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22608A - 肌肉刺激器 - Google Patents

肌肉刺激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22608A
CN1422608A CN 01139693 CN01139693A CN1422608A CN 1422608 A CN1422608 A CN 1422608A CN 01139693 CN01139693 CN 01139693 CN 01139693 A CN01139693 A CN 01139693A CN 1422608 A CN1422608 A CN 1422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needle
motor
curing device
mus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396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6930C (zh
Inventor
李永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113969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56930C/zh
Publication of CN1422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2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693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693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肌肉刺激器,该肌肉刺激器为用来治疗患有长期肌肉疼痛病人的电动针刺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安装针的电动针刺工具,用来调节针刺频率和深度的控制单元,用来夹持定位所述工具的机械枢转臂,用于激活电动工具的遥控开关,最好还有引发所述的针刺穿病人皮肤的辅助装置。一旦用所述的枢转臂将该工具定位在病人皮肤的合适位置并用所述的开关激活该工具,该辅助装置就推动肌肉刺激器,该针就以恒定的频率和确定的深度刺入皮肤下面的有关需治疗的肌肉。

Description

肌肉刺激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用来治疗肌肉痛的肌肉刺激针疗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将针刺入肌肉内来治疗肌肉疼痛的肌肉刺激法(IMS)最早被Gunn研究出“Dry Needling of Muscle Motor Points for Chronic Low-backPain: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With Long-Term Follow-up”,Spine.Vo1.5,No.3,pp279-291(1980)。该方法也被其他人使用,比如,Chu“Dry Needling in Myofascial Pain Related to lumbosacral radiculopathy”,European Joumal of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Vol.5,No.4,pp106-121(1995))。用来进行肌肉刺激治疗的详细方法记载在Gunn的TreatingMoyofascial Pain:Instramscular Stimulation for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sof Neuropathic Origin,Health Sciences Center for Educational Resources,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eattle Wash(ISBN:1-55910-003-6)中。
简言之,该方法包括一个细针的刺入,和针灸用针相似,将其刺入有关的肌肉并通过在肌肉内前后直线地反复移动针来刺激肌肉。在此公开中的“前后”运动的意思是说,针首先被以直线方向刺入肌肉内,然后以直线方向一部分被拔出,继而再沿着与刺入时相同的直线路径被推回去。在若干肌肉部位的每一处,这样的动作都要反复多次。为简便起见,在公开文本的其余部分,这样使用针被称作为“针刺”(poking)。
有关的肌肉一般是紧密地收缩。肌肉的这种紧密度势必造成在肌肉内的神经纤维上,使用猛的压力或捻力,由此会引起经常的痛苦。当收缩的肌肉由于反复的肌肉刺激治疗而被放松时,最后疼痛就会平息。冶疗的次数取决于肌肉收缩的严重程度,严重收缩的肌肉需要较长时间的更多次的治疗,而对于损伤较轻的肌肉则需要较少的次数。为更加有效,大多在多点进行肌肉刺激治疗。
