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1976B - 用于聚合分组传输中的分组级擦除保护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聚合分组传输中的分组级擦除保护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1976B
CN103201976B CN201180054113.4A CN201180054113A CN103201976B CN 103201976 B CN103201976 B CN 103201976B CN 201180054113 A CN201180054113 A CN 201180054113A CN 103201976 B CN103201976 B CN 1032019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pdu
block
error correction
sta
polyme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41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1976A (zh
Inventor
M·H·塔加维纳斯拉巴蒂
H·桑帕斯
S·梅林
S·P·亚伯拉罕
S·韦尔玛尼
R·坦德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201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1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1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19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 which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4Concatenated codes
    • H04L1/0065Serial concatenated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79Formats for control data
    • H04L1/008Formats for control data where the control data relates to payload of a different pack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第一方面,聚合的分组(A-MPDU)包括分组(MPDU)和包含纠错编码信息的EC块(纠错块)。发射机使用喷泉编码方案(例如,Raptor或RaptorQ)来根据MPDU生成纠错编码信息。如果接收机在接收的MPDU中检测到错误,则接收机使用来自EC块中的纠错编码信息来纠正该错误。在第二新颖性方面,确定错误率的改变是更可能由于冲突还是低SNR。如果确定该改变是由于冲突,则调整MCS索引来恢复目标错误率,而如果确定该改变是由于低SNR,则调整每一A-MPDU的EC块数量来恢复目标错误率。

Description

用于聚合分组传输中的分组级擦除保护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依据35U.S.C.§119要求享受2010年11月9日提交的、题目为“PACKET-LEVELERASUREPROTECTIONCODINGINAGGREGATEDPACKETTRANSMISSIONS”的临时申请No.61/411,777的权益,故出于所有目的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公开内容涉及聚合分组,更具体地说,在一个示例中,涉及在IEEE802.11通信中将喷泉编码的纠错编码信息包括在诸如A-MPDU之类的聚合分组中。
背景技术
在诸如遵循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n标准的WiFi通信系统之类的通信系统中,MAC(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PDU)的通信可能包括由于MPDU的接收方必须针对每一个接收的MPDU返回ACK(确认帧)或者NAK(否定确认帧)而造成的大量协议处理开销。为了减少必须处理这些众多的ACK/NAK事件的开销,该标准提供了以背靠背方式作为单个聚合MPDU(A-MPDU)来发送多个MPDU。接收方不必分别地对每一个MPDU进行确认,A-MPDU的接收方仅需要每个A-MPDU返回一个块ACK(BA)。然而,常常存在与A-MPDU的使用相关联的限制,在一些情形下A-MPDU的使用能够导致降低的传输速率。寻求多个方式来改善使用这种A-MPDU的通信系统。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聚合的分组包括多个分组和一个或多个EC块(纠错块)。该EC块包含根据所述多个分组生成的纠错编码信息。通常,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编码方法(诸如Hamming码、Reed-Solomon码、BCH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和喷泉码)来生成这些EC块。传送聚合的分组,使得接收机不需要返回针对每一个分组的确认,而是返回针对整个聚合的分组的单个块确认。在一个示例中,该聚合的分组是遵循IEEE802.11n的聚合的MPDU(A-MPDU),其包含多个MPDU和一个或多个EC块。使用喷泉编码方案(例如,Raptor前向纠错编码方案或者RaptorQ前向纠错编码方案)来根据所述多个MPDU生成纠错编码信息。将所产生的纠错编码信息分成段,使得将第一部分包括在A-MPDU的第一EC块中,使得将第二部分包括在A-MPDU的第二EC块中,等等。在一些示例中,每一个EC块是MAC层MPDU,并且具有MAC头部和有效载荷,其中有效载荷是纠错编码信息的一部分。接收机(例如,移动站(STA))可以(例如,从接入点(AP))接收A-MPDU,并且如果接收机在A-MPDU的MPDU中检测到错误,则接收机可以使用喷泉解码方案和来自A-MPDU的一个或多个EC块的纠错编码信息来对该错误进行纠正。对该错误进行纠正,使得不需要对该MPDU进行重传。虽然这里提到结合IEEE802.11无线系统中从AP到STA的A-MPDU通信,但使用在聚合分组中携带的喷泉编码的纠错信息lai9擦除保护聚合分组的负载并不限于AP到STA通信,不限于WiFi,不限于A-MPDU,不限于兼容IEEE802.11标准的系统、并且不限于无线通信,而是能普遍地适用于网络互联。
在第二新颖性方面,一种方法控制从AP到STA的传输错误率。在该方法的第一步骤中,确定发生了错误率的改变。例如,可以在接收包括A-MPDU的传输的接收机上确定该错误率。在第二步骤中,确定该改变是更可能由于冲突,还是更可能由于低SNR(信噪比)。在一个示例中,基于下列方面进行该确定:1)一个或多个块ACK(BA)中的BA位图;以及2)信道状态信息(例如,从AP的接收机获得的测量的SNR)。如果确定错误率的改变更可能是由于冲突,则改变用于进行发送的MCS(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例如,可以减小MCS索引,以便减低传输错误率,从而恢复目标错误率。如果确定错误率的改变更可能是由于低SNR,则改变每A-MPDU的EC块的数量。例如,可以增加每个A-MPDU的EC块数量,以便降低传输错误率,从而恢复目标错误率。该方法可用于控制MCS索引和每个A-MPDU的EC块数量,使得维持目标错误率。
上述内容是摘要,故不可避免地包含对细节的简化、概括和省略;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该摘要仅是说明性的,且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如由权利要求书所唯一定义的,本申请所描述的设备和/或过程的其它方面、创造性特征和优点将在本申请所阐述的非限制性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新颖性方面,传送聚合的MPDU的通信系统的图。
图2是示出图1的AP和STA-A中的协议栈的图。
图3是示出如何将数据包括在协议处理栈的每一个协议层的分组之中的图。
图4是A-MPDU的第一示例的图。
图5是A-MPDU的第二示例的图。
图6示出了在一个示例,如何从图1的AP向STA-A传送A-MPDU。
图7示出了在图6的示例中,如何从图1的AP向STA-B传送A-MPDU。
图8示出了在图6的示例中,如何从图1的AP向STA-C传送A-MPDU。
图9是示出图6、7和8的通信如何发生,以及A-MPDU中的随机差错如何导致网络效率的降低的图。
图10是根据一个新颖性方面,包括纠错编码信息的EC块的A-MPDU的图。
图11是如何生成图10的EC块的第一示例的图。
图12是如何生成图10的EC块的第二示例的图。
图13是如何生成图10的EC块的第三示例的图。
图14是如何生成图10的EC块的第四示例的图。
图15是如何生成图10的EC块的第五示例的图。
图15A是图15的喷泉编码器118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6示出了在一个示例中,如何从图1的AP向STA-A传送图10的类型的A-MPDU。
图17示出了在图16的示例中,如何从图1的AP向STA-B传送图10的类型的A-MPDU。
图18示出了在图16的示例中,如何从图1的AP向STA-C传送图10的类型的A-MPDU。
图19是示出图16、17和18的通信如何发生,以及如何使用EC块中的纠错编码信息来提高网络效率的图。
图20是示出接收机如何在第一模式下可以使用A-MPDU的EC块来改善网络效率,以及在第二模式下可以接收但忽略该EC块的图。
图21是发射机生成并发送图10中示出的类型的A-MPDU的方法300的流程图。
图22是接收机接收并使用图10中示出的类型的A-MPDU的方法400的流程图。
