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6869A - 数据记录介质、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记录介质、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16869A
CN1516869A CNA038004275A CN03800427A CN1516869A CN 1516869 A CN1516869 A CN 1516869A CN A038004275 A CNA038004275 A CN A038004275A CN 03800427 A CN03800427 A CN 03800427A CN 1516869 A CN1516869 A CN 15168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ymbols
record
reflectance coating
symb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004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4911C (zh
Inventor
ի����Ҳ
斋藤昭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Music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ny Disc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Disc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Sony Disc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516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6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49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491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92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are linked to media defects or read/write erro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094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0/00115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record carrier stores a unique medium identif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188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devices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ontents to/from a record carrier
    • G11B20/00202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devices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ontents to/from a record carrier wherein the copy protection scheme builds on multi-session recording, e.g. defective table of contents [TOC] in the 2nd sess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572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change the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 G11B20/005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change the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said format change concerning the physical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 G11B20/00594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change the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said format change concerning the physical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wherein the shape of recording marks is altered, e.g. the depth, width, or length of p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20/10898Overwriting or replacing recorded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11B2020/14618 to 14 modulation, e.g. the EFM code used on CDs or mini-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3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adding special lis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 G11B2020/183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adding special lis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using a Reed Solomon [RS] code
    • G11B2020/18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adding special lis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using a Reed Solomon [RS] code using a cross-interleaved Reed Solomon [CIR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对于四个符号的数据(图11A),产生两个符号的奇偶校验(图11B)。这六个符号进行EFM调制。每一个包含8位的符号都转换为14位的模式(图11C)。在盘片上形成的一个凹坑/槽脊序列(图11D)中,重写两个符号,一个符号是(0×40)。对凹坑/槽脊序列进行附加记录处理之后,凹坑的长度变长了(图11E)。在再现方再现的14位数据转换为8位。因此,原始数据(0×40)重写为(0×22)。一个奇偶校验也改变了,使得附加记录的数据符号(0×22)不会被检测为一个错误。

Description

数据记录介质、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记录介质、一种数据记录方法和一种数据记录装置,它们可以应用于一种光盘,  例如一种只读光盘(ROM)。
背景技术
光盘(CD)有关的标准已经广泛地使用,它指的是对于音频光盘(CD-DA),并且是根据一种称为红皮书的标准规范中的说明。根据这个规范,已经标准化了多种格式例如CD-ROM,并且已经提出了所谓的CD族。在以下的说明中,CD通常是指CD族中包括的多种格式的盘片。
已经提出了一种技术,其中一束激光照射到一个盘片上的一种恰当选定的反射膜上,从而使凹坑的长度发生变化。这种记录过程有时是指附加的记录过程。在反射膜上附加地记录数据时,可以记录例如识别每张盘片的标识信息。以CD格式记录标识信息时,可以使用CD格式中Q通道的一个子码。
在CD中使用了一种称为CIRC(交叉交织里德-索罗门码)的纠错码。因此,在反射膜上记录数据比如盘片标识信息时,附加地记录的数据就被检测为一个错误,并且以CIRC来纠正。在这种情况下,就读取了还没有进行附加记录处理时的原始数据。如果发生的错误超过了CIRC的纠错性能,就无法纠正该错误,因而无法读取数据。另外,也无法读取附加地记录的数据,因为要进行一种插值处理。因此,迄今为止仅仅在没有进行纠错码编码处理的区域中,进行所提议的附加记录处理。因此限制了附加记录过程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数据记录介质、一种数据记录方法和一种数据记录装置,它们能够扩展附加记录过程的应用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具有一层反射膜的一种数据记录介质,通过向反射膜记录以纠错码编码的数据,重写记录区域中数据的一部分,使得数据解码时该数据不会被检测为一个错误。
本发明是一种数据记录方法,用于在具有一层反射膜的一种数据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通过向反射膜记录以纠错码编码的数据,重写记录区域中数据的一部分,使得数据解码时该数据不会被检测为一个错误。
本发明是一种记录装置,用于在具有一层反射膜的一种数据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通过向反射膜记录以纠错码编码的数据,重写记录区域中数据的一部分,使得数据解码时该数据不会被检测为一个错误。
依据本发明,在反射膜上附加地记录数据,使得数据解码时不被检测为一个错误。因此,已经以纠错码进行了编码的数据进行解码时,就不会发生无法读取重写数据的问题。依据本发明,由于在已经以纠错码编码的区域中能够附加地记录数据,所以能够扩展附加记录过程的应用范围。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一幅示意图,说明了一片常规CD的记录模式和结构。
图2是一幅示意图,说明了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盘片生产过程。
图3是一幅示意图,说明了依据本发明之实施例的附加记录过程。
图4是一幅示意图,说明了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光盘记录格式。
图5是一幅示意图,说明了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光盘记录格式。
图6是一幅框图,显示了CIRC编码器的一个实例。
图7是一幅更详细的框图,显示了CIRC编码器的实例。
图8是一幅框图,显示了CIRC解码器的一个实例。
图9是一幅更详细的框图,显示了CIRC解码器的实例。
图10是一幅示意图,说明了一个CIRC交织过程。
图11A至图11H是示意图,说明了依据本发明之实施例的附加记录过程。
图12是一幅示意图,说明了使用CIRC的情况下的附加记录过程。
