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5785A - 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及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及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25785A
CN1525785A CNA2004100060441A CN200410006044A CN1525785A CN 1525785 A CN1525785 A CN 1525785A CN A2004100060441 A CNA2004100060441 A CN A2004100060441A CN 200410006044 A CN200410006044 A CN 200410006044A CN 1525785 A CN1525785 A CN 1525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over
unit
portable terminal
wireless system
radio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60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0374C (zh
Inventor
柿岛纯
����һ
井原武
平田昇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525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5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03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037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6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networks is unlicen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移动终端,该终端使得能够与具有多个无线接入站的多个无线系统进行通信;以及,一越区切换控制装置,该装置对在多种类型的无线系统中移动的移动终端进行越区切换控制。该移动终端包括:一目的地无线系统确定单元,该单元接收来自对应的无线接入站的下行链路信号,以根据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来确定哪个无线系统容纳目的地无线接入站。该移动终端还包括一目的地无线系统报告单元,该单元向越区切换控制装置发送表示所确定的无线系统的信息。该越区切换控制装置包括一越区切换控制单元,该单元根据从所述目的地无线系统报告单元所发送的、表示所确定的无线系统的信息,来控制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越区切换操作。

Description

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及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越区切换(handover)的系统及其方法、移动终端和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在网络一侧控制同构型(homogeneous)或异构型(heterogeneous)无线系统之间的越区切换以实现移动终端处理量降低的系统及其方法。
此外,本发明涉及使用于这种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中的移动终端和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局域网络(WLAN)已迅速得到普及,并且作为用于连接因特网的手段而受到密切的关注。
在WLAN中,当在移动中从一个连接接入点改变到另一个连接接入点时,移动终端的IP地址发生改变,使得在诸如流式传输(streaming)等情况中出现间断的数据流的问题。为此,人们提出“移动IP”的概念作为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在移动IP中,具有一个内部地址(home address)和一个代理地址(agent address),可以使移动终端在从一个连接接入点到另一连接接入点变化时仍保持连通性。
此外,尽管WLAN的传输数据率高于移动电话网络的传输数据率,为使WLAN实现与移动电话网络相同程度的易用性,为实现连贯地使用该WLAN而即使当移动终端在移动时也不发生数据通信中断,就需要解决越区切换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提出一种基于移动IP的分级移动IP(HMIP)。这种HMIP由于在每次注册位置时不在本地代理进行注册,因此可以提高越区切换速度。更具体地,在外部网络中设置一具有类似于本地代理的功能的服务器,称其为移动性锚点(MAP),并且位置信息被注册在该MAP之内,以便实现越区切换速度的提高。
非专利文件1
Hesham Soliman,Claude Castelluccia,Karim El-Malki,LudovicBellier,“Hierarchical MIPv6 mobility management(分级MIPv6移动性管理)”,Internet draft,draft-ietf-mobileip-hmipv6-03.txt.,2001。
然而,由上述HMIP可见,在使用WLAN的越区切换中,终端本身需要在网络中指定一个路由。将一IP(网际协议)中心网络(所谓的IP网络)分层,使得将自有的层号和IP地址作为广播信息提供到终端。在终端一侧,其自有的最佳路由(该路由并不产生冗余路由)是利用该广播信息来确定的。
现在人们期望,在当前移动电话系统之后的下一代移动电话系统中,包括移动电话和WLAN系统的多种无线系统将通过IP网络而互连。例如,当在公共IP网络中容纳这样的多种无线系统时,对于根据用户的位置和兴趣、通信内容等无缝连接多种无线系统的越区切换技术的开发将变得非常重要。
此外,在终端一侧,尽管正在进行对能够处理各种无线方法和协议的软件定义的无线电的研究,但是预计在终端一侧的处理量会增加,以实现这种更强大的功能性。因此,如果将上述移动IP的HMIP实现为与在软件定义的无线电中一样,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是,终端上的处理量将进一步增加从而使小型化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普遍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及其方法、移动终端和一种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其基本上避免了由现有技术的限制和不利而引起的一个或者更多个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更特别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网络一侧控制同构型或异构型无线系统之间的越区切换的系统及其方法,以便可以实现同构型或者异构型无线系统之间的无缝越区切换,同时在公共网络中容纳多种类型无线网络的情况下实现在移动终端上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处理量减少。
此外,本发明涉及使用于这种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中的移动终端和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该终端可以与具有多个无线接入站的多个无线系统进行通信;以及越区切换控制装置,该装置对在多种无线系统中移动的移动终端进行越区切换控制,其中该移动终端包括:目的地无线系统确定单元,该单元接收来自各无线接入站的下行链路信号,以根据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来确定一个容纳目的地无线接入站的无线系统;以及,目的地无线系统报告单元,该单元向所述越区切换控制装置发送表示所述所确定的无线系统的信息,并且,所述越区切换控制装置包括越区切换控制单元,该单元根据由所述目的地无线系统报告单元所发送的、表示所述无线系统的信息来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越区切换操作。
