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89347A -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89347A
CN1489347A CNA031551297A CN03155129A CN1489347A CN 1489347 A CN1489347 A CN 1489347A CN A031551297 A CNA031551297 A CN A031551297A CN 03155129 A CN03155129 A CN 03155129A CN 1489347 A CN1489347 A CN 1489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coded word
code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551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ɽ��һ��
山本幸宏
֮
犬塚浩之
־
长屋博志
宫田八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489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93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ther detection of signalling, e.g. detection of TFCI explicit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6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encoded,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8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z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数据包存储多个编码字。每个编码字包括用户数据和纠错码。表示存储在无线数据包中的编码字数目的编码字数信息以及表示在产生编码字时使用的编码方法的编码参数信息在数据包的首部中设定。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数据包形式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以及一种应用该系统和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用于以数据包形式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无线通信系统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该无线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存取电路,如专用网络和公用网络,如无线LAN系统等。
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经常出现数据错误。因此,该无线通信系统一般具有检查数据正确性和校正错误数据的功能。校正错误数据的功能是通过诸如纠错码(ECC)来实现的。
该无线通信系统通常使用由接收装置检查接收的发送数据包中的每个数据包的协议。例如,在图1中,工作站A把用户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单元,并产生多个数据包,且按顺序发送这些数据包至工作站B。另一方面,工作站B在每次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就返送ACK信息。此时,当工作站A接收到与发送数据包相对应的ACK信息时,它将发送下一个数据包。因此,在发送大量数据时,“数据发送”和“接收ACK信息”是重复转换的,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效率。
在上述系统中,如果增加每个数据包的长度则可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但是,如果增加每个数据包的长度,则接收装置中的纠错和解码电路的电路尺寸也会相应增加。而且,如果增加每个数据包的数据长度,则需要使用更多的时间来解码接收的信号并再生数据。因而在实时通信时会出现数据延迟的问题。因此,扩展每个数据包的数据长度需要考虑到通信质量如延迟特性的限制。
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存储和发送每个数据包中的多个编码字的系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编码字是一种可使用块代码独立纠错的数据单元。因此,每个编码字指定一个纠错码(ECC)。
通过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数据包,图1所示的ACK信息的返回次数减少,即使在每个编码字都较短的情况下,也可以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效率。如果编码字较短,则接收装置中的纠错和解码电路的电路尺寸可以减小,从而减少延迟。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数据包的技术由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4-144335示出,并由IEEE802.11(尤其是IEEE802.11e)建议。
