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49833A - 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免疫球蛋白 - Google Patents

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免疫球蛋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49833A
CN1449833A CN 03128116 CN03128116A CN1449833A CN 1449833 A CN1449833 A CN 1449833A CN 03128116 CN03128116 CN 03128116 CN 03128116 A CN03128116 A CN 03128116A CN 1449833 A CN1449833 A CN 1449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entration
sars
precipitation
component
1m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1281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明
邹汉武
方志正
叶巨兵
李策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BIOLOGICAL PRODUCTS INS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BIOLOGICAL PRODUCT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BIOLOGICAL PRODUCTS INST filed Critical WUHAN BIOLOGICAL PRODUCTS INST
Priority to CN 0312811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449833A/zh
Publication of CN1449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98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SARS的免疫制剂,它是由SARS病人恢复期血浆或者含高效价SARS病毒抗体的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提取并经病毒灭活处理制备的人SARS免疫球蛋白,能有效地治疗受SARS病毒感染的病人,还可用于高危人群的预防。

Description

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免疫球蛋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免疫学、血液学技术领域,涉及治疗疾病的免疫球蛋白制剂,特别涉及治疗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急性呼吸窘迫征(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背景技术    SARS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起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SARS病人都是既往身体健康、年龄25~70岁的成年病人,也有一部分疑诊SARS儿童(≤15岁)病例报告,潜伏期通常为2~7天,但可以长达10天。该病开始时一般先出现发热(>38℃)前驱症状,发热通常为高热,有时伴有畏寒和寒颤,有时还伴有其他症状包括头痛、疲乏和肌痛,发病期间,一些病人有轻度的呼吸系统症状。典型病例通常没有皮疹和神经系统表现或胃肠道表现,但有一些病人报告,在出现发热前驱症状期间发生了腹泻,3~7天后,病人开始进入下呼吸道受累期,开始出现干咳或呼吸困难,可能伴有或发展为低氧血症。10%~20%病人的呼吸系统表现非常严重,需要插管和机械通气,在出现发热前驱症状期间和整个病程中,胸部X线检查可能正常。但是,大量病人在呼吸系统受累期间出现下列特征性表现:早期局灶性渗出,发展为更弥漫的斑片状间质性渗出。
中国香港的研究人员Peiris等报告了(Lancet 2003 361:9365)50例SARS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病毒学研究结果。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新冠状病毒可能是SARS的致病原因。研究者分析了50例SARS病人的病史记录和微生物学研究结果,这50例病人是来自5个以上的独立的流行病学联系的传播聚集群。他们通过胸部X线检查、鼻咽部抽吸物和血清标本的实验室检查来调查病原体,对这些病人的实验室结果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发热、寒战、肌痛和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与胸部X线变化相比,呼吸道症状和听诊结果不成比例地显著轻微,年龄较大、淋巴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与严重疾病相关。2例病人分离出一种属于冠状病毒属的病毒。采用这种病毒的特异性血清学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试验的测试结果显示,50例SARS病人中的45例,而对照组中无一例,有该病毒感染的证据。研究人员采用经典的病毒培养法、血清学技术和现代分子基因技术,描述和确定了香港50例SARS病人的发病原因。