上述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可以减少在移动终端一侧的越区切换控制处理,这是由于在网络一侧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根据从移动终端所提供的无线系统类型信息来选择满足移动终端要求的越区切换方法。这样即使在使移动终端能够与无线系统进行通信的软件定义的无线电这样的情况中,也可以简化所述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对在多种类型的无线系统中移动的移动终端的越区切换进行控制,该装置包括一越区切换控制单元,该单元根据从所述移动终端所发送的、表示无线系统的信息来控制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越区切换操作。
上述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可以减少在移动终端一侧的越区切换控制处理,这是由于在网络一侧的所述装置根据从移动终端所提供的无线系统类型信息来选择满足移动终端要求的越区切换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移动终端可以与多个具有多个无线接入站的无线系统进行通信,并且可以越区切换到多种类型的无线系统,该移动终端包括:目的地无线系统确定单元,该单元接收来自各个无线接入站的下行链路信号,以根据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来确定容纳目的地无线接入站的无线系统;以及,目的地无线系统报告单元,该单元向网络一侧的所述装置发送表示所述所确定的无线系统的信息。
上述移动终端可以减少在所述终端一侧的越区切换控制处理,这是由于在网络一侧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根据从所述终端所提供的无线系统类型信息来选择满足所述终端要求的越区切换方法。这样即使在能够使所述终端与无线系统进行通信的软件定义的无线电这样的情况中,也可以简化所述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控制方法,该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与具有多个无线接入站的多个无线系统进行通信;以及,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该装置对在多种无线系统中移动的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越区切换控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来自各无线接入站的下行链路信号,以根据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来确定容纳目的地无线接入站的无线系统;以及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发送表示上述所确定的无线系统的信息;并且,由所述装置根据表示上述所报告的无线系统的信息来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越区切换操作。
上述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方法可以减少在移动终端一侧的越区切换控制处理,这是由于在网络一侧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根据从移动终端所提供的无线系统类型信息来选择满足移动终端要求的越区切换方法。这样即使在使移动终端能够与无线系统进行通信的软件定义的无线电这样的情况中,也可以简化所述装置。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详细的说明,可以明确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本发明的一种工作方式的、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的框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IP网络的框图;
图3是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4是显示一种通信状态的示意图,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工作方式的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的越区切换操作;
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工作方式的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的越区切换操作的序列图的第一部分;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工作方式的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的越区切换操作的序列图的第二部分;
图7是显示AP-AR管理数据库的示意性结构的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涉及本发明工作方式的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的框图。
在图1中,该越区切换控制系统100包括:WCDMA(宽带码分多址)/WLAN多功能无线通信终端(下文中缩写为移动终端)10,该终端既处理基于IMT-2000标准规格的WCDMA方法也处理WLAN方法;WCDMA接入点20(例如,无线基站);WLAN接入点30;以及IP网络40,该移动终端10可以通过IP网络40实现对因特网50的连接。
图2是图1中所示的IP网络40的框图。
在图2中,此IP网络40包括:与WLAN接入点30和WCDMA接入点20连接的接入路由器41到45,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越区切换方法执行器47,以及对多个访问路由器和多个接入点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管理的数据库48(或者AP-AR管理数据库)。
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根据移动终端10所提供的信息来查询AP-AR管理数据库48,以选择最佳越区切换方法,并且将该选择通知给越区切换方法执行器47。越区切换方法执行器47根据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所提供的越区切换方法来进行越区切换处理。具体处理过程如下所述。
图3为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10的框图。
在图3中,移动终端10包括:天线11,该天线接收WCDMA无线信号或者WLAN无线信号;多波段RF/IF单元12,该单元切换到与上述所接收信号的对应无线方法相关的滤波器,以将无线信号转换为IF信号;ADC(模数转换器)和DAC(数模转换器)13,其进行模拟IF信号和数字IF信号之间的转换处理;信号处理器14,其执行与该方法相关的信号处理(例如,解扩处理,调制/解调处理);外部接口单元16,对该单元配备接口功能,用于将从信号处理器14接收的输出信号向外部以太网(注册商标)等输出;中央处理器(CPU)15,其负责控制整个系统,并根据从多波段RF/IF单元12输出的所接收输入信号来确定目的地无线系统;以及网络接口卡(NICs)17和18,该卡容纳例如用于根据上述对应的无线方法而进行无线连接的通信协议。
例如,上述移动终端10包括:软件定义的无线电设备,该无线电设备可以通过将容纳在NIC17或者NIC18中的通信方法的软件下载到多波段RF/IF单元12、ADC和DAC13、以及信号处理器14,来执行作为对应方法的终端一侧装置的操作。此外,可以将对应方法的软件容纳在一个NIC中,或者可以对每个无线方法提供一个NIC。在本实施例中,对每个无线方法配备一个NIC,从而在移动终端10中实现WLAN NIC17和WCDMANIC18。
