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7558A - 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17558A
CN1517558A CNA2003101237410A CN200310123741A CN1517558A CN 1517558 A CN1517558 A CN 1517558A CN A2003101237410 A CNA2003101237410 A CN A2003101237410A CN 200310123741 A CN200310123741 A CN 200310123741A CN 1517558 A CN1517558 A CN 1517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ng mechanism
liquid
aforementioned
around
perispor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237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牧野雅彦
梶谷稔
小川信明
阿部喜文
藤原幸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17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75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15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where only one member is mo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6Lubricant sepa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3Lubricant distribution through a hollow driving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8Means for improving or restricting lubricant flow

Abstract

把从贮液部供应给压缩机构后单独或与压缩流体一起刚排出到容器内后的液体,在压缩机构驱动轴周围,捕集在与驱动轴同步转动的轴线X方向特定位置具有放出口的周壁处,并在离心作用下经过前述放出口放出到周壁外围,由围绕固定在周壁放出口周围的回收盖阻拦该被放出的液体,并导入回收进贮液部。

Description

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及装置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内置有压缩机构和贮液部的压缩机压缩机构供液回收方法及装置,其中该贮液部贮留对包括该压缩机构的滑动部能进行润滑等的液体。
技术背景
这种压缩机通过把容器与冷却循环器相连而能呈密封状态。一旦驱动压缩机构,就能返复进行以下作业:通过容器吸入口吸入冷却循环器内的冷却剂,压缩该冷却剂并排出到容器内后,再从容器的排出口供应给冷却循环器中。与此同时,容器内贮油部贮留着的润滑油直接或/和随冷却剂移动供应给包括压缩机构的滑动部,进行前述滑动部的润滑。由此也能进行免维护运动。采用这种润滑机构从压缩机构排出且供应给冷却循环器的冷却剂中包含润滑油。冷却剂中含有的润滑油会降低冷却循环器的功能。另外,如果冷却循环器中有较多的润滑油进行循环,因容器内滑动部的润滑不足,要补充润滑油,导致贮油部及贮油量增大,使压缩机增大增重。
为此,已知技术中的循环方式是把压缩机构排出的冷却剂中的润滑油供给冷却循环器前进行离心分离后再返回到容器的贮油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5)。这样,把压缩机构排出的冷却剂从切线方向导入轴线呈直角向设置的圆筒状离心分离室的上部,被导入的冷却剂沿圆筒面形成向下的螺旋流,与冷却剂相伴的润滑油离心分离,离心分离后的冷却剂从离心分离室下部供给到离心分离室中央部的上方供应给冷却循环器,使离心分离后的润滑油从离心分离室下部冒出进容器内返回到注油部。
专利文献2记载的类型,使离心分离后的润滑油平行冒出进贮油部的油面而不使油面变动,从而贮油部的润滑油水平一定,一方面能使供给滑动部的润滑油稳定,另一方面防止因贮油部润滑油油面变动所致的向离心分离室内的逆流。
专利文献3~5记载的类型在压缩机构与驱动压缩机构的电动机定子之间设置有环状隔离壁。专利文献3记载的类型还设置有把该隔离壁与容器之间的环状空间二分成左右冷却剂流入室及冷却剂流出室的隔壁。采用这种方式,压缩机构排出的冷却剂从前述冷却剂流入室流入容器内电动机侧后,到达下部贮油部上部转向向上,通过前述流出室排出到容器外,能顺利地进行流动;流入到容器中电动机侧的冷却剂能与电动机定子强势接触,或者,在冷却剂的前述急转向离心作用下提高润滑油的分离效果。
专利文献4、5所记载的类型,把从前述隔离壁内侧压缩机构排出的冷却剂导入容器中电动机侧,与从压缩机构驱动轴周围非压缩系滑动部即轴承部供应到此处后流出来的润滑油一起,以旋转着通过电动机转子部同时到达容器下部的方式进行导引,既能依靠冷却剂的前述旋转把润滑油逼到定子的内面等而分离润滑油,也能利用从转子下端流出时的摆动回转分离润滑油,把分离润滑油后的冷却剂排出容器外。
专利文献1:特开平07-01510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008235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1-020865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1-280552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02-1156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不过,为解决环境问题或提高能量而把上述压缩机载用于汽车冷暖器上时,要求车辆轻量化。特别是,由于电车或混合型汽车电动行走时不能获得汽油驱动车水平的驱动力,车辆轻量化就成了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压缩机特别是内置有大型、苯重电动机的电动压缩机搭载在车辆上,车辆同样具有要求小型轻量的重要问题。
因此,本发明人等研究开发了置于容器内的压缩机构及电动机小型化,以及把它们置于容器内时尽可能缩小其占据空间,能整体小型化和轻量化。不过,在这种小型化的同时,产生的问题是压缩机构启动时各滑动部的润滑不足。
