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04002A - 便携式收发器的天线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收发器的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04002A
CN1504002A CNA028087399A CN02808739A CN1504002A CN 1504002 A CN1504002 A CN 1504002A CN A028087399 A CNA028087399 A CN A028087399A CN 02808739 A CN02808739 A CN 02808739A CN 1504002 A CN1504002 A CN 15040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ntenna element
shell
radio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087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4676C (zh
Inventor
武部裕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04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4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467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467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01Q1/24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extendable from a housing along a given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打算提供一种便携式收发器的天线,其可以相对于外壳可滑动,且可完全存储在外壳中,当天线存储时,其具有与当其收回时相同的宽带特性。该天线包括相对于外壳可滑动的第一天线元件和固定地设置在外壳中的第二天线元件,其中,存储的第一天线元件的下端和第二天线元件的上端设置为相互邻近,因此耦合电容以作为一个单元来形成天线系统。

Description

便携式收发器的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便携式无线通信设备上,且用于便携式无线通信设备的可收缩和可伸展的天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诸如移动电话之类的便携式无线通信设备来使用准微波带的各种移动通信是公众的注意点,不但是语音通信,而且还有数据、图像和其它类型的通信都有增长的需求。因此,用于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外壳的形状根据使用的各个应用而不同,例如,长的、直线类型和折叠类型。作为那些安装在这些类型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上的天线,在实际使用中,当使用时它们可以伸展而在不使用时它们可以收缩。
图1示出了具有传统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的该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包括具有印刷电路板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主体112、屏蔽件、电池、显示部分、按键部分和麦克风接收器,它们中的大部分是导电的。该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还包括用于固定该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主体112的树脂外壳111,以及安装在该外壳111的上部的可收缩和可伸展的天线113。
该天线113具有第一天线114和第二天线116,该第一天线114具有传导性,该第二天线116包括通过绝缘体设置在该第一天线的上端的线圈。当天线伸展时,连接到固定到外壳的天线保持器117的伸展连接部分114a设置在第一天线114的下端部分(插入到外壳的端部)。当天线收缩时,连接到固定到外壳的天线保持器117的收缩连接部分116a设置在第二天线116的下端部分(朝着该第一天线的端部)。
该天线保持器117通过包括弹簧的馈电终端18连接到该无线通讯设备主体112,且进一步连接到该无线通讯设备主体112中的匹配电路119。当天线113伸展时,该伸展连接部分114a连接到天线保持器117,且该杆形的第一天线114通过匹配电路119馈电,这样该第一天线114作为天线工作。同时,由于该绝缘体115的存在,该第二天线116没有被馈电,因此其不作为天线工作。
相反,当天线113收缩时,该连接部分116a连接到天线保持器117,这样,该线圈样的第二天线116通过匹配电路119馈电,以作为从外壳突出的天线工作。同时,由于该绝缘体115的存在,该收缩的第一天线114没有被馈电,且其不作为天线工作。
如上所述,在使用时,该天线113伸展,这样该杆形的具有好的天线特性的第一天线114可以工作。当该无线通讯设备被携带着,该线圈样的第二天线116的工作具有稍微差一些的天线特性,但是尺寸要小。