另外,在上述实例中NIC和天线11是分立配置的,但是也可以采取另外一种NIC包括天线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中,这种天线起到上述天线11的作用。
参考图4至图6,描述了如上述配置的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的越区切换操作。
图4是显示一种通信状态的示意图,以便说明根据本发明工作方式的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的越区切换操作。
图5和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工作方式的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的越区切换操作的序列图。
图4中,该示例是用于表示一种情况:其中,移动终端10位于包括WLAN接入点AP-LAN 30的无线区域和包括WCDMA接入点AP-WCDMA 20的无线区域之间的边界附近,并且在该情况中移动终端10正试图进行从WLAN无线系统到WCDMA无线系统的越区切换。
此外,采用最接近于WLAN接入点AP-LAN 30的接入路由器作为AR-A101,以及最接近于WCDMA接入点AP-WCDMA 20的接入路由器作为AR-B102,将接入路由器AR-A 101和AR-B 102连接到路由器R-A 103、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以及越区切换方法执行器47,以形成相应的通信路由。此外,向移动终端10发送分组的发送移动终端70与当前正在通信的接入点AP-TX 60进行无线通信,使得在AP-TX 60所接收的分组通过最近的路由器R-B 104来传送。
现在参考图5和图6,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工作方式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的越区切换操作。
在无线系统接入点AP-TX 60接收在发送移动终端70发送的用户分组,然后将该用户分组按照R-B 104、R-A 103、AR-A 101以及AP-LAN 30的顺序依次传送,以便在AP-LAN 30将其转换为无线信号并且发送到移动终端10(S1)。发送所述用户分组的无线信号被输入到移动终端10的多波段RF/IF单元12,该单元测量所接收的输入值。在W-LAN NIC 17将测量值转换为一个预定的信号格式,以将其发送到CPU 15。此外,由于当时移动终端10位于包括WCDMA接入点AP-WCDMA 20的无线区域的边界附近,因此也接收到正从上述AP-WCDMA 20所发送的无线信号。因此,如上所述,所接收的从AP-WCDMA 20发送的无线信号的输入的测量结果也被发送到CPU 15(S3)。
移动终端10的CPU 15对所接收的来自AP-LAN 30的输入值和来自AP-WCDMA 20的输入值进行比较,以便将具有较高的所接收的输入值的无线系统确定为目的地无线系统。这里假设将该WCDMA无线系统确定为目的地无线系统。并且,然后,CPU15检测在AP-LAN 30和在AP-WCDMA 20上各自所接收的输入中的改变,以便由上述检测到的改变量来估算移动终端10的移动速度。例如,根据所接收功率的分布来计算多普勒速度,以便将该多普勒速度设为移动终端的移动速度(S4)。
如上所述,CPU 15将该WCDMA无线系统确定为目的地无线系统,并且当完成对移动速度的估计后,将一触发WCDMA无线通信启动的启动指令输出到NIC 17(S5)。在接收到此启动指令后,WCDMA NIC 18立即输出,并在信号处理器14、ADC/DAC 13以及多波段RF/IF单元12设置软件,在该软件中对用于接收WCDMA无线信号的各种参数(诸如调制参数)进行了说明,以实现对定期从AP-WCDMA 20广播的广播信息的接收。通过多波段RF/IF单元12、ADC/DAC 13以及信息处理器14在CPU 15接收该广播信息(S6),所述CPU 15根据包括在此广播信息之中的接入路由器(在此情况中,确定为AR-B 102)的地址信息确定了目的地接入点(下文缩写为目的地AP)(S7)。
CPU 15向信号处理器14输出按照所述方式确定的目的地AP的信息(1),先前预测的移动终端10的移动速度信息(2),以及有关先前确定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称之为无线系统类型信息(3))。被输入到信号处理器14的包括上述(1),(2)以及(3)的一组信息项在经过调制处理等处理后,在ADC/DAC 13的DAC部分被转换为模拟信号,并且随后在多波段RF/IF单元12转换为无线信号以发送到AP-WCDMA 20。然后,通过IP网络40内的AR-B102将该信息组发送到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S8)。
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在接收到该组信息项目(1)、(2)和(3)后,或者在接收到目的地AP信息、移动终端10的速度信息以及无线系统类型信息后,立即访问AP-AR管理数据库48,以便确定位于目的地接入点附近的接入路由器是否不同于位于移动之前的接入点附近的接入路由器(在此情况中,称之为对接入路由器的一致性(compatibility)的确定)(S9)。
更具体地,接入路由器的一致性是按照以下方式来确定的。图7所示的表格给出AP-AR管理数据库的示例性结构。此AP-AR管理数据库是一种用于注册和/或查询每个用户的接入点和接入路由器之间的多种对应关系的数据库,并且例如可以是一个数据库服务器。
在图7中,此AP-AR管理数据库48管理每个用户的接入点地址(AP地址)、接入路由器地址(AR地址)、对应于所要求的QoS级别的无线QoS参数、无线系统类型信息以及无线质量条件信息。
因此,假设移动终端10的一个用户A当前正在与AP-LAN 30进行无线通信,以通过AR-A101传送一用户分组。因此,在AP-AR管理数据库48中,将AP-LAN 30地址作为用户A的AP地址来注册,而将AR-A 101地址作为AR地址来注册。
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在接收到无线系统类型信息以及将AP-WCDMA 20作为目的地AP的通知后,立即查询AP-AR管理数据库48,以检索与AP-WCDMA 20(即目的地接入点)的AP地址对应的AP地址。在此实例中,与AP-WCDMA 20的AP地址对应的AR地址是AR-B 102的这个事实可以从相同的数据库来确定。在此连接中,此AR-B 102用于传送来自某个用户x的移动终端的用户分组。
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在识别出上述目的地接入路由器后,立即判断此目的地接入路由器和移动之前的接入路由器是否一致。
如下所述,存在例如两种判定接入路由器一致性的方法。
方法1
方法1是对应于异构型无线系统之间的越区切换的一种方法,其中接入路由器的一致性是根据无线系统类型信息来确定的。例如,在上述实例中,将AR-A 101的无线系统类型信息与AR-B 102的无线系统类型信息进行比较,以当无线系统类型不同时确定这些接入点是否存在一致性。
方法2
方法2是对应于同构型无线系统之间的越区切换的一种方法,其中对每个接入路由器设置一个前缀(prefix),以当这些接入路由器的前缀不相同时确定是否这些接入路由器具有一致性。
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在完成如上所述对接入路由器的一致性的确定之后,立即向移动终端10发送一个用于建立WCDMA无线链路的请求(S10)。之后,执行一预定处理(S11),该预定处理用于建立AP-WCDMA 20和移动终端10之间的无线链路,使得在完成此建立处理之后立即从移动终端10向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发送一个无线链路建立完成通知。
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在接收到无线链路建立完成通知(S12)后,立即根据目的地无线系统的无线特征来确定越区切换方法(S13)。更具体地,根据从移动终端10所发送的无线系统类型信息来选择网络方法(或者来确定越区切换算法),然后根据移动终端的移动速度信息对是否要进行高速越区切换进行确定。
越区切换 方法的选择
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按照以下标准,根据目的地无线系统来选择越区切换算法。
