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6815A - 用于取出牙齿器件的器械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取出牙齿器件的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96815A
CN1396815A CN01804428.XA CN01804428A CN1396815A CN 1396815 A CN1396815 A CN 1396815A CN 01804428 A CN01804428 A CN 01804428A CN 1396815 A CN1396815 A CN 1396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portion
tooth
corona
handle
expa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44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4312C (zh
Inventor
亚历山大·穆勒
威廉·穆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FR00013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FR2812537A1/fr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396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6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43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431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3/00Dent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A61C3/16Dentists' forceps or clamps for removing crow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3/00Dent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A61C3/16Dentists' forceps or clamps for removing crowns
    • A61C3/162Dentists' forceps or clamps for removing crowns acting by levera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 Prostheses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usic (AREA)
  • Magnetic Head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在残牙(3)的闭合面和牙冠(4)的底面之间产生力偶处置原牙座或假牙座上的牙冠(4)或封装的假牙的器械。该器械包括一个中间凹口部分(C)和一个工作部分(D),它们可构成把手(A)的延长部分,并且包括一个变细的中间部分(B)。当将该工作部分插在预先由医师在残牙(3)的闭合部分的支承位置处沿一个与牙冠(4)的闭合面基本平行的平面做好的槽口中时,该工作部分(D)就能在物理作用下在残牙(3)的相应闭合面和牙冠(4)的底面之间产生力偶。由于力偶基本产生在牙或植牙的垂轴(F)上,该器械就能限制病人的外伤,保留底座,保护假牙,以便今后重新镶配。

Description

用于取出牙齿器件的器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牙科医生或口腔医生提供另一种方法或辅助方法,以便将封装在原生牙或植牙上的各体牙冠、桥形架或其它假牙(假体)取下。目前的许多方案要么操作繁杂,要么价钱昂贵,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会使牙冠(4)遭到毁坏,另一方面使牙钻遭到严重磨损,使旋转器械超负荷工作。另外,通常手术让人难受,甚至让患者感到痛苦。
事先应注意的是:
-虽然实际上牙或植牙从严格意义上讲总是不垂直的,但为了清楚地理解我们描述的问题,我们仍将牙或植牙的垂直轴(F)取为垂直基准,例如图16,17和18所示的那样。
-图16表示牙沿纵分面(前后向平面)的剖面图,而图17和18表示牙沿正平面的剖面图。
-所有的图和实施方式及应用方式均根据封装在原生残牙(3)或重制残牙上的假牙进行描述的。然而,如果残牙(3)是假牙,则本发明具有相同的效果,特别是在植牙领域更是如此。通常,我们将适于用在植牙上以及上面固定有牙冠(4)的修复系统称作修复残牙(3)。
