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3918A - 一种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3918A
CN102163918A CN2010102794568A CN201010279456A CN102163918A CN 102163918 A CN102163918 A CN 102163918A CN 2010102794568 A CN2010102794568 A CN 2010102794568A CN 201010279456 A CN201010279456 A CN 201010279456A CN 102163918 A CN102163918 A CN 1021639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witch
switch pipe
inductance
converter
driv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94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3918B (zh
Inventor
石巍
邢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 20101027945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639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63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3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3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39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属于变换器技术领域。本发明由耦合电感(10)、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二功率开关管及有源钳位电路(20)组成。其中耦合电感(10)由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同向耦合构成,有源钳位电路(20)由第三功率开关管和钳位电容组成。本发明实现了第一、第二功率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同时具有钳位电压低、开关管的电流应力低、使用磁性元件数量少等优点;本发明在对变换效率具有较高要求的双向能量变换场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向直流变换器通过直流变换器的双象限运行,可实现能量的双向传输,在功能上相当于两个单向直流变换器,是典型的“一机两用”设备,在不间断电源、蓄电池充放电、新能源发电及航空航天供电系统等需要能量双向流动的场合可大幅度减轻系统的体积重量。因此,双向直流变换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传统的升压-降压式双向直流变换器如附图1所示。开关管S1及S2一般采用带有寄生体二极管的开关器件,如MOSFET,当能量从高压侧向低压侧变换时,S1作为主开关管,S2作为S1的同步整流管,在开关管的死区时间内,电流从S2的寄生体二极管中流过;当能量从低压侧向高压侧变换时,S2作为主开关管,S1作为S2的同步整流管,在开关管的死区时间内,电流从S1的寄生体二极管中流过。一般开关管寄生体二极管的开关及导通特性远不如专用的二极管,特别是开关管寄生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荷明显大于专用的二极管,由此造成的开关损耗非常大而导致变换器的变换效率降低。为了克服寄生体二极管反向恢复造成的损耗问题,研究工作者提出了多种技术方案,如文献“Pritam Das,Brian Laan,Seyed Ahmad Mousavi,and Gerry Moschopoulos.“A non-isolated bidirectionalZVS-PWM active clamped DC-DC converter,”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vol.24,no.2,pp.553-558,February.2009.”,采用辅助有源钳位电路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如附图2所示电路,通过添加有源钳位电路和两个辅助电感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但是电路中磁性元件数量多、钳位电压高和额外增加了开关管的电流应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升压-降压直流双向变换器的不足,提出一种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包括低压电源、高压电源、耦合电感、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二功率开关管、有源钳位电路,其中,耦合电感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有源钳位电路包括第三功率开关管、钳位电容;低压电源的正极分别与耦合电感的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的同名端相连,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漏极分别与第三功率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源极分别与低压电源的负极、高压电源的负极相连接,第二电感的另一端、第二功率开关管的源极分别与钳位电容的一端相连接,钳位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三功率开关管的漏极相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的漏极与高压电源的正极相连。
一种基于本发明的功率开关管的工作方法,
当能量从高压电源侧向低压电源侧变换时,第一功率开关管与第二功率开关管的驱动信号互补,第三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的下降沿和第二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的下降沿相同,第二功率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的上升沿超前于第二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的上升沿;
当能量从低压电源侧向高压电源侧变换时,第二功率开关管与第一功率开关管的驱动信号互补,第三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的下降沿和第一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的下降沿相同,第三功率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的上升沿超前于第一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的上升沿。
