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6033A - 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和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和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6033A
CN109976033A CN201811531791.5A CN201811531791A CN109976033A CN 109976033 A CN109976033 A CN 109976033A CN 201811531791 A CN201811531791 A CN 201811531791A CN 109976033 A CN109976033 A CN 109976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light
section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17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景镐
崔锺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76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60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75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light gui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16Grooves, prisms, gratings, scattering particles or rough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28Light guide, e.g. tap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31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1Diffusing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8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5Manufacturing aspects; Material asp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75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light guides
    • G02B6/0078Side-by-side arrangements, e.g. for large area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以及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单元。背光单元包括光源和配置为从光源接收光的导光板。光学片设置在导光板上。导光板包括具有不同组分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第二区段设置在光源与第一区段之间。第一区段具有均匀的厚度,而第二区段在光源附近比在第一区段附近厚。

Description

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和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7年12月27日提交至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7-018114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并且具体地涉及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以及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显示装置包括配置为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和配置为向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
根据光源的布置,背光单元可分为边缘型背光单元或直射型背光单元。在直射型背光单元中,光源沿着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与图像通过其显示的表面相对的表面)设置,并且在边缘型背光单元中,光源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横向侧处。在边缘型背光单元中,导光板用于沿着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引导从光源发射的光。
发明内容
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单元。背光单元配置为向显示面板提供光。背光单元包括配置为产生光的光源部。光源部包括光源和支承部。导光板配置为从光源部接收光,并且朝向显示面板引导所接收到的光。一个或多个光学片设置在导光板上。导光板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第一区段具有第一侧表面,第二区段具有入射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入射表面面向光源部,第二侧表面与入射表面相对并且联接至第一区段的第一侧表面。第一区段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并且具有与第二区段的组分不同的组分。第一区段的第一侧表面比第二区段的入射表面薄。
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包括制备第一导光板,第一导光板具有第一组分并且包括第一侧表面。形成第二导光板。第二导光板包括不同于第一组分的第二组分,并且包括入射表面、第二侧表面和倾斜表面。第二侧表面与入射表面相对,并且具有比入射表面的竖直长度小的竖直长度。第二侧表面联接至第一导光板的第一侧表面。第二导光板的倾斜表面位于入射表面与第二侧表面之间,并且具有随着更靠近入射表面而增大的竖直长度。将光源设置成面对第二导光板的入射表面。将一个或多个光学片设置在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上。
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包括制备第一导光板,第一导光板具有第一组分并且包括第一侧表面。制备包括发光表面的光源。制备第二导光板,该第二导光板具有不同于第一组分的第二组分且具有入射表面、第二侧表面和倾斜表面。将一个或多个光学片放置在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上。入射表面联接至光源的发光表面。第二侧表面与入射表面相对。第二侧表面的竖直高度小于入射表面的竖直高度。第二侧表面联接至第一侧表面。倾斜表面位于入射表面与第二侧表面之间并且倾斜成具有随着更靠近入射表面而增大的竖直高度。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结合附图做出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及其诸多附随方面,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2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4至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步骤S110的流程图;
