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8066A - 小型伺服电动机的插塞接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小型伺服电动机的插塞接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8066A
CN1578066A CNA2004100544651A CN200410054465A CN1578066A CN 1578066 A CN1578066 A CN 1578066A CN A2004100544651 A CNA2004100544651 A CN A2004100544651A CN 200410054465 A CN200410054465 A CN 200410054465A CN 1578066 A CN1578066 A CN 1578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connector
joint housing
connector device
adapter
described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544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6695C (zh
Inventor
赫尔穆特·辛格
托比亚斯·席梅尔-布雷尔
格哈德·普拉策
亚萨尔·塞梅尔吉
安德烈亚斯·怀德尔卡
伯恩哈德·鲁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LC filed Critical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578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8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66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669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01R13/518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several coupling parts, e.g.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9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with wires separated by conductive housing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General Electrical Machinery Utilizing Piezoelectricity,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中压范围小型伺服电动机的插塞接头装置(11),插塞接头装置具有用于工作电压的第一插塞接头单元(16)和用于控制信号的第二插塞接头单元(17)。两个插塞接头单元(16,17)支撑在电动机壳体部分(13)上的电缆衬套(14)周围,并具有相互可拆卸地插塞的插头和插座插塞(51,52,48,49)。在这种类型的插塞接头装置中,为了明显地减小尺寸,使小型伺服电动机连接到或插入机械、机器人或类似的装置时不会产生问题,将第一和第二插塞接头单元(16,17)装入连接接头壳体(15)中,接头壳体(15)的一端装在电动机壳体部分(13)上,另一端接收工作电压电缆(38)和与电压电缆分开的控制信号电缆(39)。

Description

小型伺服电动机的插塞接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的插塞接头装置,特别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中压范围的小型伺服电动机的插塞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市场销售的、用于小型伺服电动机的插塞接头装置中,分别提供了两种插塞接头单元。两种插塞接头单元的每一种包括直的或弯的圆柱插头或插座插塞,它们装在电动机壳体部分上,并连接到电动机引线。第一和第二插塞接头单元的两种插头或插座插塞,彼此相邻排列。与此两种插塞接头单元相联接的是分开设计的插座或插头插塞,可以插入固定地装在电动机壳体部分上的插头或插座插塞。在这种类型的小型伺服电动机中,伺服电动机与插塞接头单元的尺寸关系在定位和设计方面极其不利。换言之,插塞接头单元与小型伺服电动机相比相当大,并且它们的设计大大超出了电动机壳体。
尽管在这种类型的伺服电动机的情况下,公知的是,将两种插塞接头单元,一种用于工作电压,一种用于控制信号,装在单一的插塞接头单元中,而不是这种类型的插头和插座插塞,例如圆柱形的一种,工作电压和控制信号的触头布置成彼此同轴地排列,从而使插头和插座插塞的直径相当大。实际上,不可能将控制信号线与工作电压线屏蔽开。并且,必须使用特殊电缆,其中含有用于工作电压的电线和用于控制信号的电线,一般地是类似的同心排列。这种类型的电缆难以制造,因此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机的插塞接头装置,特别是用于上述类型的中压范围小型伺服电动机,其尺寸明显减小,从而当小型伺服电动机连接到或装在机械、机器人或其它设备时,插塞接头装置不会产生问题。
