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77125A - 升压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升压变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77125A CN1377125A CN 02115135 CN02115135A CN1377125A CN 1377125 A CN1377125 A CN 1377125A CN 02115135 CN02115135 CN 02115135 CN 02115135 A CN02115135 A CN 02115135A CN 1377125 A CN1377125 A CN 13771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switch
- energy
- storage capacitor
- fly
- di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升压变换器,包括电感、续流二极管、输出电容、功率开关和储能电路,所述的储能电路包括辅助电感、储能电容、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与储能电容并联,方向与续流二极管相同。功率开关导通时,辅助电感、储能电容、续流二极管、功率开关和输出电容构成储能回路;把反向恢复电流能量储存在储能电路中。辅助电感、储能电容和第一开关管构成能量转移谐振回路,功率开关关断时,电感、储能电容、续流二极管和输出电容构成能量输出回路;经能量转移谐振回路的能量被能量输出回路转移到输出电容上。减少了能量损耗,提高了整个电路的效率;续流二极管的峰值电压应力被钳位在Vo,减少了续流二极管的耐压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压变换器(即BOOST变换器)。
技术背景:
单相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电源,UPS等市电输入的开关电源设备中,可实现使输入电流满足IEC的相关谐波标准要求,同时使功率因数近似为1。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通常采用升压变换器来实现,传统的升压变换器如图1所示,为电感Lm与续流二极管D和输出电容Co串联构成续流回路,在相串联的续流二极管D和输出电容Co两端并联功率开关S1,传统的升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如下:①通过控制功率开关S1的开通与关断,来控制功率开关S1的占空比,从而实现输出电压的升压功能和调压功能;其电压公式为:V0=VIN/d;(d为功率开关S1的占空比,V0为输出电压,VIN为输入电压);②当功率开关S1导通时,市电电压加在电感Lm两端,给电感Lm充电储能,电感Lm电流上升,此时续流二极管D反向截止;③当功率开关S1关断时,由于电感Lm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续流二极管D导通,市电电压与电感Lm串联,电流经续流二极管D给输出电容与负载供电,电感Lm电流下降。但传统的BOOST电路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当功率开关S1关断时,续流二极管D导通,流过正向导通电流。当功率开关S1导通时,续流二极管D承受反向电压,由于二极管存在着反向恢复效应,续流二极管D并不会立刻截止,而会有电流反向流过续流二极管D,形成反向恢复电流。反向恢复电流与电感Lm一起流过功率开关S1,从而增加了功率开关S1的开通损耗和续流二极管D的损耗。当输出电压越高时,由于高压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更长,使上述问题更加严重。功率开关S1的开关频率越高,则反向恢复电流造成的损耗越大;上述电路特有的问题限制了电路工作频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反向恢复电流,且减小由于反向恢复电流造成的损耗,提高升压变换器的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升压变换器,包括电感Lm、续流二极管D、输出电容Co和功率开关S1,功率开关S1导通时,输入电压Vin、功率开关S1和电感Lm位于充电回路上,功率开关S1断开时,输入电压Vin、续流二极管D和输出电容Co位于正向续流回路上,且续流二极管D在此回路正向导通;所述的升压变换器还包括储能电路,所述的储能电路包括辅助电感Ls、储能电容Cb、第一开关管D1和第二开关管D2,其连接关系如下:
在功率开关S1由关断到导通时刻,续流二极管D的反向
恢复电流沿辅助电感Ls、储能电容Cb、续流二极管D、功率开
关S1和输出电容Co所构成的储能回路流动;反向恢复能量存储
于储能电容Cb和辅助电感Ls中;
在反向恢复现象结束后,辅助电感Ls中的能量经辅助电感
Ls、储能电容Cb和第一开关管D1所构成的能量转移谐振回
路,转移至储能电容Cb中;
在功率开关S1由导通到关断的时刻,储能电容Cb中的能
量通过电感Lm、储能电容Cb、续流二极管D和输出电容Co所
构成的能量输出回路,将能量转移到输出电容Co中;
所述的第二开关管D2与储能电容Cb并联,方向与续流二
极管D相同。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辅助电感与续流二极管D串联减少了反向恢复电流,通过增加一个特殊的储能电路,把反向恢复电流能量储存在储能电路中,当功率开关S1关断后,储能电路将储存的反向恢复电流能量转移到输出电容上。减少了能量损耗,从而提高了整个电路的效率,另外,续流二极管D的峰值电压应力被钳位在V0,从而减少了续流二极管D的耐压要求。
