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3833A - 开孔装置的穿孔刀用保持架和支承构件 - Google Patents
开孔装置的穿孔刀用保持架和支承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63833A CN1463833A CN02129735A CN02129735A CN1463833A CN 1463833 A CN1463833 A CN 1463833A CN 02129735 A CN02129735 A CN 02129735A CN 02129735 A CN02129735 A CN 02129735A CN 1463833 A CN1463833 A CN 14638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tainer
- supporting member
- punch knife
- position switching
- bor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F—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F1/00—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Apparatus therefor
- B26F1/02—Perforating by punching, e.g. with relatively-reciprocating punch and b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7/18—Means for removing cut-out material or wast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7/26—Means for mounting or adjusting the cutting member;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troke of the cutting member
- B26D7/2614—Means for mounting the cutting memb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869—Means to drive or to guide tool
- Y10T83/8821—With simple rectilinear reciprocating motion only
- Y10T83/8828—Plural tools with same drive means
- Y10T83/8831—Plural distinct cutting edges on same support
- Y10T83/8832—Concentrically mount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869—Means to drive or to guide tool
- Y10T83/8821—With simple rectilinear reciprocating motion only
- Y10T83/8841—Tool driver movable relative to tool support
- Y10T83/885—Fixed axis lev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929—Tool or tool with support
- Y10T83/9411—Cutting couple type
- Y10T83/9423—Punching tool
- Y10T83/9428—Shear-type male too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929—Tool or tool with support
- Y10T83/9457—Joint or conn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929—Tool or tool with support
- Y10T83/9457—Joint or connection
- Y10T83/9473—For rectilinearly reciprocating tool
- Y10T83/9476—Tool is single element with continuous cutting edge [e.g., punch, etc.]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在开孔装置上安装有穿孔刀(20)的保持架(100)和支承构件(150)。保持架(100)由穿孔刀(20)、二位置切换构件(90)和安装构件(120)构成。保持架(100)沿着安装构件(120)的外部形状装拆自如式地安装在支承构件(150)上,且操作二位置切换构件(90)与支承构件(150)卡合,二位置切换构件(90)在与安装构件(120)之间具有弹性压缩构件,向上述操作提供弹性,又具有卡合部,与支承构件(150)内的槽部(154)啮合,以确定保持架(100)的卡合状态。支承构件(150)具有穿孔刀(20)安装用的槽部(155)以及在该槽部(155)的上方还具有冲孔碎屑用的排出槽(156)。由此,可提供快速且装拆自如式地组装、操作中不摆动地卡合的、在开孔装置上安装有穿孔刀的保持架以及起到与该保持架成对功能的支承构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开孔装置上安装穿孔刀用的保持架及起到与该保持架成对功能的支承构件。
背景技术
在用纸上穿设多个孔的穿孔器(开孔装置、冲孔冲头)有各种结构。一般来讲,大多数的结构是不直接在穿孔器上安装穿设孔的穿孔刀,而是通过安装构件等安装在穿孔器内的支承构件等上的保持架形式。通常,从操作性的安全性考虑,这种保持架采用不容易使穿孔刀脱离的结构。
例如,在如图21和图22所示的开孔装置1中,有一种结构是通过具有图23所示的安装构件21的保持架而将穿孔刀20安装在开孔装置1内的支承构件15(参照图22和图23)上。在此场合,通过使开孔装置1的把手12(参照图21和图22)旋转使支承构件15上下运动,而使穿孔刀20上下移动来进行穿设操作。在传统技术中,通常是将穿孔刀20相对安装构件21、从上方面对下方进行安装,再将具有该穿孔刀20的安装构件21通过由螺钉23和螺孔22(参照图23)等组成的机械结合固定在支承构件15上。
然而,在更换穿孔刀20时以及在使用各种穿孔刀20而想要放大穿孔操作的宽度的场合,以采用比螺纹状的螺合形式速度更快地将安装构件21安装在开孔装置1内的支承构件15上的方法为好。
另外,在通过如图23所示的安装构件21、相对开孔装置1内的支承构件15组装穿孔刀20的保持架例如可详见实开昭59-183400号公报等中公开的发明。在此场合,安装构件21由L形配件构成,该L形配件的底面具有穿孔刀20,又,在该L形配件的正面,相对支承构件15组装安装构件21,构成保持架的组件(参照图23)。支承构件15因在正面与安装构件21固定(参照图23),故组装性良好,但采用螺纹螺合的方法较麻烦。
又,作为相关的现有技术,有一种特开2000-233398号公报公开的发明,该开孔装置的特征是,具有通过操作柄而支承在基座上的支承构件,在该支承构件上形成的空隙内安装有安装构件,并且,插在上下移动的安装构件上的穿孔刀的前端位于基座的穿孔面上。
