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1031A - 高频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高频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61031A
CN1461031A CN03142907.6A CN03142907A CN1461031A CN 1461031 A CN1461031 A CN 1461031A CN 03142907 A CN03142907 A CN 03142907A CN 1461031 A CN1461031 A CN 1461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frequency
matrix
moveable block
block
frequency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429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5832C (zh
Inventor
岛宏海
河合光弘
中村正则
住野聪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61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1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583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583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22Polarised relays
    • H01H51/2272Polarised relays comprising rockable armature, rocking movement around central axis parallel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 H01H2011/007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calibrating mechanical switching properties, e.g. "snap or switch moment", by mechanically deforming a part of the switch, e.g. elongating a blade spring by puncturing it with a las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0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3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otating or pivoting mov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继电器,其包括:一个基块,其具有嵌模的固定端子以在上表面暴露出固定触头;一个电磁块,其具有通过一个线轴缠绕到铁芯上的线圈并安装在所述基块上;具有可动触头的可动块,其根据电磁块的励磁和消磁作用而被驱动,这样可以与基块的固定触头连接和断开。可动块具有与固定端子的固定触头连接和断开的可动铁片。设置用于弹性支承每一个可动块的回复弹簧,这样使得可动块垂直地伸到基块的上表面。设置的回复弹簧将偏压固定端子中的一个。

Description

高频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切换高频信号的高频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日本专利公开号NO.2001-345036中公开了一种高频继电器。在这种高频继电器中,电磁块的励磁和消磁作用可以转动可动铁片。与可动铁片的转动联锁的推进弹簧向下推动一个可动块以闭合触头。一个回复弹簧向上推动可动块以打开触头。可动块具有一个可动接触片和一个形成在可动接触片的中央部分的支承部分。支承部分通过一形成在接地板上的开口上下移动,这样可以使可动接触片的相对的端部与接地板下面的固定触头接触/断开。这样,可以接通和断开传输线。
