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27105A - 用于针织机的针和配备有这种针的针织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针织机的针和配备有这种针的针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27105A
CN1427105A CN02154793A CN02154793A CN1427105A CN 1427105 A CN1427105 A CN 1427105A CN 02154793 A CN02154793 A CN 02154793A CN 02154793 A CN02154793 A CN 02154793A CN 1427105 A CN1427105 A CN 14271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lide bar
pinhock
hook
sh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54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9577C (zh
Inventor
恩斯特-迪特尔·普拉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 GmbH filed Critical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427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7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95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957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04B35/04Latch nee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04B35/06Sliding-tongue nee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针织机的复合针,其包括一针部件和一滑杆部件。针部件具有一针杆(3a)和一针钩(3b),其中针杆(3a)设有一切口式凹槽(3f)和一导槽。滑杆部件具有一可插入该导槽并可在其中来回移动的滑杆(4a)和一面对针钩(3b)开口的滑杆钩(4b),其为了接收一位于针杆(3a)上的线圈(9)可插入凹槽(3f)内。按照本发明所述导槽至少在其一部分长度上设有一搭接滑杆(4a)的盖板(1b)并且滑杆钩(4b)的厚度至少在接收线圈(9)的和扩大支持的叉开部分内大于导槽的宽度和/或针钩(3b)的厚度而小于针杆(3a)的厚度。此外,描述了一配置有这样的复合针的针织机。

Description

用于针织机的针和配备有这种针的针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所述的针和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3的前序部分所述的针织机。
背景技术
现今,针织机通常配置有钩针、舌针或复合针。
在钩针的应用情况中,将纱线借助于一第一导针片成环线越过针杆放置,即弯纱,并然后推入针钩内。此后借助于一加压元件使针钩闭口并将仍处在针杆上的旧线圈压过针钩,即脱圈。其除了均匀的和充分的成圈的优点外还具有各种缺点。这些缺点在于,为了针钩的开口和闭口,要求附加的和可控的机构,因此需要很多的空间,而机械只能设有少数的装置并且可达到的功率以及花样可能性是很小的。
相比之下,现今绝大多数应用的舌针由于可摆动地支承的针舌使针钩可以自动地闭口和开口,从而为此目的不需要附加的机构。舌针的应用还带来这些优点,即很小的占地空间以及由此得到的大数目装置的可能性和可达到的高功率。最后,利用舌针可以制造用钩针不能实现的花样,如众多的不同机械类型所公开的(例如,单面圆型针织机、罗纹针织机和双针筒圆型针织机)。不过舌针的一个并非不重要的缺点在于,不能使针织过程的开始自动化,因为针舌开口的自动过程是以线圈已处于针钩内为前提的。因此为了开始每一次针织过程必须手工打开针舌,这是不灵巧的并耗费时间的。
这个缺点可以通过采用两部分的在以下称为“标准的”复合针来避免,其中针钩通过一可移动的、借助于由三角可控的滑杆来开口和闭口。此外其比舌针得到的优点是,没有可摆动的部件,其在高的工作速度下可能受磨损或因断裂而破坏。但除该优点外其缺点是,纱线插入针钩内是很困难的并在采用双针筒的针织机(例如,具有针筒和针盘的圆型针织机)的情况下不能可靠地避免在成圈时产生故障。因此标准的复合针只部分地在圆型针织机中而且只在单面圆型针织机上得以实施。相反,这样的复合针在经编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在这里借助于导纱针可靠地将针插入针钩内并因此可以完全利用滑杆的受控制的运动。
