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68730A - 具有管理的节目摘要的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具有管理的节目摘要的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68730A
CN1368730A CN02102377A CN02102377A CN1368730A CN 1368730 A CN1368730 A CN 1368730A CN 02102377 A CN02102377 A CN 02102377A CN 02102377 A CN02102377 A CN 02102377A CN 1368730 A CN1368730 A CN 1368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rogram
expression
information
sub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02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屋隆志
胜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10080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912886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42659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8791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68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87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 plurality of record carriers or indexed parts, e.g. tracks, thereof, e.g. for edi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11B27/3063Subcod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4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13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for discrete information, i.e. where each information unit is stored in a distinct discrete location, e.g. digital information formats within a data block or sector

Landscapes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Indexing, Searching, Synchronizing, And The Amount Of Synchronization Travel Of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因为提供了管理记录在记录介质的节目的激动人心或特征部分(作为摘要)的记录位置的管理区,所以可获得记录介质上的节目的概要。此外,因为管理区也管理作为摘要的指定节目的优先次序,所以可再现曲目所表示的代表部分。

Description

具有管理的节目摘要的记录介质
本案是申请日为1996年11月2日、申请号为96121626.3、发明名称为“具有管理的节目摘要的记录介质及其再现设备和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具有与声频数据和视频数据的主数字数据有关的子码的数字音频小光盘的记录介质、其再现设备、和其再现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再现来自CD的声频信息的CD(小光盘)再现设备中,对应于从盘所再现的信息显示各种类型的数据以便改进设备的可操作性。作为数据的一个例子,如显示节目号(所说的轨道号)和所分配的时间信息。这样的信息记录在信道Q的子码区(后面将对其描述)。
如图1所示CD101在其中心具有孔102。围绕孔相继形成读入区103、节目区104、和读出区105。读入区103为节目管理区,其中记录了TOC(目录表)数据。在节目区104,记录了节目数据。读出区105为节目结束区。声频数据记录在声频CD的节目区104。在读入区103对音频数据的时间信息和其它信息进行管理。当从节目区104完全读出声频数据并且设备的光学头已到达读出区105时,CD再现设备就完成了CD的再现操作。
图2是CD再现设备的结构的实施例的方块图。CD再现设备用光学头112从CD101读取声频数据。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16处理声频信号并将再现数据输出到数字信号输出端125或模拟信号输出端L和R。
光学头112具有光学设备(例如物镜)、半导体激光器、四-分检测器(接收由CD101反射的光)等等。当计算四-分检测器的输出信号时,就产生RF信号、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RF信号输入到模拟波形整形电路114。聚焦误差信号输入到聚焦伺服电路120。跟踪误差信号输入到跟踪和线动伺服电路121。
模拟波形整形电路114将从光学头112接收的RF信号的波形进行整形并将所得信号输入到同步检测电路115和时钟信号产生电路117。时钟产生电路117产生对应于从模拟波形整形电路114接收的RF信号并与RF信号同步的再现时钟信号。时钟信号产生电路117将再现时钟信号输入到同步检测电路115、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16、和转动伺服电路122。同步检测电路115检测从对应于来自时钟信号产生电路117接收的再现时钟信号的RF信号的帧同步码型。同步检测电路115将帧同步码型的检测信号输入到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16。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16执行经同步检测电路115接收的RF信号的再现处理。更具体地说,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16执行EFM解调(8-14解调)处理、纠错码解码处理、误差内插处理、等等。