如上所述,针对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的技术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但仍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包括提高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不增加接收装置中的解码电路的复杂性的情况下提高通信质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中:数据被分成多个数据单元;通过把纠错码指定给每个数据单元产生多个编码字;产生存储多个编码字的数据包;指定有关存储在数据包中的编码字数目的编码字数信息;并发送具有编码字数信息的数据包。举例来说,被分割的数据可以是用户数据。
在上述方法中,接收装置可根据存储在数据包中的有关编码字数目的编码字数信息识别数据包的数据长度。也就是说,发送装置通过使用小于数据包数据长度的直接指示的比特数来通知接收装置关于数据长度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另一个方案:通过要被发送的数据单元产生编码字;产生存储编码字的数据包;与在通过数据单元产生编码字时使用的编码方法的信息有关的编码参数信息被指定给该数据包;并且发送具有编码参数信息的数据包。
在本方法中,接收装置可根据编码参数信息判断存储在接收的数据包中的编码字是否可被解码,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解码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发送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方法。通过复制上述第一数据可以产生多个第一数据。多个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被发送;多个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被接收;对通过再生多个第一数据中的每个数据而获得的多个再生数据执行择多(ma jority)处理;在择多处理过程中被确定为最可能的再生数据作为第一数据输出;并且再生和输出接收的第二数据。
在本方法中,接收装置可接收带有或没有错误的第一数据,但没有错误的第一数据非常有可能通过接收的数据而被正确检测。而且,在不必提供专用纠错和解码电路的情况下,可以独立于第二数据来校正第一数据的错误。
在上述的择多处理中,只有在获得被确定为最可能的再生数据的概率超过一个预定阈值概率时,再生数据才可作为第一数据输出。在这个过程中,再生的第一数据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
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另一个方案中:数据被分成多个数据单元;关于数据的通信控制信息被指定给了多个数据单元中的每个数据单元;通过把纠错码指定给具有通信控制信息的多个数据单元中的每个数据单元而产生多个编码字;并且产生和发送用于存储多个编码字的数据包。
根据本方法,尽管从多个编码字中不能再生任意的编码字,但使用针对每个编码字设定的通信控制信息可再生其它编码字。因此,尽管错误是出现在任意编码字(尤其是引导编码字)中的,但也不必请求重发所有的编码字。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使用存储一个或多个编码字的数据包在访问点和多个工作站之间执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并且存储在从访问点发送到工作站的数据包中的编码字小于存储在从工作站发送到访问点的数据包中的编码字。
在本方法中,在工作站中提供的解码器的电路尺寸可以减小,由此可降低无线通信系统的总成本。
附图描述
图1所示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序列的例子;
图2所示为包含多个编码字的数据包的结构;
图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配置;
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配置;
图5所示为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无线数据包的结构;
图6A所示为针对每个通信路径设置的编码参数;
图6B和6C为发送无线数据包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具有判断根据编码参数信息是否执行解码处理的功能的解码器的配置;
图8示出了包首部的纠错功能的概念;
图9表示图8所示择多单元的结构;
图10所示为该择多单元的操作流程图;
图11A表示通用数据包产生过程;
图11B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包产生过程;
图1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包产生过程的流程图;而且
图13表示基于发送指令使用不同编码字长度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配置。在图3中,该系统包括访问点1和多个工作站2-1至2-N。访问点1具有针对每个工作站2-1至2-N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的功能。另一方面,工作站2-1至2-N具有针对访问点1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的功能。该系统可以是无线LAN系统,但并不限于此。
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配置。在图4中,该无线通信装置对应于图3中所示的访问点1或工作站2-1至2-N。在图4中,仅仅描述发送所产生的用户数据并通过接收的信号再生用户数据的功能。
编码器11编码用户数据。其编码方法并不作专门规定,但在本例中使用块码。也就是说,当编码器11接收用户数据时,它把用户数据分成预定长度的数据单元(或数据块),并把纠错码(ECC)指定给每个数据单元。因而产生一个或多个编码字。扩展调制单元12扩展从编码器11输出的编码字数据。随后,RF前端单元13无线发送从扩展调制单元12输出的信号。
RF前端单元21接收无线信号。扩展解调单元22通过去扩展接收的信号产生编码字。解码器23从扩展解调单元22再生的编码字中检索用户数据并将其输出。此时,如果在用户数据中存在错误,则使用纠错码来纠错。解码器23产生一个确定信号,用以显示用户数据是否有错误,或者用户数据中的错误是否可以校正。
