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9430A - 移动包通信系统、移动包通信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包通信系统、移动包通信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99430A
CN1399430A CN02140769A CN02140769A CN1399430A CN 1399430 A CN1399430 A CN 1399430A CN 02140769 A CN02140769 A CN 02140769A CN 02140769 A CN02140769 A CN 02140769A CN 1399430 A CN1399430 A CN 1399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calling
call
packet communication
mobile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40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1098C (zh
Inventor
林贵裕
石川义裕
文盛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399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9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109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109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5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multipoint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8Architecture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88Autonomous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2Collecting or measuring resource availabi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4Applicable to portable or mobil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为了利用移动包通信系统的优点,提高无线信道资源利用率,同时限制传输延迟的增加,避免降低质量,存储器33用于存储当前设定包呼叫的信息,新呼叫判定器32用于在接纳到从移动站10传输的包呼叫设定请求后,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信息,来判定请求设定的包呼叫是否为新呼叫,以及接纳决定器32,用于在判定包呼叫是新呼叫后,决定是否要接纳包呼叫。

Description

移动包通信系统、移动包通信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移动站提供包通信服务的移动包通信系统、移动包通信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本申请是基于2001年7月25日注册的第2001-224867号在先日本专利申请并声明享有其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被参照地引用。
考虑到频率的利用率以及在包通信中的允许延迟,一般的移动包通信系统采用这样的方法,即在单个无线信道中,多个用户的时分多路传输数据的方法。移动包通信系统具有作为无线基站或无线网络控制装置的设备的用户数据缓冲器,该缓冲器提供给每位用户,用于用户的数据的暂存,在这样的移动包通信系统中,可存储在用户数据缓冲器中的数据量的限制构成了当前连接用户数量的硬件依赖限制,当前连接用户数量也就是当前可设定包呼叫的数量(包通信的呼叫)。
然而,在一般的移动包通信系统中,用户数据缓冲器具有用于数据存储的足够区域,该区域可接纳从用户来的作为设定请求的包呼叫,直到用户数据缓冲器装满,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产生了因传输延迟的增加使质量降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已知的移动包通信系统中,控制从用户来的包呼叫设定请求,不是使接纳达到硬件的极限,而是根据下行传输能量的条件。
在图1中示出了移动包通信系统的整个结构。如图1所示,该移动包通信系统具有移动站10、无线基站20、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和交换装置40。
通过无线连接,每个移动站10连接到无线基站20,并具有如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包括IMT-无线基站200相容移动电话终端),或移动信息终端(PDA)。
通过无线连接,每个无线基站20连接到移动站10,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该无线基站20连接到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无线基站20由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来控制,用于和驻留在自身控制下的与蜂窝区域内的其他移动站10进行无线通信。
每个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与交换装置40和无线基站20连接,并控制着无线基站20从而控制移动站10的无线通信。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接纳来自移动站10的“呼叫接纳请求(包呼叫的设定请求),此时请求通过无线基站20传输,同时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进行判定是否接纳请求接纳的包呼叫,一旦做出接纳包呼叫的判定后,把包呼叫设定的请求传送到交换装置40。
图2示出了与上述移动包通信系统中控制有关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的一部分结构。如图2所示,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带有呼叫处理器31、呼叫接纳控制器32和存储器33。
与呼叫接纳控制器32连接的呼叫处理器31接纳来自移动站10的呼叫接纳请求,并将该请求传送到呼叫接纳控制器32。另外,呼叫控制器32为移动站10回答一个判定结果,该判定从呼叫接纳控制器32传输来,判定是否接纳上述呼叫请求的包呼叫。
与呼叫处理器31连接的呼叫接纳控制器32判定是否要接纳从呼叫处理器31传送来的呼叫接纳请求的包呼叫,并把判定结果传输到呼叫处理器31。呼叫处理器31定期从无线基站20得到在无线基站20中当前使用的“下行线路传输能量P”的报告。呼叫接纳控制器32控制“预定阈值T”,根据“下行线路传输能量P”和“预定阈值T”比较结果,该呼叫接纳控制器32判定是否要接纳从呼叫处理器31传送来的呼叫接纳请求的包呼叫。