图13是一幅示意图,说明了使用CIRC的情况下的附加记录过程。
图14是一幅示意图,说明了使用CIRC的情况下的附加记录过程。
图15是一幅示意图,说明了使用CIRC的情况下的附加记录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一步将介绍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它应用于在盘状记录介质上记录盘片标识信息(后文中称为UDI)的情况。UDI就是识别每一盘片的信息。UDI说明了例如盘片生产商的名称、盘片销售商的名称、生产厂的名称、生产年份、序列号、时间信息等等。依据本发明,附加记录的信息不限于UDI,而是所需的信息。记录UDI的方式使得一台常规的CD播放机或者一台常规的CD-ROM驱动器能够读取。为了容易理解,首先将介绍光盘的结构,例如一片CD。
图1是一幅放大图,显示了一片常规CD的一部分。在具有预定轨距(例如1.6μm)的轨迹上,交替地形成凹下的部分(称为凹坑)和槽脊(不凹下的区域)。凹坑和槽脊的长度范围是从3T至11T,T表示最小的转换间隔。从CD的反面照射激光。
CD包括一片厚度为1.2mm的透明盘状基底1、其上涂布的一层反射膜2以及其上涂布的一层保护膜3。反射膜2是使用一种反射系数高的材料。该CD为只读盘。不过,正如后面将要介绍的,涂布了反射膜2之后,再利用激光在反射膜2上记录信息(UDI)。
下一步将参考图2,介绍CD生产过程的一个流程。在步骤S1,由一部主轴电机转动一片玻璃母版,它是在一片玻璃基底上涂布着光敏抗蚀剂——一种光敏材料。按照记录信号开/关的激光,照射到光敏抗蚀剂薄膜上,结果就产生了一片母版。为了使光敏抗蚀剂薄膜显影,要进行一种显影处理。当抗蚀剂为正片类型时,暴露的部分就会溶解。在光敏抗蚀剂薄膜上就形成了不平坦的模式。
采用一种电镀方法,对光敏抗蚀剂母版进行电铸,结果就(在步骤S2)产生了一片金属母版。(在步骤S3)利用金属母版,生产出多片母盘。(在步骤S4)利用母盘又生产出多片压模。利用压模生产盘片基底。生产盘片基底是采用压模法、注塑法、光固法等。在步骤S6,涂布一层反射膜和一层保护膜。在常规的盘片生产方法中,在CD上印刷一个标记。
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向反射膜(一个镜面部分,例如一个槽脊)照射激光。另外,在步骤S7,附加地记录信息。激光照射到反射膜上,反射膜上的槽脊受热(热记录)。结果,原子产生位移,薄膜的结构和结晶状态发生变化。因此,该部位的反射系数降低。结果,激光照射到该槽脊之后,激光的反射变小。因此,测光器把该槽脊识别为一个凹坑。利用这种特征,凹坑长度可以变化以记录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反射膜的材料能够使其反射系数由激光照射而改变。有一种材料,附加记录过程会提高其反射系数。
实际上,反射膜是由一种铝合金Al100-yXy制成的,其中X是从Ge、Ti、Ni、Si、Tb、Fe和Ag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元素。铝合金膜的成分比例y在5<y<50的范围内选定[原子%]。
另外,反射膜也可以由一种银合金膜Ag100-zYz制成,其中Y是从Ge、Ti、Ni、Si、Tb、Fe和Al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元素。银合金膜的成分比例z在5<z<50的范围内选定[原子%]。形成反射膜可以采用例如磁控溅射方法。
例如,在形成50nm厚的AlGe合金反射膜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物镜从透明基底面或者保护膜面照射激光,如果Ge的成分比例为20[原子%],而且记录功率在6-7[mW]的范围内,那么反射系数降低大约6%。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果Ge的成分比例为27.6[原子%],而且记录功率在5-8[mW]的范围内,那么反射系数降低7-8%。由于反射系数以这样一种方式变化,对于反射膜就能够进行附加记录处理。
图3是一幅示意图,实际地说明了附加记录UDI所用的一种方法。有两种模式,取决于以前的模式。这两种模式称为模式A和模式B。
首先将介绍模式A。在符号之间插入三个合并位例如(000)。进行附加记录处理时,8位的一个数据符号是例如(0×47),其中0×表示十六进制记法。图3显示了一个14位的模式(00100100100100),数据的8位已经事先利用EFM(8-14调制)体系进行了调制。
进行附加记录处理所用的一束激光,照射到两个凹坑之间的阴影区域中。结果,阴影区域的反射系数就下降了。附加记录过程进行之后,两个凹坑连接起来再现为一个凹坑。在这种情况下,14位的模式变为(00100100000000)。这是因为这个14位的模式进行EFM解码时,它就解码为8位(0×07)。
在模式B的情况下,合并位是(001)。在这种情况下,如同对于模式A的情况,一束激光照射到阴影区域时,8位可以从(0×47)改变为(0×07)。
如上所述,一个数据符号(0×47)能够重写为(0×07)。能够附加记录的数据有许多类型。一个数据符号(0×40)能够改变为(0×00)。不过,在附加记录过程中,激光照射到已经记录了数据的一个镜面部位,以改变凹坑的长度。因此,能够附加记录的数据类型有限制。
下一步将介绍CD所用的纠错码编码过程。在CD中,作为一种纠错码编码体系,CIRC(在垂直方向)以C1代码序列和(在斜线方向)以C2代码序列,进行双重纠错码编码处理。以纠错码编码后的数据,以一帧为单位进行EFM调制。
图4显示了在数据进行EFM调制之前CD数据结构的一帧。如果音频数据以16位采样,如图14所示,一帧包括24个符号的数据位——相当于L(左)和R(右)声道中每一声道的六个样点字(一个符号为8位,所以16位分成两个符号),四个符号组成的一个Q奇偶校验,四个符号组成的一个P奇偶校验,以及一个符号组成的一个子代码。记录在盘片上的一帧数据,按照EFM调制从8位转换为14位。另外,还增加了DC分量压制位。此外,还增加了一个帧同步。
因此,记录在盘片上的一帧包括:
帧同步  24个通道位