具体来讲,为了将安装构件安装在支承构件上,开孔装置的结构是,在安装构件内部具有螺旋弹簧,且该螺旋弹簧的上方对凸起部施加上下移动自如的弹力。由此,在对穿孔器插入安装构件时,使螺旋弹簧上下移动而将凸起部与支承构件卡合,从而将安装构件安装在开孔装置上。
在此场合,支承构件在底面与安装构件固定,并且,使用螺旋弹簧将安装构件构成上下移动自如的结构,故有时会在开孔装置的操作中安装构件出现摆动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进行装拆自如式组装、并在操作中不会摆动地卡合的、在开孔装置上安装有穿孔刀的保持架以及起到与该保持架成对功能的支承构件。
本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是一种在开孔装置上安装有穿孔刀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包含穿孔刀、安装构件和二位置切换构件,所述安装构件将所述穿孔刀保持并具有所述二位置切换构件,通过所述二位置切换构件而安装在所述开孔装置上。
采用这种结构,可提供使用二位置切换构件而快速地将穿孔刀装拆自如式地安装在开孔装置上的保持架。
又,第2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沿着所述安装构件的外部形状而装拆自如式地组装在所述开孔装置上,并且,使用所述二位置切换构件而被保持在组装位置上。
采用这种结构,与传统的螺合式的结合方法相比,可提供更加快速地将穿孔刀装拆自如式地组装在开孔装置上、并在操作中穿孔刀不会摆动地保持组装位置的保持架。
又,第3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构件与所述二位置切换构件之间夹持有弹性压缩构件。
采用这种结构,可提供通过夹持有与安装构件抵接状的弹性压缩构件而向安装操作施加弹性、稳定地使其装拆的保持架。
又,第4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3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缩构件形成有将所述二位置切换构件的操作位置予以保持的卡止部。
采用这种结构,可提供对在装拆时的二位置切换构件的操作位置予以记忆的保持架。
又,第5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1~第4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置切换构件是切换自如的旋转式。
采用这种结构,可提供通过旋转操作而更快速且简单地进行卡合状态选择的保持架。
又,第6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1~第5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置切换构件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与开孔装置内的支承构件的槽部啮合,将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开孔装置的所述支承构件卡合。
采用这种结构,可提供使二位置切换构件的卡合部与支承构件的槽部相互啮合、操作中不会摆动而稳定地定位在支承构件内的保持架。
又,第7技术方案的发明是一种安装具有穿孔刀的保持架并将该保持架收容在开孔装置内的支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具有第1~第6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特征,且所述穿孔刀是大致圆筒形状,穿孔后的用纸的碎屑通过内部向上方排出,所述支承构件形成有将所述穿孔刀予以定位的槽部以及在该槽部的上方还形成所述用纸的碎屑排出用的槽部。
采用这种结构,可提供特别是在对从下方向上方排出冲孔碎屑的大致圆筒形状的穿孔刀进行装拆时、不会发生冲孔碎屑被挂住的支承构件。
又,第8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7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具有在内部回收冲孔碎屑的槽部,并在该槽部形成有与所述穿孔刀的内部连通的开口部,还具有将所述开口部遮蔽的冲孔碎屑落下防止装置。
采用这种结构,在穿孔时,将冲孔碎屑从穿孔刀的中空部回收到支承构件的槽部,并且,在从支承构件上取下保持架时,可防止残留在支承构件的槽部内的冲孔碎屑从开口部落下到外部,使作业环境保持成良好状态。
本发明的保持架和支承构件基本上采用了以上的结构,其适用的结构是,在安装构件的本体上形成卡合部,沿着安装构件的外部形状将保持架装拆自如式地组装在开孔装置的支承构件上。这种组装操作既可从正面将保持架与支承构件组装,也可从侧面进行组装。又,本发明的保持架是在二位置切换构件上形成卡合部而与支承构件卡合的,但该卡合部最好是锥形面,该锥形面也可形成多个,又,卡合部的形状只要具有将保持架与支承构件卡合的功能即可。此时,支承构件形成有槽部,与该锥形面卡合。最好是在该槽部形成有停止面,将锥形面抵住定位。并且,二位置切换构件以内部具有弹性压缩构件为好,该弹性压缩构件最好是板簧。该弹性压缩构件也可在本体上形成卡止部,与安装构件嵌合,以对二位置切换构件的操作位置记忆,该卡止部既可是凸起部,也可是凹陷部。又,该卡止部的个数和形状可任意。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中的保持架和支承构件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图1所示的保持架和支承构件刚组装后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图2所示的保持架和支承构件的剖视图。
图4为表示图3所示的保持架和支承构件的组装位置变化为卡合状态时的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中的保持架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图5所示的保持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中的钩状部的示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中的操作部的示图。
图9为表示将钩状部组装在操作部和弹性压缩构件的组件上时的立体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安装构件的另一实施形态的立体图。
图11为表示安装有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中的支承构件的开孔装置的略图。
图12为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支承构件的主视图。
图13为表示图12所示的支承构件的后视图。
图14为表示图12所示的支承构件的侧视图。
图15为表示图14所示的沿支承构件的XV-XV线的剖视图。
图16为表示使图11所示的支承构件与支承穿孔刀的保持架分离后阶段的剖视图。
图17为表示图16所示的保持架和支承构件的组装阶段的剖视图。
图18为表示图17所示的保持架和支承构件的组装位置上的、卡合阶段的剖视图。
图19为表示使图18所示的支承构件与支承穿孔刀的保持架再度分离后状态的剖视图。
图20为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中的将板簧分为(A)和(B)两种形态的图。
