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1509A - 无线电通信系统、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处理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通信系统、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处理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51509A
CN1551509A CNA2004100434609A CN200410043460A CN1551509A CN 1551509 A CN1551509 A CN 1551509A CN A2004100434609 A CNA2004100434609 A CN A2004100434609A CN 200410043460 A CN200410043460 A CN 200410043460A CN 1551509 A CN1551509 A CN 1551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path
response
frequency band
emiss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434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8171C (zh
Inventor
伊藤镇
福田邦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51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1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817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817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25Rotatable telephones, i.e. the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27Rotatable in one plane,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83Transmitters with multiple parallel pa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6Channel splitting in point-to-point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射装置,它包括:数据划分装置,用于将发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块;数据输出装置,用于向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的发射数据块加入划分顺序;以及发射装置,用于在不同传输路径内同时发射加入了所述划分顺序的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的发射数据块。本发明提供同时使用不同传输路径并由对应于通信状态的传输形式实现有效传输的效果。

Description

无线电通信系统、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处理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同时发射和接收不同传输路径内的分块数据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尤其涉及通信系统、发射装置、接收装置、装置内的处理方法和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所述方法的程序。
背景技术
频率分集系统是在多个不同载波上发送相同信号,并将这些载波在接收端选择或合成以改善特性的方法。频率分集系统的优势在于,由于在多个载波上发送相同信号,因此,即使当一些载波不能被接收时,也可以在另外的载波上接收到信号。频率分集系统被广泛地使用,特别是对于OFDM(正交频分复用)系统,该系统有许多载波,因为没有接收到任何载波的概率非常低,且可以灵活选择用于发送相同信号的载波组合(例如见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号2000-201130(图5)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号Hei 10-336159(图1)。
由于上述的频率分集系统在多个载波上发射相同的信号,因此,即使发生dip现象,也可以在一个载波上接收到信号,在所述dip现象中,例如,由于多径效应,接收无线电场强度由于在接收端的直达波的载波和滞后波的载波出于相反相位而减少。
然而,由于相同的信号被同时发送,频率分集系统相应地减小传输速率。利用当前的技术,例如在IEEE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标准化委员会的工作制定的IEEE 802.11a标准中无线电传输速率的最大值为54Mbps(比特/秒),这与有线传输速度相比来说不能说是足够的。
发明内容
相应地本发明的目标是同时使用不同的频带并实现有效的传输,其传输形式对应通信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射装置,它包括数据划分装置,用于将发射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片段,还包括数据输出装置,用于将划分顺序加入到发射数据的划分后的片段上,还包括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同时在不同传输路径内加入所述划分顺序的发射数据划分后的片段。因此,发射数据在不同的传输路径上同时被发送,其形式使得发射数据能在接收端处根据划分顺序而被合并。
最好,发射装置内的数据划分装置将发射数据划分,使得发射数据的划分的片段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长度内被发送。因此,不同传输路径内的同时传输的时间长度相互相等,从而改善了传输效率。
最好,发射装置还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确定在发射装置内每条不同的传输路径内的对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当响应判定装置确定一些发射数据片段未能在先前的数据传输内被接收,则数据划分装置将发射数据划分,使得与先前数据传输内的发射数据相同的发射数据被重传。因此,简化了重传的控制。
最好,发射装置还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确定在发射装置内每条不同的传输路径内的对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当响应判定装置确定先前数据传输内的发射数据的接收失败,则数据划分装置将发射数据划分,使得接收失败的发射数据同时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被发送。因此,未能被接收到的数据更可靠地被发送。
最好,当发射装置内的发射设备同时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发送未能接收到的数据时,发送装置以与先前数据传输内被成功接收到的发射数据的传输路径的相同调制模式发送发射失败的数据。因此,以已经被成功接收发射数据的调制模式发射能获得可靠的传输。
最好,发射装置进一步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确定在发射装置内每个不同的传输路径内的对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当响应判定装置确定在先前数据传输内的未能成功接收到发射数据的失败频率超过在相同的传输信道内的预定基准,则数据划分装置对发射数据进行划分,使得此后不在该传输路径上进行传输。因此,带有高失败频度的传输路径被认为处在通信的恶化状态,而且停止该传输路径内的传输。
最好,发射装置还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确定在发射装置内对每个不同的传输路径内的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当响应判定装置确定先前数据传输内的发射数据的接收在相同的传输路径内连续失败了预定次数甚至更多,数据划分装置对发射数据进行划分,使得此后不在该传输路径内进行传输。因此,一条传输路径中若接收已经失败了连续的预定次数或更多次,该路径被认为处于通信的恶化状态,而且停止该传输路径内的传输。
最好,发射装置进一步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确定在发射装置内每个不同的传输路径内的对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当响应判定装置确定在先前数据传输内的成功接收到发射数据的频率超过在相同的传输信道内的预定基准,则数据划分装置对发射数据进行划分,使得此后在该传输路径上进行传输。因此,带有高成功频度的传输路径被认为处在通信状态经改善,而且继续在该传输路径内的传输。
最好,发射装置还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确定在发射装置内对每个不同的传输路径内的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当响应判定装置确定先前数据传输内的发射数据的接收在相同的传输路径内连续成功了预定次数甚至更多,数据划分装置对发射数据进行划分,使得此后在该传输路径内进行传输。因此,一条传输路径中若接收已经成功了连续的预定次数或更多次,该路径被认为处于通信状态经改善,而且继续该传输路径内的传输。
最好,发射装置进一步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确定在发射装置内对每个不同的传输路径内的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当响应判定装置确定在先前数据传输内的未能成功接收到发射数据的失败频率超过在相同的传输信道内的预定基准,则数据划分装置对发射数据进行划分,使得此后传输路径内的传输以带有更高抗噪性的调制模式内进行。因此,带有高接收失败频度的传输路径被认为处在通信的恶化状态,传输路径内的传输以带有更高抗噪性的调制模式内进行。
最好,发射装置进一步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确定在发射装置内对每个不同的传输路径内的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当响应判定装置确定在先前数据传输内在相同传输路径内的发射数据的接收失败预定数量的连续多次或更多次时,数据划分装置对发射数据进行划分,使得此后传输路径内的传输以带有更高抗噪性的调制模式内进行。因此,带有高接收失败预定数量的连续多次的传输路径被认为处在通信的恶化状态,传输路径内的传输以带有更高抗噪性的调制模式内进行。
最好,发射装置进一步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确定在发射装置内对每个不同的传输路径内的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当响应判定装置确定在相同传输路径内成功接收到响应的频度超过预定基准时,则数据划分装置对发射数据进行划分,使得此后传输路径内的传输以带有更低抗噪性的调制模式内进行。因此,带有高接收成功频度的传输路径被认为处在通信的改善状态,传输路径内的传输以带有更低抗噪性的调制模式内进行。
最好,发射装置进一步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确定在发射装置内对每个不同的传输路径内的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当响应判定装置确定在相同传输路径内成功接收的次数为预定数量的连续次数或更多次时,数据划分装置对发射数据进行划分,使得此后传输路径内的传输以带有更低抗噪性的调制模式内进行。因此,已成功接收预定数量的连续次数或更多次的传输路径被认为处在通信的改善状态,传输路径内的传输以带有更低抗噪性的调制模式内进行。
最好,装置发射装置还进一步包括载波检测装置,用于在发射装置内的数据传输前汇报每个传输路径的可用性状态。发射装置不在由载波检测装置汇报为不可用的传输路径内实现数据传输,且即使当被判断为不可用的传输路径在不同于该传输路径的传输路径内开始数据传输后,发射装置不在被判断为不可用的传输路径内实现数据传输。因此简化了传输的控制。