图5所示为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无线数据包的结构。发送装置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包中存储用户数据并发送它们。接收装置从接收的数据包中检索用户数据。
用户数据被分成预定的数据长度。因而产生多个数据单元。如果用户数据的数据长度比上述预定数据长度短,则产生一个数据单元。
每个数据单元被单独编码。也就是说,每个数据单元指定了一个纠错码(ECC)作为检查比特。纠错码是用于检查数据单元中的比特错误的代码,并且在数据单元中存在错误时是纠错的代码。纠错码可通过一种熟知的技术产生。由此产生一个或多个编码字。编码字也被称作FEC(正向纠错)块。块码的纠错码可以是Reed-Solomon码、Hamming码、BCH码、Golay码、Fire码等,但并不限于这些。
无线数据包存储一个或多个编码字。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存储了K个编码字。K的最大值可以是20左右,但并不限于此。
无线数据包头指定了一个包首部。在包首部中至少设定了下面的一个或两个信息。
(1)编码字数信息、
(2)编码参数信息
在根据本发明的专利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所描述的“第一数据”是上述的编码字数信息或编码参数信息。但是,“第一数据”并不限于这些信息,它可以对应整个包首部。而“第二数据”是图5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编码字。
编码字数信息指的是表示存储在无线数据包中的编码字的数目。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得到的是“编码字数=k”。假定每个编码字的长度是预先确定的,则无线数据包的数据长度可根据该编码字数信息来识别。例如,如果每个编码字的长度是228个字节,并且在无线数据包中存储了20个编码字,则无线数据包的数据长度是“4560(=228×20)个字节”。
通常,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装置在再生接收的数据时需要有关无线数据包的数据长度的信息。例如,在IEEE802.11规定的格式中,数据长度在PLCP首部中由“帧长度”表示。但是,需要若干比特数(即大区域)来表示数据长度。实际上,在IEEE802.11所述的PLCP首部中,是使用2-字节的区域来表示“帧长度”的。
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数据包的数据长度由编码字数信息表示。存储在每个无线数据包中的编码字数大约为20个,可用几个比特来表示。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字节的区域足以表示一个无线数据包的数据长度。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中,表示无线数据包数据长度所需的区域可以减小。因此,数据传输效率与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如IE EE802.11)相比得到了提高。由于编码字数信息在包首部中设定,并且包首部是一个在其中未指定块码的区域,因此接收装置不需要解码块码就可以对其进行检索。因而在接收装置计算无线数据包的数据长度时不会出现延迟。
编码参数信息表示在产生编码字时所使用的编码方法。实际上,在使用Reed-Solomon码时,编码参数信息包括编码率(例如,具有20字节纠错码的208个字节的数据)。但是,设定为编码参数信息的信息并不限于此应用。例如,也可设定有关可用块码类型的信息(Reed-Solomon码、Hamming码、BCH码等)、有关存在/不存在交错的信息、有关交换块码/卷积码的信息。
已经接收到无线数据包的接收装置在解码存储在数据包中的数据时使用编码参数信息,而且也可在判断数据包是否要进行解码时使用该信息。下面将描述通过使用编码参数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执行解码处理的功能。
图6A所示为针对每个通信路径而设定的编码参数。在本例中,从每个工作站2-1至2-N发送到访问点1的数据利用编码参数A所规定的编码方法进行编码,而从访问点1发送到每个工作站2-1至2-N的数据利用编码参数B所规定的编码方法进行编码。假定访问点1具有的解码器可解码利用编码参数A所规定的编码方法进行编码的数据。假定每个工作站2-1至2-N的解码器可解码利用编码参数B所规定的编码方法进行编码的数据。
在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假设工作站2-1发送数据给访问点1。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B所示,表示编码参数A的编码参数信息在从工作站2-1发送的无线数据包中设定。当访问点1接收到该数据包时,它将参考该编码参数信息。此时,编码参数信息是“A”。因而,访问点1确定存储在接收的数据包中的编码字可被解码,并开始解码处理。这样,访问点1获得从工作站2-1发送的数据。
从工作站2-1发送的无线数据包也可由工作站2-2和2-3接收。但是,工作站2-2和2-3并没有用于解码利用编码参数A所规定的编码方法编码的数据。因此,每个工作站2-2和2-3确定存储在数据包中的编码字在接收的无线数据包的编码参数信息是“A”时不能被解码。也就是说,尽管工作站2-2和2-3接收从工作站2-1发送的数据包,但它们不能启动解码处理。因此不能对实际上不能解码的数据执行解码处理,从而可以降低功耗。
另一方面,当数据从访问点1发送到工作站2-1时,如图6C所示,表示编码参数B的编码参数信息在无线数据包中设定。数据的目的地址是“工作站2-1”。但是,该目的地址被假定作为用户数据的一部分写入编码字中。
在这种情况下,从访问点1发送的无线数据包由工作站2-1到2-3接收。此时,在该数据包中设定的编码参数信息是“B”。因此,每个工作站2-1到2-3确定存储在接收的数据包中的编码字可被解码,并开始解码处理。随后,只有通过解码编码字获得的目的地址所寻址的工作站可获取接收的数据。由此,只有工作站2-1可再生从访问点1发送的数据。