对此本发明人重复进行了种种实验后证明,在容器小型化的同时只有贮油部变小的部分会使贮油量变少,即使采用例如上述专利文献3~5记载的各种润滑油分离方式,给压缩机构的滑动部供给后的润滑油回收进贮油部延迟,会导致补给时间不吻合而使润滑不足。
专利文献1、2记载的类型,由于所有供给滑动部的润滑油经过压缩机构时与冷却剂一起排出,并在排出后分离回收,所以,如果前述分离完全才会消除润滑不足问题。但是,完全分离所需的润滑油分离机构复杂且庞大,不符合小型化、轻量化的要求,而且还不能润滑压缩机构以外的滑动部。
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类型,由于隔离壁使从压缩机构流入、流出到容器中电动机侧的冷却剂与压缩机构非压缩体系统滑动部即驱动轴周围的轴承部润滑后排出的润滑油隔离不接触,相伴的润滑油分离返回回收进贮油部,所以,即使润滑油排出后没有分离回收,一旦相伴的润滑油量逐渐减少,再有效地进行回收也会导致润滑不足。但是,虽然从驱动轴周围的轴承润滑后排出的润滑油不会与前述冷却剂相伴,由于其数量比与冷却剂相伴排出量多而会下滴到电动机转子上,所以,转子或其上的平衡锤等摆动转向难以朝向下方;由于初期离心力把润滑油强压到隔离壁或定子内面而传落到下方,到达定子下端后才能下滴回收进贮油部,所以,回收花费时间是润滑油不足的主要原因。
专利文献4、5中记载的类型,把从压缩机构流入容器中电动机侧的冷却剂导进隔离壁内侧,由于伴随着从压缩机构非压缩系统滑动部即驱动轴周围的轴承部润滑后排出的润滑油,在电动机定子内侧冒出并转移到贮油部侧的同时,对依靠转子与平衡锤等转动旋转而分离转移的润滑油进行回收,所以,与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类型相比,润滑油回收稍早几分,但由于分离过程长、回收速度提高时转子元件穿行程度高,润滑油的分离回收率低,也存在润滑油不足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3~5记载的润滑油分离方式没有朝向轴线成水平设置的水平式压缩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及装置,能把压缩机容器内供应给包含压缩机构的滑动部进行润滑等后的液体,早期回收到容器贮液部,特别是不会妨碍容器内压缩气体的利用。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是在容器内具有压缩机构和贮液部的压缩机中把供给压缩机构之液体回收进贮液部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贮液部把要对该压缩机构滑动部进行润滑等液体贮留在容器下部,该方法的特征在于,把从贮液部供应给压缩机构后单独或与压缩流体一起刚排出到容器内后的液体,在压缩机构驱动轴周围、与该轴同步转动的轴向特定位置有放出口的周壁处进行捕集;在离心作用下经过前述放出口放出到周壁外围;由环绕固定在前述周壁放出口周围的回收盖阻拦该被放出的液体并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
根据这种结构,把刚排进容器内后的液体,在周壁和与其轴向特定位置有放出口的驱动轴周围,由与该驱动轴同步转动的捕集构件通过包围或/和阻挡进行捕集,防止飘落到周壁以上容器内附着在容器内其他部分上。被捕集的液体无论是否与被排出的压缩流体成混合状态,都能在捕集构件转动产生的离心作用下强压在前述周壁上能独自扩散。因此,在周壁上扩散的液体每次到达放出口就会经过放出口,在周壁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被放出到外围。从该轴向特定位置放出的液体由围绕固定在与前述放出口相对应外围的回收盖准确阻拦,并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把刚排出到容器内后的液体捕集在狭小区域内,不会让其绕道或飘落到更大区域,经路短回收早。这种作用可以满足压缩机纵、斜、横任一朝向的设置。
由压缩机构的供给液回收装置能实现这种方法的特征在于,配置有捕集构件和回收盖构件,在供应给压缩机构后的液体单独或与压缩流体一起排出区域周围有周壁的压缩机构驱动轴周围,捕集构件直接或间接与该驱动轴一体转动着捕集前述被排出的液体,并在离心作用让该液体通过前述周壁轴向特定位置设置的放出口放出;回收盖构件环绕固定在前述周壁放出口周围,阻拦前述放出的液体并将该液体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
本发明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是在容器内具有压缩机构和贮液部的压缩机中把供给压缩机构之液体回收进贮液部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贮液部把要对该压缩机构滑动部进行润滑等液体贮留在容器下部,该方法的另一特征在于,把从贮液部供应给压缩机构后通过驱动轴周围非压缩系统滑动部刚排出到容器内后的液体,在压缩机构驱动轴周围、与该驱动轴同步转动的轴向特定位置有放出口的周壁处进行捕集,在离心作用下经过前述放出口放出到周壁外围;把该放出的液体由环绕固定在前述周壁放出口周围的回收盖阻拦,并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
根据这种结构,从贮液部供应给压缩机构的一部分液体,经过驱动轴周围非压缩系统滑动部基本单独排出进容器内,把该刚排出后的液体在周壁与其轴向特定位置有放出口的驱动轴周围,由与该驱动轴同步转动的捕集构件包围或/和阻挡进行捕集,防止飘落到其上容器内附着在容器内其他部分上。被捕集的液体在捕集构件转动产生的离心作用下不会与构成压缩流体的雾状气流一起或部分混在该雾状气流中就能强压在前述周壁上独立扩散。因此,在周壁内扩散的液体每次到达放出口就会经过放出口,并在周壁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被放出。从该轴向特定位置放出的液体由围绕固定在与前述放出口相对应外围的回收盖准确阻拦,并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刚排出到容器内后的液体捕集在狭小区域内,不用绕道或飘落到更大区域,经路短就能早期回收。与此同时,既不会妨碍排出到容器内的压缩流体对电动机的冷却,也不会妨碍伴随液对压缩机构以外容器内滑动部的润滑,这种作用可以满足压缩机纵、斜、横任一朝向的设置。
由压缩机构的供给液回收装置能实现这种方法的另一特征在于,配置有捕集构件和回收盖构件,在供应给压缩机构后的液体经过驱动轴周围非压缩系统滑动部排出的区域周围、在有周壁的压缩机构驱动轴周围,捕集构件直接或间接与驱动轴一体转动着捕集前述被排出的液体,并在离心作用通过前述周壁轴向特定位置设置的放出口放出;回收盖构件环绕固定在前述周壁放出口周围,对前述放出的液体进行阻拦并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