为执行这些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16使用从时钟信号产生电路117接收的再现时钟信号和从晶体振荡器119接收的参考时钟信号。左和右声道的数字声频信号从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16输入到数字输出端125。此外,数字声频信号输入到D/A转换器123。D/A转换器123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声频放大器124放大从D/A转换器123接收的模拟声频信号并将放大的模拟信号输出到模拟信号输出端R和L。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16连接到子码检测电路118。子码检测电路118检测从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16接收的数字信号中的子码的信道P和Q的数据,微处理器126检测来自信道P和Q的检测数据的时间信息并根据检测的定时信息控制跟踪和线动伺服电路121。
聚焦驱动信号从聚焦伺服电路120输入到光学头112。聚焦伺服电路120执行光学头112的聚焦伺服操作以便使光学头112的物镜的聚焦位置与CD101的信号侧一致。转动伺服电路122相应于从时钟信号产生电路117接收的再现时钟信号和从晶体振荡器119接收的参考时钟信号而产生转动驱动控制信号。转动伺服电路122将转动驱动控制信号输入到主轴电机113以便控制主轴电机113的转动操作。
跟踪和线动伺服电路121相应于从光学头112接收的跟踪误差信号产生跟踪控制和驱动信号并将跟踪控制和驱动信号输入到光学头112以便控制光学头112的跟踪操作。此外,跟踪和线动伺服电路121产生驱动沿CD101的径向移动光学头112的移动单元的控制信号。微处理器126产生相应于例如信道P和Q的数据的轨道位置控制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入到跟踪和线动伺服电路121以便移动光学头112。跟踪和线动伺服电路121对应于例如存取命令来控制光学头112的轨道位置。
接着,将描述信道P和Q的子-码和数据。记录在CD上的信号以44.1KHZ的取样频率被取样,其中一个样本或一个字由16比特组成。由16比特组成的每个样本或字分为高位8比特和低位8比特来作为码元(符号)。对于每个码元(符号)执行纠错码编码处理和交插处理。声频数据的每24个码元组成一帧。一帧等价于每个左和右声道的六个样本。
在EFM调制处理中,每个码元的8比特转换为14比特。图3表示已进行EFM调制的一帧的数据结构。一帧135由24个信道比特的同步码型数据区131、14个信道比特的子码区132、包括节目数据D1到D12的12码元的节目数据区133、包括奇偶校验数据P1到P4的4码元的奇偶校验数据区134、以及其他节目区133和134组成。每个区或数据部分由作为连接比特的三个信道比特来进行连接。这样一帧135具有总共588个信道比特。
图4表示重直地及连续地安排98帧的各个区和数据部分的排列图。图4所示的98帧的间隔等价于已完成的子码的一个数据块。这样,98帧的一数据块认为是一个子码帧。子码帧由帧同步码型部分136、子码部分137、以及数据和奇偶校验部分138组成。一个子码帧等价于CD再现时间的1/75秒。
包括从图2所示的子码检测电路118提供的信道P和Q的数据的子码数据是记录在图4所示的子码部分137的数据。图5表示子码部分137中的子码的详细数据结构。第一帧F01和F02为子码帧的同步码型S0和S1。因为使用帧同步码型,所以同步码型S0和S1为EFM调制处理的规则外的码型。图2所示的子码检测电路118检测同步码型S0和S1作为子码帧的定界符。此外,一个码元的8比特包括子码的信道P到W的数据。例如,信道P的数据由S0和S1以及P01到P96的部分构成。
子码的信道P的数据具有表示节目是否出现的信息。信道Q的数据具有CD的绝对时间信息、每个节目的时间信息、和每个节目号(也称为轨道号)的信息、每个节目部分号(也称为索引号),等等。这样,使用信道Q的信息,能控制包括诸如节目开始位置检测操作的再现操作。此外,使用显示的信道Q的信息,用户能看到存在于CD上的当前节目的节目号数、节目的运行时间、绝对时间,等等。此外,子码的R到W六个信道的数据用于静止画面和节目的文本。使用信道R到W的数据的再现设备称为CD-图形。例如美国专利NO.5 282 186已公开了该设备。
为改进CD再现设备的可操作性,已知了一种浏览CD目录的功能。作为这种功能的一个实例,相继再现每个节目的顶端部分(例如,15秒)。在商业上可提供的CD唱机中,这种功能称为向内-扫描功能或音乐-扫描功能。通过这样的功能,用户能很快知道记录在CD上的节目的内容。在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出版物NO.58-109 886(1983.7.26公开)上已经公开了这样的CD唱机。
使用CD的TOC数据实现向内-扫描模式。作为TOC数据,每个节目的开始地址、其结束地址、第一节目号、最后节目号,等等都被记录在图1所示的CD的节目管理区(读入区103)。当装载CD时,由再现设备读取TOC数据。TOC数据存储在设备的存储器。光学头移到对应于TOC数据指定的节目的开始地址并且执行预定时间期间(例如,15秒)的再现操作。通过重复光学头移动操作和再现操作,完成向内-扫描功能。然而,仅在再现每个节目的开始部分使用该功能。这样,用户不能知道每个节目的内容或特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每个节目的激动人心或特征部分(即,重点或高潮部分)作为摘要信息记录的记录介质。摘要信息具有每个节目的激动人心或特征部分的开始地址和结束地址。通过摘要信息,能成功地再现每个节目的激动人心或特征部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允许根据事先指定的连续地所再现的激动人心或特征部分的记录介质和再现设备以便用户能够容易地知道记录在诸如CD记录介质上的声频/视频信息。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包括记录了至少一个节目的节目区、和记录了管理信息的管理区,管理信息管理记录在节目区的节目号数、节目的记录位置、以及记录在节目区的至少一个节目的摘要信息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及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表示传统的光盘型记录介质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传统的光盘装置的方块图;
图3是表示记录在图1所示的光盘型记录介质的帧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由98帧组成的子码帧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每帧如图3所示);
