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6717A - 用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26717A CN1526717A CNA03144332XA CN03144332A CN1526717A CN 1526717 A CN1526717 A CN 1526717A CN A03144332X A CNA03144332X A CN A03144332XA CN 03144332 A CN03144332 A CN 03144332A CN 1526717 A CN1526717 A CN 15267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comycin
- extraction
- binary
- agent
- octan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用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方法,其工艺是:在室温下将苯甲醇与正辛醇以体积比为60∶40~90∶10的比例混合,萃取经过处理的林可霉素发酵滤液,再用浓度为0.01~1M盐酸或硫酸水溶液反萃取,反萃取液进一步精制后即可获得产品盐酸林可霉素。本发明二元萃取剂为低毒类,对环境污染小,对人员伤害低,能够很好的改善工作环境。萃取在接近常温下操作,且易于控制,改善了操作环境。一级萃取率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工业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领域的溶剂萃取抗生素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各生产厂家所采用的林可霉素提炼生产工艺主要是丁醇萃取法,此工艺在《微生物药品化学与分析》,1996文献中报道,它是由美国人Mason于1963年提出。尽管此法仍沿用至今,但是存在着萃取剂消耗大、能耗高、操作环境差等缺点。在《中国抗生素杂志》2002,27(6):(332-336)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混合醇萃取用以降低林可霉素产品中B组分含量的工艺研究》,该文献中报道采用一种新型萃取剂混合醇(C8~C10)萃取林可霉素,该萃取剂很好的解决了正丁醇水溶性高、损耗大这一缺点,但是使用这种萃取剂溶剂挥发度高、气味难闻,同时萃取率也较正丁醇明显取法的改进》,该专利采用乙酸异丁酯作萃取剂;在CN 1044819A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溶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方法》,该专利采用辛醇作萃取剂;在化工冶金,1994,15(4):330)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肟类萃取洁霉素的研究》,该文献中报道采用肟类萃取洁霉素;在CN 1037343A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中性有机磷(膦)类萃取剂从发酵液中提取抗菌素》,该专利采用中性有机膦类化合物萃取发酵液中林可霉素;在CN 1053790A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纯化洁霉素的方法》,该专利采用长链醇结合中性膦两段萃取林可霉素的工艺。但是,这些萃取剂所达到的萃取效果均不能完全满足工艺要求。例如:中性磷类萃取剂价格比较高,并且有毒性,影响成品质量;而肟类萃取剂反萃取过程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工艺中存在的溶剂挥发度高、萃取率低以及操作温度高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溶剂挥发度低、毒性小、萃取率高以及操作温度接近常温或室温的用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用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方法,本方法的工艺步骤是:
(1)二元萃取剂的制备:在室温下将苯甲醇与正辛醇以体积比为60∶40~90∶10的比例混合,便制得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
(2)调整林可霉素发酵滤液的pH值:在林可霉素发酵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其pH为9~12;
(3)萃取:将上述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加入到经过上述处理的林可霉素发酵滤液中进行萃取,林可霉素发酵滤液与二元萃取剂的体积比为1~5∶1,萃取温度为20~40℃,萃取时间20~40分钟,便得到林可霉素萃取液;
(4)反萃取:在林可霉素萃取液中加入浓度为0.01~1M的盐酸或硫酸水溶液进行反萃取,林可霉素萃取液与盐酸或硫酸的水溶液体积比为1~4∶1,反萃取温度为20~40℃,反萃取时间为20~40分钟,便得到林可霉素反萃取液。
林可霉素发酵滤液中林可霉素含量等于或大于2000u/ml。
在反萃取工序中,还可以在林可霉素萃取液中加入浓度为0.01~1M的硫酸水溶液进行反萃取。林可霉素萃取液与硫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4∶1,反萃取温度为20~40℃,反萃取时间为20~40分钟。
经反萃取后的反萃取液进一步精制后即可获得产品盐酸林可霉素。
本发明采用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苯甲醇和正辛醇是对林可霉素都具有较好萃取性能的溶剂,其中苯甲醇的性能较高,起主萃取剂作用。苯甲醇与正辛醇混合使用可以同时满足萃取过程中的不同目的。(1)降低体系粘度。正辛醇在体系中可起到稀释剂的作用,有效降低体系粘度。(2)保证萃取率。由于正辛醇对林可霉素具有萃取性能,因此,苯甲醇对林可霉素的高萃取性能不会因加入正辛醇而显著降低。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二元萃取剂本身理化性质较好,在操作条件下二元萃取剂的水中溶解度(<3%)及蒸汽压(0.13MPa)均低于正丁醇,且本二元萃取剂为低毒类,对环境污染小,对人员伤害低。特别是主萃取剂苯甲醇是一种可被人体迅速代谢的物质,曾用于青霉素注射液的镇痛剂。实验现场表明,本二元萃取剂气味明显小于其他萃取剂,能够很好的改善工作环境。
2、萃取操作易于实现。本二元萃取剂操作温度在接近常温下操作,显著低于目前工业生产中所采用的正丁醇以及混合醇体系(55~60℃)的操作温度,且易于控制,改善了操作环境。本二元萃取剂比目前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正丁醇、混合醇萃取剂的一级萃取率分别提高10%和30%,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3、本二元萃取剂反萃取易于实现,用酸化水进行反萃取,一级反萃取率可达9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用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方法的具体工艺步骤是:
