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5639A - 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5639A
CN1385639A CN 02119912 CN02119912A CN1385639A CN 1385639 A CN1385639 A CN 1385639A CN 02119912 CN02119912 CN 02119912 CN 02119912 A CN02119912 A CN 02119912A CN 1385639 A CN1385639 A CN 1385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ump
hydraulic control
rotor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1991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6615C (zh
Inventor
藤川敦司
一条秀治
福岛幸彦
角诚
大泷光郎
梄井胜行
长谷川隆
藤本修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443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69205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443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33987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85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5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66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661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具有接合配置于第1箱体H1的侧端面S1的第1液压控制阀60、接合配置于第1液压控制阀60的油泵50、可自由回转地配置于变速器箱体内的变速器输入轴1,油泵50由接合于第1液压控制阀60的阀体的泵壳51、54和配置于其内部的外转子52和内转子53构成,变速器输入轴1插入泵壳内,与内转子53配合连接,驱动内转子回转。该油泵50从变速器箱体的底部吸入工作油,通过与阀体的接合部将工作油供给到第1液压控制阀60。

Description

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变速器箱体内配置油泵和液压控制阀而构成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本发明还涉及这样一种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在该液压控制装置中,上述油泵使用这样构成的油泵构造,即,如次摆线(トロコイド)泵和内齿轮(インタ一ナル)泵等那样,在外转子(包含外齿轮)的内周配置内转子(包含内齿轮),驱动内转子回转,使内转子和外转子相互啮合着回转地进行泵作用。
背景技术
利用液压进行变速器的变速控制的构成过去已为人们所熟知,在变速器设置有用于该变速控制的液压控制装置。这样的液压控制装置由油泵和液压控制阀构成,将其配置在变速器箱体内,该构成已为人们所了解。例如,在日本特开平3-12137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液压控制装置构成,其中,在变速器箱体的后端面设置液压控制阀,同时,在变速器箱体的后端面安装覆盖该液压控制阀的侧罩,另外,在变速器箱体的前部配置油泵。
在这样的液压控制装置构成中,油泵和液压控制阀在变速器箱体内分别地离开配置,所以,需要在变速器箱体内形成用于将来自油泵的排出油供给到液压控制阀的油路,存在油路构成易于复杂化的问题。另外,该油路长度易于变大,存在油路阻力增加、压力损失变大使驱动效率下降的问题。
虽然也可考虑由阀体构成泵壳,在该泵壳部内配置外转子、内转子等。然而,阀体为了轻量化而由铝系材料构成,而油泵从强度要求考虑由铁系构件构成,在由阀体构成泵壳部的场合其材料成为问题。例如,在由铝系材料制作阀体的场合,存在与其一体形成的泵壳部的强度不足的问题。当在铝系材料的泵壳内配置铁系材料的转子构件时为了容许热膨胀率的差,需要增大转子与壳体的间隙,所以,存在泵效率(容积效率)下降的问题。另一方面,如由铁系材料制作阀体,则可消除这样的问题,但全体重量变大,存在变速器的重量地增加的问题。
