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0667A - 按键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按键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0667A
CN1380667A CN02105886.5A CN02105886A CN1380667A CN 1380667 A CN1380667 A CN 1380667A CN 02105886 A CN02105886 A CN 02105886A CN 1380667 A CN1380667 A CN 1380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ar
key
fixe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058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2555C (zh
Inventor
鸣泽强
横山和弘
伊藤隆幸
柳沼贞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1417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3452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807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0984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80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0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25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55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12Push-buttons
    • H01H3/122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 H01H3/125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using a scissor mechanism as stabilis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7/00Dimensions; Characteristics
    • H01H2227/036Minimise heigh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1/00Applications
    • H01H2231/042Briefcase; Note-book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按键开关装置,具有:在里面11d上形成连接固定部11f、11g的按键顶部11;设置在按键顶部11的下方,分别具有基端部24a、25a和从该基端部24a、25a的两端延伸设置的相互对置的一对腕部24b、25b,并且以一对腕部24b、25b的大致中央部分作为交叉部位可自由回转地连接的第1杆24和第2杆25;可连接支承着第1、第2杆24、25的各下端部的杆安装板15;和跨接在第1、第2杆24、25的各基端部24a、25a间进行安装的驱动部件26;在驱动部件26上形成上方开放的凹状滑动连接支承接受部26c,将第2杆25的基端部25a可滑动地连接支承于滑动连接支承接受部26c上。

Description

按键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个人计算机或文字处理机等的各种输入装置使用的按键开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与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等小型·薄型相对应的按键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按键开关装置,随着装置整体的薄型化·小型化的要求,已经提出了各种将按键顶部安装到连杆结合成交叉状的一对杆件的上端部,通过该按键顶部的升降动作,一对杆件的连杆交叉部分的角度发生变化的技术方案。
下面,根据图26~图29,说明以往的这种按键开关装置。
如图26所示,以往的按键开关装置主要由按键顶部101、设置在该按键顶部101下方的支架部件130、在离开该支架部件130的上升位置与接近支架部件130的下降位置之间引导、支承着按键顶部101的导引支承部件106,以及配置在按键顶部101和支架部件130之间的橡胶弹簧131构成。
如图26和图27所示,上述按键顶部101通过在上表面印刷文字(图中未示出)而形成,在里面分别设置一对回转连接固定部101a、滑动连接支承部101b。并且,在一对回转连接固定部101a上形成连接固定槽104,另外,在一对滑动连接支承部101b上形成连接支承槽105。
如图28所示,上述导引支承部件106由2个树脂制的杆件107、108构成,一个コ字形的杆件107具有一对腕部107a和将各腕部107a的一端部相互连接的基端部107b。在各腕部107a的各另一端部上突出形成连接支承销107d,在各腕部107a的中央部分内侧突出形成轴体107c。
如图29所示,另一个杆件108具有一对腕部108a、将各腕部108a的一端部相互连接的基端部108b、形成于各腕部108a的各另一端部上的连接支承销108d、和将各腕部108a的中央部分的内侧间连接成一体的下压轴110。在各腕部108a的中央部分的外侧分别形成轴孔108c,在各腕部108a的一端部的外侧突出形成连接固定销108e。