本发明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装置,是在容器内具有压缩机构、驱动该压缩机构的电动机及贮液部的压缩机中把把供给压缩机构的液体回收进贮液部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装置,该贮液部把要对前述压缩机构滑动部进行润滑等的液体贮留在容器下部,该装置的另一特征在于配置有捕集构件和回收盖构件,液体经过驱动轴周围非压缩系统润滑部排出到压缩机构与电动机之间的区域周围;在有周壁的压缩机构驱动轴周围,捕集构件与驱动轴直接或间接一体转动着对前述排出的液体进行捕集,并在离心作用下使其经过前述周壁轴向特定位置设置的放出口放出;回收盖构件环绕在前述周壁放出口周围,阻拦前述被放出的液体,并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
根据这种结构,从贮液部供应给压缩机构的液体,从压缩机构驱动轴周围非压缩系统滑动部基本单独排出到压缩机构与电动机之间;在周壁和与其轴向特定位置有放出口的驱动轴周围,由与驱动由同步转动的捕集构件通过包围或/和阻挡对排出后的液体进行捕集,防止飘落到其上容器内附着在容器内其他部分上。被捕集的液体无论是否与被排出的压缩流体成混合状态,都能在捕集构件转动产生的离心作用下强压在前述周壁上能独自扩散。因此,在周壁内扩散的液体每次到达放出口并经过放出口,在周壁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被放出到外围。从该轴向特定位置放出的液体由围绕固定在与前述放出口相对应外围的回收盖准确阻拦,并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把刚排出到容器内后的液体捕集在狭小区域内,经路短且回收早。与此同时,既不会妨碍排出到容器内的压缩流体对电动机的冷却,也不会妨碍伴随液对压缩机构以外容器内滑动部的润滑,这种作用可以满足压缩机纵、斜、横任一朝向的设置。
本发明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装置,是在容器内具有压缩机构、驱动该压缩机构的电动机和贮液部的、且轴线成横向设置的水平式压缩机中把供给压缩机构的液体回收进贮液部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装置,贮液部把要对前述压缩机构滑动部进行润滑等的液体贮留在容器下部,该装置的一个特征在于配置有捕集构件和回收盖构件,液体经过驱动轴周围非压缩系统润滑部排出到压缩机构与电动机之间的区域周围;在有周壁的压缩机构驱动轴周围,捕集构件与驱动轴直接或间接一体转动着对前述排出的液体进行捕集,并在离心作用使其经过前述周壁轴向特定位置设置的放出口放出;回收盖构件环绕在前述周壁放出口周围,阻拦前述被放出的液体,并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
根据这种结构,回收盖构件只用到横向容器下部设置的贮液部为止的短距离就能早期进行回收,而且,因从回收盖构件到贮液部的液体回收是自然流下盘旋的,不会搅乱贮液部液面。
在放出口是前述周壁上电动机对置侧端部开口的构成结构中,由于能把周壁上单个开口用作放出口,并且,液体能从轴线直角口边缘放出到水平一致的轴线直角平面上外部周围,即使用轴向狭小回收盖构件也能准确阻拦。
另外,由于在周壁向放出口侧轴向扩张的构成结构中,被捕集的液在离心作用下限制强压扩散到周壁扩张侧即放出口侧,促进放出且能更早回收。
此外,回收盖构件把液体从最低部位导入贮液部的构成结构中,受阻拦的液体靠自然下流聚集在最低部位顺利导入贮液部。
另外,回收盖构件能把液体从最低部位经过排出口或通路导入贮液部。
根据下面详细说明及附图记载,可以明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特征。本发明的各特征可以单独采用,或者可有限种的组合复合采用。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及装置的压缩机的一个实例剖面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压缩机主要部件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供给液回收装置捕集构件的示图,图3A是正视图,图3B是轴向观看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供给液回收装置的回收盖示图,图4A是正视图,图4B是横剖视图;
图5是使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及装置的另一种压缩机主要部件剖面图;
图6是使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及装置的再一种压缩机主要部件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机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是用图1所示压缩机1胴部周围安装基座2横向设置冷却循环用螺旋式压缩机的一个实例。压缩机1的容器3内内置有压缩机构4和驱动该压缩机构的电动机5,配置有对供给包括压缩机构4的各滑动部润滑等液体进行贮留的贮液部6。工作用压缩流体是冷却气体。供给各滑动部润滑或压缩机构4滑动部密封的液体采用润滑油7等液体,并且是与冷却剂相溶的物质。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基本来说,可以采用容器内具有压缩机构和能对包括该压缩机构的滑动部进行润滑等液体进行贮留的贮液部。
本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机1的压缩机构4如图1所示,从固定分界板11a、旋转分界板12a上竖立有叶片的固定螺旋部11和旋转螺旋部12相互啮合形成的压缩空间10,在由电动机5驱动通过驱动轴14使旋转螺旋部12相对固定螺旋部11作圆轨运动时,伴随移动使容积变化,就能使虚线箭头所示外部循环冷却剂30经过容器3上设置的吸入口8和排出口9进行吸入、压缩和排出到外部循环。压缩机构4把图1所示压缩机构4和容器3中电动机5相对侧端部排出口31出来的冷却剂排出后,经过压缩机构4自身或与容器3间的连络路63把冷却剂流入排出到电动机5侧,对电动机5进行冷却或与冷却剂相伴随的润滑油7对驱动轴14的压缩机构4相对侧端部的轴承41进行润滑后,到达容器3的排出口9。图1所示的连络路63因在图示的最经济的位置,通常,设置选择在使贮液部6的润滑油7外出的各个地方。