在取出牙冠的各种器械中的一种器械是在1982年的专利器械,其名称为牙科器械,该器械用于取出牙冠和冠柱牙(桩牙)(公开号:2522494,国际公开号:8203435,申请日:02.03.1982)。该器械主要包括一个把手,一个杆,杆的前部向后弯曲。这种工具以及使用方法的好处在于在残牙(3)和牙冠(4)之间实现杠杆作用,同时不使牙龈受到伤害,而且在手术成功时,将牙冠(4)复原(回收)。但是,该器械的形状、尺寸以及使用的方法,均要产生能将牙冠(4)拔起的力偶,力偶一方面作用在残牙(3)的闭合面(咬合面)上,另一方面还作用在牙冠(4)的表面的凹口(1)的顶部上。然而,如果残牙(3)的闭合面的支座位于牙的垂轴(F)上,则施加在牙冠(4)的壁上的作用力就造成偏离牙的垂轴(F)的移动。这样也就产生有损于牙或植牙的侧向力。
另一个在参考文献EP0399237中公开的器械也存在同样的缺陷,由于平面形状和突起形状的作用,所以使假牙产生相对于残牙的倾动。
与此相互,本发明可以产生均匀的力偶,它限制或消除了所有的侧向作用力,这是因为力偶被作用在一个与牙或植牙的垂轴(F)完全或基本完全重合在一起的轴上。
本发明的器械包括一个中间凹口部分(C)和一个工作部分(D)。将工作部分(D)插在预先由医师做好的槽口(2)中,这样就可以基本在牙或植牙的垂轴(F)上且在残牙(3)的闭合面和牙冠(4)的底面(拱腹面)之间产生力偶,从而取出牙冠(4)。在拔出牙冠(4)前,中间凹口部分(C)的形状和尺寸均可以使其不妨碍牙冠(4)的开有槽的侧壁的提升,同时不会对牙冠(4)产生侧向作用力。
在使用时,本发明对于所有变型来讲需要进行四个相同的操作方式[见图16,17和18]:
-在使用本器械前,要求先在牙冠(4)的最易接触到的面(通常是前庭面)上开一个凹口(1),使凹口穿过牙冠的厚度。该凹口(1)的宽度应当大于或等于中间凹口部分(C)的直径。该凹口(1)应当开在一个基本与牙冠(4)的闭合面平行的面上,且处于残牙(3)的闭合部分的假定高度上。
-第二步,利用牙钻(有裂纹的圆柱型)加长该凹口(1),以便做出一个槽口(2),同时对残牙(3)的部分或全部表面进行清扫。该槽口(2)的尺寸可以让整个工作部分(D)进入。
-第三步,应将该器械的工作部分(D)滑到做成的槽口(2)中,直至中间凹口部分(C)与牙冠(4)的凹口(1)重合。
-最后的步骤是利用工作部分(D)的膨胀(扩张)旋转作用拔出牙冠(4),也可以用其它任何能够沿牙轴(或植牙的轴)并在残牙(3)的闭合面和牙冠(4)的底面之间产生力偶的方法取出牙冠。
这样,正确地使用该器械就可以用最小的侧向力拔出牙冠(4),对于保护残牙(3)、牙或植牙来讲,侧向力既无效用,而且还有痛苦危险。
此外,在所用的方法中,在一个与牙冠(4)的闭合面基本平行的平面上切开该牙冠(4),这样可以不损害牙冠(4)。事实上,在牙冠(4)上做出的凹口(1)使该牙冠仍然保持刚性,而且不改变它的颈部镶嵌,这样,在想重新安装就位时就可以将该牙冠回收复原。因此在重新安装牙冠(4)以后,只要用合适的材料填塞凹口(1)就可以了。
上面所列出的可以在残牙(3)的闭合面和牙冠(4)的底面之间产生力偶的方法并不是穷尽的。因此,我们从许多技术实施方案中列出有限的几个实施方案。
除了下面描述的几种实施方案以外,作为一个非限定性的例子,本发明器械的工作部分(D)可用一种可以受控膨胀的材料制成,例如在温度的变化下,这种材料例如基本沿垂直方向膨胀(不限于此)。
事实上,只要保证该器械的特征是有一个能使牙冠(4)自由拔出的中间凹口部分(C),而且不存在或限制侧向作用力,那么所有能使工作部分(D)沿基本垂直方向膨胀(扩张)的物理方法均可考虑。根据所用的膨胀系统,只需要用把手(A)和中间区段(B)将工作部分(D)保持在槽口(2)中或在槽口中驱动它(例如需要把手(A)和变细的中间区段(B)来保持和驱转I.D.R的工作部分(D),这将在下面描述)。
为了更方便地使用,本发明可以带有一个能方便地,甚至自动地使工作部分(D)返回到静止位置的机构。这种机构例如是电动机或涡轮机,随后它还可以促使工作部分(D)垂直膨胀,然后再回到静止位置。
这种器械要求能够适应碰到的各种情况(待处理牙齿的尺寸和可以接触到的位置的多少)。通过将不同的部件调整对齐,或调整这些部件的形状和尺寸就可以适应各种情况。该器械最好由一套可以互换的端接件组成,这些端接件与器械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结合。
下面我们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的三个实施方案:
-利用转动进行拔出的器械(I.D.R);
-使两个斜面交叠的一种变型设计(C.D.P.I)[见图17];
-垂直膨胀的一种变型设计(E.V.)[见图18]。
I.D.R包括四个部件(图1和2):
一个把手(手柄)A;
一个变细的(渐尖的)中间区段(B);
一个中间凹口部件(C);
一个工作部分(D)。
I.D.R的把手(A)的形状设计成适于用手操作,而且适于使器械转动,这可以与韧带切开手术刀(syndesmotome)的把手相似。
I.D.R的变细的中间区段(B)的唯一作用是实现从把手(A)的区段到达中间凹口部分(C)的附近区段或到达中间凹口部分的区段的过渡。因而该中间区段的形状和尺寸可以不同。
I.D.R的中间凹口部分(C)为环节形,它最好是圆柱形。中间凹口部分的直径与牙冠(4)上的凹口(1)的尺寸有关。其长度与牙冠(4)的厚度和槽口(2)的深度有关。
I.D.R的工作部分(D)的形状可有更大的变化,只要在I.D.R旋转的作用下,这些形状能在残牙(3)的闭合面和牙冠(4)的底面之间产生力偶即可。这表明工作部分(D)的侧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槽口(2)的高度。
不论其截面、正面或侧面如何,均可以使I.D.R的工作部分(D)具有特定的形状,包括非限制性的矩形、卵形、三角形、蜗形或菱形。但是,工作部分的截面最好为卵形或蜗形。事实上,因为没有突出部分,这些形状将会在牙轴(F)的附近和在各力偶施加位置与牙齿中心之间的附近能确保不受伤害地匀称地提拔。