数据位  14·24=336个通道位
子代码  14个通道位
奇偶校验  14·8=112个通道位
合并位  3·34=102个通道位
因此,一帧的通道位总数是588个通道位。
在EFM调制体系中,每个符号(8个数据位)转换为14个通道位。EFM调制的最小时间宽度Tmin(一种记录体系中相邻1之间的若干个0的时间宽度)是3T。相当于3T的凹坑长度为0.87μm。相当于T的凹坑长度为最小凹坑长度。另外,在两个区块(各包括14个通道位)之间放置着3个合并位。此外,在帧的起点处增加了一个帧同步模式。如果通道位的持续时间是T,帧同步模式就是依次为11T、11T和2T的一种模式。这样一种模式在EFM调制的规则中不会发生。因此,可以利用一种特殊的模式来检测帧同步。一帧包括总共588个通道位。帧频率为7.35kHz。
这样的98帧组成的组称为子代码帧(或者子代码区块)。子代码帧相当于常规CD的1/75秒的再现时间。图5显示了一个子代码帧,其中98帧的排列方式为在垂直方向依次排列。每一帧中的子代码为一个符号,对于8个通道P-W中每一个,各包括一位。如图5所示,一个区段包括一个持续时间(98帧),它完成了一个子代码。98帧中起始两帧的子代码是子代码帧同步标志S0和S1。当一片光盘的数据记录在比如CD-ROM盘片上时,98帧(2352字节)——完成了子代码的一个单位——是一个区段。
图6和图7是框图,显示了按照CIRC体系进行编码处理的一个流程。把24个符号提供给双符号延迟/扰频电路11,其中一个音频信号的一个字划分为高阶8位和低阶8位(W12n,A、W12n,B、…、W12n+11,A、W12n+11,B)(A表示高阶8位,而B表示低阶8位)。偶数字数据L6n、R6n、L6n+2、R6n+2、…中的每一个,都延迟两个符号。即使在C2编码器12中一个序列全都变为错误,它也能够插值出该序列。双符号延迟/扰频电路11能够在数据中加入扰频,使得突发错误的插值长度能够达到最大。
双符号延迟/扰频电路11的输出,提供给C2编码器12。C2编码器12利用GF(28)上的(28,24,5)里德-索罗门码,进行一种编码处理,产生一个Q奇偶校验,它包括四个符号Q12n、Q12n+1、Q12n+2和Q12n+3。C2编码器12的输出(包括28个符号),提供给交织电路13。如果D表示单位延迟量,那么交织电路13给出若干延迟量,它们以算术级数变化,比如0、D、2D、…,所以符号的第一序列就转换为第二序列。交织电路13会分散突发错误。
交织电路13的输出,提供给C1编码器14。C1编码器14利用GF(28)上的(32,28,5)里德-索罗门码作为C1代码。C1编码器14产生一个P奇偶校验,它包括四个符号P12n、P12n+1、P12n+2和P12n+3。C1代码和C2代码中的每一个,其最小距离都是5。因此,能够纠正双符号错误。(在一个错误符号的位置已知的情况下,)能够擦除纠正四符号错误。
C1编码器14的输出(包括32个符号),提供给单符号延迟电路15。单符号延迟电路15使相邻的符号分开,以便防止符号边界上的错误造成一个双符号错误。一个反相器使Q奇偶校验反转。因此,即使数据和奇偶校验变为全零,也能够检测到错误。
交织电路13具有一个单位延迟量D=4帧。使相邻的符号离开四帧。在CIRC4体系中,最大延迟量是27D(=108帧)。总交织长度为109帧。
图8和图9是框图,显示了解码处理的一个流程。解码处理是以编码处理的反向顺序进行的。从EFM解调电路输出的再现数据,提供给单符号延迟电路21。电路21取消在编码方由单符号延迟电路15产生的数据延迟。
单符号延迟电路21的输出(包括32个符号),提供给C1解码器22。C1解码器22的输出提供给去交织电路23。去交织电路23给出若干延迟量,它们以算术级数变化,比如对28个符号是27D、26D、…、D和0,以便取消交织电路13产生的延迟。去交织电路23具有一个单位延迟量D=4帧。
如图10所示,单位延迟量D为(D=4)。总的交织长度为109(=108+1)帧,它稍微大于一个区段。由于盘片上粘附的指纹、存在的刮痕等,许多连续的数据变为错误,总的交织长度定义了对这种突发错误的纠正性能。因为总的纠正长度很大,所以突发错误的纠正性能很高。
去交织电路23的输出,提供给C2解码器24。C2解码器24进行C2代码解码处理。C2解码器24的输出(包括24个符号),提供给双符号延迟/去扰频电路25。从双符号延迟/去扰频电路25获得24个符号的解码后数据。一个插值旗标发生电路26,利用C1解码器22和C2解码器24输出的错误旗标,产生一个插值旗标。利用该插值旗标,对表示错误的数据进行插值。因此,在CIRC中,是在垂直方向以C1代码序列以及在斜线方向以C2代码序列,进行纠错码编码处理。换言之,是双重进行纠错码编码处理。
依据本发明,已经以纠错码进行编码的区域中,重写数据的一部分,以记录所需的数据,例如UDI。图11A至图11H显示了数据重写方法的一个实例。不过,为了便于理解,图11A至图11H显示的纠错码编码处理比CIRC中要简单一些。换言之,对于图11A所示的四个符号的数据(0×82、0×ef、0×75和0×40),产生了图11B所示的两个符号的奇偶校验(0×ba和0×e2)。这种纠错码编码处理具有纠正单符号错误的性能。真正奇偶校验符号的二进制数字仅仅表示了代码实例。例如,它们是里德-索罗门码的奇偶校验符号,而不是纠错码编码处理的计算所获得的数值。
这六个符号经过了EFM调制。如图11C所示,每一个包含8位的符号都转换为14位的模式。没有加入合并位。在图11C中,“1”表示高度的反转。在盘片上作为不平坦模式的一个凹坑/槽脊序列,如图11D所示。连续的“1”的持续时间就是凹坑的持续时间,而连续的“0”的持续时间则是槽脊的持续时间。
下一步进行附加记录处理,正如参考图3所介绍的。在图11中,重写了两个符号,如方框所表示。一个符号原来是(0×40)。对图11D所示的凹坑/槽脊序列进行附加记录处理之后,如图11E所示,凹坑的长度变长了。进行了附加记录处理之后,再现图11E所示的凹坑/槽脊序列时,会再现出图11F所示的14位数据。
在再现方14位数据转换为8位,就获得了图11G所示的全部读出数据。因此,原始数据(0×40)重写为(0×22)。如果一个纠错码序列的六个符号中仅仅改变了一个符号,在它们解码时就会检测到一个错误并纠正。换言之,再现了原始数据(0×40)。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再现重写的数据(0×22)。