一至今在实际中还没有采用过的其他的成圈方式来自开始所述型式的一两部分的针(US-PS 1 385 929和US-Re 15 741)。该针,在以下称为“改进的”复合针,与上述的标准复合针的其他的可对比的这种型式的针的区别在于,其滑杆部件具有一棘爪或抓钩,其在以下称为“滑杆钩”并且基本上设置成镜象对称于所属的针部件的针钩,即向针部件的前面方向开口。其中这样实现成圈,即悬挂在针部件的杆上的、在一上述成圈过程中形成的线圈由滑杆钩抓住和固定,而同时使针部件抽出纱线,以便将一插入针钩内的纱线穿过由滑杆钩支持的“旧”线圈拉成一环线。然后在进一步的过程中首先稍微驱出滑杆钩,以便释放旧线圈,此后也驱出针部件,以便一方面新形成的环线或线圈可以在一针杆上滑脱而另一方面针钩可以接收另一纱线。这样的针具有如同标准的复合针的优点,其能够自动开始针织过程。相反于标准的复合针,该改进的复合针首先还适用于具有双针筒的机械,因为旧线圈始终可以在滑杆钩内支持如此长久直到新线圈可靠地在针钩内滑脱。
在用改进的复合针的实验中出现的一个问题在于,滑杆钩不总是可靠地接收悬挂在针部件的杆上的旧线圈。特别是在发毛纱和长丝纱的应用中发现滑杆钩只部分地接收旧线圈并形成双线圈。而且在小的线圈的针织时产生由于针钩部分地刺入由滑杆钩支持的旧线圈的纱线内的缺陷。因此该改进的复合针虽然其具有优点,但至今总的来说还不能替代钩针、舌针或标准的复合针来使用,特别是在必须制造包括小的紧密的线圈的针织品时是如此。因此改进的复合针的实际应用至今是未知的。
所述的缺点的主要原因看来是在于,在至今已知的这种型式的针中新形成的由滑杆钩支持的线圈的圈柱至少在携带新纱线的针钩应该穿过旧线圈的这样的瞬间,由于所选择的针结构彼此相互很靠近并因此不可能立即通过在各针钩的圈柱之间的中间空间。这样的困难由于在编织针或针织机的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振动还要被加重。滑杆部件在针部件上借助于一槽/滑键连接和滑杆部件在外圆周上缠绕的一个环形弹簧的导向无助于成圈。最后已知的针结构需要滑杆钩的一个附加的加工,以便其在接收旧线圈时可靠地进入在针杆上构成的一个凹槽内,由此形成尖锐的角和棱边,这可能损坏敏感的纱线材料。
发明内容
面对这样的背景,本发明以这样的技术问题为目的,即构成开始所述型式的针,使针钩即使在实际中占支配地位的条件下也能可靠地进入旧线圈中并因此在相当大程度上避免损坏旧线圈或形成该线圈的纱线的危险。特别是按照本发明的针,即使在制造小的和坚固的线圈以及采用严格的纱线如发毛纱或长丝纱时也应该适合于生产充分的和均匀的线圈结构,而不会划破或完全分离所采用的纱线。
这个问题的解决借助于权利要求1和13所说明的特征来实现。
本发明一方面带有的优点是,滑杆部件以一种方式可移动地贴靠在针部件上,这在标准的复合针中已证明是适用的并且在按照本发明的改进的复合针中也予以确保,并且滑杆部件在编织机或针织机的操作过程中在全部出现的工况下,特别是在普遍的温升下,可以可靠地和以窄的公差在针部件上移动。因此在相当大程度上消除了径向于和垂直于纵向方向产生的、对针钩的充分通过旧线圈在针部件与滑杆部之间的不利的相对运动。另一方面,按照本发明通过紧密的导向基本上决定的滑杆在发生成圈的部位具有较薄的厚度这样来补偿,或者将滑杆钩选择得较厚于针部件上的导槽宽度,或者相对于针杆减小针钩的厚度并因此接近于导槽的宽度。按这种方式圈柱的间距在针钩通过旧线圈的时刻可以被充分大地叉开并因此与滑杆部件在针部件上的可靠的导向相结合避免针钩或其自由针尖刺入圈柱内和其损坏或形成所谓双线圈。最后按照本发明的针结构的一个特别的优点在于,不论是滑杆或滑杆钩的各部分还是针钩的各部分不必用这种方式加工。即其导致尖锐的边缘等并从而导致敏感的纱线在成圈过程中的损坏。
本发明的其他一些有利的特征由诸从属权利要求得出。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诸附图对各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配备有本发明的针的圆型针织机的示意垂直剖面图,而图1a为在一成圈区域的放大细部;
图2至9为图1的圆型针织机在按照图1的成圈区域和在复合针在一成圈过程中所处不同位置处的各个放大的细部;
图10为本发明的复合针的局部侧剖视图;
图11为按照图10的针部件的正视图;
图12为按照图10的针部件的放大的部分视图用以说明一个导槽的制造;
图13为本发明的复合针的滑杆部件的侧视图;
图14为沿图13的线XIV-XIV截取的剖面;
图15为本发明的复合针在组装情况下的正视图;
图16和17为本发明的复合针在不同的组装状态时的各个侧视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复合针在其成圈部分的区域中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
图19为沿图18的线XIX-XIX截取的放大剖面;
图20和21为图13的滑杆部件的钩的各个放大的正视图和侧视图;以及