此外,工作部分(D)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I.D.R最好制成一套可互换的端接件的形式。根据操作锚定系统时所选择的地方,每一个端接件可以与器械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结合在一起。
I.D.R的各个部件的轴A’,B’,C’,D’之间的夹角可以不同,从而或是使I.D.R的所有部件均在同一轴上(见图1和2),或是使所有部件在不同的轴上,这便于在口腔中操作,例如对后牙进行手术(见图12,13,14和15)。
图3和4为I.D.R的端接件的一种变型,该端接件有一个工作部分(D),它的正面(图3)和侧面(图4)分别为矩形,它们的端部相对于中间凹口部分(C)的转轴(C’)径向相反且对称。
图5表示I.D.R的端接件的一种变型,该端接件有一个“毛坯钥匙”型的工作部分(D)。工作部分(D)的转轴(D’)与中间凹口部分(C)的转轴(C’)平行,但两者分开。
图6表示I.D.R的端接件的一种变型,该端接件有一个工作部分(D),工作部分的外形为带有倒圆边的矩形。
图7,8和9表示I.D.R的端接件的一种变型,该端接件有一个工作部分(D),工作部分的正面(图7),侧面(图8)和截面(图9)均为椭圆形。
图10表示I.D.R的工作部分(D)的一种变型,该工作部分的截面为蜗形。这种形状的好处在于可以在非常靠近牙的垂轴(F)的地方产生基本垂直的均匀力偶。
图11是L.D.R的圆柱形中间凹口部分(C)的截面图。
图12和13表示I.D.R的一种变型,其把手(A)的轴A’和变细的中间部分(B)的轴B’之间形成正面角α1和侧面角β1。
图14和15表示I.D.R的一种变型,其把手(A)的轴A’和变细的中间部分(B)的轴B’之间形成正面角α2和侧面角β2,轴B’和中间凹口部分(C)的轴C’之间形成正面角α3和侧面角β3。
图16表示I.D.R的一种变型,其工作部分(D)为矩形截面,该工作部分插入槽口(2)中以后,通过转动就可以在牙冠(4)的闭合面的底面和残牙(3)的闭合面之间产生力偶。图16是牙沿纵分面的剖面图。
在完成了凹口(1)和槽口(2)的制作以后,就将I.D.R的工作部分(D)插入槽口(2)中,使得中间凹口部分(C)位于假牙上开出的凹口(1)处。中间凹口部分(C)的形状和尺寸可以使其自由转动,并将该转动传送到工作部分(D)。
这样的组件可以将由医师利用把手(A)陆续施加的转动传送给工作部分(D)。
中间凹口部分(C)和工作部分(D)各自的尺寸可根据所遇到的情况而改变,这要根据牙冠是普通牙冠还是植牙上的牙冠以及根据牙冠的尺寸或其在口腔中的位置而定。作为一个非限定的例子,例如图3所示的中间凹口部分(C)可以是长约为4-5mm的圆柱形,其截面约为1-1.6mm,工作部分(D)可以是直角平行六面体,其厚度约等于中间凹口部分(C)的直径(即1-1.6mm),其非锐利的边为1.6mm-3mm。
一种使用两个互搭倾斜面(C.D.P.I)的变型包括:
一个把手A;
一个变细的中间区段(B);
一个凹形中间部件(C);
一个分成(D1)和(D2)的工作部分(D)。
C.D.P.I的把手(A)具有与I.D.R基本相同的特征。但是,该把手还包括一个可以操作半个工作部分(D2)的插入机构。该机构也可以含有能够使C.D.P.I返回到静止位置的系统。
C.D.P.I的变细的中间部分(B)的特征与I.D.R的特征基本相同,但是,它还包括一个可以使半个工作部分(D2)引入的插入装置。
C.D.P.I的中间凹口部分(C)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可以一个在另一个上滑动,也可以一个在另一个中滑动。第一部分(C1)一方面与变细的中间部分(B)相连,另一方面与工作部分(D)的下部五面体(D1)相连。第二部分(C2)一方面与插入把手(A)中的可以使其转动的机构相连,该机构穿过变细的中间部分(B),另一方面与工作部分(D)上部五面体(D2)相连。中间凹口部分(C)的形状和尺寸应当能使牙冠(4)垂直运动。
C.D.P.I的工作部分(D)包括两个半个部分(D1)和(D2),每一个均有一个斜面,当C.D.P.I静止时,叠合起来就形成一直角平行六面体。两个半个部分(D1)和(D2)中的每一个均是五面体形状。
就像I.D.R的情况一样,在制成凹口(1)和槽口(2)之后,将处于静止状态的C.D.P.I的工作部分(D)插入槽口(2)中,以便使中间凹口部分(C)位于假牙上开出的凹口(1)处。
当利用插入到把手(A)中的装置拉五面体D2时,该五面体与五面体D1交叠,均衡上升,从而五面体D1和D2使工作部分(D)基本垂直地扩张。使五面体D1压靠在残牙(3)的闭合面上,使五面体D2压靠在牙冠(4)的底面的闭合面上,于是便在这两个面之间产生了力偶。
变型的垂直扩张机构(E.V)[见图18]包括:
-一个把手(A);
-一个杆(E);
-一个变细的中间部分(B);
-一个中间凹口部分(C);
-一个分成两个部件(D3)和(D4)的工作部分(D)。
E.V的把手(A)的特征与I.D.R的特征基本相同。但是,它还包括一个可以操作杆(E)的插入机构,该杆延伸在工作部分(D)中。该机构还可以有一个能够使E.V自动返回到静止位置的系统。
将杆(E)插到E.V中,该杆有一个扩充端(E1),从而在从把手(A)处拉杆(E)时,扩充端(E1)插到多面体(D3)和(D4)之间,使得它们分开。
E.V的变细的中间部分(B)的特征与I.D.R的特征基本相同。但是,它还包括一个可以插入杆(E)的机构。