与呼叫接纳控制器32连接的存储器33把当前设定包呼叫的信息存储起来。如图2所示,该信息包括作为识别当前与包呼叫连接的信息的“呼叫ID”、指示到达包呼叫释放的剩余时间的“释放定时器”和表示当前与包呼叫连接数量的“连接呼叫数量”等等。
交换装置40与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连接,该交换装置40进行与从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传送来的与包呼叫设定请求相关的交换过程。交换装置40通过干线网100与其他交换机连接。
图3示出了当从上述移动包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10传输呼叫接纳请求时,所采取的操作。
如图3所示,在步骤S802,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的呼叫处理器31通过无线基站20接纳到从移动站10传输来的呼叫接纳请求。在步骤S804,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的呼叫接纳控制器32接纳从呼叫处理器31传送来的呼叫接纳请求。
在步骤S806,呼叫接纳控制器32在自身控制下对“下行线路传输能量P”的幅度与“预定阈值T”进行比较,其中的“下行线路传输能量P”定期从正在使用该能量的无线基站20中得到报告。
如果“下行线路传输能量P”比“预定阈值T”小,那么控制程序进入到步骤S808,其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将通报包呼叫对于上述呼叫接纳请求是有效的“呼叫接纳许可通知”传输到呼叫处理器31,并把与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呼叫信息存储到存储器33中。
如果“下行线路传输能量P”不比“预定阈值T”小,那么程序进入到步骤S810,其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通报没有包呼叫对于上述呼叫接纳请求是有效的“呼叫接纳拒绝通知”传输到呼叫处理器31。呼叫处理器31响应从呼叫接纳控制器32传输来的“呼叫接纳许可通知”或“呼叫接纳拒绝通知”,执行与从移动站10来的与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必要程序。
然而,在上面描述的移动包通信系统中,一种设定电路切换用的呼叫(声音呼叫)的控制器也同样用于包呼叫设定中,在达到期望效果的同时偶尔也有故障。
例如,对于具有许多在相对靠近地点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站10并且可用少量下行传输能量P的无线基站20,相关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的呼叫接纳控制器32可容许额外数量的包呼叫的设定,结果,在上述移动包通信系统中的所述条件下增加的传输延迟产生了降低质量的问题。
在具有许多在相对较远地点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站10的无线基站20的情况中,由于是根据下行传输能量P进行控制,上面提到的问题不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单个无线信道要进行许多用户共用的时分,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利用移动包通信的这样的优点,该优点为即使在无线基站20使用大量下行传输能量P时,如果他们的数据不是已临时地叠加,用户也可以进行无线通信,结果,产生了减少在整个移动包通信系统的处理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包通信系统,该系统可利用移动包通信系统的上述的优点,改进无线信道资源利用的效率,同时限制传输延迟的增加,防止质量下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移动包通信系统包括:存储当前设定包呼叫信息的存储器;新呼叫判定器,该判定器用于在接纳到从移动站传输来的包呼叫设定请求后,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信息,来判定设定请求的包呼叫是否是新呼叫;以及接纳决定器,该决定器用于在对包呼叫判定为新呼叫后,决定是否要接纳该包呼叫。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移动包通信系统,最好包括这样的存储器和接纳决定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当前设定包呼叫的数量,以及接纳决定器用于对当前设定包呼叫的数量抽样,并根据抽取的当前设定的包呼叫数量来给出对包呼叫是否进行接纳的结论。
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移动包通信系统的W-CDMA的移动包通信系统,最好具有这样的存储器和接纳决定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当前设定A-DPCH’s的数量,以及接纳决定器用于对当前设定的A-DPCH’s的数量抽样,并根据抽取的当前设定的A-DPCH’s的数量来给出对包呼叫是否进行接纳的结论。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移动包通信系统,最好具有这样的缓冲器和队列处理器,该缓冲器用于存储写入并传输到当前设定包呼叫的数据;以及队列处理器用于把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数据传送到包呼叫中,并计算每单位时间传送到包呼叫内的数据量,同时该系统具有接纳决定器,用于根据在队列处理器计算出的数据量来给出是否接纳对包呼叫的结论。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移动包通信系统最好包括:缓冲器,该缓冲器用于存储写入并传输到当前设定包呼叫的数据;队列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把存储在缓冲器内的数据传送到包呼叫中;延迟时间计算器,该计算器用于根据数据存储在缓冲器内时的时间和数据通过队列处理器传送到包呼叫中时的时间来计算延迟时间,以及延迟时间平均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关于延迟时间计算器计算的延迟时间来确定在预定间隔内的平均值,该系统还具有接纳决定器,用于根据由延迟时间平均处理器确定的平均值来给出对包呼叫设定是否进行接纳的结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移动包通信方法包括的步骤为:在接纳到从移动站传输来的包呼叫的设定请求后,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当前设定包呼叫信息,来判定请求设定的包呼叫是否是新呼叫;以及在判定包呼叫是新呼叫后,决定是否要接纳包呼叫。