越区切换 方法的选择标准
(1)在WCDMA的情况中:软切换方法
(2)在HSDPA(高速下行分组访问)(即,改进的WCDMA方法)的情况中:IP分组缓冲(IP-packet-buffering)方法
(3)在WLAN的情况中:IP分组缓冲方法
(4)在PDC(个人数字蜂窝电话)的情况中:硬切换方法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来描述上面列出的各切换方法。
(1)中的软切换方法指的是在切换时将同一个分组发送给目的地的路由器和移动前的路由器的一种方法。
(2)和(3)的IP分组缓冲方法是指这样一种方法,即,在切换时,临时缓冲IP分组,此缓冲在移动终端改变到目的地路由器的时刻完成。
(4)的硬切换方法是指这样一种方法,即,在切换时重新创立一个选路高速缓存表,同时删除在移动之前的路由器的选路高速缓存表。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中,由于根据无线系统类型信息选择WCDMA作为目的地无线系统,所以选择了软切换方法(1)。
然后,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根据以下标准来选择是否要执行高速越区切换。
高速越区切换 的选择标准
终端10的速度          高速越区切换 选择
高速                   必需
中速                   不必需
低速                   不必需
在此,高速越区切换方法是指这样一种方法,即,在该方法中简化了无线链路的信令过程(指在开始通信之前建立一个与另一方的通信信道并且与另一方的进行连接的信号过程),或者指为了在移动终端10进行高速移动时能够实现移动终端的越区切换,向网络一侧的候选目的地路由器进行多点传送。
根据来自移动终端10的移动速度信息,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在确定移动终端10要以高速移动的情况中选择高速越区切换方法,而在确定移动终端10要以低速或者中速移动时不选择该高速越区切换方法。
如上所述,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根据无线系统的类型来选择越区切换方法,并确定该高速越区切换方法是否是必需的,以便向越区切换方法执行器47提供该结果(例如,越区切换方法和对是否该高速越区切换方法是必需的确定的二者组合)(S14)。越区切换执行器47执行对移动终端10的处理以根据所提供的结果进行越区切换(S15)。更具体地,越区切换方法执行器47通过R-A 103和AR-B 102将从发送移动终端70所发送的用户分组传送到AP-WCDMA20和与所述AP-WCDMA(在此暂时称为AP-W CDMA2)相邻的接入点(S16)。当移动终端10位于包括各相应的接入点的无线区域的边界附近时,移动终端10接收从各相应的接入点发送的用户分组,并对其进行调制。此外,当移动终端10不位于该边界附近时,则该终端接收来自两个访问点任一接入点的用户分组,并对其进行调制。此外,当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确定高速越区切换方法是必需的时,对用户分组进行另外的传送,并省略上述信令过程。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工作方式,网络一侧的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根据移动终端10所提供的目的地AP信息、无线系统类型信息以及移动速度信息,来选择满足移动终端10的要求的越区切换方法,因此在移动终端10一侧的越区切换方法的选择不是必需的。换言之,在移动终端10对越区切换方法的识别不是必需的,从而实现了移动终端上的越区切换控制处理量的减少。因此,即使当同构型或异构型无线系统之间的越区切换是通过移动终端10中的软件定义的无线电来实施的情况中,在终端一侧的装置的配置也不会变得复杂,从而实现了装置的简化。
尽管本实施例描述的实例中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和越区切换方法执行器47是分立设置的,但是也不必一定将他们分立设立,而可以将他们设置在包括上述两种功能的一个服务器单元中。
此外,尽管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情况: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根据从移动终端10接收的无线系统类型信息来选择越区切换方法,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可以采取一种形式:移动终端10监视移动之前和之后的无线链路质量状况,并且将监视结果提供到网络一侧的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从而使该选择器根据无线链路质量状况来选择越区切换方法。在这种情况中,移动终端10利用从移动之前的接入点(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中为WLAN系统)和移动之后的接入点(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中为WCDMA系统)所接收的输入信息来计算BER(误码率)或者S/N(信噪比),以将计算结果作为无线链路质量状况提供给网络一侧的越区切换方法选择46。越区切换方法选择46根据以下标准对越区切换方法进行选择:
无线链路质量状况      移动前/后的越区切换 方法
好/好                  硬切换方法
好/差                  软切换方法
差/好                  IP分组缓冲方法
差/差                  软切换方法
例如,当BER在移动前为好,而在移动后为差时,选择软切换方法作为越区切换方法以获得预定的接收质量,在该软交接方法中多个分组是从两个或者更多个的接入点发送的。该方法使得能够在不降低移动终端10上的接收质量的情况下执行越区切换。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的AP-AR管理数据库48假设为外部连接到交接方法选择器46的数据库服务器,但是本配置并不限于这种形式,而可以采用例如这样一种形式:AP-AR管理数据库48的功能是在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器46中提供的。
此外,尽管上述实例还指出了一种情况:与多个无线系统的通信是可以通过使移动终端10或者切换存储各相应的无线系统通信协议的NIC或者使用多个NIC而实现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方式。例如,可以采取一种方式:存储在NIC中的软件是从外部提供的服务器等处下载的。在这种情况中,由于其中描述最适合用于所述情形的无线协议的软件自动下载到移动终端10,所以移动终端10的用户不必持有多个NIC,因此改善了对用户的易用性。而且,尽管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情况,其中移动终端10是既可以处理WCDMA通信方法也可以处理WLAN通信方法的多功能WCDMA/WLAN终端,但是显然也可以将处理多于两种类型的无线系统的多功能终端应用于本发明。
本申请是基于在2003年2月25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No.2003-047761,在此将其全部内容引入作参考。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包括:
一移动终端,该终端使得能够与具有多个无线接入站的多个无线系统进行通信;以及
一越区切换控制装置,该装置对在多种类型的无线系统中移动的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越区切换控制,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一目的地无线系统确定单元,该单元接收来自两个或者更多个无线接入站的下行信号,以根据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来确定哪个对应的无线系统容纳目的地无线接入站;以及
一目的地无线系统报告单元,该单元向所述越区切换控制装置发送表示所述所确定的无线系统的信息,并且