图22为按照图7的圆型针织机沿箭头X方向的示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只示出圆型针织机的用于理解本发明的主要部分,以下借其说明对所有其他的可以适用的纬编织机和经编织机有代表性的本发明的复合针。该圆型针织机包括一示意示出的优选可旋转地支承于机座中的针筒1,其在图1中看不到的转轴垂直地设置。针筒1在其圆周上具有许多板条2,其间距取决于圆型针织机的针距并且定位在本发明的改进的复合针之间。
复合针包括各一个针部件3和滑杆部件4。针部件3包括一针杆3a、一在其上端成形的针钩3b和针踵3c,其成形在针杆3a的中部或下部。其中如在标准的复合针中那样针钩3b径向向外开口而针踵3c径向向外延伸。类似地,滑杆部件4具有一滑杆4a、一在其上端成形的滑杆钩4b和一滑杆踵4c,其设置在滑杆4a的中部或下部。其中在标准的复合针中不存在的滑杆钩4b反向于针钩3b,即径向向内弯曲和开口,而滑杆踵4c如同针踵3c径向指向外面。
滑杆4a以其内(后)端面紧贴针杆3a的外(前)端面。而且由于每对针部件3与滑杆部件4设置于为每一个配置的在两板条2之间构成的通道内,两者在该通道可以进行垂直的上下移动,如图1中由一双箭头上所示,该通道平行于针杆3a和滑杆4a的纵向方向延伸。这些运动优选由示意表示的三角5和6来产生,其按已知的方式设置在围绕针筒1的三角座圆环上。此外优选为针筒1配置一沉降片圆环,其中安装通用的握持沉降片和脱圈沉降片7,其可水平和径向移动。最后圆型针织机具有未详细示出的导纱器,借其将一纱线8送给针钩3b,以便由其形成线圈。
针杆3a在该实施例中在针钩3b与针踵3c之间具有一连接于针钩3b的径向向外弯曲或扩展的、一般称为针胸的胸部3d和一连接于其上沿针踵3c方向的针槽壁部3e。针槽壁部3e沿纵向方向(箭头 v)延伸并设有切口式凹槽3f,其形成于向外的端面内并且向该端面和向上是敞开的。其中两个钩3b和4b的相对位置选择成使其虽然可以沿箭头 v的方向彼此靠紧地移过而不接触,但在滑杆部件4相对于针部件3向下移动时滑杆钩4b向内凸出的针尖至少部分地径向进入切口式凹槽3f内。
这种型式的针织机是众所周知的(例如US-PS 1 385 929),因此对专家来说不必更详细地说明。
在图1的圆型针织机的应用中,成圈过程也如其本身一样是已知的,例如由图2至9可明显看出的方式进行并在以下简要地说明。
图2中假定针部件3和滑杆部件4处于一不编织位置或循环位置并且在前面的成圈过程中形成的,即“旧”线圈9位于针钩3b内。从该位置起为开始一成圈过程针部件3借助于三角5被驱至或升至由图3可明显看出的位置,因此旧线圈9首先落到径向向外弯曲的针胸部3d,然后落到如图4所示的针杆3a的针槽壁部3e并且针槽壁部3e到达紧靠针筒1的边缘的上面。同时滑杆部件4也借助于三角6稍微升起一些,因此向内凸出的滑杆钩4b从针胸部3d的区域向外移动。这些运动持续到达到由图4可明显看出的位置,即达到旧线圈9落到针槽壁部3e为止。
此时使滑杆部件4借助于三角6撤到由图5可明显看出的位置,其中滑杆钩4b紧靠针筒1的上边缘的下面。此时其向内凸出的针尖10进入切口式凹槽3f内并从上面拢住旧线圈9。现在(图6)使针部件3再次升起,然后滑杆钩4b固定线圈9,直到针部件3占据其最高的相当于进纱位置的位置。在该位置借助于一导纱器11供给一新纱线8,此后使针部件3重新抽出纱线(图7)。此时滑杆部件4a停留在按照图5的位置。
在继续移动中使针部件3更深地落纱(图8),以便依次首先针槽壁部3e(图6),然后针胸部3d(图7)和针钩3b并从而插入针钩3b的新纱线8(图8)均拉过旧线圈9,因此由其形成一线圈12。最后在针部件3的该位置升起滑杆部件4(图9),直到滑杆钩4b稍微高于针筒1的上边缘的上面并因此释放旧线圈9,其然后通过已完成的针织物的牵引以通用的方式被拉进针筒1中。
下一次成圈过程以按照图2重复驱出针部件3开始。此时为了使现在位于针杆3a上的新线圈12不被其升起,按已知的方式向前推进图2至9中未示出的沉降片7(图1),以便退出旧线圈12。相应地在按照图9的成圈过程中可以设定,将沉降片7控制成使通过其脱圈边缘将新纱线8脱去或弯成一环线,该脱圈边缘大致位于图1中的水平面14上。
为了可以最好地并对旧的和新的线圈9或12不造成损坏地实施所述的成圈过程,按照本发明将改进的复合针设计成如在以下借助于图10至20更详细地说明的那样,其表明是一个在目前最耐用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按照图10至12,针部件3包括一背面3g和一前面3h,其以背面3g支承在所属的针筒槽的底面上。针杆3a在其前端面设有一在其中制出的平行于纵向方向延伸的导槽15,其可以沿针杆3a的全长或如图10所示沿其部分长度延伸。在该实施例中导槽15构成在一导向部分3i内(特别参见图12),其设置在一针杆3a的上面的邻接针槽壁部3e的部分内并且垂直于背面3g延伸到此针杆3a的其余部分较大的高度。导槽15向前面3h方向至少部分地设有一盖板16,其与两侧的构成导槽15的针槽壁相互连接。导槽15的制造这样来完成,例如(图12)针杆3a在其导向部分3i的区域内从其前面和背面3g或3h各用一个小的和沿箭头方向运动的圆锯17或18来加工。其中圆锯17从背面3g一直深入到导向部分3i内的盖板16处,因此形成一直达背面3g的导槽15的敞开部分相反,利用从前面3h放置的圆锯18一方面制出位于胸部3d与盖板16之间的在针槽壁3e内的切口式或槽式凹槽而另一方面制出导槽15的一部分,该部分位于盖板16远离针钩3b的一侧并且只部分地深入针杆3a。因此导槽包括一穿过针杆3a的切口式部分和一向背面3g方向由一底面15a限定的槽式部分。