他们报告的一个优点是分析了来自对照病人的标本,这一点也是确定因果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40例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中,无一例病人的呼吸道标本含有冠状病毒的RNA,在来自献血者的200份血清标本中也没有发现抗这种新冠状病毒的抗体。研究者称没有恒定地识别出经典的呼吸道的或细菌性呼吸道病原体。然而,从符合SARS定义的病人标本中分离出了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在接种了咽拭子标本的Vero E6细胞中以显微镜检查看到了细胞病理学特征。培养细胞的电子显微镜检查揭示了具有冠状病毒特征的超微结构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展示了与I组冠状病毒多克隆抗体的反应性。为了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冠状病毒聚合酶基因的片段,他们设计并使用了冠状病毒共有(序列)的引物,以取得一段序列,该序列清楚地识别了上述分离物是一种独特的冠状病毒,它与以往测过序的冠状病毒只有较远的关系。研究者用特异的诊断用RT-PCR引物,在12例不同地点的病人中识别出了数个相同的核苷酸序列,这一结果与从一个点发源的暴发一致。以此新的冠状病毒制备的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已被用于证实病毒特异性血清学反应。
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宣布,经过全球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来自中国、美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实验室的科学家在当日举行的会议上,一致认定了变种冠状病毒的作用。
SARS病毒是一种崭新的冠状病毒,而非某种已知冠状病毒的近期变种。SARS病毒基因组研究表明在不同国家发生的SARS病毒没有显著的变异。SARS病毒存活时间比以往估计的长,SARS病毒在病人的粪便和尿中可存活数天。
冠状病毒是RNA病毒。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是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中的一个属,其成员包括三个组。第一组有犬冠状病毒、猫冠状病毒、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人冠状病毒229E、可传播胃肠炎病毒等;第二组有牛冠状病毒、人冠状病毒OC43、小鼠肝炎病毒等;第三组包括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火鸡冠状病毒和大鼠冠状病毒。以上病毒中,人冠状病毒引起人类普通感冒。
冠状病毒病毒颗粒多为圆形、椭圆形或轻度多形性,直径为60-220nm,表面有多个稀疏的棒状突起,长约20nm。电镜负染照片示病毒颗粒形似王冠,因而得名。病毒颗粒内有由病毒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心,外面有脂质双层膜。此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56℃10分钟可消除其感染性;pH3、用乙醚、氯仿或紫外线处理,均可使其灭活。
对冠状病毒感染,尚无特异性抗病毒疗法,而且关于冠状病毒感染抗病毒治疗的文献报告也很少。SARS推荐的治疗方案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多数病人在发病后14天内都可能属于进展期),预防和治疗继发细菌感染,抗病毒治疗,有严重中毒症状或达到重症病例标准者应用糖皮质激素,中药辅助治疗。
已有报道称对重症病人可使用已康复非典型肺炎病人的血清进行治疗。研究者对21例非典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清研究,已将非典保护性抗体锁定在IgG抗体上。对21例非典型患者采集了不同时期的序列血清,发现在非典病人发病一周内未产生IgG型抗体,IgG型抗体亦可在10-14天时检测到,但滴度较低,60天时达到高峰,90天时仍维持在高水平。在调查的21例非典患者中,恢复期病人100%发现有IgG型抗体。感染SARS病毒病人如果在首两星期内使用血清,病人的住院时间和发烧期会较短,死亡率会较低。香港医师已经用SARS痊愈患者的血清成功治疗了一些患者。但在目前的治疗中,仍以利巴韦林和类固醇等药物作为抗病毒的首选。因为血清需由康复者捐出,且会使初痊愈病人感觉难受,并还得选择合适的血型配合才行。
病毒是一种抗原,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病毒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多种特异性抗体(IgG、IgM、IgA)。抗体与病毒结合后能使病毒失去感染性,抗体对病毒有中和作用,这种抗体称为中和抗体。病毒感染后细胞表面抗原变化也能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引起特异性免接应答。在病毒血症期间抗体如能充分发挥作用,则可防止严重临床症状产生。特异性抗体主要作用于游离病毒,亦可作用于受染靶细胞。IgG抗体对游离病毒的作用为病毒中和作用,其机制是抗体与病毒包膜或衣壳结合后,覆盖住病毒吸附位点,病毒不能吸附和穿入易感细胞,丧失感染力,从而阻止病毒对易感靶细胞的吸附。血清中最主要的中和抗体是1gG。