最好,发射装置内的不同传输路径使用相互不同的频带。因此,发射数据在不同的频带内被发送,例如同时在2.4GHz的频带和5GHz频带内。
最好,发射装置内的不同传输路径在相同频带内使用相互不同的信道。因此,发射数据即使在相同的频带内被同时在不同信道内发送。
最好,发射装置内的不同传输路径在相同信道内使用带有相互不同的转移函数的传播路径。因此,发射数据即使在相同信道内同时在带有不同转移函数的传播路径内被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装置,它包括:数据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经划分的数据,划分顺序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被加入;以及数据合并装置,用于根据划分顺序合并接收到的数据。因此,在发射端被划分的数据同时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被接收并被合并。
最好,接收装置进一步包括数据确定装置,用于确定在每个不同的传输路径内的数据接收状态,以及响应输出装置,用于将相同响应输出到所有不同的传输路径,所述响应包括由数据确定装置确定的所有结果。因此,即使当一条传输路径内的通信状态恶化,响应更可靠地被返回到数据发射机。
最好,接收装置内的不同传输路径使用相互不同的频带。因此,在发射端被划分的数据同时在不同的频带被接收。
最好,接收装置内的不同传输路径在相同频带内使用相互不同的信道。因此,即使在相同频带中,数据在不同信道内被同时接收。
最好,接收装置内的不同传输路径在相同信道使用带有相互不同的转移函数的传播路径。因此,即使在相同信道内数据同时在带有不同转移函数的传播路径上被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它包括实现无线电通信的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包括:数据划分装置,用于将发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的片段;数据输出装置,用于将划分顺序加入发射数据经划分的片段;以及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发射数据经划分的片段,划分顺序同时在不同传输路径内被加入。接收装置包括:数据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数据,划分顺序同时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被加入;数据合并装置,用于根据划分顺序合并接收到的数据;数据确定装置,用于在每个不同的传输路径内确定数据接收的状态;以及响应输出装置,用于将相同响应输出到所有不同传输路径内的发射装置,所述响应包括由数据确定装置确定的所有结果。因此在发射端被划分的数据以划分顺序被提供并同时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被发送,且根据在接收端上的划分顺序合并数据。
最好,通信系统内不同的传输路径使用相互不同的频带。因此,在发射端被划分的数据同时在不同的频带内被发送,且在不同的频带内被接收,且然后在接收端被合并。
最好,通信系统内不同的传输路径在相同的频带内使用相互不同的信道。因此,即使在相同的频带内数据在不同的信道内被同时发送和接收。
最好,通信系统内不同的传输路径在相同信道内使用带有相互不同的转移函数的传播路径。因此,即使在相同信道内,数据在带有不同转移函数的传播路径内被同时发送和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它包括:将发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片段的步骤;将划分顺序加入到所述的发射数据的划分片段内的步骤;以及发射所述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片段的步骤,所述的划分顺序同时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被加入。因此,发射数据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被同时发送,其形式使得发射数据能在接收端根据划分顺序而被合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它包括:将发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片段的步骤;将划分顺序加入到所述的发射数据的划分片段内的步骤;发射所述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片段的步骤,所述的划分顺序同时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被加入其中;以及一步骤:当在一条所述的不同传输路径内所述发射数据的接收失败时,划分所述的发射数据,使得重发与所述发射数据相同的发射数据。因此,简化了重发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它包括:将发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片段的步骤;将划分顺序加入到所述的发射数据的划分片段内的步骤;发射所述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片段的步骤,所述的划分顺序同时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被加入其中;以及一步骤:当在一条所述的不同传输路径内所述发射数据的接收失败时,划分所述的发射数据,使得与所述失败相关的数据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内同时被发送。因此,未能被成功接收的数据被更可靠地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它包括:接收经划分的数据的步骤,划分顺序在不同传输路径内被同时加入;根据所述的划分顺序合并所述接收到数据的步骤;在每条所述不同传输路径内确定数据接收状态的步骤;以及将相同的响应输出到所有所述的不同传输路径的步骤,所述响应包括在每条所述不同传输路径内确定数据接收状态的结果。因此,即使当一条传输路径内的通信装置恶化,响应能更可靠地回到数据发射机处。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它包括:将发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片段的步骤;将划分顺序加入到所述的发射数据的划分片段内的步骤;以及发射所述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片段的步骤,所述的划分顺序同时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被加入其中。因此,发射数据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被同时发送,其形式使得发射数据在接收端能根据划分顺序而经合并。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它包括:将发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片段的步骤;将划分顺序加入到所述的发射数据的划分片段内的步骤;发射所述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片段的步骤,所述的划分顺序同时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被加入其中;以及一步骤:当在一条所述的不同传输路径内所述发射数据的接收失败时,划分所述的发射数据,使得重发与所述发射数据相同的发射数据。因此,简化了重发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它包括:将发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片段的步骤;将划分顺序加入到所述的发射数据的划分片段内的步骤;发射所述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片段的步骤,所述的划分顺序同时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被加入其中;以及一步骤:当在一条所述的不同传输路径内所述发射数据的接收失败时,划分所述的发射数据,使得与所述失败相关的数据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内同时被发送。因此,未能被成功接收的数据更可靠地被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它包括:接收经划分的数据的步骤,划分顺序在不同传输路径内被同时加入;根据所述的划分顺序合并所述接收到数据的步骤;在每条所述不同传输路径内确定数据接收状态的步骤;以及将相同的响应输出到所有所述的不同传输路径的步骤,所述响应包括在每条所述不同传输路径内确定数据接收状态的结果。因此,即使当一条传输路径的通信状态恶化,响应能更可靠地回到数据发射机。
根据本发明,可能获得同时使用不同传输路径极佳的效应,且通过对应通信状态的传输形式实现有效传输。
对应各方面项的本发明实施例的项示出如下。
例如,数据划分装置对应数据划分部分331。例如,数据输出装置对应数据输出部分A 315以及数据输出部分B 325。例如,发射装置对应发射单元120和220。
例如,响应判定装置对应响应判定部分A 312和响应判定部分B 322。
例如,数据接收装置对应接收单元110和210。例如,数据合并装置对应数据合并部分371。
例如,数据确定装置对应数据判定部分A 351和数据判定部分B 361。例如响应输出装置对应响应输出部分A 352和响应输出部分B 362。
例如,数据划分装置对应数据划分部分331。例如,数据输出装置对应数据输出部分A 315和数据输出部分B 325。例如,发射装置对应发射单元120和220。例如,数据接收装置对应接收单元110和210。例如,数据合并装置对应数据合并部分371。例如数据确定装置对应数据判定部分A 351和数据判定部分B 361。例如,响应输出装置对应响应输出部分A 352和响应输出部分B 362。
例如,将发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片段的步骤对应数据划分部分331的处理。例如,将划分顺序加入到发射数据经划分片段的步骤对应数据输出部分A 315和数据输出部分B 325的处理。例如,将发射数据经划分的片段同时在不同的传输路径上发送的步骤对应发射单元120和220的处理。
例如,接收经划分的数据的步骤对应接收单元110和210的处理,其中划分顺序在不同的传输路径上被同时加入数据。例如,根据划分顺序合并接收到的数据的步骤对应数据合并部分371的处理。例如,确定每条不同的传输路径内的数据接收的状态的步骤对应数据判定部分A 351和数据判定部分B 361的处理。例如,将相同响应输出到所有不同传输路径的步骤对应响应输出部分A 352和响应输出部分B 362的操作,其中相同响应包括确定每条不同传输路径内的数据接收的状态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文档内描述的处理步骤可能被理解为包括一系列步骤的方法,或可能被认为是使计算机实现一系列步骤的程序或带有存储在其上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如从上描述很清楚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同时使用不同传输路径且由对应通信状态的传输形式实现有效传输的效应。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划分的大致情况图例;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站或基站的配置的图例;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站或基站的接收单元的配置的图例;
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站或基站的发射单元的配置的图例;
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控制单元的数据传输控制功能的功能配置的图例;
图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控制单元的数据接收控制功能的功能配置的图例;
图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分组的帧结构的图例;
图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划分的例子的图例;
图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响应分组的帧结构的图例;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站和基站的操作的例子的顺序图;