所述越区切换控制装置包括一个越区切换控制单元,该单元根据从所述目的地无线系统报告单元发送的、表示所确定的无线系统的信息,来控制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越区切换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
其中,所述越区切换控制装置通过多个连接接入路由器与两个或者更多个无线接入站连接;并且
所述越区切换控制单元包括:
一数据库,该数据库管理所述无线接入站和所述接入路由器之间的多个对应关系;
一路由器一致性判定单元,在报告表示容纳所述目的地无线接入站的无线系统的信息时该单元通过查询所述数据库,来判定与该目的地无线接入站连接的接入路由器是否不同于与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站连接的接入路由器;
一越区切换方法确定单元,该单元在所述判定为肯定时,根据容纳该目的地无线接入站的无线系统确定越区切换方法;以及
一越区切换处理执行单元,该单元根据所述所确定的越区切换方法来执行越区切换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一移动速度估计单元,该单元根据来自两个或者更多个无线接入站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功率特征来估计移动终端的移动速度;以及
一移动速度报告单元,该单元向所述越区切换控制装置发送表示移动终端的所述所估计的移动速度的信息。
4.一种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该装置对在多种类型的无线系统之中移动的移动终端进行越区切换控制,该装置包括一越区切换控制单元,该单元根据从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表示无线系统的信息来控制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越区切换操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该装置通过多个连接接入路由器与所述无线系统内的多个对应的无线接入站相连,
其中所述越区切换控制单元包括:
一数据库,该数据库管理所述无线接入站和所述接入路由器之间的多种对应关系;
一路由器一致性判定单元,在报告表示容纳目的地无线接入站的无线系统的信息时,该单元通过查询所述数据库来判定与该目的地无线接入站连接的接入路由器是否不同于与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站连接的接入路由器;
一越区切换方法确定单元,该单元当上述判定为肯定时,根据容纳该目的地无线接入站的无线系统确定越区切换方法;以及
一越区切换处理执行单元,该单元根据所述所确定的越区切换方法来执行越区切换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
其中所述越区切换方法确定单元根据容纳该目的地无线接入站的无线系统,将硬切换方法、软切换方法、以及IP分组缓冲方法之中的一个方法确定为越区切换方法。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
其中所述越区切换方法确定单元包括:
一高速越区切换方法选择单元,该单元根据移动速度信息报告单元所报告的移动终端的移动速度信息,来确定是否通过高速越区切换方法来进行所述移动终端的越区切换;以及
一高速越区切换方法选择报告单元,该单元向所述越区切换处理执行单元报告所述确定的结果,并且
所述越区切换处理执行单元包括一高速越区切换方法执行单元,该单元响应于所述所报告的确定结果来执行高速越区切换方法。
8.一种可以与具有多个无线接入站的多个无线系统进行通信并且可以对多种类型的无线系统进行越区切换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一目的地无线系统确定单元,该单元接收来自两个或者更多个无线接入站的下行链路信号,以根据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来确定哪个对应的无线系统容纳目的地无线接入站;以及
一目的地无线系统报告单元,该单元向网络一侧的、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发送表示所述所确定的无线系统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包括:
一移动速度估计单元,该单元根据来自两个或者更多个无线接入站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功率特征来估计移动终端的移动速度;以及
一移动速度信息报告单元,该单元向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发送表示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所估计的移动速度的信息,该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对在多种类型无线系统中移动的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越区切换控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
其中在所述目的地无线系统确定单元所确定的无线系统是同构型系统和异构型系统之中的一种无线系统。
11.一种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控制方法,该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使得能够与具有多个无线接入站的多个无线系统进行通信;以及,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该装置对在多种类型的无线系统中移动的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越区切换控制,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来自两个或者更多个无线接入站的下行链路信号,以根据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来确定哪个对应的无线系统容纳目的地无线接入站;以及
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发送表示所述所确定的无线系统的信息;并且
由所述装置根据表示所述所报告的无线系统的信息来控制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越区切换操作。
CNB2004100060441A 2003-02-25 2004-02-25 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及其方法、移动终端和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037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7761/2003 2003-02-25
JP2003047761A JP2004260444A (ja) 2003-02-25 2003-02-25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移動端末、ハンドオーバ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5785A true CN1525785A (zh) 2004-09-01
CN1290374C CN1290374C (zh) 2006-12-13

Family

ID=32767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604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0374C (zh) 2003-02-25 2004-02-25 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及其方法、移动终端和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040219918A1 (zh)
EP (1) EP1453343B1 (zh)
JP (1) JP2004260444A (zh)
CN (1) CN1290374C (zh)
