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1861A - 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 - Google Patents

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1861A
CN1491861A CNA021465622A CN02146562A CN1491861A CN 1491861 A CN1491861 A CN 1491861A CN A021465622 A CNA021465622 A CN A021465622A CN 02146562 A CN02146562 A CN 02146562A CN 1491861 A CN1491861 A CN 1491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e
microwave heating
polymer
food
zippered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1465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星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0214656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491861A/zh
Publication of CN1491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18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Specialized In Special Use (AREA)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包括:具有数个裂缝的第一膜层,第一膜层上具有由辗压制备成的数个暂时封合的微裂缝;与第一膜层互叠的第二膜层,第二膜层与第一膜层数个侧边相封合,构成具有一开口的袋状结构;拉链条组的一公拉链条与一母拉链条分别设在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上的开口区域中的内侧,其改善现有透气性材料缺点,确保微波加热过程中,食品中含有的汁液不喷溅在微波炉内,还可减少耗时清洗与水资源浪费,其在加热过程中具有透气调压性能,除防止包装材料爆裂外,且在微波加热中止时的冷却过程中,材料会恢复至密闭不透气结构,具有与压力温度相关的可逆性结构特性,使其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性,方便操作和使用。

Description

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包装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与气体压力和温度相关的选择性透气材质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食品的烹煮大多以火烤、高温水煮或蒸炊方式进行熟食,使用高能源效率的微波进行加热或烹煮食品至今已有超过50年历史。其中,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对生活要求方便与速捷,因此在一般家庭、学校、餐厅或其它公共场所使用微波炉烹煮与加热食品的比率也较高。
微波电磁波(Microwave)加热食品的原理,是利用被加热材料中各成分极性分子本身具有的偶极矩,在微波电磁波向量场内为了要配向于磁电场,因而发生激烈的振动或回转运动,材料通过本身的阻尼(Damping)作用将偶极矩的振动能量借助摩擦消散转化成热能(heat),使整体系统内内能能量累积与增温,致使含材料系统温度上升。一般而言,偶极矩强度越高或材料成分的相对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值越高者,其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热能的比率越高,即材料升温效果越佳与受热的速度也越快。纯水的相对介电常数值在室温下接近80,而聚乙烯的介电常数值在室温下为2.51,所以含水的食品包覆于聚乙烯的包装材料中,同时在微波电磁场下受热,理论上大部分的微波电磁能由介电常数值高的成分,如水成份转化为热能。换言之,受热系统内的加热升温以食品为主,包装材料反而因热转换比例低,其本身材质升温较少。并且,微波具有一般电磁波的穿透特性,可穿透至物质的任何一个角落且均匀加热该物,将振动能与阻尼(Damping)消散转化成热能原理而使系统内增温,分子阻尼热转换效率越高者增温效果越佳。物品升温受热效果也越佳,工业上与消费性市场上常应用微波设备对物品进行加热、干燥、烹煮、烘烤与杀菌等加工应用,常用的加热微波频率为915百万赫兹(MHz)与2450百万赫兹(MHz)的电磁波,另外,食品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值与微波加热时的温度和微波频率均有相关性。
水份快速流失与变干变硬为食品使用微波进行加热与烹煮过程中经常面临的两大问题,这是由于食品内具有高介电常数与高挥发成分(如水),高介电常数成分在微波场下能将微波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热能与高挥发高蒸气压特性使材质成分本身易受热而快速挥发外递而使得食品变干硬,失去美味。
目前微波加热应用市场上,较常见的微波炉使用包装材料有保鲜膜(wrapfilm)、微波炉专用袋及盘具等。其使用的包装材料原物料成分包括有聚乙烯(PE)、聚丙烯酸树脂(PP)、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DVC)、聚甲基戊烯(PMP)、乙烯乙酸乙酯(ethylene-vinyl acetate,EVA)、尼龙(Nylon)、聚胺酯(polyuretbane,PU)、离子高分子化合物、可生物分解材料(biodegradable materials)、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等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
实际使用中,包装业者为了方便这类包装材料的制造,是在包装产品制备过程中添加一些可塑剂(plasticizer additives)。因此,食品包装材料上的添加剂会在食品包装、储藏、运送或微波炉加热烹煮过程中,因为与食品常有直接接触,而造成食品被污染且妨害身体健康的现象。
有鉴于此,美国食品与卫生管理局(FDA)与国内卫生健康标准局对于食品包装材料的要求与限制具有越来越严苛的趋势,除了要求食品不得被包装材料污染之外,也增加了包装材料于高温使用的耐温特性与低、高温裂解的规范。
近年来,由于一般消费者的知识及经济生活水准大大提升,对于微波炉高能源效率、煮食加热方便与迅速等特色的接受程度也相对的提高,所以寻找及开发适用于不同温度和湿度、低成本及使用方便的微波专用食品包装材料,已成为当前食品包装业者努力希望改善的目标。
另外,密封包装食品利用微波加热时,常因密封空间内的快速增温与增压现象,而导致拉链袋气爆。为避免气爆现象,一般食品包装提供厂商均建议,使用微波炉加热或烹煮食品前,必须于拉链袋或盘具上预留一开口,使加热烹煮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得以泄压,避免爆炸现象。美国SCJohnson公司于其生产的可微波冷冻专用的食品包装Ziploc由任袋上,均教导其使用者于微波炉使用前必须将由任袋打开一透气孔以避免产生爆炸现象与事故。如此的应用使受微波加热过程的食品处于一开放空间,食品中易挥发成分于加热过程中因受热而大量递失,导致食品变干硬并失去美味,另一点是Ziploc由任袋是使用聚乙烯(polyethylene)材料并结合挤压吹膜机制得的拉链袋,该拉链袋于密闭状态下受热,例如于微波炉中加热,该袋子材料于高温下具有很高的延伸性、气体密封性与低机械强度,而导致气暴危险现象,并且其较低的材料熔点也极易因食品加热过程中的不均匀分布的高温处融破而变成完全透气而使食物变干硬。
