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41931A - 自动人行道 - Google Patents

自动人行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41931A
CN1541931A CNA200410035371XA CN200410035371A CN1541931A CN 1541931 A CN1541931 A CN 1541931A CN A200410035371X A CNA200410035371X A CN A200410035371XA CN 200410035371 A CN200410035371 A CN 200410035371A CN 1541931 A CN1541931 A CN 1541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pedal
face
mentioned
gang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353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8145C (zh
Inventor
斋藤忠一
博文
宇津宫博文
小嶋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541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1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814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814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人行道,大致水平移动以运送乘客的踏板(6)由普通颜色的踏板(6A)和按一定间距设置的彩色踏板(6B)构成,将踏板(6)的大致水平的主移动通道面(P)的高度位置设置成与出入口地板(4)上表面的顶面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或略微高于该顶面的高度位置,并且在踏板(6)进出出入口地板4内的部分,设置与主移动通道面(P)相比出入口地板(4)一侧逐渐变低的倾斜通道面(Q),并且在出入口地板(4)上设置与倾斜通道面(Q)相连、与踏板相反的一侧逐渐变低的倾斜地板面(4B)。由此,能够方便乘客、尤其是乘坐轮椅的乘客在踏板和地板侧之间的平稳移动,并且能够很容易地判别踏板的动作,同时能够实现装置的薄型化。

