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8519A - 摩擦盘式升降机 - Google Patents

摩擦盘式升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18519A
CN1518519A CNA03800481XA CN03800481A CN1518519A CN 1518519 A CN1518519 A CN 1518519A CN A03800481X A CNA03800481X A CN A03800481XA CN 03800481 A CN03800481 A CN 03800481A CN 1518519 A CN1518519 A CN 1518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unit
guide rail
elevator
car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004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6020C (zh
Inventor
ж�
迪特马尔·金切尔
ϣ
克劳斯·菲希特纳
斯特芬·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ttur SpA
Original Assignee
Wittur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ttur SpA filed Critical Wittur SpA
Publication of CN1518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8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60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602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35Arrangement of driving gear, e.g. location or support
    • B66B11/0045Arrangement of driving gear, e.g. location or support in the hoistw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摩擦盘式升降机,具有一个在导轨之间引导的轿厢,两条与轿厢导轨斜对面地设置的用于引导平衡载荷的导轨,一套在其上通过浮动滑轮悬挂轿厢和平衡载荷的钢绳;一个至少由一个不带传动装置的电动机、一个钢绳用的摩擦盘和一个制动器所组成的传动单元,该传动单元的轴向长度大于其直径;以及优选还有一个用于使钢绳双倍缠绕摩擦盘的对应轮,仅仅传动单元(4)的一侧固定在轿厢内导轨(2i)上而其另一侧固定在平衡载荷外导轨(3a)上;其中传动单元(4)位于这两条导轨(2i、3a)之间的净空间内。

Description

摩擦盘式升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盘式升降机,具有一个在导轨之间引导的轿厢,两条与轿厢导轨斜对面地设置的用于引导平衡载荷的导轨,一套在其上通过浮动滑轮悬挂轿厢和平衡载荷的钢绳;一个至少由一个不带传动装置的电动机、一个钢绳用的摩擦盘和一个制动器所组成的传动单元,该传动单元的轴向长度大于其直径;以及优选还有一个用于使钢绳双倍缠绕摩擦盘的对应轮。
背景技术
例如由DE 24 41 992 A1已知一种带有对应轮的摩擦盘式升降机,其中在那里没有设置导轨。长形的传动单元放置于在大楼的顶层上设置的机房基础上,这有时是不合乎希望的。
已知无机房的传动单元布局。在这样布局(EP 0 688 735 B1)中,传动单元构成为盘式的,并装配在轿厢的或者平衡载荷的两导轨之一的纵面上。这样就有如下效应,即对摩擦盘起作用的钢绳垂直力被转移到所涉及的导轨上,该导轨由此就要承受所有的力。在一种构造中,传动单元装配在一辅助框上,该辅助框与导轨在中间插入减振元件的情况下被拧紧。这个导轨由此承受弯曲应力。
根据EP 0 710 618 B1,一个盘式的传动单元由一机架支承并安置在一个或多个导轨的上端部上。这种悬挂负载导致一个偏心负荷,并由此导致这些导轨弯曲,这样就使得需要有一个不利地要求的增强元件。
根据EP 0 849 209 A1,一个盘式的传动单元的机器底座拧在一个上导轨端面上,其由此须单体地承受负荷。
根据EP 1 024 105 A1和WO 99/33 742 A1,一个支承在机架上的减振的盘式传动单元以背包结构方式(Rucksackbauweise)安置在升降机的所有四根导轨之间。