为了在电动机的插塞接头装置中达到上述目的,特别是用于上述类型的中压范围小型伺服电动机,提供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
在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两种插塞接头单元一起装入一个单独的连接接头壳体中,这样使每个插塞接头单元的插头和插座插塞的安装尺寸减小,并且得到按照安装说明书可装在电动机上的小型接头壳体。通过分开两种插塞接头单元,也可以容易地使它们彼此屏蔽。尽管使用这种连接接头壳体,当插塞接头单元连接在一起时,在每种情况下仍可以在维修或类似的情况下将其拉开。
根据权利要求2的特征,可以将用于控制信号的插塞接头单元与用于工作电压的插塞接头单元电磁屏蔽。权利要求3的特征提供了在接头壳体中装入多个插塞接头单元的变化。
根据所需的或允许的安装公差,按照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的说明,可以将两个插塞接头单元布置在接头壳体中。权利要求6的特征提供这些电动机的电气连接的基本简化。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到电动机的电线首先伸出电动机壳体连接到插头或插座插塞,插头或插座插塞接着在壳体中连接到插座或插头插塞的引线。
根据权利要求7的特征,接头壳体可以固定地连接到电动机壳体,但能处于不同位置,或者根据权利要求8的特征,在连接和安装到小型伺服电动机或者接入小型伺服电动机后,接头壳体可以理想地转动到适当的没有问题的位置。
权利要求9到11中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特征,是为了将插塞接头装置设计成同时适合于新的伺服电动机以及改装已经使用的伺服电动机。通过权利要求12的特征可以获得预定转动位置。
根据两个优选变化的接头壳体和适配器之间的可转动连接的设计结构一方面可以从权利要求13到15中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特征获得,另一方面可以从权利要求16到19中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特征获得。
接头壳体的设计结构可以从权利要求20到23中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特征获得。在一种情况下,接头壳体沿水平面分开,在另一种情况下沿垂直面分开,其中每种情况可以对称地或非对称地实现。
权利要求24的特征表示插塞接头装置和伺服电动机电气元件之间的装配,即电气连接的明显简化,因为仅仅在与伺服电动机连接的电线连接到插头和插座插塞之后,插头或插座插塞可以接线到接头壳体中,并在此连接到配对的插塞。当此接线完成后,接头壳体仅仅装在适配器上,即电动机壳体部分上。在这方面,推荐根据权利要求25的特征。
插头和插座插塞的设计结构可以从权利要求26和/或权利要求27的特征获得。在后一种情况下,包括绝缘部分和导电触头的插头和插座插塞的制造和装配得到简化。
其它有利的实施例可以从权利要求28到30中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特征获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细节可以从下面的描述中得出,其中根据附图表示的例证性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和解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以透视图的形式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例证性实施例的装在电动机壳体部分上的插塞接头装置;
图2表示与图1类似的透视图,但壳体盖已拆开并且壳体的下部已剖开;
图3A和3B表示将接头壳体下部装在电动机壳体部分上的两个过程步骤的透视图;
图4表示沿图3B中线IV-IV的部分剖视图;
图5A和5B表示两个插塞接头单元的插座和插头插塞处于分开状态的透视图;
图6以单独的图表示图5B的插座插塞;
图7表示与图2对应的透视图,但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例证性实施例;
图8表示与图2类似的透视图,但是在壳体下部与电动机壳体部分之间的区域中是分离的、并且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例证性实施例;
图9表示根据图8的例证性实施例,但是处于装配状态,而且在连接区域剖开;
图10A和10B表示沿图9的线X-X的剖视图,以及图10A的夹环处于预闭锁位置的顶视图;
图11以透视图的形式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和第三例证性实施例的接头壳体的下壳。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1,在第一例证性实施例中,插塞接头装置11是通过适配器12装在未图示的小型伺服电动机的壳体部分13上,从而可以按照双箭头A的方向转动,并且可以拆卸。插塞接头装置11,如图2所示,具有用于伺服电动机工作电压的第一插塞接头单元16,以及用于伺服电动机控制信号的第二插塞接头单元17,这两个单元装在一个单独的连接接头壳体15中。电动机壳体部分13以及连接接头壳体15具有衬套14、18,用于未图示的伺服电动机的电线,适配器12的通孔19处于衬套14、18之间,优选地大致与二者对齐。