Description

自动人行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人行道,该自动人行道由以环状方式连接,沿大致水平方向移动的踏板运送乘客。
背景技术
近来,在机场、车站和观光设施等建造了大量用于运送乘客的自动人行道。并且,作为一种便于安装施工的自动人行道,提出了一种如下的技术方案,即只将踏板移动通道两端的机械室部分埋设在安装地板面的下方,而将其他的移动通道部分安装在安装地板面的上方,以便将底坑施工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建造方法(参照专利文献一)。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2-310290号公报(第2页右下栏第1行至第3页左上栏第13行、图一)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虽然在便于安装施工方面具有很大的优点,但是,该现有技术存在着以下各种问题:由于被设置成踏板从处于高位的安装地板面经过坡度很陡的移动通道和短距离的水平移动通道后进入出入口地板内,所以乘客,尤其是乘坐轮椅的乘客,在到出口的短距离范围内,必须承受比较激烈的上下方向的变化,除此以外还承受着种种危险的因素,比如轮椅的制动装置来不及解除,下降速度快,与出入口地板顶端激烈碰撞,以及因踏板移动通道大部分在高处移动而带来的恐惧感等等。
此外,由于在高处移动,也会因此产生各种危险,比如顽皮的儿童在游玩时摔到安装地板上,或手持物品掉落而给在机器周围行走的行人带来危害。
再者,每个踏板的结构相同,并且颜色也一样,即,踏板多采用黑色调涂料涂色或采用不涂色的金属色。因此,乘客,尤其是高龄乘客从入口处步入自动人行道时,难以判断大致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踏板实际是否在移动,也难以判断踏板移动的速度如何,因此步入踏板的时机难以掌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人行道,以方便乘客,尤其是乘坐轮椅的乘客在踏板和地板侧之间的平稳移动,并且该自动人行道能很容易地判别踏板的动作,同时还能够实现装置的薄型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自动人行道由结构部分和本体框架构成,该结构部分由以环形方式连接、沿大致水平的方向从一端的出入口地板及机械室朝向另一端出入口地板及机械室移动以运送乘客的踏板,设置在上述机械室内、与上述踏板配合的驱动齿轮,与上述踏板同步移动的扶手,以及对该扶手的移动进行引导的栏杆等构成,该本体框架用于保持该结构部分的强度,上述踏板由普通颜色的踏板和按一定间距设置的彩色踏板构成,同时,将上述踏板的大致水平的主移动通道面的高度位置设置成与上述出入口地板上表面的顶面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或略高于该顶面的高度位置,并且,在上述踏板进出上述出入口地板内的部分设置与上述主移动通道面相比、上述出入口地板侧逐渐变低的倾斜通道面,并且,在上述出入口地板上设置与上述倾斜通道面相连、与踏板相反的一侧逐渐变低的倾斜地板面。
按照上述结构,在自动人行道运行时,普通颜色的踏板和按一定间距设置的彩色踏板依次沿大致水平的方向移动。因此,乘客经由出入口地板步入自动人行道时,可以很容易地判别踏板是否在移动,以及踏板移动的速度如何。
此外,由于踏板的主移动通道面的高度位置与出入口地板的高度位置基本相同、或略微高于出入口地板的高度位置,所以,从踏板的移动通道至出入口地板之间的通道面的高度变化小,所以,乘客在移动中不须象从前那样承受上下方向的激剧变化,由此实现了平稳的移动。
再者,通过在踏板进出出入口地板内的部分设置与主移动通道面相比出入口地板侧逐渐变低的倾斜通道面,同时在出入口地板上设置与倾斜通道面相连、与踏板相反的一侧逐渐变低的倾斜地板面,从倾斜通道面开始形成一条与倾斜地板面相连的连续斜坡,从而进一步实现了平稳的乘客移动,尤其是在出口侧,乘坐轮椅的乘客可以经由出入口地板平稳地从踏板移动到建筑物的地板上。而且,由于通过倾斜地板面抬高了主移动通道面,因此装置的厚度也可以相应减薄。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自动人行道的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整体侧视图。
图2为图1所示部分的俯视图。
图3为表示图1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4为将图3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5为图3沿I-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自动人行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自动人行道的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整体侧视图。图2为图1所示部分的俯视图。图3为表示图1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侧视图。图4为将图3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剖视侧视图。图5为图3沿I-I线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自动人行道1由结构部分和本体框架9构成,上述结构部分由以环形方式连接、从一端的出入口地板(入口处)2及机械室3朝向另一端的出入口地板(出口处)4及机械室5、在水平或具有几度的倾斜度(包含水平在内,统称为大致水平)的移动通道上移动的踏板6,直立设置在该踏板6的两侧、与该踏板6同步移动的扶手7,以及对该扶手7的移动进行引导的栏杆8等构成,上述本体框架9用于保持该结构部分的强度。此外,以在底坑11中埋设本体框架9的形式设置该自动人行道1,该底坑11设置在与各个进出口2、4的端部2A、4A处于相同设置面即地板面10的下方,该本体框架9用于容纳深度尺寸为h1的两个机械室3和5、以及深度尺寸为h2的中间机械室12。
此外,如图2所示,踏板6由表面采用黑色调涂料涂色或没有涂色的金属色的普通踏板6A,以及按一定间距设置、并且表面由绿色油漆12涂色的彩色踏板6B构成。并且,彩色踏板6B,例如按1500mm的一定间距设置,即,如本实施例中那样每隔4块普通踏板6A设置一块彩色踏板6B。
