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67993A - 电子器件装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器件装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67993A
CN1367993A CN99816894A CN99816894A CN1367993A CN 1367993 A CN1367993 A CN 1367993A CN 99816894 A CN99816894 A CN 99816894A CN 99816894 A CN99816894 A CN 99816894A CN 1367993 A CN1367993 A CN 1367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lectronic device
light
suction nozzle
phot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16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366C (zh
Inventor
大川晁右
冈崎忠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S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VES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ST Corp filed Critical EVES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67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7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36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6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1Integration of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in assembly lines; Processes using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or machines in assembly lines
    • H05K13/0813Controlling of single components prior to mounting, e.g. orientation, component geometr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04Pick-and-place heads or apparatus, e.g. with jaws
    • H05K13/0408Incorporating a pick-up tool
    • H05K13/0409Suck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04Pick-and-place heads or apparatus, e.g. with jaws
    • H05K13/0408Incorporating a pick-up tool
    • H05K13/041Incorporating a pick-up tool having multiple pick-up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将收容于器件供给部的电子器件装配在被装配件上的电子器件装配装置,能通过配置在一装配头上的吸嘴快速探测该器件的姿势。包括:能在上述器件供给部的上方和上述被装配件的上方之间、在水平方向上自如移动的装配头;安装在能上下自如移动地设置在上述装配头上的上下移动轴的前端、吸附且保持上述电子器件的吸嘴(25);远离上述吸嘴(25)的中心轴配置在上述装配头上、具有顺着相对上述中心轴(0)成直角的方向的感光面(71)的感光元件(71a);隔着吸附且保持在上述吸嘴(25)的前端的上述电子器件、向上述感光元件照射来自光源的光的透镜(74);相对上述透镜(74)的光轴(P1)成直角、与上述感光面(71)平行配置,具有分别对上述透镜照射光的多个光源(76a、76h)的光源群(76);依次点亮上述光源群(76a,76h)的多个光源,依据照射在上述感光元件(71a)上的上述电子器件的阴影尺寸,检测上述电子器件(E)的相对于吸嘴(25)的旋转角度的检测装置。