盘式传动单元就其较大轴向长度和较小直径的结构而言有如下缺点,即它有一个高的转动惯量,并且必须承受一个较高的传动力矩。
在另一个无机房的布局(DE 200 21 886 U1)中,其轴向长度大于其直径的传动单元被安装在两个附加的距离平行地设置的支架上,此支架以其末端插入上面的升降机井道壁内或支承在墙壁托架上。按照一种构造,一个支架可以相对于自身如此平行地移动,使传动单元在安装和拆卸时可以穿过两支架之间移动。按另一种构造可以设定,将传动单元安装在支架上和/或一支承板上,再将它们安置在轿厢和/或平衡载荷的导轨上端部上。由此传动单元突出与于这些导轨之外。此外,附加的支架和/或一个支承板是必需的,并且传动单元可不必在安装好这些导轨后再来装置。轿厢和平衡载荷无转向轮和无对应轮地悬挂。
在此也设计一种背包结构式的升降机。在这种结构内轿厢导轨和平衡载荷导轨或者平衡载荷导向面在顶视图内形成一个平面梯形的或矩形的各个角点,因此传动单元须在这些导轨上面或在其之间进行安装。在一种背包式结构中,由于轿厢的偏心悬挂基本上较大的力作用到这些导轨上和轿厢框架上。
根据DE 197 12 646 A1,一个电动机-变速器-传动单元安置在一个与最高的升降机停车处的楼层地面同高度并与其整体伸进升降机井道内的混凝土柱脚上。由于凸出的混凝土柱脚就产生了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为包括浮动滑轮、亦即非背包方式的轿厢和平衡负载悬挂装置的升降机安装一个长形结构的不带传动装置(Getribelos)的摩擦盘传动装置,该安装是节省空间的和费用低廉的,并且在本身存在的导轨之间无机房,由此也就无须调整升降机,使存在的钢绳力尽可能地不将弯曲和扭曲应力带到导轨和轿厢框架上去。
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特征得到解决。从属权利要求2至10给出有利的扩展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垂直的钢绳力这样作用到承载的导轨上,致使垂直作用的钢绳力的重力轴线通过导轨型材横截面延伸。此外,不仅对于自支承结构的传动单元而且对于定位在辅助支架上的传动单元均可从升降机井道内部或从外面简单和节省空间地安装传动单元。
附图说明
可借助于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  以侧视图和俯视图示意示出在上部的升降机井道区域内的自动悬挂的传动单元的装配;
图2  以侧视图示意示出在上部的升降机井道区域内辅助支架上的传动单元的装配;
图3  以侧视图示意示出在上部的升降机井道区域内的另一自动悬挂的传动单元的装配。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仅由侧壁1象征表示的升降机井内,安装有未详细示出的轿厢导向用的导轨2(2a、2i)和未详细示出的平衡载荷导向用的导轨3(3a、3i)。这两条平衡载荷导轨3a、3i与侧壁1间隔相同距离地安装,由此平衡载荷平行于侧壁1引导。这些导轨2、3从上面看基本上彼此斜对角地和成直角地被设置。因此通过轿厢导轨2a、2i形成的假想直线与侧壁1构成大约一个直角。与导轨3a和3i相比,导轨2i相对于侧壁1具有一个不相同的距离,并且导轨3a、3i相对于侧壁1的距离小于导轨2i离侧壁1的距离。这表明轿厢内导轨2i被安置在由平衡载荷导轨3a、3i形成的假想直线之前的角落内。
在侧视图中图示出轿厢导轨2a、2i和平衡载荷导轨3a、3i。在俯视图中可以看到轿厢导轨2a、2i和平衡载荷导轨3a。在这里看不到的平衡载荷导轨3i以虚线示出。该导轨比其它导轨2a、2i、3a短小些。导轨2i、3i出于简单的原因称被为内轨,因为它们位于由这些导轨构成的假想角落内部,而被这样简称的外轨2a、3a则位于这个假想角落外端处。这些导轨2a、2i、3a、3i通常都是T型、L型或特殊形状的导向用特种型材并具有稳定承载性。它们既不是在单件中拉拔而成,也不会由例如两个单导轨拼接而成。平衡载荷导轨3a和轿厢导轨2a、2i在其上端防止振动地相对于升降机井道顶或升降机井道壁支承。
传动单元4呈长形构造由至少一个不带传动装置的电动机4a、一个摩擦盘(Treibscheibe)4b和一个制动器4c组成。在实施例中,该传动单元4在导轨2a、2i、3a、3i的上面区域内,以水平位置并与侧壁1平行或倾斜地这样安置,使传动单元4处于在导轨2i、3a之间的净空间内。
传动单元4固定在轿厢内导轨2i和平衡载荷外导轨3a上。因此钢绳作用的垂直合力的重力轴线19通过由导轨2i、3a的导轨型材横截面所构成的区域地延伸。此区域用虚线标出。这有很大的优点,也就是导轨2i、3a基本上垂直地,即在导轨纵轴线上承重,并能够保持不弯曲和扭转,因此可比较细长和由此节省材料。钢绳作用的垂直合力的力重心,按照图1示例性示出的,位于点F上,该点标记垂直作用力的中心。钢绳力被导入未详细示出的升降机井道坑基础内。
但也有可能将钢绳作用的垂直合力通过一个未示出的支承结构导到升降机井道的一个或多个侧壁上。