滑杆4一方面按照图13具有高度 h,其基本上等于沿同一方向并垂直于背面3g测量的底面15a与桥板16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滑杆4a垂直于高度 h和垂直于纵向方向 v测量的厚度d1基本上等于沿同一方向测量的导槽15的宽度并且优选沿滑杆4a的全长是相等的。因此可以将滑杆4a在底面15a的背面、覆盖导槽的桥板16的下端的前面插入导槽15内并在侧面由限定滑杆槽15的针杆3a的两壁导向。此外,在位于导向部分3i与滑杆踵4c之间的部分,滑杆4a可以用其背面支承在针杆3a的前面3h上并且在必要时在一附加的针杆3a的槽内导向。
滑杆钩4b的厚度由于在下面还详述的原因按照图15在一渐变区域内从尺寸d1增到较大的尺寸d2,其大于导槽15的宽度。因此滑杆部件4不可能插入导槽15内,因为过高的滑杆踵4c在一侧妨碍而过厚的滑杆钩4b在另一侧妨碍。按照本发明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规定,滑杆部件4成两部分构成(图13至17)并为此设置第一占滑杆4a的主要部分并具有滑杆钩4b的元件和第二具有滑杆踵4c的元件19。如特别是图13和14所示,第二元件19具有例如相当于针杆3b的厚度,并且在其面向滑杆4a的一侧具有一U形的容纳槽20,其中可插入滑杆4a的远离滑杆钩3b的下端4j。
由于滑杆部件4的两分性可以将滑杆4a以其端部4j按照图15从针钩3b的侧面插入导槽15内并在其中向前推进到使滑杆4a沿纵向方向 v相对于针部件3占据由图16和17可明显看出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可能使相对于滑杆钩4b稍微向后凸出的并要支承在导槽15的底面15a上的滑杆背面移过位于外面的针钩3b的针尖,则可以使滑杆4a依靠其由小的厚度d1决定的弹性稍微弹性弯曲并借此在侧面经过针钩针3b插入导槽15中,如图15中所示。
如果滑杆4a正确地置于导槽15内(图16),则将元件19与滑杆4a的下端4j固定地或可拆式连接。为此所采用的装置本身可以是任意的。在该实施例中建议,端部4j和元件19设有离合元件,其按照弹性卡扣连接的方式相配合。为此,元件19具有例如两个横向穿过容纳槽20的销21,其通过熔焊、钎焊等与限定容纳槽20的元件19的两壁相连接,而端部4j在其前面具有相应的可夹紧在销21上的边缘敞开的凹槽22。在夹紧元件19以后滑杆部件4就与针部件3牢固地和不能丢失地连接在一起,但可沿双箭头 v的方向移动。其中用根据对针有意义的类型的通用材料,特别是金属制造滑杆4a和元件19。
图18和19以放大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滑杆钩4b的加厚。如果给滑杆钩4b一厚度d2(图15),其大致相当于针部件3的厚度,则无疑其不可能插入在针杆3a的前面制出的凹槽3f内,如例如按照图5和6这是在成圈过程中是必需的。因此按照本发明设定(图19),将针杆3a在其构成针槽壁部3e的两侧面的区域向两侧面,即向厚度尺寸d2的方向扩大到使其相当于在该方向测量的凹槽3f的内宽(图19中等于尺寸d3)稍大于滑杆钩4b的厚度d2。因此如果滑杆钩4b具有如图19所示几乎如针杆3a同样的厚,则滑杆钩4b本身就可以可靠地进入凹槽3f内。
此外,按照图20和21可以设定,使滑杆钩4b在一较长的渐变区域2(图20)从厚度d1增至厚度d2,其达到一位于后面的钩部分25,并在其一具有自由钩尖26的面向针部件3的部分27以任意适当的方式构成。特别有利的是,将部分27在侧视图中设计成不对称的,如图20所示。依此,部分27在其面向针杆3a的一侧具有一基本上平行于针杆背面3g构成的表面28,其有助于钩尖26在凹槽3f内的穿纱和引导。相反,该钩部分27的背离针杆3a的表面设有一倾斜于针杆3a的背面3g设置的表面29,其在滑杆部件4从图4的位置移到图5的位置时便于和有助于接收旧线圈9。
最后图22在按照图7的针部件和滑杆部件的位置的示意的俯视图中示出针筒1的几个并列的针板条2、在各板条2之间构成的针的通道30和在两针板条2之间设置的一对针部件3与滑杆部件4。其中在该俯视图中基本上只可看到两侧面23及其间的凹槽3f(同样参见图19)、针钩3b和滑杆钩4b。按照图20的钩部分25、27和两相应的针钩部分31、32在图22中分别用虚线表示。
图22中特别明显的是,在成圈过程中图7和8中所示的旧线圈9实际上也只由滑杆钩4b的部分27横向于针筒板条2叉开,亦即由图20中所示的转入表面29的表面或叉开部分33叉开。因此按照本发明的滑杆钩4b构成使其特别在该叉开部分33的区域也是足够厚的。因此对线圈9保持一满意的叉开作用,从而针钩3b面向滑杆钩4b的外部32,其按照图7和8携带新纱线8,即使叉开部分33的厚度大致相当于针杆3a的厚度(图11中尺寸d4),也无疑可以拉过由滑杆钩4b叉开的旧线圈9。