适配器12是形状大致为方形的平板,并具有通孔19,在图示的例证性实施例中,平板由四个螺钉21连接到电动机壳体部分13的外表面22上。很明显的是,适配器12也可以模制在电动机壳体部分13上。占据电动机壳体部分13的相关外表面22的绝大部分的适配器12在通孔19的内圆周上具有两个径向突起23和24,它们的径向内表面也是圆形的。两个径向突起23和24相对通孔的半径成锐角间隔;另外,它们较窄。它们的宽度小于通孔19的内圆的轴向尺寸以及适配器12的宽度,它们的表面与适配器的表面平齐。固定螺钉26以定位螺钉的形式沿径向拧入,从而能从外侧拧入或拧出,并大致位于两个相邻突起23和24的径向相对处,即与它们的中点相对。
接头壳体15是两部分,即,它包括下壳28和上壳29。上壳29能可拆卸地拧在下壳28上。朝向远离上壳29,下壳28在其衬套18周围具有环形突出部31,环形突出部31具有环形切口32(图4)。环形突出部31的外径一方面等于或小于径向突起23和24之间的剩余内径,另一方面等于或小于适配器12的未拧入固定螺钉26上的内圆区。以这种方式,根据图3B,接头壳体15的下壳28的环形突出部31可以沿箭头B方向插入适配器12。如图3B所示,插入之后,如果固定螺钉26拧入切口32以形成啮合,则环形突出部31以及相应的下壳28沿箭头C方向朝两个径向突起23和24移动,径向突起23和24接触环形突出部31上的环形切口32。以这种方式,下壳28在环形突出部31的环形切口32内的三个位置上被夹紧,即,一方面在两个径向突起23和24上,另一方面在大致径向相对位置的固定螺钉26处。象两个径突起23和24一样,以及象固定螺钉26的尖端一样,环形突出部31的环形切口32具有斜面33、34,通过斜面33、34环形突出部31被压向电动机壳体部分13的外表面22,外表面22上覆盖密封环35;以这种方式,通过环形突出部31保证壳体的下壳28与电动机壳体部分13的紧密封连接。当松开固定螺钉26时,由于上述从径向不同侧啮合的三点连接,可以在不损坏密封的条件下,相对电动机壳体部分13沿上述双箭头A的方向转动下壳28,从而转动整个接头壳体15。
接头壳体15的下壳28具有细长的形状,其前端是圆的,后端是矩形的,如同图1到3所示。环形突出部31布置在前端圆形的区域中,而在后端矩形边缘的区域中,形成彼此相邻的两个半圆形切口36和37,在其中插入电缆夹41、42,用于穿过两个相邻的电缆38和39。
由塑料和/或金属成形的接头壳体15的下壳28沿纵向具有屏蔽隔离壁43,在此屏蔽隔离壁43的两侧,形成两个接收空间44和45,其中具有前和后固定突起46和47。在这些接收空间46和47中,第一插塞接头单元16和第二插塞接头单元17插入并支撑(图2)在连接状态,即由一个插座插塞48、51以及一个插头插塞49、52构成。很明显,尽管没有图示,两根电缆38、39同样未图示的电线连接到插头插塞49、52,而第一和第二插塞接头单元16、17的另一端,这里图示为插座插塞48、51,连接到同样未图示的伺服电动机的工作电压和控制信号的电气引线。
第一和第二插塞接头单元16和17按下述方式装在接头壳体15中。如果从伺服电动机引出的未图示的电线通过电动机壳体部分13的衬套14拉出,则它们能连接到第一插塞接头单元16的插座插塞48以及第二插塞接头单元17的插座插塞51。很明显,在这种状态下适配器12已经装完并且电线穿过适配器12引出。接着可以将这些电线固定地连接到插座插塞48、51。此后,插座插塞48和51依次被推过接头壳体15的足够大的衬套18,即推过其下壳28。在插头插塞49、52连接到相应电缆38、39的电线后,将插头插塞49、52连接到各自的插座插塞48、51,并插入上述接收空间44、45中。在这个装配步骤或在前一个步骤,下壳28可以按上述方式连接到适配器12。此后,根据图2,将上壳29放在下壳28上,并例如在三个点上向下拧紧。在这方面,夹子41和42,即电缆38和39以夹紧的方式支撑在接头壳体15的下壳28和上壳29之间。很明显,插座插塞48和/或51以及插头插塞49和/或52可以互换。
在图1到6所示的例证性实施例中,可以为接头壳体15提供未图示的闭锁装置,例如,在环形突出部31和在适配器12上,从而当接头壳体15相对于电动机壳体部分13按双箭头A转动时,达到优选的位置,例如,15°、30°、45°阶梯变化或类似的位置。
根据图5A和5B,插座插塞48、51和插头插塞49、52具有闭锁爪56、58和闭锁凹部57、59。另外,在连接状态,两个插塞48和51、49和52形成平外表面,互它们相连接分别形成第一插塞接头单元16和第二插塞接头单元17。为了分开插塞,可以通过施加拉力使闭锁连接56到59脱开。
图6表示控制信号线的插座插塞51,插座插塞51相对其绝缘壳体设计成两部分。内部部分61设置有上和下排轴向的切口通道62、63,切口通道62和63在小于通道直径的宽度上朝上和下侧敞开。在这些切口通道62和63中,可以从上和从下插入插座触头64、65。在这方面,轴向中央切口保证插座触头64、65轴向不可移动。这个装有插座触头的内部部分61接着被插入中空的绝缘体66中,并且,例如以夹紧或闭锁的形式保持在绝缘体66中。很明显,不但用于控制信号触头的插座插塞51,而且用于工作电压触头的插座插塞48都可以设计成这种方式。另外,插头插塞49、52也可以按这种方式制造。
在如图7所示通过适配器112连接到电动机壳体部分113上的插塞接头装置111的第二例证性实施例中,接头壳体115的外部设计与第一例证性实施例中的接头壳体15相似,即,它包括下壳128和上壳129。
在此接头壳体115中,下壳128具有用于总共四个插塞接头单元116、117、117’和117”的空间,它们在输入侧连接到两根电缆138和139。而在第一例证性实施例中,除了插塞接头单元16(这里是116)用于电压供应外,仅有一个插塞接头单元17用于信号引线;在第二例证性实施例中,具有三个插塞接头单元117、117’、117”用于信号引线。上壳129具有密封171。另外,电缆夹141和142在下壳128中移动,而在外侧具有导向半壳172和173,导向半壳使用压接套管174和橡胶密封175支撑电缆138和139。