附图说明: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升压变换器电路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升压变换器的第一具体实例电路示意图;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升压变换器的第二具体实例电路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升压变换器的第三具体实例电路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升压变换器的第四具体实例电路示意图;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升压变换器的第五具体实例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升压变换器电路示意图。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则如图2至6所示,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储能电路,该储能电路包括辅助电感Ls、储能电容Cb、第一开关管D1和第二开关管D2,在功率开关S1由关断到导通时刻,续流二极管D的反向恢复电流沿辅助电感Ls、储能电容Cb、续流二极管D、功率开关S1和输出电容Co所构成的储能回路流动;反向恢复能量存储于储能电容Cb和辅助电感Ls中;
在反向恢复现象结束后,辅助电感Ls中的能量经辅助电感Ls、储能电容Cb和第一开关管D1所构成的谐振回路,转移至储能电容Cb中;
在功率开关S1由导通到关断的时刻,储能电容Cb中的能量通过电感Lm、储能电容Cb、续流二极管D和输出电容Co所构成的能量输出回路,将能量转移到输出电容Co中;
所述的第二开关管D2与储能电容Cb并联,方向与续流二极管D相同。
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开关管D1和辅助电感Ls的接点与功率开关S1相联,储能电容Cb和辅助电感Ls的接点与电感Lm相连。在功率开关S1由导通到关断的时刻,储能电容Cb中的能量通过电感Lm、储能电容Cb、续流二极管D和输出电容Co所构成的能量输出回路,将能量转移到输出电容Co中。
另两个实施例分别如图2和3所示,所述的第一开关管D1的一端分别与辅助电感Ls和功率开关S1一端相联,第一开关管D1的另一端与续流二极管D相连。
再两个实施例如图5和6所示,第一开关管D1的一端与续流二极管D相连,另一端与输出电容Co相连。
其中,第一开关管D1和第二开关管D2可为二极管。当第一开关管D1和第二开关管D2为二极管时,二极管的正负方向,使储能回路1、能量转移谐振回路2和能量输出回路3处于正常导通状态。其中所述的第二开关管D2为通态损耗小的肖特基管,且其第二开关管D2为零电压关断。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以图2所示实施例为例进一步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对于其他实施例,同理也可作出类似的工作原理分析。
为了简化电路分析,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可作如下假设:
①输出电容足够大,可以认为输出电压V0为恒定不变的直流电压;
②除了续流二极管D以外,所有功率器件都是理想器件;
③电感Lm远大于辅助电感Ls;
④输入电压Vin为常数;
基于上述假设条件,我们可把一个电路工作周期分为6个时间段来分别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t0--t1):
开关功率开关S1在t0时刻导通,续流二极管D有反向恢复电流流过,辅助电感Ls与续流二极管D串联来减少反向恢复电流,反向恢复电流沿储能回路1(C0--D--Cb--Ls--S1--C0)流动。
第二阶段(t1--t2)
续流二极管D在t1时刻截止,反向恢复现象结束。此时辅助电感Ls的储存能量为
为反向恢复电流最大值;由于储能电容Cb的储存能量为
,与辅助电感Ls的储存能量相比非常小,可忽略不计此时第一开关管D1自然导通,电流沿能量转移谐振回路2(Ls--D1--Cb)流动,形成谐振通路,将辅助电感Ls的储存的反向恢复能量全部转移到储能电容Cb上去。此时续流二极管D上的电压钳位在V0电压。
第三阶段(t2--t3)
在t2时刻,辅助电感Ls的电流下降为0,第一开关管D1截止,此时储能电容Cb储存的能量为
储能电容Cb电压保持不变,进入正常的PFC电路的功率开关S1导通工作状态。此时续流二极管D上的电压为V0-VCb
第四阶段(t3--t4)
在t3时刻,开关功率开关S1关断,由于电感Lm电流IF不能突变,第一开关管D1和续流二极管D导通,电流IF沿第一开关管D1和续流二极管D流至输出电容C0,同时,电流沿能量输出回路3(Lm-Ls-Cb-D-Co)流动,形成谐振通路,使辅助电感Ls电流不断增加,储能电容Cb电压不断减少,使第一开关管D1支路上的电流逐渐转移到辅助电感Ls支路上来。
第五阶段(t4--t5)
在t4时刻,辅助电感Ls电流增加到电感Lm电流IF,电流已全部转移到辅助电感Ls支路上来,第一开关管D1自然截止,电流IF沿能量输出回路3(Lm-Ls-Cb-D-Co)恒流流动,储能电容Cb电压继续减少。
第六阶段(t5--t6)
在t5时刻,储能电容Cb电压下降为0,第二开关管D2自然导通,进入正常的PFC电路的功率开关S1关断续流工作状态。此时储能电容Cb为0保持不变。
从上述的电路原理分析可以知道,本发明采用一个辅助电感与续流二极管D串联来减少反向恢复电流,通过增加一个特殊的储能电路,把反向恢复电流能量储存在储能电路中,当功率开关S1关断后,储能电路将储存的反向恢复电流能量转移到输出电容上。可见反向恢复电流能量全部转移到输出电容上,没有造成能量损耗,从而提高了整个电路的效率。