此外,清楚的是,针杆厚度基本上由针筒1的针距确定。在一28个针距(=每英寸28个针)中针板条2的平均间距约为例如0.91mm,针杆的厚度d4为例如0.41mm而针钩3b的厚度为例如0.38mm只小一点点。在该实施例中,滑杆钩4b的尺寸d2(图15)选成基本上等于尺寸d4,而滑杆厚度d1只约为0.2mm,因为否则不能可靠地制出导槽15。最后,在该实施例中规定,两侧面23在针槽壁部3e的区域扩大到一方面使凹槽3f足够宽以便接纳滑杆钩4b,另一方面使在外侧测量的两侧面23的间距仍稍小于由针距预定的针通道30的内宽。如果不可能达到需要的无间隙,则在本发明的一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设定,将针通道30至少在扩大的针槽壁部3e内必须上下移动的区域内构成比在相应的针距时常用的尺寸稍宽一些并且将针板条2构成一相应的较薄的尺寸。
如图22所示,旧线圈9由构成比通用的较厚的滑杆钩4b的部分27或叉开部分33充分地叉开。因此同样可能的是,只将该部分27或33构成较厚于滑杆4a。但该所述的实施形式包括这样的优点,即不需要特别地加工滑杆钩4b并因此可以将其构成光滑的而没有角和棱边,这对于防护待处理的纱线是有利的。
图22还表明,同样可能的是,将针钩3b的部分32或整个的针钩3b选成较薄于通用的并特别选成薄到使部分32在其从按照图7的位置下降到按照图8的位置时可以可靠地穿过由滑杆钩4b叉开的旧线圈9而不损坏线圈9。于是滑杆钩4b可以具有连续的如滑杆4a的同样的厚度。或者,最后可能的是,不仅将滑杆钩4b在上述方向构成稍厚一些而且将针钩3b构成相应地稍薄一些。
实验证明,如果滑杆钩4b或部分27、33的厚度d2至少为针钩3b的厚度或其部分32的厚度的约80%,则可以充分地叉开旧线圈9。此外,该所述的结构确保滑杆钩4b在插入凹槽3f时(图5)可靠地抓住和接收旧线圈9而不损坏线圈9。
为了使纱线8(图6)在应用本发明的改进的复合针能可靠地插入针钩3b内,在针钩3b与针胸部3d之间或在没有针胸部时在针钩3b与针槽壁部3e之间优选具有一在这里称为“导纱部”的另一部分3k(图6、10和11)。该部分3k沿纵向方向上具有优选至少约2mm的长度并且在外侧或前面具有在相当大程度上平行于纵向方向v延伸的外形。因此。如图6所示,能够确保适合于供给通用的纱线的、优选成管形的导纱器11以其给纱贴近导纱部分3k并由此直接置于针钩3b的下面和将纱线8可靠地插入针钩3b内。
本发明并不限于该所述的实施例,其可以按各种方式加以改变。这特别是指各不同部件所示和所述的尺寸、针距和形状,它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以按其他的方式来构成。其中清楚的是,滑杆钩4b的厚度向上由在个别情况的针筒槽30的最大宽度限定,而在针钩3b变薄时其下限基本上由为落纱8需要的针钩3b的稳定性预定。此外,本发明的复合针可以不用在圆型针织机中,也可用在钩针成形平机或全成形针织横机中和首先也可用在具有两个针床,特别以针筒和针盘的形式的圆型针织机中。最后,当然各种不同的特征也可以按不同于所示和所述的组合的其他的组合来应用。

Claims (15)

1.用于针织机的复合针,包括:一针部件(3)和一滑杆部件(4),其中针部件(3)具有一针杆(3a)和一在其上成形的针钩(3b),其中,针杆(3a)具有一带有切口式凹槽(3f)的前面(3h)、一背面(3g)、一纵向方向( v)和一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导槽(15),滑杆部件(4)具有一可插入导槽(15)内并在其中可来回移动的滑杆(4a)和一在其上成形的面对针钩(3b)开口的滑杆钩(4b),该滑杆钩为了接收一位于针杆(3a)上的线圈(9)可至少部分地插入凹槽(3f)内;其特征在于,导槽(15)至少在其一部分长度上具有一搭接滑杆(4a)的盖板(16)并且滑杆钩(4b)的厚度(d2)至少在接收线圈(9)的和扩大支持的叉开部分(33)内大于导槽(15)的宽度和/或针钩(3b)的厚度小于针杆(3a)的厚度(d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针,其特征在于,凹槽(3f)在针杆(3a)的一扩大的针槽壁部(3e)内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之一项所述的复合针,其特征在于,整个的滑杆钩(4b)较厚于导槽(15)的宽度。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项所述的复合针,其特征在于,滑杆钩(4b)的叉开部分(33)的厚度(d2)为针钩(3b)面向滑杆钩(4b)的部分(32)的厚度的至少约80%。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项所述的复合针,其特征在于,滑杆(4a)的厚度(d1)在其全长上基本上等于导槽(15)的宽度。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项所述的复合针,其特征在于,导槽(15)至少在盖板(16)向着针杆(3a)的背面(3g)的方向的区域内是敞开的。