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06740A - 用于挤出喷管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挤出喷管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06740A
CN1406740A CN02127885A CN02127885A CN1406740A CN 1406740 A CN1406740 A CN 1406740A CN 02127885 A CN02127885 A CN 02127885A CN 02127885 A CN02127885 A CN 02127885A CN 1406740 A CN1406740 A CN 1406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nomial described
pulling force
force component
jet nozzle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27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5954C (zh
Inventor
赖因霍尔德·克斯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REIN EXTRU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REIN EXTRU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REIN EXTRU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REIN EXTRUDING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06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6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595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595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256Exchangeable extruder parts
    • B29C48/2562Mounting or handling of the di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9Articles with cross-sections having partially or fully enclosed cavities, e.g. pipes or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12Articles with an irregular circumference when viewed in cross-section, e.g. window prof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791/00Shaping characteristics in general
    • B29C2791/004Shaping under special conditions
    • B29C2791/006Using vacu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0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 B29C48/32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with annular openings, e.g. for forming tub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0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 B29C48/32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with annular openings, e.g. for forming tubular articles
    • B29C48/325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with annular openings, e.g. for forming tubular articles being adjustable, i.e. having adjustable exit sections
    • B29C48/327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with annular openings, e.g. for forming tubular articles being adjustable, i.e. having adjustable exit sections with center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8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 B29C48/90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with calibration or sizing, i.e. combined with fixing or setting of the final dimensions of the extruded article
    • B29C48/901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with calibration or sizing, i.e. combined with fixing or setting of the final dimensions of the extruded article of hollow bodies
    • B29C48/903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with calibration or sizing, i.e. combined with fixing or setting of the final dimensions of the extruded article of hollow bodies extern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8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 B29C48/90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with calibration or sizing, i.e. combined with fixing or setting of the final dimensions of the extruded article
    • B29C48/904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with calibration or sizing, i.e. combined with fixing or setting of the final dimensions of the extruded article using dry calibration, i.e. no quenching tank, e.g. with water spray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8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 B29C48/90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with calibration or sizing, i.e. combined with fixing or setting of the final dimensions of the extruded article
    • B29C48/905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with calibration or sizing, i.e. combined with fixing or setting of the final dimensions of the extruded article using wet calibration, i.e. in a quenching tan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8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 B29C48/911Cooling
    • B29C48/9115Cooling of hollow articles
    • B29C48/912Cooling of hollow articles of tubular films
    • B29C48/913Cooling of hollow articles of tubular films extern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8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 B29C48/911Cooling
    • B29C48/9135Cooling of flat articles, e.g.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supporting means
    • B29C48/915Cooling of flat articles, e.g.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support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hesion to the supporting means
