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09354A - 采用弹簧减振的梭口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采用弹簧减振的梭口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09354A CN1509354A CNA028100115A CN02810011A CN1509354A CN 1509354 A CN1509354 A CN 1509354A CN A028100115 A CNA028100115 A CN A028100115A CN 02810011 A CN02810011 A CN 02810011A CN 1509354 A CN1509354 A CN 15093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ming device
- shed forming
- chipware
- bag
- described sh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3/00—Jacquards
- D03C3/24—Features common to jacquards of different types
- D03C3/44—Lingoes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3/00—Jacquards
- D03C3/24—Features common to jacquards of different types
- D03C3/42—Arrangements of lifting-co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ring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提花织机的梭口形成装置,其形成例如下梭口具有回综弹簧,它一端固定锚接在织机上或者地面上。为抑制在弹簧中形成共振具有一包芯件,在彼此相距的部位上紧贴在弹簧的内侧,并强制弹簧进行不同于直线分布的分布。由此在弹簧和包芯件之间产生有助于弹簧运动减振的摩擦力。
Description
特别是在提花织机中,强制使综线在一个方向运动,而弹簧将它们拉向另一个方向。一般综线通过弹簧运动而形成下梭口。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织机上或者锚固在地面上,在任何运行状态下均使通丝和综丝保持具有张力。
像任何弹簧弹性系统一样,由弹簧、综丝和通丝组成的结构也表现出包括通过线状系统扩散的波在内的共振现象。系统的固有共振没有像综丝的运动速度小于共振频率那样长久地产生作用。但在瞬间内综丝的运动速度到达共振频率范围内的情况下,弹簧内出现不利的波。这些波在弹簧内受到综丝运动的激发并向固定端的方向运动,在那里它们反射并返回到综丝的方向。在不利的情况下,甚至会使综丝无张力,因为返回波在弹簧和综丝之间的连接上具有一相位,它与通丝运动所引起的运动相反。
此外,弹簧内部的共振还造成机械负荷增加和提前断裂。在此方面出现典型的断裂部位。
为了对弹簧内的共振进行减振,EP0 678 603公开了采用减振装置的下部弹簧固定点。下部弹簧固定点由一个在其上面构成螺纹销的塑料成型件组成。在螺纹销上旋入螺旋弹簧。螺纹销在其自由端上携带两个弹簧弹性彼此相对运动的腿,所述腿伸入弹簧内部并压向弹簧。这两个腿在远离螺纹销的末端上又相互重新连接,并过渡为构成开口托叉的另外两个腿。
事实表明,这种类型的弹簧减振并非没有问题。如果所述腿压向弹簧圈内部的压紧力过高,那么不会产生可利用的减振作用。更确切地说,到达的波在腿与弹簧内侧接触的那些部位上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进行反射。如果与此相反,压紧力过低,同样不会产生足够的减振作用。
这种不利的现象有所增强,因为塑料的弹簧弹性出现疲劳现象并且还与温度有关。
最后,开口的腿端不容易穿入弹簧内。
由此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出现上述问题的梭口形成装置。
这一目的依据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梭口形成装置得以实现。
如在现有技术中那样,将综丝张紧保持在通丝和螺旋弹簧之间。螺旋弹簧远离综丝的末端固定锚接。为了达到所希望的减振,设有一减振件,它至少在多个彼此间隔的部位上与螺旋弹簧形成接触,并强制使原来直线的螺旋弹簧变为非直线分布。按照这种方式,螺旋弹簧在彼此点状间隔的部位上与减振件形成接触。螺旋弹簧在减振件上的接触力通过弹簧的固有弹性和偏移程度确定。减振件的弹性与此相反实际不起作用。
由于螺旋弹簧和减振件之间基本上点状接触,可以在每个接触部位上将一部分振动能量转变成摩擦。在接触部位上出现的机械波的反射总数上过小,从而它们不会产生导致弹簧断裂的值得注意的返回波。相反,在接触部位之间弹簧还可以自由分布。
