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7925A - 工序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工序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17925A
CN1517925A CNA2004100008103A CN200410000810A CN1517925A CN 1517925 A CN1517925 A CN 1517925A CN A2004100008103 A CNA2004100008103 A CN A2004100008103A CN 200410000810 A CN200410000810 A CN 200410000810A CN 1517925 A CN1517925 A CN 1517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operation data
unusual
event
manage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08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9238C (zh
Inventor
浅川正大
丸山洋行
八木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071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22033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1261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33435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853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14911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4017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16554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17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7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923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923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工序管理系统具有:制造终端部13n;服务器装置101,其具有通信控制装置111和把工序数据集中起来进行存储的数据库装置112;数据参照终端部15n,它们通过网络100连接起来构成本系统。通信控制装置111具有:缓冲装置111m,用于存储工序数据;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将来自制造终端部13n的工序数据临时保存到缓冲装置111m,将该工序数据的接收完成的通知信号发送到制造终端部13n;数据输出处理部,将缓冲装置111m的工序数据输出到数据库装置112。数据库装置112具有:数据库112d,用于保存来自通信控制装置111的工序数据;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用于将工序数据存储到数据库112d;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根据来自数据参照终端部15n的请求,加工并输出数据库112d的工序数据。

Description

工序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序管理系统,其用于进行各种工序数据的管理,这些工序数据是从产品的制造工序等各种作业工序的各工序中得到的例如产品或半成品的检查结果或调整数据等。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工序管理系统,例如,作为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的特开平11-320348号公报中所述的内容已为人所知。该出版物所公开的制造工序管理系统具有:终端部,其每隔规定期间或每到规定数量时输出各种制造数据;主机侧运算处理部,其将从终端部输出的各种制造数据运算处理为规定的文件形式的同时,从该各种制造数据中,抽出来自外部的读出请求频度较高的规定的数据项,根据来自外部的请求,执行各种运算处理;主机侧数据库,其用于存储在主机侧运算处理部进行运算处理后的文件形式的各种制造数据;服务器侧运算处理部,其用于输入在上述主机侧运算处理部所抽出的规定的数据项,对该规定的数据项进行运算处理,并根据来自外部的请求执行各种运算处理;服务器侧数据库,其根据上述服务器侧运算处理部的运算处理,存储规定的数据项。
在该制造工序管理系统中,服务器侧运算处理部把来自外部的读出请求频度较高的数据项存储到服务器侧数据库中的同时,服务器侧运算处理部对服务器侧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存储/读出,因此对来自外部的读出请求,可以进行独立于主机侧的读出动作。其结果,就可以进行数据的读出而不会对主机侧运算处理部的运算动作产生妨碍。
在如上述这样构成的现有的工序管理系统中,由于必须具有存储各种工序数据的主机侧以及从外部进行数据检索处理的服务器侧这双重设备,因此存在着增大设备投资或维护成本的问题。
此外,由于要抽出来自外部的读出请求频度较高的规定的数据项、输出到服务器侧运算处理部、并存储到服务器侧数据库中,因此处理相当繁杂。加之,由于利用频度较低的数据项并未登录到服务器侧数据库中,因此不能从服务器侧数据库中检索这样的数据项,必须从主机侧数据库进行抽出。所以,结果会使主机侧的运算控制动作受到妨碍,从而,甚至有时不能把从制造终端部顺序输入的制造数据存储到主机侧数据库中。
此外,作为与本发明关联的现有技术,例如,作为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的特开2002-258931号公报中所述的内容已为人所知。
该工序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具有插入在制造工序内的各工序1和多个终端2之间的制造管理系统10。该制造管理系统10具有:检测部11,其检测有关制造实绩和异常的信息;存储部12,其存储由检测部11所检测出的信息;分发部13,其将存储在存储部12中的信息分发到特定的终端2中;警告部14,其在检测部11检测出有关异常的信息时,将警告信息发送到终端2。
在该制造管理系统中,有关异常的信息由警告部14发送给特定的终端2。因此,为得知异常的发生,必须在特定的终端2中进行确认,在管理者处于远离特定的终端2的位置的情况下,便不能得知异常的发生,存在很难进行迅速处理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其在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从工序1输出有关异常的信息,由检测部11检测该信息,虽然可以检测出异常,但存在着很难应用可分析工序信息、判定有异常倾向、事先觉察出异常的高级检测方法的问题。
此外,这样的制造工序管理系统虽然可以检测出工序1的异常,但例如根据作业者的判断来确定异常的原因等。因此,有时根据作业者的熟练程度等,会产生出优劣不同的作业结果。
加之,一般来说,关于该工序异常的信息与成为其原因的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明之处很多,这使得确定这种异常的原因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作为与本发明关联的现有技术,例如,作为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的特开2002-91532号公报中所述的内容已为人所知。
该工序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多个数据输入终端50a、50b、---、以及数据参照终端30通过网络40连接到服务器装置(数据服务器装置)20。服务器装置20具有数据库21,在该服务器装置20中,设有由数据输入处理部22和数据输出处理部23构成的数据处理装置24,以进行工序数据的存储/浏览。
首先,工序数据的存储是通过操作员操作数据输入终端50a、50b、---来进行的。此时,操作员通过网络40,对服务器装置20的数据处理装置24内的数据输入处理部22进行访问,将数据输入画面调出到数据输入终端50a、50b、---上,从该画面上进行必要的数据输入。在数据输入终端50a、50b、---上,将根据该画面所输入的输入数据通过网络40发送到服务器装置20的数据处理装置24内的数据输入处理部22之后,将其作为工序数据保存到数据库21中。
此外,由操作员操作数据参照终端30来进行工序数据的浏览。此时,操作员通过网络40,对服务器装置20的数据处理装置24内的数据输出处理部23进行访问,在数据参照终端30上调出数据输出画面,根据该画面,输入与参照对象的工序数据对应的条件。在数据参照终端30上,将根据该画面所输入的参照条件通过网络40发送到服务器装置20的数据处理装置内的数据输出处理部23。
数据输出处理部23分析从数据参照终端30接收到的参照条件,从数据库21抽出满足该参照条件的工序数据之后,通过网络30,将该工序数据发送到数据参照终端30,使其显示在该画面上。
在这样构成的系统中,例如,由进行该制造工序管理的企业的各部门分别具有的图2的服务器装置20来存储工序数据,因此,存储工序数据的服务器装置20有时分散在物理上不同的多个地点。因此,当操作员(用户)要浏览作为目的的工序数据时,必须周游于上述部门之间,浏览多个服务器装置20内的数据,因此工序数据的浏览相当耗费功夫或时间。
此外,在这样构成的系统中,由于没有充分地考虑服务器装置20的物理限制(存储区域的容量限制等),因此为改善工序数据的管理能力,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替换为更高性能的硬件就成为唯一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就是要改善使用具有数据库的服务器装置来集中管理工序数据时所产生的各种弊端。
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之一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其由下列部分构成:制造终端部,其具有进行工序数据输入的第一数据输入处理部和进行工序数据输出的第一数据输出处理部;服务器装置,其具有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集中存储工序数据的数据库装置,通过通信网络,连接到该制造终端部;数据参照终端部,其通过通信网络,对存储在该数据库装置中的工序数据进行读出请求。该通信控制装置具有:缓冲装置,其用于存储工序数据;第二数据输入处理部,其将从该制造终端部输出的工序数据,临时存储到该缓冲装置内的同时,将通知该工序数据的接收已经完成的信号,发送到该制造终端部;第二数据输出处理部,其将该缓冲装置内存储的工序数据输出到该数据库装置。该数据库装置具有:数据库,其保存从该通信控制装置输出的工序数据;第三数据输入处理部,其将工序数据存储到该数据库;第三数据输出处理部,其根据来自该数据参照终端部的读出请求,对保存在该数据库中的工序数据进行加工和输出。
根据上述工序管理系统,由于把保存工序数据的数据库和通信控制装置集中到一个服务器装置中,该通信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从多个制造终端部输出的工序数据向数据库装置的传送,因此可以减少设备,降低该设备投资或维护成本。此外,在可以始终保持高速进行来自制造终端部的工序数据的输出处理的同时,可以优先进行来自数据参照终端部的工序数据的读出请求处理,而且不会妨碍工序数据的写入处理,使工序数据的写入处理和读出请求处理两者都能够得到兼顾。
并且,在上述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中,上述通信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数据运算处理部,该数据运算处理部抽出特定的工序数据项,对每个工序数据项或者每隔一定时间或每到一定数量时,进行把抽出的工序数据项作成规定形式的运算处理,并将该运算处理的结果存储到数据库。
根据该工序管理系统,由于预先对请求频度较高的工序数据,在通信控制装置上实时地进行总计,保存到服务器装置上的数据库中,因此可以更高速地处理读出请求。此外,对于来自外部的请求频度不高的工序数据,不事先进行繁杂的处理,可以用完全相同的要领进行参照。
此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中,上述通信控制装置也可以具有下述各部分:数据运算处理部,其抽出特定的工序数据项,对每个工序数据项或者每隔一定时间或每到一定数量时,进行把抽出的工序数据项作成规定形式的运算处理,并将该运算处理结果存储到上述数据库中;异常判断处理部,其对该数据运算处理部的运算处理结果中的异常值进行判定,若该结果为异常值时,对作为运算对象的工序数据进行标记;显示处理部,其进行针对该已被标记的工序数据的警告显示。
根据该工序管理系统,由于在通信控制装置上监视已打上标记的工序数据项,并在超过规定值时进行警告,因此数据参照终端部不必每次进行读出请求,可以高效地对工序数据进行监视。
此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中,也可以这样进行:当将工序数据存储到上述数据库中所需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时,上述第三数据输入处理部中止将工序数据存储到该数据库,与此同时,将通知工序数据存储中止的信号发送到上述第二数据输出处理部,当该第二数据输出处理部接收到通知工序数据存储中止的该信号时,,对存储在上述缓冲装置中的工序数据向该数据库装置的输出进行规定时间的中断。
通过这样作,由于减轻了由工序数据的存储处理施加给数据库装置的负荷,可以优先处理来自数据参照终端部的工序数据的读出请求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方式之一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通过通信网络将以下装置连接起来:服务器装置,其集中管理工序数据;邮件服务装置,其发送电子邮件;数据输入终端装置,其将工序数据输出到该服务器装置;参照终端装置,其参照保存在该服务器装置中的工序数据。进而,该服务器装置具有:数据库,其用于保存从该数据输入终端装置输出的各种工序数据;数据输入处理部,其对该数据库进行各种工序数据的登录处理;数据输出处理部,当存在来自参照终端装置的数据读出请求时,总计保存在该数据库中的各种工序数据,将其显示在该参照终端装置中;异常处理部,其分析保存在上述数据库中的工序数据,当判定为相对预先设定的异常判定基准值为异常时,作成记述该异常内容的电子邮件,通过上述通信网络,将该电子邮件发送到上述邮件服务器装置,使其进行发送。
根据该工序管理系统,将工序数据集中保存在服务器装置上的数据库中,在异常处理部,分析保存在数据库中的工序数据,当判定为异常时,从邮件服务器装置发送记述有异常内容的电子邮件,因此可通过非特定终端或移动电话等便携终端接收电子邮件,无论从什么地方都可以知道工序的异常。从而,可以对异常进行迅速的处理。
并且,在上述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中,上述数据输出处理部也可以生成输出画面,该输出画面包含用于设定异常判定方法或者判定基准值的设定部。
根据该工序管理系统,由于可以设定异常判定方法或者判定基准值,因此可对值经常变动的工序数据项进行恰当的异常判定。此外,当存在异常倾向时,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警告,可以将工序异常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中,上述异常处理部也可以具有系统异常处理部,该系统异常处理部当该工序管理系统自身发生异常时,作成记述该异常内容的电子邮件,通过上述通信网络,将该电子邮件发送到上述邮件服务器装置并使其进行发送。
根据该工序管理系统,由于在工序管理系统自身发生异常时,也通过电子邮件通知异常,因此即使在因系统自身的异常而不能管理工序,不能检测工序异常的情况下,也可以迅速进行处理。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中,在上述服务器装置或上述邮件服务器装置的任意一方或双方中也可以具有警告装置,该警告装置用于发出表示在上述异常处理部判定出异常的警告。
根据该工序管理系统,当异常处理部判定出异常时,由于警告装置发出警告,因此即使管理者在不能查看电子邮件的情况下,也可以知道发生异常。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中,上述通信网络连接着接收电子邮件的邮件接收终端装置,该邮件接收终端装置中的每一个也可以具有警告装置,该警告装置用于发出表示已接收到从上述邮件服务器装置发送的记述有异常内容的电子邮件的警告。
根据该工序管理系统,当异常处理部判定出异常时,由于邮件接收终端装置的警告装置进行警告,因此即使管理者在不能查看电子邮件的情况下,也可以知道发生异常。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其它方式之一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存储工序数据的多台服务器装置的工序管理系统中,还具有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该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通过通信网络,连接到该多台服务器装置,该多台服务器装置分别具有:数据库,其用于保存工序数据;传送数据生成部,其从该工序数据生成传送数据,该传送数据是对该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传送的数据。该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具有:传送数据收集部,其收集来自各个服务器装置的传送数据;数据库,其用于登录由该传送数据收集部所收集的传送数据。
根据该工序管理系统,新设有通过网络连接到各服务器装置的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由于通过该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可对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工序数据进行一元化管理,用户不必耗费工夫和时间,就可以对各部门的工序数据进行浏览。