(1)二元萃取剂的制备:在室温下将苯甲醇与正辛醇以体积比为90∶10的比例混合,便制得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
(2)调整林可霉素发酵滤液的pH值:在林可霉素含量为3126.50u/ml的林可霉素发酵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其pH为12;
(3)萃取:将上述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加入到经过上述处理的林可霉素发酵滤液中进行萃取,林可霉素发酵滤液与二元萃取剂的体积比为7∶3,萃取温度为20℃,萃取时间20分钟,便得到林可霉素萃取液。
取林可霉素萃余液样品用旋光法测定,萃余液效价浓度为198.03u/ml,一级萃取率可达93.67%。
(4)反萃取:在林可霉素萃取液中加入浓度为0.1M的盐酸水溶液进行反萃取,林可霉素萃取液与盐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4∶1,反萃取温度为40℃,反萃取时间为20分钟,便得到林可霉素反萃取液。
取林可霉素反萃取液样品用旋光法测定,反萃取液效价浓度为2.62万u/ml,一级反萃取率可达96.90%。
溶液中林可霉素效价浓度与旋光度对应标准曲线关系式为:y=3.18141×10-4x,式中:x-林可霉素效价浓度(u/ml),y-旋光度。
实施例2
(1)二元萃取剂的制备:在室温下将苯甲醇与正辛醇以体积比为60∶40的比例混合,便制得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
(2)调整林可霉素发酵滤液的pH值:在林可霉素含量为3069.92u/ml的林可霉素发酵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其pH为12;
(3)萃取:将上述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加入到经过上述处理的林可霉素发酵滤液中进行萃取,林可霉素发酵滤液与二元萃取剂的体积比5∶1,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40分钟,便得到林可霉素萃取液。
取林可霉素萃余液样品用旋光法测定,萃余液效价浓度为166.59u/ml,一级萃取率可达94.57%,
(4)反萃取:在林可霉素萃取液中加入浓度为1M的盐酸水溶液进行反萃取,林可霉素萃取液与盐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反萃取温度为35℃,反萃取时间为30分钟,便得到林可霉素反萃取液。
取林可霉素反萃取液样品用旋光法测定,反萃取液效价浓度为1.38万u/m,一级反萃取率可达95.21%。标准曲线关系式与实施例1同,
实施例3
(1)二元萃取剂的制备:在室温下将苯甲醇与正辛醇以体积比为75∶25的比例混合,便制得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
(2)调整林可霉素发酵滤液的pH值:在林可霉素含量为3130.69u/ml的林可霉素发酵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其pH为9.5;
(3)萃取:将上述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加入到经过上述处理的林可霉素发酵滤液中进行萃取,林可霉素发酵滤液与二元萃取剂的体积比为1∶1,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30分钟,便得到林可霉素萃取液。
取林可霉素萃余液样品用旋光法测定,萃余液效价浓度为203.26u/ml,一级萃取率93.57%。
(4)反萃取:在林可霉素萃取液中加入浓度为0.01M的硫酸水溶液进行反萃取,林可霉素萃取液与硫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2∶1,反萃取温度为20℃,反萃取时间为40分钟,便得到林可霉素反萃取液。
取林可霉素反萃取液样品用旋光法测定,反萃取液效价浓度为5700.04u/ml,一级反萃取率可达97.39%。标准曲线关系式与实施例1同,
Claims (3)
1、一种用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的工艺步骤是:
(1)二元萃取剂的制备:在室温下将苯甲醇与正辛醇以体积比为60∶40~90∶10的比例混合,便制得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
(2)调整林可霉素发酵滤液的pH值:在林可霉素发酵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其pH为9~12;
(3)萃取:将上述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加入到经过上述处理的林可霉素发酵滤液中进行萃取,林可霉素发酵滤液与二元萃取剂的体积比为1~5∶1,萃取温度为20~40℃,萃取时间20~40分钟,便得到林可霉素萃取液;
(4)反萃取:在林可霉素萃取液中加入浓度为0.01~1M的盐酸或硫酸进行反萃取,林可霉素萃取液与盐酸或硫酸的体积比为1~4,反萃取温度为20~40℃,反萃取时间为20~40分钟,便得到林可霉素反萃取液。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用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林可霉素发酵滤液中林可霉素含量等于或大于2000u/ml。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用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萃取工序中,还可以在林可霉素萃取液中加入浓度为0.01~1M的硫酸水溶液进行反萃取,林可霉素萃取液与硫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4∶1,反萃取温度为20~40℃,反萃取时间为20~40分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144332 CN1233650C (zh) | 2003-09-25 | 2003-09-25 | 用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144332 CN1233650C (zh) | 2003-09-25 | 2003-09-25 | 用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26717A true CN1526717A (zh) | 2004-09-08 |