图23是发射机通过选择性地调整MCS索引或者调整每A-MPDU的EC块数量,来调整传输错误率的方法500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采用接入点设备(AP)2、第一移动站设备(STA-A)3、第二移动站设备(STA-B)4和第三移动站设备(STA-C)5的IEEE802.11无线通信系统1的图。每一个站设备使用一组协议与接入点进行通信。AP上的协议处理功能称为协议处理层栈。在图1的示例中,该栈中的层包括应用层6、TCP层7、IP层8、数据链路层9和物理层10。类似地,STA上的协议处理功能称为协议处理层栈。这些层包括应用层11、TCP层12、IP层13、数据链路层14和物理层15。
图2是示出AP2和STA-A3中的协议栈的图。使用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这些栈。如果AP2要向STA-A3发送一些数据16,则将数据16传递给AP中的栈的应用层6。应用层6添加头部17。
图3是示出附加到数据16以形成应用层分组的头部17的图。然后,应用层将该分组向下传递给TCP层7。TCP层添加头部18,并且将产生的分组向下传递给IP层8。IP层添加头部19,并且将产生的分组向下传递给数据链路层9。如图3中所示,数据链路层9包括LLC子层20和MAC子层21。通常,将LLC和MAC层统称为MAC层。增加LLC头部22和MAC头部23以及MAC尾部24,以形成MAC层分组。通常,将头部22和23统称为MAC头部。将MAC层分组向下传递给物理层协议处理层10。MAC层分组可以称为MAC帧。MAC层分组还可以称为MAC协议数据单元或者MPDU。物理层10添加头部25(其更适当地包括头部部分和前导码),并将所产生的物理层分组传送穿过网络。物理层分组还可以称为PPDU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在本示例中,所述通信是从AP2到STA-A3的无线通信。
物理层分组由STA-A3的协议处理栈的物理层15进行处理。物理层15移除物理层头部,并恢复物理层有效载荷。然后,将该有效载荷向上传递给栈的数据链路层14(MAC层)。该栈的每一个层移除其头部,并恢复其有效载荷,并将其有效载荷向上传递给该栈的下一个更高协议处理层。在该过程的末端,从应用层11输出原始数据16,以便在STA-A3上使用。箭头26表示用户数据16从AP2到STA-A3的这种通信。箭头27表示用户数据从STA-A3到AP2的反向通信。
从MAC层的角度来看,MAC层形成分组(MPDU),并将其传送穿过由协议栈的更低层所提供的信道。如果MAC层要发送MPDU,则其通常发送该MPDU并进行等待。如果MPDU的接收方正确地接收到该MPDU,则该接收方发回称为ACK的MAC确认分组。如果该接收方没有接收到该MPDU或者接收到具有差错的MPDU,则该接收方返回称为NAK的MAC否定确认帧。这种ACK和NAK的来回通信涉及AP和STA-A的协议处理开销,并且也是消耗时间的。
为了减少这种开销,可以使用IEEE802.11n中所给出的块确认(BA)分组聚合功能。不是单独地发送多个单个的MPDU(其中要通过返回单独的ACK来对每一个MPDU进行单独确认),而是以背靠背方式将多个MPDU一起发送,该多个MPDU称为聚合的MPDU或者“A-MPDU”。然后,可以通过接收方使用单个BA帧,对A-MPDU中的多个MPDU进行一起确认。该BA帧包括称为BA位图的内容,其中BA位图中存在与A-MPDU中的每一个MPDU相关联的一个比特。MPDU是否被正确地接收(成功/失败)是由BA位图中与该MPDU相对应的比特的状态来指示的。存在A-MPDU和BA方案的若干变型。
图4是A-MPDU28的第一示例的图,其中该A-MPDU是通过物理层传送的。在物理层头部29之后,接有若干MPDU。MPDU1是第一MPDU,MPDU2是第二MPDU,等等。每一个MPDU前面是分隔符。如由MPDU1的分解视图所指示的,MPDU自身之前是分隔符30,并且MPDU1包括MAC头部31、MAC数据或有效载荷32、以及MACFCS(帧校验序列)33。通常,MACFCS是32比特循环冗余校验(CRC)码。如果需要的话,在MACFCS之后增加填充比特(未示出),使得每一个MPDU在长度上是4个字节的倍数。
图5是A-MPDU34的第二示例的图,其中该A-MPDU是通过物理层传送的。在该情况下,物理层帧包括物理层头部35、A-MPDU34和物理层尾部36。在该情况下,A-MPDU34被认为包括分隔符37和聚合帧描述符38,以及一组分隔符和MPDU39。每一个MPDU之前是其自己的分隔符。在该组MPDU39的末端处是分隔符40和聚合FCS41。如由MAC子帧1的附图标记所示出的,每一个MPDU之前是分隔符42,并且包括MAC头部43、MAC数据或有效载荷44和MACFCS45。聚合FCS41可以包括用于整个聚合帧的CRC码。将每一个MPDU填充到在长度上是4个字节的倍数。在该示例中,PHY有效载荷34是A-MPDU。
图6-9示出了在一个示例中,如何从AP2向3个移动站STA-A3、STA-B4和STA-C5传送A-MPDU。在第一聚合帧(A-MPDU)中,传送8个MPDU。在该图中将这些MPDU标记为1A、2A、3A到8A。将该A-MPDU传送给STA-A。在该示例中,STA-A成功接收到除MPDU2A之外的所有8个MPDU。STA-A返回标记为BA-A1的块确认(BA)。BA-A1的BA位图指示没有正确地接收MPDU2A。因此,AP在第二聚合帧传输的开始处,将MPDU2A作为第一MPDU进行重传。在该示例中,可以在PPDU中将8个MPDU发送到给定的移动站,并且A-MPDU中的MPDU的最小帧序号(FSN)和该A-MPDU中的最大帧序号之间的差被限制为7。MPDU的帧序号可以在其MAC头部中发现。由于AP2要在第二A-MPDU中对具有序号为2的2A进行重传,因此在第二A-MPDU中允许的最大序号是9。因此,AP2在第二A-MPDU中仅能够再发送一个MPDU(MPDUA9)。必须按顺序对MPDU进行发送。因此,无法使用与第二A-MPDU相关联的剩余时隙时间T15-T20来从AP2向STA-A3传送MPDU。在第二A-MPDU的传送之后,STA-A在时隙T22中返回BA(标记为BA-A2),以指示第二A-MPDU中的MPDU2A和9A的正确传送。
图7示出了AP2如何与STA-B4进行通信。在第一聚合帧中,传送8个MPDU。在该图中将这些MPDU标记为1B、2B、3B到8B。在该示例中,STA-B接收到除4B之外的所有MPDU。STA-B返回具有指示MPDU4B没有被正确地接收的BA位图的BA(标记为BA-B1)。再次,由于PPDU中的最小和最大序号之间仅可以相差7,并且由于AP2必须在第二A-MPDU的开始处对具有序号为4的MPDU4B进行重传,因此能够在第二聚合的A-MPDU中向STA-B发送的最大序号是11。因此,对MPDU4B进行重传,并然后发送MPDU9B、10B和11B,但第二A-MPDU中的时隙T17-T20未被使用。然后,STA-B在时隙T23使用第二BA(标记为BA-B2)进行响应,以指示MPDU4B、9B、10B、11B被正确地接收。
图8示出了AP2如何与STA-C5进行通信。在第一聚合帧中,传送8个MPDU。在该图中将这些MPDU标记为1C、2C、3C到8C。在该示例中,STA-C接收到除7C和8C之外的所有MPDU。STA-C在时隙T11,返回具有指示MPDU7C和8C没有被正确地接收的BA位图的BA(标记为BA-C1)。在第二A-MPDU的开始处,对MPDU7C和8C进行重传。由于与STA-C通信的第二A-MPDU中使用的最小序号是7,所以在第二A-MPDU中允许的最大序号是14。因此,AP2对MPDU7C和8C进行重传,并然后发送MPDU9C、10C、11C、12C、13C和14C。然后,STA-C在时隙T24使用第二BA(标记为BA-C2)进行响应,以指示第二A-MPDU中的所有MPDU被正确地接收。
图9是示出图5、6和7的通信如何发生的图。先前(图9中未示出),从AP传送了图5、6和7中的每个A-MPDU的PHY头部。STA-A接收向其发送的A-MPDU的PHY头部,STA-B接收向其发送的A-MPDU的PHY头部,并且STA-C接收向其发送的A-MPDU的PHY头部。然后,在时隙T1,AP2将MPDU1A传送给STA-A,将MPDU1B传送给STA-B,并将MPDU1C传送给STA-C。这些MPDU是同时进行传送的,但由于系统的操作,每一个移动站能够接收预期的MPDU,并能够忽略其它传输。图9中的黑框46指示包含24个MPDU的第一聚合帧传输。该第一聚合帧传输实际包含3个A-MPDU的传输,STA-A、STA-B和STA-C中的每一个一个A-MPDU。在时隙T2中,AP将MPDU2A传送给STA-A,将MPDU2B传送给STA-B,并将MPDU2C传送给STA-C。如阴影所指示的,MPDU2A没有被正确接收,但MPDU2B和2C被正确接收。在所指示的后续的时隙T3-T8中,从AP2传送MPDU。STA-A在时隙T10返回其BA(BA-A1),STA-B在时隙T11返回其BA(BA-B1),并且STA-C在时隙T12返回其BA(BA-C1)。粗箭头47指示后续的过程流。从AP2发送(未示出)针对每一个移动站的第二PPDU的物理层头部,并然后发送一组第二A-MPDU。图9中的黑框48指示第二聚合帧传输。在时隙T13中,将MPDU2A重传给STA-A,将MPDU4B重传给STA-B,并将MPDU7C重传给STA-C。MPDU的传输如图6、7和8中所指示地逐时隙地进行,直到第二聚合帧传输48的时隙。不幸的是,由于必须对MPDU进行重传,并且由于针对给定STA的PPDU中的序号的最大差的限制是7,因此在第二A-MPDU的可用时隙中的一些时隙期间,AP2无法向STA-A和向STA-B发送MPDU。在图9中,使用标记为“停滞区”的阴影来指示AP2无法发送MPDU时的时间。
图10是根据一个新颖性方面的包含纠错编码信息的A-MPDU102的示例的图。A-MPDU102被示出为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100的一部分。PPDU100包括PHY头部101和物理层有效载荷102。在该情况下,有效载荷102是A-MPDU。A-MPDU102包括传统段103和在此称为校验段104的段。校验段104还可以称为纠错段。如图所示,传统段103包括一组MPDU,每一个MPDU之前是其自己的分隔符。MPDU1130是第一MPDU;MPDU2131是第二MPDU;MPDU1132是第三MPDU,等等。每一个分隔符包含预定的比特组合,作为可以由接收机用来确定A-MPDU中的每一个MPDU的开始的签名。这些MPDU的有效载荷携带MAC层通信的数据有效载荷。如由MPDU1130的分解视图所指示的,这些MPDU中的每一个MPDU包括MAC头部105、MAC数据或有效载荷106、以及MACFCS(帧校验序列)107。如图所示,每一个MPDU之前是其自己的分隔符。分隔符108是在MPDU1之前的分隔符。通常,MACFCS是32比特循环冗余校验(CRC)码。如果需要的话,在MACFCS之后增加填充比特(未示出),使得每一个MPDU在长度上是4个字节的倍数。A-MPDU的传统部分103具有标准和传统形式。然而,校验段104是增加的,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EC块(纠错块)。在一个示例中,这些EC块是包含MAC头部、MAC数据或有效载荷、以及MACFCS部分的MPDU。在另一个示例中,这些EC块不具有头部。