本发明的特点和技术效果:
1.实现了第一功率开关管及第二功率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变换效率高;
2.钳位电路结构简单,钳位电压低;
3.开关管的电流应力低,有利于提高变换效率;
4.磁性元件数量少,有利于降低变换器体积重量,提高变换器功率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升压-降压双向直流变换器原理图;
图2为目前存在的有源钳位双向直流变换器原理图;
图3为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原理图;
图4是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Boost工作方式下主要波形图;
图5是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Boost工作方式下各开关模态的等效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Buck工作方式下主要波形图;
图7是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Buck工作方式下各开关模态的等效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于一个500W 60V-100V双向变换场合时Boost工作方式下主要实验波形。
图9为本发明应用于一个500W 60V-100V双向变换场合时Buck工作方式下主要实验波形。
图中符号名称:
10-耦合电感电路,20-有源钳位电路,VL、VH-分别为低压电源、高压电源,
S1至S3-分别为第一至第三功率开关管,Cr-钳位电容,L1、L2-分别为耦合电感的第一电感、第二电感,Lr1、Lr2-分别为目前存在的有源钳位双向直流变换器辅助第一电感、第二电感,D-为驱动信号占空比,Ts-为开关周期,Vg(s1)、Vg(s2)、Vg(s3)-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功率开关管的驱动信号,I(s1)、I(s2)、I(s3)-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功率开关管的源极电流(流出为正值),Vds(s1)、Vds(s2)、Vds(s3)-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功率开关管的漏极-源极电压,V(Cr)-为钳位电容电压(图中“+”端为正),t0~t7-为时间。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3所示,是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原理图,其电路的组成是:包括耦合电感10、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有源钳位电路20,其中:耦合电感10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有源钳位电路20包括第三功率开关管S3、钳位电容Cr。低压电源VL的“+”端分别与耦合电感10的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的同名端相连,L1的另一端、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漏极均相连于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源极,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源极又分别与低压电源VL的“-”端、高压电源VH的“-”端相连,L2的另一端、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源极均相连于钳位电容Cr的一端,钳位电容Cr的另一端又与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漏极相连,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漏极与高压电源VH的“+”端相连。
控制方式如下:功率开关管S1与S2驱动信号互补,在Boost方式下,功率开关管S3驱动信号的下降沿和同步整流管S2的驱动信号下降沿相同,在Buck方式下,功率开关管S3驱动信号的下降沿和同步整流管S1的驱动信号下降沿相同,功率开关管S3驱动信号的上升沿超前于同步整流管驱动信号。
下面结合图4和图6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在分析之前,作如下假设:(1)所有开关管及二极管均为理想器件;(2)耦合电感L1=L2;(3)变换器已工作在稳态。
升压模式时的工作模态分析:
升压模式是指从低压侧向高压侧传输能量时的工作模式,其主要波形如图4所示。0.开关模态0,对应于t<t0,其等效电路见附图5a;
t0时刻之前,S2、S3导通,S1关断,钳位电容Cr通过耦合电感L1、L2放电,输入电流下降。
1.开关模态1,对应于[t0,t1],其等效电路见附图5b;
t0时刻,S3关断,其两端电压被其寄生电容钳位,流过电感L1的电流开始对S1的寄生电容放电,直至S1两端电压为零。S1的零电压开通条件产生。
2.开关模态2,对应于[t1,t2],其等效电路见附图5c;
t1时刻,S1的寄生电容已经被完全放电,其体二极管开始导通。此时,S1零电压开通。
3.开关模态3,对应于[t2,t3],其等效电路见附图5d;
t2时刻,S1开通不久后,电感L1中电流开始反向流动,电流从L2向L1换流,该模态直至L2电流降为零结束。
4.开关模态4,对应于[t3,t4],其等效电路见附图5e;
t3时刻,电感L2上电流已完全换流至L1,换流结束。L2漏感开始与开关管S2/S3的寄生电容谐振。此时输入电流线性上升。
5.开关模态5,对应于[t4,t5],其等效电路见附图4f;
t4时刻,S3开通,钳位电容通过L1、L2放电,流过L1的电流开始向L2换流。
6.开关模态6,对应于[t5,t6],其等效电路见附图5g;
t5时刻,S1关断,S1两端电压被其寄生电容钳位,流过L1的电流给S1寄生电容充电,同时反向流过S3给Cr充电并继续向L2换流,S2的寄生电容开始放电。
7.开关模态7,对应于[t6,t7],其等效电路见附图5h;
t6时刻,S2的寄生电容已经被完全放电,其体二极管开始导通,S2零电压开通。此时,流过L1的电流继续向L2换流直至L1电流降为零,换流结束。此后,变换器回到模态0。
降压模式时的工作模态分析:
降压模式是指从高压侧向低压侧传输能量时的工作模式,其主要波形如图6所示。0.开关模态0,对应于t<t0,其等效电路见附图7a;
t0时刻之前,S1、S3导通,S2关断,钳位电容Cr通过耦合电感L1、L2放电,输入电流下降。
1.开关模态1,对应于[t0,t1],其等效电路见附图7b;
t0时刻,S3关断,其两端电压被其寄生电容钳位,流过电感L2的电流开始对S2的寄生电容放电,直至S2两端电压为零。S2的零电压开通条件产生。
2.开关模态2,对应于[t1,t2],其等效电路见附图7c;
t1时刻,S2的寄生电容已经被完全放电,其体二极管开始导通。此时,S2零电压开通。
3.开关模态3,对应于[t2,t3],其等效电路见附图7d;
t2时刻,S2开通不久后,电感L2中电流开始反向流动,电流从L1向L2换流,该模态直至L1电流降为零结束。
4.开关模态4,对应于[t3,t4],其等效电路见附图7e;
t3时刻,电感L1上电流已完全换流至L2,换流结束。L1漏感开始与开关管S1/S3的寄生电容谐振。此时输入电流线性上升。