    • B29C48/916Cooling of flat articles, e.g.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support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hesion to the supporting means using vacu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7/00Use of polyvinylhalogen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7/06PVC, i.e. polyvinylchlor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26),特别是在挤出机(2)上用于多个沿挤出方向直接接连排列的喷管板(27),这些喷管板(27)构成一包括一入口区域(29)和一排出口区域(30)的挤出喷管(28)。其中设有至少两个垂直于挤出方向(6)彼此分开的拉力元件(37),它们可以为各喷管板(27)分别在相互对置的第一端面(34)的区域跨越该端面地配置。在拉力元件(37)的向着排出口区域(30)的端部(39)上,至少一个固定元件(40)突进到配置的喷管板(27)的由各端面(34)界定的横截面表面中并且搭接该端面(34)。在各拉力元件(37)的两彼此分开的端部(39、42)之间和/或在拉力元件(37)与为其配置的挤出喷管(28)的喷管板(27)之间设有一夹紧装置(44)。此外,本发明还包括一具有一固定装置(26)的成型装置(3)和固定挤出喷管(28)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挤出喷管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挤出喷管的固定装置,一种具有固定装置的成型装置以及一种用该固定装置将挤出喷管固定的方法,如在权利要求1、32和55中所描述的。
背景技术
由1984年慕尼黑、维也纳的Carl Hanser出版社的专业书“塑料机械指南”第200至202页已知特别是用于空腔成型件的成型工具,其由多个沿挤出方向直接接连排列的喷管板构成,这些喷管板通过多个连接螺栓连接成一板组。基中各个板均合并为一个板组,其借助于连接螺栓连接到挤出机的出口或相互连接成挤出喷管。其中在按规定的操作条件下不可能在所有的应用情况下均达到在挤压通道的区域的相互面对的各端面的紧密的支承面。
由EP0270816B1和EP0936050A2已知用于由塑料成型板状构件的插入箱的其他的夹紧装置,其中要夹紧的成型用的成型板条通过关于横向于挤出方向定位的可移动的端板与夹紧圆筒相配合固定到挤出头上。为了得到制造的构件的均匀的壁厚,由于成型板条横向于挤出方向的长度变化还给成型板条配置自身的夹紧圆筒,在操作过程中可利用该夹紧圆筒调整缝隙宽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挤出喷管用的固定装置,具有这样的固定装置的成型装置以及将挤出喷管与该固定装置固定的方法,借此在挤出喷管中沿挤压通道的周边可达到各喷管板的相互面对的各端面之间的紧密的支承面。此外,通过这种固定装置还能够在挤出机上短期而快速地更换喷管,以便尽可能缩短挤出机的停车时间。
本发明的这个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达到。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得到意外的优点在于,借助于为各喷管板的各端面配置的各拉力元件可以从两个向着入口区域或出口区域的端面起,特别是在入口区域的端面起,直接邻接于挤压通道对各喷管板的相互面对的各端面施加一高的压力,因为在直接连接到挤出机上的区域在挤压通道内建立了最大的物料压力。此外,能够通过挤出喷管在挤出机的排出口处的几乎是环绕而连续的支承均匀地导入力。通过省去至今采用的连接螺栓,喷管板的外形尺寸,亦即在其垂直于挤出方向定位的端面上的尺寸可以做得较小,由此可以接近挤压通道实现力的导入。因此,提供一种简单的、特别是需要不多组装费用的固定装置,借此即使在挤出机的操作过程中也可以保持各个接连排列的喷管板在挤压通道的区域特别在挤压通道的第一部分沿其纵向长度彼此靠紧而紧密的支承面。
按照权利要求2的另一实施形式也是有利的,因为借其可以达到在喷管板的两端上的更加好地导入力和与此相关的相互面对的端面的更加可靠的支承面。
此外,按照权利要求3或4的构成也是有利的,因为借其在拉力元件的一个、但优选两个端部在远离挤出喷管的侧面上能够均匀地导入力。
通过按照权利要求5或6的构成,可以实现在拉力元件内的形闭合的力导入,同时其中可得到一定的夹紧力以及两相互嵌接的构件的可靠的支承面。
按照权利要求7的另一实施方案,可以避免产生缺口应力集中并因此可以长期地、可靠而无故障地操作。
按照权利要求8的进一步构成也是有利的,因为借其可以传递较高的力并同时可达到各个喷管板的全面的覆盖,由此与温控元件相结合可以形成均匀的热输入和某种程度上的蓄热器。
在按照权利要求9的实施形式中其优点是,借其可以实现几乎是同心于挤压通道在拉力元件的端部与挤出喷管的入口区域和/或出口区域之间的夹紧装置的设置。
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0的进一步构成达到,即借其可以几乎是沿喷管板的全宽通过拉力元件在其上实现力导入并因此可以在挤压通道的区域达到各个喷管板之间的支承面压力的更加好的压力分布。
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1的构成,得到对各个喷管板和与此相关的向着挤出机的准确法向的力导入。因此可靠地避免了横向力和与此相关产生的横向载荷。同样,借此还可以大致避免拉力元件上的弯曲载荷,因此在喷管板的端面区域可得到拉力元件的平面式支承面。
按照权利要求12的构成也是有利的,因为借其可以在最小空间内对要夹紧的各个喷管板组成的板组施加高的力。
按照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构成,沿几乎是柱塞的整个横截面将夹紧力传递到各个喷管板上,借此在直接接通挤出机的挤压通道的区域内可达到相互面对的各端面的可靠而紧密的支承面,因为直接在挤出机的后面在挤压通道内产生最高的压力。
其中按照权利要求14的实施形式证明是有利的,因为借其可以按最短的路线形成从挤出机的排出口通过柱塞向挤出喷管的过渡并同时由此形成固定装置在挤出机上的简单的固定可能性。
按照权利要求15的有利的进一步构成,可以从夹紧装置的圆筒向拉力元件直接传递夹紧力。
然而按照权利要求16的构成也是有优点的,因为借其以倒圆的固定元件与圆筒上的部分相配合可以实现拉力元件的摆动,例如对于挤出喷管的松开位置这是必要的,同时在两相配合的部分之间得到大面积的支承面。
按照权利要求17至24,在拉力元件的远离挤出喷管的各侧面上分别产生一施加在彼此远离的各端部之间的压力和与此相关的作用于拉力元件内的拉力,借此与夹紧装置和伸出挤出喷管的横截面表面的固定元件相结合产生一反力,因此在拉力元件内作用着几乎是唯一的拉力并从而防止在受载时拉力元件的形变。另外还可以通过压力防止由于在远离挤压通道的侧面由夹紧装置在喷管板上产生的高压力引起的挤出喷管的形变。如果选择压力装置施加的压力高于由夹紧装置产生的力,则拉力元件的各端部被压向挤出喷管的方向,借此可以可靠地防止挤出喷管内的挤压通道的意外形变和与此相关的成型件几何形状的变化。
在按照权利要求25或26的构成中,在各个圆柱形腔的压力系统内始终建立相同的压力,其中在相互定型各柱塞面积时始终确保在拉力元件内和与此相关的在挤出喷管内产生调准的力。
对此按照权利要求27的构成也是可能的,因为借其拉力元件可以相对于圆柱形壳体作一定程度的摆动并且另外特别是通过倾斜于拉力元件定位的压力元件可以补偿一定的制造公差。
按照权利要求28的实施形式可以防止两圆柱形壳体的相互偏移,特别是相互倾斜,借此在通过压力装置在挤出喷管的两相互远离的侧面向拉力元件施加力时确保均匀地导入力。
按照权利要求29的构成是有利的,因为在压力施加的过程中夹紧装置的圆筒不断移动并从而相对于挤出机固定就位,并且因此确保挤出喷管的准确固定。
按照权利要求30或31的构成也具有优点,因为借其即使在操作过程中也能给以温度影响,例如挤出喷管的冷却和/或加热,因此可以在最小的空间内接近于挤压通道通过挤出喷管上的支承面对挤出喷管实现可靠的和特别是精确的温度影响。
与上述无关,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具有权利要求32所述的特征的包括固定装置和挤出喷管的成型装置来达到。其中有利的是,通过该成型装置一方面可以将一调准的力导入施加到各个接连排列的喷管板上而另一方面从一个喷管换为下一个喷管所需的时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间隔例如5至20秒内完成。由于这样短的更换时间使得与其相关的挤出机停车时间也是很短的,其中用于塑料原料的必要的处理时间和挤出机直到再次按顺序处理和软化一塑料以便供制造一新横截面的物体为止的空转时间同样可大大地缩短。
按照权利要求33的实施形式也是有利的,因为借其可以连续地沿挤压通道的整个周边确保相互面对的各端面的可靠的支承面并从而防止软化的塑料物料意外地进入相互面对的各喷管板之间。
此外,按照权利要求34的构成也是有利的,因为借其在更换过程中可以迅速而可靠地完成已预热的挤出喷管相对于挤出机的简单而迅速的对中,因此避免了必要的调整工作和与此相关的高的组装费用。
通过按照权利要求35的构成,可以在最狭窄的空间内通过拉力元件使力导向挤出喷管和同时可以在该夹紧装置内使塑料物料通向挤出喷管。
按照权利要求36的另一实施方案,在拉力元件与喷管板之间可以可靠地将力导入其接触区域,其中借助于凹圆与倒圆相配合的结构避免了挤出喷管的横向偏移。
按照权利要求37或38的进一步构成也是有利的,因为借其使各个接连排列的喷管板以最小的力彼此靠紧地保持在它们相互对齐的位置,以便这样来预备整个的喷管板组并在这种状态下可以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喷管的更换。
按照权利要求39的另一实施方案,可以将预备好的喷管板预热到一定的温度,以便这样接着的喷管的更换可以在挤出过程中直接进行而没有另外的时间损失。
按照权利要求40和52,可以借助于喷管更换装置将一处于操作中的挤出喷管快速地更换为一预备好的喷管,其中另外还可以通过喷管对挤出机的初定位的准确定型同样减少定位费用。
对此,按照权利要求53或54的构成也是可能的,因为借其利用多个相同的构件就已够用,同时在定位上不需要其他附加的元件就可以相互定位各个喷管板。
与上述无关,本发明的目的还通过用于固定至少一个由多个接连排列的喷管板构成的挤出喷管、具有权利要求55中所述的特征的方法来达到。由该权利要求的特征组合得到的优点在于,通过必需的夹紧力在入口区域直接邻接于挤压通道的力导入在围绕挤压通道的区域始终可以达到在直接连接于挤出机的区域的过渡区域的两彼此靠紧的喷管板之间的最小支承面压力。借此即使在挤出机操作过程中和由于塑料穿过挤压通道的物料流量也能可靠地避免软化的塑料原料进入各相互相对的端面之间。这特别是通过挤出喷管在挤出机的排出口处的几乎环绕而连续的支承以及在搭接各端面的固定元件上的均匀的力导入来达到,备固定元件优选沿喷管板的整个宽度延伸地设置。