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移动包通信方法,最好具有决定步骤,该步骤包括:从存储器中对一些当前设定的包呼叫抽样;以及根据抽取的当前设定的包呼叫数量来给出是否要对包呼叫进行接纳的结论。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移动包通信方法执行的W-CDMA系统的移动包通信方法,最好具有决定步骤,该步骤包括:从存储器中对一些当前设定的A-DPCH’s取样;以及根据抽取的当前设定的A-DPCH’s数量来给出是否要对包呼叫进行接纳的结论。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移动包通信方法,最好包括的步骤为:把写入并传输到当前设定包呼叫中的数据存储到缓冲器中;以及把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数据传送到包呼叫中,并计算出每单位时间内传送到包呼叫中的数据量,并具有的决定包括根据计算的数据量来给出是否接纳包呼叫的决定。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移动包通信方法,最好包括的步骤为:把写入并传输到当前设定包呼叫中的数据存储到缓冲器;把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数据传送到包呼叫中;根据当数据存储在缓冲器时的时间以及数据传送到包呼叫时的时间来计算延迟时间;以及就计算出的延迟时间来确定在预定间隔内的平均值;而且具有的决定包括根据确定的平均值来给出是否接纳包呼叫的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的构成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移动包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控制器的功能方框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移动包通信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无线网络控制器的功能方框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工作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工作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工作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结构)
下面是参照附图的给出本发明的详细实施例。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整个结构的实例,仅示出了与本发明有关的部分。
根据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的整个结构与描述过的传统移动包通信系统的类似。根据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包括移动站10、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和交换装置40,这些都与在传统的移动包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类似。
在根据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中,像传统的移动包通信系统一样,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设计成用于和交换装置40和无线基站20连接,并用于控制无线基站20,从而控制移动站10的无线通信。另外,在根据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中,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设计成接纳从移动站10通过无线基站20传输来的“呼叫接纳请求(包呼叫的设定请求)”,并判定是否要接为接纳请求接纳包呼叫,以及根据接纳包呼叫的判定,把包呼叫设定的请求传送到交换装置40。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结构的实例,该图只示出了与本发明有关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的一部分。在根据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中,如图4所示,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带有呼叫处理器31、呼叫接纳控制器32、存储器33、用户数据缓冲器34、队列处理器35和延迟时间存储平均处理器36。
呼叫处理器31与呼叫接纳控制器32和用户数据缓冲器34连接,用于从移动站10接纳呼叫接纳请求,并把收到接纳请求传送到呼叫接纳控制器32。呼叫处理器31还用于把从呼叫接纳控制器32传输来的判定结果回答给移动站10,该判定结果为是否对于上述呼叫接纳请求来接纳包呼叫的设定。
当接纳了包呼叫设定时(带有与移动站10相连接的包呼叫),呼叫处理器31命令用户数据缓冲器34为接纳的包呼叫留有设定的区域(即移动站10),同时当包呼叫的连接断开时,命令用户数据缓冲器34释放已经指定作为用于包呼叫区域的区域(移动站10)。
在根据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应用到W-CDMA系统的移动包通信网络中,根据从呼叫接纳控制器32来的指令,呼叫处理器31用于把A-DPCH(与有关的指定信道)的设定或释放命令传输到无线基站20。
呼叫接纳控制器32与呼叫处理器31、存储器33、用户数据缓冲器34、队列处理器35和延迟时间存储平均处理器36连接,该呼叫接纳控制器32作为新呼叫判定器,在接纳到从移动站10传输来的“呼叫接纳请求(包呼叫的设定请求)”后,取决于当前设定的包呼叫是否存储在存储器33中,该判定器用来判定与上述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是否是“新呼叫(不是当前设定的包呼叫)”。
呼叫接纳控制器32还作为接纳结论器,用于对从呼叫处理器31传送来的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设定是否接纳来下一个结论,并把结论的结果传输到呼叫处理器31。
呼叫接纳控制器32用于对包呼叫的连接进行释放,其中存储在存储器33中的“释放定时器”中断(也就是说,“释放定时器”的值变为“0”),对在存储器33中的包呼叫中的信息进行更新。
在根据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到W-CDMA系统的移动包通信网络的应用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用于控制A-DPCH的设定和释放,根据A-DPCH的设定和释放,来更新在存储器33中的有关A-DPCH’s连接数量。
与呼叫接纳控制器32连接的存储器33作为存储有关当前设定包呼叫的信息的存储器。如图4所示,该信息包含有“呼叫ID”,这是用于对当前连接的包呼叫的区别,“释放定时器”指示到包呼叫截止的剩余时间,而“连接的呼叫次数”表示当前连接的包呼叫数量。
