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41718A - 用于可控制地移近并压下注射喷嘴的方法以及注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可控制地移近并压下注射喷嘴的方法以及注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41718A
CN1441718A CN 01812680 CN01812680A CN1441718A CN 1441718 A CN1441718 A CN 1441718A CN 01812680 CN01812680 CN 01812680 CN 01812680 A CN01812680 A CN 01812680A CN 1441718 A CN1441718 A CN 1441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drive unit
injection device
nozzle
de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81268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魏因曼
F·克罗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stal Maschinen AG
Original Assignee
Netstal Maschin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stal Maschinen AG filed Critical Netstal Maschinen AG
Publication of CN1441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17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77Nozzle touch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77Nozzle touch mechanism
    • B29C2045/1778Nozzle touch mechanism separate drive means for moving and producing the touch fo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新解决方案提出用于使注射喷嘴(4)移动并压下到注塑机模具(3)上的新方法和新装置。此外,为了使注射设备(7)移动和压下注射喷嘴,设置两个可独立控制的驱动装置。新解决方案允许通过在驱动装置方面分开设备移动和压下而使用最佳适配的并首先也是成本低廉的驱动机构。设备移动是通过一个直接作用的直线驱动装置如一个具有较长路程且费力较小的简单气缸(9)实现的。而为了压下,使用通过离合器连接的大面积缸(50,50′)。此外,通过相应的微小的传动比,可以完成获得最大力并耗费最少能量的移动路程。

Description

用于可控制地移近并压下注射喷嘴的方法以及注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借助一个压下驱动装置和一个移动驱动装置可控制地使注射设备移近和离开并把注射喷嘴压下到注塑机的模具或模型上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具有用于使注射设备移动并把注射喷嘴压向注塑机模具的可控驱动装置,它包括两个可独立起动的驱动装置,即一个用于获得压下力的压下驱动装置和一个用于注射设备的大移动路程的移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喷嘴定位及其压到注塑机的注塑模上是要求很严格的。在生产率最高的自动注塑设备中,一方面要希望这种定位和压下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而最终没有这样做是因为该功能本身与注塑过程无关。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即即便在要求很严格的情况下,这种压下也要是充分的。在实践中,人们知道了用于在模具侧压下注射喷嘴的各种工作方式。
·根据第一工作方式,为了整个工作时间,注射喷嘴例如整天被始终压下在模具侧。
·在某些应用场合下,人们希望在每次注料后在模具和注射喷嘴之间产生至少一次热接触中断。
·在第三种情况下,在每次注料后,使喷嘴周期性地回撤几个毫米或几个厘米,从而在注射喷嘴和模具之间出现一道真正的缝隙。
根据特殊要求,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结构设计方案,大多数不言而喻地优选一种特殊的工作方式。