此外,按照权利要求56中所述的特征的方法是有利的,因为借其可以将挤出机的停车时间相对于传统的固定方法保持到很短并且为了从一喷管更换为下一个喷管只需要很短的时间间隔例如5至20秒。由于这样短的更换时间使得与此相关的挤出机停车时间也是很短的,其中用于塑料原料的必要的处理时间和挤出机直到再次按顺序处理和软化一种塑料以便供制造一种具有新横截面的物体为止的空转时间同样可大大地缩短。
权利要求57中描述了另一有利的方法,因为借其可以实现将预备好的挤出喷管无妨碍地安装到挤出机上,而在相互定位的构件之间的对中装置的区域不存在妨碍的塑料原料。
最后,按照权利要求58的方法方案也更加具有优点,因为借其在一操作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将处于操作中的喷管脱开和取出并将预备好的喷管以这样的运动转到挤出机的排出口,因此可达到更加短的喷管更换时间和与此相关的挤出机的更短的停车时间。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于附图中所示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以侧视图和简化的示意图示出包括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挤出设备;
图2为包括固定于其中的挤出喷管的固定装置之侧视图,其为割开的、放大的示意简化图;
图3为按照图2的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按照图2和3的固定装置的右侧视图;
图5为一传统的挤出喷管的喷管板的正视图和简化表示的压力区的分布;
图6为本发明的喷管板上的压力区,该喷管板与本发明的固定装置一起组成为挤出喷管;
图7为按照图2至4的固定装置,但处于挤出喷管的松开位置的侧视图,其为剖开的示意简化图;
图8以正视图和示意简化图示出两个并列设置的挤出喷管和一个喷管更换装置,其中一个挤出喷管用固定装置固定之;
图9为按照图8的两挤出喷管的俯视图;
图10为喷管更换装置在图8中所示的挤出喷管的一个位置以放大图表示的俯视图;
图11为按照图10的喷管更换装置在喷管更换过程中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12为按照图10和11的喷管更换装置处于另一终端位置的状态,其中第一挤出喷管已移离挤出机;
图13为喷管更换装置按照图10的正视图;
图14为包括固定于其中的挤出喷管的固定装置的另一构成之侧视图,其为剖开的、放大的示意简化图;
图15为包括固定于其中的挤出喷管的固定装置的另一实施形式之侧视图,其为部分的、放大的示意简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坚持采用的是,在不同描述的实施形式中,相同的部分设有相同的标记或相同的构件标记,其中包含于整个说明书中的公开内容均可按意义转到具有相同标记或相同构件标记的相同部分上。同样在说明书中所选定的位置说明,如上面、下面、侧面等均针对直接描述的和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必须按意义上转到新的位置。此外由所示和描述的不同的实施例的单个特征或特征组合均可构成为独立发明的或按照本发明的解法。
图1中示出一挤出设备1,其包括一挤出机2,一在其后面设置的成型装置3以及一又在其后面设置的用于挤出的物体5的履带式拔出装置4。履带式拔出装置4用来向挤出方向6拔出来自挤出机2并通过整个的成型装置3的物体5,例如一成型件,特别是用于窗结构和/或门结构的塑料空腔成型件,成型装置3在该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一个为挤出机2配置的并固定到其上的挤出工具7如一挤出喷管、一至少包括一个、但优选多个定型工具9至12的定型装置8以及至少一个、但优选多个负压箱13和14,其中设有多个定型板15。但各个定型板15也可以只起支承作用而构成为物体5的支承板。
一装料斗16位于挤出机2的区域内,其中存储一种材料,例如用于形成塑料的混合物或粒状产物,该材料经挤出机2中的至少一个螺旋输送器17处理后,特别是揉合或剪切后送给挤出工具7。此外,挤出机2还包括一增塑装置。当材料穿过该增塑装置时由其借助于螺旋输送器和在必要时附加的温度装置18如加热元件和/或冷却元件将材料按其固有的特性在压力下和在必要时在供热和/或排热下加热、增塑和向挤出工具7的方向输送。在进入挤出工具7以前来自增塑的材料的物料流量在过渡区域被导向要求的成型横截面。
挤出工具7、增塑装置和装料斗16支承或固定在一床身19上,其中床身19安装在一平面的支承面20,例如一平面的车间地面上。
整个的定型装置8在该实施例中设置或固定在一定型台21上,其中定型台21通过滚轮22支承在固定到支承面20上的行驶导轨23上。定型台21的这种支承用于使整个的定型台21及其上设置的一个或多个装置可以沿挤出方向6,如箭头所示,移离挤出工具7或移向挤出工具7。为了可以方便而精确地进行这样的调整运动,为定型台21配置例如一未更详细示出的移动传动装置,其可以调准可控制定型台21向着挤出机2或挤出工具7或者远离挤出机2的纵向运动。对于该移动传动装置的驱动和控制可以分别采用由现有技术已知的解法和成套设备。
定型装置8的定型工具9至12支承在安装板上并且例如构成为真空定型,其中挤出的物体5的定型在各个成型或定型工具9至12内完成。另外,真空槽、冷却部分和挤压通道或冷却孔等的设置以及其连接和能源供应可以按照已知的现有技术来完成。
这种定型可以包括例如干定型和湿定型的组合或只包括完全的干定型。此外,还可以完全避免周围空气进入至少挤出工具7与第一定型工具9之间和/或至少第一定型工具9与其他的定型工具10至12之间。当然也可能的是,至少部分地在各个定型工具9至12之间必须使周围空气能够触及物体5或必须设置水浴。
负压箱13或14具有用于从定型工具9至12排出的物体5的至少一个冷却室,其由一简化示出的壳体构成并通过在内腔中设置的和简化示出的定型板15分成各个直接接连的区域。另外也可能的是,将冷却室的内腔降至比大气压较低的压力。
物体5在从挤出工具7中排出后具有由其预定的横截面形状,其在紧接着的定型工具9至12中经过充分地定型和/或冷却,直到粘塑性的物体5在表面上或其边缘区域冷却到使其外形是稳定的并符合其尺寸地形成,紧接定型工具9至12之后物体5通过负压箱13和14,以便得到另一次冷却和在该情况下的定型和支承并从而排除仍包含于物体内的余热。
为了挤出设备1、特别是在定型台21上设置或固定的一个或多个装置的操作,它们可以与一未更详细示出的能源供应装置相连接,利用后者可以供给流动的冷却介质、电能、压缩空气以及真空等很不同的成套设备,很不同的能源可以根据需要独立选择和使用。
为了物体5的穿过,各个定型板15具有其至少一个通口24,其中通口24的各个型面25至少部分地限定或界定穿过的物体5的一个外成型横截面。
其中简化示出的、连接或固定到挤出机2上的挤出工具7包括一简化示出的固定装置26用于多个沿挤出方向6直接接连排列的喷管板27中的至少一个,这些喷管板构成一具有一入口区域29和一排出口区域30的挤出喷管28。在以下各图中详细地描述了固定装置26的构成和由各喷管板27构成的挤出喷管28。
图2至7中以放大的比例示出挤出工具7,其中相同的部分采用如前面的图1中相同的标记。其中挤出工具7包括固定装置26和由多个直接接连排列的喷管板27构成的挤出喷管28。
向挤出方向6的最后的喷管板27构成一用于排出的物体5的喷管前端31并同时也形成排出口区域30。向挤出方向6的挤出喷管28的第一喷管板27构成入口区域29,因此挤出喷管28沿挤出方向6确定了其纵向长度。各个喷管板27具有相互面对的端面32、33,其在工作位置下通过以下还要更详细地描述的固定装置26用一预定的最小压力相互压紧。此外,各个喷管板27分别具有在端面32、33之间延伸的并优选相互对置的端面34、35。其中各个端面34、35分别具有沿垂直于挤出方向6按照待制造的物体5的成型尺寸或成型横截面的外形尺寸例如100mm×100mm至200mm×200mm。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尺寸选择成既是方形的又是矩形的,其中优选在垂直于挤出方向定位的平面内的一个大致相同的外形尺寸。
根据固定装置26的构成可以设置一在各个喷管板27内构成的挤压通道36,其具有离端面34、35较小的距离,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挤出喷管以横向于挤出方向6的较小的横截面尺寸就已够用,因为在挤压通道36与各个端面34、35之间的没有夹紧元件,例如必须设置连接螺栓、销钉等。
为其中各个接连排列的喷管板27分别在相互对置的各端面34的区域配置一跨越各端面34设置的拉力元件37,其至少在入口区域29与排出口区域30之间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各拉力元件37在垂直于挤出方向6的方向彼此分开,其中各拉力元件在该情况下设有中间连接的贴紧到各端面34上的温控元件38。
此外,图中还示出,在各拉力元件37的一个向着排出口区域30的端部39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元件40,其分别沿各对置的拉力元件37的方向突出于相互面对的扁平面41。各喷管板27的相互对置的端面34、35界定喷管板27的一横截面的表面。其垂直于挤出方向6定位,其中相互面对的各固定元件40突进由端面34、35界定的横截面表面内并且在该实施例中搭接各端面34。在各拉力元件37的另一为入口区域29配置的端部42同样分别设有突出于各扁平面41的固定元件43,其在该情况下可有效地使一夹紧装置44通过中间连接与挤出喷管28的喷管板组相连接。
在该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扁平面41与固定元件40或43的过渡区设置一凹圆45,其中固定元件40或43以大致矩形形状突出于扁平面41,该凹圆用来避免在该高载荷的过渡区中的缺口应力集中,借此确保特别在施加高的夹紧力时的高度的操作可靠性。
在该实施例中,为排出口区域30配置的喷管板27在各相互嵌接或配合的部分分别具有一与凹圆45相对相同地构成的倒圆46,该喷管板27与拉力元件37或其上设置的固定元件相配合。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的是,将倒圆46设置在喷管板27的端面34与向着排出口区域30的端面33之间的过渡区,其中由于定位技术的和强度技术的原因其可以在两端面34上分别设置凹槽,其与同其嵌接的固定元件40相对相同地构成。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实现将来自拉力元件37和与其相连的固定元件40的力导入端面34与端面33之间的边缘区或过渡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将挤压通道36与力导入的区域之间的距离选成尽可能的小,以便在工作位置下要施加的夹紧力和与此相关的在相互面对的端面32、33之间的压力可以在一围绕挤压通道36的区域内优先而连续地产生并由此可以确保端面32、33在该区域的无间隙而彼此靠紧的支承面。借此可以在占据挤压通道的物料流量的高压下避免物料进入直接相互面对的端面32、33之间,因为直接邻接于挤压通道的横截面的表面实现力导入。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表明,拉力元件37在相反于挤出方向6的方向突出于挤出喷管28,亦即较长地构成,并且在向挤出方向6的第一喷管板27的第一端面32与拉力元件37为入口区域29配置的端部42之间设有夹紧装置44,其一方面紧密地贴靠到喷管板27的第一端面32上而另一方面支承到拉力元件37的固定元件43上或处于有效的连接。夹紧装置44包括至少一个构成为空腔圆筒的柱塞47以及一个与其相配合的并且设置在柱塞47与拉力元件37或固定元件43之间的圆筒48。
