光反射面,反射经第二光入射面提供的光线;和
第二光出射面,输出被第二光反射面反射的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光输出面具有一个大小基本上等于第一和第二光入射面面积之和的面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光的量大于第二光的量,第一光入射面的面积大于第二光入射面的面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光导板的厚度大于第二光导板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光出射面的面积不同于第二光出射面的面积。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光反射面的面积不同于第二光反射面的面积。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光的量大于第一光的量,第二光入射面的面积大于第一光入射面的面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光导板的厚度大于第一光导板的厚度。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光入射面具有基本上相等的面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光导板具有基本上相等的厚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所述光源的所述光输出面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光入射面的位置来控制第一和第二光的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光的量大于第二光的量,光源设置成使光输出面分别覆盖第一光入射面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光入射面的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大于第二区域。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是第一光入射面的整个区域,第二区域是第二光入射面的一部分。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光的量大于第一光的量,光源设置成使光输出面分别覆盖第一光入射面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光入射面的第二区域,其中第二区域大于第一区域。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区域是第二光入射面的整个区域,第一区域是第一光入射面的一部分。
1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光导板之间的反射板,该反射板反射从第一光反射面向第一光出射面泄漏的光并反射从第二光反射面向第二光出射面泄漏的光。
1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
第一光学元件,设置在第一光出射面上,该第一光学元件提高第一光线的亮度;和
第二光学元件,设置在第二光出射面上,该第二光学元件提高第二光线的亮度,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光学元件每个包括光扩散片和棱镜片。
2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
第一接收容器,持着第一光导板和光源;
第二接收容器,接收第一接收容器、第一光导板和光源,该第二接收容器具有一个开口,用于接收第二光导板;和
第三接收容器,接收第二光导板,该第三接收容器与第二接收容器结合以覆盖所述的开口。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接收容器包括一个经其设置光源的开口。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接收容器包括一个接收凹陷,用于接收经第一接收容器的开口设置的光源。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接收凹陷具有基本上等于光源厚度的深度。
24.一种用于在不同显示单元上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包括:
利用第一光线显示第一图像的第一显示单元;
利用第二光线显示第二图像的第二显示单元;和
背光组件,分别用于对第一和第二显示单元提供第一和第二光线,该背光组件包括:
包括光输出面的一光源;
第一光导板,接收来自光源的光并对接收到的光导向,以在朝向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一方向上输出第一光线,该第一光导板包括接收来自光源的光的第一光入射面,该第一光入射面位于该第一光导板的侧面;和
第二光导板,接收来自光源的光并对接收到的光导向,以在朝向第二显示单元的第二方向上输出第二光线,该第二光导板包括接收来自光源的光的第二光入射面,该第二光入射面位于该第二光导板的侧面,
其中第一光的量不同于第二光的量,
其中,所述光源邻近所述第一光导板的所述第一光入射面和所述第二光导板的所述第二光入射面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彼此相对,所述光输出面同时产生向着所述第一光导板的所述第一光入射面的第一光线并产生向着所述第二光导板的所述第二光入射面的第二光线。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光的量大于第二光的量,第一光导板的光入射面的面积大于第二光导板的光入射面的面积。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所述光源的所述光输出面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光导板的第一和第二光入射面的位置以控制第一和第二光的量,第一和第二光入射面具有基本上一致的面积。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光的量大于第二光的量,光源设置成使光输出面分别覆盖第一光入射面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光入射面的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大于第二区域。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光导板之间的反射板;
设置在第一光导板光出射面上的第一光学元件,用于提高第一光线的亮度;
设置在第二光导板光出射面上的第二光学元件,用于提高第二光线的亮度;
第一接收容器,持着第一光导板和光源;
第二接收容器,收容第一接收容器、第一光导板和光源,其上有一个开口,第二光导板经过该开口设置;
第三接收容器,收容第二光导板,第三接收容器与第二接收容器结合以覆盖开口。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接收容器包括一个接收凹陷,以接收经第一接收容器的开口设置的光源。
CN2004100077300A 2003-08-01 2004-03-05 提供多方向光束的背光组件及采用该组件的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5808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53509/03 2003-08-01
KR53509/2003 2003-08-01
KR1020030053509A KR101016564B1 (ko) 2003-08-01 2003-08-01 양방향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양방향액정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0892A CN1580892A (zh) 2005-02-16
CN1580892B true CN1580892B (zh) 2011-03-23

Family

ID=34101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0773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580892B (zh) 2003-08-01 2004-03-05 提供多方向光束的背光组件及采用该组件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033034B2 (zh)
JP (1) JP2005056828A (zh)
KR (1) KR101016564B1 (zh)
CN (1) CN1580892B (zh)
TW (1) TW20050646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87635B1 (ko) * 2002-09-26 2009-03-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4379786B2 (ja) * 2003-11-11 2009-12-09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面光源装置
JP2005156932A (ja) * 2003-11-26 2005-06-16 Optrex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それを用いた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携帯電話機
US7278770B2 (en) * 2005-08-10 2007-10-09 Safe Fire Protection Equipment Double-sided light box