图7表示具有根据编码参数信息判断是否执行解码处理的功能的解码器的配置。该解码器用于访问点1或工作站2-1到2-N。
首部提取单元31从接收的数据包中提取首部,并将其发送到编码参数提取单元32。此时,存储在接收的数据包中的一个或多个编码字被发送给解码单元34。编码参数提取单元32从首部提取单元31所提取的首部中提取编码参数信息。
比较器33具有控制解码单元34的控制单元的功能,它把编码参数提取单元32所提取的编码参数信息与预先设定的编码参数信息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产生发送到解码单元34的指令。实际上,如果上述两个编码参数信息相匹配,则执行解码处理的指令被发送到解码单元34。如果上述两个编码参数信息不匹配,则用以停止解码处理的指令被发送到了解码单元34。“预先设定的编码参数信息”指定一种编码方法,这种编码方法对应于由该装置的解码单元所执行的解码处理。因此,当该装置接收到存储了可由解码单元34解码的数据的数据包时,比较器33指示解码单元34执行解码处理。当该装置接收到存储了不能由解码单元34解码的数据的数据包时,比较器33指示解码单元34停止解码处理。
解码单元34根据来自比较器33的指令判断是否执行解码处理。实际上,解码单元34仅仅在上述两个编码参数彼此匹配时才启动,也就是说,仅仅在可被解码的编码字存储在接收的数据包中时才启动。
因而,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系统中,由于编码参数信息在作为未指定块码的区域的包首部中设定,因此接收装置在对块码执行解码处理之前可检测是否有可被解码的数据存储在了接收的数据包中。由此可以不执行不必要的解码处理,从而降低功耗,或者避免软件的过滤处理。
当图5所示的无线数据包被发送时,与编码字一样,在包首部中也会出现比特错误。因此,为了校正出现在包首部中的比特错误,需要向包首部指定一个纠错码。
但是,如果在包首部中出现错误,则接收装置不能解码随后的编码字。也就是说,存储在包首部中的信息相对于其它信息来说更为重要或者具有较高的优先级。由此希望指定给包首部的纠错码比指定给其它信息的纠错码具有更强的纠错能力。但是,如果在无线数据包中使用多种类型的纠错码,则每个接收装置需要配备多个纠错和解码电路。也就是说,接收装置的解码器的电路尺寸会变大。结果,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实现了在包首部上没有纠错码就可再生正确数据的功能。在下面的描述中,当出现错误时再生正确数据的功能可被称作纠错功能。
图8表示在包首部上的纠错功能的概念。在本例中,假定存储在包首部中的信息的值是“H0”。
发送装置在发送无线数据包之前使得无线数据包的首部变得冗余。也就是说,发送装置通过复制包首部产生多个相同的包首部,并将它们设定在无线数据包的引导区域中。因此可以重复发送包首部多次。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首部H0”被复制,这样,“首部H0”可重复发送八次。
这样,具有冗余首部的无线数据包由接收装置接收。此时,在形成无线数据包的比特串中,根据通信环境等的不同,错误是以某个概率出现的。因此,在包首部中也会出现比特错误。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第四首部从“H0”到“H1”出现错误,为比特错误,而第七首部从“H0”到“H2”出现错误。
接收装置接收用于传送数据包的无线电信号并通过该无线电信号再生八个首部中的每个首部。在此,接收装置具有择多单元40。择多单元40检查由接收的八个首部所规定的值,并检测出现最频繁的首部值。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H0”、“H1”和“H2”分别出现6次、1次和1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确定“H0”最有可能是首部值。因此,在接收的数据包中存储和发送的编码字使用“首部H0”解码。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不需要纠错码就可以实现包首部的纠错功能。通过增加重要发送包首部的次数可以提高该纠错功能的纠错能力。在不需要用以在包首部中进行纠错的块解码电路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在具有纠错能力的包首部中进行纠错的纠错功能大于编码字的纠错功能。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对整个包首部执行择多处理,但也可以仅仅对一部分包首部执行择多处理。例如,可仅仅通过使上述编码字数信息冗余而执行择多处理。另外,也可仅仅通过使上述编码参数信息冗余而执行择多处理。另外,也可通过使编码字数信息及编码参数信息冗余而执行择多处理。
图9所示为图8中所示择多单元40的配置。在接收的数据包的引导区中的多个包首部被输入到择多单元40中。
分析器41分析多个包首部并将它们按顺序逐一输出。输入寄存器42临时存储从分析器41输出的包首部。模式存储寄存器43-1到43-8为每个首部值保存输入包首部。比较器44把输入寄存器42中保存的包首部与模式存储寄存器43-1到43-8中保存的包首部进行比较,并增加相应计数器45-1至45-8的值。计数器45-1至45-8计算每个首部值的包首部的数目。确定单元46根据计数器45-1至45-8的计数值确定最可能的包首部。
图10所示为择多单元10的操作流程图。此流程图中的处理是在接收装置接收到一个无线数据包时执行的。当开始流程图中的处理时,假定模式存储寄存器43-1到43-8是空的,计数器45-1至45-8复位。
在步骤S1中,初始化变量“i”。变量“i”识别无线数据包中设定的多个首部。在步骤S2,提取由变量“i”规定的首部(第i个首部),并将其写入输入寄存器42中。
在步骤S3,保存在输入寄存器42中的首部与保存在模式存储寄存器43-1到43-8中的首部进行比较。如果模式存储寄存器43-1到43-8保存的首部与输入寄存器42保存的首部一样,则与保存该首部的寄存器相对应的计数器(45-1到45-8)在步骤S4增加数值。例如,如果模式存储寄存器43-1保存的首部与输入寄存器42保存的首部一样,则计数器45-1增加数值。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任何一个模式存储寄存器43-1到43-8保存的首部与输入寄存器42保存的首部一样,则保存在输入寄存器42中的首部在步骤S5被写入任意一个模式存储寄存器43-1到43-8中。随后,在步骤S6,与新写入首部的模式存储寄存器相对应的计数器(45-1至45-8)增加数值。例如,当新首部写入模式存储寄存器43-2中时,计数器45-2增加数值。
