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1105A -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1105A
CN1381105A CN01801394A CN01801394A CN1381105A CN 1381105 A CN1381105 A CN 1381105A CN 01801394 A CN01801394 A CN 01801394A CN 01801394 A CN01801394 A CN 01801394A CN 1381105 A CN1381105 A CN 13811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ecision
weighting
received signal
likelihood
relia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1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6887C (zh
Inventor
三好宪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81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1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68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688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48Joint weighting
    • H04B7/0851Joint weighting using training sequences or error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似然判决部111用接收信号的硬判决前数据来计算该接收信号的硬判决数据的似然,用预先设定的阈值1对算出的似然进行阈值判决。开关控制部112按照来自似然判决部111的判决信号来控制开关部113,使得在硬判决信号的可靠性高的情况下,将误差信号输出到加权控制部105。加权控制部105根据来自开关部113的误差信号来计算加权。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进行方向性发送接收功能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字无线通信中,使用对多个天线元的天线输出进行加权来自适应地控制方向性的自适应阵列天线(以下,称为“AAA”)技术。在该AAA技术中,利用信号的到来方向不同这一事实来自适应地控制方向性,能够抑制干扰波。因此,这种自适应阵列天线技术适于用作除去同一信道中的干扰波的方法。
下面说明进行上述AAA处理的无线基站装置。无线基站装置对经多个天线接收到的信号施加无线接收处理等规定的处理后进行硬判决。然后,根据硬判决前的接收信号和硬判决过的接收信号(硬判决数据)来生成误差信号,根据生成的误差信号用LMS算法、RLS算法等自适应算法来计算加权。无线基站装置通过将各天线的接收信号乘以这样算出的加权来形成方向性,能够抑制干扰波而提高传输质量。
但是,一般在无线通信中,有时由于衰落等的影响而对接收信号错误地进行硬判决,得到包含错误的硬判决数据。存在根据该包含错误的硬判决数据而算出的加权的精度低,从而根据该包含错误的硬判决数据不能得到期望的方向性这样的问题。该问题可以如下解决:对接收信号施加维特比解码或交织等纠错处理来提高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
然而,如果通过纠错处理来提高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则有下述问题:用于计算硬判决数据的处理增加1个步骤,产生处理延迟,传输效率恶化。在纠错处理中为了提高纠错效率,需要增大约束长度来处理许多数据,所以越想得到可靠性高的硬判决数据,则该问题越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能够形成期望的方向性来进行AAA发送接收,并且能够减少处理延迟。
在AAA中,根据可靠性高的硬判决数据来控制加权,能够正确地形成期望的方向性。对于这一点,以往如前所述,通过纠错处理来生成可靠性高的硬判决数据,根据该可靠性高的硬判决数据控制加权,来形成期望的方向性。
本发明人着眼于下述事实而提出本发明:通过用硬判决前的接收信号来测定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按照测定出的可靠性来决定是否更新加权,或者通过将加权乘以与判决出的可靠性对应的系数,即使省略纠错处理也能够用可靠性高的硬判决数据来控制加权。
即,本发明的目的是如下实现的:测定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按照测定出的可靠性来自适应地控制加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以下述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图:对于本发明实施例1的无线基站装置中的似然的阈值判决,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QPSK调制;
图3是以下述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图:对于本发明实施例1的无线基站装置中的似然的阈值判决,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BPSK调制;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5是以下述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图:对于本发明实施例2的无线基站装置中的接收功率的阈值判决,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QPSK调制;
图6是以下述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图:对于本发明实施例2的无线基站装置中的接收功率的阈值判决,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BPSK调制;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8是以下述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图:对于本发明实施例3的无线基站装置中的似然的计算,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QPSK调制;
图9是以下述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图:对于本发明实施例3的无线基站装置中的似然的计算,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BPSK调制;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11是以下述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图:对于本发明实施例4的无线基站装置中的功率计算,移动台一侧采用QPSK调制;