Description

电子器件装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IC、LSI等半导体芯片或二极管、电阻等电子器件装配在实装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将IC或LSI等半导体芯片或电容、二极管等电子器件装配在实装电路板或检查板等被装配件上,使用可以称为装配台或芯片装配台等的电子器件装配装置。该装配装置具有为了将收容在器件供给部的电子器件输送到与器件供给部邻接配置的实装电路板上而水平方向移动的装配头,在该装配头上安装有能上下方向自如移动的配件保持器。
收容在实装电路板等被装配件上的电子器件有规定的姿势,通常是以该姿势相对实装电路板输送的,因此,电子器件能以所希望的姿势装配在实装电路板上。但是,严格地说,器件供给机上的配件、也就是电子器件的姿势是有偏差的,在由设置在装配头上的配件保持器保持电子器件时,有时姿势偏离了以配件保持器的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向,电子器件保持在配件保持器上。特别是,在使用真空吸附式的吸嘴作为配件保持器的场合,就象使用具有机械手的夹持手的场合一样,由于没有调整电子器件姿势的功能,所以,有时姿势相对规定的姿势旋转了,且在这种状态下被吸附保持着。
以往,为了检测电子器件是以相对吸嘴旋转了多大角度的状态保持着,要将光照射在电子器件上,同时使吸嘴旋转,由此可以断定在照射在感光元件上的电子器件的阴影变得最小时,电子器件为规定的姿势。
但是,这样的旋转姿势的检测方式,在检测旋转姿势时要花费时间,不能迅速地装配电子器件,提高装配效率是很困难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其能迅速地检测保持在装配头的吸嘴上的电子器件的姿势。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目的和新特征,从本说明书的描述以及附图来看是很明显的。
发明的公开
简单地说明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内容的简要情况如下:
即,本发明的电子器件装配装置是一种将收容在器件供给部的电子器件装配在被装配件上的电子器件装配装置,其特征是:具有:能在上述器件供给部的上方和上述被装配件的上方之间、在水平方向上自如移动的装配头;安装在能上下自如移动地设置在上述装配头上的上下移动轴的前端、吸附且保持上述电子器件的吸嘴;远离上述吸嘴的中心轴配置在上述装配头上、具有顺着相对上述中心轴成直角的方向的感光面的感光元件;隔着吸附且保持在上述吸嘴的前端的上述电子器件、向上述感光元件照射来自光源的光的透镜;相对上述透镜的光轴成直角方向、与上述感光面平行配置,具有分别对上述透镜照射光的多个光源的光源群;依次点亮上述光源群的多个光源,依据照射在上述感光元件上的上述电子器件的阴影的尺寸,检测上述电子器件的旋转角度的检测装置。
在本发明,一边按顺次规定的顺序扫描光源群内的若干光源,一边点亮光源,来自照射感光元件的光源的光中的一部分被吸嘴保持的电子器件遮住,通过检测被吸嘴保持的电子器件遮住部分的尺寸,在电子器件旋转了且保持在吸嘴上的场合,能检测其旋转角度。通过扫描若干光源,且点亮光源,能迅速地检测电子器件的旋转方向的姿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整个电子器件装配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2-2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3-3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3的4-4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3和图4所示的装配头的立体图。
图6是图4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7是沿图6的7-7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6的8-8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6的9-9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9的10-10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喷射式真空泵的内部结构的气压回路图。