在步骤S7和S8,检查是否还有在步骤S2-S6还未执行处理的剩余首部。如果没有未处理的首部,则变量“i”增加数值,并且控制返回至步骤S2。由此对下一个首部执行步骤S2-S6的处理。如果在步骤S2-S6对所有首部都执行了处理,则开始步骤S11及其后的处理。
在步骤S11,最大的计数值是通过计数器45-1至45-8获得的。随后,在步骤S12,在步骤S11获得的计数值与一个预定阈值相比较。如果计数值大于该阈值,则相应的首部在步骤S13输出。例如,如果计数器45-1的计数值最大,并且该计数值大于阈值,则保存在模式存储寄存器43-1中的首部被输出以作为从接收装置发送的首部。如果在步骤S11获得的计数值等于或小于阈值,则确定择多处理的可靠性低,并在步骤S14执行预定的纠错处理。
因而,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在择多处理中使用阈值,所以能够提高包首部的可靠性。
但是,在无线数据包发送的数据中,不仅是实际数据,而且通信控制信息也可被用于实际数据的控制和管理。例如,在图11A所示的例子中,不仅是有效负载,而且包括控制和管理有效负载信息的MAC(媒体接入控制)首部也被一起编码和发送。在这种情况下,MAC首部和有效负载被分成多个数据单元并被发送。此时,每个数据单元指定一个纠错码。也就是说,MAC首部和有效负载数据在多个编码字1-5中发送。
在图11A所示的例子中,MAC首部被存储在编码字1中,而且其它编码字中只存储有效负载数据。MAC首部包含地址信息,如源信息、目的信息等,以及用于组合和分解有效负载数据的信息。因此,如果在编码字1中出现数据错误,并且纠错码不能纠正该错误,则不仅编码字1,编码字2-5也都不能由正确的目的地获得。因而可确定存储MAC首部的编码字与其它编码字相比更为重要,或者说具有更高优先级。
因此希望存储MAC首部的编码字指定比其它编码字纠错能力要高的纠错码。但是,如果各个无线数据包使用了多种类型的纠错码,则每个接收装置需要包括多个纠错及解码电路,从而增加了解码器的电路尺寸。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当产生多个数据单元时,有效负载数据被分成每个预定长度,并且MAC首部指定给了每个数据单元。随后,通过把每个纠错码指定给增加了MAC首部的每个数据单元可产生多个编码字1-6。由此产生存储这些编码字1-6的无线数据包,并且无线数据包被发送。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MAC首部被存储到每个编码字中。因此,尽管在编码字1中出现了数据错误,并且该错误不能通过纠错码进行纠正,但根据存储在每个编码字中的MAC首部中的信息可再生存储在编码字2-6中的有效负载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编码字1请求数据重发。因而,考虑到可能会出现不能由纠错码纠正的错误,与图11A所示的方法相比,总的数据传输效率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图11B所示的方法中,MAC首部是冗余发射的。因此,在发射MAC首部中的大量信息时,数据传输效率会降低。结果,在图11B中,并没有为每个数据单元提供存储在MAC首部中的所有信息,而是只提供存储在MAC首部中的一部分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为每个数据单元提供的信息是源信息、目的信息、组合和分解有效负载数据的信息等。组合和分解有效负载数据的信息可以是用于唯一识别通过分析原始有效负载数据获得的多个数据单元的序列号和/或块号。
图12是图11B所示数据包产生过程的流程图。在本例中,指定MAC首部的有效负载数据被存储到无线数据包中。
在步骤S21,MAC首部被提取。在步骤S22,从被提取的MAC首部中提取必要信息。要被提取的信息是有效负载数据的源地址、目的地址等。步骤S22的处理并不是一个强制处理,而是一个任意的处理。
在步骤S23,通过有效负载的首部分割预定长度的数据(数据单元)。在步骤S24,产生被指定给在步骤S23分割的数据单元的序列号。在步骤S25,MAC信息被添加到在步骤S23分割的数据单元中。MAC信息是在步骤S22提取的信息和在步骤S24产生的序列号。在步骤S26,具有MAC信息的数据单元指定了一个纠错码,并产生一个编码字。
在步骤S27,判断是否还有剩余的有效负载数据。如果还有有效负载数据,则控制返回至步骤S23,并且下一个数据单元被分割。另一方面,除非还有剩余的有效负载数据,否则控制经过步骤S28,并且通过重复执行步骤S23-S26的处理而获得的多个编码字被耦合。随后,在步骤S29,产生图5所示无线数据包中的首部。
因而,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编码字被存储到无线数据包中,并且在每个编码字中获得重要的信息。因此,尽管不能再生多个编码字中的任意编码字,但每次再生另一个编码字时可以使用其重要信息。因此,当出现不能由纠错码纠正的错误时,重发的数据量也较小,从而提高了总的数据传输效率。
在图3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当从访问点1发送到每个工作站2-1至2-N的数据信息量小而从每个工作站2-1至2-N发送到访问点1的数据信息量大的时候,可采用下面的配置。可建立这种通信的应用可以是每个工作站2-1至2-N,包括监控摄像机,用以在访问点1进行请求时把图像数据从每个工作站2-1至2-N发送到访问点1。