图5是表示子码帧的各个信道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子码帧的信道R到W被分成多个包的示意图;
图7A是表示包括同步信号部分S0和S1以及信道P和Q的图6的简化结构的示意图;
图7B是表示每个包的详细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7C是表示实际记录在包中数据区的字符数据的示意图;
图8A是表示按顺序排列的信道R到W的数据的数据格式的示意图;
图8B是表示ID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数据格式中的数据分配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记录在ID1中的标识符的类型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ID2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ID3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记录在ID3中的标识符的类型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在曲目标题或节目名称各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数据内容的示意图;
图15A是表示在曲目标题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5B是表示在曲目标题分配给ID1作为标记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5C是表示在曲目标题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5D是表示在曲目标题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在曲目创作的个人例如表演者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数据内容的示意图;
图17A是表示在表演者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7B是表示在表演者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7C是表示在表演者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在一个报文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数据内容的示意图;
图19A是表示在一个报文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9B是表示在一个报文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9C是表示在一个报文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9D是表示在一个报文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内容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在一个光盘ID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数据内容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在一个搜索ID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数据内容的示意图;
图22A是表示在一个搜索ID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22B是表示在一个搜索ID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22C是表示在一个搜索ID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23A是表示在一个传统的TOC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23B是表示在一个传统的TOC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24是表示在一个摘要再现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数据内容的示意图;
图25A是表示在一个摘要再现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25B是表示在一个摘要再现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25C是表示在一个摘要再现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26A是表示在包尺寸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26B是表示在包尺寸分配给ID1作为标识符的情况下实际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2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完成摘要再现的结构的方块图;以及
图2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完成摘要再现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考附图,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CD用作记录介质。然而,应该注意到本发明还用于其他类型的光盘,例如,DVD(数字视频盘)、磁带、以及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此外,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信息不限于声频数据,可以是视频数据等等。
图6是表示记录在CD的节目区的TOC数据的结构的示意图。在传统的CD中,用信道P的子码的一帧72比特数据来安排节目的总数目和记录位置。实际上,72-比特数据来记录从00到99的节目数、每个节目的开始地址(绝对时间)、第一节目号、最后节目号、以及读出地址。除信道Q的子码之外,图6所示的信道R到W的数据记录为TOC数据。