在拉力元件的扁平面41与在端部42的另一固定元件43之间的过渡区优选再次设有凹圆45,以便在该端部42也尽可能减小或完全消除产生的缺口应力集中。为了减小表面压力和可靠的支承面,圆筒48在为固定元件43配置的并与其配合的各部分分别具有一相对相同于凹圆45构成的倒圆46。其中在拉力元件37的两端部39、42的各配合的凹圆45与倒圆46可以构成相互同样的和/或不同的。这可根据要承受的力或几何关系按照现有技术单独选择之。
如上所述,夹紧装置44在该实施例中由一包括柱塞47和圆筒48的圆筒—柱塞装置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夹紧装置44的圆筒48与拉力元件37的两个为入口区域29配置的固定元件43有效地连接,特别是支承在其上。
在图2所示的固定装置26的工作位置中,可看出一在圆筒48与柱塞47之间构成的并示意简化的圆柱形腔49,其中为更明显起见在图上去掉了各种的输入管和排出管以及要求的密封元件,它们可以按照已知的现有技术单独地选定或构成。该圆柱形腔49可以填满压力介质,其压力在200巴与3000巴之间,优选在500巴与1500巴之间以便产生必需的夹紧力。为了更明显起见在图上去掉了用于压力介质的能源供应装置和用于稍后还要描述的压力装置的密封的细部,其中这可按照已知的现有技术单独地来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柱塞47通过简化示出的连接装置50与挤出机2特别牢固地连接,其中在柱塞47的向着挤出机2的排出口51的端部例如一螺纹环52旋紧到其圆周上,螺纹环52在其外圆周上又具有另一螺纹,其上可旋紧一固定环53。在挤出机2上为该固定环53配置一凸缘54,其中固定环53可以用来更详细示出的固定装置牢固地固定到凸缘54并从而固定到在挤出机2上。因此柱塞47关于挤出机2可以牢固地固定就位。
各个接连排列的喷管板27由在工作位置下相互平行的并平行于挤出方向6定位的各拉力元件37在其外面即在该情况下在其端面34跨越并且利用固定装置40和在圆柱形腔49中产生的压力与在柱塞47上的相反于挤出方向的圆筒48相配合操作被紧密地压在一起。其中夹紧装置44在挤出喷管的入口区域29内设置在各拉力元件与为其配置的挤出喷管28的喷管板27之间。但与上述无关或除此以外,也可以将夹紧装置44在排出口区域30内设置在喷管板27与拉力元件37之间。此外,柱塞47还具有一通口55,通过该通口55使挤出机2的排出口51与挤压通道36物流连通。
图中所示的拉力元件37由至少一个板状或条状的构件构成,其沿挤出方向6具有一纵向长度,其大于为其配置的挤出喷管28的长度。一个或多个成板状构成的拉力元件37与其上设置的固定元件40、43在工作位置下受高的拉力,其中通过突出于扁平面41的固定元件40、43实现将力偏心地导入板状或条状的构件的中性区域。因此可能有必要在远离第一扁平面41或挤出喷管28的一面上,即在另一扁平面56的区域设置图中未更详细示出的筋状或条状的加强元件,以便防止或避免形变和与此相关的拉力元件37的不允许的形变。
除为拉力元件37配置的夹紧装置44外,还为其在相互远离的各侧面分别配置一压力装置57,其优选在拉力元件的两沿挤出方向6彼此分开的端部39、42之间延伸并且与其有效地连接,特别是支承。为此,拉力元件37在至少一个、但优选在两个端部39、42分别具有一个在远离挤出喷管28的侧面突出于另一扁平面56的支承元件58、59。固定元件40、43或支承元件58、59在一沿纵向长度方向并垂直于拉力元件37的扁平面41、56定位的平面内具有一钩状的横截面。总的看来,在端部39、42设置的固定元件40、43或支承元件58、59在沿纵向长度并垂直于拉力元件37的扁平面41、56定位的平面内具有一成锤状构成的并分别突出于扁平面41、56的横截面。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是,如这在以上对扁平面41与固定元件40、43的过渡区所描述过的,同样在扁平面56与支承元件58、59之间的过渡区也必须设置或规定凹圆45。
各个压力装置57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压力元件60和一个与其有效连接的压力发生器61。压力元件优选由一板状或条状的构件构成,其中其在向着排出口30的一端支承到支承元件58上并且优选具有一相对相同于凹圆45构成的倒圆46。
在这里所示的实施例中,压力装置57倾斜于拉力元件37延伸地定位,其中两压力装置57向挤出方向6或从入口区域29向排出口区域30相互渐近延伸地定位。压力发生器61在该实施例中包括一圆柱形壳体62,其与拉力元件37或在其上设置的和邻接入口区域29设置的支承元件59配合操作,并且还包括至少一个在圆柱形壳体62内设置的压力柱塞63。
如现在可更清楚地从图4中看出的,有利的可能是,在每一圆柱形壳体62内设置多个,但优选两个压力柱塞63,其支承在压力元件60上,并且通过图中未更详细示出的导管在圆柱形壳体62和/或为压力柱塞63配置的圆柱形腔64或多个圆柱形腔64之间利用压力介质产生一压力并由此按箭头F方向将一预定的压力导入压力元件60上。如果例如通过夹紧装置44在圆柱形腔49内一约1300巴的压力施加到有效圆柱面积上,则这将在拉力元件37内导致一300kN的拉力或每个拉力元件37作用在各个喷管板27上的夹紧力。为了达到拉力元件37的同心的拉力,有利的是在压力元件60内通过压力发生器61同样产生例如300kN的力,因此每一拉力元件37共受600kN的拉力。该所述数值只作为实例选择的,其中考虑到在挤压通道36内占据的内压力按照施加的夹紧力可以容易确定和改变围绕挤压通道36在相互面对的端面32、33之间必需的表面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压力发生器61的圆柱形壳体62面向为入口区域29配置的支承元件59并支承在其上。同样再次有利的是,圆柱形壳体62与拉力元件37和支承元件59之间的过渡区的各相配合的部分再次由以上已描述的圆柱形壳体62部分的倒圆46和与其相对相同构成的拉力元件37部分的凹圆45来构成。为了达到两彼此分开的压力发生器61的圆柱形壳体62的相互定位,有利的是,在远离夹紧装置44的侧面分别通过一成特别的条状构成的固定元件65将各圆柱形壳体62相互牢固地连接在一起。这由图3和4可最清楚地看出。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夹紧装置44的圆筒48还可以具有侧面66,其面向两固定元件65并且与其贴紧而滑动地构成。因此在圆筒48相对于固定着的柱塞47作相对调整运动时获得导向。
为了施加以上所述的相同的拉力或压力,有利的是,夹紧装置44的圆柱形腔49与各个压力发生器61的一个或多个圆柱形腔64处于导管连通。另外,各个压力发生器的压力柱塞63的有效柱塞面积的总和必须等于和/或大于夹紧装置44的圆筒48的有效圆柱面积。通过导管连通和相互定型的柱塞面积的大小在相同的压力载荷下始终可以将一可预定的相同的力导入各个压力装置57和夹紧装置44以及与此相关的拉力元件37内。为了更明显起见,图上省去了各个输入管和排出管以及在该情况下连通各个圆柱形腔49、64的导管。用于压力介质供应的各个成套设备同样被省去。
为了挤出喷管28的各个喷管板27的温度调节,在该实施例中在各拉力元件37的至少一个、但优选在两个相互面向的扁平面41上分别至少部分地设置温控元件38,并特别是牢固地固定到拉力元件上。
此外,综观图2和4还可看出,各个喷管板27在一垂直于挤出方向6定位的平面内具有一横截面表面,其由优选的分别相互平行定位的各端面34、35限定。其中优选拉力元件或一个/多个在其上设置的固定元件40、43以及在该情况下一个/多个支承元件58、59具有一横向于长度的宽度,该宽度大致相当于在同一方向为拉力元件37配置的喷管板27的端面34、35的一个长度。因此沿拉力元件37的全宽从边缘区域起向挤压通道36的方向导入要施加于各个喷管板27上的夹紧力或固定力。在该实施例中这些力被从两相互对置的端面34导入,因此即使在操作过程中也可确保在挤压通道36的区域各个相互面对的端面32、33的充分的表面压力和与此相联的可靠的相互靠紧。此时重要的是,成型装置3包括构成挤出喷管28的各个接连设置的喷管板27,在挤压通道36的区域即使在负压时同由于穿过挤压通道36的流向相互面对的端面32、33的物料流量至少沿端面32、33的部分区域以一可预定的最小压力相互贴紧,该最小压力可由在挤压通道36中形成的塑料物料压力和一20%的附加值算出。这例如在一350巴的物料压力时可以在该区域内产生一420巴的最小支承面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必需的是,该可预定的最小压力在挤出喷管28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沿挤压通道整个周边连续地施加在各相互贴紧的端面32、33之间。围绕或界定挤压通道36的支承面区域必定不是沿端面32、33的整个范围延伸,而是可能向在外面限定喷管板27的端面34、35的方向渐减地形成或者在操作过程中各个喷管板27的可能的形变时压力降到0值。
此外有利的是,在夹紧装置44的柱塞47与为入口区域29配置的第一喷管板27的端面32之间设置一对中装置67。因此在一方面当可能从第一挤出喷管28换为另一挤出喷管时相对于固定装置26或柱塞47内的通口55的准确定位是可能的。此外对此必须注意,在喷管板27的第一端面32与柱塞47之间的支承面区域设置一平面的支承面,以便可靠地避免在该区域内软化的塑料原料进入各相互面对的表面之间。通过沿挤压通道36的周边施加的最小压力避免软化的塑料原料的这种进入并由此避免在挤出喷管28的过烧、过长的停留时间和与此相关的对总物料流量的不利影响。
接连的各个喷管板27的相互对齐和与此相关的挤压通道36从一个喷管板27向紧接在后面的喷管板27的连续过渡通过设置各个对中元件68来达到,其示意简化地示出并且分别插入相互面对的端面32、33内。这些对中元件68可以例如按照现有技术由圆柱销、锥形对中销和可调的或可定型的锁定元件来构成。
此外,综观图3和4可看出,在另一端面35,亦即在该情况下在喷管板27的侧面或垂直定位的端面35的区域内为处于工作位置下的挤出喷管28配置一简化表示的预夹紧装置69。该预夹紧装置69用来将借助于对中元件68沿挤出方向6相互对齐的的接连排列的喷管板27组保持在预定的位置,直到整个的挤出喷管28借助于固定装置26对柱塞或向挤出机2施加的最小压力而被夹紧时为止。在这种情况下预夹紧装置69可以只为两端面35中的一个配置,便优选其为两对置的端面35配置。