图12是表示装配头的下面的仰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一部分的放大仰视图。
图14(A)是沿图13的14A-14A线剖切的剖视图,图14(B)是沿图13的14B-14B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15(A)是图14(A)所示的光路的展开图,图15(B)是图14(B)的光路的展开图。
图16是表示姿势检测电路的方块图。
图17是表示电子器件的旋转姿势的检测概念的曲线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
以下依据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也能称为芯片装配台的整个电子器件装配装置10的立体图,图2是沿图1的2-2线剖切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的3-3线剖切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图4是沿图3的4-4线的向视图。
电子器件装配装置10具有装置本体11,该装置本体11具备上下方向延伸的2个立柱11a、11b和连接它们上端部的水平梁11c。立柱11a、11b和水平梁11c是通过将罩子安装在分别由钢型材形成的骨架的外侧制成的,在装置本体11的中央部形成有贯通孔12。
[0007]
在装置本体11的一侧固定有器件支承台13,如图2所示,在该器件支承台13上,设有器件供给部14。虽然在图1中示出了设置于器件支承台13的一侧的器件供给部14,但,如图2所示,器件供给部14设置在器件支承台13的两侧。
在器件供给部14上,装载有多个器件盒,在各器件盒中收容有在分别保持IC和LSI的半导体芯片或电容器、二极管和电阻等电子器件的状态下,能卷成卷轴状的带子。作为被装配的电子器件,除了将其收容在器件盒中的之外,还有收容在保持架内的或收容在托盘里的,它们都装载在器件支承台13上。保持架也可以称为料盘,是截面为矩形的管状的盒子,是在其中直线状配置、收容电子器件的,托盘是平面状配置、收容电子器件的。
如图2所示,在器件支承台13的上方设有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2条传送带15,由该传送带15从装置本体11的外部搬入装配有电子器件的实装电路板15a。2条传送带15能根据实装电路板15a的尺寸在Y轴方向上移动,使其相互接近、离开,调整相互间的距离。但是,在图1中省略了传送带15。
为了将收容在器件盒中的电子器件装配到实装电路板15a的规定位置,能分别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这两个水平轴方向上自如移动的2个装配头16安装在装置本体11上。
为了使装配头16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在水平梁11c上安装有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2根导轨17,在各导轨17上安装有能沿导轨17在Y轴方向上自如滑动的移动梁18,移动梁18用设置在其基端部一侧的滑块17a的部分能自如滑动地安装在导轨17上。在各移动梁18上安装有2根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导轨19,在导轨19上安装有能沿导轨19在X轴方向上自如移动的装配头16。
如图2所示,虽然在装置本体11上安装有2个分别具有装配头16的移动梁18,但在图2中,为了便于作图,在各移动梁18中仅示出了导轨19。但是,也可以将移动梁18作为一个具有1个装配头16的器件装配装置。如图所示,导轨19安装在悬臂式的移动梁18的下部,能从移动梁18的前端部到达水平固定梁11c的下方,以垂吊在导轨19下方的状态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装配头16还利用水平固定梁11c下方的空间,能确保在X轴方向上的很大的移动行程。
如图4所示,装配头16具有支架21,该支架21固定有能沿各导轨19滑动的滑块19a,该支架21构成装配头本体。图5是表示装配头16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若放大表示图4所示的装配头16,则如图6所示。
如图5所示,支架21具有:放置在导轨19上的2个连接部21a;从各连接部21a向上下方向延伸的2个垂直部21b;连接这些垂直部21b的水平部21c。在各垂直部21b的下端部外侧安装有轴承块22,在各轴承块22上安装有能在各轴向上自如滑动同时能自如转动的4根中空轴23。因此,如在图5中用符号23a~23h所示的那样,在1个装配头16上安装有共计8根中空轴23。在各中空轴23的前端安装有配件保持器24,由该配件保持器24保持电子器件E。