图11是示出图10的例子中的数据重发处理的判定的内容的图表;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站和基站的操作的另一例子的顺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计数器A的传输停止和重新开始的控制图表;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站和基站的操作的另一例子的顺序图;
图15是图14的例子中的数据重发处理的判定的内容的示例图表;
图16是图14的例子中的数据重发处理的判定的内容的另一示例图表;
图1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电通信系统配置的例子的图例;
图1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站或基站的配置的第一修改的图例;
图1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站和基站的配置的第二修改的图例;
图2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站和基站的配置的第三修改的图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最优实施例在下文将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划分的概况的图例。例如,要在发射装置内被发送的数据从其开始处按顺序被划分成D1、D2、D3和D4、...。经划分的数据以被划分成在多个不同的传输路径内的状态被发送,从而,例如数据D1在传输路径A内发送,数据D2在传输路径B内发送。虽然图1示出将数据划分成两个传输路径的示例,即传输路径A和B,但是划分传输路径的数目可以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合适地设定。
经分块的数据D1和D2同时由不同的传输路径A和B发送。各传输路径内的调制模式不需要相互一致,但希望设定数据划分中的比特数,使得传输所需的时间长度基本相互相等。在数据块D1和D2被发送后,数据块D1和D2由传输路径A和B被同时发送。只要各自的传输路径中的通信状态允许,传输路径A和B的这种同时传输按顺序进行。
传输路径A和B的专用频率没有特定的限制。然而,假设使用无线LAN(局域网)中的传输路径,例如考虑使用2.4GHz频带和5GHz频带。IEEE 802.11标准中规定使用2.4GHz判定。在作为IEEE 802.11标准的扩展标准的IEEE 802.11a标准中,使用5GHz频带,并且使用OFDM系统作为调制系统。因此可能通过在5GHz频带和2.4GHz频带内同时使用IEEE 802.11a的OFDM系统而实现高传输速率。
另一方面,IEEE 802.11b和IEEE 802.11g标准作为其它扩展标准在2.4GHz频带内使用DSSS(直接序列扩展频谱)系统。因此,通过在5GHz频带内使用OFDM系统和在2.4GHz频带内使用DSSS系统,可能在维持IEEE 802.11a、IEEE 802.11b以及IEEE 802.11g标准间的兼容性的同时,实现高传输速率。
在本发明中,当通信由不同传输路径同时实现时,可使用不同的频带,可使用相同频带的不同信道,或使用相同信道内带有不同转移函数的传播路径。然而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其配置和操作是假设使用不同频带实现同时传输和接收。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站或基站的配置的图例。终端站或基站具有用于2.4GHz和5GHz频带的发射装置或接收装置的功能。具体来说,终端站或基站具有用于2.4GHz频带的天线101、选择器102、功率放大器103、接收单元110以及发射单元120,以及用于5GHz频带的天线201、选择器202、功率放大器203、接收单元210以及发射单元220。因此,终端站或基站可以同时实现2.4GHz频带内和5GHz频带内的传输和接收。
天线101和201用于分别在2.4GHz频带和5GHz频带内发送和接收高频信号。在2.4GHz和5GHz频带内,选择器102和202选择接收单元110和210以及发射单元120和220以分别连接到的天线101和201。2.4GHz和5GHz内的接收单元110和210分别对2.4GHz和5GHz内的高频信号进行接收、解调和解码。2.4GHz和5GHz内的发射单元120和220分别对2.4GHz和5GHz内的高频信号进行编码和调制,以用于传输。2.4GHz和5GHz频带内的发射单元120和220的输出部分分别连接到功率放大器103和203。功率放大器103和203放大发射信号。
终端站或基站还包括通信控制单元300。通信控制单元300主要在逻辑层内实现处理。通信控制单元300包括逻辑层控制单元340、存储器350和物理层接口360。例如,逻辑层控制单元340处理作为逻辑层的数据链路层内的MAC(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内的帧。存储器350保存由逻辑层控制单元340处理用的工作数据等数据。物理层接口360是用于与物理层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数据交换由2.4GHz和5GHz内的接收单元110和210以及发射单元120和220实现。
终端站或基站还包括外围接口400。在终端站的情况下,主机接口用作外围接口400,诸如计算机之类的主机装置连到主机接口的端口409。另一方面,在基站的情况下,网络接口被用作外围接口400,且用于因特网之类应用的调制解调器连接到网络接口的端口409。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站或基站的接收单元210的配置的图例。接收单元210将天线201接收到的5GHz频带内的高频信号变频为中频信号,并对中频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假设使用OFDM系统,接收单元210包括下变频器211、正交解调器212、离散傅立叶变换器213、微分解码器214、去映射器215以及纠错电路216。
下变频器211将5GHz频带内的高频信号变频为预定中频频带内的中频信号。正交解调器212对由下变频器211变频的中频信号进行正交检波、从中抽取包括与中频信号同相的同相信号(I信号)以及是中频信号的正交相位分量的正交相位信号(Q信号)。离散傅立叶变换器213对由正交解调器212抽取的基带信号在不包括保护间隔的有效码元长度内进行傅立叶变换,并对每个子载波的复数数据进行解调。
微分解码器214对由离散傅立叶变换器213解调的复数数据进行微分解码,且例如微分解码器用于PSK系统。去映射电路215对由微分解码器214解码的复数数据进行去映射,从中抽取数据码元。纠错电路216用维特比解码或类似解码来纠正数据。由此获得的数据输出到通信控制单元300的物理层接口360。
虽然以上的描述是关于5GHz频带接收单元210的,但是2.4GHz频带接收单元110可类似地用于将由天线101接收到的2.4GHz内的高频信号变频为中频信号,并对该中频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
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站或基站的发射单元220的配置的图例。发射单元220对来自物理层接口360的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将数据变频成高频信号,然后将高频信号输出到天线201。假设使用OFDM系统,发射单元220包括纠错编码电路221、映射电路222、微分编码器223、反离散傅立叶变换器224、正交调制器225以及上变频器226。
纠错编码电路22根据比特速率通过卷积码或类似的码实现编码。映射电路222将由纠错编码电路221进行纠错编码后产生的数据映射成复数数据码元。微分编码器223对由映射电路222映射的复数数据码元进行微分编码,并将复数数据分配到各个载波。
反离散傅立叶变换器224通过反傅立叶变换对由微分编码器223进行微分编码后的复数数据进行调制,然后输出基带信号(I信号和Q信号)。正交调制器225对基带信号进行正交调制,并由此生成在预定中频频带内的中频信号。上变频器226将正交调制器225生成的中频信号变频成5GHz频带的高频信号,然后将高频信号输出到天线201。
虽然以上的描述是针对5GHz频带发射单元220的,但是2.4GHz频带发射单元120也类似地用于对来自物理层接口360的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将数据转换成2.4GHz频带内的高频信号,然后将高频信号输出到天线101。
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控制单元300的数据传输控制功能的功能配置的图例。数据传输控制功能包括:数据划分部分331,用于划分保留在数据缓冲器332内的数据;划分控制部分A 310,用于控制频带A(例如2.4GHz)内的数据的划分;以及划分控制部分B 320,用于控制在频带B(例如5GHz频带)内的数据的划分。
划分控制部分A 310包括载波检测部分A 311、响应判定部分A 312、计数器A 313以及数据输出部分A 315。载波检测部分A 311将频带A内的可用性状态汇报给数据输出部分A 315、响应判定部分A 312以及数据划分器331。当载波检测部分A 311汇报频带A不可用时,则数据输出部分A 315不输出数据。结果是,当频带B可用时,数据传输只在频带B内实现。在该情况下,期望进行控制以使得一旦数据传输在频带B内开始,即使之后确定频带A可用,在那时也不在频带A内实现数据传送。这是为了避免各频带内数据传输的时序差异造成的控制的复杂性。当载波检测部分A 311汇报频带A不可用时,响应判定部分A 312和数据划分部分331可以实现对下一数据传输的控制而不需要等待实际的响应。
响应判定部分A 312判定对频带A内的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然后将判定的结果提供给数据划分部分331、计数器A 313以及计数器B 323。数据划分部分331按顺序将来自数据缓冲器332的数据分配给数据输出部分A 315和数据输出部分B324,如以后所要描述的那样。然而,如接下去将描述的那样,根据计数器A 313的状态,频带A内的数据传输被停止(即转换成传输停止模式)或重新开始(即转换到传输模式)。
计数器A 313包括成功计数器A和失败计数器A。成功计数器A对频带A内的数据传输的响应被连续成功接收的连续成功次数进行计数。另一方面,失败计数器A对频带A内发送的数据不能被连续接收的连续次数进行计数。当失败计数器A指示出预定次数的值或更多次时,数据划分部分331将发射数据进行划分,使得不在频带A内继续进行数据传输。即对频带A而言,状态从传输模式转换到传输停止模式。另一方面,当成功计数器A指示出传输停止模式内的预定次数的值或更多次时,数据划分部分331对发射数据进行划分,使得在频带A内继续进行数据传输。即对频带A而言,状态从传输停止模式转换到传输模式。
向计数器A 313提供来自响应判定部分A 312和响应判定部分B 322的响应判定的结果。即使在一个频带内的通信状态劣化使得响应接收不可能的情况下,当响应至少可以在一个频带内被接收时,可以识别所有频带内的数据接收的状态。
虽然以上描述是针对划分控制部分A 310,但是划分控制部分B 320也类似地用于控制频带B内的数据的划分。而且,数据划分部分331根据计数器B 323的状态独立地控制频带B内数据传输的停止和重新开始,而不依赖于频带A的状态。
图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控制单元300的数据接收控制功能的功能配置的图例。数据接收控制功能包括:数据合并部分371,用于将每个频带内接收到的数据合并,并使得数据缓冲器372保存合并后的数据;合并控制部分A 350,用于控制频带A(例如2.4GHz频带)内的数据的合并;以及合并控制部分B 360,用于控制频带B(例如5GHz频带)内的数据的合并。
合并控制部分A 350包括数据判定部分A 351和响应输出部分A 352。合并控制部分B 360包括数据判定部分B 361和响应输出部分B 362。数据判定部分A 351判定频带A内的数据接收的状态,然后将判定的结果提供给数据合并部分371以及响应输出部分A 352和B 362。数据判定部分B 361判定频带B内的数据接收的状态,然后将判定的结果提供给数据合并部分371和响应输出部分A 352和B 362。
响应输出部分A 352将由数据判定部分A 351判定的频带A内的数据接收状态的结果与数据判定部分B 361判定的频带B内的数据接收状态的结果组合,然后将组合后的结果作为频带A内的响应输出。响应输出部分B 362将由数据判定部分A 351判定的频带A内的数据接收状态的结果与数据判定部分B 361判定的频带B内的数据接收状态的结果组合,然后将组合后的结果作为频带B内的响应输出。从而,每个频带内的响应包括对所有频带内的数据接收的状态的判定结果。