因为弹簧压在减振件上的程度仅取决于螺旋弹簧依据减振件接受的非直线分布的几何形状的尺寸,所以可以达到非常精确可再现的压紧力。由钢组成的螺旋弹簧的弹性模数在温度依赖性上远远低于塑料的弹性模数,此外,这种弹性模数长时间也很少变化。
总之,以钢制弹簧逐渐适应减振件的非直线分布的方式,实际在钢制弹簧上不会出现持续变形。与此相反,减振件与螺旋弹簧的挠性相比根本没有弹性。减振件相对于由螺旋弹簧施加的力来说是刚性的,这种刚性的减振件不会由于螺旋弹簧的作用而变形。按照这种方式,可以产生非常精确可再现的压紧力,由此产生弹簧和减振件之间非常精确可再现的摩擦力。
特别是可以在相对而言非常长的距离上让减振件与螺旋弹簧交替作用。
这里变形的程度,即减振件强加于螺旋弹簧的波长和/或者振幅还可以在减振件的长度上变化。例如,按照这种方式可以达到增加减振或振动的能量耦合。减振件向综丝方向上首先按比例地很少从直线分布中变形,变形向螺旋弹簧的锚接端方向上增长。在非常小的分散作用情况下,达到减振件上非常好的减振。
减振件最好是包芯件,设置在螺旋弹簧内并为线状。按照这种方式,省去了用于减振件的附加位置,因为它设置在本来存在强制运行的那个部位上。
为了得到所希望的变形,包芯件具有与直线分布不同的非直线分布。另一种方案在于,使用本身为直线的包芯件,其携带在距离上彼此非连续分布的凸瘤状的凸起部或者隆起部,利用它们将所希望的非直线分布强加于螺旋弹簧。这里,凸起部或者隆起部范围内的直径小于螺旋弹簧的净宽度。
在非线性分布的包芯件的情况下,该件基本上为显示出波状分布的圆柱形造型。最好是,这些波确定一种回归直线,从而实现弹簧平均的直线分布。
可以通过包芯件构成螺旋或者通过包芯件构成处于一共同平面上的波形成波状分布。
在任何情况下,包芯件在平面上的投影都应产生波状分布的带,其宽度相当于包芯件的直径,其波状形态与包芯件的波状或者螺旋状的分布基本上一致。波状分布的尺寸最好限定在通过平面上的投影产生的带。波状分布在投影上可以看出在带边缘上测量的波深度,它在波峰和波谷之间处于0.1和3mm之间。该波程的强度取决于如何确定包芯件和螺旋弹簧净宽度之间的直径比,还取决于螺旋弹簧偏移或在包芯件上压紧强度。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在2和20mm之间。
在使用凸起部或者隆起部的情况下,它们可以沿一条螺旋线设置,或者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如锯齿状,即每两个凸起部相对于包芯件处于相对的侧面上。凸起部之间的距离优选处于5mm和30mm之间,最好5mm和20mm之间的范围内。
凸起部或者隆起部最好与包芯件为整体,如果包芯件采用原型法制造成该造型的话,可以或者压铸或者成形。另一种方案是,隆起部通过局部变形,例如凸耳挤压制造。如果包芯件由可持久变形材料组成的话,例如金属材料,适合于后一种方案。
包芯件的长度最好这样确定,至少能够产生带有上述尺寸的全波。
包芯件可以松动处于螺旋弹簧内,或者与下部锚接装置固定连接。
作为包芯件的材料,可以考虑热塑性塑料,如聚酰胺,聚乙烯和聚氨酯,或者也可以考虑其他材料,如金属,陶瓷,热固性塑料或者可硫化的材料。
依据本发明的梭口形成装置最好在提花织机上使用。然而,由于非常好的减振效果和很小的占地空间,依据本发明的装置并不局限于提花织机,也可以在用于制造无提花的机织织物的普通织机或者多臂织机上使用。与此相应,梭口形成的装置例如也可以是多臂织机,提花机或者可以对照的传动装置,以便使综线产生运动。
为将综丝与螺旋弹簧连接,综丝可在综丝相关的末端上带有塑料成型件,例如带有可旋入螺纹弹簧内的螺纹。
螺旋弹簧与下部或者上部锚接元件的连接按现有技术完成。
此外,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的这些组合不再由具体实施例进行重复。
另外,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现借助附图对本发明主题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示出:
图1依据本发明的梭口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包芯件的放大图;
图3综丝杆和回综弹簧之间的上部连接;
图4带有侧面凸起部或者隆起部的包芯件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图5图4包芯件凸起部高度的横截面剖面;
图6依据本发明通过局部变形产生凸起部的包芯件的放大图,以及
图7图6包芯件凸起部高度的横截面剖面。
图1简要示出了在一个提花织机中对理解本发明重要的梭口形成装置功能部件。传动装置1属于梭口形成装置,其中可看出一个提综辊2。从提综辊2引出固定在脱下底板3上的脱下丝,它过渡为通丝4,从玻璃漏底或者导向底板5之间穿过。通丝4继续向目板6运行,并在那里通过一个孔7向下排出。在下端上,即通丝4远离提综辊2的那端上,固定综丝8。综丝8具有用于经纱11的一个圈孔或者一个综眼9。从圈孔9引出处于共同直线上的上、下综丝杆12,13。下综丝杆的下端与回综弹簧14连接,回综弹簧在15处锚接在织机框架或者地面上。