尽管由Gunn研制并被其他人使用的这种方法,在治疗伴有长期肌肉疼痛的病人时很有效,但由于该方法依靠医生去实施治疗带来的不利影响,它有自身的局限性。为了治疗病人,医生以大约每分钟1到2次的频率用手将针刺入受损伤的肌肉内是必要的,通常,一个治疗期持续约45分钟,这样得到每个治疗期手工刺入次数的总数是大约2700次到5400次。假设一个医生每天治疗8个病人的情况,每个人45分钟治疗期,那么意味每天手工刺入次数的总数将达到21600次到43200次。这么巨大的人工反复刺入的次数,会引起医生的肩部和颈部的严重紧张和疼痛,一段时间之后,会损伤医生的肌肉。如果医生不被治疗(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常常使用肌肉刺激治疗),那么最后他/她将不能再去给别人实施治疗。这就是认为该方法具有局限性的一个原因。
还有,对于病人来讲,针的手动刺入是非常疼痛的。这大概是由于在治疗过程中的手动刺入和拔出期间,针被经常地加速或减速引起的。病人通常要用麻药预先治疗从而避免治疗期间的极度不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的、电机驱动针疗仪器,用来对遭受长期肌肉疼痛的病人实施刺激治疗。本发明取代了带有一肌肉刺激器的手动操作的肌肉刺激装置,该公开的装置以机械方式地连接到一电能驱动电机上,依次电气连接到一可编程控制单元。详细地说,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肌肉刺激针疗装置,它以机械方式连接一直线运动电机,允许电机连续地驱动针以一种被控制的方式在肌肉内前后运动。那么实施治疗的人可以在需要治疗部位稳固地握住该装置,同时电机提供给肌肉刺激器的针以一确定的刺入深度可控制地均匀前后直线运动。这能很大程度地消除包含在通常手动刺入治疗中的乏味的使肌肉紧张的劳动,从而减轻了实施治疗人员的体力负担。
对于延长的肌肉刺激治疗期,即使用手稳固地握住机械针疗装置也变得难以承担。本发明通过使用一机械枢转臂来握住刺激针疗装置,可以进一步消除特别的紧张。该机械枢转臂是可以延伸的,可在任意方向移动,并且将针疗装置夹持到位。还有,设置一脚踏开关来遥控地开动或停止电机。这样,用最小的体力消耗可以进行肌肉刺激治疗,从而避免实施治疗人员的肌肉损伤。
使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主要好处是治疗期间病人感受的痛苦明显地减小了。用传统的手动刺入,由于不均匀的手动刺入动作针被频繁地加速和减速,将导致一个短暂的剪切动作,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恒定速度和均匀运动,能够非常显著地消除这种痛苦。临床测试表明,治疗期间病人感受到的痛苦减轻约75%。
这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的机械化的肌肉刺激针疗装置,它以机械方式连接到一可编程的电控电机上,以确定的刺入深度提供给刺激器的针均匀的前后运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肌肉刺激针疗装置,通过一以均匀控制方式运动的电动电机给该装置提供运动,从而减轻必须用手提供这种运的医疗人员的肌肉紧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驱动的、可控制的肌肉刺激针疗装置,可以给病人提供更安全、更有效、均匀的和较少痛苦的治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的肌肉刺激针疗装置,它不仅能够对刺激器的针产生一机械化的、均匀的前后运动,而且还便于在治疗部位将针最初刺入皮肤。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的肌肉刺激针疗装置,其便于在治疗部位将针最初刺入皮肤,同时在这部分治疗过程中,使病人的不适降到最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装置,该装置用于稳固地夹持肌肉刺激针疗装置并将其精确地固定在治疗部位,只需使用医疗人员较少的体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从后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看,这些和其它目的是很清楚的。
附图说明
应理解,本发明可以采用不同的部件结构形式,下面的附图仅仅用作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不能解释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自动肌肉刺激针疗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用于自动肌肉刺激针疗装置的速度/深度控制单元的方块图。
图3是图2的控制单元的计时逻辑电路的图形。
图4是一侧视图,示出了支撑肌肉刺激针疗装置位于需要位置的整个结构。
图5是和图1相似的侧视图,示出了另一替换实施例,具有一扎针辅助装置的自动肌肉刺激针疗装置。
图6是一示意图,示出了控制图5的自动肌肉刺激针疗装置的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被电动机驱动的肌肉刺激(IMS)针疗装置的主要结构,以及其与用于调节针刺过程速度和深度的控制器的连接关系。