然而,在相关技术的高频继电器中,因为回复弹簧影响与传输线绝缘相关的高频特性,所以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回复弹簧与接地板的上部一体设置。相应地,在接地板下面形成了一个无用处的空隙,这样增加了高频继电器的高度。另外,还存在的问题是高频继电器的结构变得复杂而且可使用性降低,因此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尺寸小,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制作费用低的高频继电器。
作为解决前面问题的设备,本发明提供的高频继电器包括:一个基块,其具有嵌模的固定端子以露出固定触头;一个电磁块,其具有通过一个线轴缠绕到铁芯上的线圈,电磁块安装在基块上;具有可动触头的可动块,可动块根据电磁块的励磁和消磁作用而被驱动,这样可以与基块的固定触头连接和断开,该可动块具有可动铁片,可动铁片的相对端部分别与固定端子的固定触头连接和断开;用于弹性支承可动块的回复弹簧,放置回复弹簧以偏压基块固定端子中的一个。
对于这样的结构,可以在回复弹簧和一个固定端子之间确保足够的距离,这样可以保证所需的绝缘性能。另外,回复弹簧可以设置在基块的上表面的剩余空隙中,这样可以降低高频继电器的高度。
为了提高绝缘性能,优选的是每一个固定端子包括一个固定接触部分其中形成有固定触头,和从固定接触部分延伸出的底脚部分,基块包括由突起条部分围绕出的凹进部分,突起条部分形成在基块的上表面,在凹进部分中设有一个基座部分,这样固定接触部分可以设置在基座部分中,而固定接触部分的表面和侧边是暴露的。
优选的是高频继电器还包括一个可动铁片,所述可动铁片由于电磁块的励磁和消磁作用而转动,可动铁片具有一个根据可动铁片的转动而推动可动块的推进弹簧,其中可动块是由于推进弹簧而与基块连接和断开,这样推进弹簧作用在可动块上的力和回复弹簧作用在可动块上的力互相抵消,但互相抵消的力并不包括沿所述可动块与所述基块连接和断开的方向上的力。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可动块的移动方向是稳定的。
优选的是,回复弹簧包括一矩形框架部分和一弹性舌簧片,弹性舌簧片从矩形框架部分的一内侧延伸。可动块由弹性舌簧片的前端部分支承,这样弹性舌簧片和矩形框架部分可以弹性变形。在这种情况下,每单位距离的位移的弹性力可减小。
优选的是至少回复弹簧和可动块之一具有位移阻止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可动块的移动将是稳定的。
优选的是,回复弹簧在矩形框架部分中包括一个闭锁部分,基块包括一个锁合所述闭锁部分的闭锁保护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当回复弹簧弹性变形时,虽然它的结构简单但是可以确保防止回复弹簧的位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高频继电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A是图1中所示的基块的透视图;
图2B是图1中所示的基块的平面图;
图3A是图2A和2B中所示的基块的剖面图;
图3B是图3A的部分放大图;
图3C是从底表面侧看图3A的透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回复弹簧的透视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接地板的透视图;
图6A是图1中所示的可动块的透视图;
图6B是从底表面侧看图6A的透视图;
图6C是图6A的剖面图;
图7A是图1中所示的电磁块的透视图;
图7B是图7A的前视图;
图8B是从底面侧看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动铁块和推进弹簧;
图8C是从底面侧看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铁块和推进弹簧;
图8D是从底面侧看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已经安装了图8B中的可动铁块和推进弹簧的电磁块;
图8E是从底面侧看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已经安装了图8C中的可动铁块和推进弹簧的电磁块;
图9A是可动铁块和推进弹簧的分解透视图;
图9B是从底面侧看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已经安装了可动铁块和推进弹簧的情况;