提综辊2的运动通过通丝4传递到综丝8上。由此通丝4受到向上牵引,综眼9从中性位置为形成上梭口向上牵引。回综弹簧14此时比在综丝8与封闭的梭口相应的中性位置中受到更强的张紧。如果让通丝4向下,回综弹簧14以与通丝4向下运动相同的程度牵引综丝8向下。由此相关的经纱11形成下梭口。
不难看出,综丝8的前行运动是一种强制性运动,它是通过在纵向上无延展性的通丝4固定强加的。而相反的方向是通过回综弹簧14推动的运动,就这点而言只是有条件的强制运行或固定的。
由通丝4,综丝8,经纱11和回综弹簧14构成一种弹簧-质量-系统,所述系统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共振频率。在织机速度很高时,频率约为10Hz,综丝8以该频率从带有封闭梭口的中性位置进入到上梭口的位置中或下梭口的位置中。由传动系统1强加的这些频率处于整个系统共振频率或部分系统共振频率的数量级上。此外形成高次谐波,并在这些频率中在目板6和回综弹簧14上的锚接部位15之间的线状组织上构成波,在锚接部位15上没有相应的反措施就会反射,并成为回综弹簧14内的驻波。由此,回综弹簧14的某些部位负荷极强并易于断裂。为了共振减振,回综弹簧14的下部锚接部位依据图2构成。
为连接依据图2分段示出的回综弹簧14,包括基本上棒条状构成的锚接件16,可以将下端具有圈孔17的锚接件16挂在固定安装在织机机架上的相应的导轨内。从圈孔17引出基本上圆柱形的杆18,其上端带有盘19。与杆18对中分布,在盘19上面是外螺纹销21。外螺纹销相当于约10个弹簧圈的长度。回综弹簧14旋在该螺纹销21上。回综弹簧14为由圆柱体钢丝缠绕的圆柱体弹簧,弹簧圈在松弛状态下通常叠置。
在其自由端上,螺纹销21变为包芯件22,如图所示,它具有非直线的分布。包芯件22构成波谷23和波峰24。它这样变形,使通过波谷和波峰确定的面为一平面。这意味着,在调转90°的侧视图中,与图2相比包芯件22直线分布。
不难看出,波谷23在包芯件22的相对侧上形成波峰,它在相应的反向上使弹簧14变形,正如波峰24那样。
包芯件22在所有部位上均为环状横截面,横截面的直径比回综弹簧14的内径小约5-30%。包芯件22的直径可以在其长度上保持不变或者向尖端缩小。包芯件22与螺纹销21、杆18和圈孔17由塑料整体压铸。适用的塑料有聚酰胺,聚乙烯,聚氨酯,聚酯。
包芯件22体现的波状分布非常强,从而波谷和波峰23,24强加于回综弹簧14相应的分布。回综弹簧14在包芯件的范围内不再是直线分布,而是带有与包芯件22相应的锯齿运动,正如虚线25,26所示那样。弹簧14侧向上的偏移根据包芯件22外径和回综弹簧14净宽度之间的直径差相应减轻。
图2中示出的包芯件22的造型相当于包芯件22在一平面上的投影,具体地说,是那种投影,其中,通过投影产生具有最大振幅的蜿蜒带。如果把这样得到的分界线的每一个都视为振动的分布,并使用在振动中常用的专业术语,那么,在尖峰和尖峰之间测量的振动的振幅约为0.1-3mm,最好约为0.1-1mm,而振动的波长约在4和40mm之间;两个数值可以沿包芯件22变化。
在此方面,波状线的振幅,即从包芯件22的自由端出发直至螺纹销21的侧向偏移程度加大。由此达到弹簧14利用其内圈紧贴在较小侧向力的第一波峰上,因为它的变形小于靠近螺纹销21的波峰。
为完整起见,图3仅示出下部综丝杆13和回综弹簧14之间的连接。正如在那里所看到的那样,在综丝杆13的自由端上成形一塑料成型体27,在其结构方面与锚接件16的相对端相应。塑料成形体构成盘28,以及与综丝杆13同轴分布的螺纹销29。螺纹销29带有可以是圆柱形或者锥形的外螺纹,如前所述,回综弹簧14旋在外螺纹上,与图示相应,直至触到盘28上。
作为弹簧14内的减振件的包芯件22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
每当由回综弹簧14的上端通过综丝8导入冲击时,冲击作为波向锚接件16的方向上运行。冲击此时作为纵向波通过张紧的回综弹簧14。在正常状态下,回综弹簧14的弹簧圈在不工作情况下彼此叠置。但是由于冲击波完全会出现相互碰撞。
在任何情况下,冲击波都会通过彼此间隔的弹簧圈相应到达包芯件22。在相关运动的弹簧圈和包芯件各自的波峰23,24之间产生摩擦。摩擦将弹簧圈的动能转变为热量,因此带走了系统的能量。由于共振造成的振幅过高得到有效抑制。特别是减振的作用在于,在螺纹销21的方向上运行的冲击波仅微弱地到达回综弹簧14在螺纹销21上定位的末端,并引起振幅中相应降低的回波,它自身重新在沿包芯件返回时继续减弱。
包芯件22按照这种方式有效地抑制了回综弹簧14上的驻波。包芯件22的总长度为工作时张紧的回综弹簧14的5%和40%之间,最好在10%和30%之间,通过包芯件22的减振作用还在于,为抑制波长处于张紧弹簧数量级内的驻波形成,更长频率的波得到有效衰减。
出于安装技术的原因,最好包芯件22可与螺纹销21整体连接。然而对此并不是必要的。确切地说,为产生其减振作用,可以在任意部位上具有包芯件。特别是也可以设想,包芯件22整体与锚接件27连接,通过锚接件下部综丝杆13连接在回综弹簧14上。
图4示出包芯件22的另一实施例,它的作用是强制螺旋弹簧14非直线分布,其中,同时仅实现包芯件22和螺旋弹簧14之间的点状接触,以便产生上述的减振作用。