从上面分析可知,续流二极管D的峰值电压应力被钳位在V0,与谐振电压Vcb无关,从而减少了续流二极管D的耐压要求。
与主续流二极管D串联的第二开关管D2峰值电压应力等于谐振电压Vcb,电压较低,可以采用耐压低,但通态损耗小的肖特基管等,另外第二开关管D2为ZVS关断,无反向恢复电流,所以第二开关管D2的损耗与本发明电路所减少的电路损耗相比,比例很小,可忽略。从而减少了电路损耗,提高了整个电路的效率。
Claims (6)
1、一种升压变换器,包括电感(Lm)、续流二极管(D)、输出电容(Co)和功率开关(S1),功率开关(S1)导通时,输入电压(Vin)、功率开关(S1)和电感(Lm)位于一个充电回路上,功率开关(S1)断开时,输入电压(Vin)、续流二极管(D)和输出电容(Co)位于一个正向续流回路上,且续流二极管(D)在此回路正向导通;其特征是:所述的升压变换器还包括储能电路,所述的储能电路包括辅助电感(Ls)、储能电容(Cb)、第一开关管(D1)和第二开关管(D2),其连接关系如下:
在功率开关(S1)由关断到导通时刻,辅助电感(Ls)、储能电容(Cb)、续流二极管(D)、功率开关(S1)和输出电容(Co)构成储能回路,续流二极管(D)的反向恢复电流沿该储能回路流动;反向恢复能量存储于储能电容(Cb)和辅助电感(Ls)中;
在反向恢复现象结束后,辅助电感(Ls)、储能电容(Cb)和第一开关管(D1)构成能量转移谐振回路,辅助电感(Ls)中的能量沿该能量转移谐振回路流动,转移至储能电容(Cb)中;在功率开关(S1)由导通到关断的时刻,电感(Lm)、储能电容(Cb)、续流二极管(D)和输出电容(Co)构成能量输出回路,储能电容(Cb)中的能量通过该能量输出回路,将能量转移到输出电容(Co)中;
所述的第二开关管(D2)与储能电容(Cb)并联,方向与续流二极管(D)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压变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开关管(D1)和辅助电感(Ls)的接点与功率开关(S1)相联,储能电容(Cb)和辅助电感(Ls)的接点与电感(Lm)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压变换器,其特征是:第一开关二极管(D1)的一端与功率开关(S1)和电感(Lm)的接点相连,第一开关管(D1)的另一端与续流二极管(D)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的阴极与输出电容(Co)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压变换器,其特征是:第一开关管(D1)的一端与续流二极管(D)的阴极相连,另一端与输出电容(Co)相连,续流二极管(D)的阳极与电感(Lm)相连。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升压变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开关管(D1)和第二开关管(D2)为二极管。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升压变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开关管(D2)为二极管,且为零电压关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21151350A CN1144344C (zh) | 2002-04-17 | 2002-04-17 | 升压变换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21151350A CN1144344C (zh) | 2002-04-17 | 2002-04-17 | 升压变换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77125A true CN1377125A (zh) | 2002-10-30 |
CN1144344C CN1144344C (zh) | 2004-03-31 |
Family
ID=4743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151350A Expired - Lifetime CN1144344C (zh) | 2002-04-17 | 2002-04-17 | 升压变换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4344C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14854A (zh) * | 2009-02-23 | 2010-08-2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半导体开关装置 |
US8102684B2 (en) | 2007-01-23 | 2012-01-24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Relief circuit |
CN103748758A (zh) * | 2011-06-07 | 2014-04-23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升压变换器 |
CN108254675A (zh) * | 2018-03-14 | 2018-07-06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Pfc电路故障检测装置、方法及变频空调 |