图2示出了具有传统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另一个例子。
在图2中所示的该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包括主要含有导电元件的无线通讯设备主体122、用于安装该无线通讯设备主体122的树脂外壳121。该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也包括杆形的天线124和天线保持器127,该天线在其上部和下部具有连接终端124a和124b,该天线保持器固定到外壳121,用于保持该伸展的或者收缩的天线124,而同时通过馈电终端128将该天线连接到无线通讯设备主体122中的匹配电路129。该天线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21中的收缩校正电路125。
在该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中,当天线伸展时,该下部连接终端124b连接到该天线保持器127,且该天线124突出,这样该天线通过该无线通讯设备主体122中的匹配电路129馈电,以作为杆形的天线工作。
相反,当天线收缩时,该上部连接终端124a连接到该天线保持器127,这样该天线通过该无线通讯设备主体122中的匹配电路129馈电。同时,该下部连接终端124b连接到外壳中的收缩校正电路125。当该天线邻近该外壳中的无线通讯设备主体122设置时,该收缩校正电路125校正阻抗偏差。因此,不但当该天线124伸展时,而且当该天线收缩时,都可以使用相同的匹配电路129。
近年来,对于传送不但是语音,而且还有数据、图像等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有较强的需求,因此需要适合不同用途的不同外壳形状。同时,为了增加传送速度和用户容量,希望是宽带通信。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这样的适合于各种外壳形状的天线在收缩时没有突出部分,且当需要收缩时具有很好的便携性和宽带特性。
在如图1所示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情况下,当该天线收缩时,该第二天线包括突出外壳的线圈,当该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在口袋或者类似物中携带时,该线圈产生妨碍。此外,当该天线安装在像笔记本PC或者PDA的宽外壳上时,即使当其收缩时,该天线也突出,因此对便携性产生显著的损害。当该第二天线收缩时,有必要增大该第二天线的尺寸,以便获得较宽的天线带宽,这也对便携性产生显著的损害。
当天线收缩时,图2中所示的该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没有突出部分,如上所述,这样其提供了很好的便携性,且可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外壳。然而,当天线收缩时,该天线必须设置成邻近由外壳中的导电元件构成的该无线通讯设备主体等或者被由外壳中的导电元件构成的该无线通讯设备主体等包围。因此,该天线的体积减小,且即使通过传统例子中的收缩校正电路来获得匹配,该频率特性也变窄。
鉴于前述情况而实现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该天线可完全收缩,且适于不同的外壳形状,并具有适于大容量传送的宽带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包括:用于收容无线通讯设备部分的外壳;第一天线元件,其可以通过相对于外壳滑动来伸展和收缩,且当伸展时和收缩时,该第一天线元件都可以连接到该无线通讯设备部分;以及固定地设置在外壳中的第二天线元件,当该第一天线元件收缩时,该第二天线元件在不接触的条件下邻近该第一天线元件设置。
这就使得该收缩的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整体地作为天线而工作,当天线收缩时,确保了天线体积,实现了好的天线特性。
该第二天线元件可以是具有两端开放的天线元件,且具有的电长度基本为工作频率的波长的1/2。因此,该第二天线元件在工作频率附近共振,且与该第一天线元件一起出现双共振,这样频带变宽。
该第二天线元件可以是一端具有短路的天线元件,且具有的电长度基本为工作频率的波长的1/4。该元件的一个开放端在不接触的条件下邻近该第一天线元件的一端部设置。因此,该第二天线元件在工作频率附近共振,且与该第一天线元件一起出现双共振,这样频带变宽。
提供有:用于收容无线通讯设备部分的外壳;第一天线元件,其可以通过相对于外壳滑动来伸展和收缩,且当伸展时和收缩时,该第一天线元件都可以连接到该无线通讯设备部分;固定地设置在外壳中的频率转换装置,当该第一天线元件收缩时,该频率转换装置电连接到该第一天线元件;以及固定地设置在外壳中的第二天线元件,且该第二天线元件在不接触的条件下邻近该频率转换装置设置。
当该第一天线元件收缩时,该结构可以调节频率,且可以在与第二天线元件一起双共振的点处改变阻抗。
该频率转换装置是安装到无线通讯设备部分的屏蔽件的电容负载装置,因此,当该第一天线元件收缩时,该电容负载装置在该第一天线元件的顶部加载电容,这样该第一天线元件的共振频率可以减小。
该频率转换装置是电中性的附加导体,因此,当该第一天线元件收缩时,该附加导体连接到该第一天线元件的下端部,以增加该天线的物理长度,这样,该第一天线元件的共振频率可以减小。