图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分组的帧结构的图例。数据从终端站或基站发送时使用数据分组。数据分组包括物理层头部610、MAC头部620和有效载荷630。物理层头部610是PLCP(物理层会聚协议)帧的头部,例如该帧用于在作为物理层的PLCP子层内发送信息。物理层头部610包括字段,指示出:传输速度、调制方式、PLCP帧长度等。MAC头部620是MAC帧的头部,MAC帧用于在MAC子层中发送信息。MAC头部620包括字段,指示出:帧类型、帧发送和接收地址等。有效载荷630是MAC帧的有效载荷。有效载荷630包括数据631和CRC 632。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数据分组中的MAC头部620包括字段:使用状态621、顺序622以及CRC 623。使用状态621是指示出当该帧被发送时每个频带的使用状态。向每个频带分配一个比特。例如,第一比特为“0”指明不使用2.4GHz频带,而第一比特为“1”指明使用2.4GHz频带。类似地,第二比特为“0”指明不使用5GHz频带,而第二比特为“1”指明使用5GHz频带。因此,用于接收帧的接收单元110和210能知道是否有帧同时在另一频带内被发送。顺序622是指明同时发送的数据块之间的顺序关系。例如,假设两个数据块被同时发送,顺序622为“0”指明第一数据块,顺序622为“1”指明第二数据块。CRC 623是用于检测MAC头部620内的数据差错的循环冗余校验码。
在帧传输中,通信控制单元300的数据划分部分331生成每个频带的使用状态621和顺序622,并将使用状态621和顺序622加入MAC头部620。在帧接收端,通信控制单元300的数据合并部分371根据顺序622将数据存储在数据缓冲器372内。
数据631根据以下条件下进行划分。
图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划分的例子的图例。对一示例进行描述,在该示例中,要被发送的数据601被划分成两个数据块,且这两个数据块由数据分组602和603发送。在该例中,要被发送的数据601为1512个字节,包括在数据分组602内的数据为504个字节,包括在数据分组603内的数据是1008个字节。用于划分的条件包括数据分组602的QPSK调制模式以及1/2的编码速率,以及数据分组603的16QAM调制模式以及1/2的编码码率。这些条件使得发送包括在数据分组602内的504字节的数据所需的时间与发送包括在数据分组603内的1008字节的数据所需的时间相等。
令r1和r2是编码速率,m1和m2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调制方式的比特数,当根据比率m1×r1∶m2×r2划分数据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传输时间相互相等。在以上的示例中:
2×(1/2)∶4×(1/2)=1∶2,
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比率为1∶2。在另一示例中,假设第一部分的调制模式时BPSK且第一部分的编码速率为1/2,且第二部分的调制模式为64QAM,且第二部分的编码速率为3/4,则:
1×(1/2)∶6×(3/4)=1∶9,
该种数据划分可以使传输所需的时间相等。
顺便提及,考虑数据的MAC头部和CRC的详细计算如下。假设物理层头部不改变调制模式,并指明在每个传输内相同的调制模式。假设MAC头部为30字节,数据的CRC是4字节,发送数据的字节数为d,第一部分数据的字节数和第二部分的数据字节数分别为d1和d2,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调制方式的字节数相应为m1和m2,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编码速率分别为r1和r2,根据使发射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所需的时间相等的条件,以下方程成立:
(30+d1+4)/(m1×r1)=(30+d2+4)/(m2×r2)
d=d1+d2
对d1和d2解出以下方程:
d1=d×(m1×r1)/(m1×r1+m2×r2)+34×(m1×r1-m2×r2)/(m1×r1+m2×r2)
d2=d×(m2×r2)/(m1×r1+m2×r2)+34×(m2×r2-m1×r1)/(m1×r1+m2×r2)
当把分组定义成包括根据作为物理层头部的一部分的调制模式发送的信息时,在方程右边第二项内对应“34”的位置处的值按合适情况改变。当然,当MAC头部的数据长度变得不同时,对应“34”的位置处的值也适当地改变。
图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响应分组的帧结构的图例。响应分组从已接收数据的终端站或基站处被返回到作为数据的发射机的终端站或基站。响应分组包括物理层头部640、MAC头部650以及有效载荷660。物理层头部640和MAC头部650类似于图7内的数据分组的物理层头部610和MAC头部620,物理层头部640是PLCP帧的头部,该帧用于在PLCP子层中发送信息,且MAC头部650是MAC帧的头部,MAC帧用于在MAC子层中发送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响应分组包括有效载荷660中的状态661字段和CRC 662字段。状态661是指明经划分的数据的接收状态的字段。CRC 622是用于检测MAC头部650和有效载荷660中的数据差错的循环冗余校验码。
状态661包括经划分和同时发送的数据的接收的所有状态。因此,例如频带A内的响应分组不仅包括频带A内的接收状态还包括频带B内的接收状态。因此,状态661包括对应于划分后的数据块数目的信息。例如,当数据被分成两个块用于传输时,第一比特指明第一部分的接收状态,而第二比特指明第二部分的接收状态。具体来说,当第一部分被成功接收时,第一比特为“0”,而当第一部分未能被接收时,第一比特为“1”。类似地,当第二部分被成功接收时,第二比特为“0”,而当第二比特未能被接收时,则第二比特为“1”。
响应分组的状态661由响应输出部分A 352和B 362根据已接收到数据的终端站或基站的通信控制单元300的数据判定部分A 351和B 361判定的结果而生成。响应分组返回到作为数据发射机的终端站或基站处。作为数据发射机的终端站或基站的响应判定部分A 312和B 322判定状态661。
接着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站和基站的操作。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站和基站的操作的示例的顺序图。在该例中,假设使用频带A(例如2.4GHz频带)和频带B(例如5GHz频带)从基站向终端站发送数据。在基站处使用频带A的处理表示为“基站A”;在基站处使用频带B的处理表示为“基站B”;在终端站处使用频带A的处理表示为“终端站A”;在终端站处使用频带B的处理表示为“终端站B”。
首先,基站将数据划分成数据D1和D2,然后同时在频带A内发送数据D1并在频带B内发送数据D2(131和231)。假设终端站成功接收到数据D1和数据D2。终端站A和终端站B的右边的“OK”和“NG”分别表示“成功”或“失败”作为数据接收的状态。终端站将作为响应的频带A和频带B内的接收状态同时在频带A和频带B内返回到基站(141和241)。假设基站已经成功地接收了响应141和241。基站A和基站B左边的“OK”和“NG”分别表示“成功”或“失败”分别作为响应接收的状态。
下一步,基站将数据划分成数据D3和D4,然后同时在频带A内发送数据D3,在频带B内发送数据D4(132和232)。假设终端站成功地接收到了数据D4,但没有接收到数据D3。终端站将作为响应的频带A和频带B内的接收状态同时在频带A和频带B内返回到基站(142和242)。假设基站已经成功地接收了响应142和242。
由于从响应142和242判定数据D3未被接收到,数据划分部分331将数据D3在频带A内以及数据D4在频带B内再次同时发送(133和233)。在此时,假设终端站已经成功接收了数据D4,但未接收到数据D3。终端站将作为响应的频带A和频带B内的接收状态同时在频带A和频带B内返回到基站(143和243)。在此时,假设基站已经成功地接收到了响应243但未能接收到响应143。
由于响应243不仅包括频带B内的接收状态,还包括频带A内的接收状态,数据划分部分331认识到数据D3未被接收到,并试图再次发送数据D3和数据D4。假设频带A内的通信状态已经劣化,且数据D3和数据D4未被成功地重发。即使在数据划分部分331已经n次连续发送数据D3和数据D4后(134和234),假设终端站已经成功地接收到数据D4但未能接收到数据D3。
计数器A 313的失败计数器A对数据D3在频带A内未能被正常接收到的连续次数进行计数。当响应244提供数据D3未被接收到的通知,且判定频带A内发送的数据连续n次未被接收到,则判定频带A内的通信状态已劣化,此后不执行频带A内的数据传输。然后没有被接收到的数据D3在频带B内被发送(235),并被成功接收。即使当对数据D3的传输235的响应245未能在频带B内被接收到,频带A内的响应145也能被成功接收到,由此基站知道数据D3的传输235的成功。
由于频带A内的数据传输被停止,在频带B内接着按顺序连续发送数据D5以及其后的数据,而对该传输的响应146和246继续在频带A和频带B内被发送。响应146和246提供了描述在频带A内的接收状态的通知,其中传输由于“失败”被停止。
图11是示出图10的例子内的数据重发处理的判定的内容的图表。在图10的示例中,当数据D3(132)未能在频带A内被接收到时,数据D3在频带A内被重发(133),同时,被正常接收到的数据D4也在频带B内被重发(233)。在该情况下,按以下进行判定。首先,当在频带A或频带B内都未接收到响应时(步骤S931),不可能判定是否已接收到发送的数据,且因此数据在频带A和频带B内被重发(步骤S934)。顺便提及,这包括这样一种情况,其中由于步骤S931处的载波检测的结果,在频带A或频带B中不能进行数据传输。
当在频带A或频带B中接收到响应,但从响应的内容中判定出有一发送的数据块未被接收到(步骤S933),则数据的每个块在频带A和频带B内被重发(步骤S934)。而且,当作为载波检测的结果数据不能在频带A或频带B中进行数据传输时,执行步骤S934。
另一方面,当从响应的内容判定出已接收到所有发送的数据(步骤S933),则发送下一新的数据(步骤S935)。顺便提及,当发送的数据是重发的数据,且包括先前已经被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则在步骤S933处判定包括先前成功接收到的数据的所有发送的数据是否已被成功接收。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站和基站的操作的另一例子的顺序图。在该示例中,假设频带A内的传输如在图10内的最后状态内被停止。因此,基站在频带B内发送数据D11(251)。假设终端站已成功地接收了数据D11。终端站将作为响应的频带A和频带B内的接收状态在频带A和频带B内同时返回到基站(161和261)。然而,传输被停止的频带A内的接收状态被通知为“失败”。假设基站已经成功地接收了频带B内的响应261,但未能成功接收频带A内的响应161。
下一步,基站在频带B内发送数据D12(252)。假设终端站已经成功接收了数据D12。终端站将频带A和频带B内的接收状态作为响应在频带A和频带B内同时返回到基站(162和262)。假设基站成功地接收到了响应162和262。
另外,基站在频带B内发送数据D13(253)。假设终端站已经成功地接收了数据D13。终端站将频带A和频率B内的接收状态作为响应在频带A和频带B内同时返回到基站(163和263)。假设基站成功地接收到了响应163和263。
在重复类似的过程后,基站在频带B内发送数据D21(254)。假设基站已经成功地接收了响应164和264。
计数器A 313的成功计数器A计算响应在频带A内被正常接收到的连续次数。当响应164被正常接收到,且判定频带A内的响应已被成功地接收了连续m次,则判定频带A内的通信状态改善了,此后执行频带A内的数据传输。因此,此后的数据D22和数据D23在频带A和频带B内被划分,并被同时发送(155和255)。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计数器A 313的传输停止和重新开始的控制图表。在该图表中,计数器A 313内的成功计数器A表示为OK_A,计数器A 313内的失败计数器A表示为NG_A。
失败计数器A(NG_A)被预先清零(步骤S910)。当对频带A内发送的数据的接收成功时(步骤S911),失败计数器A(NG_A)被清零(步骤S912)。另一方面,当对频带A内发送的数据的接收失败时(步骤S911),则失败计数器A加1(步骤S913)。当失败计数器A指明预定次数“n”或更多次时(步骤S914),则频带A内的数据传输此后被停止(步骤S915)。在频带A内进行数据传输的状态中(传输模式),重复在步骤S911至S914内的过程。
成功计数器A(OK_A)被预先清零(步骤S920)。即使在频带A内的数据传输被停止的状态中(传输停止模式),响应继续在频带A内被发送。当对频带A内的响应的接收成功时(步骤S921),成功计数器A加1(步骤S922)。另一方面,当对频带A内的响应的接收失败时(步骤S921),成功计数器A(OK_A)被清零(步骤S923)。当成功计数器指明预定“m”次或更多时(步骤S924),此后重新开始频带A内的数据传输(步骤S925)。在停止频带A内进行数据传输的状态内(传输停止模式),重复步骤S921至S924内的过程。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站和基站的操作的另一例子的顺序图。在图10的示例中,当数据D3(132)不能在频带A内被接收时,数据D3在频带A内被重发(133),同时,已经被正常接收到的数据D4也在频带B内被重发(233)。在图14的示例中,当在一个频带内未能接收到数据时,则未能接收到的数据在不同的频带内被同时发送,而不发送已经被正常接收到的数据,从而改善了通信效率。