当从访问点1发送到每个工作站2-1至2-N的数据信息量小而从每个工作站2-1至2-N发送到访问点1的数据信息量大的时候,如图13所示,存储在从访问点1发送到每个工作站2-1至2-N的数据包中的编码字小于存储在从每个工作站2-1至2-N发送到访问点1的数据包中的编码字。众所周知,如果编码字较短,则用于解码该编码字的解码器(纠错及解码器)的电路尺寸较小。也就是说,在每个工作站2-1至2-N中提供的解码器较小。而且,在可提供多个工作站的通信系统中,具有小型、低成本、低功耗的工作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上述配置有助于降低总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成本和功耗。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一个访问点和多个工作站。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配置,而是可应用于由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配置的系统,以及由多个相同的终端装置配置的系统。
根据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效率可以得到提高。而且,在不增加接收装置的解码电路的复杂程度的情况下可提高通信质量。

Claims (13)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把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单元;
通过把纠错码指定给每个数据单元产生多个编码字;
产生存储多个编码字的数据包;
指定有关存储在数据包中的编码字数目的编码字数信息;并且
发送具有编码字数信息的数据包。
2.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通过要被发送的数据单元产生编码字;
产生存储编码字的数据包;
把与在通过数据单元产生编码字时使用的编码方法的信息有关的编码参数信息指定给该数据包;并且
发送具有编码参数信息的数据包。
3.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指定了编码参数信息的数据包;
根据该编码数据信息判断存储在接收的数据包中的编码字是否可被解码;并且
只有当编码字可被解码时才执行解码编码字的处理。
4.一种发送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通过复制第一数据产生多个第一数据;
发送多个第一数据以及该第二数据;
接收多个第一数据以及该第二数据;
对通过再生多个第一数据中的每个数据而获得的多个再生数据执行择多(ma jority)处理;
在择多处理过程中被确定为最可能的再生数据作为第一数据输出;并且
再生和输出接收的第二数据。
5.一种发送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重复发送第一数据多次;
发送第二数据;
对通过再生重复接收多次的第一数据所获得的多个再生数据执行择多处理;
在择多处理过程中被确定为最可能的再生数据作为第一数据输出;并且
再生和输出接收的第二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
当有关编码字数的编码字数信息指定给用于存储多个编码字的数据包并被发送时,编码字数信息对应第一数据,而多个编码字对应第二数据。
7.如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
当有关在产生编码字时使用的编码方法的编码参数信息指定给用于存储编码字的数据包时,编码参数信息对应第一数据,而编码字对应第二数据。
8.如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
在择多处理中,只有在获得被确定为最可能的再生数据的概率超过一个预定阈值概率时,再生数据才作为第一数据输出。
9.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把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单元;
把关于数据的通信控制信息指定给多个数据单元中的每个数据单元;
通过把纠错码指定给具有通信控制信息的多个数据单元中的每个数据单元而产生多个编码字;并且
产生和发送用于存储多个编码字的数据包。
10.一种使用存储一个或多个编码字的数据包在访问点和多个工作站之间执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
存储在从访问点发送到工作站的数据包中的编码字小于存储在从工作站发送到访问点的数据包中的编码字。
11.一种使用存储一个或多个编码字的数据包在访问点和多个工作站之间执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
有关存储在数据包中的编码字数目的编码字数信息被指定给该数据包;
有关在产生编码字时使用的编码方法的编码参数信息被指定给该数据包;
当使用该数据包发送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时,
通过复制第一数据产生多个第一数据;
发送多个第一数据以及该第二数据;
接收多个第一数据以及该第二数据;
对通过再生多个第一数据中的每个数据而获得的多个再生数据执行择多处理;
在择多处理过程中被确定为最可能的再生数据作为第一数据输出;并且
再生和输出接收的第二数据;
有关要发送的数据的通信控制信息在每个编码字中设定;并且
存储在从访问点发送到工作站的数据包中的编码字小于存储在从工作站发送到访问点的数据包中的编码字。
12.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解码单元,用于解码存储在接收的数据包中的编码字,该数据包包括编码字以及与在产生编码字时使用的编码方法有关的编码参数信息,以及
编码参数提取单元,从该数据包中提取编码参数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当所述编码参数提取单元提取的编码参数信息表示所述解码单元可解码数据的编码方法时,该控制单元用于启动所述解码单元,而当编码参数信息表示所述解码单元不能解码数据的编码方法时,该控制单元停止所述解码单元。
13.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接收第一数据多次并接收第二数据,包括:
择多单元,对通过再生接收的每个第一数据所获得的多个再生数据执行择多处理;以及
解码器,在所述择多处理中,通过使用被确定为最可能的再生数据来再生第二数据。
CNA031551297A 2002-08-23 2003-08-22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Pending CN14893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3863/2002 2002-08-23