该外壳包括两个通过铰链可打开的元件,且该第一或者第二天线元件设置在该两个元件之一的侧面上。当该两个元件重叠时,设置在侧面上的该第一或者第二天线元件设置为相对于该两个元件中的另一个突出,这样该第一和第二天线元件从另一个元件突出,从而防止该天线体积的减小。
本说明书包括日本专利申请第No.2001-50118号中公开的说明书和/或附图中的部分或者所有内容,该专利申请是本申请的优先权文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具有传统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例子。
图2示出了具有传统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另一个例子。
图3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
图4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
图5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
图6示出了当不设置频率转换部分时的输入特性图。
图7示出了当设置了频率转换部分时的输入特性图。
图8示出了该频率转换部分的第一个例子。
图9示出了该频率转换部分的第二个例子。
图10示出了该频率转换部分的第三个例子。
图11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的第二天线元件的安装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通过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3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图3(a)示出了该天线伸展的状态,图3(b)示出了该天线收缩的状态。
图3中所示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包括具有印刷基片的无线通讯设备主体12、屏蔽件、电池、显示部分、按键部分和麦克风与接收器,其大部分是导电的。该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还包括用于容纳该无线通讯设备的主体12的树脂外壳11、从该外壳11的上端部可伸展和在该外壳的上端部中可收缩的第一杆形天线元件13、用于将该第一天线元件13固定到该外壳的天线保持器14、用于将该天线保持器14连接到该无线通讯设备主体中的匹配电路16的馈电终端15,以及固定地设置在外壳11中的第二天线元件17。
该第一天线元件13具有树脂的顶部13a、设置在该树脂顶部13a下面的上部连接部分13b,以及设置在该第一天线元件13下端部的下部连接部分13c,当该天线从上端部伸展时,该顶部13a具有旋钮的功能。该第一天线元件被插入到该天线保持器14中,这样该第一天线元件可以上下滑动。
此外,该第二天线元件17的电长度设置为基本为工作频率的λ/2。这样设置该第二天线元件17,当该第一天线元件13收缩时,该第二天线元件的上端部邻近该第一天线元件13的下部连接部分13c,该第二天线元件17也通常以L形的方式沿着该外壳11的侧面和底面设置。
相对于该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当该第一天线元件13从该外壳伸展时,该下部连接部分13c与天线保持器14接触,且由该天线保持器14固定。因此,该第一天线元件13连接到该天线保持器14、该馈电终端15,以及该匹配电路16,以作为传统的杆形鞭状天线工作。
当该第一天线元件13收缩到该外壳11中时,该上部连接部件13b接触该天线保持器14,且由该天线保持器14固定。同时,该第一天线元件13的下部连接部分13c邻近该第二天线元件17的端部,因此,它们电容性耦合,以相互成为一整体,且作为一个天线系统工作。因此,增加了实际的天线体积,且此外该第二天线元件17在该工作频率处共振,因此,实现了双共振且提高了天线特性。
当该第一天线元件13收缩时,更优选的是将该第二天线元件17的电长度从λ/2稍微改变,同时合适地改变该共振频率。这样,可以在所期望的频带内获得好的特性。
图3(c)和(d)分别示出了在伸展和收缩该天线时的输入回波损耗特性。在图3(c)和(d)中,横坐标显示频率,纵坐标显示表示高频电路的匹配状态的输入回波损耗特性。此外,横坐标上的“f0”代表工作频率的中心,“Bw”代表该工作频率的带宽。图3(c)示出了当天线伸展时的特性,而图3(d)示出了当天线收缩时的特性。在图3(d)中,实线19a代表当设置该第二天线元件17时的特性,而虚线19b代表当没有设置该第二天线元件17时的特性。
当天线伸展时,该天线作为普通的杆形鞭状天线工作。因此,充分保证了天线的体积,在该工作频率内显示了好的输入回波损耗特性,如图3(c)的实线18所示。相反,当天线收缩且没有第二天线元件17时,该第一天线元件13邻近该无线通讯设备主体12,该主体是导电元件,这样该天线占据的体积减小。因此,输入阻抗减小,同时频率特性变窄,如图3(d)的虚线19b所示,这样该输入回波损耗特性变坏。
然而,当设置了该第二天线元件17时,该第一和第二天线元件一起形成了一个天线系统,因此产生双共振。结果,在输入回波损耗特性中出现两次下降,如图3(d)的实线19a所示,因此显示了非常的宽带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即使当该第一天线元件13完全收缩时,该第一天线元件与设置在该外壳11中的第二天线元件17相耦合,从而维持天线占据的体积,且引起双共振。因此,可以在很宽的频带上获得与那些在伸展时候的天线相当的好特性。