包芯件22由直线杆31组成,其直径明显小于螺旋弹簧14内部圆柱形内部空间的净宽度。处于杆31外侧上的是沿螺旋线设置的凸瘤状的凸肩或者隆起部32。在这种情况下,隆起部或者凸肩32彼此位错90°,即在投影上形成如图5横截面所示的四齿星。在每个隆起部32的范围内,最大直径小于螺旋弹簧14内部空间的直径。但因为两个径向彼此相对的凸肩32的投影处于与杆31的轴线直角相切大于直径的平面上,所以强迫螺旋弹簧14从其精确直线的造型变为螺旋线状的造型。
相对杆31的轴线而言的径向上测量的隆起部32的高度和沿杆31的纵向上测量的凸肩32的距离确定螺旋弹簧14紧贴在凸肩32顶部上的力。
在按照图4和5的实施例中,包芯件22整体由塑料成型件组成。类似凸瘤的凸肩32整体成形。其轴向延伸小于彼此间的轴向距离。取代凸瘤状的凸起部32整体在塑料成型件上成形,也可以依据图6使用包芯件22,其杆31由本来为圆柱形的金属丝组成。凸起部或者隆起部32通过原材料侧面挤压形成,从而如图4的横截面所示,材料受到径向向外的挤压。形成突出本来环状横截面轮廓的“凸耳”。作用与前面借助图2实施例介绍的相同。
提花织机上的梭口形成装置为构成例如下梭口具有回综弹簧,它一端固定锚接在织机上或者地面上。为了抑制弹簧内形成共振具有包芯件,它设置在弹簧内侧彼此间隔的部位上,并强制弹簧不同于直线分布的分布。由此在弹簧和包芯件之间产生有助于弹簧运动减振的摩擦力。
Claims (27)
1.用于织机,特别是提花织机的梭口形成装置(1),带有产生纵向运动的传动装置(2);带有至少一个包含一个圈孔(9)的综丝(8)和从径向相对侧伸出的综丝杆(12,13),其中一个综丝杆(12)与传动装置(2)连接;带有与另一个综丝杆(13)的连接装置(27);带有分配给至少一个综丝(8)的螺旋弹簧(14),其一端安装在连接装置(27)上,螺旋弹簧的作用是回拉综丝(8);带有锚接装置(16),用于固定锚接螺旋弹簧(14)的另一端;还带有减振件(22),它至少在多个彼此间隔的部位上与螺旋弹簧形成接触,并强制螺旋弹簧非直线分布。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减振件(22)是一包芯件(22),设置在螺旋弹簧(14)内并为线状。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芯件(22)具有非直线的分布。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芯件(22)携带沿其延伸彼此间隔的非连续的凸起部(32),其中,在各个凸起部(32)的高度上测量的包芯件(22)的直径小于螺旋弹簧(14)的净宽度。
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芯件(22)是一圆柱形或者侧面扁平的造型,显示出波状分布。
6.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芯件(22)这样波状造型,使波处于一共同的平面内。
7.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芯件(22)具有螺旋线状分布。
8.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芯件(22)具有在长度上基本不变的横截面。
9.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芯件(22)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产生带有两个彼此平行边缘的波状带,其中,体现边缘之一的波状线在波谷(23)和波峰(24)之间测量的幅值处于0.1和3mm之间。
10.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波谷(23)和波峰(24)之间的距离处于2和20mm之间。
11.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芯件(22)这样构成,使其投影产生至少一个完整的波形。
12.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凸起部(32)沿一螺纹线设置。
13.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凸起部(32)交替向包芯件(22)的不同侧面凸出。
14.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凸起部(32)与包芯件(22)为一整体。
1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凸起部(32)通过包芯件(22)的局部挤压产生。
1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凸起部(32)彼此之间的距离处于5mm和30mm之间,最好在5mm和20mm之间。