在图10的示例中,校验段104的EC块是MPDU。如在EC块1133的分解视图中所指示的,每一个EC块之前是分隔符,并且包括MAC头部、MAC数据或有效载荷、以及MACFCS。分隔符109是EC块1133的分隔符。EC块1133包括MAC头部110、MAC数据或有效载荷111、以及MACFCS112。然而,在EC块的情况下,MAC数据或有效载荷包括如果传统段中的一个或多个MPDU会被损坏或者丢失,则可用于对该传统段中的MPDU进行纠正的纠错编码信息(EC信息)。
虽然在图10中所示的示例中,EC块是在A-MPDU的末尾发送的,但EC块也可以在A-MPDU的开始处,或者在传统段中包含数据的两个MPDU之间发送。为了使接收机能够确定哪些MPDU或块是EC块,可以在携带EC块的MPDU的头部中插入某些信息。具体而言,每一个头部包含“类型”和“子类型”字段,其中每个字段包括一个或多个比特。对于任何MPDU,这些比特的组合确定该MPDU中包含的信息的类型。对于EC块,将类型和子类型比特的新组合定义为指示所关联的MPDU包含EC块。此外,发射机使用头部的持续时间字段来传送EC块的长度。在头部的序列控制字段中,发射机传送EC块的索引或者序列号,以使接收机能够在不同的EC块之间进行区分。包含EC块的MPDU的MAC头部中的一些字段(诸如地址字段)可能不可应用于EC块,因此可以从MAC头部中省略这些字段,以节省信道时间。在此处描述的替代方法中,接收机首先确定MPDU包含EC块,然后根据针对EC块的定义,而不是根据针对普通数据MPDU的定义,来对其余的MAC头部字段进行解释。用于识别EC块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该EC块之前的分隔符中的现有比特字段或者签名字段,来标记后面EC块。例如,替代在数据MPDU之前的分隔符中所包含的签名,发射机可以将不同的签名插入到EC块之前的分隔符中,使得该不同的签名将后面的MPDU标识为EC块。
图11是如何确定图10的校验段104的EC块的第一示例的图。以三个为一组考虑传统段中的MPDU(113)。首先考虑MPDU1、MPDU2和MPDU3。从每一个MPDU中移除(114)CRC,留下MAC头部和MAC有效载荷。然后,在逐比特异或操作115中,对这3个提取的MPDU中的每一个MPDU的每个相应的比特进行异或。该结果与所提取的MPDU中的一个MPDU的MAC头部和MAC有效载荷具有相同数量的比特。该结果形成第一EC块1133的MAC有效载荷。根据该异或操作的结果,生成(116)CRC差错检测码,并将该CRC附加到异或结果的末尾,以形成EC块1133的MACFCS部分。添加(117)适当的MAC头部,以完成EC块1133。因此,EC块1133的有效载荷是3个MPDU(传统段的MPDU1130、MPDU2131和MPDU3132)的头部和有效载荷的异或的结果。EC块1133的长度可以比生成EC块1133所根据的传统段的MPDU长。针对传统段的下三个MPDU(MPDU4、MPDU5和MPDU6),重复该相同的过程。产生的EC块2是校验段的第二EC块。以此方式,在校验段的EC块中的相应一个EC块的有效载荷中携带传统段中的连续的每个三MPDU组的纠错编码信息。
图12是如何确定图10的校验段104的EC块的第二示例的图。图12的过程与图11的过程相类似,除了校验段的EC块不是MPDU,并且不包括MAC头部之外。
图13是如何确定图10的校验段104的EC块的第三示例的图。图13的过程与图12的过程相类似,除了将传统段的MPDU的CRC信息包括在异或操作之中,以及不执行CRC信息的额外添加之外。虽然在图11、12和13中,前三个MPDU进入第一异或框,但可以基于来自A-MPDU中的MPDU集合的加扰的、任意或者伪随机选择,来选择进入每一个异或框的MPDU的子集。此外,进入异或框的MPDU的数量可以从一个异或框到另一个异或框而变化。
图14是如何确定图10的校验段104的EC块的第四示例的图。将传统段的所有MPDU的MAC头部、有效载荷和MACFCS部分串连在一起,并该结果被喷泉编码器118用作一个多比特输入值,其中喷泉编码器118应用喷泉编码方案。喷泉编码器118使用该多比特输入值来生成一个多比特输出值。将该输出值的第一部分携带作为第一EC块1的有效载荷,将该输出值的第二部分携带作为第二EC块2的有效载荷,等等。每一个EC块是MPDU,并向每一个EC块提供(119)其自己的MAC头部和其自己的MACFCS。
在编码理论中,喷泉码(还称为无码率擦除码)是具有编码器可以根据源数据块的源符号即时地生成任意数量的符号的性质的一类擦除码。术语“喷泉”或“无比率”指这些编码不呈现固定的码速率的事实。Raptor码(RapidTornado码)是一类喷泉码。Raptor码具有非常高效的线性时间编码和解码算法,并且对于编码和解码而言,每个生成的符号只需要很少恒定数量的异或操作。2007年9月发布的、题目为“RaptorForwardErrorCorrectionSchemeforObjectDelivery”的IETF(因特网工程任务组)RFC5053详细规定了可用于生成针对图14的EC块的纠错编码信息的第一Raptor编码方案。在由AminShokrollahi等人于2006年6月27日提交的、题目为“Multi-StageCodeGeneratorAndDecoderForCommunicationSystems”的美国专利No.7,068,729中描述了Raptor码(以引用方式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在由AminShokrollahi在IEEETransactionsonInformationTheory(IEEE信息理论期刊),卷52,No.6,页2551-2567(2006年6月)中发表的题目为“RaptorCodes”的文章中也描述了Raptor码。IETF(因特网工程任务组)的、于2010年8月24日发布的、题目为“RaptorQForwardErrorCorrectionSchemeforObjectDeliverydraft-ietf-rmt-bb-fec-raporq-04”的因特网草案“draft-ietf-rmt-bb-fec-raptorq-04”详细规定了可用于生成针对图14的EC块的纠错编码信息的第二Raptor编码方案(其称为RaptorQ)。给出这些Raptor编码方案的IETF文档的复本可以在因特网上的www.ietf.org处、以及从地址为48377FremontBlvd.,Suite117,Fremont,California94538的IETF免费获得。在由Qualcomm公司于2010年10月1日出版的题目为“RaptorQTechnicalOverview”的文档的第1-12页中也描述了RaptorQ。该文档也可以在因特网上的www.Qualcomm.com处免费获得。在这些文档中的一般术语中,将A-MPDU的MPDU视为源数据,其中可以将各个MPDU视为源符号。编码器根据源符号生成修复符号。在一些情况下,EC块可以称为修复符号。在这些文档所描述的一种典型实现中,发送一组经编码的符号,其中这些经编码的符号包括源符号和修复符号的组合。在接收到这些经编码的符号之后,即使这些经编码的符号中的一些被错误地接收,或者根本未被接收,解码器也可以对这些经编码的符号进行解码,并从其中恢复原始的源符号。
图15是如何确定图10的校验段104的EC块的第五示例的图。图15的过程与图14的过程相类似,除了校验段的EC块不是MPDU,并且不包括MAC头部之外。喷泉编码器118的多比特输出是分段的,并且每一个段变成一个EC块,其中每一个这种EC块之前是其自己的分隔符。附图标记129标识校验段中的分隔符。
可以在发射机装置中,在硬件和/或软件中实现生成喷泉编码器的多比特输出值的过程。此外,可以以并行或流水线方式来实现编码。可以对MPDU单独地或以组进行编码。以此方式,进入编码器的MPDU不需要等待对在先的MPDU的编码完成。例如,可以对来自A-MPDU的在先的MPDU的编码信息进行传递以便进一步处理,并传递到发射机上,并可能进行发送,同时喷泉编码器对A-MPDU的后续MPDU执行编码操作。EC块可以由并行工作的多个不同的编码器(部分地)生成,以节省时间。
图15A是图15的Raptor编码器118的操作的一个示例的图。RaptorQ编码被认为是Raptor编码的一个特殊情形,因此如果使用RaptorQ编码,则还进行图15A的操作。由箭头123来表示N个输入。这些N个输入可以是完整的MPDU,或者可以是N个部分MPDU。这N个输入进入Raptor编码器,并被提供给预解码器124。预编码器124对这N个输入进行处理以使Raptor码系统化,并输出N个块。然后,高速率外部编码器125获得这N个块,并通过添加冗余信息生成M个块,其中M可以稍微大于N。该外部码可以是基于循环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高密度奇偶校验码、或者基于多种码。然后,如图所示,由重排序功能126基于M个块的伪随机选择,对于作为高速率外部编码器125的输出的M个块进行重排序,并且将经重排序的外部码输出提供给一组异或框127。每一个异或框127在其输入上执行逐比特异或操作,并输出EC块。箭头128表示所产生的作为异或框127的输出的K个EC块。如图15中所示,将分隔符附加在K个EC块中的每一个的前面。
图16-18示出了如何从AP2向3个移动站STA-A3、STA-B4和STA-C5传送包含EC块的A-MPDU。图19是示出图16-18的通信是如何发生的图。
图16示出了AP2如何与STA-A3进行通信。在AP传送PHY头部之后,在第一A-MPDU中从AP向STA-A传送8个MPDU。将这些MPDU标记为1A、2A、3A到8A。此外,从AP向STA-A传送2个EC块。将这些块标记为ECA1和ECA2。在该示例中,STA-A正确地接收到所有8个MPDU。可以使用EC块ECA1和ECA2中携带的信息来纠正MPDU1A-8A中的一个或多个中的错误。例如,如果MPDU2A未被正确接收,如图9的示例中,则对该错误进行纠正。因此,如图19中所示,MPDU1A到8A中没有一个被标记为分组错误。接下来,如图16中所示,STA-A使用指示所有MPDU1A到8A均被正确接收的BA位图来返回BA(其被标记为BA-A1)。