图21为表示传统技术中的开孔装置的立体图。
图22为图21的侧视图。
图23为表示传统技术中的保持架和支承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适用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首先,参照图21和图22说明开孔装置1的整体结构。但图示的开孔装置1不限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范围,希望理解成例示的结构。例如,开孔装置1不限于双孔穿设式,也可是单孔穿设式,或者也可是多孔的穿设形式。又,参照图23对传统技术中的穿孔刀20用保持架和支承构件15作出说明。
如图21及图22所示,一般而言,开孔装置1是,在大致长方形的基座10的一方侧上部形成有操作台11,在该操作台11上,设置有由支臂支承的可转动的把手12。由此,在构成操作台11的侧壁上形成有孔13,在内部具有旋转轴(未图示),可使支承把手12的支臂进行转动运动。此时,支臂由弹簧14(参照图22)施力使把手12定位在操作台11的上方,容易将多枚用纸(未图示)插入在基座10上。又,也可在载放用纸的基座10的左右侧上配置一对量规30、31(参照图21),将用纸(未图示)的缘部从量规端部30a、31a对齐,容易对开孔操作定位。
为了在基座10上的用纸(未图示)上穿设孔,以从上方面向下方的形态将安装有穿孔刀20的安装构件21(参照图23)安装在操作台11上(参照图22)。此时,在操作台11内所具有的支承构件15(参照图23)上,安装着该安装构件21(参照图22)。
又,为了使支臂的转动运动变换为安装构件21的上下运动,在安装有安装构件21的支承构件15的上方,形成有与转动运动相呼应的功能的凸轮槽(参照图22的符号15a、15b),进行支承构件15和安装构件21的上下运动。但也可在支承构件15的上方设置连杆构件(未图示),以代替凸轮槽,使支臂的转动运动变换为安装构件21的上下运动。并且,也可采用除凸轮槽、连杆构件之外的方法来使支臂的转动运动变换为安装构件21的上下运动。
这样,使把手12转动而使穿孔刀20和板27下降,一边按压用纸(未图示)一边在用纸上贯通孔。并且,对在基座上设置有穿孔刀20的防护组件(ロットガ—ド)26(参照图21、图22)进行压接,在稍许咬入的位置处停止。由此在用纸上开孔。冲孔碎屑(未图示)既可随着开孔操作而连续地向开孔装置1的下方排出,或者也可压入穿孔刀20的内部后从上方排出。在后者的场合,穿孔刀20是一种大致圆筒形的管状组刀(パイプロット刃)。并且,从管状刀具20的内部20a排出到支承构件15的内部的槽19(参照图23)的冲孔碎屑,通过操作台11内的开口部7(参照图22)回收到配置在后方(参照图22)或操作台之间(未图示)的拉圾容器5(参照图22)内。
下面,以如图21~图23所示的开孔装置1作为参考,参照图1~图10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中的、在开孔装置1上安装穿孔刀20的保持架100以及起到与该保持架成对功能的支承构件150。
第1,参照图1~图4说明本发明中的保持架100和支承构件150的安装方法。
第2,参照图5~图10说明本发明中的保持架100的结构。
第3,再参照图1~图4说明本发明中的保持架100和支承构件150的安装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书中,术语「保持架」被广义地定义为一种在装拆自如地支承穿孔刀的同时、与支承构件装拆自如地进行安装的构件。
又,术语「支承构件」被广义地定义为一种上下移动自如地安装在开孔装置内、装拆自如地安装支承穿孔刀的保持架、使穿孔刀上下移动进行开孔操作的构件。
并且,术语「开孔装置」被广义地定义为一种在安装有支承构件同时、具有由手动或电动输入使支承构件上下移动的任意机构(装置)而进行开孔操作的构件。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保持架100以及起到与该保持架100成对功能的支承构件150的组装前的立体图。另外,图1所示的组件与图23所示的统技术中的组件相对应。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将保持架100组装在开孔装置1内所具有的支承构件150上。如图21~图23的符号15所示,通过在开孔装置1内使支承构件150上下移动,并通过保持架100使穿孔刀20上下移动来进行开孔操作。因保持架100与支承构件150是分体的,故保持架100所具有的穿孔刀20通过从保持架100上卸下,可自由地进行更换。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与传统技术的不同之点在于,不采用图示的螺钉23(参照图23)将保持架100固定在支承构件150上。代之以在除了使用开孔装置1时以外的场合、始终可将保持架100快速地在支承构件150上进行装拆的结构。但是,该项安装操作首先是将保持架100组装在支承构件150上,然后通过使保持架100从非卡合状态变化到卡合状态来进行的。
参照图2对组装保持架100于如图1所示的支承构件150上后的状态作出说明。如图2所示,保持架100沿着安装构件120的外部形状被组装在开孔装置1内的支承构件150上。再具体地讲,保持架100通过在安装构件120上所具有的卡合部123、124(参照图1)和在支承构件150上所具有的卡合部152、153分别成对啮合,将保持架100定位在支承构件150内的规定位置。又,图3表示同状态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在该状态下,保持架100和支承构件150处于组装位置,但由于保持架100的钩状部110(参照图5、图7)是非卡合状态,因此,可将保持架100从支承构件150上任意取下。即,在该状态下,保持架100与支承构件150虽然是相互组合,但两者并不固定。
图4为表示将图3所示的保持架100的组装位置予以保持后的示图。再具体地讲,图4是使保持架100从图3的位置变化,使钩状部110上的卡合部111与支承构件150的槽部154(参照图1)啮合,使保持架100从非卡合状态变化到卡合状态后的示图。在该状态下,保持架100处于组装位置,并且,保持架100因可变化到卡合状态,故不能容易地将保持架100从支承构件150上取下。由此,在将穿孔刀20确定在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即穿孔刀20不产生摆动的状态下可进行开孔操作。
另外,图1所示的卡合部123、124以及卡止部152、153只要具有将保持架100与支承构件150相互组装在规定位置上的功能即可,也可采用各种各样的形状构成,具体后述。
即,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的保持架100经过下列所示的阶段,被规定位置地安装在支承构件150上,使穿孔刀20固定在开孔装置1内。
(0;非组装及非卡合阶段):保持架100与支承构件150处于相互分体的位置(参照图1)。
(1;组装及非卡合阶段):保持架100与支承构件150虽然相互组合(参照图2),但保持架100处于非卡合状态(参照图3)。
(2;组装及卡合阶段):保持架100与支承构件150相互组合,并且,保持架100从非卡合状态变化为卡合状态(参照图4)。
在此所说的组装位置的定义是指分体的保持架100与支承构件150相互组装成装拆自如的状态的位置。
并且,在此所说的卡合状态的定义是指另体的保持架100与支承构件150相互组装,并且卡合成相互不容易分离的卡合状态。