图10A是透视图,其示出了已经在基块上安装了可动块和接地板的情况;
图10B是图10A的剖面图;
图11是根据这个实施例的高频继电器的剖面图;
图12是透视图,其示出了根据这个实施例的高频继电器没有安装外壳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给予描述。
图1示出了一根据该实施例的高频继电器。所述高频继电器主要的设置如下所述。即,一个接地板2,可动块3和一个电磁块4,均安装在基块1上,并用外壳5覆盖。
基块1具有大致矩形的板状形状,如图2A-2B和3A-3C中所示,其通过固定端子6a、6b和6c的嵌模得到。
使一个导电板大致弯折90度可以得到每一个固定端子6a、6b和6c,它们由固定接触部分7和底脚部分8构成。设置在基块1中央部分的固定端子6c(普通端子)的固定接触部分7具有两个固定触头7c。设置在基块1的两端部的固定端子6a、6b(端子a、b)的固定接触部分7具有固定触头7a、7b。
引导壁9竖直地设置在基块1的相对端部的顶表面上。在每一个引导壁9中(端部表面侧)形成有一个大致U形的保持部分10,这样通过嵌塞保持部分10顶部的狭窄部分11,铁芯39可以固定到保持部分10上去,铁芯39在后面将给予描述。保持部分10的两侧形成有接合凹槽部分12。每一个接合凹槽部分12在其中间部分具有一保持凹口13。另外,每一个引导壁9的内外表面(侧边表面侧)为阶式的。
在基块1顶表面上形成有由突起条部分14围绕的凹进部分15。接地板2安装在突起条部分14上。突起条部分14的高度在多个位置处受到限制,这样可以在突起条部分14和安装在突起条部分14上的接地板2之间形成一个空气层16(见图3B)。另外,在突起条部分14的四个位置处设有凸起17用于固定接地板2。另外,在突起条部分14上形成有密封槽18,以防止密封介质在密封操作进行时侵入到里面,密封操作在后面将给予描述。另外,在突起条部分14上形成有桥接部分19,以防止当触头连接/断开时薄的固定端子6a、6b和6c(这里采用的板的厚度大约是0.18mm)变形。每个桥接部分19做得尽可能的窄,但是足够宽以允许嵌模时树脂的流动。这样,桥接部分19设计成使得当触头闭合/断开时固定端子6a、6b和6c不会浮动,而每个固定端子6a、6b和6c露出的表面最大。凹进部分15的两端部和中间部分均向上凸起以形成基座部分20。固定端子6的固定接触部分7分别暴露在基座部分20的上面。在每个基座部分20上,不仅仅是固定接触部分7的顶表面是暴露的,还有固定接触部分的边缘7d也是暴露的。另外,在每个凹进部分15中设置有用于定位回复弹簧100的闭锁保护部分21。
如图4所示的每个回复弹簧100中,形成在矩形框架22中的弹性舌簧片23是通过冲压切除板状弹簧材料而成的。从矩形框架22的一个端部的两侧边延伸出闭锁部分24。弹性舌簧片23的基部通过一个弯曲部25支承在矩形框架部分22上,而弹性舌簧片23由于形成在矩形框架22中的凹部26的原因而容易弹性变形。另外,在弹性舌簧片23的前端部形成有一个位移阻止部分27。每一个回复弹簧100设置在基块1的凹进部分15中,闭锁部分24锁合在基块1的闭锁保护部分21中。这样,当向下压弹性舌簧片23的前端时,回复弹簧100不仅仅是在弹性舌簧片23上发生弹性变形而且在从弹性舌簧片23的基部到矩形框架部分22的闭锁部分24的很宽范围内也会弹性形变。因此,即使是在基块1的凹进部分15中限制出的狭小空隙中,仍可以获得一与回复弹簧100的预定位移相应的所需的较弱的弹性力。
如上所述,每一引导壁9的一部分延伸到基块1的每一个侧面。在一个侧边边缘,引导壁9在除了中央部分和两端部之外的所有区域会下陷。在另一侧边缘,引导壁9在中央部分和两端部间的四个位置处下陷。然后,接地板2的保护板33设置在每个下陷部分中,保护板33将在后面给予描述。
如图3c所示,在基块1的底表面将中央部分和它的外部边缘部分那里切割到一预定厚度,形成的通孔1a、1b和1c分别贯穿基座部分20的中央,基座上设置有固定端子6的固定接触部分7。因此,固定端子6可恰好在嵌模时由模板支承,这样可防止固定端子6的移动。同时,凹入部分1d设置为用于基块1的注模的注口,这样可以防止注口的边缘从底表面突出。
如图5所示,接地板2可以通过冲压切除一个导电板获得,在接地板2的相对两边分别形成有矩形孔28。在每个矩形孔28的两侧形成有接触部分29。这样可以从接地板2的底表面分别突出。在接地板2的两边形成有加强肋30,分别向上凸起。在每个加强肋30的相对端的附近形成有安装孔31。另外,底脚部分32从接地板2的一个侧边的四个位置伸出,而从接地板2另一侧边的两个位置处伸出。在每个底脚部分32的基部形成有一个宽的保护板33。