E.V的中间凹口部分的特征与I.D.R的特征基本相同。但是,它还包括一个可以插入杆(E)的机构。
E.V的工作部分(D)包括两个多面体(D3)和(D4),这两个多面体的斜面对着杆(E)的扩充端(E1)。当拉动斜面之间的杆(E)时,就使这两个斜面逐渐分开,因而使得工作部分(D)基本沿垂直方向扩张。
制造凹口(1)和槽口(2)的方法与I.D.R的一样。将E.V的整个工作部分(D)插到槽口(2)中,以使中间凹口部分(C)位于凹口(1)处。利用操作位于把手(A)中的机构,拉动杆(E)的扩充端(E1),扩充端(E1)使多面体(D3)和(D4)逐渐分开,直至在牙冠(4)的底面的闭合面和残牙(3)的闭合面之间产生力偶。

Claims (8)

1.一种用于取出牙冠(4)的器械,该器械包括一个处于把手(A)和一个变细的中间部分(B)后面的中间凹口部分(C)以及一个工作部分(D),工作部分(D)可插配在预先由医师在原生牙或假牙的残牙(3)的闭合面的假定高度处沿一个与牙冠(4)的闭合面基本平行的平面做好的槽口(2)中,
其特征在于:工作部分(D)设计成能在物理作用下基本在牙或植牙的垂轴(F)上且在残牙(3)的闭合面和牙冠(4)的底面的闭合面之间产生一个力偶,同时中间凹口部分(C)的形状和尺寸被确定成限制对牙冠(4)的侧向作用力,而且不妨碍所述牙冠的开有槽的壁的垂直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器械,其特征在于:通过医师操作所述把手,使中间凹口部分(C)和工作部分(D)与变细的中间部分(B)和把手(A)整体地转动,该工作部分(D)具有椭圆形或卵形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器械,其特征在于:工作部分(D)的正面、侧面或截面为椭圆形或卵形。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分(D)包括两个五面体(D1)和(D2),当静止时,它们就形成一个可以插到槽口(2)中的直角平行六面体,当利用一个位于把手(A)中并穿过变细的中间部分(B)的机构使它们逐步交叠时,就使工作部分(D)基本沿牙的垂轴(F)扩张。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器械,其特征在于:工作部分(D)包括两个五面体(D3)和(D4),当利用一个位于把手(A)中并穿过变细的中间部分(B)和中间凹口部分(C)的机构拉动一个具有扩充端(E1)的杆(E)而使它们分开时,使得工作部分(D)基本沿牙的垂轴(F)扩张。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器械,其特征在于:工作部分(D)用一种可以受控膨胀的材料制成,在温度变化时这种材料基本垂直膨胀。
7.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的器械,其特征在于:它装有一个能够使工作部分(D)自动返回到其静止位置的装置。
8.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的器械,其特征在于:它装有一个能够使工作部分(D)连续垂直扩张、并使其返回静止位置的机动装置。
CN01804428.XA 2000-02-03 2001-02-02 用于取出牙齿器件的器械 Expired - Lifetime CN124431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0/01381 2000-02-03
FR0001381A FR2812537A1 (fr) 2000-02-03 2000-02-03 Clefs a desceller les couronnes dentaires
FR00/03833 2000-03-27
FR0003833A FR2812538B1 (fr) 2000-02-03 2000-03-27 Clefs a desceller les couronnes dentair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6815A true CN1396815A (zh) 2003-02-12
CN1244312C CN1244312C (zh) 2006-03-08

Family

ID=26212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04428.XA Expired - Lifetime CN1244312C (zh) 2000-02-03 2001-02-02 用于取出牙齿器件的器械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6796797B2 (zh)
EP (1) EP1251792B1 (zh)
JP (1) JP4294904B2 (zh)
CN (1) CN1244312C (zh)
AT (1) ATE297699T1 (zh)
AU (2) AU3196101A (zh)
BR (1) BR0108078B1 (zh)
CA (1) CA2398885C (zh)
DE (1) DE60111492T2 (zh)
DK (1) DK1251792T3 (zh)
ES (1) ES2243440T3 (zh)
FR (1) FR2812538B1 (zh)
IL (1) IL150846A0 (zh)
MX (1) MXPA02007490A (zh)