在一优选的布局中,传动单元4自支承地(selbsttragend)安置在两条导轨2i、3a之间。在这种自动悬挂的实施形式中,在轿厢内导轨2i和平衡载荷外导轨3a之间没有直接连接。传动单元4承担连接梁的功能。这在按图1和图3的侧视图中示意示出。另一方面,根据图2传动单元4也可以安置在固定于两条导轨2i和3a之间的一个辅助支架5上。
为将传动机(传动单元)4固定在导轨2i和3a上,按照图1至3附加的轴承座6、7被固定在导轨2i和3a上。这些轴承座6、7按已知方式由被拧紧或焊接在导轨2i和3a上的支承结构所组成。
为了承受垂直的力和由传动单元的转矩所产生的水平力,将传动单元4弹性地支承在轴承座6、7上。为此在本实施例中,橡胶附件8、9用作为减振元件。根据图1,传动单元4用的支承板形式的承载部件16、17在中间连接有橡胶附件8、9的情况下安置在轴承座6、7之上。
这两个承载部件16、17以有利的方式也可以是自动悬挂的传动单元4的组成部分,或根据图3中详细示出的方案构成一个单独的贯通的与传动单元4固定连接的支承板4d。
在按照图1的实施例中,承载部件16通过一个转矩-支承10扭转刚性地固定在轿厢导轨2i上。转矩-支承10位于轿厢导轨2i旁边,其中橡胶附件11、12提供对轿厢导轨2i和对传动单元4的弹性固定。
按照特别有利的构造,轴承座6、7之一直接构成、或两个轴承座6、7直接构成对传动单元4的转矩-支承。
轿厢和平衡载荷以“浮动-滑轮-悬挂(Lose-Rolle-Aufhaengung)”通过一套未详细示出的钢绳相互连接。为扩大钢丝绳包角,钢绳从下面起经过摩擦盘4b、再绕过一个对应轮(Gegenscheibe)13、再次回到摩擦盘4b,再一次缠绕摩擦盘,而后才继续向下延伸。一个大的钢丝绳包角特别在较小直径的摩擦盘时,对于提高驱动及制动力是至关重要的。小的摩擦盘的优点是,传动力矩小和可以选择较细的钢绳。同时通过选择多个较细的钢绳。此外,在钢绳与摩擦盘之间的假定单位面积压力,由于扩大了钢绳表面而降低。
在按照图1实施例中,对应轮13通过一支架14固定在传动单元4自身上或在承载部件16上。这套钢绳的一端悬挂在一悬挂装置15内。该悬挂装置适宜地安装在传动单元4的底面上或在承载部件17上。
将传动单元4安装在已从升降机井道内部或从外面牢固安装的导轨2a、2i、3a、3i处是有利的。为此传动单元4只需安置在轴承座6、7上。
在轿厢的钢绳悬挂装置15和对应轮13的支架14之间以及在升降机井道侧壁1、轿厢内导轨2i和平衡载荷内导轨3i之间存在的自由空间可以以有利的方式用于周围的传动装置,例如用于接线盒、变频器、制动控制器和/或外通风装置。
根据图2,在该图中相同的部件设有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传动单元4不是自支承地安装在平衡载荷外导轨3a和轿厢内导轨2i之间,而是安置在一个辅助支架5上。该辅助支架通过橡胶附件8、9安置在轴承座6、7上。制动器4c安置在电动机4a的侧面上。传动单元4的摩擦盘4b架空地(fliegend)支承,这也就使得易于套装钢绳。与按图1的实施例相反,轴承座7和轿厢的钢绳悬挂装置15合并成为一个唯一的构件,并且对应轮13的支架14固定在辅助支架5上而不是固定在传动单元4上。
根据图3的实施例,在该图中相同的部件设有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与根据图1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即传动装置4补充一支承板4d,该支承板是传动单元4的固定组成部件。传动单元4在平衡载荷外导轨3a和轿厢内导轨2i之间自支承地放置在导轨3a、2i的配备有橡胶附件8、9的轴承座6、7上。对应轮13的支架14和轿厢的钢绳悬挂装置15固定在传动单元4的支承板4d的底面上。但轿厢的钢绳悬挂装置15同样也可以固定在轴承座7上或者与轴承座7成单件地构成。
轴承座6、7之一或两个轴承座6、7附加地承担传动单元4的转矩-支承的作用。
在一种变型方案中,摩擦盘式升降机也可以设计成没有对应轮13。

Claims (10)

1.摩擦盘式升降机,具有:一个在导轨之间引导的轿厢、两条与轿厢导轨斜对角地设置的用于引导平衡载荷的导轨、一套在其上通过浮动滑轮悬挂轿厢和平衡载荷的钢绳以及一个至少由一个不带传动装置的电动机、一个钢绳用的摩擦盘和一个制动器所构成的传动单元,该传动单元的轴向长度大于其直径;以及优选还有个一用于使钢绳双倍缠绕摩擦盘的对应轮,其特征在于,仅仅传动单元(4)的一侧固定在轿厢内导轨(2i)上而其另一侧固定在平衡载荷外导轨(3a)上;以及传动单元(4)位于在所述两条导轨(2i、3a)之间的净空间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摩擦盘式升降机,其特征在于,钢绳作用的垂直合力的重力轴线(19)通过由两条导轨(2i、3a)的型材横截面预先确定的区域。