前述的现有食品拉链袋不论是完全密封式或是可拆封式的由任袋包装,食品在一个密闭包装空间中,若置于微波炉加热,随着时间进行,密闭食品的增温与增压终将使袋内压力大至包装材料所能承受的临界张力强度,而以爆炸方式破坏包装材料,同时水气大量递失而使食品脱水变成不美食。
再者,当欲加热熟食面粉类相关食品,如包子、水饺、意大利面条(spaghetti)等,一般使用方法包括利用蒸气炉(steam cooker)或食品包覆保鲜膜后利用微波炉以进行加热。前者虽可得到美食的结果,但吸收水份过多时面粉食品会有膨胀或糊掉之嫌(sagging);而后者包覆保鲜膜(wrappingfilm)虽可节省时间,但食品受微波加热,其内部的水气会快速往外递飞,由于保鲜膜并不透水,加上本身的低介电系数材料特性,在微波加热过程,其微波热能转换率较食品为低,保鲜膜本身温度会较低,所以这些受热高温外递的水气会冷凝于食品与保鲜膜接触的界面,导致食品被保鲜膜覆盖的部份有糊掉的现象,而未被覆盖的部份有变干硬之现象,这样又使食品变成不美食。
为防止食品包装材料在微波加热应用中有爆炸问题产生,早期至今,研究开发工作持续进行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透气性材料先后被开发出来,但大多集中在废水过滤、空气净化过滤、纸尿布透吸湿、湿纸巾、透气医疗用品等,但均不适用于食品包装微波加热应用。这些现有的透气性材料的制造方法之一,如美国专利号码3,378,507、3,310,505、3,607,793、3,812,224、4247498、4,466,931和5,928,582案所揭露的技术,包括利用不兼容的材料成膜后,再使用萃取方法将其中某一成分溶出,而形成孔洞状结构,此种透气性材料大多应用于过滤与分离上(filtration and separation),如电池中允许电解质流通之隔离膜(separator)与纯水净化或海水淡化用的隔离透析膜(dialytic film),由于材料层的机械强度与孔隙度有反比关系,该材料应用于微波食品包装应用上,依旧会在微波加热过程中有爆炸现象发生,且残余的未被萃取物过多时,于微波加热过程易因其本身具有较高介电常数值而于微波能量转化成热能(heat)过程形成热量集中点(heat spot),而使包装材料局部受热溶穿成孔,食品中的挥发成份因而大量流失,该材料不适合做微波食品包装用且制造成本极高且萃取溶剂回收程序复杂。另一种透气性材料,如美国专利号码5,865,926案所揭露的技术,则是利用具有透气性质的不织布或是纤维布。然而这些方法都会使得透气性薄膜具有巨孔洞(macroporous)特性,大多应用于纸尿布与湿纸巾等应用,不适合做微波食品包装用且制造成本极高。
还有一种现有透气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如美国专利号码3,679,540、4,187390、4,350,655、4,466,931、4,777,073和5,340,646案所揭露之技术,藉将无机材料粉末,例如碳酸钙(CaCO3)、氧化钛(TiO2)或氧化铝(Al2O3),均匀掺混至有机高分子材料中,如聚乙烯,然后挤出成膜。其成膜方法包括利用具有同心圆模口(die)挤压射出方法得圆柱拉袋或吹袋、延伸拉张机(tenter)拉伸、或是挤压射出等方式。接着,在低于或接近材料软化点的加工温度下做薄膜拉伸延伸处理。此种制造方法虽然可以产生微孔洞(microporous),但是制造成本太高且难度大,目前该类产品也不实用,仍然有于微波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现象,同样的,其内添加的无机盐类添加剂大多属于一种低比热与较高介电常数的材料,于受热环境下较易形成局部的受热点(heat spot)有熔穿包装材料的问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此种制造方法会导致透气性膜的品质控制不一,例如拉伸率、加工温度、膜厚度以及原材料配方等都会导致孔洞大小不一致,且添加物的使用对于后续环境的影响不一,例如可能造成环保问题。此外,受限于薄膜材料选择性,且制造上常因添加物的多相组合(multiple phases),使成膜后常不具备透明性,再次需要进行拉伸的步骤。另外此种透气性材料被应用在食品包装上时,有添加物污染被包装食品的顾虑,造成不愉快的异味(unpleasant odors)。此类透气性膜接触含有油或酒精食物时,并不能有效地阻档油与酒精,因此会因毛细吸附作用造成含浸有油与酒精成分,其进一步的影响是,当应用该透气膜在食物包装且内部含有除氧剂小包(pouch)时,会造成除氧剂成分被油与酒精所包覆沾污而无法达到保持食物新鲜的功能。
一般食品于加热或烹煮过程中属于一种受热过程,当使用微波炉直接加热时,微波加热常由食物中含有的较高介电常数成分如水成份能有效的通过与微波共振动效应与材料本身具有的阻尼特性(damping property)能将微波能量转换为热能以加热或烹煮食品本身,如此微波加热过程导致水温上升与内部蒸气压大增,再者因为食品本身常含有低比热特性成份,当此时的透气性膜被运用来包装食物时,材料于微波加热过程中,容易在短时间集中受热下产生受热点(heating spot),而熔开造成更大的孔洞,导致包装物内的气液体外泄的更加厉害,另外在装填物品与高温杀菌消毒过程中,该透气性膜容易被剥离开来。
另一食品微波加热用包装材料结构,Mueller于US4,404,241揭露的微波加热包装应用材料设计,属于一高成本的多层复合膜结构,在采用一耐热基材如聚指膜PET上,利用冲孔(die cutting)加工冲挖1/4至1寸直径孔洞后,再在其上利用热融熔之蜡(wax)材料淋涂冷却覆盖于洞孔上,这种结构材料包装食品盘具后于微波炉中加热过程中,冲孔洞上蜡层材料融熔后形成一完全透气的通孔,食品于加热过程中有过度失水与变干变硬之虞,并且于微波加热终止后,该洞孔不能回复密闭结构,属于不可逆的结构设计,另外包装材料冲孔制程较复杂且冲孔后残余的碎屑物易受静电吸附在周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改善现有透气性材料的缺点,方便操作和使用,同时可确保微波加热过程中,食品中所含有的汁液不会喷溅在微波炉内,还可以减少耗时清洗与水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其在加热过程中,具有透气调压性能,除可防止包装材料爆裂外,且在微波加热中止时的冷却过程中,材料会恢复至密闭不透气结构,具有与压力温度相关的可逆性结构特性,使该拉链袋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至少包括:具有数个裂缝(gap)的第一膜层,该第一膜层上具有由辗压制备过程制得的数个暂时封合的微裂缝;与该第一膜层相互对叠的第二膜层,该第二膜层与该第一膜层的数个侧边相互封合,构成具有一开口的袋状结构;一拉链条组,该拉链条组的一公拉链条与一母拉链条分别设在该开口区域中的内侧(该第一膜层与该第二膜层上);该膜层为具有数个裂缝的暂时性密闭结构,当该膜层制成的拉链袋密闭包装物品后且开始受热,如利用微波加热,受热过程作用于该膜层两侧压力差逐渐增大时,该膜层上数个裂缝尺寸因两侧压力差作用而延伸变形开孔,使透气量渐增,高温热气压力会使拉链袋膨胀,相反,当加热中止或被移除,密闭拉链袋内温度下降,膜层两侧压力差变小时,则该数个裂缝透气通孔能力下降,裂缝结构又重新恢复为密闭性结构,该自动透气结构属于一可逆式开闭结构且与膜层两侧面压力差相关。
