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57880A - 多抗甲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免疫机能低下 - Google Patents

多抗甲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免疫机能低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57880A
CN1457880A CN 03123012 CN03123012A CN1457880A CN 1457880 A CN1457880 A CN 1457880A CN 03123012 CN03123012 CN 03123012 CN 03123012 A CN03123012 A CN 03123012A CN 1457880 A CN1457880 A CN 1457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actin
preparation
cell
polyresistin
drop p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12301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智
许军
钱进
彭红
刘孝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Hong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Hong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Hong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Hong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0312301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457880A/zh
Publication of CN1457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78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抗甲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将从甲型溶血链球菌菌株经深层培养、提取精制所获得的一种具有免疫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的多糖类物质,化学名为α-甘露糖聚肽的多抗甲素加入融熔的基质中,搅匀,滴制成丸,冷却剂中冷却后干燥而制成的多抗甲素滴丸剂,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发挥速效、长效的作用。

Description

多抗甲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免疫机能低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抗甲素的医药配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甲型溶血链球菌菌株经深层培养、提取精制所获得的一种具有免疫活性和抗肿瘤作用的多糖类物质,其化学名为α-甘露糖聚肽滴丸制剂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多抗甲素是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株经深层培养、提取精制所获得的一种具有免疫活性和抗肿瘤作用的多糖类物质,化学成分为α-甘露糖聚肽。它是我国首创的新型免疫增强剂,自1985年以来国内已有众多企业生产,有关其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早在1991年和1993年,就曾对多抗甲素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内容指出多抗甲素在动物水平和细胞水平上均可以起到抑制肿瘤生长和促进免疫系统等作用,尤其在免疫系统方面,多抗甲素在一定剂量内可以增强吞噬细胞、NK、K和LAK细胞发挥其免疫功能,可以增强体液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功能,如提高抗体和补体表达量等,以及可以提高小鼠体内和体外白介素-1的产生和分泌水平。当时,多抗甲素就已被广泛应用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呼吸道反复感染的治疗等,并取得较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小。由于多抗甲素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对其药理和临床研究力度在最近6、7年得到了加强,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原先观察到的功能进行了机制上的进一步解释,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调整巨噬细胞功能
多抗甲素是一种免疫增强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免疫途径来实现的。因而有关它对巨噬细胞(MΦ)功能影响的研究报道比较多。研究结果表明,多抗甲素能增强在淀粉或硫代乙醇酸钠刺激下获得免疫应答能力而表达吞噬功能的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且表现浓度依赖性(0.5mg·L-1),对于休止态小鼠巨噬细胞无明显直接促吞噬作用,这与甲硫脑啡呔作用相似。由于成熟巨噬细胞的活化过程可分3个阶段:应答阶段、激发阶段、触发阶段,所以多抗甲素表现出来的这一特性可能是因为淀粉或硫代乙醇酸钠使休止态的巨噬细胞转变成为了应答态的巨噬细胞,从而获得了表达白介素-2受体(IL-2R)并与IL-2发生反应的能力。在不同浓度多抗甲素激发下,巨噬细胞表面IL-2R表达进一步增强,同时对IL-2的反应性也得到增强,可结合更多的IL-2,增加了H2O2的产生与释放,同时促使巨噬细胞释放更多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IL-1等。TNF和IL-1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的功能,如诱导T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活化,增强丝裂原反应,增加天然杀伤细胞(NK)功能活性,因而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作用。这与目前了解的多糖类药物对活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诱导作用是基本相符的。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多抗甲素可以诱导小鼠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而NO在机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除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重要作用外,在免疫系统等机体各方面机能中也都具有重要作用。生理状态下,巨噬细胞产生的NO可以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在一些诱导剂作用下,巨噬细胞则可产生大量的NO,并对外源性抗原及肿瘤细胞等起到杀伤作用。多抗甲素便是这样的一种诱导剂,它可以提高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活性,使巨噬细胞产生的NO量明显高于正常值,但其效果不如肉毒素强,当加入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后,NO的含量均低于原来的1/3。可见,多抗甲素可能是通过促进NO产生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但这仍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2.对人天然杀伤细胞活性的作用