信道R到W的数据的第一个二帧为同步码型S0和S1。剩余数据包括96个码元(符号),每个由6比特组成。96个码元分成四组,每组由24个码元组成。每组认为是一个包。四个包认为是一个信息包。
在每个包的第一位置,安排ID区1。ID区1具有指示记录到包的信息的记录模式的模式信息和包括其它标识信息(ID2、ID3、和ID4)的24-比特ID码。文本区2跟随ID区1,其中与主数据有关的文本信息记录为8比特的倍数。CRC(循环冗余码)区3跟随文本区2。在CRC区3,记录用CRC码检测错误的16-比特数据。
在说明信道R到W的子码之前,将描述记录在CD上的传统的图形信息的数据格式。图7A是表示图5所示的子码部分137的结构的示意图。一个子码由8比特组成。由子码组成的比特组被分成8个信道P、Q、R、S、T、U、V和W。子码部分137由信道P到W的98帧数据组成。
第一个二帧S0和S1是同步码型。第3到第98帧包括数据块12、数据块13,和数据块11。数据块12仅由信道P的数据组成并认为是子码P。数据块13仅由信道Q的数据组成并认为是子码Q。数据块11仅由信道R到W的数据组成。
在记录和再现作为子码的视频信息的系统中,如图7B所示,一个码元由信道R到W的六比特组成。数据的最小单元认为是由0到23的24个码元组成的一个包。换句话说,字组11分成四个包。组成一包的24个码元的第一码元的高三位数字和低三位数字分别表示模式和项目。模式和项目由码元0表示。在码元0之前的码元1是表示命令类型的指令。该指令在由作为纠错码的奇偶校验Q组成的码元3和4之前。奇偶校验Q在组成包括彩色信息等等的数据区的码元4到19之前。数据区在组成作为包中保护信息的纠错码的奇偶检验P码元20到23之后。
有四种模式类型,它们是零模式、行图形模式、TV图形模式、和用户模式。例如,在零模式中,不执行用于显示屏幕的操作。换句话说,当画面保持不变时,使用零模式。在该模式中,包中的数据全为零。例如,行图形模式用于在与播放机相连的液晶显示上显示节目的说明。
有几种图像上色命令的处理命令,画面绘制命令(画面绘制以两种彩色一种字体)屏幕移动命令(整个屏幕垂直或水平移动),等等。
当用CD图形显示字符数据时,数据区一般看成点数据。例如,字符“A”通过给如图7C所示的预定的6×12点上色来表示。
如上所述,在图形信息插入子码(即,CD图形)的传统方法中,为处理信道R到W的数据,要求专用的处理电路。此外,因为使用奇偶校验P和奇偶校验Q纠错方法比较复杂,所以处理电路不可避免地也较复杂。这样,传统方法不适于使用信道R到W的子码文本信息的记录和再现。
为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较所参考的相关技术更简单的处理电路能处理信道R到W的子码。图8A是表示图6所示的信道R到W的串行数据的数据格式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个32比特数据(图中仅表示24-比特部分)分成四组作为字节。这些组指定为字节标识ID1、ID2、ID3和ID4。这样,就形成了ID区1。ID区1在电文区2之前。文本区2也分成组作为字节。这样,因为用信道Q的信号的处理方法能处理信道R到W的子码,所以处理电路变得简单。
在图8B所示的数据格式中,使用了以奇偶校验P和奇偶校验Q进行纠错码编码的处理。反之,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格式中,使用CRC码执行纠错码编码处理。在检测到差错时,再次读数据。这样,数据写入TOC中的每个包四次。此外,重复记录每个信息包的数据序列。在这样的多路复用记录处理中,能省略纠错处理所必须的复杂电路。
应该注意到写入处理的次数不限于4。此外,写入处理的单元不限于包。相反,每一个信息包的数据或者每几个信息包的数据可以重复写入。
如图8B所示,在ID区1开始由8比特组成的ID区1大于传统的2比特码元。此外,为防止具有对信道R到W的子码解码的功能的CD再现装置发生故障,与上述模式相同的数据写入高位三个比特。作为由三个比特表示的模式,分配一未定义码(例如,模式4(“100”))。这样,即使CD装到传统的再现装置,因为未检测到可识别模式,因此仅停止再现装置,而不会发生故障,作为其他未定义模式,有模式5和6。这些模式中的每一个可用于代替模式4。
在由ID1指定模式4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包的数据格式包括ID1、ID2、ID3、ID4、文本字节text1到text12(每字节不限于8比特)、以及12-比特CRC码。
ID1由8比特组成。图10定义包的ID1的数据内容。如上所述,由8xh表示ID1(这里h表示十六进制标记而x表示低位四比特值)以便用高位比特指示模式4。
ID1表示在text1开始的字符串的内容。(80h)表示曲目标题/节目名称。(81h)表示表演者的姓名、指挥的姓名、或乐队的名称。(82h)表示作者的姓名。(83h)表示作曲者的姓名。(84h)表示组织者的姓名。(85h)表示报文。(86h)表示光盘ID。(87h)表示搜索关键字。(88h)表示TOC。(89h)表示第二TOC。(8ah)表示使用者。(8bh)表示文本。(8ch)表示文本2。(8dh)表示保留码。(8eh)表示备用码。(8fh)表示尺寸。
ID2表示在包的文本位置开始的字符串的轨道。如图11所示。ID2表示从1到99范围的轨道号。这样,如“0”和“100”(64h)的其他数字值或ID2中的较高位具有特定含义。“00”表示整个盘。ID2的MSB一直为“0”。MSB的“1”用作扩展标记。
ID3表示分配给数据块的顺序号。如图12所示,数据块的顺序号范围为从00到255(0到FFh)。当ID3为“0”时,在ID1为(80h)的情况下它表示第一包。在完成ID1为(80h)的包之后ID1变为81,等等。当不存在有关的ID1的包时,通过附加信息使用下一个ID1。然而,以ID3的值的递升次序来记录包。
ID4表示当前包的字符码及其字符串的位置。如图13所示,ID4的第一个四比特表示字符码。“0000”表示一个ASCII码。“0001”、“0010”、“0011”、以及“0100”分别表示根据ISO标准的8859-1(a)码、8859-1(b)码、8859-1(c)码、以及8859-1(d)码。“0101”表示保留码。“0110”表示JISKana码。“0111”表示MS-JIS码。“1000”及后面的表示备用码。ID4的低位四比特表示当前包的文本1的字符的字符位置。“0000”表示第一字符。“0001”表示第二字符。“0010”表示第三字符。“0011”、“0100”,等等分别表示第四字符、第五字符,等等。
图14是表示在ID1为(80h)的情况下包的结构的实例的示意图。当ID1为(80h)时,记录曲目标题和直到99个节目名称。字符信息的最后字符结束于零字符(ooh)。下一节目名称跟随在零字符之后。图15A到15D表示一个实例,其曲目标题为“BEATLES THE BEST”,第一节目名称为“LOVE MEDO”,第二节目名称为“THE WAVE”,和第三节目名称为“PLEASE HELP”。
图15A表示第一包的内容。在第一包中,ID1为表示曲目标题是(80h)。ID2表示整个盘是(ooh)。ID3表示第一包是(ooh)。ID4表示ASCII码并且由前一包显示的字符数目是0的(ooh)。text1到text12为12个字符“BEATLESTHE”。曲目标题的剩余几个字符(即“BEST”)包含在第二包中。