接下来,AP传送第二A-MPDU通信的第二PHY头部。在第二聚合帧中,从AP向STA-A再传送8个MPDU。将这些MPDU标记为9A、10A、11A到16A。此外,在第二聚合帧中,从AP向STA-A再传送2个EC块。将这些EC块标记为ECA3和ECA4。由于因使用EC块A1和A2而在第一A-MPDU中不存在通信错误,因此第二A-MPDU中的最小序号是9。因此,AP2能够传送MPDU9A、10A、11A等等直到16A,并填充第二A-MPDU中的所有时隙。这比上面所描述的图6和图9的场景更加高效,其中在图6和图9的场景中,AP2无法在第二聚合帧的8个时隙中的6个时隙中向STA-A传送MPDU。
图17示出了AP2如何与STA-B4进行通信。与STA-B的通信非常类似于如上所述的AP与STA-A进行通信的方式。在AP传送PHY头部之后,在第一聚合帧中从AP向STA-B传送8个MPDU。将这些MPDU标记为1B、2B、3B到8B。此外,还传送了EC块ECB1和ECB2。在该示例中,STA-B正确地接收到所有8个MPDU。可以使用EC块ECB1和ECB2中携带的信息来纠正MPDU1B-8B中的一个或多个中的错误。例如,如果MPDU4B未被正确接收,如图9的示例中,则可以对该错误进行纠正。因此,如图19中所示,MPDU1B到8B中没有一个被标记为分组错误。如图17中所示,STA-B使用指示所有8个MPDU均被正确接收的BA位图来返回BA(其被标记为BA-B1)。
接下来,AP2向STA-B传送第二A-MPDU通信的第二PHY头部。在第二聚合帧中,从AP向STA-B再传送8个MPDU。将这些MPDU标记为9B、10B、11B到16B。两个附加的EC块ECB3和ECB4被包括在去往STA-B的第二A-MPDU中。由于因使用第一A-MPDU的EC块而在第一A-MPDU中不存在通信错误,因此第二A-MPDU中的最小序号是9。因此,AP2能够传送MPDU9B、10B、11B等等直到16B,并填充发送给STA-B的第二A-MPDU中的所有时隙。这比上面所描述的图7和图9的场景更加高效,其中在图7和图9的场景中,AP2无法在第二聚合帧的8个时隙中的4个时隙中向STA-B传送MPDU。
图18示出了AP2如何与STA-C5进行通信。再次,使用A-MPDU的EC块中携带的纠错编码信息来纠正该A-MPDU中的MPDU的通信中的任何错误。可以纠正的错误可以是MPDU擦除错误或者MPDU的损坏。使用第一和第二A-MPDU的所有时隙来从AP向STA-C传送信息。
图19是示出图16、17和18的通信如何发生的图。先前(图19中未示出),从AP传送了图16、17和18中的每个A-MPDU的PHY头部。STA-A接收向其发送的A-MPDU的PHY头部,STA-B接收向其发送的A-MPDU的PHY头部,并且STA-C接收向其发送的A-MPDU的PHY头部。然后,在时隙T1,AP向STA-A传送MPDU1A,向STA-B传送MPDU1B,并向STA-C传送MPDU1C。这些MPDU是同时进行传送的,但由于系统的操作,每一个移动站能够接收到其预期的MPDU,并能够忽略其它传输。对MPDU的传送以这种方式一个时隙接一个时隙地继续进行。在A-MPDU的传统段的8个MPDU已被移动站接收到之后,如图所示,AP在时隙T9和T10中,在A-MPDU的末尾处向移动站传送两个EC块。每一个移动站以类似的方式接收其相应的A-MPDU,并可以使用该EC块中携带的纠错编码信息来纠正传统段的MPDU的通信中的错误。因此,在图19中没有MPDU被标记为具有分组错误。图19中的黑框120指示30个MPDU的第一聚合帧传输。STA-A在时隙T11返回其BA(BA-A1),STA-B在时隙T12返回其BA(BA-B1),并且STA-C在时隙T13返回其BA(BA-C1)。粗箭头121指示后续的过程流。将第二A-MPDU的物理层头部传送给移动站(未示出),然后在时隙T14处开始传送另30个MPDU的第二组A-MPDU。由于第一组的A-MPDU的所有MPDU都被成功传送,因此在第二组的A-MPDU中不需要MPDU的重传,并且在第二组的A-MPDU中发送给每一个移动站的最低序号是9。因此,可以在第二组的A-MPDU中发送的最大序号是16。因此,如图所示,AP可以在时隙T14-T21中,向三个移动站中的每一个发送MPDU。使用了所有的时隙。在用于传送纠错编码信息EC块的时隙T22和T23之后,STA-A在时隙T24返回BA,STA-B在时隙T25返回BA,并且STA-C在时隙T26返回BA。
图20是接收机结构200的图。进入的A-MPDU通过物理层协议处理201,并对MPDU进行解聚合(202)。如果接收机支持EC块的使用,则对MPDU和EC块进行缓存(203)。然后,考虑每一个MPDU(204)。如果其CRC指示该MPDU未被正确地传送,那么存在两种可能。如果接收机支持如上所述的使用EC块的纠错功能,则处理继续向下进行。被缓存(203)的A-MPDU的EC块中的纠错编码信息和MPDU中的一个或多个被喷泉解码器使用以纠正错误的MPDU(205)。由喷泉解码器对错误的MPDU进行纠正的过程可以在接收机装置的硬件中和/或接收机装置的软件中实现。喷泉解码器可以对错误的MPDU逐个地进行纠正,或者可以尝试共同地对它们进行纠正。此外,代替缓存所有MPDU和EC块(203),而是将接收到的具有指示正确接收的CRC的每个MPDU或EC块直接馈送给喷泉解码器,而喷泉解码器可以缓存它们的子集,以便可以在某种处理之后,用于对错误的MPDU进行纠正。将获得的正确MPDU传递给MAC协议处理层206,以进行进一步处理。
如果喷泉解码器无法对错误的MPDU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纠正,则使用信令来向发射机指示这些MPDU中的一些未被正确接收(208)。该信令可以包括:向发射机发送标准传统BA,其中将该BA的位图中与未纠正的错误MPDU相对应的适当比特进行标记。作为响应,类似于标准的传统重传过程,发射机可以在其下一个传输中,重传未纠正的错误MPDU。或者,替代传统BA,可以从接收机向发射机发送消息,以要求发送附加的EC块。作为响应,发射机向接收机发送附加的EC块,以协助其喷泉解码过程。这些附加的EC块可以在发射机处提前生成并缓存,或者可以在从接收机接收到针对附加的EC块的请求之后生成它们。然而,如果接收机不支持包含EC块的纠错功能,那么处理过程向上进行。在207使用标准的传统BA信令,以通过对BA的位图中的适当比特进行标记,并将该BA发送回AP来指示MPDU的失败通信。这提示AP以传统方式对错误的MPDU进行重传。如果在方框204中确定该MPDU被正确接收,则将该MPDU向上传递到MAC协议处理层206。
图21是根据一个新颖性方面的发射机操作的方法300的简化流程图。根据要组成A-MPDU的MPDU生成纠错编码信息(步骤301)。在一个示例中,使用MAC头部和有效载荷的比特来确定该纠错编码信息,但不使用MACFCS。对于如何使用喷泉编码方案生成纠错编码信息的例子,参见图11。接下来(步骤302),将纠错编码信息包括作为一个或多个EC块的有效载荷。在一个示例中,该EC块是MPDU,其中每一个EC块具有MAC头部、包含纠错编码信息的有效载荷、以及MACFCS。接下来,通过将附加的EC块串连到一串原始MPDU的末尾来生成A-MPDU(步骤303)。接下来,发送该A-MPDU(步骤304)。对于如何将产生的A-MPDU作为物理层PPDU的一部分进行发送的例子,参见图10的PPDU100。PPDU100包括PHY头部101和A-MPDU102,其中A-MPDU102包括新颖的校验段104的EC块。最后,接收针对聚合的分组的块确认(BA)(步骤305)。
图22是根据一个新颖性方面的接收机操作的方法400的简化流程图。在第一步骤(步骤401)中,接收A-MPDU(步骤401),其中该A-MPDU包括传统部分的一组MPDU,以及校验段的一组EC块。在一个示例中,每一个EC块是MPDU,并且具有MAC头部、有效载荷和MACFCS。如上所述,有效载荷包含针对传统段的MPDU的分组级纠错编码信息。在一个示例中,第一EC块的有效载荷包括该A-MPDU的第一组MPDU的纠错编码信息,第二EC块的有效载荷包括该A-MPDU的第二组MPDU的纠错编码信息,等等。接下来(步骤402),如果传统段的MPDU有错误,则使用以下各项来纠正有错误的MPDU:1)在EC块的一个或多个中携带的纠错编码信息;2)该MPDU中的信息(该信息中的一些可能是有用的,即使该MPDU的其它部分可能损坏);以及3)传统段的一个或多个其它MPDU。接收机可以在图20中所给出的两种模式下进行操作:在第一模式下,接收机接收并使用EC块中的信息,而在第二模式下,接收机接收EC块,但其忽略该EC块。在一个示例中,接收机操作如图19中所阐述的,其中,在喷泉解码方案中使用EC块来纠正当前扩展的A-MPDU中的错误,使得与图9中所示的传统情形(其中在该情形下,对序号中的最大差的限制将导致AP无法在第二A-MPDU的大部分期间进行发送)相比,AP可以随后在后续的A-MPDU中发送更多的MPDU。最后(步骤403),接收机输出针对接收的A-MPDU的块确认(BA)。
图23是在发射机中(诸如在AP2中的发射机中)执行的比率调节方法500的流程图。在第一步骤(501)中,确定在自AP的传输的错误率的已改变。在一个示例中,该改变非期望地将错误率增加到超过预定的错误率水平。接下来(步骤502),在发射机中确定该错误率的改变是更可能由于冲突,还是更可能由于低SNR(信噪比)。在一个示例中,使用两项信息作为进行该确定的输入信息:1)一个或多个块ACK(BA)的BA位图;2)信道状态信息(例如,从AP的接收机获得的测量的SNR)。如果BA位图中标记错误的比特随机地出现,则这趋向于指示该错误率的改变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冲突,而如果位图中标记错误的比特以非随机模式出现,则这趋向于指示该错误率的改变背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突发错误和低SNR。在信道状态信息是(如由AP的接收机所提供的)测量的SNR的情况下,判定框502还具有该SNR是不够低还是已发生改变的直接指示。该确定(步骤502)是取决于两个输入的输出:1)一个或多个BA的BA位图;以及2)信道状态信息。该确定还可以涉及其它输入信息的使用。
如果所述确定(步骤502)是错误率的改变更可能是由于低SNR或者较差的信道状况,则对MCS(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进行改变(步骤503)。例如,可以减少MCS索引,来降低错误率,并将错误率恢复到期望的水平。对于每一个不同的MCS索引值来说,存在着对应的一对指定的编码速率和指定的调制顺序。该编码速率和调制顺序由物理层在对分组进行传输时使用。通常,减少MCS索引值有助于减少来自AP的传输的数据速率,但还有助于降低错误率。AP2的MAC层通过指示AP2的PHY层改变其使用的MCS索引,来间接地执行MCS索引的改变(步骤503)。