如图26和图27所示,上述支架部件130由金属制的平板构成,具有从表面切开立起而成的一对安装部126和一对连接固定部127。另外,在支架部件130的上表面设置具有多个开口部132a的金属制的框架132,安装部126、连接固定部127从框架132的开口部132a向上方突出。
另外,一个杆件107的基端部107b可回转地连接固定到按键顶部101的回转连接固定部101a的连接固定槽104内,连接支承销107d可滑动地连接支承在支架部件130的安装部126中。
另外,另一个杆件108的连接支承销108d可滑动地连接支承于按键顶部101的滑动连接支承部101b的连接支承槽105中,连接固定销108e可回转地连接固定在支架部件130的连接固定部127中。
下面,说明该按键开关装置的装配,同时将图中未示出的导电性薄膜片放置于支架部件130上。另外,在该片上预先粘贴橡胶弹簧131。
并且,从片上,支架部件130的安装部126、连接固定部127从框架132的开口部132a向上方突出。
之后,将一个杆件107与另一个杆件108组合成交叉状,使各轴体107c穿过轴孔108c内,使之回动,完成导引支承部件106的组装。
接着,将杆件108的连接固定销108e压入支架部件130的连接固定部127的孔内,同时,使连接支承销107d滑动于安装部126内进行连接支承。此时,下压轴110位于橡胶弹簧131的上表面。
然后,准备按键顶部101,将该按键顶部101从斜上方(图26的右侧上方)方向下压并弹性接触杆件108的各连接支承销108d,以大概估计、摸索的状态,使杆件108的连接支承销108d穿过按键顶部101的连接支承槽105内。
进一步,将按键顶部101相对杆件107、108的上端部分(基端部107b、连接支承销108d)从上方推压,使杆件107的基端部107b快速进入按键顶部101的连接固定槽104中。
如此,完成按键开关装置的组装。
下面,对按键开关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26中,下压按键顶部101时,一个杆件107的基端部107b在回转连接固定部101a的连接固定槽104内回转,同时,另一个杆件108的连接支承销108d在滑动连接固定部101b的连接固定槽105内沿水平方向(图26的左右方向)滑动。与此同时,杆件108的基端部108b在支架部件130的连接固定部127的连接固定孔内回转,同时,杆件107的连接支承销107d在滑动连接固定的安装部126内沿水平方向(图26的左右方向)滑动。
结果,将杆件107和108相互轴支的轴支部A向下移动的同时,通过下压轴110慢慢地下压橡胶弹簧131,橡胶弹簧131变挫。由此,橡胶弹簧131内的可动接点(图中未示出)使支架部件130上的固定接点图形(图中未示出)短路,进行规定的开关动作。
另外,解除向按键顶部101下方的推压时,两个杆件107、108的轴支部A在橡胶弹簧131的弹性恢复力下上提,进行与上述场合相反的动作(断开动作),结果,按键顶部101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可是,在安装到杆件107、108上的按键顶部101的表面,分别印刷形成不同的文字或记号。
并且,预先组装按键开关装置后,根据需要,要求在组装期间或组装后更换富含变化的各种按键顶部101。并且,将按键顶部101从杆件107、108上取下之际,必须在保持杆件107、108交叉状部分角度的状态下,进行按键顶部101的更换作业,如果不用专用的工具等,作业将非常繁琐。
另外,组装按键开关装置时,首先,组装将杆件107和杆件108成交叉状的导引支承部件106,然后将杆件108的两连接固定销108e、108e压入支架部件130的连接固定部127内。
然后,将一个杆件107的连接支承销107d、107d插入两安装部126、126内,将杆件107、108装入支架部件130中。但是,在该装配作业中,由树脂构成的细长的杆件107因简单地挠曲,因而存在滑动于支架部件130表面的连接支承销107d、107d会容易从安装部126中拔出的担心。
另外,作为按键开关装置进行动作时,杆件107的各连接支承销107d可滑动地被杆安装板130的安装部126连接支承,但由于各连接支承销107d只是在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因而存在各连接支承销107d滑动时,会由该安装部126错开的担心。
另外,按键顶部101的回转连接固定部101a通过连接固定孔104可快速固定杆件107的基端部107b,但因回转连接固定部101a的快速固定部分的下方侧开放,因而一旦对按键顶部101作用向上提的外力,则出现按键顶部101易从杆件107上脱落的问题。
此外,将按键顶部101装到杆件107和杆件108上时,由于设置在按键顶部101里面侧的连接固定孔104和连接固定槽105在下方一侧,在不能用肉眼直接确认的状态下进行装配,因此该组装作业繁琐。
再有,将杆件108的基端部108b插入支架部件130的连接固定部127中进行组装之际,在支架部件130的表面,存在会勾挂与杆件108基端部108b的滑动连接部分,从而不能顺畅插入的担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按键顶部安装到交叉状的杆件上时,使其组装作业更方便的按键开关装置。
作为至少一个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第1解决方案为,具有:在里面形成连接固定部的按键顶部;设置在按键顶部的下方,分别具有基端部和从基端部的两端延伸设置的相互对置的一对腕部,并且将一对腕部大致中央的部分作为交叉部位可自由回转地连接的第1杆和第2杆;可连接支承第1、第2杆各下端部的杆安装板;和跨接在第1、第2杆各基端部间进行安装的驱动部件;
在驱动部件上形成上方开放的凹状滑动连接支承接受部,将第2杆的基端部可滑动地连接支承于该滑动连接支承接受部上。
另外,作为第2个解决方案为,在第1杆的基端部形成在其中央连接支承着驱动部件一端部的支承接受部,在该支承接受部的两端侧形成使按键顶部的连接固定部连接固定的连接固定接受部,使按键顶部的连接固定部与第1杆的连接固定接受部相对置,并且将连接固定部分的剖面形成为2个巴字形。
另外,作为第3个解决方案为,按键顶部的连接固定部由在按键顶部里面突出形成的一对第1连接固定部和一对第2连接固定部构成,按键顶部的里面具有:在相互对置的第2连接固定部的外方侧附近向里面突出而成的一对第1筋,和在除去连接固定部间的第1连接固定部的附近沿与第1筋平行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第2筋,