在该实施例中,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即,该第二天线元件17通常以L形的方式沿着外壳11的侧面和底面设置。然而,只要电长度基本为λ/2,诸如Z字形的形状或者线圈样的形状之类的任何形状都是适用的。此外,如果外壳的长度足够长,以只在外壳的侧面容纳该具有λ/2电长度的第二天线元件17,就没有必要使该第二天线元件17为通常的L形方式。此外,该被描述为可伸展和可收缩的第一天线元件13可以是旋转天线,该第一天线元件围绕邻近该天线保持器14的轴线可旋转的容纳在外壳11的侧面。
实施例2
图4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
如图4所示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是一个例子,其中在上述实施例1中所示的第二天线元件17小型化了。在该例子中,一端短路的λ/4的天线作为第二天线元件设置在外壳中。
该第二天线元件27设置为基本为工作频率的λ/4。该元件的上端部是开放的,其下端部由无线通讯设备的主体22短路到地电位。当该天线收缩时,第一天线元件23的下部连接部分23c邻近该第二天线元件27的上端部,它们相互电容性耦合,这样该第一和第二天线元件23和27产生双共振。结果,即使当天线收缩时,也可以获得非常的宽带特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该第二实施例包括外壳21、天线保持器24、馈电终端25,以及匹配电路26。
根据该实施例,第二天线元件27可以减小尺寸,因此,即使当外壳的长度短时,该天线元件也可以只被设置在外壳的侧面。此外,由于该第二天线元件27的下端部连接到无线通讯设备主体22,天线的高频电流可以在无线通讯设备的主体22中流动,因此获得比上述实施例1更宽的频带特性。
实施例3
图5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图5(a)示出了天线收缩的状态,图5(b)是该天线的顶部的放大视图。
如图5所示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是一个例子,其中,当上述实施例2中的第一天线元件23被收缩时,其频率被调节。类似上述的实施例2,该第三实施例包括主要含有导电元件的无线通讯设备主体32、树脂外壳31、在其顶部设置有树脂旋钮33a的杆形可收缩的第一天线元件33、天线保持器34、馈电终端35、固定地设置在外壳31中的一端短路的第二天线元件37,以及固定地设置在外壳31中的频率转换部分38,当该第一天线元件33收缩时,该频率转换部分用来转换频率。
该第一天线元件33的天线导电部分33d插入树脂旋钮33a的长度只为L,以便增加强度。因此,当该天线收缩时,天线的长度比当天线伸展时的长度短了L。因此,虽然在收缩时,该第一天线元件33的共振频率依赖于邻近的无线通讯设备主体32的形状,但是当收缩时,该第一天线元件33的共振频率增加。和实施例1一样,该第三实施例包括上部连接部分33b和匹配电路36。
当第一天线元件33收缩时,频率转换部分38电连接到下部连接部分33c,这样校正当该第一天线元件33收缩时的共振频率变化(增加)。
图6示出了当不设置频率转换部分时的输入特性图。图7示出了当设置了频率转换部分时的输入特性图。特别地,图6和7示出了当馈电线的阻抗为50Ω时,在没有该频率转换部分38和有该频率转换部分38的情况下的输入阻抗和相应的输入回波损耗特性。图6(a)和7(a)在史密斯圆图上示出了输入阻抗特性41和51。图6(b)和7(b)示出了输入回波损耗特性42和52。
在图6和7中,f0代表中心频率,Bw代表该工作频率的带宽。图6(a)和7(a)的史密斯圆图上的小的旋转代表通过第二天线元件3 7的双共振的点43和53,它们几乎出现在两幅图的中心频率处。然而,当没有设置频率转换部分38时,双共振点43的阻抗远离50Ω,因此输入回波损耗特性42变坏。相反,当设置了频率转换部分38时,双共振点53在50Ω附近改变,因此在工作带宽中的输入回波损耗特性52彻底地改进。
当在该实施例中,一端短路的λ/4天线用作第二天线元件,而在实施例1中可以使用具有开放的两端的λ/2天线。
图8示出了该频率转换部分38的第一个例子,当该第一天线元件收缩时,其显示了该下部连接端的放大视图。
如图8所示的频率转换部分60包括电中性的附加导体63,其与无线通讯设备主体62相对地安装在树脂外壳61的内表面。当第一天线元件收缩时,下部连接部分64接触该附加导体63,这样当收缩时,第一天线元件的物理长度增加了,以减小共振频率。同时,第二天线元件65的上端邻近该附加导体63的下端部设置,且与其电容性耦合。
图9示出了该频率转换部分38的第二个例子,当该第一天线元件收缩时,其显示了该下部连接部分的放大视图。
如图9所示的频率转换部分70包括电中性的浮置导体73,其与无线通讯设备主体72相对地安装在树脂外壳71的内表面。当第一天线元件收缩时,下部连接部分74以非接触的条件邻近该浮置导体73,这样增加了该收缩的第一天线元件的电长度,且减小共振频率。同时,第二天线元件75的上端邻近该浮置导体73的下端部,且与其电容性耦合。根据该实施例,由于该浮置导体73不与该下部连接部分74物理接触,就不会出现由于插入和拉出该第一天线元件引起的接触变坏。
图10示出了该频率转换部分38的第三个例子,当该第一天线元件收缩时,其显示了该下部连接部分的放大视图。
如图10所示的频率转换部分80安装在无线通讯设备主体82上,且其包括连接到地电位的电容负载的导体83。当第一天线元件收缩时,下部连接部分84以非接触的条件邻近该电容负载导体83,因此电容在收缩的第一天线元件的顶部加载,导致了减小的共振频率。同时,第二天线元件85的上端邻近该第一天线元件的下部连接部分84设置,且与其电容性耦合。