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盘式升降机,其特征在于,钢绳作用的垂直合力通过两条导轨(2i、3a)导入升降机井道坑基础内。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盘式升降机,其特征在于,钢绳作用的垂直合力通过一支承结构导入到升降机井道的一个或多个侧壁上。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盘式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传动单元(4)设计成自支承的并安放在两条导轨(2i、3a)之间的轴承座(6、7)上。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擦盘式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一个轴承座(6或7)或两个轴承座(6、7)直接构成一用于传动单元(4)的转矩-支承。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盘式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传动单元(4)安放在两个导轨(2i、3a)之间的一个辅助支架(5)上。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盘式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传动单元(4)安放在承载部件(16、17)上,以及承载部件(16、17)通过一转矩-支承(10)扭转刚性地并在中间连接减振元件(8、9)的情况下铰接地固定在导轨(2i、3a)上。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盘式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传动单元(4)配备有一用于轿厢钢绳的悬挂装置(15),该装置直接固定在自支承的传动单元(4)、一承载部件(17)或一轴承座(7)上。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盘式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传动单元(4)设置在上面的升降机停车区域内或升降机井道顶部内,以及,在轿厢钢绳用的悬挂装置(15)和对应轮(13)的支架(14)之间以及在升降机井道侧壁(1)、轿厢内导轨(2i)和平衡载荷内导轨(3i)之间的自由空间用于外围的传动装置。
CN03800481.XA 2002-02-07 2003-01-25 摩擦盘式升降机 Expired - Lifetime CN126602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5170A DE10205170B4 (de) 2002-02-07 2002-02-07 Treibscheibenaufzug
DE10205170.4 2002-0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8519A true CN1518519A (zh) 2004-08-04
CN1266020C CN1266020C (zh) 2006-07-26

Family

ID=27634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00481.XA Expired - Lifetime CN1266020C (zh) 2002-02-07 2003-01-25 摩擦盘式升降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1472170B1 (zh)
CN (1) CN1266020C (zh)
AT (1) ATE352511T1 (zh)
AU (1) AU2003206638A1 (zh)
DE (2) DE10205170B4 (zh)
ES (1) ES2277059T3 (zh)
WO (1) WO20030664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48151A1 (de) * 2003-10-13 2005-05-19 Wittur Ag Antriebssystem für enge Triebwerksräume
ES2274488T3 (es) * 2003-10-13 2007-05-16 Wittur Ag Sistema de accionamiento para espacios estrechos para mecanismos propulsores.