通过第1筋和第2筋分别导引第1杆的一对腕部、驱动部件的另一端部,以将按键顶部插装到第1杆和驱动部件中。
另外,作为第4个解决方案为,驱动部件的一端部可回转地轴支着第1杆的基端部,驱动部件另一端部的下部角部斜向切割而成。
另外,作为第5个解决方案为,具有:相互可自由回转地连接交叉部位的第1杆和第2杆;被这些第1、第2杆支承且可自由升降的按键顶部;随着按键顶部的升降动作可进行开关动作的开关部件;和具有分别连接支承着第1、第2杆各下端部的连接支承部的杆安装板;
杆安装板的连接支承部由可滑动地连接支承着第1杆下端部的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和可回转地轴支着第2杆下端部的连接支承体部构成,在第1杆的下端部形成防止第1杆的下端部从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拔出用的止拔部。
另外,作为第6个解决方案为,止拔部为在第1杆的下端部突出形成的L形连接支承销,将该连接支承销连接支承在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上。
另外,作为第7个解决方案为,具有:相互可自由回转地连接交叉部位的第1杆和第2杆;被这些第1、第2杆支承且可自由升降的按键顶部;随着按键顶部的升降动作可进行开关动作的开关部件;和具有分别连接支承着第1、第2杆各下端部的连接支承部的杆安装板;
第1、第2杆分别具有导引支承着按键顶部上下移动的基端部和从该基端部的两端延伸设置的相互对置的一对腕部,杆安装板的连接支承部由可滑动地连接支承着第1杆下端部的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和可回转地轴支着第2杆下端部的连接支承体部构成,第1杆的下端部是将滑动于杆安装板上表面的端面斜向切割而成,使之相对于各腕部的延长方向成锐角。
另外,作为解决方案为,具有:里面形成多个连接固定部的按键顶部;设置在上述按键顶部的下方,分别具有基端部和从上述基端部的两端延伸设置的相互对置的一对腕部,并且可自由互动地设置了上述一对腕部的第1杆和第2杆;可与上述第1、第2杆的各下端部接合的杆安装板;跨接在上述第1、第2杆的上述各基端部间进行安装的连接部件;和设置在上述杆安装板下表面上的片状开关;
在上述连接部件的两端形成与上述按键顶部的连接固定部接合的接合部,上述杆安装板由与上述按键顶部的面积大致相同大小的金属平板构成。
另外的解决方案为,具有:相互可自由回转地连接交叉部位的第1杆、第2杆;被这些第1、第2杆支承且可自由升降的按键顶部;随着上述按键顶部的升降动作可进行开关动作的开关部件;和连接支承着上述第1、第2杆的各下端部的杆安装板;
在该杆安装板上分别设有可滑动地连接支承着上述第1杆下端部的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和可回转地轴支着上述第2杆下端部的连接支承体部。
另外,作为解决方案为,上述连接支承体部由其一部分开放并且定位上述第2杆下端部的下部回转连接支承部和防止该第2杆下端部拔出用的止拔连接支承部构成。
另外,作为又一个解决方案为,上述止拔连接支承部为从上述杆安装板突出的突起部。
另外,作为解决方案为,上述第2杆具有:相互平行的一对腕部;将该一对腕部的一端部相连接的连接部;和从形成该连接部部分的上述各腕部分别延伸设置的一对下部回转连接支承突起;
将上述各下部回转连接支承突起连接支承在上述各下部回转连接支承部上。
另外,作为再一个解决方案为,在上述突起部上通过突出加工上述杆安装板的一部分形成断裂面,使上述连接部与该断裂面接触。
另外,在上述下部回转连接支承部的附近形成多个上述突起部,使之沿着上述连接部,通过上述下部回转连接支承部和上述突起部止拔并夹持上述连接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除去按键顶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从按键顶部的里面侧观察的局部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的按键顶部的里面图。
图5为图4中的按键顶部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的杆安装板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杆安装板的7-7线的向视图。
图8为图6中杆安装板的8-8线的向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的外侧杆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外侧杆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中的外侧杆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9中的外侧杆的后视图。
图13为图9中的外侧杆的侧视图。
图14为图9中的外侧杆的14-14线的剖视图。
图15为图9中的外侧杆的15-15线的向视图。
图16为图15中的外侧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7为图9中的外侧杆的里面图。
图18为图17中外侧杆的18-18线的向视图。
图19中(A)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的内侧杆的俯视图,(B)为上述内侧杆的侧视图。
图20中,(A)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的驱动部件的俯视图,(B)为上述驱动部件20B-20B线的剖视图。
图21中,(A)为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的连杆部件装配用的局部俯视图,(B)为上述连杆部件的后视图。
图2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取下按键顶部状态下的局部俯视图。