根据该实施例,与上述频率转换部分的第二实施例的方式一样,由于下部连接部分84与电容负载导体83没有物理接触,所以不会出现由插入和拉出该第一天线元件所产生的接触损坏。频率转换部分38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当第一天线元件收缩时,只要第一天线元件的共振频率的变化(增加)可以被校正,可以使用任何方法,例如邻近高绝缘材料设置。
实施例4
图11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特别地,该图像示出了这样一种情况,即,本发明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安装在折叠型的外壳中。图11(a)是显示该外壳开启状态的透视图,图11(b)是显示其关闭状态的透视图。图11(c)显示该天线部分收缩时的结构的视图。
如图11所示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包括第一外壳91和第二外壳93,该第二外壳以可开启和可关闭的方式通过铰链部分92安装在该第一外壳中。该第一外壳91具有安装在其表面上的按键部分94、内部包括CPU和存储器的数据处理部分(没有显示),以及电池(没有显示)。此外,该第二外壳93具有安装在其表面上的液晶显示屏95、内部设置的无线通讯设备部分(没有显示),以及设置在其侧端部的天线部分96。
即使当该第一和第二外壳91和93关闭时,也就是说,当携带该无线通讯设备时,该天线部分96设置为不重叠该第一外壳91(这样从该第一外壳91突出),且该天线部分在其下端部具有收缩部分96a。该天线部分96可伸展和可收缩,其具有第一天线元件97、附加导体98和一端短路的λ/4的第二天线元件99,该第一天线元件在其上端和下端具有接触部分,该附加导体设置在该第二外壳93的侧面,当天线收缩时,该附加导体通过接触该第一天线元件97来用于调节频率。该第二天线元件99设置在附加导体98下面的收缩部分96a中,且第二天线元件的开放端邻近该附加导体98。
根据该结构,当天线伸展时,第一天线元件97的下端部连接到无线通讯设备部分,以作为普通的鞭状天线工作。同时,当天线收缩时,第一天线元件97和第二天线元件99具有双共振,该第一天线元件的频率以和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方式通过附加导体98调节,因此可以获得等同于当天线伸展时的宽带特性。
此外,当第二外壳93与第一外壳91重叠时(关闭状态),天线的体积没有减小,因为该天线部分96设置为从第一外壳91突出,因此其显示了等同于当外壳开启时(开启状态)的宽带特性。同时,当收缩部分96a设置在第二外壳93的下部时,如本实施例所示,第二天线元件99的下端部邻近第一和第二外壳91和93。然而,由于该第二天线元件99的下端部存在于短路的侧面,不会很大地影响该第二天线元件。
根据该实施例,由于天线部分96设置在第二外壳93的侧面,且即使当外壳关闭时,该天线部分96也从第一外壳91突出,所以该天线特性没有变坏。此外,由于该天线部分96从第一和第二外壳91和93突出,该天线部分可以被用作开启或者关闭该第二外壳93的手柄。此外,收缩部分96a设置在第二外壳93的下部,因此,允许该第一和第二外壳91和93在铰链部分92附近具有相同的尺寸,这样它们具有细长的形状。
实施例5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的第二天线元件的安装过程。
图12(a)示出了第二天线部分100设置在外壳中的组合视图,图12(b)是第二天线部分100的透视图。
如图12所示的第二天线部分100通过将一端具有短路的λ/4天线并入外壳108来构造,且板状外壳安装部分101和第二天线元件102由例如钢板一体形成。
该外壳安装部分101具有定位孔104和通过弯曲钢板的一部分形成的用于接地的弹性部分。该第二天线元件102通过臂103在外壳安装部分101的A点连接到外壳安装部分101。外壳安装部分101的定位孔104安装且固定在外壳108中的由屏蔽件包围的无线通讯设备主体106的突出物上,这样该定位孔被无线通讯设备主体106覆盖。同时,该弹性部分105工作,这样加强了与无线通讯设备主体和大地的接触。
根据该实施例,用于第二天线部分100的安装的定位固定地用无线通讯设备主体106的突出物实现。第一与第二天线元件107和102之间的电容(间隔)和第二天线元件102的长度通过移动点A来确定,该第一与第二天线元件107和102之间的电容(间隔)和第二天线元件102的长度是本发明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的设计参数。因此,在该外壳108或者该无线通讯设备的主体106设计以后,只可以通过更换该第二天线部分100来改变上述的参数,因此极大地增强了设计的自由度和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随着弹性部分的使用,建立了其中接触该无线通讯设备主体的结构。然而,当该无线通讯设备的主体106以不接触的条件邻近该外壳安装部分101,且在它们之间通过电容建立了相当的(RF)接触时,不特别要求接触。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外壳安装部分101连接到无线通讯设备的主体106的地,且由突出物固定,但是该外壳安装部分可以连接到由外壳内壁上的板状元件形成的地,且由形成在外壳的内壁上的诸如突出物之类的固定装置固定。