而且,如图3所示,由占据踏板6的移动通道的大部分、距离为L1的呈大致水平的主移动通道面P形成与出入口地板4的上表面的顶部处于同一平面,并在相同的高度位置(与图3的水平线X一致)移动的主移动通道,同时,在出入口地板4的前端的梳齿板13附近,形成具有角度为1~3度左右的倾斜角θ1的直线状倾斜通道面Q,其中该倾斜通道面Q在接近梳齿板13处,在与数块踏板6相当的距离L2以及到驱动齿轮14为止的距离内,与主移动通道面P相比梳齿板13逐渐变低,并且,在该主移动通道面P与倾斜通道面Q之间,形成有突起的曲线型通道面R,该突起的曲线型通道面R也是在相当于数块踏板6的距离L3上,以曲率半径RR朝上呈突起状。此外,在图3中,以出入口地板4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其在出入口地板2侧也具有相同的结构。
此外,该自动人行道被构成为,在出入口地板4中设置具有角度为1~3度左右的倾斜角θ2的直线状倾斜地板面4B,该倾斜地板面4B相对于高度与建筑物地板面10相同的端部4A,自动人行道的中央部分侧逐渐变高,即踏板6的相反侧逐渐变低,其间的高度差为高度h3,该高度差h3实际上起到了降低机械室12相对于地板面10的深度尺寸h2的作用。并且,在出入口地板2中也存在与出入口地板4的倾斜地板面4B相当的部分,即倾斜地板面2B,倾斜地板面2B对减少深度尺寸h2作出了贡献。
在本实施例中,从主移动通道面P下到出入口地板4的乘客,例如乘坐轮椅的乘客,从不会引起姿势激剧变化的突出的曲线型通道面R,经由如图4所示以倾斜角θ1略倾斜的倾斜通道面Q,如箭头Y所示,以上下方向变化很小的斜度朝向梳齿板13和具有以倾斜角θ2略倾斜的倾斜地板面4B的出入口地板4移动。此时,倾斜通道面Q成为轮椅从梳齿板13朝向出入口地板4移动时的坡道,给轮椅带来了重力作用,同时,由于该倾斜通道面Q以直线状一直延伸到出入口地板4下方的驱动齿轮14,所以与出入口地板4之间的缝隙G逐渐增大,正因为如此,出入口地板4的梳齿板13侧的倾斜角相应地比较小,即,踏板6与梳齿板13相互之间的高低差变小,因此可以减轻对轮椅和乘客所造成的冲击。
在如上构成的本实施例中,由于彩色踏板6B是以1500mm的一定间距设置的,所以,经由出入口地板2、4步入自动人行道1的乘客可以很容易地判别踏板6是否在移动,以及踏板移动速度的快慢。而且,由于彩色踏板6B以一定间距出现,所以能够以此为参照物决定步入人行道的时机,因此,可以很方便地步入踏板6。
此外,由于踏板6的主移动通道面P的高度位置与出入口地板2、4的地板面高度位置基本相同,或略微高于该地板面的高度,所以从踏板6的移动通道至出入口地板2、4之间的通道面高度变化小,因此,乘客不须象从前那样承受激烈的上下方向的变化,从而实现了顺利的移动。
而且,如图3所示,在踏板6进出出入口地板4内的部分设置与主移动通道面P相比出入口地板4侧逐渐变低的倾斜通道面Q,同时,在出入口地板4上设置与倾斜通道面相连、与踏板相反的一侧逐渐变低的倾斜地板面4B,由此从倾斜通道面Q开始形成一条与倾斜地板面4B相连的连续斜坡,从而进一步实现了平稳的乘客移动,尤其是在出口侧,乘坐轮椅的乘客可以经由出入口地板4平稳地从踏板6移动到建筑物的地板10上。
再者,由于踏板6的主移动通道面P与安装地板面10之间几乎没有高低差,所以,即使踏板6上的乘客从栏杆8摔出到外面时,与现有的建造在较高处的自动人行道相比,跌倒时所受到的冲击程度小,同样,手持物品等掉到安装地板10上时,对在机器周围行走的行人的危害程度减小,并且还可以减轻从前那种在高处移动时所感受到的恐惧感。
此外,通过将踏板6的主移动通道面P抬高到水平面4A(在现有的自动人行道中,踏板6处于比出入口地板4更低的位置上),以及将出入口地板2、4抬高到比地板面10高出h3的位置,可以相应地抬高机械室12的底部,可以相应地减小装置的厚度。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栏杆8被形成为以从安装地板面10起算的高度H1、和从踏板6的主移动通道面P起算的高度H2(H1=H2),以直线状沿主移动通道面P的大致水平的面,在长距离L4(图3)内对扶手7进行引导的移动通道形状,所以,栏杆8不需要象从前那样形成直线状或曲线状的移动通道,因此可以相应节约制造成本。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具有1500mm的一定间距,被涂成绿色的彩色踏板6B,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可是,彩色踏板6B以1500mm~3000mm的一定间距相隔设置效果好。即,通过将设置间距设定在1500mm~3000mm之间,彩色踏板6B在出入口地板2处出现的时机比较理想,不会太快,也不会太慢。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彩色踏板6B被涂成绿色,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种颜色。可是,经过对老年人的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得出了以绿色为基调的颜色对乘客来说最为合适的结论。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以涂漆12涂色的踏板6B,但由于踏板6通常都具有多个槽部,因此在该槽部粘贴涂有颜色的薄片也可以取得同样效果。
此外,踏板6的主移动通道面P可以不像本实施例所示那样设置成与出入口地板4处于相同高度,而可以如图5中的虚线Z所示,将其设置在略高的位置上,也就是设置在不会使栏杆8的高度位置产生变动的100mm以下的高度h3的位置上,同时,即使主移动通道面P从水平状态略微倾斜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适用本发明。
(发明的效果)
如上说明,根据本发明,通过将踏板的主移动通道面的高度位置设置成与出入口地板面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或略微高于主移动通道面的高度位置,由此可以实现乘客、尤其是乘坐轮椅的乘客在踏板与地板侧之间的顺利移动,可以提高乘客在使用自动人行道时的安全性。此外,通过按一定间距设置彩色踏板,使乘客能够更为容易地判别踏板是否在移动,从而使步入踏板的时机更容易掌握。因此,乘客,尤其是老年乘客可以更为容易、更为安全地使用自动人行道。此外,通过倾斜地板面来抬高主移动通道面,可以使装置相应实现薄型化,降低建筑物侧的开挖面积,以降低成本。