17.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芯件的材料为热塑性塑料,如聚酰胺,聚乙烯和聚氨酯,或者也可以是其他材料,如金属,陶瓷,热固性塑料或者可硫化的材料。
1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减振件(22)与锚接装置(16)或者连接装置(27)固定连接。
1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1)是提花织机的梭口形成装置。
2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27)由塑料成型件构成,它材料和/或者形状匹配地与综丝杆(13)的相关端连接。
21.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锚接装置(16)具有螺纹(29)。
2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锚接装置(16)具有螺纹(21)。
23.按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螺纹(21)为外螺纹。
24.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螺纹(21)为圆锥螺纹。
25.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螺纹(21)的螺纹根直径从小于螺纹弹簧(14)净宽度的直径值增加到等于或者大于螺旋弹簧(14)的净宽度。
2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弹簧(14)为一螺旋拉簧,在松弛状态下各弹簧圈彼此叠置。
2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弹簧(14)由钢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124022A DE10124022C2 (de) | 2001-05-17 | 2001-05-17 | Fachbildeeinrichtung mit Federdämpfung |
DE10124022.8 | 2001-05-1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09354A true CN1509354A (zh) | 2004-06-30 |
CN100340704C CN100340704C (zh) | 2007-10-03 |
Family
ID=7685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8100115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40704C (zh) | 2001-05-17 | 2002-03-15 | 采用弹簧减振的梭口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036532B2 (zh) |
EP (1) | EP1387899B1 (zh) |
JP (1) | JP4240366B2 (zh) |
CN (1) | CN100340704C (zh) |
AT (1) | ATE391199T1 (zh) |
DE (2) | DE10124022C2 (zh) |
TN (1) | TNSN03114A1 (zh) |
WO (1) | WO200209289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92049A (zh) * | 2017-01-10 | 2017-04-26 | 约科布·缪勒机械制造(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防共振蛇形支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329219B4 (de) * | 2003-06-28 | 2007-04-05 | Groz-Beckert Kg | Schaftstab mit beweglichem Litzendämpfungselement |
FR2857675B1 (fr) * | 2003-07-18 | 2006-01-13 | Staubli Sa Ets | Cadre lisses et metier a tisser pourvu d'au moins un tel cadre |
DE102004044783A1 (de) * | 2004-09-16 | 2006-03-30 | Deutsche Institute für Textil- und Faserforschung (DITF) Stuttgart | Fachbildeeinrichtung mit verformter Feder |
EP1908863B1 (de) | 2006-10-06 | 2009-04-08 | Groz-Beckert KG | Weblitze für Jacquardwebmaschine |