作为上述油泵,已知有这样的构造,即,如次摆线泵和内啮合齿轮泵等那样,在外转子(包含外齿轮)的内周配置内转子(包含内齿轮),驱动内转子回转,使内转子和外转子相互啮合着回转地产生泵作用。
作为这样的油泵构造,例如在变速器等中配置于其输入轴上,接受发动机回转受到驱动,供给变速控制等所需的液压。这样,由于为安装于变速器的输入轴上等的构成,所以,在泵单体的状态下没有驱动轴,采用安装在直接与发动机输出轴相连的驱动轴上那样的构成。为此,在泵单体中,成为在泵壳内配置外转子和内转子的状态,外转子在泵壳的转子收容空间受到定位(对中)地受到保持,内转子以自动状态配置在外转子内。
当将这样的构成的泵安装于泵驱动轴上时,泵驱动轴嵌合于内转子的内径部,但如上述那样,内转子在外转子内成为自由状态,不对中,存在难以进行将泵驱动轴嵌合到内转子的内径部的安装作业的问题。鉴于这样的问题,在日本实用新型登录2589791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构成,其中,在内转子(内齿轮)的内径部的端面设置锥面,同时,为了可自由回转地支承驱动轴而将安装于变速器箱体的圆筒式套筒状的轴承的端面形成为锥面状,将该轴承的端面锥面与内转子的内径部端面锥面配合,将内转子安装于箱体而对中。这样,可如上述那样将泵驱动轴配合到对中的内转子的内径部,容易进行泵驱动轴的配合安装。
然而,上述构成在依次将泵构成部件安装到变速器箱体内的场合,先在箱体安装圆筒状的轴承,然后安装内转子进行对中,安装顺序受到限制。另外,由于不为在作为泵单体组装后安装于泵驱动轴上的构成,所以,存在直到变速器组装时需要以单体管理各构成部件的问题和不能以泵单体进行泵性能试验的问题。
在日本实开昭58-84387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构成,其中,在内转子的侧面设置朝侧方凸出的圆筒状的导向部,将该导向部插入到形成于壳体的导向件收容孔,进行内转子的对中。按照这样的构成,在泵单体的状态下进行内转子的对中,可容易地将其安装于泵驱动轴上。然而,在这样将圆筒状的导向部设置于内转子的侧面的场合,存在需要加工形成该导向部,同并且难以对内转子的侧面进行研磨加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变速器箱体内紧凑而且邻接地配置油泵和液压控制阀的构成的液压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由铝系材料构成变速器控制阀的阀体并由铁系材料构成油泵的那样的液压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控制装置,该液压控制装置使用不在内转子的侧面形成导向部那样的凸起即可由泵单体进行内转子的对中那样的构成的油泵构成。
本发明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由接合配置在变速器箱体(例如实施形式的第1箱体H1)的内壁面(例如实施形式1的第1箱体H1的侧端面S1)的液压控制阀的阀体(例如实施形式的第1液压控制阀60的阀体)、接合配置在该液压控制阀的阀体的油泵、可自由回转地配置在变速器箱体内的泵驱动轴(例如实施形式的变速器输入轴1)构成。油泵由接合于液压控制阀体的泵壳、配置于泵壳内的外转子和内转子构成,泵驱动轴插入到泵壳内与内转子配合连接,由泵驱动轴驱动内转子回转。另外,油泵从形成于变速器箱体底部的油箱吸入工作油,通过与阀体的接合部向液压控制阀体内供给工作油。
如这样构成变速器液压控制装置,由于将油泵直接接合地配置于液压控制阀体,所以,从油泵向液压控制阀的液压的供给简单,而且可使压力损失少、效率好地驱动油泵。另外,由于在变速器箱体安装液压控制阀体,在该液压控制阀体安装油泵,所以,可获得安装构成简单而且全体紧凑的液压控制装置。
最好由铁系材料构成泵壳、外转子、及内转子,由铝系材料构成阀体。这样,可构成具有足够强度的油泵,同时,由于不受热膨胀的影响,所以可构成高容积效率的油泵。另外,比泵壳大型的阀体使用铝系材料而轻量化,液压控制装置全体也可轻量紧凑化。
另外,最好在变速器箱体的内壁面形成泵收容凹部,在将液压控制阀体接合配置在该内壁面的状态下,将接合配置于液压控制阀体的油泵收容在泵收容凹部内。这样,可将油泵配置在变速器箱体内壁面的内侧,获得紧凑构成的液压控制装置。
用于这样的本发明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油泵构造由具有转子收容空间(例如由实施形式的转子收容凹部51a形成的空间)的泵壳体、可自由回转地收容保持于转子收容空间内的外转子、配置于外转子内的内转子、及在将外转子和内转子配置于转子收容空间内的状态下覆盖转子收容空间地安装于泵壳的泵盖构成,插入到贯通泵壳和泵盖地形成的插入孔(例如实施形式中的插入孔53b和贯通孔54e)的泵驱动轴(例如实施形式的变速器输入轴1)与内转子的内径部配合,由泵驱动轴驱动内转子回转。此外,由插入保持在形成于泵壳的插入孔内的轴承可自由回转地保持泵驱动轴,该轴承的轴向内侧端部凸出到转子收容空间内,在形成于内转子的与泵壳相向的侧面的嵌入凹部收容轴承的轴向内侧端部,由轴承对中地保持内转子。