DE (1) DE602004028979D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2191A (zh) * 2009-10-30 2016-06-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终端中接入网络的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5043839A1 (ja) * 2003-10-30 2007-11-2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ハンドオーバ方法及び通信ハンドオーバ用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CN100493247C (zh) * 2004-02-27 2009-05-2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高速分组数据网中接入认证方法
US20050226185A1 (en) * 2004-04-07 2005-10-13 Tell Daniel 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via a 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
KR100744315B1 (ko) * 2004-05-31 2007-07-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랜에서의 빠른 핸드오프를 위한 접속노드 탐색 방법
KR20120060893A (ko) * 2004-06-07 2012-06-12 노오텔 네트웍스 리미티드 무선 접속망에서 핸드오프 및 핸드오프 선택
CN101015184A (zh) * 2004-09-03 2007-08-08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移动网络环境中的多个设备上的无缝多媒体会话切换
US7738871B2 (en) * 2004-11-05 2010-06-1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between technologically diversified access networks
US7848291B2 (en) * 2004-11-05 2010-12-0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managing network resources and mobility
US7539175B2 (en) * 2004-11-19 2009-05-26 The Trustees Of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ulti-access terminal with capability for simultaneous connectivity to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KR100686733B1 (ko) 2005-02-07 2007-0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종 무선네트워크간 핸드오버 관리장치 및 방법
EP1876841B1 (en) * 2005-04-26 2018-11-2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Base sta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radio base station
US8644833B1 (en) 2005-06-03 2014-02-04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a mobility server for handoff of a multi-mode mobile station
US7574212B2 (en) * 2005-06-22 2009-08-11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 sessions during multi-mode mobile station handoff
US7706796B2 (en) * 2005-09-01 2010-04-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terminal-initiated hard handoff from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o a cellular network
US8181226B2 (en) * 2005-10-26 2012-05-15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media session transfer
US20070135114A1 (en) * 2005-12-14 2007-06-14 Randy Valentino Platform sele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7725106B2 (en) * 2006-01-26 2010-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relating to reselecting cells in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925292B2 (en) * 2006-01-26 2011-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relating to reselecting cells in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4726652B2 (ja) * 2006-02-27 2011-07-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KR101185570B1 (ko) * 2006-03-04 2012-09-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망 환경에서의 다중 인터페이스를 이용한 자원예약방법
US8077674B2 (en) * 2006-05-09 2011-12-13 Nec Corporatio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arrying out handover in the system
US20080004024A1 (en) * 2006-06-28 2008-01-03 Beceem Communications, Inc. Managing subscriber connections between at least two types of wireless networks
US20090049519A1 (en) * 2007-08-13 2009-02-19 Motorola, Inc. Terminal and access point finding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with stealth access point
KR101454373B1 (ko) * 2007-09-07 2014-11-03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이동통신방법, 이동교환국, 무선기지국 및 이동국
US9445312B2 (en) * 2007-12-31 2016-09-13 United States Cellular Corporation Enhanced configuration and handoff scheme for Femto systems
WO2009134191A1 (en) * 2008-04-29 2009-11-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handover or cell reselection evaluation