5.开关模态5,对应于[t4,t5],其等效电路见附图7f;
t4时刻,S3开通,钳位电容Cr通过L1、L2放电,流过L2的电流开始向L1换流。
6.开关模态6,对应于[t5,t6],其等效电路见附图7g;
t5时刻,S2关断,S2两端电压被其寄生电容钳位,流过L2的电流给S2寄生电容充电,同时反向流过S3给Cr充电并继续向L1换流,S1的寄生电容开始放电。
7.开关模态7,对应于[t6,t7],其等效电路见附图7h;
t6时刻,S1的寄生电容已经被完全放电,其体二极管开始导通,S1零电压开通。此时,流过L2的电流继续向L1换流直至L2电流降为零,换流结束。此后,变换器回到模态0。
图8为本发明应用于一个500W 60V-100V双向功率变换场合时Boost模式下主要实验波形。
图9为本发明应用于一个500W 60V-100V双向功率变换场合时Buck模式下主要实验波形。

Claims (2)

1.一种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包括低压电源(VL)、高压电源(VH)、电感、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有源钳位电路(20),其中有源钳位电路(20)包括第三功率开关管(S3)、钳位电容(Cr),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由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同向耦合构成耦合电感(10),低压电源(VL)的正极分别与耦合电感(10)的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的同名端相连,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漏极分别与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源极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源极分别与低压电源(VL)的负极、高压电源(VH)的负极相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源极分别与钳位电容(Cr)的一端相连接,钳位电容(Cr)的另一端与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漏极相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漏极与高压电源(VH)的正极相连。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功率开关管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能量从高压电源侧向低压电源侧变换时,第一功率开关管(S1)与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驱动信号互补,第三功率开关管(S3)驱动信号的下降沿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驱动信号的下降沿相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驱动信号的上升沿超前于第二功率开关管(S2)驱动信号的上升沿;
当能量从低压电源侧向高压电源侧变换时,第二功率开关管(S2)与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驱动信号互补,第三功率开关管(S3)驱动信号的下降沿和第一功率开关管(S1)驱动信号的下降沿相同,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驱动信号的上升沿超前于第一功率开关管(S1)驱动信号的上升沿。
CN 201010279456 2010-09-13 2010-09-13 一种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39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79456 CN102163918B (zh) 2010-09-13 2010-09-13 一种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79456 CN102163918B (zh) 2010-09-13 2010-09-13 一种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3918A true CN102163918A (zh) 2011-08-24
CN102163918B CN102163918B (zh) 2013-05-08

Family

ID=44464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7945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3918B (zh) 2010-09-13 2010-09-13 一种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63918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8243A (zh) * 2014-08-05 2014-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不间断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82705A (zh) * 2015-02-13 2015-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直流双向变换电路和供电电源
CN105071663A (zh) * 2015-09-15 2015-11-18 西华大学 一种有源箝位升压隔离串联型微型变换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612327A (zh) * 2017-09-05 2018-01-19 深圳市泰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变换器及其软开关控制方法和电源设备
CN108988632A (zh) * 2018-07-04 2018-12-11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变换器
WO2019047008A1 (zh) * 2017-09-05 2019-03-14 深圳市泰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变换器及其软开关控制方法和电源设备
CN110086340A (zh) * 2019-04-30 2019-08-02 福州大学 一种新型耦合电感双向大变比dc-dc变换器
CN111987904A (zh) * 2020-08-06 2020-11-24 哈尔滨工程大学 非隔离dc/dc直流变换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2486A (zh) * 2001-11-13 2002-06-05 浙江大学 最小电压型有源钳位直流-直流变换器
US20030205990A1 (en) * 2002-05-01 2003-11-06 Wittenbreder, Ernest H. Circuits and circuit elements for high efficiency power conversion