第二例证性实施例(图7)与第一例证性实施例(图2)的进一步不同在于,适配器112模制在插塞接头单元111的下壳128上,并总共有四个孔177,用于与螺纹孔178配合将适配器112和下壳128连接到电动机壳体部分113上。模制的适配器112的孔177可以从下壳128的底部触及。换言之,接头壳体115在打开状态以及在插入插塞接头单元116、117、117’和117”之前可以用螺钉固定在电动机壳体部分113上。因为在此变化中,适配器112上有四个通孔177,电动机壳体部分113上有四个螺纹孔178,在每种情况下它们彼此间的距离相等,接头壳体115用螺钉固定成尽管不能转动,但相对于电动机壳体部分113,接头壳体115的位置可以选择在0°、90°、180°、270°、360°的位置上。
插塞接头单元116、117、117’和117”是根据图5A、5B和6中的视图选择的,其中的差别在于,用于信号引线的插塞接头单元没有12个电极,而在例证性实施例中仅有6个电极,基于此原因提供了三个。
在图8到10中,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例证性实施例的插塞接头单元211。在此例证性实施例中,接头壳体215的内部空间是根据接头壳体115设计的,因此装有总共4个插塞接头单元216、217、217’、217”。接头壳体215的其它内部设计对应于接头壳体115,例如密封271、导向半壳272,273、压接套管274、橡胶密封275等等。
在本发明的第三例证性实施例中,与第一例证性实施例中的接头壳体15相似的接头壳体215可转动地支撑在电动机壳体部分213上,从而能闭锁在不同的阶梯变化的角度位置。为达到这个目的,适配器212的底板279用四个螺钉固定地拧在电动机壳体部分213上。另外,接头壳体215的下壳228的下侧具有环形突出部231,其外径小于适配器212的内径,因此能插入适配器中。
为了使接头壳体215的环形突出部231轴向的、固定的和可转动的连接到装在电动机壳体部分213上的适配器212,提供了像Seeger开口簧环的夹紧环280(图10A和10B)。夹紧环280在一侧是开口的,并在其两个自由端具有径向向内突出的加宽区281,其过渡到夹紧环280的环形区282的内表面具有弹性作用台阶283。夹紧环280的中间设计成具有孔285的孔环284,孔环284具有沿径向向内定向的闭锁销或闭锁齿286。为了接收夹紧环280,从下壳228轴向突出的环形突出部231具有外部环形槽287,在三个圆周区域上具有从向内部延伸的环形槽287的底部的中间切口288和两个末端侧切口289。中间切口288用于允许具有闭锁齿286的孔环284的内部区域穿过;而两个末端侧切口289用于允许具有台阶283的加宽区281穿过。
将夹紧环280插入环形槽287是从图8所示的位置沿箭头D方向实现的,加宽区281的内部边缘最初在环形槽287的区域的底部上滑过,并且最初预闭锁在末端侧切口289(图10B)。在此预闭锁位置,在末端侧切口289中的加宽区281处于预闭锁状态下,从而由于环形夹紧环区的径向偏压,台阶283闭锁在末端侧切口289的内部边缘后面。在此预闭锁位置,闭锁齿286和加宽区281的内部区域在径向被下壳228的环形突出部231的内圆周阻挡。因此,在此预闭锁位置,夹紧环280不能啮合在适配器212中,从而下壳228轴向插在适配器212上,并且相对适配器在圆周方向上被覆盖。
其圆柱部分291从底板279上突出的适配器212与环形突出部231配合,具有环形槽292,环形槽底部具有齿293。如果环形突出部231的端面靠在固定地用螺钉拧在电动机壳体部分213上的底板279上,则具有齿293的环形槽292位于环形突出部231的轴向高度上并且与环形突出部231的环形槽287以及切口288和289径向对齐。如果夹紧环280从其预闭锁位置(图10B)进一步沿箭头D的方向移动,则两个加宽区281到达环形槽292的齿293,即,移出环形突出部231的末端侧切口289的闭锁连接。同时,孔环284的闭锁齿286到达圆柱部分291的齿293,从而接头壳体215固定地装到适配器212上,因此不可转动(图10A)。
接着,如果沿与箭头D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将夹紧环280拉回到图10B所示的预闭锁位置,或者优选地,如果使用大的力转动接头壳体215而独立地拉回夹紧环280,可以再次相对适配器212转动接头壳体215,即电动机壳体部分213。根据选择的齿,可以以逐步方式转动到接头壳体215相对于电动机壳体部分213的实际任何角度位置。
在具有齿293的环形槽292下方,适配器212具有另外的环形槽,这在图中未详细表示,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密封环。
图11表示一个变化,其中接地夹295装在金属下壳228上,并且制成使得通过相应地设计插塞接头单元216的一个插塞249,当插塞接头单元216插入时,水平接地插针296直接接触接地夹295。
并且,图11还显示屏蔽壁243,屏蔽壁243或者是在下壳228中固定形成,或者是放置在下壳228的两个不同位置。在这方面,可以将屏蔽壁243放置在图11所示的位置,即第二插塞接头单元217’与第三插塞接头单元217”之间,和/或在第三插塞接头单元217”与插塞接头单元216之间。在图11中使用的措施也可以应用于图7所示的下壳128。
在附图中表示的插塞接头装置11、111、211的例证性实施例中,接头壳体15、115、215水平地分成下壳28、128、228和下壳29、129、229。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未图示的例证性实施例,接头壳体沿垂直纵向面分割,使设计成对称的或非对称的两个接头壳体部分在适配器的平面中接合在一起,或者在电动机壳体部分13、113、213的外表面的平面中接合在一起。在这方面,插塞接头单元优选地装入两个接头壳体部分中的一个,而另一个接头壳体部分是空的,并且如果需要,接收超出分离平面之外的插塞接头单元的区域。在此例证实施例中,外圆周侧的适配器在一个环形外圆周上具有环形切口,两个接头壳体部分可以从适配器的径向侧滑到环形切口中并且位于其上。两个接头壳体部分可以转动但不是可拆卸地支撑在适配器上。