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项所述的复合针,其特征在于,针部件(3)具有一在针钩(3b)与针胸部(3e)之间设置的、为配置一导纱器(11)所预定的导纱部分(3k)。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针,其特征在于,导纱部分(3k)具有至少2mm的沿针杆(3a)的纵向方向( v)测量的长度。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之一项所述的复合针,其特征在于,滑杆部件(9)成两部分构成并且具有一具有滑杆钩(4b)的元件(4a)和一设有一滑杆踵(4c)的元件(19)。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针,其特征在于,两元件(4a、19)具有可拆式相互连接的离合元件(21、22)。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针,其特征在于,离合元件(21、22)由弹性卡扣连接元件构成。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之一项所述的复合针,其特征在于,针钩(3b)相对于针杆(3a)变薄到使导槽(15)的宽度为针钩(3b)的至少一面向滑杆钩(4b)的部分(32)的厚度的约80%。
13.具有至少一个针床(1)的针织机,针床(1)设有许多针板条(2)和在其间设置的通道(30),复合针(3、4)可移动地安装于通道(30)内,其特征在于,复合针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之一项或多项设计。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通道(30)在其中安装针部件(3)的扩大的针槽壁部(3e)的区域内设计成较宽一些并且将形成通道的针板条(2)设计成比其余的区域相应地较薄一些。
15.按照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其构成为一圆型针织机,该圆型针织机具有各一个针筒和一个针盘的形式的两个针床,并且这两个针床配置有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复合针(3、4)。
CNB021547939A 2001-12-18 2002-12-04 用于针织机的针和配备有这种针的针织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957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164550.3 2001-12-18
DE10164550A DE10164550A1 (de) 2001-12-18 2001-12-18 Nadel für Strick- oder Wirkmaschinen und damit ausgerüstete Strick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7105A true CN1427105A (zh) 2003-07-02
CN1329577C CN1329577C (zh) 2007-08-01

Family

ID=7711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5479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9577C (zh) 2001-12-18 2002-12-04 用于针织机的针和配备有这种针的针织机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6609398B2 (zh)
EP (1) EP1321552B1 (zh)
JP (1) JP2003201656A (zh)
KR (1) KR100948214B1 (zh)
CN (1) CN1329577C (zh)
AT (1) ATE431869T1 (zh)
DE (2) DE10164550A1 (zh)
ES (1) ES2327493T3 (zh)
HK (1) HK1056586A1 (zh)
SG (1) SG98501A1 (zh)
TW (1) TWI27409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3062B (zh) * 2003-08-02 2010-09-29 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用于针织机的用于机器成圈的成圈装置
CN1936142B (zh) * 2005-09-22 2010-09-29 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针织工具
CN103696120A (zh) * 2013-12-31 2014-04-02 江苏金铁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编织针