图11A至图11D是示出图9的步骤S110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9的步骤S110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图13的步骤S220的流程图;以及
图15A至图15D是示出图13的步骤S220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附图中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层和区域的厚度可能为了清楚而被夸大,并且一些元件可能未按比例绘制。在说明书全文和所有附图中,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理解,当元件被称为“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该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
应理解,虽然本文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区段,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区段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区段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区段区分开。因此,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讨论的第一元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区段可被称为第二元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区段。
为了便于描述,本文可使用诸如“下面”、“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空间相对术语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多个元件)或另一特征(多个特征)的关系。应理解,除了附图中所绘制的定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旨在涵盖设备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将定向成在所述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涵盖上方的定向和下方的定向两者。设备可另行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定向)且本文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应相应地进行解释。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在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导光板可用作显示装置的一部分。导光板可配置为在特定方向上引导从光源发射的光。在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导光板可用作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的一部分。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将描述显示装置、导光板和具有导光板的背光单元。接下来,将描述制造导光板和背光单元的方法。
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0。
如图1中所示,显示装置1000可包括显示面板100、背光单元200和顶盖150。
在显示面板100中,从背光单元200提供的光可用于显示图像。显示面板100可以是诸如液晶显示面板的非发射型显示面板,并且接下来的描述将参考显示面板100是液晶显示面板的示例,但应理解可使用其它形式的非发射型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100可包括配置为显示图像的第一衬底110、设置成面对第一衬底110的第二衬底120和设置在第一衬底110与第二衬底120之间的液晶层。多个像素可在第一衬底110上布置成矩阵形状,并且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可包括栅极线、数据线和像素电极。这里,数据线可与栅极线电学上断开连接,并且可沿着与栅极线交叉的方向设置。此外,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可包括薄膜晶体管,且薄膜晶体管可连接至栅极线、数据线和像素电极。滤色器和面对像素电极的公共电极可设置在第二衬底120上。滤色器和公共电极还可设置在第一衬底110上。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可通过调整在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建立的电场来控制,并且该电场可用于控制从背光单元200提供的光的透射。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图像的期望灰度级。
显示装置1000还可包括驱动IC 130和印刷电路板140,驱动IC 130配置为向显示面板100提供驱动信号,印刷电路板140电连接至显示面板100。
显示面板100可配置为在其顶表面/前表面上显示图像。显示面板100可包括液晶层,液晶层插置于第一衬底110与第二衬底120之间。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显示面板100可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和可至少部分地围绕显示区域DA的非显示区域NDA。由于多个像素完全地设置在显示区域DA内,所以非显示区域NDA不用于显示图像。非显示区域NDA可被顶盖150遮盖。
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驱动IC 130可设置在第一衬底110的侧部区域上,并且驱动IC 130可配置为向数据线施加数据信号。驱动IC 130可响应于外部施加的信号生成数据信号,数据信号将施加至显示面板100的数据线。外部施加的信号可包括从印刷电路板140传输的信号,并且可包括图像信号、各种控制信号、驱动电压等。
在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驱动IC 130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芯片(例如,包括数据驱动IC和栅极驱动IC),并且可通过膜上芯片(chip-on-film)工艺安装在第一衬底110上。