EP2166138A1 (de) * | 2008-09-23 | 2010-03-24 | Groz-Beckert KG | Jacquardlitze mit geprägtem Fadenaugenbereich |
FR3027313B1 (fr) * | 2014-10-16 | 2016-11-18 | Staubli Lyon | Lisse pour metier a tisser, metier a tisser equipe d'une telle liss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telle lisse |
FR3027314B1 (fr) * | 2014-10-16 | 2019-04-26 | Staubli Lyon | Lisse pour metier a tisser et metier a tisser equipe d'une telle lisse |
FR3027315B1 (fr) * | 2014-10-16 | 2019-04-26 | Staubli Lyon | Lisse pour metier a tisser et metier equipe d'une telle lisse |
EP3112509A1 (en) * | 2015-07-02 | 2017-01-04 | NV Michel van de Wiele | Connecting member for connecting elements of a shed forming mechanism for a weaving machine with each other |
GB2566092B (en) | 2017-09-04 | 2022-06-15 | Kristian Fjelldal Alf | An energy-absorbing structure for a tether line, and a tether lin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2541U (zh) * | 1990-07-10 | 1991-03-06 | 黄高玉梅 | 织布控制提花装置 |
CN2103570U (zh) * | 1991-07-17 | 1992-05-06 | 张海林 | 精简提花选针机构 |
CN2175244Y (zh) * | 1993-06-19 | 1994-08-24 | 山东淄博毛巾厂 | 提花织机的提综装置 |
FR2718810B1 (fr) * | 1994-04-19 | 1996-06-14 | Staubli Verdol | Dispositif d'assemblage de l'extrémité d'un ressort hélicoïdal par rapport à un autre organe. |
FR2756849B1 (fr) * | 1996-12-06 | 1999-05-07 | Tardy Jean Jacques | Dispositif amortisseur pour ressort de lisse de metier a tisser jacquard |
FR2766501B1 (fr) * | 1997-07-23 | 1999-09-10 | Staubli Lyon | Embout pour element de metier a tisser, element pourvu d'un tel embout et metier a tisser pourvu d'un tel element |
FR2800395B1 (fr) * | 1999-10-28 | 2002-03-15 | Staubli Lyon | Dispositif et ensemble de solidarisation de ressort de harnais jacquard et metier a tisser equipe d'un tel ensemble |
-
2001
- 2001-05-17 DE DE10124022A patent/DE10124022C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
- 2002-03-15 AT AT02727236T patent/ATE391199T1/de active