此外还可能的是,为预夹紧装置69配置至少一个温控元件70,其优选至少部分地贴紧到喷管板27的端面35上。因此可以向直接接连排列的并处于预备位置的喷管板输送热量,以便可以快速地完成稍后还要详细描述的喷管更换。其中温控元件例如由电加热元件、热辐射器等构成,如其由通常的现有技术已知的。此时重要的是,将各个喷管板27连续地变到一预定的温度,其高于环境温度并且例如为200℃。因此接着的快速喷管更换是可能的。
上述预夹紧装置69,如以上已描述的,是为端面35配置的并且搭接由各个喷管板27构成的挤出喷管28的全长。因此预夹紧装置69在入口区域29与排出口区域30之间延伸,其中预夹紧装置69可以在两端部具有例如类似地构成的固定元件。这正如以上在拉力元件37中对那里设置的固定元件40、43所描述的。根据在那里显著较小的力导入,该固定元件比每一拉力元件37确定较小的尺寸是可能的。同样可以设置一弄圆的过渡部和一与其相对相同构成的倒圆,这正如以上对凹圆45或倒圆46所描述的。
此外,如这在图3中示意简化示出的,为挤出喷管28的喷管板27配置至少一个支承元件71,其可以与一图中未更详细示出的和在后面的一个图中还要更详细描述的喷管更换装置的摆动装置相连接。但在该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承元件71与一个预夹紧装置69牢固地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支承元件71可以沿挤出喷管28的纵向方向在其大致一半的长度处在侧面设置在预夹紧装置69上,其中一准确的定位根据稍后还要详细描述的喷管更换装置的摆动装置来确定。但优先选择这样的位置,即在该位置时由于在入口区域29与排出口区域30之间支承元件71上的相同的载荷分布挤出喷管28只受很小的倾斜力距。支承元件71的支座72具有一优选成圆形构成的孔73,其中可插入一连接件74。该连接件74可以在一成圆形构成的孔73中摆动或转动,其中在松开的挤出喷管28的情况下可以大大缩短喷管更换过程。
在两图5和6中分别示出两个单独的喷管板27,它们设置在一挤出喷管28内的同一位置。其中图5中所示的喷管板27利用传统的固定装置,如将各喷管板27夹紧在一起的螺栓,组成为一挤出喷管28,其中在这种情况下简化示出在端面33上产生的力分布或压力分布。反之在图6中简化示出其借助于本发明的固定装置26在端面33上产生的力分布或压力分布。
其中由图5可看出,在端面33向着端面35的外面的边缘区域,连续地设置一示意简化示出的区域75,其中利用至今已知的螺栓连接产生大于300巴的夹紧压力。在另一区域76,其部分地直达挤压通道36,端面33上的夹紧压力一直降至0值,因此在该区域熔融流量的软化的塑料原料进入两相互面对的端面32、33之间是可能的。在另一区域77,其连续设置在两已述及的区域75与76之间,压力主要在0巴直到300巴之间。
现在如由图6可看出的,通过本发明的固定装置26沿几乎是挤压通道36的整个周边产生一作用在端面33上的压力,其大于300巴的压力。在对置的各端面35的区域分别示出区域76,在其中作用在端面35上的压力为0巴。在两区域75与76之间设有另一区域77,其只以很小的部分区域达到挤压通道36,然而在该实施例中在任何情况下在挤压通道36的区域内均产生大于200巴的压力值,其向端面35的方向逐渐降低。因此确保两相互面对的端面32和33沿挤压通道36的整个周边是足够的、特别是紧密的支承面。
图7中示出成型装置3包括固定装置26和由多个接连排列的喷管板27构成的挤出喷管28处于固定装置26松开位置时之情况,其中两拉力元件37,特别是在排出口区域30在其上设置的固定元件40未与挤出喷管28嵌接。在这种情况下两拉力元件37在夹紧装置44的圆筒48的区域,特别是在圆筒48上的倒圆46以及在扁平面41与固定元件43之间的凹圆45的区域产生一摆动。此外从圆柱形腔49中挤出几乎是全部的压力介质,因此松开整个挤出喷管28并从而是从挤出机2上将其取出是可能的。同样两压力装置57也是无压力的,因此这样的松开运动是可能的。
在该已述及的固定装置26的实施形式中其优点是,各个接连排列的喷管板27的长度允差可由夹紧装置44结合拉力元件37来补偿,因为这样的允差可通过圆筒—柱塞装置的调节位移来补偿。通过以上所述两圆柱形壳体62借助于两固定元件65的连接和圆柱形壳体62在拉力元件37上的支承实现该部分与拉力元件37相对于固定着的柱塞47的共同调整。其他的制造允差可以通过圆柱形壳体62与压力柱塞63的配合来补偿。借此始终确保从拉力元件37向挤出喷管28的均匀地导入力。
图8和9中示意简化地示出两个并列的、在该情况下水平设置的挤出喷管28,其中的一个借助于固定装置26牢固地固定到挤出机2上,该固定装置26为更明显起见只示于图8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这里涉及或论及上述图1至7的详细描述,并且对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标记。
两图中右边所示的挤出喷管28表示处于所谓工作位置,即其借助于固定装置26牢固地固定到挤出机2上。另一在两图中左边所示的挤出喷管28平行于第一挤出喷管28对齐设置在直接邻接第一挤出喷管的端面35的区域内。其中在端面35的区域内为两挤出喷管28分别配置预夹紧装置69,利用它们可将在其他方面未固定的彼此靠紧的各喷管板27彼此靠紧地固定于其预对中的位置。
此外,还在两挤出喷管28的相互面对的各端面35和在其上设置的各预夹紧装置69之间设置一连接装置78,利用该连接装置78可以将左边示出的挤出喷管28在其上固定定位并由此可以实现与当前处于工作位置下的挤出喷管28一起的以下描述的换位运动。连接装置78的构成可以选成很不同的,其中图中例如各相互偏离地设置在预夹紧装置69上的连接元件79、80牢固地设置在其上。如果我们观察图中左边示出挤出喷管28,则由图9的图可看出,两连接元件79沿挤出方向6彼此分开并且例如由管状构件构成。但另一连接元件80在挤出喷管28的右侧居中地在两位于左侧的连接元件79之间设置在预夹紧装置69上,借此例如可以借助于一止动元件81,如一圆柱销,将其插入各个相互对准定位的连接元件79、80内,因此可以按简单的方法和方式达到相互的固定。
此外,图中在处于工作位置的挤出喷管28的下方在固定装置26上示出一简化表示的喷管更换装置82,利用该装置82通过固定装置26处于松开位置将当前处于工作位置的第一挤出喷管28从该工作位置移向松开位置而将另一挤出喷管28从其预备位置移到工作位置。以上所述的摆动在一图中水平定位的摆动平面83内进行,该平面83简化地示于图8中。该摆动平面83还平行于处于工作位置的拉力元件37定位,因此可以在该平面内简便地进行一侧面的摆动位移或换位过程。
图9中以虚线示意地示出圆弧84或85,其描绘两相互连接的挤出喷管28在摆动平面83内的摆动。
喷管更换装置82在该实施例中包括两个横向于挤出方向并垂直于摆动平面83定位的导杆86,其在图中牢固地固定到固定装置26的两固定元件65上。一摆动装置87沿该导杆86按要求可移动地安装在该导杆86上。因此有可能将处于预备位置的另一喷管28由一未更详细示出的输送装置容纳并借助于该摆动装置87取出预备的挤出喷管28,其中此时进行相对于导杆86的一次换位并且安装直接邻接于处于工作位置的第一挤出喷管28的另一挤出喷管28并借助于以上所述的连接装置78将其固定之。
通过在两挤出喷管28的两相互远离的端面35上设置的各支承元件71,使与此相关的挤出喷管28也绕垂直的或垂直于摆动平面83定位的摆动销88可转动地或可摆动地安装。借此两相互连接的挤出喷管28的共同换位运动是可能的,借此同时在预备的挤出喷管28的连接过程以前其同样可以在摆动平面83内绕摆动销88转动或偏转地安装在任何随意的位置。喷管更换装置82的详细构成在后面的图中还要更详细说明。
图10至13中以放大的比例示出处于不同状态的喷管更换装置82,其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对于相同的部分采用如上述图1至9中的相同的标记,并同时论及或涉及这些图。
该喷管更换装置82沿在该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示意简化示出的导杆86垂直地或垂直于摆动平面83按要求可调地安装。各摆动臂89沿导杆86的方向可在两横向于挤出方向彼此分开的导杆86上移动并且可绕其转动地安装。在各摆动臂89的远离导杆86的端部分别设有一轴承装置90,以便后者在对导杆的平行定位下可偏转地安装在支承臂91上。这些支承臂91在实施例中构成大致L形的,其中各支承臂91在远离轴承装置90的端部设有一安装孔92用于图13中简化示出的各摆动销88。
两相互平行定位的导杆86之间的距离93相当于导杆86的中心线与轴承装置90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的两倍,距离94也同样构成圆弧84、85的半径,两挤出喷管28(见图8)可以以该半径相对于挤出机2(见图9)在摆动平面83内偏转。两挤出喷管28在喷管更换装置82上的固定一方面通过可插入支承元件71(见图9)的各摆动销88而另一方面通过该摆动销与各支承臂91上的安装孔92来实现。两支承臂91本身又分别绕一垂直于摆动平面83或平行于导杆86定位的轴承装置90的轴与各摆动臂89铰链连接。另外,更为有利的是,将两支承臂91通过一共同的连接元件95相连接,特别是刚性地相连结,因为借其在安装各挤出喷管28时可确保两支承臂91相对于导杆86的定位的高的扭转刚度。
至此,借助于固定装置26将至少一个由多个直接接连排列的喷管板27构成的挤出喷管28固定到一挤出机2上的一种方法是可能的,其中在工作位置时施加的夹紧力通过至少两个相互对置的、在挤出喷管28的端面34和/或35处在外面跨超挤出喷管28的拉力元件37和其分别在挤出喷管28的入口区域和排出口区域30内突进由端面34、35构成的或界定的喷管板27的横截面表面的并搭接该端面34、35的固定元件40、30导入各个喷管板27。
用于将相互不同构成的挤出喷管28在一挤出机2上的短期而快速更换的方式构成另一优点,其中另一由多个接连排列的喷管板27构成挤出喷管28在其预备位置处被加热。这可以例如在处于操作的挤出机2之旁边直接地进行,其中可以通过以上所述的温控元件或加热元件来进行加热。优选在喷管更换开始以前将另一挤出喷管28直接邻接于第一挤出喷管28安装并固定在其上。现在如果进行喷管更换,必须使挤出机2停车,特别是例如通过紧急断开突然停车,紧接着由固定装置26松开其上处于工作位置的第一挤出喷管并再紧接着将松开的第一挤出喷管28与处于其中的、接近于挤出机2的排出口51的挤出方向6的软化塑料原料的物料流量一起取出。这通过以上所述选定的半圆形换位路线来保证。
通过这样的不大的取出运动,使在由挤出机2的排出口51与挤出喷管28的入口区域29之间停留的物料流量容易被延伸或拉长并紧接着在该延伸的或拉长的位置完全分离该拉长的物料流量,随后向脱离位置方向继续进行换位运动。一旦第一挤出喷管28被移到固定装置26以外,另一挤出喷管28就从其预备位置转到打开的固定装置26内的松开位置并随后将该挤出喷管28通过固定装置26牢固地固定到挤出机2上。通过短的更换时间例如5秒至20秒,同样也可以缩短塑料原料通过在挤出机2内的揉合所必需的随后处理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挤出机的停车时间按秒计为随后的处理时间,特别是在处理材料PVC时的停车时间的多倍。由于以上所述这样的情况必须力求很短的挤出机的停车时间,以便使非生产时间间隔在喷管更换以后减至最短。