CN1233650C CN1233650C (zh) | 2005-12-28 |
Family
ID=34286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314433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3650C (zh) | 2003-09-25 | 2003-09-25 | 用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33650C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79309A (zh) * | 2015-06-26 | 2017-01-04 |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林可霉素的纯化方法 |
CN106770234A (zh) * | 2016-12-03 | 2017-05-31 | 无锡艾科瑞思产品设计与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林可霉素检测方法及检测卡 |
CN108801725A (zh) * | 2018-04-03 | 2018-11-13 | 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盐酸林可霉素中b组分对照品的制备方法 |
CN112920021A (zh) * | 2021-02-01 | 2021-06-08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醇类混合溶剂萃取发酵液中1,3-丙二醇的方法 |
-
2003
- 2003-09-25 CN CN 03144332 patent/CN123365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79309A (zh) * | 2015-06-26 | 2017-01-04 |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林可霉素的纯化方法 |
CN106279309B (zh) * | 2015-06-26 | 2019-10-18 |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林可霉素的纯化方法 |
CN106770234A (zh) * | 2016-12-03 | 2017-05-31 | 无锡艾科瑞思产品设计与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林可霉素检测方法及检测卡 |
CN108801725A (zh) * | 2018-04-03 | 2018-11-13 | 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盐酸林可霉素中b组分对照品的制备方法 |
CN112920021A (zh) * | 2021-02-01 | 2021-06-08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醇类混合溶剂萃取发酵液中1,3-丙二醇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33650C (zh) | 2005-1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20122C (zh) | 一种从木糖母液或木糖水解液提取木糖和木糖醇的方法 | |
CN1233650C (zh) | 用苯甲醇-正辛醇二元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的方法 | |
CN1483743A (zh) | 一种灵芝孢子多糖的提取方法 | |
Koizumi et al. | Further studies on the separation of cyclic (1→ 2)-β-d-glucans (cyclosophoraoses) produced by Rhizobium meliloti IFO 13336,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ir degrees of polymerization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
CN1649852A (zh) | 从生物物质中提取大环内酯的方法 | |
CN1850824A (zh) | 不含苯的汉防己甲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341845C (zh) | 一种从葵花粕中提取纯化绿原酸的方法 | |
CN100351007C (zh) | 分离苯丙氨酸异构体的分子印迹cs/teos杂化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1078020A (zh) | 八角属植物莽草酸生物转化及提纯方法 | |
CN1955173A (zh) | 高纯度秦皮甲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66634C (zh) | 15n-l-脯氨酸的分离提纯方法 | |
CN1234713C (zh) | 由大豆磷脂提取磷脂酰胆碱的方法 | |
CN1824634A (zh) | 利用虎杖产白藜芦醇内生菌培养提取白藜芦醇的方法 | |
CN1179740C (zh) | 罗布麻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方法 | |
CN101063153A (zh) | 一种立体异构制备(s)苯基乙二醇提高单批次转化底物浓度的方法 | |
CN1453582A (zh) | 一种12-氨基十二酸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 |
CN100335493C (zh) | 从中药材中提取菝葜皂甙元的方法 | |
CN101074257A (zh) | 用超临界co2萃取羊毛醇中的胆甾醇的方法 | |
CN1392130A (zh) | 植物中贯叶金丝桃素类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 | |
CN106946765B (zh) | 重组大肠杆菌发酵产物中l-哌啶酸的萃取分离方法 | |
CN1251363A (zh) | 高纯度n-烷基吡啶鎓盐合成新工艺 | |
CN114685610A (zh) | 一种达托霉素RS-8a杂质的内酯水解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9467546B (zh) | 一种硫代大环内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抗水产病害菌活性应用 | |
CN1025856C (zh) | 萃取青霉素的萃取剂及其应用 | |
CN1017155B (zh) | 用中性有机磷(膦)类萃取剂从发酵液中提取抗菌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