如图6A-6C所示在每一个可动块3中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的支承部35与导电板材制成的可动接触片34的中央部分结合在一起。在支承部35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分形成有一个释放槽36,释放槽沿着可动接触片34的延伸的方向。设置在释放槽36的每一相对侧的中央部分形成有一凸起条37。释放槽36用于防止未示出的注口的边缘从支承部35的顶表面上凸起。在支承部35的底表面形成有一对凸起38,这样可以锁住回复弹簧100的位移阻止部分27。支承部35设置在接地板2的矩形孔28中时,可动块3可上下移动。在可动块3由回复弹簧100推动的上运动位置处,可动接触片34的两端部与接地板2的接触部分29接触,另一方面,在下运动位置处,可动接触片34的相对端部与固定触头7a、7b和7c闭合。
在如图7A和7B所示的电磁块4中,线圈41借助于线轴40缠绕在铁芯39上。铁芯39是由磁板材料弯曲而成的。铁芯39的两端部设置在基块1的保持部分10中,并对保持部分10的狭窄部分11热填缝。这样,电磁块4可以固定在基块1上。线轴40是由覆盖铁芯39的中部的底盘部分42(见图11),和分别形成在底盘部分42的两端部和中央的引导部43a、43b和43c组成的。在两端部的每一引导部43a和43b由凸缘部分44和沿凸缘部分44延伸的加厚部分45组成。在凸缘部分44中形成有沟槽部分44a,用于在线圈41由自动缠绕机绕线时引导线圈41。在加厚部分45中沿凸缘部分44形成有凹槽部分45a,并且在凹槽45a的附近形成有绝缘壁46。线圈端子47压入到加厚部分45中。凹槽45a用于减少树脂的使用,并防止树脂在注模后变形,并当线圈41缠绕到底盘部分42上时卡住线圈。绝缘壁46使邻近的线圈端子47彼此绝缘(在该实施例中是一个线圈端子47被压入到每个加厚部分45中,但是在另一种方式中两个线圈端子47可以压入到一个加厚部分45中,在这样的情况下,绝缘壁46可以确保这些线圈端子47彼此间的绝缘)。在每个加厚部分45的端面形成有一释放部48,以便当基块1的狭窄部分11热填缝时确保树脂可以在那里延伸的空间。另外,铁芯39的一个端部暴露在每个加厚部分45的相对内表面之间,并且在加厚部分45的相对内表面的上部形成有斜面45b,以便当斜面上升时彼此逐渐远离。斜面45b用于增加注塑模的强度。此外,接合凸起部分49用于与基块1的接合凹槽部分12相接合,接合凸起部分49分别形成在加厚部分45的底表面上。引导槽50(这里的宽度为0.3mm)在中央引导部43c相对侧面垂直延伸。释放凹口51形成在每个引导槽50的上边,而调整凹口52形成在每个引导槽50的下边。凹口51和52可以实现对狭窄引导槽50的模的操作。尤其是,调整凹口52也具有弹性地变形和调节推进弹簧57的底脚部分60的功能,推进弹簧57在后面将给予描述。另外,引导凸起53用于在底盘部分42之间放置线圈41,底盘部分42由中央引导部分43c隔开,引导凸起53形成在中央引导部分43c上表面的四个位置。此外,在中央引导凸起43c的底表面上形成有凹口43d(见图11),永久磁铁101设置在凹口43d中。永久磁铁101在上、下表面具有不同的极性,其上表面与铁芯39接触。线圈41缠绕在线圈端子47上,线圈端子47一端压入引导部43a中。线圈41插入到形成在凸缘部分44上的凹槽部分44a中,这样可以定向线圈41。在线圈41缠绕到底盘部分42后,线圈41缠绕到压进引导部分43b中的线圈端子47上。
可动铁片54可转动地设置在电磁块4的下面,如图9A所示,可动铁片54由磁板材料制成,在可动铁片54的中央部分形成有突起条部分55以横向延伸。突起条部分55被吸引到永久磁铁101的底表面,以便允许可动铁片54环绕着突起条部分55转动。另外,由非磁性材料,如不锈钢,制成的磁性挡板56粘贴到可动铁片54的一端面的上表面上。因此,在当可动铁片54转动地支承在电磁块4的永久磁铁101上时,它的相对的端部之间不具有磁性平衡。因此,可动铁片54的这一端(与磁挡板56相对的)吸引到铁芯39上。
推进弹簧57固定到可动铁片54的底表面的中央部分。如图9B所示,推进弹簧57是通过冲压切除一个磁板材料制得的。推进弹簧57由固定到可动铁片54的固定部分58,用于驱动可动块3的驱动部分59和支承在电磁块4的引导槽50中的底脚部分60组成。固定部分58具有矩形形状,通过点焊或类似的方式固定到可动铁片54的中央部分的下表面上。驱动部分59为一框架形状,从固定部分58的每一个相对侧的中央部分延伸而出,其围绕固定部分58并逐渐的向下弯曲形成台阶状。从可动铁片54部分凸出的调整部分61形成在驱动部分59的两侧。为凸起条37提供压力的压力部分62设置在每一个调整部分61的前端的中央部分,其中凸起条37形成在可动块3的支承部分35上。每个底脚部分60从驱动部59的两侧的中央向上弯曲,这样可以位于压力部分62的中部。在每一底脚部分60的端部形成有弓形弯曲部63。另外,底脚部分60由形成在电磁块4上的引导部分43c中央的引导槽50引导。