FI20031718A0 (fi) 2003-11-24 2003-11-24 Kone Corp Hissin ripustusjärjestely
DE102005002607A1 (de) * 2005-01-20 2006-08-10 System Antriebstechnik Dresden Gmbh Treibscheibenaufzug
DK1698581T3 (da) * 2005-03-01 2011-11-07 Ind Montanesas Electricas Mecanicas S L Maskine, løftesystem og maskinrumløs elev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48646A (zh) * 1973-09-07 1975-04-30
FI95689C (fi) * 1994-06-23 1996-03-11 Kone Oy Hissikoneisto
FI96198C (fi) * 1994-11-03 1996-05-27 Kone Oy Vetopyörähissi
US5899300A (en) * 1996-12-20 1999-05-04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unting for an elevator traction machine
DE19712646C2 (de) * 1997-03-26 2000-07-13 Heinzerling Gmbh Seilaufzug
US6488124B1 (en) * 1997-09-26 2002-12-0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vator
AU753682B2 (en) * 1997-12-23 2002-10-24 Inventio Ag Cable elevator with a drive plate
FI111622B (fi) * 1999-01-27 2003-08-29 Kone Corp Vetopyörähissi ja taittopyörän käyttö
WO2001089975A1 (fr) * 2000-05-26 2001-11-2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d'ascenseur
DE20021886U1 (de) * 2000-12-23 2001-03-15 Ziehl Abegg Gmbh & Co Kg Treibscheibenaufzug mit einer Aufzugskabine in Rucksack-Bauwei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72170A1 (de) 2004-11-03
DE50306373D1 (de) 2007-03-15
ES2277059T3 (es) 2007-07-01
EP1472170B1 (de) 2007-01-24
DE10205170A1 (de) 2003-08-28
AU2003206638A1 (en) 2003-09-02
DE10205170B4 (de) 2005-07-21
WO2003066498A1 (de) 2003-08-14
ATE352511T1 (de) 2007-02-15
CN1266020C (zh) 2006-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14952B2 (ja) トラクションシーブエレベータ
EP1024105B1 (en) Traction sheave elevator
CN1081162C (zh) 电梯机械设备及其安装
US8522927B2 (en) Drive motor for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of mounting a drive motor
US20010047908A1 (en) Traction type elevator
CN101626970B (zh) 安装在无机房电梯系统中的机器
US20080099285A1 (en) Sheave assembly for an elevator system
US7025177B1 (en) Elevator system without machine
CN1882497B (zh) 安装电梯的方法
US20040168861A1 (en) Elevator device
CN1993290A (zh) 电梯安装方法以及电梯
US7493989B2 (en) Elevator suspension arrangement
CN1266020C (zh) 摩擦盘式升降机
CN101061055B (zh) 电梯绳索配置
JP2011213420A (ja) 油圧エレベータ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よりリニューアルされたロープ式エレベータ
JP3700412B2 (ja) トラクションエレベーター
US7178636B2 (en) Elevator system
JP477024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IES20060641A2 (en) Hoisting system and elevator without a machine room
JP2005306513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WO2012108872A1 (en) Termination assembly
KR200157403Y1 (ko) 균형추지지장치
CN100540442C (zh) 用于在竖井横截面内的驱动装置空间的驱动系统
EP1736431B1 (en) Elevator apparatus
JP2007137681A (ja) エレベー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