此外,可能有利的是,即在将另一挤出喷管28定位到挤出机2上以前直接分离仍由挤出机排出的物料流量。其在该情况下通过仍占据挤出机的内压力被压出排出口51或柱塞47的通口55。因为入口区域29的端面32的平面的和可靠的支承面以及借助于对中装置67的对中由于其间存在的塑料原料也许是不可能的。通过相互连接的各挤出喷管28可以同时进行两挤出喷管28的换位运动,其中还可以另外节省很多时间。
图14中示出包括一固定装置26的成型装置3的另一可能的和在该情况下作为独立的构成,其中再次对于相同的部分采用如上述各图中相同的标记。同样,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论及或涉及上述各图。
基本上,挤出喷管28和固定装置26的构造相当于图2至4以及7中所描述的那个构成,但是在该实施例中在各个拉力元件37与挤出喷管28之间另一夹紧装置96在排出口区域30设置在最后的喷管板27的端面33与拉力元件37的端部39,特别是固定元件40之间。
该夹紧装置96再次由一圆筒—柱塞装置构成,其中构成一圆筒97用以容纳一柱塞98,在两者之间形成圆柱形腔49。在该圆柱形腔49中,如以上对其在柱塞47与圆筒48之间所描述的(见图2),再次装入压力介质,利用压力介质可以对喷管板组27施加相应的压力并且与拉力元件37和在该情况下在其上设置的固定元件40、43配合操作将其压紧。
为了固定挤出喷管28,在其与图中未更详细示出的挤出机2的排出口51之间的过渡区也可以再设置一过渡件99,其中设有通口55,如其以上对柱塞47(见图2)所描述的。在过渡件99与为入口区域29配置的第一喷管板27之间可以再次设置对中装置67,利用该装置可以实现挤压通道36与通口55的相互对齐。过渡件99在其面对固定元件43的区域对其相反相同地构成,其中其可以如以上对夹紧装置44的圆筒48(见图2)所描述的相似地实现。
以上所述压力装置57在拉力元件37远离挤出喷管28的一侧可以如其在上述图中已详细描述过的同样地构成,从而这里省去进一步的描述。
然而重要的是,为压力装置57配置的压力柱塞63的有效柱塞面积的总和等于夹紧装置96的有效圆柱形面积,因此可以达到将来自拉力元件或在其上设置的固定元件40、43与过渡件99和夹紧装置96相配合操作的一个均匀力导向各个接连排列的喷管板27上。
当然,也可能将这里所述的夹紧装置96与图2至4以及7中所描述过的那个夹紧装置44组合并利用这两个夹紧装置44和96共同将各个喷管板27压合成一个作为挤出喷管28的单元。
图15中示出固定装置26,特别是其夹紧装置100的另一和在该情况下独立的构成,其中再次对相同的部分采用如上述的图1至14相同的标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也论及或涉及这些图。
在排出口区域30固定装置26和挤出喷管28相当于其在图2至4以及7中所描述过的那个构成。在入口区域29其构成可以相当于其在图14中对过渡件99所描述过的那个构成。该过渡件99在与拉力元件37或在其上设置的固定元件43的共同嵌接区与后者相对相同地构成。再次在过渡件99与沿挤出方向6的第一喷管板27的第一端面32之间设置对中装置67。
在该实施例中夹紧装置100设置在拉力元件37内的两端部39、42之间,其中一简化示出的圆筒—柱塞装置设置在构成拉力元件37的构件内。在圆柱形腔49内再次借助于未更详细示出的压力介质产生用于施加的夹紧力所必需的压力,其中有效的柱塞面积再次必须实现与压力装置57的有效柱塞面积、特别是与压力柱塞63相匹配。通过这样的相互匹配避免各个拉力元件37相对于挤出喷管28的倾斜,因此可达到在各个端面32、33中的可靠的力导入和与此相关的可靠的彼此靠紧的支承面。
为了有条理最后应该指出,为了更好地理解固定装置和挤出喷管的构造,将它们及其构件部分地未按比例和/或放大和/或缩小地示出。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的目的可以从本说明书中得知。
特别是在图1、2至4、5、6、7、8、9、10至13、14、15中所示的各个实施形式可以构成本发明方案的主题。与此有关的本发明的目的和方案可由这些图的详细描述中得知。
          附图标记清单1挤出设备                     29入口区域2挤出机                       30排出口区域3成型装置                     31喷管前端4履带式拔出装置               32端面5物体                         33端面6挤出方向                     34端面7挤出工具                     35端面8定型装置                     36挤压通道9定型工具                     37拉力元件10定型工具                    38温控元件11定型工具                    39端部12定型工具                    40固定元件13负压箱                      41扁平面14负压箱                      42端部15定型板                      43固定元件16装料斗                      44夹紧装置17螺旋输送器                  45凹圆18温控装置                    46倒圆19床身                        47柱塞20支承面                      48圆筒21定型台                      49圆柱形腔22滚轮                        50连接装置23行驶导轨                    51排出口24通口                        52螺纹环25型面                        53固定环26固定装置                    54凸缘27喷管板                      55通口28挤出喷管                    56扁平面57压力装置                    79连接元件58支承元件                    80连接元件59支承元件                    81止动元件60压力元件                    82喷管更换装置61压力发生器                  83摆动平面62圆柱形壳体                  84圆弧63压力柱塞                    85圆弧64圆柱形腔                    86导杆65固定元件                    87摆动装置66端面                        88摆动销67对中装置                    89摆动臂68对中元件                    90轴承装置69预夹紧装置                  91支承臂70温控元件                    92安装孔71支承元件                    93距离72支座                        94距离73孔                          95连接元件74连接件                      96夹紧装置75区域                        97圆筒76区域                        98柱塞77区域                        99过渡件78连接装置                    100夹紧装置

Claims (58)

1.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是在挤出机上用于多个沿挤出方向直接接连排列的喷管板,这些喷管板构成一包括一入口区域和一排出口区域的挤出喷管,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四个垂直于挤出方向(6)彼此分开的拉力元件(37),它们可以为各喷管板(27)分别在相互对置的第一端面(34)的区域跨越该端面地配置并且拉力元件(37)至少在入口区域(29)与排出口区域(30)之间延伸,其中在拉力元件(37)的向着排出口区域(30)的端部(39)上至少一个固定元件(40)突进到配置的喷管板(27)的由各端面(34)界定的横截面表面中并且搭接该端面(34),并且在各拉力元件(37)的两彼此分开的端部(39、42)之间和/或在拉力元件(37)与为其配置的挤出喷管(28)的喷管板(27)之间设有一向挤出方向(6)作用的夹紧装置(44、96、100)用于挤出喷管(28)的喷管板(2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力元件(37)在其沿挤出方向(6)彼此分开的端部(39、42)分别具有一向另一对置的拉力元件(37)的方向突出于拉力元件的一扁平面(41)的固定元件(40、43)。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力元件(37)在其至少一个沿挤出方向彼此分开的端部(39、42)上具有一突出于拉力元件(37)在彼此远离的各侧的另一扁平面(56)的支承元件(58、59)。
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力元件(37)在其两沿挤出方向(6)彼此分开的端部(39、42)上分别具有另一突出于拉力元件(37)在彼此远离的各侧的另一扁平面(56)的支承元件(58、59)。
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元件(40、43)或支承元件(58、59)在一沿纵向长度方向并垂直于拉力元件(37)的扁平面(41、56)定位的平面内具有一钩状横截面。
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在拉力元件(37)的至少一个端部(39、42)设置的固定元件(40、43)或支承元件(58、59)在一沿纵向长度并垂直于拉力元件(37)的扁平面(41、56)定位的平面内具有一成锤状构成的并分别突出于扁平面(41、56)的横截面。
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拉力元件(37)与固定元件(40、43)或支承元件(58、59)之间设有一具有一凹圆45的过渡区。
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力元件(37)由一板状或条状的构件构成。
9.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力元件(37)沿挤出方向(6)具有一纵向长度,其大于为其配置的挤出喷管(28)的长度。