在这样构成的油泵构造中,当在泵壳的转子收容空间内配置外转子和内转子时,插入保持于泵壳的插入孔内的轴承的轴向内侧端部凸出到转子收容空间内地收容于内转子的嵌入凹部,所以,内转子由轴承的内侧端部保持着对中。结果,在将外转子和内转子配置在转子收容空间并安装泵盖从而构成的油泵单体构成的状态(即安装泵驱动轴之前的状态)下,对内转子进行对中,从而可容易地进行在贯通泵壳和泵盖形成的插入孔内插入泵驱动轴使其与内转子的内径部配合的泵安装作业。
另外,最好在泵壳内将吸入和排出孔中的至少一方形成于保持轴承的插入孔的外周侧。在轴承保持部,泵壳需要某种程度的轴向厚度,通过利用轴向变厚的部分设置吸入和排出孔(口),可有效地利用外壳配置空间。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具有本发明的液压控制装置的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断面图。
图2为示出上述无级变速器的动作传递路径构成的示意图。
图3为在上述无级变速器中放大示出油泵安装部的断面图。
图4为示出上述油泵单体的构成的侧面图和断面图。
图5为示出第1箱体的接合配置第1液压控制阀的端面的端面图。
图6为在拆下第1箱体的状态下示出上述无级变速器的侧面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式。图1和图2示出具有本发明的液压控制装置的皮带式无级变速器CVT。该皮带式无级变速器CVT在变速器箱体内具有通过连接机构CP与发动机ENG的输出轴Es相连的变速器输入轴1、与该变速器输入轴1平行地配置的变速器中间轴2、连接在变速器输入轴1与变速器中间轴2之间地配置的金属V形皮带机构10、配置在变速器输入轴1上的行星齿轮式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0、配置在变速器中间轴2上的起步离合机构40、输出传递齿轮列6a、6b、7a、7b、及差速机构8。另外,在变速器输入轴1上配置油泵50。
变速箱体通过由螺栓接合第1-第4箱体H1-H4构成,在第1箱体H1内配置连接机构CP,在由第1和第2箱体H1、H2围住的空间内配置起步离合器40、输出传递齿轮列6a、6b、7a、7b、及差速机构8等,在由第2和第3箱体H2、H3围成的空间内配置金属V形皮带机构10,在由第3和第4箱体H3、H4围成的空间内配置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0。
金属V形皮带机构10由配置在变速器输入轴1上的驱动侧皮带轮11、配置在变速器中间轴2上的从动侧皮带轮16、卷挂于两皮带轮11、16的金属V形皮带15构成。驱动侧皮带轮11由可自由回转地配置于变速器输入轴1的固定皮带轮半体12和可相对该固定皮带轮半体12朝轴向移动地一体回转的可动皮带轮半体13构成,由供给到驱动侧缸室14的液压进行使可动皮带轮半体13朝轴向移动的控制。另一方面,从动侧皮带轮16由固定于变速器中间轴2的固定皮带轮半体17和可相对该固定皮带轮半体17朝轴向移动地一体回转的可动皮带轮半体18构成,由供给到从动侧缸室19的液压进行使可动皮带轮半体18朝轴向移动的控制。
为此,通过对朝上述两缸室14、19的供给液压进行适当控制,可控制作用于可动皮带轮半体13、18的轴向移动力,改变两皮带轮11、16的皮带轮宽度。这样,可进行改变金属V形皮带15相对两皮带轮11、16的卷挂半径使变速比无级变化的控制。
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0由单级齿轮型的行星齿轮机构构成,该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与变速器输入轴1相连的太阳齿轮21、可自由回转地保持与太阳齿轮21啮合的多个小齿轮22a并与太阳齿轮21同轴地自由回转的托架22、及与小齿轮22a啮合并与太阳齿轮21同轴地自由回转的齿圈23,该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0具有可固定保持托架22的后退制动器25和可自由接离地连接太阳齿轮21和齿圈23的前进离合器30。虽然省略了后退制动器25和前进离合器30的详细构造说明,但实际上由工作液压的给排控制进行接离控制。
在这样构成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0中,如在后退制动器25释放的状态下接合前进离合器30,则太阳齿轮21和齿圈23接合成为一体回转状态,太阳齿轮21、托架22、及齿圈23都与变速器输入轴1一体回转,驱动侧皮带轮11成为与变速器输入轴1朝相同方向(前进方向)驱动回转的状态。另一方面,如前进离合器30释放、使后退制动器25接合,则固定托架22,齿圈23朝与太阳齿轮21相反的方向回转,驱动侧皮带轮11成为朝与变速器输入轴1相反方向(后退方向)驱动回转的状态。