同时,固定到可动铁片54上的推进弹簧57可以是如图8B所示的没有底脚部分60的类型。如果如图8A所示在电磁块4的调整凹槽部分52中形成有一个支承凹槽部分102,即使没有底脚部分60的推进弹簧57也可以轻易地受到支承(见图8D),其中电磁块4具有前述的形状。
如图1所示,外壳5具有一盒状形状,它的底表面是敞开的,在外壳5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分形成有用于防止注口的边缘凸出的凹槽部分64。在外壳5的上表面的一个角部形成有一个通风口65。另外在外壳5的底表面开口的边缘的相对端的中央部分设置有托脚66,这样当高频继电器组装好后,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时,可在基块1的底表面和未示出的印刷电路板之间形成有一个预定的空隙。
下一步,将描述组装高频继电器的方法。
回复弹簧100设置在基块1的凹进部分15中,在基块中固定端子6已经进行了嵌模。在闭锁部分24锁合在闭锁保护部分21中的情况下,每一个回复弹簧100相对固定触头7a和7c或7b和7c偏向一边设置,其中固定触头7a和7c或7b和7c设置在回复弹簧100的两端部。也就是,在中央部分距离固定接触部分7确保足够的距离以保证绝缘性能。
下一步,可动块3和接地板2相继的安装在基块1上。插入到接地板2的安装孔31中的基块1的凸起部分17进行热填缝,这样接地板2固定到基块1上。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A和10B所示,形成在每个回复弹簧100的弹性舌簧片23上的位移阻止部分27与支承部分35的凸起部分38接合,而支承部分35的侧表面由接地板2的矩形孔28引导。这样,在每个可动块3在可以推进的情况下被向上推。因此,可动接触片34的两端部(可动触头)紧靠在接地板2的接触部分29上。
另一方面,线圈41通过一线轴40缠绕在铁芯39上,永久磁铁101设置在凹槽部分43d中。这样,形成电磁块4。然后,推进弹簧57与可动铁片54的底表面的中央部分结合在一起,推进弹簧57的底脚部分60插入到电磁块4的引导槽50中,而可动铁片54的突起条部分55被吸引到永久磁铁101的底表面。这样,可动铁片54可转动地设置在电磁块4的下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磁性挡板56粘贴在可动铁片54的一个端部,所以可动铁片54不具有磁性平衡。因此,如图11所示,可动铁片54按照永久磁铁101的吸引而顺时针转动。
下一步,设有可动铁片54和推进弹簧57的电磁块4安装在基块1上,基块1安装有回复弹簧100,可动块3和接地板2。分别形成在电磁块4的引导部分43a和43b中的接合凸起部分49与基块1的接合凹槽部分12分别接合,对狭窄部分11进行热填缝以夹持铁芯39。这样,电磁块4与基块1结合在一起。从而,可动接触片34的两端部(可动触头)和固定端子6的固定触头7a和7c或7b和7c之间的开关操作设置在由接地板2围绕的凹进部分15中。在接地板2的侧边形成有向下延伸的保护板33。另外,空气层16部分地形成在接地板2和形成凹进部分15的突起条部分14之间。因此,接触/断开部分的绝缘性能足够高使得高频信号可以适当的传输。另外,由于可动铁片54的转动使可动块3受到推进弹簧57压力的区域的边侧是敞开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通过线圈端子47向线圈41提供电流,即可以使电磁块4励磁和消磁。然后,在固定端子6a和6c或6b和6c之间传导的信号状态,也就是,如触头接触和断开的时间或是接触压力这样的操作特性得到检测。这样,可以判断出可动铁片54是否适宜的转动。当操作条件不适宜时,推进弹簧57发生形变用以调整。这里,首先相对于可动铁片54横向凸出的调整部分61从它的侧边被直接夹持住并发生变形。当由于调整部分61的调整操作没有获得所需的操作条件时,借助于夹持住的和变形的底脚部分60,通过校正设置在电磁块4的侧表面上的凹槽部分52可以改变底脚部分60相对可动块34的角度,这样可以实现执行另一个调整操作。从而可以准确无误地获得所需的操作性能。
当调整操作完成时,基块1由外壳5覆盖,同时对外壳5的底表面的配合面进行密封。在密封操作中,密封介质可能会侵入到里面。然而,因为在基块1上形成有密封槽18,将不必担心密封介质会碰到可动块3的驱动部件,固定接触部分7或类似的装置上。
下一步,将描述高频继电器的操作。
上述形式的高频继电器在使用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所述印刷电路板其中具有接地图案。从而,接触和断开机构可以设置在由接地板2和印刷电路板的接地图案围出的区域中。这样,绝缘性能可以进一步加强。