图23A、23B、23C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的连杆部件装配的说明图,图23A为表示将连杆部件20安装在杆安装板上之前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3B为用于说明将连杆部件搭载在杆安装板上状态的说明图,图23C为用于说明将连杆部件组装在杆安装板上状态的说明图。
图2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中,用于说明将连杆部件20组装在杆安装板上操作的一个实例的说明图。
图2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中,用于说明将按键顶部组装在连杆部件上的说明图。
图26为以往的按键开关装置的剖视图。
图27为以往的按键开关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8为以往的按键开关装置所用的一个连杆部件的俯视图。
图29为以往的按键开关装置所用的另一个连杆部件的俯视图。
其中,11一按键顶部,11f-第1连接固定部,11g-第2连接固定部,11j-第1筋,11h-第2筋,15-杆安装板,16-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连接支承部),17-连接支承体部(连接支承部),24-第1杆,24a-基端部,24b-腕部,24c-连接支承销(止拔部),24e-支承接受部,24f-连接固定接受部,25-第2杆,25a-基端部,25b-腕部,26-驱动部件,26c-滑动连接支承接受部,30-开关部件,37-保持板,S-交叉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图25,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
该按键开关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由树脂制成的按键顶部11、配置于按键顶部11下方的杆安装板15、在使按键顶部11离开杆安装板15的上升位置与接近杆安装板15的下降位置之间导引支承着按键顶部11的连杆部件20、在连杆部件20的下方且装到杆安装板15上方的开关部件30构成。
上述按键顶部11如图3~图5所示,具有外形大致为矩形且通过在上表面印刷字母等文字(图中未示出)而形成的操作面11a(参照图5)、向前方(图5中的左侧)倾斜形成的倾斜面部11b、后方基本形成直角的背面部11c、在操作面11a的下方大致平行于操作面11a而形成的里面11d、以及在里面11d侧的外周缘部分上形成的外周缘面11e。
在里面11d的前后侧(图4中左右方向的两侧)分别向下突出一体形成具有规定间隔且对置设置的一对钩状第1连接固定部11f和比第1连接固定部11f间宽度更宽地对置设置的一对钩状第2连接固定部(连接固定部)11g。
在按键顶部11的里面11d上,在相互对置的第2连接固定部11g的外方侧附近,与外周缘面11e齐平地一体形成从里面11d突出形成的一对第1筋11j,在除第1连接固定部11f间的第1连接固定部11g附近,与外周缘面11e齐平地一体形成平行于第1筋11j延伸设置的第2筋11h。
上述连杆部件20如图1和图21A、21B所示,由一对杆件(第1杆24、第2杆25)23和一个驱动部件26构成。
上述第1杆(外侧杆)24如图9~图18所示,由树脂制成,由基端部24a以及从该基端部24a的两端一体延伸设置的相互对置的一对腕部24b大致形成コ字形。
各腕部24b的前端部(另一端部)为自由端,在该前端部具有向外突出而成的一对连接支承销(止拔部)24c。
详细地讲,连接支承销24c具有在腕部24b的前端部侧的外壁上平行于基端部24a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滑动连接部24c1,以及从该滑动连接部24c1的前端向上大致弯折成直角的前端部24c2(参照图11)。
另外,在腕部24b的前端部(下端部)上,如图13和图15所示,形成将其端面斜向切割的倾斜面部24u,使之相对于各腕部24b的延长方向(延长线L)成锐角(θ)。
上述基端部24a如图16所示,在其中央部分形成剖面为圆形的细径的支承接受部24e,在该支承接受部24e的两端侧形成剖面基本为L形的连接固定接受部24f(参照图18)。
通过使按键顶部11的一对第2连接固定部11g与上述各连接固定接受部24f牢固地嵌配,使该第1杆24的连接固定接受部24f与按键顶部11的第2连接固定部11g对置,从而其连接固定部分的剖面成为2个巴字形(参照图18)。
如图17所示,在各腕部24b的大致中央的内侧壁上,形成从里面侧缺口的接合槽24d、24d,使之相互对置。
上述第2杆(内侧杆)25由中央成为开口部分的树脂制长方形框体构成,如图19A、图19B所示,由相互平行的基端部25a、基轴部25c,以及同样相互平行且将基端部25a和基轴部25c的两端部相互连接成一体的一对腕部25b构成。
在各腕部25b大致中央的外壁侧上形成向外突出的一对接合轴25d。
在各腕部25b基轴部25c侧的外侧壁上分别突出形成下部回转连接支承突起25e。
并且,通过各接合轴25d接合于第1杆24的接合槽24d内形成交叉部位S(参照图1),第1杆24和第2杆25相互通过该交叉部位S可自由回转。另外,作为第2杆25的下端部,位于上述基轴部25c侧。
其次,上述驱动部件26由树脂制成,如图20A和图20B所示,具有大致成长方形的平板状基部26a。在该基部26a上形成里面中央为圆形且成薄壁状的橡胶帽接触部26b。
并且,在基部26a长度方向一端部侧(图20A中的右侧)的里面一体形成从基部26a突出的大致为矩形的连接固定突起26d,另外,在连接固定突起26d的中央内侧一体形成从基部26a的里面突出的第2连接固定突起26k,使之与连接固定突起26d对置。
而且,在连接固定突起26d与第2连接固定突起26k之间的基部26a上,贯通形成大致为矩形的连接固定孔部26e,另外,沿着连接固定孔部26e,在驱动部件26的一端部形成剖面为C字形的球槽26g。
另外,在基部26a长度方向另一端部(图20A中的左侧)设有剖面大致为凹状的上部滑动接受部(滑动连接支承接受部)26c,该上部滑动接受部26c具有上方开放且为槽状的长槽26m。