图12是以下述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图:对于本发明实施例4的无线基站装置中的功率计算,移动台一侧采用BPSK调制。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之前,定义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在本实施例中,将进行硬判决前的接收信号称为“硬判决前数据”,将进行过硬判决的接收信号称为“硬判决数据”。
以下,以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是无线基站装置的情况为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方框图。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通过在每个处理定时根据似然来判决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按照判决结果接通(ON)/关断(OFF)开关,来决定是否更新加权。所谓似然,是指硬判决数据的准确性,可以用硬判决前的接收信号(硬判决前数据)来求。
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包括:天线101、无线接收部102、乘法器103、乘法器104、加权控制部105、信道估计部106、乘法器107、加法器108、乘法器109、解调部110、似然判决部111、开关控制部112、以及开关部113。
无线接收部102对经对应的天线101接收到的来自移动台的信号进行规定的无线接收处理(下变频等)来生成基带信号,将生成的基带信号输出到对应的乘法器103及加权控制部105。
加权控制部105根据来自无线接收部102的接收信号及后述的加法器108生成的误差信号来计算加权。例如估计无线信号的到来方向,用其估计结果来进行加权的计算。也可以使用下述方法:不进行到来方向的估计,而是使加权自适应地变化,使得乘以加权的信号和对该信号进行硬判决所得的信号的误差最小。加权控制部105算出的加权被输出到各个乘法器103。乘法器103将来自对应的无线接收部102的接收数据乘以从加权控制部105输出的加权,将乘以加权所得的信号输出到加法器104。
加法器104将来自各乘法器103的乘以加权所得的基带信号分别相加,将相加所得的基带信号输出到信道估计部106、乘法器107、及加法器108。信道估计部106对从加法器104输出的接收信号进行信道估计来计算信道估计值(相位旋转量及振幅变动量),将算出的信道估计值输出到乘法器107。此外,信道估计部106将算出的信道估计值中的相位旋转量输出到乘法器109。乘法器107对来自加法器104的接收信号与来自信道估计部106的信道估计值进行复数乘法,从接收信号中除去衰落的影响,将除去了衰落影响的信号输出到解调部110及似然判决部111。
解调部110对来自乘法器107的接收信号进行硬判决来计算硬判决数据。算出的硬判决数据被用于解码等后级的处理,并且被输出到乘法器109及似然判决部111。
乘法器109对来自解调部110的硬判决数据与来自信道估计部106的相位旋转量进行复数乘法来生成参考信号,将生成的参考信号输出到加法器108。加法器108求来自乘法器109的参考信号(与相位旋转量进行复数乘法所得的硬判决数据)和来自加法器104的接收信号之间的差分,将求出的差分作为误差信号而输出到开关部113。开关部113暂时保持来自加法器108的误差信号,直至开关控制部112的控制定时。
似然判决部111根据来自乘法器107的硬判决前的接收信号(硬判决前数据)和来自解调部110的硬判决数据来求似然,用预先设定的阈值对求出的似然进行阈值判决。
开关控制部112参考似然判决部111的阈值判决结果来控制开关部113。开关部113根据开关控制部112的控制将误差信号输出到加权控制部105。
加权控制部105根据从开关部113输出的误差信号来计算加权,使得参考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平均平方误差最小。作为计算加权的算法,例如可以使用LMS算法、RLS算法等自适应算法。在本发明中,计算加权的算法不限于此,而是可以使用各种自适应算法。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无线基站装置的动作。
进行具有方向性的AAA接收所得的来自移动台的接收信号由解调部110进行硬判决而成为硬判决数据,该硬判决数据被用于解码等后级的处理,并且被送至似然判决部111。似然判决部111根据硬判决前的接收信号(硬判决前数据)和硬判决数据来求似然,用预先设定的阈值1对该求出的似然进行阈值判决。
这里,说明似然判决部111中的似然的阈值判决。
似然判决部111中的阈值判决因移动台一侧采用的调制方式而异,所以分为移动台一侧采用QPSK调制的情况和采用BPSK调制的情况来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2来说明移动台一侧采用QPSK调制的情况。图2是以下述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图: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的似然判决部111进行的似然的阈值判决,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QPSK调制。在图2中,横轴(I轴)表示接收信号的正交分量,纵轴(Q轴)表示接收信号的调谐分量。
图2所示的斜线区域α是判决为似然低的区域。配置信号的点的I分量及Q分量越小,并且距表示硬判决数据的判决点的欧几里德距离越远,则似然越低。因此,斜线区域α以边界线A为边界,如图2所示。该边界线A相当于似然判决部111设定的阈值1。在第2象限~第4象限中设定有与第1象限同样的斜线区域,由于与第1象限同样进行阈值判决,所以为了简化说明,只示出第1象限。
来自乘法器107的硬判决前的信号(硬判决前数据)由似然判决部111配置在I-Q平面上。以下,将来自乘法器107的硬判决前的信号被配置的I-Q平面上的点称为判决前信号点。似然判决部111中的阈值判决通过判决该判决前信号点是否属于斜线区域α来进行。即,在判决前信号点不属于斜线区域α的情况下,判决为该硬判决数据的似然高,表示该情况的判决信号被送至开关控制部112。相反,在判决前信号点属于斜线区域α的情况下,判决为该硬判决数据的似然低,表示该情况的判决信号被送至开关控制部112。
这里,返回到图1,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的工作情况。
开关控制部112根据来自似然判决部111的判决信号来进行开关部113的接通/关断控制。具体地说,在从似然判决部111输入了表示似然低的判决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关断开关部113的控制。在此情况下,加法器108生成的误差信号不被输出到加权控制部105,不更新加权。相反,在从似然判决部111输入了表示似然高的判决信号的情况下,进行接通开关部113的控制,加法器108生成的误差信号被输出到加权控制部105。
加权控制部105根据从开关部113输入的来自加法器108的误差信号来估计无线信号的到来方向,用该到来方向的估计结果来计算新的加权。
由此,只在似然判决部111判决为似然高的情况下,加法器108算出的误差信号才被送至加权控制部105来计算新的加权。另一方面,在似然判决部111判决为似然低的情况下,不更新加权,用与上次控制定时相同的加权来进行AAA接收。