在支架21的连接部21a上固定有支承件27,如图6所示,在该支承件27和水平部21c之间,安装有能自如旋转的丝杠28。上下移动板29靠内螺纹部29a的部分旋合在该丝杠28上,通过驱动丝杠28旋转,能驱动上下移动板29上下方向移动。如图7所示,为了导引上下移动板29,固定在支承件27上的导杆30嵌合在形成于上下移动板29上的贯通孔中。
如图7所示,为了使丝杠28旋转,在支架21上固定有马达31,在固定于该马达31的轴上的定时皮带轮32和固定于丝杠28上的定时皮带轮33之间,缠绕有定时皮带34。因此,若驱动马达31,则上下移动板29由丝杠28驱动着上下方向移动。
如图8所示,在上下移动板29上,与8个配件保持器24相对应,安装有8个气缸35。如图6所示,各气缸35通过将形成于缸体外周面上的外螺纹旋合在形成于上下移动板29上的内螺纹上,安装在上下移动板29上,在各气缸35的活塞杆36的前端部固定有驱动杆37,各驱动杆37贯通形成于垂直部21b上的槽口,突出到垂直部21b的外侧。
在形成于各驱动杆37前端的贯通孔中贯通有中空轴23,如图6所示,中空轴23的大直径部38抵在驱动杆37上,在该驱动杆37和固定于中空轴23上挡板41之间,安装有压缩螺旋弹簧42。由该压缩螺旋弹簧42给中空轴23施加朝向下方的弹簧力。
如图9所示,在支架21的一个垂直部21b上,安装有分别控制压缩空气的供给和停止供给的4个电磁阀43,各电磁阀43的供气口通过软管连接在与4个中空轴23e~23h对应的4个气缸35上。在另一垂直部21b上也安装有同样的电磁阀43,通过软管连接在与4个中空轴23a~23d对应的4个气缸35上。因此,若将压缩空气供给到气缸35内,则活塞杆36向下方移动,驱动驱动杆37向下方移动。
在驱动杆37和上下移动板29之间,安装有拉伸螺旋弹簧44,给各上下移动板29施加向上方的弹簧力。因此,若停止供给压缩空气,使气缸35内部与电磁阀43的排气口连通,则靠拉伸螺旋弹簧44的弹簧力,各驱动杆37相对上下移动板29向上移动。
如图9所示,吸嘴25从前端的开口部吸引空气,真空吸附电子器件E,夹持手26具有由空气压力使其作开关动作的机械手,作为配件保持器24,可以将吸嘴25和夹持手26中的任意一种安装在中空轴23的前端。在图9所示的4个中的1个中空轴23上安装有夹持手26,在另外3个中空轴23上安装有吸嘴25。
在由配件保持器24保持装载在器件支承台13上的电子器件E时,在使装配头16水平移动到规定的位置之后,使相应的中空轴23向下移动,在保持后,使中空轴23向上移动。然后,在将装配头16移动到实装电路板15a的规定位置之后,再次使中空轴23向下移动。因此,虽然电子器件E在保持在配件保持器24上的状态下,进行上升、下降移动和水平移动,但,由于在水平移动时,若其它零件和电子器件发生干涉,则电子器件E要从配件保持器24上掉落下来,所以,配件保持器24的上下移动行程需要设定得足够长,是不发生干涉的程度。
若考虑到提高针对实装电路板15a的电子器件E的装配效率,希望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地使配件保持器24向上或向下移动。在图示的电子器件装配装置10上,是由复合的驱动形式驱动各中空轴23的,该复合的驱动形式复合了由马达31驱动的上下移动板29的上下移动和由安装在上下移动板29上的气缸35驱动的上下移动。
由气缸35驱动的活塞杆36的前进向限位,虽然通过使活塞抵在气缸35的端盖上能高精度地定位,但,在中间位置要高精度地使活塞杆36定位是很困难的。与此相反,能高精度地控制马达31的转速,上下移动板29能定位且停止在任意的位置。而且,由气缸35驱动的活塞杆36的前进移动速度,与由马达31驱动的上下移动板29的上下移动速度相比,容易设定的较高。而且,使配件保持器24向下移动、接触电子器件E时的施加在电子器件E上的冲击力,与由气缸35驱动的驱动力相比,由马达31驱动的驱动力能设定的较小。因此,如图所示,通过复合马达31的驱动和气缸35的驱动、使配件保持器24上下移动,能一边迅速地做配件保持器24的上下移动动作,一边不给电子器件E施加冲击力地进行装配。在由于电子器件E的种类的不同,电子器件E的高度不同的场合,能通过调整马达31的转速任意地调整配件保持器24的下降限(下)位置。
在安装于各中空轴23上的配件保持器24是吸嘴25的场合,为了将负压也就是真空供给到吸嘴25,所以,在图6中,在位于左右位置的各轴承块22上,与各配件保持器24相对应各设置4个,共计设置8个喷射式真空泵45。该喷射式真空泵45是将压缩空气喷射到扩散器,使其在此产生真空的泵,通过将产生的真空连接到吸气口46和中空轴23上端的接头47之间,能使配件保持器24前端的吸嘴25为真空状态。