对此,在特开2000-233398号公报所公开的现有技术中,通过螺旋弹簧上下移动而使凸起部与支承构件卡合,将安装构件安装在开孔装置上,由此将安装构件21插入支承构件15(开孔装置1)。在此场合,因在一阶段进行总安装操作,故提高了操作上的灵敏性,但有时在开孔装置1的操作中安装构件21出现摇摆的现象。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通过使用后述的二位置切换构件90(参照图6),区分为将保持架100从非组装位置变化到组装位置的操作和将保持架100从非卡合状态变化到卡合状态的操作的二阶段式。作为现实性的问题,这是因为将保持架100相对支承构件150的安装操作作成二阶段式还是作成一阶段式、这在操作上的灵敏性基本上无变化的缘故。并且,更重要在于,即使将操作阶段增加1阶段,为消除穿孔刀20的摆动,提高开孔装置1的稳定性的一方其优先地位更高,
由此,本发明的实施形态通过使用二位置切换构件90,对组装位置/非组装位置和卡合状态/非卡合状态的区别作出了机构上的明确区别,由此克服了操作中穿孔刀20摆动的这一技术上的问题。
下面,将二位置切换构件90定义为一种通过切换二位置切换构件90的二位置而使处于组装位置的保持架的状态从非卡合状态变化到卡合状态的构件。
下面参照图5~图10对本发明的保持架100的结构作出详细说明。
图5表示所述保持架100的立体图,图6表示该保持架100的分解立体图。从图6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形态中的保持架100至少具有穿孔刀20、二位置切换构件90和安装构件120。
参照图5可以看出,安装构件120具有支承穿孔刀20的第1安装面121和保持二位置切换构件90的第2安装面122。第1安装面121最好是安装构件120的底面(参照图5),第2安装面122最好是安装构件120的正面(参照图5)。但是,这些安装面的位置可任意,特别是第2安装面122可以是安装构件120的正面、侧面或其它面。又,安装构件120以由板状构件形成为好,但只要是在结构上保持有穿孔刀20和二位置切换构件90,就不必限于板状构件。并且,可以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的安装构件120形成如图5所示以外的任意形状。例如,也可在底面121与正面122之间形成加强面(未图示)。但为了能将穿孔刀20装拆自如地插入,最好是将上方开口。
又,为了使安装构件120具有穿孔刀20,最好是在第1安装面121上设置安装有穿孔刀20的保持部(孔状部)125(参照图6),又,为了安装二位置切换构件90,在第2安装面122上设置保持部(孔状部)126(参照图6)。例如,为了从左右保持穿孔刀20,安装构件120也可用圆形的孔125以外的形状保持穿孔刀20。即,图6的符号125、126所示的保持部只要具有保持穿孔刀20、二位置切换构件90的功能即可,并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圆状。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的保持架100的二位置切换构件90作出说明。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的二位置切换构件90具有切换二位置切换构件90的二位置、快速地切换保持架100的状态(组装位置上的非卡合状态与卡合状态)的功能。由此,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功能是在开孔装置1上组装保持架100、并将组装后的保持架100变化到不容易从安装位置脱出的卡合状态。该二位置切换构件90可由各种构件构成,但本发明适用的实施形态则是由如图6所示的钩状部110、弹性压缩构件130和操作部140构成。即,通过将钩状部110配置在安装构件120的后方,在从外部环境遮蔽的状态下进行二位置切换操作,又通过在其中间设置弹性压缩构件130而对切换操作施加弹性,并通过将操作部140配置在安装构件120的前方,从而可用明确的方法从开孔装置1的跟前进行切换操作。
所述钩状部110与从操作部140的输入相对应而直接切换保持架100的二状态(卡合状态和非卡合状态),该钩状部110的形状只要是能满足上述的二位置切换功能即可。又,在该钩状部110上形成卡合部111(参照图5),使该卡合部111与支承构件150的槽部154(参照图1)啮合切换二位置(参照图3和图4)。所述卡合部111最好是锥形面。图7分别表示该钩状部110的(a)正面、(b)侧面和(c)俯视图。
又,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如图6所示,为了操作所述钩状部110,将安装构件120介于中间,在相反侧设有操作部140,便于手动操作。该操作部140的形状可任意,例如,既可提供旋钮部141(参照图1),也可适当修正成容易将外面夹持的形状。又,操作部140也可在正面形成用以表示二位置切换构件90正处在二位置中的某一位置的记号等(未图示)。图8表示从该操作部140的(a)正面和(b)侧面看的剖视图。
在此,参照图7和图8对钩状部110和操作部140的形状作出说明。钩状部110与组装成一体的操作部140的内部形状相对应地规定了外部形状,从上面112向前端部116逐渐缩小直径(参照图7的符号113、114、115、116)。此时,为了将大致圆筒形状的钩状部110固定在操作部140内的规定位置,在外面形成平坦的面119(参照图6和图7)。另外,参照图8,操作部140在上面形成接受钩状部110用的孔144,在内部形成与该孔144连通的槽部(参照图8的符号145、146)。为了将钩状部110插入该槽部的内部,与钩状部110的外部形状相对应,使槽的一部分直径成为缩径145。并且,在端部再度成为扩径146,这是为了将钩状部110的端部116铆固的缘故。又,在槽内形成有与所述平坦的面119成对啮合的面149,将钩状部110定位在操作部140内。
再参照图6说明弹性压缩构件130。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形态中,为了使二位置切换操作圆滑进行,在操作部140与安装构件120之间具有弹性压缩构件130。该弹性压缩构件130最好是板簧,使从操作部140传递来的力均等地分散在周围。为此,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形态中,如图6所示,将板簧130的本体131形成圆板状,并且将卡合柄部133从该本体131的周围向四方以分别均匀的形状延伸。又,本体131在中央设置有孔132,将钩状部110放入其中,此时,最好是在该孔132处形成水平部139,与钩状部110的所述平坦面119成对啮合。在此场合,钩状部110、弹性压缩构件130和操作部140始终一体移动。并且,卡合柄部133与本体131构成角度,由此,卡合时从操作部140施加到弹性压缩构件130侧的输入力弹性地从四方的卡合柄部133扩散(参照图3和图4)。举一具体例子,卡合柄部133与本体131大致形成有15度的角度。但这些卡合柄部133只要是能具有符合于适用的实施形态的可挠性即可,具体的形状、卡合柄部的个数和角度可任意。例如,在想要操作上进一步增加弹性的场合,也可将卡合柄部133与本体131的角度设定为25度。另一方面,操作部140为了由上面143承受弹性压缩构件130,将本体(旋钮部)141的上部(图6中的左侧)扩径,并在周围形成边缘142,确定较薄的凹状的上面143的周围(参照图8)。弹性压缩构件130的卡合柄部133定位在该上面143。
这样,通过将弹性压缩构件130组装在二位置切换构件90的内部,不仅向二位置切换构件赋予弹性,而且使保持架100的装拆操作稳定。