于是,在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中,似然判决部111进行根据硬判决前数据求出的似然的阈值判决,在似然高的情况下,误差信号被输入到加权控制部105。由此,加权控制部105根据从开关部113送来的可靠性高的硬判决数据来计算加权。因此,用进行纠错前的硬判决前数据来判决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根据判决为可靠性高的硬判决数据来计算、更新加权,所以不用进行纠错处理等解调后的处理就能够高精度地计算加权来形成期望的方向性,能够减少处理延迟。
接着,参照图3来说明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BPSK调制的情况下似然判决部111进行的似然的阈值判决。图3是以下述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图: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的似然判决部111进行的似然的阈值判决,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BPSK调制。
在BPSK中,配置信号的点的Q分量的绝对值越小,则似然越低,所以在图3中,以边界线B为边界、Q分量的绝对值小的区域被设定为斜线区域α。在BPSK调制方式中,该边界线B相当于似然判决部111中的阈值1。
似然判决部111中的阈值判决通过对判决前信号点是否属于这样设定的斜线区域α来进行判决。与QPSK的情况同样,表示阈值判决结果的判决信号被输出到开关控制部112,开关控制部112按照判决信号来进行开关部113的控制。
于是,即使移动台一侧采用BPSK调制,也不用进行纠错处理等解调后的处理就能够高精度地计算加权来形成期望的方向性,能够减少处理延迟。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如图2及图3所示来设定阈值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按照接收信号的似然分布来适当变更设定阈值。即,如果将阈值的水平设定得高,则能够用似然高的硬判决数据来进行加权的更新,但由于加权的更新所用的硬判决数据少,所以加权的更新速度慢。另一方面,在将阈值的水平设定得低的情况下,虽然通过似然低的硬判决数据来进行加权更新,但是加权的更新可高速进行。因此,可考虑硬判决数据的精度和加权更新的速度来适当变更设定阈值。
(实施例2)
在图1所示的无线基站装置中,根据似然来判决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根据可靠性高的硬判决数据来进行加权的计算、更新。在此情况下,除了通常的AAA以外,还需要计算似然的处理,所以装置规模会扩大。
在无线通信中,一般接收功率越大,则硬判决越不容易错,由于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提高,所以也可以根据接收功率来判决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接收功率的测定是无线基站装置通常进行的处理,所以通过根据接收功率来判决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具有下述有利的效果:能够减轻处理负担,能够实现无线基站装置的小型化。
因此,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根据接收信号的接收功率来判决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根据可靠性高的硬判决数据来计算加权,用算出的加权来进行AAA发送接收。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包括功率判决部401来取代图1所示的无线基站装置的似然判决部111。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通过在每个处理定时根据接收功率(硬判决前数据的功率)来判决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按照判决结果接通/关断开关,来决定是否更新加权。在图4中,对与图1相同的部分附以与图1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接收信号被AAA接收后,由乘法器107与信道估计值进行复数乘法,被送至解调部110及功率判决部401。由乘法器107与信道估计值进行复数乘法所得的接收信号由功率判决部401配置在I-Q平面上,根据配置的点来估计接收功率。用预先设定的阈值2对估计出的接收功率进行阈值判决。在接收功率小于阈值2的情况下,表示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低的判决信号被送至开关控制部112。相反,在接收功率大于阈值2的情况下,表示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高的判决信号被送至开关控制部112。开关控制部112与实施例1同样来控制开关部113。
这里,详细说明功率判决部401进行的阈值判决。功率判决部401中的阈值判决因移动台一侧采用的调制方式而异,所以分为移动台一侧采用QPSK调制的情况和采用BPSK调制的情况来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5来说明移动台一侧采用QPSK调制的情况。图5是以下述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图: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的功率判决部401进行的似然的阈值判决,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QPSK调制。在图5中,横轴(I轴)表示接收信号的正交分量,纵轴(Q轴)表示接收信号的调谐分量。距原点的距离越近,则接收信号的功率越低,所以以边界线C为边界、距原点距离近的区域被设定为斜线区域α。该边界线C相当于功率判决部401中的阈值2。
功率判决部401将来自乘法器107的硬判决前的信号(硬判决前数据)配置在I-Q平面上。然后,判决该配置的点(判决前信号点)是否属于斜线区域α。在判决前信号点属于斜线区域α的情况下,判决为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低,表示该情况的判决信号被送至开关控制部112。而在不属于斜线区域α的情况下,判决为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高,表示该情况的判决信号被送至开关控制部112。
开关控制部112根据来自功率判决部401的判决信号,与实施例1同样来进行开关部113的接通/关断控制。即,在输入了表示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高的判决信号的情况下,进行接通开关部113的控制,加法器108生成的误差信号被输出到加权控制部105。加权控制部105与实施例1同样来计算新的加权。