另一方面,在夹持手26作为配件保持器24安装在中空轴23的前端的场合,使组装在喷射式真空泵45上的电磁阀动作,将压缩空气供给到中空轴23,使机械手作开、关动作。
为了检测在移动装配头16时的它的位置,在支架21上安装有摄像机48,在将保持的电子器件E装配在实装电路板15a的规定位置上时,由摄像机48检测基准位置。吸附的电子器件E并不以规定的姿势保持在配件保持器24上,有时以旋转的姿势保持着。
因此,在检测保持在配件保持器24上的电子器件E的姿势、姿势相对规定的姿势出现偏差的场合,必须将其调整到规定的位置。因此,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支架21上安装有马达51。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轴承块22内组装有能自如旋转的中空的花键轴52,中空轴23与花键轴52一起旋转,且能相对该花键轴52上下方向自如滑动。如图9和图10所示,在与各中空轴23对应的花键轴52上固定有定时皮带轮53,在固定于马达51的轴上的定时皮带轮54和共计8个的定时皮带轮53上,缠绕有连续的定时皮带55。因此,若驱动马达51,则各配件保持器24旋转,能改变吸附在配件保持器24上的电子器件E的旋转方向的姿势。尚且,在图10中符号56表示空转皮带轮。
图11是表示如图6所示的在支架21的2个垂直部21b的外侧分别各设置4个的喷射式真空泵45的内部结构的气压回路图。如图所示,在供给压缩空气的供气口61和吸气口46之间,设有产生真空用电磁阀62和破坏真空用电磁阀63,当使产生真空用电磁阀62打开时,压缩空气喷射到具有扩散器的喷射部64,在喷射部64产生真空。因此,吸气口46的空气通过过滤器65和单向阀流入到喷射部64,若电子器件E吸附在吸嘴25的前端,则吸气口46为真空状态也就是负压状态。通过用压力传感器66检测吸气口46的压力,能检测出电子器件E是否保持在吸嘴25上。
在卸下吸附在吸嘴25上的电子器件E时,使破坏真空用电磁阀63打开,将来自供气口61的压缩空气导引到吸气口46。供给到破坏真空用电磁阀63的压缩空气的量由可调节流阀67进行控制。而且,从喷射部64排出的空气在被消音器68消音后,排出到外部。
在使用吸嘴25作为配件保持器24的场合,使吸气口46为真空状态,真空吸附且保持电子器件E。另一方面,在使用夹持手26作为配件保持器24的场合,并不使图11所示的产生真空用电磁阀62动作,而是通过接通、断开破坏真空用电磁阀62、将压缩空气供给到夹持手26,来开关设置在夹持手26上的机械手,保持电子器件E。
图12是从装配头16的下方看的仰视图,在各轴承块22上安装有姿势检测部70。图13是表示姿势检测部70中的、与1个中空轴23对应部分的放大仰视图,图14(A)是沿图13的14A-14A线剖切的剖视图,图14(B)是沿图13的14B-14B剖切的剖视图。
在安装于轴承块22上的支承板70a上,安装有线路传感器作为感光元件71a,该线路传感器,如图14(A)所示,设吸嘴25的中心轴为O,则具有远离该中心轴O、同时顺着相对中心轴O成直角的方向的感光面71。在感光元件71a上,安装有变换光路用的棱镜72,在隔着吸嘴25与该棱镜72对置的位置上安装有变换光路用的棱镜73。
与该棱镜73邻接,平行光管透镜74通过固定件75安装在支承板70a上,在该透镜74的上方设有光源群76。图15(A)是表示展开图14(A)的光路的状态的简图,光源群76相对透镜74的光轴P1成直角,具有以规定的间隔沿与感光面71平行的方向配置的若干点光源76a~76h。来自各点光源76a~76h的光的光轴中心Qa~Qh、相对透镜光轴P1的角度θa~θh,是依据点光源76a~76h的相互间的间隔预先设定的,来自各点光源76a~76h的光由透镜74变成平行光,照射在感光元件71a上。
如图14(B)所示,线路传感器具有远离吸嘴25的中心轴O、同时在相对感光面71成直角的方向上延伸的感光面81,线路传感器作为感光元件81a安装在支承板70a上。在感光元件81a上安装有棱镜82,在中间隔着吸嘴25与该棱镜82对置的位置安装有变换光路用的棱镜83。作为各感光元件,可以使用光电二极管,作为光源可以使用LED等。
与该棱镜83邻接,平行光管透镜84通过固定件85安装在支承板70a上,在该透镜84的上方设有点光源86。图15(B)是表示展开图14(B)的光路的状态的简图,点光源86配置在透镜光轴P2的延长线上。来自点光源86的光由透镜84变成平行光照射在感光元件81a上。
图16是表示用于依据来自感光元件71a、81a的信号,检测保持在吸嘴25上的电子器件E的姿势的检测电路的方块图。来自各感光元件71a、81a的信号被输送到具有中央处理器(CPU)和ROM、RAM等存储器的控制部91。而且,从该控制部91对点光源76a~76h和电动马达51输送动作信号。