CN114070039A (zh) * | 2021-09-28 | 2022-02-18 | 山西大学 | 等效电容分压辅助换流的无反向恢复二极管升压变换器 |
-
2002
- 2002-04-17 CN CNB021151350A patent/CN114434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02684B2 (en) | 2007-01-23 | 2012-01-24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Relief circuit |
CN101814854A (zh) * | 2009-02-23 | 2010-08-2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半导体开关装置 |
CN103748758A (zh) * | 2011-06-07 | 2014-04-23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升压变换器 |
CN103748758B (zh) * | 2011-06-07 | 2017-02-15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升压变换器 |
CN108254675A (zh) * | 2018-03-14 | 2018-07-06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Pfc电路故障检测装置、方法及变频空调 |
CN114070039A (zh) * | 2021-09-28 | 2022-02-18 | 山西大学 | 等效电容分压辅助换流的无反向恢复二极管升压变换器 |
CN114070039B (zh) * | 2021-09-28 | 2023-11-14 | 山西大学 | 等效电容分压辅助换流的无反向恢复二极管升压变换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344C (zh) | 2004-03-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804C (zh) | 一种软开关拓扑电路 | |
CN101860216B (zh) | 加耦合电感的倍流整流方式全桥直流变换器 | |
CN108599564A (zh) | 一种电容电压断续模式电容串接式交错并联Bcuk PFC变换器 | |
CN101741259B (zh) | 双向直流变换器 | |
CN1169280C (zh) | 三电平无源软开关直流变换器电路 | |
CN101847936B (zh) | 滞后臂并联辅助网络的软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 |
CN203859682U (zh) | 低输入电流纹波单开关高增益变换器 | |
CN1123962C (zh) | 直流变换器功率开关管的软开关方法和软开关直流变换器 | |
CN1967997A (zh) | 五电平双降压式全桥逆变器 | |
CN103929058A (zh) | 基于耦合电感的两相交错并联变换器 | |
CN101604916B (zh) | 基于π型辅助网络零电压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 |
CN1630173A (zh) | 复合式全桥三电平直流变换器和全桥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 |
CN102163918A (zh) | 一种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 | |
CN1305210C (zh) | 零电压软开关直流-直流电源变换装置 | |
CN101030731A (zh) | 二极管加电流互感器箝位的零电压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 |
CN1956304A (zh) | 一种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的抑制方法及其电路 | |
CN1170359C (zh) | 低损耗的升压装置 | |
CN1324798C (zh) | 双路双管正激变换器拓扑 | |
CN1144344C (zh) | 升压变换器 | |
CN103944399A (zh) | 低输入电流纹波单开关高增益变换器 | |
CN1193490C (zh) | 增强型全桥移相软开关变换器 | |
CN1555124A (zh) | 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能变换装置 | |
CN200983560Y (zh) | 一种组合式开关及电源装置 | |
CN1123960C (zh) | 双单元升压式软开关变换器 | |
CN1599219A (zh) | 一种变换软开关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henzhen Branch Road, No. Patentee after: Vitami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henzhen Branch Road, No. Patentee before: Aimosheng Network Energy Source Co., 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331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