另一方面,如果所述确定(步骤502)是错误率的改变更可能是由于与来自同一网络或附近网络的传输的冲突,则改变每个A-MPDU的EC块数量(步骤504)。例如,可以增加每个A-MPDU的EC块数量,以减少错误率,并将错误率恢复到期望的水平。该改变是在AP2的MAC协议处理层中进行的。增加每个A-MPDU的EC块数量允许在A-MPDU中提供更多的纠错编码信息,并因此允许更多地纠正A-MPDU中的损坏的MPDU,从而有助于降低错误率。
发射机可以使用由接收机所报告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来确定信道状况的改变,并因此需要改变MCS索引。CSI可以包括估计的SN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或者信道系数的估计。此外,发射机可以使用确认消息中的信息,来确定MPDU中的错误的主要原因,以及确定是否改变MCS索引或者每个A-MPDU的EC块数量。例如,可以从BA消息获得错误的MPDU在A-MPDU之中的分布。如果这些错误具有随机分布,则这可能是降低的信道和SNR状况的指示。另一方面,如果错误具有突发模式,其中在A-MPDU中,一组邻近的MPDU发生错误,则这可能是来自另一个设备(诸如隐藏节点)的持久性冲突。在该情况下,可以改变EC块的数量。
应当注意,虽然当信道状况改变时,最可能需要MCS索引改变,但如果信道状况的改变不是非常显著,则发射机也可以选择改变EC块的数量。这是由于与改变MCS索引相比,改变EC块的数量能够使有效的数据速率更加逐渐地改变。
虽然上面结合错误率的改变是错误率增加的示例来描述了图23的方法500,但在步骤501中确定的改变可以是错误率的降低。如果错误率的降低很可能是由于SNR的增加,那么在步骤503中,可以增加MCS索引值,而如果错误率的降低很可能是由于冲突数量的减少,那么在步骤504中,可以减少每个A-MPDU的EC块数量。可以使用方法500,彼此之间相对地对MCS索引和每个A-MPDU的EC块数量进行控制和平衡,以维持目标错误率。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所述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在软件中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举例而言,但非做出限制,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进行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可以将任何连接适当地称作计算机可读介质。举例而言,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的,那么所述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述介质的定义中。如本申请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紧致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途光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盘则用激光来光学地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一个示例中,AP2是发射机设备(参见图16),其包括处理器600和处理器600能够通过总线机构进行访问的一些半导体存储器601(处理器可读介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程序保存在存储器中。该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栈层的协议处理(包括MAC层处理)和Raptor编码以形成EC块的代码。该代码的执行使处理器600形成包括EC块的A-MPDU。附图标记604标识AP2的天线。处理器600和存储器601中的相关联的软件使用Raptor编码生成聚合的分组,并使得通过天线604从AP2输出该聚合的分组。
在一个示例中,STA-A是接收机设备(参见图16),其包括处理器602和处理器602能够通过总线机构进行访问的一些半导体存储器603(处理器可读介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程序保存在存储器中。该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栈层的协议处理(包括MAC层处理)的代码。该代码的执行使处理器602接收并解码包括EC块的A-MPDU,使得被损坏或者丢失的数据被恢复。Raptor解码和相关联的纠错过程由处理器602在该软件的控制之下执行。附图标记605标识STA-A3的天线。处理器602和存储器603中的相关联的软件使得通过天线605接收聚合的分组,并使得使用Raptor解码来对该聚合的分组中根本未被接收或者错误接收的分组执行纠错。
虽然出于指导目的,在上面描述了某些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文档的教导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不限于上面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使用在聚合分组中携带的喷泉编码的纠错信息来擦除保护聚合分组的负载并不限于AP到STA通信,不限于WiFi,不限于A-MPDU,不限于兼容IEEE802.11标准的系统、并且不限于无线通信,而是能适用于通用的网络互联。因此,在不脱离下面给出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实践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的各种特征的各种修改、调整和组合。

Claims (17)

1.一种在发射机处执行的方法,包括:
使用喷泉编码方案对多个MPDU(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进行编码以生成纠错编码信息;
形成至少一个EC块(纠错块),其中,所述至少一个EC块包括所述纠错编码信息;
生成包括所述多个MPDU和所述至少一个EC块的A-MPDU(聚合的MPDU);以及
发送所述A-MPDU;以及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自所述发射机的传输的错误率已发生改变时,调整后续发送的A-MPDU中的EC块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针对所发送的A-MPDU的块确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喷泉编码方案取自由下列各项构成的组:Raptor前向纠错编码方案、RaptorQ前向纠错编码方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EC块是至少一个MPDU。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EC块是不包括头部的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EC块是至少一个MPDU。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块确认遵循IEEE802.11标准,并且其中,所述块确认包括指示每一个MPDU的状态的位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所述A-MPDU涉及:将所述A-MPDU包括到物理层分组中,其中,所述物理层分组包括物理层头部部分和物理层有效载荷部分,其中,所述A-MPDU是所述物理层分组的所述物理层有效载荷部分。
9.一种发射机设备,包括:
天线;以及
用于生成A-MPDU(聚合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用于使得从所述发射机设备经由所述天线发送所述A-MPDU的模块,其中,所述A-MPDU包括至少一个MPDU和至少一个EC块(纠错块),其中,所述至少一个EC块包括纠错编码信息,其中,所述纠错编码信息是所述模块使用喷泉编码方案对所述至少一个MPDU进行编码来生成的,并且其中,当确定自所述发射机设备的传输的错误率已发生改变时,后续发送的A-MPDU中的EC块的数量被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射机设备,其中,所述发射机设备是根据IEEE802.11标准进行操作的接入点(AP)设备,并且其中,所述模块包括执行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程序的处理器。
11.一种在发射机处的装置,包括:
用于使用喷泉编码方案对多个MPDU(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进行编码以生成纠错编码信息的模块;
用于形成至少一个EC块(纠错块)的模块,其中,所述至少一个EC块包括所述纠错编码信息;
用于生成包括所述多个MPDU和所述至少一个EC块的A-MPDU(聚合的MPDU)的模块;以及
用于发送所述A-MPDU的模块;以及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用于当确定自所述发射机的传输的错误率已发生改变时,调整后续发送的A-MPDU中的EC块的数量的模块。
12.一种在发射机处执行的方法,包括:
(a)确定传输错误率已发生改变;以及
(b)响应于(a),确定是否改变MCS(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值或者是否通过改变每个A-MPDU(聚合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中包括的EC块(纠错块)的数目来改变每个A-MPDU携带的纠错信息的量,其中(b)中的所述确定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块确认(BA)来执行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a)和(b)由接入点(AP)设备来执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b)中的所述确定还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CSI)来执行的。