在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印刷电路板140可以是柔性的。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印刷电路板140可经由多个带载封装电连接至显示面板100。驱动IC 130可安装在带载封装上。带载封装可弯曲以包裹底盖270的侧表面。连接至带载封装的印刷电路板140可设置在底盖270下方。在这种情况中,显示装置1000还可包括屏蔽壳,屏蔽壳设置在底盖270下方以保护印刷电路板140。印刷电路板140可设置在底盖270的侧表面上。
背光单元200可设置在显示面板100下方并且可配置为向显示面板100提供光。
背光单元200可包括模框架160、光源部210、导光板220、一个或多个光学片250和反射板260。模框架160可配置为支承显示面板100。光源部210可配置为产生光。导光板220可配置为朝向显示面板100引导从光源部210提供的光。光学片250可配置为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光学效率。反射板260可配置为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背光单元200可以是边缘型背光单元。例如,背光单元200的光源部210可设置在显示面板100下方且可配置为使光指向导光板220的至少一个侧表面,并且导光板220可配置为向显示面板100引导光。
导光板220可包括第一导光板230和第二导光板240,第一导光板230和第二导光板240可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但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本文中,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可理解为包括全部不同的材料(即,两个结构之间未发现共同的材料)或者至少一个构成材料不同(即,一部分而非所有材料可以是相同的)。可替代地,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可表示所有构成材料均相同,但结构与结构之间,每种构成材料的相对比例可不同。因此,“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可理解为表示两个结构不以相同的比例包括所有相同的材料。
模框架160可沿着显示面板100的边缘区域设置,并且模框架160可支承显示面板100的底部部分。模框架160可包括配置为紧固或支承除显示面板100之外的其它元件(例如,光源部210、光学片250等)的紧固元件。模框架160可支承显示面板100的四个侧部,或者可支承所述四个侧部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模框架160可具有支承显示面板100的三个侧部的字母“U”形状。在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模框架160可设置为单个对象的形式,但在期望的情况下,模框架160可包括多个组装的部件。模框架160可由聚合物区域形成或者可包括聚合物区域,但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例如,模框架160可由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和大致相同的功能的不同的材料形成或者可包括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和大致相同的功能的不同的材料。
光源部210可包括光源211和支承部212,并且可配置为向显示面板100提供光。在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源部210可包括均安装在支承部212上且均配置为利用通过支承部212供应的电力发光的一个或多个光源211。光源211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支承部212可配置为传递来自光源211外部的电力。为简单起见,本文中的描述将参照光源211是发光二极管的本实施方式的示例,但光源211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平面荧光灯或一些其它光源。
反射板260可设置在导光板220下方。反射板260可配置为反射从光源211发射但不朝向导光板220传播的光。在本文中,这种光可称为泄漏光。
光学片250可设置在导光板220上以增加从导光板220发射的光的强度。
光学片250可包括相继地堆叠的漫射片251、棱镜片252和保护片253。漫射片251可配置为漫射入射光。棱镜片252可配置为会聚由漫射片251漫射的光,从而增大从其发射的光的强度。保护片253可配置为保护棱镜片252,并且实现期望的观察角度。如图1中所示,光学片250可具有三个层,但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光学片250可具有四个层或更多个层。
底盖270可限定配置为容纳光源部210、导光板220、反射板260、光学片250和模框架160的存储空间。底盖270可包括底部部分和侧壁,背光单元200设置在底部部分中,侧壁在竖直方向(例如,第三方向D3)上从底部部分延伸。
顶盖150可覆盖显示面板100的顶表面的一部分。顶盖150可支承显示面板100的顶部边缘,并且可覆盖模框架160的侧表面或底盖270的侧表面。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成显示装置1000的背光单元20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为方便例示,在图2的立体图中省略了模框架160、光学片250和底盖270。
图3是沿着图2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为方便例示,在图3的剖视图中另外地示出了从图2的立体图中省略的光学片250。
如图2和图3中所示,背光单元200可包括光源部210、导光板220、反射板260和光学片250。
参照图2和图3,光源部210可配置为产生光并且可包括多个光源211和支承光源211的支承部212。支承部212可以是电路板,在电路板中印刷有向光源211供应电力的互连线。支承部212可配置为控制电力的供应,并且可具有细长的矩形板形状。
导光板220可设置在光源部210的一侧上,并且可配置为将从光源211入射的光提供为具有朝向显示面板100的传播路径。导光板220可由透明材料形成。例如,导光板220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和/或介苯乙烯(MS)形成。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导光板220可由玻璃等形成。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将玻璃用于导光板220中。例如,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的,导光板220可包括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且通过双注射方法或利用粘合构件彼此联接的两个或更多个层。
导光板220可包括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且彼此联接的第一导光板230和第二导光板240。
第一导光板230可具有统一的厚度,并且可包括第一侧表面231、第一平坦表面233和第一底表面232,第一平坦表面233邻近于第一侧表面231且平行于显示面板100,第一底表面232与第一平坦表面233平行且相对。第一导光板230可配置为允许从光源211入射到第一平坦表面233中的光朝向显示面板100传播。在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光板230可由第一材料(例如,玻璃)形成,但可使用其它材料。