主要在周期性使注射喷嘴抬离模具或模型的情况下,在每次注料后,要避免坚硬撞击和相应的周期性定位冲击。如果喷嘴压下力和/或定位冲击太大,则由此可能造成模具和模具固定件受损。此外,在所有工作方式中都必须考虑,尤其是在注射材料中的压力最大时,压下力是否大到足以使注射喷嘴在任何时刻都不会因塑料压力而不希望地抬离定位点并且因所形成的缝隙而使注射材料外流。在定位点的材料外流直接对质量并首先是注塑件精度产生不利影响。事故意义上的材料外流必须通过适当设计压下驱动装置来避免。在注射设备通过液压缸来运动的传统液压设备中,所述问题可以通过精确控制和调整油压和油量来很简单地解决。为了彻底控制压下力,通过相应的传感器探测当前实际状态并且连续不断地采取必要的修正措施。由于研制出了单纯的电驱动式注塑机而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JP-A 60-259419示出了一个电驱动式机器的老的解决方案。注射设备和用于移近和压下的驱动装置一起被固定在机座上。通过驱动装置,注射喷嘴被顶在模具上。通过带有齿轮-丝杠驱动装置的伺服电机是设备移动,直到喷嘴被定位。这台电机通过继续使电机轴转动而在一组接在中间的弹簧中获得所需的压下力,从而在停住电机轴后,积蓄在绷紧弹簧中的压力足以在整个注射过程中可靠地完成压下任务。随后,例如根据EP-A 293617、EP-A 328671、EP-A 422224,按照不同设计思路进一步研制出了相应的借助弹簧的解决方案。使用弹簧的一大优点就是,在喷嘴猛撞到模具上时,有效地产生了缓冲效果。
根据DE 19580020的最新解决方案继续提出了一个措施。这个构思也是基于电气驱动式注塑机。可以精确调节注射喷嘴的运动并且可以没有阻尼弹簧地使注射喷嘴无冲击地移动到位。与以前的借助弹簧的解决方案不同,DE 19580020提出了以下三个主要步骤:
·为了产生传力结构,注射喷嘴通过拉紧杆柱或柱杆被紧固在固定半模和注射单元之间。
·将一电机驱动装置的用于产生喷嘴压下力的超速传动机构设计成没有弹簧,其中
·设有用于根据注射力或注射压力来调节喷嘴压下力的控制机构。
根据改进提案,可以作为注射力或注射压力变化过程的函数地来控制喷嘴压下力并且通过调节一伺服电机的扭矩来进行控制。此外,还可以按照设备位置来控制喷嘴压下力。无庸置疑的是,与以前的借助弹簧的解决方案相比,可以借助根据DE 19580020的解决方案而水平更高地来控制整个运动过程和压下力获得。根据DE 19580020的解决方案具有节约能量的巨大优势,这是因为只有在压下过程和增压过程需要时,才产生最大的压下力。模具不会受到不需要的力,并且所需的电机功率被降低到最小值。试验表明,从静态和动态的变化过程来看,无弹簧的解决方案与借助弹簧的解决方案相比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调整装置得到最佳控制。但是,这两个解决方案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使用伺服电机或至少类型等同的电机。最新的实践表明,电气解决方案要比液压方式昂贵许多。高昂的机器价格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是行得通的。
本发明人认识到,在所提到的文献中的所述问题只是一方面的,在背景技术中主要提出了两个方面,即无需能量输入的获得应有压力以及无冲击的安置定位。对许多应用场合来说,这两个方面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确切地说,不同的应用领域提出了这些有用的实际要求,例如在CD生产和预制体生产中,其中对注塑件尺寸有关地年复一年地采用了相同的模具尺寸和喷嘴尺寸。
在自动的注射工作中,注射喷嘴被一次定位并获得一个或许可选的压下力。在不用使设备回撤的情况下,这在注射工作中如一整天里进行。为了完成注塑或为了安装或维修,设备必须比较远地离开模具。所提出的现有技术文献暗示出,实际上喷嘴几乎每隔几个小时就会撞到模具上。在许多实际应用场合中,出现了要最多一天几次的无冲击定位问题。
发明内容
现在,本发明的任务是,与或许使用弹簧无关地找到一种成本低廉或经济的解决方案,它允许在不同的使用场合中最佳的工作。
本发明方法特点是,为了注射,注射设备借助移动驱动装置移近并且接通该压下驱动装置,由该压下驱动装置承担并控制正常注射工作所需的压下力以及所需的注射喷嘴运动。
本发明的注射设备的特点是,该压下驱动装置配备有一个可控的离合器,可以通过该离合器在注射喷嘴和模具之间产生尽可能无间隙的传力状况。
本发明人认识到,在已知的解决方案中,除了单纯的液压驱动装置外,人们都要为只有一个可控驱动装置的所有应用场合要付出高昂代价。出于简单理由,即只因必须用一个驱动装置来完成两个基本功能即移动和压下,所以这是不可能的。整个注射设备非常精确地支承在导向机构上并且间隙很小,因此,单是移动设备,几公斤的力就足够了。该设备可以快速且无阻力地按所需路程一直移动到定位或被挡住。对于第二阶段即获得压下力,因简单理由而需要最少的能量,即因为从现在起几乎不需要移动了。实际上,主要在成本低廉的设想框架内,新解决方案融合了已知解决方案的重要优点。至少在小型机器中,注射设备具有一个比较小的质量,因此,可以用最简单的机构来进行单纯的来回移动或移近和离开。最简单的机构在同样的意义上也适用于压下驱动装置,以便能够耗能最少地获得一个大的力。这几乎不需要位移就能实现。