WO (1) WO20010564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0581A1 (en) * 2005-07-25 2007-01-25 Whitehead George 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nd removing crowns from abutments
US7704072B2 (en) 2006-04-19 2010-04-27 Ormco Corporation Orthodontic bracket
US20080038691A1 (en) * 2006-08-10 2008-02-14 Walling Donny T Denture Adjustment Tool
US20090246732A1 (en) * 2006-12-20 2009-10-01 Creasman Susan M Dental tool
US8182266B2 (en) 2006-12-20 2012-05-22 Creasman Susan M Dental tool
EP2908766B1 (en) 2012-10-22 2019-02-27 Medical Corporation It Dental implant set
WO2014064851A1 (ja) * 2012-10-22 2014-05-01 医療法人社団アイ・ティー アバットメント、フィクスチャー、コネクタ及び歯科インプラント用セット
WO2016176213A1 (en) * 2015-04-29 2016-11-03 Zest Ip Holdings, Llc Dental appliance removal tool and methods of use
US9687316B1 (en) 2016-06-10 2017-06-27 Sami Maassarani Dental covering removal tool
US11076934B2 (en) 2018-01-29 2021-08-03 Sami Maassarani Dental tool assembly
PL435776A1 (pl) * 2020-10-26 2022-05-02 Sebastian Stępniewski Zestaw elementów protetycznych oraz sposób wytwarzania zestawu elementów protetycznyc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24942A (en) * 1951-11-26 1953-01-13 John C Wilborn Dental crown seating instrument
US4205664A (en) * 1977-02-24 1980-06-03 Baccialon Maria O Tooth and gum massaging implement
US4179816A (en) * 1977-09-21 1979-12-25 Anderson Grant W Apparatus, methods and instruments for removing dental restorations
FR2522494B1 (fr) 1982-03-02 1985-10-25 Uzan Henry Instrument dentaire destine a l'enlevement de couronnes et de dents a pivot
US4594069A (en) 1984-10-09 1986-06-10 Thompson Benedict D Dental crown remover
DE3621055A1 (de) 1986-06-24 1988-01-07 Jens Planert Zahnaerztliches aufweitungsgeraet
DE3733634A1 (de) * 1987-10-05 1989-04-20 Jens Planert Zange fuer teleskopkronen
DE3916680C1 (zh) * 1989-05-23 1990-12-20 Hans Dr. 7950 Biberach De Romer
WO1999039651A2 (en) * 1998-02-05 1999-08-12 Gittleman, Neal, B. Separation tools for abutment window and method
BE1011769A6 (fr) * 1998-03-02 2000-01-11 Sweijd Frank Pompe a vis comme arrache couronne pour des couronnes et des bridges dentaires ciment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398885A1 (fr) 2001-08-09
CA2398885C (fr) 2009-09-29
CN1244312C (zh) 2006-03-08
FR2812538A1 (fr) 2002-02-08
JP4294904B2 (ja) 2009-07-15
JP2003521330A (ja) 2003-07-15
ATE297699T1 (de) 2005-07-15
DK1251792T3 (da) 2005-10-17
EP1251792A1 (fr) 2002-10-30
EP1251792B1 (fr) 2005-06-15