在根据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到W-CDMA系统的移动包通信网络的应用中,存储器33用于存储当前A-DPCH’s的连接数量。
用户数据缓冲器34与呼叫处理器31、队列处理器35和延迟时间存储平均处理器36连接,该用户数据缓冲器34具有包含有每个当前设定包呼叫的区域(带有包呼叫设定的移动站10),作为缓冲器来存储在传输到无线基站20之前的临时时间间隔、从交换器交换装置40到包呼叫的访问和传输的数据、每个设定的包呼叫(移动站10)。在该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用户数据缓冲器34共带有n个缓冲器#1到#n,用于确保n个移动站10的区域。
用户数据缓冲器34用于存储从交换装置40来到包呼叫(移动站10)传输的数据的时间和数据传送道无线基站20的时间(或者是由队列处理器35读取的时间),并把其间的差值作为延迟时间传输到延迟时间存储平均处理器36。根据从呼叫接纳控制器32来的指令,由从呼叫处理器31传输来的命令来控制在用户数据缓冲器34要划定和释放的区域。
队列处理器35与呼叫接纳控制器32、用户数据缓冲器34和延迟时间存储平均处理器36连接,作为对列处理器,用于读取每个包呼叫(移动站10)、存储在用户数据缓冲器34中的数据,并把有关包呼叫的读取数据传送到无线基站20。
队列处理器35用于计算每单位时间传输到无线基站20的数据量,通常地把计数结果传输到呼叫接纳控制器32。计数结果认为是根据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的处理量。延迟时间存储平均处理器36与呼叫接纳控制器32和用户数据缓冲器34连接,该延迟时间存储平均处理器36作为延迟时间平均处理器,用于确定在涉及从用户数据缓冲器34传输来的延迟时间的预定间隔内的平均值,并这样确定的延迟时间平均值传输到呼叫接纳控制器32。
(根据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的操作)
对于根据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的操作,如图5到图8所示,有四种方法。图5到图8为示意流程图,示出了在接纳来自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10的呼叫接纳请求后的程序,这只是于本发明有关部分的实例。
(第一程序)
如图5所示,在步骤S302,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的呼叫处理器31接纳从移动站10通过无线基站20传输来的呼叫接纳请求。在步骤S304,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的呼叫接纳控制器32接纳从呼叫处理器31传送来的呼叫接纳请求。
在步骤S306,呼叫接纳控制器32检索对与上述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是否作为当前设定包呼叫而存储在存储器33中进行检索。
如果与上述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作为当前设定包呼叫而存储在存储器33中,那么呼叫接纳控制器32把设定包呼叫识别为“现存呼叫(即当前设定包呼叫)”,控制流程进入到步骤S316,其中与存储器33中的包呼叫有关的“释放定时器”设定(再设定)为最大值。接着,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操作结束。
如果与上述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不是作为当前设定包呼叫而存储在存储器33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把包呼叫识别成“新呼叫(即,不是当前设定的包呼叫),控制流程进入步骤S308。
在步骤S308,呼叫接纳控制器32从存储器33中抽取表示当前设定包呼叫数量的“呼叫UN的数量”。然后,在步骤S310,呼叫接纳控制器32在自身控制下,把抽取的“呼叫UN的数量”与“预定阈值UA”相比较,其中“预定阈值UA”为当前可设定的包呼叫数量的预定上限。
如果“呼叫UN的数量”比“预定阈值UA”小,那么流程进入到S312,其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给出一个结论,来接纳与上面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并把“呼叫接纳许可的通知”作为结果的通知传输到呼叫处理器31,把有关涉及呼叫接纳请求的包呼叫的信息存储到存储器33中,对存储在存储器33中的内容进行更新。
如果“呼叫UN的数量”不比“预定阈值UA”小,那么流程进入到S314,其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给出一个结论,不接纳与上面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的设定,并把“呼叫接纳拒绝的通知”作为结果的通知传输到呼叫处理器31。呼叫处理器31响应从呼叫接纳控制器32传输来的“呼叫接纳许可的通知”或“呼叫接纳拒绝的通知”,执行与从移动站10来的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必要程序。
(第二程序)
第二程序用于本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中,用在利用W-CDMA的移动包通信网络中。对于该程序,假定设定在W-CDMA系统的移动包通信网络中的包呼叫数量基本上与伴有包呼叫(移动站10)的无线信道的DPCH’s(A-DPCH’s)数量相同。
如图6所示,在步骤S402,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的呼叫处理器31接纳到从移动站10通过无线基站20传输来的呼叫接纳请求。在步骤S404,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的呼叫接纳控制器32接纳从呼叫处理器31传送来的呼叫接纳请求。
在步骤S406,呼叫接纳控制器32对与上述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是否作为当前设定的包呼叫存储在存储器33中进行检索。
如果与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作为当前设定的包呼叫存储在存储器33中,那么呼叫接纳控制器32把设定包呼叫识别为“现存呼叫(即当前设定包呼叫)”,控制流程进入到步骤S416,其中与存储器33中的包呼叫有关的“释放定时器”设定(再设定)为最大值。接着,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操作结束。
如果与上述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不是作为当前设定包呼叫而存储在存储器33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把包呼叫识别成“新呼叫(即不是当前设定的包呼叫),控制流程进入步骤S408。
在步骤S408,呼叫接纳控制器32从存储器33中对表示当前设定A-DPCH’s数量的“A-DPCH当前连接数量NA-DPCH”抽样。然后,在步骤S410,呼叫接纳控制器32在自身控制下,把抽取的“A-DPCH当前连接数量NA-DPCH”与“预定阈值MA-DPCH”相比较,其中“预定阈值MA-DPCH”为当前可设定的A-DPCH’s数量的预定上限。