在DE 4008478中使用了这样的设想。DE 4008478提出了,两个基本功能完全分开地用一个也已知的且移动运动的力较小但行程较长的移动驱动装置以及一个独立的、本身已知的并且具有大力和小行程的用于产生喷嘴压下力的驱动装置来完成。塑化单元依靠一底座的滑动导向机构朝着锁合机构地移入模具。在注射过程中产生压下力。用于压下的短行程活塞缸式驱动装置由一个在底座中被固定在塑化单元下的并与塑化单元的纵轴线相交成锐角的压力缸。活塞杆或其或活塞面朝向塑化装置驱动机构。在塑化单元的底侧上设有一个垫板,只有当塑化单元已贴着模具时,活塞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才移向该垫板。塑化单元超过垫板。这两个驱动装置在结构上完全独立。用于压下的压力缸只能在一个方向上发挥作用。
在新解决方案中,重点是以下两个功能:
a)离合功能,
b)尤其是微小运动的运动功能。
微小运动是这样的作用,即它们是通过获得相当高的如1-5吨的力而产生的,一方面它们是毫米级或更小的但大多数小于10毫米的运动,另一方面,它们是由材料膨胀引起的最小运动造成的。根据所述新解决方案,注射喷嘴借助离合器并同时通过压下驱动机构而投入工作,并且可以根据所选模式确保各种不同工作方式所需的功能。本发明人认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并最佳地考虑用于解决方案。如上所述,实际上存在两个注塑机应用领域,即这两个领域可以用两种特殊产品即CD和PET瓶的预制体来规定。
在这两种情况下,总是使用同类型的模具和喷嘴结构。结果,在设备和模具之间的物质在注塑工作中总是一样的。新解决方案如此利用这种状况,即选择最简单的结构措施。这两个应用领域是典型注塑机的领域。在这里,一般在同一台机器中使用不同的模具。不过,在这里,也需要各式各样的喷嘴,以便能够在具体情况下使注塑过程最佳化。
新发明提供了两个具体的变型解决方案。在第一种情况下,例如可以用最简单的气缸来完成移动和压下功能,与之相比,现有技术的许多解决方案都牵涉到小部分的结构成本。如果给定模具和注射喷嘴的尺寸变化,则可以额外花费很少地把压下驱动装置接入任意位置中。
在任何情况下,这两个驱动装置都是根据其特殊目的而构造的。如以下还要说明的,可以根据特殊应用场合并根据所需的尺寸和生产率来设计经济的解决方案。
至于相应的非常有利的设计方案,参见权利要求2-6以及8-24。
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实施方式,注射设备一方面回撤,另一方面,它和注射喷嘴一起移向止挡,从而在设备每次长距离移动后,注射喷嘴由被定位到一个用于压下驱动装置的规定原始位置或零点位置。此外,有利地通过起动辅助驱动装置并最好通过一个直接作用的直线移动驱动装置来确保“移动”控制功能。“压下”控制功能包括一个大的力或预紧力和最小的注射喷嘴移动路程并且通过一个压下去装置实现。
此外,尤其是对于正常自动工作来说,一方面通过“压下”控制功能或上述微小运动控制功能来确保周期性压下过程,另一方面,只通过压下驱动装置来确保中断热接触或在注射喷嘴和模具之间产生一道小缝。通过可切换的离合器,在注射喷嘴和模具之间形成尽可能无间隙的传力。对于正常的注射工作,离合器长时间保持接合状态。因此,“接合”过程没有特殊要求,除了工作安全性、连接的持久性或尺寸稳定性。不需要转换节奏快的离合器。当需要时,喷嘴压下力与所需注射力或注射压力有关地或作为注射力或注射压力变化过程的函数进行调节或控制。
喷嘴压下驱动装置具有一可控离合器,它可以为了如用于维修或静止状态而操作移动驱动装置的时间段被断开。压下装置具有一个拉紧杆柱,通过该拉紧杆柱将注射设备、固定半模和离合器紧固在一起。有利地设置两个压下装置,它们平行且对称地设置在注射设备的两侧,从而压下装置的工作轴线和注射落感的轴线构成一个公共叛逆顾眄。拉紧杆柱或柱的长度的一部分被如此设计成滚珠丝杠或滚柱丝杠或丝杠驱动装置的形式,即注射设备在接合驱动机构后通过迫使一个相应的滚珠丝杠螺母或滚柱丝杠螺母转动而被压到夹紧板上。滚珠丝杠或滚柱丝杠最好在生产过程中始终通过一个相应的滚珠丝杠螺母或滚柱丝杠螺母处于传力连接中。在结束整天工作或每周工作后,脱开离合器,从而滚珠丝杠螺母或滚柱丝杠螺母可以在空程中一起转动,以使设备移动。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压下驱动装置具有一个齿条驱动机构或气动驱动机构,它可以为了如为维修或静止而操作移动驱动装置的时间段被脱开或从一个夹紧位置松开。
新解决方案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在许多应用场合中,都通过起动独立的可控缸并最好是气缸来确保压下驱动装置和移动驱动装置。此外,为了进行喷嘴压下工作,使用两个直接作用的大面积气缸。通过调节在大面积气缸中的有效空气压力,可以随意调节和控制压下力的作用时间和力大小并且适应于各种情况。不用说,一个缸且尤其是一个气缸不仅仅是最简单的直线驱动机构。也可以最佳地设置缸和压力调节阀并且通入压力供应机构。借助气缸的解决方案从成本方面来说要比可控伺服电机便宜得多。用于喷嘴定位和再离开的缸必须只确保来回运动,因此,可以特别简单且成本低廉地构成这个部分。这意味着,在构造技术方面,用于获得压力的驱动装置的整个具体结构可以与最简单的气缸有关。