此处,服务器装置内的传送数据生成部生成传送数据,该传送数据就是使该服务器装置内的工序数据没有遗漏地逐部分地发送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的数据,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的传送数据收集部也可以具有收集这样生成的传送数据的结构。
通过这些作,通过不会对各服务器装置或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施加过度负荷的结构,就可以实现工序数据的一元化管理。
此外,也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服务器装置间的数据收集的顺序,通过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的传送数据收集部,对来自各服务器装置的传送数据进行收集。
通过这样作,可以更进一步减轻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的负荷。
此外,也可以由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内的警告处理部向操作员终端进行电子邮件等信息的通知。
通过这样作,由于可由操作员手动再次执行收集等的异常结束后的处理,因此,在服务器装置侧的存储资源内,无论何时,也不会残留未完成传送的数据,可以减轻服务器装置侧的存储资源的负荷。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其它方式之一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多台存储工序数据的服务器装置的工序管理系统中,还具有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该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通过网络连接到上述多台服务器装置,上述多台服务器装置分别具有:数据库,其用于保存工序数据;传送数据生成部,其从该工序数据,生成传送数据,该传送数据是传送到该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的数据;数据传送部,其将由该传送数据生成部生成的传送数据,传送到该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该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具有数据库,该数据库用于登录从各个该服务器装置所具有的该数据传送部传送过来的传送数据。
根据该工序管理系统,新设有通过网络连接到各服务器装置的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由于通过该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可对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工序数据进行一元化管理,用户不必耗费工夫和时间,就可以对各部门的工序数据进行浏览。
此处,服务器装置内的传送数据生成部生成传送数据,该传送数据就是使该服务器装置内的工序数据没有遗漏地逐部分地发送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的数据,服务器装置的数据传送部也可以具有把这样生成的传送数据传送(发送)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的结构。
通过这样作,通过不会对各服务器装置或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施加过度负荷的结构,可以实现工序数据的一元化管理。
此外,也可以由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内的警告处理部向操作员终端进行电子邮件等信息的通知。
通过这样作,由于可由操作员手动再次执行传送数据的发送等异常结束后的处理,因此,在服务器装置侧的存储资源内,无论何时,不会残留未完成传送的数据,可以减轻服务器装置侧的存储资源的负荷。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个其它方式之一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用于对经过多个工序而制造的产品的工序进行管理,并具有:数据参照终端;工序管理装置,其通过通信网络连接于该数据参照终端,其特征在于,该工序管理装置具有:工序数据表,其用于存储至少一个工序数据记录,该工序数据记录是从数据输入终端输入的、从该产品的各工序取得的信息;事件数据表,其用于存储至少一个事件数据记录,该事件数据记录是从该数据输入终端输入的与工序有关的各种变更信息;数据登录装置,其用于将该工序数据记录或该事件数据记录登录到该工序数据表或该事件数据表中。而该数据参照终端具有:工序数据检索装置,其检索该工序数据表;事件数据检索装置,其检索该事件数据表。该工序数据检索装置与该事件数据检索装置以相互关联的检索条件被启动。
此处,由于数据参照终端中的工序数据检索装置和事件数据检索装置由相互关联的检索条件来启动,因此,用户把这些工序数据检索装置的检索结果与事件数据检索装置的检索结果相比较,可以推定工序数据记录与事件数据记录的因果关系。其结果,即使对工序管理并不熟悉的用户,也可容易地确定工序中发生的异常或变动的原因。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其它方式之一的工序管理装置,是用于对经过多个工序而制造的产品的工序进行管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工序数据表,其用于存储至少一个工序数据记录,该工序数据记录是从外部输入的、从该产品的各工序取得的信息;事件数据表,其用于存储至少一个事件数据记录,该事件数据记录是从外部输入的与工序有关的各种变更信息;数据登录装置,其用于将该工序数据记录或该事件数据记录登录到该工序数据表或该事件数据表中;工序数据检索装置,其检索该工序数据表;事件数据检索装置,其检索该事件数据表。该工序数据检索装置与该事件数据检索装置以相互关联的检索条件被启动。
此处,由于工序数据检索装置和事件数据检索装置由相互关联的检索条件来启动,因此用户把这些工序数据检索装置的检索结果与事件数据检索装置的检索结果相比较,可以推定工序数据记录与事件数据记录的因果关系。其结果,即使对工序管理并不熟悉的用户,也可容易确定工序中发生的异常或变动的原因。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其它方式之一的工序管理装置,是用于对经过多个工序而制造的产品的工序进行管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工序数据表,其用于存储至少一个工序数据记录,该工序数据记录是从外部输入的、从该产品的各工序取得的信息;事件数据表,其用于存储至少一个事件数据记录,该事件数据记录是从外部输入的与工序有关的各种变更信息;数据登录装置,其用于将该工序数据记录或该事件数据记录登录到该工序数据表或该事件数据表中;异常/变动判定装置,在规定的定时取得该工序数据记录的同时,判定在已取得的该工序数据记录中是否产生异常或任何的变动;事件数据检索装置,其检索该事件数据记录;因果关系推定装置,其用于推定在该规定定时所取得的工序数据记录与作为该检索结果的事件数据记录之间的因果关系。
此处,由于上述事件数据检索装置,例如根据由异常/变动判定装置所取得的工序数据记录中的信息,来检索事件数据表,因此,由异常/变动判定装置所取得的工序数据记录与事件数据检索装置的检索结果中的事件数据记录成为相互关联的记录,使由因果关系推定装置推定因果关系成为可能。其结果,即使对工序管理并不熟悉的用户,也可容易确定工序中发生的异常或变动的原因。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现有技术之一的制造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作为另一现有技术之一的制造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工序管理系统中的通信控制装置的第二结构例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工序管理系统中的通信控制装置的第三结构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是对工序数据的异常判定基准的示例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6是保存工序数据的数据库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17是传送数据生成部从保存在数据库中的工序数据中,根据规定条件抽出的工序数据的示意图。
图18是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的传送数据收集部,根据预先设定的服务器装置间的数据收集的顺序,进行数据收集的状况说明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1是从设备自动输出的工序数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2是工序数据表上的工序数据记录的一例的示意图(其1)。
图23是事件数据表上的事件数据记录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4(a)是工序数据检索部的检索结果的显示例中,检查数据的一部分处于容许范围之外的状态示意图。
图24(b)是工序数据检索部的检索结果的显示例中,检查数据的历史的一部分在容许范围中基本上向一端接近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4(c)是工序数据检索部的检索结果的显示例中,检查数据的历史的一部分在容许范围中基本上连续处于设定值一侧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5是由工序数据检索部和事件数据检索部所进行检索的检索结果的显示例的示意图。
图26(a)和(b)是在工序中出现变更之后经过规定时间之后,在检查数据中发现异常或任何变动的情况下,通过与同样内容的事件数据比较,来确定异常/变动的原因时的说明图中的、工序数据检索部的检索结果示意图。
图26(c)是在工序中出现变更之后经过规定时间之后,在检查数据中发现异常或任何变动的情况下,通过与同样内容的事件数据比较,来确定异常/变动的原因时的说明图中的、事件数据检索部的检索结果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8是对图24(a)中所示的检查数据的历史中是否发现异常或任何变动进行判定的处理流程的示意图。
图29是对图24(b)中所示的检查数据的历史中是否发现异常或任何变动进行判定的处理流程的示意图。
图30是对图24(c)中所示的检查数据的历史中是否发现异常或任何变动进行判定的处理流程的示意图。
图31是图20所示的数据参照终端530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异常/变动的候选原因的抽出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33是事件的候选结果的抽出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34是工序数据表上的工序数据记录的一例的示意图(其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3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该工序管理系统具有:多个制造终端部131、132、…、13n(n为整数,以下表示为131~13n),它们被配置在生产线190上;服务器装置101,其具有通信控制装置111和数据库装置112;多个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2、…、15n(n为整数,以下表示为151~15n),这些装置通过网络100连接起来构成该工序管理系统。
制造终端部131~13n具有(未图示):数据输入处理部,其实时地或者每隔规定期间或每到规定数量时,输入各种工序数据;数据输出处理部,其将工序数据输出到服务器装置101。
服务器装置101的通信控制装置111具有缓冲装置111m和数据管理部111a。缓冲装置111m存储工序数据。数据管理部111a具有:数据输入处理部111b,其接收从制造终端部131~13n输出的工序数据,并将其存储到缓冲装置111m;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其输出存储在缓冲装置111m中的工序数据。
服务器装置101的数据库装置112具有数据库112d和数据处理部112a。数据库112d保存从通信控制装置111输出的工序数据。数据处理部112a具有: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其接收从通信控制装置111输出的工序数据,并将其存储到数据库112d中;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其根据来自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数据检索请求,根据存储在数据库112d中的工序数据,对规定的数据进行总计、加工并输出。
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用于检索、参照保存在数据库112d中的工序数据。
对图3的工序管理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输入工序数据时,当制造终端部131~13n的数据输入处理部接收到从在制造终端部131~13n上执行的设备控制程序输出的工序数据时,制造终端部131~13n的数据输出处理部实时地将其输出到服务器装置101。
此处,当制造终端部131~13n具有用于输入工序数据的数据输入程序时,制造终端部131~13n在数据输入处理部接收根据通过执行数据输入程序而生成的输入画面的指示,每隔规定时间或每到规定数量时输入的工序数据,同时,在数据输出处理部,通过网络100输出到服务器装置101。在这些动作中,制造终端部131~13n的数据输出处理部在输出工序数据之后,制造终端部131~13n的数据输入处理部立即成为接收数据等待状态,成为可取得下一工序数据的状态。
在服务器装置101,当通信控制装置111的数据输入处理部111b接收到从制造终端部131~13n的数据输出处理部输出的工序数据时,就将该工序数据按规定形式临时存储到缓冲装置111m中的同时,通过网络100,立即向制造终端部131~13n发送完成接收的通知。
通信控制装置111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将存储在缓冲装置111m中的工序数据,输出到数据库装置112。并且,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逐次监视在缓冲装置111m中是否有未输出到数据库装置112的工序数据,若存在未输出的工序数据,就将该工序数据输出到数据库装置112。
数据库装置112上的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把工序数据保存到数据库112d之后,对通信控制装置111上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进行保存完成通知的发送。此外,在此处,为处理来自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工序数据读出请求,在数据库装置112的负荷高到保存到数据库112d所需的时间比规定时间长的程度的情况下,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中止保存作业的同时,对通信控制装置111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进行保存中止通知的发送。
当通信控制装置111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接收到来自数据库装置112的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的表示保存完成通知的信号时,在把已输出到数据库装置112的工序数据从缓冲装置111m中删除的同时,继续监视在缓冲装置111m上是否还存在其它未输出的工序数据。此外,当接收到来自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的表示保存中止通知的信号时,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对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上的输出处理进行规定时间的中断。在该中断的期间内,在缓冲装置111m中确保规定量的工序数据用的记录区域,以使当从制造终端部131~13n有工序数据输出时,数据输入处理部111b能够在缓冲装置111m上存储一定数量的工序数据。
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在对存储在数据库112d上的工序数据进行读出请求时,就调出数据库装置112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所具有的输出条件画面,显示在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画面上。用于读出由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通过按照该输出条件画面进行输入所指定的工序数据的条件,通过网络100,被发送到服务器装置101内的数据库装置112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中。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分析发送过来的条件,亦即用于参照由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所指定的工序数据的条件,根据该条件,从数据库112d中抽出工序数据并进行加工,通过网络100,将其结果发送到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并显示在画面上。
此外,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在进行从数据库112d读出工序数据的处理期间,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将向数据库112d保存工序数据的处理设为等待状态。此处,当设为该等待状态之后经过规定的时间时,中止数据的保存。通过这样作,使用于响应来自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工序数据读出请求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的处理比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的处理优先执行。