前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中第一膜层用由丙烯酸树脂(acrylic)、聚酯类(polyester)、聚乙烯(PE)、聚丙烯酸树脂(PP)、聚乙烯聚丙烯酸树脂共聚合物、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ES)、环状烯共聚合物(cyclo olefin)、具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T)、聚乙烯醇(PVA)、乙烯乙酸乙酯(EVA)、离子高分子化合物(ionomer)、可生物分解材料(biodegradablematerials)、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PEN)、聚醚酮(PEEK)、聚碳酸酯(PC)、尼龙(Nylon)、聚砜(polysul fone)、聚亚醯胺(PI)、聚丙烯酸树脂氰(PAN)、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氰共聚合物(SAN)、与聚胺酯(PU)、玻璃纸(glassinepaper)、高分子材料披覆的纸材等能热融的热封性材质制成。
前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中第一膜层上还设有一层以上的高分子膜层,该高分子膜层是由丙烯酸树脂(acrylic)、聚酯类(polyester)、聚乙烯(PE)、聚丙烯酸树脂(PP)、聚乙烯聚丙烯酸树脂共聚合物、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ES)、环状烯共聚合物(cyclo olefin)、具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T)、聚乙烯醇(PVA)、乙烯乙酸乙酯(EVA)、离子高分子化合物(ionomer)、可生物分解材料(biodegradable materials)、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PEN)、聚醚酮(PEEK)、聚碳酸酯(PC)、尼龙(Nylon)、聚砜(polysulfone)、聚亚醯胺(PI)、聚丙烯酸树脂氰(PAN)、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氰共聚合物(SAN)、聚胺酯(PU)、合成纸(synthetic paper)、玻璃纸(glassine paper)、高分子材料披覆的纸材、纸或上述材料的组合材料。
前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中第一膜层还设有一最外膜层,且该最外膜层是由熔点比第一膜层低的热封性材质构成。
前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中第一膜层表面还设有一封合性材料,该封合性材料填入所述的裂缝中。
前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中封合性材料由脂肪酸(fatty acid)、脂肪酸衍生物、油脂类材料(oleaginous material)、油脂类衍生物、淀粉、淀粉衍生物、脂质(lipids)、明胶(gelatins)、界面活性剂、蜡(wax)等材料所组成。
前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中蜡(wax)材料为天然蜡(natural wax)或人工合成蜡(man-made wax or synthetic wax)材料。
本发明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至少包括:具有数个裂缝(gap)的一膜层,该膜层上设有数个辗压制备过程制得的暂时封合的微裂缝,且该膜层包括有两个区域;折叠该膜层,使第一区域重叠于第二区域,重叠边侧再通过一封合制备过程而构成设有一开口的袋状结构;一拉链条组,其中该拉链条组的一公拉链条与一母拉链条分别设在该膜层对折后的相邻内侧两表面上且邻近该开口的位置处;该膜层为设有数个裂缝的暂时性密闭结构,当该膜层制成的拉链袋密闭包装物品后且开始受热,如利用微波加热,受热过程作用于该膜层两侧压力差逐渐增大时,该膜层上数个裂缝尺寸因两侧压力差作用而延伸变形开孔,使透气量渐增,高温热气压力会使拉链袋膨胀,相反,当加热中止或被移除,密闭拉链袋内温度下降,膜层两侧的压力差变小时,则该数个裂缝透气通孔能力下降,裂缝结构又重新恢复为密闭性结构,该自动透气结构为一可逆式开闭结构且与膜层两侧面压力差相关。
前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中膜层是由丙烯酸树脂(acrylic)、聚酯类(polyester)、聚乙烯(PE)、聚丙烯酸树脂(PP)、聚乙烯聚丙烯酸树脂共聚合物、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ES)、环状烯共聚合物(cyclo olefin)、具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T)、聚乙烯醇(PVA)、乙烯乙酸乙酯(EVA)、离子高分子化合物(ionomer)、可生物分解材料(biodegradable materials)、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PEN)、聚醚酮(PEEK)、聚碳酸酯(PC)、尼龙(Nylon)、聚砜(polysulfone)、聚亚醯胺(PI)、聚丙烯酸树脂氰(PAN)、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氰共聚合物(SAN)、聚胺酯(PU)、玻璃纸(glassine paper)、高分子材料披覆的纸材等能热融的热封性材质组成。
前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中膜层还设有一层以上的高分子膜层,该高分子膜层是由丙烯酸树脂(acrylic)、聚酯类(polyester)、聚乙烯(PE)、聚丙烯酸树脂(PP)、聚乙烯聚丙烯酸树脂共聚合物、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ES)、环状烯共聚合物(cyclo olefin)、具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T)、聚乙烯醇(PVA)、乙烯乙酸乙酯(EVA)、离子高分子化合物(ionomer)、可生物分解材料(biodegradable materials)、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PEN)、聚醚酮(PEEK)、聚碳酸酯(PC)、尼龙(Nylon)、聚砜(polysulfone)、聚亚醯胺(PI)、聚丙烯酸树脂氰(PAN)、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氰共聚合物(SAN)、聚胺酯(PU)、合成纸(synthetic paper)、玻璃纸(glassine paper)、高分子材料披覆的纸材、纸或上述材料的组合而成的材料。
前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中膜层还设有一最外膜层,该最外膜层是由熔点比第一膜层低的热封性材质构成。
前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中膜层的表面还设有一封合性材料,该封合性材料填入所述裂缝之中。
前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中封合性材料是由脂肪酸(fattyacid)、脂肪酸衍生物、油脂类材料(oleaginous material)、油脂类衍生物、淀粉、淀粉衍生物、脂质(lipids)、明胶(gelatins)、界面活性剂、蜡(wax)等材料所组成。