由控制部91按规定的顺序扫描光源群76的各点光源76a~76h,同时供给电流点亮点光源。若来自各点光源76a~76h的光,中间隔着电子器件E照射在感光元件71a上,则根据点亮的点光源的不同,光照射在感光元件71a上、由电子器件E遮住的部分的长度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光照射在感光元件71a中未被电子器件E遮住的部分上,光照射不到被遮住的部分。
因此,由控制部91在规定的时间对各点光源76a~76h输送点灯信号,与点光源对应的电子器件E的阴影尺寸的信号从感光元件71a输送到控制部91。由控制部91将与阴影尺寸相对应的信号储存在RAM中,在点亮过所有的点光源76a~76h之后,由CPU依据储存在ROM中的计算公式对各阴影的尺寸进行计算。由此能算出阴影的宽度最小的角度,能检测出电子器件E的旋转角度。
图17是表示在依次点亮光源群76的各点光源的场合,由感光元件71a检测的电子器件E的阴影的尺寸的图,根据光源的位置的不同,能求出阴影的尺寸最短的位置,由该位置能求出电子器件E的旋转姿势的角度。
如图15(A)所示,矩形的电子器件E的相互平行的2条边,相对光轴P1成直角,另外2条边与光轴P1平行,在是这样的适当的姿势的场合,可以推断2个点光源76d、76e之间的角度是电子器件E的角度。同样,若电子器件E的旋转角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则不管是怎样的角度,都能根据与各点光源对应的阴影的尺寸检测出其角度。这样一来,不用使电子器件旋转,与使电子器件E旋转检测旋转姿势的场合相比,通过扫描光源,能用10分之1的时间检测出电子器件E的旋转姿势。
依据测得的旋转角度,从控制部91对马达51输送控制信号,驱动中空轴23旋转,能将电子器件E修正到正确的姿势。
另一方面,若点亮点光源86,将来自该光源的光照射在电子器件E上,则没被电子器件E遮住的部分照射在感光元件81a上,光不能照射在被遮住的部分上。因此,由被遮住部分的尺寸能求出电子器件E的中心位置。该中心位置的计算也能由控制部91内的CPU来进行。
以下,对用上述电子器件装配装置10将电子器件E装配在实装电路板15a上的顺序进行说明。
通过使移动梁18沿各导轨17在Y轴方向上移动,同时使装配头16沿设置在移动梁18上的导轨19在X轴方向上移动,就能使设置在1个电子器件装配装置10上的2个装配头16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如图所示,在设有2个装配头16的场合,分别控制其水平方向的移动,以使装配头16不会相互干涉。
各装配头16首先移动到器件供给部14的规定位置,使设置在装配头16上的8个配件保持器24中的任意一个在规定的电子器件E的上端定位。在该状态下,使与该配件保持器24相对应的气缸35动作,通过驱动杆37使中空轴23向下移动。然后,驱动马达31使上下移动板29向下移动。在规定的时间控制信号被输送到在喷射式真空泵45内的规定的产生真空用电磁阀62,压缩空气供给到喷射部64,吸气口46变成负压状态。
在由气缸35使中空轴23向下移动之后,通过由马达31使中空轴23向下移动,吸嘴25的前端与电子器件E相接触,此时能使吸嘴25慢慢地接触,能防止吸嘴25将冲击力施加在电子器件E上。吸嘴25前端的停止位置与电子器件E表面之间的误差,由于中空轴23反抗弹簧42的弹簧力上升而被吸收。若吸嘴25与电子器件E的表面接触,则电子器件E靠从其前端流入到内部的空气,真空吸附在吸嘴25的前端。
这样一来,在将电子器件E吸附在吸嘴25的前端的状态下,通过按规定的顺序点亮光源群76内的各光源76a~76h,能检测出其旋转方向的姿势,通过点亮点光源86,能检测出电子器件E的中心位置。在不能以规定的姿势吸附保持电子器件E时,驱动马达51能将电子器件E修正成正确的姿势。
接着,使马达31反向旋转,使上下移动板29向上移动,同时,将气缸35内的压缩空气排出到外部,因此,靠拉伸螺旋弹簧44的弹簧力使驱动杆37向上移动,使中空轴23向上移动。在进行该向上移动时,也可以同时驱动上下移动板29和使气缸35动作。这样一来,在使配件保持器24向上移动的同时,或在向上移动结束之后,使装配头16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装配头16停止在实装电路板15a的规定位置。此时,依据已经检测出的电子器件E的中心位置的数据,控制装配头16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位置,使其将装配于实装电路板15a上时的电子器件E的中心位置定位在实装电路板15a的规定位置。
在该状态下,通过与上述场合同样地使保持电子器件E的中空轴23向下移动,能将电子器件E配置在实装电路板15a上。吸附保持在吸嘴25上的电子器件E,通过接通图11所示的破坏真空用电磁阀63,能将其从吸嘴25上卸下,放置在实装电路板15a上。