15.一种在发射机处的装置,包括:
天线,所述装置经由所述天线接收一个或多个块确认(BA),并且所述装置经由所述天线输出一个或多个A-MPDU(聚合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其中,每一个A-MPDU携带一些纠错信息;以及
处理器,其确定是否改变MCS(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值或者是否通过改变每个A-MPDU(聚合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中包括的EC块(纠错块)的数目来改变每个A-MPDU携带的纠错信息的量,其中,所述确定是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BA来执行的。
16.一种在发射机处的装置,包括:
天线,所述装置经由所述天线接收一个或多个块确认(BA),并且所述装置经由所述天线输出多个A-MPDU(聚合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其中,每一个A-MPDU携带一些纠错信息;以及
用于确定是否改变MCS(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值或者是否通过改变每个A-MPDU(聚合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中包括的EC块(纠错块)的数目来改变每个A-MPDU携带的纠错信息的量的模块,其中,所述确定是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BA来执行的。
17.一种发射机设备,包括:
天线;以及
处理器电路,其配置为:生成A-MPDU(聚合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且使得从所述发射机设备经由所述天线发送所述A-MPDU,其中,所述A-MPDU包括至少一个MPDU和至少一个EC块(纠错块),其中,所述至少一个EC块包括纠错编码信息,其中,所述纠错编码信息是所述处理器电路使用喷泉编码方案对所述至少一个MPDU进行编码来生成的,并且其中,当确定自所述发射机设备的传输的错误率已发生改变时,后续发送的A-MPDU中的EC块的数量被调整。
CN201180054113.4A 2010-11-09 2011-11-09 用于聚合分组传输中的分组级擦除保护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19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1177710P 2010-11-09 2010-11-09
US61/411,777 2010-11-09
US13/043,259 US8473821B2 (en) 2010-11-09 2011-03-08 Packet-level erasure protection coding in aggregated packet transmissions
US13/043,259 2011-03-08
PCT/US2011/060022 WO2012064869A1 (en) 2010-11-09 2011-11-09 Packet-level erasure protection coding in aggregated packet transmiss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1976A CN103201976A (zh) 2013-07-10
CN103201976B true CN103201976B (zh) 2016-06-15

Family

ID=46020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411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1976B (zh) 2010-11-09 2011-11-09 用于聚合分组传输中的分组级擦除保护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73821B2 (zh)
EP (1) EP2638650B1 (zh)
JP (2) JP5650332B2 (zh)
KR (3) KR20170089975A (zh)
CN (1) CN103201976B (zh)
WO (1) WO20120648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94175B2 (en) 2010-07-16 2015-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aving power by using signal field of preamble
JP2014521245A (ja) 2011-07-08 2014-08-25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マルチメディア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前方誤り訂正パケットの生成方法とその誤り訂正パケット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KR101995221B1 (ko) * 2011-11-24 2019-07-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20130176864A1 (en) * 2012-01-09 2013-07-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and power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US8948089B2 (en) * 2012-01-11 2015-02-03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ggregate data units
KR101961736B1 (ko) * 2012-04-23 2019-03-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20130301625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imited Aggregation of information unit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971247B2 (en) * 2012-05-25 2015-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efficient re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s
US20140146736A1 (en) * 2012-11-28 2014-05-2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grouping stations in multi-transmission
US10326577B2 (en) * 2013-08-13 2019-06-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rq design for LTE in unlicensed spectrum utilizing individual ACK/NACK
US9467379B2 (en) 2013-08-28 2016-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user uplink
US20150071273A1 (en) * 2013-09-11 2015-03-12 Celeno Communications (Israel) Ltd. Efficient transfer of tcp traffic over wlan
US9231732B2 (en) * 2013-10-07 2016-01-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acket header protection for utility networks
CN104782097A (zh) * 2013-10-22 2015-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广播系统中发送的编码数据包数量的计算方法和设备
US11309998B2 (en) * 2014-02-03 2022-04-19 Nxp Usa, In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O2015147711A1 (en) * 2014-03-27 2015-10-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s for decoding
CN103944689B (zh) * 2014-04-04 2017-03-01 浙江大学 一种适合物理层无速率编码传输的流水线传输方法
CN103957087B (zh) * 2014-04-30 2018-01-23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9730094B2 (en) 2014-07-29 2017-08-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ursty-interference-awar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CN104135345B (zh) * 2014-08-14 2018-07-27 东南大学 一种应用于长期演进系统的跨层编解码方法