用于设备运动的移动驱动装置最好被安置在机器中央并大致在两个侧导向机构的高度上。喷嘴压下装置具有两个与喷嘴轴线对称的并大致设置在喷嘴轴线高度上的拉紧杆柱或拉条。从横截面图看,在用于设备移动的直线驱动机构的轴线与两个喷嘴压下装置之间出现一个三角形。为了注射喷嘴的“空行程”,移动驱动机构且尤其是一个气缸在必须克服轻微移动阻力的地方即大致在导轨高度处发挥作用。而为了获得压下力,与喷嘴轴线对称地把相当大的力传递给两侧。还可以想象到的是,也可以设置三个驱动装置。这样一来,精确地为获得力选择没有横力的动力作用。相应的控制装置能够使该设备借助直线驱动机构至少移到定位点附近。不过,在许多场合下,喷嘴移入一个精确规定的位置,例如止挡或,一直移动到位,以提供一个联接规定位置。在离合过程后,通过该控制机构起动第二驱动装置以便获得压下力并且产生所需的力。在注塑阶段中,断开直线移动驱动装置。最好不承受负荷地进行接合和断开,就是说,至少压下驱动装置未被起动。
一旦注射过程结束并解除压下力并脱开离合器,则可以利用直线驱动装置的动力使整套注射设备沿相反方向返回原始位置。在目前最便宜的解决方案中,共四个或五个简单的气缸就足以确保使喷嘴定位的运动功能。
拉紧杆柱或拉条在其部分长度上被设计成滚珠丝杠或滚柱丝杠的形式,从而注射设备可以在滚柱丝杠的任何位置上被接入并且可通过使一个滚珠丝杠螺母或滚柱丝杠螺母被迫转动而被压下到夹紧板上。滚珠丝杠螺母或滚柱丝杠螺母相对离合器是如此布置的,即它在空程中被带动转动并只有在驱动机构压下和接入的时间段内起到传递压下力的作用。滚珠丝杠螺母或滚柱丝杠螺母被牢固地支承在注射设备的壳部上,从而它在移动行程中因空转而没有对直线移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产生阻力。
注塑机最好是卧式塑料注塑机并且配备有控制机构以便选择各种不同的工作方式:
-一方面周期性压下并且中断热接触的自动工作,或者另一方面在注射喷嘴和模具之间产生一个缝隙;
-以可选的周期过程进行手动驱动或试驱动;
-伺服驱动,
其中,根据当前工作方式来起动喷嘴压下驱动装置或移动驱动装置,各不工作的部分被断开或脱开。
附图说明
现在,结合几个实施例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注塑机注射侧的侧视图;
图2表示图1的截面II-II;
图3是按照图1的箭头III的俯视图;
图4是按照图1的箭头IV的水平局剖示意图;
图5a、5b表示图2-图4的解决方案的变型方式,它具有旋转叶片驱动装置;
图5c放大示出了图5b的旋转叶片驱动装置;
图6表示例如用于CD生产或PET预制体生产的机器的气动式驱动构思;
图7表示用于图6的喷嘴压下驱动装置及移动驱动装置的基础部件;
图8表示处于静止位置或最外回撤位置的图6、7的驱动机构;
图9对应于图8,但它示出了处于塑料注射工作位置上的驱动机构;
图10示出了用于CD生产的双模;
图11、12表示具有齿条驱动机构的压下驱动装置的另一个设计方案,其中可选择地接入离合器。
具体实施形式
图1简化示出了一台注塑机的注射侧。一个固定的模具夹紧板2被固定在机座1上,在该模具夹紧板上装有一个模具或模型3。可以使一个注射喷嘴4被放置在模具3中。在图1中,注射喷嘴4处于一个回撤位置上。为了注入塑料,首先是为了增压阶段,必须用足够大的力压下注射喷嘴。塑化装置5和注射单元6共同构成整套注射设备,该注射设备可在导轨8上纵向移动地支承在机座上。在塑化装置5和机座1之间是一台移动驱动装置29,它可以如用10表示地使一个气缸9和注射设备7向前移动和一直向后移动到喷嘴的最靠后位置。
在所示例子中,模具夹紧板或夹紧板2也支承在导轨11上并且通过柱12与驱动侧相连以使活动模13移动。但要说明整套注射设备7的直线运动,这种直线运动是通过移动驱动装置29实现的。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当例如为了维修调整而相应地形成用于柱的驱动机构时,由夹紧板2和注射设备7构成的整组部件将一起移动,如箭头14所示。用于使塑化螺杆17周详运动的驱动电机位于一个驱动装置箱体15中。为了使螺杆17转动,设置另一个驱动电机16。关于注射设备7,图1示出了利用较小的力但位移很大地使整套设备直线移动或移近和安装到位。气缸8在后端上通过一个联杆18与注射单元6相连或被固定在其底板19上。活塞杆20通过凸缘21与夹紧板2固定连接。压缩空气P通过一个转换阀或换向阀22以及控制阀23以及管路25和25′来输送。气缸9的功能主要是使注射设备前后运动或者将其安置在一个规定位置上。