图4是图3所示的工序管理系统中的通信控制装置111的第二结构例示意图。该通信控制装置111除了图3的结构还具有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例如把来自外部(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读出请求频度较高等的特定项目的工序数据,从缓冲装置111m中抽出,作成规定的形式,临时存储在缓冲装置111m中之后,将该数据从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输出。从而,将上述特定的工序数据存储到数据库112d中。
并且,在该图4的通信控制装置111中,数据输入处理部111b也是接收到从制造终端部131~13n上的数据输出处理部输出到服务器装置101中的工序数据,按规定的形式存储到缓冲装置111m的同时,通过网络100,立即对制造终端部131~13n发送接收完成通知。
图5是图3所示的工序管理系统中的通信控制装置111的第三结构例示意图。该通信控制装置111除了图3的结构还具有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异常判断处理部111f、以及显示处理部111g。异常判断处理部111f对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作成的规定形式的数据是否异常进行判断。显示处理部111g用于当异常判断处理部111f判断为异常数据时,对该数据进行警告显示。
图5中的通信控制装置111中,当数据输入处理部111b接收到从制造终端部131~13n中所具有的数据输出处理部输出的工序数据时,将其按规定的形式存储在缓冲装置111m中的同时,通过网络100,立即对制造终端部131~13n发送接收完成通知。
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例如把来自外部(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读出请求频度较高等特定项目的工序数据,从缓冲装置111m中抽出,作成规定的形式,临时存储在缓冲装置111m中之后,将该数据从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输出。从而,将上述特定的工序数据存储到数据库112d中。异常判断处理部111f对由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所得到的数据是否异常进行判断,当存在异常时,在显示处理部111g进行警告显示。
其次,对采用上述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一原理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在各实施方式中,对同一部件以及与图3~图5中相同的部件赋予同一符号,使其相互对应。
图6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实施方式的工序管理系统具有:多个制造终端部131~13n以及141~14n;服务器装置101;多个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以及连接它们的网络100。
多个制造终端部131~13n以及141~14n被配置在生产线190中。制造终端部131~13n具有设备控制程序103a和数据管理部103b。设备控制程序103a是实时地或每隔规定时间或每到规定数量时,在制造终端部131~13n上对在生产线190上流动的产品进行检查或调整处理的程序。数据管理部103b具有:数据输入处理部103b1,其接收由执行设备控制程序103a所生成的工序数据;数据输出处理部103b2,其将工序数据输出到服务器装置101中。
此外,制造终端部141~14n具有数据输入程序104a和数据管理部103b。数据输入程序104a是在制造终端部141~14n上执行如下处理的程序,该处理用于取得每隔规定时间或每到规定数量时在未图示的输入画面上输入的工序数据。数据管理部103b具有:数据输入处理部103b1,其接收由执行数据输入程序104a所取得的工序数据;数据输出处理部103b2,其将工序数据输出到服务器装置101。
服务器装置101具有通信控制装置111和数据库装置112。
通信控制装置111具有存储装置111d和数据管理部111a。在存储装置111d中存储工序数据。数据管理部111a具有:数据输入处理部111b,其接收从制造终端部131~13n和141~14n输出的工序数据,并将其存储到作为缓冲装置的存储装置111d中;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其用于输出存储在存储装置111d中的工序数据。
数据库装置112具有:数据库112d,其保存从通信控制装置111输出的工序数据;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其接收从通信控制装置111输出的工序数据,并将其存储到数据库112d中;以及WWW(Word Wide Web)处理部112w。WWW处理部112w具有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该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具有用于输入来自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数据检索条件的输出条件画面112c1,并根据存储在数据库112d的工序数据,总计、加工规定的数据,并将其输出。
在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中安装有WWW浏览软件150。当执行WWW浏览软件150时,就可以在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上进行工序数据的检索、参照。
对图6所示的工序管理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从在制造终端部131~13n上执行的设备控制程序103a输出工序数据时,数据管理部103b内的数据输入处理部103b1实时地接收该工序数据,与此同时,实时地由数据输出处理部103b2通过网络100将该工序数据输出到服务器装置101中。此外,在制造终端部141~14n中,数据管理部103b内的数据输入处理部103b1在接收到每隔规定时间或每到规定数量时对通过执行中的数据输入程序104a的作用所显示的输入画面所输入的工序数据时,与此同时,数据输出处理部103b2通过网络100,将该工序数据输出到服务器装置101。
此处,当服务器装置101从制造终端部131~13n或141~14n上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03b2接收到工序数据时,通过网络100,从位于服务器装置101内的通信控制装置111的数据输入处理部111b,把接收完成的通知信号发送到数据管理部103b,数据管理部103b接收到该信号后,结束数据输出处理部103b2的处理,立即使数据输入处理部103b1成为数据接收等待状态。其结果,制造终端部131~13n和141~14n成为可以输出后继的工序数据的状态。
服务器装置101的通信控制装置111中,当数据输入处理部111b接收到从制造终端部131~13n或141~14n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03b2输出的工序数据时,将该工序数据按规定的形式存储在存储装置111d中。进行该存储的同时,数据输入处理部111b立即通过网络100,向制造终端部131~13n或141~14n发送接收完成的通知信号。通信控制装置111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逐次监视在存储装置111d上是否残留有未输出到数据库装置112的工序数据,若存在未输出的工序数据,就将其输出到数据库装置112。
数据库装置112的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当完成向数据库112d的工序数据的保存时,对通信控制装置111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发送保存完成的通知信号。此外,此时,为了处理来自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工序数据的读出请求,当数据库装置112的负荷高到保存到数据库112d所需的时间比规定时间长的程度的情况下,数据库装置112的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在中止保存作业的同时,向通信控制装置111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发送该保存中止通知的信号。
当通信控制装置111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接收到来自数据库装置112的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的保存完成的通知信号时,在从存储装置111d删除所输出的工序数据的同时,继续监视在存储装置111d上是否还存在下一个未输出的工序数据。此外,在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接收到保存中止通知的信号的情况下,对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上的输出处理进行规定时间的中断。在该中断的期间内,当从制造终端部131~13n、141~14n有工序数据输出时,在存储装置111d中确保规定量的工序数据用的存储区域,以使数据输入处理部111b可以在存储装置111d上存储一定数量的工序数据。
为了对存储在数据库112d中的工序数据进行读出请求,在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上执行WWW浏览软件150,进行对数据库装置112上的WWW处理部112w的连接处理,将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内的输出条件画面112c1显示在WWW浏览软件150的画面上。用于参照根据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画面上的输出条件画面112c1所设定的工序数据的条件,被通过网络100发送到数据库装置112内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分析发送过来的条件,亦即分析用于参照由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指定的工序数据的条件,根据该条件,从数据库112d抽出工序数据进行加工,通过网络100,将其结果发送到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并使其显示在画面上。
此外,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在进行从数据库112d读出工序数据的处理期间,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使将工序数据保存到数据库112d的处理成为等待状态。此处,当成为该等待状态之后经过规定的时间时,中止数据的保存。通过这样作,用于响应来自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工序数据的读出请求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的处理比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的处理优先执行。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由于来自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工序数据的参照处理比来自通信控制装置111的数据输出处理优先执行,因此,可以在不损坏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应答性的状态下,进行工序数据的参照。此外,由于通信控制装置111独立于工序数据的保存处理,将数据接收完成的通知信号立即发送到制造终端部131~13n或141~14n,因此在这些制造终端部131~13n或141~14n上进行的数据输出处理也不会过载,可提高其应答性。另外,由于是用单一的服务器装置101来集中进行这些处理,所以可以使管理系统的设备小型低廉。
图7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实施方式中的工序管理系统也由多个制造终端部131~13n和制造终端部141~14n、服务器装置101、多个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通过网络100连接构成。
服务器装置101具有通信控制装置111和数据库装置112。通信控制装置111具有存储装置111d和数据管理部111a。数据管理部111a具有数据输入处理部111b和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数据库装置112具有数据库112d、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以及具有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的WWW处理部112w。
在上述基础上,该实施方式中,通信控制装置111还具有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具有下述功能:抽出来自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读出请求频度较高的工序数据项,对于所抽出的工序数据项,对每个工序数据项或者每隔一定时间或者每到一定数量时,进行作成规定的形式(例如表示规定的总计结果的形式)的运算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112d。
对图7所示的工序管理系统的动作中的不同于图6所示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服务器装置101中,当通信控制装置111的数据输入处理部111b接收到从制造终端部131~13n和141~14n上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03b2(参考图6)输出的工序数据时,数据输入处理部111b按规定的形式将该工序数据存储在存储装置111d的同时,通过网络100,立即对制造终端部131~13n和141~14n,发送接收完成通知信号。
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始终监视着存储在存储装置111d中的工序数据,例如对于预先抽出的读出请求频度较高等的特定项目的工序数据,对每个工序数据或每隔规定时间或者每到一定数量时,进行作成规定的形式(例如表示规定的总计结果的形式)的运算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存储装置111d中。
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逐次监视在存储装置111d中是否残留有未输出到数据库装置112的工序数据或在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已作成规定形式的数据,若存在未输出的工序数据,就将其输出到数据库装置112。
数据库装置112上的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在完成向数据库112d的工序数据的保存之后,对通信控制装置111上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发送保存完成的通知信号。此外,在此时,为处理来自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工序数据读出请求,在数据库装置112的负荷高到保存到数据库112d所需的时间比规定时间长的程度的情况下,数据库装置112的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在中止保存作业的同时,对通信控制装置111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发送该保存中止通知的信号。
通信控制装置111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在接收到来自数据库装置112的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的保存完成的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对于预先被抽出的来自外部的读出请求频度较高等的上述特定的数据项,对其中由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进行了处理的部分,从存储装置111d中删除已输出的数据。另一方面,例如对请求频度较低等的上述项目以外的数据项,当接收到保存完成的通知信号时,立即从存储装置111d中删除数据。其后,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继续监视有无下一个未输出的数据。
此外,当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接收到保存中止的通知信号时,对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上的输出处理进行规定时间的中断。在该中断期间内,在存储装置111d上确保规定量的工序数据用的记录区域,以使当从制造终端部131~13n、141~14n有工序数据输出时,数据输入处理部111b能够在存储装置111d上存储一定数量的工序数据。
为了对存储在数据库112d上的工序数据进行读出请求,在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上执行WWW浏览软件150,进行对数据库装置112上的WWW处理部112w的连接处理,将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内的输出条件画面112c1显示在WWW浏览软件150的画面上。用于参照根据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画面上的输出条件画面112c1所设定的工序数据的条件,被通过网络100发送到数据库装置112内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
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分析发送过来的条件,亦即用于参照由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所指定的工序数据的条件,此处,例如对来自外部(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读出请求频度较高等的特定数据项,把预先运算处理过的数据从数据库112d中抽出来,例如对请求频度较低等的上述项目以外的数据项,将有关工序数据从数据库112d中抽出来。其后,根据该条件加工从数据库112d中抽出来的工序数据,通过网络100,将其结果发送到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并使其显示在画面上。