- 2002-03-15 DE DE50212019T patent/DE50212019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3-15 CN CNB028100115A patent/CN10034070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3-15 US US10/477,652 patent/US703653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3-15 EP EP02727236A patent/EP1387899B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3-15 WO PCT/DE2002/000958 patent/WO2002092892A1/de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2-03-15 JP JP2002589750A patent/JP424036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07-08 TN TNPCT/DE2002/000958A patent/TNSN03114A1/en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92049A (zh) * | 2017-01-10 | 2017-04-26 | 约科布·缪勒机械制造(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防共振蛇形支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124022C2 (de) | 2003-04-10 |
WO2002092892A1 (de) | 2002-11-21 |
US20040168735A1 (en) | 2004-09-02 |
JP4240366B2 (ja) | 2009-03-18 |
EP1387899B1 (de) | 2008-04-02 |
CN100340704C (zh) | 2007-10-03 |
ATE391199T1 (de) | 2008-04-15 |
DE10124022A1 (de) | 2002-12-12 |
TNSN03114A1 (en) | 2005-04-08 |
US7036532B2 (en) | 2006-05-02 |
JP2004526883A (ja) | 2004-09-02 |
EP1387899A1 (de) | 2004-02-11 |
DE50212019D1 (de) | 2008-05-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40704C (zh) | 采用弹簧减振的梭口形成装置 | |
EP0403429B1 (de) | Stabförmiges Fadenführungselement für Textilmaschinen, insbesondere Weblitze | |
US8584866B2 (en) | Polyurethane vibratory screen | |
CN1400348A (zh) | 具有至少一个花梳栉的经编机 | |
US20130277282A1 (en) | Polyurethane Vibratory Screen | |
JP5165576B2 (ja) | 二方向弾性補強要素を有するタイヤ | |
TW201834762A (zh) | 絲網及用於製造絲網的螺旋線的方法 | |
CN1246585A (zh) | 接触装置 | |
CN111733520A (zh) | 一种碳纤维预制体三维编织机 | |
CN1035870A (zh) | 呈现优良抗疲劳性的阶梯形螺纹和截断形螺纹接头 | |
CN212293974U (zh) | 一种碳纤维预制体三维编织机 | |
CN1639398A (zh) | 利用扁平玻璃纤维织成的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 |
CN1714182A (zh) | 织机 | |
CN103194853A (zh) | 经编机的梳栉组件 | |
CN1254428C (zh) | 交叉卷绕筒子 | |
CN114033623A (zh) |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塔架的位移调谐质量阻尼器 | |
CN209024700U (zh) | 用于生产无规律竹节纱的细纱机 | |
CN108547017B (zh) | 用于生产无规律竹节纱的细纱机 | |
EP1717359B1 (en) | Device for driving a rapier motion in a weaving machine | |
CN212430402U (zh) | 设置有注油回收装置的汽配弹簧成型机进料压轮 | |
US20040036063A1 (en) | Wire netting for containment and reinforcement structures | |
CN212641034U (zh) | 一种降低网部负载的成型网 | |
RU211200U1 (ru) | Полиэфирная кордная ткань | |
CN221480209U (zh) | 一种织带机高强综框 | |
CN1198045C (zh) | 一体成型制作具有中心栓孔的岩栓螺杆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