在使用夹持手26作为配件保持器24的场合,通过在规定的时间接通、断开破坏真空用电磁阀63、将压缩空气供给到夹持手26,能握住且保持电子器件E。在使夹持手26动作和破坏真空,且改变供给到吸气口46的压缩空气的量的场合,调整节流阀67。
以上虽然依据实施的形式具体地对本发明人提出的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形式,当然在不脱离其主要宗旨的范围内能进行各种变更设计。
例如,虽然本发明的电子器件装配装置,在图示的场合是用于将若干种电子器件E装配在实装电路板15a上的,但,即使在将试验板作为被装配部件,将特定的电子器件装配在上面的场合,也能应用本发明。另外,虽然在1个装配头16上设有8个中空轴23,但,并不限于8个,可以设定成任意的数。另外,在图示的场合,虽然将配件保持器24安装在作为上下移动轴的中空轴23的下端部,利用中空轴23内的孔,导引使配件保持器24动作的流体,但,也可以不使轴为中空的,用软管等直接对安装在其下端部的配件保持器24供给流体。
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依次点亮设置于光源群的若干光源,检测保持在吸嘴的前端的电子器件的阴影的尺寸,能检测电子器件的旋转姿势,因此,能迅速地检测姿势。
因此,能大幅提高电子器件的装配效率。

Claims (2)

1.一种将收容于器件供给部的电子器件装配在被装配件上的电子器件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能在上述器件供给部的上方和上述被装配件的上方之间、在水平方向上自如移动的装配头;
安装在能上下自如移动地设置在上述装配头上的上下移动轴的前端、吸附且保持上述电子器件的吸嘴;
远离上述吸嘴的中心轴配置在上述装配头上、具有顺着相对上述中心轴成直角的方向的感光面的感光元件;
隔着吸附且保持在上述吸嘴的前端的上述电子器件、向上述感光元件照射来自光源的光的透镜;
相对上述透镜的光轴成直角、与上述感光面平行配置,具有分别对上述透镜照射光的多个光源的光源群;
依次点亮上述光源群的多个光源,依据照射在上述感光元件上的上述电子器件的阴影尺寸,检测上述电子器件的旋转角度的检测装置。
2.一种将收容在器件供给部的电子器件装配在被装配件上的电子器件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能在上述器件供给部的上方和上述被装配件的上方之间、在水平方向上自如移动的装配头;
安装在能上下自如移动地设置在上述装配头上的上下移动轴的前端、吸附且保持上述电子器件的吸嘴;
远离上述吸嘴的中心轴配置在上述装配头上、具有顺着相对上述中心轴成直角的方向的感光面的第1感光元件;
隔着吸附且保持在上述吸嘴的前端的上述电子器件、向上述第1感光元件照射来自光源的光的第1透镜;
相对上述第1透镜的光轴成直角、与上述感光面平行配置,具有分别对上述透镜照射光的多个光源的光源群;
远离上述吸嘴的中心轴配置在上述装配头上、具有相对上述第1感光元件的感光面成直角的感光面的第2感光元件;
隔着吸附且保持在上述吸嘴的前端的上述电子器件、向上述第2感光元件照射来自光源的光的第2透镜;
隔着上述第2透镜将光照射在上述第2感光元件上的光源;
依次点亮上述光源群的多个光源,依据照射在上述第1感光元件上的上述电子器件的阴影尺寸,检测上述电子器件的旋转角度的角度检测装置;
点亮上述光源,依据照射在上述第2感光元件上的上述电子器件的阴影,检测上述电子器件的中心位置的中心检测装置。
CNB998168947A 1999-09-08 1999-09-08 电子器件装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836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1999/004882 WO2001019157A1 (fr) 1999-09-08 1999-09-08 Dispositif de montage pour pieces electroniqu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7993A true CN1367993A (zh) 2002-09-04
CN1168366C CN1168366C (zh) 2004-09-22

Family

ID=14236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1689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8366C (zh) 1999-09-08 1999-09-08 电子器件装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366C (zh)
AU (1) AU5647699A (zh)