10.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力元件(37)或固定元件(40、43)和在该情况下支承元件(58、59)在横向于拉力元件(37)的纵向长度方向具有一宽度,其大致相当于为拉力元件(37)配置的喷管板(27)在同一方向的长度。
11.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力元件(37)在工作位置相互平行地并垂直于挤出方向(6)定位。
12.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装置(44、96、100)由一圆筒柱塞装置构成。
1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装置(44)的柱塞(47)可支承到向着入口区域(29)的第一喷管板(27)的端面(32)上。
1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柱塞(47)上设置一连接装置(50)用以固定到挤出机(2)上。
1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装置(44)的圆筒(48)与拉力元件(37)的两个为入口区域(29)配置的固定元件(43)有效地连接,特别是支承。
1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圆筒(48)在为固定元件(43)配置的并与其配合的部分分别具有一相对相同于凹圆(45)构成的倒圆(46)。
1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为各拉力元件(37)在其彼此远离的各侧配置一压力装置(57),其优选在两端部(39、42)之间延伸并与其有效地连接。
1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装置(57)倾斜于拉力元件(37)延伸地定位。
19.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压力装置(57)向挤出方向(6)或从入口区域(29)向排出口区域(30)相互渐近延伸地定位。
20.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装置(57)包括至少一个压力元件(60)和至少一个与其配合操作的压力发生器(61)。
21.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元件(60)由一板状或条状的构件构成。
22.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元件(60)在向着排出口区域(30)的一边支承到支承元件(58)上并且具有一相对相同于凹圆(45)构成的倒圆(46)。
2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发生器(61)具有一与向着入口区域(42)的支承元件(59)相配合的圆柱形壳体(62)和至少一个在其中设置的压力柱塞(63)。
2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圆柱形壳体(62)内设置两个与压力元件(60)配合操作的压力柱塞(63)。
2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为压力装置(57)配置的压力柱塞(63)的有效柱塞面积的总和等于或大于夹紧装置(44、96、100)的一个有效圆柱面积。
2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圆柱形腔(49)或夹紧装置(44、96、100)与各个压力发生器(61)的圆柱形腔(64)导管连通。
2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圆柱形壳体(62)在为支承元件(59)配置的并与其配合的部分分别具有一相对相同于凹圆(45)构成的倒圆(46)。
2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圆柱形壳体(62)在远离夹紧装置(44)一侧的区域内分别通过一成特别条状的固定元件(65)相互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29.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装置(44)的圆筒(48)具有各端面(66),其面对两固定元件(65)并与其贴紧地构成。
30.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拉力元件(37)的至少一个、优选两个相互面对的扁平面(41)上至少部分地设置一温控元件(38)。
31.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温控元件(38)牢固地连接到拉力元件(37)上。
32.一种成型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由各个接连排列的喷管板构成的挤出喷管和至少一个在其中设置的挤压通道以及一沿挤出方向将各喷管板结合在一起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2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或多项来构成并且各个喷管板(27)借助于处于工作位置的固定装置(26)并在压力作用下借助于穿过挤压通道(36)的物料流量在相互面对的端面(32、33)上在挤压通道(36)的区域内,特别是在其向着入口区域的部分内以一可预定的最小压力相互贴紧,该最小压力比在该部分的物料流量的物料压力高约20%。
33.按照权利要求32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预定的最小压力沿挤压通道(36)的整个周边连续地施加在各相互贴紧的端面(32、33)之间。
34.按照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夹紧装置(44)的柱塞(47)与喷管板(27)的向着入口区域(29)的端面之间设有一对中装置(67)。
35.按照权利要求32至34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装置(44)的柱塞(47)具有一通口(55),其与喷管板(27)中的挤压通道(36)物流连通。
36.按照权利要求32至35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为排出口区域(30)配置的并与拉力元件(37)或固定元件(40)配合的喷管板(27)在与其配合的部分分别具有一相对相同于凹圆(45)构成的倒圆(46)。
37.按照权利要求32至36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为各个构成挤出喷管(28)的喷管板(27)在各另一端面(35)的区域配置至少一个将各喷管板(27)在预备位置或脱离位置结合在一起的预夹紧装置(69)。
38.按照权利要求32至37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为两另一端面(35)配置预夹紧装置(69)。
39.按照权利要求32至38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一个或多个预夹紧装置(69)配置至少一个温控元件(70),其优选贴紧到端面(35)上。
40.按照权利要求32至39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为挤出喷管(28)的喷管板(27)配置至少一个支承元件(71),其可以与一喷管更换装置(82)的一个摆动装置(87)相连接。
41.按照权利要求32至40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元件(71)与一预夹紧装置(69)牢固地相连接。
42.按照权利要求32至41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处于工作位置的并用固定装置(26)牢固地固定的挤出喷管(28)上在喷管板(27)的一个端面(34、35)的区域内固定另一挤出喷管(28)与第一挤出喷管(28)平行对齐。
43.按照权利要求32至42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挤出喷管由固定装置(26)松开以后其可借助于喷管更换装置(82)转到脱离位置。
44.按照权利要求32至43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松开位置到脱离位置的换位通过沿一圆弧(84、85)的一摆动来实现。
45.按照权利要求32至44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在一水平定位的摆动平面(83)内进行。
46.按照权利要求32至45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相互配置的挤出喷管(28)通过一在预夹紧装置(69)上设置的连接装置(78)相互定位地固定并且一起进行两相连接的挤出喷管(28)的摆动。
47.按照权利要求32至46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支承元件(71)分别设置在两挤出喷管(28)的彼此远离的各端面(35)并且可绕一垂直定位的摆动销(88)转动地安装到喷管更换装置(82)的一支承臂(91)上。
48.按照权利要求32至47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支承臂(91)分别绕一垂直于摆动平面(83)定位的一轴承装置(90)的轴可摆动或可转动地与一为其配置的摆动臂(89)相连接。
49.按照权利要求32至48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摆动臂(89)安装到垂直于摆动平面(83)定位的并横向于挤出方向(6)彼此分开的导杆(86)上。
50.按照权利要求32至49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支承臂(91)通过一连接元件(95)相连接,特别是刚性地相连结。
51.按照权利要求32至50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摆动装置(87)的各摆动臂(89)按要求沿导杆(86)可移动地安装。
52.按照权利要求32至51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杆(86)牢固地固定到固定装置(26)的两固定元件(65)上。