此外,在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对来自数据库112d的工序数据进行读出处理的期间内,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使将工序数据保存到数据库112d的处理成为等待状态。此处,当成为该等待状态后经过规定的时间后,中止数据的保存。通过这样作,用于响应来自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工序数据读出请求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的处理,比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的处理优先执行。
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数据库112d中存储有例如对来自外部的读出请求频度较高等的特定数据项进行作成预先规定的形式(例如表示规定的总计结果的形式)的运算处理的结果,因此可以快速地在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上进行显示。进而,由于对上述特定的数据项进行了规定的数据项运算处理,因此没有必要从数据库装置112上的庞大的数据库112d中选择规定的数据项作为运算处理的对象,可以减轻服务器装置101的负荷。
图8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实施方式是把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异常判断处理部111f、以及显示处理部111g加到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通信控制装置111中。
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与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相同,通信控制装置111具有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具有下述功能:抽出来自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读出请求频度较高的工序数据项,对于所抽出的工序数据项,对每个工序数据或者每隔一定时间或每到一定数量时,进行作成规定的形式(例如表示规定的总计结果的形式)的运算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112d中。异常判断处理部111f对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的运算处理的结果是否异常进行判定,根据判定结果,对该工序数据进行标记。显示处理部111g用于进行针对标记后的工序数据的警告显示。
对图8所示的工序管理系统的动作中的不同于图6所示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服务器装置101中,当通信控制装置111的数据输入处理部111b接收到从制造终端部131~13n和141~14n上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03b2(参考图6)输出的工序数据时,数据输入处理部111b按规定的形式将该工序数据存储在存储装置111d的同时,通过网络100,立即对制造终端部131~13n和141~14n,发送接收完成通知信号。
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始终监视着存储在存储装置111d中的工序数据,例如对于预先抽出的读出请求频度较高等的特定项目的工序数据,对每个工序数据项或者每隔规定时间或每到一定数量时,进行作成规定形式(例如表示规定的总计结果的形式)的运算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存储装置111d中。此外,异常判断处理部111f对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的运算结果是否异常进行判断,当判断为异常时,使显示处理部111g进行警告显示。此处,对判断为异常的数据,当按规定形式存储到存储装置111d中时,进行标记。
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逐次监视在存储装置111d中是否残留有未输出到数据库装置112的工序数据或在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已作成规定形式的数据,若存在未输出的工序数据的话,就将其输出到数据库装置112。
当数据库装置112上的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完成了把工序数据保存到数据库112d之后,对通信控制装置111上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发送保存完成的通知信号。此外,在此时,为处理来自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工序数据读出请求,在数据库装置112的负荷高到保存到数据库112d所需的时间比规定时间长的程度的情况下,数据库装置112的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在中止保存作业的同时,对通信控制装置111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发送该保存中止的通知信号。
在通信控制装置111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接收到来自数据库装置112的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的保存完成的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对于预先已被抽出的来自外部的读出请求频度较高等的上述特定的数据项,对其中由数据运算处理部111e进行了处理的部分,从存储装置111d中删除已输出的数据。另一方面,例如对请求频度较低等的上述项目以外的数据项,当接收到保存完成的通知信号时,立即从存储装置111d中删除数据。其后,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继续监视有无下一个未输出的数据。
此外,当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接收到保存中止的通知信号时,对数据输出处理部111c上的输出处理进行规定时间的中断。在该中断期间内,在存储装置111d上确保规定量的工序数据用的记录区域,以使当从制造终端部131~13n、141~14n有工序数据输出时,数据输入处理部111b能够在存储装置111d上存储一定数量的工序数据。
为了对存储在数据库112d中的工序数据进行读出请求,在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上执行WWW浏览软件150,进行对数据库装置112上的WWW处理部112w的连接处理,使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内的输出条件画面112c1显示在WWW浏览软件150的画面上。用于参照根据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画面上的输出条件画面112c1所设定的工序数据的条件,被通过网络100发送到数据库装置112内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
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分析发送过来的条件,亦即用于参照由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所指定的工序数据的条件。此处,例如对来自外部(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读出请求频度较高等的特定数据项,把预先运算处理过的数据从数据库112d中抽出来,例如对请求频度较低等的上述项目以外的数据项,将对应的工序数据从数据库112d中抽出来。其后,根据该条件加工从数据库112d中抽出来的工序数据,通过网络100,将其结果发送到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并使其显示在画面上。
此外,在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对来自数据库112d的工序数据进行读出处理的期间内,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使将工序数据保存到数据库112d的处理成为等待状态。此处,当成为该等待状态后经过规定的时间后,中止数据的保存。通过这样作,用于响应来自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的工序数据读出请求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的处理,比数据输入处理部112b的处理优先执行。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预先抽出的来自外部的读出请求频度较高等的规定的数据项存储在数据库装置112上的数据库112d中,使通信控制装置111的异常判断处理部111f和数据库装置112的数据输出处理部112c共享该规定的数据项,也可提高其效率。
此外,根据该实施方式,在异常判断处理部111f判断为异常的数据,在通信控制装置111上被打上标记,并存储到存储装置111d中,同时,由于在显示处理部111g发出警告,因此在数据参照终端部151~15n上不必进行读出请求就可报知警告。因此,可以高效地进行工序数据的监视。
其次,对图9进行说明。该图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方式的工序管理系统具有:服务器装置201;邮件服务器装置206;由1台或多台的任意台数构成的数据输入终端装置208a1~208an以及208b1~208bn;由1台或多台的任意台数构成的参照终端装置208c1~208cn,它们通过例如LAN(Local Area Network)等通信网络207相连接。
服务器装置201具有:数据库202,其集中保存工序数据;数据输入处理部203,其进行将从数据输入终端装置208a1~208an、208b1~208bn输出的工序数据登录到数据库202的处理;数据输出处理部204,其在敦促输入对登录到数据库202的工序数据进行参照的条件的同时,生成输出画面204a,该画面204a表示对根据输入的参照条件所参照的工序数据进行处理后的处理结果;以及异常处理部205。此处,异常处理部205具有用于分析保存在数据库202中的工序数据是否异常的异常判定部205a,当判定工序数据为异常时,作成记述该异常内容的电子邮件,发送到邮件服务器装置206。
各数据输入终端装置208a1~208an具有:设备控制程序209,其使数据输入终端装置208a1~208an从工序设备取得工序数据;数据输出处理部210,其将取得的工序数据发送到服务器装置201。
各数据输入终端装置208b1~208bn具有:数据输入程序211,其使数据输入终端装置208b1~208bn显示敦促输入工序数据的输入画面211a,并取得根据该显示所输入的工序数据;数据输出处理部210,其将该取得的工序数据发送到服务器装置201。
各参照终端装置208c1~208cn调出保存在数据库202中的工序数据进行参照。
其次,对该实施方式的工序管理系统的作用进行说明。
工序数据由数据输入终端装置208a1~208an、208b1~208bn输入。数据输入终端装置208a1~208an执行设备控制程序209后,从工序设备取得工序数据,并将取得的工序数据从数据输出处理部210发送到服务器装置201。此外,数据输入终端装置208b1~208bn在执行数据输入程序211后,显示输入画面211a,敦促输入工序数据,数据输出处理部210把根据该显示输入的工序数据发送到服务器装置201。
服务器装置201的数据输入处理部203通过通信网络207,接收这些工序数据,并将其保存到数据库202中。
当参照终端装置208c1~208cn参照保存在数据库202中的工序数据并将其输出时,首先,通过通信网络207对服务器装置201进行访问。进而,把由数据输出处理部204生成的输出画面204a调出到参照终端装置208c1~208cn上。在输出画面204a中包含有用于设定参照工序数据的条件的设定部,通过对显示有输出画面204a的参照终端装置208c1~208cn进行操作所输入的该条件,被通过通信网络207发送到数据输出处理部204。
数据输出处理部204从数据库202抽出与从参照终端装置208c1~208cn发送来的参照条件相匹配的工序数据。进而,在对所抽出的工序数据进行总计等处理后,通过通信网络207,将其发送给参照终端装置208c1~208cn的输出画面204a,使该处理后的工序数据显示在参照终端装置208c1~208cn上。从而,使得从参照终端装置208c1~208cn来掌握所期望的工序数据成为可能。
服务器装置201的异常处理部205每隔规定时间间隔,例如每隔一定时间或每到一定数据量时等,用异常判定部205a分析保存在数据库202中的工序数据。
图10是工序数据的异常判定基准的示例图。该图(a)是在按任意时间或数据个数进行了总计的工序数据中,出现超出基准值1和基准值2之间的范围的数据时,判定为异常的示例。该图(b)是当超出基准值1和基准值2之间范围的数据出现至少2次时,判定为异常的示例。该图(c)是相对基准值数据连续超过或低于7次以上(该图表示低于的情况)时,判定为异常的示例。
此外,在针对某个检查判定为合格/不合格的工序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合格率或不合格数的总计结果设定基准值,当总计结果低于基准值时判定为异常。此处,这些各基准值被预先设定。并且,异常处理部205的异常判定方法,也可以采用上述说明方法以外的方法。
当工序数据被判定为异常时,或判定为有异常倾向时,异常处理部205作成记述该异常内容的电子邮件,发送到邮件服务器装置206。在该异常警告邮件中,按工序数据项对通知目的地进行分类,各工序的负责人可以从邮件服务器装置206接收只与自己的责任有关的必要数据项的异常警告邮件。
由于这样的实施方式自动地分析集中保存在数据库202中的工序数据,异常发生时发出警告,因此不必直接监视工序,就可察觉异常的发生,使迅速处理成为可能。此外,由于用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异常的发生,也使得利用非特定终端或移动电话等便携终端来接收成为可能。因此,无论何处都可以接收异常警告。加之,通过对在时间或数据个数等范围内抽出的工序数据组进行异常的判定,由于能够在发现有异常倾向的时间点发出警告,因此在异常发生之前就可以采取有效对策。
其次,对图11进行说明。该图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表示服务器装置201的方框图。该实施方式对于图9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服务器装置201,将设定部204b追加到数据输出处理部204的输出画面204a中。该设定部204b用于设定由异常判定部205a进行异常判定的方法或设定该异常判定的基准值。
该实施方式中,当接收到来自参照终端装置208c1~208cn的工序数据的参照请求时,数据输出处理部204根据保存在数据库202中的工序数据,对参照对象的工序数据项进行必要的总计处理,并将总计处理的结果包含到输出画面204a中。输出画面204a例如如图10(a)~(c)的例所示,对工序数据进行图表显示。在输出画面204a上包含有作为设定部204b的设定画面,当设定数据异常的判定方法或异常判定的基准值时,一边参考图10的图表,该图表对包含在参照终端装置208c1~208cn的输出画面204a的显示中的每个工序数据项进行总计显示,一边在参照终端装置208c1~208cn中,对采用例如图10(a)~(c)中的哪一个异常判定方法,或者对采用的异常判定方法中的异常判定的基准值进行设定。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一边确认参照终端装置208c1~208cn的画面上的工序数据,一边设定在异常处理部205的异常判定部205a上用作异常判定基准的基准值。因此,可以对值经常变动的工序数据项容易地设定恰当的异常判定基准。
其次,对图12进行说明。该图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表示服务器装置201的方框图。该实施方式对于图9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服务器装置201,将系统异常处理部205b追加到异常处理部205中。
系统异常处理部205b用于当该工序管理系统自身发生异常时,将记述该异常内容的电子邮件,通过通信网络7,发送到邮件服务器装置206。
在该实施方式中,例如在数据输入终端装置208a1~208an上的数据输出处理部210发生异常,由于该异常导致不能将数据传送到服务器装置201时,数据输出处理部210调用设置在服务器装置203中的异常处理部205的系统异常处理部205b。系统异常处理部205b对该工序有关的管理系统的哪一个部分发生异常进行判定,从邮件服务器装置206发送记述有该异常状态的电子邮件。
例如,有时当在数据输入终端装置208a1~208an上发生异常,由于该异常导致不能将工序数据输出到服务器装置201时,无论工序中有无异常发生,异常处理部205的异常判定部205a由于工序数据的分析结果并非异常,因此并不发生警告。另一方面,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无论在工序管理系统中发生什么样的异常时,都可以用电子邮件通知该异常的内容,对工序管理系统自身的异常也可以迅速进行处理。
其次,对图13进行说明。该图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表示服务器装置201和邮件服务器装置206的方框图。该实施方式将警告装置212追加到图9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服务器装置201或邮件服务器装置206的任意一个或者两者中。并且,也可以在图11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或图12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中的服务器装置201或邮件服务器装置206的任意一个或者两者中追加警告装置212。
警告装置212用于当异常处理部判定出异常时,对该异常发出警告。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异常处理部205判定出异常时,在从邮件服务器装置206发送记述该异常内容的电子邮件的同时,服务器装置201或邮件服务器装置206的任意一个或两者都具有的警告装置212进行警告。该警告通过例如发出蜂鸣音等警告音、点亮警告灯或在画面上显示警告等方法来进行。