又,通过使用弹性压缩构件130,可将保持架100装拆时的组装位置记忆在保持架100中。在此场合,弹性压缩构件130形成有保持二位置切换构件90的操作位置的卡合部(未图示)。具体地讲,该卡合部既可是将本体131(参照图6)的一部分切去后的形状的凹陷部(未图示),也可是从本体131凸出形状的凸起部(未图示)。前者的场合,最好是在弹性压缩构件130的本体131上形成凹陷部(未图示),并在安装构件120的第2安装面(正面)122(参照图5)上形成凸起部(未图示),将凸起部与这些凹陷部卡合成对,在此场合,二位置切换构件90在每次切换时,弹性压缩构件130上的凹陷部与第2安装面122上的凸起部啮合,明确地确定二位置切换构件90的位置。后者的场合,最好是在弹性压缩构件130的本体131上形成凸起部(未图示),并在安装构件120的第2安装面(正面)122上形成凹陷部(未图示),同样地将凸起部与这些凹陷部卡合成对,这样,通过在弹性压缩构件130上形成卡合部(未图示),可明确二位置切换构件90的操作位置。由此,即使将保持架100从支承构件150上取下时,因二位置切换构件90对保持架100取下时的钩状部110的旋转位置进行记忆,故可再次快速地将保持架100安装在支承构件150上。并且,由于在弹性压缩构件130上形成有卡止部,因此可向使用者侧提供识别二位置切换构件的感觉。另外,该卡止部只要可将弹性压缩构件130与安装构件120啮合即可,个数和形状可任意。
下面参照图9对上述的、在弹性压缩构件130与操作部140的组件上再组装钩状部110时的状态作出说明。通常如图6所示,钩状部110通过将安装构件120介于中间地组装在弹性压缩构件130与操作部140的组件上,为了便于理解,图9中省略表示了安装构件120。
按照图7的说明,钩状部110形成逐渐缩径的形态(参照符号112、113、114、115、116)。另外,组装为成对的操作部140如图8所示,与钩状部110的直径115、116相对应地确定内部的槽的直径144、145(参照图8)。此时,通过钩状部110上的面119与操作部140内的面149啮合,两者一体组装在规定位置上。又,操作部140是将端部的槽的直径146扩径,这是为了在将钩状部110与操作部140组装时通过铆固将两者固定成一体。参照图9,在弹性压缩构件130与操作部140的组件上再进行钩状部110组装时,钩状部110的端部116一部分延长(参照符号A)。这是为了由该端部116向钩状部110施加压力使其铆固,将端部116的直径扩大到操作部140的端部的直径146那样的大小。只要满足将钩状部110与操作部140一体固定的条件,也可采用其它合适的固定方法,在此场合,钩状部110和操作部140各自的端部形状可任意适当变更。
这样,为了使钩状部110、板簧130和操作部140的空间构成变得更小,最好是组装在一条直线上,构成二位置切换构件90。
下面再参照图1~图4对以上说明过的由穿孔刀20、二位置切换构件90和安装构件120构成的保持架100以及支承构件150的安装结构作出说明。
如图1所示,在支承构件150上组装保持架100时,如图2和图3所示,该组件在组装之后立即形成非卡合状态。然而,钩状部110因被缩径的部位113(参照图7)旋转自如地收纳在支承构件150的槽157内(参照图3),故通过该钩状部110在槽157内旋转,可将保持架100的状态切换到如图4所示的卡合状态。由此,如上所述,钩状部110最好是形成锥形面的卡合部111(参照图7),并且,支承构件150如图1所示,形成有与所述锥形面成对啮合的槽部154。另外,最好是在钩状部110上的对角线上形成2个并列状的锥形面111,便于回转操作二位置切换构件90。并且,与该对角线上的锥形面111相对应,在所述槽157上的二个对角线上,形成槽部154。
并且,通过将二位置切换构件90从图3所示的位置转动到图4所示的位置,使所述锥形面111与支承构件150的槽部154啮合,并如图4所示,将弹性压缩构件130压接。此时,锥形面111从水平位置(参照图3)至垂直位置(参照图4)进行两位置切换,通过与槽部154的停止面159(参照图1)相抵接,钩状部110停止在槽157内的旋转移动。这样,二位置切换构件90的作用是由端部112夹持支承构件150和安装构件120,并且,在该端部112上具有锥形面111,与开孔装置1内的槽部154啮合,确定保持架100的卡合状态。另外,该锥形面111与槽部154的啮合只要不使操作部140反向移动,就不容易脱出。
另外,图3和图4是为了说明所添加的概念图,希望理解为锥形面111、槽部154的形状可根椐适当实施形态进行修正。
如上所述,保持架100沿着安装构件120的外部形状组装在支承构件150上,并使用二位置切换构件90与支承构件150卡合。又,因将保持架100沿着安装构件120的外部形状组装在支承构件150上,故在安装构件120上形成卡合部123、124(参照图1)。由此,可容易进行保持架100相对支承构件150的插入,使组装性良好。另外,这些卡合部123、124只要具有将保持架100与支承构件150的组装状态确定在规定位置即可,也可变形为其它各种形状。例如,如图10所示,也可提供安装构件120’,以使卡合部形成左右一对的形态123a、123b、124a、124b。又,安装构件120’的其它部位也可具有这些卡合部。例如,该卡合部不需要始终从前后方向将安装构件120’定位在支承构件上,例如,也可从左右方向将安装构件120’定位在支承构件150上(未图示)。但是,在图10所示的场合,希望理解成起到与安装构件120’成对功能的支承构件也另外变更为将外部形状与卡合部123a、123b、124a、124b成对啮合的形态(未图示)。
这样,相对于如图1~图4所示的支承构件150,通过提供如图5~图10所示的保持架100,例如可在如图21和图22所示的开孔装置1上,从而将穿孔刀20快速且稳定地进行装拆自如式固定。并且,由于将保持架100确定在如图4所示的位置,因此可由开孔装置1稳定地进行穿设操作。
另外,如上所述,在穿孔刀20是大致圆筒形状的管状刀具的场合,一边使穿设后的用纸的碎屑通过内部向上方排出,一边进行开孔操作。在此场合,如图1所示,支承构件150形成有穿孔刀20定位用的槽部155并在该槽部155的上方又形成有上述用纸的碎屑排出用的槽部(排出槽)156。其原因是例如在槽部155的上方未形成有槽部156的场合,从图2中可以推测,当穿孔刀20装拆自如地出入于支承构件150中时,在槽部155与穿孔刀20之间无间隙,装拆时会发生用纸的碎屑被挂住的现象。为此,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通过在支承构件150上形成槽部156,特别是从下方向上方排出冲孔碎屑的形状的穿孔刀20可进行操作上无障碍的装拆动作。
在如上说明的开孔装置1上,安装穿孔刀20用的保持架100可由金属或塑料等的各种构件构成。又,该保持架100也可根椐适当的实施形态变更大小,例如也可具有2个或比其更多数量的穿孔刀20。又,安装该保持架100使用的开孔装置1并不特别限定于该形态,既可采用台式的,也可采用更小型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11~图20对具有冲孔碎屑落下防止装置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中的支承构件作出说明。
图11是将支承穿孔刀20的保持架100组装成卡合状态、安装着具有冲孔碎屑落下防止装置160的支承构件150的开孔装置200的示图。如图所示,开孔装置200的结构是,将支臂(的操作部)12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基座10上方的操作台11上,同时采用连杆装置使支臂12与支承构件150连动而进行移动。即,使用连杆201将其一方的端部202与支臂12的端部旋转配对地连接,并且,将另一方的端部203与支承构件150旋转配对地连接。但通过支臂12的旋转,可将该支臂12的转动移动变换为支承构件150的上下运动。由于使用了弹簧204将其一方的端部205固定在操作台11上,同时将另一方的端部206安装在支承构件150上,因此,支承构件150由弹簧204施力,在上下移动时接受到向原先位置返回的作用。