应该注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1到4,本发明可以由各种修改来实现。这里引用的所有出版物、专利和专利申请通过参考整体地包含在此。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即使当第一天线元件完全收缩时,本发明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也可以使两个天线一体工作,这样可以确保天线的体积,且即使当天线收缩时,也能获得等同于天线伸展时的特性。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其包括:
外壳,用于收容无线通讯设备部分;
第一天线元件,其可以通过相对于所述外壳滑动来伸展和收缩,且当伸展时和收缩时,该第一天线元件都可以连接到所述无线通讯设备部分;以及
第二天线元件,其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当所述第一天线元件收缩时,该第二天线元件在不接触的条件下邻近该第一天线元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元件是两端开放的天线元件,且具有的电长度基本为工作频率的波长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元件是一端短路的天线元件,且具有的电长度基本为工作频率的波长的1/4,其中,该第二天线元件的开放端以不接触的条件邻近所述第一天线元件的一端部设置。
4.一种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其包括:
外壳,用于收容无线通讯设备部分;
第一天线元件,其可以通过相对于所述外壳滑动来伸展和收缩,且当伸展时和收缩时,该第一天线元件都可以连接到所述无线通讯设备部分;
频率转换装置,其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中,且当所述第一天线元件收缩时,该频率转换装置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天线元件;以及
第二天线元件,其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中,该第二天线元件在不接触的条件下邻近所述频率转换装置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转换装置是安装在所述无线通讯设备部分的屏蔽件上的电容负载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转换装置是电中性的附加导体。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两个元件,它们通过铰链可开启和可关闭,且所述第一或者第二天线元件设置在所述两个元件之一的侧面;
其中,当所述两个元件重叠时,设置在侧面上的所述第一或者第二天线元件设置为相对于所述两个元件的另一个元件突出。
8.一种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
CNB028087399A 2001-02-26 2002-02-26 便携式收发器的天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467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50118/01 2001-02-26
JP2001050118A JP3519690B2 (ja) 2001-02-26 2001-02-26 携帯無線機用アンテナ
JP050118/2001 2001-0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4002A true CN1504002A (zh) 2004-06-09
CN1294676C CN1294676C (zh) 2007-01-10

Family

ID=18911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873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4676C (zh) 2001-02-26 2002-02-26 便携式收发器的天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006045B2 (zh)
EP (1) EP1372214B1 (zh)
JP (1) JP3519690B2 (zh)
CN (1) CN1294676C (zh)
DE (1) DE60212590T2 (zh)
WO (1) WO2002069442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7325A (zh) * 2015-01-14 2015-04-2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天线及设备
CN104953286A (zh) * 2015-06-30 2015-09-3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天线信号调谐装置及终端
CN105914451A (zh) * 2016-04-29 2016-08-31 深圳市联合东创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用户终端保护装置
CN105958176A (zh) * 2016-04-29 2016-09-21 深圳市联合东创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用户终端保护装置