JP2010093893A (ja) * 2008-10-06 2010-04-22 Oita Univ タップインダクタコンバー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2486A (zh) * 2001-11-13 2002-06-05 浙江大学 最小电压型有源钳位直流-直流变换器
US20030205990A1 (en) * 2002-05-01 2003-11-06 Wittenbreder, Ernest H. Circuits and circuit elements for high efficiency power conversion
JP2010093893A (ja) * 2008-10-06 2010-04-22 Oita Univ タップインダクタコンバー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RITAM DAS等: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 Non-Isolated Bidirectional ZVS-PWM Active Clamped DC-DC Converter》", 《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2009.》, 19 February 2009 (2009-02-19), pages 1452 - 1458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8243A (zh) * 2014-08-05 2014-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不间断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82705A (zh) * 2015-02-13 2015-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直流双向变换电路和供电电源
CN104682705B (zh) * 2015-02-13 201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直流双向变换电路和供电电源
CN105071663A (zh) * 2015-09-15 2015-11-18 西华大学 一种有源箝位升压隔离串联型微型变换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612327A (zh) * 2017-09-05 2018-01-19 深圳市泰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变换器及其软开关控制方法和电源设备
WO2019047008A1 (zh) * 2017-09-05 2019-03-14 深圳市泰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变换器及其软开关控制方法和电源设备
CN107612327B (zh) * 2017-09-05 2019-08-20 深圳市泰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变换器及其软开关控制方法和电源设备
CN108988632A (zh) * 2018-07-04 2018-12-11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变换器
WO2020007108A1 (zh) * 2018-07-04 2020-01-09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变换器
CN110086340A (zh) * 2019-04-30 2019-08-02 福州大学 一种新型耦合电感双向大变比dc-dc变换器
CN110086340B (zh) * 2019-04-30 2020-10-02 福州大学 一种耦合电感双向大变比dc-dc变换器
CN111987904A (zh) * 2020-08-06 2020-11-24 哈尔滨工程大学 非隔离dc/dc直流变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3918B (zh) 201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3918B (zh) 一种有源钳位zvs双向直流变换器
CN101741259B (zh) 双向直流变换器
CN108365746B (zh) 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高增益双向四相dc-dc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CN106505859A (zh) 一种小功率双向光储变流器
CN100379132C (zh) 软开关pwm交错并联双管正激变换器
CN101847936B (zh) 滞后臂并联辅助网络的软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CN101860216B (zh) 加耦合电感的倍流整流方式全桥直流变换器
CN103929058A (zh) 基于耦合电感的两相交错并联变换器
CN203859682U (zh) 低输入电流纹波单开关高增益变换器
CN101604916B (zh) 基于π型辅助网络零电压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CN103618449A (zh) 带有电荷泵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双管升压变换器
CN105515377A (zh) 一种基于耦合电感和倍压电容的软开关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CN105553254A (zh) 一种含开关电容的零电压开关高增益dc-dc变换器
CN110224601A (zh) 一种基于三绕组耦合电感的高增益Boost变换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8400709A (zh) 一种交错并联磁集成双极性三电平双向dc/dc变换器
CN103618444A (zh) 三绕组耦合电感zvs/zcs双管升压变换器
CN100358227C (zh) 带箝位二极管的零电压开关三电平双管正激直流变换器
CN103457460A (zh) 一种基于耦合电感和电压转移技术的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CN200990558Y (zh) 新型软开关零纹波双向dc/dc非隔离变换器
CN102931843B (zh) 自驱动有源辅助网络的软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CN203434860U (zh) 一种基于耦合电感和电压转移技术的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CN103066837A (zh) 高增益倍压结构有源无损箝位变换器
CN105207490B (zh) 反激式多谐振Sepic变换器
CN207475407U (zh) 一种两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
CN103944399A (zh) 低输入电流纹波单开关高增益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