而且,在上部滑动接受部26c的外方端面(图20A中的左侧端面)的中央部分突出形成接合突起26t,在该接合突起26t的两侧分别形成连接固定接受部26s。
另外,在上部滑动接受部26c的接合突起26t的下部角部上形成斜向切割的倾斜面部26u。
其次,上述杆安装板15如图6~图8所示,具有基本为矩形的金属制平板构成的基部15a。
如图6所示,杆安装板15在基部15a的中央部分形成通孔15b。
在基部15a的一端侧(图中的左侧)形成接近通孔15b的一对矩形的第1矩形孔15c,在其另一端侧(图中的右侧)形成相互有规定间隔的一对大致为矩形的第2矩形孔15d。
此外,在基部15a上设有连接支承体部17,该连接支承体部17由设置在一对第2矩形孔15d间的一对止拔连接支承部(突起部)19和面对各第2矩形孔15d的内侧分别设置的一对下部回转连接支承部18构成。
即,一对下部回转连接支承部18大致为在各第2矩形孔15d的内侧缘部分分别大致呈直角地切开立起而成的L形,一对止拔连接支承部(突起部)19通过突出加工从基部15a的上表面突出一部分,形成以通孔15b侧基本为直角的断裂面。
如图6所示,杆安装板15在基部15a的侧方(图6中的上下侧)角部,从基部15a大致呈直角地切开立起L形地形成一对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16。
另外,在基部15a的侧端(图中的上下侧端部),分别形成从基部15a大致呈直角切开立起的切开立起部15f,其与各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16的图中右侧邻接。
各切开立起部15f的中央部分为切槽,在该切槽内向下延伸设置舌片15g,同时稍向外突出。
再有,杆安装板15在基部15a的侧端(图6中上下方向的端部),与切开立起部15f邻接一体形成止拔用的突片15h。
其次,开关部件30如图1和图22所示,由上方设置有弹性的橡胶帽31的所谓膜片开关构成。
上述开关部件30具有绝缘性的薄膜片33和在薄膜片33上作为多个开关元件一部分的所谓的一对固定电极(图中未示出)。
上述橡胶帽31形成在圆顶状内部的顶棚部分向下突出的推压突起31a,在该推压突起31a的前端部分通过印刷等形成由导电性膜构成的可动电极32,与上述一对固定电极接触进行开关。
另外,橡胶帽31的下端部分通过粘接剂等粘贴在薄膜片33上,使推压突起31a的可动电极32与图中未示出的固定电极相对置。
另外,在杆安装板15的上表面上重叠安装具有多个矩形开口部37a的金属制保持板37,从该开口部37a使杆安装板15的一对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16、一对下部回转连接支承部18和止拔连接支承部(突起部)19以及安装到杆安装板15上的连杆部件20分别向上突出。
另外,在薄膜片33的下方叠置金属板40。
下面,根据图21A、图21B~图25说明如此结构的按键开关装置的组装方法。
首先,如图21A、21B所示,为了将第1杆(外侧杆)24的各接合槽24d与第2杆(内侧杆)25的各接合轴25d接合,将第1杆24从上方盖住第2杆25,装配相互可自由回转地连接交叉部位S的杆件23。
接着,准备驱动部件26,使驱动部件26的接合突起26t侧钻进杆件23的第1、第2杆24、25中第2杆25的中央开口部分,同时在该状态下,使第2杆25的基端部25a碰接于上部滑动接受部26c内。然后,使连接固定突起26d从上向下移动到第1杆24的支承接受部24e中,使连接固定突起26d的长槽部26g快速嵌入支承接受部24e中。如此,完成连杆部件20的装配。
接着,如图23A所示,准备杆安装板15,从上方将连杆部件20插入该杆安装板15的上表面。在连杆部件20的第1杆24、第2杆25在水平方向相互重合的状态下,将连杆部件20放置于杆安装板15的上表面上。
然后,如图23B所示,在连杆部件20的第1、第2杆24、25在水平方向相互重合的状态下,使连杆部件20滑动连接到杆安装板15的基部15a的上表面,同时朝图示的M方向移动。这样,第1杆24的各连接支承销24c可滑动地接合于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16内。
另外,如图24所示,即使连杆部件20相对于杆安装板15的基部15a的上表面处于斜置状态时,或者从斜后方(图23A中的右侧上方)将连接支承销24c直接插入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16内时,通过沿着第1杆24的倾斜形状的倾斜面部24u插入,连杆部件20可无任何阻力地顺畅插入。
另外,作为驱动部件26自由端的上部滑动接受部26c通过球槽26g可回转地轴支着第1杆24的支承接受部24e,从而在进行该组装时,倾斜面部26u在杆安装板15的基部15a的上表面上滑动,但由于是斜向切割的倒角,因而可顺畅地插入连杆部件20。
另外,第2杆25的基轴部25c与杆安装板15的一对止拔连接支承部19滑动连接,同时越过该止拔连接支承部19,该基轴部25c在被夹持的状态下位于下部回转连接支承部18与止拔连接支承部19的断裂面之间,同时,下部回转连接支承突起25e接合到下部回转连接支承部18内。
如此,连杆部件20的第1、第2杆24、25的下端部就装配到杆安装板15上。
之后,将装有连杆部件20的杆安装板15从下向保持板37的开口部37a中插入,使切开立起部15f快速插入杆安装板15中进行接合。
接着,将预先用粘接剂等粘贴了橡胶帽31下端部分的薄膜片33配置于保持板37的下方,在使橡胶帽31的顶部与驱动部件26的橡胶帽接触部26b接触的状态下,将薄膜片33重合到保持板37上,进而将金属板40叠置到该薄膜片33的下方(参照图22)。
然后,准备按键顶部11,将该按键顶部11盖住从保持板37的开口部37a露出的连杆部件20的上方。
此时,在橡胶帽31的弹力作用下,相对处于图1所示的上升位置状态的连杆部件20,第1筋11j和一对第2筋11h成为插入按键顶部11时的导引件,从上方推压按键顶部11。这样,如图3所示,驱动部件26的接合突起26t嵌入一个第1连接固定部11f间,同时按键顶部11的各第1连接固定部11f快速进入接合接受部26s中,在将驱动部件26的连接固定突起26d配置于另一个第2连接固定部11g间的同时,按键顶部11的各第2连接固定部11g快速进入连接固定接受部24f中(参照图3和图25)。