如以上那样,变速器输入轴1的回转由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0切换,使驱动侧皮带轮11朝前进方向或后退方向驱动回转,则该回转由金属V形皮带机构10进行无级变速,传递到变速器中间轴2。在变速器中间轴2配置起步离合机构40,由该起步离合机构40进行向输出传递齿轮6a的驱动传递控制。这样,由起步离合机构40控制并传递到输出传递齿轮6a的回转驱动力通过具有该输出传递齿轮6a的输出齿轮列6a、6b、7a、7b、及差速机构8传递到左右的车轮(图中未示出)。为此,如由起步离合机构40进行接合控制,则传递到车轮的回转驱动力控制成为可能,例如,可由起步离合机构40进行车辆起步控制。虽然省略了起步离合机构40的详细说明,但实际上为由工作液压的供给控制进行其接合控制的构成的液压作动离合器。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无级变速器中,如上述那样,进行向构成金属V形皮带机构10的驱动侧缸室14和从动侧缸室19的工作油的给排控制,从而进行无级变速控制,由向构成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0的前进离合器30和后退制动器25的工作油给排控制进行前进后退切换控制,由对起步离合机构40的工作液压给排控制进行起步控制。为了进行这样的控制,设置进行工作油的供给的油泵50和进行从油泵50的油的给排控制的液压控制阀(由第1液压控制阀60、隔板70、及第2液压控制阀80构成)。第1和第2液压控制阀60、80都由铝系材料制的箱体构成。
油泵50如图1所示那样安装于变速器输入轴1上,在图3中放大地示出该部分。另外,图4示出将油泵50组装到变速器输入轴1上之前的状态即泵单体下的构成。在构成变速器箱体的第1箱体H1的侧端面(图1和图3的左侧端面)S1接合配置第1液压控制阀60,在该第1液压控制阀60的侧端面(图1和图3的右侧端面)S2接合配置油泵50。图5示出第1箱体H1的侧端面S1。在上述第1液压控制阀60如图示那样重合地接合配置隔板70和第2液压控制阀80。
在将油泵50接合配置到这样接合配置于第1箱体H1的侧端面S1上的第1液压控制阀60的侧端面的状态下,油泵50从第1箱体H1的侧端面S1凸出到内侧(图1和图3的右侧)。为此,用于收容油泵50的泵收容凹部D1形成于第1箱体H1。该泵收容凹部D1形成在图5中的影线部分。这样,可紧凑地将油泵50配置到变速器箱体内。
油泵50由泵壳51、外转子52、内转子53、及泵盖54构成,该泵壳51具有转子收容凹部51a,该外转子52在由转子收容凹部51a形成的空间内可自由回转地收容保持外周部,该内转子53配置在由这样收容保持的外转子52的内次摆线齿52a围成的空间内,该泵盖54在将外转子52和内转子53配置于转子收容凹部51a内的状态下将其覆盖并由螺栓56安装于泵壳51。这些泵壳51、外转子52、内转子53、及泵盖54由铁系材料(铸铁、钢等)制作。在泵壳51形成具有环状支承部51c地沿轴向贯通形成的插入孔51b,在该插入孔51b内插入配置轴承55。
轴承55的轴向外侧端面接触在环状支承部51c而定位,在该状态下,轴承55的轴向内侧端部55a凸出到转子收容凹部51a内。收容这样凸出的轴向内侧端部55a的环状的嵌入凹部53b形成于内转子53的侧端面。结果,油泵50如图4所示那样,在以单体组装的状态下,内转子53由轴承55的轴向内侧端部55a的外周引导,与轴承55同心地对中并可自由回转地受到保持。另一方面,可自由回转地收容保持的外转子52的转子收容凹部51a相对轴承55的中心偏心,外转子52由泵壳51产生偏心地对中。结果,外转子52的内周侧内次摆线齿52a与内转子53的外周侧外次摆线齿53a在偏心的状态下啮合。
在泵盖54如图4(B)所示那样形成吸入孔开口54a、54b和排出孔开口54c、54d。另外,在泵壳51形成与吸入孔开口54a、54b连通的吸入孔空间51d和与排出孔开口54c、54d相连的排出孔空间51e。这些吸入孔空间51d和排出孔空间51e设置在轴承55的插入孔51b的外周侧。这样,通过利用由于轴承55的插入孔51b而朝轴向变厚的部分设置吸入孔空间51d和排出孔空间51e,可提高油泵50的吸入和排出效率,同时可防止宽度方向尺寸的变大。
在泵盖54朝轴向贯通地形成与轴承55同心地配置的贯通孔54e,变速器输入轴1通过贯通孔54e插入到轴承55内地将油泵50安装于变速器输入轴1上。此时,如上述那样,内转子53由轴承55对中地保持,所以,可简单地进行油泵50在变速器输入轴1上的安装作业。在该状态下,泵壳51和泵盖54由螺栓接合于第1液压控制阀60的侧端面S2地安装,变速器输入轴1由轴承55可自由回转地支承。另外,形成于变速器输入轴1的外花键1a与形成于内转子53的内径部的内花键53c配合,变速器输入轴1和内转子53成为一体回转的状态。