天然杀伤细胞在体内可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是机体执行免疫监视功能的重要效应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降低可能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应用单细胞细胞毒试验及形态学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多抗甲素对人体天然杀伤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多抗甲素能增强食道癌患者淋巴细胞明显低下的结合率和杀伤率,虽不能增加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靶细胞的结合率,但能明显增加已经与靶细胞结合的淋巴细胞的杀伤率,其机制尚不清楚。由于多抗甲素能增加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内IL-2的生长和适应性,而IL-2和干扰素又能通过直接激活和靶细胞结合。但IL-2和干扰素均不能杀死靶细胞的“前天然杀伤细胞”,而使之成为具有杀菌能力的活性天然杀伤细胞来实现其增强作用。故推测多抗甲素可能是通过直接激活“前天然杀伤细胞”或(和)促进IL-2的生成来提高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的。另外还发现多抗甲素对天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增强作用表现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提示临床治疗中,应综合考虑选择时间和剂量的最佳方案。
天然杀伤细胞一靶细胞的识别和结合是杀伤的必要前提,有结合才有可能导致杀伤。形态学观察发现:效应细胞可伸出突起插入靶细胞内,或通过胞膜而紧密接触,有时甚至从两极进入靶细胞,此种现象可能与天然杀伤细胞杀伤作用有某种关系。经多抗甲素预处理的效应细胞似无促进天然杀伤细胞与靶细胞的结合,但可能促进了未成熟天然杀伤细胞释放淋巴细胞颗粒或某种可溶性细胞溶解因子,使靶细胞遭受致死性损伤,导致溶解。在天然杀伤细胞杀伤机制中,效靶细胞结合过程中形成的机械损伤也可能存在。食道癌患者中天然杀伤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和被杀伤的靶细胞结合和被杀伤的靶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与正常人相似。有关多抗甲素影响天然杀伤细胞杀伤过程的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有学者认为体外测定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对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有指导作用,尤其是应用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肿瘤病人时,天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可用来判断药物的治疗效果。
3.对人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前主要采用3H-胸苷和14C-尿苷参入法研究多抗甲素对于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观察多抗甲素在培养中对淋巴细胞DNA和RNA合成能力的影响,来了解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状态及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DNA合成是细胞分裂繁殖的物质基础,RNA以DNA为模板转录合成。在正常情况下,实验证明肿瘤病人的淋巴细胞DNA及RNA合成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在应用多抗甲素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迅速改善。3H-胸苷及14C-尿苷的参入计数明显高于治疗前,表明多抗甲素改善和调节了肿瘤病人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另外,随着多抗甲素剂量的增加,淋巴细胞的参入计数也相应的增加,在多抗甲素剂量为10mg·L-1时,3H-胸苷及14C-尿苷的参入计数达到最高值;而当多抗甲素剂量增至50~100mg·L-1时,3H-胸苷及14C-尿苷的参入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用药组2种参入计数比较相差不显者,3项观察指标(淋巴细胞参入计数、百万细胞参入计数、淋巴细胞参入率)的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多抗甲素对淋巴细胞DNA和RNA合成功能的影响呈双向作用,低剂量的多抗甲素可明显促进淋巴细胞DNA及RNA的合成功能;在剂量为50mg·L-1时,刺激作用减少;当剂量增至100mg·L-1时,其对淋巴细胞DNA及RNA的合成功能呈现抑制作用。用类似的方法研究了食道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结果表明增殖反应明显下降,而在使用多抗甲素治疗后,增殖反应明显增强,促进了机体的免疫调整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至不能抑制肿瘤细胞突变时,就可能发生癌变。测定肿瘤病人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对评估机体免疫功能、评价疗效等均有重要意义。
4.对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增殖抑制及杀伤活性的影响
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AK)/IL-2疗法是一种有效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法,对某些类型的肿瘤有良好的疗效,但是需要相当数量的效应细胞辅以大剂量的IL-2,代价昂贵,不良反应大,因而其推广受到限制。一些生物反应调节剂能增强LAK活性,降低IL-2用量,其本身的不良反应又较小,因此采用生物反应调节剂是改进LAK/IL-2疗法的有效措施之一。多抗甲素便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反应调节剂,能够提高LAK活性、降低IL-2用量,因而可用于改进肿瘤的LAK-/IL-2治疗。
有研究表明,多抗甲素能增强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IL-2R的表达,促进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植物凝聚素作用下分泌IL-2,增强IL-2发生反应的能力以及增殖能力。多抗甲素对LAK的作用机制类似于多抗甲素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作用。多抗甲素作用于LAK细胞,使LAK细胞表面IL-2R的表达增强,LAK能结合更多的IL-2,其增殖反应、杀瘤作用就得到进一步增强。多抗甲素还有增强亚适量IL-2诱导的淋巴细胞杀伤活性,使低剂量IL-2诱导的LAK活性达到较高剂量IL-2的水平,大大降低了IL-2的用量。由于多抗甲素成本相对较低,又无明显不良反应,本身又是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因此临床上可望将多抗甲素与LAK/IL-2疗法联合应用,以降低IL-2的服用量并减少其不良反应。
5.增强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活性