为了治疗病人,操作人员将与针疗装置相连的针筒体定位在病人的皮肤上面,直接位于有关肌肉的上面。针筒体包括一个针可以自由进出通过的口。然后控制单元被激活,从而使得针实现所需要的运动。一旦被激活,针就会以控制单元设定的频率前后运动,并且以一也是由控制单元确定的预定长度(即针刺的深度)运动。结果是,针刺入皮肤并开始刺激目标部位的肌肉,然后进行反复运动,直到针被拔出。
一般针疗装置有六个主要部件构成,包括一线性电动机10、一针筒夹持器16、一针筒体34、一活塞22、一针夹持帽26和一针32。直线电动机10具有内齿轮(未画出),其将旋转运动转换为传递给轴18的直线运动。能够提供这样运转的线性电机可从Conn Cheshire的PhilipsTechnologies获得。电机旋转的方向确定针32直线运动的方向,例如,当电机10顺时针旋转时,轴18向下运动,而当电机10逆时针旋转时,轴18向上运动。控制单元38通过电线36传送给电机10运动信号和方向信号。
针筒夹持器16接纳针筒体34。为此目的,针筒夹持器16被方便地制成一加工件,通过两个定位螺钉14固定到电机10的底板12上,并形成一用于容纳与针筒体34有关的底板20的腔体。针筒夹持器16最好由一种如胶质玻璃(Plexiglas)的材料制造,它被加工成便于针筒体34能被容易地连接到针筒夹持器16上,并可从针筒夹持器16上拆下,例如通过一扭转锁紧装置。还有,针筒体34最好由一种透明聚合体制成,以便从针筒体34的外面能够看见针32在里面的运动。作为一个例子,市场上可买到的10cc的一次性注射器可以用作针筒体34。
活塞22最好制成一加工件,由一种合适的塑料材料如聚碳酸酯(Lexan_)、尼龙(Nylon_)或特氟隆(Teflon_)制成,并且用于连接电机10和针32。如图1所示,活塞22的一端通过一定位螺钉24和电机轴18连接,活塞上相对的另一端具有一定位销28,用于保持针夹持帽26,比如通过一扭转锁紧机构。
针夹持帽26最好制成一加工件,并且其能牢固地将针32夹持到位,以便在给病人治疗期间,使针32对准轴18的轴线。帽26上端有一扭转锁紧槽,从而允许快速换针。帽26下端有一加工孔,用于容纳针32的针头30。
针32最好具有一非常小的直径(比如针灸用针),以便有效地刺入皮肤和肌肉组织。针32最好由有弹性的、外科容许的材料如不锈钢制成,并且最好包括一塑料头30,以便使针32可以被更方便地夹住。
针疗装置的针筒体34,针夹持帽26和针32制成可更换的,以便每次在用它们对一个新病人治疗前,都更换这些部分。为了替换针32,首先把针筒体34从针筒夹持器的腔体16上拧下来,接着把夹持帽26从活塞体22上拧下来,最后针32被从夹持帽26上卸下来。和这些步骤相反,就可以装上一个新针32。
速度和深度控制单元38或者是一电池,或者是一电动的电子单元,它根据设计的冲击速度和冲程,操作控制电机10的直线运动。如图2所示,控制单元38由5个主要电路元件组成,包括一变量振荡器40,一电机驱动器42,一可编程计数器42,一触发器46和一通电探测器48。
变量振荡器40产生一方形波信号,如图3中50所示,用于产生方形波信号的时钟信号的频率最好可以调整,变量振荡器40可以使用一晶体振荡电路或一定时集成电路芯片(如传统的555定时芯片)来完成。
电机驱动器42运转,将必要的能量传给电机10,从而直线地驱动轴18。为了该目的,电机驱动器42需要一时钟输入和一方向输入,时钟输入最好是一脉冲串,比如图3中50所示,每一脉冲驱动电机轴18移动一确定的距离。因此,如果一脉冲驱动电机轴0.02英寸,那么驱动电机轴0.4英寸需要20个脉冲,等等。时钟脉冲的频率决定运动的速度,例如,如果变量振荡器40产生的时钟频率是100Hz,那么当每一脉冲驱动电机轴18为0.02英寸时,电机轴18每一秒钟就将移动2英寸。电机驱动器42也需要一个方向输入。方向输入是能确定电机轴18运动方向的一个逻辑信号。比如,当逻辑信号为高时,电机轴18向前运动。而当逻辑信号为低时,电机轴18向相反方向运动。
可编程计数器44用作产生电机驱动器42的方向信号的一个操作源。计数器44有一预设数值,它每记一个时钟脉冲时,该数值就减小一个。当到达计数终点时,可编程计数器44产生一响应一个时钟脉冲的逻辑脉冲,如图3中的52处所示。然后逻辑脉冲信号被输入触发器电路46,在到达计数终点后,可编程计数器44重新加载预设计数值,并且重复同样的操作,产生下一脉冲信号。预设计数值是可编程的并且可以由操作人员选择。
触发电路46是一逻辑电路,根据接受的输入脉冲信号可改变其输出逻辑电平,如图3所示意画出的那样,当从可编程计数器44没有发出脉冲信号输入时,触发器46的输出是低电平,如图3中54处所示。当触发器46接受一逻辑脉冲时,它的输出改变逻辑状态,如图3中56处所示,因为可编程计数器44在计数终点时产生一时钟脉冲,触发器46的输出在每一轮计数的终点改变逻辑状态。这意味着电机驱动器42的方向输入将在可编程计数器44的每一计数终点改变。如此轮流改变电机轴18的运动方向。
当电源合上时,通电检测器48产生一逻辑脉冲,然后这个脉冲传给可编程计数器44和触发器46的重置输入。由于接收该脉冲,可编程计数器44和触发器46重新设定它们的输出,以便控制单元38在每次通电时,都以相同逻辑状态开始它的运转。
为了进行肌肉刺激治疗,通过用手握住针筒体34可以握住针疗装置,但是长期将针疗装置握在一固定位置,对于操作者来讲是难以承担的。通过使用一个机械枢转臂握住针疗装置,而操作者将针疗装置固定在需要的治疗位置,从而可以减轻体力。在图4中画出这样一个装置。在该结构中,针筒体34由一机械枢转臂握住,该机械枢转臂由从60到82的部件构成。为此目的,针疗装置通过一电机夹持罩86连接到工具夹持器组件80上,该夹持罩86最好是一由铝制成的加工件。电机10的头部被放入夹持罩86内,并且用一定位螺钉88固定到位,夹持罩86具有一短的手柄84,使用一定位螺钉82将其连接到工具夹持器组件82上。