CN106537865B (zh) * 2014-09-26 2019-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汇聚帧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906342B2 (en) * 2014-11-10 2018-02-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payload acknowledgment
US9722826B2 (en) 2014-11-14 2017-08-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selection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data unit aggregation using MAC efficiency information
US20160142176A1 (en) * 2014-11-14 2016-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selection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aggregation based on under-utilization
CN107005338B (zh) * 2014-12-12 2021-02-05 英特尔公司 帧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US10219159B2 (en) * 2015-01-30 2019-02-2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using unlicensed band
JP6390789B2 (ja) * 2015-04-07 2018-09-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端末の制御方法
US10574397B2 (en) 2015-05-01 2020-02-25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WO2016176806A1 (zh) * 2015-05-04 2016-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帧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0568025B2 (en) * 2015-07-13 2020-02-18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Power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JP2017038261A (ja) 2015-08-11 2017-02-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7054448A1 (zh) * 2015-09-30 2017-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确认方法及装置
US10784901B2 (en) 2015-11-12 2020-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ncturing for structured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US20170207905A1 (en) * 2016-01-14 2017-07-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y feedback
US10009152B2 (en) * 2016-03-04 2018-06-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te-less multiple access
US10560829B2 (en) * 2016-04-19 2020-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or angle of arrival determination
CN118019141A (zh) 2016-05-11 2024-05-10 韦勒斯标准与技术协会公司 基于随机接入的上行链路多用户传输的无线通信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13572580B (zh) 2016-05-11 2024-01-23 韦勒斯标准与技术协会公司 发送ack的无线通信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无线通信终端
JP6998890B2 (ja) * 2016-06-06 2022-01-18 ク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セクション式冗長検査を有する制御シグナリングの符号化および復号
CN106100697B (zh) * 2016-06-07 2021-07-0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和方法
US10469104B2 (en) 2016-06-14 2019-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pactly describing lift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s
US10855409B2 (en) * 2016-10-11 2020-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dia access control header and transport block formats
EP3358898B1 (en) * 2017-02-07 2021-04-28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allocating transmission resources and for a mobile transceiver
US10312939B2 (en) 2017-06-10 2019-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involving pairwise orthogonality of adjacent rows in LPDC code
CN110945811B (zh) * 2017-07-27 2023-07-04 索尼公司 无线lan通信设备和无线lan通信方法
CN108419254B (zh) * 2018-01-25 2021-02-2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Tdma系统中信息传输的方法及网络设备、用户设备
US10951292B2 (en) * 2018-01-26 2021-03-16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ndom access communication
CN110138451B (zh) * 2018-02-08 2020-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光通信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19183601A1 (en) 2018-03-22 2019-09-26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ded random access mechanism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10833799B2 (en) 2018-05-31 2020-11-10 Itron Global Sarl Message correction and dynamic correction adjustment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582638B2 (en) * 2019-01-03 2023-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 relay of data packets
CN113381838A (zh) * 2020-03-09 2021-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1863319B2 (en) * 2020-03-20 2024-0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st network coding
US20230198668A1 (en) * 2020-04-24 2023-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 encoding based on raptor codes to enable adaptive physical layer error rate determination or selection
US11368896B2 (en) * 2020-05-01 2022-06-21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Flexible distributed antenna array
US11088784B1 (en) 2020-12-24 2021-08-10 Aira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tilizing dynamic codes with neural networks