图15B表示第二组合包的内容。在第二包中,表示曲目标题ID1是(80h)。ID2表示整个盘是(ooh)。ID3表示第二包是(o1h)。表示ASCII码并且由前一包显示的字符的数目为12的ID4是(och)。text1到text12为表示曲目标题的剩余字符的四个字符“BEST”、表示曲目标题结束的零码、以及表示第一节目名称的第一部分的七个字符“LOVE ME”。第一节目名称的剩余字符包含在第三包中。
图15C表示第三包的内容。在图15C中,ID1表示节目名称的(80h)。ID2为(00h),表示第三包中的第一字符为第一节目名称的一部分。ID3为表示第三包的(02h)。ID4为(07h),表示ASCII码并且由前一包(第二包)显示的字符数目为7。text1到text12为表示第一节目名称的剩余字符是三个字符“DO”、表示第一节目名称结束的零码、以及表示第二节目名称的8个字符“THEWAVE”。
图15D表示第四包的内容。ID1为表示节目名称的(80h)。ID2为(03h),表示第四包的第一个字符是第三节目名称的一部分。ID3为表示第四包的(03h)。ID4为(00h),表示ASCII码以及由前一包(第三包)显示的字符的数目为0。text1到text12为表示第三节目名称的11个字符“PLEASE HELP”和表示第三节目名称结束的零码。
图16为表示在ID1为(85h)的情况下一个包结构的实例的示意图。当ID1为(85h)时,记录与曲目标题或节目名称(例如,演奏者姓名、指挥姓名、或乐队的名字)有关的人的姓名。如图17A到17C所示,各个名字以零(00h)分开并且连续记录。用17A到17C表示一个实例,代表曲目的演奏者的名字为“MICHEL JACKSON”,第一个节目的演奏者的姓名为“JANET JACKSON”,以及第二个节目的演奏者的姓名为M.JACK......”。
图18是表示在ID1为(85h)的情况下一个包的结构的实例的示意图。当包的ID1为(85h)时,通过曲目标题和节目名称,记录每个节目的报文。如图19A到19D所示。ID2表示范围为1到63的轨道号。当ID2的值超出该范围时,它具有特殊的含义。当ID2为(00h)时,它表示代表曲目的报文。当ID2处于从(70h)到(7fh)的范围之内时,它表示已用预定的语言记录了报文。(70h)表示德语。(71h)表示法语。(72h)表示西班牙语。(73h)表示意大利语。(74h)表示荷兰语。(75h)表示俄语。(78h)表示中国语。(79h)表示日本语。(7ah)表示朝鲜语或类似语言。图19A、19B和19C为在CD的包上已经记录报文“Thank You Very Much Please Enjoy!”的情况下的实例。图19D表示在CD的第十五节目上已经记录报文“See You Bye”的情况下的实例。通过解码ID2能检测第十五节目,如图19D表示,ID2为(ofn)。
图20是表示在ID1为(86h)的情况下一个包结构的实例的示意图。当ID1为(86h)时,它表示盘ID。然而,除ID码之外,可以记录供应商的名字、POS(销售点)码、出版年代,等等。
图21是表示在ID1为(87h)的情况下一个包的结构的实例的示意图。当ID1为(87h)时,记录搜索关键字。搜索ID由2-字节类型码和代表整个盘的个人名字或关键字组成。当全部的类型码不能完全记录在包时,在text3或后面的文本区记录剩余的码。图22A到22C表示在记录的类型码为“00”和“17”、类型附加字符串为“Japanese Rock'80”、以及搜索关键字为“Y.Ozaki”的情况下的一个实例。
图23A和23B为表示在ID1为(88h)的情况下包结构的实例。此外,图23A表示ID2为(00h)的情况。当ID1为(88h)时,记录TOC(目录表)。在该实施例中,记录传统的TOC信息的信道R到W的信息。另一方面,图23B表示ID2处于以(01h)到(63h)的范围的情况。
图24是表示在ID1为(89h)的情况下一个包结构的实例的示意图。当ID1为(89h)时,记录第二TOC,第二TOC是不能用传统的TOC表示的特殊部分。在该实施例中,第二TOC用来表示节目中诸如重点或高潮部分这样的最激动人心部分(类型信息)。text1表示优先次序。当text1是(00h)时,它表示最高优先次序。当tex1为(01h)时,它表示第二优先次序。当text1为(FFh)时,它表示最低优先次序。text2表示全部点数目。最好每盘具有三个点。text3到text6被保留备用。text7、text8、和text9表示摘要的开始地址。text10、text11、和text12表示摘要的结束地址。例如,这些地址为CD的绝对时间信息。这些text的各个字节表示分钟(从00到74变化)、秒(从00到59变化)和帧(从00到74变化)。
如图25所示,包的ID1为表示摘要的(89h)。ID2为(01h),表示再现摘要的节目号。ID3为表示顺序号的(11h)。ID4为表示当前数据块号的(00h)。text1为(00h),表示已指定摘要点的节目的优先次序。text2表示摘要点数目的(10h)(在这种情况下,已指定三个摘要点)。text3到text6被保留备用。text7、text8、和text9为(01h)、(02h)、和(10h),分别表示1分钟、2秒、和10帧,来作为摘要点的开始地址。text10、text1 1、和text12为(01h),(43h)、和(20h),分别表示1分钟、43秒、和20帧,来作为摘要点的结束地址。
图25B表示第二包。ID1为表示摘要的包的(89h)。ID2为(02h),表示已指定摘要的节目号。ID3为表示顺序号的(12h)。ID4为表示当前数据块号的(01h)。text1为(01h),表示在已指定摘要点的节目中的第二个最优先次序。text2为(10h),表示在盘上已记录三个摘要点。text3到text6被保留备用。text7、text8、和text9为(10h)、(02h)、和(20h),分别表示10分钟、2秒、和20帧,作为摘要点的开始地址。text10、text11、和text12为(10h)、(20h)、和(10h)分别表示10分钟、20秒、和10帧,作为摘要点的结束地址。
图25C表示第三包。ID1为表示摘要包的(89h)。ID2为(03h),表示已指定摘要再现的节目号。ID3为表示包顺序号的(13h)。ID4为表示当前数据块号的(02h)。text1为(00h),表示在已指定摘要点的节目中最高优选先次序号。text2为(10h),表示在盘上已记录三个摘要点。text3到text6被保留备用。text7、text8、和text9为(12h)、(50h)、和(40h),分别表示12分钟、50秒和40帧,以作为摘要点的开始地址。text10、text11、和text12为(13h)、(10h)、和(20h),分别表示13分钟、10秒、和20帧,以作为摘要点的结束地址。开始地址和结束地址为从节目的开始计数的绝对地址。开始地址和结束地址被记录为绝对时间。
图26A和26B为表示在ID1为(8fh)的情况下包结构的实例的示意图。当ID1为(8fh)时,记录尺寸大小。尺寸大小表示一个数据块的包数目。尺寸大小由图26A和26B所示的两个包组成。