前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中蜡(wax)材料是天然蜡(natural wax)或人工合成蜡(man-made wax or synthetic wax)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改善现有透气性材料的缺点,方便操作和使用,同时可确保微波加热过程中,食品中所含有的汁液不会喷溅在微波炉内,还可以减少耗时清洗与水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其在加热过程中,具有透气调压性能,除可防止包装材料爆裂外,且在微波加热中止时的冷却过程中,材料会恢复至密闭不透气结构,具有与压力温度相关的可逆性结构特性,使该拉链袋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性。本发明可作为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包括一膜层,该膜层上具有数个裂缝以及一拉链条组,该膜层是可以通过加热或超声波方式与拉链条组结合的材料层,在食品微波加热前,该微波拉链袋上的拉链条组需完全密合,这样可使微波加热生成的热蒸气完全快速地在袋内循环,不致大量外泄浪费能源,所以可以有效使用能源更可以缩短烹煮食品所需时间。本发明提出一种食品拉链袋用透气性材料,该材料克服了现有微波包装材料的便与限制,材料配方设计有弹性,属于环保性材料,材料在完全燃烧后,仅生成水与二氧化碳,没有污染公害问题,食品不受外来物污染,其除可大量避免该特殊包装材料于微波加热或烹煮过程中与食品接触污染外,同时可以避免因增温与增压导致的气爆现象,本发明制造方法与包装材料具有非常宽广的温度使用范围,可依食品特色与客户需求,就包装产品耐温需求、尺寸大小与形状等规格做一最佳化的材料与规格设计。
本发明设计提出的可作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包括下列结构:将一膜层材料自中间区域对折且内面侧相互叠合,该膜层上具有利用辗压制备过程产生的数个裂缝,折叠后的重叠膜层具有一开口端(open end)以及封合住的其余边缘(the rest of sealed edges),该膜层的该开口端上具有一对可开合的公母拉链条组。其中,一封合性材料层位于该膜层的表面上,该封合性材料层填入裂缝中,对膜层上的裂缝起着填缝剂的作用,使膜层在平常环境无受压力变形的情况下具有阻隔性。本发明具有自动调压、透气性特性的食品微波加热用拉链袋可在包装工业界用于冷冻冷藏食品或一般行业,如居家、餐厅、学校、机场等场所的生鲜与熟食品的解冻、加热或烹煮三合一应用,微波加热前先将物品置入袋内并闭合拉链条组使其成一密闭状态,再利用微波炉加热使被冷冻或冷藏封装的食品直接受热,初期加热食品处于一较低的温度环境下,封装袋内温度也较低,食物内部所含的水分受加热伴生的蒸气压也较低,此时袋内产生的温度与压力尚低,此拉链袋膜层与其上的裂缝依然是呈密封结构,未有明显的鼓凸变形与透气通孔,此时微波能量通过食品物质成分分子振动与磨擦效应所转换成为的热能,将被局限于袋内,由于包装材料通常使用聚乙烯、聚丙烯酸树脂或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等材料,其相对介电常数值均约为2.5,比水分的相对介电常数值80低很多,在微波能量转换为热能过程中,食品所占比率最高,系统的升温主要在食品本身,即被包装食物得以充分被烹煮,随着加热过程的继续进行,袋内温度渐升,袋内食品内水份受热所伴生的蒸气压渐增,封装袋子内部与外部压力差亦增加,由于袋子膨胀,袋膜内压力向外压挤,连带使得袋膜层上的裂缝结构往外延伸的变形量增加,其裂缝打开或裂缝缺口面积随内外压力差增加而增大,至于被封装食物被蒸煮至何种程度,其设计是通过控制该膜层上裂缝的数目、形状、分布密度、分布位置、膜层厚度、膜层材料与封填裂缝材料等因素来决定食品最后的热度或熟度。当受热的食品拉链袋处于高温环境下时,其相对的蒸气压也高,因此将促使填缝材料由固体受热逐渐软化、或成液态、或厚度变薄、或裂开。另外,薄膜受高温高压压挤延伸变形使得裂缝开口空间变大,此时的裂缝处也变成一阻力较小的安全泄压调节通孔,其可避免该封装食物袋因受热过程在袋内慢慢累积的热空气与高压蒸气(hot air and steam buildup)所导致的瞬间爆炸危险现象。本发明高温透气性封装袋用于食品,可在煮熟后直接将该熟食品封存冷冻或冷藏,以备往后再取用,再食用时只要再置于加热装置内,如微波炉,直接加热,短时间加热后即可撕开该封装袋膜后直接使用该食品。
本发明设计提出另一种透气性拉链袋结构,包括:直接相互对叠的一第一膜层与一第二膜层,其中至少该第一膜层上具有利用辗压制备过程所产生的数个裂缝,该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相互叠合后具有一开口端(open end)与封合住的其余边侧(and the rest of sealed edges),其封合住其余边侧的方法可以使用加热压合(heat sealing)、超音波压合或利用粘胶带粘合,其中以热压封合最方便。再者,应用本发明的透气性拉链袋同样也可以选择将一封合性材料层位于该膜层的表面上,该封合性材料层填入裂缝中,对膜层上裂缝起着填缝剂作用,该膜层在平常环境无受压力变形下具有阻隔性。此外,在开口区域还包括具有位于膜层的开口区域内侧面上的可开合的公母拉链条(reclosable zipper profile)组,以开关拉链袋口的开口区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A、图1B、图1C为本发明的透气性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A、图2B、图2C为本发明进行辗压步骤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透气性结构上的裂缝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透气性结构上形成蜡层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应用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应用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第一层材料、20第二层材料、12第一侧、14第二侧、15裂缝区域、16封合性材料层、17开口、30第三层材料、22和32重合边缘、25折叠线、40拉链条组、100结构、102透气性结构、104透气性结构、106透气性结构、110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120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A所示,本发明的透气性材料结构的示意图,首先,提供一结构100,该结构100的一种结构包括由一层具有能热融的热封性材质,如图所示的膜层10,例如为丙烯酸树脂(acrylic)、聚酯类(polyester)、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酸树脂(polypropylene,PP)、聚乙烯聚丙烯酸树脂共聚合物、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ethylene-styrene copolymer,ES)、环状烯共聚合物(cyclo olefin)、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乙烯乙酸乙酯(ethylene-vinyl acetate,EVA)、离子高分子化合物(ionomer)、可生物分解材料(biodegradable materials)、聚乙二醇对□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聚醚酮(poly ether ether ketone,PEEK)、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polysulfone)、尼龙(Nylon)、聚亚醯胺(polyimide,PI)、聚丙烯酸树脂氰(polyacrylonitrile,PAN)、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氰共聚合物(styrene acrylonitrile,SAN)、聚胺酯(polyurethane,PU)等物质。