从而,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发生异常并通过电子邮件通知该异常警告时,即使工序管理系统的管理者在不能看电子邮件的情况下,只要处于能感知从服务器装置201或邮件服务器装置206所具有的警告装置212发出的警告音或警告显示、或警告灯等的范围内,管理者就可以知道该异常的发生。
其次,对图14进行说明。该图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方式中,对图9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工序管理系统,追加了1个或多个邮件接收终端装置208d1~208dn。
邮件接收终端装置208d1~208dn通过通信网络207连接到服务器装置201和邮件服务器装置206,接收邮件服务器装置206发送来的电子邮件。此外,各邮件接收终端装置208d1~208dn具有与图13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相同的警告装置212。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异常处理部205判定出异常时,邮件服务器装置206对由异常处理部205发送到邮件服务器装置206且记述有异常内容的电子邮件进行发送。该电子邮件由邮件接收终端装置208d1~208dn接收。在进行该接收后,由邮件接收终端装置208d1~208dn所具有的警告装置212进行警告。该警告例如通过发出蜂鸣音等警告音,或点亮警告灯、或在画面上显示警告等方法来进行。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发生异常并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了该警告通知时,即使管理者在不能看电子邮件的情况下,只要处于能感知从邮件接收终端装置208d1~208dn所具有的警告装置212发出的警告音或警告显示、或警告灯等的范围内,管理者就可以知道该异常的发生。
其次,对图15进行说明。该图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所示的工序管理系统是通过网络340将多台服务器装置320、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参照终端330连接而成的。并且,基本上,服务器装置320是被设置在制造业的每个分部(部门)、按部门管理工序数据的部门工序数据管理装置,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是用于集中管理各服务器装置320中存储(分部门)的工序数据的工序数据管理装置。并且,虽然图中没有明确示出,但在各服务器装置320之下连接有至少一台数据输入终端,由用户或设备通过该数据输入终端输入工序数据。
下面,对上述结构的工序管理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由企业的规定部门的操作员或设备,通过未图示的数据输入终端,进行工序数据的输入。所输入的工序数据被保存到图15的服务器装置320内的数据库321中。
图16是保存工序数据的数据库321的数据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数据库321由多个工序数据3211所构成。工序数据3211具有“产品个体号”、“产品号”、“日期”、“设备号”、“检查项目号”、以及“检查数据”各项。
此处,“产品个体号”这一项表示确定产品个体的编号,通过从相同类别的产品(例如照相机)中指定产品个体号,可确定该个体。“产品号”这一项表示产品的类别,例如设定为“1”是数字照相机、“2”是胶卷照相机、“3”是录音机、…等。“日期”这一项表示进行检查的日期。
“设备号”这一项表示进行检查的设备。并且,对一个产品类别,一般要使用多种设备进行检查。进而,即使相同种类的设备,也有使用多台的情况。“设备号”的数据例如以下所示。
“1001”……………设备种类为10号的1号机
“1103”……………设备种类为11号的3号机
“检查项目号”这一项表示在用“设备号”项目表示的设备中进行的检查项目。通常,在一个设备中,进行多个检查。
“检查数据”这一项表示“检查项目号”项目所示的检查项目的检查结果值。
服务器装置320内的传送数据生成部322在从保存在数据库中的工序数据3211中,抽出满足规定条件的数据的同时,通过对该抽出来的工序数据3211进行压缩,减小文件(数据)的大小。
亦即,在作为本系统的主要对象进行考虑的制造工序中,由于在每台服务器装置320中例如1天存储数十兆字节的大量数据的制造数据,为了减轻从这些服务器装置320提取数据的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的负担,在传送数据生成部322中,在向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进行数据传送之前,进行文件(数据)的压缩。
图17是通过传送数据生成部322,从保存在数据库321的工序数据3211中,根据规定条件所抽出的工序数据3212的示意图。并且,对这样抽出的工序数据3212施行了数据压缩所得的数据为传送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的数据。把该压缩后的数据称为传送数据。
在图17中,在从保存在数据库321中的工序数据3211中进行抽出时,利用日期作为规定的条件。亦即,参考图16的工序数据3211中的项目“日期”,通过抽出该日期是规定值(此处为“2003/8/14”)的数据,得到图17所示的数据一览表。
并且,这样作所得到的传送数据被保存到服务器装置320内的未图示的存储区域中。
上述的工序数据的存储在各分部(部门)进行。亦即,上述的保存处理在该分部的服务器装置320上各自独立进行。其结果,在多台服务器装置320内的未图示的存储区域中,保存有多个传送数据。
另一方面,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内的传送数据收集部313连接到各服务器装置320的上述存储区域中,并把所保存的传送数据保存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内的未图示的存储区域中。此时,传送数据收集部313根据从多台服务器装置320收集数据的顺序,或所收集的传送数据等的信息,从多台服务器装置320进行传送数据的收集。例如,当传送数据收集部313按日期进行传送数据的收集时,上述“收集的传送数据”的信息表示该收集日的日期,传送数据收集部313从作为对象的服务器装置320的保存传送数据的存储区域,收集具有表示该收集日期的文件名的文件。以下表示上述文件名的一例。
例:20031016.csv
图18是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的传送数据收集部313根据预先设定的服务器装置320间的数据收集顺序,进行数据收集的状况说明图。
在图18的例中,在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之下,服务器装置320a、服务器装置320b以及服务器装置320c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在该图的情况下,传送数据收集部313按照服务器装置320a、服务器装置320c、服务器装置320b的顺序,进行传送数据的收集。
这样,通过在连接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的服务器装置320间,设定收集传送数据的顺序,即使在处理如在制造业中(制造)的工序数据那样的大量数据的情况下,由于来自多个服务器装置320的数据不会被并行地传送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在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一侧,也不会一起登录传送过来的数据,因此可以减轻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一侧的负担。
此外,当传送数据收集部313在向该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内的未图示的存储区域进行传送数据的保存时,将能否在该存储区域中正常保存的信息(亦即能否正常收集的信息)提交给警告处理部315。
通过传送数据收集部313将来自各服务器装置320的传送数据保存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内的未图示的存储区域内之后,通过传送数据登录部312,把保存在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内的存储区域的传送数据,登录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内的数据库311中。此时,将能否正常登录到该数据库311的信息提交给警告处理部315。
接收到能否正常收集保存、或者能否正常登录的信息的警告处理部315,根据该信息,将传送数据的收集/保存,或者传送数据向数据库的登录是否正常结束的结果,用电子邮件等方法,以操作员的终端(例如,连接到各服务器装置320之下的未图示的数据输入终端)为目的地,作为警告发出。
在通过网络传送大量数据的系统中,网络的断线、不通等是致命的。在产生这样的断线、不通等故障的情况下,由于未传送的数据不断增加,其后的传送时间的增加就成为各服务器装置的硬盘拥堵等的主要原因。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用电子邮件将数据的传送、登录的成功与否发送到操作员终端。从而,即使在数据的传送、登录失败的情况下,也可以早期掌握问题,通过操作员用手动进行数据的传送、登录,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硬盘(例如服务器装置320的数据库321)的拥堵等)。
并且,上述传送数据生成部322或传送数据收集部313通常具有到达定时时便被启动的结构,但在操作员的终端接收到表示数据收集或登录不能正常进行的电子邮件等的情况下,传送数据生成部322或传送数据收集部313根据操作员的指示(即,用手动)来启动,例如,对由于收集或登录时产生错误而没有收集或登录的数据进行收集或登录。
并且,本系统的用户通过使用参照终端330内的浏览器331,可以对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内的数据库311进行访问并浏览工序数据。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工序管理系统,通过将原来分散在制造部门、技术部门、设计部门的产品的检查数据、调整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共享,可以高效地采取各种对策或进行管理、反馈到下一批产品等。本系统的用户通过上述参照终端330浏览必要的数据,例如可以享受到如下所述的效果。
·通过指定产品个体号,可以浏览附属于该产品个体的数据。从而,可掌握该产品个体的检查历史,可应用于问题的分析等。
·通过从工序数据浏览某检查项目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等,可以确认数据的变化,根据该变化掌握工序的能力,可以制订各种各样的对策。
·通过应用检查项目的合格/不合格的信息,由于可以掌握不合格率、不合格内容一览等,从而使每日的管理、对策等变得容易进行。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这样的结构:由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的传送数据收集部313收集:按照规定的条件(日期等),从登录在服务器装置320内的数据库321中的工序数据3211中抽出的数据,但也可以采用将服务器装置320内的工序数据3211,由传送数据收集部313无遗漏地、逐部分地进行收集的任意结构。这些结构都具有如下效果:减轻对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侧的工序数据(传送数据)向数据库311的登录处理(有关登录处理的处理、包括之前进行的收集、保存等)的负荷。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新设了通过网络340连接各服务器装置320的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通过该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工序数据进行一元化管理,因此用户不必花费功夫或时间,就可以对各部门的工序数据进行浏览。
因而,由于具有以下结构:服务器装置320内的传送数据生成部322对该服务器装置320内的工序数据毫无遗漏地、并且逐部分地生成传送数据,该传送数据是用于发送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的数据,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的传送数据收集部313收集这样生成的传送数据,因此通过不会对各服务器装置320或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施加过度负荷的结构,就可实现工序数据的一元化管理。并且,若由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的传送数据收集部313根据预先设定的服务器装置320之间的数据收集顺序,对来自各服务器装置320的传送数据进行收集的话,可以进一步减轻对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的负荷。此外,根据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310内的警告处理部315发送到操作员终端的电子邮件等的通知信息,由操作员通过手动来再次执行收集等的异常结束后的处理,因此,在服务器装置320侧的存储资源内,无论何时都不会残留未完成传送的数据,可以减轻服务器装置320侧的存储资源的负荷。
其次,对图19进行说明。该图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以与图15所示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不同点为主来进行说明。
在图19中,工序管理系统由多台服务器装置420、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参照终端430通过网络440连接而成。并且,基本上,服务器装置420被设置在制造业的每个分部(部门),此外,虽未进行图示,但在各服务器装置420之下,连接至少1台数据输入终端,工序数据由用户或设备通过数据输入终端输入。
下面,对上述结构的工序管理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由企业的规定部门的操作员或设备,通过未图示的数据输入终端,进行工序数据的输入。所输入的工序数据被保存到图19的服务器装置420内的数据库421中。并且,工序数据的数据结构与图16所示内容相同。
服务器装置420内的传送数据生成部422从保存在数据库421中的工序数据中抽出满足规定条件的数据的同时,通过对该抽出来的工序数据进行压缩,使文件(数据)的大小减小。
亦即,在作为本系统的主要对象进行考虑的制造工序中,由于在每台服务器装置420中例如1天存储数十兆字节的大量数据的制造数据,为了减轻从这些服务器装置420提取数据的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的负担,在传送数据生成部422中,在向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进行数据传送之前,进行文件(数据)的压缩。
并且,这样得到的传送数据被保存在服务器装置420内的未图示的存储区域中。
上述工序数据的存储在各分部(各部门)进行。亦即,上述保存处理在该分部的各个服务器装置420上独立进行。其结果,在多台服务器装置420内的未图示的存储区域中,保存了多个传送数据。
继而,服务器装置420的数据传送部423向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内的未图示的存储区域发送传送数据的同时,还将传送数据保存到该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内的存储区域中。并且,此时,在是否能正常保存到该存储区域的信息(亦即,能否正常发送的信息)被提交给警告处理部415。
由上述数据传送部423进行的传送数据的发送、保存处理是在通过网络440连接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的各服务器装置420中分别独立进行的。因此,在本变形例中,对各服务器装置420不设定上述那样的向集中管理服务器传送的顺序信息。
另一方面,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内的传送数据登录部412在把保存在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内的存储区域的传送数据登录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内的数据库411的同时,还把能否正常登录的信息提交给警告处理部415。
接收到能否正常发送和保存或者能否正常登录的信息的警告处理部415根据该信息,将传送数据的发送、保存或传送数据在数据库411中的登录是否正常完成的结果作为警告信息,利用电子邮件等方法,发送到操作员的终端(例如,连接到各服务器装置之下的数据输入终端)。
在通过网络传送大量数据的系统中,网络的断线、不通等是致命的。在产生这样的断线、不通等故障的情况下,由于未传送的数据增加,其后的传送时间的增加就成为各服务器装置的硬盘拥堵等的主要原因。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将数据的传送、登录的成功与否,用电子邮件发送到操作员终端。从而,即使在数据的传送、登录失败的情况下,也可以早期掌握问题,通过操作员用手动进行数据的传送、登录,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硬盘(例如服务器装置420的数据库421)的拥堵等)。
并且,上述传送数据生成部422或数据传送部423通常具有到达定时时便被启动的结构,但在操作员的终端接收到表示数据发送或登录不能正常进行的电子邮件等的情况下,传送数据生成部422或数据传送部423根据操作员的指示(亦即,用手动)来启动,例如,对由于发送或登录时产生错误而没有发送或登录的数据进行发送或登录。