免疫预防是目前人类对付病毒感染最根本的措施。对付急性病毒感染,人免疫球蛋白制剂是最常用的免疫血清。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乙肝免疫球蛋白等。人免疫球蛋白制剂是由人血浆制备而得,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与过敏反应。而马及其它动物血清制备的免疫球蛋白,对人体有严重副作用与过敏反应,因而不能大剂量使用于临床抢救危重病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SARS的免疫制剂,该免疫制剂能及时有效地清除和杀灭体内的冠状病毒等特异性抗原,能有效地治疗受SARS病毒感染的病人,并可用于高危人群的预防等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预防和治疗SARS的免疫制剂,是由SARS病人恢复期的血浆或者含高效价SARS病毒抗体的健康人的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提取后经病毒灭活处理制备的人SARS免疫球蛋白。
上述“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提取”和“病毒灭活处理”的具体技术方案分别是:
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提取包括:
(1)将抗SARS人血浆于反应罐混合搅拌后,调节pH5.95±0.10,乙醇浓度20%,用浓度为1-2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和/或浓度为1-2mol/L的氯化钠溶液调节离子强度至0.1-0.14,反应温度为-3至-6℃,继续搅拌2小时后静置3至12小时,然后用低温连续离心法分离,得到组分I+II+III沉淀;
(2)用组分I+II+III沉淀重量20-30倍0-4℃注射用水溶解沉淀组分I+II+III沉淀,调节pH 5.10±0.10,乙醇浓度14%,用浓度为1-2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和/或浓度为1-2mol/L的氯化钠溶液调节离子强度至0.01至0.015,反应温度-3至-6℃,继续搅拌2小时后静置3至12小时,用低温连续分离法获得组分I+III上清,将组分I+III沉淀废弃;
(3)每100ml组分I+III上清加入1g经20%乙醇处理过的硅藻土,搅拌30分钟后经澄清滤板(如NA12)深度过滤,滤液返回反应罐,调节pH7.40±0.20,乙醇浓度25%,用浓度为1-2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和/或浓度为1-2mol/L的氯化钠溶液调节离子强度至0.03至0.06,反应温度-5至-7℃,继续搅拌2小时后静置3至12小时,然后离心得到组分II沉淀;
(4)按所得组分II沉淀重量的3-5倍量加入0-4℃注射用水溶解组分II沉淀。
病毒灭活处理采用低pH孵化灭活病毒处理或巴氏灭活病毒处理。
低pH孵化灭活病毒处理包括:
(1)按所得组分II沉淀重量的3-5倍量加入0-4℃注射用水溶解组分II沉淀,并用1mol/L的盐酸调节至pH4.10±0.3,然后用除菌滤板(如NA17)过滤;滤液用超滤方法进行浓缩,先浓缩蛋白溶液至原体积1/3至1/5,再用浓缩液5倍量的注射用水超滤透析脱醇,使残余乙醇检测含量低于0.03%,蛋白含量为5±1%;然后用规格为0.2μm的除菌滤膜进行除菌过滤;
(2)将经除菌过滤后的制品密闭后立即送入24℃±1℃定温室孵化24天灭活病毒;
(3)用规格为0.1μm的滤膜进行预过滤后进行DV50除病毒过滤;滤液用浓度为1mol/L盐酸或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4-7.4,用生理盐水透析3-4倍后浓缩至蛋白质含量不超过18%,再用规格为0.2μm的除菌滤膜对上述浓缩液进行除菌过滤。
巴氏灭活病毒处理包括:
(1)按所得组分II沉淀重量的3-5倍量的0-4℃注射用水溶解组分II沉淀,用浓度为1mol/L的盐酸或1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至pH7.4±0.3,用除菌滤板NA17过滤后再进行超滤脱醇,使蛋白浓度在2%±0.02,加入稳定剂(如:甘氨酸),然后进行60℃10小时巴氏灭活病毒,灭活病毒后的蛋白溶液立即冷却,用规格为0.2μm滤膜进行除菌过滤;
(2)用规格为0.1μm的滤膜进行预过滤后进行DV50除病毒过滤;滤液用浓度为1mol/L盐酸或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4-7.4,用生理盐水透析3-4倍后浓缩至蛋白质含量不超过18%,再用规格为0.2μm的除菌滤膜对上述浓缩液进行除菌过滤。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预防和治疗SARS的人SARS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抗SARS人血浆于反应罐混合搅拌后,调节pH5.95±0.10,乙醇浓度20%,用浓度为1-2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和/或浓度为1-2mol/L的氯化钠溶液调节离子强度至0.1-0.14,反应温度为-3至-6℃,继续搅拌2小时后静置3至12小时,然后用低温连续离心法分离,得到组分I+II+III沉淀;
(2)用组分I+II+III沉淀重量20-30倍0-4℃注射用水溶解沉淀组分I+II+III沉淀,调节pH5.10±0.10,乙醇浓度14%,用浓度为1-2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和/或浓度为1-2mol/L的氯化钠溶液调节离子强度至0.01至0.015,反应温度-3至-6℃,继续搅拌2小时后静置3至12小时,用低温连续分离法获得组分I+III上清,将组分I+III沉淀废弃;
(3)每100ml组分I+III上清加入1g经20%乙醇处理过的硅藻土,搅拌30分钟后经澄清滤板(如NA12)深度过滤,滤液返回反应罐,调节pH7.40±0.20,乙醇浓度25%,用浓度为1-2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和/或浓度为1-2mol/L的氯化钠溶液调节离子强度至0.03至0.06,反应温度-5至-7℃,继续搅沉淀,拌2小时后静置3至12小时,然后离心得到组分II沉淀。
(4)进行病毒灭活处理,可采用低pH孵化灭活病毒处理或巴氏灭活病毒处理。
低pH孵化灭活病毒处理的内容及步骤是:
(1)按所得组分II沉淀重量的3-5倍量加入0-4℃注射用水溶解组分II沉淀,并用1mol/L的盐酸调节至pH4.10±0.3,然后用除菌滤板(如NA17)过滤;滤液用超滤方法进行浓缩,先浓缩蛋白溶液至原体积1/3至1/5,再用浓缩液5倍量的注射用水超滤透析脱醇,使残余乙醇检测含量低于0.03%,蛋白含量为5±1%;然后用规格为0.2μm的除菌滤膜进行除菌过滤;
(2)将经除菌过滤后的制品密闭后立即送入24℃±1℃定温室孵化24天灭活病毒;
(3)用规格为0.1μm的滤膜进行预过滤后进行DV50除病毒过滤;滤液用浓度为1mol/L盐酸或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4-7.4,用生理盐水透析3-4倍后浓缩至蛋白质含量不超过18%,再用规格为0.2μm的除菌滤膜对所得浓缩液进行除菌过滤,从而制得本发明人SARS免疫球蛋白。
巴氏灭活病毒处理的内容及步骤是:
(1)按所得组分II沉淀重量的3-5倍量的0-4℃注射用水溶解组分II沉淀,用浓度为1mol/L的盐酸或1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至pH7.4±0.3,用除菌滤板(如NA17)过滤后再进行超滤脱醇,使蛋白浓度在2%±0.02,加入稳定剂甘氨酸,使甘氨酸在溶液中的浓度为5-10%,然后进行60℃10小时巴氏灭活病毒,灭活病毒后的蛋白溶液立即冷却,用规格为0.2μm滤膜进行除菌过滤;
(2)用规格为0.1μm的滤膜进行预过滤后进行DV50除病毒过滤,滤液用浓度为1mol/L盐酸或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4-7.4,用生理盐水透析3-4倍后浓缩至蛋白质含量不超过18%,再用规格为0.2μm的除菌滤膜对所得浓缩液进行除菌过滤,从而制得本发明人SARS免疫球蛋白。
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抗SARS人血浆为SARS病人恢复期的血浆或者含高效价SARS病毒抗体的健康人的血浆。
本发明提供的人SARS免疫球蛋白含有高效价的SARS抗体,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结合后SARS抗体的Fc段变构,产生中和作用、调理作用、激活补体系统等生物学活性。此外SARS抗体的Fc段还能与吞噬细胞、NK细胞、B细胞毒性作用(ADCC)、胞饮抗原等,从而使机体立即获得较强的免疫力,显著增强机体的体液应答,及时有效地清除和杀灭体内的冠状病毒等特异性抗原,能有效地治疗受SARS病毒感染的病人,还可用于高危人群的预防。
附图说明    图1为制备本发明人SARS免疫球蛋白的工艺流程,图中字母F表示组分。
具体实施方式
1、抗SARS人血浆的采集
(1)SARS病人恢复期血浆的采集    按200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的《原料血浆采集规程》要求进行血浆的采集工作。筛选时,应排除乙肝表面抗原、HCV抗体、HIV-1、HIV-2抗体等阳性的SARS病人献血员。抗SARS人血浆效价标准为:应用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提供的SARS抗体酶标试剂盒或其他适宜方法进行筛选,当抗SARS效价≥8IU/ml时即可采血浆,在抗体高峰时按《原料血浆采集规程》进行血浆的采集。
(2)也可在健康人群中进行SARS抗体筛选,当抗SARS≥8IU/ml即可采集免疫血浆。
(3)在有SARS疫苗的情况下,还可应用SARS疫苗免疫健康人后进行SARS抗体筛选和血浆采集。SARS疫苗免疫应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DA)批准的免疫程序进行。SARS疫苗应符合相关质控部门颁布的标准。免疫接种方法可采用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以及多点小剂量免疫接种等。免疫接种部位包括左侧或右侧上臂、左右双侧上臂、左右双侧大腿内侧等靠近淋巴结部位。抗SARS人血浆效价标准为:应用SARS抗体酶标试剂盒或其他适宜方法测定SARS抗体效价,当抗SARS效价≥8IU/ml时即可采集免疫血浆。
2、人SARS免疫球蛋白的制备
(1)抗SARS原料血浆合并与澄清
用75%乙醇洗涤装有抗SARS人血浆的血浆袋表面,再用注射用水冲洗血浆袋表面的残余乙醇,逐袋剪开血浆袋,30-37℃融化,融化后用网眼布过滤,再移入反应罐。
(2)组分组分I+II+III获得
混合血浆搅拌后大罐计量,调节pH5.95±0.10,乙醇浓度20%,用浓度为1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和/或浓度为1mol/L的氯化钠溶液调节离子强度至0.1-0.14,反应温度为-3至-6℃,继续搅拌2小时后静置8小时,然后用低温连续离心法分离,得到组分I+II+III沉淀;
(3)组分II上清获得
用组分I+II+III沉淀重量25倍0℃注射用水溶解沉淀组分I+II+III沉淀,调节pH5.10±0.10,乙醇浓度14%,用浓度为1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和/或浓度为1mol/L的氯化钠溶液调节离子强度至0.01至0.015,反应温度-3至-6℃,继续搅拌2小时后静置8小时,用低温连续分离法获得组分I+III上清,将组分I+III沉淀废弃;
(4)收获组分II沉淀
每100ml组分I+III上清加入1g经20%乙醇处理过的硅藻土,搅拌30分钟后经澄清滤板NA12深度过滤,滤液返回反应罐,调节pH7.40±0.20,乙醇浓度25%,用浓度为1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和/或浓度为1mol/L的氯化钠溶液调节离子强度至0.03至0.06,反应温度-5至-7℃,继续搅拌2小时后静置8小时,然后离心得到组分II沉淀。
(5)病毒灭活处理采用低pH孵化灭活病毒处理或巴氏灭活病毒处理。
①低pH孵化灭活病毒处:
A组分II溶解
按所得组分II沉淀重量的3-5倍量加入0℃注射用水溶解组分II沉淀,并用1mol/L的盐酸调节至pH4.10±0.3,然后用除菌滤板NA17过滤。