与此同时,贮留在贮液部6中的润滑油7能够利用由驱动轴14驱动容积型泵13等在容器3内产生的差压,经过驱动轴14的润滑油供给通路112,伴随着旋转螺旋部12的旋转驱动,被供应到旋转螺旋部12背面的留液槽21或/和留液槽22,图示实例中供应给留液槽21。供应给留液槽21的润滑油7经过旋转螺旋部12外周部背面侧的旋转螺旋部12,由节流阀23等根据规定限制被供给,并在旋转螺旋部12中倒转,同时,润滑油7经过旋转螺旋部12供应给保持沟25,该保持沟25保持旋转螺旋部12的叶片先端与固定螺旋部11间的密封件即密封膜24,就能在固定螺旋部11和旋转螺旋部12间进行密封和润滑。在本实施方式中,泵13把贮液部6的润滑油7吸上经过设置在容器3中压缩机构4对置侧端壁的吸入通路54,经过泵室53送入驱动轴14润滑油供给通路112就能供于前述润滑。
本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机1特别是单独供应给压缩机构4或与冷却剂30一起排出后的润滑油7(图示实例基本是独立排出的润滑油7)捕集在容器3内的狭小区域中,不会绕道或飘落到更大区域中,而是经短经路导入贮液部6中,就能早期回收。因此,单独供应给压缩机构4后或与冷却剂30一起刚排出到容器3内后的润滑油7,首先在驱动轴14周围、与其同步转动轴线X方向特定位置有放出口101a的周壁101b处进行捕集,在离心作用下,经过放出口101a放出到周壁外。其次,该放出的润滑油7由围绕固定在周壁101b放出口101a周围的回收盖102阻拦并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
为此,压缩机1配置有捕集部件101和回收盖102,在有周壁101b的压缩机构4驱动轴14周围,捕集部件101与驱动轴直接或间接一体转动着对被排出的润滑油7进行捕集,并在离心作用下经过在周壁101b轴线X方向特定位置设置的放出口101a放出该润滑油7;  回收盖102围绕固定在周壁101b放出口101a周围,阻拦前述被放出的润滑油7,并导入回收进贮液部6。
从而,由于刚排出进容器3内后的润滑油7由捕集部件101包围或/和阻挡进行捕集,防止排出的润滑油7飘落到其上部的容器3内而附着在其他部分上。
被捕集的润滑油7在捕集部件101的转动离心作用下,无论是否与冷却剂30形成混合状态,都能独自强压在前述周壁101b进行扩散。在此,在图1~图4所示实施例中,周壁101b为光滑状,由于附加在周向中的润滑油7在图示实线箭头所示放出口101a侧以及其相对侧扩散而在放出口101a以外侧行走受阻,所以,行走受阻后朝向专用放出口101a。在这种周壁101b内扩传的润滑油7每次到达放出口101a时经过放出口101a,在周壁101b转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放出到图2、图5、图6实线箭头所示的外围。从该轴线X方向特定位置放出的润滑油7由环绕固定在与前述放出口101a相应外部周围的回收盖102准确阻拦并导入回收进贮液部6。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刚排出到容器3内后的润滑油7由容器3内捕集部件101捕集在狭小区域中,经短经路103就能早期回收。从而,即使因压缩机1小型化而使贮液部6容量变小,也能把供应给压缩机构4的润滑油7早期回收补充进贮液部6,所以,能避免给压缩机构4的供给量不足,相应能使压缩机1小型化、整体轻量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机1采用的方法如下所述,把经过一例驱动轴14周围非压缩系统滑动部即轴承部104刚排出到容器3内后的润滑油7,在驱动轴14周围、与驱动轴同步转动的轴线X向特定位置有放出口101a的周壁101b处进行捕集,并在离心作用下经过放出口101a放出到周壁101b外部周围;被放出的润滑油7由围绕固定在周壁101b放出口101a周围的回收盖102阻拦并导入回收进贮液部6。
为此,压缩机1配置有捕集部件101和回收盖102,在经过一例驱动轴14周围非压缩系统滑动部即轴承部104排出润滑油7的区域周围、有周壁101b的驱动轴14周围处,捕集部件101与驱动轴直接或间接一体转动着对被排出的润滑油7进行捕集,并在离心作用下经过在周壁101b轴线X方向特定位置设置的放出口101a放出该润滑油7;回收盖102围绕固定在周壁101b放出口101a周围,阻拦前述被放出的润滑油7,并导入回收进贮液部6。
从而,润滑油7的一部分经过驱动轴14周围非压缩系统轴承部104基本单独刚排出到容器3内后,由捕集部件101包围或/和阻挡进行捕集,防止飘落到其以上容器3内附着在电动机5等其他部分上。
这种被捕集的润滑油7完全由回收盖102阻拦并导入回收进贮液部6的结果是,从一例驱动轴14周围非压缩系统滑动部即轴承41基本独立刚排出后的润滑油7,由捕集部件101捕集在狭小区域中,经短路103就能早期回收。
在本实施例中,特别是由于能把比较多的基本单独排出的润滑油7早期回收,能避免压缩机1小型化引起的润滑油7供给不足现象。另外,既不会妨碍排出到容器3内的冷却剂30对电动机5的冷却,也不会妨碍伴随润滑油7对压缩机构4以外滑动部即轴承41的润滑。
本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机1,配置有捕集部件101和回收盖102,由于容器3内收容有驱动压缩机构4的电动机5,供应给压缩机构4的润滑油7经过一例驱动轴14周围非压缩系统滑动部即轴承部104排出到压缩机构与电动机5之间的区域周围;在有周壁101b的驱动轴14周围处由捕集部件101与驱动轴直接或间接一体转动着捕集被排出的润滑油7,并在离心作用下经过周壁101b轴线X向特定位置设置的放出口101a放出;回收盖102环绕固定在周壁101b放出口101a周围对润滑油7进行阻拦,并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6。
从而,从轴承部104基本单独刚排出到压缩机构与电动机5之间后的润滑油7,在周壁101b与其轴线X向特定位置具有放出口101a的驱动轴14周围,由与驱动轴一体转动的捕集部件101包围或/和阻挡进行捕集,能防止飘落到其以上容器3内附着在电动机5等其他部分上。
这种被捕集的润滑油7确实由回收盖102对放出到放出口101a外周围的部分进行阻拦并导入回收进贮液部6的结果是,由捕集部件101能把排出到压缩机构与电动机5之间的润滑油7在其刚排出后的狭小区域进行捕集,经短路103后早期回收。
在本实施例中,特别是即使具有复杂结构和形态的电动机5位于润滑油排出位置附近,也能避免比较多的且基本单独排出的润滑油7附着在电动机5上,能早期回收。既不会妨碍冷却剂30对电动机5的冷却,也不会妨碍伴随润滑油7对压缩机构4以外滑动部即轴承41的润滑。
这种作用还能满足压缩机纵向、斜向、横向任一种朝向的设置,在图6所示竖式压缩机1中,由于从轴承部104排出的润滑油7下落在其正下方的电动机5特别是转子5a上被摆动着进行飘散,且附着在定子5b各部位上都容易进行回收,所以特别有效。
另外,在图1~图4B实例、图5实例的水平式压缩机1中,回收盖102位于设置在容器3下部的贮液部6极近处,因经捕集部件101捕集且经回收盖102回收到贮液部6的经路103,与设置在竖式压缩机1下部的贮油部(未图示)对置情况下相比是很短的,有利于润滑油7的早期回收。