在沿垂直面分割的接头壳体的这个例证性实施例的其它变化中,插塞接头单元或者如图示的例证性实施例那样彼此并排在一个水平面上,或者它们布置在两个接头壳体部分的一个中,一个位于另一个的顶部,起到电磁屏蔽作用的水平分隔壁放置在一个设置在另一个上面的两个插塞接头单元之间。

Claims (30)

1.一种用于电动机、特别是用于中压范围的小型伺服电动机的插塞接头装置(11,111,211),所述插塞接头装置具有用于工作电压的第一插塞接头单元(16,116,216),并且具有用于控制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二插塞接头单元(17,117,217),插塞接头单元(16,17;116,117;216,217)在电缆衬套(14,114,214)周围被支撑在电动机壳体部分(13,113,213)上,并且具有可拆卸地相互插在一起的插头和插座插塞(51,52,48,49),
其中,插塞接头单元(16,17;116,117;216,217)装在连接接头壳体(15,115,215)中,所述接头壳体的一端支撑在电动机壳体部分(13,113,213)上,另一端接收工作电压电缆(38,138,238)和与工作电压电缆分离的控制信号电缆(39,139,23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插塞接头单元(16,17,216,217)之间设置有电磁屏蔽(43,24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屏蔽是由保护壁(243)形成的,所述保护壁能可变地插入在两个插塞接头单元(116,117;216,217)之间。
4.如权利要求1到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插塞接头单元(16,17)在接头壳体(15)中相互邻接地布置。
5.如权利要求1到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插塞接头单元(16,17)在接头壳体(15)中一个布置在另一个的顶部。
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头壳体(15)可拆卸地连接到电动机壳体部分(13)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头壳体(115)在一个或多个预定角度位置上用螺钉固定地连接在电动机壳体部分(113)上。
8.如权利要求1到6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头壳体(15,215)支撑在电动机壳体部分(13,213)上,以便角向阶梯式转动。
9.如权利要求6到8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适配器(12,212)将接头壳体(15,215)支撑在电动机壳体部分(13,213)上,从而实现接头壳体的安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适配器(12)被模制在接头壳体(15)或电动机壳体部分(13)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适配器(12,112,212)优选地使用螺钉在电缆衬套(14,114,214)的周围装在电动机壳体部分(13,113,213)上。
12.如权利要求8和9或者10和11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接头壳体(15,215)和适配器(12,212)之间设置有夹紧或闭锁装置,用于固定优选的转动位置。
13.如权利要求6到12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适配器(12)具有一个部分底切的内凹部(19),接头壳体(15)具有底切以与所述内凹部配合的台肩(31)。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适配器(12)的内凹部(19)在成锐角分隔的至少两个区域具有径向突起(23,24),并且在与径向突起沿直径大致相对的位置具有用于固定螺钉(26)的径向内螺纹孔,台肩(31)的外径使得,当缩回固定螺钉(26)时,台肩能轴向插入被突起减小的内凹部(19)中,并且台肩能够在底切区域径向地移动,用于接收突起(23,24)。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适配器(12)的内凹部(19)内,密封环(35)在电缆衬套(14)周围在外侧面(22)上被支撑在电动机壳体部分(13)上。
16.如权利要求6到12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适配器(212)具有轴向突出的闭锁套管(291),闭锁套管(291)具有带齿的圆周区(292),接头壳体(215)具有环形突起(231),环形突起围绕并在闭锁套管(291)上轴向突出、并具有径向切口(288,289),以及设置有夹紧件(280),夹紧件配合在闭锁套管(291)的带齿圆周区(292)中、并穿过切口(288,289)。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件是一个开口的夹紧环(280),其自由末端具有闭锁加宽区(281),加宽区被底切并且指向内部,夹紧环的中间区域具有沿径向指向内部的闭锁突起(286),环形突起(231)上的切口(288,289)在每种情况下朝向夹紧环(280)的末端和中心。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径向切口(288,289)从部分地接收夹紧环(280)的环形突起(231)中的环形槽(287)的底部形成。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两个末端侧的闭锁加宽区(281)的夹紧环(280)能预闭锁在环形突起(231)的相应切口(288,289)中,夹紧环(280)的突起闭锁区保持在切口(288,289)内。