因此,在图11所示的实例中,奇偶校验符号(0×e2)改变为(0×01),所以数据解码时,附加记录的数据符号(0×22)不被检测为一个错误。利用纠错码,对包括一个已经重写的数据符号和一个奇偶校验符号(0×01)的六个符号(0×82、0×ef、0×75、0×22、0×ba和0×01)进行再现和解码时,不会检测到错误。换言之,在包括了数据(0×22)的情况下,就获得了(0×ba和0×01)作为奇偶校验符号。因此,如图11H所示,经过重写的一个数据符号就能够再现。
下一步,将要介绍附加记录的数据和所需信息例如UDI之间的关系。在盘片上,以绝对地址等方式预先定义了一个区域,在其中附加记录数据。图11显示了这样一个区域的一个实例。在该区域中记录的数据定义为预定的数据。在以上实例中附加记录的数据(0×22)不同于已知数据(0×40)。因此,当再现数据时,就能够确定它已经重写了。重写的数据(0×22)可以是UDI数据或者它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附加记录之数据的类型有限制,所以很难记录许多类型的数据。
因此,依据本发明,根据对已知数据是否进行了重写,由UDI的一位来表示。如果对数据进行了重写,如同图11所示的实例,就确定为“1”。如果数据未经重写,就确定为“0”。如果图11A至图11H所示的区域处理了N次,可以附加记录N位。实际上,进一步重复N个区域,以便增加记录数据。
下一步,将要介绍本发明应用于CIRC的情况。在CIRC中,增加了四个奇偶校验符号。因此,如果发生了大于五个符号的错误,就无法确定。利用这种现象,重写五个数据符号,所以错误不会被纠正。因此,经过重写的一个数据序列就能够再现。
利用里德-索罗门码进行解码处理时,要计算校正子以便确定是否有错误。校正子的数目与奇偶校验符号的数目相同。在CIRC中,计算四个校正子。如果所有的校正子都为0,就确定没有错误。从逻辑上说,增加了四个符号的一个奇偶校验后,如果重写了五个数据符号的数据,所有的校正子都变为0。不过,计算校正子数值时,任何数值都不能由任意数值替代。能够由任意数值替代的数值受到限制。
如上所述,由于数据的附加记录过程中的限制,无法将任何数据写到任何数据。因此,在可重写的组合中决定数据序列的替换,每种组合都是原始数据和重写数据。另外,决定数据序列的替换还要考虑相邻的数据。考虑了这两个条件,就决定了能够重写的一个数据序列,其重写的数据序列的校正子变为0。
在CIRC中,如上所述,使用了C1代码和C2代码两种代码作为纠错码。每个数据符号都以这两种代码序列进行双重编码。因此,通过第二纠错码处理,经过重写的一个数据序列就恢复到原始的数据序列。结果,无法读取重写的数据。因此,需要使这两种代码序列不纠正错误。
如上所述,在增加了四个符号的奇偶校验的CIRC中,重写五个符号时,所有校正子的数值都变为0。不过,  当五个符号不固定时,就需要增加五个满足第二纠错码(C1代码)的符号。结果就发生了分歧。如果五个符号之一置于任何位置,而其它四个符号置于增加了奇偶校验的区域中,就能够防止分歧。
图12至图15介绍了在CIRC中要重写的五个数据符号的位置。图12把输入数据的24个符号中要重写的五个数据符号的位置,显示为阴影区域。这五个数据符号包含在相同的C2代码序列中。如果恰当地选择了五个数据符号的数值,以C2代码解码的所有校正子的数值都变为0。图13把C2编码器的输出方,五个数据符号的位置显示为阴影区域。
一个交织电路对C2编码器的输出进行交织处理,然后输入到C1编码器。图14把C1编码器的输出方,五个数据符号的位置显示为阴影区域。C1编码器的输出通过单符号延迟电路,提供给EFM调制器。图15把输入到EFM调制器的五个数据符号的位置,显示为阴影区域。如图14和图15所示,对于要重写的五个数据符号中的每一个,都重写四个C1奇偶校验符号,使得它们以C1代码解码时,所有校正子数值都变为0。最后,通过附加记录过程重写25个符号。
虽然针对本发明的最佳模式实施例显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形式和细节上可以作出以上的和多种其它的改变、省略和增添。例如,本发明不限于反射膜的附加记录过程。另外,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相变膜、磁光记录膜等的附加记录过程。此外,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多次写入的光盘,上面记录着例如CD-DA格式的数据和CD-ROM格式的数据。作为光盘上记录的信息,有多种类型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视频数据、静止图像数据、文本数据、计算机图形数据、游戏软件以及计算机程序。另外,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例如DVD视频和DVD-ROM。
从以上说明已经很清楚,依据本发明,在已经记录了数据的盘片上进行附加记录处理时,盘片标识等信息可以记录在已经以纠错码加密的区域中。由于能够利用纠错码进行附加记录处理,所以能够扩展附加记录过程的应用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具有反射膜的数据记录介质,通过向反射膜记录以纠错码编码的数据,重写记录区域中数据的一部分,使得数据解码时该数据不被检测为一个错误。
2.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介质,
其特征在于,已知数据记录在记录区域的预定位置,部分已知数据被重写,根据部分已知数据是否已经被重写,记录所需的信息。
3.一种数据记录方法,用于在一种具有反射膜的数据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通过向反射膜记录以纠错码编码的数据,重写记录区域中的一部分数据,使得数据解码时该数据不被检测为一个错误。
4.根据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