WO (1) WO200101915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5011A (zh) * 2010-04-27 2011-11-16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仪器 电子零部件安装方法及其装置
CN102625648A (zh) * 2011-01-31 2012-08-01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仪器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CN108029233A (zh) * 2015-07-28 2018-05-11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54424B2 (ja) * 1992-08-04 1996-11-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装着装置
JPH0637489A (ja) * 1992-07-15 1994-02-10 Tenryu Technic:Kk チップマウンタ
JP3816650B2 (ja) * 1997-10-28 2006-08-3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表面実装機の部品認識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5011A (zh) * 2010-04-27 2011-11-16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仪器 电子零部件安装方法及其装置
CN102625648A (zh) * 2011-01-31 2012-08-01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仪器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CN108029233A (zh) * 2015-07-28 2018-05-11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机
CN108029233B (zh) * 2015-07-28 2020-02-28 株式会社富士 元件安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1019157A1 (fr) 2001-03-15
AU5647699A (en) 2001-04-10
CN1168366C (zh) 2004-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6163924A5 (zh)
CN102173345A (zh) 一种气动直线驱动的芯片拾取与翻转装置
KR100496401B1 (ko) 흡착유니트
KR100855324B1 (ko) 진공 흡착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곡면 패널 흡착장치
CN1166868C (zh) 无活塞杆液压缸
CN1168366C (zh) 电子器件装配装置
CN1309246A (zh) 线性致动器
CN112719854A (zh) 一种发光器件的压装机
CN109264399A (zh) Pcb放板机
JPH09214188A (ja) 部品搭載装置
CN1136760A (zh) 元件布置装置
CN1768392A (zh) 支承单元以及采用了该支承单元的移动作业台装置和线性移动导向装置
CN1367729A (zh) 吸嘴以及电子器件装配装置
CN211870560U (zh) 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轨道结构
CN111701802B (zh) 一种自动点胶机
CN215159058U (zh) 工件搬运系统及其真空吸附装置
CN109649710A (zh) 全自动入箱装置
CN1822761A (zh) 部件搭载装置
CN112027959B (zh) 升降装置与升降旋转设备
CN211070996U (zh) 一种具有分布式吸附组件的光伏清洁机器人
CN114769893A (zh) 一种带机器人输送的自动镭射雕刻机
CN1491320A (zh) 压力产生装置
CN1153271C (zh) 夹持装置
CN1932646A (zh) 曝光装置
CN111216821A (zh) 爬壁除锈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