20.如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头壳体(15,115,215)具有下壳(28,128,228)和上壳(29,129,229),上壳(29,129,229)可拆卸地连接在下壳(28,128,228)上。
21.如权利要求1和20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插塞接头单元(16,17;116,117;216,217)插入接头壳体(15,115,215)的下壳(28,128,228)中,并且固定地支撑在其中。
22.如权利要求1到12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适配器(12,212)具有底切的外圆周,接头壳体(15,215)具有与适配器配合的底切内台肩凹部。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头壳体(15)沿纵向对称或非对称地分开,使得具有台肩部分的两个接头壳体部分可被径向移动,并通过适配器(12)的底切外圆周连接在一起。
2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头壳体(15,115,215)上的电缆衬套(18,118,218)的直径适合插入插塞接头单元(16,17;116,117;216,217)的插头或插座插塞(48,51)。
2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头壳体(15,115,215)上的电缆衬套(18,118,218)具有与电动机壳体部分(13,113,213)的电缆衬套(14,114,214)大致相同的直径。
2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插头和插座插塞(48,51;49,52)可拆卸地相互闭锁在一起。
27.如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插头和/或插座插塞(48,51;49,52)具有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内部部分(61),内部部分具有轴向切开并成排布置的通道(62,63),插头或插座的触头(64,65)可从上侧和下侧以闭锁方式插入通道中,内部部分(61)可轴向插入并连接到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外部部分(66)。
28.如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头壳体(215)由金属制成。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地夹(295)支撑在接头壳体(215)中,可以将工作电压插塞接头单元(216)的接地触头(296)闭锁到接地夹上。
30.如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插塞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头壳体设置有钩环,用于定向插入的电缆。
CN200410054465A 2003-07-22 2004-07-22 小型伺服电动机的插塞接头装置 Active CN1005766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334655A DE10334655A1 (de) 2003-07-22 2003-07-22 Steckverbindervorrichtung für Kleinservomotoren
DE10334655.4 2003-07-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8066A true CN1578066A (zh) 2005-02-09
CN100576695C CN100576695C (zh) 2009-12-30

Family

ID=33483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54465A Active CN100576695C (zh) 2003-07-22 2004-07-22 小型伺服电动机的插塞接头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969284B2 (zh)
EP (1) EP1501171B1 (zh)
CN (1) CN100576695C (zh)
AT (1) ATE373331T1 (zh)
DE (2) DE10334655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0329A (zh) * 2008-11-28 2011-08-10 伯纳德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将伺服电动机与至少一根电缆连接的装置
CN103840319A (zh) * 2012-11-22 2014-06-04 欧姆龙株式会社 接地端子及使用该接地端子的连接器