首先,基站将数据划分成数据D31和数据D32,然后将数据D31在频带A内,数据D32在频带B内同时发送(171和271)。假设终端站已经成功地接收到了数据D31和数据D32。终端站将频带A和频带B内的接收的状态作为响应同时在频带A和频带B内返回到基站(181和281)。假设基站已经成功地接收了响应181和281。
下一步,基站将数据划分成D33和数据D34,然后同时在频带A内发送数据D33,在频带B内发送数据D34(172和272)。假设终端站已经成功地接收到数据D34,但未能接收到数据D33。终端站将频带A和频带B内的接收的状态作为响应同时在频带A和频带B内返回到基站(182和282)。假设基站已经成功地接收了响应182和282。
由于从响应182和282判定数据D33未被接收到,数据划分部分331同时在频带A和频带B内发送数据D33(173和273)。假设终端站未能成功地接收到频带A内的数据D33,但成功地接收到了频带B内的数据D33。接收的状态类似地作为响应在频带A和频带B内同时从终端站返回到基站(183和283)。在此时,假设基站成功地接收到响应283,但未能接收到响应183。
顺便提及,在数据D33的传输内(173和273),希望调制模式在频带A和频带B内相同。在该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频带B内的调制模式,在频带B中已经成功接收到了数据D34(272)。然而,例如当频带A内的通信状态相对较好,且差错被认为是由一比特差错引起,则可以使用频带A内的调制模式,在频带A中接收失败了。当发射和接收装置的限制使得不可能改变调制模式时,可不改变调制模式而发送数据D33。
当从响应283判定数据D33已被正常接收时,基站将下一发射数据划分成数据D35和数据D36,然后同时在频带A内发送数据D35,在频带B内发送数据D36(174和274)。假设终端站已经成功地接收了数据D36,但未能接收到数据D35。终端站将频带A和频带B内的接收的状态作为响应同时在频带A和频带B内返回到基站(184和284)。此时,假设基站已经成功地接收了响应284,但未能成功接收响应184。
由于从响应284判定数据D35未被接收到,数据划分部分331同时在频带A和频带B内发送数据D35(175和275)。此后,当在一个频带内不能成功接收到数据时,接收失败的数据类似地在不同的频带内被发送。
图15是图14的例子中的数据重发处理的判定的内容的示例图表。在该情况下,将考虑这样一种情况,其中划分不同的数据块数据,并在频带A和频带B内发送。在图14的示例中,当数据D33未能在一个频带中(如传输172中)被接收时,数据D33在频带A和频带B内被同时发送(173和273)。该情况的判定如下。首先,当在频带A或频带B内未接收到响应时(步骤S941),不可能判定发送的数据是否被接收到,因此数据在频带A和频带B内被重发(步骤S944)。顺便提及,步骤S944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执行,即数据传输由于在步骤S941处的载波检测的结果而不能在频带A或频带B中实现。
当在频带A或频带B中接收到响应,但从响应的内容判定发送的数据的一个块未被接收到时(步骤S943),未被接收到的数据同时在频带A和频带B内被发送(步骤S946)。顺便提及,当作为载波检测的结果是不能在频带A和频带B中的一个频带内进行数据传输时,执行步骤S946。另一方面,当判定接收到所有的发送数据(步骤S943)时,发送下一新的数据(步骤S945)。顺便提及,当发送的数据是重发数据且包括先前已经被成功接收到的数据时,在步骤S943判定是否成功接收到包括先前成功接收到的数据的所有发送数据。
图16是图14的例子中的数据重发处理的判定的内容的另一示例图表。在该情况下,考虑这样一种情况,其中相同的数据在频带A和频带B内被同时发送。在图14的例子中,可以有这样一种情况,其中如在数据D33的传输173和273内,数据在频带A和频带B内被重发。在该情况内的判定如下。首先,当在频带A和频带B任一个内没有接收到响应时(步骤S951),不可能判定是否接收到发送的数据,因此在频带A和频带B内同时发送相同的数据(失败的数据)(步骤S954)。顺便提及,在步骤S951载波检测的结果是不能在频带A或频带B的任一个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时,执行步骤S954。
当在频带A和频带B内的任一个内接收到响应,但从响应的内容判定没有接收到所有的重发的数据(步骤S952),则在频带A和频带B内重发相同的数据(步骤S954)。另一方面,当判定了重发的数据已经在一个频带内被接收到(步骤S952),则下一新数据被划分且被发送(步骤S955)。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
图1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的例子的图例。基站21通过网络接口连接到网络30。例如,因特网或内部网可以被假设为网络30。终端站11和12通过外围接口连接到计算机之类的设备上。终端站11和12与基站21通过无线电通信,通过基站21接入网络30。
例如,假设基站21可以由图2的配置实现在两个频带内的同时传输和接收,且根据在2.4GHz频带内的IEEE 802.11b和IEEE 802.11g标准而实现传输和接收,并根据在5GHz频带内的IEEE 802.11a标准而实现传输和接收。在该情况下,当终端站11有类似的配置时,数据可以在2.4GHz和5GHz频带内在基站21和终端站11之间被划分,然后同时发送和接收。
当终端站12用常规技术制造且在一个频带内实现传输和接收时,在基站21和终端站12之间根据在2.4GHz频带内的IEEE 802.11b和IEEE 802.11g标准或根据在5GHz频带内的IEEE 802.11a标准而实现传输和接收。
当基站21由常规技术制造时,同样在图2的配置的基站21和终端站11之间根据在2.4GHz频带内的IEEE 802.11b和IEEE 802.11g标准而实现传输和接收,并根据在5GHz频带内的IEEE 802.11a标准而实现传输和接收。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发射数据被数据划分部分331划分并由发射单元120和220在不同的频带上同时在发射装置端发送,由接收单元110和210接收到的不同频带的数据由接收装置端的数据合并部分371合并。从而能实现有效的数据通信。例如,当IEEE 802.11a标准的传输速度最大为54Mbps时,理论上,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两个频带可以加倍传输速度。该传输速度可与有线网络的100Base-T以太网(商标)的速度相比。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接收端不能连续预定的次数地成功接收数据,则发射端停止传输,发射端可改变带有更高抗噪性的调制模式,而不是停止传输。而且,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发射端在传输停止状态中成功地预定连续次数接收到响应时,发射端重新开始传输,并且在发射端继续传输而不是停止传输,且成功地接收到响应已有连续预定次数时,发射端可改变到带有较低抗噪性的调制模式。抗噪性按以下升序增加:带有64QAM和3/4编码速率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模式,带有64QAM和2/3编码速率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模式,带有16QAM和3/4编码速率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模式,带有16QAM和1/2编码速率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模式,带有QPSK和3/4编码速率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模式,带有QPSK和1/2编码速率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模式,带有BPSK和3/4编码速率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模式,带有BPSK和1/2编码速率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修改在以下会参考附图进行描述。虽然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假设使用不同的频带作为用于同时传输和接收的传输路径,但是通信可通过使用在相同频带内不同的信道的传输路径实现,如下所述。而且,通信还可以由相同信道内带有不同转移函数的传输路径实现。
图1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内终端站或基站的配置的第一修改的图例。在该配置示例中,与图2的配置示例相比,2.4GHz频带接收单元110用5GHz频带接收单元130替换,2.4GHz频带发射单元120用5GHz频带发射单元140替换。从而可以使用相同频带内的多个不同信道实现同时的传输和接收。例如,假设使用IEEE802.11a标准的OFDM系统,在日本5GHz频带处的100MHz频带内以20MHz间隔安排了四个信道。因此,可以在相同频带内使用相互不同的信道实现同时的传输和接收。
即使在在相同频带内使用多个不同信道的情况,通信控制单元300的数据接收控制和数据传输控制类似于图5和图6使用不同频带的控制。
虽然图18的配置使用相同频带内多个不同信道进行同时传输和接收,但是可合适地选择不同频带和相同频带内的不同信道。图1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站和基站的配置的第二修改的图例。在该配置示例中,2.4GHz频带发射单元120和5GHz频带发射单元140的输出分别通过功率放大器103和104然后输出到选择器105。一个输出提供给选择器102作为要发送的信号。而且,2.4GHz频带发射单元240和5GHz频带发射单元220的输出分别通过功率放大器204和203,然后输入到选择器205。一个输出作为要发送的信号提供给选择器202。由此可合适地选择使用2.4GHz频带和5GHz频带同时传输,使用2.4GHz频带内不同的信道同时传输,或使用5GHz频带内不同的信道进行同时传输。
选择器102中接收到的信号提供给2.4GHz频带接收单元110以及5GHz频带接收单元130。选择器202中的接收到的信号提供给2.4GHz频带接收单元230以及5GHz频带接收单元210。由此可能合适地选择使用2.4GHz频带和5GHz频带同时接收,使用2.4GHz频带内不同的信道同时接收,或使用5GHz频带内不同的信道进行同时接收。
虽然图18的配置示例使用相同频带内多个不同信道实现同时的传输和接收,但是可使用相同频带内的相同信道。例如,在来自发射站的无线电波在两次撞击反射器后到达接收站的传播路径和来自发射站的无线电波在五次撞击反射器后到达接收站的传播路径之间的转移函数的频率特性不同。因此,这些传播路径可以被视作不同的路径。图20的下一配置示例时使用了带有不同转移函数的这种传播路径的示例。
图2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站和基站的配置的第三修改的图例。该配置示例使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在接收单元130和210之前的级中提供干扰补偿器192,在功率放大器103和203之后的级内提供时空编码器291。干扰补偿器192是干扰消除器。干扰补偿器192单独将在相同信道内混合的多个转移函数的不同信号分开。时空编码器291实现将时间维数和空间维数在多个天线上组合的编码。
即使在使用带有相同信道内的不同转移函数的传播路径的情况中,通信控制单元300的数据接收控制和数据传输控制也类似于使用不同频带的图5和图6的控制。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修改,不仅是不同的频带而且还有相同频带内不同的信道可以实现同时的传输和接收。另外,可能使用在相同信道内带有不同转移函数的传播路径实现同时传输和接收。即在本发明中,当通信是由不同的传输路径同时实现时,可使用不同的频带,可使用相同频带的不同信道,或可使用相同信道内带有不同转移函数的传播路径。
作为本发明的应用的示例,例如本发明可以在无线电通信系统内多个不同传输路径的通信中应用。
虽然本发明的最优实施例使用特定术语进行描述,但是这种描述仅用于说明,要理解的是可以对本发明作出改变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

Claims (34)

1.一种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划分装置,用于将发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块;
数据输出装置,用于将划分顺序加入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的发射数据块内;以及