CN105958177A (zh) * 2016-04-29 2016-09-21 深圳市联合东创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用户终端保护装置
WO2017185364A1 (zh) * 2016-04-29 2017-11-02 深圳市联合东创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用户终端保护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1762B2 (en) * 2000-12-28 2006-04-1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terminal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housings and an antenna
JP4075654B2 (ja) 2003-03-25 2008-04-16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オーディオ信号再生装置
JP4716317B2 (ja) * 2005-08-01 2011-07-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機
EP1927156A2 (en) * 2005-09-19 2008-06-04 Fractus, S.A. Antenna set, portable wireless device, and use of a conductive element for tuning the ground-plane of the antenna set
KR101394268B1 (ko) * 2007-09-27 2014-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본체 내부에 추가 안테나 패턴을 구비하고 있는 휴대단말기
JP5199829B2 (ja) * 2008-10-30 2013-05-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JP2010130586A (ja) * 2008-11-28 2010-06-10 Nec Corp 携帯端末装置
JP2012175474A (ja) * 2011-02-23 2012-09-10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アンテナ構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端末装置
JP5414827B2 (ja) 2012-03-30 2014-02-12 株式会社東芝 アンテナ装置とこのアンテナ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12886181A (zh) * 2021-03-24 2021-06-01 深圳雷鸥克科技有限公司 可自由调节天线长度的信号屏蔽发射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05237U (zh) * 1987-12-28 1989-07-14
JPH02149003A (ja) 1988-11-30 1990-06-07 Hitachi Ltd 無線機器
JPH04304201A (ja) 1991-04-02 1992-10-27 Asahi Chem Ind Co Ltd 塩化ビニリデン系樹脂粒子を製造する方法
JP2703670B2 (ja) * 1991-04-12 1998-01-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JP3047512B2 (ja) * 1991-05-14 2000-05-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携帯無線機のアンテナ構造
JP2579095B2 (ja) 1991-12-18 1997-02-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機用アンテナ装置
JPH06209204A (ja) * 1993-01-11 1994-07-26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
JPH08330827A (ja) 1995-05-29 1996-1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アンテナ装置
US5905467A (en) 1997-07-25 1999-05-1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divers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JP2000004112A (ja) * 1998-06-15 2000-01-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
JP2000114856A (ja) * 1998-09-30 2000-04-21 Nec Saitama Ltd 逆f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装置
EP1087462A4 (en) * 1999-04-06 2004-12-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ETHOD FOR PRODUCING CELLULAR RADIO AND ITS HOUSING