如果“A-DPCH当前连接数量NA-DPCH”比“预定阈值MA-DPCH”小,那么流程进入到S412,其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给出一个结论,来接纳与上面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的设定,并把“呼叫接纳许可的通知”作为结果的通知传输到呼叫处理器31,把有与呼叫接纳请求相关联的包呼叫的信息存储到存储器33中,对存储在存储器33中的内容进行更新。
如果“A-DPCH当前连接数量NA-DPCH”不比“预定阈值MA-DPCH”小,那么流程进入到S414,其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给出一个结论,不接纳与上面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并把“呼叫接纳拒绝的通知”作为结果的通知传输到呼叫处理器31。呼叫处理器31响应从呼叫接纳控制器32传输来的“呼叫接纳许可的通知”或“呼叫接纳拒绝的通知”,执行与从移动站10来的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必要程序。
(第三程序)
如图7所示,在步骤S502,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的呼叫处理器31接纳到从移动站10通过无线基站20传输来的呼叫接纳请求。在步骤S504,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的呼叫接纳控制器32接纳从呼叫处理器31传送来的呼叫接纳请求。
在步骤S506,呼叫接纳控制器32对与上述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是否作为当前设定的包呼叫存储在存储器33中进行检索。
如果与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作为当前设定的包呼叫存储在存储器33中,那么呼叫接纳控制器32把设定包呼叫识别为“现存呼叫(即当前设定包呼叫)”,控制流程进入到步骤S516,其中与存储器33中的包呼叫有关的“释放定时器”设定(再设定)为最大值。接着,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操作结束。
如果与上述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不是作为当前设定包呼叫而存储在存储器33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把包呼叫识别成“新呼叫(即不是当前设定的包呼叫),控制流程进入步骤S508。
在步骤S508,呼叫接纳控制器32根据从队列处理器35传输来的定期计数结果,确定“当前系统处理量TN”。然后,在步骤S510,呼叫接纳控制器32在自身控制下,把确定的“当前系统处理量TN”与“预定阈值TA”相比较,其中“预定阈值TA”为每单位时间处理量的预定上限。
如果“当前系统处理量TN”比“预定阈值TA”小,那么流程进入到S512,其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给出一个结论,来接纳与上面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并把“呼叫接纳许可的通知”作为结果的通知传输到呼叫处理器31,把与呼叫接纳请求相关联的包呼叫的信息存储到存储器33中,对存储在存储器33中的内容进行更新。
如果“当前系统处理量TN”不比“预定阈值TA”小,那么流程进入到S514,其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给出一个结论,不接纳与上面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的设定,并把“呼叫接纳拒绝的通知”作为结果的通知传输到呼叫处理器31。呼叫处理器31响应从呼叫接纳控制器32传输来的“呼叫接纳许可的通知”或“呼叫接纳拒绝的通知”,执行与从移动站10来的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必要程序。
(第四程序)
如图8所示,在步骤S602,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的呼叫处理器31接纳到从移动站10通过无线基站20传输来的呼叫接纳请求。在步骤S604,无线网络控制装置30的呼叫接纳控制器32接纳从呼叫处理器31传送来的呼叫接纳请求。
在步骤S606,呼叫接纳控制器32对与上述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是否作为当前设定的包呼叫存储在存储器33中进行检索。
如果与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作为当前设定的包呼叫存储在存储器33中,那么呼叫接纳控制器32把包呼叫识别为“现存呼叫(即当前设定包呼叫)”,控制流程进入到步骤S616,其中与存储器33中的包呼叫有关的“释放定时器”设定(再设定)为最大值。接着,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操作结束。
如果与上述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不是作为当前设定包呼叫而存储在存储器33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把包呼叫识别成“新呼叫(即不是当前设定的包呼叫),控制流程进入步骤S608。
在步骤S608,呼叫接纳控制器32根据从延迟时间存储平均处理器36传输来的延迟时间,确定“当前平均延迟时间TD”。然后,在步骤S6110,呼叫接纳控制器32在自身控制下,把确定的“当前平均延迟时间TD”与“预定阈值AD”相比较,其中“预定阈值TD”为许可的延迟时间的预定上限相比较。
如果“当前平均延迟时间TD”比“预定阈值AD”小,那么流程进入到S612,其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给出一个结论,来接纳与上面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并把“呼叫接纳许可的通知”作为结果的通知传输到呼叫处理器31,把与呼叫接纳请求相关联的包呼叫的信息存储到存储器33中,对存储在存储器33中的内容进行更新。
如果“当前平均延迟时间TD”不比“预定阈值AD”小,那么流程进入到S614,其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给出一个结论,不接纳与上面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包呼叫,并把“呼叫接纳拒绝的通知”作为结果的通知传输到呼叫处理器31。呼叫处理器31响应从呼叫接纳控制器32传输来的“呼叫接纳许可的通知”或“呼叫接纳拒绝的通知”,执行与从移动站10来的呼叫接纳请求有关的必要程序。
(其他实施例)
在附加的权利要求范围内,上述实施例也可以不同方式改型,这些改型均落在权利要求中陈述的技术概念范围内。
(根据实施例的移动包通信系统效果和功能)