图2、3示出了用于注塑机的压下驱动装置31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参数“X”可以变化。机器的中央轴线用MMA-MMA表示,它同时包含了注射喷嘴4的轴线。气缸9大致在两个导轨8的区域h、h′内位于中心,就象用间距值a、a表现出来的那样。在注射喷嘴的左右是用于压下驱动装置31、31′的驱动机构30和30′,它们成两个一样的气缸的形式。气缸28、28′分别通过一个在后端上的转动销32与一个凸缘33连接,从而缸能够完成轻微的转动。活塞杆45、45′也与一个离合器34铰接,该离合器可以与在注射喷嘴每侧的相应的拉杆或拉条35同步地有效连接。两个拉条35相对中央平面MMA是对称的并且处于与注射喷嘴4轴线4′一样的高度上,它们和该轴线一起构成一个共同的水平平面E-E,如图2所示,并且这两个拉条35的各中心Z1、Z2、Z3与驱动机构30一起构成一个三角形。所有三个轴线的走向都与塑化螺杆17的轴线4′平行。如图3所示,拉条35在注射侧都对活塞杆20来说是裸露的条材地通过凸缘36与夹紧板2刚性连接。在驱动侧,每个拉条35具有一个丝杠38。丝杠可以被设计成滚柱丝杠或滚珠丝杠的形式。相应地,在滚珠丝杠或滚柱丝杠上,分别引导一个旁接滚珠或滚柱39。相应的螺母或是可以通过一个普通的球轴承40自由转动,或是当接入一个离合器41时,能够使该螺母传力地与驱动机构30、30′有效连接。螺母纵向无间隙地支承在注射单元6的一个固定的壳部43的支承位置42上。用螺母拧紧离合器(或制动器)41的内一半,而其外一半可通过磁力方式或气动方式与内一半相连。在图3中,用许多箭头71来表示离合过程可在丝杠全长的任何位置上进行。因此,可以补偿参数“X”的变化。
在图2、4中,通过两个气缸示出了驱动机构30,这两个气缸铰接地安置在外壳和半离合器之间。活塞位于一个可通过气缸开关44测知的原始位置上。在所示的左半个截面中,丝杠螺距必须是右旋的,以便在活塞离开时,整套设备和进而喷嘴被压到模具上。当右半个截面是对称布置时,右丝杠必须是左旋的。
1.整套设备的移动(图1、4)
断开离合器41;螺母可以自由转动
1.1向后运动:
-给缸28卸除气压,
-断开离合器41以及
-整套设备可以借助缸9移入一个任意位置(图1);
1.2向前运动:
-缸28总处于卸压状态,
-仍然断开离合器41,
-整套设备和缸9一直移向喷嘴装置;
2.喷嘴压下(图3)
-接上离合器41,
-给缸28送入空气,
-缸28移动行程SA并实现压下。
不是两个拉条36与喷嘴轴线共同位于一个水平平面内,而是例如可以将它们布置成相互垂直,如在图2中用对角线D-D以及两个中心Z4和Z5所示的那样。如果移动驱动装置29在注射设备7下部区域中并且两个压下驱动装置31在一个共同平面E-E或D-D内与注射轴线对称而设,则这是有利的。
图5a、5b以图2-4的替代方式的形式示出了一个旋转叶片式驱动装置48,它不产生横向力并且允许有紧凑的结构。
旋转叶片式驱动装置48具有一个带有信号发送管的气动式转动驱动装置并且与一个支座80连接。旋转叶片驱动装置48在滚珠丝杠35、38/滚珠丝杠螺母39上支承注射设备7和模具夹紧板2。滚珠丝杠螺母39通过一个管81和一个凸缘82被固定在模具夹紧板2上。滚珠丝杠35、38的转动改变了在注射设备7以及模具夹紧板2之间的参数“X”。滚珠丝杠35、38相应地或多或少地深入管81中。管81通过凸缘83与滚珠丝杠螺母39牢固连接。旋转叶片式驱动装置48通过一个离合器或固定盘84与电磁铁相连并且与一个带电磁铁的离合器部件85或定子接合。离合器部件85通过一凸缘86与注射设备7相连。离合器部件85具有一个有带槽螺母88支承部87,它通过一个带轴封90的中间件89与离合器部件85相连。旋转叶片式驱动装置48通过一凸缘91以及一固定盘92与离合器部件85相连。在接入旋转叶片式驱动装置48和接合上离合器部件84、85后,执行调节功能。通过滚珠丝杠螺母来实现巨大的传动比,从而通过气动的旋转叶片式驱动装置48确保了把注射喷嘴压到模具上的巨大的力。
在日以继夜的生产过程中,注射驱动装置可以唯一地起动并且为每个独立的注射周期确保了相应的微小运动。图6-图10示出了一个单纯的利用缸并最好是气缸的解决方案。为了简化,与上述例子中一样的功能件用相同的标记表示。为了注射驱动,在注射喷嘴4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大面积气缸50、50′,它们可以如此通过一个相当长的活塞杆52、52′移入夹紧板2的对应孔中,即在到达一个O位置(O点)时,可以起动一个沿其横向移动的锁定机构53。由于涉及的是纯粹的气动解决方案,所以也由小型锁定缸55来操作固定销54。图7示出了锁定工作位置或真正的工作位置。通过气缸50来调节喷嘴26的定位力。图8示出了整套注射设备靠后位置的极限位置。活塞杆20完全离开。
图10举例示出了用于制造光盘70的两个半模3、3′。
图11、12作为另一个用于压下驱动装置31的实施形式示出了一个齿条超速传动机构60。在拉杆35端部上,它在两侧具有一个齿61。齿条或其成拉杆形式的延长部按照与图3一样的方式被固定在模具夹紧板2中。在这里,在注射单元6的后区内执行离合功能。齿条超速传动机构60具有一个有一短程缸63的离合器62,其两侧各有一个偏转杆59和一个用于与齿61啮合的小齿轮64、64′。图11示出了为了使设备移动而断开的位置。注射设备7通过气缸9进入锁定位置(按箭头72和双箭头73的可选位置)。通过操作短程缸63,使小齿轮64、64′与齿61啮合(图12)。通过一个带啮合齿65′的转杆65,小齿轮64、64′被驱动,以获得所需的微小运动和压力。转杆65可以按照与图2的解决方案一样的方式被驱动。
在所有所示的解决方案中,可以分头独立控制移近/离开以及注塑过程的真正工作是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Claims (24)