体外研究发现,用多抗甲素共育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增强其天然杀伤性细胞活性和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但对T细胞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毒性并无影响。最近的研究发现用多抗乙素(由乙型链球菌深层发醇培养、提取获得)治疗S180肉瘤荷瘤小鼠后,其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可明显增强,尤其是经治疗后瘤体增长最慢,对肿瘤体积较小的治疗组更为明显。而对天然杀伤性细胞敏感细胞株K562的杀伤活性则无明显的增强。这可能是由于多抗乙素增强了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而使肿瘤生长缓慢所致。有关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的活性可能来自于巨噬细胞和天然杀伤性细胞产生的IL-1、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活性物质或细胞间的直接作用。这些细胞活化后,其抑制和杀伤肿瘤作用可进一步放大增强。
6.对动物红细胞变性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肿瘤血行性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影响肿瘤转移的因素也比较多,目前研究认为主要与机体血凝状态和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机体的“血栓素A2-前列腺环素”平衡调节系统在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调节血小板功能以及对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均有重要作用。Honn等认为血小板聚集受血栓素A2-前列腺环素的比例所控制,并由此抑制或促进肿瘤血行性转移。试验观察到多抗甲素对荷瘤小鼠血浆血栓素A2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也抑制前列腺环素的合成,血栓素A2/前列腺环素比值变化较小,提示多抗甲素可能与通过影响血栓素A2/前列腺环素比值而抑制肿瘤转移的可能性较小。
另一方面,Siegel也曾推测红细胞在阻止癌细胞血行性转移方面有重要作用,可通过C3b受体粘附已激活的粘附补体的肿瘤细胞,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降解作用,防止癌细胞的血行性转移。实验证明,多抗甲素可使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全面上升。表现为:①红细胞-C3b受体花素率、红细胞-IC(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明显上升;②血清中红细胞-C3b受体花环促进因子活性上升,抑制因子活性下降,促使率与抑制率比值上升。提示多抗甲素可使荷瘤动物红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和提高,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扩散,也说明了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是机体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研究还发现多抗甲素与人参多糖均可加速红细胞的滤过速度,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从而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痊愈,但这是否与多抗甲素的抗肿瘤活性有关,目前尚不清楚。
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发展,多抗甲素的药理作用已经越来越明确了,它与一些多糖类药物如香茹多糖、云芝多糖、茯苓多糖等有类似之处,主要是通过免疫途径来实现其药用价值的。但即使是免疫途径,如前所述,也存在着多种可能的作用机制,这些机制间是否有联系以及如何联系至今尚未清楚,各个机制的详细作用过程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这可能将是今后多抗甲素药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另一方面,有关多抗甲素的临床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免疫性疾病方面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多抗甲素吸收快而完全,吸收后可被机体利用,参与机体的代谢活动。临床用于免疫机能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治疗的辅助治疗,减轻放疗、化疗对造血系统的副作用和胃肠道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制成多抗甲素滴丸,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发挥速效、长效的治疗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将多抗甲素加入融熔的基质中,搅匀,滴制法制丸,冷却剂中冷凝成丸、除冷却剂、干燥、质检、包装。
本发明多抗甲素滴丸所用的基质包括但不限于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硬脂酸钠、甘油明胶、泊洛沙姆、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虫蜡等。
本发明多抗甲素滴丸所用的冷却剂包括但不限于液体石蜡、植物油、煤油、甲基硅油、水、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不同浓度的酸溶液、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等。
下面经过检测对照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检测指标及方法
溶散时限:照崩解时限检查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XIIA)检查。
二、市售多抗甲素片崩解时限检查结果:32分钟。
三、实施例1样品溶散时限检查结果:8分钟。
四、实施例2样品溶散时限检查结果:6分钟。
五、实施例3样品溶散时限检查结果:10分钟。
六、实施例4样品溶散时限检查结果:15分钟。
具体实施方式
一、实例1
配方:
       多抗甲素                                     5g
       聚乙二醇6000                                 300g
制备方法:取聚乙二醇6000,加热使融熔,加入多抗甲素,搅匀,保温条件下滴入二甲基硅油中冷却成丸,收集滴丸,干燥,即得。
二、实例2
配方:
        多抗甲素                       5g
        硬脂酸钠                       30g
        虫蜡                           5g
制备方法:取硬脂酸钠和虫蜡,加热使融熔,加入多抗甲素,搅匀,保温条件下滴入1%硫酸水溶液中冷却成丸,收集滴丸,干燥,即得。
三、实例3
配方:
        多抗甲素                        5g
        聚乙二醇4000                    200g
制备方法:取聚乙二醇4000,加热使融熔,加入多抗甲素,搅匀,保温条件下滴入植物油中冷却成丸,收集滴丸,干燥,即得。
四、实例4
配方:
        多抗甲素                        5g
        单硬脂酸甘油酯                  150g
制备方法:取单脂酸甘油酯,加热使融熔,加入多抗甲素,搅匀,保温条件下滴入1%硫酸水溶液中冷却成丸,收集滴丸,干燥,即得。