FI112986B (fi) 1999-06-14 2004-02-13 Filtronic Lk Oy Antennirakenne
FI113911B (fi) * 1999-12-30 2004-06-30 Nokia Corp Menetelmä signaalin kytkemiseksi ja antennirakenne
US6535166B1 (en) * 2001-01-08 2003-03-18 Ericsson Inc. Capacitively coupled plated antenna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7325A (zh) * 2015-01-14 2015-04-2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天线及设备
CN104577325B (zh) * 2015-01-14 2017-11-0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天线及设备
CN104953286A (zh) * 2015-06-30 2015-09-3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天线信号调谐装置及终端
CN105914451A (zh) * 2016-04-29 2016-08-31 深圳市联合东创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用户终端保护装置
CN105958176A (zh) * 2016-04-29 2016-09-21 深圳市联合东创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用户终端保护装置
CN105958177A (zh) * 2016-04-29 2016-09-21 深圳市联合东创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用户终端保护装置
WO2017185364A1 (zh) * 2016-04-29 2017-11-02 深圳市联合东创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用户终端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070542A1 (en) 2004-04-15
DE60212590T2 (de) 2007-06-21
EP1372214A4 (en) 2004-12-22
WO2002069442A1 (fr) 2002-09-06
US7006045B2 (en) 2006-02-28
EP1372214B1 (en) 2006-06-21
DE60212590D1 (de) 2006-08-03
CN1294676C (zh) 2007-01-10
JP2002252513A (ja) 2002-09-06
JP3519690B2 (ja) 2004-04-19
EP1372214A1 (en) 2003-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4676C (zh) 便携式收发器的天线
CN1112741C (zh) 天线装置
CN1190982C (zh) 移动无线通信用天线
CN1094664C (zh) 双频带天线装置
CN1524319A (zh) 移动体通信用宽频带天线
CN101432927B (zh) 用于无线电通信终端的多频带天线器件
CN106058429B (zh) 带天线的电子装置
CN1574456A (zh) 多频天线
CN1322392A (zh) 表面安装型天线和包括它的通信装置
SE509638C2 (sv) Meanderantennanordning
CN1461166A (zh) 蜂窜电话及操作该蜂窝电话的方法
CN1117411C (zh) 便携式无线设备的天线装置和方法
CN1647314A (zh) 减少射频干扰的定向平面倒f型天线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1068056A (zh) 反向f天线及使用该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805215A (zh) 无线电装置
CN1293463A (zh) 天线装置和便携式无线通信装置
CN1643727A (zh) 紧凑、低外形、单馈电、多频带的印制天线
CN1404291A (zh) 包括无线通信天线的信息装置
CN1218308A (zh) 适于用在移动式无线电装置中的多频带天线
CN1577962A (zh) 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天线
CN1624976A (zh) 介电天线以及包含该天线的通信装置
CN1914765A (zh) 天线装置和包括这种天线装置的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
CN1655398A (zh) 环形天线和包括该环形天线的无线通信机
CN1490897A (zh) 天线结构及包括该天线结构的通信设备
CN1386312A (zh) 天线装置及使用该天线装置的无线通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10

Termination date: 201502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