1、借助一个压下驱动装置以及一个移动驱动装置(29)可控制地使注射设备(7)移近和离开并把注射喷嘴(4)压到一台注塑机的模具或模型(3)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注射,注射设备(7)借助移动驱动装置(29)移近并且接通该压下驱动装置(31),由该压下驱动装置(31)承担并控制正常注射工作所需的压下力以及所需的注射喷嘴(4)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用于压下驱动装置(31)的可切换的离合器(34,41,62),在注射喷嘴(4)和模具(3)之间产生尽可能无间隙的传力状况,并且通过接合而产生压下驱动装置(31)的一个规定的原始位置或零点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喷嘴压下力的注射力变化过程或其注射压力变化过程受到调节或控制。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下”控制功能包括注射喷嘴(4)的一个最小移动路程或微小运动以及获得一个大的力或预紧力并且通过压下驱动装置(31)来实现,“移近和离开”控制功能包括一个小力和一个大的移动路程并通过移动驱动装置(29)来实现。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下”控制功能包括长时间压下的正常自动工作或为了每次注料所需压下而周期性地获得力和/或热接触的中断和/或在注射喷嘴(4)和模具(3)之间产生一个小间隙。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近和离开”控制功能通过起动一个辅助驱动装置来实现,其中注射设备(7)一方面回撤并且另一方面和注射喷嘴(4)一起移入一个用于离合过程的规定位置区内。
7、注射设备,它具有用于使注射设备(7)相对支柱移动并把注射喷嘴(4)压向一台注塑机的模具(3)的可控驱动装置(30),它包括两个可独立起动的驱动装置,即一个用于获得压下力的压下驱动装置(31)和一个用于注射设备(7)的大移动路程的移动驱动装置(29),其特征在于,该压下驱动装置(31)配备有一个可控的离合器(27),可以通过该离合器在注射喷嘴(4)和模具(3)之间产生尽可能无间隙的传力状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压下驱动装置(31)和移动驱动装置(29)分别具有各自的机械连接件,以便独立地在注射喷嘴(4)和模具(3)之间产生传力状况。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为了传力地连接注射设备(7)和模具(3),压下驱动装置(31)包括一个拉紧杆柱,其中该拉紧杆柱尤其是由两个拉杆构成的,所述拉杆如此与注射轴线平行且对称地布置在注射设备(7)的两侧,即其轴线和注射螺杆的轴线构成一个公共平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压下驱动装置(31)具有两个可协调接合的驱动件,它们分别配属于一个拉杆(35)。
11、如权利要求7-10之一所述的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移动驱动装置(29)被设计成辅助驱动装置的形式,它可以与压下驱动装置(31)无关地被起动,并且它具有控制机构,以便移向规定位置且尤其是用于接合压下驱动装置的两个终点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移动驱动装置(29)具有一个齿条驱动装置或一个气动式驱动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气动式驱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最好被牢固固定在注射设备(7)和夹紧板(2)之间的气缸(9),在这里,活塞杆(20)和缸体在一侧被牢固固定住并且在另一侧被铰接固定住。
14、如权利要求7-13之一所述的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压下驱动装置(31)具有至少两个驱动件,它们被设计成液压缸的形式或大面积气缸(50,50′)的形式。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可控离合器(27)具有两个锁定缸(55),可以通过这两个缸并借助一个可移动的芯棒或圆锥体以及一个可移动的爪(57)在模具(3)和液压缸或大面积气缸(50,50′)之间产生无间隙的传力状况。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锁定缸(55)被牢牢地或可调范围小地固定在模具侧。
17、如权利要求7-13之一所述的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压下驱动装置(31)具有一个滚珠式或滚柱式超速传动机构(39),“压下”控制功能可以在在滚珠式或滚柱式超速传动机构(39)的可选长度位置上接入压下驱动装置(31)后被起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可控离合器(27)被配属于滚珠式或滚柱式超速传动机构(39),结果获得了相应的空程运动或借助压下驱动装置(31)的被迫传力。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压下驱动装置(31)具有一个可控的气缸(28)或一个可控的气动单转叶片或双转叶片。