并且,本系统的用户通过使用参照终端430内的浏览器431,可以对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内的数据库411进行访问并浏览工序数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这样的结构:将按照规定的条件(日期等)从登录在服务器装置420内的数据库421中的工序数据3211中抽出的数据,由服务器装置420的数据传送部423传送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但也可以采用这样的任意结构:将服务器装置420内的工序数据3211,由数据传送部423毫无遗漏地、并且逐部分地进行传送(发送)。这些结构都具有如下效果:减轻对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侧的工序数据(传送数据)向数据库411的登录处理(有关登录处理的处理、包括之前所进行的保存到存储区域的处理等)的负荷。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新设了通过网络440连接到各服务器装置420的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由于通过该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工序数据进行一元化管理,因此用户不必花费功夫或时间,就可以对各部门的工序数据进行浏览。
进而,由于具有以下结构:服务器装置420内的传送数据生成部422对该服务器装置420内的工序数据毫无遗漏地、并且逐部分地生成传送数据,该传送数据是用于发送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的数据,服务器装置420的数据传送部423将这样生成的传送数据传送(发送)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因此通过不会对各服务器装置420或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施加过度负荷的结构,就可实现工序数据的一元化管理。并且,根据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410内的警告处理部415发送到操作员终端的电子邮件等通知信息,由操作员通过手动来再次执行传送数据的发送等的异常结束后的处理,因此,在服务器装置420侧的存储资源内,无论何时都不会残留未完成传送的数据,可以减轻服务器装置420侧的存储资源的负荷。
其次,对图20进行说明。该图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20中,本实施方式的工序管理系统通过将工序管理装置510通过网络540连接到至少一个数据输入终端520和至少一个数据参照终端530来构成。并且,有时把数据输入终端520和数据参照终端530合并起来称为用户终端。
工序管理装置510具有工序数据表511和事件数据表512,其基本上作为管理这些表中的数据的数据库服务器装置而起作用。工序数据表511由至少一个工序数据记录5111构成。此外,事件数据表512由至少一个事件数据记录5121构成。
数据输入终端520是由本系统的用户或连接到本系统的设备输入工序数据或事件数据的终端。通过数据输入部521输入工序数据或事件数据。并且,通过数据输入部521输入的工序数据或事件数据被变换为规定的形式,通过网络540,被发送到工序管理装置510,并存储到工序数据表511或事件数据表512中。数据输入终端520具有工序数据输入终端和事件数据输入终端中的任意一个或两者的功能。
并且,工序数据大体可以分为从设备自动输出输入的数据、以及由用户(作业者)从工序数据输入终端输入的数据。并且,工序数据输入终端有与进行产品制造的设备连接起来使用的情况,以及与该设备一体化进行使用的情况。工序数据输入终端基本上有对应于设备的台数。
关于事件数据,以通过用户(作业者)从事件数据输入终端输入的情况为主进行考虑。事件数据输入终端可以设置在一个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多个位置。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特征点在于,对于从经过多个工序而制造的产品的各工序取得的调整结果或检查结果等工序数据以及半成品或部件的调整结果或检查结果等中间数据中(以下将调整数据或检查数据、中间数据等总称为工序数据)产生的异常或任何变动(以下,称为异常/变动),在检测出该异常/变动的同时,还确定该异常/变动的原因。从这个意义来说,下述数据参照终端530的处理内容为有关上述特征点的内容。
数据参照终端530是用户在检测上述异常/变动、确定其原因时所使用的终端。工序数据检索部531具有从数据参照终端530侧访问工序管理装置510内的工序数据表511时的接口功能,根据规定的检索条件,检索工序数据表511中的工序数据记录5111,取得对应的工序数据记录5111。事件数据检索部532具有从数据参照终端530侧访问工序管理装置510内的事件数据表512时的接口功能,根据规定的检索条件,检索事件数据表512中的事件数据记录5121,取得对应的事件数据记录5121。工序数据检索部53 1或事件数据检索部532进行检索的检索条件由用户通过未图示的输入部输入。工序数据检索部531或事件数据检索部532的检索结果例如显示在数据参照终端530的未图示的显示器上。
并且,在图20中,工序管理装置510和数据参照终端530不一定必须要通过网络540进行连接,例如,也可以作成一体。
下面,对图20的工序管理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由用户或设备通过用户终端520的数据输入部521输入的各种工序数据被变换为规定的形式。进而,通过网络540,被发送到工序管理装置510,并保存到该工序管理装置510内的工序数据表511中。
此外,由用户通过用户终端520的数据输入部521输入的各种事件数据被变换为规定的形式。进而,通过网络540,被发送到工序管理装置510,并保存到该工序管理装置510内的事件数据表512中。此处,所谓各种事件数据,是指工序中的各种变更信息,例如有关作业者或作业方法、批量的变更信息等。
继而,用户为了对从经过多个工序而制造的产品的各工序取得的工序数据是否存在异常或任何变动进行调查,根据规定的检索条件,从数据参照终端530上启动工序数据检索部531。
数据参照终端530上的工序数据检索部531按照该检索条件,检索保存在工序数据表511中的工序数据记录5111,并将检索结果例如显示在数据参照终端530的未图示的显示器上。
用户对这样被显示的、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结果进行参照,在该检索结果中发现了有关工序的异常或任何变动时,继而由用户从数据参照终端530上启动事件数据检索部532。进而,通过事件数据检索部532检索保存在事件数据表512中的事件数据记录5121,显示能成为上述异常/变动原因的事件数据。
图21是从设备自动输出的工序数据的一例的示意图。
并且,该工序数据从未图示的检查机、调整机等设备自动输出,经过规定的变换处理,存储在图20的工序数据表511中。
在图21中,变换前的工序数据由“Model:”、“Seria No.:”、“DATE”各标记、表示检查项目的数据开始位置的记号“@”来分隔和存储各数据。图20的数据输入部521检测出标记“Model:”,从紧随其后的部分取得产品名,参照未图示的产品主表,取得对应于该产品名的产品号。此外,检测出标记“Seria No.:”,从紧随其后的部分取得产品个体号。此外,检测出标记“DATE”,从其后续部分取得日期、时间。此外,检测出标记“@”,将其后续部分解释为与对该产品进行的各种检查有关的数据的存储部分。
产品经过多个工序完成,在其中间,或者完成之后,通过进行规定的检查来保持一定的质量。有关上述各检查的数据由下述部分构成一次检查的数据:表示“检查项目1”、“检查项目2”、…等的各检查项目名称的标记;以及表示作为该检查项目名称的检查结果的测定值的检查数据部分。上述一次检查的数据按照对该产品实施的检查次数配置在各行中,构成对该产品的检查数据。
图22是工序数据表511上的工序数据记录5111的一例的示意图。
如图22所示,工序数据记录5111按每个检查项目来作成。例如,由于图21的变换前的工序数据包含有“检查项目1”、“检查项目2”这2个检查项目,因此在该变换前的数据中对应生成2条工序数据记录5111。并且,项目“设备号”表示输出工序数据的设备(图1的数据输入终端连接到该设备,或者作成一体)。例如设备号“1001”表示工序数据从设备种类为10号的1号机输出。
此外,项目“检查项目”表示对应于图21的检查项目名称的检查编号。例如,通过图20的数据输入部521,参照未图示的检查项目主表,用图21的标记“检查项目1”所表示的检查项目名称被变换为对应的检查编号“1”。进而,从与该标记“检查项目1”同一行的后续部分,抽出检查数据(除去单位的数值部分)“4.71”。通过上述数据输入部521,每当检测出检查项目名称的标记时,就进行从同一行的后续部分抽出检查数据的上述处理。并且,“UP-NG”表示检查数据相对针对每个检查项目设定的检查结果的容许范围(上限、下限的标准值)超过上限。此外,“KO”是对检查项目设定的测定单位。这些信息作为检查项目信息,被存储在上述检查项目主表中,由于用户能根据需要进行参照,在工序数据记录中,这些信息(在图21中,为“UP-NG”、“LOW-NG”、“KO”、“nF”)被省略。
图23是事件数据表512上的事件数据记录5121的一例的示意图。
此处,所谓事件数据是有关工序的各种变更信息,是对产品在各工序中所实施的调整和检查的结果产生某些影响的数据。事件数据中有关于特定设备的事件数据、关于工序整体的事件数据等。例如,由于“批量的变更”为特定设备上的批量的变更,因此它是有关特定设备的事件数据。而“环境(温度、湿度等)的变动”等,则在用特定设备和遍及工序整体的情况下均具有事件数据。当由事件数据检索部进行事件数据的检查时,可以把图23所示的各项目指定为检索关键字。例如,当把期间(“日期”的范围)和“设备号”指定为关键字,执行事件数据的检索时,取得可能与该设备所生产的多个产品的制造工序有关的事件数据,作为检索结果。
在图23中,事件数据记录5121由“日期”、“时间”、“设备号”、“产品号”、“事件ID”、“事件详述”等各项目构成。并且,事件数据与工序数据不同,即使确定输入数据的终端也没有太大意义。从该意义上讲,事件数据记录5121并不包含原输入终端的信息。并且,项目“设备号”如后所述,不是表示原输入终端的信息。
项目“日期”、“时间”表示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
项目“事件详述”表示有关工序的各种变更信息的详细情况。项目“事件ID”表示与具有“事件详述”的内容的事件对应的事件ID。
项目“设备号”表示成为被实施项目“事件详述”内容的对象的设备的编号。并且,当对象设备具有多个时,该多个设备被列举出来。此外,并不限定设备,“事件详述”中所示的内容被实施时,成为空白栏。
项目“产品号”表示成为被实施项目“事件详述”内容的对象的产品的编号。并且,当对象产品具有多个时,该多个产品被列举出来。此外,并不限定产品,“事件详述”中的内容被实施时,成为空白栏。
图20的数据输入终端(事件数据输入终端)520的数据输入部52 1把输入的设备(名称)变换为项目“设备号”所示的设备编号,把输入的产品(名称)变换为项目“产品号”所示的产品编号。并且,当进行上述变换时,通过数据输入部521,参照未图示的设备主表和产品主表。
并且,在图中,作为上述“事件详述”信息,可列举出“设备1001的项目1的调整”、“批量变更”。此处,所谓“设备1001的项目1的调整”,具体讲,具有“注射模塑成型机的模具维护”等内容。此外,当考虑每个批量的零部件存在偏差时,上述“批量变更”也可能影响工序数据。并且,此外还可考虑“作业者的变更”作为“事件详述”的例子。存在着因作业者不同而使作业程序等不同的可能性,“作业者的变更”也可能影响工序数据。在此情况下,通过对该作业者进行调查,确定检查数据的异常或任何变动的原因。
根据由用户输入的规定的检索条件,数据参照终端530中的工序数据检索部531从工序数据表511中抽出对应的工序数据记录。将所抽出的工序数据记录中的工序数据值的信息与检索条件中的“日期”的范围一起,提交给未图示的图表化部,进行规定的图表化处理,作为检索结果,显示在数据参照终端530上的显示器上。
并且,也可以由未图示的总计部,对上述所抽出的工序数据记录中的各工序数据值进行总计处理。例如,对移动平均、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偏差等各种统计量进行计算,算出相对标准的合格率或不合格数,并将该结果显示在数据参照终端530上的未图示的显示器上。
作为工序数据检索部531检索时的检索条件,例如指定“10月1日~10月9日的产品A的检查B的检查数据”等。并且,在对检索条件进行指定时,可以一并指定检查数据的显示方法。例如指定“用折线图表示数据”等。
图24(a)、(b)和(c)是分别表示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结果的显示例的示意图。
图24的各图中,对检索结果中的各工序数据设定有容许范围。图中用标准值1的虚线表示该容许范围的上限,用标准值2的虚线表示下限。图中的圆框都用于表示工序数据的异常或任何变动,亦即,表示检查数据的历史中的不规则历史,(a)表示检查数据的一部分(此时只有一个数据)处于容许范围之外的状态;(b)表示在容许范围内,检查数据基本(例如连续)向一端(此时为上限值)接近的状态;(c)表示在容许范围内,相对所设定的规定值,检查数据基本(例如连续)持续处于一侧(此时为下侧)的状态。
根据利用图24(a)~(c)等的检索结果的图表化的显示例,或者利用其它方法的检查结果的显示(输出)例,用户可以发现工序数据中的异常或任何变动,亦即,发现上述检查数据的历史中的不规则历史。
继而,用户启动数据参照终端530中的事件数据检索部532。亦即,根据由用户输入的规定的检索条件,数据参照终端530中的事件数据检索部532从事件数据表512抽出对应的事件数据记录。所抽出的事件数据记录被显示在数据参照终端530的未图示的显示器上。
并且,事件数据检索部532的检索条件与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条件基本上独立地进行设定,但也可以根据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条件,自动生成事件数据检索部532的检索条件。例如,可以把检索条件中的“日期”的范围与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条件设定为相同,也可以使检索开始日提前规定的天数。
图25是通过工序数据检索部531和事件数据检索部532所检索的检索结果的显示例示意图。该检索结果例如被显示在数据参照终端的显示器上。
在图25中,在画面的上部用图表显示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结果。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条件例如是“10月1日~10月9日的产品A的检查B的检查数据”。表示检索结果的图表的横轴是“日期时间编号”。所谓“日期时间编号”是对日期时间(“日期”或“时间”)分配的顺序号,是对每个检索临时分配给检索结果数据中的日期时间的顺序号。在此情况下,分配为:“10月1日”→“1”、“10月2日”→“2”、…、“10月9日”→“9”。此外,该图表的纵轴是检索结果数据中的项目“检查数据”的值。
在图25的画面的下部,包含在画面上部的日期时间编号的范围中的事件数据和对应的日期时间编号同时被显示。亦即,在该情况下,在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之后进行的事件数据检索部532的检索中,与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相同,把检索条件的“日期”的范围设定为“10月1日~10月9日”,同样,分配“1”~“9”的日期时间编号。在图中,在该日期时间编号“1”~“9”的范围(期间)中,仅在日期编号“6”所示日期时间(此时为日期)发生事件。
并且,在图中,工序数据与该工序数据相关联的事件数据同时被显示在一个画面上,但工序数据与该工序数据相关联的事件数据也可以显示在不同画面上。
并且,在用户以图25的检查结果的显示画面为基础确定异常/变动的原因的情况下,如下这样考虑。
用户把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结果(图25的画面上部)和事件数据检索部532的检索结果(见图25的画面下部)进行比较研究,基本上,是将在被发现上述异常或任何变动的检查数据之前具有最近的日期时间编号的事件数据,确定为上述检查数据的异常或者任何变动的原因。
并且,检查数据的异常或者任何变动的原因也可以这样确定:通过将成为本次原因的候选的事件在该事件附近对检查数据产生何种影响这一点,以及具有与该事件相同内容的其它事件在其它地方对检查数据产生何种影响(例如,异常或任何变动)这一点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其原因。
图26的(a)、(b)和(c)是说明在工序变更之后经过规定期间之后,发现工序数据中出现异常或任何变动的情况下,通过与同样内容的事件数据相比较,确定异常/变动原因的情况的图。(a)、(b)是表示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结果的图,(c)是表示事件数据检索部532的检索结果的图。并且,由于图26的(a)和(b)的横轴/纵轴的项目以及图26(c)的各项目,与图25相同,故省略其说明。此外,为了在视觉上便于理解,将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1次检索结果分割显示在图26(a)和图26(b)中。
首先,用户参考图26(a)的工序数据的检索结果画面,判断出在日期时间编号“3”之后发现工序数据的变动。此外,参考图26(b)的工序数据的检索结果画面,判断出在日期时间编号“16”之后发现工序数据的变动。继而,用户参考图26(c)的事件数据检索结果画面,判断出在日期时间编号“1”和“14”有事件发生。进而,根据在日期时间编号“1”和“14”的事件详述同为“事件内容1”,以及根据图26(a)的日期时间编号“3”和图26(b)的日时编号“16”都是从日期时间编号“1”和“14”开始起二个后的编号,并且数据的变动模式相类似,可作出下述结论:即在日期时间编号“1”和“14”发生的事件就是在日期时间编号“3”和“16”的异常变动的原因。
在图26(c)中进一步加入日期时间编号为“15”,事件详述为“事件内容2”的事件的情况下,本来对于日期时间编号“16”的数据的异常/变动,将在其前面的日期时间编号“15”发生的事件确定为其原因,但通过将日期时间编号“14”的事件与同样内容的事件(事件详述为“事件内容1”、日期时间编号“1”的事件)相比较,就能够把在日期时间编号“14”发生的事件确定为日期时间编号“16”的数据异常/变动的原因。从而,即使在发生数据的异常/变动的日期时间编号之前具有最近日期时间编号的事件不是该数据异常/变动的原因,而可能忽视真正的原因的情况下,也可以确定真正的原因。
并且,如上所述,工序数据检索部531和事件数据检索部532可以由用户独立地启动,此外,也可以根据由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结果,启动事件数据检索部532。
特别是,在参考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结果来启动事件数据检索部532的情况下,除由用户手动启动之外,也可以自动启动事件数据检索部532。在该情况下,考虑下述(1)、(2)的情况。
(1)根据规定的检索条件,由工序数据检索部531检索工序数据。不管该检索结果中的检查数据是否有异常/变动,继而,启动事件数据检索部532,进行事件数据的检索。事件数据检索部532的检索条件可由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条件、检索结果等自动生成。
(2)根据规定的检索条件,由工序数据检索部531检索工序数据。判定在该检索结果中的检查数据中是否发现异常/变动。当判定出发现异常/变动的情况下,启动事件数据检索部532,进行事件数据的检索。事件数据检索部532的检索条件可由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条件、检索结果等自动生成。