53.按照权利要求32至52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喷管板(27)在一垂直于挤出方向(6)定位的平面内具有一近似相同的外部尺寸。
54.按照权利要求32至53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直接接连排列的喷管板(27)之间设有多个对中元件(68)。
55.一种用于将一由多个直接接连排列的喷管板构成的挤出喷管固定到挤出机上的方法,其中在工作位置和挤出过程中要施加的夹紧力借助于至少两个相互对置的、在挤出喷管的各端面在外面跨越挤出喷管的拉力元件以及分别在挤出喷管的入口区域和排出口区域内在喷管板的由各端面构成横截面表面上突进挤出喷管并搭接这些端面的各固定元件导入各个喷管板并且各喷管板在一围绕挤压通道的区域连续地在相互面对的各端面上无间隙地彼此靠紧而形成支承面。
56.按照权利用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另一由多个接连排列的喷管板构成的挤出喷管在其预备位置时加热,紧接着使挤出机停车并由固定装置松开第一挤出喷管,然后将松开的第一挤出喷管与处于其中的、接近于挤出机的排出口的挤出方向的软化塑料原料的物料流量一起取出,其中在挤出机的排出口与挤出喷管的入口区域之间的物料流量被延伸或拉长并与该换位过程的同时完全分离该拉长的物料流量,并且向脱离位置方向继续进行换位运动并将另一挤出喷管从其预备位置转到在固定装置内的松开位置,紧接着将另一挤出喷管用固定装置牢固地固定到挤出机上。
57.按照权利要求55或5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另一挤出喷管定位到挤出机上以前,直接分离仍由挤出机排出的物料流量。
58.按照权利要求55至57之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换位运动以前将两挤出喷管连接在一起并同时进行两挤出喷管的换位。
CNB021278857A 2001-08-14 2002-08-14 用于挤出喷管的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595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A1272/2001 2001-08-14
AT0127201A AT413270B (de) 2001-08-14 2001-08-14 Haltevorrichtung für eine extrusionsdü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6740A true CN1406740A (zh) 2003-04-02
CN1265954C CN1265954C (zh) 2006-07-26

Family

ID=3687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788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5954C (zh) 2001-08-14 2002-08-14 用于挤出喷管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052427A1 (zh)
CN (1) CN1265954C (zh)
AT (1) AT413270B (zh)
DE (1) DE10235151B4 (zh)
GB (1) GB2381235B (zh)
IT (1) ITSV2002003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6247B (zh) * 2003-11-24 2010-04-28 曼夫瑞德·A·A·鲁波克 具有冷却芯模的真空和温度控制的管件模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09354B4 (de) * 2004-02-26 2006-07-27 Rehau Ag + Co. Spannvorrichtung
EP1863628B1 (de) * 2005-03-16 2011-10-12 Greiner Tool. Tec GmbH Traganordnung für ein extrusionswerkzeug und verfahren zur extrusion eines gegenstandes
JP5626759B2 (ja) * 2010-03-26 2014-11-19 Ykk株式会社 樹脂成形品の押出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DE202012102985U1 (de) * 2012-08-08 2012-11-23 Veka Ag Zentrierelement für Werkzeugteilelemente eines Kunststoffverarbeitungswerkzeugs
US20150102518A1 (en) * 2013-10-15 2015-04-16 Uop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igh throughput extrudate preparation
US10828820B2 (en) * 2016-11-21 2020-11-10 PSI-Polymer Systems, Inc. Extrusion die systems, die changers, and related methods
FR3105065B1 (fr) * 2019-12-24 2021-12-03 Michelin & Cie Installation d’extrusion avec système de verrouillage à verrous autotractés
CN116118147A (zh) * 2023-02-21 2023-05-16 江苏法斯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阻燃电工套管成型模具及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57532B2 (de) * 1974-12-05 1979-11-15 Paul Troester Maschinenfabrik, 3000 Hannover Schneckenextruder mit geteiltem Breitspritzkopf
DE3535269C1 (de) * 1985-10-03 1986-12-18 Hermann Berstorff Maschinenbau Gmbh, 3000 Hannover Abdichteinrichtung fuer eine Siebwechselvorrichtung
DE3736231C3 (de) * 1986-11-27 2000-07-13 Thyssen Krupp Ag Extrusionskopf
DE19529077A1 (de) * 1995-08-08 1997-02-13 Troester Maschf Paul Spritzkopf einer Mehrkomponenten-Extrusionsanlage
DE19803269A1 (de) * 1998-01-29 1999-08-05 Krupp Ag Hoesch Krupp Extrusionskopf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6247B (zh) * 2003-11-24 2010-04-28 曼夫瑞德·A·A·鲁波克 具有冷却芯模的真空和温度控制的管件模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413270B (de) 2006-01-15
GB2381235B (en) 2005-02-23
GB0218935D0 (en) 2002-09-25
DE10235151B4 (de) 2012-10-04
GB2381235A (en) 2003-04-30
ATA12722001A (de) 2005-06-15
CN1265954C (zh) 2006-07-26
DE10235151A1 (de) 2003-02-27
US20030052427A1 (en) 2003-03-20
ITSV20020036A1 (it) 2003-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06740A (zh) 用于挤出喷管的固定装置
CN104015334B (zh) 一种高效塑化单螺杆挤出机
CN1223450C (zh) 用于挤出设备的成型装置
CN1283442C (zh) 成型装置,尤其是精整板
CN110788160B (zh) 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系统及工艺
CN104494155A (zh) 一种固体废弃高分子材料在线处理系统
CN115195078B (zh) 一种pvc电力管加工用热熔设备
CN211208864U (zh) 一种电缆熔接头t型模具
CN212888568U (zh) 热固性粉末涂料压片装置
CN214395310U (zh) 一种塑胶管道生产加工用挤压成型装置
CN114536643A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组装式的具有防卡死功能的注塑设备
CN111873369B (zh) 一种pvc管挤出加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453468U (zh) Upe管成型设备
CN204431693U (zh) 恒星挤出机
CN210415436U (zh) 一种eps片材生产线
CN210436579U (zh) 便于更换螺杆的挤出机
CN207310481U (zh) 一种同轴式挤出机
CN210283200U (zh) 一种用于改性塑料材料生产的混料设备
CN212446248U (zh) 一种双螺杆挤出机
CN218660332U (zh) 一种打印机内齿轮的注塑冷却装置
CN214082437U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管推压机
CN219564074U (zh) 熔融挤出机用熔料管温控装置
CN212194108U (zh) 一种单螺杆挤出机
CN216299908U (zh) 一种pet化学发泡用双螺杆挤出机
CN215882517U (zh) 一种用于塑木生产的螺杆挤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26

Termination date: 201508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