如上所述,例如,根据本发明作为记录介质的CD按以下方式记录,24个码元的数据组成一个包,每个码元由记录在TOC区中子码的信道R到W的6比特组成,并且每四个包组成一个信息包。指定每个包的信息的记录模式的模式信息记录在该包的顶端位置。每个包有标识信息和文本信息或摘要信息,每种信息都由8比特的倍数组成。
图27表示从CD这样的记录介质再现数据的再现装置的一个实例。在该实例中,再现装置具有从多个CD中选择一个CD以便从所选择的CD再现数据的自动变换器功能。由变换器功能选择的CD41由主轴电机41转动地驱动。由光学头42读取记录在CD41的数据。由光学头42获得的信号经RF信号处理电路44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45。信号处理电路45对从光学头42接收的信号进行数字处理。从信号处理电路45接收的数字声频信号分量输入到D/A转换器47。D/A转换器47将数字声频信号转换为模拟声频信号。从模拟声频信号输出端输出模拟声频信号。采用与传统的CD唱机相同的方式处理声频数据。
如图27所示的CD再现装置包括子码分离电路51、光盘识别电路66、子码处理电路54、和字符显示部分58。子码分离电路51将信道Q的数据和信道R到W的数据从信号处理电路45接收子码中分离。光盘识别电路66获得被分离的信道R到W的子码的模式信息并根据模式信息识别记录介质的类型。子码处理电路54处理对应于光盘识别电路66的输出数据,从子码分离电路51接收的信道R到W的子码。字符显示部分58显示由子码处理电路54处理的信息的文本信息部分。
子码分离电路51将信道R到W的数据和信道Q的数据从子码中分离。信道Q的子码被输入时间信息处理电路52。信道R和W的子码被输入子码处理电路54和盘识别电路66。时间信息处理电路52将信道Q管理的时间信息输入到时间显示部分53。时间显示部分53显示时间信息。
盘识别电路66提取在信道R到W上的模式信息并识别对应于模式信息的CD的类型。换句话说,对应装载的CD,盘识别电路66识别到标识信息和文本信息(或摘要信息)是否已记录在信道R到W上。当标识和文本信息(或摘要信息)已记录在信道R到W时,操作输入信号被输出到子码处理电路54。当装载的CD不是上述CD时(尤其是,图形信息已记录在信道R到W),操作输入信号被输出到图形处理电路48。
当标识信息和文本信息(或摘要信息)已记录在信道R到W时,子码处理电路54接收来自盘识别电路66的操作输入信号。根据诸如ASCII码的预定转换码,处理从子码分离电路51接收的信道R到W的数据。这样,例如类型信息55a、ID信息55b、摘要信息地址55c、字符信息55d(如曲目标题和演奏者名字)、以及尺寸信息55e被提取并分别存储。
由子码处理电路54分离的字符信息55d被送到字符内容分离电路57。根据显示选择开关56的操作来选择字符信息55d的显示项目和内容。所选择的信息被送到字符显示部分58。字符显示部分58显示所选择的信息。
由子码处理电路54分离的类型信息55a送到具有所谓的CPU或类似的控制电路60。控制电路60控制该装置以便再现使用者指定的光盘的节目或由使用者指定的节目。控制电路60与RAM61相连。当使用者操作部分62的类型开关时,由使用者指定的类型信息存储在RAM61中。控制部分60确定使用者指定的类型信息是否与从子码处理电路54接收的类型信息一致。只有当它们相互一致时,控制部分60控制伺服电路65以便从CD再现指定的数据。在自动变换器型装置中,能自动变换光盘以便再现从对应于使用者指定类型的光盘的数据。
从子码处理电路54接收的ID信息55b送到控制电路60以便有效地操作自动变换器机构。对于每个节目和每个摘要记录摘要信息地址(开始地址和结束地址)55c。通过控制电路60读取该地址以便再现摘要。
从子码处理电路54接收的尺寸信息55e送到TOC读等待时间计算电路64。TOC读等待时间计算电路64计算读取对应于表示信道Q的数据是否已由信号处理电路45正确地读取的子Q错误信息的信道R到W的子码所必须的读时间(即,等待时间)并将等待时间送到时间显示部分58。字符显示部分58可以显示等待时间。
当装载的CD具有图8A、8B和9所示的数据结构并包含包括图象信息的图形码以及具有对应于字符的预定比特码型的字符码时,图形处理电路48接收来自识别电路66的操作输入信号、处理图形码和字符码、并产生显示数据。图形显示电路49产生具有从图形处理电路48接收的显示数据的显示信号。从图形输出端输入显示信号。
图2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特征的摘要再现操作的概要的流程图。当图28所示的流程开始时,装载CD41。从CD41读取TOC数据。子码分离电路51分离信道Q的子码和信道R到W的子码。盘识别电路66已经确定文本信息或摘要信息已被记录为CD41上的TOC数据。在步骤S1确定ID1是否为(89h)。
当步骤S1的确定结果为NO时,流程进行到步骤S2。在步骤S2,确定ID1是否为(87h)。当步骤S2的确定结果为YES时,存储包的类型信息55a(在步骤S3)。当步骤S2的确定结果为NO时,确定ID1是否不是(87h)(未示出)。根据ID1值,存储字符信息55d。
当步骤S1的确定结果为YES时,流程进行到步骤S4。在步骤S4,存储摘要信息地址和优先次序55C。摘要信息地址存储作为一个具有CD41上的节目名称、它们的摘要、它们的开始地址、以及它们的结束地址的表。
在步骤S5,确定是否已经接通操作部分62的摘要键。当步骤S5的确定结果为YES时,控制电路60控制伺服电路65以便将读光点连续地移动到具有较高优先次序的第i个节目的摘要开始地址(即,检测节目开始位置)(在步骤S6)。在已完成检测操作开始位置之后,从开始地址再现摘要(在步骤S7)。在步骤S8,确定再现的摘要的当前地址是否与其结束地址一致。当步骤S8的确定结果为YES时,流程进行到步骤S9,在步骤S9,确定是否已经再现CD的全部摘要。当步骤S8的确定结果为YES时,完成摘要再现操作。为检测摘要再现操作的完成,表示这种情况的标记或码被存储在紧跟在表的最后摘要地址信息之后的地址。当步骤S9的确定结果为NO时,流程进行到步骤S10。在步骤S10,优先次序值i增加1而流程返回步骤S6。
在上述实施例中,CD和TOC是节目管理区。当介质是磁带时,节目管理区记录在磁带的开始部分。换句话说,根据记录介质的类型改变节目管理区的位置。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文本信息记录为子码。然而,不必与正常数据一起记录文本信息。此外,本发明不仅用于如CD的只读记录介质,而且还用于具有只读区和可写区的可写记录介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介质,诸如每个节目的重点或高潮部分这样的特征或激动人心部分能够被记录为摘要信息。用记录为摘要信息的地址和管理优先次序的信息,能再现对应于优先次序的每个节目的特征或激动人心部分。这样,能够快速和准确地获取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各个节目的内容。
尽管根据其最佳实施例已经说明和描述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离开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于本发明的形式及细节可以做出上述的各种其他的变化、省略和增加。