JP2002243863A JP2004088246A (ja) 2002-08-23 2002-08-23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9347A true CN1489347A (zh) 2004-04-14

Family

ID=31185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551297A Pending CN1489347A (zh) 2002-08-23 2003-08-22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179517A1 (zh)
EP (1) EP1392025A3 (zh)
JP (1) JP2004088246A (zh)
KR (1) KR100555187B1 (zh)
CN (1) CN1489347A (zh)
TW (1) TWI2299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9950B (zh) * 2008-10-16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综合业务数字网线路质量的实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86304B2 (ja) 2004-04-23 2008-05-14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7474676B2 (en) * 2004-09-10 2009-01-06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Frame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7752532B2 (en) 2005-03-10 2010-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linear erasure codes
CN1917426B (zh) * 2005-08-17 2010-12-0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端口扫描方法与设备及其检测方法与设备、端口扫描系统
JP4577574B2 (ja) * 2006-02-07 2010-11-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データ受信装置並びに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データ受信方法
JP4669807B2 (ja) * 2006-03-30 2011-04-13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GB2441164A (en) * 2006-08-22 2008-02-27 Iti Scotland Ltd Segmenting packets and providing error check portions for each segment
US8266488B2 (en) * 2007-03-26 2012-09-11 Marvell Israel (MIL) Ltd. Encoding and decoding systems with header and data transmission success indication
CN101689959A (zh) 2007-07-10 2010-03-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送装置及通信系统
JP5194303B2 (ja) * 2008-10-10 2013-05-08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無線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無線ネットワーク
EP2467962A1 (en) * 2009-08-21 2012-06-27 Aware, Inc. Header repetition in packet-based ofdm systems
US8677224B2 (en) * 2010-04-21 2014-03-18 Decawave Ltd. Convolutional code for us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761551B2 (ja) * 2010-11-19 2015-08-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伝送システム
JP2015049769A (ja) * 2013-09-03 2015-03-16 株式会社ニコン 通信装置、エンコーダ装置、及びシリアル通信方法
IN2013MU02890A (zh) * 2013-09-05 2015-07-03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td
JP2019041182A (ja) * 2017-08-23 2019-03-14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2174B1 (en) * 1996-07-01 2001-08-28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H10257502A (ja) * 1997-03-17 1998-09-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階層画像符号化方法、階層画像多重化方法、階層画像復号方法及び装置
US5944843A (en) * 1997-08-21 1999-08-3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the unused bits of a data packet to transmit additional information