发射设备,用于在不同传输路径内同时发射加入了所述划分顺序的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的发射数据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数据划分装置对所述发射数据进行划分,使得所述发射数据划分后的发射数据块在基本相等的时间长度内被发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判定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每个传输路径内对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
其中,当所述响应判定装置判定在所述的先前数据传输中未能成功地接收到所述的发射数据的一些发射数据块时,所述的数据划分装置划分所述发射数据,使得与在所述先前数据传输内的所述发射数据相同的发射数据被重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判定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每个传输路径内对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
其中,当所述响应判定装置判定在所述的先前数据传输内所述的发射数据的一些发射数据块接收失败时,所述数据划分装置划分所述发射数据,使得与所述发射失败相关的发射数据在所述不同的传输路径内被同时发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射装置在所述不同的传输路径内同时发送与所述发射失败相关的发射数据时,所述发射装置用一种调制模式发送与所述发射失败相关的发射数据,该调制模式与发射数据在所述先前的数据传输内已被成功接收的传输路径的调制模式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判定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每个传输路径内的对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
其中,当所述响应判定装置判定在所述的先前数据传输内对所述发射数据的接收失败的频度超过同一传输路径内的预定基准时,所述数据划分装置划分所述发射数据,使得此后在该传输路径内不进行传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判定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每个传输路径内对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
其中,当所述响应判定装置判定在所述的先前数据传输内所述发射数据的接收在相同的传输路径内连续失败了预定次数或更多时,所述数据划分装置划分所述发射数据,使得此后在该传输路径内不进行传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判定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每个传输路径内对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
其中,当所述响应判定装置判定对所述响应的接收的成功频度超过相同传输路径内的预定基准时,所述数据划分装置划分所述发射数据,使得此后在该传输路径内进行传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判定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每个传输路径内对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
其中,当所述的响应判定装置判定对所述响应在相同的传输路径内的接收已经连续成功预定次数或更多次时,所述数据划分装置划分所述发射数据,使得此后在该传输路径内进行传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判定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每个传输路径内对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
其中,当所述响应判定装置判定在所述先前数据传输内的所述发射数据的接收的失败频度超过相同传输路径内的预定基准时,所述数据划分装置划分所述发射数据,使得此后在该传输路径内以带有更高抗噪性的调制模式进行传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判定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每个传输路径内对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
其中,当所述响应判定装置判定在所述先前数据传输内的所述发射数据的接收在相同路径内连续失败了预定次数或更多次时,所述数据划分装置划分所述发射数据,使得此后在该传输路径内以带有更高抗噪性的调制模式进行传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判定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每个传输路径内对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
其中,所述响应判定装置判定所述响应的接收成功频度超过相同传输路径内的预定基准时,所述数据划分装置划分所述发射数据,使得此后在该传输信道内以带有更低抗噪性的调制模式进行传输。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判定装置,用于判定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每个传输路径内对先前数据传输的响应,
其中,所述的响应判定装置判定对所述的响应在相同传输路径内的接收成功了预定次数或更多次时,所述数据划分装置划分所述发射数据,使得此后在该传输信道内以带有更低抗噪性的调制模式进行传输。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载波检测装置,用于在数据传输前汇报每个传输路径的可用状态,
其中,所述发射装置不在由所述载波检测装置汇报为不可用的传输路径内实现所述数据传输,且,即使当被认为不可用的所述传输路径在所述数据传输在不是所述传输路径的传输路径内开始后变得可用时,所述发射装置也不在所述被认为不可用的传输路径内实现所述的数据传输。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使用相互不同的频带。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使用在相同频带内相互不同的信道。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使用在相同信道内带有相互不同的转移函数的传播路径。
18.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经划分的数据,划分顺序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同时被加入到这些划分后的数据内;以及
数据合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划分顺序合并所接收到的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判定装置,用于判定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每个传输路径内的数据接收的状态;以及
响应输出装置,用于将包括由所述数据判定装置判定的所有结果的相同响应输出到所有所述的不同频带。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使用相互不同的频带。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使用在相同频带内相互不同的信道。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使用在相同信道内带有相互不同的转移函数的传播路径。
2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用于实现无线电通信;
其中所述发射装置包括:数据划分装置,用于将发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块;数据输出装置,用于将划分顺序加入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的发射数据块内;以及发射设备,用于在不同传输路径内同时发射加入了所述划分顺序的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的发射数据块;以及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数据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数据,划分顺序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同时被加入到这些数据内;数据合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划分顺序合并所接收到的数据;数据判定装置,用于判定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每个传输路径内的数据接收的状态;以及响应输出装置,用于将包括由所述数据判定装置判定的所有结果的相同响应在所有所述的不同传输路径中传输到所述发射装置。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使用相互不同的频带。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传输路径在相同频带内使用相互不同的信道。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传输路径在相同信道内使用带有相互不同的转移函数的传播路径。
27.一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发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块的步骤;
将划分顺序加入到所述的发射数据的划分片段内的步骤;以及
在不同传输路径内同时发射加入了所述划分顺序的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的发射数据块的步骤。
28.一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发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块的步骤;
将划分顺序加入到所述的发射数据的划分片段内的步骤;以及
在不同传输路径内同时发射加入了所述划分顺序的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的发射数据块的步骤;以及
当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一条传输路径内所述发射数据的接收失败时,划分所述发射数据,使得重发与所述发射数据相同的发射数据。
29.一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发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块的步骤;
将划分顺序加入到所述的发射数据的划分片段内的步骤;以及
在不同传输路径内同时发射加入了所述划分顺序的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的发射数据块的步骤;以及
当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一条传输路径内所述发射数据的接收失败时,划分所述发射数据,使得与所述发射失败相关的数据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内同时被发送。
30.一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经划分的数据的步骤,划分顺序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同时被加入到这些划分后的数据内;
根据所述的划分顺序合并所述接收到数据的步骤;
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每条传输路径内判定数据接收状态的步骤;以及