Claims (4)

1、一种记录介质,包括:
一个节目区,其中记录了至少一个节目;
以及
一管理区,其中记录了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管理记录在节目区的节目的号数、节目的记录位置、和记录在节目区的至少一个节目的摘要信息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管理区管理多个附加信息的项目及管理表示附加信息项目类型的标识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当附加信息管理至少一个节目的摘要信息的位置时,附加信息管理已经指定摘要的节目的号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当附加信息管理至少一个节目的摘要信息的位置时,附加信息管理表示多个指定了摘要信息的项目的优先次序的优先次序信息。
CN02102377A 1995-11-02 2002-01-24 具有管理的节目摘要的记录介质 Pending CN13687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008095A JPH09128868A (ja) 1995-11-02 1995-11-02 記録媒体及び再生装置
JP310080/95 1995-11-02
JP24265996A JP3787912B2 (ja) 1996-08-26 1996-08-26 再生装置、再生方法および記録方法
JP242659/96 1996-08-26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21626A Division CN1095166C (zh) 1995-11-02 1996-11-02 从记录介质再现数据的再现设备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8730A true CN1368730A (zh) 2002-09-11

Family

ID=2653585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21626A Expired - Lifetime CN1095166C (zh) 1995-11-02 1996-11-02 从记录介质再现数据的再现设备和方法
CN02102377A Pending CN1368730A (zh) 1995-11-02 2002-01-24 具有管理的节目摘要的记录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21626A Expired - Lifetime CN1095166C (zh) 1995-11-02 1996-11-02 从记录介质再现数据的再现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5859821A (zh)
EP (1) EP0772198B1 (zh)
KR (1) KR100449929B1 (zh)
CN (2) CN1095166C (zh)
DE (1) DE69637785D1 (zh)
HU (1) HU224575B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3389C (zh) * 2003-08-29 2007-08-22 上海乐金广电电子有限公司 播放目录摘要信息管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5228B2 (ja) * 1998-02-25 2007-05-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H11250632A (ja) * 1998-03-02 1999-09-17 Pioneer Electron Corp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情報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JPH11259980A (ja) * 1998-03-09 1999-09-24 Pioneer Electron Corp 情報記録装置
US6192014B1 (en) * 1998-06-05 2001-02-20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lay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ding interleaved audio programs recorded on a record carrier
TW462038B (en) * 1998-09-18 2001-11-01 Sony Corp Reproduction method and reproduction apparatus
GB2343052B (en) * 1998-10-23 2003-01-08 Sony Uk Ltd Storing and replaying audio/video material
US6278678B1 (en) * 1999-02-12 2001-08-21 Sony Corporation Editing apparatus, edit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7171156B2 (en) * 2001-08-13 2007-01-30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udio and non-audio information with error correction
JP3873755B2 (ja) * 2002-01-31 2007-0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EP1658612A1 (en) * 2003-08-18 2006-05-2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Video abstracting
JP2006164337A (ja) * 2004-12-02 2006-06-22 Sony Corp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並びにデータ記録媒体
JP5155665B2 (ja) * 2004-12-17 2013-03-06 トムソ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 マルチメディアデータの時間差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9886A (ja) * 1981-12-23 1983-06-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原子炉格納容器の保安装置