如图1B所示,结构100的另一种结构则时由两层材质组成,包括第一层材料10,例如能热融的热封性材质以及第二层材料20,例如可以是低熔点或者是高熔点材料,包括丙烯酸树脂(acrylic)、聚酯类(polyester)、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酸树脂(polypropylene,PP)、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ethylene-styrene copolymer,ES)、环状烯共聚合物(cyclo olefin)、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乙烯乙酸乙酯(ethylene-vinyl acetate,EVA)、离子高分子化合物、可生物分解材料(biodegradable materials)、聚乙二醇对□二甲酸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PEN)、聚醚酮(poly ether ether ketone,PEEK)、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尼龙(Nylon)、聚□(polysulfone)、聚亚醯胺(polyimide,PI)、聚丙烯酸树脂氰(polyacrylonitrile,PAN)、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氰共聚合物(styrene acrylonitrile,SAN)、聚胺酯(polyurethane,PU)、玻璃纸(glassine paper)、高分子材料披覆的纸材、纸等。本发明中膜层的材质可以采用具有透明性或者是半透明甚至是不透明的材质,然而,因为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通过食物包装材料能否看见包装内的食品(seethrough),因此本发明也可顺应这种趋势,采用透明的材料作为膜层的材质。
参阅图1C所示,结构100的又一种结构是由三层物质所组成,包括第一层材料10、第二层材料20、以及第三层材料30。例如第一层材料10,为低融点的热封性材质,第二层材料20为低熔点或者是高熔点材料,第三层材料30低融点的热封性材质。
参阅图2A、2B、2C所示,本发明进行辗压步骤制备过程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辗压过程是从膜层10的第一侧12朝向第二侧14方向,对结构100进行辗压步骤(辗压制备过程包括全面性辗压或是选择性区域辗压),辗压制备过程所需的辗压设备可以采用连续式对压轮组或是批次式对压平台组方式,在自动化需求下,尤其以前者较具由经济效益,其中,对压轮组或对压平台组中的一轮或一平台的表面具数个尖突状结构(图中未示),通过该辗压加工制备过程,使得结构100上具有数个永久破坏结构,裂缝区域15,该裂缝区域15结构形状可以是各种形状裂缝,而构成本质上具有透气性结构102。可依实际需求,使该被辗压薄膜(stabbed film)上具有所需的封合与透气功能特性与结构设计,其中,可选择适当材料与配合不同的辗压轮、辗压机构与条件而得一最佳组合。本发明的裂缝区域15也可以因实际需求具有不同的分布,例如可为全面性分布、局部区域性分布、规则性分布、或者是不规则性分布,至于实际使用时机与封合应用机构,则视被封装材料、加工条件以及所需的膜与填缝剂材料而定。
因为本发明中应用的透气性结构102所选用的材质为非固体易碎材料,而大都为粘弹性(viscoelastic)材质,因此薄膜在受短时间辗压后的外观结构会因材料本质具有的形状记忆效应,材料外观大部分将恢复至原来的几何形状空间位置,只留下永久性破坏的材料结构,如裂缝,其经过辗压步骤所产生的各种形状裂缝,大部分的原来的平面外观仍然会再次回复成平面状,但是此时是属于假性的平面(pseudo planar structure)的多相结构(multiple phases),也就是被辗压的区域薄膜连续相中具有第二永久性变形裂缝状结构相。然而,在日后使用本发明材料时,外界施加于膜两侧的压力差够大时,例如密封中热水蒸气压压力,能够使密封结构的裂缝结构周围膜层被撑开变形而再次呈现原先被辗压所形成的裂缝状结构开孔,本发明即是利用该原理,而在高温高压力差环境下,使膜层能获得良好的透气效果。
另外,本发明所选用的尖突辗压机构上的突出物可以为线段型、圆锥型、金字塔型、四方锥型、多面角锥形、十字柱型或者是其它型式,因此经过辗压之后,且在回复成假性平面之前的透气性结构102上也会具有相对应的线段型、圆锥型、金字塔型、四方锥型、多面角锥形、十字柱型裂缝形状或是其它型式相对应的裂缝型状,至于辗压后,由于粘弹性(viscoelasticity)材质本身的记忆效应,结构100上的外观结构,大部分平面外观结构将恢复,只留下永久性破坏变形的裂缝材料结构,例如经过辗压步骤所产生的各种形状裂缝。
图3中仅以具有十字型的裂缝材料结构形状为例子。图3可以是图2A、2B与2C的部分区域的俯视图,其为本发明透气性结构上裂缝的示意图,因为本发明的特征并不在于被辗压区域各种孔洞或各种裂缝的形状,所以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透气性结构上形成有一封合性材料层16的示意图。参阅图4所示,接着可以选择性的在膜层10的第一侧12上,涂布一层低融点的封合性材料层16,此处仅以图1A所示的结构举例说明,本发明同样也可以其它图标如图1B与图1C所示的膜层上形成封合性材料层16;该封合性材料层16,是通过直接涂布的方法涂布于被辗压后基本膜层10上或先涂布于基本膜层10后再与基本膜层一起被辗压处理,此处该封合性材料层16填入裂缝中,起着填缝剂功能,使该膜层在平常环境无受压力变形情况下,该膜层具有阻隔性,但当该膜层裂缝两侧面存在有一压力差的情况下,受压力作用变形而构成一具有通孔透气性结构。此处的封合性材料层选择可以是:(1)油脂类(oil and/or grease)、含饱和(saturated)、未饱和(unsaturated)与氢化(hydrogenated)油脂;(2)润湿剂(wetting agent),例如润湿用界面活性剂(surfactants);(3)蜡(wax),蜡种类而言可以是天然蜡(natural wax)或者是人工合成蜡(man-made or synthetic wax),天然蜡例如为棕榈蜡(palmor carnauba wax)、石蜡(paraffin wax)、微晶粒蜡(microcrystalline wax)、蜂蜡(beeswax)、米糠蜡(rice bran wax)以及其它未列出的天然蜡,至于合成蜡则例如为聚乙烯(polyethylene,PE)合成蜡、氧化聚丙烯酸树脂(polypropylene oxide,PPO)腊、氧化聚乙烯(polyethylene oxide,PEO)蜡、以及其它未列出的石油制品、矿油品、聚烯烃类(polyolefin)、蜡品等材料之氧化物合成蜡;(4)脂肪酸与其衍生物(fatty acid and itsderivatives);(5)淀粉与其含淀粉质的衍生物(starch and amyloidmaterials)。此外,本发明的透气膜制造步骤,还包括进行一热处理步骤,以使得该封合性材料层16填入裂缝中。该封合性材料层16是通过将封合性材料配制成不同的乳化液(emulsion solution)型、分散液(dispersionsolution)型、或微粉粒化(micronized powder)型等型态再涂布而成。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若将本发明应用在食品的包装材料上,则采用的封合性材料可以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所认可的食用蜡或油脂类,例如上述的各类封合性材料,此封合性材料具有许多特性,包括不会影响膜层的光泽性、印刷性以及热封合性,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具有特殊的异味,而使人感觉不出来(imperceptible)。另外,具有蜡层材料涂布与辗压处理过的透气性薄膜结构比没有涂布的辗压透气性薄膜结构具有更佳的拨水性与热封性,其中,更以乳化液型蜡且又有FDA认可的食用性而且具有抗菌性的封合性材料,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包装上。至于,Paraffin蜡主要使用其具有极佳的拨水性(water repellability),但是可改善水蒸气(water vapor)透气速率,因此应用在密封的食品拉链袋时,可以避免过大的水蒸气压撑破拉链袋。