B超滤浓缩
滤液用超滤方法进行浓缩,先浓缩蛋白溶液至原体积1/4,再用浓缩液5倍量的注射用水超滤透析脱醇,使残余乙醇检测含量低于0.03%,蛋白含量为5±1%。
C除菌过滤
然后用规格为0.2μm的除菌滤膜进行除菌过滤。除菌滤膜规格0.2μm,组装顺序为:预过滤膜NA17板→0.45μm→0.2μm,除菌前后均应按所用滤器及滤膜的要求进行完整性测试。
D病毒灭活:
将经除菌过滤后的制品密闭后立即送入24℃±1℃定温室孵化24天。
②巴氏灭活病毒处理:
按所得组分II沉淀重量的3-5倍量的0℃注射用水溶解组分II沉淀,用浓度为1mol/L的盐酸或1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至pH7.4±0.3,用除菌滤板NA17过滤后再进行超滤脱醇,使蛋白浓度在2%±0.02,加入稳定剂甘氨酸,使甘氨酸在溶液中的浓度为5-10%,然后进行60℃10小时巴氏灭活,灭活病毒后的蛋白溶液立即冷却,用规格为0.2μm滤膜进行除菌过滤,组装顺序为:预过滤膜NA17板→0.45μm→0.2μm,除菌前后均应按所用滤器及滤膜的要求进行完整性测试。
(6)DV50除病毒过滤
将制品经已灭菌过的除菌滤器进行预过滤,预过滤膜规格为0.1μm,预过滤后的制品进行终端过滤(DV50过滤)。过滤前后要对DV50滤器进行膜完整性测试。
(7)第二次超滤
将经病毒灭活及DV50除病毒过滤后的滤液用浓度为1mol/L盐酸或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4-7.4,用生理盐水透析3倍后浓缩至蛋白质含量不超过18%。
(8)第二次除菌过滤
用规格为0.2μm的除菌滤膜对上述浓缩液进行除菌过滤,从而得到用于预防和治疗SARS的人SARS免疫球蛋白。
3.制品的分装和包装
按200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的《生物制品分装规程》和《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进行人SARS免疫球蛋白的分装、包装成液体制剂,或分装、冻干、包装成冻干制剂。
4.本发明人SARS免疫球蛋白理化指标的检定
(1)物理检查
外观:本品主要组成成分为人SARS免疫球蛋白,液体制剂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液体。冻干制剂为白色或乳白色疏松体,无融化现象,重融后呈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可带乳光。
(2)化学检定:按200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的《生物制品化学检定规程》进行。
pH值: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蛋白质浓度,在20±2℃测定,pH应为6.4-7.4。
纯度: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应不低于蛋白含量的90%。
IgG单体及二聚体含量:IgG单体及二聚体含量之和应≥90%。
(3)热稳定性试验
人SARS免疫球蛋白的制剂于57±0.5℃水浴保温4小时,应无凝胶或絮状物。
(4)蛋白质含量
用钨酸沉淀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应不高于180克/升。
(5)鉴别试验
用免疫双扩散法。应只与抗人的血清产生沉淀线,与抗马、抗牛血清不产生沉淀线。
(6)抗SARS效价测定
应用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提供的SARS抗体酶标试剂盒检测,效价应不低于100IU/ml。
(7)无菌试验
按2000年版《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进行。
(8)安全试验
按2000年版《人免疫球蛋白的制造及检定规程》进行。
(9)热原质试验
按2000年版《生物制品热原质试验规程》进行。
5.本发明人SARS免疫球蛋白使用说明
(1)成品规格
本品肌肉注射规格为100IU/瓶,200IU/瓶,包装规格为每箱500瓶。
本品静脉注射规格为10000IU/瓶,20000IU/瓶,包装规格为每箱500瓶。
(2)质量标准:本品依据《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人免疫球蛋白制剂生产和检定,质量符合要求。
(3)适应证:受SARS病毒感染病人的治疗,还可用于高危人群的预防。
(4)用法与剂量:通常采用静脉注射,也可做肌内或皮下注射。预防剂量:1次皮下或肌内注射100~200IU,儿童与成人用量相同,必要时可间隔3-4周再注射一次;治疗剂量:疑似意外感染者,立即(最多不超过7天)按体重注射8-10IU/kg,以后视病情决定注射剂量与间隔时间。
(5)禁忌:过敏体质者慎用。
(6)副反应及处理    过敏反应的处理:主要症状为荨麻疹、发热等,一般系在注射后7-14天发病,亦有在注射后2-4天发病。症状轻者停药即可,重者可使用钙剂或抗组织胺药物,一般数日即可痊愈。
(7)注意事项    本品有液体及冻干两种类型。制品混浊,有摇不散的沉淀、异物或瓶身有裂纹,标签不清,过期失效者均不可使用。制品打开后应一次用完。冻干制品应加标签规定量灭菌注射用水,轻摇使完全溶解。
(8)保存、运输及使用期限:于2~8℃避光干燥处保存和运输。在盒签(瓶签)标明的失效期前使用。

Claims (8)

1.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SARS的免疫制剂,它是由SARS病人恢复期血浆或者含高效价SARS病毒抗体的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提取后经病毒灭活处理制备的人SARS免疫球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防和治疗SARS的免疫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提取包括:
(1)将抗SARS人血浆于反应罐混合搅拌后,调节pH5.95±0.10,乙醇浓度20%,用浓度为1-2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和/或浓度为1-2mol/L的氯化钠溶液调节离子强度至0.1-0.14,反应温度为-3至-6℃,继续搅拌2小时后静置3至12小时,然后用低温连续离心法分离,得到组分I+II+III沉淀;
(2)用组分I+II+III沉淀重量20-30倍0-4℃注射用水溶解沉淀组分I+II+III沉淀,调节pH5.10±0.10,乙醇浓度14%,用浓度为1-2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和/或浓度为1-2mol/L的氯化钠溶液调节离子强度至0.01至0.015,反应温度-3至-6℃,继续搅拌2小时后静置3至12小时,用低温连续分离法获得组分I+III上清,将组分I+III沉淀废弃;
(3)每100ml组分I+III上清加入1g经20%乙醇处理过的硅藻土,搅拌30分钟后经澄清滤板NA12深度过滤,滤液返回反应罐,调节pH7.40±0.20,乙醇浓度25%,用浓度为1-2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和/或浓度为1-2mol/L的氯化钠溶液调节离子强度至0.03至0.06,反应温度-5至-7℃,继续搅拌2小时后静置3至12小时,然后离心得到组分II沉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防和治疗SARS的免疫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病毒灭活处理是低pH孵化灭活病毒处理或巴氏灭活病毒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预防和治疗SARS的免疫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低pH孵化灭活病毒处理包括:
(1)按所得组分II沉淀重量的3-5倍量加入0-4℃注射用水溶解组分II沉淀,并用1mol/L的盐酸调节至pH4.10±0.3,然后用除菌滤板NA17过滤;滤液用超滤方法进行浓缩,先浓缩蛋白溶液至原体积1/3至1/5,再用浓缩液5倍量的注射用水超滤透析脱醇,使残余乙醇检测含量低于0.03%,蛋白含量为5±1%;然后用规格为0.2μm的除菌滤膜进行除菌过滤;
(2)将经除菌过滤后的制品密闭后立即送入24℃±1℃定温室孵化24天灭活病毒;
(3)灭活病毒后用规格为0.1μm的滤膜进行预过滤,再进行DV50除病毒过滤,滤液用浓度为1mol/L盐酸或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4-7.4,用生理盐水透析3-4倍后浓缩至蛋白质含量不超过18%,再用规格为0.2μm的除菌滤膜对所得浓缩液进行除菌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预防和治疗SARS的免疫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巴氏灭活病毒处理包括:
(1)按所得组分II沉淀重量的3-5倍量的0-4℃注射用水溶解组分II沉淀,用浓度为1mol/L的盐酸或1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至pH7.4±0.3,用除菌滤板NA17过滤后再进行超滤脱醇,使蛋白浓度在2%±0.02,加入稳定剂甘氨酸,使甘氨酸在溶液中的浓度为5%-10%,然后进行60℃10小时巴氏灭活病毒,灭活病毒后的蛋白溶液立即冷却,用规格为0.2μm滤膜进行除菌过滤;
(2)用规格为0.1μm的滤膜进行预过滤后进行DV50除病毒过滤;滤液用浓度为1mol/L盐酸或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4-7.4,用生理盐水透析3-4倍后浓缩至蛋白质含量不超过18%,再用规格为0.2μm的除菌滤膜对所得浓缩液进行除菌过滤。
6.制备人SARS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包括:
(1)将抗SARS人血浆于反应罐混合搅拌后,调节pH5.95±0.10,乙醇浓度20%,用浓度为1-2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和/或浓度为1-2mol/L的氯化钠溶液调节离子强度至0.1-0.14,反应温度为-3至-6℃,继续搅拌2小时后静置3至12小时,然后用低温连续离心法分离,得到组分I+II+III沉淀;
(2)用组分I+II+III沉淀重量20-30倍0-4℃注射用水溶解沉淀组分I+II+III沉淀,调节pH5.10±0.10,乙醇浓度14%,用浓度为1-2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和/或浓度为1-2mol/L的氯化钠溶液调节离子强度至0.01至0.015,反应温度-3至-6℃,继续搅拌2小时后静置3至12小时,用低温连续分离法获得组分I+III上清,将组分I+III沉淀废弃;
(3)每100ml组分I+III上清加入1g经20%乙醇处理过的硅藻土,搅拌30分钟后经澄清滤板NA12深度过滤,滤液返回反应罐,调节pH7.40±0.20,乙醇浓度25%,用浓度为1-2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和/或浓度为1-2mol/L的氯化钠溶液调节离子强度至0.03至0.06,反应温度-5至-7℃,继续搅拌2小时后静置3至12小时,然后离心得到组分II沉淀;
(4)按所得组分II沉淀重量的3-5倍量加入0-4℃注射用水溶解组分II沉淀,经病毒灭活处理制得人SARS免疫球蛋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人SARS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毒灭活处理包括:
(1)按所得组分II沉淀重量的3-5倍量加入0-4℃注射用水溶解组分II沉淀,并用1mol/L的盐酸调节至pH4.10±0.3,然后用除菌滤板NA17过滤;滤液用超滤方法进行浓缩,先浓缩蛋白溶液至原体积1/3至1/5,再用浓缩液5倍量的注射用水超滤透析脱醇,使残余乙醇检测含量低于0.03%,蛋白含量为5±1%;然后用规格为0.2μm的除菌滤膜进行除菌过滤;
(2)将经除菌过滤后的制品密闭后立即送入24℃±1℃定温室孵化24天灭活病毒;
(3)用规格为0.1μm的滤膜进行预过滤后进行DV50除病毒过滤;滤液用浓度为1mol/L盐酸或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4-7.4,用生理盐水透析3-4倍后浓缩至蛋白质含量不超过18%,再用规格为0.2μm的除菌滤膜对所得浓缩液进行除菌过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人SARS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毒灭活处理包括:
(1)按所得组分II沉淀重量的3-5倍量的0-4℃注射用水溶解组分II沉淀,用浓度为1mol/L的盐酸或1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至pH7.4±0.3,用除菌滤板NA17过滤后再进行超滤脱醇,使蛋白浓度在2%±0.02,加入稳定剂甘氨酸,使甘氨酸在溶液中的浓度为5%-10%,然后进行60℃10小时巴氏灭活病毒,灭活病毒后的蛋白溶液立即冷却,用规格为0.2μm滤膜进行除菌过滤;
(2)用规格为0.1μm的滤膜进行预过滤后进行DV50除病毒过滤,滤液用浓度为1mol/L盐酸或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4-7.4,用生理盐水透析3-4倍后浓缩至蛋白质含量不超过18%,再用规格为0.2μm的除菌滤膜对所得浓缩液进行除菌过滤。
CN 03128116 2003-06-07 2003-06-07 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免疫球蛋白 Pending CN14498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28116 CN1449833A (zh) 2003-06-07 2003-06-07 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免疫球蛋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28116 CN1449833A (zh) 2003-06-07 2003-06-07 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免疫球蛋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9833A true CN1449833A (zh) 2003-10-22

Family

ID=28684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28116 Pending CN1449833A (zh) 2003-06-07 2003-06-07 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免疫球蛋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44983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6237A (zh) * 2012-06-27 2012-12-12 新疆德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抗d人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方法
CN106860862A (zh) * 2017-01-18 2017-06-20 江苏安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感染性疾病的组合物和雾化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66877A (zh) * 2019-12-30 2020-05-19 西安回天血液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方法
CN111413507A (zh) * 2020-04-13 2020-07-14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检测s蛋白rbd抗体评价恢复期血浆抗病毒能力的方法
WO2021198312A1 (en) * 2020-03-30 2021-10-07 Regen Lab Sa Viral infections- treatment with convalescent plasma/serum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6237A (zh) * 2012-06-27 2012-12-12 新疆德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抗d人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方法
CN106860862A (zh) * 2017-01-18 2017-06-20 江苏安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感染性疾病的组合物和雾化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66877A (zh) * 2019-12-30 2020-05-19 西安回天血液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方法