下面,对在图1~图4B实例、图5实例、图6实例再进行详细说明。在图1~图4B所示实例中的压缩机1,压缩机构4的轴承部104配置在电动机5定子5b线圈末端5c形成的空间内,大大缩小了容器3轴线X向尺寸。不过,因是水平式压缩机1,从前述轴承部104排出的润滑油7落在前述线圈末端5c内,在驱动轴14的转动影响下,因会在线圈末端5c内周摆动,是极难回收润滑油7的结构。但是,如上所述,捕集部件101把从轴承部104基本单独排出的比较多的润滑油7在附着在电动机5上前进行捕集,能利用回收盖102早期回收。特别是,由于捕集部件101位于线圈末端5c限定的空间内而不需要任何特别的空间,不会使压缩机1或容器3大型化。另外,捕集部件101在延伸至周壁101b线圈末端5c限定空间外形成有放出口101a,把润滑油7输送放出在线圈末端5c限定空间放出口101a的位置,就能利用回收盖102达到早期回收进贮液部6的目的。另外,由于回收盖102位于轴承部104外围能最接近压缩机构4与线圈末端5c间的转动平衡器105的位置间大小的空间内,并能阻拦回收从捕集部件101放出的润滑油7,所以,不必专用空间,不会使压缩机1或容器3大型化。
此外,捕集部件101一体或分体设置定位在转动平衡器105外侧。由于由此包括设置在驱动轴14或转子5a上的转动平衡器105转动区域中空闲的空间成润滑油7的捕集区域,所以,不需要单独的空间。在图示实例中,相对转子5a的端面共用拧紧转子5a的螺栓106,安装分体的转动平衡器105和捕集部件101;捕集部件101是金属制成的,呈图3A、3B所示的开口状,且从转动平衡器105外侧的转子5a开始覆盖;前述转动平衡器105转动区域中空闲的空间在前述线圈末端5c形成的空间内。作为捕集部件101的安装部,利用周壁101b放出口101a相对侧形成的端部壁101c。捕集部件101的周边构件因必须绝缘,可以使用树脂等绝缘材料。不过,因与驱动轴14或转子5a一体转动时离心力的影响,外侧必须选择膨胀不变形的材料。
由转动平衡器105形成的内面或成为周壁101b内面一部有助于润滑油7的前述捕集和放出。由于转动平衡器105抵抗驱动轴14在偏心轴14a处使旋转螺旋部12作圆轨运动所产生的不平衡,在设置于驱动轴14上的情况下,可以在转动平衡器105的外围把捕集部件101安装在驱动轴14上。不过,也可以把捕集部件101安装在与转动平衡器105不同的驱动轴14上。
把回收盖102用其外周的安装座102a与容器3内周热压配合等进行固定,在与保持有排出口31的固定螺旋部11之间夹持旋转螺旋部12的主轴承部件51的电动机5侧面轴承部104外围,共用安装固定螺栓107拧紧主轴承部件51和固定螺旋部11。由此,回收盖102形成覆盖轴承部104及前述捕集部件101放出口101a外围的环状承受槽102d,该轴承部104位于内凸缘102b的安装筒部102c与主轴承部件51之间,该内凸缘102b从安装座102a内周开始延伸至电动机5侧的剖面呈L型。在承受槽102d处阻拦从捕集部件101放出口101a放出的润滑油7,移动下落集中到下部最低位102e,就能顺利地导入下方贮液部6中。因此,在最低位102e的部分设置排出口108,就能把集中的润滑油7下流回收进贮液部6。不过,也可以把从回收盖102至贮液部6的返回通路设置在回收盖102上。
另外,对主轴承部件51进行前述润滑的轴承部104为通到前述留液槽21、22的前述圆轨运动驱动用偏心轴承43和与驱动轴14的压缩机构4侧部分对置的主轴承42,也可以说是所述另一侧的轴承41或副轴承,保持在容器3中与压缩机构4相对侧的端部壁成一体的支架上。在容器3的胴部设置有给电动机5供电的终端64,与在容器3端部朝向轴向的情况相比能把容器3轴向尺寸变小。
另外,使从压缩机构4排出口31排出到容器3内的冷却剂30环绕压缩机1轴线X周围的冷却剂循环返回通路34作为一实例,把其设置在支架55外围。该冷却剂循环返回通路34通过从冷却剂导入口32导入图1虚线箭头所示冷却剂30,并在压缩机1的轴线X、驱动轴14、支架55的周围循环返回,就能把与冷却剂30混合相溶所含的润滑油7以相应于冷却剂循环返回通路34曲率或弯曲形态进行离心分离或离心、阻挡分离同时,从容器3的排出口9侧的冷却剂返回口33返回。另外,在前述被离心分离的润滑油7返回到容器3内的冷却剂返回口33中的中途通路壁上,冷却剂循环返回通路34保持润滑油的重力方向成分并设置为从前述冷却剂循环返回方向向外的方式,就能使前述离心分离的润滑油7如图1实线箭头所示自然下流返回进贮液部6。因此,从容器3排出供应给冷却循环的冷却剂30中不会含有润滑油7,有助于供给压缩机构4的润滑油7早期回收进贮液部6。冷却剂循环返回通路34虽采用了与容器3分体的构件,但也可以利用容器3的端部壁,还可以利用管状构件。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捕集构件113的周壁113b是以向放出口113a侧轴线X向扩张的方式构成的。因此,当被捕集的润滑油7在离心作用下强压在周壁113b上时,限制其扩散以朝向周壁113b轴向扩张侧即朝向放出口113a侧,促进润滑油7的放出,更早进行回收。因扩张程度不会使润滑油7向放出口113a的相对侧扩散,且这时周壁113b的放出口113a相对侧也不用变成阻拦部,有利于提高捕集构件113及其安装构件的自由度。
另外,变成周壁113b内面一部分的转动平衡器105内面也具有同样的扩张形状,促进了润滑油7向放出口113a的输送。不过,放出口113a并不局限在周壁113b轴线X向端部,也可以根据其设置位置与回收盖114的关系设置在任何位置。
前述扩张形状也可弯曲分级,还可以与电动机5的线圈末端5c的形状等外围环境相符。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线圈末端5c的内周形状适合于周壁113b的倾斜。
另外,回收盖114在筒部114c的轴线X向中途具有排出口108,即使在该轴线X向中,也能从成为最低位114e的两侧朝中央向下倾斜,由此也能把集中在最低位114e的润滑油7顺利地导入贮液部6。在这种情况下,排出口108也可以设置在轴线X向中任何位置。
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上述压缩机1呈纵向设置状态,是竖式,压缩机构4位于容器3内的上部,电动机5位于容器3内的下部。只是另一种类型的捕集构件115和回收盖116不同于先前二个实施例。
把捕集构件115安装在电动机5转子5a的上端面,周壁115b和转动平衡器105的内面与图5所示实施例的情况相比倾斜成更大的锥状。由此对从轴承部104排出的润滑油7进行捕集并在离心作用下强压在周壁115b或转动平衡器105的内面上时,使克服重力作用的润滑油7扩散上升到上方放出口115a侧,就能从放出口115a放出到其外部。