JPS58109886U (ja) 1982-01-16 1983-07-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イスク再生装置
JPH01273270A (ja) * 1988-04-25 1989-11-01 Pioneer Electron Corp 記録媒体の演奏装置における演奏方式及び情報記録再生方式
US5282186A (en) * 1988-04-25 1994-01-25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picture information and recording medium
US5263010A (en) * 1989-02-13 1993-11-1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system identifying previously stored playback information
JP2776006B2 (ja) * 1990-07-06 1998-07-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US5319626A (en) * 1990-08-27 1994-06-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writing defect management areas on optical disk according to ECMA standard
JP2827495B2 (ja) * 1990-10-22 1998-11-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情報媒体の記録方法、情報再生方法および情報再生装置
US5319627A (en) * 1991-11-04 1994-06-07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 Method for managing a defect in an optical disk by assigning logical addresses based upon cumulative number of defects in the disk
EP0673034B1 (en) * 1994-03-19 2003-07-16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then playing information back from that disk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3389C (zh) * 2003-08-29 2007-08-22 上海乐金广电电子有限公司 播放目录摘要信息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772198A3 (en) 2002-01-09
HU9603037D0 (en) 1996-12-30
CN1158481A (zh) 1997-09-03
HUP9603037A2 (en) 1997-05-28
HUP9603037A3 (en) 1999-04-28
DE69637785D1 (de) 2009-02-05
EP0772198B1 (en) 2008-12-24
KR970029706A (ko) 1997-06-26
HU224575B1 (hu) 2005-11-28
EP0772198A2 (en) 1997-05-07
KR100449929B1 (ko) 2004-12-03
US5859821A (en) 1999-01-12
CN1095166C (zh) 2002-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729C (zh) 自动指定与用户对应的语言的再现装置及其方法
CN1134787C (zh) 记录有文本信息的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和方法
CN1023262C (zh) 再现和/或记录装置
CN1083598C (zh) 重播有节目区及相应文件信息区之记录介质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166C (zh) 从记录介质再现数据的再现设备和方法
CN1089925C (zh) 多分区光盘的大规模生产
CN1179354C (zh)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设备、访问方法和访问设备
CS276585B6 (en) Apparatus for reading digital data from optically sensed disk
CN1272795C (zh) 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及数据重放装置
CN1158655C (zh) 再现方法
CN1118799C (zh) 再现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130717C (zh) 记录方法、记录装置、重放装置和重放方法
JPH0457275A (ja) Cd再生装置の文字表示回路
US20030147317A1 (en) Disc player and recorded-content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for the same
JPH04212768A (ja) Cd再生装置の表示装置
JPH1064245A (ja)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及び再生方法
CN1206905A (zh) 具有用户本国语言显示功能的再现装置和用户本国语言的显示方法
JP3591179B2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H09128868A (ja) 記録媒体及び再生装置
JPH1116249A (ja) 再生装置
JP4499497B2 (ja) 再生装置
JPH11317054A (ja) 再生装置
JPH07326164A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2005332577A (ja) 記録媒体
JP2007095289A (ja) 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