于是,在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中,用进行纠错前的接收信号的功率来判决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根据判决为可靠性高的硬判决数据来计算、更新加权,所以不用进行纠错处理等解调后的处理就能够高精度地计算加权而形成期望的方向性,能够减少处理延迟。再者,由于根据接收功率来判决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所以能够减轻处理负担,使装置结构小型化。
接着,参照图6来说明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BPSK调制的情况下功率判决部401进行的硬判决数据的阈值判决。图6是以下述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图: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的功率判决部401进行的硬判决数据的阈值判决,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BPSK调制。
图6所示的斜线区域α是判决为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低的区域。在BPSK中,距I轴的距离越近,则接收信号的功率越低,所以以边界线D为边界、距I轴的距离近的区域被设定为斜线区域α。在BPSK调制方式的情况下,该边界线D相当于功率判决部401中的阈值2。功率判决部401中的阈值判决通过该判决前信号点是否属于斜线区域α来进行判决,判决结果被送至开关控制部112。开关控制部112与上述QPSK的情况同样来控制开关部113。由此,只在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高的情况下,误差信号才被送至加权控制部105,从而计算、更新加权。
于是,即使移动台一侧采用BPSK调制,也不用进行纠错处理等解调后的处理就能够高精度地计算加权来形成期望的方向性,能够减少处理延迟。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乘法器107的输出来估计接收功率,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乘法器107以外的输出来估计接收功率并进行阈值判决。例如,也可以用信道估计部106估计的接收功率来进行阈值判决。
(实施例3)
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无线基站装置通过分别用1个阈值对似然或接收功率进行阈值判决,只在根据其判决结果判决为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高的情况下才更新加权,从而根据可靠性高的硬判决数据高精度地计算加权。
然而,即使在判决为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低的情况下,在判决前数据取接近阈值的值的情况下,认为该硬判决数据也具有某种程度的可靠性。因此,在实施例3及实施例4中说明下述实施例:按照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对误差信号进行加权,根据加权过的误差信号来控制加权。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包括似然计算部701来取代图1所示的无线基站装置的似然判决部111,包括加权系数决定部702来取代开关控制部112,包括乘法器703来取代开关部113。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通过在每个处理定时计算与似然对应的加权系数,将加权乘以算出的加权系数来自适应地计算加权。在图7中,对与图1相同的部分附以与图1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似然计算部701根据来自乘法器107的硬判决前的接收数据及来自解调部110的硬判决数据来计算似然,将算出的似然输出到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在加权系数决定部702中,存储着将似然和加权系数相对应的表。加权系数取0.0~1.0之间的值,似然越高,则取越大的值。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参照该存储着的表来决定加权系数,将决定的加权系数输出到乘法器703。乘法器703将来自加法器108的误差信号乘以来自加权系数决定部702的加权系数,将乘以加权系数所得的误差信号输出到加权控制部105。加权控制部105根据乘以来自乘法器703的加权系数所得的误差信号来计算加权。
接着,说明上述结构的无线基站装置的工作情况。接收信号被AAA接收后,由乘法器107与信道估计值进行复数乘法,被送至解调部110及似然计算部701。由乘法器107与信道估计值进行复数乘法所得的接收信号由似然计算部701配置在I-Q平面上,根据配置的点来计算似然。算出的似然被送至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参照预先存储的将似然和加权系数相对应的表,来决定与来自似然计算部701的似然对应的加权系数。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决定的加权系数被输出到乘法器703,由乘法器703与来自加法器108的误差信号相乘。乘以加权系数所得的误差信号被输出到加权控制部105。加权控制部105根据乘以来自乘法器703的加权系数所得的误差信号来估计无线信号的到来方向,计算加权。
这里,说明似然计算部701中的似然计算。
似然计算部701中的似然计算因移动台一侧采用的调制方式而异,所以分为移动台一侧采用QPSK调制的情况和采用BPSK调制的情况来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8来说明移动台一侧采用QPSK调制的情况。图8是以下述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图: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的似然计算部701进行的似然计算,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QPSK调制。在图8中,横轴(I轴)表示接收信号的正交分量,纵轴(Q轴)表示接收信号的调谐分量。距原点的距离越远,则硬判决数据的似然越高,并且距判决点越近,则硬判决数据的似然越高,所以在I-Q平面上设定有图8所示的似然分布。如该图所示,似然被设定得在判决点附近为1.0,随着远离判决点而减小。从判决点到以判决点为中心的内侧的半圆的圆弧的范围内的似然被设定为0.8,而从该圆弧到更外侧的范围内的似然被设定为0.5。
来自乘法器107的硬判决前的接收信号(硬判决前数据)被配置在I-Q平面上的a点。根据图8所示的预先设定的似然分布,算出a点的似然为0.8。算出的似然被输出到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参照表来决定与似然0.8对应的加权系数。乘法器703将来自加法器108的误差信号乘以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决定的加权系数。乘法结果被送至加权控制部105来计算加权。
于是,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用进行纠错前的硬判决前数据来求似然,决定与该似然对应的加权系数,根据乘以决定的加权系数所得的误差信号来计算加权。因此,不用进行纠错处理等解调后的处理就能够高精度地计算加权来形成期望的方向性,能够减少处理延迟。此外,由于硬判决数据的似然越高,则加权被更新得越大,所以与实施例1所示的情况相比,能够更精确地计算加权来形成期望的方向性。