采用这种结构,通过由手动输入使支臂12转动,穿孔刀20、板27与支承构件150一起下降,在按压由基座10上的量规30整理齐的用纸(未图示)的同时,将孔贯通于用纸。接着,穿孔刀20对设置在基座10上的防护组件26进行压接,停止在稍许咬入的位置处。由此在用纸上进行开孔。此时,穿孔时产生的冲孔碎屑(未图示)被推入穿孔刀20的内部20a,向上方回收。并且,从穿孔刀20的内部20a排出到支承构件15内部的槽119的冲孔碎屑被回收到设置在开孔装置200中的拉圾容器(未图示)中。
另外,图11所示的开孔装置200,只不过是利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中的支承构件150的1个具体例子,除此之外,也可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支承构件150的上方形成凸轮槽,将支臂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支承构件150的上下运动。并且,也可采用凸轮槽、连杆装置以外的方法,将支臂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支承构件150的上下运动。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支承构件150是将保持架100装拆自如安装的,如图16~图18所示,与图1~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一样,通过以下的阶段将保持架100安装在支承构件150上的规定位置。
(0;非组装及非卡合阶段):如图16所示,保持架100与支承构件150处于相互分体的位置。此时,采用安装构件120将穿孔刀20支承,并由钩状部110、弹性压缩构件130和操作部140将二位置切换构件90支承。
(1;组装及非卡合阶段):其次,如图17所示,通过将安装构件120上所具有卡合部123、124与支承构件150上所具有的卡止部152、153各自成对啮合,将保持架100定位在支承构件150内的规定位置上。此时,保持架100与支承构件150虽然相互组合,但在该状态下,可将保持架100从支承构件150任意取下,由此,保持架100处于非卡合状态。
(2;组装及卡合阶段):接着,如图18所示,使操作部140旋转,一边将弹性压缩构件130压接,一边使与操作部140一体的钩状部110在槽157内进行旋转(参照图4),此时,钩状部110在槽157内旋转,一直到与槽部154的停止面159(参照图1)抵接为止,并且,将端部的锥形面111(参照图3)与支承构件150的槽部154啮合。该锥形面111与槽部154的嵌合只要不使操作部140反向移动,就不容易脱出。由此,保持架100与支承构件150相互组合,并且,通过使二位置切换构件90转动,保持架100从非卡合状态变化为卡合状态。
另外,图16和图17分别与沿着图1和图2的XVI-XVI线和XVII-XVII线的剖视图对应。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最好是使穿孔时产生的冲孔碎屑从穿孔刀20的内部20a向支承构件150的内部的槽19排出。为此,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槽19的下方形成有与穿孔刀20的内部20a连通的开口部19a,通过该开口部19a将冲孔碎屑排出,并且,在槽19的侧部形成有开口部19b,将向槽19排出的冲孔碎屑进一步回收到设置在开孔装置200中的拉圾容器(未图示)中。
但是,在该结构中,在从支承构件150取下保持架100时,开口部19a仍然不与穿孔刀20的内部20a连通,残留在支承构件150的内部19中的冲孔碎屑有时会从开口部19a向下方落下。虽然该本身不会对开孔装置的功能造成任何障碍,但对作业环境的影响不是太好。又,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与传统的技术相比,因穿孔刀20的更换作业更加容易,故可以想象到从支承构件150将保持架100取下的现象将会更加频繁出现。在此场合,每当从支承构件150取下保持架100时,残留在支承构件150内的冲孔碎屑一部分散乱,有可能会影响作业环境。为此,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如图13所示,在支承构件150上具有遮蔽开口部19a的冲孔碎屑落下防止装置160,在开孔操作后,当解除了穿孔刀20的内部20a与开口部19a的连通时,如图19所示,可防止残留在槽19中的冲孔碎屑从开口部19a向下方落下。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术语「遮蔽」的定义是一种至少将槽19的开口部1 9a的一部分覆盖、以阻止冲孔碎屑的流通的状态。此时,不需要将开口部19a整个区域覆盖,也不必要与开口部19a紧贴地进行覆盖。
冲孔碎屑落下防止装置160最好具有弹性,在安装保持架100时(参照图18),使开口部19a与穿孔刀20的内部20a连通,在取下保持架100时(参照图19),由所述弹性将开口部19a快速地遮蔽。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弹性」的定义是一种对遮蔽槽部19的开口部19a的刚体(弹性体)施加力而使其移动到不遮蔽的退让位置、在将该力除去后重新返回原先位置的特性。
下面对冲孔碎屑落下防止装置160的结构作出具体性说明。
在本发明有实施形态中,如图16所示,冲孔碎屑落下防止装置160由将排刀冲孔碎屑的槽部19的开口部19a遮蔽的弹性体161、以及使该弹性体161在遮蔽位置(参照图16、图19)与使开口部19a开口的退让位置(参照图17、图18)之间移动的作用空间(槽部)169构成。
即,如图16所示,在支承构件150的内部形成有排出冲孔碎屑的槽19时,邻近状地形成有槽部169。该槽部169的具体的大小及其位置可任意,但最好是设置在安装有保持架一侧(正面侧)的相反侧(背面侧)上。并且,在其槽中收容有弹性体161,将邻接的开口部19a遮蔽。最好是如图20(A)所示,弹性体161具有细长的本体,在其一方的端部162设置有安装部163,用螺钉固定在槽部169的上方,同时另一方的端部164从槽部169延伸,将邻接的槽部19的开口部19a遮蔽。此时,通过将弹性体161的本体的宽度和厚度减薄,以向端部164施加负载时,如图16所示,可从遮蔽开口部19a的位置快速地移动到如图17所示的将开口部19a开口的退让位置。该弹性体161最好是板簧。
下面对位于板簧161的端部164上的、开口部19a的遮蔽装置作出具体性说明。
在图示的实施形态中,将本体上方的端部162固定,由该下方的端部164将支承构件150的槽部19的开口部19a遮蔽。如图16所示,因开口部19a位于向下方延伸的端部164的上方,故为了将开口部19a遮蔽,如图20(A)所示,将端部164向上方折曲一次,从该折曲部(第1弯曲部)165将开口部19a遮蔽。并且,如图17所示,板簧161必须在端部164处与别体的保持架100抵接,从作用位置推入到退让位置。此时,保持架100在安装构件120的端部与板簧161抵接,但该位置处于开口部19a的下方。由此,如图20(A)所示,将端部164再一次向下方折曲,与从折曲部(第2弯曲部)166插入开口部19a的下方的保持架100的端部抵接。另外,在图示的实施形态中,在第1弯曲部165处使板簧161的本体的宽度扩大,提高了遮蔽开口部19a的功能,但遮蔽开口部19a的端部164的形状可任意,也可沿着开口部19a的外周形成大致圆状,或者也可形成图20(A)所示的多边形。无论什么形态都是提供通过开口部19a来防止冲孔碎屑流通的功能。
上述的板簧161是将遮蔽开口部19a的端部164与本体一体形成的,但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形态中,例如,如图20(B)所示,也可在板簧161的端部安装另体的作用部167。另外,在图20(B)所示的实施形态中,同时提供有作用部167不弯曲而是通过加大该厚度来遮蔽开口部19a的装置以及与保持架100抵接的装置。