KR100719658B1 (ko) 2005-11-17 2007-05-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휴대용 표시장치
TWI321694B (en) * 2005-12-23 2010-03-11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TWI308244B (en) * 2006-04-07 2009-04-01 Innolux Display Corp Double-sid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8130248A (ja) * 2006-11-16 2008-06-05 Enplas Corp 面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EP2153119B1 (en) * 2007-05-10 2014-12-3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Lighting device
TWI413951B (zh) * 2008-05-20 2013-11-01 Lextar Electronics Corp 影像顯示裝置
TW201017239A (en) * 2008-10-22 2010-05-01 Nano Prec Corp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9743486B2 (en) * 2009-10-30 2017-08-22 E Ink Holdings Inc. Electronic device
EP2413169A1 (en) * 2010-07-30 2012-02-01 Hansol Technics Inc. Backlight unit having dual display function
KR101833969B1 (ko) 2011-01-03 2018-04-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양방향 액정표시장치
CN102800284B (zh) * 2011-05-24 2014-12-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CN102881229B (zh) * 2011-07-12 2015-01-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
CN103366684B (zh) * 2012-04-06 2016-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KR102479097B1 (ko) * 2015-08-27 2022-12-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6866704B2 (ja) * 2017-03-14 2021-04-2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19209870A (ja) * 2018-06-06 2019-12-12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装飾部品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3852A (zh) * 2001-09-06 2003-03-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导光装置、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6591A (en) * 1992-07-23 1994-01-04 William Hegarty Sign with indirect illumination from light emitting diodes
JP3530876B2 (ja) * 1997-04-16 2004-05-24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面発光装置、フィルム画像再生装置及び撮影画像確認装置
JP2003222863A (ja) * 2002-01-31 2003-08-08 Optrex Corp 液晶表示素子
TWI308239B (en) * 2002-10-25 2009-04-01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Light module and flat panel display including the light module
KR100953424B1 (ko) * 2003-06-26 2010-04-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양방향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양방향액정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3852A (zh) * 2001-09-06 2003-03-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导光装置、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24844A1 (en) 2005-02-03
US7033034B2 (en) 2006-04-25
TW200506464A (en) 2005-02-16
JP2005056828A (ja) 2005-03-03
CN1580892A (zh) 2005-02-16
KR20050015045A (ko) 2005-02-21
KR101016564B1 (ko) 2011-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80892B (zh) 提供多方向光束的背光组件及采用该组件的显示装置
CN100465724C (zh) 光照单元和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881035B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01183193B (zh) 电光装置、照明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933644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multi-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1858533B (zh) 背光组件
CN100378537C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US8974070B2 (en) Backlight units and display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720996B (zh) 照明装置、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US840060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080084520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CN113419370A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10206300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20110013110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0437243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5301812B (zh) 液晶显示器
US9939695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1846267A (zh) 背光模组
KR20080039637A (ko) 발광 다이오드 유닛,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9976033A (zh) 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和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
KR102611148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7973876B2 (en)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frame accommodating light source driv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ame
KR20150049280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80059837A (ko) 플렉서블한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KR102518396B1 (ko) 연성회로기판 접속용 커넥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소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10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01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