CN104658645A (zh) * 2013-11-19 2015-05-27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旋转电机用电缆
CN107196081A (zh) * 2017-07-05 2017-09-22 合肥惠利普电机有限公司 采用柔性导电连接替代焊接的空调风门电机及连接方法
CN108539480A (zh) * 2017-03-02 2018-09-1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CN108879265A (zh) * 2018-06-28 2018-11-2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电连接器可拆装的电缆及安装方法
CN111193352A (zh) * 2018-11-14 2020-05-22 广东德昌电机有限公司 连接头、具有该连接头的电机端盖和具有该端盖的电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33186B4 (de) * 2006-07-11 2008-08-28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Wilmington Steckverbindervorrichtung für Kleinservomotoren
DE102007018258A1 (de) * 2007-04-13 2008-11-06 Festo Ag & Co. Kg Elektrische Linearantriebsvorrichtung
EP2051352B1 (de) * 2007-08-29 2010-02-24 Festo AG & Co. KG Elektrische Linearantriebsvorrichtung
DE202008003138U1 (de) * 2008-03-05 2009-08-06 Coninvers Gmbh Motorsteckverbinder mit integrierter Drehrichtungsumkehr
DE102008050322B4 (de) * 2008-10-04 2021-07-15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Elektromotor-Anschluss sowie Elektromotor
JP5401671B2 (ja) * 2010-08-26 2014-01-2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598758B2 (ja) * 2010-08-26 2014-10-0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2468569B (zh) * 2010-11-05 2014-10-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与配对连接器组件的组合件
CN202076548U (zh) * 2011-02-18 2011-12-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EP3069433B1 (de) * 2013-11-13 2018-10-10 Baumüller Nürnberg GmbH Elektromotorisches antriebssystem
USD772231S1 (en) * 2015-04-16 2016-11-22 Physical Optics Corporation Universal integrative mission module interface
EP3945661A1 (en) * 2020-07-30 2022-02-02 Valeo Siemens eAutomotive Germany GmbH Electric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9259A (en) * 1961-12-08 1964-02-12 Bruce Peebles & Co Ltd Terminal arrangement
DE1284505B (de) * 1962-02-22 1968-12-05 Simon Hans Anschlusskasten fuer elektrische Geraete
JP2598130B2 (ja) * 1989-05-24 1997-04-09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一体成形コネクタを有したモータの構造
DE8914027U1 (zh) * 1989-08-01 1990-01-04 Interconnectron Gmbh, 8360 Deggendorf, De
DE4201764A1 (de) * 1991-01-30 1992-08-13 Schaltbau Gmbh Gehaeuse fuer winkelstecker oder -dose
US5531606A (en) * 1993-02-04 1996-07-02 Thomas & Betts Corporation Shielded vertically align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onents
FR2703840B1 (fr) * 1993-04-05 1995-06-16 Eurocopter France Connecteur électrique pourvu d'une pluralité de modules de connexion disposés en lignes et colonnes.