首先,上述(1)的情况,亦即,不根据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结果启动事件数据检索部532的情况与已经说明的情况相同。以下,以(2)的情况为主进行说明。
在上述(2)的情况,亦即,当判定出在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结果中发现异常/变动时启动事件数据检索部532的情况下,在系统中必须具有这样的判定功能:即判定在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结果中是否发现了异常/变动。
图27是本发明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并且,本实施方式是图20所示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工序管理系统的结构的一个变形例。并且,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与图20所示的系统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图27是对图20追加了异常警告终端550的结构,异常警告终端550在对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结果判定异常或任何变动的同时,将该判定结果通知(警告)有关部门。该异常警告终端550由异常/变动判定部551、警告处理部552所构成,同时,通过网络540,连接到数据输入终端520、数据参照终端530、工序管理装置510。
异常/变动判定部551在规定的定时,取得工序数据表511上的工序数据记录5111并加以分析,判定在该工序数据记录5111中是否产生异常或任何变动。警告处理部552在由异常/变动判定部551判定出在工序数据中产生异常或任何变动的情况下,向用户终端通知警告信息。例如用电子邮件发送警告信息,或者发送使在用户终端的画面上显示警告信息的数据,或者通过警告灯的亮灯或蜂鸣音通知警告信息。
上述异常/变动判定部551被启动的规定定时例如是每隔一定时间(一定期间)或每当工序数据表511中的工序数据记录达到一定量时。
并且,上述异常/变动判定部551所进行的分析例如可以通过分析程序来进行。
图28、图29、图30是判定在图24(a)~(c)中所示的检查数据的历史中是否发现了异常或任何变动的处理流程图。
首先,图28是判定在图24(a)中所示的检查数据的历史中是否发现了异常或任何变动的处理(以下,简称为“异常/变动判定处理”)流程的示意图。
在图28中,首先,在步骤S101,从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结果中,取得与日期时间编号最小的工序数据对应的检查数据值。并且,在作为当前对象产品的产品A的检查B中,对检查数据值,设定上限为标准值1、下限为标准值2的容许范围,继而,在步骤S102,判定该工序数据(检查数据)是否处于该容许范围内。此处,在“工序数据≤标准值1”并且“工序数据≥标准值2”的情况(S102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检查数据应处于容许范围内,进入步骤S103。在步骤S103,判定工序数据是否已经结束。在工序数据已结束的情况下,结束一系列的异常/变动判定处理。此外,当工序数据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在步骤S105,取得下一工序数据,返回到步骤S102。
此外,在步骤S102,在“工序数据>标准值1”或者“工序数据<标准值2”的情况(S102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检查数据超出容许范围,进入步骤S104。在步骤S104,判定出在工序数据中存在异常的数据(检查数据值是处于容许范围以外的数据),结束一系列的异常/变动判定处理。
图29是判定在图24(b)中所示的检查数据的历史中是否发现了异常或任何变动的处理(以下,简称为“异常/变动判定处理”)流程的示意图。并且,本流程以产品A的检查B作为对象,在该检查B中,对检查数据值,设定上限为标准值1、下限为标准值2的容许范围。进而,在以下的流程中,假定已确认各日期时间编号的检查数据,通过预先进行的规定处理(例如图5(a)所示的处理),被限制在该容许范围内。此外,在以下的本处理的流程中,假设变量n、i具有下述的意义。
n:在工序数据(检查数据)连续增加时,决定是否视为数据变动的阈值
i:在0≤i≤n的i的范围内变动的计数器
在图29中,首先,在步骤S201,从工序数据检索部的检索结果中取得日期时间编号最小一侧的开始的2个数据。继而,在步骤S202,判定工序数据(检查数据)是否比其前一个工序数据(前一个检查数据)大(亦即,工序数据>前一个工序数据是否成立)。
在该步骤S202,当判定出工序数据不大于前一个工序数据时(亦即,工序数据≤前一个工序数据,在步骤S202的判定结果为“否”),进入步骤S206,将计数器i初始化为0,其后,进入步骤S207。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2,当判定出工序数据大于前一个工序数据时(亦即,在步骤S202的判定结果为“是”),在步骤S203,计数器i递增,继而,在步骤S204,在工序数据连续增加的状态下,判定计数器i是否等于阈值n,该阈值n用于决定是否把该状态看作数据变动。此处,当判定为相等时(在步骤S204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205,将该工序数据的连续增加看作数据变动,结束一系列的异常/变动判定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204,在判定为不等的情况(在步骤S204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207,判定工序数据是否已经结束。在判定出工序数据已经结束的情况(在步骤S207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结束一系列的异常/变动判定处理。在判定出工序数据没有结束的情况(在步骤S207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208,取得下一工序数据,返回到步骤S202。并且,此时,在步骤S202,进行如下设定:
工序数据←上次执行步骤S202时的“前一个工序数据”
前一个工序数据←在步骤S208本次取得的“下一个工序数据”
进行比较。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把检查数据(工序数据)连续增加n次的情况作为数据变动的条件,但数据变动的条件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把检查数据连续减少n次的情况、或检查数据的历史逐渐接近容许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的情况看作数据变动,对于该情况,也可通过置换为对应的流程,自动地进行“判定异常或任何变动的处理”。
图30是对图24(c)中所示的检查数据的历史中是否发现异常或任何变动进行判定的处理(以下,简称为“异常/变动判定处理”)流程的示意图。并且,本流程把产品A的检查B作为对象,在该检查B中,对检查数据值设定上限为标准值1、下限为标准值2的容许范围。进而,在以下的流程中,假定已确认各日期时间编号的检查数据通过预先进行的规定的处理(例如,图24(a)所示的处理),限制在该容许范围内。此外,在以下本处理的流程中,假设变量n、i、j具有下述意义。
n:工序数据(检查数据)连续处于预先设定的值(设定值)一侧时,决定是否看作数据变动的阈值。
i、j:在0≤i,j≤n的范围内变动的计数器,i是设定值的一侧的工序数据值的计数个数,j是设定值的另一侧的工序数据值的计数个数。
在图30中,首先,在步骤S301,从工序数据检索部的检索结果中取得与日期时间编号最小的工序数据(开始的工序数据)对应的检查数据值。继而,在步骤S302,判定在步骤S301所取得的工序数据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值(设定值)。
在步骤S302,当判定工序数据大于设定值时,在步骤S303,将计数器i递增的同时,初始化计数器j。进而,进入步骤S305。另一方面,在步骤S302,当判定工序数据不大于设定值时,亦即,工序数据≤设定值时,进入步骤S304,在初始化计数器i的同时,将计数器j递增。进而,进入步骤S305。亦即,在该情况下,计数器i计数工序数据连续位于设定值上侧的情况,计数器j计数工序数据连续位于设定值下侧的情况。
在步骤S305,当工序数据连续位于设定值的一侧的情况下,判定用于决定是否将该状态看作数据变动的阈值n与上述计数器i是否相等、或者判定上述阈值n和上述计数器j是否相等。当上述阈值n和上述计数器i相等时,表示工序数据有n次处于设定值的上侧,本流程中,在步骤S306,判断出存在数据变动,结束一系列的异常/变动判定处理。另一方面,当上述阈值n和计数器j相等时,表示工序数据有n次处于设定值的下侧,本流程中,在步骤S306,判断出存在数据变动,结束一系列的异常/变动判定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5,当上述阈值n和上述计数器i不相等,并且,上述阈值n和计数器j也不相等时,表示到当前处理对象的工序数据为止,没有检测出数据变动,在步骤S307,判定工序数据是否已经结束。若工序数据已经结束的话,结束一系列的异常/变动判定处理。若工序数据没有结束,则在步骤S308,取得下一工序数据,返回到步骤S302。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把检查数据(工序数据)连续处于设定值的一侧的情况作为数据变动的条件,但数据变动的条件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把在检查数据的历史中,检查数据处于一侧的比例明显高于处于另一侧的比例的情况看作数据变动,在该情况下,也可通过置换为对应的流程,自动地进行“判定异常或任何变动的处理”。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上述各流程中所示的定型分析的情况下,由于异常/变动判定部551在规定的定时分析工序数据,因此由工序管理者等用户手动启动工序数据检索部531,以检索/显示工序数据,没有必要判断产生异常或任何变动,就可对工序的异常或任何变动进行迅速处理。并且,若经常取得并分析通过网络540输入到工序数据表511的工序数据,就可以对工序的异常或任何变动进行更加迅速的处理。
并且,上述说明中,当推定工序数据和事件数据间的因果关系时,用户向工序数据检索部531发出检索指令,执行工序数据的检索,此外,对事件数据检索部532发出检索指令,执行事件数据的检索,比较工序数据检索部531与事件数据检索部532的检索结果,在工序数据检索部531的检索结果中发现数据的异常/变动时,就能确定(推定)出成为原因的事件。在此情况下,除工序数据或事件数据的检索之外,其余操作均由用户执行。当追加了上述异常/变动判定部551时,还可以自动检测出工序数据的检索结果中的异常/变动。
以下,对自动进行工序数据的检索结果与事件数据的检索结果的比较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31是图20所示的数据参照终端530的第二结构例示意图。
在图31中,数据参照终端580具有:工序数据检索部581、事件数据检索部582、异常/变动判定部583、因果关系推定部584。
工序数据检索部581和事件数据检索部582按用户指定的规定顺序启动。因果关系推定部584根据上述规定顺序,起到作为原因候选抽出部或结果候选抽出部的作用。
首先,对原因候选抽出处理进行说明。该处理根据规定的条件,启动工序数据检索部581,执行工序数据的检索。继而,根据与上述规定条件对应的条件,启动事件数据检索部582,执行事件数据的检索。异常/变动判定部583判定在工序数据检索部581的检索结果中是否发现了工序数据的异常/变动。因果关系推定部(原因候选抽出部)584从事件数据检索部582的检索结果中,抽出能作为上述工序数据被判定为异常/变动位置的原因的事件数据。
其次,对结果候选抽出处理进行说明。该处理根据规定的条件,启动事件数据检索部582,执行事件数据的检索。继而,根据与上述规定条件对应的条件,启动工序数据检索部581,执行工序数据的检索。异常/变动判定部583判定在工序数据检索部581的检索结果中是否发现了工序数据的异常/变动。因果关系推定部(结果候选抽出部)584从判定为上述工序数据的异常/变动的位置,抽出能成为由上述事件数据检索部582的检索结果导致的结果的工序数据。
以下,对原因候选、结果候选的各候选的抽出处理,参考图32和图33的流程进行说明。
图32是异常/变动的候选原因的抽出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在图32中,首先,在步骤S11,由用户指定设备名、期间作为检索条件,执行由工序数据检索部581进行的工序数据的检索。上述工序数据检索部的检索条件为:例如“在10月1日~10月9日之间,从设备1001输入的工序数据(检查数据)”。
继而,在步骤S12,指定设备名、期间,执行由事件数据检索部582进行的事件数据的检索。上述事件数据检索部的检索条件例如为:“在10月1日~10月9日之间,在设备1001发生的事件”。并且,也可以由用户指定该事件数据检索部582的检索条件,此外,也可以从工序数据检索部581的检索条件自动地生成事件数据检索部582的检索条件。在此情况下,将期间设定为与工序数据检索部581的期间对应的期间(设定为使其一致,或将事件数据检索部582的期间提前规定期间等)。此外,根据必要,添加“设备”等限定。
进而,在步骤S13,从步骤S11的检索结果中取出确定了工序项目名的(下一)工序数据。在步骤S14,判定在步骤S13取出的工序数据中是否发现异常/变动。
在步骤S14,当判定没有发现异常/变动时,返回到步骤S13,从步骤S11的检索结果中取出确定了产品名、工序项目名的下一工序数据。
另一方面,在步骤S14,当判定发现异常/变动时,进入步骤S15,从步骤S12的事件数据的检索结果中,求出能成为当前产品名、工序项目名的工序数据的异常/变动原因的事件数据(候选原因)。
继而,在步骤S16,对在步骤S11由工序数据检索部581所作的检索结果中的所有数据,判定是否已进行上述步骤S13~步骤S15的处理。在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处理的情况下,结束一系列的候补原因的抽出处理。此外,在没有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3。
图33是事件的候选结果的抽出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在图33中,首先,在步骤S21,指定事件的内容和期间作为检索条件,执行由事件数据检索部582进行的检索。上述事件数据检索部582的检索条件例如为:“内容为‘内容1”,10月1日~10月9日之间发生的事件”。
继而,在步骤S22,指定期间作为检索条件,执行由工序数据检索部581进行的检索。上述工序数据检索部581的检索条件例如为:“10月1日~10月9日之间的工序数据”。并且,该工序数据检索部581的检索条件可以由用户指定,也可以根据事件数据检索部582的检索条件来自动生成。此时,设定期间为与事件数据检索部582的期间对应的期间(设定为使其一致,或将工序数据检索部581的期间推后规定期间等)。
进而,在步骤S23,把步骤S22的检索结果按各设备分类,在各设备中,对所有产品的所有工序,判定工序数据中是否发现异常/变动。
在步骤S24,从步骤S23中判定为工序数据的异常/变动的位置中,抽出能作为由步骤S21的事件数据检索部582所作的检索结果中的事件数据导致的结果(候选结果)。
这样,通过抽出候选结果,能够统计性地理解具有某种内容的事件会引起什么样的检查数据的异常/变动。若把这样的“事件-对应的异常/变动”的信息作成数据,则例如,在确定候选原因时,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参照,是很有用的。
并且,在以上的说明中,作为检查数据的例子,处理了检查结果是数值的情况,但检查结果并不一定必须是数值,例如也可以是“OK”“NG”判定。此时,如图34所示,在工序数据记录111的项目“检查数据”中,存储判定结果“OK”“NG”。也可以将判定结果如下进行数值化存储:即若为“OK”则存储“0”、若为“NG”则存储“1”。
下面,列举对这样的工序数据的异常/变动的判定方法:
·发生NG时,作为异常。
·每到规定期间或规定的数据量时,计算检查结果的合格率,若该合格率低于预先规定的值,则作为异常/变动。
·NG内容为预先设定的个数以上,并连续发生时,作为异常/变动。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良、变更。

Claims (29)

1.一种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部分构成:
制造终端部,其具有进行工序数据输入的第一数据输入处理部和进行工序数据输出的第一数据输出处理部;
服务器装置,其具有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集中存储工序数据的数据库装置,通过通信网络连接到所述制造终端部;
数据参照终端部,其通过通信网络,对存储在所述数据库装置中的工序数据进行读出请求,
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具有:
缓冲装置,其用于存储工序数据;
第二数据输入处理部,其将从所述制造终端部输出的工序数据临时存储到所述缓冲装置上的同时,将通知所述工序数据的接收已经完成的信号发送到所述制造终端部;
第二数据输出处理部,其将所述缓冲装置内存储的工序数据输出到所述数据库装置,
所述数据库装置具有:
数据库,其保存从所述通信控制装置输出的工序数据;
第三数据输入处理部,其将工序数据存储到所述数据库;
第三数据输出处理部,其根据来自所述数据参照终端部的读出请求,对保存在所述数据库中的工序数据进行加工和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控制装置还具有数据运算处理部,该数据运算处理部抽出特定的工序数据项,对每个工序数据项或者每隔一定时间或每到一定数量时,进行把抽出的工序数据项作成规定形式的运算处理,并将该运算处理的结果存储到所述数据库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控制装置还具有:
数据运算处理部,其抽出特定的工序数据项,对每个工序数据项或者每隔一定时间或每到一定数量时,进行把抽出的工序数据项作成规定形式的运算处理,并将该运算处理结果存储到所述数据库中;
异常判断处理部,其对所述数据运算处理部的运算处理结果中的异常值进行判定,在该结果为异常值时,对作为运算对象的工序数据进行标记;
显示处理部,其进行针对所述已被标记的工序数据的警告显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数据输入处理部在将工序数据存储到所述数据库中所需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时,中止将工序数据存储到该数据库,与此同时,将通知工序数据存储中止的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数据输出处理部,