WO2021198312A1 (en) * 2020-03-30 2021-10-07 Regen Lab Sa Viral infections- treatment with convalescent plasma/serum
CN111413507A (zh) * 2020-04-13 2020-07-14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检测s蛋白rbd抗体评价恢复期血浆抗病毒能力的方法
WO2021208136A1 (zh) * 2020-04-13 2021-10-21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检测s蛋白rbd抗体评价恢复期血浆抗病毒能力的方法
GB2610494A (en) * 2020-04-13 2023-03-08 Inst Of Blood Transfusion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Method for evaluating antivirus capability of recovery period plasma by detecting S protein RBD antibodies
CN111413507B (zh) * 2020-04-13 2023-06-23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检测s蛋白rbd抗体评价恢复期血浆抗病毒能力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u et al. Spread of hepatitis E virus among different‐aged pigs: two‐year survey in Taiwan
Rotbart et al. Persistent enterovirus infection in culture-negative meningoencephalitis: demonstration by enzymatic RNA amplification
CN106267195B (zh) 一种猪病毒性腹泻三联抗原抗体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ibawa et al. Prevalence of antibodies to hepatitis E virus among apparently healthy humans and pigs in Bali, Indonesia: Identification of a pig infected with a genotype 4 hepatitis E virus
Abushady et al. HBV vaccine efficacy and detection and genotyping of vaccinee asymptomatic breakthrough HBV infection in Egypt
CN114561366B (zh) 一种山羊库布病毒分离株及其应用
JPH09176043A (ja) 魚類用のイリドウイルス感染症ワクチンと診断剤並びにこれ等の製法
CN114480304A (zh)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鼻气管炎鼻结膜炎三联灭活疫苗
CN114426956A (zh) 猫狂犬病泛白细胞减少症鼻气管炎鼻结膜炎四联灭活疫苗
CN1449833A (zh) 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免疫球蛋白
EP2402029A1 (en) Enterovirus vaccines for preventing or treating type 1 diabetes (III)
JP4944643B2 (ja) 魚類用のイリドウイルス感染症ワクチンと診断剤並びにこれ等の製法
CN108465107A (zh) 一种鸭2型腺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病二联灭活疫苗
CN110846284B (zh) 一种犬细小病毒CPV-HuN1703株及其应用
CN106075423B (zh) 一种预防手足口病的联合疫苗
CN110859956B (zh) 一种犬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KR20020020260A (ko) 서코바이러스를 생장시키거나 생물학적 물질로부터제거하는 방법
CN106994182A (zh) 预防和治疗柯萨奇病毒所致疾病的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apsenberg et al. Improvement of enterovirus neutralization by treatment with sodium deoxycholate or chloroform
CN1164332C (zh) 马抗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血清的制备方法
CN112107683A (zh) 一种冠状病毒的光化学灭活方法、以及疫苗
CN106563125A (zh) 鸭甲肝病毒ⅲ型复合物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Kroon et al. Abortive and subclinical poliomyelitis in a family during the 1992 epidemic in The Netherlands
Edlich et al. Hepatitis B virus: 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for eliminating transmis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CN1679931A (zh) 在韩国分离的犬瘟热病毒和使用该病毒的重组疫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