如上所述,因构成了板簧161,故如图17所示,在向端部164施加力时,将一方的端部162作为支点,使端部164从遮蔽开口部19a的位置向后方弯曲。板簧161具有弹性,在将板簧161向后方弯曲时,该本体161不会产生塑性变形。并且,如图17所示,在将板簧的端部164推入而使本体161向后弯曲时,使本体161弹性蓄能,并且,如图19所示,在将保持架100从支承构件150取下而除去向端部164施加的力时,板簧161释放弹性蓄能,快速地移动到原先遮蔽开口部19a的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如图17所示,在支承构件150的内部形成有倾斜的槽部169,如图16所示,通常是相对于该倾斜面168进行板簧161的定位。这样,由于形成有倾斜面168,将板簧161定位在其上面,因此,在遮蔽开口部19a的作用位置和将开口部19a开口的退让位置上,都不会使摆动的端部164向支承构件150的外部伸出,由此可使开孔装置200小型化。该倾斜面168的倾斜角度可任意,具体角度在本发明的申请范围内不作限定。并且,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是将形成有槽部169的支承构件150的背面侧开口的,但也可在该部位安装盖部(未图示),以避免将设置在支承构件150上的冲孔碎屑落下防止装置160暴露在外部环境中。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的冲孔碎屑落下防止装置160采用了以上的结构,保持架100和支承构件150在处于相互分体位置的上述非组装以及非卡合阶段(阶段0)时移动到作用位置,其次,保持架100和支承构件150在相互组装的组装阶段(阶段1、2)时移动到退让位置。由此,如图18所示,穿孔时将冲孔碎屑从穿孔刀20的中空部20a回收到支承构件150的槽部19,并且,如图19所示,在将保持架100从支承构件150取下时,利用板簧161所具有的弹性快速(自动性)地将开口部19a遮蔽,将残留在支承构件150的槽部19中的冲孔碎屑保持在不从开口部19a向外部散乱的形态,可确保作业环境的良好状态。
冲孔碎屑落下防止装置也可将除了板簧以外的弹性构件作为构成要素。例如,采用螺旋状的弹簧,使作用部在作用位置与退让位置之间前后滑动移动自如(未图示)。并且,也可通过保持架的安装操作使作用部向后方滑动移动而将开口部开口,在将保持架从支承构件取下时,利用弹簧所具有的弹性,使作用部自动地从退让位置向前方滑动移动到遮蔽开口部的作用位置。
本发明由于是一种如上所述结构的在开孔装置上安装有穿孔刀的保持架,故采用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可提供使用二位置切换构件快速地将穿孔刀装拆自如式安装在开孔装置上的保持架。
采用第2技术方案的发明,在取得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与传统的螺合式的结合方法相比较,可提供更加快速地将穿孔刀装拆自如式组装在开孔装置上、并在操作中在穿孔刀不会摆动的状态下将组装位置保持的保持架。
采用第3技术方案的发明,在取得第1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可提供通过夹持有与安装构件抵接状的弹性压缩构件而向安装构件施加弹性、稳定地进行装拆的保持架。
采用第4技术方案的发明,在取得第3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可提供将装拆时的二位置切换构件的操作位置予以记忆的保持架。
采用第5技术方案的发明,在取得第1~第4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可提供通过旋转操作更加快速且简单地进行卡合状态选择的保持架。
采用第6技术方案的发明,在取得第1~第5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可提供使二位置切换构件的卡合部与支承构件的槽部相互啮合、操作中不会摆动并稳定地定位在支承构件内的保持架。
采用第7技术方案的发明,可提供特别是在对从下方向上方排出冲孔碎屑的大致圆筒形状的穿孔刀进行装拆时、不会发生冲孔碎屑被挂住的支承构件。
采用第8技术方案的发明,在取得第7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在穿孔时,将冲孔碎屑从穿孔刀的中空部回收到支承构件的槽部,并且,在从支承构件上取下保持架时,可防止残留在支承构件的槽部的冲孔碎屑从开口部向外部落下,使作业环境保持良好的状态。
Claims (8)
1.一种保持架,是在开孔装置上安装有穿孔刀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包含穿孔刀、安装构件和二位置切换构件,所述安装构件将所述穿孔刀保持并具有所述二位置切换构件,通过所述二位置切换构件而安装在所述开孔装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沿着所述安装构件的外部形状,装拆自如式地组装在所述开孔装置上,并且,使用所述二位置切换构件而被保持在组装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构件与所述二位置切换构件之间夹持有弹性压缩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缩构件形成有将所述二位置切换构件的操作位置予以保持的卡合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置切换构件采用切换自如的旋转式。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置切换构件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与开孔装置内的支承构件的槽部啮合,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开孔装置的所述支承构件卡合。
7.一种支承构件,是安装具有穿孔刀的保持架并将该保持架收容在开孔装置内的支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具有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征,并且,所述穿孔刀是一大致圆筒形状,穿孔后的用纸的碎屑通过内部而向上方排出,所述支承构件形成有将所述穿孔刀定位的槽部以及在该槽部的上方还形成有排出所述用纸的碎屑用的槽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具有在内部回收冲孔碎屑的槽部,并在该槽部形成有与所述穿孔刀的内部连通的开口部,还具有将所述开口部遮蔽的冲孔碎屑落下防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1242153A JP3511174B2 (ja) | 2001-08-09 | 2001-08-09 | 孔明け装置の穿孔刃用ホルダと支持部材 |
JP2001242153 | 2001-08-09 | ||
JP2002195795A JP3882166B2 (ja) | 2002-07-04 | 2002-07-04 | パンチ屑落下防止手段を備えた、孔明け装置に穿孔刃を取付ける支持部材 |
JP2002195795 | 2002-07-0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63833A true CN1463833A (zh) | 2003-12-31 |