第二导光板240可包括第二侧表面241、第二底表面242、倾斜表面243、入射表面244和第二平坦表面245,并且可由与第一导光板230的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形成。第二材料可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和/或介苯乙烯(MS),但可使用其它材料。
第二导光板240可设置在光源部210的一侧上。第二导光板240可包括面对光源部210的光源211的入射表面244。从光源211发射的光可通过入射表面244入射到第二导光板240中,并且可随后入射到第一导光板230中。
第二导光板240可包括第二侧表面241,第二侧表面241设置为面对入射表面244且具有比入射表面244的竖直长度小的竖直长度。第二侧表面241和第一侧表面231可彼此联接,以使得第二导光板240和第一导光板230构成导光板220。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的,在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光板230和第二导光板240可通过双注射方法联接至彼此。
第二导光板240可包括第二底表面242,第二底表面242从入射表面244延伸并且平行于第一导光板230的第一底表面232行进。
第二导光板240可包括倾斜表面243,倾斜表面243设置在入射表面244与第二侧表面241之间,并且朝向第一底表面232或第二底表面242倾斜。倾斜表面243距第二底表面242的高度可随着距入射表面244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倾斜表面243可相对于第一导光板230的第一平坦表面233以钝角倾斜。
第二导光板240还可包括第二平坦表面245,第二平坦表面245平行于第二底表面242并且位于入射表面244与倾斜表面243之间。因此,倾斜表面243可定位在第一平坦表面233与第二平坦表面245之间。在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导光板240可不具有第二平坦表面245。
在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导光板220上的光学片250可与第一平坦表面233至少部分地重叠。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并且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片250还可与第二导光板240的倾斜表面243或第二平坦表面245至少部分地重叠。
在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光板230的第一侧表面231的竖直长度可小于光源211的竖直长度。在第一导光板230的第一侧表面231具有小的竖直长度的情况中,可以能够减少显示装置1000的总厚度。如果第一导光板230由玻璃形成,则可以即使在玻璃相对薄时也能够减少热变形。
然而,减小光源211的厚度可能致使难以产生期望的光量。此外,入射表面244的厚度应与光源211的厚度大致相等或者应大于光源211的厚度。例如,导光板220应在入射表面244的方向上具有增大的厚度,但如果导光板220由玻璃形成,则难以实现具有变化厚度的整合形状。
如将描述的,在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背光单元200的导光板220可以以厚度均匀的第一导光板230和厚度在入射表面244的方向上增大的第二导光板240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的方式来制造。
例如,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显示装置1000中,与显示面板100至少部分地重叠的第一导光板230可相对薄,从而允许显示装置1000纤薄。第二导光板240可具有比第一导光板230的厚度大的厚度以容纳光源211的厚度,从而缓解对减少光源211的厚度的需要,减少光源211的厚度可能致使显示亮度降低。
图4至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剖视图。除了导光板的结构上的差异之外,图4至图8的背光单元可具有与图2和图3的背光单元200的特征大致相同的特征。因此,在图4至图8的以下描述中,为了使描述简明,先前参照图2和图3描述的元件可由相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而不重复对它们的重合描述。
在图4的显示装置1000中,背光单元300可包括光源部210、导光板320、反射板260和光学片250。导光板320可包括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的第一导光板330和第二导光板340。第一导光板330设置为具有第一侧表面331、第一平坦表面333和第一底表面332且具有恒定厚度(例如,遍及整个结构的相同厚度,例如矩形棱镜形状)的板状形状。第二导光板340包括第二侧表面341、第二底表面342、倾斜表面343、入射表面344和第二平坦表面345。
第二导光板340的入射表面344可具有粗糙表面(例如,不平滑)。由于粗糙表面,入射表面344可散射从光源211提供的光,从而抑制或防止在作为点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用作光源211时可能出现的亮度不均匀性。
在第二导光板340的倾斜表面343和第二平坦表面345上还可设置有反射构件380以反射入射光。反射构件380可由反射树脂和/或反射胶带形成或者可包括反射树脂和/或反射胶带,但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反射构件380可防止入射到第二导光板340的入射表面344中的光泄漏到倾斜表面343和第二平坦表面345,或者可将光反射到导光板320中,并且这可提高显示装置1000的光学特性。
在图5的显示装置1000中,背光单元400可包括光源部210、导光板420、反射板260和光学片250。导光板420可包括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的第一导光板430和第二导光板440。第一导光板430设置成具有第一侧表面431、第一平坦表面433和第一底表面432且具有恒定厚度的板状形状(例如,厚度小于长度和宽度的矩形棱镜)。第二导光板440包括第二侧表面441、第二底表面442、倾斜表面443和入射表面444。
参照图5,图3至图4中所示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例如,第二平坦表面)可从背光单元400中省略。因此,第二导光板440的倾斜表面443的一侧可连接至第一导光板430的第一平坦表面433,并且第二导光板440的倾斜表面443的相对侧可连接至入射表面444。
在图6的显示装置1000中,背光单元500可包括光源部210、导光板520、反射板260和光学片250。导光板520可包括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的第一导光板530和第二导光板540。第一导光板530设置成具有第一侧表面531、第一平坦表面533和第一底表面532且具有恒定厚度的板状形状。第二导光板540包括第二侧表面541、第二底表面542、倾斜表面543、入射表面544和第二平坦表面545。
参照图6,导光板520可通过利用粘合构件521将第一导光板530和第二导光板540彼此组合而形成。
粘合构件521可设置在第一导光板530的第一侧表面531与第二导光板540的第二侧表面541之间。粘合构件521可由透明材料形成或者可包括透明材料。例如,粘合构件521可以是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其为具有粘合性质的透明胶带)或者光学透明树脂(OCR)(其为液体透明树脂粘合材料)。本发明构思不限于粘合构件521的特定材料,并且其它粘合材料可被包括在粘合构件521内。