回收盖116与先前二个实施例相同,安装在主轴承部件51的电动机5侧面上,筒部116c的内凸缘116b内周向上弯曲,上端稍低于周壁115b的入出口115a,在与筒部116c之间形成有朝上的承受槽116d,就能在筒部116c接收从放出口115a向离心方向筒部116c放出的润滑油7,并转移下落进承受槽116d。使筒部116c向下侧扩张就进行这种转移下落而不会反冲。承受槽116d底部向下倾斜朝向容器3胴部一侧设置的最低位116e,接收的润滑油7在最低位116e聚集,就能从排出口108导入下方未图示的贮油部。虽从排出口108把润滑油7导入前述贮油部,但从排出口108延伸至容器3胴部内周设置有到达润滑油下落通路109的润滑油7返回通路111,该润滑油下落通路109朝向设置在容器3胴部与电动机5定子5b间贮油部。虽可以形成有返回通路111等,但也可以共用一部分容器3的胴部,就能省略构件及空间。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从捕集构件115经回收盖116把润滑油7导进贮油部的经路103虽比先前二个实施例的长,但都比所述现有技术各种情况的短,所以能早期回收润滑油7。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从贮液部供应给压缩机构的液体从压缩机构单独或与压缩流体一起排出到容器内,这种排出后的液体由与驱动轴同步转动的捕集构件在周壁和其轴线方向特定位置有放出口的驱动轴周围包围或阻挡捕集,能防止飘落到其以上容器内附着在其他部分上。被捕集的液体在捕集构件转动离心作用下,无论是否与排出的压缩流体成混合状态都能单独强压在前述周壁上进行扩散。在周壁内扩散的液体每次到达放出口都通过放出口,在周壁转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放出到外周。从该轴线方向特定位置放出的液体由围绕固定在与前述放出口相对应的外围上的回收盖阻拦并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供应给压缩机构的单独或与压缩流体一起刚排出后的液体捕集在容器内狭小的区域中,经短经路就能早期回收,避免产生向贮油部回收、补充的液体输送后不能充足润滑的现象。

Claims (11)

1、一种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是在容器内具有压缩机构和贮液部的压缩机中把供给压缩机构之液体回收进贮液部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贮液部把要对该压缩机构滑动部进行润滑等液体贮留在容器下部,该方法的特征在于,把从贮液部供应给压缩机构后单独或与压缩流体一起刚排出到容器内后的液体,在压缩机构驱动轴周围捕集在与其同步转动的轴向特定位置有放出口的周壁处,在离心作用下经过前述放出口放出到周壁外围,把该放出的液体由环绕固定在前述周壁放出口周围的回收盖阻拦,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
2、一种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是在容器内具有压缩机构和贮液部的压缩机中把供给压缩机构之液体回收进贮液部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贮液部把要对该压缩机构滑动部进行润滑等液体贮留在容器下部,该方法的特征在于,把从贮液部供应给压缩机构后经过驱动轴周围非压缩系统滑动部排出到容器内后的液体,在压缩机构驱动轴周围捕集在与其同步转动的轴向特定位置有放出口的周壁处,在离心作用下经过前述放出口放出到周壁外围,把该放出的液体由环绕固定在前述周壁放出口周围的回收盖阻拦,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
3、一种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装置,是把在容器内具有压缩机构和贮液部的压缩机中供给压缩机构之液体回收进贮液部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装置,贮液部把要对该压缩机构滑动部进行润滑等液体贮留在容器下部,该装置的特征在于配置有捕集构件和回收盖构件,在把供给压缩机构后的液体单独或与压缩流体一起排出的区域周围,在有周壁的压缩机构驱动轴周围处,捕集构件与驱动轴直接或间接一体转动并对前述排出的液体进行捕集,并在离心作用下使其经过前述周壁轴向特定位置设置的放出口放出;回收盖构件环绕固定在前述周壁放出口周围,对前述被放出的液体进行阻拦,并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
4、一种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装置,是把在容器内具有压缩机构和贮液部的压缩机中供给压缩机构之液体回收进贮液部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装置,贮液部把要对该压缩机构滑动部进行润滑等液体贮留在容器下部,该装置的特征在于配置有捕集构件和回收盖构件,在把供给压缩机构后的液体经过驱动轴周围非压缩系统滑动部排出的区域周围,在有周壁的压缩机构驱动轴周围处,捕集构件与驱动轴直接或间接一体转动着对前述排出的液体进行捕集,并在离心作用下使其经过前述周壁轴向特定位置设置的放出口放出;回收盖构件环绕固定在前述周壁放出口周围,对前述被放出的液体进行阻拦,并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
5、一种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装置,是把在容器内具有压缩机构、驱动该压缩机构的电动机和贮液部的压缩机中供给压缩机构之液体回收进贮液部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装置,贮液部把要对该压缩机构滑动部进行润滑等液体贮留在容器下部,该装置的特征在于配置有捕集构件和回收盖构件,供应给压缩机构后的液体经过驱动轴周围非压缩系统润滑部排出到压缩机构与电动机之间的区域周围,在有周壁的压缩机构驱动轴周围处,捕集构件与驱动轴直接或间接一体转动着对前述排出的液体进行捕集,并在离心作用下使其经过前述周壁轴向特定位置设置的放出口放出;回收盖构件环绕在前述周壁放出口周围,对前述被放出的液体进行阻拦,并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
6、一种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装置,是把在容器内具有压缩机构、驱动该压缩机构的电动机和贮液部的压缩机中供给压缩机构之液体回收进贮液部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装置,贮液部把要对该压缩机构滑动部进行润滑等液体贮留在容器下部,该压缩机是轴线成横向设置的,该装置的特征在于配置有捕集构件和回收盖构件,供应给压缩机构后的液体经过驱动轴周围非压缩系统润滑部排出到压缩机构与电动机之间的区域周围,在有周壁的压缩机构驱动轴周围,捕集构件与驱动轴直接或间接一体转动着对前述排出的液体进行捕集,并在离心作用下使其经过前述周壁轴向特定位置设置的放出口;回收盖构件环绕在前述周壁放出口周围,对前述被放出的液体进行阻拦,并导入回收进前述贮液部。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记载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装置,放出口是前述周壁上电动机相反侧的端部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记载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装置,周壁在轴线方向向放出口侧扩张。