在向线圈端子47之间提供电压之前,可动铁片54由于磁挡板56而不具备电磁平衡。这样,在图11中可动铁片54根据永久磁铁101的磁力围绕突起条部分55顺时针转动。相应的,一个可动块3由推进弹簧57的压力部62向下推,这样它的可动接触片34的两端部(可动触头)分别与固定触头7a和7c闭合。这样,可确保固定端子6a和6b间的连接。另一个可动块3由回复弹簧100向上推,这样它的可动接触片34的两端部(可动触头)与接地板2(最初位置)的接触部分29接触。
这里,当向线圈端子47之间提供电压以向电磁块4励磁时,可动铁片54在其远离铁芯39的端部被吸引。这样,在图11中可动铁片54围绕突起条部分55逆时针转动。当可动铁片54转动时,可动铁片54受到一个微弱的弹性力,该力是由固定到可动铁片54底表面的推进弹簧57的底脚部分60的弹性变形引起的,特别地,可动铁片54在一直到底脚部分60顶端的弯曲部63处这样的宽范围内与形成引导槽50的侧表面相接触。这样,可动铁片54可平稳的转动。转动的同时,推进弹簧57克服回复弹簧100的推力向下推动可动块3。推进弹簧57和回复弹簧100设置在相对触头接触和断开的位置大致对称的设置,这样可以省去除垂直元件以外的其他元件,也就是水平元件。这样,作用到可动块3的大部分力仅仅是垂直的。另外,回复弹簧100不仅仅是弹性舌簧片23弹性变形,还有矩形框架部分。因此,即使不是很大的推进力回复弹簧100也可以有位移。这样,可动块3平稳的向下移动,可以使可动接触片34的两端部(可动触头)与固定触头7b和7c闭合,进而保持固定端子6b和6c间的连接。这样不仅仅每一个固定接触部分7的上表面是暴露的,由于基座部分20的存在其边缘部分也暴露出来。这样,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加。所以,绝缘性能足够高,以致于不会漏掉任何信号。
另一方面,由于回复弹簧100的弹性力,因可动铁片54转动卸除了推力的可动块3向上移动,这样可以使可动接触片的两端部(可动触头)分别与固定触头7a和7c分离,由此断开固定端子6a和6c之间的连接。然后,向上移动的可动块3的可动接触片34的两端部与接地板2的接触部分29接触,从而完成接地。这样,可以确保防止任何高频信号的漏掉。
当提供给线圈端子47之间的电压被切断时,图11中可动铁片54根据推进弹簧57的弹性力,回复弹簧100的弹性力,永久磁铁101的磁力和类似的力而顺时针转动,其中由于磁性挡板56的存在,永久磁铁101的磁力仅在可动铁片54的一端侧减弱。这样,可动铁片54返回到最初的位置。
同时,该实施例的描述采用的是所谓的自复位型继电器,其中在可动铁片54上具有磁性挡板56,这样在线圈41输入电流和没有输入电流的情况之间转换触头接触和断开。然而,本发明还可以是下面的形式,也就是本发明可以用于所谓的自锁型的继电器中,其中不具有磁性挡板56,但是电流输入到线圈41上的方向改变了,因此铁芯39端部的极性改变,这样改变了触头接触和断开的位置。另一种方式是,线圈端子47可以设置在三个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其中的一个线圈端子47被用作普通的线圈端子,并设置两个具有不同绕线方向的线圈。将普通线圈端子与剩余的两个线圈端子之一连接的线圈的缠绕方向不同于将该普通线圈端子与另一个线圈端子连接的线圈的缠绕方向。因此,在普通线圈端子和被选择的一个线圈端子之间通入电流时,可以使可动铁片54转动。
从上面的描述中很清楚的看出,根据本发明每一个用于弹性支承可动块的回复弹簧设置成偏压其中的一个固定端子。这样,尽管采用简单的和低成本的结构,但是仍可以确保回复弹簧和一个固定端子之间的距离,这样也可以确保所需的绝缘性能。另外,回复弹簧可以设置在基块的上表面的剩余的空隙中,这样高频继电器的高度可以降低,而且高频继电器可以小型化。

Claims (10)

1.一种高频继电器包括:
一个基块,其具有嵌模的固定端子以露出固定触头;
一个电磁块,其具有通过一个线轴缠绕到铁芯上的线圈,并安装在所述基块上;和
一个具有可动触头的可动块,可动触头根据所述电磁块的励磁和消磁作用而被驱动,这样可以与所述基块的所述固定触头连接和断开,所述可动块具有可动铁片,可动铁片的相对端部分别与所述固定端子的所述固定触头连接和断开;以及
一个用于弹性支承所述可动块的回复弹簧,所设置的回复弹簧在所述基块上将偏压所述固定端子中的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继电器,其中每一个所述固定端子包括一个固定接触部分,在固定接触部分中形成有所述的固定触头,和从所述固定接触部分延伸出的底脚部分,所述基块包括由突起条部分围绕出的凹进部分,突起条部分形成在所述基块的上表面,以及在所述凹进部分中设有一基座部分,这样所述固定接触部分可以设置在所述基座部分中,而所述固定接触部分的表面和侧边是暴露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继电器还包括:
一个可动铁片,其由于电磁块的励磁和消磁作用而转动,所述可动铁片具有一个根据可动铁片的转动而推动所述可动块的推进弹簧,
其中所述可动块由于推进弹簧的作用而与所述基块连接和断开,这样由推进弹簧作用在可动块上的力和由回复弹簧作用在可动块上的力互相抵消,但互相抵消的力并不包括沿所述可动块与所述基块连接和断开方向上的力。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继电器,其中所述回复弹簧包括一个矩形框架部分和一个从所述矩形框架的一个内边缘伸出的弹性舌簧片,所述可动块由所述弹性舌簧片的前端部支承,这样所述弹性舌簧片和所述矩形框架可以弹性变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频继电器,其中所述回复弹簧包括一个矩形框架部分和一个从所述矩形框架的一个内边缘伸出的弹性舌簧片,所述可动块由所述弹性舌簧片的前端支承,这样所述弹性舌簧片和所述矩形框架可以弹性变形。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继电器,其中至少所述回复弹簧和所述可动块之一具有位移阻止功能。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频继电器,其中至少所述回复弹簧和所述可动块之一具有位移阻止功能。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频继电器,其中至少所述回复弹簧和所述可动块之一具有位移阻止功能。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频继电器,其中所述回复弹簧包括在所述矩形框架部分中的一个闭锁部分,所述基块包括一个闭锁保护部分,所述闭锁部分锁合在其中。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频继电器,其中所述回复弹簧包括在所述矩形框架部分中的一个闭锁部分,所述基块包括一个闭锁保护部分,所述闭锁部分锁合在其中。
CN03142907.6A 2002-05-23 2003-05-23 高频继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583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9429/2002 2002-05-23
JP149429/02 2002-05-23
JP2002149429A JP4039122B2 (ja) 2002-05-23 2002-05-23 高周波リレ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1031A true CN1461031A (zh) 2003-12-10
CN1255832C CN1255832C (zh) 2006-05-10

Family

ID=29397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4290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5832C (zh) 2002-05-23 2003-05-23 高频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781489B2 (zh)
EP (1) EP1365430A3 (zh)
JP (1) JP4039122B2 (zh)
CN (1) CN1255832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050B (zh) * 2006-02-18 2011-11-16 泰科电子奥地利有限责任公司 漏电流减小的继电器
CN101521125B (zh) * 2008-02-29 2012-09-26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PC20050004U1 (it) * 2005-03-10 2006-09-11 Electrica Srl Rele' voltmetrico con aggancio migliorato dei terminali