虽然,裂缝区域15会回复成具有裂缝的假性平面状,实际应用时,此涂布的封合性材料层16只要有部分渗入裂缝中,即可达到完全密封该材料层的假性封合裂缝结构的特性,该封合性材料的较佳融点范围为介于摄氏40度与摄氏110度之间,然而其它的温度范围也适用于本发明。
此外,若将本发明应用在食品的包装材料上,为保持被封存食品使用的新鲜度,也可以在封合性材料或是膜层之中掺杂一些具有去除拉链袋内氧气成分的材料,例如一些可以氧化的金属成分(oxidizable metal component),如铁、铝、锌、镍、铜、锰等材料或化合物(chemical compound)如重硫酸钠(sodium bisulfate)、(sulfamic acid)、硫酸铁(ferrous sulfate)、硫酸锌(zinc sulfate)等容易与氧气起化学反应之材料,或是将上述具除氧气功能(oxygen scavenger)的材料以透气式小袋(sachet)包装后共封置于本发明的包装膜内。在实际应用上,因为这些去除氧气成分的材料都是被掺杂于低融点材料或膜层之中,因此在进行后续的热封合步骤之前的库存期,其去除氧气的功能都能够被保存起来,直到封合后方才开始有其去除氧气的功能或能保有部分去除氧气功能。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该热封合步骤或是后续的热处理步骤中,会有部分的封合性材料层16进一步地渗入裂缝中,使得本发明得到更进一步的密封效果。因此,在本发明膜层的加工过程中可以选择性地使用一热处理步骤,例如微波或是红外线加热,使得膜层外表所涂布的封合性材料能够确实地填入膜层表面的裂缝中,这样,上述的包装材料对被封存食品于低温与一般温度环境下具有保鲜、保湿、防潮、防变色与防异味,但随着加热过程持续进行,食品于微波炉加热烹煮过程中,因微波能量转换为热能使食品与封袋内部慢慢积累热空气与高温高压蒸气(hot air andsteam buildup),此时封装袋膜受高温高压向外压挤延伸变形使得裂缝开口空间变大,裂缝处变成一阻力较小之安全泄压调节通孔,此时若裂缝处涂布有封合性材料也会因高温高压环境而变软变薄或变成一阻力较小之安全泄压调节通孔,并具有较高蒸气透气速率(vapor transmission rate)等功能。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于食品(comestible articles)的拉链袋材料上的进一步应用,封合性材料层16可通过掺混去除氧气成分的材料以达到食物的保鲜与除臭的功能。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必须涂布封合性材料,本发明应用上也可以在无涂布封合性材料层16而直接掺混于基材膜层里的情况下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封装袋用于食品(comestible articles)的包装与同时使用微波炉烹煮的另一特色,为烹煮后的食品其煮熟度各处都很均匀,密闭的拉链袋在微波加热的过程其本身结构有类似一个蒸气压力锅般,倍加热之高压高温热蒸气快速循环于密布微波袋内并使微波烹煮过程中会保持大部分食品中含有之水分、酒料、油质、美味香气与其它特殊成分,同时由于使用微波炉烹煮所具有之高穿透、高加热效率与能量集中,使得食品的烹煮时间大大缩短且又能节约能源,实际应用上,利用本拉链袋之冷冻食品,例如使用本发明之低温型封装袋包装之冰冻肉品与海鲜鱼品,无须先藉由解冻而可直接将冷冻食品置于微波炉加热烹煮后直接食用,可以同时结合解冻、加热与烹煮三功能,这样对于分秒必争的现代社会,有极其便捷的应用特性。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此处所举出的应用例子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各种更动与润饰,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可应用于透气性拉链袋110上,首先,提供一透气性结构102材料(如同图2A、2B与2C所示),例如包括膜层,而且膜层的表面可选择性的涂布有低融点封合性材料层16。如同上述一般,本发明于应用上也可以不在膜层的表面上涂布低融点封合性材料层。接着,例如可将透气性结构102自中间区域沿着折叠线25对折且内面侧相互叠合,使得低融点封合性材料层位于内侧。也就是说,低融点封合性材料层在折叠之后的结构中是属于面对面相邻的状态。再者,将透气性结构102叠合后的两侧22边封合在一起,同时留一个可置入物品(例如食物)的开口17,此两侧22边封合可通过超音波、热封合等方式封合。在本发明之透气性结构102之开口17区域设有一对公母可开合夹链条组40,从而构成如图5所示的拉链袋110结构。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拉链袋120的实施例,拉链袋120使用材料为单一层膜基材或数层复合膜基材,该膜进入辗压制备过程前,可以选择性的先在膜层基材的一侧面进行产品印刷或填缝剂表面涂布处理,在薄膜的辗压程序中,其薄膜辗压的密度、深度与辗压面积可为全面性、局部区域性、规则性、或者是不规则性分布,面积大小可依产品应用时的最终使用温度,加热所需时间与最后的透气量多少而定,辗压后的胶膜若在辗压前涂布有填缝剂,接着进行后热处理使填缝剂涂布层再融合成一连续相结构;本拉链袋制备过程也可以于辗压后进行填缝剂涂布与印刷,接着将第一张透气性结构104膜与第二张透气性结构106膜之内面侧低融点封合性材料层面对面相邻的状态相互叠合与留下一袋口留待装填食品,三重合边缘32的封合可以通过超音波、热压封合等方式加以封合。在本发明之透气性结构104与106内侧开口17区域还可设有一对公母且可开合的链条组40,从而构成如图6所示的拉链袋120结构。
本发明的透气性材料膜封装拉链袋实际应用时,可以用于包装各式各样的食品以及延伸应用,例如生鲜肉品食物、冷冻与冷藏食品、爆玉米花或其它物品等。当这类物品被封置于本发明透气性拉链袋后烹煮,可以直接使用微波炉、高温蒸气、水煮或红外线加热等方法来加热烹煮,当使用微波炉烹煮时,其加热过程初期,食品是处于较低温环境此时封存该食品之封装袋内的蒸气压力较小,透气性拉链袋膜上的裂缝仍然处于密合与较不透气状态,绝大部分微波能量被封装之食品分子藉振动与磨擦转化为热能,而直接于类似绝热封装袋内有效的均匀加热食品,随着加热进行,袋内温度与蒸气压上升,当拉链袋内气压比外界大气压力大至一临界值时,袋内气压往外膨撑膜层,膜层上的裂缝也随之变形扩大,其上填缝剂层的封合材料变软、变薄甚至裂开,其缝剂层的封合能力降低,此时的裂缝处变成为具有透气性,同时起着当袋内气压过大时的安全泄压阀的作用,这样可防止一般非透气性密闭袋内因加热过程中热蒸气压力过大的瞬间爆开现象,本透气性拉链袋另一特性应用为,当加热烹煮后的被封存食品冷却下来时,袋膜上裂缝会再密合且填缝材料也会因温度降低而固化使封合能力增加并且再变成密闭较不透气结构、袋内的气体体积也会因拉链袋膜上的裂缝再密合与冷却作用收缩而有类似真空收缩包装作用。