将包括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每条传输路径内数据接收状态的判定结果的相同的响应输出到所有所述的不同传输路径的步骤。
31.一种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发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块的步骤;
将划分顺序加入到所述的发射数据的划分片段内的步骤;以及
在不同传输路径内同时发射加入了所述划分顺序的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的发射数据块的步骤。
32.一种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发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块的步骤;
将划分顺序加入到所述的发射数据的划分片段内的步骤;以及
在不同传输路径内同时发射加入了所述划分顺序的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的发射数据块的步骤;以及
当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一条传输路径内所述发射数据的接收失败时,划分所述发射数据,使得重发与所述发射数据相同的发射数据。
33.一种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发射数据划分成发射数据块的步骤;
将划分顺序加入到所述的发射数据的划分片段内的步骤;以及
在不同传输路径内同时发射加入了所述划分顺序的发射数据的经划分的发射数据块的步骤;以及
当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一条传输路径内所述发射数据的接收失败时,划分所述发射数据,使得与所述发射失败相关的数据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内同时被发送。
34.一种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经划分的数据的步骤,划分顺序在不同的传输路径内同时被加入到这些划分后的数据内;
根据所述的划分顺序合并所述接收到数据的步骤;
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每条传输路径内判定数据接收状态的步骤;以及
将包括在所述不同传输路径中的每条传输路径内数据接收状态的判定结果的相同的响应输出到所有所述的不同传输路径的步骤。
CNB2004100434609A 2003-04-30 2004-04-29 无线电通信系统、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处理方法和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817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25198 2003-04-30
JP2003125198 2003-04-30
JP2003355847 2003-10-16
JP2003355847A JP3838237B2 (ja) 2003-04-30 2003-10-16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1509A true CN1551509A (zh) 2004-12-01
CN100448171C CN100448171C (zh) 2008-12-31

Family

ID=33543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346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8171C (zh) 2003-04-30 2004-04-29 无线电通信系统、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处理方法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545832B2 (zh)
JP (1) JP3838237B2 (zh)
KR (1) KR101063559B1 (zh)
CN (1) CN100448171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75110B2 (en) 2005-04-18 2012-05-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ending station, receiving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4488207A (zh) * 2012-06-05 2015-04-01 奥林奇公司 短物理层控制帧
CN105847139A (zh) * 2016-03-25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080488A1 (zh) * 2015-11-12 2017-05-18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881042A (zh) * 2018-04-25 2018-11-23 郑州易通众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99030B2 (ja) 2003-05-09 2006-07-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Cdma送信装置およびcdma送信方法
JP4099592B2 (ja) * 2004-06-10 2008-06-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US8775890B2 (en) * 2004-09-13 2014-07-08 Inventergy, Inc.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control system and retransmission method in MIMO-OFDM system
US8571132B2 (en) 2004-12-22 2013-10-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strained hopp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0970817B1 (ko) * 2004-12-28 2010-07-16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재송 제어 장치
KR100959207B1 (ko) * 2005-03-02 2010-05-19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서브캐리어 전송 방법, 기지국 및 이동국
US20060224763A1 (en) * 2005-03-18 2006-10-05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usage of 802.11a and 802.11g technologies for video streaming
ES2383535T3 (es) * 2005-05-23 2012-06-2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Método de selección de bandas de frecuencia adecuadas para la transmisión de datos entre un nodo de red y un equipo de usario dentro de una red de comunicaciones móviles
WO2006138288A2 (en) * 2005-06-13 2006-12-28 Nokia Corporation Flexible bandwidth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common physical layer technology platform
JP4575870B2 (ja) * 2005-10-20 2010-11-04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生産設備の制御システム
KR100758334B1 (ko) * 2005-12-10 2007-09-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통신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4541293B2 (ja) * 2005-12-14 2010-09-0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
EP1976133B1 (en) * 2006-01-17 2017-08-16 Hitachi Metals, Ltd. High frequency circuit component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ing such high frequency circuit component
JP4761305B2 (ja) * 2006-02-23 2011-08-31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KR100801240B1 (ko) * 2006-11-24 2008-02-04 주식회사 에스씨티 멀티밴드 ofdm통신용 송수신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방법
US7787836B2 (en) 2007-03-12 2010-08-31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le radio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 method thereof
JP4760750B2 (ja) * 2007-03-28 2011-08-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
US8589578B2 (en) * 2007-06-29 2013-11-19 Toshiba America Research, Inc. Streaming video over multiple network interfaces
JP4996451B2 (ja) 2007-12-28 2012-08-0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515471B2 (en) * 2008-02-15 2013-08-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ing beamforming and having a multi-cast capacity
JP5329244B2 (ja) 2009-01-16 2013-10-30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411846B1 (en) 2009-03-24 2019-09-10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ulti-radio device for WLAN
US9226270B1 (en) 2009-03-24 2015-12-29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ulti-radio device for WLAN
US8773969B1 (en) * 2009-03-24 2014-07-0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ulti-radio device for WLAN
JP5316208B2 (ja) 2009-05-08 2013-10-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JP5051208B2 (ja) * 2009-12-07 2012-10-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再送制御装置
EP2661850B1 (en) 2011-01-06 2018-10-03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Cyclic shift delay techniques for wlan multi-radio devices