9、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记载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装置,捕集构件一体或分体定位设置在转动平衡器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记载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装置,回收盖构件把液体从最低部位导入贮液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记载的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装置,回收盖构件把液体从最低部位经过排出口或通路导入贮液部。
CNA2003101237410A 2002-12-06 2003-12-05 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5175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55229A JP2004183632A (ja) 2002-12-06 2002-12-06 圧縮機構部の供給液回収方法と装置
JP2002355229 2002-12-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7558A true CN1517558A (zh) 2004-08-04

Family

ID=32463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101237410A Pending CN1517558A (zh) 2002-12-06 2003-12-05 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018185B2 (zh)
JP (1) JP2004183632A (zh)
CN (1) CN151755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2819A (zh) * 2011-04-29 2012-03-28 湖南华强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涡旋压缩机回油结构
CN114829746A (zh) * 2019-12-23 2022-07-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旋转机械及使用了该旋转机械的制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79883B1 (ko) * 2004-10-06 2007-0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밀폐형 선회베인 압축기
KR100679886B1 (ko) * 2004-10-06 2007-0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급유 기능을 갖는 선회베인 압축기용 선회베인
JP2006348928A (ja) * 2004-10-14 2006-12-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圧縮機
US20060159579A1 (en) * 2005-01-20 2006-07-20 Skinner Robin G Motor-compressor unit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compressors
JP2007270697A (ja) * 2006-03-31 2007-10-18 Hitachi Ltd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JP5192440B2 (ja) * 2009-05-15 2013-05-0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モー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圧縮機
CN102251966B (zh) * 2010-05-17 2016-07-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挡油组件及具有该挡油组件的旋转压缩机
KR101681590B1 (ko) * 2015-09-09 2016-1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크롤 압축기
WO2019146028A1 (ja) * 2018-01-25 2019-08-01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回転式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99A (en) * 1843-03-10 Smut-machine
US13343A (en) * 1855-07-24 And de witt
JPH0765578B2 (ja) * 1988-12-07 1995-07-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3691359B2 (ja) * 1991-10-30 2005-09-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横置形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H07151083A (ja) 1993-11-29 1995-06-13 Nippondenso Co Ltd ベーン型圧縮機
US5591018A (en) * 1993-12-28 1997-01-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ermetic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a pumped fluid motor cooling means and an oil collection pan