DE29521213U1 (de) * 1995-04-21 1997-01-09 Contact Gmbh Steckverbindersystem
US6202672B1 (en) * 1997-08-25 2001-03-20 Hill-Rom, Inc. Valve assembly
US6497035B1 (en) * 1999-12-06 2002-12-24 Hr Textron, Inc. Hall position sensor
DE10119178A1 (de) * 2001-04-10 2002-10-17 Behr Gmbh & Co Stellantrieb für Klappen zur Steuerung der Luftströmung in einer Heizungs- und/oder Klimaanlage eines Kraftfahrzeugs
DE20109298U1 (de) * 2001-06-05 2002-10-10 Hypertac Gmbh Buchsen/Steckergehäuse für einen Motor
DE20112547U1 (de) * 2001-07-30 2002-12-05 Harting Kgaa Steckverbinder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0329A (zh) * 2008-11-28 2011-08-10 伯纳德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将伺服电动机与至少一根电缆连接的装置
CN102150329B (zh) * 2008-11-28 2013-11-13 伯纳德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将伺服电动机与至少一根电缆连接的装置
CN103840319A (zh) * 2012-11-22 2014-06-04 欧姆龙株式会社 接地端子及使用该接地端子的连接器
CN104658645A (zh) * 2013-11-19 2015-05-27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旋转电机用电缆
CN108539480A (zh) * 2017-03-02 2018-09-1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CN108539480B (zh) * 2017-03-02 2021-03-1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CN107196081A (zh) * 2017-07-05 2017-09-22 合肥惠利普电机有限公司 采用柔性导电连接替代焊接的空调风门电机及连接方法
CN108879265A (zh) * 2018-06-28 2018-11-2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电连接器可拆装的电缆及安装方法
CN111193352A (zh) * 2018-11-14 2020-05-22 广东德昌电机有限公司 连接头、具有该连接头的电机端盖和具有该端盖的电机
CN111193352B (zh) * 2018-11-14 2023-08-11 广东德昌电机有限公司 连接头、具有该连接头的电机端盖和具有该端盖的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4008842D1 (de) 2007-10-25
DE602004008842T2 (de) 2008-01-17
EP1501171B1 (en) 2007-09-12
US20050020142A1 (en) 2005-01-27
US6969284B2 (en) 2005-11-29
EP1501171A1 (en) 2005-01-26
DE10334655A1 (de) 2005-03-03
CN100576695C (zh) 2009-12-30
ATE373331T1 (de) 2007-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78066A (zh) 小型伺服电动机的插塞接头装置
CN101901981B (zh) 经由电导体进行数据传输的插头和插座连接器
CN1093327C (zh) 电缆连接器
CN100576636C (zh) 用于同轴电缆的压缩连接器
US6422884B1 (en) Pre-wired circuit component for flexible wiring system
US710482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silicone elastomeric material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1048918B (zh) 同轴电缆的电缆插头和这样的电缆插头的组装方法
CN103797652B (zh) 连接器
EP2195536B1 (en) Molded plug for a compressor
US20110003507A1 (en) Multi-shot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20040137790A1 (en) Right angle coaxial connector
EP2469671A2 (en) Clamping Ring, Cable Gland and Method of Fitting a Cable Gland
CN108448311B (zh) 满足ip68防护等级的单芯弯角连接器
CN1918750A (zh) 保护罩与通用帽
CN1599149A (zh) 连接装置
CN101958468A (zh) 用于同轴电缆的具有主动阻挡部和可压缩环的连接器及相关的方法
CN102025079A (zh) 稳固安全的连接器
WO2007114957A2 (en) Universal hybrid electrical/fiber optic insert cap and hybrid connector and methods
CN203660210U (zh) 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CN1278458C (zh) 防水模组连接器
US20200176900A1 (en) Connector
US5711685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movable seal at cable entry end
JP2016540361A (ja) プッシュロック電気コネクタ
CN1314169C (zh) 两个角边相互固定的角形导电插接连接器
CN1083276A (zh) 肘状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