其特征在于,已知数据记录在记录区域的预定位置,部分已知数据被重写,根据部分已知数据是否已经被重写,记录所需的信息。
5.一种数据记录装置,用于在一种具有反射膜的数据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通过向反射膜记录以纠错码编码的数据,重写记录区域中的一部分数据,使得数据解码时该数据不会被检测为一个错误。
6.根据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
其特征在于,已知数据记录在记录区域的预定位置,部分已知数据被重写,根据部分已知数据是否已经被重写,记录所需的信息。
CNB038004275A 2002-04-12 2003-04-08 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49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0345/2002 2002-04-12
JP2002110345A JP4132934B2 (ja) 2002-04-12 2002-04-12 再生専用光記録媒体および光記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6869A true CN1516869A (zh) 2004-07-28
CN1244911C CN1244911C (zh) 2006-03-08

Family

ID=29243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0042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4911C (zh) 2002-04-12 2003-04-08 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7246299B2 (zh)
EP (1) EP1505576A4 (zh)
JP (1) JP4132934B2 (zh)
KR (1) KR100923955B1 (zh)
CN (1) CN1244911C (zh)
BR (1) BR0304415A (zh)
CA (1) CA2450237C (zh)
HK (1) HK1068449A1 (zh)
MX (1) MXPA03011367A (zh)
TW (1) TWI255454B (zh)
WO (1) WO200308822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8947B (zh) * 2007-12-13 2011-08-10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再现设备和记录/再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4388A (ja) * 1994-11-25 1996-06-04 Sanwa Planning:Kk 家屋の床下の調湿具
CN100429715C (zh) * 2002-04-18 2008-10-2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在子码通道内具有可记录区域的只读记录载体的方法和设备
US6976430B2 (en) 2002-09-02 2005-12-20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Igniter for infla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WO2008026601A1 (fr) * 2006-08-28 2008-03-06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FILM RÉFLÉCHISSANT EN ALLIAGE Ag POUR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S OPTIQUE,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S OPTIQUE ET CIBLE DE PULVÉRISATION POUR FILM RÉFLÉCHISSANT EN ALLIAGE Ag POUR FORMATION DE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S OPTIQUE
KR20090014828A (ko) * 2007-08-07 2009-0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에러 정정 코드를 암호화하는 플래시 메모리 시스템 및플래시 메모리 시스템의 암호화 방법
US9178534B2 (en) * 2012-05-29 2015-11-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partial reverse concatenation for data storage devices using composite co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05035B1 (en) 1995-10-09 2000-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n optical disk and an optical disk reproduction apparatus
ES2247261T3 (es) * 1997-05-30 2006-03-01 Macrovision Europe Limited Metodo para proteger contra copia un soporte de registro con un patron de logica de errores.