在泵壳51和泵盖54由螺栓接合于第1液压控制阀60的侧端面S2进行安装的状态下,将分别与吸入孔开口54a、54b和排出孔开口54c、54d相向的吸入油路61和排出油路(图中未示出)形成于第1液压控制阀60。该吸入油路61如图1所示那样,通过第1液压控制阀60与配置在形成于变速器箱体底部的油箱空间内的滤油器ST相连,从滤油器ST通过吸入油路61吸入油箱空间内的工作油。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皮带式无级变速器CVT中,如由发动机ENG驱动变速器输入轴1回转,则内转子53与变速器输入轴1一起回转,内转子53的外周侧外次摆线齿53a与外转子52的内周侧内次摆线齿52a在偏心的状态下啮合,在该状态下外转子52一起回转。结果,通过滤油器ST和吸入油路61从吸入孔开口54a、54b和吸入孔空间51d吸入工作油,从排出孔开口54c、54d和排出孔空间51e排出工作油,将工作油供给到第1液压控制阀60。
在上述构成的油泵50中,仅在内转子53的单侧侧端面形成环状的嵌入凹部53b,但也可在内转子的两侧侧端面形成嵌入凹部53b。这样,内转子的安装方向消失,组装容易进行。
在这里,如上述那样在第1液压控制阀60的与泵盖54的接合部形成连通到排出孔开口54c、54d的图中未示出的排出油路,将如上述那样排出的工作油从排出孔开口54c、54d通过排出油路供给到第1液压控制阀60内。另外,由第1液压控制阀60、隔板70、及第2液压控制阀80产生用于由金属V形皮带机构10进行的变速控制、由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0进行的工作控制、及由起步离合机构40进行的工作控制的控制液压。
在皮带式无级变速器CVT中,如图6所示那样,在第2箱体H2的上面配置第3液压控制阀85,除上述第1液压控制阀60和第2液压控制阀80外还由第3液压控制阀85产生上述控制液压,进行上述各控制。由于第3液压控制阀85配置在变速器的外面,所以,主要将电磁阀等那样的电控部件、需要作动检修和部件更换等较多的部件等搭载于该第3液压控制阀85。
图6以拆下第1箱体H1和安装于其上的部件的状态从发动机侧观看地示出皮带式无级变速器CVT,由符号O1示出变速器输入轴1的轴线位置,由符号O2示出变速器中间轴2的轴线位置,由符号O3示出设置输出传递齿轮6b、7a的轴的轴线位置,由符号O4示出差速机构8的轴线位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按照本发明,由于为将油泵直接接合地配置于液压控制阀体的构成,所以,从油泵到液压控制阀体内的油的供给简单,而且可压力损失少、效率好地驱动油泵。另外,由于在变速器箱体安装液压控制阀体,在该液压控制阀体安装油泵,所以,可获得安装构成简单而且全体紧凑的液压控制装置。
最好由铁系材料构成泵壳、外转子、及内转子,由铝系材料构成阀体。这样,可构成具有足够强度的油泵,同时,由于不受热膨胀的影响,所以可构成高容积效率的油泵。另外,阀体可使用铝系材料而轻量化,液压控制装置全体也可轻量紧凑化。
另外,最好在变速器箱体的内壁面形成泵收容凹部,在将液压控制阀体接合配置在该内壁面的状态下,将接合配置于液压控制阀体的油泵收容在泵收容凹部内。这样,可将油泵配置在变速器箱体的内壁面的内侧,获得紧凑构成的液压控制装置。
按照构成本发明的油泵构造,当在泵壳的转子收容空间内配置外转子和内转子时,插入保持于泵壳的插入孔内的轴承的轴向内侧端部凸出到转子收容空间内地收容于内转子的嵌入凹部,所以,内转子由轴承的内侧端部保持着对中。结果,在将外转子和内转子配置在转子收容空间并安装泵盖从而构成的油泵单体构成的状态下,对内转子进行对中,在贯通泵壳和泵盖形成的插入孔内插入泵驱动轴使其与内转子的内径部配合的泵安装作业容易进行。
另外,最好在泵壳内将吸入和排出孔中的至少一方形成于保持轴承的插入孔的外周侧。在轴承保持部泵壳需要某种程度的轴向厚度,通过利用轴向变厚的部分设置吸入和排出孔,可有效地利用外壳配置空间。

Claims (10)

1.一种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接合配置在变速器箱体内壁面的液压控制阀、接合配置在上述液压控制阀的阀体的油泵、可自由回转地配置在变速器箱体内的泵驱动轴构成;
上述油泵由接合于上述泵体的泵壳组件及配置于上述泵壳组件内的外转子和内转子构成,上述泵驱动轴插入到上述泵壳组件内与上述内转子配合连接,由上述泵驱动轴驱动上述内转子回转;