US20100105394A1 (en) * 2008-10-29 2010-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ve data communications for multi-mode devices
KR101200069B1 (ko) * 2008-12-01 2012-11-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에스디알 단말에서의 버티컬 핸드오버 수행방법 및 수행장치
US8244251B1 (en) * 2009-08-28 2012-08-14 Arris Group, Inc. Concurrent call handover
KR20120001360A (ko) 2010-06-29 2012-01-04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음성호를 이용한 이종 무선 시스템간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그 핸드오버 정보 제공 방법
KR20120001353A (ko) * 2010-06-29 2012-01-04 주식회사 케이티 Sms를 이용한 이종 무선 시스템간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그 핸드오버 정보 제공 방법
KR20120002251A (ko) * 2010-06-30 2012-01-05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이동통신망과 휴대인터넷망 간의 핸드 오버 방법 및 다중모드 단말 장치
CN102378319B (zh) 2010-08-18 2014-05-07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及其决定发起漫游的方法
TWI416969B (zh) * 2010-08-23 2013-1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無線終端及其決定發起漫遊的方法
US8977268B2 (en) * 2011-07-21 2015-03-10 Alcatel Lucent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handovers in a co-channel network
US10051536B2 (en) * 2012-11-23 2018-08-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 offloading
JP6133602B2 (ja) * 2013-01-18 2017-05-2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切替え制御方法、及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制御方法
US9854513B2 (en) 2013-01-22 2017-1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determining a recommended cell for a user equipment
US10420026B2 (en) 2014-09-30 2019-09-17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for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recording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7055A (en) * 1994-10-16 1997-1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ff between different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JP2803720B2 (ja) * 1996-04-10 1998-09-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用ハンドオフ制御方式
US5901145A (en) * 1997-02-28 1999-05-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obile station handoff between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 frequency divis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FI105005B (fi) * 1997-05-13 2000-05-15 Nokia Networks Oy Päätelaitteen nopeuden estimoimismenetelmä, solun valitsemismenetelmä ja radiojärjestelmä
KR100240451B1 (ko) * 1997-05-22 2000-01-15 서평원 기지국 사이의 연속 하드 핸드오프 감소 방법
DE19882749B4 (de) 1997-10-29 2004-09-02 Motorola, Inc., Schaumbur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vollständigen einer Übergabe zwischen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systemen
US6295450B1 (en) * 1998-06-23 2001-09-25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communication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GB9904349D0 (en) * 1999-02-26 1999-04-2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handover
JP3950602B2 (ja) 1999-12-06 2007-08-01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ハンドオーバ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KR100350476B1 (ko) * 1999-12-30 2002-08-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핸드오프 수행장치 및 방법
US6611688B1 (en) * 2000-02-22 2003-08-26 Ericsson Inc. Position reporting method for a mobile termin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010036834A1 (en) * 2000-03-03 2001-11-01 Subir Das Supporting fast intra-domain handoffs and paging in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s
US7016331B1 (en) * 2000-09-05 2006-03-21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handoff control in an enterpris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 system
JP4053227B2 (ja) * 2000-10-18 2008-02-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フ方法およびエージェント装置
US7843878B2 (en) * 2000-12-04 2010-11-30 Ericsson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ntrol handoff between different wireless systems