CN112575441A (zh) * 2019-09-27 2021-03-30 卡尔迈耶斯托尔研发有限公司 织针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16078B1 (de) * 2002-10-31 2007-09-26 Groz-Beckert KG Maschenbildungselemente für Strick- und für Kettenwirkmaschinen
EP1760176A1 (fr) * 2005-08-29 2007-03-07 Anton Percy Spielmann Dispositif pour tricoter des mailles à l'envers et à l'endroit sur une même fonture
EP1988200B1 (de) * 2007-05-03 2009-10-28 Groz-Beckert KG Innengeführte Nadel
CN102822403B (zh) * 2010-03-26 2014-05-2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复合针及横编机
EP2405043A1 (de) * 2010-07-06 2012-01-11 Groz-Beckert KG Stricksystem mit abgeflachten Führungskanälen
JP5766430B2 (ja) * 2010-11-22 2015-08-19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の複合針
EP3530790B1 (de) * 2018-02-23 2020-08-26 KARL MAYER R&D GmbH Schiebernadel
ES2890929T3 (es) * 2018-10-25 2022-01-25 Karl Mayer Stoll R&D Gmbh Aguja de corredera de una máquina de género de punto por urdimbre
EP3702504B1 (de) * 2020-06-30 2022-09-07 KARL MAYER STOLL R&D GmbH Kettenwirkmaschine, schiebernadel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elastischen wirkwa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15741E (en) 1924-01-08 scott
US1385929A (en) * 1921-07-26 Knitting-machine needle
US189500A (en) * 1877-04-10 Improvement in knitting-machine needles
US1364088A (en) * 1919-10-02 1921-01-04 Hemphill Co Knitting-needle
US1461007A (en) * 1920-01-29 1923-07-03 Spartan Needle Company Knitting needle
US1483009A (en) * 1921-05-23 1924-02-05 Scott & Williams Inc Knitting-machine needle
US1563233A (en) * 1922-12-30 1925-11-24 Scott & Williams Inc Knitting needle
US2913888A (en) * 1957-07-22 1959-11-24 Roy C Amidon Warp knitting method, machine and needle therefor
DE3143743C2 (de) 1981-11-04 1985-01-24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6053 Obertshausen Schiebernadel für Kettenwirkmaschinen
DE3325767C1 (de) * 1983-07-16 1984-11-08 Theodor Groz & Söhne & Ernst Beckert Nadelfabrik KG, 7470 Albstadt Schiebernadel fuer maschenbildende Textilmaschinen
CH691543A5 (fr) * 1997-05-27 2001-08-15 Steiger Sa Atelier Constr Aiguille à coulisse pour machine à tricot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3062B (zh) * 2003-08-02 2010-09-29 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用于针织机的用于机器成圈的成圈装置