根据描述的实施例,在移动包通信系统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用于根据存储在存储器33中的信息来做出判定,判断设定请求包呼叫是否是新呼叫,并给出是否仅接纳关于现存呼叫以外的新呼叫的结论。
根据已经描述的实施例,在移动包通信系统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根据作为当前设定的包呼叫数量的“呼叫UN的数量”来给出结论,即是否要接纳包呼叫,于是克服了这样的问题,即使当有许多移动站10在相对靠近无线基站20的地点进行无线通信时,仍会接纳过多数量的包呼叫。
根据已经描述的实施例,在移动包通信系统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用于根据作为当前设定的包呼叫数量的“呼叫UN的数量”来给出结论,即是否要接纳包呼叫,于是就利用了移动包通信的优点,即使有许多移动站10在与无线基站20相对远的地点进行无线通信,除非通信数据临时重叠外,用户均可进行无线通信,解决了移动包通信系统全部处理量可能减少的问题。
根据已经描述的实施例,在移动包通信系统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用于根据作为当前设定的A-DPCH’s数量的“A-DPCH当前连接数量NA-DPCH”来给出结论,即是否要接纳包呼叫,其中的当前设定的A-DPCH’s数量等于当前设定包呼叫的数量,于是克服了这样的问题,即使当有许多移动站10在相对靠近无线基站20的地点进行无线通信时,也不会接纳过多数量的包呼叫。
根据已经描述的实施例,在移动包通信系统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用于根据作为当前设定的A-DPCH’s数量的“A-DPCH当前连接数量NA-DPCH”来给出结论,即是否要接纳包呼叫,其中的当前设定的A-DPCH’s数量等于当前设定包呼叫的数量,于是就利用了移动包通信的优点,即使有许多移动站10在与无线基站20相对远的地点进行无线通信时,除非通信数据临时重叠外,用户均可进行无线通信,解决了移动包通信系统全部处理量可能减少的问题。
根据已经描述的实施例,在移动包通信系统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用于根据作为由队列处理器35测量的数据量的“当前系统处理量TN”,给出结论,即,是否要接纳包呼叫,于是即使许多移动站10在相对无线基站20靠近地点进行无线通信时,避免了由于减少的处理量而导致的增加延迟时间的发生。
根据已经描述的实施例,在移动包通信系统中,呼叫接纳控制器32用于根据作为在“预定间隔”内的平均值的“当前平均延迟时间TD”来给出结论,即是否要接纳包呼叫,其中的预定间隔是关于由用户数据缓冲器34和队列处理器35结合计算出的延迟时间,于是即使许多移动站10在相对无线基站20靠近地点进行无线通信时,也避免了延迟时间的增加。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发明提供了移动包通信系统,该系统在利用其优点后,可提高无线信道资源利用率,同时限制了传输延迟增加,避免了质量下降。
虽然利用专业术语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种描述不是限定性的,而只是为了示意的目的,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下面权利要求精神或范围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型或变化。

Claims (15)

1.一种移动包通信系统,包括:
存储当前设定包呼叫信息的存储器;
新呼叫判定器,用于在接收到从移动站传输来的包呼叫设定请求后,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信息,来判定设定请求的包呼叫是否是新呼叫;以及
接纳决定器,用于一旦判定包呼叫为新呼叫后,决定是否要接纳该包呼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包通信系统,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多个当前设定的包呼叫,以及
接纳决定器用于对当前设定包呼叫的数量取样,并根据抽取的当前设定的包呼叫数量来给出是否接纳包呼叫的结论。
3.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包通信系统的W-CDMA系统的移动包通信系统,其中:
存储器用于储存多个当前设定的A-DPCH’s,以及
接纳决定器用于对当前设定的多个A-DPCH’s进行抽样,并根据抽取的当前设定的A-DPCH’s数量,给出是否接纳包呼叫的结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包通信系统,包括:
缓冲器,用于存储写入并传输到当前设定包呼叫的数据;以及
队列处理器,用于把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数据传送到包呼叫中,并计算每单位时间传送到包呼叫内的数据量,其中
接纳决定器,用于根据在队列处理器计算出的数据量来给出是否接纳包呼叫的结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包通信系统,包括:
缓冲器,、用于存储写入并传输到当前设定包呼叫的数据;
队列处理器,、用于把存储在缓冲器内的数据传送到包呼叫中;
延迟时间计算器,、用于根据数据存储在缓冲器内的时间和数据通过队列处理器传送到包呼叫中的时间来计算延迟时间,以及
延迟时间平均处理器,用于确定关于延迟时间计算器计算的延迟时间的预定间隔内的平均值,其中
接纳决定器用于根据由延迟时间平均处理器确定的平均值来给出是否接纳包呼叫的结论。
6.一种移动包通信方法,包括的步骤为:
在接纳到从移动站传输来的包呼叫设定请求后,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当前设定包呼叫信息,来判定请求设定的包呼叫是否是新呼叫;以及
在判定包呼叫是新呼叫后,决定是否要接纳包呼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包通信方法,其中该决定包括步骤:
从存储器中对一些当前设定的包呼叫取样;以及
根据对当前设定的包呼叫数量的取样,来给出是否要接纳包呼叫的结论。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包通信方法的W-CDMA系统的移动包通信方法,其中该决定包括步骤:
从存储器中对一些当前设定的A-DPCH’s取样;以及
根据抽取的当前设定的A-DPCH’s数量来给出是否接纳包呼叫的结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包通信方法,包括的步骤为:
把写入并传输到当前设定包呼叫中的数据存储到缓冲器中;以及
把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数据传送到包呼叫中,并计算出每单位时间内传送到包呼叫中的数据量,其中
决定步骤包括根据计算的数据量来给出是否要接纳包呼叫的结论。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包通信方法,包括的步骤为:
把写入并传输到当前设定包呼叫中的数据存储到缓冲器;
把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数据传送到包呼叫中;