Claims (4)

1.多抗甲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将多抗甲素加入融熔的基质中,搅匀,滴制法制丸,冷却剂中冷凝成丸后除冷却剂、干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抗甲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中的多抗甲素是甲型溶血链球菌菌株经深层培养、提取精制所获得的一种具有免疫活性和抗肿瘤作用的多糖类物质,其化学名为α-甘露糖聚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抗甲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中的基质包括但不限于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硬脂酸钠、甘油明胶、泊洛沙姆、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虫蜡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抗甲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中的冷却剂包括但不限于液体石蜡、植物油、煤油、甲基硅油、水、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不同浓度的酸溶液、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等。
CN 03123012 2003-04-26 2003-04-26 多抗甲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免疫机能低下 Pending CN14578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23012 CN1457880A (zh) 2003-04-26 2003-04-26 多抗甲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免疫机能低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23012 CN1457880A (zh) 2003-04-26 2003-04-26 多抗甲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免疫机能低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7880A true CN1457880A (zh) 2003-11-26

Family

ID=29430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23012 Pending CN1457880A (zh) 2003-04-26 2003-04-26 多抗甲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免疫机能低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45788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1531C (zh) * 2003-12-31 2007-08-15 赵恒�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
CN100360178C (zh) * 2003-12-31 2008-01-09 赵恒� 一种抗衰老的药物
CN100368015C (zh) * 2003-12-31 2008-02-13 西安亨通光华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口服制剂
CN100408088C (zh) * 2003-12-31 2008-08-06 西安亨通光华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
CN105012260A (zh) * 2015-08-17 2015-11-04 吉林大学 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及记忆力的双效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1531C (zh) * 2003-12-31 2007-08-15 赵恒�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
CN100360178C (zh) * 2003-12-31 2008-01-09 赵恒� 一种抗衰老的药物
CN100368015C (zh) * 2003-12-31 2008-02-13 西安亨通光华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口服制剂
CN100408088C (zh) * 2003-12-31 2008-08-06 西安亨通光华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
CN105012260A (zh) * 2015-08-17 2015-11-04 吉林大学 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及记忆力的双效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2260B (zh) * 2015-08-17 2018-02-27 吉林大学 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及记忆力的双效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12495B1 (ko) 혈구 감소 관련 질환 예방 및 치료용 약물을 제조하기 위한 악티게닌의 용도
CN109692326A (zh) 一种蜂毒脂质纳米颗粒的应用
CN105983097B (zh) 一种抗肿瘤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49323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退行性疾病的保健药及其生产方法
CN1171237A (zh) 肠液量调整剂
CN101773475B (zh) 一种辣椒碱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457880A (zh) 多抗甲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免疫机能低下
CN101270072A (zh) 右旋吲哚布芬及其用于制备药物的用途
CN103006617B (zh) 一种癸氧喹酯口服微囊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92986C (zh)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辅酶a口服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214C (zh) 外用消炎止痛药及其生产方法
CN1323675C (zh) 菊苣水提取物的新用途
TWI646964B (zh) 用於降低癌症治療藥物副作用之醫藥組合物、製備方法及其用途
CN102727867B (zh) 一种抗肿瘤用药物组合物及应用、试剂盒及包装件
CN100344325C (zh) 一种治疗宫颈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0464753C (zh) 膦甲酸钠组合物
CN110898052A (zh) 山萘酚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1181232B (zh) 一种治疗实体肿瘤的马赛替尼缓释植入剂
CN1102047C (zh) 一种新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逆转剂
CN101518645A (zh) 海洋胶原肽在制备保护肾脏功能、延缓慢性肾衰进程药物、保健食品或食品中的用途
CN101053588A (zh) 一种复方阿拉伯半乳聚糖薄膜衣片的制备方法
CN1838942A (zh) 递送疏水性药物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225249C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抗病毒药及制备方法
CN111317717B (zh) 奥利司他聚合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167441C (zh) 香参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