光学片250可设置在第一导光板530的第一平坦表面533上,但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例如,光学片250可与第一导光板530的第一平坦表面533至少部分地重叠,并且可与第二导光板540的倾斜表面543和第二平坦表面545至少部分地重叠。
在图7的显示装置1000中,背光单元600可包括光源部210、导光板620、反射板260和光学片250,并且导光板620可包括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的第一导光板630和第二导光板640。第一导光板630设置成具有第一侧表面631、第一平坦表面633和第一底表面632且具有恒定厚度的板状形状。第二导光板640包括第二侧表面641、第二底表面642、倾斜表面643、入射表面644和第二平坦表面645。
参照图7,第二导光板640还可包括连接至倾斜表面643的第三平坦表面646。第三平坦表面646可平行于第一平坦表面633。在第一导光板630的第一侧表面631与第二导光板640的第二侧表面641之间还可设置有粘合构件621,并且粘合构件621可由透明材料形成或者可包括透明材料。
因此,光学片250可与第一导光板630的第一平坦表面633和第二导光板640的第三平坦表面646至少部分地重叠。在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片250可延伸以进一步与第二导光板640的倾斜表面643和第二平坦表面645重叠。
在图8的显示装置1000中,背光单元700可包括光源部710、导光板720、反射板760和光学片750。导光板720可包括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的第一导光板730和第二导光板740。第二导光板740可通过双注射方法联接至光源711。光学片750可相继地包括漫射片751、棱镜片752和保护片753。
参照图8,光源部710可包括光源711(光源711具有发光表面713)和其上安装有光源711的支承部712。第一导光板730可具有板状形状,该板状形状具有第一侧表面731、第一平坦表面733和第一底表面732且具有恒定厚度。第二导光板740包括第二侧表面741、第二底表面742、倾斜表面743、入射表面744和第二平坦表面745。光源711的发光表面713可与第二导光板740的入射表面744接触,并且光源711和第二导光板740可通过双注射方法彼此联接。
面对第二导光板740的入射表面744的第二侧表面741可包括具有粗糙形状的部分。
导光板720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导光板730的第一侧表面731与第二导光板740的第二侧表面741的粗糙部分之间的粘合构件721。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9,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可包括制备第一导光板(步骤S100)、形成第二导光板(步骤S110)、设置光源(步骤S120)和设置光学片(步骤S130)。
例如,第一导光板可包括第一侧表面,并且可由第一材料形成(步骤S100)。第一材料可以是玻璃,但可使用其它材料。
接下来,第二导光板可包括入射表面、第二侧表面和倾斜表面且可由第二材料形成(步骤S110)。这里,第二侧表面可面对入射表面并且具有比入射表面的竖直长度小的竖直长度,并且可联接至第一侧表面。倾斜表面可设置在入射表面与第二侧表面之间,并且可倾斜以具有随着更靠近入射表面而增大的高度。第二材料可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和/或介苯乙烯(MS),但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
可通过双注射方法将第二导光板粘合至第一导光板。可替代地,可利用粘合构件将第二导光板粘合至第一导光板。这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接下来,光源部可面对第二导光板的入射表面(步骤S120),并且可将光学片设置在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上(步骤S130)。
图10是示出图9的利用双注射方法形成第二导光板的步骤S110的流程图,并且图11A至图11D是示出利用模具形成第二导光板的工艺的剖视图。
参照图10和图3,利用双注射方法形成第二导光板的步骤可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模具(步骤S111);将第一导光板放置在模具的第一空间中(步骤S112);用第二材料填充模具的第二空间(步骤S113);以及固化第二材料(步骤S114)。
参照图3、图10和图11A,在制备模具的步骤中(步骤S111),模具MD可具有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在第一部分10中限定第一空间11,在第二部分20中限定第二空间21和注射孔22。这里,第一空间11可具有均匀的内部高度,并且第二空间21可连接至第一空间11并且可具有随着距第一空间11距离增大而增大的内部高度。注射孔22可允许材料注射到第二空间21中。
参照图3、图10和图11B,将第一导光板放置在模具的第一空间中的步骤(步骤S112)可包括放置第一导光板230以允许第一侧表面231面对模具MD的第二部分20中的第二空间21。
参照图3、图10和图11C,用第二材料填充模具的第二空间的步骤(步骤S113)可包括将第一部分10连接至第二部分20、通过注射孔22向第二空间21中注射第二材料MT以及固化第二材料MT以形成第二导光板240。可将第二材料MT注射成与第一导光板230的第一侧表面231接触,并且因此,第一导光板230的第一侧表面231可与第二导光板240的第二侧表面241接触并且可附接至第二导光板240的第二侧表面241。
参照图3、图10和图11D,可固化第二材料MT,并且随后可移除模具。因此,可形成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导光板230和第二导光板240的导光板220。
图12是示出利用粘合构件形成导光板的方法的流程图(例如,图9的步骤S110)。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2和图6描述利用粘合构件521将第一导光板530联接至第二导光板540以形成导光板520的工艺。
首先,可制备包括第三部分的模具(步骤S116)。第三部分可具有第三空间和注射孔,第三空间的内部高度在特定方向上增大,并且注射孔形成为允许材料被注射到第三空间中。可通过用第二材料填充模具的第三空间来形成第二导光板540(步骤S117)。接下来,可使用粘合构件521将第一导光板530的第一侧表面531联接至第二导光板540的第二侧表面541,并且从而形成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导光板530和第二导光板540的导光板520(步骤S118)。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4是示出图13的步骤S220的流程图,并且图15A至图15D是示出在步骤S220中利用模具形成第二导光板与光源组合的部件的工艺的剖视图。
参照图13,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形成导光板的方法可包括制备第一导光板(步骤S200)、制备光源(步骤S210)、形成第二导光板(步骤S220)、将第一导光板组合至第二导光板(步骤S230)以及放置光学片(步骤S240)。这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例如,第一导光板可包括第一侧表面,并且可由第一材料形成(步骤S200)。第一材料可以是玻璃,但可使用其它材料。