20、如权利要求7-13之一所述的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压下驱动装置(31)具有一个齿条式超速传动机构,“压下”控制功能可以在在在齿条式超速传动机构的可选长度位置上接入压下驱动装置(31)后被起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为了操作离合器(27)和压下驱动装置(31)获得力,分别设置一个可独立控制的锁定缸(55)。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齿条超速传动机构具有两个与注射轴线平行且对称地布置在注射设备(7)两侧的双齿条。
23、如权利要求7-22之一所述的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注射设备(7)支承在两个侧导向机构上并且可以平行于注射螺杆轴线地移动,用于移动的驱动装置设置在中央即大致在两个导向机构的高度上,在这里,一个移动驱动装置(29)通过两个被布置成与喷嘴轴线对称并大致在喷嘴轴线高度上的拉杆(35)作用于机器的中央并大致在两个侧导向机构的高度上,以便使设备运动并压下喷嘴。
24、如权利要求7-23之一所述的注射设备,其特征在于,为注射设备喷被控制机构,以便选择各种不同工作方式:
-在整个注射工作过程中,长时间压下的自动工作状态;
-周期性压下并且中断热接触的自动工作状态,或者在注射喷嘴(4)和模具(3)之间产生一个间隙;
-维修工作状态;
在这里,根据当前的工作方式来起动压下驱动装置(31)或移动驱动装置(29),各不工作部分被断开或脱开,该注塑机最好是一台卧式塑料注塑机。
CN 01812680 2000-05-11 2001-05-10 用于可控制地移近并压下注射喷嘴的方法以及注射设备 Pending CN14417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9202000 2000-05-11
CH920/2000 2000-05-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1718A true CN1441718A (zh) 2003-09-10

Family

ID=4548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812680 Pending CN1441718A (zh) 2000-05-11 2001-05-10 用于可控制地移近并压下注射喷嘴的方法以及注射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1280644B1 (zh)
JP (1) JP5102332B2 (zh)
CN (1) CN1441718A (zh)
AU (1) AU5209401A (zh)
DE (1) DE50107842D1 (zh)
TW (1) TW503168B (zh)
WO (1) WO200108542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2425A (zh) * 2017-12-31 2018-07-24 宁波通用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42289B4 (de) * 2002-09-12 2006-04-13 Netstal-Maschinen Ag Verfahren und Spritzeinheit zum gesteuerten Anlegen der Spritzdüse
DE10337785B3 (de) 2003-08-14 2004-11-04 Demag Ergotech Gmbh Düsenanpressvorrichtung
WO2005023507A1 (de) * 2003-09-09 2005-03-17 Netstal-Maschinen Ag Einspritzeinheit sowie verfahren für die einstellung der einspritzeinheit
DE102008051300B3 (de) * 2008-10-10 2010-01-07 Kraussmaffei Technologies Gmbh Spritzgießmaschine mit verfahrbarer Schließeinheit
JP5567403B2 (ja) * 2010-06-15 2014-08-06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
DE102018118376A1 (de) * 2018-07-30 2020-01-30 Kraussmaffei Technologies Gmbh Plastifiziereinheit