JP2956509B2 (ja) * 1995-01-17 1999-10-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気体圧縮機
US5533875A (en) * 1995-04-07 1996-07-09 American Standard Inc.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a frame and open sleeve for controlling gas and lubricant flow
JP3499110B2 (ja) * 1997-08-11 2004-02-2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油冷式スクリュ圧縮機
JP4000634B2 (ja) 1997-09-05 2007-10-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US6000917A (en) * 1997-11-06 1999-12-14 American Standard Inc. Control of suction gas and lubricant flow in a scroll compressor
JP2000291557A (ja) 1999-04-07 2000-10-17 Sanden Corp 電動式圧縮機
JP3709103B2 (ja) 1999-07-07 2005-10-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密閉型の縦置き圧縮機
JP2001280552A (ja) 2000-03-30 2001-10-10 Bridgestone Corp ツインホース
JP2001280249A (ja) 2000-03-31 2001-10-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圧縮機および電動機
JP3931574B2 (ja) 2000-08-04 2007-06-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密閉型圧縮機
JP2002070743A (ja) 2000-08-29 2002-03-08 Sanden Corp 冷媒圧縮用電動式圧縮機
JP3976512B2 (ja) 2000-09-29 2007-09-19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冷媒圧縮用電動式圧縮機
JP2002180984A (ja) 2000-12-08 2002-06-26 Sanden Corp 冷媒圧縮用電動式圧縮機
JP4073622B2 (ja) 2000-12-18 2008-04-09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電動式圧縮機
JP2002285981A (ja) 2001-03-26 2002-10-0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および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の潤滑油供給方法
JP4777541B2 (ja) 2001-06-08 2011-09-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動機内蔵の圧縮機と、これを搭載した移動車
JP3685091B2 (ja) 2001-06-08 2005-08-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動機内蔵の圧縮機と、これを搭載した移動車
KR100924895B1 (ko) * 2002-05-24 2009-11-02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스크롤 압축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2819A (zh) * 2011-04-29 2012-03-28 湖南华强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涡旋压缩机回油结构
CN102392819B (zh) * 2011-04-29 2014-09-24 湖南华强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涡旋压缩机回油结构
CN114829746A (zh) * 2019-12-23 2022-07-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旋转机械及使用了该旋转机械的制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107847A1 (en) 2004-06-10
US7018185B2 (en) 2006-03-28
JP2004183632A (ja) 200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2171C (zh) 压缩机
CN1081754C (zh) 压缩机
CN1118634C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517558A (zh) 压缩机构供给液回收方法及装置
CN1508428A (zh) 配置有交换器的电动压缩机
CN1975168A (zh) 涡卷压缩机
CN1671966A (zh) 卧式旋转压缩机
CN1137097A (zh) 改进了内部润滑系统的旋转斜盘型制冷压缩机
CN1769712A (zh) 压缩机
CN1301944A (zh) 用于制冷系统压缩机的内部分油器
CN1322290A (zh) 带有加强的电动机冷却和润滑系统的液体制冷器
CN1749568A (zh) 具有防止润滑油流出的功能的涡卷压缩机
CN1786478A (zh) 涡旋压缩机的防排油装置
CN88101361A (zh) 涡旋式压缩机
CN1168903C (zh) 压缩机
CN1409014A (zh) 用于压缩机的低压气体回路
CN1662744A (zh) 密闭式压缩机
CN1807892A (zh) 涡旋压缩机
CN1757924A (zh) 用于涡旋式压缩机的油排放降低装置
CN1037991C (zh) 涡旋式压缩机
CN1629489A (zh) 径向顺从性涡旋式压缩机中的偏心连接装置
CN1302236C (zh) 具有多台压缩机的空调器
CN1317511C (zh) 卧式压缩机
CN1752447A (zh) 具有制冷剂气体引导结构的涡卷压缩机
CN108087276B (zh) 低背压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