JP4888094B2 (ja) * 2006-12-07 2012-02-2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高周波リレー及びその接続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13804A (en) * 1946-01-12 1950-07-04 Honeywell Regulator Co Snap acting control mechanism
DE2613808C3 (de) * 1976-03-31 1981-11-12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Prelldämpfung für Relaisanker
EP1047089B1 (en) * 1999-04-23 2006-01-1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oaxial relay
JP2001345036A (ja) * 2000-05-31 2001-12-1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高周波リレ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449449B1 (ko) * 2000-04-28 2004-09-22 마츠시다 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고주파 계전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050B (zh) * 2006-02-18 2011-11-16 泰科电子奥地利有限责任公司 漏电流减小的继电器
CN101521125B (zh) * 2008-02-29 2012-09-26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65430A2 (en) 2003-11-26
JP2003346625A (ja) 2003-12-05
US20030218853A1 (en) 2003-11-27
US6781489B2 (en) 2004-08-24
CN1255832C (zh) 2006-05-10
EP1365430A3 (en) 2005-04-20
JP4039122B2 (ja) 200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33C (zh) 电路断路器
CN1238877C (zh) 带有线性马达的自锁磁继电器组件
CN1276447C (zh) 用于电磁接触器的无焊接触系统
CN1265410C (zh) 电磁操作装置
EP0428138A2 (en) Direct current switching apparatus
CN1503296A (zh) 电磁式继电器
CN1218573A (zh) 批量制造的电磁微动继电器/微动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US20180068818A1 (en) Contact mechanism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the same
CN1236465C (zh) 电开关器件
US7239052B2 (en) Magnetic actuators
CN1255832C (zh) 高频继电器
CN1255833C (zh) 高频继电器
US20060028312A1 (en) Magnetic actuator
CN1637979A (zh) 开关装置
CN100351974C (zh) 电磁继电器
US7978037B2 (en) Switch device
US4686500A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0863529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273999C (zh) 用于手动电机起动器的附属设备
US6084488A (en) Compact high current relay
KR20070013858A (ko) 통신단말기용 카메라 렌즈의 구동 장치
US20090278637A1 (en) Relay with automated overtravel adjustment
CN1168113C (zh) 电磁继电器
CN217562485U (zh) 一种具有新型拨片和基座的继电器
CN219040362U (zh) 直流接触器的高低压隔绝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