之后,橡胶帽31靠其弹力复原,连杆部件20上升,随着这种上升,第1杆24的连接支承销24c的滑动连接部24c1通过前端部24c2引导,同时可靠地滑动到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16中,完成图1所示的按键开关装置的装配。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要点的范围内,可以变更实施。
如上所述构成、组装的本实施例的按键开关装置具有如下所示的效果。
(1)在驱动部件26上形成具有上方开放的凹状长槽26m的滑动连接支承接受部26c,并且将第2杆25基端部25a可滑动地连接支承在该滑动连接支承接受部26c上,从而通过驱动部件26,在将第1、第2杆24、25保持规定的交叉角度的状态下,可以容易地插装按键顶部11。
(2)在第1杆24的基端部24a上形成在其中央连接支承驱动部件26一端部的支承接受部24e,在该支承接受部24e的两端侧形成与按键顶部11的连接固定部11g连接固定的连接固定接受部24f,并使按键顶部11的连接固定部11g与第1杆24的连接固定接受部24f对置进行连接固定,使该部分的剖面形成为2个巴字形,从而即使在按键顶部11上误施加外力,也能够牢固地握持,使按键顶部11不会简单地从连杆部件20上拔出。
(3)按键顶部11的连接固定部由在里面11d上突出形成的一对第1连接固定部11f和一对第2连接固定部11g构成,在按键顶部11的里面11d上具有在相互对置的第2连接固定部11g的外侧附近向里面11d突出而成的一对第1筋11j,以及在除第1连接固定部11f间的第1连接固定部11f的附近在与第1筋11j平行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第2筋11h,通过第1筋11j和第2筋11h,分别导引第1杆24的一对腕部24b、驱动部件26的另一端部,插装按键顶部11,从而即使象以往那样靠大概估计不能插装时,也必定导引第1筋11j、第2筋11h,可简单且可靠地插装按键顶部11。
(4)驱动部件26一端部可回转地轴支着第1杆24的基端部24a,将驱动部件26的另一端部的下部角部斜向切割而成,从而滑动连接于杆安装板15的基部15a的上表面,同时在组装之际可顺畅地进行组装。
(5)杆安装板15的连接支承部由可滑动地连接支承着第1杆24下端部的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16和可回转地轴支着第2杆25下端部的连接支承体部17构成,在第1杆24的下端部形成防止第1杆24的下端部从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16拔出用的止拔部,即连接支承销24c,从而推压按键顶部11进行操作时,滑动的第1杆24即使因树脂制而挠曲或随时间变化,也不会拔出,能够可靠地进行规定的动作。
(6)第1杆24的下端部为将在杆安装板15的基部15a上表面上滑动的端面斜向切割而成,使之相对于各腕部24b的延长方向成锐角,从而将第1杆24滑动连接到杆安装板15的基部15a上表面上的同时,可以在组装时顺利地进行组装。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按键开关装置,具有:在里面形成连接固定部的按键顶部;设置在按键顶部的下方,分别具有基端部和从该基端部的两端延伸设置的相互对置的一对腕部,并且以一对腕部的大致中央部分为交叉部位可自由回转地连接的第1杆和第2杆;可连接支承第1、第2杆各下端部的杆安装板;跨接在第1、第2杆的各基端部间进行安装的驱动部件;在驱动部件上形成上方开放的凹状滑动连接支承接受部,将第2杆的基端部可滑动地连接支承于该滑动连接支承接受部上,从而通过驱动部件,在以规定的交叉角度保持第1、第2杆的状态下,可简单地插装按键顶部。
另外,杆安装板的连接支承部由可滑动地连接支承着第1杆下端部的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和可回转地轴支着第2杆下端部的连接支承体部构成,在第1杆的下端部形成防止第1杆的下端部从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拔出用的止拔部,从而朝上下方向推压按键顶部,即使在左右方向滑动的第1杆因树脂制而挠曲或随时间变化,也能够不会拔出地可靠进行规定的动作。
另外,第1、第2杆分别具有导引支承着按键顶部上下动作的基端部和从该基端部的两端延伸设置的相互对置的一对腕部,杆安装板的连接支承部由可滑动地连接支承着第1杆下端部的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和可回转地轴支着第2杆下端部的连接支承体部构成,第1杆的下端部通过将在杆安装板的上表面上滑动的端面斜向切割而成,使之相对于各腕部的延长方向成锐角,从而可将第1杆滑动连接在杆安装板的上表面上,同时在组装时可顺畅地进行组装。

Claims (14)

1、一种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里面形成连接固定部的按键顶部;
设置在该按键顶部的下方,分别具有基端部和从该基端部的两端延伸设置的相互对置的一对腕部,并且将上述一对腕部大致中央的部分作为交叉部位可自由回转地连接的第1杆和第2杆;
可连接支承上述第1、第2杆各下端部的杆安装板;以及
跨接在上述第1、第2杆上述各基端部间进行安装的驱动部件;
在上述驱动部件上形成上方开放的凹状滑动连接支承接受部,将上述第2杆的上述基端部可滑动地连接支承于该滑动连接支承接受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杆的上述基端部上形成在其中央连接支承着上述驱动部件一端部的支承接受部,在该支承接受部的两端侧形成使上述按键顶部的上述连接固定部连接固定的连接固定接受部,使上述按键顶部的上述连接固定部与上述第1杆的上述连接固定接受部相对置,并且将连接固定部分的剖面形成为2个巴字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按键顶部的上述连接固定部由在该按键顶部的上述里面突出形成的一对第1连接固定部和一对第2连接固定部构成,
上述按键顶部的上述里面具有:在相互对置的上述第2连接固定部的外侧附近向上述里面突出而成的一对第1筋,和在除去上述第1连接固定部间的上述第1连接固定部的附近沿与上述第1筋平行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第2筋,