EP2738960A4 (en) * 2011-07-27 2015-06-03 Fujitsu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848339B2 (en) 2011-11-07 2017-1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Voice service solutions for flexible bandwidth systems
US9516531B2 (en) 2011-11-07 2016-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istance information for flexible bandwidth carrier mobility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US20130114571A1 (en) 2011-11-07 2013-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rdinated forward link blanking and power boosting for flexible bandwidth systems
US9001679B2 (en) * 2011-11-07 2015-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porting voice for flexible bandwidth systems
FR2983016A1 (fr) * 2011-11-18 2013-05-24 Thomson Licensing Procede de reduction de la consommation de puissance dans un terminal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et terminal de communication mettant en oeuvre ledit procede
IN2015DN01318A (zh) * 2013-11-19 2015-07-03 Komatsu Mfg Co Ltd
US9565594B2 (en) 2014-03-28 2017-0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10212087B2 (en) 2014-09-17 2019-02-19 Vivint, Inc. Mesh network assessment and transmission
KR101776137B1 (ko) * 2014-10-30 2017-09-19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양자 키 분배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장치에 키를 공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10840596B2 (en) 2018-05-22 2020-11-17 Plume Design, Inc. Tunable antenna system for Bluetooth and Wi-Fi bands with electronically-reconfigurable and mechanically-identical antennas
EP3991372A1 (en) * 2019-06-27 2022-05-04 Nokia Technologies OY Transmitter algorithm
US11936473B2 (en) * 2021-04-16 2024-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tion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with multi-link operations (MLO)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9613B2 (ja) * 1994-04-28 2004-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H08163091A (ja) * 1994-11-29 1996-06-21 Canon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FI97187C (fi) * 1994-12-09 1996-10-2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Suurinopeuksinen datasiirto matkaviestinverkoissa
FI98174C (fi) * 1995-05-09 1997-04-2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Datansiirtojärjestelmä, jossa on liukuvaan ikkunaan perustuva datavuonohjaus
WO2000057663A1 (en) * 1999-03-24 2000-09-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ervation multiple access
US7200368B1 (en) * 2000-03-15 2007-04-03 Nokia Corporation Transmit diversity method and system
US7209745B1 (en) * 2000-06-09 2007-04-24 Intel Corporation Cellular wireless re-use structure that allows spatial multiplexing and diversity communication
JP4330767B2 (ja) * 2000-06-26 2009-09-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自動再送要求を行う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装置
AU759471B2 (en) * 2000-10-21 2003-04-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RQ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20067705A1 (en) 2000-12-05 2002-06-06 Orlen Noah P. Hybrid two-way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2344965A (ja) * 2001-05-11 2002-11-29 Sony Corp 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US7161926B2 (en) 2001-07-03 2007-01-09 Sensoria Corporation Low-latency multi-hop ad hoc wireless network
US7050405B2 (en) * 2002-08-23 2006-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data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75110B2 (en) 2005-04-18 2012-05-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ending station, receiving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4488207A (zh) * 2012-06-05 2015-04-01 奥林奇公司 短物理层控制帧
WO2017080488A1 (zh) * 2015-11-12 2017-05-18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171116B2 (en) 2015-11-12 2019-01-01 Soochow University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5847139A (zh) * 2016-03-25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161762A1 (zh) * 2016-03-25 2017-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881042A (zh) * 2018-04-25 2018-11-23 郑州易通众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838237B2 (ja) 2006-10-25
CN100448171C (zh) 2008-12-31
KR101063559B1 (ko) 2011-09-07
US20050002421A1 (en) 2005-01-06
KR20040094320A (ko) 2004-11-09
US7545832B2 (en) 2009-06-09
JP2004350259A (ja) 2004-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51509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处理方法和程序
TWI749352B (zh) 無線區域網路(wlan)中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
US11563516B2 (en) Methods for enhanced multiplexing in wireless systems
EP2612462B1 (en) Aggregated mpdu (a-mpdu) numerology and mpdu grouping
US10972228B2 (en) Base station device, user equipm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0344076C (zh) 使用多天线分集方案发送/接收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248438C (zh) 发送接收装置及发送接收方法
US2018007699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735089A (zh)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992579A (zh) 在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上进行发送/接收的设备和方法
CN1459164A (zh) 分组传输系统和分组传输方法
CN1640033A (zh) 用于高速率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US20090003257A1 (en) Apriori proactive retransmissions
CN1702993A (zh) 无线通信设备
CN1893342A (zh) 多载波hsdpa的业务传输信道编码处理方法和编码装置
MX2011002880A (es) Segmentacion de rlc para agregacion de vehiculo.
CN1547816A (zh) 在多载波发送中的数据重发方法和具有数据重发控制器的通信终端设备
CN1708042A (zh) 通信系统、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
CN1509540A (zh) 无线发送设备、无线接收设备和无线发送方法
US20200344006A1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technique based on receiver processing capability
CN101064708A (zh) 多载波系统频率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960235A (zh) 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的方法
CN1659817A (zh) 无线电发送设备、无线电接收设备和选择发送对消副载波的方法
CN1692559A (zh) 发射设备和自动增益控制方法
US20220376833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31

Termination date: 201504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