Family
ID=26620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129735A Pending CN1463833A (zh) | 2001-08-09 | 2002-08-09 | 开孔装置的穿孔刀用保持架和支承构件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000523B2 (zh) |
EP (1) | EP1283095A3 (zh) |
CN (1) | CN146383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02343A (zh) * | 2019-12-04 | 2022-05-13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切口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41145B2 (ja) * | 2003-08-11 | 2011-03-02 | カール事務器株式会社 | 紙の孔明け装置 |
JP4332388B2 (ja) * | 2003-09-04 | 2009-09-16 | カール事務器株式会社 | 紙の孔明け装置 |
WO2007038439A1 (en) * | 2005-09-26 | 2007-04-05 | Acco Brands Usa Llc | Punch with adjustable punch pad |
US7310879B1 (en) | 2006-07-27 | 2007-12-25 | Robert Bosch Gmbh | Cutting attachment having an adjustable foot for rotary hand tools |
US7596872B2 (en) * | 2006-07-27 | 2009-10-06 | Robert Bosch Gmbh | Cutting attachment with a removable cover for rotary hand tools |
DE102007035212B4 (de) * | 2007-01-23 | 2009-09-10 | Erwin Müller GmbH | Locher |
CN113858701B (zh) * | 2021-10-20 | 2023-11-03 | 重庆俊东包装印务有限公司 | 双边式袋口打孔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83400U (ja) | 1983-05-18 | 1984-12-06 | カ−ル事務器株式会社 | 事務用パンチ |
US5054347A (en) * | 1988-08-19 | 1991-10-08 | Mate Punch & Die Co. | Punch assembly with improved disassembly features |
US5038599A (en) * | 1990-04-10 | 1991-08-13 | Aip Inc. | Ball lock punch retainer |
US5197368A (en) * | 1991-08-28 | 1993-03-30 | Dayton Progress Corporation | Punch and die retainer and release mechanism |
IT1280683B1 (it) * | 1995-01-25 | 1998-01-26 | Sapim Amada Spa | Dispositivo di tranciatura con punzone mobile |
JPH09123100A (ja) | 1995-10-30 | 1997-05-13 | Karl Jimuki Kk | 孔明けパンチ |
US6536321B2 (en) * | 1996-03-05 | 2003-03-25 | Performance Design, Inc. | Hole punch quick-change die assembly with clamp system |
JP3601992B2 (ja) | 1999-02-12 | 2004-12-15 | 株式会社ニユーコン工業 | 穿孔器 |
-
2002
- 2002-08-01 US US10/208,747 patent/US700052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8-07 EP EP20020017686 patent/EP1283095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2-08-09 CN CN02129735A patent/CN146383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02343A (zh) * | 2019-12-04 | 2022-05-13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切口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283095A2 (en) | 2003-02-12 |
EP1283095A3 (en) | 2005-06-15 |
US20030029292A1 (en) | 2003-02-13 |
US7000523B2 (en) | 2006-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3335C (zh) | 复合操作型电气部件 | |
CN1463833A (zh) | 开孔装置的穿孔刀用保持架和支承构件 | |
CN1215610C (zh) | 卡用连接装置 | |
CN101076641A (zh) | 钥匙配置系统和方法 | |
CN1527326A (zh) | 显示器方位调整装置 | |
JP2007300944A (ja) | 回転式電気かみそり | |
US8205648B2 (en) | Electronic pencil sharpener | |
CN1644126A (zh) | 纽扣 | |
CN1221986C (zh) | 多向输入装置 | |
CN1602794A (zh) | 内窥镜钳子口用适配器 | |
CN1135580C (zh) | 复合操作型电气部件 | |
CN1221985C (zh) | 多向输入装置 | |
JP2005312523A (ja) | 回転式電気かみそり | |
CN101038480A (zh) | 钟表的按钮结构和具备该按钮结构的钟表 | |
CN1296278A (zh) | 按键开关 | |
CN1135462C (zh)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
CN1250133C (zh) | 可使收容物轴向移动的容器 | |
CN101052500A (zh) | 振动湿式剃须刀 | |
CN1148769C (zh) | 可产生咔嗒感的转动型电气部件 | |
CN1291823C (zh) | 纸张冲孔设备 | |
CN1550167A (zh) | 薄片安装器具和薄片安装用构件 | |
CN1161679C (zh) | 多向输入装置 | |
EP1762349A3 (en) | Punch blade | |
CN1976564A (zh) | 电子设备 | |
CN1605475A (zh) | 电动铅笔切削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