接着,参照图9来说明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BPSK调制的情况下似然计算部701进行的似然计算。图9是以下述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图: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的似然计算部701进行的似然计算,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BPSK调制。在图9中,横轴(I轴)表示接收信号的正交分量,纵轴(Q轴)表示接收信号的调谐分量。由于距I轴的距离越远,则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越高,并且越接近判决点,则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越高,所以在I-Q平面上设定有图9所示的似然分布。似然被设定得在判决点附近为1.0,随着远离判决点而减小。
来自乘法器107的硬判决前的接收信号(硬判决前数据)被配置在I-Q平面上的b点。根据图9所示的预先设定的似然分布,算出b点的似然为0.8。算出的似然被输出到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参照表来决定与似然0.8对应的加权系数。乘法器703将来自加法器108的误差信号乘以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决定的加权系数。乘法结果被送至加权控制部105来计算加权。
于是,即使移动台一侧采用BPSK调制,由于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越高,则加权被更新得越大,所以与实施例1所示的情况相比,能够更精确地计算加权来形成期望的方向性。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存储将似然和加权系数相对应的表、参照该表来决定与似然对应的加权系数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似然原封不动地决定为加权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以图8及图9所示的分布为例说明了似然在I-Q平面上的分布,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按照接收信号的似然的分布来适当进行变更。此外,也可以进行下述控制:对计算加权系数的表适当进行改写,使其自适应地变化,使得接收差错率最小。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将误差信号乘以与算出的接收功率对应的加权系数,用根据乘以加权系数所得的误差信号控制的加权来进行AAA发送接收。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包括功率计算部1001来取代图7所示的无线基站装置的似然计算部701。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在每个处理定时将误差信号乘以与接收功率对应的加权系数,用根据乘以加权系数所得的误差信号控制的加权来进行AAA发送接收。在图10中,对与图7相同的部分附以与图7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功率计算部1001根据来自乘法器107的硬判决前的接收数据来计算接收功率,将算出的接收功率输出到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在加权系数决定部702中,存储着将接收功率与加权系数相对应的表。加权系数取0.0~1.0之间的值,接收功率越高,则取越大的值。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参照该存储着的表来决定加权系数,将决定的加权系数输出到乘法器703。
接着,说明上述结构的无线基站装置的工作情况。
接收信号被AAA接收后,由乘法器107与信道估计值进行复数乘法,被送至解调部110及功率计算部1001。在乘法器107中与信道估计值进行复数乘法所得的接收信号(硬判决前数据)由功率计算部1001配置在I-Q平面上,根据配置的点来计算接收功率。算出的接收功率被送至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加权系数决定部702根据来自功率计算部1001的接收功率来决定加权系数。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决定的加权系数被输出到乘法器703,由乘法器703与来自加法器108的误差信号相乘。乘以加权系数所得的误差信号被输出到加权控制部105。加权控制部105根据乘以来自乘法器703的加权系数所得的误差信号来估计无线信号的到来方向,计算加权。
这里,说明功率计算部1001中的功率计算。
功率计算部1001中的接收功率计算因移动台一侧采用的调制方式而异,所以分为移动台一侧采用QPSK调制的情况和采用BPSK调制的情况来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1来说明移动台一侧采用QPSK调制的情况。图11是以下述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图: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的功率计算部1001进行的功率计算,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QPSK调制。如该图所示,接收功率被设定得越远离判决点则越大,在判决点附近被算出为1.0。
来自乘法器107的硬判决前的接收信号(硬判决前数据)被配置在I-Q平面上的c点。根据图11所示的预先设定的接收功率分布,算出c点的接收功率为0.8。算出的接收功率被输出到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参照表来决定与接收功率0.8对应的加权系数。乘法器703将来自加法器108的误差信号乘以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决定的加权系数。乘法结果被送至加权控制部105来计算加权。
于是,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决定与进行纠错前的接收信号的功率对应的加权系数,根据乘以决定的加权系数所得的误差信号来计算加权。因此,不用进行纠错处理等解调后的处理就能够高精度地计算加权来形成期望的方向性,能够减少处理延迟。此外,由于接收信号的功率越大,则加权被更新得越大,所以与实施例2所示的情况相比,能够更精确地计算加权来形成期望的方向性。再者,由于用接收功率来决定加权系数,所以能够减轻处理负担,使装置结构小型化。
接着,参照图12来说明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BPSK调制的情况下功率计算部1001进行的接收功率计算。图12是以下述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图: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基站装置的功率计算部1001进行的接收功率计算,移动台装置一侧采用BPSK调制。接收功率被设定得越远离判决点则越大,在判决点附近被算出为1.0。