枢转臂用作在臂所及范围内将针疗装置定位在任一方向。为此目的,该臂具有三个接头,包括一基底接头64,一中间接头70和一末端接头78。两个梁在接头64和接头70之间延伸,包括上臂梁66和下臂梁68。也有两个梁在中间接头72和末端接头78之间延伸,包括一上前臂梁74和一下前臂梁76。接头64、70、78允许臂形梁68、66和74、76的弯下和伸展。根据弯下和伸展,通过紧固和放松调整螺钉72,可以调整组件的刚度。通过一安装基座60,枢转臂被固定在一坚固表面58上,基座60有一用来容纳基座销62的凹槽。这种结构允许枢转臂360度旋转,枢转臂最好由比如钢的材料制成。
臂形梁76和66最好是中空的,其内穿装从电机10出来的电线。如图4中所示,控制单元38的电连接被放在枢转装置的基座60处,一个脚踏开关90最好连接到控制单元38上,用来遥控电机的开和停。
当肌肉刺激针疗装置连接到枢转臂上,如图4中所示,针32可以向所有方向自由移动,为了治疗病人,通过延伸机械枢转臂,针32起初被移动到病人皮肤上的某一位置,要治疗的肌肉位于其下面,经过定位,并且随后针32开始最初的刺入之后,脚踏开关90被压下,激活控制单元38。这样,操作者的手和肌肉的使用将降到最少,这使得操作者可以长时间地进行肌肉刺激治疗,而不会有被伤害的可能。
实践中,已经发现,将针32按照机械枢转臂的上述定位最初刺入病人的皮肤时,应适当给予特别小心,使用没有枢转臂辅助装置的针疗装置时也是一样。其原因是,为了开始肌肉刺激治疗,针32最初必须刺入皮肤内。然而,皮肤经常是非常结实的并阻止刺入,即使是使用非常尖锐的针,尤其是当被治疗的肌肉位于被刺入的皮肤的下面时。为了减小与治疗程序方面有关的替在痛苦,最初的刺入步骤不得不尽可能快地进行。
为了进一步减小针最初刺入过程引发痛苦的可能,可以使用图5中所示的针疗装置的另一替换实施例。在图5中所示的针疗装置包括图1中所示的针疗装置的所有基本部件,外加一用于最初刺入皮肤的辅助装置,来减小在肌肉刺激治疗时引起痛苦的可能。
该刺入辅助装置被覆盖在一圆柱形筒101内,包括一和肌肉刺激器103(在结构上与图1中的针疗装置一致)串联的线圈102。为此目的,线圈102被固定到线路板104上,该线路板形成在圆柱形筒101(如使用定位螺钉113)的顶端部分内。肌肉刺激器103被吊在筒101的下端部分,并且通过一个弹簧105对其施加偏压,从而进入与线圈102的接合,筒101有一圆柱形手柄106,如果需要,它能被固定到机械臂上,比如图4中所示的臂。最好设置一导向件112来容纳线圈102的轴107。
为了开始刺入皮肤,针111最初被放置得非常接近皮肤。然后线圈102被激活,导致线圈102的轴107被突然向下推。这一动作推动整个肌肉刺激器103向下运动,依次引起针111刺入皮肤。在此位置,弹簧105被压缩在连接电机110(最好是一步进电机)的安装板108和筒101的底板109之间。
在线圈102被减活之前,电机110最好被开动并推动针111进一步向下并进入皮肤(和作用的肌肉),以便当线圈102被减活时,轴107返回到其原始位置,针111仍留在皮肤内。从该位置以后,使用肌肉刺激器103的正常治疗就开始了,其过程如前所述。当需要的(单一的)治疗过程结束时,线圈102被解除激励。
线圈102的激活和减活时间选择最好由一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器来完成,比如图6中所示的控制器114,步进电机110也由控制器114控制,用于这样的控制器的一个优选装置是使用一STAMP2的微控制器芯片(可从Minnesota的Digi Key获得),如图6中所示。然而,别的微控制器芯片能相似地用来研制具有相同功能的控制器114。
在图6所示的电路图中,控制器114响应于微处理器115,比如前述的STAMP2微处理器动作。微处理器115最好通过一串行接口116和计算机(比如PC机)连通,计算机用来产生与需要的肌肉刺激治疗有关的所需程序。和微处理器115相连通的是各种不同的控制,如前所述,用来调整针疗装置的运动。例如,第一控制组117包括用于控制针疗装置上下运动的开关118、119和脚踏开关90,第二控制组包括开关S1和S2,设置它们用来允许调整针疗装置的操作参数(比如针疗过程的速度和行程),微处理器115还和一激励电路120相连接,该激励电路顺次连接步进电机110和一对继电器激励电路,继电器激励电路包括用来激发步进电机的第一激励电路121和用来激发线圈102的第二激励电路122。如图6中所示的电路元件以公知的方式工作,从而有效的调整步进电机110和线圈102的运转,如前所述,进而完成需要的肌肉刺激治疗。
应理解,虽然前边的描述包含许多特定的参考资料,但这些参考资料不应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而确切地应理解为只是用来解释本发明目前的某些优选实施例。这样,本发明的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法定等同物来限定,而不是由上面给出的实施例来限定。

Claims (28)