本发明的透气性材料膜拉链袋应用于包装各式各样的可食用物品,其主要特性功能之一,除了能提供一均匀短时间高加热效率结果,同时还可提供一防止避免过量食品中的水分或其它添加物如烹调用酒、香油香料等成份,因加热期间或长时间的烹煮过程而挥发丧失,导致食物变干变硬的问题,如此可以保持食品原味,同时减少烹煮者所需的照顾担忧的压力,更值得一提的事,冷冻食品使用本发明的透气性材料膜封装袋,不需要有解冻的前置手续过程,也不需要调整不同的加热功率,可以直接利用微波炉全功率方式加热该冷冻食品后食用。此时于密闭空间内所快速受微波加热产生的热蒸气仍旧拘限于袋内且充分的蒸煮该食物,一般家庭里常有的用剩食品的封存与冷冻冰存物,结合应用该一透气性材料膜,有其方便性,该透气性材料膜的应用,给一般生活中提供一更简便、成本较低且容易操作使用的微波炉加热烹煮用拉链袋或包装膜。
一般食品或医疗用品于使用或包装储运过程中,如何使物品防霉、保鲜与有较长的保存期限,物品的封存和杀菌加工制程与填充不参与氧化的惰性气体时被考虑的方法,上述的封装食品与医疗临床用物品器具如纱布、手术用工具等可以藉由使用本发明透气性拉链袋或包装膜包装,再同时进行高温杀菌、消毒或紫外光线照射处理,如前所述,在高温杀菌处理冷却后,被封存的器物不再受外来物与菌类侵坏污染,这样的无菌食品或无菌使用器具的使用封存期限可以大大的延长。
本发明的特征并不在于此,故不再赘述。另外本发明的透气性材料膜亦可制成含有一对可开合的公母拉链条组40的背封式袋、夹边袋、夹链袋、三方袋、立式袋等的包装应用(back sealed bags、gadget bags、three sidesbags or standing pouches)。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具有数个裂缝的第一膜层,该第一膜层上具有由辗压制备过程制得的数个暂时封合的微裂缝;与该第一膜层相互对叠的第二膜层,该第二膜层与该第一膜层的数个侧边相互封合,构成具有一开口的袋状结构;一拉链条组,该拉链条组的一公拉链条与一母拉链条分别设在该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上的开口区域中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膜层用由丙烯酸树脂、聚酯类、聚乙烯、聚丙烯酸树脂、聚乙烯聚丙烯酸树脂共聚合物、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环状烯共聚合物、具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乙烯醇、乙烯乙酸乙酯、离子高分子化合物、可生物分解材料、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聚醚酮、聚碳酸酯、尼龙、聚砜、聚亚醯胺、聚丙烯酸树脂氰、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氰共聚合物、与聚胺酯、玻璃纸、高分子材料披覆的纸材等能热融的热封性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膜层上还设有一层以上的高分子膜层,该高分子膜层是由丙烯酸树脂、聚酯类、聚乙烯、聚丙烯酸树脂、聚乙烯聚丙烯酸树脂共聚合物、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环状烯共聚合物、具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乙烯醇、乙烯乙酸乙酯、离子高分子化合物、可生物分解材料、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聚醚酮、聚碳酸酯、尼龙、聚砜、聚亚醯胺、聚丙烯酸树脂氰、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氰共聚合物、聚胺酯、合成纸、玻璃纸、高分子材料披覆的纸材、纸或上述材料的组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膜层还设有一最外膜层,且该最外膜层是由熔点比第一膜层低的热封性材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表面还设有一封合性材料,该封合性材料填入所述的裂缝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合性材料由脂肪酸、脂肪酸衍生物、油脂类材料、油脂类衍生物、淀粉、淀粉衍生物、脂质、明胶、界面活性剂、蜡等材料所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蜡材料为天然蜡或人工合成蜡材料。
8、一种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具有数个裂缝的一膜层,该膜层上设有数个辗压制备过程制得的暂时封合的微裂缝,且该膜层包括有两个区域;折叠该膜层,使第一区域重叠于第二区域,重叠边侧再通过一封合制备过程而构成设有一开口的袋状结构;一拉链条组,其中该拉链条组的一公拉链条与一母拉链条分别设在该膜层对折后的相邻内侧两表面上且邻近该开口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层是由丙烯酸树脂、聚酯类、聚乙烯、聚丙烯酸树脂、聚乙烯聚丙烯酸树脂共聚合物、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环状烯共聚合物、具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乙烯醇、乙烯乙酸乙酯、离子高分子化合物、可生物分解材料、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聚醚酮、聚碳酸酯、尼龙、聚砜、聚亚醯胺、聚丙烯酸树脂氰、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氰共聚合物、聚胺酯、玻璃纸、高分子材料披覆的纸材等能热融的热封性材质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层还设有一层以上的高分子膜层,该高分子膜层是由丙烯酸树脂、聚酯类、聚乙烯、聚丙烯酸树脂、聚乙烯聚丙烯酸树脂共聚合物、乙烯苯乙烯共聚合物、环状烯共聚合物、具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乙烯醇、乙烯乙酸乙酯、离子高分子化合物、可生物分解材料、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聚醚酮、聚碳酸酯、尼龙、聚砜、聚亚醯胺、聚丙烯酸树脂氰、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氰共聚合物、聚胺酯、合成纸、玻璃纸、高分子材料披覆的纸材、纸或上述材料的组合而成的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还设有一最外膜层,该最外膜层是由熔点比第一膜层低的热封性材质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的表面还设有一封合性材料,该封合性材料填入所述裂缝之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合性材料是由脂肪酸、脂肪酸衍生物、油脂类材料、油脂类衍生物、淀粉、淀粉衍生物、脂质、明胶(gelatins)、界面活性剂、蜡等材料所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蜡材料是天然蜡或人工合成蜡材料。