JP3555832B2 (ja) * 1998-02-10 2004-08-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基地局信号時分割送信システム
KR100608042B1 (ko) * 1999-06-12 2006-08-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미디어 데이터의 무선 송수신을 위한 인코딩 방법 및그 장치
US6421803B1 (en) * 1999-06-25 2002-07-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using parity check combining
FI108383B (fi) * 1999-10-05 2002-01-15 Nokia Oyj Tiedonsiirtomenetelmõ
US6754894B1 (en) * 1999-12-03 2004-06-22 Command Audio Corporation Wireless software and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modification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US6947446B2 (en) * 2001-01-16 2005-09-20 Motorola, Inc. Slot format and acknowledgement method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591890B1 (ko) * 2003-04-01 2006-06-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적응 송수신 방법 및그 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9950B (zh) * 2008-10-16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综合业务数字网线路质量的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18119A (ko) 2004-03-02
KR100555187B1 (ko) 2006-03-03
EP1392025A3 (en) 2007-06-27
JP2004088246A (ja) 2004-03-18
EP1392025A2 (en) 2004-02-25
TWI229991B (en) 2005-03-21
US20040179517A1 (en) 2004-09-16
TW200412760A (en) 200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89347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CN1223134C (zh) 对无线信道上的信头解码的方法和系统
JP5425892B2 (ja) 伝送エラーの回復
CN103201976B (zh) 用于聚合分组传输中的分组级擦除保护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EP2166687B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ing and receiving data packets
US8489968B2 (en) Recovery of transmission errors
EP2357731A1 (en) Systematic 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chain reaction codes
CN101834700A (zh) 一种基于数据包的单向可靠传输方法及收发装置
CA229164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rror protection for over the air file transfer
CN1736050A (zh) 基于包的数据传输系统中消息的差错控制编解码的方法
CN1198282A (zh) 数据传送方法、数据传送系统、发射机、接收机
CN1385990A (zh) 分组接收装置和分组传输方法
RU2461970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ема данных
CN1976479A (zh) 在无线网络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240187C (zh) 用于恢复接收帧的特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35345B (zh) 一种应用于长期演进系统的跨层编解码方法
CN1353895A (zh) 用于数字数据传送的方法与设备
CN1610339A (zh) 传送和恢复数据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CN1835625A (zh) 一种传输格式盲检测的方法
EP1300976A1 (en) Method of blind transport format detection
US845857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equipment
CN108881144B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881866A (zh) 数据传输错误监测与纠正的方法及其架构
CN1770678A (zh) 处理通用成帧规程帧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65921A (zh) Tfci解码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