CN112822787B (zh) * 2020-12-28 2023-03-28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聚合mpdu的生成、解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575469B2 (en) 2020-12-28 2023-02-07 Aira Technologies, Inc. Multi-bit feedback protocol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368250B1 (en) 2020-12-28 2022-06-21 Aira Technologies, Inc. Adaptive payload extraction and re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with error aggregations
US11483109B2 (en) 2020-12-28 2022-10-25 Aira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device communication
US20220291955A1 (en) 2021-03-09 2022-09-15 Intel Corporation Asynchronous input dependency resolution mechanism
US11496242B2 (en) 2021-03-15 2022-11-08 Aira Technologies, Inc. Fast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utilizing linearity of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for accelerating correction of corrupted network packets
US11489623B2 (en) 2021-03-15 2022-11-01 Aira Technologies, Inc. Error correction in network packet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0413A (en) * 1996-09-25 1999-02-0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RC code generation circuit for generating a CRC code and a code error detection circuit for detecting a code error in a CRC code word
CN101459490A (zh) * 2007-12-13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0530A (ja) * 1994-11-01 1996-05-21 Hitachi Ltd デジタルデータ通信方法およびデジタルデータ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US5870412A (en) 1997-12-12 1999-02-09 3Com Corporation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system for packet based real time media
US7068729B2 (en) 2001-12-21 2006-06-27 Digital Fountain, Inc. Multi-stage code generator and decoder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830171B (zh) 2003-06-27 2010-05-05 诺基亚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分组聚集的方法和设备
US7489688B2 (en) 2003-12-23 2009-02-10 Agere Systems Inc. Frame aggregation
US7882412B2 (en) 2004-10-05 2011-02-01 Sanjiv Nanda Enhanced block acknowledgement
JP4579719B2 (ja) * 2005-03-03 2010-11-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データ再送方法
US7617434B1 (en) 2005-12-13 2009-11-10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Adaptive error correction
US7904777B2 (en) 2006-01-24 2011-03-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block acknowledgemen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300563B2 (en) * 2006-09-29 2012-10-30 Intel Corporation Aggregated transmission in WLAN systems with FEC MPDUs
WO2009089695A1 (fr) * 2008-01-14 2009-07-23 Zte Corporation Procédé et équipement de transmission de données
US20090243813A1 (en) * 2008-03-25 2009-10-01 Smith Joshua R Wireless programming of non-volatile memory with near-field uhf coupling
US9281847B2 (en) * 2009-02-27 2016-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reception of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terrestrial servic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0413A (en) * 1996-09-25 1999-02-0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RC code generation circuit for generating a CRC code and a code error detection circuit for detecting a code error in a CRC code word
CN101459490A (zh) * 2007-12-13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67637B2 (ja) 2017-01-25
KR20130087555A (ko) 2013-08-06
KR20170089975A (ko) 2017-08-04
JP2014502094A (ja) 2014-01-23
US20120117446A1 (en) 2012-05-10
EP2638650A1 (en) 2013-09-18
US8473821B2 (en) 2013-06-25
JP5650332B2 (ja) 2015-01-07
EP2638650B1 (en) 2017-05-31
KR20150020719A (ko) 2015-02-26
WO2012064869A1 (en) 2012-05-18
JP2015039187A (ja) 2015-02-26
CN103201976A (zh) 2013-07-10
KR102023181B1 (ko) 2019-09-19
KR101530933B1 (ko) 2015-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1976B (zh) 用于聚合分组传输中的分组级擦除保护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US8839078B2 (en) Application layer FEC framework for WiGig
CN111030785B (zh) 在无线网络中进行数据重传的方法、系统以及无线接收器
JP4703310B2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85826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protocol head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061287A1 (en) Efficient coding schemes for retransmissions in multicast transmission
CN102037671A (zh) Wcdma和lte网络中harq的重传设置的选择
US11336401B2 (en) Method of retransmission for down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CN113273084B (zh) 无线网络中的数据重传
CN109889308B (zh) 物联网中联合极化编译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
US8595598B2 (en) High-efficiency dynamic transmission that has a high speed and reliability
EP3821552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harq for wi-fi
CN107248904A (zh) 一种基于联合编码的ldpc码差错控制方法
CN114915373B (zh) 一种基于ir-harq的scma加窗联合检测和译码方法
CN115885491A (zh) 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置换扩展和缩短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