根据数据存储在缓冲器时的时间以及数据传送到包呼叫的时间来计算延迟时间;以及
确定关于计算出的延迟时间的预定间隔内的平均值;其中
决定步骤包括根据确定的平均值来给出是否要接纳包呼叫的结论。
11.一种用于移动包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关于当前设定包呼叫的信息;
新呼叫判定器,用于在接收到从移动站传输来的包呼叫设定请求后,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据,来判定是否设定请求的包呼叫为新呼叫;以及
接纳决定器,该决定器在判定包呼叫是新呼叫后,决定是否要接纳包呼叫。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移动包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多个当前设定包呼叫,以及
接纳决定器用于对一些当前设定的包呼叫取样,并根据抽取的当前设定的包呼叫数量,给出是否要接纳包呼叫的结论。
13.一种用于W-CDMA系统的移动包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其具有用于权利要求11所述移动包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多个当前设定的A-DPCH’s,以及
接纳决定器用于对一些当前设定的A-DPCH’s取样,并根据抽取的当前设定的A-DPCH’s数量,给出是否要接纳包呼叫的结论。
14.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移动包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包括:
缓冲器,用于存储写入并传输到当前设定包呼叫的数据;以及
队列处理器,用于把存储在缓冲器内的数据传送到包呼叫中,并计算出每单位时间传送到包呼叫中的数据量;其中
接纳决定器用于根据在队列处理器中计算的数据量,做出是否接纳包呼叫的决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移动包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包括:
缓冲器,用于存储写入并传输到当前设定包呼叫的数据;
队列处理器,用于把存储在缓冲器内的数据传送到包呼叫中;
延迟时间计算器,、用于根据数据存储在缓冲器内的时间和数据通过队列处理器传送到包呼叫中的时间来计算延迟时间,以及
延迟时间平均处理器,用于确定关于延迟时间计算器计算的延迟时间的预定间隔内的平均值,其中
接纳决定器用于根据由延迟时间平均处理器确定的平均值来给出是否接纳包呼叫的结论。
CNB02140769XA 2001-07-25 2002-07-24 移动包通信系统、移动包通信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109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24867 2001-07-25
JP2001224867A JP3990882B2 (ja) 2001-07-25 2001-07-25 移動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移動パケット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9430A true CN1399430A (zh) 2003-02-26
CN1221098C CN1221098C (zh) 2005-09-28

Family

ID=19057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076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1098C (zh) 2001-07-25 2002-07-24 移动包通信系统、移动包通信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42666B2 (zh)
EP (1) EP1289171B1 (zh)
JP (1) JP3990882B2 (zh)
CN (1) CN1221098C (zh)
DE (1) DE60214638T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02271C (zh) * 2003-09-17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cdma)系统呼叫准入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69303B1 (ko) * 2003-04-11 2006-04-10 임재성 블루투스 시스템에서 7개 이상의 단말과의 통신방법 및 장치
GB2404114B (en) 2003-07-12 2005-08-10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unit and method of power saving therein
US7535932B2 (en) * 2003-12-26 2009-05-19 Ntt Docomo, Inc.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and base station
US7613111B2 (en) * 2005-04-18 2009-11-03 Santera Systems, Ll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dynamic blocking an unblocking of media over packet resources
US7660286B2 (en) * 2006-02-03 2010-02-09 Broadcom Corporation Jitter management for packet data network backhaul of call data
US8385262B2 (en) * 2006-09-28 2013-02-26 St-Ericsson Sa Transferring data in a dual transfer mode between a mobile network and mobile stations
JP2009272959A (ja) * 2008-05-08 2009-11-19 Nec Corp 呼受付制御方法、呼受付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649284B2 (en) * 2008-07-01 2014-0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ellular congestion and admission control based on ringing tones in unanswered calls
ES2380983B1 (es) 2010-10-27 2013-04-15 Vodafone España, S.A.U.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optimizar la carga de señalización en una red de comunicación celular.