在所述第二数据输出处理部接收到通知工序数据存储中止的所述信号时,对存储在所述缓冲装置中的工序数据向所述数据库装置的输出进行规定时间的中断。
5.一种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通过通信网络把以下装置连接起来:
服务器装置,其集中管理工序数据;
邮件服务器装置,其发送电子邮件;
数据输入终端装置,其将工序数据输出到所述服务器装置;
参照终端装置,其参照保存在所述服务器装置中的工序数据,
所述服务器装置具有:
数据库,其用于保存从所述数据输入终端装置输出的各种工序数据;
数据输入处理部,其对所述数据库进行各种工序数据的登录处理;
数据输出处理部,当存在来自参照终端装置的数据读出请求时,总计保存在所述数据库中的各种工序数据,将其显示在该参照终端装置上;
异常处理部,其分析保存在所述数据库中的工序数据,当判定出相对预先设定的异常判定基准值为异常时,作成记述该异常内容的电子邮件,通过所述通信网络,将该电子邮件发送到所述邮件服务器装置,使其进行发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输出处理部生成输出画面,该输出画面包含用于设定异常判定方法或者判定基准值的设定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常处理部具有系统异常处理部,该系统异常处理部在该工序管理系统自身发生异常时,作成记述该异常内容的电子邮件,通过所述通信网络,将该电子邮件发送到所述邮件服务器装置并使其进行发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服务器装置或所述邮件服务器装置任意一方或双方中具有警告装置,该警告装置用于发出表示在所述异常处理部判定为异常的警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网络连接着接收电子邮件的邮件接收终端装置,
所述邮件接收终端装置具有警告装置,该警告装置用于发出表示已接收到从所述邮件服务器装置发送的记述有异常内容的电子邮件的警告。
10.一种工序管理系统,具有存储工序数据的多台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其通过通信网络连接到所述多台服务器装置,
所述多台服务器装置分别具有:
数据库,其用于保存工序数据;
传送数据生成部,其从所述工序数据生成传送数据,该传送数据是向所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传送的数据,
所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具有:
传送数据收集部,其收集来自所述各服务器装置的传送数据;
数据库,其用于登录由所述传送数据收集部所收集的传送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数据生成部从所述工序数据生成所述传送数据,以使所述工序数据没有遗漏地逐部分地传送给所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数据生成部对根据规定条件从所述工序数据抽出的工序数据进行压缩,生成传送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条件是日期。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数据收集部根据预先设定的服务器装置间的数据收集顺序,进行数据收集。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还具有警告处理部,该警告处理部对所述传送数据是否被正常收集、是否被正常发送、或者是否被正常登录进行判定,并将该判定的结果通知给规定终端。
16.一种工序管理系统,具有存储工序数据的多台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通过网络连接到所述多台服务器装置的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
所述多台服务器装置分别具有:
数据库,其用于保存工序数据;
传送数据生成部,其从所述工序数据生成传送数据,该传送数据是传送到所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的数据;
数据传送部,其将由所述传送数据生成部生成的传送数据传送到所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
所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具有:
数据库,其用于登录从所述服务器装置分别具有的所述数据传送部传送来的传送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数据生成部从所述工序数据生成所述传送数据,以使所述工序数据没有遗漏地逐部分地传送给所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数据生成部对根据规定条件从所述工序数据抽出的工序数据进行压缩,生成传送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条件是日期。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中管理服务器装置,还具有警告处理部,该警告处理部对所述传送数据是否被正常收集、是否被正常发送、或者是否被正常登录进行判定,并将该判定的结果给规定终端。
21.一种工序管理系统,其用于对经过多个工序而制造的产品的工序进行管理,并具有数据参照终端和通过通信网络连接于所述数据参照终端的工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序管理装置具有:
工序数据表,其用于存储至少一个工序数据记录,该工序数据记录是从数据输入终端输入的、从所述产品的各工序取得的信息;
事件数据表,其用于存储至少一个事件数据记录,该事件数据记录是从所述数据输入终端输入的与工序有关的各种变更信息;
数据登录装置,其用于将所述工序数据记录或所述事件数据记录登录到所述工序数据表或所述事件数据表中,
所述数据参照终端具有:
工序数据检索装置,其检索所述工序数据表;
事件数据检索装置,其检索所述事件数据表,
所述工序数据检索装置与所述事件数据检索装置以相互关联的检索条件被启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通过网络连接于工序管理装置的异常警告终端,
所述异常警告终端具有:
异常/变动判定装置,其用于在规定的定时,分析所述工序数据记录,判定在该工序数据记录中的异常或任何变动;
警告处理装置,其在由所述异常/变动判定装置判定出存在所述异常或所述变动时,向规定终端通知警告信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定时是指每隔一定期间、每当输入所述工序数据记录、或者每当所述工序数据表中的工序数据记录达到一定量时。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参照终端具有:
工序数据检索装置,其根据规定的条件,检索工序数据表;
事件数据检索装置,其根据与所述规定条件对应的条件,检索事件数据表,
异常/变动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工序数据表的检索结果中的工序数据的异常或任何变动;
候选原因抽出装置,其用于从所述事件数据表的检索结果中,抽出能成为所述检测出的工序数据的异常/变动的原因的事件数据。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工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参照终端具有:
事件数据检索装置,其根据规定的条件,检索事件数据表,
工序数据检索装置,其根据与所述规定条件对应的条件,检索工序数据表;
异常/变动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工序数据表的检索结果中的工序数据的异常或任何变动;
候选结果抽出装置,其用于从所述检测出的工序数据的异常或变动中,抽出能成为由所述事件数据表的检索结果导致的结果的工序数据的异常或任何变动。
26.一种工序管理装置,用于对经过多个工序而制造的产品的工序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
具有:
工序数据表,其用于存储至少一个工序数据记录,该工序数据记录是从外部输入的、从所述产品的各工序取得的信息;
事件数据表,其用于存储至少一个事件数据记录,该事件数据记录是从外部输入的与工序有关的各种变更信息;
数据登录装置,其用于将所述工序数据记录或所述事件数据记录登录到所述工序数据表或所述事件数据表中;
工序数据检索装置,其检索所述工序数据表;
事件数据检索装置,其检索所述事件数据表,
所述工序数据检索装置与所述事件数据检索装置以相互关联的检索条件被启动。
27.一种工序管理装置,用于对经过多个工序而制造的产品的工序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具有:
工序数据表,其用于存储至少一个工序数据记录,该工序数据记录是从外部输入的、从所述产品的各工序取得的信息;
事件数据表,其用于存储至少一个事件数据记录,该事件数据记录是从外部输入的与工序有关的各种变更信息;
数据登录装置,其用于将所述工序数据记录或所述事件数据记录登录到所述工序数据表或所述事件数据表中;
异常/变动判定装置,其在规定的定时取得所述工序数据记录的同时,判定在取得的所述工序数据记录中是否产生异常或任何变动;
事件数据检索装置,其检索所述事件数据记录;
因果关系推定装置,其用于推定在所述规定定时所取得的工序数据记录与作为所述检索的结果的事件数据记录之间的因果关系。
28.一种工序管理方法,用于对经过多个工序而制造的产品的工序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进行下述步骤:
根据规定条件,从工序数据表中检索作为从所述各工序取得的信息的工序数据的步骤;
根据与所述规定条件对应的条件,从事件数据表中检索作为与所述工序有关的各种变更信息的事件数据的步骤;
检测所述工序数据表的检索结果中的工序数据的异常/变动的步骤;
从所述事件数据表的检索结果中,抽出能成为所述检测出的工序数据的异常/变动的原因的事件数据的步骤。
29.一种工序管理方法,用于对经过多个工序而制造的产品的工序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进行下述步骤:
根据规定条件,从事件数据表中检索作为与所述工序有关的各种变更信息的事件数据的步骤;
根据与所述规定条件对应的条件,从工序数据表中检索作为从所述各工序取得的信息的工序数据的步骤;
检测所述工序数据表的检索结果中的工序数据中的异常或任何变动的步骤;
从所述检测出的工序数据中的异常或任何变动中,抽出能成为由所述事件数据表的检索结果导致的结果的异常或任何变动的步骤。
CNB2004100008103A 2003-01-15 2004-01-15 工序管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923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07145/2003 2003-01-15
JP2003007145A JP2004220335A (ja) 2003-01-15 2003-01-15 製造工程管理システム
JP2003126133A JP2004334355A (ja) 2003-05-01 2003-05-01 工程管理システム
JP126133/2003 2003-05-01
JP385380/2003 2003-11-14
JP2003385380A JP2005149112A (ja) 2003-11-14 2003-11-14 工程管理システム
JP401781/2003 2003-12-01
JP2003401781A JP2005165546A (ja) 2003-12-01 2003-12-01 工程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工程管理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159769A Division CN1912905A (zh) 2003-01-15 2004-01-15 工序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7925A true CN1517925A (zh) 2004-08-04
CN1299238C CN1299238C (zh) 2007-02-07

Family

ID=34317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081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9238C (zh) 2003-01-15 2004-01-15 工序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99238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8136C (zh) * 2008-03-06 2009-12-09 同济大学 一种具有柔化特性的扁平控制系统
CN101295528B (zh) * 2007-04-27 2011-04-20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及程序
CN104169824A (zh) * 2012-11-15 2014-11-26 Osg株式会社 制造工序的管理支援装置
CN111464619A (zh) * 2020-03-30 2020-07-28 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模组的生产管控系统和方法
CN111523747A (zh) * 2019-01-23 2020-08-11 通用电气公司 成本分析系统和检测异常成本信号的方法
CN113449899A (zh) * 2020-03-25 2021-09-2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服务器负荷预测系统及服务器负荷预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1532A (ja) * 2000-09-20 2002-03-2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工程管理システム
JP2002202810A (ja) * 2000-12-28 2002-07-19 Toshiba Corp 装置管理方法、装置管理システム及び装置管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2258931A (ja) * 2001-03-06 2002-09-13 Shinko Electric Ind Co Ltd 製造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製造管理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5528B (zh) * 2007-04-27 2011-04-20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及程序
CN100568136C (zh) * 2008-03-06 2009-12-09 同济大学 一种具有柔化特性的扁平控制系统
CN104169824A (zh) * 2012-11-15 2014-11-26 Osg株式会社 制造工序的管理支援装置
CN104169824B (zh) * 2012-11-15 2016-06-29 Osg株式会社 制造工序的管理支援装置
CN111523747A (zh) * 2019-01-23 2020-08-11 通用电气公司 成本分析系统和检测异常成本信号的方法
CN113449899A (zh) * 2020-03-25 2021-09-2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服务器负荷预测系统及服务器负荷预测方法
CN111464619A (zh) * 2020-03-30 2020-07-28 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模组的生产管控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9238C (zh) 2007-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3285C (zh) 固定显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994C (zh) 文件处理装置与记录媒体
CN1975769A (zh) 现状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112637C (zh) 信息获取代理系统和信息传送管理系统
CN1773407A (zh) 信息处理装置、运行状况管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CN1154935C (zh) 设备控制装置及设备判断方法
CN101055636A (zh) 障碍管理装置、障碍管理方法、障碍管理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299177C (zh) 数据管理装置、计算机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204810A (zh) 遥控方法、服务器及记录介质
CN1601483A (zh) 一种基于脚本解释工具的自动化软件测试系统
CN1828642A (zh) 传感器网络系统、传感器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126053C (zh) 文件检索方法、文件检索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680942A (zh) 文档组分析设备、文档组分析方法及文档组分析系统
CN1826817A (zh) 信息提供方法及信息提供程序
CN1416276A (zh) 中间数据接收装置、方法、程序和记录媒体以及发送装置、传输方法
CN1862522A (zh) 数据核对装置及核对方法
CN1205548C (zh) 监视和控制系统
CN1290026C (zh) 信息提供系统和信息服务设备
CN1299238C (zh) 工序管理系统
CN1258123A (zh) 电力系统保护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和程序模块的存储媒体
CN1340173A (zh) 注册方法和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提供方法和设备以及程序存储介质
CN1601543A (zh) 工作流管理设备及方法
CN1805374A (zh) 信息处理系统、服务器装置及客户终端装置
CN1825317A (zh) 用于提供内容的系统和装置
CN1920868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