CN1936142B (zh) * 2005-09-22 2010-09-29 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针织工具
CN103696120A (zh) * 2013-12-31 2014-04-02 江苏金铁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编织针
CN112575441A (zh) * 2019-09-27 2021-03-30 卡尔迈耶斯托尔研发有限公司 织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121292A1 (en) 2003-07-03
ES2327493T3 (es) 2009-10-30
KR20030051353A (ko) 2003-06-25
JP2003201656A (ja) 2003-07-18
DE10164550A1 (de) 2003-07-10
DE50213563D1 (de) 2009-07-02
ATE431869T1 (de) 2009-06-15
SG98501A1 (en) 2003-09-19
EP1321552A1 (de) 2003-06-25
US6609398B2 (en) 2003-08-26
HK1056586A1 (en) 2004-02-20
KR100948214B1 (ko) 2010-03-18
TWI274090B (en) 2007-02-21
TW200301327A (en) 2003-07-01
EP1321552B1 (de) 2009-05-20
CN1329577C (zh) 200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27105A (zh) 用于针织机的针和配备有这种针的针织机
EP0897027B1 (en)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with movable loop forming plates
CN101711293B (zh) 高可靠性的带有舌针的无沉降片式针织机
CN106894152B (zh) 一种针织横机
US5463882A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cut pile mechanism
CN1068392C (zh) 一种绒毛形成纺织机械
CN102995258A (zh) 针织物的起口方法
KR970005845B1 (ko) 플레이팅 파일 직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사용하는 싱커
KR20100080359A (ko) 통 모양 편성포 편성용 횡편기 및 통 모양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CN107663709B (zh) 经编机和用于制造经编织物的方法
CN209779132U (zh) 一种编织横机结构
US20040216496A1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especially for the production of spacer fabrics
CN215560989U (zh) 一种电脑横机超密针针板结构
US20040200242A1 (en) Method and knitting machine for producing knitwear, especially from hard, inelastic thread material
EP0351935B1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knitting fabric
EP0694639B2 (en) Sinker arrangement in a knitting machine and knitwork formation methods using said arrangement
CN216615025U (zh) 一种能够生产长毛绒面料的移圈机
CN113684602B (zh) 一种编织超长绒毛面料的圆机及方法
CN215713739U (zh) 电脑横机的衬纬编织结构
CN218232730U (zh) 一种针织横机的辅助针脚
CN113699670B (zh) 一种生产超长丝绒毛面料的圆机及方法
CN218203348U (zh) 一种耐磨织针
CN221094469U (zh) 用于特粗纱线编织的舌针
CN211471740U (zh) 一种横编织机的沉降片
CN115074897B (zh) 由横编机编织的绒头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1

Termination date: 201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