CNA021465622A 2002-10-24 2002-10-24 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 Pending CN14918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21465622A CN1491861A (zh) 2002-10-24 2002-10-24 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21465622A CN1491861A (zh) 2002-10-24 2002-10-24 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1861A true CN1491861A (zh) 2004-04-28

Family

ID=34232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21465622A Pending CN1491861A (zh) 2002-10-24 2002-10-24 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49186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1067B (zh) * 2005-12-14 2011-02-09 M和Q塑料制品公司 高温透气袋
CN102697352A (zh) * 2011-09-29 2012-10-03 吉林修正药业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可作包装用的防烫手折叠杯
CN105073600A (zh) * 2012-11-30 2015-11-18 比密斯公司 柔性自密封自通气热填充容器
CN105269904A (zh) * 2014-07-25 2016-01-27 天津亨美新型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杀菌真空膜
CN106497174A (zh) * 2016-10-14 2017-03-15 无锡三帝特种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包装用淋膜
CN106586287A (zh) * 2016-12-20 2017-04-26 重庆市长寿区舒福食品有限公司 透水通电包装袋及其加工设备
CN113251243A (zh) * 2021-04-30 2021-08-1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真空绝热板用膜材、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1067B (zh) * 2005-12-14 2011-02-09 M和Q塑料制品公司 高温透气袋
CN102697352A (zh) * 2011-09-29 2012-10-03 吉林修正药业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可作包装用的防烫手折叠杯
CN105073600A (zh) * 2012-11-30 2015-11-18 比密斯公司 柔性自密封自通气热填充容器
CN105073600B (zh) * 2012-11-30 2017-04-05 比密斯公司 柔性自密封自通气热填充容器
CN105269904A (zh) * 2014-07-25 2016-01-27 天津亨美新型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杀菌真空膜
CN106497174A (zh) * 2016-10-14 2017-03-15 无锡三帝特种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包装用淋膜
CN106586287A (zh) * 2016-12-20 2017-04-26 重庆市长寿区舒福食品有限公司 透水通电包装袋及其加工设备
CN113251243A (zh) * 2021-04-30 2021-08-1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真空绝热板用膜材、真空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77923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air permeable composite film
CN101423134B (zh) 气密式食品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及其制造方法
US20040069157A1 (en) Microwaveable zipper bag
CN1429741A (zh) 包装袋及其制造方法
CN206510507U (zh) 一种高阻隔超低热封复合包装膜
CN1491861A (zh) 微波加热用的拉链袋
WO2016093849A1 (en) Flexible package with embossed liquid containment cells
JP3802205B2 (ja) 電子レンジ加熱用袋
US20090117323A1 (en) Airtight Self-venting Composite Film for Food Packaging
CN1807086B (zh) 具有气调保鲜与微波加热自动调压包装装置用复合膜与制造方法
TW522123B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ackaging bag
WO2005084937A1 (fr) Film composite d'emballage de produits alimentaires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TWI326666B (en) Airtight regulating composite film for food packa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6027646A (ja) 電子レンジ用米飯包装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585822B (en) Microwaveable zipper bag
TW482722B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air permeable composite film
TW542812B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ackaging container
TWI260270B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elf-venting composite film for heating food package
JP5499505B2 (ja) 凍結真空乾燥用包装袋及び凍結真空乾燥用包装袋を用いた凍結真空乾燥方法
CN205439425U (zh) 一种耐蒸煮袋
JP2666381B2 (ja) 脱酸素剤用包装フィルム
TWI274024B (en)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odified atmosphere and microwaveable self-venting packaging composite film
JP3573168B2 (ja) ラベル型脱酸素剤
CN206395154U (zh) 一种用于鲜酵母的纸塑复合包装
CN206172029U (zh) 即食老火汤的碗状包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