US20140153577A1 (en) 2012-12-03 2014-06-05 Aruba Networks, Inc. Session-based forwarding
JP6241481B2 (ja) 2013-08-23 2017-12-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呼処理制御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呼接続要求の受け付け制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548063B1 (en) * 2015-11-24 2020-01-28 Sprint Spectrum L.P. Call admission control for relay access no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49964B2 (ja) 1989-02-15 1997-09-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トラヒック制御方式
JP3066910B2 (ja) 1990-11-14 2000-07-17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Atm交換網の呼受付制御方法
JPH06164621A (ja) 1992-11-20 1994-06-10 Kokusai Denshin Denwa Co Ltd <Kdd> Atm呼受付制御方式
US5862335A (en) * 1993-04-01 1999-01-19 Intel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file transfers and logical connections in a computer network
JP3192039B2 (ja) 1993-09-13 2001-07-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トラヒック制御方式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制御システム
US5757772A (en) * 1995-09-18 1998-05-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acket switched radio channel traffic supervision
JPH1084386A (ja) 1996-09-10 1998-03-31 Toshiba Corp 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の輻輳制御における制御入力計算装置及び制御入力計算方法並びに通信品質計算装置及び通信品質計算方法
US6377548B1 (en) 1997-10-14 2002-04-2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admitting new connections based on measured quantities in a multiple access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JP3500060B2 (ja) 1998-02-19 2004-02-2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方法および移動通信装置
KR100334767B1 (en) * 2000-09-30 2002-05-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aptive admission control method for assuring qos of hand-off in radio network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0868689B1 (ko) * 2002-05-06 2008-1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망의 호 수락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0617846B1 (ko) * 2002-05-27 2006-08-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품질을 보장하는 호 수락장치 및 방법
US6944461B2 (en) * 2002-06-03 2005-09-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quality-based call admission control and scheduling
JP4543842B2 (ja) * 2004-09-09 2010-09-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リソース管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02271C (zh) * 2003-09-17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cdma)系统呼叫准入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89171A3 (en) 2003-11-12
US20030021288A1 (en) 2003-01-30
CN1221098C (zh) 2005-09-28
DE60214638T2 (de) 2007-09-06
EP1289171B1 (en) 2006-09-13
EP1289171A2 (en) 2003-03-05
JP2003037619A (ja) 2003-02-07
DE60214638D1 (de) 2006-10-26
US7242666B2 (en) 2007-07-10
JP3990882B2 (ja) 2007-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1098C (zh) 移动包通信系统、移动包通信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装置
CN1297171C (zh) 移动台和基站
CN1221150C (zh)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空闲越区切换控制方法
CN1163092C (zh) 呼叫接受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和基站装置
CN1158815C (zh) 移动电信中与加速度相关的信道转换
CN100345396C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越区切换的方法
CN101911779A (zh) 用于小区重选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40465A (zh) 移动电源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751534A (zh) 通信系统、通信装置、通信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CN1163090C (zh) 无线电信道切换方法与移动通信系统并基地台与移动台
CN1154379C (zh) 用于控制传输容量的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161894C (zh) 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线路分配方法
CN1784078A (zh) 根据上行链路高速信号的接收状态来确定要从活动集中删除的小区的活动集选择方法
CN1725899A (zh) 小区重新选择信令方法以及蜂窝电信系统
CN1522093A (zh) 一种完成越区切换或重选过程的方法
CN101052206A (zh) 一种移动终端网络附着方法
CN1314213C (zh) 无线控制站、无线终端、基站、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555616A (zh) 无线终端装置及其接收操作控制程序
CN1183017A (zh) 移动通信系统
CN1768541A (zh) 无线基站资源分配方法和无线基站
CN1145373C (zh) 用于提供蜂窝无线业务给标准模拟终端的方法和设备
CN1510960A (zh) 无线接入网络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控制服务器及数据服务器
CN1248118A (zh) 用于测试互通功能系统功能的电路呼叫发生器及其方法
CN1764318A (zh) 基地电台控制装置、传呼系统及方法
CN1302683C (zh) 一种保持小区规划覆盖半径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