来自乘法器107的硬判决前的接收信号(硬判决前数据)被配置在I-Q平面上的d点。根据图12所示的预先设定的接收功率分布,算出d点的接收功率为0.8。算出的接收功率被输出到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参照表来决定与接收功率0.8对应的加权系数。乘法器703将来自加法器108的误差信号乘以加权系数决定部702决定的加权系数。乘法结果被送至加权控制部105来计算加权。
于是,即使移动台一侧采用BPSK调制,与实施例2所示的情况相比,能够更精确地计算加权来形成期望的方向性,能够减轻处理负担,使装置结构小型化。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存储将算出的接收功率和加权系数相对应的表、参照该表来决定与接收功率对应的加权系数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接收功率原封不动地决定为加权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以图11及图12所示的分布为例说明了接收功率在I-Q平面上的分布,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按照接收信号的功率的分布来适当进行变更。此外,也可以进行下述控制:对计算加权系数的表适当进行改写,使其自适应地变化,使得接收差错率最小。
在本发明中,作为移动台一侧采用的调制方式是以QPSK调制及BPSK调制为例来进行说明的,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是无线基站装置一侧能够对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的调制方式进行判决即可。例如,也可以采用QAM调制方式。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接收端的工作情况,而通过加权控制部105形成的方向性来进行方向性发送,能够改善发送时的传输质量。
此外,在本发明中,只说明了无线基站装置的动作例,而搭载有自适应阵列接收装置的移动台装置也能够通过同样的操作来改善接收质量及发送质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将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记载的技术的程序安装到一般的市场销售的数字计算机及微处理器上能够实施本发明。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包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实施例记载的技术而制作的计算机程序。
此外,记录有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记载的技术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该记录媒体是软盘、光盘、CDROM及磁盘等盘、ROM、RAM、EPROM、EEPROM、磁光卡、存储卡或DVD等,但是并不特别局限于此。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不用进行纠错处理,而根据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高的信号来控制加权,所以能够形成期望的方向性来进行AAA发送接收,并且能够减少处理延迟。
本说明书基于2000年5月25日在日本国申请的特愿2000-155268(日本专利)。该申请的内容全部包含在本说明书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具有进行方向性发送接收的功能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的领域。

Claims (8)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测定部件,用对接收信号进行硬判决之前的硬判决前数据来测定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硬判决所得的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加权控制部件,按照所述测定部件测定出的可靠性来控制加权;以及发送接收部件,用所述加权控制部件控制的加权来进行方向性发送接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加权控制部件按照接收信号的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来切换是否更新加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加权控制部件按照接收信号的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对根据接收信号和该接收信号的硬判决数据而得到的误差信号进行加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测定部件根据接收信号的硬判决前数据和硬判决数据来求似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测定部件计算接收信号的硬判决前数据的功率。
6、一种包括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基站装置,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测定部件,用对接收信号进行硬判决之前的硬判决前数据来测定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硬判决所得的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加权控制部件,按照所述测定部件测定出的可靠性来控制加权;以及发送接收部件,用所述加权控制部件控制的加权来进行方向性发送接收。
7、一种包括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移动台装置,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测定部件,用对接收信号进行硬判决之前的硬判决前数据来测定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硬判决所得的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加权控制部件,按照所述测定部件测定出的可靠性来控制加权;以及发送接收部件,用所述加权控制部件控制的加权来进行方向性发送接收。
8、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中,用接收信号的硬判决前数据来测定所述接收信号的硬判决数据的可靠性,按照测定出的可靠性来控制加权,将接收信号乘以控制的加权来进行方向性发送接收。