上述油泵从形成于上述变速器箱体的底部的油箱吸入工作油,通过形成于与上述阀体的接合部的排出油路向上述液压控制阀体内供给工作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铁系材料构成上述泵壳组件、上述外转子、及上述内转子,由铝系材料构成上述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变速器箱体的上述内壁面形成泵收容凹部,在将上述阀体接合配置在上述内壁面的状态下,将接合配置于上述阀体的状态的上述油泵收容在上述泵收容凹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油泵通过形成于上述阀体的吸入油路和安装于上述吸入油路的前端并位于形成在上述变速器箱体底部的上述油箱内的滤油器从上述油箱吸入工作油。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泵驱动轴由配置于上述变速器箱体内的变速器的输入轴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油泵由次摆线泵构成,该次摆线泵将上述外转子的内次摆线齿与上述内转子的外次摆线齿在偏心状态下啮合地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油泵由具有转子收容空间的泵壳体构件、可自由回转地收容保持于上述转子收容空间内的上述外转子、配置于上述外转子内的上述内转子、及在将上述外转子和上述内转子配置于上述转子收容空间内的状态下覆盖上述转子收容空间地安装于上述泵壳的泵盖构成;
上述泵壳组件由上述泵壳构件和上述泵盖构件构成;
插入到贯通上述泵壳构件和上述泵盖构件地形成的插入孔的上述泵驱动轴与上述内转子的内径部配合,由上述泵驱动轴驱动上述内转子回转;
由保持在形成于上述泵壳构件的上述插入孔内的轴承可自由回转地保持上述泵驱动轴;
上述轴承的轴向内侧端部凸出到上述转子收容空间内,在形成于上述内转子的与上述泵壳构件相向的侧面的嵌入凹部收容于上述轴承的上述轴向内侧端部,由上述轴承保持上述内转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泵壳构件内的保持上述轴承的上述插入孔的外周侧形成吸入和排出孔空间中的至少一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泵盖构件形成吸入孔开口和排出孔开口,在上述泵壳构件形成连通到上述吸入孔开口的吸入孔空间和连通到上述排出孔开口的排出孔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入孔空间和上述排出孔空间设置在保持上述轴承的上述插入孔的外周侧的轴向变厚部分。
CN 02119912 2001-05-15 2002-05-15 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66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44368A JP3692052B2 (ja) 2001-05-15 2001-05-15 油圧制御装置
JP144368/2001 2001-05-15
JP144367/2001 2001-05-15
JP144369/2001 2001-05-15
JP2001144367A JP2002339877A (ja) 2001-05-15 2001-05-15 オイルポンプ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5639A true CN1385639A (zh) 2002-12-18
CN1246615C CN1246615C (zh) 2006-03-22

Family

ID=26615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1991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6615C (zh) 2001-05-15 2002-05-15 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46615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4816A (zh) * 2009-08-13 2011-03-3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变速器的流体液位控制的侧盖
CN102472271A (zh) * 2009-08-04 2012-05-23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动泵单元
US8365889B2 (en) 2008-09-30 2013-02-05 Aisin Aw Co., Lt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1663512B (zh) * 2007-04-20 2013-04-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液压控制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3512B (zh) * 2007-04-20 2013-04-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液压控制装置