接下来,可制备包括发光表面的光源(步骤S210)。
接下来,第二导光板可包括入射表面、第二侧表面和倾斜表面,并且可由第二材料形成(步骤S220)。这里,第二侧表面可面对入射表面并且具有比入射表面的竖直长度小的竖直长度,并且可联接至第一侧表面。倾斜表面可设置在入射表面与第二侧表面之间,并且可倾斜以具有随着距入射表面的距离减小而增大的高度。第二材料可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和/或介苯乙烯(MS),但可使用其它材料。
接下来,可使用粘合构件将第一导光板的第一侧表面联接至第二导光板的第二侧表面(步骤S230)。
接下来,可将光学片放置在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上(步骤S240)。
参照图8和图14,形成第二导光板(步骤S220)可包括制备模具(步骤S221)、将光源放置在模具中(步骤S222)以及通过用第二材料填充模具来形成第二导光板(步骤S224)。
参照图8、图14和图15A,模具MD1可包括第四部分40和第五部分50,在第四部分40中设置有第四空间41,在第五部分50中设置有第五空间51和注射孔52。第五空间51可具有随着距第四空间41距离增大而减小的竖直高度,并且注射孔52可允许材料通过其被注射到第五空间51中。
参照图8、图14和图15B,光源711可在第四空间41中放置成具有面对第五空间51的发光表面713。
参照图8、图14和图15C,可将模具MD1的第四部分40和第五部分50彼此连接,并且随后可通过第五部分50的注射孔52供应第二材料MT1以填充第五空间51,从而形成第二导光板740。
参照图8、图14和图15D,可移除模具MD1以保留光源711和第二导光板740连接的部分。接下来,可使用粘合构件721将第一导光板730的第一侧表面731联接至第二导光板740的第二侧表面741,并且从而形成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导光板730和第二导光板740的导光板720。
在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与显示面板至少部分地重叠的第一导光板可相对纤薄,从而允许显示装置的纤薄结构。由于第二导光板,光源可具有比第一导光板的竖直高度大的竖直高度,并且从而可防止由于减小光源的高度而导致的显示面板的亮度损失。
在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中,导光板可具有上述特征。
本文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是说明性的,并且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或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引入许多改变。例如,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元件和/或特征可彼此组合和/或彼此替换。

Claims (10)

1.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以及
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配置为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
其中,所述背光单元包括:
光源部,所述光源部配置为产生光,所述光源部包括光源和支承部;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配置为从所述光源部接收所述光,并且朝向所述显示面板引导所接收到的光;以及
一个或多个光学片,所述一个或多个光学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
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
第一区段,所述第一区段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方且具有
第一侧表面;以及
第二区段,所述第二区段包括入射表面和第二侧表面,所述入射表面面向所述光源部,所述第二侧表面与所述入射表面相对并且联接至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第一侧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区段具有与所述第二区段的组分不同的组分,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第一侧表面比所述第二区段的所述入射表面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第一侧表面比所述光源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区段还包括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设置在所述入射表面与所述第二侧表面之间,并且所述倾斜表面倾斜成具有随着远离所述第二侧表面且更靠近所述入射表面而增大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区段还包括第二平坦表面,所述第二平坦表面设置在所述入射表面与所述倾斜表面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单元还包括反射件,所述反射件设置在所述倾斜表面和所述第二平坦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入射表面具有配置为漫射光的粗糙形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段包括玻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导光板还包括粘合构件,所述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二区段的所述第二侧表面之间。
9.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包括:
制备第一导光板,所述第一导光板具有第一组分并且包括第一侧表面;
形成第二导光板,所述第二导光板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组分的第二组分,并且包括入射表面、第二侧表面和倾斜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与所述入射表面相对且具有比所述入射表面的竖直长度小的竖直长度,所述第二侧表面联接至所述第一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导光板的所述倾斜表面位于所述入射表面与所述第二侧表面之间且具有随着更靠近所述入射表面而增大的竖直长度;
将光源设置成面对所述第二导光板的所述入射表面;以及
将一个或多个光学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光板和所述第二导光板上。
10.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包括:
制备第一导光板,所述第一导光板具有第一组分且包括第一侧表面;
制备包括发光表面的光源;
形成第二导光板,所述第二导光板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组分的第二组分且包括入射表面、第二侧表面和倾斜表面;以及
将一个或多个光学片放置在所述第一导光板和所述第二导光板上,
其中,所述入射表面联接至所述光源的所述发光表面,