JP2002190769A (ja) 2000-12-21 2002-07-05 Sharp Corp 移動体通信機及び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JP3580250B2 (ja) 2000-12-22 2004-10-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移動端末
JP4572476B2 (ja) * 2001-03-13 2010-11-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処理システム、通信処理方法、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データ転送制御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3717798B2 (ja) 2001-03-26 2005-11-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6826154B2 (en) * 2001-05-24 2004-11-30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mless mo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technologies
JP2002359875A (ja) 2001-06-01 2002-12-13 Nec Corp 携帯型端末装置
US7313628B2 (en) 2001-06-28 2007-12-25 Nokia, Inc. Protocol to determine optimal target access routers for seamless IP-level handover
JP2003047037A (ja) 2001-08-01 2003-02-14 Ntt Docomo Inc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JP2003047038A (ja) 2001-08-02 2003-02-14 Ntt Docomo Inc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およ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プログラム
US7379739B2 (en) * 2002-11-14 2008-05-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handoff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2006020270A (ja) 2004-06-04 2006-01-19 Ntt Docomo Inc ハンドオーバー制御装置、無線リソース管理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リソース管理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ドオーバー制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2191A (zh) * 2009-10-30 2016-06-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终端中接入网络的装置和方法
CN105722191B (zh) * 2009-10-30 2019-12-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终端中接入网络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224994A1 (en) 2007-09-27
EP1453343A2 (en) 2004-09-01
JP2004260444A (ja) 2004-09-16
EP1453343A3 (en) 2007-09-26
DE602004028979D1 (de) 2010-10-21
US20040219918A1 (en) 2004-11-04
CN1290374C (zh) 2006-12-13
US7899458B2 (en) 2011-03-01
EP1453343B1 (en) 201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0374C (zh) 控制越区切换的系统及其方法、移动终端和用于控制越区切换的装置
CN1191726C (zh) 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切换方法及无线网控制节点
CN1129343C (zh) 电信交换局间的拥塞控制
CN1299483C (zh) 混合umts/wlan电信系统
CN1158815C (zh) 移动电信中与加速度相关的信道转换
AU200921041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CN1628476A (zh) 通过将不同切换参数用于通信网络中的不同业务和用户类别来执行切换的方法
CN101040463A (zh) 用于连接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网络的双模式移动的切换系统和方法
US20110122812A1 (en) Seamless service method controlled by user terminal
CN1812286A (zh) 在无线通信的频间切换过程中均衡小区负载
CN1282388C (zh) 移动终端和通信方法
CN1914830A (zh) 多址通信网络中多模式多频带移动通信终端的转换方法
CN1731889A (zh) 切换控制方法、无线控制站及无线基站
IL174087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fficiently and Independently Transferring Services to an Wired Device Capable of Supporting Multiple Radio Interface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rastructure
CN1442972A (zh) 移动站,基站,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05075343A (zh) 用于在异构通信环境中选择网络和分发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A2566127A1 (en) Independent mode selection for forward and reverse links
CN1753553A (zh) 一种双模移动终端与移动网络交互的方法
CN1593071A (zh) 通信系统、通信终端装置及切换方法
SE529379C2 (sv) Abonnentanpassat kapacitetsutnyttjande i delat mobilnät
WO2009038361A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band handover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mobile station supporting the same
KR101159861B1 (ko) 후보 액세스 라우터 캐퍼빌러티 탐색 방법
CN1306837C (zh) 混合基站收发器
CN101052213A (zh) 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
CN200973107Y (zh) 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传输/接收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13

Termination date: 201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