1、一种用于减轻长期肌肉疼痛的电动肌肉刺激针疗装置,包括一针和一电机,以及一用来驱动所述电机的能源和一机械连接装置,该电机用来将该针刺入被损伤的肌肉内,以便所述的针产生一反复的、由电机驱动控制的前后针刺肌肉的动作,该机械连接装置将针和所述电机连接起来,从而当电机被驱动时引发所述的针产生线性的前后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连接装置包括一轴,该轴具有连接所述针的装置和以线性关系连接电机的装置,从而所述电机以一控制的线性运动驱动所述的轴前后运动,以便传递给所述的针线性的前后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和轴用可拆卸方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疗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消毒后的针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的轴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疗装置,还包括一用于容纳所述的针和轴的管套,所述的管套具有将所述管套的一端和所述电机连接的装置,以及位于所述管套另一相对端的口,该口供针自由出入所述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套具有足够的强度,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使所述管套被牢牢地抓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由一结实的透明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由一电池来驱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疗装置,还包括用来将所述针疗装置夹持在治疗部位的固定位置的机械枢转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枢转臂可在任意方向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疗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针疗装置相联系的刺穿装置,用来引发所述的针刺穿位于所述损伤肌肉之上的皮肤;以及用来激活所述刺穿装置以便自动引发所述的针刺穿所述皮肤的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针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刺穿装置是一线圈。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连接装置包括一轴,该轴用来接纳所述的针并以线性关系连接所述的电机,以便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轴以可控制的线性运动前后运动,从而将所述线性的前后运动传给所述的针,其特征在于,一管套容纳所述的针和轴,所述的管套具有连接到电机上的一端,以及位于另一相对端的口,该口供所述的针自由出入所述管套;所述针疗装置还包括一用来容纳所述管套的圆柱形筒,从而所述的针可以从所述圆柱形筒内的开口伸出,以及一和所述圆柱形筒连接并在所述圆柱形筒和所述管套之间延伸的线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针疗装置,还包括一位于所述圆柱形筒和所述管套之间的弹簧,用于使所述的针疗装置偏离在所述圆柱形筒内的开口。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疗装置,还包括一用于电子控制所述电机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具有一装置,该装置产生和维持用于针刺的可调的、确定的频率,以及可调的针刺深度,该深度响应于传给所述电机的电控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还与所述的激活装置相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针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具有可编程装置,用来在运动时控制所述针的频率和深度,并用来控制所述刺入装置操作的定时。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针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用一电线与所述电机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针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还包括一脚踏踏板,具有用来开动和停止所述电机的电动开关。
18、一种用于减轻长期肌肉疼痛的电动肌肉刺激针疗装置,包括一针和电机,以及一用来驱动所述电机的能源和一机械连接装置,该电机用来将该针刺入被损伤的皮肤内以便所述的针产生一反复的、由电机控制的前后刺入所述肌肉的动作,该机械连接装置将所述的针和所述的电机连接起来,从而当电机被驱动时引发所述的针产生线性的前后运动,其改进包括:
与所述针疗装置相联系的一线圈,从而引发所述的针刺穿位于被损伤的肌肉之上的皮肤。
19、一种使用肌肉刺激治疗来减轻长期肌肉痛的方法,包括将针刺入被损伤的肌肉和用针反复刺入肌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使病人感到较少不适,使治疗操作人员感到较少疲劳,所述的方法包括在治疗部位使用一电动针疗刺激装置的步骤,该装置包括一针和一电机,该电机驱动所述的针均匀的、可控的前后线性运动,该运动具有确定的行程和频率,以便反复将所述的针刺入肌肉,以及驱动所述电机同时在需要的治疗时间间隔在治疗部位夹持所述的针疗装置的步骤。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给电动针疗刺激装置提供一可调枢转臂用来将所述装置夹持到治疗部位的固定位置的步骤,并用所述枢转臂夹住所述针疗装置,同时在需要的治疗时间间隔在治疗部位使用所述针疗装置的步骤。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给所述针疗装置编程以控制所述针前后线性运动频率的步骤。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给所述针疗装置编程以控制所述针前后线性运动深度的步骤。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消毒后的针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针疗装置的步骤。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所述的电动针疗刺激器装置还包括如下改进,该改进包括步骤:给所述的刺激器装置提供一刺穿装置,用于引发所述的针刺穿位于所述被损伤的肌肉之上的皮肤;以及激活所述的刺穿装置,从而自动地引发所述的针刺穿位于所述被损伤的肌肉之上的皮肤。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刺穿装置是一线圈,并且该方法还包括激活所述线圈从而引发所述的针刺穿皮肤的步骤。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常以偏离所述皮肤的方向对所述刺穿装置施加偏压的步骤。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激活所述线圈之前驱动所述刺激器装置的步骤。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刺穿装置的编程操作步骤,从而控制所述刺穿装置的开动定时。
CN 01139693 2001-12-07 2001-12-07 肌肉刺激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693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39693 CN1256930C (zh) 2001-12-07 2001-12-07 肌肉刺激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39693 CN1256930C (zh) 2001-12-07 2001-12-07 肌肉刺激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2608A true CN1422608A (zh) 2003-06-11
CN1256930C CN1256930C (zh) 2006-05-24

Family

ID=4675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13969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6930C (zh) 2001-12-07 2001-12-07 肌肉刺激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56930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6466A (zh) * 2011-06-28 2013-01-02 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数控针刺模拟手法治疗仪
CN108042105A (zh) * 2017-10-31 2018-05-18 苏州点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探针式人体感知检查设备
CN106236568B (zh) * 2016-08-30 2018-07-17 刘松江 一种多档位自助针灸理疗仪
CN113069355A (zh) * 2020-01-03 2021-07-06 高谦 一种智能化内热针打孔机
CN114272119A (zh) * 2022-01-07 2022-04-05 湖南省万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医疗联网跟踪的便携式子午流柱理疗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4491B (zh) * 2006-12-28 2010-04-21 黄晓卿 可植入遥控电针刺激仪