其中,所述第二侧表面与所述入射表面相对,
其中,所述第二侧表面的竖直高度小于所述入射表面的竖直高度,
其中,所述第二侧表面联接至所述第一侧表面,以及
其中,所述倾斜表面位于所述入射表面与所述第二侧表面之间并且倾斜成具有随着更靠近所述入射表面而增大的竖直高度。
CN201811531791.5A 2017-12-27 2018-12-14 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和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 Pending CN1099760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81146A KR20190079741A (ko) 2017-12-27 2017-12-27 백라이트 유닛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백라이트 유닛의 제조 방법
KR10-2017-0181146 2017-1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6033A true CN109976033A (zh) 2019-07-05

Family

ID=66950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1791.5A Pending CN109976033A (zh) 2017-12-27 2018-12-14 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和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96089A1 (zh)
KR (1) KR20190079741A (zh)
CN (1) CN10997603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44790A (ja) * 2020-03-10 2021-09-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230045018A (ko) * 2020-08-06 2023-04-04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편향 테이프, 관련 방법 및 용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56368B1 (ko) * 2002-12-05 2007-09-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4075000B2 (ja) * 2004-02-27 2008-04-16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KR20060124405A (ko) * 2005-05-31 2006-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140092339A1 (en) * 2011-05-12 2014-04-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2196197U (zh) * 2011-09-16 2012-04-1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异型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150001097A (ko) * 2013-06-26 2015-01-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96089A1 (en) 2019-06-27
KR20190079741A (ko) 2019-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8228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780857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565934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CN1881035B (zh) 液晶显示设备
US8432525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150370113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multi-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5892144B (zh) 背光单元
KR20100097515A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CN102478188A (zh) 背光单元和使用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GB2423622A (en) Light-emitting-diode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080055518A1 (en) Light weigh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580892B (zh) 提供多方向光束的背光组件及采用该组件的显示装置
CN109725457B (zh) 背光单元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100165243A1 (en) Prism sheet, back 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6929725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
US20070258265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US813917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apable of controlling range of visually recognizable observation angle
CN109976033A (zh) 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和制造背光单元的方法
KR10159133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70032429A (ko) 백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모듈
KR101186868B1 (ko) 백라이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KR102591775B1 (ko) 백라이트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920760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KR20120047715A (ko) 발광소자와,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30032083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