通过上述第1筋和上述第2筋分别导引上述第1杆的上述一对腕部、上述驱动部件的另一端部,以将上述按键顶部插装到上述第1杆和上述驱动部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件的上述一端部可回转地轴支着上述第1杆的上述基端部,上述驱动部件的上述另一端部的下部角部斜向切割而成。
5、一种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相互可自由回转地连接交叉部位的第1杆和第2杆;
被这些第1、第2杆支承且可自由升降的按键顶部;
随着上述按键顶部的升降动作可进行开关动作的开关部件;以及
具有分别连接支承着上述第1、第2杆各下端部的连接支承部的杆安装板;
上述杆安装板的上述连接支承部由可滑动地连接支承着上述第1杆的上述下端部的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和可回转地轴支着上述第2杆下端部的连接支承体部构成,
在上述第1杆的上述下端部形成防止上述第1杆的上述下端部从上述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拔出用的止拔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止拔部为在上述第1杆的下端部突出形成的L形连接支承销,将该连接支承销连接支承在上述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上。
7、一种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相互可自由回转地连接交叉部位的第1杆和第2杆;
被这些第1、第2杆支承且可自由升降的按键顶部;
随着上述按键顶部的升降动作可进行开关动作的开关部件;以及
具有分别连接支承着上述第1、第2杆各下端部的连接支承部的杆安装板;
上述第1、第2杆分别具有导引支承着上述按键顶部上下移动的基端部和从该基端部的两端延伸设置的相互对置的一对腕部,
上述杆安装板的上述连接支承部由可滑动地连接支承着上述第1杆的上述下端部的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和可回转地轴支着上述第2杆的上述下端部的连接支承体部构成,
上述第1杆的上述下端部是将滑动于上述杆安装板上表面的端面斜向切割而成,使之相对于上述各腕部的延长方向成锐角。
8、一种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里面形成多个连接固定部的按键顶部;
设置在上述按键顶部的下方,分别具有基端部和从上述基端部的两端延伸设置的相互对置的一对腕部,并且可自由互动地设置了上述一对腕部的第1杆和第2杆;
可与上述第1、第2杆的各下端部接合的杆安装板;
跨接在上述第1、第2杆的上述各基端部间进行安装的连接部件;以及
设置在上述杆安装板下表面上的片状开关;
在上述连接部件的两端形成与上述按键顶部的连接固定部接合的接合部,上述杆安装板由与上述按键顶部的面积大致相同大小的金属平板构成。
9、一种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相互可自由回转地连接交叉部位的第1杆、第2杆;
被这些第1、第2杆支承且可自由升降的按键顶部;
随着上述按键顶部的升降动作可进行开关动作的开关部件;以及
连接支承着上述第1、第2杆的各下端部的杆安装板;
在该杆安装板上分别设有可滑动地连接支承着上述第1杆下端部的下部滑动连接支承部和可回转地轴支着上述第2杆下端部的连接支承体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支承体部由其一部分开放并且定位上述第2杆下端部的下部回转连接支承部和防止该第2杆下端部拔出用的止拔连接支承部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止拔连接支承部为从上述杆安装板突出的突起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杆具有:相互平行的一对腕部;将该一对腕部的一端部相连接的连接部;和从形成该连接部部分的上述各腕部分别延伸设置的一对下部回转连接支承突起;
将上述各下部回转连接支承突起连接支承在上述各下部回转连接支承部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突起部上通过突出加工上述杆安装板的一部分形成断裂面,使上述连接部与该断裂面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下部回转连接支承部的附近形成多个上述突起部,使之沿着上述连接部,通过上述下部回转连接支承部和上述突起部止拔并夹持上述连接部。
CNB021058865A 2001-04-12 2002-04-12 按键开关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25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14173 2001-04-12
JP2001114173 2001-04-12
JP2001114173A JP4034527B2 (ja) 2001-04-12 2001-04-12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このキースイッチ装置の組立て方法
JP2001180740 2001-06-14
JP2001-180740 2001-06-14
JP2001180740A JP4109840B2 (ja) 2001-06-14 2001-06-14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0667A true CN1380667A (zh) 2002-11-20
CN1182555C CN1182555C (zh) 2004-12-29

Family