Claims (4)

1.一种自动人行道,具有结构部分和本体框架,该结构部分由大致沿水平方向移动、用于将乘客从一端的出入口地板运送到另一端的出入口地板的多个踏板,与上述踏板同步移动的扶手,以及对该扶手的移动进行引导的栏杆等构成;该本体框架用于保持该结构部分的强度,其特征在于,
上述踏板由普通颜色的踏板和按一定间距设置的彩色踏板构成,上述出入口地板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自动人行道的中央部分一侧逐渐变高的倾斜地板面,占据自动人行道的通道面的大部分、呈大致水平状的主通道面的高度位置与上述倾斜地板面的顶部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或略高于该顶部的高度位置,并且,在上述主通道面和上述倾斜地板面之间具有倾斜通道面,在该倾斜通道面中,自动人行道的中央部分一侧逐渐变高。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人行道,其特征在于,上述彩色踏板以1500mm~3000mm的规定间距设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人行道,其特征在于,上述彩色踏板以绿色为基调。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人行道,其特征在于,上述倾斜通道面以直线状延伸至上述出入口地板下方的驱动齿轮处。
CNB200410035371XA 2003-04-30 2004-04-22 自动人行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814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25609A JP4567951B2 (ja) 2003-04-30 2003-04-30 動く歩道
JP2003125609 2003-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1931A true CN1541931A (zh) 2004-11-03
CN1328145C CN1328145C (zh) 2007-07-25

Family

ID=33502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3537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8145C (zh) 2003-04-30 2004-04-22 自动人行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567951B2 (zh)
CN (1) CN1328145C (zh)
TW (1) TWI26513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6398A (zh) * 2010-04-28 2011-01-26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水平自动人行道和地坑的设置结构
CN113401776A (zh) * 2021-06-28 2021-09-17 中海三菱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扶梯的警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4471B2 (ja) * 1989-02-23 1996-10-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の乗降口
JP2569172B2 (ja) * 1989-05-26 1997-01-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動く歩道の設置方法
JPH0784317B2 (ja) * 1990-03-19 1995-09-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JPH0747461B2 (ja) * 1990-09-19 1995-05-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及びその乗場床用櫛体
JPH11217173A (ja) * 1998-02-04 1999-08-10 Hitachi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乗降口カバ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6398A (zh) * 2010-04-28 2011-01-26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水平自动人行道和地坑的设置结构
CN113401776A (zh) * 2021-06-28 2021-09-17 中海三菱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扶梯的警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8145C (zh) 2007-07-25
TWI265138B (en) 2006-11-01
TW200426102A (en) 2004-12-01
JP2004331243A (ja) 2004-11-25
JP4567951B2 (ja) 201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89788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1867512A (zh) 输送装置
JPH05500648A (ja) 円形エスカレータ
CN1328145C (zh) 自动人行道
US7185741B1 (en) System with moving zero step for stairs
GB2069438A (en) Escalator Safety Device
WO202104625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roviding vertically adjustable steps
KR20180001975U (ko) 투명 디스플레이가 적용된 에스컬레이터 및 무빙워크의 난간글라스
JP6321126B1 (ja) 乗客コンベア
WO2005042392A1 (en) Conveyor
CN207314692U (zh) 一种预制楼梯
KR20190138744A (ko) 승객 컨베이어
CN2284633Y (zh) 立体螺旋滑道
JP2016185856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安全装置
JP3398833B2 (ja) エスカレーターのステップの方向転換方法および方向転換装置
CN204454172U (zh) 步行楼梯里的简易电梯
CN107337071A (zh) 乘客输送机的速度控制系统
CN102910525A (zh) 节能同时上下自动手扶梯
JP5101663B2 (ja) 動く歩道
CN220925975U (zh) 一种围绕楼梯扶手连续运动的电梯
CN105836579B (zh) 步行楼梯里的简易电梯
US20040237427A1 (en) Conveyor for conveying people
KR102004429B1 (ko) 저소음 전동 안전난간
JP7480271B1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清掃ロボット
JP3612468B2 (ja) 中間踊り場付き階段用通路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