CNB018013945A 2000-05-25 2001-04-20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18688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55268A JP3660209B2 (ja) 2000-05-25 2000-05-25 無線通信装置
JP155268/00 2000-05-25
JP155268/2000 2000-05-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1105A true CN1381105A (zh) 2002-11-20
CN1186887C CN1186887C (zh) 2005-01-26

Family

ID=18660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13945A Expired - Lifetime CN1186887C (zh) 2000-05-25 2001-04-20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959169B2 (zh)
EP (1) EP1198077B1 (zh)
JP (1) JP3660209B2 (zh)
CN (1) CN1186887C (zh)
AU (1) AU4880101A (zh)
WO (1) WO200109132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0277A1 (zh) * 2010-06-29 2012-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收机判决-反馈的装置及方法
CN105897629A (zh) * 2016-06-15 2016-08-24 晶晨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判决器及信号判决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80495B2 (ja) * 2000-08-25 2004-10-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適応アンテナ受信装置
JP3753698B2 (ja) 2003-02-07 2006-03-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および伝送レート決定方法
US8185075B2 (en) 2003-03-17 2012-05-22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bonding in multiple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391832B2 (en) * 2003-03-17 2008-06-24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bonding in multiple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0444531C (zh) * 2003-03-31 2008-12-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
JP4618126B2 (ja) * 2003-06-26 2011-01-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適応アンテナ受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0933147B1 (ko) * 2003-08-07 2009-1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응 안테나 어레이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EP1533917A1 (en) * 2003-11-18 2005-05-25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re Europe B.V. Antenna diversity switch for a receiver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this switch
EP1533916A1 (en) * 2003-11-18 2005-05-25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re Europe B.V. Diversity switch combiner
WO2006126247A1 (ja) * 2005-05-23 2006-11-30 Fujitsu Limited アレイアンテナの指向性制御装置及び指向性制御方法
JP4882539B2 (ja) * 2006-06-21 2012-02-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ベースバンドサーバ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信号中継方法
US8023578B2 (en) * 2008-03-12 2011-09-20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Two-stage low-complexity max-log bit-level LLR calculator and method
JP5293360B2 (ja) * 2009-04-10 2013-09-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復調装置
CN102742312B (zh) * 2010-02-11 2016-02-0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5987361A (zh) 2017-03-22 2023-04-1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基带单元及其方法和无线电单元的方法
US20200070848A1 (en) * 2018-08-30 2020-03-05 Arm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itiating Autonomous Drive of a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90934A (ja) * 1986-02-18 1987-08-21 Toshiba Corp デ−タ復調装置
DE4018044A1 (de) * 1990-06-06 1991-12-12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Empfaenger mit mindestens zwei empfangszweigen
US5621769A (en) * 1992-06-08 1997-04-15 Novatel Communications Ltd. Adaptive-sequence-estimation apparatus employing diversity combining/selection
JP3141591B2 (ja) * 1992-11-20 2001-03-0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自動等化器