US10220195B2 (en) 2016-06-08 2019-03-05 Eclipse Medcorp, Llc Radio frequency needling device for use with disposable needle cartridges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6466A (zh) * 2011-06-28 2013-01-02 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数控针刺模拟手法治疗仪
CN102846466B (zh) * 2011-06-28 2014-04-02 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数控针刺模拟手法治疗仪
CN106236568B (zh) * 2016-08-30 2018-07-17 刘松江 一种多档位自助针灸理疗仪
CN108042105A (zh) * 2017-10-31 2018-05-18 苏州点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探针式人体感知检查设备
CN113069355A (zh) * 2020-01-03 2021-07-06 高谦 一种智能化内热针打孔机
CN113069355B (zh) * 2020-01-03 2022-07-12 高谦 一种智能化内热针打孔机
CN114272119A (zh) * 2022-01-07 2022-04-05 湖南省万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医疗联网跟踪的便携式子午流柱理疗仪
CN114272119B (zh) * 2022-01-07 2022-06-17 湖南省万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医疗联网跟踪的便携式子午流柱理疗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6930C (zh) 2006-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76167A (en) Intramuscular stimulator having a puncture aid
US6117155A (en) Coated needle for use with an intramuscular stimulation treatment device
US5593381A (en) Skin and tissue treatment and stimu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6932779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massaging machine
US5951501A (en) Pulsating muscle massaging device
CN1256930C (zh) 肌肉刺激器
JP7206032B2 (ja) 筋膜を治療するマシン及び方法
ATE292420T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leichtern der intramuskulären stimulationstherapie
KR20030039567A (ko) 천공 보조기를 구비한 근육내 자극기
KR100845713B1 (ko) 통증치료기구
JP2009207779A (ja) 小型電動鍼治療装置
JP2003225282A (ja) 穿孔補助器を備えた筋肉内刺激装置
US2749911A (en) Griffin
US2081365A (en) Foot vibrator
CN1256929C (zh) 加工针的方法
US11938087B2 (en) Intramuscular stimulation needling device
CN115487432A (zh) 超声输出脉冲的调制方法、控制器及治疗仪
JP6552805B2 (ja) 鍼治療用振動装置と鍼治療用振動装置の使用方法
US20210370036A1 (en) Tattoo Device
KR101438522B1 (ko) 진동 침 시술 장치
JP2003225281A (ja) 筋肉内刺激治療器用の被覆鍼の製造方法
RU202284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эксцентрикового вибратора
CN214415206U (zh) 一种骨折术后轴向应力刺激促愈合设备
KR20030039568A (ko) 근육내 자극 치료기용 피복 침의 제조방법
KR100560954B1 (ko) 직선형 자동 전자 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24

Termination date: 201412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