ID=26613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0588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2555C (zh) 2001-04-12 2002-04-12 按键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6777634B2 (zh)
CN (1) CN1182555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1728A (zh) * 2015-05-15 2015-08-19 深圳市多精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剪刀脚键盘的按键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36164B2 (ja) * 2003-08-19 2008-01-23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スイッチ装置
TWM249192U (en) * 2003-11-06 2004-11-01 Chicony Electronic Co Ltd Keystroke structure
US6861603B1 (en) * 2003-12-29 2005-03-01 Paten Wireless Technology Inc. Structure of button for electronic product
JP2006019211A (ja) * 2004-07-05 2006-01-19 Minebea Co Ltd キースイッチ
US6906272B1 (en) * 2004-09-21 2005-06-14 Huo-Lu Tsai Key switch device having high drawability
US7238908B1 (en) * 2006-07-20 2007-07-03 Key Mouse Electronic Enterprise Co., Ltd. Key structure of keyboard
CN102637540A (zh) * 2011-02-10 2012-08-15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的按键结构
TWI584325B (zh) * 2016-08-19 2017-05-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裝置及其剪刀式連接元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8371A (en) 1992-02-14 1994-01-1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Keyswitch assembly with support mechanism coupled to support plate beneath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5847337A (en) * 1997-07-09 1998-12-08 Chen; Pao-Chin Structure of computer keyboard key switch
JP3689843B2 (ja) * 1999-08-27 2005-08-31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キースイッ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1728A (zh) * 2015-05-15 2015-08-19 深圳市多精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剪刀脚键盘的按键结构
WO2016183982A1 (zh) * 2015-05-15 2016-11-24 深圳市多精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剪刀脚键盘的按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195081A1 (en) 2004-10-07
US6909062B2 (en) 2005-06-21
US6777634B2 (en) 2004-08-17
US20020148712A1 (en) 2002-10-17
CN1182555C (zh) 2004-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2555C (zh) 按键开关装置
CN1279657C (zh) 插座端子及其与插头端子的连接结构
CN1918753A (zh) 卡连接器
CN1260753C (zh) 推进开关
CN1222970C (zh) 滑动操作式开关
CN1255216A (zh) 同时连接几个接触型智能卡的电插座
CN1619888A (zh) 扁平电缆用电气接头
CN1612575A (zh) 滑动型移动终端及其滑动机制
CN1671008A (zh) 电子部件安装插座
CN1204579C (zh) 具有可升降的键盖的按键开关及其组装方法
CN1244189C (zh) 屏蔽连接器
CN1822447A (zh) 中间连接器
CN1221986C (zh) 多向输入装置
CN1819347A (zh) 连接器
CN1172339C (zh) 推压开关
CN1674366A (zh) 电子零件安装用插座
CN1701340A (zh) 存储卡适配器
CN1184659C (zh) 电路断路器
CN1250171A (zh) 多向输入装置
CN1881695A (zh) 连接器
CN1224144C (zh) 横连锁状端子的切断·压合装置
CN1127107C (zh) 带旋转型连接器的开关
CN1202596C (zh) 电子部件用插座
CN1238927C (zh) 挠性印刷线路板连接用连接器
CN1194289C (zh) 多向输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229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