US8365889B2 (en) 2008-09-30 2013-02-05 Aisin Aw Co., Lt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2007323B (zh) * 2008-09-30 2013-07-03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
CN102472271A (zh) * 2009-08-04 2012-05-23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动泵单元
CN102472271B (zh) * 2009-08-04 2014-12-24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动泵单元
US9441628B2 (en) 2009-08-04 2016-09-13 Jtekt Corporation Electric pump unit
CN101994816A (zh) * 2009-08-13 2011-03-3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变速器的流体液位控制的侧盖
CN101994816B (zh) * 2009-08-13 2013-07-3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变速器的流体液位控制的侧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6615C (zh) 2006-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55085A2 (en) Automotiv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ntrol system
KR20080049089A (ko) 구동장치
CN1696537A (zh) 带式无级变速器
KR20020015613A (ko) 기어 치합을 통해 신뢰성 있는 무단 변속 동작을 수행하는 변속기와, 그를 이용한 차량용 무단 변속 장치
CN1095955C (zh) V形金属带式的连续可调传动装置
CN101294606A (zh) 二轮机动车用动力单元
CN1246615C (zh) 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EP1258659B1 (en) Hydraulic controller for transmission
CN1246614C (zh) 液压控制装置
CN100404911C (zh) V形带式无级变速机
CN1583500A (zh)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JP3692053B2 (ja) 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KR100335600B1 (ko) 무단변속기및그를이용한차량용변속장치
JP3450536B2 (ja) 電気自動車用パワートレーンの構造
JP4930881B2 (ja) 車両用オイルポンプ
KR20070097998A (ko) 2단 변속 오일펌프
WO1999024736A1 (fr) Transmission a changement de vitesses continu et boite de vitesses pour vehicules utilisant cette transmission
KR200379031Y1 (ko) 벨트 구동식 무단 변속기
CN100476254C (zh) 一种无级自动变速器
RU37527U1 (ru) Привод нагнетателя воздуха (варианты)
KR100245678B1 (ko) 차량용 무단 변속장치
KR20230080982A (ko) 전기차용 2단 변속 시스템
JPH05296305A (ja) 変速機の油圧ポンプ駆動部構造
KR100290413B1 (ko) 차량용무단변속기
KR950011160B1 (ko) 무단자동변속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22

Termination date: 201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