AT524325B1 (de) 2020-12-22 2022-05-15 Engel Austria Gmbh Einspritzaggregat für eine Formgebungs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84455A (fr) * 1957-10-09 1959-07-22 Grandclement & Co R Dispositif de réglage de la pression de la buse d'injection pour presse à injecter la matière plastique
AT400236B (de) * 1989-04-28 1995-11-27 Hemscheidt Maschtech Schwerin Spritzeinheit einer spritzgiessmaschine
JPH0679759A (ja) * 1992-09-03 1994-03-22 Sumitomo Jukikai Plast Mach Kk 射出成形機の射出装置ユニット
DE19580020C1 (de) * 1994-05-10 1996-08-01 Procontrol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r Düsenanlegung für elektrische Spritzgießmaschinen
JPH086986A (ja) * 1994-06-22 1996-01-12 Toyota Motor Corp プレス金型の設計方法
JPH08287133A (ja) * 1995-04-19 1996-11-01 Mazda Motor Corp プレス金型の自動設計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3083729B2 (ja) * 1995-05-26 2000-09-04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電動式射出成形機の射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2425A (zh) * 2017-12-31 2018-07-24 宁波通用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03168B (en) 2002-09-21
JP2010253558A (ja) 2010-11-11
EP1280644B1 (de) 2005-10-26
WO2001085425A1 (de) 2001-11-15
AU5209401A (en) 2001-11-20
DE50107842D1 (de) 2005-12-01
JP5102332B2 (ja) 2012-12-19
EP1280644A1 (de) 2003-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1917C (zh) 喷注模压机的液压启动机构及喷注模压机
CN100342999C (zh) 电机驱动注射单元,配备该单元的压铸机以及电机驱动注射方法
CN102596527B (zh) 用于成形装置的顶出装置
CN1171715C (zh) 合模装置以及该装置的工作控制方法
CN1106926C (zh) 注射模塑成形机用模具夹紧装置及其模具打开控制方法
CN104162992B (zh) 使用工业原料的3d打印机
CN1158173C (zh) 用于脱出注塑零件的电驱动装置
CN1441718A (zh) 用于可控制地移近并压下注射喷嘴的方法以及注射设备
CN101873914A (zh) 合模装置
CN1820924A (zh) 模具夹持装置
CN2878295Y (zh) 一种超宽、高速、高精度流延膜机收卷装置
US7011511B2 (en) Injection apparatus for an industrial machine
CN113524433A (zh) 轨枕张拉设备
JP5179987B2 (ja) 型締装置
CN201231359Y (zh) 插齿机刀位上下位置自动调整装置
CN102189652B (zh) 电动复合式合模机构
CN201483702U (zh) 对夹式二模板的全自动泡沫塑料成型机
CN101637817A (zh) 合模装置
CN201058496Y (zh) 伺服控制闭式双点精密压力机
CN219152420U (zh) 一种小型合模机用伺服射座
CN2649323Y (zh) 液压式型煤成形机
CN201979670U (zh) 电动复合式合模机构
CN2460239Y (zh) 板材无模多点成型装置
CN2790627Y (zh) 金属箔自动控制打箔机
EP3120996A1 (de) Auf mechanischen pressen anwendbares system für die nutbarmachung der kinetischen energie der massen in bewegu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