JP3235774B2 (ja) 1996-06-19 2001-12-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アダプティブ・アレー受信機
JP3432697B2 (ja) * 1997-04-02 2003-08-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適応受信ダイバーシチ装置及び適応送信ダイバーシチ装置
DE69839960D1 (de) * 1997-06-03 2008-10-16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Adaptive gruppensender/empfänger
JP2914445B2 (ja) * 1997-08-05 1999-06-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Cdma適応受信装置
JP3302634B2 (ja) * 1997-12-16 2002-07-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JPH11205209A (ja) * 1998-01-16 1999-07-30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受信装置
US6615024B1 (en) * 1998-05-01 2003-09-02 Array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signatures for calibrating a communication station having an antenna array
JP2000078115A (ja) * 1998-08-27 2000-03-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機
JP2002026789A (ja) * 1998-09-11 2002-01-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装置および指向性送信方法
US6577686B1 (en) * 1998-10-13 2003-06-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eiver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0277A1 (zh) * 2010-06-29 2012-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收机判决-反馈的装置及方法
CN102316057A (zh) * 2010-06-29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收机判决-反馈的装置及方法
CN102316057B (zh) * 2010-06-29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收机判决-反馈的装置及方法
CN105897629A (zh) * 2016-06-15 2016-08-24 晶晨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判决器及信号判决方法
WO2017215342A1 (zh) * 2016-06-15 2017-12-21 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判决器及信号判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198077A1 (en) 2002-04-17
AU4880101A (en) 2001-12-03
US6959169B2 (en) 2005-10-25
JP2001339330A (ja) 2001-12-07
WO2001091327A1 (fr) 2001-11-29
US20020151301A1 (en) 2002-10-17
EP1198077B1 (en) 2018-05-30
CN1186887C (zh) 2005-01-26
EP1198077A4 (en) 2006-07-19
JP3660209B2 (ja) 2005-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6887C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JP4373340B2 (ja) 反復復号のためのソフト情報スケーリング
CN1187919C (zh)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装置及传播路径估计方法
CN1213551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控制发送功率的装置和方法
CN1177449C (zh) 基于基带数字预失真技术的提高射频功率放大器效率的方法
CN1147063C (zh) 通信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222130C (zh) Ofdm通信装置及检波方法
CN1144404C (zh) 发送接收装置及调制方法估计方法
CN1206818C (zh) 方向性发送方法及方向性控制型通信装置
CN1129246C (zh) 自适应方向性发送装置及自适应方向性发送方法
CN1162990C (zh) 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383628A (zh) 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476269A (zh) 可切换调制方式的无线接收装置、无线接收方法及无线接收程序
CN1336046A (zh) 自适应阵列通信系统和接收机
CN1832355A (zh) 失真补偿装置
CN1315269C (zh) 发射方法和利用该方法的无线设备
CN1363138A (zh) 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和自动增益控制用处理器以及解调装置
CN1619960A (zh) 均衡方法以及利用其的接收装置
CN1638371A (zh) 频率偏置估计方法及利用其的频率偏置修正装置
EP356520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modulating signal
CN1503471A (zh) 估算响应特性的方法和装置,及其接收方法和接收器
CN1370359A (zh)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装置和传播路径估计方法
CN1134182C (zh) 通信系统的最大经验概率信道解码装置和方法及接收装置
CN1666484A (zh) 接收装置
CN1601923A (zh) 接收方法和接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16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1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