JP3896206B2 (ja) * 1997-12-16 2007-03-22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Eccブロック構造を使用する記憶装置のための符号化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KR100255191B1 (ko) * 1997-12-31 2000-06-01 윤종용 광 디스크 재생장치에서 종류 검출을 위한 디스크와그 종류 검출방법
US6425098B1 (en) * 1998-10-20 2002-07-23 Midbar Tech (1998) Ltd. Prevention of disk piracy
JP4312361B2 (ja) * 1999-10-13 2009-08-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IL133236A0 (en) * 1999-11-30 2001-03-19 Ttr Technologies Ltd Copy-protected digital audio compact disc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same
US6715122B2 (en) * 2000-02-23 2004-03-30 Doug Carson & Associates, Inc. Copy protection through symbol substitution and induced errors
US6487155B1 (en) * 2000-04-11 2002-11-26 Doug Carson & Associates, Inc. Optical disc authentication using alternate data modulation encoding schemes
JP4402315B2 (ja) * 2000-04-12 2010-01-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
JP4348851B2 (ja) * 2000-09-21 2009-10-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CN1264145C (zh) * 2001-06-08 2006-07-12 新力光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记录方法及数据记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8947B (zh) * 2007-12-13 2011-08-10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再现设备和记录/再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068449A1 (en) 2005-04-29
MXPA03011367A (es) 2005-04-19
CN1244911C (zh) 2006-03-08
BR0304415A (pt) 2004-07-27
JP4132934B2 (ja) 2008-08-13
US7246299B2 (en) 2007-07-17
KR100923955B1 (ko) 2009-10-29
TWI255454B (en) 2006-05-21
EP1505576A4 (en) 2009-08-19
CA2450237A1 (en) 2003-10-23
CA2450237C (en) 2013-05-07
WO2003088223A1 (fr) 2003-10-23
US20040174791A1 (en) 2004-09-09
EP1505576A1 (en) 2005-02-09
KR20050003973A (ko) 2005-01-12
AU2003236316A1 (en) 2003-10-27
TW200402709A (en) 2004-02-16
JP2003308613A (ja) 200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0208C (zh) 解码方法及其装置
US6367049B1 (en) Encoding multiword information by wordwise interleaving
CN1273982C (zh) 光盘复制保护的方法
EP2463859A2 (en) Disk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data on a disk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data from a disk recording medium
JPH0991882A (ja) データ記録/再生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データ記録媒体
CN1132321C (zh) 编码多字信息的方法和设备以及解码该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244911C (zh) 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记录装置
CN1217490C (zh) 高密度数字通用视盘短脉冲串纠错的交织法
CN1515007A (zh) 数据记录介质、数据记录方法及其装置
CN1145956C (zh) 光盘装置以及数据读取方法
CN1265362C (zh) 错误检测码产生方法和对多个区段产生错误检测码的方法
CN1522444A (zh) 数字数据记录媒体、记录方法、记录设备、再现方法以及再现设备
CN1934621A (zh) 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结构、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记录装置
CN1200409C (zh) 数据记录装置和该装置使用的数据记录方法
JP4404227B2 (ja) 再生専用光記録媒体および光記録方法
CN1522442A (zh) 数据记录介质和数据记录方法及装置
KR20040017383A (ko) 어드레스 데이터 변조 방법 및 장치, 그 어드레스 데이터복조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그 기록매체
CN1240069C (zh) 在光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方法
CN1835108A (zh) 光盘的灌制
CN1701519A (zh) 联合译码可能损坏的码字的方法
CN1992058A (zh) 高密度光盘纠错码解码装置和方法
JP2004152371A (ja) オーディオデータ加工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およびオーディオデ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844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