AU3196101A (en) 2001-08-14
ES2243440T3 (es) 2005-12-01
MXPA02007490A (es) 2004-08-23
DE60111492T2 (de) 2006-05-18
DE60111492D1 (de) 2005-07-21
BR0108078A (pt) 2002-10-22
WO2001056495A1 (fr) 2001-08-09
US20030091958A1 (en) 2003-05-15
US6796797B2 (en) 2004-09-28
BR0108078B1 (pt) 2009-08-11
FR2812538B1 (fr) 2003-02-14
AU2001231961B2 (en) 2005-02-17
IL150846A0 (en) 2003-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4312C (zh) 用于取出牙齿器件的器械
AU2004270173B2 (en) Automated method for producing improved orthodontic aligners
Kohal et al.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ized Stress Analysis of Commercially Pure Titanium and Yttrium--Partially Stabilized Zirconia Implants.
US7179089B2 (en) Abut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Stella et al. Sinus slot technique for simplification and improved orientation of zygomaticus dental implants: a technical note.
TW442271B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dental implant
AU713845B2 (en) Customized dental abutment
JP2005525155A (ja) 特に歯科に使用する骨形成ツールおよびそれを操作する器具
CN1254219C (zh) 由销保持的镶嵌牙桥
US20140030674A1 (en) Prefabricated immediate no-drill dental implant
CN105411717A (zh) 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个体化牙弓夹板及其制作方法
US20220061965A1 (en) Dental implants, dental implan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20220071736A1 (en) Tooth Preparation System With Lateral Prongs For Limiting Three-Dimensional Movement
KR20210101846A (ko) 임플란트 상부 보철물 제작을 위한 스캔 데이터 추출용 스캔 바디
US20230346522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a dental implant for a multi-rooted tooth
JP3297042B1 (ja) 口腔インプラント治療用骨のみ
Desai et al. Magnetic Mallet-Feel the Future.
KR200446492Y1 (ko) 치과용 확장 시술 유닛
KR200452712Y1 (ko) 치과용 회전기구
CN112641539A (zh) 一种个性化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块的口腔种植骨增量方法及其应用
RU2146901C1 (ru)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естественного контура мягких тканей, окружающих непосредственный имплантат, и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ый заживляющий колпачок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RU43449U1 (ru) Стоматологическая матрица
KR101037895B1 (ko) 임플란트용 일체형 치조골절개 확장기
RU2252728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цельнолитой культевой штифтовой вкладки
RU2299704C1 (ru) Эндодонто-эндоссальный импланта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0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